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预算(精选4篇)
社会性别预算 篇1
政府预算,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 筹集所需资金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经国家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并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是分配国家资金的一个重要制度, 对于解决社会性别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传统意义上的预算在制定政府预算的时候不考虑性别的差异, 是性别中性的, 若能在政府预算中恰当的考虑性别因素, 则基于预算的各项政府制度及经济政策将能缩小乃至消除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就是从性别角度出发, 分析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的。
一、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概念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是指在公共预测决算中, 充分考虑不同预算政策与决策机制所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进而对社会性别问题做出积极的反馈与响应, 寻求社会性别因素和政府预算决策的契合点, 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层面的制度安排, 其核心要义在于, 聚焦于预算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性别敏感因素, 全面考查预算收支及其相关的公共政策 (公共项目) 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 以致力于减少或消除貌似中性的财政预算政策对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
二、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1984年澳大利亚的妇女预算报告书拉开了国际上社会性别预算的序幕。从1984年到1994年, 这10年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萌芽时期, 在这个时期, 只有澳大利亚实施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而进行相关研究的国家还有南非、加拿大、菲律宾和英联邦秘书处。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形成的《行动纲领》中明确要求各国政府进行性别预算,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开始进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中。从1995年到2002年, 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推广时期, 这期间, 受各大型国际会议的倡导, 有更多的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我国就是在1995年首次提出性别预算概念的。2001年3月12日, 时任九届政协委员的刘海荣在政协四次大会上发言, 建议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专门的性别预算。到2000年初, 国际上先后有4个地区的20个国家开展了性别预算行动, 而到2002年底, 世界上就有50个左右的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2003年至今, 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总结探索的新时期, 在总结和评价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国际社会对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截至2007年, 世界范围内已经有73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但是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
三、一些国家的主要实践
不同的国家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方法是不同的, 但是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最早进行性别预算的国家, 其基于的基本分析框架是三类法, 这一分析方法是将公共支出分为三类, 即与性别相关的支出、公务员平等机会支出和其余的对性别造成影响的一般性支出。这一分类方法说明如果只关注分配给第一类别的有限资金, 就会迷失性别预算实践的目标。另外, 与政府官员合作时, 这一方法也可以强调政府应该将关注点从给女性公务员提供的机会 (第二类别) 转移到政府支出给公众带来的影响 (第三类别) 。
澳大利亚的女性预算产生于政府内部, 是一项官方措施, 多数州政府的报告是以政府预算文件的形式出版的。政府会向女性通告报告的结果, 并且公布政府对实现性别平等和促进女性参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澳大利亚女性预算是围绕“女性”而非“性别”展开的, 容易使人混淆“女性”与“性别”的概念, 误导分析过程, 不一定会推动性别公平。
(二) 南非。
南非有两种不同的性别预算, 一种是非政府组织和议会参与的, 另一种是由财政部领导的在政府部门内部实施的预算。第一种方法取得的成效更加明显, 这种方法基于的基本分析框架是五步法:分析女性、男性, 男童和女童的状况;评估政策的性别敏感度;评估预算分配;监测公共支出和服务提供;评估结果。
在实践的过程中, 第二步评估政策的性别敏感度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它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 否则预算内容会显得空洞。这一方法相对于澳大利亚的三类法来说, 是围绕“性别”展开的, 考虑到了性别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平等。
(三) 菲律宾。
菲律宾政府在1994年采纳了“社会性别和发展”预算政策, 后来逐步扩展到地方政府层面。菲律宾的性别预算起初将重点放在关于妇女的项目上, 但是在提交报告的机构中, 很多根本没有达到当初要求的政府每个部门在性别与发展方面的投入不得低于5%的目标, 而且社会性别与发展所获得的预算也低于总预算的1%。
(四) 英国。
1989年英国成立了女性预算小组, 预算小组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围绕支出项目进行的, 而是围绕税款和救济金进行的。预算小组的成员包括可以用政府官员能理解和交流的专业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人员, 而且他们采取的研究方式符合政府的“证据型”政策分析, 使得他们可以通过高层政府官员和大臣来影响政策的进程。
(五) 印度。
