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发展

2024-10-19

品德发展(共12篇)

品德发展 篇1

德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学生的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然而,由于我国传统德育内容、方式的单一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德育要么流于形式,与现实生活脱节,要么就是空洞说教,不但不会促进学生品德良好发展,有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因此,从学生利益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由于其性质、学科内容等方面的独特性,在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不留痕迹地实现教育的德育功能。

1 语文学科的性质

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德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理。”

2 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自古以来,语文的政治功能就非常明确。

语文学科不是一般的语言学科,而是特指母语学科,其以培养听、说、读、写为主要任务,并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美育与思维训练。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讲授和学习民族语言就是在传递民族精神,铸造民族灵魂。因此,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上,其独特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 语文学科的德育实施

3.1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生动的德育教材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一个个知识点为体系编写、教学的,而是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依托,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品德。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入选的典范文章,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蕴涵着仁人志士的美好情操,或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或体现着高尚的价值观念……《劝学》、《师说》、《沁园春·长沙》、《雄关赋》、《雷雨》等都具有极高的德育因素。如《天山景物记》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邓稼先》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语文课文还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可以直接仿效的正面形象和具有批判作用的负面形象[1]。通过这些形象,使学生认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样的人,不该做什么样的人,在各种形象的比较中,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分辨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总之,语文课文就是一篇篇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好材料,在研读、品味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认识。

3.2 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例如,在教《明湖居听书》时,学生一方面被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所折服,另一方面又陶醉于刘鹗精彩的文字描写。白妞所演唱的山东大鼓已近失传,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使学生不仅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增强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如《胡同文化》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离太阳最近的树》关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效果非常好。

在挖掘德育因素的时候,应当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而且不能脱离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不能脱离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是自然的、恰当的和有效的。

3.3 以情感人,熏陶渐染

情感教育是德育的核心。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讲解、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地,

中专护生开展团体心理游戏的体会

徐梅林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威海264400)

摘要:开展团体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中专护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潜能、适应不良、情绪调控、心灵成长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使护生在轻松参与体验,深入反思和感悟中不断挑战自我,正确确立目标,有效适应环境,积极、乐观地将游戏的收获有机地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其形式和内容简单,易于操作,深受护生欢迎。

关键词:中专护生;团体心理游戏;体会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我校2006级高中护理班38名学生入校前都是高中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的中专生相比,他们受过高中阶段的教育,学习习惯较好,但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感觉到自己仅仅是中专生,心情郁闷、压抑、自卑,学习无目标,学生之间心理相容性差,缺乏团结友爱精神,不善于沟通,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个性较强的学生之间矛盾尤为突出。为有效改善现状,本着“教育无痕”的理念,笔者针对护生的特点和游戏的目的,开展了6个团体心理游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轻松地参与体验,深入地反思和感悟,真实地收获与成长。

1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护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心理游戏,包括旨在适应新环境的“有缘相识”、“松鼠搬家”;有效提高沟

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学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语文教学应重体验,让学生感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既然文章是作者心灵的袒露,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心灵,激发学生探寻作品真谛的强烈愿望,进而领悟文中之“理”。如教《沁园春·长沙》,当然要努力让毛泽东笔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美秋天图画激起学生的情绪,更要让其体会“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力发千钧以及“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气概,从而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情感不断加温,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便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10-0147-02

通技巧的“盲人旅行”、“风雨同行”;树立健康自我意识的“目标搜索”;促进心灵健康成长的“走出舒服圈”。

活动前先由指导教师说明游戏的目的、活动时间、活动程序及注意事项。游戏中,护生是主体,指导教师起组织作用。游戏后回顾总结,引导护生消化整理,深入体验,发表感言,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心灵成长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并将游戏的收获有机地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2活动体会

2.1适应新环境,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许多护生进入新学校后,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出现迷茫、困惑,产生了适应不良的表现。有的学生甚至在入学一个月后仍没有熟悉班里的其他学生,由于彼此不了解,他们在各种

当然,要想达到情感渗透德育的目的,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首先,教师要有激情[2]。无论是诵读、讲解或发问,如果饱含情感,就能创设与文中相合的情境氛围,“面山而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只有教师自己感动了,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其次,要找准教学的激情点。最后,要讲求情理结合的方法。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用来形容语文与德育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只要我们立足文本,深入挖掘,动之以情,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就能像春风化雨一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摘要: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试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德育功能及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德育,课文,情感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品德发展 篇2

杭六中陈瑞

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自己能够使今后的教育生活更充实有效,我制定了今后一年的发展计划。

个人情况分析:

1、关心学生,工作细致;

2、管理严格,循循善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3、备课认真,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4、配合班主任做好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工作。

5、对后进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展总体目标:

1、勤学习,探究教学方法和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善反思,多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或教育故事,在反思中成长;

3、锤炼课堂教学能力,增长教育智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信的舞台。

4、提高学生和自己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

1、自我加压,继续探究新课程新理念;

2、参加教师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关注教育教学网站,提高利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进一步锤炼课堂教学能力;

5、争取撰写关于中小学过渡衔接的论文和案例;争取取得中小学过渡衔接的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果;

6、不断钻研反思,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的能力;

7、积极投身教育网站论坛,多写文稿与同行交流探讨;

具体落实措施:

1、永葆真情。我将永远怀着一颗爱生之心,真真正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给每个人一个宽裕的成长空间,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

2、饱读书本。针对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所不足,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我要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3、同伴互助。善于学习优秀教育同行的经验,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同学科教师学习,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教学感悟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尝试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要整合自己的课堂,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真正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及时总结思考,写出有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论文。

品德课程基地筑就学校发展之路 篇3

一、加强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建立管理新制度

品德课程在小学阶段属于非应试学科,师资多为兼职,课堂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困难重重。然而,我校的品德课程不弱反强。首先我们配有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4名,其中骨干教师7名,优化的师资配备给基地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人力支撑。其次,建立专门的品德教研组,立足于实际问题,在校本研修中追求“小切口、深研究、大效益”,促进8人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同时,学校领导不定期的“巡课”督查,让常态授课不再随意。这样的管理新制度,强化了基地研究要孵化经验、辐射成果的共同愿景,品德课程研究氛围日渐浓厚。

