歧视现象

2024-09-22

歧视现象(共11篇)

歧视现象 篇1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 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 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 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 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

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 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肯德基的夏日酷饮系列饮料有句广告语:第二杯半价。肯德基一杯爱尔兰雪顶咖啡买9块钱, 但是第二杯的价格就是4块五。理解价格歧视概念的时候, 我们必须抓住它的关键点———产品必须是同一产品。产品不同, 价格不同, 则不属于价格歧视。同样的一杯爱尔兰雪顶咖啡, 肯德基向消费者收取的价格是9块和4块5, 这就是价格歧视。

二、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1. 对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 可以控制商品价格。

垄断力越强, 对价格的控制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容易被替代, 一旦被替代, 厂商也就失去了对价格的控制性。

2.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

弹性越小的商品越能够实行价格歧视, 因为弹性小的商品跟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 不管厂商如何定价, 我们都得买, 就比如水。

3. 限制消费者之间的套利行为。

就是厂商可以成功的分离开市场, 使那些以较低价买入的消费者不能再以更较高价卖给愿意支付高价的消费者。如果套利者存在的话, 价格歧视策略就失效了。

三、价格歧视的形式

1.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厂商就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就好像厂商提前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商品所能支付的最大货币量, 并以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大预期决定商品价格, 其价格恰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价格, 从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赚取最大的垄断利润。实行一级价格歧视要求比较苛刻, 现实中完全价格歧视的例子很少, 至多只有近似的情况。

2. 二级价格歧视

厂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量或“区段”索取不同价格。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厂商的利润会增加, 消费者部分消费剩余被垄断厂商占有。现实生活中, 二级价格歧视比较普遍, 公共事业部门等一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消费行为的厂商普遍采用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比如, 电力、水利公司根据消费者使用量实行的分段定价, 电信公司根据消费者通话或上网时长实行的区别价格, 快餐行业的套餐服务, 商家的“买二送一”活动。

3. 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对同一商品, 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在不同的市场上, 依据需求弹性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或市场收取较低的价格, 对需求弹性小的消费者或市场收取较高的价格。通过这种方法, 厂商从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者或市场那里获取更多的消费剩余。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比如, 同一商品网上价格要比实体店的价格要低, 同一旅游产品黄金周价格比非黄金周的价格要高。

那么价格歧视究竟可以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行价格歧视是不是可以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利益最大满足?

四、价格歧视的现实意义

1. 从厂商角度来说, 达到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之一在于厂商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 因为产品很难被替代, 所以, 厂商如何定价自己说了算。而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或者是对产品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 所以, 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特点区别定价。

2.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 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也是价格歧视的受益者。

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而在垄断市场上, 价格是由少数的垄断厂商所决定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价格的接受者。就拿肯德基饮料来说, 一杯饮料普遍的价格是九块钱, 消费者也普遍接受这个价格。但是厂商为了薄利多销提高利润, 转而实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实际上是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了同质的产品。

3. 从营销策略上讲, 价格歧视也是一种良好的促销手段。

之所以不同的商品实行不同价格是因为消费者群体不同。通过这种方式, 厂商可以很好的对不同消费市场进行划分, 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制动不同的消费策略。

4. 从资源调配角度来说, 价格歧视发挥了价格杠杆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依据市场分割理论, 优化配置资源, 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获取最佳效益。比如, 对一些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基础资源, 如天然气、水、电等, 国家利用对这些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 对资源的消费者区别对待, 实行同物不同价, 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总之, 通过价格歧视, 厂商获得了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消费剩余, 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价格歧视作为具有一定市场力量竞争策略, 可能损害同一商品厂商正常竞争, 也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机制。

然而, 我们不能对价格歧视唯恐避之不及, 将其单纯理解为一种贬义的歧视性行为。价格歧视同时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在一定意义上做到双赢。价格歧视对于市场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措施, 可以发挥其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实现行业优良发展。当然, 实施价格歧视, 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正确进行, 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同种商品, 价格不同, 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为价格歧视。我们都知道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定价策略就是差别定价, 也就是所称的价格歧视。

关键词:价格歧视,消费剩余,利润

参考文献

[1]童雪琴, 黄云云.价格歧视的特殊案例分析[J].时代经贸, 2007 (S5) .

[2]邱文华.论“价格歧视”的依据与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 (11) .

[3]张力钊.浅谈消费过程中价格歧视产生和重要性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7) .

歧视现象 篇2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歧视法律政策市场环境

对劳动力的歧视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在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随之引发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展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对于规范和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显得十分重要。

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劳动力歧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于劳动力的妥善安置甚为关键。

笔者从自己亲身体会,结合实习单位――常州A机械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来探讨。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简言之就是指某些劳动力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待遇。

这些受歧视劳动者在等同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下提供了相同的生产率,给单位带来了相同的产出和效益,却由于在某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方面跟其他劳动者有所不同,譬如性别、年龄、民族、户籍、残疾、出身、经历等,从而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到歧视。

一、问题现状

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为:(1)市场需求。

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方是各类的厂商,在他们招聘和使用员工的过程中,性别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男性相比,女性劳动者就业艰难。

甚至,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女职工几年内不得生育,甚至合同期间都不能生育。

(2)社会职业结构中性别职业比例中的歧视。

中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曾对全国30个省404个县、市、区的48192个样本(人),实施了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仅为男性收入的70.1%。

(3)性别工作时间分配上。

从纵向来讲,女性员工过了35岁以后,除非在她所在的领域非常杰出,否则很难实现自由流动。

从横向来说,男女劳动时间不平等。

常州A机械有限公司在性别歧视方面的现象:总比例上,男女人数对比明显,女性员工人数仅占男性员工四分之一不到,在该比例中 ,绝大多数的女性员工都集中在食堂;从事同样工种的男女员工,基本工资却有所区别等等。

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明里或暗中拒绝接收女性,在工资福利待遇、职位晋升等方面对女性也有歧视。

连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也感到求职难,机会总是少于男性。

女性“优先退休”司空见惯,这些年又出现“优先下岗”。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大批职工被精简下岗或转岗,其中妇女尤其那些年龄偏大、学历低、从事传统技术工作的妇女首当其冲成为被精简对象或下岗失业者。

2.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这种纯粹以年龄作为划界而对年龄偏大偏小人群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的社会里。

年龄歧视使年龄处于两端的人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它导致他们受到工作单位的排挤,得不到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在一些招聘启事中,关于年龄的限制非常常见,比如招收文员,一般要求是女性,年龄在22岁~28岁之间,招聘中层干部的一般都要求在35岁以下。

如果求职者的年龄超过40岁,那么求职就非常困难,基本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常州A机械有限公司在招工过程中,某些工种就对年龄作硬性要求。

例如车工、铣工就要求30岁以上,公司要求有工作经验,很多有求职意向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就被拒之门外;很多工人,尤其是一线的生产操作人员,一到退休年龄就必须退休,基本不考虑他们本人想继续留在原岗位的想法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个公司的个例,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中。

目前我国实行强制性的退休制度,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特殊工种除外)。

许多退休后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仍然比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无论是从体力上还是从智力上讲,他们还可以继续工作。

但在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员工在退休后很难再找到工作。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离退休老人的再就业率接近50% ,上海市为47.18% ,浙江省为41.12% ,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离退休老人的再就业率就差很多。

3.地域歧视

常州A机械有限公司实行的是固定员工和临时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其中固定员工基本是本地户口,而临时工的绝大部分则是由外来人员,临时工和正式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司不给临时工缴纳各种保险,即在正常工资范围之外,对于员工出现的意外情况,公司原则上不负责。

在招聘过程中,若是同样的应聘人员,对于不同户籍,持有本地户口的应聘者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些情况同样存在于很多国内企业。

从整个社会来看,仅以入城民工与城市下岗职工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相差悬殊。

城市下岗职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政府从多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其再就业,解决其生活困难。

而进城民工则基本上处于一种被漠视的地位,多数地区对进城民工设置了种种门槛,怕的是与城市下岗职工争饭碗,入城民工在没有保护甚至是缺乏公平的情况下,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最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百般无奈地为生存抗争。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增多,毕业生就业也受到这种“户籍歧视”的影响。

一张户口本,使从不同地区来的大学生,在就业人才市场上被区别对待,在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

而就业权的不平等,实际上造成不同地区大学毕业生人格上的不平等,并由此形成了以排斥外地人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歧视。

二、问题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渊源。

伴随着性别的不平等,所谓“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现代社会,女性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不断提高。

但是,文化所具有的继承性往往使其滞后于社会发展,植根于传统性别文化基础上的社会性别观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法律和规则不健全的经济市场化转变中,性别歧视观念与行为难以杜绝。

尽管很多国家,包括我国也对保障女性权益做了明文规定,但约定俗成的角色概念仍是性别歧视行为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依据。

2.统计性歧视

由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信息严重缺失导致雇主只能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或者是经验来判断。