印度的性别预算工作有多种模式, 这主要是由该国的规模、从事性别预算工作者具有多样性、预算工作在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进行决定的。印度政府内部的性别预算开始于1997年到2002年的第九个5年计划中。2004年财政部成立的专家组对性别预算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成立跨部门的性别回应预算委员会, 而且对各部门的工作结果进行跟踪监控, 并分析年度报告中费用支出流向人员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印度有50多个部委和部门都设有性别预算单位。
四、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作用
目前, 虽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还没有很完善的机制, 各国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但是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 有利于促进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妇女地位, 促进男女平等。但是, 它并非就性别问题单独编制的一份预算, 更不是在预算分配中机械地强调男女两性获得相等份额的预算资源, 而是指在公共预算决策中充分考虑不同预算政策与决策机制, 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社会性别影响, 进而对相关社会性别问题作出积极的反馈与响应, 进而寻求社会性别因素和政府公共预算决策契合点, 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 有助于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 也有助于改变女童在受教育等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二)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
根据一些国家的调查可知, 经济效率低下及人类进步缓慢也有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原因。若能让妇女有机会拥有更多的资源, 那将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戴安娜·埃尔森认为“认识到社会性别不公正是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之一, 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妇女视为用来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而是说, 如果妇女自己能够对资源有更好的把握, 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将可以获得更多。但是, 如果社会性别不公正依然继续, 整个社会就仍然会遭受损失”。
(三) 有利于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乌干达议员温妮·拜恩义玛 (2000年) 指出“社会性别预算计划反映了政府的管理系统向着更开放、更多参与和更多反馈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应该给处于贫困中的和被排斥的人更多的政治声音, 并影响公共资源的分配能够更有益于他们。民主不仅仅意味着参与和包容, 同时也意味着消除贫困”。
开展社会性别敏感预算能够提高妇女关注、保护自身利益的意愿和能力, 经过培训和学习之后, 能够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 有利于预算的有效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也可以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参与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政策辩论这个重要的区域, 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 加强了经济管理能力。
(四) 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政治责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 会议上通过的文件, 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行动纲领》,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五周年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成果文件》, 联合国千年峰会上签署的《千年宣言》,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签署的《亚太地区“北京+10”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大紫皮书》,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通过的《北京+10宣言》等等文件, 表明各国政府在“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主流”方面取得了共识, 在对保护妇女人权和实现性别平等等方面做出了政治承诺, 要践行这些承诺, 就要在经济和财政政策上体现出来。运用性别预算分析政府的活动, 可以确保政府将自己做出的承诺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蔡琛, 王丽, 季仲贇.初论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及其在中国的推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3.
[2]闫东玲.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J].妇女研究论丛, 2007.1.
[3]赵春滨.浅论性别预算与经济危机[J].现代经济, 2009.3.
社会性别预算 篇2
201210800034 物理学 黄莹
社会性别研究这门课程我们是第三周开始上的,通过这几周以来对这个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从理论上系统地对社会性别研究有了了解,也联系了生活实际,对社会性别有了更具体的感悟。以下就是我这几周以来从理论到生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
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在《性别社会学》一书中这样提到:性别的社会属性比性别的生物属性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负载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男女的社会角色,行为,道德,自我意识的建构和不同的期望。朱蒂斯鲁博认为作为个体的社会性别的构成要素,它包括了生理性别要素,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社会性别化的婚姻和生育地位,社会性别化地性取向,社会性别化的个性特征,社会性别过程,社会性别信念,社会性别展示等方面。