2确立研究主方向

课程基地研究应指向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们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通过与研究同伴或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不断地加深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为提高实效,我们为不同年段的品德教学确立了研究重点。

低年段进行情境教学研究。情境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任课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各类情境中体验、悟理,在愉快的教学中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生活常识,学会生活的本领。

中年段进行活动化教学研究。活动化教学是提高品德课堂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在研究中,任课教师大胆实验,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创设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有体验、讨论、探究、实践等。为了使活动有效开展,学校还制定了学生易操作的活动细则和友情提醒。通过活动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学生明辨是非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高年段进行探究性教学研究。高年级品德课程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地理,历史、法律、政治等人文科学。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和提高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鼓励学生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提出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探究和发现,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进而提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实践教研新模式

随着学校基地建设的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为此,学校以品德课程的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创新品德课程教研的新模式,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辐射,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鼓励教师走出备课室。在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意识。这种备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提倡教师备课的三关注。即关注教材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师走出备课室与学生一起备课;关注课程教学与项目研究,要求教师把学校承担的项目研究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实现课程教学与项目研究共进;关注教师的目标达成与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师层面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更要关注学生层面的发展目标达成,让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基地。

强调教师的团队合作。我们提倡个人的积累与创新,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同时,更提倡团结协作、互相启发、持续创新的有效机制。目前学校的品德课程教研组已经形成了共同学习、相互评教、不断创新的良好势态。每次赛课前,老师们总是团结一心,共同备课,集思广益,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历届区“五四杯”赛课,学校品德课程的参赛教师人数和获奖等次都在全区之首。

发挥品德课程教研方式的辐射作用。在精心组织品德课程教研活动的同时,我们拟出“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过程的反馈来,带着修订的意见走”这一流程,并适时向其他学科辐射,使学校的其他学科教研活动积极跟进,整体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如何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行动?如何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在联系统整教学活动?如何为学习困难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如何对特殊学生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如何充分利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或转变不利因素?有些问题在某些学科领域表现特别突出,同一学科的教师可重点关注;有些问题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具有同样问题的各学科教师均可探索;有些问题在某些教师身上感受特别明显,则这些教师可进行专题研究。如此一来,学校各学科教研活动蓬勃开展,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课改基地注重与区域学校的广泛交流。如与秦淮第二实验学校建立了品德课程教研的互动模式,通过“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与他们的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我们还通过好课送教、讲座评析等方式将学校教研活动的经验与苏北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启发。

二、关注生活,在特色活动中发展品德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为了贯彻生活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学校遵循“今日学会生活,明日造福社会”的基本育德路径,不断践行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其细化为“童心爱家庭、童眼看校园、童志系社会”三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成长。

1活动目标规范细致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坚持“来自生活、服务学生、面向全体”,充分挖掘品德课程、学生生活和社会教育资源,结合课标,制定了详细的“生活教育”总目标和分层目标。生活教育的主题活动源于品德课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活,掌握生活的本领,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

2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家庭、学校、社区是距离孩子最近的生活领域。因此,我们将家庭、学校、社区文化作为主题活动的落脚点,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中的现象,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童心爱家庭”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今日我当家”、“我是妈妈小帮手”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知道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在“童眼看校园”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校园喜鹊添丁”这一现象,激发学生的爱心,通过喜鹊筑巢、孵化、小喜鹊练飞,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同时培养学生爱校园、护校园的责任感。

在“童志系社会”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有利资源,在校友栾菊杰的指导下,开设了击剑校本课程,创立了栾菊杰少儿击剑俱乐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留住南京的声音”这一活动,通过学吆喝、说白话、唱童谣等形式,唤起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本土文化的市民责任感;学校作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小摊贩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的研究,学生和城管队员们一起走上街头调查访问、研究社会现象,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年的品德课程课改基地建设,使学校的办学内涵逐步丰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振兴阅读实验学校,南京市小学生舞蹈二团,南京市艺术和科技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同时,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生个人获奖达上千人次,一批特长生已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实践证明,品德课程基地建设有利地促进了学校办学目标的达成,促进了师生素质的整体优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篇4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 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1)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 (3) 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4)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 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 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 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但易于理解, 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 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

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 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 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 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 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 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 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 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 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 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 不认真备课, 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缺乏爱心, 体罚学生, 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 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 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国家重视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国家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要加强品社课的教学工作, 首先就应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品社课的重视程度。

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社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各地方政府都应多多组织品德教育宣传活动, 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学校的监管, 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品社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学校加强监管,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品社课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监管, 使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不占用品社课, 使品社课的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教育, 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品社课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环境。

3. 组织讨论交流,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讨论是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 通过有目的的组织讨论交流, 可以提高学生对品社课的认知度, 进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讨论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社课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 品社课可以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是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生活, 了解社会; (3) 品社课强调活动性, 突出综合性,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品社课可以如是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正确的指导下培养道德感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结合实际, 突出教育特点

加强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不同地区和年级突出不同的教学特点。

例如, 在农村的品社课教育中,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的同时, 不能遗落品德课程的教育, 让学生在未来出人头地之后, 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自己的家乡,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将《我的劳动感受》时, 教师可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感受, 讲出劳动的意义,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三) 开展拓展训练, 实践中教育学生

加强小学品社课教学, 还应开展拓展训练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例如, 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外阅读, 如劳动模范、国家大事等, 用品德和社会的眼光培养学生, 打开学生的思路, 有效的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结语

因此,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授课内容, 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净化学生的心灵, 增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

[2]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J].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2) .

