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别文化

2024-11-05

先进性别文化(精选10篇)

先进性别文化 篇1

一、当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是日益严峻。当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有如下方面。

1. 从求职过程看, 女大学生遭受性别歧视严重。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对待严重, 性别成为其求职就业中的首要和最大的障碍。许多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 明确或隐性地拒招女大学生。据《中国妇女报》报道, “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 有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 感受到了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求职, 平均投出9份简历, 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 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1]在求职过程中实际遭受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还可能大于九成。这些表明女大学生机会不均等, 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 已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2. 从就业数量看, 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

根据历年全国各省大学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数量明显低于男生, 一次性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大学生, 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近年来, 这种趋势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增加。在高校毕业生整体规模空前庞大、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供求失衡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女大学生就业则是雪上加霜。在求职过程中, 女大学生面临严重的性别歧视, 使很多女生无法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2]。

3. 从就业质量看, 女大学生就业层次普遍低于男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指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的差异, 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的性别差异。女性就业仍然集中在传统的女性专业和女性行业上。“女性就业比例最高的专业是护理学, 其次为小学教育、英语、法语、日语、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但即使是在女性的 (绝大多数的) 传统就业领域中, 除了对外汉语专业女性的平均薪资略高于男性外 (3091/3026) , 其余专业都低于男性。”[3]从女性就业比例最小的10个专业即可看出端倪, 它们“依次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石油工程、应用物理学、微电子学、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大多数女大学生仍然进入了传统以女性为主的行业。从就业的层次看, 女性就业层次低。有调查显示, 在高端技术研究领域女性只占36.98%, 而在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只占22.65%[4]。

二、社会转型期女性就业难的性别文化因素分析

1. 传统的性别观念形成的社会性别排斥。

中国传统封建伦理中男权文化意识浓厚, “三从四德”、“男主外、女主内”等桎梏束缚了女性的思想和行为, 在社会上形成“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思维模式。落后性别文化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 “望子成龙”远大于“望女成凤”,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心态依然存在。“贤妻良母”这一女性传统标准形象依然是社会对女性首要的角色定位, 通过家庭成员 (主要是丈夫和儿子) 的社会价值来衡量自身社会价值依然是众多女性的价值实现途径, 这种性别观念形成观念上的社会性别排斥, 是形成男女就业中性别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2. 传统的女性角色观限制了女性就业的竞争性。

作为一种文化, 性别意识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认同接纳进行复制和传递的, 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角色上的心理控制。女性的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逐渐获得的。男女从出生之日起, 就开始接受社会赋予他们各自的角色意识, 不断灌输“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 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男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 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等观念。社会环境中对男女的不同教养方式使得两性获得了不同的性别心理模式与行为模式。可以说, 长期的传统女性角色观所形成的胆怯退让、依赖自卑等特性, 使女性在与男性的共同发展中竞争力减弱, 成了就业发展的主观藩篱。

3. 传统的女性价值观束缚了女性就业的主动性。

从社会价值取向上看, 传统的价值观在男女两性方面存在着双重标准:男性的成功在于事业有成, 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男性承担的社会角色的是否成功, 而对其家庭角色的要求常常是无视或者是忽略;而女性则不然, 她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家庭范围内, 通过相夫教子, 借助于男子 (丈夫、儿子) 社会地位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 来衡量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当面对求职的各种困难时, 当面对事业和家庭的矛盾时, 女性往往习惯于选择退却, 转而走向家庭。由此可见,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 一方面, 她们反对和抱怨社会的各种性别偏见;但另一方面, 又不自觉地将社会偏见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 不自觉地继承和沿袭了偏见, 遵循社会传统的角色分工来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把自己放在了从属于男性的位置上, 进而削弱了女性在社会领域里主动追求和发展事业的愿望。

三、建设先进性别文化, 在推进两性共同发展中实现女性平等就业

1. 思想上转变性别观念, 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

性别文化含义是社会对男性、女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以及与之适应的性别规范和组织结构。“先进的性别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 以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 以男女平等为核心, 以两性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承认男女的生理差异, 倡导和实现男女两性人格、权利、机会和过程的平等, 追求男女两性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 是一种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新型性别文化。”[5]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逐步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形成的社会性别排斥, 是促进两性平等就业的根本。我们要弘扬先进性别文化, 消除传统性别偏见的影响, 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 政府应在宣传先进性别文化, 实现女性平等就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政府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督。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途径, 塑造男女平等、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性别意识, 对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进行肯定, 取缔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的传播。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妇女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成就和作用, 大力宣传妇女中的先进模范人物, 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出现色情或有辱妇女人格的行为, 为妇女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3. 健全妇女权益保障,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文化领域的废旧立新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乏力的, 还需依靠制度特别是法律政策的作用, 通过法律政策的强制性力量推进。政府需对女性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 使女性享有更充分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应建立健全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现象;建立性别平等的人力资源政策, 引导用人部门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 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完善包括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大力完备涉及女性权益的法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女性权益保障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刚性, 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

4. 借鉴国外的经验, 将先进性别意识纳入法律政策体系。

在国际社会和国家政府的联合推动下,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男女就业均等法, 作为立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德国的《平等权利法》于1994年9月1号生效。新加坡的《就业法》规定产假制度, 禁止以怀孕为由解雇女工;政府机构男女雇员无性别歧视。日本的《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规定, 妇女在工资待遇就业机会以及职务的晋升方面, 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韩国的《平等就业法案》规定在招收、雇佣、提升、工作安置、培训等方面禁止性别歧视。另外, 女性受到就业歧视后如何获得救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如欧美国家在其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 就业中的歧视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企业在考察应聘者时只能衡量其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工作, 而与所要应聘的工作毫无关系的问题都不能提及, 包括外貌、年龄、性别等。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这是给女性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5. 推动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建立和谐的两性文化基础。

在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的过程中, 男女都是性别文化的主体, 必须要培养女性的主体意识, 妇女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才能真正成为建设先进性别文化的主体。同时, 我们也要致力于帮助男性克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倾向, 使男性懂得女性的社会价值, 尊重女性, 给予女性同等的权利和社会资源。推动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建立和谐的两性文化基础。因此, 建设先进性别文化, 一方面, 应继续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女性的积极性投入其中, 另一方面, 应努力提高男性的觉悟, 充分动员男性力量广泛参与, 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敏感的性别意识和完整的先进性别文化观念, 从而让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在新的社会实践中生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使女性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同与支持。

摘要:性别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女性的就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期, 面对激烈的竞争, 女性的就业存在不平等现象。其中, 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性别歧视, 是女性就业难背后深藏的重要文化因素。解决女性就业难, 必须大力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从思想转变、政府主导、制度保障、法律构建、男女参与等方面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振忠.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需政府干预[N].中国妇女报, 2009-09-15.

[2]刘连国.女大学生低就业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出国与就业, 2011, (22) .

[3]石彤, 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6) .

[4]李春玲, 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 2008, (2) .

[5]储霞, 李英, 段冰冰.女性就业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 2008, (8) .

先进性别文化 篇2

经过激烈竞争,我进入一家正如日中天的软件公司,这个公司有三高:工资高、学历高、素质高;有两多:年轻人多、男员工多。

真应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老话,有女员工的部门工作效率就显得分外高,没有女员工的“和尚”部门十分眼红,没事喜欢去串门子,和女同事套套近乎。

物以稀为贵,因为公司里女员工成了稀缺资源,个个都金贵起来。吃午饭的时候,男同事都先让女同事挑好菜;午间休息的时候,最舒服的几张长沙发都让女同事占据了;女同事们想吃水果、冰淇淋了,既不用自己掏腰包更不用自己跑腿,自然会有男同事领了“圣旨”前去办得妥妥当当,甚至连公司老总似乎都“宠”着女员工们,一次团队出差去外地,只订到两张软卧票,两位老总不要,反而让给随行的我和另一位女孩,简直让我们受宠若惊,

工作虽然辛苦,但天天在这样众星捧月般的环境里真让人“感觉良好”。当然,我们没想过男员工会不会有什么失落感,也许他们会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去找个“娘子军”当“军代表”呢!嘻嘻。

