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关系

2024-08-01

性别关系(共9篇)

性别关系 篇1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上有性别差异吗?语言与性别有歧视现象吗?这些一直以来都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如:Lakoff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 (1973) ;穆凤良、李秀萍的《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 (1998) ;任庆梅的《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差异》 (2000) ;李素琼、吴长镛的文章《英语中的性别偏见与英语教学》 (2002) ;于国栋、吴亚欣的《语言与性别》 (2002) ;任静生的《再论英语中的性歧视问题及对策》 (2002) ;刘世生、周玉芳的《汉英词汇反映的妇女社会地位变迁》 (2002) ;刘汉杰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2002) ;王烈琴的《论性别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3) , 等等。本文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即性别差异和语言歧视。

一、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早在《圣经》中就已有所提及。据说女人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 二人成为一体。从那一刻起, 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低于男性。这是从宗教角度来阐释的例子。再比如说, 许多体面的职业都成了男性的专利。一旦一位女性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那么与之相应的称呼语则成了“标记语” (marked words) , 比如, a female lawyer (一位“女律师”) , a woman professor (一位“女教授”) , a girl graduate (一位“女研究生”) , 等等。这样的事实足以证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于男性来说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正常, 也正是他们地位的体现, 可是, 对于女性则不然。另一个很具有说服力的例子, 就是在英语中“he”和“man”作为泛指指示语的使用, 所谓“男性词的泛化现象”, 表现在一些代词和名词的使用上, 这样的词指男也指女, 这类用法在语法上涵盖女性, 在文化上却排斥女性。这两个词在英语中总是指代“一切人, 包括女性在内”。这样看来的话, 这种指示语的使用不能体现出性别上的平等。

性别差异还体现在一些词条的使用上。首先, 有些词条的使用“女性优于男性”, 也就是说女性更偏爱使用这些词条, 比如, “nice”, “lovely”, “cute”, “fantastic”。还有一些感叹词, 例如“awfully”和“terribly”这样的表示评价的副词, 其使用的频率较高。相比之下, 这些词的使用使得女性用语比起男性用语来更礼貌, 但又欠肯定、非正式。第二, 女性较多地使用反义疑问句。语言学家已经清楚地分析了这种男女用语上的独特性。例如在讲英语的国家, 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份, 因此, 她们的语言更接近超级礼貌的类型。第三, 女性用语与男性用语的差别还会体现在语调上, 女性在语调使用上会采用各种不同的语调类型, 而且会比男性更多地使用降升调。因此, 在人类社会中, 女性通常会普遍地使用更加礼貌的方式, 这一趋势常常与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相关。

二、语言歧视

早在20世纪70年代, 语言歧视这一现象就已凸显出来, 那么如何对其定义呢?要先从性别歧视开始。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性别歧视”是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 “一种性别不如另一性别聪明、高尚等”, 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这一性别对另一性别的不公正对待, 尤指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可以看出, 它主要强调的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因此, 这一现象就逐渐体现在其语言习惯上, “性别歧视”主要指男性通过语言或其他行为对女性的歧视。“语言歧视”因此而产生。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 称呼

称呼是一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载体, 英语中也会从称呼语的使用上来反映一些社会现象。例如, “Mr.”和“Mrs.”是一对礼貌用语, 一般情况下, 将二者置于姓氏的前面表示礼貌。但是, 从“Mr.”这个称呼语中根本看不出来这位男士是否结婚, 而从“Mrs.”中却很好地映射出这位女士的婚姻状况, 从语言歧视这一角度来看, 这正反映了性别歧视这一现象。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 现在取而代之并表示性别平等的“Ms.”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英语语言中, 一些与“男性”有关的词, 总是体现出积极的一面, 而与“女性”相关的词, 反映的是消极甚至负面的现象。比如曾经有一些词, 本身无所谓好坏, 完全是中性甚至是积极的, 但是现在却有了消极甚至贬义的意思。如“governor”和“governess”过去都指“统治者”或“权威人士”, 但是, 这两个词现在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governor”意思不变, 可是, “governess”除原来的意思之外, 还指家庭女教师 (尤其指过去住在学生家中的) (a female teacher who lives with a family and educates their children at home) , 这个词义类似于“保姆”。再如“bachelor”和“spinster”, 前者指“未婚男子、单身汉”, 而后者指“未婚女子”, 但有时更多的是贬义, 指“老处女”。

(二) 姓名

如今, 姓名是身份、权势甚至尊严的源泉。比如, 在讲英语的国家中, 儿女的姓名都追随其父亲, 甚至已婚的女士, 其姓也要跟随其丈夫。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对于名字的辨别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其人的性别。一般而言, 女性的名字大多柔美、高雅、可爱, 像“Lily”指a kind of flower (一种花) , “Susan” (from Hebrewlanguage希伯莱语) 指the Goddess of the Moon (月神) ;而男性的名字与女性完全不同, 男子气概很足、英勇、有胆识, 像Richard (from Saxon language撒克逊语) 指强大且权威, Andrew (from Greek language希腊语) 指勇敢、率真。因此, 姓名反映的是性别在社会属性中的差异。

(三) 谚语

几个世纪以来, 女性一直处在社会地位的底层, 从事着类似洗衣做饭、相夫教子的事情。女人一直从孩提起就拘束地生活于亲情之中, 命运属于男人, 习惯于对男人仰视崇拜。由于这样一个怪异的想法, 女性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无知、愚笨、缺乏思想。《论语·阳货》中记载,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从中可以看出不尊重女性, 虽然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但社会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贤妻良母”、“幸福的家庭主妇”仍然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妇女角色的期待, 妇女处处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还要承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导致许多女性不堪重负。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语言与性别的关系。性别差异则涉及到了其宗教渊源, 并且通过借助“标记语”、“非标记语”来进一步阐明这一论点。语言歧视主要从姓名、称呼语和谚语等角度进行分析。语言是有性别差异并存在性别岐视现象的, 社会是所有这些差异和性别岐视存在的原因。虽然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很难通过一时的行动彻底根除掉, 而且, 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性别歧视,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难以根除, 可这并不等于说人们为之付出的一切都是白废, 所以, 要相信语言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社会改变, 以及人的观念的改变。

参考文献

[1]Florian Coulmsa.Solinguistics——the study of speakers choices[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5.

