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意识教育

2024-10-19

性别意识教育(精选12篇)

性别意识教育 篇1

一、引言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 (sex) 和社会性别 (gender) , 生理性别是自然的、先天生成的, 社会性别是社会的、后天形成的。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和“女人”的教育, 包括生理性别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两方面的内容。科学的性别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 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生理性别教育学科体系,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 除了某些高校因专业需求, 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女性学、女性研究方面的专题课程之外, 鲜有高校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教学课程, 甚至许多高校教师根本就缺乏社会性别教育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利用现有的课程和教学资源, 挖掘现有课程所具备的性别教育潜质, 巧妙合理地将社会性别教育切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 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权宜之计。而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方面来考察, 我们都会发现影视教学正是一门具备性别教育潜质的课程。高校可以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 通过对影视艺术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探索, 巧妙地把性别意识教育贯穿在艺术教育之中, 事半功倍地同时实现艺术教育和性别意识教育两重目标。

二、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性别意识是社会中的人们在自身文化背景影响下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男女两性特点及两性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觉的性别意识包含对两性地位、作用和价值的清醒认识, 对自我性别的高度认同, 对社会文化中不合理性别因素的敏锐觉察等重要内容。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接关涉到一个人的自我角色定位, 并影响其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个人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而且会通过他们的家庭角色及社会职业进而影响到家庭的质量和两性的关系。而两性关系又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制约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影响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进程。“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 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 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 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在我国, 漫长的父权传统, 以及悠悠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历史, 形成了贬抑女性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此我国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 就业歧视、家庭暴力等两性不平等现象至今依然普遍存在, 且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两性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将其消除于初始和萌芽状态, 对社会失调防患于未然, 才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天之娇子, 代表着中国新生代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他们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他们的性别意识是决定未来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 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格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也是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准备期, 性别意识教育尤显重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性别研究、性别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和教育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68%的大学都开设了性别教育方面的课程, 700多所高校开办了女性学专业和研究中心, 其中一些高校还设立了硕士、博士点。韩国和日本也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现代意义的女性研究。相形之下, 我国高校的性别教育状况很令人担忧。虽然已有一些大学成立了有关妇女与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几所学校已经开设了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但是, 在绝大部分高校, 性别教育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保守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自觉意识, 甚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性别歧视。

由于学校教育中性别教育的缺失, 学生对社会性别问题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的层面, 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深入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目前, 在我国许多高校, 无论男生或女生都存在性别意识淡薄, 性别意识偏颇、僵化, 性别认同困惑等问题。有研究表明, “我国高校较多女大学生在性别意识上表现出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同;强烈的性别自卑;期望值和竞争意识、成就意识水平较低;缺乏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的责任等缺陷”。[3]“在男性大学生中, 因为自己外部形象和个性气质不够‘威猛’、‘豪爽’而自卑的学生有之, 盲目地通过抽烟、酗酒、骂粗口、寻衅闹事等行为方式以显示自己‘男子汉气概’者有之”。[4]而且, “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性别认同问题, 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会接待不少同性恋、异性癖以及其他对性别感到困惑的案例”。[5]

在举国上下协力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 在我国高校实施性别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教育的可行性

影视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视听传媒已经形成明显的媒体霸权和接受强权。影视艺术的诞生,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育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今天的高校教育中, 影视艺术更是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教学功能。当代大学生是在电影、电视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影视文化深深地渗透于他们的成长历程, 影视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以说, 影视是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影视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影视作为一种新的高校教育手段, 在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影视艺术也一定能在高校性别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 影视能为高校性别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影视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影视作品。影视是一种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形态, 影视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因此必然会受到现实中性别格局、性别观念等的影响。性别因素在影视世界的渗透是十分深广的。从创作方面看, 性别不同的编剧和导演基于不同的生理性别经验, 更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形成的独特社会性别经验, 会将其性别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影视作品, 使影视作品在思想内容、形象塑造、情节架构等方面打上编导性别特征的印记。例如在不少男性编导的作品中, 都能不同程度地看出父权文化和男性权力意志的投射。女性导演们则会凭藉女性敏感的心灵和独特的视角, 自觉不自觉地将女性意识、女性情感灌注到影片创作中, 竭力表现女性生活中的幸福与欢乐、迷茫与痛苦, 传达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 展现出迥异于由男性编导的影片的性别取向。而从影视的接受方面来看, 观众的性别身份、性别立场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影视中的“性别”不只是单纯的有关男性、女性的自然生理属性, 它更负载着影响社会性别形成的诸多历史、文化内涵。而这些无疑正是对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最佳素材。

其次, 从教育形式上来说, 影视的审美性、形象性, 以及影视所先天具有的传播优势, 等等, 也使得它在性别意识教育方面具备了其他艺术课程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一方面, 影视在传播方式上独具优势。影视的符号系统主要是运动的图像与声音的结合, 以直接、真实、生动的形象再现来反映生活、记录事态、传播信息, 可以让学生从直观化的视听形象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另一方面, 影视的内容和式样丰富。影视以新闻报道、专题讨论、实况转播、故事片、科技片、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多种式样, 兼容了语言、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特性, 为话剧戏曲、相声杂技、知识竞赛、问题辩论、时装表演、体育实况等各类形态的文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表现天地。此外, 影视文化传播的迅捷性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诸多的优越性无疑能促使影视文化广泛地介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并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已经形成以素质教育体系、相近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三方面构成的完整而又有层次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传播教育运作体系。”[6]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优越性, 在影视教学中切入性别教育, 就会效果显著地将高校性别教育落到实处。

四、在影视教学中进行性别教育的实操性

科学的性别教育是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的性别公平教育, 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身心发展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教学模式。科学的性别教育在高校应该具体体现为:让大学生了解有关性别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自觉的性别意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性别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 认识社会性别形成和消除的历史必然性, 将社会性别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提高大学生的性别觉悟, 促使其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 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 最终实现保持心理健康、提高个人素质、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教育, 首先应该注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可能影响到学生性别意识形成的因素, 比如学校应注意教师的教育思想中性别观念是否合理,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检视作为教学素材的影视作品能否体现先进的性别文化发展方向等。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应该在于对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性别内涵进行挖掘, 使学生在共同探讨影视作品性别内涵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具体来说, 在影视教学实践中, 性别意识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首先,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男女两性的生存境况、编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性别立场和性别观念, 以及男女两性在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等等。例如, 对一些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影片的分析, 无疑可以成为高校性别教育的典型范例。以黄蜀芹编导的影片《人鬼情》为例, 影片通过叙述女主人公秋芸童年不幸失母、青年爱情受阻、中年婚姻痛苦的命运发展史, 生动细腻地展示了一个女人的心态、情感与呐喊, 是一部彻底的女性生活寓言。片中坦率地对女性的历史命运提出质询:已然功成名就的秋芸今天的一切是幸运抑或不幸?作为女人, 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无疑从深层次反思了当代女性谋求发展所面临的文化话题。又如刘苗苗的《马蹄声碎》, 影片从反传统的角度反思中国女性的欲望和境遇, 影片叙述的是红军长征时8名女兵被大部队放弃后仍旧追赶部队的故事。影片中一再强调, 尽管环境极端恶劣, 但女兵们仍未忘记女性身份, 仍未丧失女性意识。影片真实地把握了女性命运在历史进程中呈现的复杂性, 也十分大胆地在革命历史题材领域思考女性的欲望、性别差异和主体性问题。如果教师能围绕影片内容进行相应的性别意识内容分析, 并指导学生就影片进行一些与性别有关的话题的讨论, 那无疑将会很成功地实现性别教育。

其次, 反思影视作品中诸如性别偏见、性别冲突、性别歧视等种种不合理的性别问题, 探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互补的理想模式的发展趋向也是性别教育介入影视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传统的性别观念随着男权文化长久流传, 已经被锤炼成“天经地义”的规则散布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甚至渗透到人们心理结构的无意识层面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例如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 往往把稳重、理智、高大、对事业富有进取心者作为男性的代名词;而把女性定义为温柔贤惠、柔弱娇小, 更多地关注于婚姻家庭、情感生活。她们要么被呈现为由柔顺、善良、勤劳、坚忍、温良恭俭、三从四德、自我牺牲等诸多品质堆积成的贤妻良母形象, 要么出落为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大众情人形象。其实, 这种刻板的性别规范, 超出了两性所应有的正当差异表现, 否认了生活性别的互动功能, 传达的是一种传统男权文化对现代生活的诠释, 是性别不平等状况在影视艺术中的隐性呈现。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剖析这些银幕形象, 分析形成男女形象差异的历史性成因, 反思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男权文化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性别社会及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自觉的性别意识, 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性别觉悟, 增强运用性别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的能力。

五、结语

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 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 高校应该潜心发掘影视文化中蕴涵的性别教育资源, 将艺术教育与性别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影视教学的性别教育功能, 在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教学人文性培养目标的同时, 为社会输送具备健康人格的大学毕业生,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 2005:13.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3.

[3]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60.

[4]王宏民.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教育[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30.