但是这种本来挺健康的公司性别文化后来却渐渐变了味。有些异性同事之间关系好得似乎过了火,于是公司就开始有了好多亦真亦幻的传言:老总和秘书、经理和助理……

在这种暧昧的气氛笼罩下,各种大规模、无具体目标、大家同乐的团体活动逐渐减少,取代以名目繁多的小团体甚至两人活动,以前公司里健康统一的环境不复存在,人人心怀鬼胎似的。有段时间,我甚至不愿意留在公司加班,自从无意看见新进公司不久的一个女孩娇嗲地偎依在她老板的肩头之后(他们都已婚)。

肺病隐喻与性别文化象征 篇3

摘要:肺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肺病隐喻的叙事与性别文化象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它有一种性别化倾向,体现为不同的男女两性身体叙事。肺病隐喻的男性叙事在男女两性病患者身上的隐喻变体明显不同,一者主要关注其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一者则主要体现为审美化取向,并从中可以发现性别政治在女性身体上的权力痕迹;肺病隐喻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象,以丑怪身体呈现了女性在性别政治中的真实处境。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2—0034—05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作家所要观照的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一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存在于人体一社会一文化关系的体系中。对于文学来说,疾病隐喻既是一种文学修辞和叙事方式,也是创作者阐释表达的空间和意义生成的载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构,它无疑要吸纳最广泛的文化象征资源,要诉诸一系列的文化象征符号。长期以来,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多侧重于社会一文化的内涵,而忽略了它与性别文化象征之间的复杂关联。事实上,疾病隐喻一直有一种性别化的倾向。肺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从性别文化的视角对其加以观照,可以发现性别政治在女性身体上的种种权力痕迹。

一、肺病及其隐喻

肺病俗称“痨病”,从病理学上讲,它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又被称之为“艺术家的病”。肺病的隐喻非常丰富,苏珊·桑塔格和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都对它给予了特别观照。他们观照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肺病隐喻的道德化和社会化倾向。两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隐喻视角发掘肺病的道德含义和社会批判取向。肺病“被颂扬成那些天生的不幸者的疾病,是那些敏感、消极、对生活缺乏热望以致不能生存下去的人们的疾病”。柄谷行人指出:“作为事实的结核本身是值得解读的社会、文化症状”。这表明结核病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病理学现象,而是反映一种社会文化的症状。

第二,肺病隐喻的审美化、意象化取向。肺病在被道德化的同时,更被审美化、意象化,甚至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正如桑塔格所指出的:“结核病曾是一种效劳于某种具有罗曼蒂克色彩的世界观的疾病”。它被看作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象征,并且“被想象成爱情病的一种变体”。因为结核杆菌不断地吞噬着患病者的身体,导致身体逐渐变得消瘦起来,成为一种“适宜的柔弱的标志”。而结核病经常导致的发烧症状,使病人脸上出现潮红,也使结核病被颂扬成一种“热情病”,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这些附加在结核病上面的隐喻修饰物,使结核病影响下的身体观念和审美情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健康不再时髦,苍白和消瘦则时兴起来,柔弱的、苍白的、气息很浅的女子,成为“美”的意象。“渐渐地,作为楚楚动人的柔弱和非同寻常的敏感的象征,痨病相越来越成为女性的理想外貌”。

尽管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详尽阐释了关于结核病引发的各类隐喻,但对于这种隐喻的性别文化象征,却没有给予过多地关注。事实上,肺病发生在男女两性身体上的隐喻,获得了不同的隐喻内涵。肺病在男性身体上常常被置换成社会文化的符号,它是一种“灵魂的病”,他们的肺病身份能够直接地与社会隐喻发生关联,肺病更多的表现出道德化、社会化的倾向。而肺病引发的美好想象往往与女性的形体联系在一起,这与传统上把“柔弱”作为女性理想美的因素之一是分不开的。曹雪芹笔下的“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黛玉,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肺结核病患者。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不如归》中,对结核病患者女主人公浪子也有一段描写:“粉白消瘦的面容,微微频蹙的双眉,面颊显出病态或者可算美中不足,而消瘦苗条的体型乃一派淑静的人品。此非傲笑北风的梅花,亦非朝霞之春化为蝴蝶飞翔的樱花,大可称之为夏之夜阑隐约开放的夜来香”。可见,肺病的审美化、意象化是与女性身体的审美化想象同时进行的。

二、男性视域下的肺病隐喻

肺结核所具有的病态美的隐喻象征,恰好契合了浪漫主义者的审美追求。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来代替功利的标准。”但是他们所热衷追求的“美”,往往是带有病态性质的“美”。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到处可见结核病患者的形象。患病者并非全为女性,男性在数量上也为数不少,如郁达夫小说《青烟》中的“我”、《蜃楼》里的陈逸群、《迟桂花》中的郁先生和翁则生、郭沫若小说《落叶》中的主人公洪师武,等等。但是,由于性别差异和叙述视角的不同,疾病在男女两性身上的隐喻及其变体是不相同的。

在男性患者身上,肺病大多被看作是一种“灵魂的病”,患病者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强烈的欲望,但这些情感必定是受挫的激情,这些欲望也必定是被毁的欲望。桑塔格认为,肺结核是由“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激情由此转向内部,惊扰和妨碍了最幽深处的细胞”所致。因此,患病的主人公通常内心极度压抑、激情受挫、积劳忧思,在这里,肺病又被看成是“压抑的病”。《青烟》中的主人公“我”,既是肺病患者又是青年忧郁病患者,在现实的黑暗世界里,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无法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当改变世界的激情受挫时,他对自我的价值也产生了怀疑。小说通过肺病来揭示主体与周围黑暗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体现个体意识崛起之后的现代性焦虑,具有广泛的文化苦闷象征内涵。郭沫若的小说《落叶》的主人公洪师武也是一位肺病患者,他的病虽然是因为看护病人而被传染的,但从深层原因来看,还是因为他是一个旧式的婚姻制度的牺牲者,情感的苦闷让他放纵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也赋予了肺病文化批判的隐喻含义,使肺病道德化和社会化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倾向不仅体现在浪漫派作家笔下,在中国现代作家那里,肺病被赋予一种更强烈的社会文化思想的本质性内涵,凸显这一病症的压抑、绝望和死亡气息与社会现实的隐喻观照,成为一种书写策略被广泛使用。如鲁迅《药》中的华小栓、《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巴金《灭亡》中的杜大心、《家》中的钱梅芬以及《寒夜》中的汪文宣,曹禺《日出》中的黄省三,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曾平亚,沈从文《三三》中来乡下养病的年轻人,等等。在《药》中,革命者夏瑜的鲜血成为华小栓治疗肺病的“人血馒头”,这就使得“结核病的治疗无意中颠覆了精神疾病的治疗”而使小说具有了反讽的意味,从而揭露了启蒙价值的危机,也暗示了启蒙道路的艰难。在对肺病的描写中,最具写实意义的是巴金《寒夜》中对汪文宣症状的刻画。他对汪文宣病情的描写惊心动魄,令人窒息:“‘我——我——’他费力吐

出了这两个字,心上一阵翻腾,一股力量从胃里直往上冲,他一用力镇压,反而失去了控制的力量,张开嘴哇哇地吐起来”,“他整天躺在床上,发着低烧,淌着汗,不停地哮喘。他讲话的时候喉咙呼噜呼噜地响。他的胸部、喉咙都疼得厉害。但是他并不常常发出呻吟。他默默地忍受一切。”正如唐小兵在论述汪文宣的肺病时指出的:“随着汪文宣的身体不断被结核病所侵蚀,他的世界不断被无常和无望所困扰,这些基本的现代价值和机制,都将一个个卷入危机之中。”他那带有结核病菌的身体造成了他与一个现代主体之间的令人绝望的距离。汪文宣的病症通过个体生命的本真宣告了外界庞大的象征体系的破产,实际上这正是黑暗寒冷的时代毫无希望的知识分子的自身写照。

