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2024-10-04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通用8篇)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1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摘要:性别歧视是现代社会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语言性别歧视也是性别歧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语言歧视也得到了很多社会语言学家的重视与关注。语言是一面能够反映社会文化与人们心理活动的镜子。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去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其成因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歧视;英语语言

Abstract: Sexism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whole society.Sexism language is a part of sexism which has attracted social linguiticians and psychologists’ attention.Languag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which reflects people’s thought and culture.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and reasons of sexist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linguistics.Key words: social linguistics;sexism;English language 引言

语言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以及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在二十世纪早期,性别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差异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是语言性别歧视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被研究。语言性别歧视是指从形式、意义以及语言的其他方面对于女性的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反应了特定时期社会的文化、习俗以及思想模式。因此,语言性别歧视也同样反应了整个社会的对于女性的歧视的价值观。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也反应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语言性别歧视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关键的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罗宾·莱考夫在语言特征以及使用方面有所研究,并且她指出女性语言包括描述女性的语言以及女性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在功能上就反应了对于女性身份的歧视。1922年,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帕森从词汇以及句法方面来描述了语言上的性别不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女性语言。十年后,许多大学也开设了性别语言与行为课程。许多著名学者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将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语言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成因 1.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

语言性别歧视首先体现在词语的形成以及使用方面。男性和女性是生来平等的,并且彼此都需要互相尊重。在英语中,词语的使用方面分为男性词语和女性词语。一些词语只能用来形容男性而不能用于形容女性。并且一些只用于形容女性的词语是对女性有歧视的。从词语的形成上来说,英语中的许多既可以描述女性又可以男性的词汇都是以男性词汇作为词根的。相反的,只能描绘女性的词语都是从男性词语中变化来的。比如prince-princess,host-hostess,hero-heroine等。还有一种词语,描述女性的词语是专门被标记出的,而男性词语却没有任何标记。例如,ambassador可以同时表示男性大使和女性大使,但是ambassadress却只能用来描述女性大使。同样的例子还有poet和poetess。这些现象都可以体现出人们将男性语言作为标准和社会的主体语言,而女性词汇则是男性词汇的从属或者演变。

在英语中,当我们不确定性别或不必要确定性别的时候,我们通常都用he来指代任何人。并且man这个词也可以代表某一类特定的人,比如mankind,human,spokesman,congressman等。这个现象也体现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同样,很多描绘女性的词语可以反映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例如,housewife和earth-mother这两个词就可以表现出女性的生活是以洗衣做饭等家务为中心的。Secretary,nurse,stenographer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女性拥有自己的职业但是收入水平非常低,如果有男性从事护士或秘书职业,我们一定会特意标记出male nurse和male secretary。人们通常会把高收入职业同男性联系在一起,例如医生、律师等。但是如果女性从事这种行业,人们就会特意标记处woman doctor和woman doctor。这些词语的分类就体现出人们意识里认为男性就应该从事高收入以及挑战性的工作,而女性只能从事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

在词语的顺序方面也能体现出语言性别歧视。在英语中,当我们需要同时提到男性和女性时,我们通常会说“ladies and gentlemen”,“bride and groom”,西方人认为“女士优先”是他们的理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女性是弱势的性别,是需要被照顾的。大多数的情况,人们更习惯把男性词语放在女性词语之前,来表现女性的从属地位,例如man and woman, male and female,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等。这种语言习惯也体现出了社会在语言方面对于女性的歧视。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语义学的研究角度看,有很多词语是赞扬男性却贬低女性的。男性词语通常是褒义词而女性词语通常是贬义词。例如,wench这个词语最早是用来形容乡村姑娘,但是现在却用来形容妓女。根据统计,英语中有超过500个词可以表示妓女,但是只有65个词可以用来表示男妓。

这种类型的歧视还有很多。例如bachelor和spinster都可以形容未婚者,但是bachelor用来形容男性未婚者,未婚的原因是因为男性很独立并且享受单身状态。但是spinster用来形容很难找到结婚对象的女性未婚者。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语都反映了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

2.语言性别歧视的成因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反映社会整体文化。语言是被文化影响的,但是同时他也反映了文化中的民族特征。语言也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所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也体现了社会中的男性女性不平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决定的。语言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但是语言使用者会根据他们的价值观以及观点去给语言加上颜色。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社会环境是影响语言性别歧视形成的因素之一。语言是社会团体在环境中习得的。性别歧视语言进入恶性循环是由于西方社会传统思想观念造成的,对于女性的歧视似乎已经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西方社会对女性的能力、价值观和行为都是有偏见的,而这种偏见就形成了固定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性别歧视的社会成见是不公平的,他反映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建立在牺牲女性利益的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女性在政治、社会、教育以及经济方面都是不平等的。

从历史的发展方面看,在西方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低于男性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女性语言被认为应该是礼貌、保守、服从以及温柔的。而相反的,男性语言就更直接、勇敢和坚持。在西方,宗教也是影响语言的重大因素。在圣经中,女性就属于从属地位。上帝首先创造了男性亚当,而当亚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上帝才创造了女性夏娃,夏娃也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的。这也就意为着,女性是从男性从产生出来的。因此语言也把男性语言放在了首位。

二、避免性别歧视语言的措施

性别歧视语言在污染着我们的语言环境并且影响了我们的交流,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冲突。所以在一些正式场合需要规避性别歧视语言,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有效。如果我们都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人们之间交流会更有效,表达会更清楚,语言也会变得更优美。更重要的是,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可以促使社会中的性别平等。西方国家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当没有必要指明性别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性别形容词,例如lady doctor, female lawyer等。性别形容词会暗示人们这样的工作职能由男性或女性来担任。这也是一种性别歧视。我们也应该避免使用Mrs.和Miss,而使用Ms,当我们不知道一位女性的婚姻状况时,我们最好使用Ms。在正式场合我们也应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可以使用一些委婉语来表达一些可能会贬低女性的词语,这样可以避免交流中的尴尬。

英语中的一些以男性词语为词缀的复合词是用来表示职业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中性词来避免在职业称谓方面的性别歧视语言,例如“消防员”,我们可以用firefighter而不是fireman。同样的例子还有news reporter和 newsman,police officer 和 policeman。

三、结论

性别歧视语言不论是在语言学还是在整个社会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方面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跟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是略低的。语言并不能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因为性别歧视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反映着歧视女性的思想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从根源处消除人们对于女性歧视的这一思想,性别歧视语言现象才有可能被规避。人们应该意识到,给及女性平等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两性平等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白解红著.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9122 3 杨永林著.社会语言学---功能性别称谓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01122 5 赵蓉晖著.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1-53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2

语言是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的描写性而非规定性。所以,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映客观现实。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 不可避免地都会在现实社会中存在性别歧视与偏见的现象, 这一现象当然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同样, 英语语言的某些方面也体现出了性别歧视现象。

二、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词汇构成中的性别歧视

著名语言学家格林伯格 ( J. H. Greenberg) 针对语言的关联性提出的有标志 ( marked) 和无标志 ( unmarked) 的范畴, 揭示了语言中蕴含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 英语中大部分表示男性的名词都是无标志的, 符合“简单、容易、常用、普通”的标准, 而有些表示女性的名词则有标志。如actor, god无标志, 指称男性; 而要用来表示女性时, 就只能添加后缀 - ess变成ac- tress, goddess。其它类似的英语单词还有: prince / princess, waiter / waitress, host / hostess, lion / lioness以及hero / heroine, policeman / policewoman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英语词汇构成这种形式上的标识显示了对男性的偏爱和对女性的轻视。

2. 词汇语义中的性别歧视

( 1) 在词义方面, 英语中的男性词汇多含“褒义”, 而很多专指女性的词汇则多还含有“贬义”的色彩。例如, king可以表示“主要的, 重要的”很好的含义, 而queen在俚语中可指脂粉气的同性恋男子, 作为动词则表示“摆女王架子; 对人专横跋扈”的不好意义。

( 2) 语义泛化现象多存在于女性词汇中, 一些男性词汇的褒义现在依然沿用, 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女性词汇的褒义正逐渐消失。例如, lord至今除了仍可指贵族、君主、上帝等地位尊贵的人物, 还扩展了其褒义范围, 用来形容工商业界的大王, 在某一领域有特殊影响的大师: a financial lord ( 金融巨头) , a lord of the literary world ( 文坛泰斗) ; 而原来表示高贵身份的尊称, 与lord相对应的lady, 在现代英语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情况下, 只是单纯地表示女性: a cleaning lady ( 女保洁) , a lady engineer ( 女工程师) , Show the lady to a seat. 引这位女士入座, 已不再含有“尊贵”的褒义。

( 3) 一些原来兼指两性的词汇, 当其语义逐渐含有贬义色彩时, 就成了专指女性的词汇。例如, harlot一词, 在语义上原本可以兼指男性和女性, 中世纪甚至常用来指男性, 后来贬义化了, 则表示“声名狼藉的女人”。