[5]谭潇潇, 刘卫华.大学生性别认同调查与教育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6.

[6]孟建.试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传播教育发展战略 (下) [J].现代传播, 1999, (5) :103.

性别意识教育 篇2

一、前言

《简,爱》被认为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为社会背景,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善于思考、倔强不屈、勇于追求的新女性――简,爱,她在成长过程和爱情、婚姻的选择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追求,她的人生中的每一次反抗都是一次成长,是对传统爱情婚姻观的一种反抗,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是生活在男性阴影下女性的呐喊。此外,书中不仅揭示了阶级意识形态的差异,还包括由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引起的意识形态差异,如书中的性别差异所引起的女权主义和男权主义。女权主义意识形态体现在简・爱人生轨迹的每一次斗争之中,也是一次次的与男权主义的斗争。

二、《简・爱》中凸显出的性别意识形态

(一)《简・爱》中体现的女权主义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伴随着简・爱抗争的一生而得到体现。简,爱的人生轨迹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是从年龄和反抗的性质来划分的,同时也是女权主义在不同环境下的具体体现。

1.童年时期的被动反抗

简,爱的童年生活从舅舅里德先生――死后就笼罩着一片阴影,舅妈和表弟对简,爱的虐待――把她关到红房子里、当佣人使唤等造成了简・爱叛逆性格的养成。在舅舅死去之前,简・爱算得上是个内向、逆来顺受、习惯忍受的人,她习惯用窗帘把自己遮起来,无声地承受了舅母和表弟的咒骂和挨打。舅舅死了,这个简,爱唯一的希望也随之没有了,紧接着而来的恐惧使得简・爱开始思考,开始抗争,开始有了反抗意识,文中的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点。如简・爱被关到红房子里时,心里想如果舅舅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对自己好些。在舅母嫌弃简・爱,把她当眼中钉并禁止她和表弟、表姐来往时,简,爱对舅母回绝道:“他们才不配和我一起玩。”等等。这些都是早期简,爱性格中透露出来的一种反抗,对命运的不公,对舅母、表弟虐待的一种反抗。

2.青少年时期的主动反抗

德语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没脑的人。”在简・爱离开盖茨黑德后,来到了罗赫德寄宿学校,这个时期也正是简,爱的青少年时期,如果抛开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因素,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大都会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简・爱也是在这个时期遇到了影响自己价值观养成的一些人和事。首先,在进入学校后,简,爱碰到了虚伪苛刻的死对头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他对简・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使得简,爱产生了无比的`愤怒,“呼吸困难、喉咙减缩”是简・爱当时愤怒和恐惧的一种表现。其次,是跟简,爱有着同样悲惨命运的好朋友海伦,在性格上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保守,逆来顺受;一个激进,极具反抗精神。但海伦不幸地在一次疾病中死亡,这也是简・爱第一次直面生命中的分离。但也正因为好朋友的离开激发了简,爱敏锐的意识,激发了简,爱的又一次反抗,使简,爱又有了以往的情绪,明白了身边没什么值得留恋,激发了她寻找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如果说第一次反抗是简・爱迫于生活压迫无奈而选择的逃避和反抗,那么这一次反抗则是简,爱主动意识的一次反抗,这也是女权主义中极力提倡的反抗精神。

3.成年时期对追求理想爱情的反抗

这一时期,简・爱的反抗有两次,也是对传统观念和男权主义的反抗,以地名划分分别是桑菲尔德时期和惠特克劳斯时期。

第一,桑菲尔德时期。离开罗赫德寄宿学校后,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也是在这个时期,简,爱遇到了一生的爱人罗切斯特,同时,罗切斯特先生也爱着简,爱。在两人举行婚礼的教堂上,罗切斯特被人指证已经结过一次婚,法律阻止了他们两人的爱情,但这也只是造成简,爱反抗的外因。简・爱在痛苦中坚定地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和它的主人,内因是简,爱对爱情观念的一种执著追求。还有在简・爱与罗切斯特相爱的时间里,简・爱已明显陷入情网,但内心却一直是在激烈地斗争,她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心爱的罗切斯特,但又在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灵魂的清醒。这也是为什么当简・爱知道伯莎梅森的存在的时候,知道罗切斯特曾经结过婚,面对歇斯底里的罗切斯特时,她表现得相当理智的原因。她一向不喜欢罗切斯特的风流,在专横、粗暴的罗切斯特面前,她总是不卑不亢。因为此时对于简・爱所追求的平等爱情价值观越来越远,对于一个既具有反抗精神,又接受过先进教育的简,爱来说,离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前两次简,爱思想还不成熟,她的所谓反抗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所作的决定,那么这一次的反抗算是成年后的简・爱对于爱情的一种理性思维后的结果。这种理性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反映,在贫穷与富裕之间,在爱与不爱之间,简,爱没有为爱情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第二,惠特克劳斯时期。这一时期,简・爱遇到了传教士表哥,他向简・爱求婚,但遭到了简,爱的拒绝,因为简,爱知道,表哥并不是真心爱她,他只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共同传教的人。简・爱的反抗是一种对于虚假爱情的反抗,是一种对虚伪宗教的反抗。

(二)《简・爱》中体现的男权主义

《简,爱》中的男权主义在书中也有具体的体现,作者对书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都体现出了男权主义的倾向,,这些与男权主义出现有关的人物也都与简,爱产生了,联系,促进了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这里也体现出了书中明显的性别意识形态的差异。《简・爱》中体现的男权主义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人物和方面得到体现。

1.约翰・里德

简・爱在童年时期,以孤儿的身份寄宿在舅舅家里,但在舅舅去世后,她恰恰由于性别和贫穷的原因受到舅母和表兄的歧视和虐待。里德家的小主人公约翰,里德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即使他还只是孩童,却早谙世事,知道自己作为唯一的儿子将继承家里的财产,所以无情地排斥、欺压和毒打简,爱,还耀武扬威地宣称:“家是我的,或者过几年就是我的了。”

2.布洛克尔・赫斯特

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尔,赫斯特是个虚伪苛刻、冷酷无情的伪君子。简・爱在学校最怕他当众宣布自己是个坏孩子,是个撒谎者。他给学生制定各种狠毒、苛刻无比的校规,用尽各种办法从肉体和精神上摧残孤儿。

3.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成熟老练,腰缠万贯,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他的男权主义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罗切斯特在爱情观上虽然认同简・爱的平等思想,但他自身的大男子主义并没有将简,爱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是企图利用地位、财产和阅历上的优势来操控和支配简・爱。尤其是在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他对简・爱百般宠爱,挥金如土,使敏感、自尊心极强的简・爱觉得自己像个奴隶,“一种烦恼和堕落的感觉烧得我双颊发烫”。

4.传教士圣・约翰

圣,约翰是个扬扬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极强的基督徒,他企

性别意识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缺失;对策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可是,在数量增加的现象背后,可以看到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下,女大学生的教育存在种种弊端。本文从当今学术界较流行的社会性别意识的视角去审视女大学生教育,发掘大学性别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希望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实施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同时要认识到性别意识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性别意识的内涵

性别意识是指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自觉的性别观念,善于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劳动分工和发展差异,将性别意识转变为社会行动。在个人层面上,是要从行动上积极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在教育层面上,要贯彻“因性施教”的原则,即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塑造和发展个体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

二、大学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现状

(1)缺少性别课程及理论研究,且存在着学科设置的性别隔离。在高校课程(包括公选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一锅煮”现象普遍,忽视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敏感,没有设置专门的女性学系列的课程,诸如女性解放史、中外妇女运动史、女性人类学、女性心理学等课程。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妇女学课程,并且授予学生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积极培养大学生(包括男生和女生)学习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2)领导及教师缺少性别敏感。在目前的我国高校行政领导层中,男性多处于正职,女性则处于副职,并且男性领导人数远远多于女性领导人数,因此在绝大多数行政决策中,男性的立场发挥绝对作用,从而缺少对女性的性别敏感。高校教师队伍对女大学生缺少性别敏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教师、女教授的队伍较小,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的关注与主张难以形成气候;二是高校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他们不但没有性别敏感,而且还宣扬个人观点“男强女弱”,打击了女大学生潜在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1)提倡“女性主体意识”和“四自”精神教育。所谓女性主体意识,具体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的意识。“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切合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女大学生要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克服不利于女性发展的种种挫折,积极追求自我的价值目标,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贯彻“学习为主,活动为辅”的性别意识教育方针。基于我国高校目前的教育模式和师资力量,笔者建议“学习为主,活动为辅”的性别意识教育方针切合实际操作,而不是实行“活动为主,学习为辅”或“学习与活动齐头并进”方针。第一,学习有关女性发展的各类课程。课程包括女性健康讲座、女性就业培训、婚恋观解疑、法律理论宣传、中外妇女运动史、女性学等,实行专业课(必修课)和公共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图书馆要不断增加女性发展的相关资料,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第二,学习女性“明星”的成功经历。在校女大学生学习的女性“明星”包括:大学校外的在学术界、政界、商界等获得成功的女士;大学校内的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女教师和模范女学生。通过开设讲座、举办茶话会、播放影片等方式,让大学生们(特别是女大学生)学习她们如何定位人生和抉择人生,如何形成善良的品性和端庄的气质,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的角色互换等,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提供打开心扉的动力,同时促进女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确立前进的方向。(3)发挥教师和辅导员在性别意识教育中的示范作用。高校要加强对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性别意识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有73.6%的大学生认为应对高校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教师和辅导员为学生们树立典范,并且促进大学生“因性施教”工作的开展。总之,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在我国大学里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实施开来。同时,要注意营造性别意识教育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氛围,因为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希望在多方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促进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5)