[2]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6.

[3]刘汉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

[4]刘世生, 周玉芳.汉英词汇反映的妇女社会地位变迁.外语教学, 2002, (4) .

[5]林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文化出版社, 1999, (10) .

[6]穆凤良, 李秀萍.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5) .

[7]任庆梅.英语词汇中的性别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

性别关系 篇2

内容简介

伊迪斯·沃尔顿是美国第一代女作家,也是世界享誉的女作家。在世纪之交,她的作品主要讨论女性在社会现实下的困境,以及当他们挑战传统时、反对不平等的性别标准时所付出的代价。《快乐之家》中的丽莉·巴特跟传统的一元化的女性角色相比,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定义。故事的背景是变革中的纽约,也是女权主义运动繁盛的纽约。妇女开始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她们开始接触女权主义,并开始争取自身在家庭和社会上的权利。在这种历史语境之下,丽莉·巴特具有很大的讨论价值。丽莉的形象被很多学者研究过,并给出了不同的角色定义:堕落的淑女、睡美人、有着独立思想的坚强女性、只具有装饰功能的花瓶等等。

“社会性别”一词的最新用法首先由美国女权主义者提出。这些女权主义者坚持认为性别是社会性质的区分的基础。有些人担心妇女学的学术过于狭窄或片面地只关注妇女,所以她们用“社会性别”一词,把一个关系性概念引入我们的分析词汇中。“社会性别”的这种用法可以说是在80年代女权主义学术追求学术合法性的一个侧面(Scott)。使用社会性别一词,强调的是整个关系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含性,但并不直接被性所决定,也不直接决定性存在形式。正如凯瑟琳·麦金农所说:“性存在对于女权主义正如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一样:它们主要是属于个人自己的,却基本被剥夺了。”

根据琼·W·斯科特的说法,社会性别的定义包括两大部分和几个小部分(1986)。定义的核心基于下列两个命题的相互关联上:社会性别是构成社会关系的一种要素,这种社会关系是基于人们认为的两性差异之上的;并且,社会性别是指涉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在现代社会学的眼光中,社会性别是一个体系。斯科特认为社会性别主要有四个定义,分别是:(1)引出了多重再表现的文化象征,(2)规范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提出对象征意义的阐释,(3)社会制度和体制,(4)主体的认同感。

本文将主要从社会性别定义的后三个范畴的角度出发,以研究丽莉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及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表现。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对于丽莉.巴特的研究对于对当时妇女状况的理解也是有意义。通过对丽莉的分析,作者也试图展现当时那些不够彻底的“新女性”们迷茫而又矛盾的处境。

一、对于女性的规范以及在丽莉.巴特身上的反映

在社会性别的定义中,规范性的概念对象征意义的解读提供了注解。规范性表述试图限制或包含它们在隐喻上的可能性。这些概念是通过宗教、教育、科学、法律和政治信条来表达的,它们经常采用固定的二元对立的形式,斩钉截铁、明白无误地规定男性与女性、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意义(Scott)。

英国19世纪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时代以对女性道德和性别规范的严格态度而文明,“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概念也被用于其他非英国西方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也深受维多利亚主义的影响:女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但与此同时,世界上出现了新的潮流,“妇女问题”成为热门议题,挑战着维多利亚式的传统性别观。

在世纪之交,文化上的转型深深影响着妇女的社会角色——从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规范向爵士乐时代的解放转变。但是,人们仍然相信“堕落的女人是社会的五点,应该被惩罚,应该受良心的折磨或者付出死亡的代价——最好是两者都有”(Cunning 21)。 在文学作品中,对于堕落女性的典型处理方式就是给她设定死亡的结局,同时激发读者的同情 (Brooks)。 “纯洁”是划分好与坏、幸运与不幸的分水岭(Brooks)。

用人类学家米歇尔·罗塞尔多的话来说,我们不应该追求一般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因果,而是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现在,在我看来,妇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任何直接意义上说都不是她的行为的结果,而是在具体的社会互动中她的活动所获得的意义的结果。”丽莉.巴特需要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因为女人的性别定位是由社会架构起来的。在丽莉身上有着维多利亚纯洁女人的形象,但同时她也有着新女性的特点。她被困在世纪之交矛盾的女性角色里。

丽莉.巴特的形象跟百合花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带有纯洁的意味。沃尔顿在丽莉身上堆砌花的形象,以突出她的纯洁和脆弱。例如,“她的美如同花朵在日光下绽放(316)。”丽莉还被形容为“生长在乱潮之中的水生植物(5)。”丽莉拥有着内心的纯洁。她的举止具有明显的维多利亚特点,尤其是当她出现在公众视线里的时候。

尽管丽莉很美,她却不能控制公众对她的印象。“男人们要是看不见你,就不会娶你(35)。”丽莉的母亲这样说道。但是丽莉在公众面前的自我展示在大多数的男人眼中,不过是一种拍卖,因为在这些人眼中,女人不过是一种商品。当丽莉认为自己的表现“到达顶峰”时(136),大众也认为她的美被公开化了,因此廉价了。例如,她的表兄杰克·赛特普尼就指责她道:“我一点不骄傲,但是当一个女孩站在那里好像拍卖一样的时候,我真的认真考虑了跟茱莉亚表姐说这件事(157)。”通过这些描述,作者将丽莉与黑人女奴联系起来,同时也将她类比为一个娼妓。

对于针对女性的规范性标准,丽莉既没有完全遵守,也没有完全超越。她既代表新女性,又有维多利亚淑女的特点。在这两种定义下,她可以被认为是纯洁的天使、堕落的淑女、独立的新女性,以及被当作商品的娼妓。