3. 英语语法中的性别歧视

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 ( Otto Jespersen) 在《英国人的生长和结构》 (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中曾说过英语具有一种绝对的强阳性。这种强阳性在英语语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在一些代词和名词的使用上, 以男性泛指来排斥女性, 实则也含有性别歧视现象。英语语法规定, 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应在人称、数、性等方面与对象保持一致。然而, 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阳性代词或名词, 如代词he, his本指代阳性单数第三人称, 但在性别不确定时, 也可以指任何一个人; 名词man, mankind可以泛指, 不论性别, 表示“人”或“人类”。这些兼指两性的词在语法上既可以表示男性, 也可以表示女性; 然而在文化上却显示出对女性的一种隐性的轻视。

三、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1. 历史文化因素

( 1) 神话的影响。在许多神话中, 尽管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但男人都是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在《圣经》的创世纪中, 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就是男人亚当, 他是人类的第一个父亲, 后来的所有人都是经过他而产生。女性在神话里通常被视为一种异化的男性, 有时甚至被当作万恶之源。神话是当时社会文化习俗的反映, 神话中所反映的男女形象也对后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2) 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男尊女卑, 男性是世界的中心。这些性别歧视的观念也渗透到语言观念中, 具体来说, 代表男性的阳性优于代表女性的阴性。

( 3) 性别差异理论的影响。在近现代时期, 一些学者纷纷提出关于性别差异的思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看法是科学的、合理的, 因而大肆宣扬。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就明确指出, 女性人格具有被动性、受虐性和自恋性, 因而女性天生具有强烈的母性意识, 她们大都自卑、容易嫉妒, 总是优柔寡断, 而不具备男性那样的坚毅精神和正义感。

( 4) 女性文化教育缺乏的影响。过去女性由于生来不受重视, 所以他们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 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使得他们不仅工作能力欠缺, 而且思想意识也普遍不高, 因而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只能熟视无睹, 缺乏批判精神。这在客观上也促使了社会上性别歧视观念的加深,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形成和长期保留。

2. 政治经济因素

( 1) 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从人们从事的工作来看, 地位较高、待遇较好的职位通常被男性所垄断, 女性只能选择一些职位和待遇都比较低的岗位。她们要想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 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 就只能通过婚姻, 依靠丈夫的成就来取得, 因而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 2) 女性低下的政治地位。由于贫乏的经济实力, 女性无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尽管女性人数占社会人口的比例也不小, 但是政治舞台上的弄潮儿几乎都是男性, 女政治家少之又少。女性低下的经济、政治地位也会反映到语言上, 这是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并依然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 3)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从属地位。很多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依附于丈夫, 没有平等的地位。例如, 女性婚后要冠以夫姓, 称呼自然变为某某夫人; 婚后要辞去工作, 在家相夫教子。尽管历史上有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试图自由选择姓名, 却总会遭到司法部门的阻挠和新闻媒体的非难。婚姻关系中的不均衡, 也会影响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四、总结

语言和社会密切相联, 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非由语言的自然属性造成, 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潜藏的男女不平等思想才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社会的变化也会体现在语言的变化上。例如, 英语词汇中已经出现spokesperson, chairperson等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的新词, 来替代spokesman, chairman, 人称用he or she来替代he, 为的是消除带有性别歧视的烙印, 这些初步显现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变化趋势和可能性。但是, 在英语语言中减少甚至消除其所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 在当前, 我们在实际运用英语时, 要考虑到语言的性别差异和实时语境, 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和偏见的言语, 真正发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 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摘要:性别歧视是在许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指的是用不平衡、不对称、不准确的语言或甚至是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来描写或称呼女性。这一现象是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自然反映, 英语中也含有不少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英语的词汇构成、词汇语义和语法等方面, 分析英语语言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并从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多角度来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语言,性别歧视,有标志,男性词汇

参考文献

[1]李素慧.关于如何避免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

[2]刘俊英, 郭玫.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4) .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3

关键词:性别歧视 构词学 句法学 词义学 社会文化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直接反映,它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语言反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在西方,性别歧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在法律与政治上,女人与男人保持着平等地位,但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并深深地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发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是以男性为中心,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一种语言。

1、性别歧视在构词学中的体现

1.1后缀

Greenberg提出的标记理论定义了英语中的标记与无标记,这一定义深刻揭示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很多男性词与女性词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称现象,大多数的男性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词是通过在男性词后增加一个粘着词素或以复合形式出现的。例如:-ess:author-authoress;-ette:farmer-farmerette。

1.2复合词

复合词的构成是由男性词作为词干的。例如,kingdom在词典中的定义是“a country or a state governed by a king or queen”。但如果一个国家由女王统治,我们常用kingdom,而不用queendom。另一个词man除 表 示 男 人 ,还 有“ 人 类 ”之 义 。而woman却没有此义,所以,一些以“man-”或“-man”组成的复合词不仅包括男性还包括女性,例如,mankind,statesman,postman等。虽然是一位女性主持会议,但是她经常被叫做chairman。尽管现在出现诸如Madam Chairman及chairperson这些词,但是他们的使用频率非常低。“I’m a freshman.”指的不仅是男学生还指女学生。语言中的单词在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价值观。

2、性别歧视在句法学中的体现

2.1性

人称代词的使用頻繁地反映出人们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如果不清楚一个人的性别,我们会用he来指代此人而不用she。在词典中,he指代已知性别的男性或指动物时指代雄性,同时还指代未知性别的任何人、每一个人。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规定,男性第三人称单数 h e 可 以 替 代 句 子 中 的 不 定 代 词somebody, everyone,anyone,nobody等。例如:Everyone should do what he considers best.其中,he既指男性又指女性,并且不能被she取代。

2.2词序

性别歧视在英语词序中也有所体现。一般来说,男性词都出现在女性词的前面,诸如: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等,这种词序频繁地出现在英语的小说、报刊及杂志中,似乎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一种语言规范或约定俗成的用法。

3、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的体现

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不难发现,大多数男性词为褒义词或至少是中性词,但大多数女性词都是贬义词。一些女性词的最初含义包含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女人,然而,这些词义正在改变,指工作在特殊领域或社会各个阶层的女人。典型的例子是lord和lady。lord指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如:统治者、贵族等,这一词义并未降低。而lady的词义已经改变,事实上现在它与man的词义对等,例如商店中的shop-assistant指女性时叫sales lady,而shop-assistant指男性时叫salesman而不是sales lord或sales gentleman。lady已不再具有贵族及高贵的词义,此词义已经降为中性词。很多女性词的词义甚至变为具有淫秽意义的词。原来的mistress与master意为“onewho is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control,or ownership”的词义对等,而现在mistress意为“a woman that a man has 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even though he is married to someone else.”(Longman,2004)

4、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

在我们的社会中,重要的社会职位都是由男人从事的,男性被认为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在家里,男性具有绝对权利,他们供养妻儿老小并决定每一件事情。相反,女性从属于男性,具有较低的经济及社会地位,此地位通常与她们的父亲或丈夫联系在一起。语言同样也是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圣经》中清楚地讲述上帝创造男人,而女人是从男人身上取下的肋骨创造的。在婚礼庆典中,牧师也会向公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其中“man and wife”是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因为男人仍然是man,而女人却在婚后叫做wife。

5、结语

英语语言的使用反映出社会文化模式是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同时性别歧视现象也充分体现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点。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已存在几千年,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并且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现象。为了完全消除这种歧视现象,人们头脑中的男尊女卑也应该从根源上完全消除,而不仅仅改变性别歧视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同时女人的社会地位需要真正提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及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P Trudgill & J Hannah.International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晋军.英语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身份构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广东

435002)要〕 本文首先分析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1)忽视女性的存在;(2)把女性视为男 的附属;(3)贬低女性。然后从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三方面来分析造成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背 的社会文化根源。最后说明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能只靠人为地对语言本身进行改变,而主

应该靠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来完成。键词〕 语言;性别歧视;文化内涵

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2)03-0040-05 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紧密相连(Trugill:7)。语言是社会的一面 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必然有所反映。因此,社会上存在着较严重的性 观念,语言中便折射出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美国传统辞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 别成员对另一类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 性的歧视。本文试图通过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途径。

一、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忽视女性的存在

据许多文字材料的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和语言,因此社会和语言把男性放在了中心的位 视了女性的存在。英语中用“he”及其相关的语法形式来指一个性别不明的人或泛指任何人就

很好的佐证。例如:

a.Everyone should dohisbest.b.When everyone contributeshisown ideas,the discussion will be a success.c.Each student will do better if hehasa voice in the discussion.类似的词还有:man(人,男人),man-to-man(人与人),prehistoric man(史前人),brotherhood 谊),chairman(主席)和policeman(警察)。现代汉语中的三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反映了“男性中 忽视女性的存在。“他”和“她”是汉语中唯一能显示性别特征的两个代词,在泛指时,人们往往

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来指称的。如:

1)人没有脊梁骨,是不能直立行走的;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2)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历过危险,我们就不能担保他有勇气。〕

2001—11—15 〕 谢元花(1965—),女,湖北武汉市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讲师。·

性别或无必要指出其性别的一群人,汉语同样是用有男性特征的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去称代。

因而中学生崇拜明星一点不不让人觉得意外。如此,谢霆锋、张柏之、萧亚轩们就会很自然的入 的偶像之列。

由于社会的急速转变,一般人只想让儿女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没有经验过任何挫折,因为父母 们承担„„