品德发展 篇5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

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

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过程的人文因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被评价者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实施评价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表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等,班主任结合各项评价对学生进行总的评价。这种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能充分认识到集体对他的关心,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而启发性、赏识性、激励性即时评价,互动的即时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树立了自信,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以往在每周文明班的评比过程中,能做到一个星期天天100分的班级不多,每个年级最多有一个班能做到,现在每周每级均有一个以上的班级能做到天天做足100分。

三、以评为载 教师绽放精彩

(一)教师的科研能力逐步提高

在评价研究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教师科研意识和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常臵身于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从以前的“教书匠”逐渐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1、多渠道吸收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在平时的相互听课和交流中,教师们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让评价的形式越来越多,评价的语言越来越丰富,教师们的不断创新给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引导老师“积累是研究的基础,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开始”。我们要求老师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每月至少要写一篇关天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的教育随笔,我们一直坚持走这条路,终于尝试到成果的甘甜,教师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获奖的喜人局面,实现零的突破。近两年来,叶伟强校长撰写的《营造和谐大环境,创品牌特色学校》和刘妙霞老师撰写的《从我的教育故事中想开去》等8篇论文分别获得

省市镇的奖励。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日趋科学

在实施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后,我们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点也随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1)注重全面性。老师们在研究新的评价体系、选取评价内容时,既关注知识和技能,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行为文明、自强自信等诸多因素,都进入了教师评价的视野,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体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性。(2)注重发展性。老师根据学生在各大项的评价指标中的得分分析学生的情况,不仅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看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发展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3)注重特殊性。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在制订具体评价内容、细则和操作办法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为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和竞争的平台,接受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尽量创造展示学生闪光点的平台。

四、以评为载 家长绽放精彩

(一)转变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由于新的评价不再只关注分数,而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品质、学习方法等全面关注,这一“指挥棒”不仅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对家庭教育也有非常明显的指导作用。过去,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评价,都形成了共识:“现在的小孩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全面发展”。对此,家长们更加意识到对小孩的教育“要抛开传统的观念,我们不单要成绩,更要能力,而且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有哪些兴趣爱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性。”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有教师教,家长就可以不管了;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孩子犯了错,就一味地打骂、指责”。后来通过参与评价,家长说:“我们看到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劳累的工作,我们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心,少了一份苛责,孩子却更懂事、更努力、更爱学习了。”

(二)增强家校联系,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评价时,我们注重家长的参与,经常开展访问、座谈、电话联络、家长寄语、周末家长开放日、给子女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使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观念等多方面的不断变化。教师既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也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更能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家庭教育情况。由家长对孩子在家庭的各种表现做出实事求是的全面的评价,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评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新的评价方法促进了家长的参与,使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地教育学生,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3、发挥家长评价的激励功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在实施新的评价方法中,我们着重设计了家长评价这一项。结果发现,这就给学生与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家长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使孩子们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认可,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新的评价同时有利于吸引并组织家长参与其孩子的教育活动,与孩子进行零距离接触。家长作为评价者的新角色,将有利于具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强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意识,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层次,有利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去发现他们闪光点,他们的光彩才能得以绽放。

参考文献及资料:

1、龚孝华著《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M]教育科学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雁冰著.《课程评价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侯光文著.《教育评价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发展学力,品德课堂朝向幸福那方 篇6

一、接通真实生活,提升感受力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材仅是个例子,品德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真实的情境岂能生搬硬套教材?因此,教学该课的首个环节——认识交通工具时,赵老师舍弃了教材中机械、烦琐、枯燥的交通工具调查的导入方式,而是接通真实生活,让师生交流各自出游的经历。此举在激趣与无痕引入课题的同时,更让分享与学习共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生活,可谓匠心独运。来自于生活的“源头活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并引领学生迅速步入实效教学的高速公路。

二、丰富儿童经验,提升体验力

“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一定要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及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是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面对不同的出行目的地,学生要学会有效、合理地选择交通工具,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实践体验能力。”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赵老师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重视他们的学习需要,巧用“研学单”,提炼出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活动内容。如:课前的小研究,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能助力课堂,使学习活动更有效。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及图表比较,使学生明白:目的地不同,所需交通工具也不同,还可以根据需要,灵动地组合使用。随后的出行小贴士,让学生的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最后让学生以“小小家乡观察员”的身份,同桌合作探讨,了解南京的交通发展状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设计由易到难,由社会生活到身边生活,突出实践性,能切实指导学生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努力为低碳、美好的生活创造条件。

综观本节课的第二、三教学版块,教者巧妙借助“研学单”,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怎样的出行方式最为合适;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家乡的交通业有哪些发展,并促进学生将课堂上的认知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社会行动动力,使他们逐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最终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学生在富有层次性的活动中积极探究、体验、感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生活经验,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三、开放导行方式,提升探究力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生在品德课堂中获得知识,仅是完成了认识上的一种飞跃,这不是最终目标,还要不断地深化、迁移,运用所学去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而课后探究却永无止境。本课结束前,教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用思辨的眼光,聚焦出行的安全、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提升道德认识,努力过一种有责任的生活。

学生学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像赵老师一样,立足于精致课堂,摒弃“碎片化”教学,尝试着把活动版块设计得更具层次性、准确性、延续性、思辨性、多元性、开放性呢?接生活之地气,找准“高速公路”最佳入口处,努力发展学生的学力,品德课堂必将朝向幸福那方!

品德发展 篇7

筅云南曲靖师范学院朱卫红

一、前言

品德是个人按一定社会或阶层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1]。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 (时间) 的推移, 其品德教育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旧质到新质的过程,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社会关系、思想意识关系及其处理准则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及其重要的任务。

留守学生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 暂由亲戚、朋友或教师监护、代养的孩子[2]。留守儿童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学习状况、行为习惯、心理发展、安全隐患等宏观方面,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远远不够, 为了全面、深入地探讨留守儿童的品德发展状况, 2008年4———5月, 笔者开展了对留守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抽取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两所初级中学和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两所乡镇中学初一至初三的留守学生515人 (有效人数) , 其中初一165人 (占32%) , 初二172人 (占33.4%) , 初三178人 (占34.6%) ;男生311人 (占60.4%) , 女生204人 (占39.6%) ;汉族465人 (占90.3%) , 少数民族50人 (占9.7%) 。

2. 研究过程

(1) 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易高峰编制的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现状调查问卷[3]。该问卷共54个项目, 用以评定初中生品德发展上的自主性、公德性、法纪性、集体性、孝敬性、进取性等六个方面。该问卷进行过实地预测, 一线教师、班主任、学生和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过评审, 该问卷重测信度为0.76, Cronbach's阿尔法系数为0.90, 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每题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赋分值分别为1, 2, 3, 4, 5。

(1) 测试过程

调查时采用团体测试, 测试时间为20分钟。测试由主试组织进行, 主试在研究者的精心讲解下, 严格按照测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