在雇主接触到求职者的个人资料之前, 他根本不掌握任何关于求职者个体生产率的信息, 即使接触到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他也无法仅根据这些资料对其个体生产率作出近乎准确的判断, 尽管现代的招聘甄选手段日益完善, 它们也只是对求职者的品格、能力、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一种大致测度。

由于雇佣成本是雇主雇佣一个劳动力所付出的总成本, 因此, 在关于求职者个体劳动生产率的信息严重缺失的情况下, 雇主往往只能单方面考虑雇佣某个求职者的成本。

年龄大的求职者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往往前期人力资本投资较多, 所以在经验、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具优势, 较高的劳动力素质需要雇主支付效率工资才能留住他们, 增加了雇主的雇佣成本, 但在关于个体生产率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 雇主完全可能选择在经验、知识和技能方面次佳, 但年龄更具优势的求职者。

3.户籍制度与城乡就业壁垒

户籍制度把人口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处于社会底层,在利益分配上向城市人口倾斜,形成事实上的等级制度,这是农村劳动力受歧视的根本原因。

户籍、地域歧视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的结果。

制度性歧视是民工就业歧视的根本原因,比如广电、电信、金融等部门,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使这些单位冗员较多,又不能轻易辞退这些所谓的“在编员工”,为了增强企业活力,这些单位又从社会上聘用了大量优秀的外地人,由于这种聘用关系是用人单位自身的行为,因此这些外地员工就无法从该系统内获得国家相关的福利,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结果。

某些城市规定一些工作岗位限制聘用外地员工,就属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一些城市为了提高本市人口的就业率,还会人为地增加这种职位限制的范围。

市场失灵是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由于各地区、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薪酬相对于其他城市和地区要高一些,因此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到这些城市工作,也导致了这些城市的人才竞争更为激烈,形成人才的买方市场。

因此一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新兴的.民营企业,就以低于本地人的价格来雇用相对更为优秀的外地人,而外地人为了获得工作也愿意牺牲部分薪酬或福利,这就导致同工不同酬和“白领”打“黑工”现象。

三、消除办法

1.减少歧视偏好

由于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才会主动地或者不自觉地歧视别人。

如果歧视偏好减少了, 那么歧视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的教育手段和强制性的法律政策想结合的方式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

除了要改变传统观念,消除个人成见,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还要注重“软”“硬”结合,不断完善法律政策,扩大我国现行《劳动法》中就业歧视的范围,成立一些类似于平等就业的维权机构,取消地方政府对就业人员户籍的限制等等措施。

政府在加强社会文化,提高广大雇主、雇员和人民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 还应健全相应的法制, 严格执法,注重法律政策的可操作性,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

2.改善市场环境

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的缺陷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

劳动力市场缺陷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

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就业指导机构、人才市场以及媒体、网络等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给各个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就业相关信息,才能减少上述情况发生的概率。

各级政府可以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力争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情况的出现,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市场,从而达到改善市场环境的目的。

3.减少人力资本开发中的歧视

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努力减少劳动力市场上歧视现象时, 不能仅仅着眼于单纯地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在就业、择业、工资发放上的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还应该减少人力资本再开发中的歧视。

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权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指在大学生就业时, 用人单位因职业合理需要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差别,而给予大学生不公平、不合理的区别对待, 从而取消或损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现象和行为。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歧视现象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生理歧视、户籍歧视、身份歧视等几个方面。

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最常见、最突出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会对性别提出明确要求,大量岗位将女性拒之门外。有些用人单位在普通工作岗位招聘上虽然表面是没有对性别做出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男士优先”的意识。

2.学历歧视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十分突出,许多用人单位不顾客观实际,片面追求高学历,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却只招硕士生和博士生。

3.生理歧视

很多大学生因为身体残、容貌不佳学生或患有疾病等原因在就业过程也会遭受歧视,用人单位如果不消除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生理歧视现象,那么由此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将永远就业无门,他们的劳动权和生存权也将无从谈起。

4.户籍歧视

在我国,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制约。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户籍有明确要求,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招聘会上“限本地户口”等广告屡见不鲜。这些地域和户籍的限制不仅影响了人才的社会化,也使用人单位自我限制了选才范围。

5.工作经验歧视

有的用人单位拒绝招收应届毕业生,要求应聘者必须有工作经验。这使得一些根本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无工作经验的人才望而却步。

6.身份歧视

大学生因其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毕业学校等背景原因而在就业过程中被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用人单位在录用时明显倾向于有一定社会关系或名牌高校优势专业的毕业生。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成因

1.相关法律、政策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有关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这就为歧视行为留下了滋生的空间。同时, 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也存在着偏差, 不同程度地纵容了歧视行为。

2.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但是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并未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专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某些长线专业毕业生却人满为患,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供过于求的结果是用人单位不用担心招不到人,因此可以提出各种歧视性的条件。

3.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始终没有消除,普遍认为男人应该重事业,女人应该重家庭,如果二者发生错位,可能引起社会意识的抵触。

4.用人单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造成性别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女性大学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她们就要结婚、生育等问题,就要休婚假、休产假,所以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占据某一工作职位,但却不能给用人单位创造效益,这显然是用人单位所不愿意接受的。

三、消除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1. 完善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对于就业公平做出规定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条款,但这些法律适用范围过窄,缺乏针对性,已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就业公平的保障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款,保障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权利。

2.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要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双向选择”、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有效利用网络、校园橱窗和布告拦、群发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发布信息,让大学生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快捷的方式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同时,要切实改善就业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规范用人单位的招录行为和就业市场秩序,特别是规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用人招考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

3. 健全公平就業的监督机制

健全的监督机制应该发挥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合力,这是实现公平就业的重要保证。随着立法的完善,公平就业的法律监督逐步由可能变为现实,政府出台的规章和文件若含有不公平就业的内容,便属于可撤消的范畴,政府和用人单位可能由于就业歧视的不当行为分别成为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被告;政府的劳动、人事等职能部门则可以行使行政监督权,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和途径制止侵害就业公平的行为;舆论监督的力量则可以让潜规则得以暴光,让许多在当今制度框架下貌似合理的歧视行为和不公正对待行为接受公众的评判,让正义彰显于天下。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就业观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必须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应该努力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包括创新、沟通、团队合作在内的综合就业竞争力。其次,应该依据个人能力和喜好,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另外,当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公平时,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合法、合理维权,大学生也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理性地实现自己的公平就业权。

作者简介:李坤(198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传媒歧视”现象的思考 篇4

所谓“传媒歧视”, 即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介, 更乐于将信息传播的橄榄枝伸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相对处于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 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受众的口味而以完全漠视弱势群体的信息享受权利为代价。“传媒歧视”通常表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公平地对待位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 不能公平地分配信息资源, 较少地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 或者即使关注了也存在误读和“脸谱化”的成见。

一、“传媒歧视”现象的主要表现

首先, 传媒歧视表现在信息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上。当前, 大众传播的传播范围空前地扩展, 信息资源也呈现海量的爆炸状态, 但是信息资源总量的上升并不代表个体的满足, 媒介的普及也不等于信息的均衡流通。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 这些本是全社会大众共享的信息平台, 在传媒资源和服务的分配上, 社会各阶层并未享受到公正的待遇。传媒资源越来越向少数“强势人群”倾斜, 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富英雄和都市白领, 报纸上美食、旅游、消费、IT、房产、汽车各版块开展的有声有色, 越来越多的时尚杂志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展示纸醉金迷的梦幻生活, 华服美食、香车美女成了不变的话题。事实上, 这种传媒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实际上是对相对弱势群体的媒介接近权、知情权、话语权的公开侵害和剥夺。弱势群体在大众传媒中的“集体失语”和“缺位”使他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瞄准“经济中产, 文化小资”人群的大众传媒聪明的掌握住了广告商的钱袋, 那些在有限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勉强生存的“弱势群体”自然难入传媒的法眼。他们缺乏经济购买力, 难以形成吸引“眼球”的新闻价值, 并且这些弱势群体艰难的生存境况通常反映着某种社会制度的缺失, 所揭发出的社会阴暗面有悖于大众对传媒的期待。

其次, 大众传媒不仅给弱势群体分配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 而且总是将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 即使关注他们更多的也是用强势群体的眼光和价值观来评价, 使他们成为大众传播的“缺席者”和“失语者”。媒体对弱势群体为数不多的报道多是集中在了反映政绩或政策性的宣传中。除此以外, 弱势群体更多的是出现在社会新闻之中, 整体呈现出煽情化的倾向, 或者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成为媒体猎奇, 甚至是恶性炒作的对象, 弱势群体作为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成为了媒体的“卖点”, 媒体对他们作为“卖点”的传播效果的关心远远甚于对他们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关注;考虑到传播效果, 弱者的形象往往会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中被“塑造”, 他们要么是自强不息的弱者中的“强者”, 要么是急需社会同情和帮助的不幸者。即使是在探讨“拖欠工钱”、“再就业”这样与弱势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中, 话语权仍由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所掌握, 媒体以他们的声音来代表主流意见, 受众总难听到当事者———弱势群体的声音。