英语和汉语外,其它许多语言中代词的使用都有忽视女性的倾向。据统计,世界上女性的比例 0%,可文献中出现“he”和“she”的比例却只有4∶1(孙庆成,1993)。

语中并不带有形态标记的词,却明显带有语义性特征,即很多词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如果说 sin is the president of our country.大多数人包括女性的第一感觉是,句子中的my cousin是 为president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男性,象president这样的词,各个自然语言中都存在,如英语 octor,judge,lawyer,professor,汉语中的“科学家”、“法官”、“主席”、“总统”、“局长”等。女性若

上以上宝座,只好在这些词上加上形态标志以避免误会,如英语中的woman doctor,female 语中的“女劳模”、“女局长”、“女代表”等。英语中有许多“男人”统治的词,如spokesman, ssman,sportsman,man-made等。2 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

性婚后改随夫姓,在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风俗。女性在结婚后,不仅失去了从父亲那里继承的 氏,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经常一起丢了。例如:在讲英语的国家往往会听到别人称John Smith 为Mrs.John Smith,就连著名的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甘地夫人也不例外,很少有人知道她 的姓名。我国世界级乒乓球冠军何智利,嫁到日本后便成了“小山智利”。香港回归后首届特区

门重要成员“范徐丽泰”和“陈方安生”也是如此。在旧中国男子有姓有名,而女性或有姓无名, 呼之,如“王氏”、“张氏”;或无名无性,以排行称之,如“大丫头”、“二丫头”。与男性相比,女性的

受重视,女性婚后往往以夫姓加妻妾身份呼之。《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赵姨娘”、“薛。

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还表现在男性名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名词往往在男性名词上加以变通, 言的非对称(linguistic asymmetry)现象在英语中也存在。请看下表: ale

female tor actress nductor conductress ir heiress st hostess aiter waitress ro heroine 重大的会议上,列出参与者名单时,不加任何标记的是男性的名字,而女性名字后必定标出。另外,在语序上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如“夫妻、男女、子女、公婆、儿女”,英语中的husband and ost and hostess,Adam and Eve等。3 贬低女性

言有忽视女性的倾向,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而且也有贬低女性的成分。汉语中许多有“女” 字具有贬义,如“奸、娼、婪、婢、嫉、嫖、媚”等。倾向性很强的俗语也不少,如“妇人之见”,“头发

识短”,“女人当家,墙倒屋塌”,“儿像娘,苦断肠”等。以女性为辱骂语的也很多,英语中的 bitch,slut,heifer,汉语中“母老虎”、“母夜叉”、“他妈的”等。美国南部沿海一带经常有破坏力

飓风,却多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如Hurricane Besty,Hurricane Camilla。

anley研究北美英语时,他统计与“性生活放荡”有关的词,有220个用于女性,而用于男性的只

(Mckay &Hornberger,1996:226)。另外,据研究,英语中表示“性生活上乱七八糟的女子”的 ·41·

320个(孙汝建,1997:7)。几乎所有的指称女性的词都受到贬降,都可用作prostitute的委婉 housewife,lady,girl,mistress等,甚至nurse,spinster,mother,daughter等也由此用法。一些 的昵称,如Dolly,Kitty,Polly等也用词受到影响(孔庆成,1993)。而一部分关于男性的词则含 男子不风流”的容忍之意,如“追猎女性的人”、“老色鬼”、“放荡的骗子”、“玩弄女性的人”等大

有容忍之意(孙汝建,1997:8)。

来表示男女两性有些成对的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不能有相等的语义色彩,指男性的词 变,表示女性的词词义却已经被污染,如governess一词,原意为女统治者,如Queen Elizabeth upreme majesty and governess of all persons(OED)。而现在仅仅是指nurse maid,相应的 or一词却未见其身份这样“跌价”。再如gentleman-lady,man-woman,咋一看,它们是对等的, 然。许多讲英语的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称别人为woman,因为woman常常与性有关。因此 成了woman的委婉语。试比较:

a.She′s only thirteen,but she′s already a woman.b.She′s only thirteen,but she′s already a lady.涵不大好,意为她只有13岁,可她不再是少女。b句是说尽管她只有13岁,可她的举止、气质 女士,含有赞赏之意。如果我们说:

He′s only thirteen,he′s already a man.子就明显含有赞赏之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lady也慢慢地含有贬义,与woman的地位差不 如果一个女孩的举止像个男孩,就称她为tomgirl(假小子),含有欣赏之意,而一个男孩像女孩 为Cissy(女孩子气的男孩),含有贬义。

此,用指男性的词尽可以放心使用,而使用指女性的词时则要特别小心,这就是性别歧视的有。

二、造成语言性别歧视的因素

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反映一个民族。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此男女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有差异,语言便有所反映。1 社会分工不同

类早期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 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性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劳动、狩猎转向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加上妇女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养 ,于是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获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与男子相比越来越 不依附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终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这种历史演变必然要反映到语言文。汉字在造字之初,“男”由“田”和“力”组成,意思是从事田间劳动的人,“ ”为扫地之人,大概

了这样的社会分工(孙汝建:144)。因此,长期以来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男人的天下,男性外出 到统治国家,小到养家糊口。而女性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于家庭,男性逐渐代表着权利、地位、。女性的社会作用仅仅是点缀和装饰。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的从属地位便从语言中反。文化因素

于男性的天下是外面的世界,所以男性也创造了外面的世界,他们创造了科学、哲学、文化和艺

造了甚至操纵着语言。因此,在《创世纪》中编造这样的神话:上帝造出的第一个是男人“亚 dam),而亚当需要帮助时,才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Eve)。夏娃是亚当睡着的时候,上帝在 体内取出一条肋骨而创出来的。当上帝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 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体内取出来的”(This is now hone of my bone and flesh of my ·

he shall be called‘woman’,for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Bible:29)。因此,女性从一开始就 于男性的,所以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将阳性置于首位。

语堂先生在《中国人》(P146—149)一书中说明中国妇女的从属地位时说,始自原始时代,中国 中,妇女就没有占据过自己应有的地位。他说在《诗经》汇集的民歌中,就已经有性别不平等的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年代比孔子要早几个世纪。然而,妇女在其被文明驯化之前并没有遭到束缚,她是随着儒学 一步一步被束缚起来的。儒家学说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承认社会统治者的权利,主张社会 男子主外,女子主内。女性的道德要求都是从男性的观点出发。妇女的这种从属地位在语言中

反映,如在名词排列时,总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如前文所讲的“男女”、“夫妻”、“公婆”、“子 然男性把女性放到了从属地位,但是他们又认为女性神秘莫测,既具有诱惑力又具有威胁力。的未知事物的恐惧,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于是他们就编造出神话来贬低女 神话中常常将女性描写成万恶之源。《圣经》中的夏娃不仅自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而且 丈夫亚当吃,违反了上帝的禁令,结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因此夏娃对人类的堕落负有不可 责任。古希腊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报复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创造了美丽动人的少女潘 潘多拉打开了神赐予的装满灾难的禁盒,释放各种罪恶贻害人间。夏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教义

一个女人,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她们都是万恶之源的形象。因此在不同文化的 ,女性被视为邪恶、堕落、虚伪、狡诈的形象,这类有损女性形象的神话是大男子主义的产物。而

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各种语言中都有贬低女性的成分。3 社会心理因素

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已经根深蒂固,演变成一种社会心理。在英美国 上妇女常常被人问道:“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但是决不会有人冒昧的询问一位男子

does your wife do?”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被询问的男子一定会很惊异的回答说“:She′s e,that′s what she does”(陈松岑:123)。这说明把妇女放到从属地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理。仅男性有这种心理,女性也从心理接受了这种从属地位的事实,即使是事业上与男性同样杰出 从心理上讲也是把第一位让给了男性。著名的哲学家萨特的爱侣波娃给自己关于女性的书取 二性——女人》。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主张的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是女性从属地位 表现,而《女戒》的作者班昭是“三从四德”的竭力倡导者(林语堂:146)。可见,以男性为中心,女

属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心理。

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消除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岁月里,男女两性从来就没有平等地分享过这个世界,也 等地分享过语言世界。几乎在每一个文化中女性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在语言中表现为对 歧视。语言的性别歧视因语种的不同而有差别。英语中对性别歧视研究得比较充分。在美国, 动主义者和教育出版部门几十年一直不断有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案提出,并逐步付诸实施。但是

微。这说明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靠改变语言本身是不够的。

20世纪60年代末妇女解放运动以来,为了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美国的一些报刊杂志出现 兼指男女两性的名词,如用chairperson代替chairman,用preistoric people代替prehistoric fireman改为firefighter,将stewardess改为flight attendant等。除了chairperson被广泛的 ,其它的均未见流行。

代英语中缺少一个男女兼指的单数人称代词,为了弥补这一“缺欠”而作的种种努力已延续了 ·43· 年。从18世纪中叶开始,语言研究者便感到有必要创造一个男女兼指的人称代词及其所有格 形式,据1884年8月7日出版的New York Commercial Advertiser所述,大约在1850年便出 格人称代词ne(主格),nis(所有格),nim(宾格),而后有人仿照his和her创造了hiser,但均为 来,因此自从1850年以来共出了新创的通格人称代词及其相关的语法形式有八十多个(秦秀 6)。虽然有的已经被辞典收录,但均未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建议改造一些带“女”字旁的“坏字眼”,但是并没有得到响