现在,社会性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具备的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于社会性别具有学术性的意义,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研究对象是以人为本,二性关系与权力,制度的变动。三是社会性别的实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四是以性别视角审视传统社会中的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学,促进二性健康、和睦、均衡发展。
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经历着内容和手段侧重点不同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作为一个女生,我可以清楚察觉到自身的社会性别趋于成熟的过程。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性别意识,只是时常听大人说“女孩子不能那么调皮,应该要文静一点”,虽然当时也没有把这话听进去多少,但还是在心里植入了“我是女生”的种子。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了女孩子的爱美之心,总是缠着妈妈买漂亮裙子,这便是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统一的表现。
我一直都是在家人朋友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没受到过什么性别歧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能隐隐约约感受得到“男女有别”。比如,小时候男孩子可以尽情地在泥巴里打滚,女生则要安安静静地呆着;选大学的时候,对于男孩子,大人会觉得出去闯荡一番成就事业比较好,而女孩子则是在离家里近的地方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好了。
虽然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但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女性成才障碍逐步消解,社会性别隔离逐被打破,女性的发展环境日益好转,女性成才意识普遍空前高涨,她们身上所潜藏的女性能力也获得了空间的激发与释放,从未来的方向看,她们的才能是非常值得期许的。
社会性别预算 篇3
关键词:社会性别,青春题材电影,性别形象
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 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是针对生理性别而下的定义, 主要论证了社会文化建构对两性社会性别形成的重要影响。媒介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如斯图尔特·霍尔在《文化、传媒和“意识形态效果”》 中指出, 现代传媒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 “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 来体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电影作为当下一种受众分布极广的大众传播媒介, 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对“青春题材电影”的界定, 是指近两年迅速崛起的, 包含校园爱情、青春怀旧等元素的国产青春片, 主要包括 《匆匆那年》 (张一白导演) 、《同桌的你》 (郭帆导演) 、《左耳》 (苏有朋导演) 、《栀子花开》 (何炅导演) 等和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 等。本文将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 辨析青春题材电影对性别形象塑造的媒介特征呈现, 并考察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
一、青春题材电影的性别形象塑造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两性气质差异主要不是来自生理区别, 而是来自于社会文化。分析发现, 在上述的青春题材电影中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男性为主人公, 他们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这主要表现在男性导演的作品中。首先, 把男性塑造成阳光、帅气、 魅力十足的形象, 人气聚集, 头上光芒四射。例如, 《匆匆那年》 中的陈寻、苏凯;《同桌的你》中的林一;《栀子花开》中的许诺等。其次是极力表现男性的行动能力, 在男女两性关系中, 不是充当居高临下的感情行为主动者, 就是充当女性的“救世主”。《匆匆那年》中的陈寻, 在与女主角方茴的感情关系中, 占据了完全主动的咄咄逼人的位置, 包括在黑板上写下“方茴喜欢陈寻”、校医务室里要求方茴对自己表白的“是”还是 “不是”, 这些都是电影相对于小说原作着意强化的情节。能够充分展现男性刚性魅力的篮球比赛也是影片反复渲染的场面。《栀子花开》中的男主人公则被塑造成女性的“救世主”, 这也是商业主流电影好莱坞电影对男性塑造的方式。偶像小生李易峰饰演的男主人公许诺高大、帅气, 是一名校园乐队主唱。他为帮助因腿伤失去行动能力的女朋友言蹊及她意外身亡的舍友在大学“梦想之夜”毕业晚会上演出“四小天鹅” 芭蕾舞的愿望, 说服乐队的其他三个成员,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 从零开始苦练芭蕾。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忍受训练的辛苦, 更经历了因为放弃主唱可能失去的跟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 以及乐队成员的误解和放弃配合的种种困难。这些许诺都默默忍受、默默坚持了下来, 最后成功为女主角实现了愿望。这样一个“好男人”的形象, 也让影片的光环聚集在他身上, 而使男性成为影片的中心和亮点。相对于男性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女性形象却显得平淡许多。她们或者被塑造成符合男权社会传统审美标准的形象, 她们的主要形象特点是美丽、温柔、顺从、被动, 如《匆匆那年》中的方茴、《同桌的你》 中的周小栀、《左耳》中的李珥;或者被塑造成男性情欲投射的对象, 如《匆匆那年》中的沈晓棠。其次, 无论是哪种女性形象, 影片对她们的精神世界都极少刻画, 她们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 她们要么是感情和思想上的被动接受者, 最突出的是 《匆匆那年》中的方茴;要么是男性世界里的被保护者, 如《栀子花开》中的女主角言蹊。