另外, 传媒歧视还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误读和偏见上。弱势群体通常会被“标签化”。在民生新闻的普及和都市报的兴起的背景下, 大众传媒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逐渐增加, 但是他们的整体形象却因为媒体有意无意的扭曲而变形。民工、闲散人员、社会闲杂、偷窃、强奸、影响市容、群殴、跳楼讨薪……传媒工作者、受众、广告商、主流人群等构成的“精英的结盟”习惯关注与自身价值观相近的信息, 并用自身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感情去判断周围的人事。大众传媒报道的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 要么就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或旁观, 要么就是极力渲染有损于弱势群体集体形象的负面报道。

二、传媒歧视的影响与原因

传媒充当着“社会公器”的角色, 通过信息采集、舆论监督为大众塑造“拟态环境”。如果传媒只把目光锁在“主流人群”身上而以牺牲占社会主体部分的“弱势群体”的信息满足为代价, 将他们排斥在社会信息系统之外, 将会造成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主流人群”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享有的信息服务越来越集中, 而弱势群体越来越被排斥在大众传媒的信息系统之外, 他们的信息需求被漠视, 反映他们生存状态和思想感情的媒介内容会越来越少。媒介的普及和信息的海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弱势群体的信息享有量, 但是总量的增长实际上稀释了弱势群体的信息增长。

传媒歧视所造成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大众传播的同质化, “千台一面”、“千报一面”, 同样主题的节目扎堆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大众传媒都将目光锁定在有经济基础和购买力的强势群体, 掌握了这部分受众的喜好就相当于掌握了广告商的钱袋, 能为媒体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 所以一些媒体宁愿忍受内容同质化带来的整体利益摊薄, 愿意加入疯狂的价格战以分一杯羹, 愿意无视社会利益传播一些低级趣味却能博得眼球的内容。

造成传媒歧视的深层动因之一是经济因素。我国的传媒长期以来充当意识形态工具, 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媒体走上了一条“行商”之路, 在不偏离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同时, 要求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这决定了我国传媒的政治和经济二重属性。市场经济下的传媒组织仿佛被资本的原始逐利性所感染, 媒介产品“二次销售”的特征决定了传媒必须从广告商的钱袋里寻找生存之路。这忽略了大众传播媒介要在追求经济效益求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市场、经济利益, 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社会公器的平衡, 使它向着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主流人群”倾斜, 弱势群体的整体利益被漠视和忽略。

成本因素也决定了传媒这把“社会公器”向强势群体倾斜。深受媒体青睐的有经济购买力的强势群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都市, 而比较落后和贫穷的农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消费大众传媒生产的内容产品。媒体在经济繁荣, 强势人群密集的都市获取信息的途径便捷, 成本低廉。再加上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 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不足, 这些都是导致传媒歧视的原因。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往往会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报道弱势群体往往会暴露社会的阴暗面, 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媒介所提供的是能引起目标受众注意的新闻、接近主流文化和主流人群生活方式的资讯, 而弱势群体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都与主流人群有一定的差距, 他们对于强势受众来说不具备接近性、缺少吸引力, 因此在选材上媒体对弱势群体往往会视而不见。

三、“传媒歧视”现象带来的启示

首先, 一直以来在传媒人的脑海中有一种误区:只有主流人群才能带来“眼球效应”。其实, 关注“弱势群体”也能吸引“眼球”, 报道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生存状态也能吸引受众。关心弱势群体直接关乎新闻传播的根本质量, 关乎传媒和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弱势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受众群体, 他们对信息的关注首选便是与自身关切度高的报道。在弱势群体背后, 还有一个特别关注他们的社会群体, 这是一个数量比社会弱势群体要大出许多的新闻受众群, 从社会心理学看, 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就是关注弱者、同情弱者,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总能够引起大家议论纷纷, 引起广泛的共鸣。强势人群的信息需求逐渐多元化, 他们以关注弱势群体为自身的使命。

其次, 要克服传媒歧视带来的种种弊端首先要促进社会传媒资源合理的分配, 使信息在各地区、各阶层的流通中尽可能保持均衡和平等, 以满足多层次受众对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和建设新农村中, 新闻管理部门更要在传媒资源上有意识地向弱势群体倾斜实行“信息扶贫”。作为主流媒体, 应该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 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使他们充分享有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媒介接近权、知情权和话语权。

当代电视媒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篇5

关键词:电视传媒;性别歧视;象征性歼灭

大众传媒为了迎合受众,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标准和象征性的手法对社会现象加以表现,这导致大众传媒的文化生产中,属于女性范畴的形象符号被忽略、扭曲或受到排斥,这就是对女性的"象征性歼灭"。在我国电视界,这种"象征性歼灭"的情况更是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大媒体中,关注女性的消息数量少,内容单调、质量不高

1、在主流新闻报道中,男性出现的比例大大多于女性,妇女及妇女问题在新闻中被报道的次数非常少

据2009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在32个省、区、直辖市以上的电视台中,仅有4家电视台有专门的妇女节目,约占12.5%,而且妇女节目无法占据黄金时间段,无法提高收视率的社会影响。女性节目在这4家电视台每周播出时间共约5个小时,占这4个台周播出总时数(约246小时)的2%。

首都女记协"妇女媒介监测网络"的调查显示,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度、被引用频度、被拍摄角度方面都远远多于女性,他们在新闻中都是压倒多数的主角;在主要新闻人物中,男性占83.19%,女性仅为16.81%。

2、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对弱势群体进行边缘化处理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世界的不是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即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道。由于它对一些问题的集中报道,就会导致对其他问题忽视或掩盖。因此,大众传媒所报道的关于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地位等并不能真实地代表两性在这个世界中的本来面目。

新闻人物中,男性的职业分布呈现出高度的单一性和权威性:政治领导人物和企业团体负责人两项占70%;女性的职业分布呈现出鲜明的分散性和边缘性。政治人物、单位社企负责人、演员、运动员、身份不明者比例相当,而以家属身份出现的98.14%都是女性。

从见诸于媒介中的这些话题,可以看出,影响媒介进行议程设置时的"把关"因素,主要是主流文化和社会观念,在当下则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媒介在这种文化和社会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重复的、高频率得出现含有男权文化观念信息的传播,就会对本处于边缘状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念起到压制、约束和监控的作用,从而使男女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逐渐模糊,将整个社会纳入到男权文化体系之中,使女性话语权愈来愈弱化。

二、对女性的物化和客体化

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主义,并不是要刻意标榜女性至高论,而是希望这个社会的男女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生活。不过,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物质主义的流行,女性的被物化却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所谓物化,是指媒介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只把他降格到"物"的地位。观察媒体,笔者发现,将女性物化的生力军,是时尚杂志和女性杂志,而这些媒体的从业人员,也以女性为主。当代电视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中国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家庭活动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媒体并没有如实反映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角色和多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并没有强调出她们在经济大潮中所受到的排挤和伤害。电视媒体在女性新闻报道方面的不作为和广告、文艺宣传方面对女性的侵犯,无疑贬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为业已存在的男权思想推波助瀾。

1、传媒通过传播文化陈规,愚钝女性的生命感觉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祸起女人","红颜祸水"的痼疾,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沉浮观念依然盘踞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女人被描绘成麻烦的源头,会扰乱男性豪杰的宁静内心,负有不可饶恕的罪过,其中最典型的言论莫过于"女祸论"。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反动历史观,把朝廷腐败、民风败坏的责任推卸到女性头上,然而这种愚昧可笑、丝毫没有科学性的观念却依然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大肆横行。比如,有的女性刊物上说:"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枕头风常吹,领导干部势必先替个人或小家庭打算,假公济私,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这些文化陈规在某些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钝化了女性的生命感觉,使其对既存的不公平的两性秩序缺乏丝毫的批判能力,而且在客观上起到维护和保护作用。

2、媒介采用的恶俗化视角

在女性意识觉醒,要求传媒话语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趋势之下,女性人物和女性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进入到更深的社会文化层面来分析,可以发现在传媒中出现最多的女性基本是"刑事案件和灾难性的受害者、某位重要男性的亲属、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这三类女性的定位都是以男性为坐标,处处体现出男权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新闻传媒的报道过分地夸大女性外在价值而忽略其内在价值,把女性美当作是男性眼光中的性感尤物。这类文章认为:女性美是重要的,但这种重要性并不由女性,而完全由男性文化所决定。在审美过程中,女性始终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女性不再是完整的个体,作为个体的人,女性已经消失了,只作为被切割的"零件",限制了女性独立价值的进一步失落。作为审美的主体,男性对女性外表的评断标准实质上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无形的控制。