为从汉字的构造来看,汉字具有内部形式意义,而内部形式意义总是勾勒出汉语特征。例如:从

式而言,“菜刀”是切菜用的刀,“马路”是跑马的路。当然“菜刀”除了切菜外还有其它的用途, 并非一定要跑马。而“菜刀”、“马路”并不因此而更名。“女”字旁的“坏字眼”也是这样的。虽然

有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大可不必另造新字来取代原字,因为汉字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具有社会 ,如果人为地对原字加以改造,只会影响汉字的交际职能。我们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字 变,特别是在汉字规范化的过程中,“坏字眼”是能够逐渐趋向消亡的。但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成,在短期内人为的改造是无济于事的。

之,语言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社会上存在着性别歧视,语言便有所反映。语言本身是 辜的。但是语言的使用者却可以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如果 语言中抛弃对自己不利的词,可这些词的所指仍然存在,语言中也会有新词来表达这些意义, 也不能改变旧观念。因此社会问题应该主要靠社会手段解决,不能由语言手段代劳,若要消除 性别歧视现象,首先需要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语言的变革只能在社会的变革的基

能实现。

〔参 考 文 献〕 kay,S.L.& H.N.Hornberger.1996.Socia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s.dgill,P.1995.Socia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New Edition)〔M〕.The Penguin up.Student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1992.The Zondervan Corporation.堂,郝志乐.沈益洪译.中国人〔M〕.学林出版社,1994.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两面观〔J〕.外国语,1993(5).建.性别与语言〔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评介Grammar and Gender〔M〕.现代汉语.1996(2).·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话语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妇女一直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与性别价值观念的 强化有很大关系的汉字,在教导女性服从性别制度、低视女性地位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主导与渗透作

用。汉代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煦的《释名》、魏晋成书的雅书、韵书都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许慎在其《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妇”字:“妇,服也。妇人伏于人者也。” [2 ]2 59

意思是妇女顺服、服

从、屈服于男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一种象征意义符号,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意

义,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性别气质和性别关系的想象和定义。从“男、女、妇、嫁”等词源上看,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关系和性别制度都隐含在其中了。“男”字是

由“田”和“力”组成,“力”指一种古代农具“耒”,“男”是指在田间耕作、使用农业器具的人。“女”字

是一个跪着的人,双手温顺地放在胸前,这意味着跪着并听话的人是“女人”,象征着妇女的从属地

位。通过进一步考察使用“女”字结构的其他文字的词源学含义,可以看到语言中所包含的性别不

平等以及父权结构的历史演变。女人一结婚必然走入夫家,所以“女”字加上一个“家”字便成为 “嫁”字。“嫁”字的原意是“回家”,女子出嫁意味着回家,即女性注定是丈夫家的人,她为夫家而生。

在早期中国社会,女孩出生后没有名字,统称为“氏”,她们像是暂时被寄养在娘家的人,她们的身份

和地位取决于夫家的身份和地位。女人婚后成为妻子或妇人,所以妇女的“妇”字便是由“女”字和

表示扫把的“彐”字组成,它代表着妇女的从属地位及必须做家务的事实,同时还代表了一种性别的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5

摘 要: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名反映了社会成员提供的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同时也是其本人所提供的有关其身份或被期望的身份的信息。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英姓名的一些差异来阐述性别歧视在姓名中的体现,指出性别歧视的普遍性,阐述了其根本原因是男尊女卑的历史根源以及破除歧视的方法。

关键词:姓名;性别歧视

一、引言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符号。不同民族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势。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姓名中的反映,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家族的符号,象征着血统传承,“名”则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识别标志。姓名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社会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是区别他人的特定标志之外,还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5](189)一些学者认为,过去很长时期社会存在着性别偏见。性别偏见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看法和态度,是一种偏离了客观事实依据的、歪曲了的社会态度。其实,何止是偏见,实际上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文姓名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女性的歧视。姓名作为一个人的符号,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符号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时,其形式及其用法和含义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性质的转变。目前,对中英文姓名的研究多集中在姓名结构、来源等方面,对性别偏见、歧视的研究较少。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歧视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篇文章试着从父亲姓氏的沿袭、男女取名的差异和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等方面,对中英文姓名歧视女性的种种现象及对这种现象的消除做了一些探讨。

二、中英姓名中的性别歧视

人们对男女姓名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父系社会下“男尊女卑”的观念,这不只表现在汉语文化中,英语文化中也可见痕迹。男子取名体现着力量、权势等阳刚之气,而女性则被赋予温婉简约的阴柔之意,这实际上反映了男性要支配社会统治他人的意愿,反映了社会把女性归于受支配的弱势群体的事实。

(一)关于中英姓名取名的介绍 1.中文姓名的取名法

据文献记载,汉语中一些古老的姓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姓的本来意义只是作为血统的特殊标志而存在的。中文姓名是姓氏加上名字,他们各自代表一定的意义。孩子出生以后,直接继承父亲的姓氏,而且男女取名的差异很大,一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很清楚的看出性别。2.英文姓名的取名法

在英语国家,子女一般跟随父姓,家族世代相传。妇女出嫁后改随夫姓。同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我们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性别。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贤淑、优雅、令人可爱的字眼。如Lily(莉莉)的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Diana(戴安娜)源于希腊语,意为“月亮女神”,是美丽、优雅、高贵的象征。而男子取名时象征意义与女子大不相同,体现的多是坚强、勇敢、追求自由、有理想、有抱负的品格。例如,Richard(理查得)源于撒克逊语,意为强有力的。

Andrew(安得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Lewis(刘易斯)源于法语,意为人民的保护者。[8](105)

根据上述中英女性姓名的取名分析,不难看出,中英女性姓名在构成和历史进程上有一定的差别,但重要的是两者都存在着性别歧视。中英女性的姓名现在基本上都是从父姓;所取的名字往往又多以表示弱小、从属于男子之类的字词为主。由此可见,中英姓名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人的称谓符号的发展史,也是“男尊女卑”这一思想的发展史,这反映出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中心主义。

(二)中英姓氏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英语言中给孩子取名的原则

在旧中国,虽说不论男女都有代表其家族和血统承传的“姓”,但并不是所有女性同男性一样都有用来区分彼此的“名”。商周时期,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进入封建时代,女性之名只在出嫁前使用,但即使是在出嫁之前,一般女性也很少有自己的名字,大多依其排行称之为大女、二女、三女或张大姐、张二姐、张三姐。极少数出身显贵、才学出众的女性才有自己的名字。男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五十以仲伯,死谥,周道也。”[3](70,72)就是说,人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称号。同样在英语姓名中,据统计英语中的女性用名仅为男性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反映出了性别歧视。

2.中英语言中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

在旧中国,由于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歧视妇女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年深日久根深蒂固。女性婚前必须沿袭父系姓氏,婚后则必须改名改姓,充分体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规范。一是“从父”,称其为“某某女”或“某某女某氏”,如“赵龙女”或“赵龙女李氏”。二是“从夫”,称其为“某某妻”或“某某妻某氏”,如“钱虎妻”或“钱虎妻王氏”。三是“从子”,称其为“某某母”或“某某母某氏”,如“孙强母”或“孙强母吴氏”。四是用其夫姓加上表示尊称的称谓作为称呼,如“王大娘”、“张大婶”、“李姨妈”。五是以“夫姓+父姓+氏”为女性的称呼,如“张王氏”、“李周氏”、“赵吴氏”。六是妻子不能直呼丈夫姓名,否则就视为大逆不道。七是续写“家谱”、为前辈树碑,女性均不署名。《明史》“烈女传”记载了15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只有10多名。《镇雄州志》(清光绪续修版)“列女”、“节妇”、“殉难”、“寿妇”记载了840多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不过几十名。《新纂云南通志》(民国编纂版)“列女传”记载了上万名妇女的事迹,有名有姓的也只有几十名。这些志书记载的妇女大多称之为“某某妻”、“某某妻某氏”或“某某母”、“某某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婚姻关系同样反映着男性的主导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婚

后都要改为夫姓而失去娘家姓氏,如Mary White 嫁给John Brown 之后,其姓名就改为Mary Brown ,原姓氏就消失了。婚后的妇女也可用“Mrs.+丈夫姓名”为其称呼,如上例Mary White也可被称为Mrs.John Brown或Mrs.Brown。[4](39,40)这样不仅表明妇女的依附关系,也揭示了婚姻状况,妇女不仅丢掉了姓氏,连名字也被掩盖了。

(三)中英名字中反映出来的性别歧视 1.中国女性的取名类别

古时中国女性无名,以姓为名,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男子则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也是这样。女子又以字系的姓为称谓,如伯姬、仲子、季姜等等,姬、子、姜这些都是姓。现代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误以为“姬”是女人的通称。现代除了以“姬”为女子的一般称呼之外,类似的还有“娥”。一般女子没有名字。未出嫁时,依次递称为大女、二女、三女、四女或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出嫁后依从夫家行辈顺序称大嫂、二嫂,年长后称大娘、二娘,等等。尤