在男性的权威叙事下, 男性的成功、自信与女性的“失语”也同样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匆匆那年》中, 无论是男一号陈寻还是男二号苏凯, 甚至是曾经追求林嘉茉失败的赵烨最后都以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美满结局来凸显男性的成功。影片以赵烨婚礼现场作为现在的时空来串联起过去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 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男人和失意的女人: 小有成就的高级分析师陈寻、银行副处长苏凯、英国留学归来的乔燃、婚庆公司老总赵烨;比起男性的成功, 女主角要么是缺席者, 要么是落寞者或“失语”者。关于方茴, 影片只在最后交代了她在法国读书, 对她的学习、生活现状影片并没有交代, 只展现给观众一个沉默凄美的笑容。而来参加婚礼的林嘉茉, 影片对她的社会角色交代也很模糊, 感情方面编导赋予她的是仍然形单影只, 一败涂地。《同桌的你》中, 影片一开场, 编导就用横移和仰拍镜头对美国标志性景点和建筑进行了全景式扫描, 画外音是男主角林一洋溢着自豪之情的成功自白, “我来这 (美国) 十年了, 十年来, 我总是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 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 幸得一群温文尔雅的同事, 远见卓识的我, 在纽约二环外, 买下了地铁旁一套安静的大三居, 还有一个未婚妻, 总是那样知书达理, 每天早晨, 我都开着加长的大Limp上班, 哪怕是早餐, 也必须是在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就餐。”而《同桌的你》周小栀曾在大学校园里跟林一一起努力、奋斗, 后来林一一举获得美国留学资格, 周小栀却多次努力未果, 两人迫于现实分开。观众看到周小栀的最后结果是嫁为人妇, 至于对她的职业、社会角色, 影片都没有涉及, 即跟方茴、 林嘉茉等女性一样被省略了社会地位。可以看出, 在男性中心世界里, 女性只有性别, 而不是作为一个跟男性一样独立的、 具有社会性的人而存在, 女性的主体性被男性霸权消解了。
赵薇执导的《致青春》是其中唯一一部由女性导演的青春题材片。跟男性导演塑造的被动、沉默、顺从的女性形象不同, 影片塑造了以郑微、阮莞、朱小北、黎维娟四名大学舍友为主角的女性形象, 构建她们的心理过程, 透视她们的人生成长, 描写她们身上特立独行的勇气和对男性的审视。尤以一号女主角“玉面小飞龙”郑微最突出, 杨子珊饰演的郑微形象活泼富有朝气、性格独立、敢爱敢恨, 能动性选择自己的命运。 她勇敢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 最后发现自己所爱的人陈孝正的懦弱和不堪后, 拒绝了陈孝正的重新追求而宁可孑然一身。她对陈孝正说:“我曾经以为没有你的爱我会死, 其实爱情死不了人, 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这是一句响亮的女性宣言, 告别了以往把爱情 (男性) 视为生命全部的传统女性心理, 表现出新时代女性精神的独立性、主体性。在职场上, 她也成长为一个干练的白领丽人, 影片中有一个长镜头: 公司里, 从第一个员工跟郑微打招呼开始, 郑微穿过公司员工工作大厅, 一路上都有员工跟郑微打招呼, 一直到郑微要批评的那个员工的位置, 摄影机一路跟踪郑微身穿职业装的干练背影。这个长镜头将郑微的干练以及在公司里的地位、人气精彩地展现出来。相比之下, 编导通过女性的视角对男性进行审视, 去掉了男性形象的光环, 把男性还原为现实中的怯弱男人。例如, 通过郑微的视角展现了男主角陈孝正、林静内心的怯弱。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学习成绩优秀, 却缺乏男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个人赴美留学的前途放弃了与郑微的爱情, 又为了得到在美国的绿卡违心与不爱的人结婚而导致婚姻失败。编导设置了杨澜电视访谈节目的环节, 强化了女性及公众视角下男性的失败, 正如陈孝正在接受访谈时所说: “我事业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换来的。”韩庚饰演的林静是郑微青梅竹马的初恋, 他同样深爱着郑微, 但由于父辈的原因, 没有勇气面对与郑微的感情, 影片中的他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注视着郑微, 这使他最后也错过了与郑微的缘分。 阮莞的男朋友赵世永更是一个怯于担当的“小男人”形象, 他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总被女性照顾的角色, 因此被阮莞舍友笑称他为阮莞的“小男朋友”。影片中他导致别的女生怀孕而前来请求阮莞原谅, 这是小说原作里没有的情节, 在招待所房间门口, 摄像机跟随阮莞的视线, 将镜头对准了蜷缩在角落里的他, 强化了他感情道德缺失的猥琐形象, 而后他抱着阮莞的大腿痛哭流涕, 与阮莞的冷静、大度形成鲜明对比, 更是将他的怯弱与不堪表现了出来。大学毕业后, 出于对父母的依赖和唯命是从, 他对自己与阮莞之间多年的感情始终没有勇气承诺, 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二、性别视角与社会性别建构
以上分析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这些有着貌似相近校园爱情和青春感伤的青春电影, 在人物塑造策略上, 呈现出不同的性别立场。从创作者的角度, 恰可以从导演性别来进行划分, 男性导演的青春叙事策略中, 仍遵循了传统性别文化中“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角色定位;女性导演的青春电影则表现出觉醒的女性主体意识, 即以女性为主人公, 摆脱“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 描写女性特立独行的勇气, 以女性视点揭示在男权文化下捍卫尊严的女性主体性。这就涉及“性别视角”差异的问题。“视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术语, 是指叙事者组织安排故事内容的角度。视角的选择表达了叙事者对所叙事件、人物的价值立场和情感取向。除生活体验等外, 性别意识也是一个决定叙事者叙事视角差异的因素。叙事者从他们不同的性别意识出发, 对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社会性别建构。而性别视角的表现来自于浓重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 男性视角的存在与男权制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 在长期以男性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 “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父权制性别体系对男女的气质和特性设定, 《敬慎》中提供了形象的说法: “阴阳殊性, 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 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传统的性别文化给女性带来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长期以来制约了女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兴起, 女性解放运动不断深入, 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从政策上赋予男女社会地位平等、同工同酬, 中国女性地位明显提高, 在理论上基本实现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种种事实表明, 在现实中, 尤其在文化层面, 男性本位的传统价值观念仍在延续。