性别意识教育 篇4

一、当代女师范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

性别意识偏差, 是指脱离性别平等视角观察两性、研究两性、规定两性的一系列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造成当下女师范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偏差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性别意识观念的制约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开化, 女性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 但是由于漫长的父权制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历史, 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型别观念, 在男女两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在传统观念看来, 男性气质是理性的、独立的、主动的、精神的、富有攻击性的;而女性是感性的、依附的、被动的、物质的、优雅的。男性的个性应该是独立、自信、勇敢、有责任感的;而女性个性应该是依赖、顺从、柔弱和自私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两性这种差异是天生形成的, 实际上这种性别观念的偏差是以压低女性的地位以及压抑女性的价值期待为前提的、父权制思想体系中男女对立的“二元论”观念, 体现了男性优于女性的不平等逻辑。在一师范院校的有关的调查中显示, 对于“女人需要更多照顾”这一观点, 90.9%的认为这是男女平等的表现, 9.1%认为这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 一些女大学生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业、能力不如男生, 而是害怕被人认为“没有女人味”;甚至有些女大学生认为, “女孩子用不着在事业上太突出”, “女孩子就应该像女孩子, 整天东奔西拼, 会丧失女性特有的柔美”。可见当代女师范大学生的男女平等观念受传统性别意识观念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偏差。

2、职业自主意识定位不明确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作为优秀的知识女性阶层, 女大学生自己在接受时代赋予的现代意识的同时, 也在接受着传统文化下习以为常的许多东西。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比如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观念的认同, 女师范大学生往往出现职业自主意识定位不明确, 在众多的职业调查中显示, 公务员、医生、教师被认为是最适女性的职业, 而作为新世纪本应追求平等观念的女性, 在现实中选择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工作轻松, 有两个寒暑假, 有利于照顾家庭。然而师范类学生就业的现实却是很多中学用人单位要人的首要要求就是男生优先, 即使男生的学习和能力不及女生, 都会先考虑男生, 同时会附带如果女生特别优秀的也可以考虑, 这样的现状将打击一心想将来当老师照顾家庭的女师范大学生, 导致她们对自我性别的不自信, 从而把这种对社会和性别的不满带入工作中, 影响到她们学生性别意识偏差的恶性循环。

3、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女性学、女性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和教育领域, 90年代美国68%的大学都开设女性学方面的课程, 我国台湾地区也十分重视性别教育, 从中学开始就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性别教育。然而现行的学校教育面对性别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无法在教育过程中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性别角色社会定位、自我价值的判断等诸多问题。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些大学里开设了有关女性学的相关课程, 但主要是停留在一些女子大学或者选修课上, 在大多数的高校里都没有开设性别意识的相关课程, 尤其是女性占绝大多数的师范院校里, 没有针对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

二、当代女师范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途径

针对女师范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困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性别教育。

1. 从政策层面入手, 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性别意识纳入教育立法、教育政策中, 从政策层面保证性别意识课程的开设。在一些西方国家, 已经性别教育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我国目前还只有极少数大学开设了女性理论课程, 普及很不够。为了加大普及的力度,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性别课程纳入师范院校课程目录, 并规定为师范院校的必修课, 同时抽调专家、学者编写教材, 各地区、各学校大力培训师资, 将加快性别课程建设的进程。

2. 营造高校男女平等的氛围

为营造高校男女平等的氛围, 可举办性别专题讲座, 邀请性别研究专家和成功女性向学生讲授性别理论和成功女性成长、奋斗的事迹, 帮助大学生树立先进的理念, 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为女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可组织社团活动, 如通过就大学生普遍关心和关注的性别问题开展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深化学生对社会性别的理解;可在教学中通过给男女大学生创造一些社会角色和情境让他们真实地体会到男女在能力、耐力和智力方面的平等,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性别意识。

3. 建立性别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师范院校女生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 而且通过教师职业和母亲角色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家庭质量, 个体的性别态度和行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教育养成的,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性别行为和态度养成的重要阶段, 许多研究证明, 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下一代, 中小学教师对儿童性别观念和行为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意识有组织地在师范院校开展性别教育是建立性别意识教育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要:当今时代, 性别研究蓬勃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并涉及到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女师范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严重地阻碍了性别意识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制约当代女师范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困境, 尝试为其发展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性别意识,女师范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惠英.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1999, (1)

[2]石彤.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念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1 (4) :35

教育与性别特质 篇5

至于在成绩方面,90年代可谓见证了女生迎头赶上的历史。在七八十年代,会考成绩5科E级或以上的男生比率一直比女生高,但自从90年代开始,女生不仅赶上了男生,而且超过的越来越多。

女生整体参与率及学业成绩的确是增长了,不过,性别的影响,不仅仅是参与率,而是更深入地左右着学科的选择。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男女生在选择文理科之间的偏好。究竟香港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多年来是否有改变?

中文、英文都属会考生必修科,故此两性参与率相差不大:女生自80年代起占一半左右。但将文科/社会科及理科的参与率作比较,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性别偏向:以为例,选择文科/社会科的女生占全部考生差不多六成,而选择理科的女生则只占四成左右。至于在应用学科中,这个偏向就更加明显了,其中电子与电学、设计与工艺、金工及膳宿服务几乎为某一个性别所独占,反映出有关行业就业或聘用的性别分隔状况。

性别特质与知识俱为社会产物

比较历年各科女生的参与率,我们发现,在理科方向,除生物科外,女生的参与率都从较低的水平上升至四成左右。(生物科的情况较特别,这是因为它一向为文抖生修读的唯一理科学科,但自从80年代加入“人体生物”,后,就取代了原来的生物科,成为不少文科生所修的理科学科。)对整体的自然科学学科来说,女生的参与率确有上升现象,但仍低于男生。

在较多女生参与理科考试的同时,参与文科考试的女生比例却仍然有所增加,而整个80年代尤其如此。至90年代,女生参与文科考试的比率稍微回落,但仍然比70年代为高。这个情况说明理科仍然不受女生欢迎,而女生在理科方面的参与率增加,主要原因似乎是参加高考的女生总数增加,故此有较多女生可以作出这个选择,而并非男女生对文理科的选择较前平均。

男女生在文理之间选科的偏向显示了什么?比较简单的说法,是男性擅于抽象的数理思维,女性长于语文运用,而这个差别是天生的。不过,“天生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的特质往往取决于其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性别固然有其生理基础的差异,但两性的行为和心理特质,却是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建构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见到不同社会文化乃至历史阶段之间,会有着不同的性别特质。进一步说,两性特质是社会文化产物,会随空间及时间转移而改变,知识乃至学科的特质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旦脱离了天生命定论的束缚,我们就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可以问一些更深入而有趣的问题。多年来,不少研究者在问,数理学科的教学,究竟为什么对女生的吸引力不足?男生又为什么不擅长、不投入与语文有关的科目?

教学活动受着众多的因素影响

北欧有一位研究小学及初中科学课的学者,发现男生有“垄断”教室教具乃至教师注意力的情况。这些教具,在男生眼中是有趣的玩具,老师就以为男生对这些学科有更大的兴趣,也因此多花时间在男生身上。在具体的访问之下,研究者又发现,女生视男生的这些举动为幼稚的表现,反而希望多了解实验、示范所带出的更高层次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所以她们的求知欲也得不到满足。

以上的研究所得,恰好与一般的想法相反。一般人的理解,是从女生对数理科目成绩较差这个现象推算,认为她们不擅长于抽象思维。究竟真相是怎样的?近年有研究者通过长期观察与深入访问,发现不少大学女生要求学习活动能“回馈”现实生活。换言之,她们一切从书本或上课所得到的知识,要联系到实际的个人或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满足于脱离现实的运算或假设。这种要求,也许源于女孩子的成长经历,即她们不间断地与人建立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构建自我。与此相反,男孩子要从小自我发展,就必须与其女性照顾者划清界限,因此他们习惯了脱离现实生活及其种种关系。多年来,数理科的教学和学习模式,都强调脱离现实的运算或假设,这仅适合男生而不适合女生。

FROM:《世界教育信息》2期

大班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 篇6

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现象,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男子汉养成计划中,教师该有清醒的意识和良好的教育行为,来促进男子汉养成计划的实施,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几个事例,是在我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施心得体会。