[7](78,79)为可笑的是当时的江南有些地方以小孩出生时的重量当小名。鲁迅先生在小说《**》里就有这样的描写。男女都以出生时的斤数为小名,但男人成年以后有了其他名字,女人却没有,如,小时叫九斤,老了就变成了“九斤老太”。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女性名字多为“娇、柔、小、巧、香、甜、怡、悦”之字,甚至有“盼弟、招弟、来弟、稳弟”等明显表示了男女性别歧视的名字。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从名字上已经不能完全区分男女。正如法国女权主义者朱莉亚·克莉丝蒂娃(1914-)于1974年访问中国后出版的《关于中国妇女》一书中所阐明的“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同妇女解放的历史是一致的”。

2.中国男性的取名类别

男性跟女性不同,除姓、名以外还有字、号,如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不仅如此,男性取名较女性庄重复杂,男性一生要有小名、字、尊称与谥号等4种名字以及称号。

一般而言,男性之名与女性之名具有明辨性的差异。汉族传统上的男女人名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上有区别。在历代的取名实践中,男性的取名重视刚劲、响亮,女性取名则充满柔顺、甜美。这些习惯作为历史的积淀,反映了人们对审美观的追求。在这种习惯下,男性的名字与其将要扮演的角色是和谐的,女性的名字与其性别特征也是和谐的。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反映出名与实德统一。

3.英语国家女性取名的类别

在英语姓名中,姓氏主要是由上辈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不可选择性,但是名字则不同。如果不是某个名字有一定的特殊含义,便是它与其他的让取名者感兴趣的事物有某种联系,或者出于某种特殊的缘由。例如Mary和John这两个名字不但有具体的意义,而且还有基督教中两位重要的宗教人物的名字,因而非常流行。一般来说,英语名字可以反映以下信息:

从《英语名字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和男性名字类别的不同,他们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a.名字代表美丽,优雅和可爱。如: Amiable(lovely)Amy(loved)Blanch(beautiful)Blossom(flower)Vivian(active)Nancy(elegant)b.名字代表花和草。如:

Lily Poppy Daisy Rose c.名字代表珍贵的石头。如:

Amber Percy Ruby Titan d.名字和屋子里的人有关。如: Etta(the manager of the house)Miriam(woman who wants to give birth to children)e.名字代表温和,单纯和友好。如:

Angles Alice Cherry Vida Katrina 4.英语国家男性名字的命名类别 a.名字代表大气和成功。如:

Aaron(High Mountain)Blair(flat ground)Kent(vast native land)Orville(a golden city)Shelly(a village full of willow trees)Silas(belong to forest)b.名字和动物有关。如:

Adolph(wolf)Arnos(hawk)Lowell(small wolf)Caleb(dog, brave)c.名字和职业有关。如:

Baker(person who makes bread)Barker(person who processes hides)Calvert(herdsman)d.名字代表统治者,征服者和领导者。如: Alaric(ruler)Jerrold(govern)Lord(noble)Ronald(powerful ruler)Donald(the leader of the world)e.名字代表勇气和贵气。如:

Augustus(lofty)Cloven(famous fighter)Gogh(soul)Iron(warrior)f.名字代表上天的给予。如: Godwin(the friend of god)Michael(a person who is like a god)Maxwell(the greatest)Osmond(god-protect)Robert(famous)Owing(god-friend)g.名字代表胜利者。如:

Howard(guardian)Sewell(victory)William(powerful guardian)[1](334,335)

三、中英姓名中产生性别歧视的原因

本来姓名只是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符号,但人们在选取姓名时却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等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自觉或不自觉地带进了姓名之中。透过姓名,人们不仅能感觉到性别的差异,也能感觉到对女性的歧视。

(一)宗教或历史原因

在西方,印度宗教是文化的中心,尤其是西方中世纪时期。在英语民族的发展史上,宗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教徒,甚至是平常百姓的生活也深受其影响。《圣经》是西方社会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宗教意识已深入人心。故人物取名自然与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这种民族传统。

中国封建时代对女性之德行设立了一套严格的规范,“三从四德”、“三纲六纪”被视为约束妇女行为和品格的正统为妇之道。贤淑敏慧、忠贞守节、灵心慧质等是古代妇道的具体规定,因而,在女名中,“贞”、“淑”、“瑞”、“娴”、“静”、“慧”、“巧”等妇德字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中国古代采取弱化女性才能标准的倾向,认为习得、精通“女红”便是女子之才,因而,女名中也大量采用“纨”、“织”、“绢”、“绣”等与织做有关的字。以妇德字和“女红”字为女名,不但寄托了父母期望女儿忠于妇道、熟于妇道的心愿,而且也符合传

[6](258)统道德对女性的规范和社会风气。

(二)社会习俗:男尊女卑

男女姓氏和取名的差异事实上形成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女性作为二等性别的弱势地位在语言中的真实反映。尽管姓名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相对性.但性别差异在汉英两种姓名文化中表现出的高度一致性似乎说明:只要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这一差异将不会彻底消失。

中国封建时代盛行“男尊女卑”的道德规范。“阴为地处下而卑”,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名也不例外。封建时代的女名很好的体现了“未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道德规范。女孩出嫁前的名字因为她出嫁了而不再使用,出嫁后采用“夫姓+父姓+氏”的格式,而当丈夫死后又被称为“某某之母”。有些女子终其一生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对她们的称谓无不折射出男姓本位的观念。

英语女性的姓是“婚前从父,婚后从夫”,随着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为数不多的女性婚后仍使用原先的父姓而不改用夫姓。总而言之,女性实质上总是从属于男性。

汉英文化各有其历史、宗教和文化传统,但在对待女性的社会地位上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汉语谈及人之时必是“男女有别”而不是“女男有别”;结婚是“龙凤呈祥”,先后关系一目了然。英语中的“man”代表了整个人类。英语文化的经典《圣经》中上帝七日创世,第六日用大地之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怜其形单影孤,又取这男人的一根肋骨和上少许泥土为其做了一个女人。性别歧视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各个方面。[2](28)

(三)传统期待

已婚女子往往将其父有时是其母的姓或名作为自己的中间名,以显示他们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在英语国家中,男子名的间名往往是选择其祖父或曾祖父的一个名,以示怀念或表达某种敬仰和激励。

另外,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亲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些吉祥的、可爱的或含有某种美好希望的名字。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的全名为“Robert Lee Frost”(罗伯特·里·弗罗斯特),其父因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同情支持南方,对南方著名的将领Robert Edward Lee(1807-1880)无限敬崇,就借用他的名字Robert Lee为其子命名,这位伟大的美国诗人因此而得其名。美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主席Clara Barton(克拉克·巴顿)的原名是Clarissa Harlowe Barton。此名是根据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家里查森的当时在美国十分流行的小说《克拉小姐》(一位年轻小姐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取来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娇弱秀美,十分可爱。可以看出克拉克·巴顿的父母像普通人一 样,希望女儿成人后做一个符合道德观念的贤妻良母。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个人取名动机或原因,因为名字的选取归根结底

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那么就可以说选名还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要考虑到其兄弟或姐妹 的名字,或喜欢某个名字的发音结构,或许某种特殊的理由。有时为了选取一个好的名字,不但要考虑到它的发音让授名者听起来感觉好,而且这个名字与现有的名字以及这种语言现有的单词没有联系,比如“Golly”这个词就是新创出来的一个女子名,它没有任何意思,与现有的英语单词没有形式或意义上的联系。这种现象目前也很常见,反映出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

四、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随着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以后,破除了旧中国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由“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转变,作为人际间彼此识别的重要标志——姓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引导女性走向自立

女性需要自立,不是因为女性有经济基础了,就可以和男人抗衡了,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女性需要与时俱进,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不少人相信,人的尊严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权力的掌握上,女性要做有尊严的人,就必须像男性一样的去寻求政治上、经济上的权力。而这一切如果难以通过取悦男性社会,嫁一个好的男人来获得,妇女就必须通过社会的竞争,靠知识来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工作能力来争取社会的承认。女性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社会全面竞争,争取社会工作岗位及相随而来的社会地位。

社会观念的变迁也是一种原因,这种观念的变迁有一方面表现在姓名的血缘宗法功能逐渐淡化,人们取名不再像过去一样重视姓名的血缘意义,而将姓名作为单纯的人际间彼此识别的符号。过去,许多人名以家族行辈为依据,同一家族的同辈人,均采用属于他那辈人专有的派字。如今,这种现象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人们更愿意在名字中表达愿望、喜好或理想。女名在过去一般不按辈分取,现在更加脱离这一传统规范。近来女名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用字,如“婧”字,因表达了“女子有才能”的意义而被众多望女成风的父母所钟意;又如“书”字,因其含有“知书达礼”的意义而被广泛采用。女名的另一流行趋势在于英文名谐音的采用,如丽娜、琳达、玛丽、海伦等。这些现象都表明人们凤为姓名赋予的血缘宗法意味的减弱,名字在音、形、义、文化蕴意等维度上拥有越来越自由的选择空间。