在当前全媒体时代, 无处不在的媒介传播为社会性别建构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把关人”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媒介如何建构和表现两性起着重要作用。诚然, “把关人”的性别并不是作品性别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还是在于“把关人”本身的性别态度。但从本案例来看, 作为电影“把关人”的导演, 男性导演的性别意识仍无法僭越男权社会秩序的局限, 导致女性意识或女性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被其男性意识所阉割。而女性导演赵薇以独特的“内聚焦”叙述视角表现了她清醒的女性性别意识, 这使她能从女性的角度去观察女性, 充分表现女性的主体性。当然, 提倡女性的主体性, 并不是要站到男性的对立面, 更不是要贬抑男性, 而是要摆脱“男性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建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 男女形成平等合作互补的性别关系。媒体文化创造权仍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 他们始终控制着对作品的叙事权和阐释权;女性处于决策层的“边缘地位”, 使女性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女性的表达方式被男权媒介所遮蔽。这对于从思想意识、文化形态方面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不利的。
三、结语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4
授课学期2013学年至2014学年第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
姓号名冯巧华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摘要: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权主义; 社会交往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性别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性别分类是社会最基本的分类指标,但这种分类长期以来又常常被忽略或漠视,因为,人们认为,性别是自然天成,男女有两性的区别是毋庸置疑无法改变的。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兴起后,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挑战。
女性主义批判话语深受雅克·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对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所造成的性别二元对立的状况、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历史话语权的缺失等问题,对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质疑。女性主义在颠覆和解构的同时,创立了社会性别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生存状况。
社会性别概念强调,女性的性别意识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状况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所塑造、所建构出来的,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分析范畴,社会性别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女性问题及社会两性问题深层次思考的理论视野。
以社会性别的视野来关照目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发现即便在社会主义理念中所涵括的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国已经宣扬了几十年,但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仍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被人们习以为常。
二、性别研究的起源
1.妇女运动与女性觉醒
(1)英国的玛丽·华尔史东1792年发表妇女发展史上第一部最有影响的著作——《女权辩》。其背景是,当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闭锁家中的境遇。大机器生产导致更多的妇女参与了产业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但女人们劳动环境恶劣,工薪低,工作没有保障。
一些有知识文化的中产阶级妇女首先觉醒起来。她们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首先展开了争取参与政治权利的运动。
《女权辩》就是讨论关于妇女权利问题。她认为,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之所以弱于男性完全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她还认为男女彼此相倚,任何一方的低落,都足以阻碍他方的进步。因此,必须给妇女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妇女成为有理性、有公民权的人。她痛斥了“男尊女卑说”。
玛丽·华尔史东被称为“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女权辩》是早期妇女运动的经典著作。
(2)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该书常常被认为是妇女运动自我意识新浪潮出现的一份文献,是一种社会宣言,引起广泛的反响,成为妇女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书中提出的困惑是:为什么女人有了丈夫和孩子,有了家庭的幸福仍然感到不满足?作者作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开始重新思考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自我完善问题,认为实现女性完美的奥秘在于自我发展。提出女人首先是应该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女人。
1991年美国苏珊·法拉弟在纽约出版了引起妇女界轰动的《狙击》一书,指出:过去十年间,铺天盖地的舆论无非是在炮制这样一个答案,即正是平等造成了痛苦。据说,恰恰是因为妇女自由了,所以就不幸福,她们终于成了自身解放的奴隶;她们得到了一只金耳环,却又失去了另一只;她们获得了生育的控制权,却又糟踏了自己的生育能力;她们追求和实现了事业上的抱负,但却丢弃了女人最大的幸福。一言以蔽之,妇女解放运动成了罪魁祸首!