由此可见,肺病在男性叙事者笔下,已经超越了疾病本身,而是来自于一种沉重的带有悲剧性的社会文化的暗示。肺病被置换成社会文化的符号,并通过男性患病者身份来体现这一意义层面,因为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里,社会主体的身份是由男性来充当的,他们的肺病能够明显地与社会隐喻发生关联。如果说在男性患病者身上,肺病更多的表现出道德化、社会化的倾向,是一种“灵魂的病”,那么同样在男性叙事者笔下,女性患病者身上的肺病则获得了一种新的隐喻,它明显地具有审美化和意象化的取向,它是一种“身体的病”,一种使女性的身体变得美好的病。叙述者把结核病的症状与女性的形体塑造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病态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超越具体的真实形象本身,实现女性的身体想象,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浪漫派作家笔下,为了实现这样的一种审美诉求和期待,往往存在“女性病患者身份想象”的模式。主人公为男性,通过想象或幻想的方式在女性身上实现疾病的审美化隐喻。郭沫若《残春》中的“我”去探望患病的贺君,遇见S姑娘,晚上住在白羊君的寓所,听他讲述S姑娘的身世,S姑娘说她常常觉得肺尖不好,怕会得痨症而死。……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S姑娘要“我”这个学医的学生给她看病。“‘啊拉,你不要客气了!’说着便缓缓地袒出她的上半身来,走到我的身畔。她的肉体就好像大理石的雕像,她弹着的两肩,就好像一颗剥了壳的荔枝,胸上的两个乳房微微向上,就好像两朵未开苞的蔷薇花蕾。我忙立起身来让她坐,她坐下把她的一对双子星,圆睁着望着我。”“我”在潜意识的性心理中,通过梦境的形式对女性肺病身份想象,以医者的身份实现对女性身体的欲望表达,病者(女性)的身体完全成为医者(男性)眼中的色情想象,肺病成为一种变相的色诱惑。

疾病所附加在女性身体上的色情意味,让男性在隐喻系统中对女性进行“疾病一身体”书写,书写的意义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疾病所带来的女性形体的病态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王独清《三年之后》中的男主人公听说患肺结核的女居停主人“症候已经退去”,竟然会深深地感到失望,因为在他的心中,依然恋着她患病时期的姿态与美色:“她那褐色的头发,她那黑中带着微蓝的眼睛,她那一点也没有涂抹脂色的天然娇润的口唇,她那泛着年轻的风情同时又露出表示她纤弱的苍白的脸庞,并且她那种正在想念什么事似的忧郁的神色和那种由沉默流出的处女烦躁……”这种书写意识在后来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新感觉派作家笔下,依然可见端倪。穆时英《公墓》中的男主人公对玲姑娘的思念和爱恋是表象,真正掩藏其下的是肺病所带给女性的病态美:“一双谜似的眼珠子,苍白的脸,腮帮儿有点焦红,一瞧就知道是不十分健康的。”“她轻轻地喘着气,散乱的头发,桃红的腮帮……”这样的病态的美的体态,“结着淡淡的哀愁的风姿”,像紫丁香一样,正是男主人公所真正不能忘怀的。

通过对女性病态美的赞美和颂扬,男性以对女性身体想象的方式实现了对女性形体的模塑,女性真实的生命感受被遗忘在男权意识的背后。这一现象在把肺病隐喻道德化、社会化的文本中依然存在。巴金《家》中的钱梅芬是一位女性肺病患者,她的肺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成为控诉封建社会罪恶的有力证据。女性本身作为文学的“载体”和“工具”,在梅芬身上,我们体会不到汪文宣那种主体撕裂般的感觉,患病女性的丰富的心理内涵被忽略了,成为文化上的“哑人”,而这一文学现象在女性作家身上得到了解决。

三、女性书写下的肺病隐喻

在女性作家笔下,女性不再是一座身体雕像,而是成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关于肺病与爱情之间的浪漫想象,则更多了一些心理成分,肺病成了女性心灵苦闷的外化形式。在一个女性普遍失语的时代,肺病成为女性对爱情的悠悠诉说。患病者用“不言说”来言说,瘦弱的病体体现了她们独特的言说方式。所有的心思都通过有病的身体来呈现,旁观者透过这种心灵外化的身体病变来领悟主人公的内部情思,由此患病者的身体便构成了女性默默的言说载体,开创了另一种言说方式。

萧红的中篇小说《小城之月》发表于1941年。主人公翠姨是一个含蓄、感伤、诗意的女子,平时极少言语,内心却极为丰富。她偷偷地爱恋着“我的哥哥”,所以当婆家“张罗要娶”的消息传来时,“翠姨听说就得病了”,而且得的正是肺病。那苍白瘦削的身体就成了隐秘心灵的最好的言说方式。当爱情的隐痛转化为身体的病楚,解除痛苦的方法只有一个,便是“拼命地糟蹋自己的身体,想死得越快一点越好”。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通过对疾病及有病的身体的描写来揭示新女性的内心世界及其个人的身份认同。肺病病人的身份使得莎菲自我主体的身份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主人公在肺病所造成的封闭空间里追寻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莎菲与《沉沦》中的“他”一样处于身体欲求的焦渴中。在《沉沦》中,“他”的肉身渴求以一种畸形的方式(手淫、窥视、偷听野合、逛妓院等违反传统伦理的方式)达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与此同时,来自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使他无法认同自己的行为,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沉沦》中“他”的肉身欲望具有单一性、确定性,莎菲的欲望却始终是不确定的、复杂的。在与凌吉士交往的过程中,她始终经历着自我的拷问:“我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出我自己来。”“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她的欲望实现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种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伦理道德,而是体现为自我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使她无法成为真正的欲望主体。她在自身的欲望满足与精神坚守之间痛苦地挣扎,最终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身份认同的根基。欲望满足之后所带来的只能是:“从那满足中感到胜利,从胜利中感到凄凉,而更深的认识我自己的可怜处,可笑处……”坚守自己精神阵地的莎菲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

如果说在萧红和丁玲笔下,肺病与爱情依然建立了隐喻对应关系,爱情的浪漫唯美装饰了肺病的罗曼蒂克的隐喻色彩,二者相互映衬,使得肺病成

为悬置在现实生活之外的一个浪漫符号,肺病增添了女性的身体美,这在深层意义上恰恰迎合了父权制社会男性主体的审美心理,把女性置于从属的边缘地位的话,那么张爱玲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她割断了肺病与爱情之间的链条,还原了疾病本身的现实真相,为女性找到自己的身份、建立女性主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从这一意义上讲,张爱玲书写女性人物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疾病叙事揭示出女性身体的丑怪与女性焦虑,写出了女性角色的内在特质,以及她们在性别政治中所面临的复杂状况。

在《花凋》中,全篇故事以郑川嫦被粉饰的墓园和墓志铭为始,带出了她那“美丽的悲哀”的真相,进而道出川嫦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她是一座没有点灯的灯塔”。

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

全然不是这回事。

正如叙述者说的那样:川嫦的一生的真相“全然不是那回事”。川嫦的墓志铭及其被美化了的墓园成为郑先生为女儿所塑造的讽刺模型,_种违背真相的自我修正手法。这显示郑先生在川嫦死后,如何试图为女儿塑造一个美化的理想假象,以期替自己的父亲形象造势。但是,虚假的颂词一旦落到现实将宣告破灭。在川嫦患病之后,她父亲抱着“不愿把钱扔在水里”的心态,并不尽心给她治疗,任她在病痛折磨中死去。在这个意义上,川嫦的病体暗示了宗法社会中所忌讳的一种真相:女儿死亡的根源往往在于家庭本身。坟前石碑上的墓志铭“爱女郑川嫦之墓”等说辞以及坟前白色大理石的天使雕像,因而都成了反讽的对象。在这里,川嫦的肺病被放置到现实之中,映照出日常生活的残酷和女性被压抑、被言说的身份处境。

在张爱玲笔下,肺病被放置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她通过疾病叙事,实现了对女性丑怪身体的描写,揭示出女性被压抑的“他者”身份的焦虑。在这里肺病丧失了所有的浪漫色彩,它不仅没有加速爱情,反而成了爱情的障碍,它带给女性的不是美,而是身体的丑怪变形。