(2) 数据处理

首先整理问卷的原始数据, 然后运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 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分布情况

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公德性 (3.89) , 其次是孝敬性 (3.88) 、法纪性 (3.75) , 再次是进取性 (3.70) 、集体性 (3.64) , 最后是自主性 (3.42) 。

2. 不同年纪、性别、民族的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状况的比较

(1) 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在年级上的比较

初二的留守学生在法纪性 (3.81) 上得分高于初一留守学生 (3.78) ;初三留守学生在自主性 (3.56) 、进取性 (3.85) 上得分高于初一留守学生 (分别为3.42、3.75) , 但在集体性上得分 (3.59) 低于初一留守学生 (3.66) ;初三留守学生在进取性上 (3.85) 得分高于初二留守学生 (3.71) 。

觹该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资助项目“西部留守儿童品德心理研究” (07C21700)

(2) 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在性别上的比较

留守的初中女生在品德发展的公德性 (3.97) 、法纪性 (3.90) 上得分及其显著地高于留守的初中男生 (分别为3.83、3.65) , 孝敬性 (3.97) 上得分也高于男生 (3.82) 。

(3) 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在民族上的比较

留守的少数民族初中生在品德发展的公德性 (4.03) 、集体性 (3.70) 上得分显著地高于留守的汉族初中生 (分别为3.87、3.62) 。

3. 留守状况对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初中生比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初中生在品德发展的公德性 (分别为3.88、3.63) 、集体性 (3.64、3.43) 、孝敬性 (3.84、3.69) 、进取性 (3.71、3.52) 上得分有明显的差异。

4. 留守时间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留守时间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六个方面无显著影响, 但从表面数据来看, 除了孝敬性、法纪性外, 留守初中生在品德发展的其他四个方面随留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四、讨论

个体的品德行为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发形成的,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的引导和管束。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 其品德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初一留守学生在法纪性上得分低于初二留守学生, 在集体性上得分高于初三留守学生, 而在自主性、进取性上得分低于初三留守学生;初三留守学生在进取性上高于初二留守学生。这主要是由于初一留守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 学习任务相对来说较轻, 学习目的不很明确, 没有形成强烈的学习进取意识;而初三留守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 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放松使初三留守学生产生强烈自我进取心态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集体的存在。另外, 初三留守学生随生理、心理年龄的增加, 受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影响更深, 其中受负面价值的影响也多些, 以至于部分学生在某些项目上得分反而低于初二甚至初一留守学生。学校应该注意德育的一致性、连续性原则, 不要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 加强小学与初中德育的衔接, 对住校的留守学生指派一名责任教师, 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习外, 还要从生活上、心理上尤其是品德上关注孩子的成长, 关心孩子的发展。学校也可以尝试建立“代管家长制”, 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重视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自我教育, 开展法制、孝敬心等专题教育活动。

留守初中女生在公德性、法纪性上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留守初中男生, 在孝敬性上得分高于留守初中男生, 这与女生生理发育比男生早成熟两年, 再加上女生性格较男生温柔、顺从、懂事有关。这提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应特别重视留守男生的教育问题, 父母尽可能把男孩带在身边求学, 监护人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留守男孩充满责任心, 从生活细节入手, 指导留守学生品德行为健康发展。

留守少数民族初中生在公德性、集体性上得分超过留守汉族学生, 这可能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积淀起的集体意识和为他人、为社会的价值观所致。

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初中生在品德行为发展的公德性、集体性、孝敬性、进取性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初中生。这是因为父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决定了他们和孩子之间亲子关系各有千秋。母亲照顾抚养儿童, 由于他们陪伴儿童的时间和所付出的精力要比父亲多, 与儿童的情感联系更为密切, 关系更为融洽, 品德上良好的道德说教、榜样示范、熏陶感染更易于为留守初中生所接受, 因此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初中生品德发展比母亲外出打工的更理想。

留守初中生在品德发展的六个因素上无留守时间的差异, 这可能与留守时间取值太近有关。但从直观数据来看, 除了法纪性、孝敬性外, 留守初中生在品德发展的其他四个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揭示了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 留守学生品德行为发展越差。有条件的父母尽可能把未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 承担教养子女的职责, 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的父母, 应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代养人, 并经常通过电话、通信、网络等手段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 关心孩子的品德发展, 指导孩子的道德实践, 与孩子交流这方面的心得。社会可以提供条件, 利用社区机构组织成立“留守学生之家”, 实行有偿代养。所谓“留守学生之家”是指由几个留守学生代养人组成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 留守学生以兄弟姐妹相称, 在平时道德行为中树立榜样, 学习榜样, 用榜样指导大家的行动, 对好的品德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强化, 对错误的品德行为及时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孙晓雯)

参考文献

[1]李铮, 姚本先.心理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黄爱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8) .

品德发展 篇8

本人根据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发现, 目前中学思品课存在学生不愿学的现象,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学生畏学。思想品德课概念、原理抽象, 枯燥空洞, 实用性差, 导致学生畏学。2.学生厌学。有的教师上课时刻板地照本宣科, 枯燥乏味, 致使学生厌学。3.功利性作怪, 学生不愿学。中考“开卷+50分”的考试规定, 滋生了学生的功利心理, 使得学生不愿学。

我们让学生对政治课教学提建议, 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风趣、活泼睿智的政治教师, 他们希望政治课堂充满笑声和乐趣, 形式新鲜活泼, 允许学生有争论, 能畅所欲言, 关注社会现实, 能让他们“动”起来。

二、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以疑。”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改变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使得这门学科必须与时俱进。为此, 笔者尝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通过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开放课堂,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通过链接热点, 培养学生与时俱进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下图所示)

(一)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 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以疑促思, 以思释疑, 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1.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时, 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的质疑设问, 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讲《自尊自信是获取成功的前提》一课时, 我在引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后, 进行了巧妙设疑:如果龟兔重新举行一场赛跑比赛, 结果会如何?为什么?如果让你扮演龟或兔, 你会怎样做呢?这样, 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巧妙设疑而处于活跃状态, 激活了学生的质疑思维, 引发了学生的课堂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 就能将学生的思维质疑导入到求真的境地, 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 产生小到对课题、事例的质疑, 大到探究段落、篇章中的疑问,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