二、性别社会制度及其对丽莉·巴特的束缚

在斯科特提出的社会性别定义中,第三点是涉及对社会体制和组织的分析(Scott)。社会性别,作为一个系统,是被一系列制度架构起来的,包括亲属制度,经济、政治等。对于社会制度的研究有利于理解规范性标准是如何在真正的社会状况中被表现出来的。就业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婚姻策略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主体性建构的多种可能。 在丽莉的年代,女人开始被雇佣,这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但女人仍然缺乏工作机会,家庭主妇被认为是更体面的“职业”。

nlc202309020631

在美国的维多利亚的文化与法律准则下,女人是依赖于男人的,她所有的创造力都要用来相夫教子。她几乎没机会成为诗人、画家、医生、律师,或者从事任何自给自足的职业。不管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做出重大决定的都是男人。“天生的女性特质”基于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女人天生该是服从的一方,永远不该独立谋求生计。她们唯一的角色,她们唯一的现实,都建立在跟男人的关系上。因此,自然地,婚姻就成为了女人生活的核心现实:婚姻使得她能够表达她“天生的”女性特质,因为它将女人对于男人的依赖稳固化了。婚姻保证了女人的安全,也给她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无可指摘的公共身份——她在社会中获取稳定性的唯一可靠途径。总之,女人很难独立生活,而独立生活的女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是很微妙的,甚至在某个意义上是为大众所不齿的。

在老纽约,丽莉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一个美丽的物品,而不是一个有思想和智慧的人。在老纽约的社会压力下,她最好的出路是跟一个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的男人结婚。但是丽莉不想让自己成为婚姻中的商品。她在独立与婚姻之间徘徊不定,对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困惑不已。当时普遍的社会预期是,工作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不需要会谋生,她只要学会取悦男人就可以了。丽莉从小被当做一个“装饰品”养大,没有在社会立足的技能。在这层意义上,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男性主导性,丽莉被深深地束缚了。她就像是“一种罕见的花朵,只能由来观赏(317)。”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使得她无法在道德沦丧的上层社会生存,同时她也没有一技之长,无法容忍工人阶级艰苦的工作环境。

丽莉在对立和局限之间的挣扎,她需要独立,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成熟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但这个社会语境没有给她相应的能力,也不允许她这么做。跟当时很多其他的女性一样,丽莉处于两难的境地:社会不允许女性角色拥有主动权、承担责任,女人就无法成熟,只能被局限于消极而幼稚的状态。

三、矛盾的主体认同

“对女人进行性的物化,是压制女人的首要步骤。这过程把行动与言语,建构与表达、观念与强制、神话与现实融合起来。男人占有女人;主体主宰客体(McKinnon)。”然而,女人并不总是,或者,并不顶针地履行他们的社会对他们的规范,也不总是遵循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在对于社会性别的分析中,我们应该讲注意力投到每一个个体,考量他(她)的行为,分析其中的原因。丽莉.巴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孩,不愿意接受社会为她设定的角色。这里的分析主要围绕丽莉对于她不满意的婚姻所采取的态度进行。

从小说开头我们就能感觉到,丽莉不是一个彻底的“新女性”。当丽莉在火车上试图吸引铂西·格赖斯时,她巧妙地为他安排了小桌佳肴,并引导他说话。但是丽莉心中对这个不通人情世故的男孩充满了不屑——她只是为了他的不错的家庭背景而接近他。丽莉跟另一位男性角色,格斯·雷诺的关系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当雷诺试图引诱丽莉的时候,丽莉也拒绝了他。

丽莉的童年就是一个架构贵族生活认同感的过程。丽莉的父亲去世两年后,丽莉的母亲在绝望中离开人世,离世前她特别叮嘱丽莉一定要挤进上层社会。被有钱的姑母收养后,丽莉被训练为一名优雅美丽的淑女,成功进入了上层社会。当追求经济独立时,丽莉对于上层社会的深深认同阻碍了她,使得她无法接受工人阶级“穷酸”的生活。对于她来说,脱离大众的视线、失去大众的赞美无比可怕。由于对虚幻的上层生活的迷恋,丽莉永远不可能适应女工的贫寒的生活。

尽管丽莉渴望独立的新生活,她却不够有能力,不能够为她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性别角色。在她内心深处,她深深眷恋她原来位列的上流社会。她认同着自己想要超越的社会制度,这使她进入了矛盾的境地。她是虚荣的,愚蠢的,可悲的。

结论

丽莉·巴特身上有好多象征。出卖色相的女人、纯洁的淑女;寻求独立的新女性,渴望男人帮助的传统女性;与堕落的同代人不同的现代女性,一个追求名利的蠢女孩;成熟的女人,被宠坏的孩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性别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丽莉这个角色,也能够以此为侧面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性的普遍生活状况。

社会制度塑造着个人,但是反过来,个人也塑造者社会制度(Giddens)。尽管丽莉被她的背景所束缚,她想要独立生活的意图仍然是可贵的。她,以及跟她类似的很多女人一起,都在推动着一种新的、中立的性别体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Brooks, Kristina. “New Woman, Fallen Woman: The Crisis of Reputation in Turn-of-the-Century Novels by Pauline Hpkins and Edith Wharton”. Legacy, Vol. 1, No. 2 (1996): 91,112

[2]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3]McKinnon,Catherine. “Feminism, Marxism, Method, and the State: An Agenda for Theory..” Signs, 7 (Spring, 1982): 515, 541 [4]Scott, Joan. W.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1, No. 5 (Dec., 1986): 1053,1075

[5]Wharton, Edith. A Backward Glance.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64

[6]伊迪丝·沃顿: 《欢乐之家》,赵兴国、刘景堪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

语文教育与性别的关系 篇3

针对语文教育而言, 笔者认为性别问题不仅仅是涉及性别歧视、性别偏见、要求男女平等等社会问题, 更是关系到语文教育内部能否良性发展的问题。语文作为人文性的课程, 不可能不反射出整个社会对性别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同时,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之一, 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和审定, 到教师的解读, 最后到学生的理解, 性别问题贯穿于语文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教材编写中的性别偏见。我国政府在2001年正式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中明确提出:“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 即便是这样,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性别偏见的问题上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笔者翻阅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八年级下和九年级下三册语文书, 发现84课中只有6课的文章是女性作家的作品, 平均每册书中有二位女性作家的两篇文章, 分别是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冰心的《观舞记》和《谈生命》,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和琦君的《春酒》, 其中讲读课文只有两篇, 四篇是自读课文。