在《花凋》中,肺病并没有给川嫦的爱情带来几分唯美的浪漫色彩。在川嫦身上,爱情与肺病几乎同时到来,爱情给她带来了生的希望,肺病却一点点掏空了她的肉体,甚至削夺了她的女性身份。当章云藩给她看病时,让她觉得“仿佛她不是个女人,就光是个病人”。肺病把她死死地拖住,留在那个腐朽没落的旧家庭之中。关于她的病,学医的未婚夫自然早就知道结局,但算得上有耐心了,两年后才另有了人。可以说川嫦的爱情葬送在肺病所导致的身体的丑怪变形中。“她的肉体在他(章云藩)手指底下溜走了。她一天天瘦下去了,她的脸像骨架上蹦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越急越好不了。”与川嫦生病以前那种“极其丰美的肉体”,“一双华泽的白肩膀”以及充满深邃的热情与智慧的眼睛相比,这种丑怪身体的描写,既凸显出肺病对人体的侵蚀的残酷,更可以看出张爱玲这方面的书写策略。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伦理秩序中,相对于男性的“正统文化”及其“正统身体”,女性则往往被安置在“非正统”的从属位置中,女性的“非正统身体”处在宗法制性别政治和文化压迫之中。

临终前,川嫦在新来的李妈帮忙下抱病到街上漫步的描写,最能说明女性“丑怪身体”的意义。川嫦注意到旁人的眼里没有悲悯的神色,反而将她视为人间的怪物:“到处有人用骇异的眼光望着她,仿佛她是个怪物”。川嫦从别人的眼神中窥探到自身的丑怪。

此处的描写,显示出川嫦化身为“女性怪物”的特征:冷而白的大蜘蛛。这种丑怪的体验令她陷入更深的沮丧。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丑怪意象不但把她带到现实世界中,也把她带到人生的尽头,道出了她临死前对于真实现实的内心幻灭感受。川嫦抱病走出病房的经历使她最终看出了人们只能接受戏剧化与虚假的悲哀,而厌恶真实的悲剧。这也透露川嫦自己终于也体会到虚假的悲哀和真实的悲剧之间的真相。这打击也足以说明为何川嫦在此次事件后病情迅速恶化,而在不久之后便死去的原因。

可以说,张爱玲正是借助对丑怪身体的描写,彻底颠覆了男权制社会中关于肺病的隐喻与女性身体之间的浪漫想象。主人公在病中反省,最终看到了自身悲剧的真相。在这宗法父亲的名义下的郑公馆中,她的闺房象征着封闭、怜悯,病毒满布的铁闺阁把她隔离在繁华的人世之外。川嫦死前的丑怪和她死后塑立在墓前的天使替身前后参照,表明张爱玲如何运用川嫦的女性身体去书写女性内在的焦虑。

性别文化与两性话语风格 篇4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从不同的社会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男性和女性是组成社会的两个重要的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诸生理, 心理以及行为方面等的差异。早在20世纪60年代, 两性语言差异就成为社会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初期, 许多语言学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语音, 语调, 句式结构的差异上面,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语言学家开始逐步地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两性的话语风格方面, 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性别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人们, 在思想行为举止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与东方人比较, 西方人相对大胆, 开放。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同样, 男性和女性从出生下来便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性别文化下。正是这种性别文化促成了两性除生理之外的其他更多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出发, 探寻男女在话语风格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男性文化及其话语风格

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 Holmes, Wardhaugh发现在言语交际中, 男性更在乎其独立性和权势地位, 因此他们的语言显得更自信, 果敢, 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攻击性。特别是在与异性的交往当中, 他们总会不时地打断对方,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试图控制话题 (许菊, 2007) 。性别角色社会化论将两性会话风格的差异归结为其性别身份的不同。它认为社会赋予了两性不同的性别身份, 正是由于身份的不同, 在言语交际时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Fisherman (1980) 对这一理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 他说由于两性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不同, 与男性相比, 女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且更加情绪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男性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社会的主宰。从原始社会开始两性之间的分工就有了差异, 男性负责渔猎, 女性负责采集;在封建社会,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男性生理上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 男性在政治领导, 经济管理, 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就是在这样一种宣扬男性强势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社会强化了男性的主导地位, 从而也确定了他们的社会角色。从一出生, 男性便被贴上了这样的标志。在他们的姓名中常常含有“英”, “强”等可以显示其阳刚之气的词语。在成长的过程中, 男孩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男子汉, 要更多的进取心, 独立性和冒险精神。这种自古以来对男性的定性思维给他们贴上了强势的标签, 对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强势在交谈中体现为男性较为倾向于由自己来选择和控制话题, 说话的口气也较为直接。

二、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风格

Lakoff (1973) 在他的研究中总结出女性在说话时的语气较为婉转, 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不那么咄咄逼人, 且常常喜欢加一些不确切的修饰成分, 如“可能”, “也许”, “这只是个人观点”等。D。Maltz和R。Borker在研究中发现, 两性交谈时女性十分善于倾听, 并会发出赞同的声音和表情, 试图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女性这种话语风格的形成与她们所处的亚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 “男主女从”, “男权至上”的社会观点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性别观。虽然在现代社会女性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也似乎渐渐的淡出了社会, 但是数千年以来对于女性的看法, 以及社会给与女性的定位很难一时得到彻底改变。从家庭来看, 男性依然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依然沿袭着子随父姓的社会习俗;从社会来看, 虽然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 但综观各个国家优秀的, 有影响力的人物, 男性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对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儒家礼教, 在道德, 行为, 修养方面对女性做了规范和要求, 即”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妇女要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 妇言, 妇容, 和妇功。也就是说女子要能正身立本, 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 不能轻浮随便, 与人交谈时要会随意附义, 能理解别人所言, 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长期持久的社会角色定位要求女性在言谈举止方面要像个女人——温柔安静, 体贴贤惠, 善解人意, 否则将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舆论的批评 (Sandra L。M。&Nancy H。H。:2001) 。女性的这种体贴, 善解人意的性格在言语方面则表现为在交谈中大家都比较合作, 比较注意所有参与者的反应, 很少去打断说话者, 在被打断时常常会保持沉默, 一般不会发出抗议。

结语

两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自我定位, 交际行为, 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倾向。这些倾向一方面是由其先天的性别差异所决定的, 但更重要的是由其在后天成长的环境中所接受到的文化所决定的, 其中包括从小接受的不同的培养模式, 社会给与两性的不同的社会定位等等。可以说, 两性言语差异不仅仅是语言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Fisherman P。1980, Conversational Insecurity In:Howard Giles, W。Peter Robinson, and Philip M。Smith。 (Eds。) , Language: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Oxford:Pergamon。

[2]Lakoff R。1973。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Row。

[3]Sandra L。M。&Nancy H。H。, 2001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先进性别文化 篇5

从整体来看,中国女性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性别缺陷:一是平均教育年限偏短;二是教育分布不够均衡,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差异明显。

性别文化和制度是影响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压力意味着中国教育需求超过教育供给,当教育变成稀缺资源时,不外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高教育的市场价格,这样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就会在男权性别文化和制度的驱使下,把教育资源的约束转嫁给女儿,或者让女儿去打工分担儿子的教育费用,或者让独生女儿适可而止,不要上更多的学,以免给家庭增加负担;二是提高教育的入学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性别意识强的父母会在必要的时候牺牲女儿的利益,以保证儿子考高分继续深造,如,要求女儿承担更多的家务,等等。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口压力会加大传统性别文化对中国女性,特别是中国农村女性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二,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对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它是通过教育机会的减少、教育难度的加大以及教育回报的降低,来实现对中国女性教育發展的消极影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庭中,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传统性别文化,“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性别分工制度,以及容易使人产生“反正长大都要嫁人,何必进行教育投资”想法的“男婚女嫁”与“男高女低”的传统性别婚嫁制度,会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形成向男孩倾斜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最终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减少。

再如,不少女生因要做家务而影响学业,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会遭遇性别歧视,“高学历”女性在婚姻市场也会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尴尬。为此,进一步促进中国女生教育的发展,要围绕如何变革传统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寻找对策。

缩小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性别差异。对于经济拮据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村的家庭,不仅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而且还要适当开展勤工俭学,使女生在求学过程中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打破对女性的学科和专业隔离。要鼓励父母支持女儿报考传统的男性学科和专业,引导高等院校根据女学生的性别特点,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充分发挥女性在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为女性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和更广阔的求学领域。

减轻女生特别是农村女生的家务负担和求学压力,对于她们的学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在她们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疏导。建议构建学生家长、社区义工以及在读学校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以学为重,定期交换信息。