综上所述,现代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是一个维护既有性别统治秩序,掩盖两性的不平等关系,并且麻痹和弱化女性对性别文化的批判能力,以使现在的男性中心文化和社会统治更为坚固和合理的角色。这种角色存在的隔离性每增加一分,对女性象征性的歼灭就必然更加深一步。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固定的看法。大众媒体是人们间接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途径,通过观看媒介内容中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人们形成了对各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即不能正确的反映社会现实,可能导致不利于人的发展的世纪后果,性别的刻板印象来源于社会性别,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大众媒介自觉和不自觉地对男女两性进行角色定型化描述,观众通过反复观看这种描述而形成自己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在当今电视媒介中,新闻报道没有真实合理地反映妇女的重要性。人们的潜意识始终把妇女放在从属位置上,忽视了妇女作为社会人所承担的责任,忽略了妇女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研究发现,电视上男性出现几率大于女性,且男性多是具有理性、智慧、坚强、勇敢等特征的重要的社会角色,女性则多是温柔、迷人、性感的、情绪化的依赖男性的角色。从分析性别与社会性别入手,不仅可以指出这种刻板成见印象不但没有正确地反映现实,而且没有反映出人类对性别问题的科学认识。这种研究成果一再被证实。

三、结语

从我们对新闻传播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电视媒介中女性的文化形象被设想为支持和延续了普遍存在的劳动中的性别划分,以及关于女性和男性的传统观念,女性及其利益被大众传媒忽略、谴责、贬低或鄙视,大众传媒并没有真实、准确的反映女性的生活和兴趣。

电视媒介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报道量少,质不高,女性角色被边缘化;女性在报道中被客体化和物化;社会性别"刻板成见"。女性存在以及女性话语在电视媒介中面临着双重困境。

参考文献:

[1]简·弗里德曼.女权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卜卫.媒介中的刻板印象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Deborah L Madsen .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安克娴.对社会新闻中女性报道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0,(1).

浅析媒介中的地域歧视现象 篇6

关键词:地域歧视,媒体责任,媒介素养

一、地域歧视在传播媒介中的表现

地域歧视是指由于各区域间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风俗差距大等现象,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通常对另一地域的状况不熟悉而产生了固有成见。在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下, 媒体出于一定的经济利益需求, 刻意放大这种固有成见, 甚至出现妖魔化某一地区的现象。大众媒体反复呈现此类话题, 会导致公众对某地域实际情况的错误认知。

例如, 2015年10月发生的一起新闻事件将一直深受地域歧视的河南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美女教师夜跑被害事件中的嫌犯被捕后, 媒体在报道时有意无意强调犯罪嫌疑人身份, 称其为河南某地拾荒者。此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 部分网民在表达对事件本身的看法的同时, 也在网络上表达了对河南人的不屑, 河南人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笔者发现, 网络上但凡有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 河南人可以说经常“躺枪”, 有时甚至出现了负面新闻必有河南的现象。当然, 媒体也并非只针对某一地区的人, 诸如媒介营造的“新疆小偷猖獗”“东北人打架斗殴素质低”“广东治安差不安全”等刻板印象数不胜数。一些新闻事件经过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化成为新闻报道时, 如若带着一定的立场和偏见, 则常常会使新闻受众形成和加深对特定地域的偏见。对丑闻的报道, 媒介似乎更乐意给相关人物贴上地域的标签。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地域歧视现象的存在, 对特定区域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媒介伤害, 这种媒介歧视伤害了该地域人们的感情。不明真相的受众容易被媒介营造出来的刻板印象蒙蔽, 从而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反映在生活中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中, 具体表现为一味地域黑, “为了黑而黑”, 而在现实世界中, 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媒介地域歧视形成的原因

(一) 传播媒介塑造并助推地域歧视

传播学理论认为, 媒介与受众一样也受到社会上已有的刻板成见影响, 在报道过程中会不自然地表现出这种刻板成见, 并进一步加强受众对此的认知。同时, 大众传媒往往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 来反映一种文化规范, 进而与受众交流, 并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 因此可以说大众传媒是地域歧视的重要塑造者之一。当传统的地域偏见存在受众心中, 部分媒介就有意放大受众的主观倾向和感情色彩, 为刺激眼球, 将关于某地域的歧视话题推向高潮, 从而迎合受众。

如今, 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各大媒体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得一席之位, 不得不盲目地迎合受众。相比客观实际地报道事件的真相, 媒介更愿意传播能吸引受众关注的新闻。出于这些因素, 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不从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出发, 而偏爱选择一些夸大、渲染的方式进行报道, 故意放纵和引导受众对地域的偏见。在这个过程中, 媒体满足了受众猎奇的心理, 短时期内媒体也能获得高关注度和一定的盈利。因此, 一系列有导向性的新闻应运而出, 积累到一定程度即给受众带来某地域负面事件频出的感觉。这一系列动因使地域歧视现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愈演愈烈。

(二) 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缺失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是指公众对媒介的认知;第二是传媒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以及对传媒工作的理解和职业道德。现如今有部分传媒工作者一味迎合大众猎奇猎艳心理, 在新闻报道中变相宣扬一些低品位、低格调的内容。还有一些传媒工作者出于某些原因自身就带有对某一地域的歧视,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这种固有成见渗透到新闻作品里, 由于个人的好恶, 使整个新闻作品充斥着偏见。这种新闻报道的出现说到底也是为了博得部分有相同口味的公众的认可。但是, 对一名应有职业操守的传媒工作者来说, 传播带有偏见的不实信息, 放任新闻报道的媚俗化, 恶意渲染地域歧视是可耻的。带有地域偏见和歧视的新闻报道不仅没有正确发挥新闻的价值, 而且愚弄了受众。这是缺乏媒介素养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表现, 这类报道脱离了新闻讲究真实的本质。传媒工作者作为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和时代的瞭望者, 要以此为鉴, 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将新闻责任抛诸脑后。

总的来说, 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缺失使娱乐化近年来有成为传媒界主流的倾向, 新闻作品越来越低级化, 导致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三俗新闻”层出不穷, 这其中不乏恶意抹黑某一地域的新闻。新闻工作者是否应该反思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者, 如果连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都无法坚守, 又如何用新闻作品去让受众信服, 如何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呢?

(三) 受众局限于从众心理, 盲目跟风

当受众感受到周围的人与自己表达的是相同的意见时, 其本身对事物的刻板成见会放大, 他们会更加认同自己的意见。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语境下, 受众的参与感以及与媒介的互动频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置身于新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往往会选择与其有类似爱好和背景的圈子交流, 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受众在接受信息和解读信息时, 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们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从众心理依然在网络用户中根深蒂固, 当媒介发布了某一地区的负面新闻时, 网络上会立即出现一些质疑这一地区的攻击性言论,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跟风发表与之类似的意见甚至是无理由的谩骂。

在新媒体时代, 受众比以往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在这个新的舆论场下, 受众可以通过媒体来进行自我表达。受众群体人数众多, 特别是网民这一群体, 其具有分散性、异质化的特点。被赋予话语权利后的受众自律能力差、缺少新闻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等问题造成了一些权利被滥用, 他们热衷于将来自现实社会的压力释放到网络世界中去, 发表一些刺激眼球、容易引起争论的言论, 似乎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其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受众因此沉溺于传播歧视信息, 并从中获得快感。

三、如何抑制传媒地域歧视

(一) 媒体:主动担当责任, 正确引导舆论

舆论常常会对受众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受众为了获得暂时的安全往往趋向于跟随主流意见, 因此形成相应的社会风气。传播媒介应当在营造主流意见方面有积极的作为, 有意识地做一个负责任的媒体, 要严肃职业道德, 摒弃地域歧视观念, 在做关于地区报道时尽可能为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报道, 将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呈现给读者, 不能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盲目追求关注度而丧失职业道德。

正如《南京日报》的刊头语所说:责任铸造形象。媒介作为第四种权力, 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只考虑利益需求而盲目追逐受众, 也许在短时间内能收获一些蝇头微利, 长此以往, 却不利于媒介的长远发展, 媒介的形象也会随着时间而垮塌, 同时部分媒体免不了会被受众遗弃的命运。

此外, 处于“被歧视地区”的媒体则要努力营造积极的舆论场, 在新闻报道中将该地区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大众。可在地方主流媒体上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等, 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起有关“地区形象”的主题讨论, 做到在纸媒上有文章、在电视上有形象、在网络上有影响, 让更多的人看到该地域的闪光点, 同时在其他媒体对本地域进行歪曲不实报道时要进行强有力的反击。

(二) 新闻工作者:摒弃地域偏见, 确保报道公正

地域歧视现象的普遍存在, 使人们在谈论相关地域时戴上了有色眼镜, 受到歧视的地域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一系列的新闻报道无形之中扩大了这种压力。作为新闻报道者应对报道行为负责, 从自身做起, 抛弃偏见;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第四种权利, 也应该客观公正地发声;作为媒介从业人员, 应加强自律意识, 提高自身修养。

第一, 新闻报道者要尽可能提高报道的精确性。收集掌握一手资料, 涉及地域信息时应当准确到区县, 确保数据客观严谨。新闻工作者应当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全面的挖掘, 不应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防止信息扭曲而引起读者消极联想。