(二)改变取名的方法

一是女性姓名不再依附男性。今日之中国,“从父”、“从子”的封建道德规范已不复存在,女性婚嫁与否都有自己的姓名,而且婚后也保持原姓名不变。二是在称呼上夫妻可以直呼姓名。有的还只呼名而不呼姓,以示亲切。三是有的用“夫姓+太太”或“夫姓+夫人”称呼女性,如“张太太”或“王夫人”。有的像称呼男同志一样称呼女性,如“张同志”或“李同志”。还有的在女性的姓氏前面加“老”或“小”称呼女性,如“老张”或“小李”。尽管没有称呼女性的姓名,但不是对女性的歧视,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或爱称,女性的姓名依然存在。四是姓氏也有所变化。虽然子女沿袭父系姓氏的仍是多数,但沿袭母系姓氏的也不少。子女姓氏由父母商量决定,有的儿子随父姓、女儿随母姓,有的子女随母姓,有的直接用“父姓+母姓”作为子女的姓名或复姓。五是为子女取名不再是男性仅有的权利,妇女也享有取名权,在当代中国,大多是夫妇共同为子女取名。

目前,西方许多妇女的姓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已婚妇女保持自己婚前的姓氏,不少美国夫妇还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中间以连字符号隔开。如Mary White 与John Brown 结婚之后,他们俩就分别成了Mary White-Brown 和John White-Brown。二

是在称呼上也采用不标示婚姻状况的Ms替代Mrs.,现在,Ms已为许多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此外,对职业女性的称呼与对应的男性称呼相同,如采用Dr.Professor加上女性的姓。三是按性别取名的传统观念已呈淡化趋势,起名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如“书”字,因其含有“知书达礼”而被广泛运用。另外,采用英文名谐音取名也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方式。不论东西方,父母起名都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喜好或理想,女性名字不再局限于“花、惠、丽”等女性化的字眼,男女姓名包罗万象。甚至有男取女名,女取男名。现在已经很难单凭名字去判断一个人的性别,例如,美国著名的NBA球星,Tracy Mc Grady(特雷西·麦克格雷迪),Tracy一般来说翻译成翠丝,是女名,但是因为麦迪是男生,我们就翻译成特雷西,所以有时候难免是会闹出笑话的。

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篇6

胡采华

[摘要]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反映。本文将从词法、语序、用词与称谓、语义等方面揭示英语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并探索其根源。

[关键词] 英语

性别歧视

现象

原因

一、英语中歧视女性的主要表现

1、词法上的性别歧视。从英语的构词就可看出对女性的歧视,代表人类和人类经验的似乎只能是男性。整个人类只属于男人:mankind;国家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英国也曾有女人统治,却没有queendom);从政的是男人:statesman, chairman, etc;有职业的还是男人:salesman, fireman, milkman, postman, businessman, policeman, etc;同族、同胞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kinsman, countryman;许多国家只有男人存在:Englishman, Frenchman, Irishman, Dutchman。此外,英语中有不少女性名词是由男性化通性词甚至男性词派生而来的,这主要体现在某些职业名词和人名名词中。职业名词本是不带性别标志的词,但后来许多词词义男性化,如governor(州长), major(陆军少校), actor(演员), waiter(服务员),等。若女性从事此类职业,就得在这些词后加上后缀-e,-ess,-ette 等作为性别标志来避免误会,如governess(家庭女教师), majorette(军乐队女队长), actress(女演员), waitress(女服务员)等。与职业名词相似,人名名词也存在着女名派生于男名的现象,即一些女名是在某些男名的基础上加上后缀-e,-ie,-ine 等构成的,如女名Louise(路易丝),Stephanie(斯蒂芬妮)就分别派生于男名Louis(路易斯),Stephen(史蒂芬)。反之,基于女名的男名则实属罕见。女性名词派生于男性化通性词或男性名词的现象反映了女人通常被视为男人的附庸的社会观念,性别歧视昭然若揭。

2、词序上的性别歧视。传统观念认为,不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是男强女弱,男性应保护女性,女性只能被男性保护。于是,当两性同时被提及时,词序上总是男前女后,并且不能倒置。如人们常说husband and wife, king and queen, men and women, he and she, Adam and Eve等,很少倒过来说,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些词语要是和good and bad, rich and poor, day and light, life and death之类的词语相联系,那就不只是简单的前后位置的问题,其男尊女卑、对女性的歧视可见一斑。客套话“Ladies and gentlemen”是个例外,这是在某些社交场合中使用的固定词序,但它并不意味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古时候,达官显贵们相聚总有夫人陪同,夫人们被视为柔弱之辈,进门出门时男士们总是让她们先走,从而出现了“Ladies first”,后来进而在祝酒或演说时使用“Ladies and gentlemen”。显然,这不过是社交辞令。事实上,人们(包括女性自己)一接触到实质性问题,便把男人摆在前面,让其占主导地位。

3、用词与称谓方面的性别歧视。代词是语言中最有社会意义的词语,也是女权主义者首先发现性别歧视的领域。英语中缺少一个男女兼指的单数人称代词,当泛指男女两性单数时,人们常将阳性人称代词泛化。如:

(1)Everyone has his own right to vote.(人人都有选举权。)(2)Every man has his fault.(人孰无过。)类似的语言现象还表现在当泛指男女两性时,或性别不明时,人们通常使用阳性词。如:

(3)Like other mammals, man nourishes his young with milk.(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人类也用乳汁补养后代。)(4)Jane Johnson and her brother Howard both serve as chairman of major committees.(简.1 约翰逊和她的兄长霍华德一同出任大会主席。)显然,第三人称单数男性代词的通行化用法在语法上涵盖女性,在文化上又排斥女性,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

另一种表现就是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即指代上的“不对称”现象。女性结婚以后,不仅失去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家族姓氏,甚至连自己的名也经常一起丢了,要随丈夫姓,特别是在较为正式的社交场合,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就是 Mrs.+丈夫 的名+丈夫的姓,如 Mrs.Harry Smith,这表明女性处于无主体的文化语言之中,一切都被纳入男性秩序之内,其价值的存在完全取决于男性的认同和确证.4、语义上的性别歧视。人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男女角色进行了再分配: “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去.男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中都占着绝对的主宰地位,而女性的天地则缩小到家庭。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当男性变成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时,自然形成了传统中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的附庸地位。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把男人放在了统治地位,女子则附属于“他”而存在。这一点在《圣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男人创造世界,女人只不过是男人身上的一块肋骨(rib),可见女人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

女性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附庸地位,也就造成了许多“褒阳贬阴”的词汇。譬如bachelor(unmarried man):(快乐的)单身汉/spinster(unmarried woman):(冷漠、古怪、不近人情的)老处女;governor : 统治者、掌权者、总督/governess(受雇于人的)家庭女教师;mister先生,丈夫/mistress受人供养的女人、情妇;warlock巫师(不含贬义)/witch(带有“丑陋、行为古怪”等贬义的)巫婆;sir冠在姓名前为尊称/madam(常用来指妓院的)老鸨;king可引申为有成就的巨子,如钢铁大王/a steel queen其贬义也指妓女。

即使是同一个词,指男性时为褒义,而指女性时就可能变成了贬义。如:professional指男性时是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而指女性时则可能含有street girl之意;easy指男性是“容易相处”,而指女性则是“水性扬花”。形容同样性质的人,只是性别不同,用的词汇也会不同,如描绘一个要求严格的男性经理用hard task master,而描绘同样性格的女性经理则用hard to work for;指某个男士易动感情,就说他only human,但如果此人是女士,则用emotional;说一个男士行事果断,用decisive,而一个女士如具有同样的性格,则用stubborn来形容她,等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男女语言的差异,形成了所谓女性语言的特点。一些专门研究女性语言与男性语言的语言学家指出:由于妇女多愁善感、捉摸不定,性格平淡浅薄,说话声调高尖,没完没了,谈论的内容也大都属于dirty diapers stuff, 因此,把她们的聚会称为hen sessions。从语义看,这些词汇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是一目了然的。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分工原因

人类早期社会普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性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劳动从捕鱼、狩猎转向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加上妇女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儿女,于是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获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与男子相比越来越低,不得不依附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终于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这种历史演变必然要反映到语言文字中来。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语言与妇女的地位)一书中,Layoff曾作过如下评论:最终结果是妇女被剥夺了拥有权利的资格,理由是妇女在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表现出她们没有掌握权利的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妇女自己也以为她们的智力或受教育程度不如男性,该受到如此对待。因而,Ronald Ward 2 Baugh认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其说是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历史分工问题更确切些。

(二)社会文化伦理因素

上帝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肉,我将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的体内取出来的。”(This is now bone of my bone and flesh of my flesh;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 for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因此,女性从一开始就是从属于男性的,所以语言中的“性”范畴就将阳性置于首位。夏娃不仅自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而且还给其丈夫亚当吃,违反了上帝的禁令,结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因此,夏娃对人类的堕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希腊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报复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创造了美丽动人的少女潘多拉。潘多拉打开了神赐予的装满灾难的禁盒,释放各种罪恶贻害人间。夏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教义中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她们都是万恶之源的形象。