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确保甚至扩大女性教育所得到的就业回报。对各种公共立法、各级政府政策规定进行盘点,彻底清除违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容;另外,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中设立性别平等监管机构,监督和维护本行政区域内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平等状况,在初具规模的劳动力市场和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上分设必要的监控窗口,及时处理针对各种性别歧视的投诉,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帮助她们获得合理的就业待遇。

更新择偶观念,突破传统的“男高女低”的配对规则,特别是要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服务,及时把父母对“女高男低”恋爱关系的干扰和施压转变为理解和支持。除了进一步规范婚介市场,为知识女性提供可靠、放心的婚介服务以外,还要在高校教育中开设与婚姻家庭生活有关的选修课程,使高学历女性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增强料理家务、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

先进性别文化 篇6

一、作为时尚的“女汉子”

“女汉子”的称呼由来已久, 真正让“女汉子”与其他女性群体区别开的, 得益于2013年8月, 网传一张俄罗斯17岁少女的照片, 照片中少女精致的面庞加发达的肌肉, 让网友惊呼“史上最萌女汉子”, 大众对“女汉子”定位也由模糊转向清晰。

在现实语境中, 对“女汉子”的理解分两个层面。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 “女汉子”通常拒绝打扮, 蓬头垢面地上街, 挑战传统的男性审美。在行为认知层面, 她们标榜独立、坚毅的价值原则。区别于“软妹子”的娇柔虚弱, 她们修得了水管, 扛得动煤气。网友戏称“Fe (铁) +male (汉子) =Female”, “女汉子”也把这种称谓看成是一种褒奖。因此, 在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互联网时代, “女汉子”取代“白富美”等网络流行词汇, 渐成时尚。

显然, 在媒介文化日渐成熟的当下, “女汉子”已从一种概念发展至一种精神符号。作为一个概念, 它是一个相对于男性他者化的产物, 将角色失调和性格错位掩盖在大众虚捧“女汉子”的浪潮声中。从网友对“Female”的另类解读中, 不难看出, “铁”+“汉子”这些原本隶属于男性范畴的角色特征, 被现代女性欣然接受, 并以一种近乎炫耀式的口吻传播。恰如学者在研究女性主义批评时所指出的, 女性若想进入为男性服务的话语体系, 只有两种途径, 要么作为男性的同性进入话语, 即站在他的立场、承袭他的概念, 用他规定的符号系统发言;要么用话语体系中的空白、缝隙及异常的排列方式来言说[1]。显然“女汉子”在话语表达的系统中, 大多以赞颂男性气质、发扬男性品格为沟通桥梁, 也因此, 她能顺利潜入男性主体意识的中心, 将自身整合到一致和谐的父权秩序中来, 使女性浮出历史的地平线。从深层意义剖析, “女汉子”这一精神符号的呈现, 表明女性渴求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消融男性文化长久以来对女性的孤立和排斥。

尽管“女汉子”代表的文化含义不止一种, 它暗含的话语规并非完全契合女性的现实发展。但“女汉子”的传播, 表达的是一个与中国社会转型及文化变动有着深刻关联的流行词汇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从它的生产与传播过程, 可以窥探到性别传播历经的变化。

二、社会建构视域下的性别奇观

“女汉子”成功地在女性身上展现了男性的气质魅力。这种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糅杂的方式, 使得“女汉子”成为继“女屌丝”后又一个风格迥异的亚文化群体。然而在父权至上理念尚未褪去的中国社会, “女汉子”为何能还能大胆演绎现代独特的性别奇观?

事实上, 由于从小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的改变, 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和认同有新的诠释, “女汉子”是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习得的符合现阶段参照体系的范式之一。

拉尔夫·林顿认为:“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2]随着社会分工的成熟, 女性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她们在诸多领域的卓越表现, 促使社会对女性的规范也不再拘囿于成为男性的附庸。“女汉子”正是在拥有女性外貌的基础上, 沿袭男性英勇、果敢的品质, 汲取两种性别优势于一身。可见, 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对性别信念起到了强化作用。

“女汉子”的流行也是一个群体寻求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不仅女性, 男性群体也试图从“女汉子”的精神符号中寻求某种寄托。女性自诩“女汉子”的意图旨在推动社会建构更加平等、合理的性别规范。在新自由主义所开启的这个酷热的丛林时代里, 社会福利的不完善, 社会资源的垄断, 都放大着女性的职场压力。为此, 女性隐藏起自己的性别特征, 把自己打造成强悍、无坚不摧的“女汉子”形象, 这种身份的改造为她们赢得社会地位。同样, 这种潜意识地把男性气质认为是高级的角色改造, 实际上是以一种含蓄的话语方式消解了男性的危机感。

从社会建构的视角剖析“女汉子”现象, 得出女性若想不被父权体系中的权力宰割关系所影响, 关键在强化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 而非建构个别或少数群体的异质属性。从中也观察到, 性别文化一面维持主流价值, 而另一面又保留适度空间供个人进行协商或反叛。

三、“女汉子”的传播:性别亚文化实践

“女汉子”图绘了崭新的女性价值, 即女性收编男性气质, 构筑和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然而“女汉子”现象是否符合这个时代人们对两性关系的想象?

文化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认为一种性别身份的获得, 事实上是一个不断引用、不断重复的操演过程。从“白富美”、“女屌丝”、“萌妹子”到“女汉子”, 女性身份的不断演变映射出她们对现世人生有更为广泛的认识。从文化实践的角度, 可以将女性身份演变的过程, 看成是女性亚文化的一次经验性的实践。

有学者借鉴布尔迪厄的批判社会学理论和巴特勒“表演”理论对亚文化现象进行探讨, 提出了“亚文化资本”、“场景”和“族”等新范畴[3]。这些理论实践有助于笔者从文化经济逻辑解析女性亚文化的实践意义。当“自嘲”和“恶搞”成为一种社会大众所崇尚的“亚文化资本”时, 会催生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链 (生活方式) 和“场景” (互联网) 。互联网上崛起的“女汉子”现象正是这条产业链中的冰山一角, 这也意味着“女汉子”既成为女性“表演”的内容又变成网民“消费”的对象, 而有资格“消费”女性亚文化的群体可能形成一种共通的品位感和群体归属感。这也可以解释男性群体对“女汉子”现象抱积极态度的原因, 他们从“消费”女性的过程中找到提升男性特质的新途径。

作为一种表征实践, “女汉子”现象展现女性群体矛盾的多样化。社会对“女汉子”的包容, 看似是一种倡导性别平等的积极表现, 实则隐藏着新的不合理。从精神构筑层面来说, “女汉子”对女性气质的贬低和对男性气质的推崇, 映射女性对自我“风格”定位的隐忧。女性借由“女汉子”的包装, 形成“富有意味和不拘一格”的风格, 即试图在女性身上复制男性。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实现对女性的解放, 反而是鼓舞男性中心意识以另一种更隐晦、更彻底的方式形成对女性的压迫。有女性主义者已经意识到该问题, 所以她们一面借由这种亚文化“风格”批判性别不平衡, 试图通过“女汉子”的称谓在幻觉和情感上回到“她是中心”的时期, 一面又陷入自我矮化、自我解嘲的迷雾中。借由“女汉子”现象, 可以观察到, 在看似性别意识模糊的背后, 掩藏的是一种被掩饰的焦虑和不加掩饰的自渎。

总之, “女汉子”的角色是一个对比的产物, 它解构了当代性别规训, 将女性与从男性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作为信息爆炸的副产物, 它替隐匿于网络背后的女性群体, 赢得了虚拟社群里相对平等的性别权力, 并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从虚拟社区蔓延到现实语境中, 这是性别传播的积极意义。但笔者认为, 抛弃自身的气质魅力向男性妥协的方式, 表明女性依旧无法摆脱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枷锁, “女汉子”的反抗终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抗议。透析“女汉子”现象, 我们对互联网时代的女性角色、女性地位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也更加期待通过女性文化实践来重构一个健康、平等的两性世界。

参考文献

[1]孟悦,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14.

[2]柴志明, 冯溪屏.社会学原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02.