第二, 新闻报道者要打破刻板成见。应考虑到单一的负面事件不能代表某地域的整体情况, 不能把对地域的刻板成见带入新闻作品中。确保呈现给受众的是客观公正的报道, 在采写和报道新闻作品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避免将刻板成见扩大化。同时, 以传达客观事实为己任, 坚持理性思考, 防止报道受到以往事件报道倾向和报道者自身感情好恶的影响。

第三, 新闻报道者要提高自身修养。一是要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 不能盲目追逐受众而抛弃新闻的真实性。二是要提高报道水平。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要为受众提供最全面、最真实的信息,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保持中立, 客观真实不带有主观偏见地报道新闻。提升媒介素养和报道水平, 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事实上, 不包含主观色彩的报道也能保护新闻工作者免受各方面的攻击。

(三) 受众:脱离从众心理, 理性传播信息

首先, 受众要摆脱从众心理, 切勿盲目跟风。受众应当改变对媒介的理解和认识, 对媒体发布信息的真实性保持清醒的头脑, 防止对媒体的过度崇拜。受众接受媒介信息时要保持理性, 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新闻事件, 对负面新闻要保持独立思考, 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因此, 改变对地域事件的错误认知, 需要受众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媒介发布的新闻报道, 不盲目跟风和完全否定, 保持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其次, 受众要提高媒介素养, 做负责的参与者。如今受众掌握了话语权, 在利用媒介平台传播信息时, 应当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传播的水平, 运用批判思维指导分析、参与传播。除此之外, 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提高媒介素养和知识水平, 透过现象看本质, 使媒介更好地发展, 从而为受众服务。

四、结语

在写这篇文章期间, 笔者很高兴看到了来自媒体人的声音。12月19日白岩松为《白说》举行读者见面会时为河南人正名, 他提出“中国什么样河南就是什么样, 希望每个中国人换个角度看待自己”, 媒体人为地域正名让人感到欣慰。我们应该反思, 不仅仅是对河南, 对任何地区的人们都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也希望更多的媒介从业人员能像白岩松那样以公正的心态传播信息, 公众能以理性包容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19-227.

[2]陈力丹.艰难的新闻自律[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67-73.

[3]李普曼.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 1989:30-3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篇7

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1 表现在句法中

(1) 表现在与性有关的一些词汇中, 特别是代词he与she。

当说话人或作者使用 he 泛指某人时, 不管他们的意图如何, 几乎所有的听话人或读者会排除女性对象[1]。在文学作品中, 这样有力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As for man, he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His back aches, he ruptures easily, his women have difficulties in childbirth…[2]

在此, man 指人类, 而并不仅仅指男性, 但是文中却使用了阳性代词he。另外, 在正式场合中, 人们常常使用he来指代somebody, everyone, anyone, everyone, no one, nobody 等不定代词。例如:Everyone is here, isn’t he? 此句中, he 代替everyone, 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但是, 如果我们用she 替换he 的话, 那么, she 只能指女性了。

(2) 表现在词序方面。

英语中有许多性别相对的名词词组及代词词组, 比如ladies and gentlemen, bride and groom。但是, 大多数这种类型的词将阳性词置于首位, 比如 Adam and Eve, he and she, boys and girls, men and women, kings and queens, brother and sister, host and hostess. 像这样在词序中阳性词置于阴性词之前, 也反映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2 体现在词法中

(1)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后缀中。

通过对actor-actress, heir-heiress, hero- heroine, steward- stewardess, usher-usherette, jockey-jockette, mayor-majorette等性语汇的研究, 发现在这种类型的词中, 阳性指称通常不带标记, 但阴性指称通常带有标记。也就是说, 阴性名词是通过在词尾增加阴性后缀而构成的。一旦名词添加派生词缀或标记“-ess”, 词义通常会发生贬降。大体上来讲, 无标记指称既可用于男性又可用于女性, 而带有标记的指称只能用于女性。-ess 为阴性后缀, 意为男性行为“正常”而女性行为“非正常”, 例如actor 与actress。再者, 后缀“-ette”仅指女性有“小”、“次要”之意。例如“kitchenette” 是小厨房;“drum majorette”指乐队女指挥, 她们被认为逊色于“drum major”乐队男指挥。这种构词现象就体现出人们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2)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合成词中。

大量合成词, 例如, mankind, chairman, fireman, postman, freshman 等均可用于男性及女性。在一次英语角上,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I ’m a freshman.” 但是, 说话者不一定就是男性。事实上, 男女的可能性各占50%。尽管主持会议的是一名女性, 但是她仍然被称作chairman。通性名词mankind指人类, 它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例如: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s the history of mankind.在这个例句中, 不能用womenkind 来代替mankind, 因为前者仅指女性。

因此, 以“-man”或“man-”构成的阳性名词指称男女两性的现象体现出男性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并且, 使用阳性词不排除女性对象的可能。

1.3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语义中

(1) 体现在词的搭配上。一些英语词汇不仅能够修饰阳性名词而且也可以修饰阴性名词, 但是他们的含义却不同。当修饰阳性名词时, 修饰词具有正面含义。比如:an aggressive and ambitious man 是指有抱负、事业成功的男性, an aggressive and ambitious woman 是指泼妇。再如:imposing man 是指令人敬畏的男子, 而imposing woman 却指冷漠无情的女子。Son and heir 是指男性继承人, 但如果继承人是女性, 人们却不使用daughter and heir。同样, 当一些词既指男性又指女性时, 他们的含义却不相同。Robin Lakoff’s 的研究表明了这点。

a. He is a professional.

b. She is a professional.

在例句a 中, 听话人认为他是一名医生、律师或专业人士。而在例句b中, 大多数讲英语的人首先会认为她是一个妓女。tramp 用于男性时指流浪汉, 当用于女性时, 该词则具有否定与性的含义, 意为婊子、荡妇。人们普遍认为, 姓名或是单词一旦与女性有了关联, 那么它们将不再适用于男性。例如:人名Shirley, Leslie, Beverley, Evelyn and Sidney, 在过去都是男孩的名字并且具有正面含义, 但是当他们用于女孩时, 却呈现出否定含义。

(2) 体现在使用于女性的贬义词上。在西方一些国家, 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 因此, 就出现了大量使用于女性的贬义词。称一名男性“old dog” 也许是幽默的恭维, 但是称一名女性“old bitch”完全是对她的羞辱。再如:A loose woman 是指放荡不羁的女人。Man on the street 就是一名普通人, 而woman on the street 是妓女。此外, live on the street, go on the street, street-walker, wanton 等诸如此类的表达全部用于女性而非男性。

(3) 对女性使用阳性词不会降低她们的尊严, 但用阴性词称呼男性情况恰恰相反。例如:当若干男女在一起时, 使用men 或guys毫无歧义, 但使用women 或gals 就会有贬义及屈辱之意, 即使他们中间只有一名男性。

(4) 体现在性别相对词中。性别相对的名词分为阳性名词与阴性名词。前者大多数具有正面含义, 而后者大多具有反面及性的含义。分析以下例子:

阳性名词 阴性名词

governor (正面) governess (次要)

callboy (正面) callgirl (反面&性)

bachelor (正面) spinster (次要& 反面)

wizard (正面) witch (反面)

Sir (正面) Madam (次要& 反面)

master (正面) mistress (性)

governor 是指在行政部门拥有相当大的执行权力的人, 而governess 却是家庭女教师。Callboy 有双层含义, 一是指提醒演员上台的催场人, 二是旅馆男服务员, 而callgirl 却指应召女郎。Bachelor 与spinster 都是未婚者, 前者可以看作是没有结婚的男子, 过着幸福的、也许有点浪荡的生活。后者是指没有结婚的女子, 但生活邋遢、艰难且毫无姿色[1]。称一位女性bachelor不是对她的贬低, 但是称一位男子spinster就意味着他是个拘谨焦虑的人, 经常为了一些琐事而烦恼。Wizard 指能手、奇才, 但是witch 场等同于sorceress, 意思是女巫、老丑妇。

令人常常震惊的是, 某些对女性的指称往往带有在性关系上道德败坏、伤风败俗之意, 而对于男性, 却极为普通, 常有称赞之意。例如:称妓院老板可以用mamdam, 但是称拉皮条的男人从来不用sir一词。mistress起初意思是女主人, 或起控制、支配作用的女子, 但是现在却意为和已婚男子通奸的固定性伴侣。相反, master 是指技术能手或男主人。

2 英语中出现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地位与权利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反映出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女性长期社会、政治, 经济地位的低下所造成。在西方一些国家, 女性曾隶属于享有权利和占统治地位的男性。大部分性别歧视现象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相关。以婚姻为例, 女性结婚后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姓氏, 取而代之的是夫姓。当女性没有权力使用她们自己的姓氏后, 随之她们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这一概念便微妙地产生了。

2.2 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也是构成偏离事实而歧视女性的成因之一。文化意识指与文化价值密切相关的概念和态度。文化意识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在文化意识的影响下, 英语语言的许多词贬低了女性, 例如:of easy virtue, fallen, on the street , wanton.