在英美国家,晚会上妇女常常被问道 “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你丈夫是干什么的?)但是决不会有人冒昧地询问一个男子 “What does your wife do?(”你妻子是干什么的?)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被询问的男子一定会很惊异地回答说:(她是我的妻子,妻子就是她的职业)。这说明在西方妇女被放到从属地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男子接受这种文化现象,女性也从心理上接受了这种从属地位的事实,即使事业上与男性同样杰出的许多女性从心理上讲也是把第一性让给了男性。

(三)政治经济原因

1、经济上妇女有赖于丈夫。在欧洲贵族社会里,贵族们信奉传统的女性有闲论,认为妇女不必工作,她们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依靠丈夫的成就建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这一传统观念在工业化后的欧美仍很盛行。欧美进入工业社会后,大多数社会成员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收入都必须在工业化、机器化、大集团作业的大社会协作中取得,传统的家庭专业和手工作坊所给妇女的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被取消。这样,多数妇女只好呆在家里,依靠丈夫的经济收入生活。一小部分妇女从家庭转入社会,从事某些工作,但就业机会有限,经济收入微薄。时至今天,一些地位较高和待遇较好的职业依然由男性垄断,妇女的职业地位和待遇大都远逊于男人。更有甚者,有的丈夫不允许妻子外出工作,要她做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与贤妻良母。于是,不少妇女主要充当了性伙伴、生育工具和家庭保姆之类的社会角色。

2、政治上仰鼻息于男人。妇女们由于成了家庭主妇或缺乏经济实力,因而远离政治生活。在男人们制定并颁布施行的美国宪法里,有关众议员、参议员和总统竞选资格的条文起初全用的是。因为宪法里没有,所以当1888年第一个妇女参加总统竞选时,人们觉得无法接受,认为政治应该让女人走开。事实上,在女性人数现在几乎占半的美国,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寥寥无几,不但迄今也没有出现过女总统,就连女众议员、参议员亦少之又少。

女性经济政治地位低下必然反映到语言上,大量性别歧视语也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女性低劣的经济政治地位是造成英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3、婚姻人身原因。在婚姻家庭中,不少妇女迄今仍居从属地位,在许多方面都附庸于丈夫,在姓氏使用上就是如此。女性婚后一般从夫姓,如夫死未嫁仍用夫姓,再嫁后又得改用后夫之姓,并被称为某某(夫姓)夫人或太太,即使是名门闺秀也不例外。一些妇女试图自由选择姓名,但常会受到司法部门的阻挠或新闻媒体的非难,即使获准可以不用丈夫之姓,也会因此遭受种种不公正的社会待遇。更为头痛的是,她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向其亲友解释自己为何要反对这一习俗。至于婚生子女姓氏,几乎全部生来就随父姓。事实上,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只有附庸于男性时才会获得社会地位,而且附庸关系越是法定的,其社会地位就越牢固,即使不是法定的附属关系,有总胜于无。譬如做某个男人的妻子就强于做情妇,而情妇的社会文化意义好于(老处女),因为被人视为在身心某方面不健全。由于现实婚姻 3 中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它自然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从而也形成了不少性别歧视语。

三、结语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并不是单独地存在于语言之中,而是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秦秀白,1996:23)。所以,要完全消除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是相当难的,因为作为一种观念,一旦形成了文化价值和传统的一部分,就具有长期的影响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将会逐步改变。同时也应看到,作为反映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语言,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会较长期地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试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篇7

一、人际关系中的性别歧视

1. 姓名称谓。

在西方, 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 婚后改用丈夫的姓, 例如:在西方婚礼上, 新郎新娘步入教堂时, 牧师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婚后的男子依旧是man, 而婚后的女子则由Miss变成了wife。“把女性当做男性的附属品, 而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在英语称谓词当中”。Mr.是对一位男士的尊称, Mrs.则是一位男子的太太的尊称, 女性的称谓也就依附于男性了, 如:丈夫是John Smith, 具有博士学衔, 于是可以称这对夫妇为Dr.and Mrs.John Smith;假如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那只能称为Mr.and Mrs.John Smith;假如妻子是博士, 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妻子的名字叫Marry随夫姓后只能称呼为Marry Smith。Miss是用来称呼未婚女性的称呼。Mr.却既可以称呼未婚男性, 也可以称呼已婚的男性。女性从称谓上就可以识别出婚姻状况, 而对于男性却无从知晓, 而且女性结婚后改随夫姓, 这样自己的姓就完全被遗忘了。

2. 职业称谓。

一些形式上没有男性标志的词意, 人们习惯上把它们当作男性词看待。许多表示职业的名词, 如engineer, pilot, scientist, writer, doctor, pilot, scientist, engineer, pilot等对男女都适用, 本来是中性词汇, 本身没有性的区别。但英语中及其它讲英语国家的人习惯认为professor, doctor, lawyer, surgeon, barrister等为男性, 当我们听到有人说“My cousin is a professor”时, 多数人会断定professor为男性。若要说明这些词是女性的, 一般可在前面加上woman, lady, female等修饰语。如:woman professor, lady doctor, female worker等, 这些所谓的中性词的用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旧社会中地位较高的职业为男子所垄断。相反地, teacher, nurse, secretary, model等人们一般认为是女性, 如为男性时前面要加上male或是man, 如:male nurse, man teacher。这些习惯除了与历史现实情况有关外, 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偏见。

3. 指代称谓。

表示男女两性的词汇排列的顺序上, 除了英语中客套语“Ladies and Gentlemen”以外, 其他称呼语的并列都遵循阳性在前、阴性在后的规则。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就一目了然。提到男女双方时, 若双方地位平等, 却是先男后女。如:kingand queen, brother and sister, father and mother,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man and woman, Mr.Lucas and his wife Louise。

二、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 地位。

如: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 (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 ;If husband be not at home, there is nobody. (丈夫不在家, 等于说没人) ;Man, woman, and devil are three degrees of comparison. (男人、女人和魔鬼三个等级分贵贱) 。这些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谚语集中反映了妇女受欺凌、歧视的社会地位。”

2. 婚嫁。

如:A fair face is half portion. (姿色颜, 嫁妆半) ;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 your daughter when you can. (娶妻不忙, 嫁女宜速) ;It is harder to marry a daughter well than to bring her up well. (养女易, 嫁女难) 。反映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把女性商品化的倾向。

3. 言行。

如:Words are women, deeds are men. (女子巧舌, 男儿实干) ;Husbands are in heaven whose wives scold not. (老婆不唠叨, 丈夫就像在天堂里) ;Many women, many words;Many geese, many turds (鹅的屎多, 女人的话多) 。女人常常被拿来与动物相提并论, 多话的行为男女都有, 根据生理科研表明, 女子大脑中语言中心的容积比男子大得多, 女性喜欢与人交流, 这算不上是女人的缺点。

4. 才智。

如:Long hair, short wit.Woma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 (女人头发长, 见识短) ;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 (毛驴登梯时, 女人才有才智) 。男人一方面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当女子循规蹈矩之后, 又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5. 品德。

如:Fair woman without virtue is like palled wine. (美女无德, 淡酒一杯) 。Virtue is faire far than beauty. (美德远胜美貌) ;Women, wind and fortune are ever changing. (女子, 风向与命运, 翻天覆地无常态) 。

6. 特征。

如:Woman is made to weep. (女子生性好哭) ;Frailty, thy name is women. (弱者, 你的名字是女人) ;A woman’s mind and winter wind change a lot. (冬天里的风, 女子的心胸———变化异常) ;Woman is made of glass. (女子脆复弱, 像是玻璃货) ;Glass and lasses are brittle wares. (少女嫩脆, 瓷杯易碎) 。

三、英语词汇的性别歧视

表面上对应的词, 含义却往往褒男贬女, 在英语中往往通过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几乎所有的女性名词都带有贬义, 如queen, lady, mistress, madam等, 其贬义为“雌猫”、“情妇”和“鸨母”等, 而与之对应的king, lord, master, father等词, 如将它们的首字母大写即可升格为“上帝”、“基督”、“主”、“神”等意义。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an一词, 既有“男子”的意思, 又表示“人类”, 泛指所有的人, 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如:Man cannot live by bread alone. (人不能单靠面包生活) ;the man in the street (普通人, 一般人) 。不知道所指之人的具体性别时, he, his和him经常用来泛指全人类 (这是英语中的一条规则) , 如:Every student has to make up his own mind. (每个学生都必须下定决心)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笑到最后, 笑得最好) 。男主女从, 以逻辑性为中心, 女性便居于从属地位。就词汇而言, 如以-er, -or结尾的名词实则是个中性词, 但人们将之看作男性名词, 所以如是女性则在前面加woman, 如:a woman doctor。

在历史上, 除去那些在定义上专指女性的词 (例如mother, actress) , 以及那些传统上表示女性职业的词 (例如nurse, secretary) 之外, 英语把每个人都看作male, 不论是普通人 (man in street) 还是超人 (superman) , 不论是外行人 (layman) 还是唯唯诺诺的人 (yes-man) 。也就是说除非特别说明之外, 所有的人, 不论是医生还是教授, 不论是总统还是乞丐, 都是男人, man与mankind代表所有的人;he可以用来指男性, 也指女性。因为英美都是重视男性 (male-oriented) 的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 如今人们对反映出社会上存在的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性别歧视问题也有了充分的认识, 许多人意识到了性别歧视语给女性所带来的伤害, 很多国家纷纷起草, 制定“性别歧视语使用法”法, 进而逐步消除公众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研究) 。英语中的性别词和表示性别歧视的词也开始更换成无性别歧视表示或无性别歧视的词。例如, mailman已换作postmaster, fireman换作fire fighter, policeman换作security officer或police, 连housewife也有了对应的词househusband, 并开始为人们所接受。不表示婚姻状况的称谓MS自20世纪70年代初创造以来, 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使用。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女性的地位由于女权主义者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女性在社会、经济中开始有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利。但在这个男性地位占主导的社会里面, 女性仍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们相信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 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 语言的这种性别歧视现象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蒋桂红.谚语视野里的性别歧视[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1) .