这本书是对美国舆论界对职业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种种责难的绝顶概括和生动描述。这些社会舆论是对社会进步、妇女解放的反动。《狙击》一书,实质上是在反狙击。
(3)女人认识到完美女性既需要事业又需要家庭,但这一追求并非轻而易举。社会要求传统女性,职业界排斥女性,女性面临的挑战不在于内部的不同理论派别,而在于性别岐视。性别岐视的根源是什么?
虽然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人》揭示了它的文化根源,但没有再往前走一步,没有在社会的物质大厦——社会结构中找到原因。
在美国社会学界颇有影响的功能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刘易斯·科塞,在西蒙·波娃成就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了。
1983年出版的作为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导论》是科塞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巨著。其中第十章“性别”,专门探讨性别为何不平等,阐明了他的妇女观。
科塞反对性别主义者的先天论,认为:性别差异虽然根源生理原因,但性别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他引述著名人类学家米德对新几内亚部落的考察,转述米德关于“性别角色和生理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断言,指出:“男子气质和女子气质,都是社会化造成的差别”。“孩子生下来只有男女性别的不同,男女的气质只是后天才学到的”。“两性间最重要的差别是通过社会化这一过程得到的”。“所谓的母性本能显然是学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科塞的结论是,“性别主义植根于把男女安排在不同的地位上的社会结构中,以及维护这种状况的传统价值观念中。
由此,科塞提倡“新型妇女”,“新型妇女”即“按照男性模式的满意的事业以及家庭职责。”
科塞提倡的“新型男子”就是“男子的解放”。“由于男性的身份如此取决于生活支柱这一角色,丈夫与父亲被套上了“家庭支柱的枷锁,”“同料理家务的职责对妇女一样有束缚性。”“传统的男女分工的规范要求他们成为具有强大进取精神的生活支柱,这使他们同妇女一样受到了压迫。”因此,“一些男子已经开始怀疑传统男子气质是否得多于失。”因此也要寻求男子的解放。
2.女性(权)主义理论流派
在后现代的背景上,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介绍。现在Feminism and Gender(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已经得到了较大的传播。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思想、观念、哲学上,这两者都力图摆脱传统的影响和束缚,并力图发展出一套新的社会批判范式。
(1)女性主义理论是与女性主义运动。中国近代的妇女运动是从办女学开始的。
在1844年就有外国教会办女学,后具有较大规模。中国人自己办的女学是1898年在上海的经正女学(经善元)。1900年蔡元培办了爱国女学。当时的女学集中在江南及上海。中国最早的妇女组织是“共爱会”,1903年在东京成立,有同盟会女知识分子200多人。秋瑾与1907年办《中国女报》,还有《中国新女界杂志》(燕斌),《女报》(陈佶芬)。“中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提出过九项纲领。袁世凯政府反对女性运动,其教育司长说女性的生理不适合参政,生育是唯一天职。还悬赏捉拿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的领导唐群英、张汉英。
(2)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从他们那里接受的思想主要有:第一,否定所有宏大理论体系(Great theories)。这点与后现代的观点一样,它反对和批判一切所谓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分散、细小、局部的理论才是有效的。主张建立社区的政治、道德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过去的宏大理论体系都标榜自己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价值中立的,但是实质上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就把前者当作男性领域,后者当作女性领域。第二,否定并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核心、也最根深蒂固的二分(二元对立)主义(dualism)。第三、赞同并推行“话语即权力”的理论。第四,运用福科“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的观点,说明女性生活在怎样一种生活压力之下。第五,赞同福科关于“身体”(body)的理论,反对西方思想家历来轻视身体和身体感受的观念。第六,反本主义(essential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认为自然的、本质的、普遍的也是可以变化的。
三、社会转型与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影响男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和态度的因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性别意识和态度,这些既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一方面源于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分化模式;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以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态度;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数人并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
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一部分男女大学生对大学生学术能力和成绩的认识,带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四、社会性别理论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运用性别理论研究女性问题的实际意义在于:发现一些生活与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两性不平等现象,防止两性不平等状况的发展,避免两性机会和权利上差距的产生和进一步扩大。以劳动就业为例,20世纪以来,尽管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妇女就业率不断上升,但是用性别理论来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用工中的重男轻女现象,也会发现职业中的性别隔离也非常突出,还可以看到男女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异。1980年,联合国哥本哈根大会曾提到:“妇女从事了世界上2/3 到3/4 的劳动量,她们生产了45%的世界食物,但她们仅获得 10%的世界收入,和仅拥有 10%的世界财富。”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的 10年中,妇女的工资每年大约增长1%,但妇女的工资仍只有男子工资的 60 —70%。目前,世界各国指标系统所划定的商品性生产的界限都把大量的家务劳动排除在外,妇