一、对男孩的性别教育越早越好

案例:成长的烦恼

春天的空气都是暖洋洋的,人总是困困的。中午恰逢我值班,孩子们很快就陆陆续续的睡着了,可是,当我的眼光掠过王鹏程的床的时候,发现床上的被子在波动,“咦”这是怎么回事?我蹑手蹑脚靠近了,发现王鹏程的头一半藏在被子里,对我靠近根本没感觉。我轻轻掀开被子的一角,居然、居然小家伙在用小手把玩生殖器。孩子发现我看见他了,愣愣的看着我,我一下也蒙了。当时很想冲他发火,可是想想,孩子也许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就和婉的对他说:我们的小手每天玩很多东西,上面有很多细菌,如果小手乱摸,细菌就会到处乱钻,你这样玩一会起床小便会疼的。孩子赶紧放了手,穿好了内裤,去卫生间洗了手。我看着他慢慢的睡着了。

看着孩子熟睡的脸,我不免思绪翻飞。很多家长常常持有这样的观点:两三岁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性别意识,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男孩的性别取向很早就开始形成了。在他们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此外,他们还能根据服饰、发型以及外貌,分辨周围人的性别。

如果男孩在两三岁时,能够很好地感受并认同自己的性别,到了五六岁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并持久的性别认同。在这一阶段,男孩的性别观念会有些僵化甚至是传统,他们会认为:女孩是乏味的,我才不会跟他们一起玩。当然,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性别观念的存在,男孩不但不愿意与女孩一起玩,他们甚至还常常会排挤、欺负女孩。但当男孩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之后,男孩的这种明确的性别界限就会自动消除。

二、利用偶像“培养男孩的男子气概”

案例:男孩的眼泪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知为什么,今天班里几个男孩竟为了一点点小事哭了起来:调皮的王鹏程同小朋友撞在了一起,疼的哭了起来;刚强的彭硕,因为小朋友冤枉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自诩“关羽”的健健,因为小朋友蹭了一下他的脸,夸张的哭了起来。

面对男孩们本可以不流的眼泪,我请班里的“三国”迷们讲讲“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大家一致请健健讲,健健也不推辞,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当讲到神医华佗手拿尖刀,为关云长切开皮肉,刮骨疗毒时,我问:那关云长一定哇哇大哭了吧?健健一听急了:哪有的事儿?那是关云长!关云长怎么会哭呢?我说:怎么不能?你不也自称关云长吗?刚才你不也哇哇大哭吗?那刮骨疗毒多疼啊?怎能不哭呢?健健急地睁大了两只小眼睛:你想想关云长多勇敢?他不可能哭!我说:是吗?那你这个关云长为什么哭呢?小朋友们嘻嘻笑了起来,健健也眯着眼儿笑了。我接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咱们班的男子汉们,刚才怎么泪流满面呢?几个男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健健挺爽快地说:以后我们也不哭了!

我又讲了刘伯承元帅无麻醉做手术的故事,和邱少云的故事。他们一个个听的那么认真。看的出,英雄们的故事在感染,激励着他们。

幼儿时期,正是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男孩一旦有了性别区分的意识,便总想找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他们会主动与女孩以及与女孩们所玩的那些玩具保持距离,以此来证明他们与女孩的不同;他们总是模仿那些比他们大的男孩,模仿他们的桀骜不驯、藐视权威;他们总是到处打抱不平,但是,有时他们的打抱不平也会变成侵略行为。

对于这些正在成长的小男孩来说,当他们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之后,他们都会为自己找一个伟大的男性偶像,作为成长的模仿对象。他们也许会把成人的说教当成耳旁风,但他们绝对会关注自己的偶像最近有什么动态。

三、家园合作。利用“性别”外衣培养小小男子汉

了解了男孩性别认同的发展历程,以及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的原因之后,在源头上防止男孩出现“娘娘腔”倾向。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给男孩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男孩的性别,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特殊喜好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性别教育。例如,家长因为喜欢女孩,就把男孩当成女孩来养。

2、要在男孩的教育中负起责任,在某些时候,父亲要用自己的行动向男孩展示,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3、孩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加深一下男孩的性别观4、图画书,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本专门为男孩写的书。”

5、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男孩,你的力气大,就应该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日常活动中,把班上幼儿,男女混合分成两组,然后让他们分别玩一个性别标志不是很明显的玩具。然而,在让孩子们玩这个玩具之前,分别向这两个组传达了不一样的信息:告诉第一组的孩子,这个玩具是专门为女孩准备的;又告诉第二组的孩子,这个玩具是专门为男孩准备的。

这个活动,能使他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的性别,并进入性别角色。还会使男孩产生性别自豪感。在这种性别自豪感的影响下,男孩会更加投入地玩这个玩具、会更愿意与他人合作。事物披上“性别”的外衣,就是强化男孩的性别,并鼓励男孩去培养男子汉气概。如果男孩从小接受的是这种教育,那他绝对不会出现“娘娘腔”的倾向。我们可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孩子的性别意识在活动中可以强化的。

耽美小说中隐含的女性性别意识 篇7

网络耽美小说源于日本的耽美文化,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渐渐传播开来。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之下,网络耽美小说逐渐由小众的文学类型发展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文学类型。由大量的耽美文学写手、大批的耽美文学爱好者构成了此类文学作品的作家与读者群,她们以网络为平台,催生出了数量庞大的耽美小说。耽美小说写手们基本都是女性,女性的性别特征决定了她们的作品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作为女性较为强烈的性别意识,加之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渗透和影响,使得作者们通过对性别的认同参与到写作中,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探索当代女性在自主意识萌发下,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定位,试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叙事,来体现强烈的女性性别意识。

一.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

传统的男权社会,男女关系不平等,性别压抑历史久远,而这种压制所造成的女性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女性产生对自身性别的焦虑和不认同。当代女性地位一步步提高,男女平等看似实现,然而,现实生活中,女童的失学,女大学生工作选择的被歧视、职业女性工作家庭都要兼顾而疲于奔命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九十年代先锋女作家陈染等人希冀为女性寻找精神的皈依和出路,然而伴随着作家们思想的成熟和圆融,强烈的呐喊逐渐淡去,当代女性依然面临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而她们的生存境遇,仍然需要去关注。耽美小说作者们对这些现象有着敏锐的感知,虽然并不是有意识地去关注,却又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对准了当代女性,她们通过边缘化的写作方式,表现出身为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和思考和女性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压抑,对爱情的渴望,潜在地传达出一定的女权主义思想。

网络耽美小说的主题具有唯一性———男人之间的爱情。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男性,偶尔有女性在作品中出现,也仅仅是作为男男爱情的陪衬,女性角色逐渐淡化出了这类文本。但是,女性却并没有在小说中消失,她们的身份发生了转换,由以往传统小说中男性笔下被消解的对象一跃而成为小说的阅读者、观赏者,男性则成为了情欲的被消费者,而消费这些男性的,恰恰都是女性,这是一种角色的互换和反转,女性作家希望借助这样的方式对传统叙事发起挑战。当然,这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体验,更多的则是对自身作为女性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崇拜感。耽美小说作者们通过对男性主人公身体的各种想象和篡改的方式,试图颠覆和瓦解当代社会男性为主导的主流文化与叙事方式,以男男爱情的描述来表达女性一直追求的独立、平等,以此促使现代女性对自身性别再塑认同感。

大量的耽美小说中,关于主角的关系设定,会有强弱之分,这在耽美小说中被称为强攻弱受的模式。而其中所说的“受”这一方,往往会具备一些女性的特质,他们虽被套上了男性的躯壳,但却是兼具男性和女性优秀特质的统一体,他们拥有英俊加妩媚的外貌,拥有女性身上所特有的细腻情感,是被另一半保护的对象。这些集优秀男人和优秀女人的优点于一身的人物设置,无疑是作家有意为之,是她们希望实现作为女性,对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尝试。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对此类完美的角色产生喜爱的感情,进而将读者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身上,用男性的身体来表达女性一直追求的自我的身份认同,这是对传统男权中心话语模式的一种解构,希望借此表达新时代女性在当下社会中的独立与平等,与主流文化相对抗,实现对女性的关注。这类主人公,在很多耽美作家笔下都很广泛地出现,比如《红尘有幸识丹青》中的丹青,《附庸风雅录》里面的方思慎,《青莲记事》中的张青莲等等。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但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完美特性却基本一致。丹青清秀、英俊,是众人中的佼佼者,他才华横溢而又柔弱不堪,他恃才傲物却独独钟情于自己的知己;方思慎内敛、沉静,学问好,人品好,更重要的是对待感情专一而持久;同样,张青莲也颇具代表性,在小说中,他被塑造成了柔媚美貌、德才兼备、足智多谋的完美男性,并且与男主角姚锦梓、大将军邵青、妓院红牌原庆云等多名男子产生感情纠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完美的“男性”就是作者本人通过虚拟角色对自我性别和身份的认同。