[3]褚莱莱.浅析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中的体现[J].妇女研究论丛, 2004.3, 第24卷, (2) :23-24.

[4]刘娜.英汉性别歧视语言的对比分析管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3, 第24卷, (2) :85-86.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解读 篇8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偏见性语言指的是用歧视性、侮辱性语言或用不平衡、不对称或不准确的语言来描写或称呼女性。本文拟从词汇、词缀、句子结构等方面讨论英语写作中可能犯的性别歧视与偏见的错误,旨在通过对英语中带普遍性的性别歧视和偏见语言的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英语语言发展特别是语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影响的认识,并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写作中避免使用性别歧视和偏见语言,重视使用公正、准确和不偏不倚的语言,以求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一、词汇与性别歧视

英语里面有一定数量以男权为中心而对女性带有歧视与偏见的词汇。本文拟选择几个最有代表性、使用也最为普遍的几个词予以讨论,以便大家在写作时特别留意,避免犯类似错误。

名词man与性别歧视

Man是英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词之一,但也是最受争议的词之一。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假性全称性,因为它不但包括生理上“雄性的人”,也包括“雌性的人”,常常作为Human Being 的同义词而存在和使用,从而使女性处于被忽视、被遗忘和被抹去的地位,客观上起着漠视妇女存在、无视妇女贡献和权益甚至贬低和歧视妇女的作用。

(1)man用作名词。大家熟悉的 Thomas Jefferson在《独立宣言》中宣称:“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和“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中的单数 man和复数men并不是指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所有人,而是专指男人,更准确地说是专指白人中产阶级中的成年男子,妇女、黑人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均被排除在外。

(2)man用作动词 。The workers were manning the machines.句中的man其实就是operate或run的意思,用了man之后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只有男人能够开机器而女人就不能开机器。

(3)合成词中的man。英语中有不少词是由man组成的合成词,如manpower、chairman、craftsman、sportsmanship等,都把woman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4)词组中的man。英语中不乏含有man的词组,如man of the letters,man of the year,man hour,man to man等,只有男性形象而没有女性踪影,这个社会就未免过于单调,更不用说不能存在下去了。

(5)名谚警句中的man。由于男人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地位,不少名谚警句中都有man,如: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Time and tide wait for man;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men;

(二)形容词maiden与性别歧视

Maiden一词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对年轻女性的浪漫想象。通常作名词,但在作形容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却是表达一种文化上的观点:婚姻是女性的首要归宿,或浅薄无知,因为作形容词时它的含义为“virgin”,“fresh”,“unused”,“intact”,“inexperienced”以及“untried”。

(三)代词与性别歧视

1.人称代词he与性别歧视。英语代词使用常见的问题是用指代阳性的he既指代he又指代she:

The doctor should know what he will have to do to save a patient; Anyone can wear what he pleases.

2. 物主代词his既指代his又指代her。Studying the techniques by which a famous author achieved his success can stimulate any author faced with similar problems;The president must submit his report next week.

二、阴性词缀与性别歧视

英语是一门曲折语言,可以通过加词缀的办法构成新词。表示性别的词干一般都是阳性或中性,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将其改变为阴性词汇。为什么不给阴性词汇加缀构成阳性词呢?其实里面隐藏着很深的奥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除母系氏族社会外,男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牢牢居于主宰地位,而妇女则处于社会的低层,权利受漠视,人格受虐待,基本没有政治和经济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长期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就连圣经上都说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造出来的,是亚当的派生品。按照圣经的说法,如果要把女性性别用文字表述出来,最顺理成章的办法就是在阳性词根后面加上阴性词缀构成阴性词用以指代女性。

英语阴性词缀包括两种:

(一)前缀或前置词fem、femme。过去的很多职业都由男性从事,一旦某位妇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擅闯“属于”他们的“领地”或“势力范围”,必然会遭到男人的群起而攻。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在表示职业的词根前加上词缀fem或femme,如:femarine=womanmarine;fempire=womanvampire;femlib=women’s liberation;femmestudents=women students;femmesem=female seminary;

(二)后缀。表示阴性的后缀很多,常见的有:

1.—ess。该后缀源于拉丁语,后经法语传入英语。常见的有countess、hostess、lioness、bishopess、fellowess、writeress、playeress、interpreteress等。除了几个表示贵族头衔的词外,大多数带有—ess词缀的词都含有“non-standard”的含义。比如从actor派生出的actress便带有女人当演员只不过是充当跑龙套和打杂的角色而已。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例子:

亚当在第一次看到夏娃时根据自己的形象给她取了个名字:

She shall be called man—ess, 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the man.

如果将—ess附着于专用名词之后构成新的名词,如Negress、jewess,则不但含有性别歧视的含义,而且还包含种族歧视的含义。

2.—ette。该词缀在现代英语里用于指女性时表示女人对“真正男子汉”的刻意模仿或做出男人一般的举动,带有否定的意思,含有“反常”或“不合标准”之义,如farmerette、majorette、astronette、cosmonette、suffragette等。

3.—ine。该词缀表示参照、依赖、依附关系,如heroine,隐含妇女只有依靠男人才能干出配得上hero称谓的英雄业绩来。

三、 其它

英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与偏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再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1. 被动结构

the first black woman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它给人的感觉是女性受高等教育与否并不能由自己决定,而是只能任凭他人特别是男人的主宰、安排甚至恩赐!

试比较:the first black woman who entered the university

由于在传统上妇女被视为消极被动的人,她们就比男人更容易被置于次要的或更不显眼的地位:

She had a baby by him.

给人的感觉是:女人不过是胎儿的载体,而男人才是传宗接代的源泉。

试比较:Compare: she had a baby.

(二)双重标准

描写男人时写其成就或性格而在描写女人时却强调其外表,这种做法会让女人感到不满和愤怒或荒谬可笑:

Dolores Doe’s calm, quiet demeanor and stunning Filipino beauty belie the fact that she too hopes to finish a Ph.D. this school year-in nuclear physics.

有一则两对夫妇在雨中观看棒球比赛的报道只提到丈夫的名字而忽略妻子的名字:

Joe Doe ( far right ) and Ron Doe ( beside him ) and their wives did not let the rain chase them to cover.

(三)分类

对女性潜意识的态度经常反映在作者对人所作的划分中:

The crew of the space flight includes two women and a Canadian.

有时甚至将女人与物品混为一谈,或与所谓的地位低下的人排列在一起:

1).Horowitz will take his wife, Wanda, along with his own piano and a piano technician.

2).The state has elected a black and a woman to high office for the first time.

难怪有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 but it’s ?Man’s Conquest of Space. I want to be a doctor, but it’s Man’s Fight against disease. I want to be the president, but it’s Man’s Struggle for power ...now all I want is a self-cleaning oven.

(四)把女性当作比喻的对象

一个男性如果把另一个男性比作女性,其结果可能是对别人以及毫无关系之女性的双重侮辱:他既侮辱了他本想侮辱的男人,又侮辱了整个女性,尽管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He is so womanish.

(五)冗余修饰语:

普遍的表现是使用不必要的词如race、color、age、sex等修饰或限定其它的词,如black defendant,woman lawyer,Asian Americans,aged people等。

(六)以男人为核心、标准:

Three Stanford University students-two girls and a man-were abducted from a research station in Africa .

该句隐含意义为:“girls”没有“man”那么成熟或居于较次要的地位。

Employees are welcome to bring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其潜在含义为:只有男人才适合作雇员,承担起社会责任,扮演养家活口的角色。

(七)隐性偏见:

More women than ever before are living with men without being married to them. And more unmarried women than ever before are having babies.

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也有男人的一份!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完全是女性的错。

四、结语

虽然只有语言本身并不能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态度,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外语学习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偏见问题,借鉴成功的经验,如随着5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权主义者开始从语言的角度肃清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开始了捍卫自己公正的语言权利的斗争。他们已经提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man作为假性全称词带来的问题,如用human beings、individual persons、people等指男女两性,用work at、work、staff等取代动词man,用human power代替manpower、fair play代替sportsmanship, newsmaker of the year代替man of the year、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people代替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men等。

我们在英语写作时首先应了解什么样的词缀、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可能造成性别歧视与偏见。其次应该随时提高意识,防止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性别歧视与偏见现象,避免不利影响。最后在修改阶段应仔细认真,坚决把有性别歧视与偏见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清楚出去。

上一篇:出生医学证明范文下一篇:规培毕业典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