2. 拓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例如, 学习《情绪需要调节》这一课时, 为了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我将学生喜欢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一些片断剪切下来, 制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欣赏多媒体课件时, 心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疑问:小燕子为什么会好几次面临杀头的危险?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思维, 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会得出结论:人的情绪需要不断地调节控制。学生心中的疑团也就解开了,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在思中对问题有所认识, 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 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 并通过充分交流、探究, 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 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 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 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 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 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 使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 引用时政热点, 建成学生的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内容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这就使得这门学科必须与时俱进。而课本的编写有其滞后性, 其中有很多案例比较陈旧, 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同时增强学生关心时政的积极性。

最新、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材料融于课堂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应用公益广告, 促成学生的良好品德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一则好的公益广告在传递某种观念或行为准则时, 能将枯燥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形象又感人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 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课时, 我采用了一则公益广告:地铁车箱内的地板上有一个空的易拉罐, 人们不断地踢来踢去, 却没有人捡起来。终于, 易拉罐被踢到了一个男孩子的脚下, 他捡了起来, 丢进了垃圾筒。这时响起画外音:“球进了!”垃圾筒外壳上的文字显示为:“公德比赛, 今天起正式开赛。”视频播放后, 我建议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几分钟后一个个精彩问题接踵而至, 然后又被一一解答。如球指代什么?球为什么会被人们踢来踢去?这种踢来踢去的命运能被更改吗?怎么改?今天指什么时候?开赛指谁参加比赛?这些问题的设计和处理, 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课的知识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三个层面中得到了强化, 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等得到了升华。课的最后, 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公益广告作, 并选择由一个学生小组现场演示作为本课的结束, 结果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奇效。

公益广告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 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接受了某种思维意识。

3. 运用生活实例, 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越是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越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就越有效果。因此, 政治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向生活开放, 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 使政治教学与生活相连, 使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 丰富情感, 提高能力, 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

例如, 在讲《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一章节时, 教师可针对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 成为日韩的“中国新生代”现象进行讲授。又如, 在讲《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时, 教师可联系某些学生课间哄闹、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为进行讲解。通过分析, 学生不仅理解了规则的涵义, 更成为了遵守规则的守护神。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思想品德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撇开生活, 把教学禁锢在课堂和教材里, 德育就丧失了生命的色彩。

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 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品质。

(三)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应基于生活, 又超越生活, 面向多元世界;始于课堂, 再走出课堂, 融入复杂社会。因此, 教师应开放课堂, 开放教材, 让学生们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1. 利用假期, 开展专题调查、访问, 促成学生的认知和感悟

例如, 2009年国庆时, 我布置了题为《寻根问祖:我写家史六十年》的德育作业, 要求学生采访当事人———祖辈和父辈, 采访见证者———祖辈父辈的亲戚、同事、邻里, 倾听他们的叙述, 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物证, 记录家庭六十年来发生的十件重大事件, 挖掘出最感人、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 写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家史》。通过这次寻根问祖活动, 增加了学生对祖辈父辈的了解, 整理出了家庭血脉延续的励志故事, 提炼出了家族顽强生存的精神, 进而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2. 利用课余时间, 开展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例如, 在讲《环境保护》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事。学生设计的活动多姿多彩:有的学生自编小报, 有的学生设计了环保广告, 还有的学生做了一次环保行动大使 (在小区开展旧电池换棒棒糖行动) 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尤其是在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上,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体现, 素养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 利用午间文化阵地, 开展社团活动, 促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例如, 在成长大讲堂上, 主讲的学生或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 表现少年壮志当拿云的雄心;或展示自己的特长, 表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底气。同学们在齐声喝彩的同时也有了成长的标杆。

实践活动侧重于重视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强调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的生活体验。在活动中, 学生多项能力得到了锻炼与体现, 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活动也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转变为“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三、结束语

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技巧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并获得新的生活体验和感知,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思品课教材所蕴含的本质。在教学中, 我们结合书本、生活, 引导学生选择阅读, 开展合作探究、讨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达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琦, 《教与学的心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品德发展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鉴于此,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从教材中挖掘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内容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 应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 从中挖掘出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内容, 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时, 可以利用循循善诱的方式, 诱导学生深入思考, 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同学们认为你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习难道是你们学生时代的唯一内容吗?……同学们说得好, 学习之外, 你们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并从课外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情趣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哪些情趣是高雅的?哪些情趣是庸俗的呢?请问同学们, 你们有哪些高雅的情趣?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哪些庸俗的情趣?……高雅的情趣与庸俗的情趣对人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回答很棒, 高雅的情趣可以怡情励志, 有益身体健康, 而庸俗的情趣则将会消磨人的精力, 泯灭人的意志, 甚至把人拖入泥潭, 使人误入歧途……同学们, 老师为你们放一段优美的音乐, 大家一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放完音乐后, 教师诱导学生说出聆听音乐时的感受, 然后, 开拓学生思维宽度, 说明高雅情趣的作用) ……同学们, 音乐不仅可以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还可以启迪智慧, 激活思维。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 很多都是从音乐启发而来。”……高雅的情趣除了欣赏音乐, 还有阅读、书法、摄影等, 历史上的许多伟人都有高雅的情趣, 并对他们的人生和成就带来了巨大影响,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就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好像和高尚的人对话。”因此, 高雅的情趣, 不仅有益健康, 还能提升精神境界, 使人品行高尚……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 使学生明确了培养高雅情趣、抵制庸俗情趣的重要性, 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营造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加强心理体验

初中学生的低龄化特点, 决定了他们更加容易得到心理体验。鉴于此, 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心理体验的教学情境,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加强中学生的心理体江苏邳州●沈荣玲