二.女性压抑的情感宣泄

现代女性常常处于压抑的生活状态,因此女性阅读者们颇为喜欢选择一些能够宣泄情绪,释放被道德伦理压制的个性解放的作品。正像马斯洛所说:“人类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人是不断需求的动物。”(1)的确,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而现代女性在当下的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众多,却唯独缺失了自我,尤其是知识女性,在面对繁重的生活工作的压力而无处排遣积压的情绪时,就要寻找排遣的出口,寻找属于自我的空间,这在现实世界是很难实现的,于是网络耽美小说就成了她们的选择。耽美小说里表现男男爱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将女性放置在隐蔽的一隅,她们可以借助小说来窥探来自本能的对性的渴望和好奇,却不需要为此背负道德的谴责,这也是女性读者追捧耽美的原因。一些耽美小说选择直面情欲的书写方式,而对女性读者来说,情欲的直白描写恰恰满足了她们内心的性渴望,借助阅读来排遣压力,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情”和“欲”作为人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欲产生的身体的快感让人同时达到幸福感。在弗洛伊德看来“满足没有受到自我驯服的狂野本能冲动可以产生幸福感,这种感觉绝对比通过满足受到自我驯服的本能所产生的幸福感更强烈。”(2)因此在某些耽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欲的释放让女性阅读者们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她们的感受开启了女性的性解放之路,进而完成了自我解放和情绪的宣泄。这是当代女性性压抑下的一种欲望的发泄,作家们“通过情欲放纵的书写来表现出女性生存状态的压抑愤懑、焦灼的生存状态。”(3)此类作品,在耽美小说领域也很有市场,比如香小陌的《悍匪》,描写的是警察和悍匪之间的爱情,文中对性爱的描写颇为大胆,作者以比较暴力的方式来传递两个强势男人之间的赤裸裸的爱,在阅读中,读者会产生酣畅的阅读体验,以此来满足自身对性的渴望;而Fatty的《夜泉》,通篇都是性暴虐的循环,作者用主人公的血与痛来书写暴虐的快感,希望表达的是性压抑下的一种心理反弹和欲望的发泄,对于读者来说,伴随着夸张的性爱阅读,女性实现了隐秘的性体验,同时完成了情感的宣泄,这无疑对女性阅读者来说是远离现实,不需要背负道德压制的情感体验。

三.填补爱情的缺失,获得心灵的归宿

耽美小说受众群体作为异性恋的女性,将男性安排在“被看”的模式中,还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借此来完成理想化爱情的诠释,用真爱、纯爱来填补现实中爱情的缺失,为心灵寻找栖息地。“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美好的思想感情,爱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永恒不变的理想和追求。”(4)当代女性早已摆脱了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地位,表面上看似自由自主,但是在这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虽然获得的知识使她们自信,然而现实中爱情的残酷让她们对真爱产生了怀疑,因此在生活中变得茫然而失去方向。传统观念的熏陶让她们矜持,而对真爱的渴望以及女性思潮的影响,使她们对传统文本中的男性形象产生怀疑,这些人物不再能够满足她们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此时,耽美小说进入她们的视野,文本中男性之间的爱情纯粹,远离了世俗的利益,不涉及到繁殖,这种全新的爱情表现,可以使女性在幻想中摆脱性别的束缚,在与传统言情小说截然不同的纯爱追求中完成对爱的渴望。对于耽美写手和阅读者来说,耽美小说所展现的故事,都是她们在大脑中幻想出来的爱情故事,作者们利用笔下的人物来完成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在理想爱情的满足感中来填补现实中爱情的缺失,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归宿。在现实中,爱情总是被掺杂了太多世俗因素,如家庭影响、传宗接代等,这些对于女性来说都是破坏爱情纯真的因素,然而,在耽美小说中却最大限度还原了理想世界的真爱和纯爱,填补了女性因爱情缺失而造成的困顿和迷茫,在这里,女性读者重建了自己情感的家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大哥》、《过门》、《麒麟》和《十年》等作品中,作者们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爱情的理想,主人公们的爱情经历了萌生、犹疑、试探,也遇到了一些外力的阻挠,然而最后终于走到一起,实现了圆满的结局。在女性阅读者眼里,这就是唯美的爱情,远离现实,不掺杂任何不纯的因素,只谈爱情,跟随着主人公,她们完成了一次虚拟的情感体验,满足了真爱带来的快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耽美小说作为网络小说的新兴形式,在女性作者和女性阅读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当代知识女性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索,让女性们借助耽美的形式完成了隐秘的情感体验和对性的需求,并在男男爱情中填补了现实中爱情的缺失,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为当代女性的情感宣泄找到了一种另类的打开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廖文芳.网络耽美小说研究.[J]2014年

性别意识教育 篇8

镜头一:

一位年轻的白领妈妈, 看到两岁的儿子模仿爸爸的样子用手捏着小鸡鸡站立撒尿, 立即局促不安, 斥责儿子行为粗鲁:“怎么能这样呢?”并要求儿子乖乖地蹲下撒尿。

分析:

早在18个月左右的时候, 宝宝就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 潜意识里会明白谁是异性, 谁是同性。到了2岁左右, 宝宝就会开始对同性别的人产生一种具体的认同感, 在玩耍等行为中, 表现出自己性别的特征。比如小便的时候, 如果有异性在旁边, 他就会感到害羞。而且, 从遗传学上来说, 男孩子们天生就是男子汉。与女孩子相比, 男孩子天生就崇拜英雄, 崇尚武力, 幻想着如何征服他人, 而且从小就想做一个冒险王, 这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所注定的。在妈妈受孕的那一刻起, 男孩子的染色基因便被男性荷尔蒙睾丸素激活了。

策略:

这位妈妈应顺应男孩的性别角色, 因为“男人站着撒尿天经地义, 不然男厕所里也不会装立式小便器”。性健康教育专家说, 在国外, 性别角色从胎儿期就注意塑造, 如果怀的是男性胎儿, 孕妇说话应果断、大气, 衣服穿纯色的。因此, 在宝宝出生后, 父母就必须从为孩子起名字、选择玩具和衣服等方面, 显示出正确的性别角色, 例如, 男孩要穿纯色衣服, 玩玩具车、玩具枪等, 塑造勇敢的男性气质。

另外, 塑造“偶像”父亲是塑造小男子汉的最佳人选。如果男宝宝的父亲具有以下特质:宽容大度、敢做敢当、幽默而不失风度、不惧怕冒险, 那么男宝宝离成为真正的小男子汉也就不远了。因为, 孩子养成习惯的最佳途径是视觉通道, 在一般情况下, 他们会将自己看到的成人 (父亲) 的行为记录下来, 然后模仿学习。因此, 当孩子表现出男性正常的“站立撒尿”行为时, 妈妈们不必惊慌, 因为这正是儿子在长大的表现。

镜头二:

可爱的男宝宝涛涛, 特别招人喜欢, 全家人拿他当块宝。但是当他长到六七岁的时候, 父母却发现:涛涛喜欢穿女孩的衣服, 跟女孩一块玩, 说话细声细语, 走路不紧不慢, 性格唯唯诺诺, 没有一点半大小子该有的阳刚劲。

分析:

心理研究指出, 3岁前孩子就有“男女有别”的潜意识了, 在自己的着装、行为举止和性别等方面会逐步形成全面的认识。而在这个年龄阶段, 他会把“小男生”“小哥哥”等多个男性角色同自我联系起来, 会产生一种认同和认可。如果这个时间段家长给孩子作女性打扮, 穿女孩子的衣服、梳小辫子等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性别意识的混乱, 严重者会导致孩子以相反的性别来塑造自己, 表现为行为举止的女性化, 愿意和女孩子在一起, 等等。

策略:

父母要鼓励男孩子参加男孩“小团伙”, 男孩子天生就是喜欢群居的“动物”, 他们生性爱成群结队, 爱在群体中交朋友, 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社交, 学会关怀, 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明白什么样的道德观是正确的, 等等, 而且在这样的群体中, 男孩子们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另外, 孩子性格的形成, 与家长为他创造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这个环境是健康的、开放的、阳光的, 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外向和阳光的大男孩;如果父母为他设置的成长空间是封闭的、阴郁的, 那他肯定会缺失一部分本该正常拥有的性格。因此, 父母们不妨帮助孩子找一些男性小伙伴, 适当地鼓励他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 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找到自我。

镜头三:

当着亲朋好友的面, 彬彬摇头晃脑地问:“妈妈, 为什么我不能和玲玲姐姐一样扎辫子戴亮亮的发卡?”“爸爸, 我看到玲玲姐姐没有跟我一样的小鸡鸡, 为什么啊?”彬彬父母听到了这一席话, 感到十分尴尬。

分析:

中国的大部分家长说起手指, 态度很自然, 说起阴茎, 却很羞涩很暧昧。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老是摸自己的小鸡鸡时, 就会劈头盖脸地吓唬或打骂一顿, 甚至会套上形容成人男性才用到的“手淫”帽子。殊不知, 这种行为确实是正常不过的行为。性健康教育专家认为, 两三岁的孩子只是出于质朴的好奇, 并没有成人的性概念。而家长的呵斥却变相地强化了生殖器官的特殊性, 让本来非常正常的事情复杂化。

策略:

孩子天性是好奇的, 对生理的好奇也是其中之一。比如有的两三岁孩子“掰别人屁屁”, 这是一种探索行为, 家长给予的不应该是打、骂, 而应该通过摇手等手势告诉孩子“不能那么做”, 或者为了满足好奇心大方、坦然地提到生殖器官, 自然、科学地引导,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 当代有一些年轻的父母还存有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 特别是隔代祖辈, 更会有以男孩为荣, 存在让孩子露出阴茎炫耀的行为, 久而久之, 如果孩子把暴露阴茎和快乐联系起来, 就可能形成露阴癖。面对这样的情况, 家长应淡化孩子露小鸡鸡的事实, 大家谁都不理他, 慢慢就会矫正过来。

后思考:

性别意识教育 篇9

所谓的“虚假意识”源于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概念、内涵问题而提出的“虚假意识论”, 是指个人无意识地处于受控制状态。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用“虚假意识”的概念来阐述男女不平等权力关系, 通过舆论导向和道德的潜移默化, 从而实现女性群体的同意和服从。斯科特认为“‘虚假意识’有两个版本, 一种是强的版本, 另一种是弱的版本:‘那种强的版本主张, 某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通过下述方式来施展其魅力的, 也就是, 通过说服各种从属群体积极信仰那些解释与论证了他们自身从属地位的正当性的价值观念的方式……另一方面, 那种关于虚假意识的弱的理论仅仅认为, 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通过使从属群体相信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秩序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来获得服从。强的理论需要同意;弱的理论满足于服从。’”[2]由此可见, 斯科特对“虚假意识”进行了区分, 强调了“同意”和“服从”的差别, 但都是强势群体认同权力正当性。

既有的研究表明, 原始社会性别文化经历了母系时代和父系时代, 在母系时代, 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重女不轻男。而随着私有制的建立, 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开始出现, 有关男性主体性和女性“第二性”的文化开始。具体到我国而言, 刚开始是男性为女性设定伦理规范, 经过长时期的建构, 男主女从性别权力关系不仅变成了男性的认知, 同样也通过女性的同意、服从而变成女性自觉的行为标准。例如, 影响力较大的“三从四德”, 是封建社会男权、夫权的体现, 但是通过性别分工制度、家庭制度的规范以及风俗习惯、道德教化等方式, “三从四德”也被女性作为自我完善的尺度。女性对这种有悖于自身利益的规范、权力关系的“同意”和“服从”就是性别“虚假意识”的体现。

二、网络传媒中性别“虚假意识”问题呈现新的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男女平等事业的进步, 女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女性的平等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传统性别观念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观念领域, 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起并不断再生产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3]这种观念也反映在制度领域、组织领域, 三者共同构成了性别文化的运作机制。“相对于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 性别观念在性别文化中处于更为核心的地位。因为观念领域是关系到男女两性地位高低、权力关系。”[4]

网络的兴起带来传媒格局的新变化, 性别“虚假意识”呈现新的形式。互联网的低门槛、“去中心化”, 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通过网络参与而表达诉求、发泄情绪的机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如此大规模的网民参与网络讨论, 将传统性别观念不自然地带入网络场域。虽然其中不乏个别具有性别平等政治正确的言论, 但是总体上看, 互联网的性别平等视角仍然缺乏, 有关性别的“虚假意识”呈现出新的特征。

性别议题的娱乐化回避了性别权利结构。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 公众的视觉、感性体验倾向增强。正如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指出的那样, “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 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5]在互联网总体投射男性欲望的情况下, 消费女性、将女性议题娱乐化的情况并不罕见。以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为例, 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 “24.7%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6]然而在网络讨论和传播中可以发现, 女性遭遇家庭暴力议题的讨论热度远不及男性遭遇家暴个案的热度, 给人的印象是“男性才是弱势群体”。实际上, 个别男性遭遇家暴的报道和更多女性遭遇家暴问题并不矛盾, 但是经过网络传媒的报道以及网民的调侃、娱乐, 女性遭遇家暴的严重性以及性别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被忽略了。正是每一次类似“不经意”的讨论, 通过性别“虚假意识”延续并巩固着传统性别观念。

“女神”与“厌女症”叙事共同建构“好女人”标准。在网络空间中, 延续传统性别观念不再是呼唤“三从四德”的口号, 而是融入了对具体女性的评价标准, 通过褒贬分明的评价标准来打造男性主导的“好女人”。一方面, 致力于打造各种“女神”、“美女”形象, 强调母亲无私奉献、牺牲者角色, 表达男性的期待;另一方面, 通过对“大妈”、女强人、女汉子的批评, 指出她们与好女人的差距。实际上, 这种赞美和批评间, 共同建构的“好女人”是年轻、貌美、温柔、贤惠的女性, 而且设定了极其严格的“女神”标准, 相信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位女性能够达到这种标准, 倒是引导了许多女性的自我怀疑, 不得已通过整容、自我调整等方式, 力争做受欢迎的“好女人”。这种建构女性以“神”一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否认自身现实状况, 是网络传媒性别“虚假意识”的又一体现。

此外, 传统媒体话语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扮演着固化传统性别文化的角色。无论是延续性别刻板印象, 还是结合网络消费主义以女性身体来吸引眼球、获取关注, 乃至“美女”话题成风的报道、讨论等, 都是男性中心的文化将女性对象化的体现。而部分女性因为性别文化的规训, 更为欣赏男性标准、排斥女性特征, 认为女性“婆婆妈妈”等, 更是强化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角色。网络上这种将女性客体化、物化的建构, 有悖于发展女性主体性的目标与价值导向, 是网络传媒性别“虚假意识”问题的集中体现。

三、网络传媒性别“虚假意识”的应对

当前, 我国处于网络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网络传媒中性别“虚假意识”问题, 如果任其发展, 必将对女性权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为此, 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机制建设, 注重网络传媒中的性别“虚假意识”, 杜绝网络传媒中歧视女性问题, 促进不同性别在权利、机会和责任方面的平等。

首先, 进一步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视角。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是法律要求, 也是我们党的施政纲领, 所有领域、所有层次的公共政策都应该纳入性别平等视角, 防止歧视女性问题的发生。网络领域也不例外, 特别是针对网络快速发展带来的性别“虚假意识”的新特征, 更应该有针对性地予以关注, 防止固化传统性别观念的叙事通过网络持续传播。

其次,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传媒中的性别预算机制建设。网络并非性别中立的场域, 而是发挥了延续有时甚至放大性别权力不平等的问题, 要针对不同性别的需求, 进行相应的预算设计, 提升网络平台平等服务于包括女性在内不同性别群体的能力。

再次, 要加强网络监督, 防止网络传媒中侵犯女性权益问题的发生。网络传媒中的“虚假意识”很具有蒙蔽性, 没有特别明确的强调歧视女性, 但是却在整体上形成了物化、客体化女性的机制。因此, 需要进一步提升性别敏感, 加强网络监督, 通过有针对性宣传倡导, 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促进不同性别在权利、机会和责任方面的平等。

参考文献

[1]王毅平.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保障机制[J].东岳论丛, 2004 (1) .

[2]斯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M].彭斌,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24.

[3]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68.

[4]南储鑫.乡村性别文化重构[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2012.

[5]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M].刘纯毅,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8.

[6]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 2011 (6) .

[7]刘利群, 唐觐英.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 (2011~2012)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8]胡泳.互联网并不是性别中立的——谈网络公共空间中的性别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12) .

性别意识教育 篇10

“女性从业人数的增多并不能表明媒体机构内部的性别歧视就会自然减少。受组织、结构、社会及专业等因素制约, 媒体组织内的性别歧视并未消失, 反而以一种隐蔽的形式运作。” (1)

在我国, 历来为男性所主导的传媒机构中, 男性话语权至上, 女性的声音是“沉默的小部分”, 女性为了立足于传媒机构、保住工作, 只能选择顺从组织内既定的规则, 在长期的顺从中, 媒体中的女性从业人员逐渐被培养出男性的视角和思维定势。譬如, “报社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本身的金字塔结构, 基层的女记者多于男性。但越往上面, 你会发现主管大部分是男性。目前, 媒体高级、中级决策层中的女性比例分别占4.4%和9.6%, 与女性人数占总数三分之一的庞大数量相比, 比例悬殊。” (2) 这也意味着传播者作为把关人所拥有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仍牢牢地掌握在男性手中, 媒体对事件的理解大多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并以男性的观点为基准的。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传媒行业中, 强势群体的男性观念绝对压倒弱势群体的女性观念, 这意味着由父权制的规范、价值以及传统所建构的媒体工作环境中, 女性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如何适应和符合既定的文化价值和游戏规则以及如何接近并达到传统男性的媒体工作标准, 而不是在性别平等权利上进行维护。

二、当下传媒行业中性别歧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一) 传统观念对于职业女性形象认知上的模式化

不可否认, 社会大众对女性媒体工作者存在固定成见, 致使女性形象模式化, 如女性容易情绪化、琐碎、心胸狭窄、不稳定等, 这些成见潜移默化中都是形成传媒行业里性别歧视的主因。