女的家务劳动从来不会在国家的经济统计数字、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里得到体现。妇女从事无酬劳动的现状及其结果,必然降低家庭教育女童的积极性,同时也扼杀了妇女的自信甚至生活自立的可能。因此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家务劳动成为对女性的束缚,且作为全球化理论指导的经济增长概念体系基本不包括家务劳动,这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公正的。
(二)理论意义
1.它确立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性别视角。在社会科学领域,有许多观察研究问题的视角,如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而性别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是最受忽略的视角。社会性别理论将性别视角的引入,使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较之以往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人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女性重情感在以往常常被视为感情用事,性别视角则让人们看到了将感情用于工作和管理领域,将会营造一种关爱友好的气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相互沟通,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和力。
2.它注意到了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并使一向受到漠视的女性价值得到了凸现。一方面它承认女性与男性的差异,但它强调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女性必须因此而依赖于男人,也并不因此而必然丧失人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它又肯定了男女两性的共性,认为女性与男性拥有共同的权利与尊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同样不可漠视的作用。在以往两性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解决好两者的关系。社会性别理论对此作出的答复是:当女人拥有与男人一样作为人的权利与尊严时,她可以依然保持着女性的身份,而当女性展示女性的特征时,也不应当失去人的尊严与权利。换句话说,社会性别理论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认为女性生来就应该是那样的命运。例如,家庭暴力问题,这个在以往看似平常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并不被视为暴力,而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社会性别理论却将其诉诸了法律。
3.社会性别理论的建立,推进了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长期以来,对性别不平等起源的解释一直是女性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对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列维·施特劳斯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社会性别理论则是通过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隐藏在物质生活背后的性别制度,将“性文化关系”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性的制度”区分开来,让我们在阶级的坐标之外又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它的出现,使我们在发展与和平成为世界新的发展潮流的背景下,不能不注视来自社会的弱势群体——女性,不能不关注她们的发展,不能不倾听她们的呼声。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社会性别渐渐进入决策、统计和学术界。
五、心得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毕竟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而且由于它的发展队伍还不够强大,其理论架构还不是非常完善。它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别理论内容还无法统一。目前,关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其内容显得相当庞杂,不利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如前所述,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解释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概念,要形成完整的社会性别理论体系就更难了,显然不利于女性主义理论纳入主流文化和知识体系。第二,受意识形态和历史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别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例如,它认为性别完全由社会文化建构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关系,有忽略自然的性别差别和贬低女性气质的色彩。它在研究性别压迫时忽视和
模糊了阶级压迫,认为男性中心的文化建构是导致女性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片面归咎于社会文化和男性压迫。
尽管社会性别理论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社会性别理论仍然不失为分析性别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是认识性别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论观念,更是为改变两性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而努力的实践。认真研究、借鉴、消化和吸收社会性别理论,结合具体国情发展本土化策略,是中国妇女理论研究面临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晓宁.社会性别概念与女性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
[J].大连大学学报,2003(5):31-33.[2] 杜洁.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J].浙江学刊,2000(2):19-21.
[3] 何萍.性别理论与社会发展[J].探索,2001(6):8-9.
[4] 王毅平.社会性别理论:男女平等新视角[J].东岳论丛,2001(4):25-27.
[5] 李小云.发展进程中的妇女及性别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8(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