读现当代语文教育名家的专著, 笔者发现作者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女性理论者的缺乏也是大众性别话语和传统性别规范在语文教育宏观层面的一种表现。而这种现象也必然导致教材编写中集体性别无意识的情况, 缺乏女性视角和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 使得“教材编写过程中, 性别视角还是个盲区, 还没有成为人们价值判断的一个维度”。 (乔晖《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

但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 性别的比例却是另外一种情况。笔者最近在新疆喀什地区调研时, 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初中一线的语文教师中女教师占了绝大多数, 男女教师的比例大约在1:10左右。据说, 小学女教师的比例更高。不仅是喀什地区, 相关资料显示其它地方情况也类似:“1987年,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岛市区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4.5%、67.8%、64.9%和81.5%, 而到了1996年, 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上述比例分别提高到75.8%、73.5%和71.2%”。 (张丽军、田录梅《谈语文学科中的性别偏见》)

回到语文教育的学生层面,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受教育的对象不再是从前的纯粹的男性, 而是男女学生对半这样的实际情况。于是语文教育就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根据男性语文理论者的理论编写的绝大多数选文充满阳刚之气的语文教科书, 由女性教师来教授给男女对半的学生。笔者认为男性的阳刚之气与女性的阴柔之美是有差别的。教育理论者与教材编写者往往站在男性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 而更多的一线教师却是从女性视角去看待教育理论和教材。

从不同的性别心理出发, 对同一理论、同一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讲求“悟”,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溶入了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感情,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本身必然要先走入文章, 进入角色与作者进行对话, 体会作者的感情, 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 教师与作者的交流中, 性别因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男女教师由于性别差异, 其思维角度, 对文章的切入点必然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 相同性别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换言之, 男性教师解读男性作家的作品, 更容易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更能体会其思想感情与作文动机;另一方面, 女性教师对于女性作品的解读也必然更细腻、更到位。

笔者曾在四川听过某地的初中语文竞赛课, 课的内容是语文书后面附录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篇目。其中一位男教师抽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 整个课堂感觉都是气势雄浑有力, 不管是朗读还是讲解分析, 都把这首诗所展示的帝王的慷慨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另一位男教师抽到的篇目是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大家听后的感觉就是有点别扭, 词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感觉总是找不到。当然, 两位教师可能存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的差异;但不可否认, 他们与诗词作者的性别差异也是影响其对文本解读的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两人互换一个题目, 上《观沧海》老师改上《醉花阴》, 笔者认为他未必就能上好。同样, 要让大多数女性教师去解读男性作品,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性别上的差异。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常常感觉男教师上课似乎普遍比女教师更胜一筹, 更大气一些, 对文章的理解要更透彻一些;而女教师在对课文的诠释上照本宣科的情况似乎更严重一些。于是我们也把掌声和荣誉更多地给了男教师。当我们在对比做出评判的时候, 是否考虑过也许是性别的原因使女教师不能很好地领会男性色彩较重的语文教育理念和语文教材?我们是否认识到用细腻温柔的女性特征去解读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作品必然会有偏差?再进一步讲, 当我们在批判当代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肢解课文情况严重的时候, 我们是否考虑过作者与教者不同的性别的关系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呢?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书中只有极少数课文是符合女性的性格和性别的。

另外, 相关研究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的性别差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对男女学生造成更大影响的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状况。研究表明, 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女性化’环境有助于促进女孩语言能力的发展, 出现女优于男的现象。”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也曾研究发现:“在教师均为女性的小学内, 所有年级的语文成绩都是女生比男生好, 而教师多为男性的小学内所有年级的语文成绩都是男生比女生好。”教师性别的差异对小学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 进入中学以后, 如果女教师依然占大多数, 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男学生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这可能也是造成“女孩语言能力比男孩强”这种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 将性别视角引入政策制定的主流是世界性潮流, 中国应该逐渐融入这一潮流。” (史静寰) 对于语文教育来讲, 要促使其内部的良性发展, 不管是从理论的建构, 还是教材的编审, 以及一线教师的构成都应该引入性别的视角。

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在建构语文教育理论时, 应有意识地多吸收和培养一些女性的教育理论者, 以便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能吸收更多的女性特点, 促使理论的实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其次, 教材的选文上, 应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性别视角, 此方面的论述较多, 这里不再赘述。另外,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吸引更多的男性青年进入教师队伍, 特别是语文队伍。当然, 我们不可能一个班既安排一名男性语文教师也安排一名女性语文教师, 但在一个大范围内也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 也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看, 也要有不同性别的教育者的交叉影响, 才会健康成长。

性别关系 篇4

【关键词】性别差异;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关系研究

0前言

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于教学成绩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因素研究,教育工作者开始观察到性别差异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关注到性别差异给大学生考试成绩带来的结果存在不同。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内容侧重讨论的是教学质量和相关学术细节,而对于性别差异影响下的学习成绩内容却较少。本文针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与性别差异之间存在的关系,希望能够协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

1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

通过语言测试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外语能力,并且督促学生自主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语言测试虽然是一种考核工具,但是实际的测试内容是具有科学价值的,能够通过系统的理论体系实现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通过对英语语法、应用,以及口语交流等多个方面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维护客观、公正的教育目标,在准确的体系验证环节中陈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通过语言测试也能够发现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观察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或者是英语知识的能力培养。因此,语言的测试对于语言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指引,并且推动语言教学向更高的质量发展。语言教学的目标就是实现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学的范围内严格要求大学生的英语四级水平是语言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2性别差异与外语教学

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女性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接受能力都优于男性学生,这些先天的优异特征,对于后天女性学生学习外语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对于不同性别学生的教学指导也存在差异,关于学生的投入程度和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材料的选择等因素对于学生的吸引程度,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不同,教师采取的行为和教学活动也因此存在差异。