当今社会里, 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占主导, 或者说大部分的家里事还是女性来做, 女性似乎理应在家料理家务、相夫教子, 或者说女性天生就该具有母性的光辉, 愿意为家庭、为小孩多牺牲多奉献一点。反观男性婚后, 也有家庭、有小孩, 但就不存在这样的理应奉献问题, 事业、家庭是可以两全的。在传媒行业, 成功的职业女性往往意味着以男性标准为自己的标准, 其结果却是以牺牲婚姻、家庭为代价的。

(二) 传媒行业中女性自身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无意识沿袭

“几千年以来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 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 并由此形成了性别以及对性别歧视的无意识。同时, 男性中心文化视角及审美倾向在大众传媒中不断强化, 很大程度上排斥、扭曲了女性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此的文化氛围背景下, 势必会导致媒介所反映的主宰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权利分配的变形。” (3)

诚然, 中国传统的男性文化与父权制社会价值观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两性角色及其关系,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已被大众所普遍认同,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就连女性本身, 由于审美经验被男性社会长期驯化, 不仅对此认同并且积极主动向此标准靠拢, 逐渐丧失了基本的性别意识。虽然, 在各类媒体中存在着女性的高出稿率、高出镜率及高发声率, 但仔细分析起来, 女性对话语权的操作与掌控仍十分有限, 常常处于失语的陪衬境地, 套用一句传媒行业里的通俗话:她要么是花木兰化妆成男人, 要么就是在男性天花板中照出男人需求的种种女性形象, 如此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环境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由此, 可见一斑。

在当今社会, 传媒行业中的男女差别表面上看似已逐渐淡化, 可这终究是女性地位真正提升的表现还是女性被男权社会长期异化的假象?到目前为止, 似乎还无法一言定论。

(三) 传媒组织机构在制度层面不断革新引发的不确定性

目前, 整个中国的传媒行业都处于转型时期。从制度层面上, 由于整个传播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升级, 传媒产业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宏观上来说, 相关的产业政策也要发生变化。现在, 整个传媒产业制度面临很多新的形态和问题, 很难有一套统一成熟的现行制度去借鉴,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媒行业组织结构中难免存在纰漏和藏匿不可抗逆的性别偏颇。

三、传媒行业建立性别平等机制的对策

(一) 传媒行业要淡化性别特征, 营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其实, 媒体职业女性所需要的并不是作为女性而去恣意地行动或占上风, 而只是像一个智者一样去分辨一切、像一个自然人一样自由地施展自身的才能, 如果传媒行业不能建立性别平等机制, 就必然会造成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工作者的群体失语, 从而使得整个媒体行业落入片面、凝固、畸变的发展窠臼中。

近年来, 吴小莉、闾丘露薇、柴静等知名女记者在战争、政治等“硬新闻”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媒体业界大放异彩, 其独特的报道视角给受众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然而, 媒体和大众关注更多的是其女性角色而不是其报道者角色, 这样将女记者完全等同于性别符号, 定位于男权中的一个循环节, 完全否认了其作为一名记者的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歪曲误读了女性传播者在其位置所发挥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作用, 这也充分体现了传媒行业的一种逻辑怪圈, 显然不利于新闻本身报道视角的探索, 也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二) 要充分发挥并凸显传媒工作中女性特有的优势

“女人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 美国普利策评委会前任主席、《纽约时报》前主编西摩不乏幽默地说过。女性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 她们与他们一样挂着相机、提着电脑, 东跑西颠找新闻, 加班加点磨稿子, 记者招待会她们争先恐后地争取点名机会, 她们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在约访时总让人婉拒不了, 她们采访时穷追不舍, 提问时不耻下问, 她们天性敏感、细心、富有同情心, 在文稿写作上细腻、生动, 她们细致入微的报道, 让我们看到了新闻报道的独特的知性美, 她们的奉献精神也让新闻报道充满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 女性自身也要在媒体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国内很多耳熟能详的成功女性新闻工作者, 她们通过踏实勤勉的工作锤炼, 充分实现了自身价值的突破和提升, 成为具有极强品牌效应的媒体人, 如央视的敬一丹、阳光传媒的杨澜、凤凰卫视走出来的吴小莉及陈鲁豫等。再比如, 体育新闻历来是男性话语占据优势地位的报道领域, 国内知名的田径女记者冬日娜出现在这个领域, 首先引起大众关注的不是她的职业身份, 而是她的性别;被誉为“战地玫瑰”的闾丘露薇, 虽然极力强调记者的职业价值、否认性别差异, 但是媒体在塑造闾丘露薇形象的时候, 总是试图强调她身为一名弱女子深入战场进行报道的性别特征。从冬日娜到闾丘露薇, 从体育报道到战事报道, 女性新闻工作者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在媒体的特殊领域里成功实现了突围并打破了传统观念,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四、结语

单纯的靠增加女性工作者数量来改善媒体环境中的性别偏差, 无异于缘木求鱼。首先, 要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让更多的女性新闻工作者通过不断的自身价值的体现, 有意愿且主动去改变这个现状;其次, 要着重在媒体组织內部建立平等、友善的性别环境, 重新审视新闻价值中所藏匿的性别偏颇;最后, 应在制度上积极着手, 及时发现并且改进媒体结构性问题中存在的纰漏以及国家管制机构中的不合时宜的地方。

摘要:当下, 我国传媒行业中男女工作者的待遇不平等, 直接导致了行业主流价值观和权利分配的变形。本文拟从女性新闻工作者在当下行业环境中的状态、工作中所面临的诸多歧视和偏见等方面来分析造成此种困境局面的深层次原因, 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传媒行业中建立性别平等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传媒行业,女性新闻工作者

注释

1[1]陈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 2001 (1) .

2[2]报社组织结构现状[N].南方周末, 2002-08-08.

女军人性别意识的生成与重建 篇11

关键词:《我在天堂等你》;裘山山;军旅;女性

近年来,中国女性写作呈现出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逐渐从边缘写作强劲地占领中心位置,女性作家这一群体的勃兴也不容忽视。女性作家从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的体验入手,重新在男性世界中构建女性,从混沌一团的对“人”的认识中将女性剥离开来。女作家斯妤发表言论说:“当我们‘出现’时(在社会上,在某些场合,在家族中),我们首先被看作女人,其次才是人——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其次。作为女人,作为另类,我们是生物的,次等的,不可理喻的。多数男人在下意识里,在内心深处,是无法平等地看待我们的。他们不承认我们的力量(内在力量),不承认我们的智慧,不承认我们的风格,不承认我们的创造力,更不承认我们的思想。如果有谁承认,他就要冒被同类耻笑的危险。”

女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讲课时曾说,小说家创作的作品是其心灵世界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女性写作的女作家们逐渐建立了性别意识,自觉地将自身的体验和认识融入作品中,改观了以往作品中展现出的扭曲的、非常态的女性形象,以普通的日常生活切入,正面关注她们的需求、欲望和心理,令人耳目一新。

对长期生活在军营中女作家而言,置身于与自身气质相悖的环境中,女性意识的萌发尤为引人注目。女性的阴柔与军营的阳刚,女性的娇弱与职业的强度,女性的浪漫与纪律的严苛等,两种相悖的力量形成了一股内部互为冲突的合力,充斥于女作家书写军旅文学的始终。裘山山曾有“时间与身体构成女人”的观点,在一次采访中说:“哪怕是军事题材的小说,我也写不出所谓的阳刚之气,也只能从感情入手,去写人物的内心。以至于有人说我写的军队小说不像‘军事题材’,我也不知为何‘像’。当然,我也从来没刻意去追求过所谓的女性化写作,还有什么个人化写作。小说最终流露出什么样的气质,是阴柔的还是阳刚的,男性的还是女性的,不是我主观想追求的,我只想把故事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这样“有意思,有深度”的故事在《我在天堂等你》中得以完美演绎。

《我在天堂等你》时空在1949年的西藏与1998年的成都之间切换。主人公白雪梅在丈夫欧战军猝然去世之后,与自己生养的五个子女开家庭大会时,看似喋喋不休,却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代军人解放并经营西藏的故事。

作为重庆女子中学高二学生,白雪梅在时代热情的感召下,放弃了歌唱家的梦想,怀揣着建立平等自由新中国的希望,毅然和同学们一起参军,在苏队长的带领下完成了从甘孜到昌都的运输任务。当白雪梅第一次看见牦牛时,她“牢牢地管住自己的两条腿,不让它们朝后跑,然后强迫自己睁大眼睛去看它们。我不想让它们知道我心里多么害怕,不想让它们知道我的腿软软的,我是女兵,不是女学生。贪生怕死绝不属于我们。”完成运输任务后的白雪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腿软和惊吓,终于从女学生成长为女战士,坚强、自信而骄傲。