验, 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比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这一章节中的“杜绝不良嗜好”时, 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烟民在吞云吐雾的视频, 问学生:“同学们, 吸烟是良好习惯还是不良嗜好?”然后,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可以先不置对否, 而是继续为学生播放吸烟对人的致癌作用、对心脑血管的影响、对呼吸道的影响、对消化道的影响以及对于被动吸烟人群的伤害等一系列视频, 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印有吸烟造成的看起来恐怖而恶心的牙齿图片的空烟盒让同学们传看, 并通过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健康的肺与长期吸烟后形成的肺的对比图,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而使同学们明确吸烟的危害。然后, 教师再进一步阐述酗酒、网络成瘾等不良习惯对人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杜绝不良嗜好的重要性, 并使学生明白, 不能放任自己的好奇心而误入歧途。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 能增强学生的体验, 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中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 他们在家里所受到的表扬远远多于责备, 即使是做错了事, 往往也会得到家长的谅解和偏袒。因此, 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会缺乏足够的认识, 往往容易推脱责任, 甚至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所应负的责任, 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社会角色非常不利。鉴于此,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教材内容,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 善于因势利导地化解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 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比如, 当教师讲授《行为与后果》这一章节时, 可以将教材与实际相结合, 设计一些与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 让学生进行分析, 导入新课:某同学上学迟到了, 他埋怨道:“怪妈妈没及时叫醒我。”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某同学在放学后大扫除时不参加集体劳动, 抱着篮球就去了球场, 这位同学的做法对吗?……某同学在做实验时, 不小心把实验试管弄破了, 他为了逃避可能受到的责备, 把破损的试管藏在了垃圾筒里, 他这是什么行为?……然后, 教师结合同学们的讨论, 通过因势利导, 使学生认识到, 良好的行为将产生良好的后果, 不良的行为将产生不良的后果,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着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 还达到了预期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总之,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开展, 是学校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 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提升, 从而使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得以圆满实现。

品德发展 篇10

一、用发展性眼光使用教材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计划中的一门综合活动课程, 这门课程理念新、综合性强, 在呈现方式上采用模块化, 突出问题式、探究式, 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和空间。我们在使用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时, 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着眼于教材的发展性和学生的生活性, 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 使教科书真正成为活动型教科书。

1. 让品德学习回归学生生活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品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 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品德教育要回归学生生活。因此, 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反映学生的内心需求。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具体表现在:

(1) “我的准备”板块突出学生生活的特点。做到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搜集、整理、调查、采访,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考依据。

(2) “我的研究”板块突出实践活动综合的特点, 强化学生的积极参与。将学生探究体验后的经历以汇报、游戏、讨论、表演、操作等形式进行课堂整合,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

(3) “我的收获”板块以自评为主, 师评与生评相结合, 用正确价值观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

(4) “我还想……”板块将课堂活动延伸至课外, 进行拓展性探究和实践, 将学生的自主发展进行到底。

2. 从重“教”到重“学”

品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教”指的是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传授, 通常用训练的方式来解决。而道德教育专门用“育”来表示。“育”通常需要借助于“体验”、“反思”来实现, 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引导活动。

新课程倡导道德学习回归学生生活, 提倡体验式学习, 真正把道德课当作实践课, 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道德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 挖掘教材内涵, 把知识转化为信念, 不能将道德课变成知识课。第二, 拓展教材内容, 把道德转化为行动, 不能将品德课上成说教课。品德不仅涉及知识, 还有情感、意志与行为, 所以, 单靠讲授与听课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还要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的校本课程纳入品德课的学习之中, 从时间上、内容上、学习方式上拓宽学习的渠道, 使学生走出课本后仍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用发展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所谓“发展性课堂”教学, 就是要求教师的每节课都要体现出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 没有情感的参入就谈不上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学习, 而没有正确情感导向的行为学习, 就难以避免行为的功利性驱动。品德课就是由“行”到“情”的过程, 行为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行为本身, 而在于行为背后的结果体验。行为学习不是要获得熟练的行为方式, 而是要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行动, 个体与客体才能发生切实的道德关系, 才能身临其境, 体验感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实现知情行的整合。

品德课教学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创设多种特定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体验的欲望, 从知、情、行等不同心理要素入手, 采用情境体验学习、价值辨析学习、活动践行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基本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1. 情境体验学习

大家知道,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 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 能让学生感受性高, 思维活跃, 还能引发联想……人在情境下能够产生情绪, 形成的情绪态度将为人所体验。这个体验作为被觉知的特定内容, 会进入人的情绪心理范围, 积淀为人的情绪经验, 在人的个性倾向中占据位置。因此, 品德课情境体验是以“情”开端, 基本步骤为:创设情境——充分感受——引导体验。

(1) 再现生活情境, 萌动学生内需。

教学实践中, 老师们总是根据教学需要和主题的不同特点, 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接合点, 将内容相互沟通、彼此融合。

(2) 利用实物情境, 引发情感体验。

在教学《全家福》一课, 根据实际开展“搜集实物”活动, 让学生搜集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照的相片, 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相片, 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搜集用过的衣或物。把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 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

(3) 多种艺术情境, 多种感官体验。

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如绘画、音乐、照片、录像、电影或多媒体等, 构建一种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2. 价值辨析学习

“价值辨析”指通过对意义事件的价值分析, 使个体认识多种价值水平并形成关怀价值取向。这是一种从“知”入手的学习, 基本步骤为:引入事件——价值分析——价值抉择。

首先,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有道德意义的事件或学生道德关系中的“热点”问题提出来, 引入价值观讨论, 从而增强行为价值意识的自觉性, 提高价值抉择能力;其次, 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 不加任何暗示, 让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行为意向;第三, 分析各种行为方式背后的价值系统与需要层次, 让学生了解行为方式与价值信念之间的关系, 认识工具性价值观与终极性价值观的区别, 从而增强行为的价值意识的自觉性, 提高价值抉择能力。价值辨析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意义事件的讨论中体悟价值观、形成关怀取向的价值信念。

3. 活动践行学习

活动践行是指创设引发道德行为的情境, 通过自身行为的社会反馈, 产生道德体验。这种道德学习是以“行”开端, 基本步骤为:导入实践——强化反馈——体验整合。行动是体验的源泉, 活动、实践是理解道德知识, 内化道德观念的条件。“活动践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 强化学生的行为体验。“践行”要从小事入手, 从对小动物的关爱做起, 给点滴的“善行”以积极反馈效应, 尤其是来自生命体自身的成长信息, 最能打动儿童的心, 才能使关爱行为成为儿童内心的需要, 使心灵变得敏感而细腻, 逐步形成对周围人和事的关爱之情, 从而造就一颗善良、博爱之心。