性别的不同和学生学习成绩存在密切的关联,在相关的研究报告中也有体现,我国社会收集的数据体现出,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存在很大差异,女性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普遍高于男性学生。根据选取的某大学研究实际案例可以发现,女性大学生的英语考试能力普遍高于男性大学生,在四级英语考试中也取得了较高的及格率,并且具备较高的优秀率。针对于、写作、阅读以及翻译考试内容,女性大学生的分数都高于男性大学生。根据实际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女性成绩优异的因素涉及到女性先天的外语学习能力,对于英语有主观上的生理接受意识,能够主动的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比较敏感的英语知识。当然,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表示女性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先天优势高于男性大学生,还涉及到大学生后天的努力程度、专注程度,以及刻苦程度,如果男性大学生愿意积极的投入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中,很可能快速的追赶上女性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还极有能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结论

综上论述,根据本次研究讨论的相关内容能够发现,在大学阶段英语四级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与大学生本身的性别差异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女性大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而且在具体的听力、写作、阅读、和翻译能力测试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优势。女性学生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优势,能够比男性学生更快的融入英语语境当中,这对实际提升英语能力的学习效果有极为有效的辅助作用。另外,由于女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和努力的应对学习问题,愿意主动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也能够明显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通过研究证明,男性大学生如果积极的向女性大学生学习主动、上进的学习心态,还是能够弥补先天上的缺失,并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孙秋丹,黄芳.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2:62-68.

[2]刘静,石运章.英语词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与英语四级成绩及性别的关系[J].菏泽学院学报,2010,04:83-87.

性别关系 篇5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方面, 归因方式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 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确诊原因的认知行为。在归因过程中, 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所产生的对各种原因的选择偏向也有差异。一般把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称为这个人的“归因方式” (Attributional Style) 。目前, 关于归因方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少数几种人格变量对归因的影响问题上, 如高自我评价者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 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而低自我评价者则相反。男女两性在归因方式上也有所区别:男性的归因方式类似于高自我评价者, 而女性的归因方式则类似于低自我评价者。归因方式也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把成功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 会体验到自豪、自信等情感, 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反之, 当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 则会体验到悲伤、挫折等消极情感。

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高职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和归因方式特点, 试图拓宽对性别角色和归因方式的研究领域, 并探索性别角色类型与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 试图说明双性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心理健康模式, 旨在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引导作用。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从宁波市高职院校中分层随机抽取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共216人进行问卷调查。经筛选, 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205份, 其中, 一年级78人 (男生42人, 女生36人) ;二年级73人 (男生35人, 女生38人) ;三年级54人 (男生28人, 女生26人) 。被调查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57±0.87岁。

(二) 测量工具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 该量表由钱铭怡等人编制, 以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赞许性为基础, 由100个形容词构成。其中, 包括男性正性量表 (20题) , 男性负性量表 (20题) , 女性正性量表 (20题) , 女性负性量表 (20题) 和中性干扰量表 (20题) 。项目计分是从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为l~5点计分, 要求被试者根据该项目形容词与自身特点的符合程度选择相应的分数。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0.86以上, 信度较高。

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 (ASQU) 该量表由张学军编制, 由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两个分量表、共16个条目组成。要求被试者以这16个条目作为归因对象, 首先假设自己正在经历题目上的情境, 找出造成事实发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然后, 对该原因从内在外在性、整体局部性、可控不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判, 共分7级评分。低分表示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发生倾向于做出外在的、局部的、可控的归因, 高分表示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发生倾向于做出内在的、整体的、不可控的归因。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3以上。

数据分析对研究结果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职男女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以被试者在两个正性量表上的得分为依据, 用司本斯 (Spence J T) 的中位数分类法划分每个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 即计算男性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M) 和女性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F) 的中位数, 统计处理得到高职学生的男女性度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10和3.15, 然后以此为标准, 把被试划分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M≥3.10且F≥3.15为双性化类型;M≥3.10且F<3.15为男性化类型;M<3.10且F≥3.15为女性化类型;M<3.10且F<3.15为未分化类型。以上述标准筛选出的人数和比例如表1所示。

高职学生在正性、负性事件分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从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在对正性事件进行归因时, 倾向于做出内在的、整体的和不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 则倾向于做出内在的、局部的和不可控的归因。对正性、负性事件的归因在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注:*p<0.05, **p<0.01, ***p<0.001。

性别角色与归因方式的关系对正性事件量表、负性事件量表的各个维度得分与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得分求相关性。在正性事件上, 除了未分化类型, 其他类型与内在外在性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男性化类型与整体局部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双性化类型则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化类型与可控不可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在负性事件上, 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与可控不可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双性化类型则呈显著负相关。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注:*p<0.05, **p<0.01。

讨论

(一) 关于高职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

从205名高职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 (见表1) , 男生中的男性化类型和女生中的女性化类型均占33%以上, 且前者所占比例比后者略大。这表明在高职学生中,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他们的性别角色取向仍起着重要作用, 且男生的性别角色刻板化较为明显。男生中的女性化类型和女生中的男性化类型均占14%, 这表明在高职学生中存在性别角色互补倾向。在男女双性化类型中, 男生多于女生。未分化类型取向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

在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中, 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 女性化类型相对而言要少一点。这说明在高职学生中, 双性化类型还是比较普遍的, 很多学生同时拥有男女正性的特质。也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未分化类型, 这部分学生欠缺男女两性中积极的特质, 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这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干预能力, 培养正性的、积极的自我特质,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 关于高职学生的归因方式类型

笔者研究的结果表明, 高职学生的归因方式尚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如高职学生在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 倾向于做出内在的归因 (如能力)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在做出归因之后, 会影响到对未来的期望、情绪和成绩, 如人们对自己的消极行为结果或对自己所经历的消极行为事件做出内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归因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 高职学生的这种归因方式容易导致个体产生羞耻感、自怨自责等不良情绪, 影响身心健康。

同时, 不论是对正性事件, 还是负性事件, 高职学生都倾向于做出不可控的归因, 而可控性维度涉及的是一个人是否能控制结果。塞里格曼指出:“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与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即无论自己做出怎样的反应, 都与结果没有关系, 结果都是失败, 最后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即在以后的行为中, 无论自己努力与否都将面临失败的结果。这种无助感产生后的表现对认知、动机和情绪三种心理成分会产生破坏作用。因此, 对教师而言, 引导学生建构起合理的归因方式是至关重要。