2.3 社会偏见和传统概念

社会偏见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延续, 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属、朋友及媒介的观念和事例影响了对女性的歧视。男女自出生那天起, 社会传统观念就认为男性强壮, 女性纤弱。因此, 在这种传统观念下, 男性养家糊口, 女性相夫教子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所以, 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真正根源是社会偏见和传统概念, 而非男女的生理特征。在英语语言中, 女性语言性别歧视在此影响下恶性循环。例如:virgin 或prostitute 通指女性而非男性。

3 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事实上,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特别是随着60年代以来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避免性别歧视的方法。反映在词汇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广新词, 使之中性化。世界妇女解放运动使得一系列新词应运而生, 大大丰富了英语。如使用Ms代替Mrs.或Miss;使用singles 而非bachelor, spinster, old maid, divorcee, widow 及 widower;使用 home-worker (domestic-manager) 代替housewife。

二是推广使用中性词。比如:humanity替代mankind, artificial 替代manmade, workplace 替代 man power, police officer 替代policeman , camera operator 替代 camera man, supervisor 替代foreman, firefighter 替代 fireman, leader 替代 statesman, mail carrier 替代 mailman, chess piece 替代 chessman, customer’s representative 替代 saleslady。 再者, 一些性别相对词如actor-actress 和 hero-heroine可能会在将来消失。

三是使用代词或限定词复数形式替代阳性代词。例如:

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Instructors should offer their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to the students.

或者在正式语体中, 使用he or she, his or her, him or her 代指通性名词。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or her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以上, 通过避免使用任何代词或限定词, 或使用his/her, 或代词的复数形式their来代替his, 就能很好的消除性别歧视现象。

四是使用后缀-person, -people构成合成词。例如:chairperson, mailperson, newsperson, newspeople, spokesperson, salesperson, congressperson, country people, tradeperson, businessperson, fisherperson。

五是创造新的单数人称代词。反对性别歧视主义者将人称代词加以改革。他们认为消除阳性代词最有效的方法是创造新的中性单数人称代词。语言学家Varda.One建议使用新词ve, vis, ver来替代he, she, his, him。她还写了下面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话:“A teacher must learn to listen, ve must respect vis students’ opinion.They must be important to ver.”

总之, 人们一直在尽力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含义的语言。但是, 只有女性通过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才能根除人们对女性传统的认识观念, 实现社会中男女的真正平等。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对女性语言的歧视上, 反映在词法、句法及语义等方面。这些现象是由社会、权力、文化意识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因素造成。女权主义者对英语中性别歧视语言特别是在词汇上进行了诸多改革。但是只有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才能彻底地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避免人们的性别偏见, 实现男女真正平等。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原因,消除

参考文献

[1]Fasold, Ralph."Language and Sex"The Sociolinguistics oflangage.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3.

[2]Graddol, David and Swann, Joan."Is Language Sexist".Gender Vioce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104.

[3]Fasold, Ralph.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2nd ed.U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5]Spender, D Man Made Language.London:Routledge andKegan Paul, 1985.

[6]柏子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3) .

[7]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8]刘汉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

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 篇8

新闻报道的地域歧视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 违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对某一地域的人区别对待或是带有明显歧视的报道行为。目前, 媒体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着地域歧视的问题, 如歧视河南人、东北人, 看不起安徽人、贵州人等。新闻报道中的地域歧视不仅严重地损害了被歧视地区的形象, 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发展, 更妨碍了社会的公平性,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5年11月25日, 中国法院网的《聚焦》栏目中有篇名为《作恶江苏丹阳“贵州帮”16人涉七罪被判刑》的报道, “贵州帮”三个字明显带有地域歧视色彩。又如2006年3月8日, 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 节目最后一句“这12户商贩是河南人”的画外音带有浓郁的地域歧视色彩。不仅如此, 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对一些地区贴上歧视的标签, 如皖北小偷村, 安徽小保姆、新疆小偷、贵州帮、河南骗子、东北保安等词语, 这些词同样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色彩。

二、媒体报道中出现歧视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户籍制度的影响

首先, 媒体报道中被歧视的地区大部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如河南、四川、贵州、安徽、新疆、东北地区等等。历史上, 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背离故土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讨生活, 而大规模的移民常常对移居地造成文化和习俗上的冲击, 针对这些地区的偏见大约始于此。新中国建立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后, 这些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横向一比, 他们仍然贫穷落后, 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期, 一些农民开始到发达的地区打工, 当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到相对发达地区, 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冲击的时候, 这种地域偏见开始发酵, 尤其是一些不守法的人在打工地惹是生非被媒体报道以后, 人们对这些地区的歧视现象便不断加剧了。

其次, 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引发的地域歧视现象也十分普遍, 比如高考中的地域歧视, 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高考录取率比较高, 录取分数线也相对较低。而对于人口基数较大的省份, 如山东、河南、四川等地,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录取分数线长期居高不下。全国最著名的大学北大、清华在北京的招生指标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据统计, 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 是广东考生的37.5倍, 是贵州考生的35.4倍, 是河南考生的28倍, 这种招生指标分配制度明显地存在着地域歧视。此外, 由于户籍制度引发的地域歧视还表现在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歧视, 大城市居民对小城市居民的歧视, 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歧视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些城市在招工时规定某些行业和工种必须持有所在城市的户口的人才能被录用, 报考公务员也只能是城市户口者, 许多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2003年之前, 一些外地打工者甚至因为没有办理当地城市的暂住证而被收容、遣送、关押、虐待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 遭歧视地区的负面新闻频发

地域歧视现象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由很多有损于地区形象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后, 经过一些媒体集中报道而逐渐发展而来的。如上世纪90年代末, 河南频发恶性事件, 如洛阳大火事件、郑百文事件、驻马店爱滋病村、原阳毒米、郑州抢银行案等, 这些事件在媒体的集中报道下, 公众对河南的印象形成了刻板效应, 最终形成了对河南、对河南人的偏见。而近几年来媒体频频报道东北人打架、抢劫、杀人的新闻, 这些新闻的报道逐渐使人们在心目中把东北人的形象与匪气、彪悍联系在了一起, 东北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其实, 很多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并不是这些被歧视地区的专利, 而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将这些地区的负面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逐步刻板化。由于这些地区的负面新闻频发, 他们作为新闻源头被反复关注, 人们很容易把一些全国都存在的普遍性的负面问题放到这些地区来进行观察, 甚至是放大。

(三) 媒体的恶意炒作

对于地域歧视现象, 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通过一些媒体标签化的报道, 在人们的大脑里, 就形成了思维定式, 只要是坏事, 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往这些被歧视的地区联想。现在很多媒体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和广告份额, 他们更加倾向于制作一些有轰动性的新闻, 通过轰动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 而负面的甚至是批判性质的新闻是他们炒作的最好的方法。

媒体是社会公器, 在报道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自己报道中的不公正或是无意中流露出的那些歧视性话语, 必然会对报道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 一些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皖北小偷村”、“甘肃乞丐村”、“艾滋病村”、“新疆小偷”等这样带有地域歧视性的词语, 其实“小偷”、“乞丐”、“爱滋病”只是这些地区的个别现象, 而媒体的报道却给整个地区都贴上“小偷”、“乞丐”、“爱滋病”的标签。媒体这样的炒作虽然能博得读者的注意, 但这样很容易引导和暗示公众对这些地区和这些地区的人形成集体性的歧视。

三、消除地域歧视的对策

(一) 发展地方经济, 创建良好人文环境

地域歧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 因此要想消除歧视地域歧视现象, 首先要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仓廪实而知礼节, 只有经济发展了, 人文环境优越了, 地域歧视的现象才有可能被消除。正如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人民网时所说, 落后地区要靠发展来赢得尊重, 靠发展来树立地区良好的形象。

然而, 地域歧视的“刻板印象”来自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沉积, 扭转外界的偏见和误解, 除了致力于地区经济发展以外, 还必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改善和提升本地区的形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需要政府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媒体的大力宣传, 把本地区优秀的人物和事迹向人们展示, 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展现给人们, 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与此同时, 还应该加强法治建设, 创造安定团结的人文环境, 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变坏事为好事,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那些危及地区形象事件的发生。

当然, 在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同时, 还需要促进不同地区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 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二) 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平等和谐社会

我国是法制国家, 反对地域歧视也必须依靠法制。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为反对地域歧视、实现平等权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地域歧视现象还相当普遍和严重, 这些地域歧视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有效防止类似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应该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 制定反地域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另外, 政府应当消除由于户籍制度带来的各种不平等, 制定就业平等、教育公平等各种有效措施, 从制度上遏制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地方政府还需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地区新形象。地区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首先, 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 对于外出务工人员, 政府应该定期举行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 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让他们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为维护家乡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 全面开展各种法律宣传活动, 向社会发布行业诚信状况, 揭露违法违规行为, 曝光典型案件。第三, 不管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在本地工作的市民, 都要自强自立, 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改变自身形象, 用行动去改变人们对自己的偏见。消除地域歧视不能光靠别人来改变对自己态度, 只有不断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素质, 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地区环境, 才能逐步改变被歧视的地位。