先进性别文化 篇7

一、从文化角度看“性别歧视”语形成的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 其文化精髓《圣经·创世纪》中提出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和传说。夏娃 (Eve) 是由亚当 (Adam) 的一条肋骨 (rib) 造成的。亚当说:“This is now 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 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也就是说, 在古英语中, woman一词是从wife加man变来的, 意为wife of a woman。这就是建立男女关系的开始。这也为“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和“男性中心论”等“性别歧视”语提供了历史依据。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语表现的几个层面

(一) 从字法和词法看英语“性别歧视”语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表现最明显的是在词汇的使用上。词汇中的性别歧视集中体现在“标记”、“大小”和“褒贬”上。人类自父权社会以来, 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在构词上表现为: (1) 复合词:国家是男人统治的 (kingdom) ;整个人类是属于男人的 (mankind) ;有职业的是男人 (policeman, businessman, postman, milkman, fisherman, fireman, weatherman, forefather) , 如果强调具有某种身份或职业的女性时, 就要在该词前加上woman, madam或female等。 (2) 词缀:大多数指人的名词, 表男性的不会加词缀, 而为了区别于男性, 要明确身份特征时, 就一定要借助后缀如“-ess, -ette, -ine”等表示, 如authoress, actress, poetess, countess, hostess, empress, mistress, princess, benefactress, governess等。从构词的“褒贬”来看, 英语词汇中表示男性的词汇大多是有肯定内涵的“褒义词”;而对应的表示女性的词汇则大多是带有否定的“贬义词”, 甚至带有轻蔑或与性有关的色彩。以英语中不同性别的对应词为例, bachelor是“未婚男人”, 暗示“自由”, 带有“快乐”和“冒险”的色彩;而spinster是指“未婚女子”, 含义是“老处女”、“从事纺织的女子”, 表示“孤僻”又“沉闷”的意思;又如wizard通常是指“奇才”;而witch则往往指“巫婆”。

(二) 从句法和语义上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

从语法上看, 英语句法的理据是在表达第三人称时, 都用男性的代词和名词he, his, him, man兼指男性和女性, 男性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男女两性的表达形式, 实际上反映出男子中心主义。

在语义层面审视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比如有些无标记名词的词义发生贬降, 且专门用来指女性。slut和slattern原来是通性词, 指“不注重外表的人”, 而今专指女性, 意为“懒妇、邋遢女人、娼妓”等;另外还有些比喻男性的词语多带褒义, 而用于女性的词语却多是贬义的, 像“a man is successful、a woman is sexy”;除此之外, 还有同一个词用于男性是褒义, 用于女性是贬义。如He is a professional (医生或律师) , She is a professional (特指call-girl或street-girl等) 。

(三) 从日常文化习惯等方面看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

妻随夫姓的传统是性别歧视在英语中最突出的例证。姓名作为一个指称, 是一个人存在和身份的文化象征, 结婚后女性随夫姓的习俗实际上是放弃个体独立的存在, 从而依附和归顺于另外一个人。例如在英语文化中, 在教堂举行婚礼时, 牧师会当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很明显, man和wife在两人结婚后, 对女性称谓所包含的文化意向完全改变了。因为婚后的男子仍然是man, 而女子就变成了wife。

三、总结

性别歧视这种社会现象在英语的使用中俯拾即是。英语性别歧视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词汇的使用上, 尤其是“性别歧视”语在字法、词法、句法、语义、习语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种种表现, 将会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白解红, 2000, 《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刘晓天.从标记、大小、褒贬看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先进性别文化 篇8

关键词:性别文化,农村,型塑,政府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先进性别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之,落后性别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当前农村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妇女的解放与发展,也在很多方面对男性形成了束缚与羁绊,并严重阻滞着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作为国家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与改造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是型塑性别文化的重要力量,其型塑目标的定位也往往与国家特定时期的整体发展战略关系密切。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构成了特定时期政府型塑性别文化的宏观背景,它无论是对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定位,还是对这种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不同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目标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做一纵向梳理,并从二者关系模式的视角论述当前政府型塑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可行性。

一、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如何取得政权合法性,如何恢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和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社会主义大厦的难题。资源的匮乏、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作用和贡献再一次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强调。1955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2]为彻底解放妇女生产力,国家秉承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男女平等思想,运用意识形态、政治动员、行政干预等手段做出了一系列努力。1950年的《婚姻法》改变了妇女在传统家庭中的无权地位,把她们从男性的“附属品”转变成在家庭中拥有独立地位的个人,并得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顺利参加劳动生产。《土地法》与《劳动保护条例》使农村妇女不仅与男子一样以个体身份获得土地分配权,也在劳动上实现了与男子的同工同酬,由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变成创造者。《选举法》与《宪法》都明确规定农村妇女享有同男性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通过鼓励参与政治生活,使之具有与男性同等的人格尊严。另外,国家还通过舆论环境的型塑,意识形态的宣传与动员,把“劳动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做得到”等构建为主流话语,为妇女解放、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变革创造有利的话语空间。

在政府的倡导与鼓励下,妇女大规模地参加农田劳动。1950年时,在新解放区只占妇女劳动力的20%—40%;而到1957年,农村适龄妇女中则有70%参加进来。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思潮下,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店等的相继出现,解决了农村妇女参加农田劳动的后顾之忧。1958—1959年,参加农田劳动的妇女达到了90%,年平均劳动日约250个,相当于男劳动力的3/4,而且在男劳动力被抽去大炼钢铁与兴修水利时,妇女不仅挑起了农业生产的大梁,且一部分如驾驶员、饲养员、保管员等非农岗位也由妇女充任,形成了农村妇女的第一次全面参与。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妇女的这种社会参与并非完全是我们想象中的令她们欢呼雀跃的所谓“解放”。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获得与提高虽然改变了传统的两性分工,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劳动者,并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但当时以体力与畜力为主的劳作方式决定了她们在经济活动中只能充当男劳动力的助手与配角,其劳动参与具有低层次(非技术性)与不完全参与(阶段性或季节性),且容易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出现回潮或“逆转”。在公共食堂解体后,农村妇女既要承担传统的家务劳动,又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生活负担格外沉重。在参加田间劳动时,农村妇女不仅没有得到“四期”保护,还以男性为标尺,挑战身体与心理承受的极限,虽出现了很多令人敬仰的“铁姑娘”,但她们的身心却受到了极大创伤。

上述表明,这一时期,在型塑农村性别文化、促动农村妇女参与农田劳动上,政府的出发点不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参加劳动能为农村妇女带来什么好处”,而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鼓励农村妇女参加劳动能带来什么好处”。政府的价值取向并非使农村妇女通过参加劳动获得自身的解放与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她们的劳动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亦没能把男女平等原则贯彻到底,没能触动男女不平等的男权制根基,反而通过以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各种土地改革运动、经济策划及经济利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以男性为主的父权文化及与其相应的两性关系,农村妇女在两性中的弱势地位亦没能得到改善。阮新邦通过对农村妇女的研究发现,“新中国建国初期,那些解放妇女的法律大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并非真正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权益,因而在不同的时段,由于经济上的需要,国家立法和对女性角色的宣传都是以繁荣国家经济为大前提的”[3]。简言之,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完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源在此过程中被工具化了。

二、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吸纳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整体战略目标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利益关系与价值观念,也给农村妇女、两性关系带来了深刻影响。农村妇女从“国家人”、“公社社员”变为“社会人”,失去了国家和集体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与男子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与机会,农村妇女就业呈现出多样性,但因市场规则的性别中立与女性发展的先天不足,更多的妇女滞留在农村与农业中。与此对应的是,非农转移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第二蓄水池”的概念,即如果把农村劳动力看做整个社会工业劳动大军的蓄水池的话,那么农村妇女便是这个蓄水池的蓄水池。如果肯定外出与非农转移能够获得更多发展资源与机会,那么则可以认为在新的资源分配上,农村女性再一次处在了不利的地位。虽然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作用的空间有所缩小,但对此还是给予了一些帮助和保护,如政府为拓宽农村女性的就业渠道、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所提供的各种技能培训或中介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培训与中介服务几乎全是家政服务、服务员、保姆之类的与女性传统家庭角色有关的工作,它们虽为农村女性的有酬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的现实需求,但绝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培训与服务仅仅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实用性需求,而无益于她们战略性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从正规劳动力市场中被剥离出来而集中到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市场发育过程中男女劳动力新的分层,性别隔离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化了。