(三) 关于高职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归因方式类型的关系

笔者研究的结果表明, 高职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归因方式的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这说明在性别角色与归因方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在正性事件上, 除了未分化类型外, 其他类型与内在外在性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正性事件上倾向于做出内在归因, 即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意志。男性化类型与整体局部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双性化类型则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男性化类型的个体在正性事件上倾向于做出局部的归因, 而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则倾向于做出整体的归因。对成功做出整体的归因, 更能够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 促进个体前进, 因此, 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对成功的整体归因是一种积极的归因。

在负性事件上, 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与可控不可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双性化类型则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 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的个体对失败倾向于做出不可控的归因, 而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则倾向于做出可控的归因。对于失败做出不可控的归因, 容易产生失望、挫败等情绪体验, 因此, 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对失败的可控归因是一种积极的归因。

另外, 双性化类型与正性事件的可控不可控维度、负性事件的内在外在维度和整体局部维度并没有显著相关, 但表现出的相关趋势显示, 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反映出的是对正性事件的不可控归因、对负性事件的外部和局部归因, 与其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相比, 都显示出一种积极的归因趋势。因此, 双性化类型个体的归因方式更为合理, 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论

1.在高职学生中, 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 为31.2%;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所占比例次之, 分别为25.4%和24.4%;女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低, 为22.9%。

2.高职学生在对正性事件进行归因时, 倾向于做出内在的、整体的和不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 则倾向于做出内在的、局部的和不可控的归因。

3.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倾向于对成功的整体归因和对失败的可控归因, 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归因方式。

摘要:以了解高职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归因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目的, 本文选取205名在校高职学生作为被试者, 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 和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 (ASQU)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高职学生中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高职学生的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在的和不可控的;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倾向于对成功的整体归因和对失败的可控归因, 表现为一种更为积极的归因方式。

关键词:高职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Ashmore R D.Sex, Gender, the Individual.In:Pervin LA ed.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research[M].New York/London:the Guilford Press, 1990:487-521.

[2]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6 (3) .

[3]Bem S 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 1981 (88) :369-371.

[4]Bem S 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Androgyn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Psychology, 1974 (42) :155-162.

[5]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2.

[6]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性别关系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13例患者,男性148例,女性65例;年龄22~76岁。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脑、肺、肾等疾病。

1.2 诊断标准

按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符合上述3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餐后2 h血糖>7.77 mmol/L但<11.1 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6.11 mmol/L但<6.99 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空腹血糖<6.11 mmol/L,餐后2 h血糖<7.77 mmol/L为正常。

1.3 方法

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对照组为血糖正常者,共126例;糖尿病组为糖尿病或IGT及IFG患者,共87例。

入选者均于入院次日9∶00~10∶00,在安静的检查室平卧休息5 min后,用12导联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选择Ⅱ导联,记录20个心动周期,计算出20个心动周期的平均RR间期,计算静息心率。

1.4 一般情况观察

入选者均于入院第2天,禁食16 h后抽静脉血,以生化仪(HITACHI 7060)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记录入选者高血压病(按WHO诊断指南分为3级,无高血压病史者记为0级)病史。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SPSS 11.5软件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入选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高血压级别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率比较

糖尿病组中,静息心率为(80.3±11.7)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1.3)次/min(P<0.001),见表2。

3 讨论

近10年来研究表明,静息心率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及其病死率密切相关[1,9,10,11],静息心率与心脏病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其与静息心率之间的关系近两年亦受到极大的关注[2,3,4,5,6,7,8]。Carnethon等[2]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的静息心率与其老年是否患糖尿病相关。Stettler等[3]的研究也提示静息心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似,糖尿病患者的静息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静息心率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为: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和心肺体适能程度的指标,后两者又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根据血糖水平,副交感神经刺激B细胞释放胰岛素,而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时,可因胰岛素释放异常而致血糖水平升高[12]。

由以上结果可见,静息心率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控制静息心率对于防治糖尿病具有极大的意义。Paterson等[4]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其结果显示,降低静息心率可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事件。

性别关系 篇7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5],反映着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适当期待[6]。其实质也正是人格特质。从性别角色入手,研究其与主动性人格的关系,可以帮助掌握我国转型期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在自习室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苏州大学学生360名,向其发放性别角色和主动性人格问卷,主试现场指导解答问题。测试共获得有效问卷336份,其中男生148名,女生183名,缺失值5名;理科学生190名,文科134名,缺失值12名;大一学生31名,大二学生149名,大三学生83名,大四学生58学生,缺失值15名;学生干部115名,非学生干部209名,缺失值12名。

1.2 方法

性别角色测量采用刘电芝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该量表由3个分量表组成:男性量表(16个项目),女性量表(16个项目),中性量表(18个项目)。该量表男性和女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和0.84,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80[7]。依据性别角色的评分标准,按男性分量表得分(M)和女性分量表得分(F)的中位数(男性 4.8分,女性5.0 分)将性别角色分为4类:未分化,M<4.8,F<5.0;女性化,M<4.8,F≥5.0;男性化,M≥4.8,F﹤5.0;双性化,M≥4.8,F≥5.0。主动性人格测量工具采用Kammeryer-Mueller等根据Bateman&Crant(1993)修正的主动性人格量表,共10题,是被采纳最多的研究量表,信度系数达到0.89[8]。根据被试在主动性人格5点量表中的选择,统计出均分,为被试最终的主动性人格得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性别角色不同类型采用χ2检验;主动性人格分析综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者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发展状况

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量表得分分别为(3.52±0.55),(3.56±0.58),(3.60±0.53)和(3.78±0.58)分。两两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和大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主动性人格的性别差异

男生与女生主动性人格得分分别为(3.72±0.56)和(3.5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t=3.31,P=0.01)。

2.3 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主动性人格差异

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主动性人格上的得分分别为(3.72±0.55)和(3.54±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显著优于非学生干部(t=2.92,P=0.04)。