(三) 充分利用媒体力量, 塑造地方形象

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提升地区形象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对于省内媒体而言, 首先要担负起正面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任, 对于不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其次, 省内媒体要开辟专栏维护, 通过议程设置, 在全省展开各种提升地区形象的大讨论。同时监测舆论环境, 抨击不实报道, 维护地区形象、遏制各种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地区形象的提升, 同样也离不开省外媒体的支持。省外媒体公正报道是提升被歧视地区形象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 本地的媒体的影响力毕竟有限, 除了基本覆盖本地区之外, 对外省的辐射能力比较弱, 省外媒体公正的报道, 有利于更多的人来了解真实的自己。另外一方面, 外省的读者了解一些地区的信息都是通过他们当地的媒体来获知的, 借别人的口来宣传和报道, 这样的效果和说服力都要好得多。因此, 加强与全国各地重要的媒体的合作对于消除地域歧视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在报道的过程中, 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报道对社会产生的后果, 谨小慎微地权衡报道用语。尤其是媒体在进行批评的报道过程中, 更应避免因为报道中无意中流露出的那些歧视性话语, 对报道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摘要: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屡见不鲜, 造成地域歧视的原因既有地区经济落后、负面新闻频发等方面的原因, 也与某些媒体的炒作和省内媒体失语有关。要想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塑造地方良好形象。

关键词:地域歧视,和谐社会,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玉双, 史倩.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地域歧视现象探析[J].记者摇篮, 2011 (8) .1.孙玉双, 史倩.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地域歧视现象探析[J].记者摇篮, 2011 (8) .

[2].黄国平, 姚本先.地域歧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4) .2.黄国平, 姚本先.地域歧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4) .

[3].刘顺义, 李正春.中国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与反歧视体系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7) .3.刘顺义, 李正春.中国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与反歧视体系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7) .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篇9

语言是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的描写性而非规定性。所以,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映客观现实。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 不可避免地都会在现实社会中存在性别歧视与偏见的现象, 这一现象当然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同样, 英语语言的某些方面也体现出了性别歧视现象。

二、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词汇构成中的性别歧视

著名语言学家格林伯格 ( J. H. Greenberg) 针对语言的关联性提出的有标志 ( marked) 和无标志 ( unmarked) 的范畴, 揭示了语言中蕴含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 英语中大部分表示男性的名词都是无标志的, 符合“简单、容易、常用、普通”的标准, 而有些表示女性的名词则有标志。如actor, god无标志, 指称男性; 而要用来表示女性时, 就只能添加后缀 - ess变成ac- tress, goddess。其它类似的英语单词还有: prince / princess, waiter / waitress, host / hostess, lion / lioness以及hero / heroine, policeman / policewoman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英语词汇构成这种形式上的标识显示了对男性的偏爱和对女性的轻视。

2. 词汇语义中的性别歧视

( 1) 在词义方面, 英语中的男性词汇多含“褒义”, 而很多专指女性的词汇则多还含有“贬义”的色彩。例如, king可以表示“主要的, 重要的”很好的含义, 而queen在俚语中可指脂粉气的同性恋男子, 作为动词则表示“摆女王架子; 对人专横跋扈”的不好意义。

( 2) 语义泛化现象多存在于女性词汇中, 一些男性词汇的褒义现在依然沿用, 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女性词汇的褒义正逐渐消失。例如, lord至今除了仍可指贵族、君主、上帝等地位尊贵的人物, 还扩展了其褒义范围, 用来形容工商业界的大王, 在某一领域有特殊影响的大师: a financial lord ( 金融巨头) , a lord of the literary world ( 文坛泰斗) ; 而原来表示高贵身份的尊称, 与lord相对应的lady, 在现代英语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情况下, 只是单纯地表示女性: a cleaning lady ( 女保洁) , a lady engineer ( 女工程师) , Show the lady to a seat. 引这位女士入座, 已不再含有“尊贵”的褒义。

( 3) 一些原来兼指两性的词汇, 当其语义逐渐含有贬义色彩时, 就成了专指女性的词汇。例如, harlot一词, 在语义上原本可以兼指男性和女性, 中世纪甚至常用来指男性, 后来贬义化了, 则表示“声名狼藉的女人”。

3. 英语语法中的性别歧视

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 ( Otto Jespersen) 在《英国人的生长和结构》 (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中曾说过英语具有一种绝对的强阳性。这种强阳性在英语语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在一些代词和名词的使用上, 以男性泛指来排斥女性, 实则也含有性别歧视现象。英语语法规定, 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应在人称、数、性等方面与对象保持一致。然而, 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阳性代词或名词, 如代词he, his本指代阳性单数第三人称, 但在性别不确定时, 也可以指任何一个人; 名词man, mankind可以泛指, 不论性别, 表示“人”或“人类”。这些兼指两性的词在语法上既可以表示男性, 也可以表示女性; 然而在文化上却显示出对女性的一种隐性的轻视。

三、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1. 历史文化因素

( 1) 神话的影响。在许多神话中, 尽管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但男人都是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在《圣经》的创世纪中, 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就是男人亚当, 他是人类的第一个父亲, 后来的所有人都是经过他而产生。女性在神话里通常被视为一种异化的男性, 有时甚至被当作万恶之源。神话是当时社会文化习俗的反映, 神话中所反映的男女形象也对后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2) 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男尊女卑, 男性是世界的中心。这些性别歧视的观念也渗透到语言观念中, 具体来说, 代表男性的阳性优于代表女性的阴性。

( 3) 性别差异理论的影响。在近现代时期, 一些学者纷纷提出关于性别差异的思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看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因而大肆宣扬。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就明确指出, 女性人格具有被动性、受虐性和自恋性, 因而女性天生具有强烈的母性意识, 她们大都自卑、容易嫉妒, 总是优柔寡断, 而不具备男性那样的坚毅精神和正义感。

( 4) 女性文化教育缺乏的影响。过去女性由于生来不受重视, 所以他们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 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使得他们不仅工作能力欠缺, 而且思想意识也普遍不高, 因而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只能熟视无睹, 缺乏批判精神。这在客观上也促使了社会上性别歧视观念的加深,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形成和长期保留。

2. 政治经济因素

( 1) 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从人们从事的工作来看, 地位较高、待遇较好的职位通常被男性所垄断, 女性只能选择一些职位和待遇都比较低的岗位。她们要想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 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 就只能通过婚姻, 依靠丈夫的成就来取得, 因而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 2) 女性低下的政治地位。由于贫乏的经济实力, 女性无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尽管女性人数占社会人口的比例也不小, 但是政治舞台上的弄潮儿几乎都是男性, 女政治家少之又少。女性低下的经济、政治地位也会反映到语言上, 这是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并依然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 3)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从属地位。很多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依附于丈夫, 没有平等的地位。例如, 女性婚后要冠以夫姓, 称呼自然变为某某夫人; 婚后要辞去工作, 在家相夫教子。尽管历史上有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试图自由选择姓名, 却总会遭到司法部门的阻挠和新闻媒体的非难。婚姻关系中的不均衡, 也会影响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四、总结

语言和社会密切相联, 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非由语言的自然属性造成, 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潜藏的男女不平等思想才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社会的变化也会体现在语言的变化上。例如, 英语词汇中已经出现spokesperson, chairperson等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的新词, 来替代spokesman, chairman, 人称用he or she来替代he, 为的是消除带有性别歧视的烙印, 这些初步显现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变化趋势和可能性。但是, 在英语语言中减少甚至消除其所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 在当前, 我们在实际运用英语时, 要考虑到语言的性别差异和实时语境, 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和偏见的言语, 真正发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 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摘要:性别歧视是在许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指的是用不平衡、不对称、不准确的语言或甚至是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来描写或称呼女性。这一现象是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自然反映, 英语中也含有不少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英语的词汇构成、词汇语义和语法等方面, 分析英语语言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并从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多角度来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语言,性别歧视,有标志,男性词汇

参考文献

[1]李素慧.关于如何避免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

[2]刘俊英, 郭玫.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4) .