另外,在经济赶超战略指导下,各级政府均将自己所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政府也不例外。基层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组织目标与行为模式,并且在政策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一种选择性政策执行的逻辑已经在基层政府中逐渐形成。所谓选择性政策执行,指的是基层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权衡与选择性,它是一种以政府为本位而不是以社会和公共利益为圭臬的政策执行模式[4]。如林德布罗姆所言,“一个人在选择了价值的同时,也就在政策方案之间进行了选择。”[5]基层政府在实际运作中,基于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性别平等的价值排序而进行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行为,对农村妇女地位提升的程度与对性别文化型塑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譬如,在促进妇女进村委问题上,虽然为保护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而实行的倾斜政策有利于促进妇女对村治的参与,且基层政府也并非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但在“政治稳定,经济先行”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以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发展优先观念指导下,基层政府会“暂时搁置或忽视一些价值层面的考虑,性别公正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往往被简化为经济参与或干脆被经济发展所遮蔽,性别公正的政策被当作经济政策的附属条款”[6]。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领导人对于彰显性别平等的农村妇女民主参与不是没有认识,但在经济效益取向的政绩要求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把招商引资等经济绩效明显的项目放在优先顺序。同时,农村妇女因其弱势地位,很少会因利益受损而威胁到农村政治稳定的维权与反抗,这就更使得其权益保护和落实等问题,在基于结果的计算中被政府或相关部门放置在非重点关注的位置上。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提升农村妇女地位的目标是被吸纳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的。“求富”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也被国家视为是包括男女两性在内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女人”并未从“人”中独立出来,性别文化改革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和搁置了,对于性别不平等现象,国家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并未对此作出太多的关注和努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处于性别差异缩小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推进的,在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妇女状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标志是重又出现了性别分化的趋势,性别差异扩大。其表现是女性从社会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转移。角色移位的结果是,男性的社会角色在强化,女性的家庭角色在强化。”[7]

三、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伴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无疑,这其中的“人民”是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即是说,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她们的各种权益,促进她们与男性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就农村妇女自身而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性解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性意识、主体意识觉醒,尤其是市场经济催生的个体意识的增强,她们对自身所处的弱势地位与遭遇的性别歧视有了更多的认识,逐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与男性一样的人,还是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因此,她们不仅要求改变性别不平等现状,实现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与权力,而且还追求作为一个区别于男性的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到“女性私人生活”场景,“女性的”和“个性的”标签不由分说地被贴在了“现代化”的大车上,甩也甩不掉……[8]

而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妇女问题,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妇女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自助自救,各种民间的妇女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也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在改革中面临的具体困难。一方面是各级妇联组织及时调整自身角色,由原来的强调“动员妇女参与社会”转身为“呼吁社会关注妇女”,明确了“为妇女做事”的基本立场,开始为解决妇女问题寻找办法,而非仅仅是向妇女传达党和政府的指示。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妇女发展的关注与投入,既督促我国政府践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履行在《消岐公约》、《行动纲领》等中规定的责任,又通过“请出去”与项目资助的形式帮助中国妇女的发展。“请出去”指资助妇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项目资助”指的是通过资金援助,扶助贫困地区的地方妇女NGO组织发展,这些都加强了中国妇女与世界各国妇女间的交流,加快了中国妇女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当前,在国家整个发展战略中,“全面和科学发展”开始取代单纯的“GDP崇拜”,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成为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和性别文化的重塑,即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是整个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开始获得了自己独立的而非工具性的价值。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与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这种相容性,将为政府通过采取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政策进行农村性别文化的变革提供可能与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华妇女全国联合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4.

[2]中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3]阮新邦.婚姻、性别与性——一个当代农村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0.

[4]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Lindblom,CE.The Science of“Muddling Through”,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no.2(1959).

[6]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7]潘贵玉.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800.

商业广告性别语篇的跨文化分析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跨越国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告不断涌现, 商业广告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今的广告如果仅依靠提供产品信息已无法吸引消费者, 广告设计者必须多从受众角度考虑, 精心设计, 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二性别语篇

Ron Scollon和Suzanne Scollon在《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中指出, 即使男性和女性的成长家庭背景相同, 所受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也一样, 男性与女性语篇系统仍然在众多方面存在着差异。Deborah Tannen将男性和女性形成的不同诠释框架用九个维度进行分析:亲密与独立、关联与身份、包容与排他、关系与信息、和睦与报道、团体与竞争、问题与解决、新手与专家、倾听与演讲。

男性注重独立和身份, 重视话语的信息功能, 竞争意识强烈。在倾听他人问题时, 男性倾向于表现出专家的形象, 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一种请求, 因此无论是否可行, 他都会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相反, 女性更强调亲密、关联和包容, 他们更倾向于将话语作为建立关系的方式, 她们更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在倾听他人问题时, 女性就像一个遇到问题的新手, 她们会反过来将自己的问题告诉别人, 以此表明她们理解对方所处的情境并对其表示同情。

1. 男性广告语篇的特征

男性语篇注重独立、身份、竞争, 关注信息本身, 因此, 男性广告多以理性诉求为主, 其语篇特点如下:第一, 文风简洁, 直截了当, 以理性诉求为主。

男性更加关注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希望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因此, 男性广告追求直截了当。

中文广告案例:

“8倍双离合变速器, 2.4L直喷发动机, 为破局而生。” (东风本田思铂睿)

“45W能做什么?格力1赫兹变频空调, 国际领先, 最低功率只需45W……” (格力空调)

“一晚仅需1度电, 美的全直流变频空调。” (美的空调)

英文广告案例:

“Ask for More.” (美国More香烟)

“Just Do it!” (美国Nike)

“I’d walk a mile for a Camel.” (美国Camel香烟)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美国某助听器)

上述几则广告,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都十分简短、直接, 英语广告语篇甚至不超过10个单词, 其中的“8倍”“2.4L”“45W”“1赫兹”“1度电”“a mile”“5000”都以具体数字呈现, 信息明确, 说服力强。

第二, 彰显独立的身份。

男性大多具有很强的身份意识, 追求个人独特的身份特征, 很多男性广告也体现了这点。

中文广告案例:

“知己的味道, 领袖的味道, 好酒, 满怀男人的味道, 衡水老白干, 喝出男人味。” (衡水老白干)

“……我的生活, 我的态度, 我的选择,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 (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

英文广告案例:

“Be your own boss!” (美国Boss香烟)

“What sort of man read playboy?He’s his own man.An individualist.” (Playboy杂志广告语)

“For the man who makes his own rules.” (Premier威士忌)

“Unique in all the world.” (福特)

上述几则广告中使用的“领袖”“男人味”“boss”这些性别词, 以及“我的……, 我的……, 我的……”、“your own”、“his own”、“individualist”和“unique”都彰显出男性独立的身份特征。

第三, 突出竞争、成功与自信。

争强好胜是男性的天性, 崇尚竞争, 追求成功, 通过竞争获得自信是大多数男性的梦想。

中文广告案例:

“3D智能贴合系统, 面对挑战, 完美应战, 我‘型’。” (飞利浦剃须刀)

“放心吧, 从小到大, 还没输过呢, 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劲霸男装)

“男人的脸, 不断面临油的挑战, 再多挑战又怎样……满脸自信, 打破陈规, 妮维雅男士。”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

英文广告案例:

“Take the Pepsi challenge!” (美国百事)

“Ready for your next challenge?” (电信服务公司)

“The label of achievements.Black Label commands more respects.” (威士忌)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美国某助听器)

上述广告中使用的“应战”、“我‘型’ (与‘行’谐音) ”、“没输过”、“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challenge”、“achievements”、“respects”以及“trust”都体现了男性的自信和竞争意识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除了从言语上突出男性的独立和竞争特性外, 从广告的视觉效果上讲, 无论是中文广告还是英文广告, 男士大多西装革履, 冷静睿智, 甚至有一个或多个美女相伴, 这些都能够很好地激发男性的追求冲动, 进而达到销售目的。

2. 女性广告语篇的特征

女性由于注重关系、包容、爱情、家庭, 更加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 因此女性广告多以感性诉求为主, 其语篇特点如下:

第一, 文风复杂, 多用形容词, 以感性诉求为主。

女性比男性心理更加敏感, 思维更加细腻, 女性产品的广告中形容词和修饰词的出现频率很高。而且, 女性对近义形容词的词义也有更深的体会, 更容易区分意思相近的形容词。

中文广告案例:

“是什么让我的肌肤如此柔软、细滑?秘密是沐浴时使用多芬柔肤乳霜沐浴乳, 特含1/4滋润乳液, 深入滋润, 改善肌肤纹理, 肌肤尽现柔滑……” (多芬沐浴乳)

英文广告案例:

“It gives my hair super shine, super body and leaves it smelling fresh as a meadow.” (美国某洗发水)

上述广告中的“柔软”、“细滑”、“滋润”和“Shine, super, fresh, meadow”这些词语都抓住了女性敏感的心理。在大部分女性化妆品广告中, 细滑、光泽、紧致、白皙、净白、水润、水嫩、幼白、天然、温和、红润、透亮、年轻、晶莹剔透等形容词频频出现。这些形容词通常能牢牢抓住女性细腻的内心,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宝洁公司2012年宣布, 由于SK-II的广告深受女性的喜爱, 使其成为宝洁公司旗下第一个销售收入超越十亿美金的亚洲品牌, 也成为了宝洁高档商品部门中的第一个“十亿美金品牌”。

第二, 突出对爱与被爱的渴望。

女性对于爱情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 因此许多女性广告以爱情为题材, 或者以爱情为背景。

中文广告案例:

女:我是你的什么?