2.4 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状况

大学生中4种性别角色所占比例分别为男性化19.9%(67/336)、女性化14.9%(50/336)、双性化29.2%(98/336)、未分化36.0%(121/336)。4种性别角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3,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双性化和未分化的比例都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P<0.05),但双性化和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5 性别角色和主动性人格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统计分析表明,被试在性别角色量表的男性维度与女性维度的得分分别为(4.76±0.83)和(4.86±0.76)分,主动性人格得分为(3.61±0.58)分。男性维度、女性维度与主动性人格均显著相关,分别为0.62和0.24。

对性别角色和主动性人格的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化维度和女性化维度均与主动性人格有显著关系。男性化维度对主动性人格的解释率为38.7%,女性维度对主动性人格的解释率为6.0%。见表1。

3 讨论

3.1 主动性人格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可能与大学生逐渐增加的就业压力感相关。到了大三以后,大学生要考虑就业的问题,在这样的压力促动下,可能会变得更积极、更主动。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不再像中小学时那样局限在书本中,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机会组织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是投身于社会实践,使得他们的性格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学时期,特别是高年级是主动性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把握得当,通过大学4 a的学习和锻炼,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格的成熟和优化发展。

3.2 主动性人格的性别差异

有研究发现,男生主动人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具有主动性人格。这可能是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社会期望。比如人们通常对男性的要求是有责任心、奋发、进取、敢于拼搏等,而对于女性这些特质的要求则相对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男性更倾向于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尤其是在面对职业问题时,男性通常被要求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这些都会促进男性主动性人格的发展。社会的期望会促使男生通过自我期待、自我调节,向社会期望的方向靠拢,由此可使得男生在主动性人格上显著优于女生。而在现代社会,文化的转变使得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女性也需要更多地参与社会竞争并要求在职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所以女性更要注重自身主动性人格的锻造,这为女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塑造提供了启示。

3.3 学生干部在主动性人格发展上优于非学生干部

大学期间,学生干部是公选产生,并且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参加竞选。从这个意义来说,主动性人格比较强的个体会更倾向于参加竞争成为学生干部。同时,学生干部在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多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的提高,对主动性人格的养成,是有促进作用的。

3.4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分布

已有研究证实,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而未分化是最差的心理模式,近年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有更高的创造性[9]。从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看,双性化和未分化都占有约1/3的比例,男性化、女性化已成为少数人群。表明传统性别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两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异性才从事的职业,基于生理差异的传统社会分工逐渐模糊、传统性别角色差异日渐缩小[10]。社会发展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导致双性化个体大大增加。但与此同时,最差的未分化也占有很高的比例,提示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应该更多地关注未分化这一群体,帮助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

3.5 男性特质与主动性人格高相关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特征直接影响了主动性人格的发展状况,对主动性人格的解释率为38.7%,可以较大程度预测主动性人格。主动性人格是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主动稳定的倾向。从已有研究来看,主动性人格对许多个人及组织结果都有积极的影响,包括工作绩效、职业生涯成功、领导能力、团队绩效、创业等,是大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人格特质。男性角色是工具性的,强调果断、独立、进取、能力和目标导向。女性角色是表达性的,强调合作、仁慈、对他人需求敏感[11]。大学生对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价值取向也不同:对男性是理智、意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女性是情感、外貌和人际关系取向[12]。这也证明了男性角色和主动性人格具有内部关联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深刻地把握性别角色和主动性人格的实质。在实践中,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进行引导的时候,可以从培养男性化特质入手,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发展状况,探讨与性别角色的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336名苏州大学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主动性人格问卷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大四年级学生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学生(P<0.05);男生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学生干部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5);大学生中双性化比例为29.2%、未分化为36.0%,都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性别角色的男性化维度和主动性人格具有高相关(r=0.62),男性化特质更能预测主动性人格特质(R2=0.39)。结论 大学时期是主动性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性别角色中的男性维度可以有效预测主动性人格。

关键词:人格,性别特性,回归分析,学生

参考文献

[1]THOMPSON JA.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A socialcapital perspective.J Appl Psychol,2005,90(5):1011-1017.

[2]BATEMAN TS,CRANT JM.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 Organiz Behav,1993,14(2):103-118.

[3]余捷婷,刘电芝.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5):94-97.

[4]RODE JC,ARTHAUD-DAYM L,MOONEYC H,et al.Ability and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salary,perceived job success,and perceivedcareer success in the initial career stage.Int J Select Assess,2008,16(3):292-298.

[5]PLECK JH.The theory of male role identity it's rise and fall,1936 tothe present//LEWN,ed.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Psychology por-trays the sex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205-225.

[6]SHAFFER DR.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New York:Brook/Cole,1994.

[7]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心理学报,2011,43(6):639-649.

[8]RITA C,COLIN B,BJORN L.Unidimensionality of abbreviated 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Psycholoy,2005,54(4):476-489.

[9]JONSSN P,CARLSSON I.Androgyny and creativity:A study of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a balanced sex-role and creative functioning scan-dinavian.J Psychol,2000,41(4):269-274.

[10]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73.

[11]SHAFFER D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New York:Brooks/Cole And ITP,1996.

性别关系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差异,外语学习,原因和关系

在外语学习上, 性别差异也会导致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 虽然这不是一个主要因素, 但是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外语学习。性别差异同外语学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有着其特有的因果关系和发展定律。在大学的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国家培养人才计划的最终目标, 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也是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因此, 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大学生性别差异和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与水平, 促进学生协调发展。[1]

一、大学生性别差异和外语教学的相关概况

性别差异是社会成员构成的基础, 就性别角色而言, 社会成员是性别角色的个体。在基因遗传方面的基础之上, 社会成员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的成熟与分化形成了男女两性, 这两者之间在生理方面和解剖特征方面大有不同, 由于性别差异使得社会各界对不同性别有着不同的期盼。

性别差异是在性别角色的基础之上衍生而出, 性别差异在理论上是指性别的各项生理差异、心理差异、性格、智力和社会成效之间的差异。经过权威机关研究认证我们了解到性别差异对智力水平影响不大, 但是对其他方面的能力影响程度比较高。女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习、表述能力、形象等方面占据优势;男性在理科方面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占据优势。不仅如此, 男性的叛逆心理、逆向心理、自信心、自我认知、兴趣爱好、成就感等等方面高于女性, 不止这些方面在工科学习和研究方面, 男性占据极大比例, 女性在艺术和教育方面比较擅长。[2]