活动是体验的基础, 也是体验深化、发展的载体。因此, 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条件, 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及现有的生活资源等, 然后研究主体活动的设计。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价值。

(1) 活动于课堂, 服务于社会 (生活) 。

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可使主体在活动中形成丰富的体验。因此, 主体活动要以活动者自身需要而展开,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营造主体充分参与活动的空间。

(2) 引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其实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移植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组织课堂表演或再现生活场景, 把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中, 引导学生进行行为辨析、情感体验,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德性的内化。因此, 教学实践中不能直接去实践的, 可引进角色扮演, 为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搭建舞台。

第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 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文本成为“活性因子”激活学生融入其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于教室中的儿童之中, 唤起他们已有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参与辨析。

第二步: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自己已有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段。它直观形象, 是一个活的载体, 可使学生顿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 情境中总是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由于角色的转换, 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 平等对话, 还为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 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 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4. 研究性学习

在推进品德课学习方式构建与变革过程中, 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实践与合作中学习研究,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中具体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制定计划, 分头行动。

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 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 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内容, 引导学生制定探究的计划。例如, 教学《我们的社区》第一单元时, 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社区这个内容的复杂性, 不是一节课能系统讲完的, 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小组调查内容, 提供一定的方法, 让学生分组参观、调查, 了解社区内的主要机构和单位及各种设施的作用。学生在参观采访的过程中对社区的一部分有了详细了解。

第二步:研讨交流, 全面了解。

学生将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社区医生、做家庭社会调查、请教社区主任等途径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 结合亲身实践对该社区的情况进行交流。组际之间的交流, 弥补了学生对社区了解的完整性, 教师不用枯燥介绍, 学生饶有兴趣地讲着、听着。

第三步:总结反思, 提出建议。

研究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反映生活和社会, 而是要让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发现。面对学生的研究学习成果, 教师要有所提炼。当学生纷纷反馈了自己对社区的了解之后, 教师请学生随机谈谈还有什么发现?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什么设想、希望、意见?

实验让我们深感:有效的体验, 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 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 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 开启灵感的窗户, 唤醒思想的活动。课堂教学应把学习者的主体体验过程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多形式多内容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 在学习中体验, 体验后感悟。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 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 获得新的意义, 产生新的创造, 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 促进他们德性的发展。

三、用发展的质性评价支撑品德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 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而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 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因此, 在质性评价的指导下, 我们在教学中倡导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尺度多样;既重视过程评价, 又重视全程评价, 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 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促进完善自我。

《课程标准》强调,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 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 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 改变了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因此, 教学中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 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 培养了学生的自评能力。

2. 评价视角多维度, 发展创新自我。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评价中,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 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多尺度地评价儿童, 千方百计地提携每位儿童, 促使其原有的、一定的发展定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每位儿童获得持续性发展。

如教学《我为同学喝彩》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制作同学的名片, 可画, 可写, 也可用照片剪贴等。而在展示交流名片时, 不以谁的名片做得精致、美观为评价标准, 而注重其内容以及付出的主观努力程度, 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名片效果也不要紧, 只要学生能通过名片使同学了解喝彩的原因, 达到树立、推崇典型的目的。这样, 既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又使他们学有榜样, 同时还使学生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机和动力,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 评价过程持续化, 塑造道德自我。

论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 篇11

关键词:学生 品德发展 空间迁移性

【中图分类号】G712.3

当今学校德育,十分强调按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纵向时间的不同特点实施适合其本年龄特点的德育活动,但是,对于个体在横向面上,也即空间范围内的品德迁移性则有忽视的嫌疑。当今我国正处于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人际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空间的流动,个体在不同空间与地域之间怎样将既已习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都得以实践之,怎样应对社会中由于空间变化而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空间迁移性”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空间迁移性:学生品德发展的新视角

时空不仅是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的基本概念,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更多地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作为物理学概念的实体空间也在不断扩展,表现在交往方面为人与人之间已冲破了地域的间隔,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流通和交流都在加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沟通上,网络虚拟空间有着与现实空间不同的特点和新旧两种使用群体,在带来社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如何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游刃有余地穿梭,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一个要求。

学生的品德发展全面来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品德的时间发展和空间发展。时间发展方面,上至国家下至学校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并在德育实践上切实实施。但是,空间发展方面还没有引起各界重视。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郑富兴教授从人的交往关系出发,将社会分为 “情感型社会形态”和“契约型社会形态”,所谓的社会转型即从情感型社会逐步转向契约型社会。在这一背景下,人的一生较之以往社会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需要在求学和工作中不停地在城乡之间、不同的城市与国家之间以及包括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沟通在内的空间中游移与穿梭。但是,就学生的品德来说,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其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家庭等熟人环境中与在公共场合等陌生环境中其表现就有很大差异,还有教育中常说“5+2=0”的现象也是学生品德在不同空间中存在消解与学校德育效果存在局限性的表现。所以,在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时间发展规律的同时,正确处理不同空间范围内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也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学生品德发展空间迁移性的内涵及特征

(一) 学生品德发展空间迁移性的内涵

据查阅的有关文献,对于学生品德空间迁移性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详尽地对其直接下的定义,所以这里我根据相关概念以及自己的理解对其内涵进行一下界定。首先,学生品德空间迁移性是学习迁移的一个下位概念。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简单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生活空间,即人所生活的空间范围,它是社会的产物,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交往范围等一些后天人为的东西。所谓空间迁移性,即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在另一种情境中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个体的道德发展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发展性,也具有空间上的迁移性。综上,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即个体道德的情境适应性,指学生对已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在不同生活空间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品德发展空间迁移性的特征

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空间迁移的最大最困难之处即城乡之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不同话语编码系统之间的沟通。乡村学生品德发展在空间迁移上的困境主要有两点:一是乡村学生实现品德空间迁移的前提不足。主要指要实现学生品德空间迁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或习得了这些好的品德,或者说在自己的“圈子”或“场域”内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在中国这个二元社会中,资源不均是个很严峻的问题,资源不均在此指教育资源的不均对于乡村学生不仅知识学习而且品德(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和树立上也有不利影响。二是即已习得的品德和价值观无可内化和实践之。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的差序格局理论,即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緣、亲缘和地缘为纽带。