这次转变对她而言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在白雪梅的理解中,女兵二字的重点不是落在“女”这一属性上,而是“兵”的一种形式而已。进藏之前,她剪短了头发,自此一生再没有留过长发。长发,连同女人的一切快乐和娇柔的属性都被她放弃了。白雪梅晚年对孩子们叙述这段经历时说:“我知道,你们说我的性格有些硬,不像别的母亲那样温柔和蔼。我想,也许那是因为我从年轻时,就努力想磨掉自己身上的那些女人气吧。真的,那时候我认为一个女兵是不该像一个女人的,而应该像个男人,或者像个男兵,我后来真的像个男兵了,常常有人叫我“小伙子”,我不但不难过,反而很自豪。”白雪梅将女兵看作一份崇高的职业,是参加革命的有机力量,能够与男兵站在同一评价体系里体现自身价值,一切牺牲和奉献的内驱力来自内在需求。

在这种价值观的支撑下,所有生活上的苦在白雪梅看来都不能叫苦。完成赶牦牛运送物资的任务后,上级号召“支援边疆,长期建藏”,白雪梅毅然留在西藏安家。在无可避免的爱情道路上,白雪梅放弃了辛医生知识分子式的浪漫追求和爱情,选择了长她十岁的欧战军。欧战军戎马生涯的传奇经历让她感到崇敬和惊奇,带着对英雄主义的膜拜和敬畏,即使没有对男性心跳的情感,她也坦然接受了这样的婚姻模式。新婚时,欧战军简单的话语:“别伤心,我保证以后对你好,保证不欺负你”和那句欧战军一生只说过一次的“我爱你”,使白雪梅“心中的那堵墙轰地倒了”,“一种喜悦和幸福顿时漫过心间”,“心里荡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快乐”。几十年的生活过程中,欧战军对她而言就是整个世界了。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理想和相同的信念维系着两人的感情。在共同的岁月里,他们抚养着自己与战友们的孩子,守着家庭的秘密,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最终同化了,调和了。两人不仅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是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战友,这是超越了小情小爱的恢宏和神圣。

“五四”女作家共同喊出:“离开爱还有什么生命?”(白薇诗剧《琳丽》)在这里,裘山山借白雪梅思想转变重新定义了“爱”,用这对夫妇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诠释了“爱”。“爱”不仅是温情脉脉的,更是庄严伟大的。爱是有着共同目标的相濡以沫。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生活节奏里,裘山山游刃有余地将阴柔的婚姻爱情题材加入了阳刚味的革命元素,仿佛将读者从车水马龙的现代生活中拉到了广阔素净的雪原,境界阔大而神圣。

不仅是对“爱”的重新阐释,裘山山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女军人隐秘的内心。她以女性特有的笔触,借助女主人公的视角和叙述,剖析着女性内心的每一处心念,传神而细致。这位女主人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军人,也是女人。作者借助白雪梅这位女军人形象,传达了一个女性形象的新走向。女性特质并不与男性为主的军人世界冲突矛盾,女性化的温情、细致、忧郁和柔弱被军人气质中和,造就了果敢、坚定、开朗和热情的女军人性格。平淡、温情却又直指人心的叙述,提升、净化着读者的心灵。我们不再执着地追求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而能超越年龄、超越性别,达到两性互生共存的境界。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抹特有的巾帼颜色是军旅文学的突破,也为我们书写红色经典带来了新的范本和启示。红色经典或军旅题材不必大开大合、文以载道,也可以刚柔并济、侠骨柔肠。军人不必刚硬铁血,也可以有血有肉,具有人性的亮色。(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

参考文献:

[1]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

[2]王安忆:《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姜广平:《小说是我对生活的设问——与裘山山对话》,[J].文学教育,2011(1)

[4]斯妤:《作为另类》,[J].《中华读书报》,2003(3)

性别意识教育 篇12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回顾

元认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Flavell于1976年正式提出。指的是“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 既包括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积极监控和调节” (Flavell 1976) 。随后Wenden (1989) 从语言学的角度完善了元认知理论。O’Malley和Chamot (1990) 是最早将元认知引入听力教学的研究者, 他们通过研究得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Goh (1997) 是最早对听力元认知意识进行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 通过对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的40名中国学生听力日记进行研究他得出“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不仅是听力内容, 更重要的是对听力过程进行思考, 即提高学生元认知意识。”黄崇岭 (2004) 从男女的中枢发育状况、语言听觉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性别差异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带来的影响。甘诺等通过对83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外语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元认知意识与性别差异方面的文章还比较少见。在2005年, Vandergrift和Goh意识到以往对听力元认知意识的调查问卷存在诸多弊端, 两人经过了一年努力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测量问卷———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Listening Questionnaire简称MALQ) (转引自施渝2009) 。在国内应用这套问卷调查的相关实证性研究还比较少, 常乐等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后提出, 在真实的听力情景中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元认知意识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拟从四级对话听力的角度对非专业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同时研究不同性别学习者的听力元认知意识与英语成绩在相关性方面的差异。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成绩和元认知意识的相关性?

2) 男女生在元认知意识方面有那些差异?

2.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攀枝花学院2009级大学英语三个自然班的学生共233人, 笔者对三个班级进行了听力元认知意识 (MALQ) 随堂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230份 (其中3人请假) , 收回问卷调查230份, 回收率100%。随后笔者对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进行了听力测试 (满分12分) , 剔除掉无效的问卷调查和测试之后, 实际有效问卷调查和听力测试共200人/份 (其中男生131人、女生69人) 。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共有两个研究工具:MALQ和听力测试卷。

MALQ采用常乐等翻译和回译过的调查问卷 (在此表示感谢) , 问卷选择项采用Likert六分量表的形式, 选项从“完全同意” (1分) 到“完全不同意” (6分) 。听力测试卷为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的听力对话部分, 具体为8个短对话1个长对话, 共计12分。

2.4 数据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这200名学生MALQ测试中的各项得分和听力测试卷的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 然后分别将男女生的相关数据输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2、3。

注:**.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3 结果与分析与讨论

3.1 结果分析}

表1、2、3分别为全部学生, 全部男女生的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表1可以看出, 学生的听力成绩和引导性注意、个人知识、问题解决三项都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 -0.231和0.194, 其中个人知识和问题解决的显著性水平更是在0.01以上, 说明这两项与学生的听力成绩相关性很大。引导性注意这一项也达到了显著相关。从表2可以看出, 女生的各项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成绩都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从表3可以看出, 男生的引导性注意和问题解决策略两项都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负的0.267**和0.267**。

3.2 结果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元认知意识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和个人知识两项与听力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 这与常乐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支持了常的研究结果。个人知识包括三个子项目:分别为1) 我感觉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比其它 (读、说、写) 都难;2) 我感觉英语听力对我是个挑战;3) 我在听英语时并不感到紧张;但是从表2.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这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女生为-0.183男生为0.132。笔者通过观察男女生在这一项的具体得分女生12.04男生11.96, 这说明女生的个人知识意识普遍好于男生, 这也与男女生的听力成绩成正比, 即女生的听力成绩普遍好于男生 (女生5.79, 男生5.23) 。在问题解决项目下有六个子项目:1) 推断词的意义;2) 将听到的内容和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进行比较;3) 利用已知知识和经历帮助理解;4) 发现理解不对时, 迅速调整自己的理解;5) 利用文章大意推断词汇含义;6) 回想听到的内容帮助确认现在所猜测的词汇意义的准确性;这些策略代表了问题解决的元认知听力过程, 知识检索过程以及伴随的修正过程。 (常乐等2008) 值得注意的是女生 (见表2) , 的听力成绩和元认知意识的五项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 , 根据Field (1998) 观点, 问题解决策略的本质是补偿性的, 策略使用主要是为了弥补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缺陷。而女生由于基础较好, 使用补偿性策略的机会比较少, 男生由于部分同学基础较差, 所以在短对话中由于生词较多常常使用补偿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引导性注意主要是针对在听者在集中注意力听下去时使用的策略。女生为正相关, 男生为负的相关, 可见女生在使用的这一策略使用要好于男生, 部分男生由于基础较差, 有一些部分是听不懂的, 听不懂就直接放弃不听。这一点和笔者随后对同学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4 研究启示

通过对以上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元认知策略和学生的听力成绩直接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这也与国内外同行的研究结果一致 (Goh;常乐等) 。男女生在元认知意识方面存在差异, 这主要表现在引导性注意和个人知识方面。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男女生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 这从男女生听力测试成绩可以看出 (女生5.79, 男生5.23) 。在很大程度上女生的这一优势主要是由于女生比男生认真, 语言和情感紧密相连, 学习态度的影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比较大。应鼓励男生从学习态度上认真对待大学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C]//Resnick L B.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c].Hillsdale, NJ:Erl-baum, 1976.

[2]O'Malley J M,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mt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Goh C.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s[J].ELT Journal, 1997 (51) .

[4]Vandergrifi L, Geh C.The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listening questionnair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Language Learn-ing, 2006 (56) .

[5]Field J.Skills and strategies:Toward a new methodology for listening[J].ELT Journal, 1998 (52) .

[6]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 2008 (5) .

[7]施渝.国外二语元认知研究综述[J].外语界, 2009 (1) .

[8]常乐.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 2008 (4) .

上一篇:品德发展下一篇:丰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