歧视现象 篇10

关键词:性别歧视 构词学 句法学 词义学 社会文化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直接反映,它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语言反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在西方,性别歧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在法律与政治上,女人与男人保持着平等地位,但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并深深地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发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是以男性为中心,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一种语言。

1、性别歧视在构词学中的体现

1.1后缀

Greenberg提出的标记理论定义了英语中的标记与无标记,这一定义深刻揭示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很多男性词与女性词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称现象,大多数的男性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词是通过在男性词后增加一个粘着词素或以复合形式出现的。例如:-ess:author-authoress;-ette:farmer-farmerette。

1.2复合词

复合词的构成是由男性词作为词干的。例如,kingdom在词典中的定义是“a country or a state governed by a king or queen”。但如果一个国家由女王统治,我们常用kingdom,而不用queendom。另一个词man除 表 示 男 人 ,还 有“ 人 类 ”之 义 。而woman却没有此义,所以,一些以“man-”或“-man”组成的复合词不仅包括男性还包括女性,例如,mankind,statesman,postman等。虽然是一位女性主持会议,但是她经常被叫做chairman。尽管现在出现诸如Madam Chairman及chairperson这些词,但是他们的使用频率非常低。“I’m a freshman.”指的不仅是男学生还指女学生。语言中的单词在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价值观。

2、性别歧视在句法学中的体现

2.1性

人称代词的使用頻繁地反映出人们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如果不清楚一个人的性别,我们会用he来指代此人而不用she。在词典中,he指代已知性别的男性或指动物时指代雄性,同时还指代未知性别的任何人、每一个人。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规定,男性第三人称单数 h e 可 以 替 代 句 子 中 的 不 定 代 词somebody, everyone,anyone,nobody等。例如:Everyone should do what he considers best.其中,he既指男性又指女性,并且不能被she取代。

2.2词序

性别歧视在英语词序中也有所体现。一般来说,男性词都出现在女性词的前面,诸如: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等,这种词序频繁地出现在英语的小说、报刊及杂志中,似乎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一种语言规范或约定俗成的用法。

3、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的体现

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不难发现,大多数男性词为褒义词或至少是中性词,但大多数女性词都是贬义词。一些女性词的最初含义包含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女人,然而,这些词义正在改变,指工作在特殊领域或社会各个阶层的女人。典型的例子是lord和lady。lord指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如:统治者、贵族等,这一词义并未降低。而lady的词义已经改变,事实上现在它与man的词义对等,例如商店中的shop-assistant指女性时叫sales lady,而shop-assistant指男性时叫salesman而不是sales lord或sales gentleman。lady已不再具有贵族及高贵的词义,此词义已经降为中性词。很多女性词的词义甚至变为具有淫秽意义的词。原来的mistress与master意为“onewho is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control,or ownership”的词义对等,而现在mistress意为“a woman that a man has 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even though he is married to someone else.”(Longman,2004)

4、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

在我们的社会中,重要的社会职位都是由男人从事的,男性被认为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在家里,男性具有绝对权利,他们供养妻儿老小并决定每一件事情。相反,女性从属于男性,具有较低的经济及社会地位,此地位通常与她们的父亲或丈夫联系在一起。语言同样也是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圣经》中清楚地讲述上帝创造男人,而女人是从男人身上取下的肋骨创造的。在婚礼庆典中,牧师也会向公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其中“man and wife”是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因为男人仍然是man,而女人却在婚后叫做wife。

5、结语

英语语言的使用反映出社会文化模式是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同时性别歧视现象也充分体现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点。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已存在几千年,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并且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现象。为了完全消除这种歧视现象,人们头脑中的男尊女卑也应该从根源上完全消除,而不仅仅改变性别歧视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同时女人的社会地位需要真正提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及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P Trudgill & J Hannah.International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晋军.英语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身份构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

中日两国性别歧视现象的形成因素 篇11

关键词:男尊女卑,性别歧视,因素

众所周知,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日本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最初是女权社会, 因为女性掌握着延续下一代的大权,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 男性的生理优势战胜了女性, 男性获得了权力和地位进入了男权社会, 男性成为社会的支配者与权威的象征, 而女性则沦为附属于男性的物品。所以女性自然就失去了社会地位, 而被男性所歧视。男性认为女性只是生产的工具, 负责主内料理家事的存在而已。而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文字传入日本之时也随之传入了日本, 因此日本的社会中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甚至到当今的社会性别歧视现象也仍然延续了下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是女性变成了男人的傀儡了呢?

一、生理因素

日本《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中对男女做了以下定义:「女」日语中的解释—人类的一种。作为雌性拥有性机能。狭义来说气虚弱, 心温柔, 欠缺决断力比较消极的人。「男」日语中的解释—人类的一种。作为雄性拥有性机能。狭义来说善于保护弱者, 拥有积极的行动力的人。

也就是说, 由于先天性的差异而决定了男女的不同。胎儿在成长时期, 性别的分化是由染色体的不同而形成的。在人类的染色体中, 男女的常染色体是相同的, 但性染色体是不同的。而人类的性别正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而且荷尔蒙也会对人类的性格、气质、智慧产生影响。男性是因为男性荷尔蒙比女性多, 所以男性会比较有力量, 比较有决断力。而女性是因为女性荷尔蒙比男性多, 所以女性的性格比较温柔、纤细、矜持寡言。再加上男女由于脑部工作的不同, 在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也各有特色。男性是偏理性的人, 女性则是偏感性的人。在生理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女性的月经和生产。在古代女性的月经和生产被认为是晦气的东西。因为女性的生理原因, 所以在政治场合被排除在外, 女性没有上朝为官的权利, 失去了政治权利, 所以被沦为男性的附庸者。由于以上的生理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出现了不同。换言之, 生理的差异是性别歧视形成的基础。

二、社会因素

人类社会伴随着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改变, 男女的分工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男性由于先天的优势, 首先承担了生产的责任, 然后开始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因为先天的限制, 不能承受过重的工作, 首先在生产生活领域被排除, 取而代之的是繁琐的家事。因此女性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 只能依靠男性成为男性的依附者。

众所周知日本是由直系家族型社会构成的。对于日本人而言, “家”不仅是物质性的外部存在, 也是渗透着日本人精神社会的存在。像这样的家庭, 家长的地位不可动摇。在这样的传统家族制的家庭中每个人生来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因为有性别的差异, 所以男女是不同的。在社会分工中男性取得了权利和支配权, 而家族制度的存在进一步确定了男性的权利和地位。拥有了权力的男性, 在社会生活中占领上位, 并且不再把女性看作是同男性同等地位的人, 并且这种倾向愈演愈烈。

三、文化因素

回顾中日两国性别歧视形成的漫长历史, 文化因素对于性别歧视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 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佛教认为女性天生就是不洁的、罪孽深重的, 一旦沉迷于女色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所以佛教拒绝女色, 无视女色。而且佛教还认为女性生来就是和男性不同的, 是比男性更劣等的生物, 所以不可以与男性同等对待。

儒学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开端也不为过的。因为儒学在历史上曾经是国家的统治思想, 所以儒学在中国有非常高的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曾提倡“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思想, 把女性看做是不好的, 如小人一般的人。甚至董仲舒他们在以前的儒学基础之上创造出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规定。而且还按照统治者的要求创作了很多《女训》书籍等, 对于女性的语言和行为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而查阅古籍基本上没有对男性的行为加以规范的书籍。

随着佛教和儒学传入日本, 中国的文化也给与日本社会极大的影响。江户时代, 儒学在日本社会被广泛扩展。德川家康采用了儒教的朱子学。因为儒教的身份等级思想与统治者的思想一致。这种思想对女性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措辞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使女性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儒教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并且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近世文化的大部分都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并且影响波及后世, 作为日本文化的优秀代表延续至今。男尊女卑的文化也完美地延续到了现代社会。在当今社会日本的男尊女卑现象仍然比中国更加严重, 日本女性婚后改姓便是男尊女卑最为典型的代表事例, 而改姓这一传统在中国早已消失。

四、心理因素

语言不仅是社会的产物, 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精神。中日两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言, 性别歧视语对社会心理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 维持着歧视女性的社会。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在感知、记忆、想象、感情、意志、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样的差异对于性别歧视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心理方面, 男性比女性内心更强大, 更加有承受力、决断力和行动力。而女性则处于没有力量、劣等的存在。

社会观念也对男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方面产生了影响。在封建社会男性是支配者, 女性依赖于男性。在这样“男尊女卑”的意识和思想的影响下, 男性和女性的传统价值观也出现了不同。在家族中男性的地位高, 女性的地位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下, 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在这样的社会制约下,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性别、身份、地位而转变自己的社会心理, 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相夫教子”、“传宗接代”、“嫁鸡随鸡”、“温柔娴淑”、“勤俭持家”, 所以女性不得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转变自己的心理, 委曲求全地生活, 生活在男性的阴影之中。所以说心理因素是性别歧视产生的内部因素。

五、总结

20世纪以来, 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与权力, 在经济上也不断获得独立, 并且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逐渐增加, 即使在政治领域也有女性活跃的身影, 履行着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伴随着社会环境跨时期的变化, 男女的存在方式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飞跃的转变。

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以及语言也成为了转变与性别歧视相关的旧社会观念的源推动力。首先在语言方面要求男女平等, 语言学家们也开始努力一起从语言中去除性别歧视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善策略和回避方法, 提倡不使用带有贬低女性的词语。并且在日本和中国的社会都有新的倾向出现, 以前轻视侮辱女性的词逐渐变成死语, 语言不断中性化, 不断创造出很多男女共用的语言。而且现在人们的性别观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虽然有些语言在使用时看起来像对女性的歧视, 但使用者却完全没有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使用, 大多数人只是因为习惯以及惰性而使用着。女性们在各领域积极争取更大的权力, 争取完全改变几千年来女性受歧视的地位。这样看来在不久的将来男女平等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但是语言和思想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几千年来已经深深地植入人心, 想要彻底改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3]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文化流动下一篇:小学中年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