第二,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具有学校德育的单纯性与社会复杂性并存的特点。学校相较其他环境是相对单纯,存在于其中的主体----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更是思想单纯的一个群体。学校德育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教授一些基本道德规范,其形式多是口头传授或加之一些班会或集体活动,总之,其与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的道德情境与道德冲突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大,学生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做的很好的行为,在家庭、社会等空间中出现不行为或反行为的现象。

第三,学生品德发展的空间迁移性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学生在非学校生活空间中,如何解决由空间的不同而带来的道德困境?怎样做才是合情合理合情境的?这里就必须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行为原则。稳定性主要指做事时必须坚持在学校德育中习得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等。灵活性指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学生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境基于不违背基本道德的情况下灵活应对。所以,学校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教给学生基本道德知识的同时,创设各种情境锻炼学生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空间中灵活处理的能力。

三、研究“学生品德发展空间迁移性”的意义endprint

(一)有利于对品德发展理论的拓展和深化

目前影响最大的品德发展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仔细分析这两种理论可看出,二者都是以时间或年龄发展的身心特点对人的品德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但是现代人处在时空两重环境中,当今社会,空间已经是不可忽略的考察问题的重要维度,比如在品德发展上,就有很多学者针对人在空间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如美国后现代学者、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力图在启蒙运动坍塌的道德工程的废墟中“挽回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道德异乡人”(moral strangers)的概念。所谓道德异乡人就是“隶属于不同道德共同体(moral communities)的成员。”所以,研究“学生品德发展空间迁移性”就为如何解决诸如“道德异乡人”等由于人所处空间的不同而导致的道德失范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有利于扩大学校德育的有效范围

学校德育的有效范围即学校德育这一教学活动其在效用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由教育者的教学活动引起受教育者的变化并使之符合教育者的行为目的的适用范围及一致性特征。我国学校德育从学生的道德、法制、心理、思想、政治等素质做了规定,但是究其效果我们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在学校范围内,大多数学生都会遵循學校德育所提出的尊敬师长、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要求;但是在非学校环境下,又会出现言行不一、知行不一等现象。这就是学校德育效果有效范围小的一个实然状态。学校在实施德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要创设不同情境,加强学生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情境适应性和反思能力。

(三)有利于转型期社会伦理新秩序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反映。然而,这种转型同时也导致传统“亲近性伦理”日渐式微,加之与“陌生人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新型“陌生人伦理”尚未建立起来,致使新旧两种伦理衔接不够紧密,结果造成社会伦理失序。为此,必须在辩证扬弃“亲近性伦理”积极构建“陌生人伦理”的基础上,促使二者之间有机融通,取长补短,努力实现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当然新的伦理秩序的构建并不是说要完全舍弃中国传统的“亲近性伦理”,也不可能舍弃之,正如希尔斯所言:“只要人类还天生就是人类,只要他们还具有爱的能力和性的欲望,只要父母的爱护仍为儿童的生存和成长所必需,那么这些传统都不会消亡。”

参考文献

[1]郑富兴.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与两种社会形态[J].教育科学,2002,(2).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4.

[3]郑富兴.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42.

品德发展 篇12

1.研读结合,学习日常化

“研读结合”是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创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研方式,我们品德学科进行了移植,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1)读标准,更新思维方式。2011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新鲜出炉,我们以主动和开放的心态,自觉开展了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一改以往的专家解读或教研组长负责导读的方式,组织全体品德教师进行自主阅读,从中发现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新”在哪里?并通过大组的交流, 我们明晰了“新”的具体体现: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对比着读标准, 使教师读的指向性更清晰,也能较快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2)读教材,完善专业结构。在前期点状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研读结合中的整体结构性。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就会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分成“品生组”和“品社组”进行教材的研读。因为课程标准更新了, 但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并达成课程新目标呢?我们在研读中完善了专业认识,就是“抓教材的关键点,丰富教育内涵”“抓教材的生长点,实现资源整合”“抓教材的空白点,进行拓展教学”。

2. 课题引领,研究专题化

2011年4月,在前期学习、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申报了《小学 < 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后拓展策略的研究》市级课题,期待通过丰富的社会文化、广阔的活动天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1)明确价值。大多数品德学科教师已经知道了课前参与的重要性,会通过资料收集、观察记录、调查访问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大家也都知道课后体验的重要性,但在进行课后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还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重“安全”,轻“实践”;重“结果”, 轻“过程”;重“校园”,轻“社区”。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品德与生活 (社会)》课后拓展的策略,并在课后拓展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责任心强的人格品质。

(2)整体实施。首先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在充分研究本校品德学科教师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分年级确定了10位课题研究核心组成员,选取了1~6年级10个实验班开始了研究。其次依托三个研究平台来开展研究:一是课题组集体专项研究,重在解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等问题;二是课题组成员个人自主研究,重在研究实践,形成拓展策略;三是明确了六个研究领域: 课题组成员分领域从“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层面开展拓展策略的研究。

3. 整合融通,资源结构化

(1)建设资源网站。首先,我们在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分“理论链接、方案计划、实践研讨、心得反思、总结提炼、师生成长”等方面进行了课题网站栏目的设计。其次,教研组每一个成员用开放的心态,把自己日常积累的所有资源及时上传到网站,实现资源的共享。最后,我们定期组织品德学科教师上网学习,把别人的资源加以整合后, 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引领学生的成长。

(2)形成研究成果。当我们的品德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体验的时候,我们通过开展班队、亲子、社会实践等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大组学习的过程中,各年级组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日常研究成果:低年段形成了“在与亲子活动的整合中,引导学生学习动手和感恩”的成果资源;中年段形成了“在与班队活动的整合中,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和创造”的成果资源;高年段则形成了“在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中,引导学生学习责任和追求”的成果资源。这些资源也通过校内平台实现了共享。

研读结合、课题引领、资源整合等策略,较好地引领了品德学科教师的成长。在后续的教研过程中,我们还将重点通过品德学科六个不同领域典型课型的研究,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摘要: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德”)学科综合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的特点,对品德学科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教研文化的创新,对品德学科教师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读结合、课题引领、资源整合等教研文化,正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引领我们的发展。

上一篇:超前注水下一篇:性别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