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是指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语言的活动过程, 在现代社会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

二、大学生性别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性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 这种现象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并且具有真实性。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讲述大学生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生理差异导致大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不同

生理差异是性别差异的重要表现, 在某些方面影响了男性和女性学生的学习。人体构造中大脑是关键, 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 其中左半脑主要功能是关于理性、线性和言语的;右半脑主要功能是关于经验性、抽象的和非语言的。男生的大脑偏向于以右脑为主, 女生偏向于左脑。科学研究发现, 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比女生的弱, 但是男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女生强。这种现状就决定了大学生性别差异会造成外语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男生的外语成绩低于女学生。

(二) 性别差异中的智力因素影响外语学习

根据相关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 我们了解到男生和女生的智力总体水平偏差不大, 但是在智力因素存在差异并且有各自方面的优点。从理论上讲, 男生的视觉能力比较强;女生的听觉能力比较强, 尤其表现在对声音的辨识度和定位度上较强。在记忆里方面, 女学生比男学生的记忆更快, 因为女学生比较擅长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 男学生比较偏重理解记忆。男生在抽象思维方面比较快速, 二女生擅长形象思维, 因此在外语学习方面女学生比较具有优势。[3]

三、根据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制定提高外语学习质量的对策

由于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是今后工作中的一项工具, 同时也是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的奠基石, 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 提高外语的交际能力。下面我们将根据性别差异的各方面来分析和制定解决措施:

(一) 教师和学生应当剔除性别差异决定外语学习成绩的观念, 积极学习外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相关要求研究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男生不能因为在外语学习方面比较薄弱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要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积极与教师和同学沟通, 经过后天的刻苦训练与练习, 提高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4]

(二) 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外语兴趣, 提高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在高校中, 女学生对语言类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男生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偏低。这种现状就导致成绩分化, 因此学校要根据这一特征制定教学计划。例如, 教师可以播放男生喜欢观看的动漫、电影等等, 前提条件必须是原声版本。日本的动漫、美国的美剧和电影, 以及其他语种的娱乐活动等等。这样就可以激发男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培养相关方面的兴趣, 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成绩。

结论

大学生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它们之间的联系。高校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重视性别差异造成的成绩分化现象, 分析男生和女生的优势和缺陷, 利用各种有效措施来改善这种局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和实际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宾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成败自我归因与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研究[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08) .

[2]张庆艳.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6) .

[3]刘书慧, 夏慧言.语言学能视角中的二语习得性别差异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 2011 (02) .

性别关系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抽取新乡市1所普通中学,1所市重点中学12~15岁初中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各2个班,共685名学生,剔除不完整答卷,得到有效答卷485份,其中男274人,女211人,平均年龄(13.35±1.41)岁。

1.2 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4]对485初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测查,采用惧怕否定量表(FNE)、交往焦虑量表(IAS)[4]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分别以反应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FNE和IAS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环境量表的10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家庭环境量表包括90个关于家庭情况的问题,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10个因子,分别评价受试者家庭环境的10个特征。调查以问卷形式不记名填写,问卷有统一指导语,收集原始资料,确认所有填写符合要求后,将原始数据输入数据库,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FNE测评结果

以FNE总分的均值(89.7)为临界值,大于临界值被判定为高FNE评分,在485人中共检出高FNE评分83人,检出率17.1%。其中男43人,占51.8%;女40人,占48.2%。独生子女51人,占61.4%;非独生子女32人,占38.6%。重点中学50人,占60.2%;普通中学33人,占39.8%。

2.2 IAS测评结果

以IAS总分的均值(43.9)为临界值,大于临界值被判定为高IAS评分,在485人中共检出高IAS评分71人,检出率14.6%。其中男46人,占64.8%,女25人,占35.2%。独生子女43人,占60.6%;非独生子女28人,占39.4%。重点中学38人,占53.5%;普通中学33人,占46.5%。

2.3 家庭环境特征与不同性别初中学生高FNE、IAS评分的关系

成功性、控制性高评分使男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高,与女性初中学生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道德宗教观、亲密度的高评分使女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高,与男性初中学生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a评分男性高于女性,P<0.01;b评分女性高于男性,P<0.01。

3 讨论

初中学生年龄段的少年心理发展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言行的影响、干扰,与之关系密切的家庭环境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曾有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本人性格、家庭和睦、父母职业等因素有关[3,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独立性、知识性与FNE、IAS评分呈负相关,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有一定的独立性及具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对于女性学生;而反映不良家庭环境因素的矛盾性,控制性则引起初中男性学生社交中惧怕否定、交往焦虑评分增高。

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对女性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德宗教观[6]。日益开放的社会与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要求是女性少年在社会交往中因矛盾心态而出现焦虑情绪及惧怕他人对自己言行的负面评价。而男性少年的控制性、成功性高评分,则使FNE、IAS评分增高,提示不同性别少年对家庭环境要求侧重点有所区别。因此,针对不同性别少年,改善家庭不良因素时,注重不同的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越发注重子女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除自身成长压力,还肩负着父母未竞心愿[5,7]。本研究发现,过于注重成功性,以及因安全、学习等因素对少年行为控制过多,父母与子女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惧怕他人对自己有不良评价,而出现焦虑情绪。

提倡素质教育及重视心理卫生工作[6],帮助少年度过不同的生理、心理周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医院、社会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作为孩子成长最为密切的家庭环境,父母也应与孩子一同成长,和孩子一起走过成长中困境。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485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和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的高评分影响男性同学IAS和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亲密度的高评分使女性学生FNE和IAS评分增加。结论 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交往焦虑,惧怕否定

参考文献

[1]Arrind iu WA.C rossznational Invariance of cliz m ensions Parental Rea-ring,Behaviour[J].B rit.J Psy ch it,1986,148:305-309.

[2]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59.

[3]刘爱书,吴万森.11—12岁儿童家庭环境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60-61.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订版):139-142.

[5]王玉凤.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3):104-110.

[6]陈虹,姜喆,苏林雁.家庭环境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55-156.

上一篇:岗位研究下一篇:高职高专学生德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