男:你是我的优乐美啊。

女:原来我是奶茶啊?

男:这样, 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优乐美奶茶)

“绿箭口香糖, 清新口气, 你我更亲近。” (绿箭)

“5星柔顺, 唤起爱。” (飘柔洗发水)

“那几天, 就要宠你。” (洁婷卫生巾)

“我是女人, 不要做超人, 我要你呵护我, 就像立白皂液, 来自天然, 浓浓呵护, 像被爱, ……” (立白皂液)

英文广告案例:

“Share some calcium with the ones you love.” (某牛奶广告)

“Ludanlan cosmetics——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 (绿丹兰化妆品)

这几则广告就抓住了女性渴望爱情的心理, 所用的“把你捧在手心”、“你我更亲近”、“唤起爱”、“就要宠你”、“我要你呵护我”、“呵护”、“被爱”、“the ones you love”以及“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都突出反映了她们对彼此关系的关注, 对爱与被爱的渴望。这类广告给消费者的感受是, 用了他们的产品, 你就能够得到他人的爱。他们着力阐述产品能提高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 进而赢得女性消费者, 这就是很多广告的设计思路。

第三, 突出“家”的概念。

女性对家、家庭、家人倾注了更多的关注, 女性广告在很多时候都会突出“家”的概念。

中文广告案例:

“红棉保温瓶, 温暖你家庭。” (红棉保温瓶)

“过年要回家, 思乡的心, 团聚的情, 过年记得把旺旺带回家!” (旺旺)

“柯达胶卷, 属于你的家庭欢乐。” (柯达胶卷)

上述几则广告中的“温暖你家庭”“回家”“团聚”“家庭欢乐”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家”的概念, 体现了女性对家的重视, 表达了女性对于家庭的关爱和对家庭和谐的追求。

三结论

男性由于注重独立、身份、竞争, 关注信息本身, 因此, 男性广告多以理性诉求为主, 用词平实, 直截了当, 以逻辑说理方式呈现, 辅以数字来增加其说服力, 此外, 广告多彰显男性独立的身份, 突出竞争、成功与自信。而女性更加注重内心感受、爱情和家庭, 关注信息是如何诠释的, 因此女性广告多以感性诉求为主, 文体风格复杂, 多用形容修饰词, 题材多以爱情、家庭、友谊为主, 以突出女性的同情心, 以及对亲密、关系、家庭的关注。如果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时能充分考虑男女性别语篇的不同, 设计符合男女心理的广告语,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刚.广告英语3000句[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王燕希.广告英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刘海燕.两性产品广告英语词汇特点的对比[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 , 2006

[4]范亚刚.中美广告讯息内容的对比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5]刘新兰.英语广告文化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5) :150~152

[6]胡凯.女性化妆品和男性化妆品广告的文化内涵分析[J].中国市场, 2014 (34) :22~23

[7]高盈.浅谈广告语言的性别差异[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5~28

[8]韩素梅、韩燕.市场经济十年以来电视广告性别形象变化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2)

先进性别文化 篇10

【关键词】英语 语言文化 性别歧视 规避

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项载体,体现出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习俗以及社会文化。然而,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一些性别歧视也逐渐从语言中呈现了出来。在性别歧视中,往往将男性放在一个主体和中心地位,对女性则是歧视和侮辱的成分较多。

一、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

1.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文化中,女性的称谓通常是在依靠男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尊称一位男性的时候,通常说Mr,而称男子的妻子为Mrs, 所以很多时候只要通过女性的名字就可以判断她是否结婚,而男性却没有办法确定。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名称改变,很多时候女性都会遗忘掉自身最开始的姓。

2.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文化中,一些词汇也非常直接的体现出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比如有些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男性,但是形容一个女性则是不可以的,如virile(刚健的)。另外,在英语语言当中,有很多词汇的词根不仅是以男性为主,同时这些词汇还可以用来代表整个男女集体,而将这些词根进行演化之后就可以用来代表女性。

3.语义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通过对英语语言的研究发现,在大量的英语词汇中,用于对男性的形容词汇通常都是褒义和积极的,而用来形容女性的词汇多数则是贬义的,即便是之前有一定的褒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多对女性的用词基本上都演变为了具有一定贬义性的词汇。比如wench一词,在过去的时代里,wench一词仅仅指的是一般姑娘或者村里来的姑娘,但是进过时间的推演,现在却成了娼妓和荡妇的代名词了。

4.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下面的谚语集中反映了妇女受欺凌、歧视的社会地位。如: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女人头发长,见识短)。Many women,many words; Many geese,many turds.(鹅的屎多,女人的话多)。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毛驴登梯时,女人才有才智)女人常常被拿来与动物相提并论。

二、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

1.宗教文化因素。在旧时代中,由于基督教的兴起,人们总以为男人才是社会的领导者,而女性则只是一个从属品。并且人们也更认为亚当是经过夏娃的诱惑才偷吃了禁果,所以女性的地位更加受到了压制。加之男性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人们对女性的歧视也变得更为严重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英语语言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比如,在英语语言中male和man经过派生边形成了female和woman等词语。

2.社会文化因素。其实不仅仅是英语语言中对妇女有一定的歧视,可以说在以往的历史社会中,整个西方都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通常女性不仅地位比较低下,同时很多时候还被当做是商品或者是财产进行转移。在英语语言中,人们认为男性才是经济领域中和社会政治中的主体力量,而女性则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也是直接造成男女不平等的一个社会文化因素。

3.传统思想因素。在英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的语言使用中便早已习惯了对女性的歧视,并且愈演愈烈。因此使得很多以往并不具有歧视女性的语言词汇却逐渐演变成了有歧视和有偏见意义的词汇了。比如之前英语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汇Tart,它最早的意思其实是水果蛋糕,但是经过社会的发展先后又有了新的意义,首先可以用来指受人喜欢的女人,接着又表示令人心情舒畅的女人,而目前则指在道德上比较放荡的人。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便可以看到,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一些用来修饰女性的词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规避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对策

1.用中性词替代男性词汇泛化的现象。避免运用一些男性派生词演变过来的指代词语,比如用humanity、people以及person来代替mankind以及man等,另外还可以用chairperson和salesperson来代指chairman以及businessman等。

2.使用新创造的词。经过上世纪的女权运动,目前在语言词汇上已经创新出了很多新的词汇,不仅没有歧视意义,同时在使用上也很方便。所以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从语言上很好的改变歧视性,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从社会文化上改变对女性的歧视。

3.适当改变两性词的传统顺序。很多时候在称呼男性和女性的时候,通常都是将男性称呼放在前面的,所以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称呼顺序,比如将men and women、husband and wife以及boys and girls等换成wife and husband、girls and boys以及women and men这样的顺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尽管非性别歧视用语的改变并不明显,但是人们对非性别歧视语言却有了更多的重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女权主义者的推动创新,非性别歧视语言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性别歧视性用语也将会在英语语言中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戴萍.从语言学的角度浅谈性别歧视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1).

[2]刘小云.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变革[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

上一篇:偶氮苯化合物下一篇:法律移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