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素养

2024-09-22

品德素养(共12篇)

品德素养 篇1

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以来,笔者就发现要上好品生(品社)课确实不容易。因为它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活动的设计非常多样,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容太多……在用心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研讨会”的过程中,笔者收获着,也困惑着。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课堂中渗透着“趣、实、准、精、妙”。

一、课堂教学中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及心理特征的教学内容,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如执教《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这是一堂有关地理知识的品社课,在课堂上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开有效教学,从启发谈话入手:“孩子们,你们到过哪里旅游?是怎样去的?”贴近孩子们生活的话题,使他们个个感到兴奋。教学五年级《56个民族56枝花》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学生说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亲如一家。师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生回答之后,师问:“你们想不想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生说想,师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吧!”从而进入主题。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

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的课堂上,我们目睹了晋江市交通地图,杭州跨海大桥,青藏铁路、翔安隧道等实实在在交通建筑设施,它们的出现似乎为这堂地理知识的教学插上了翅膀。老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的“实”,而且本人在教学中也务实。教科书标明青藏铁路仍在修建,但实际上青藏铁路已在2006年6月1日开通,老师的一句话:“教科书怎么变也赶不上交通的发达。”一句话解决了孩子们的困惑,又给了教材上与现实交通发展之间差距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多么简约的一句话,在课堂上却产生了不简单的效果。当老师出示1952-2010年我国公路与铁路运输线路长度统计时,2011年的统计图没有数据,引起了孩子们的疑问。她非常谦虚地说:“老师也不知道,因为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目前对2011年我国公路与铁路运输线路长度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

三、课堂教学中的“准”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品社教学可以有艺术味、科学味、地理味、历史味,但它必须要有品德味,它必须是在道德、伦理上给予学生准确、合理的引导或引领。老师在课堂上把品社中的地理知识与孩子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当孩子们在一次次地与错综复杂的交通统计图、交通线路图打交道;当孩子们从视频中了解海西建设中的金井,像一只腾飞的雄鹰;当孩子们在了解自己家乡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专卖店在中国各地的分布图时,孩子们的自豪感有感而发。课前这种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使课堂的实效性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四、课堂教学中的“精”

品社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精”,它可以是民主的,宽松的,愉快的。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课,老师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路线图及交通示意图来进行架构课堂,最后又出示视频,沿海小城市金井的概况及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专卖店在中国各省的分布地图。学生情不自禁地“哇”,可见老师良苦用心地设计精准的内容所引起的波澜。老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精,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精准的,当孩子在提出为什么没有2011年我国公路与铁路运输线路长度统计没有数据时,她对那位可爱的男孩说:“你是位认真观察又善于思考的孩子,能这么大胆地提出问题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那孩子们脸上是笑着的,不,他的心笑得更灿烂。评价,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了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延伸了学习的热情,做到情动而辞发,使学习过程和谐一体,其乐融融,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五、课堂教学中的“妙”

品生品社教学环节设计要注重资源整合和拓展,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它必须具有生活性、探究性,老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本是抽象的地理知识化为直观的、感性的教学形式。她注重把知识融入生活,激发孩子们为建设未来的家乡大胆规划,大胆畅想。如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在设计其中的一个“让垃圾回家”的环节时,教师让学生边看边猜,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教师也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这种巧妙的教学设计犹如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架起了一座桥。

品德课堂的教学,我们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这是每位品德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一次教学,我们是否可以问一问:学生上课前和上课后是不是有了变化,学生的品德素养有没有得到提高。尽管学生品德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然而若每课时都保证不了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又谈何养成教育呢? 无论是整合后的生活、社会还是科学。教师都应该不忘品德课的宗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它强调的不是口头上的语言,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上的滋养。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提升道德素养。扎实的品生、品社课堂在于教学是否发挥出了育人实效。

品德素养 篇2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

本文旨在以体育核心为基准,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武术这个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来渗透体育的德育培育,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高尚的情操及自强不息,爱我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研究表明,从武术教学中的品德培育为切入点,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品德培育作用之重大,效果之良好,同时不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更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武术教学;品德培育;前 言: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健身、技击、竞技体育运动,武术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校是武术特色学校,有自己的校本教材,武术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教材内容之一,武术品德培育在武术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的体育核心素养之内涵,武术品德培育之内容,武术品德培育之途径,武术品德培育之方法等目的是探讨如何在武术教学中贯穿加强德育教育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6学年我校四年级3个班,全级人数121人,男生75人,女生,46人。这个班男生多女生少整个班级状态是非常浮躁非常活跃,没规没矩,在学校违反纪律最多,总是有使不完的精力。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专著、论文、学术期刊,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2.2行动研究法:

对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武术品德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2.2.3案例分析法:

以武术教学中品德渗透与培育案例分析武德之作用。

3.分析与讨论

3.1体育核心素养之内涵 体育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小学武术的教学与训练,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3.2 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缺乏

(1)部分学生受不了挫折,怕困难,意志品德薄弱。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尤其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

(2)部分学生缺乏规范的纪律性来约束自己,纪律品德有待强化。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缺乏遵守体育游戏规则的意识,表现出为了急功求利而缺乏规范的纪律来约束,出现混乱,无法形成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团队。

(3)部分学生自我为中心,私心较重,自信心不足,团队意识品德缺乏。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同学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个人,而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一有失败就相互埋怨,经常出现队友不和而拒绝或消极参加运动的现象。缺乏集体荣誉感无法产生团队归属感。

(4)部分学生未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中未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运动。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的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根据我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缺乏现象的出现和依据我校校本教材目标设置特点需更进一步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才能有效地对体育核心素养武术品德培育的研究 3.2.1武术教学中确立目标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作为学校课程之一,教学目标明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了解及接受。我们需要完成的是将武术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并内化为行为习惯 ,这才是武术教学目标之所在。3.2.2确立德育目标之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育人质量,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因为学校教育的每一门学科和教学内容,都有其自身的育人目标和方法,但都应处理好德智体美四者的关系。3.2.3确立德育目标之内容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在育人方面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首先,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培养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3.2.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功能目标

这种强调潜能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增强动手能力,具有广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体现了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特点,适应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武术教学,使他们的学习不仅停留在技巧水平上,而是看到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及传统哲学、美学的思想和智慧,接受武术道德思想的熏陶、教育和影响,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鉴于此,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对武德教育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利用在武术课上进行抱拳礼,相互文化等方式首先加强礼仪的教育,同时在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上,要重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突出文化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上的净化和升华。3.3何谓武德教育

武德教育,也称武德修养。就是要求习武者按照武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以至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3.3.1武术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

武术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体练习,身械练习,以及竞赛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有表现出勇敢和懦弱,果断和犹疑,协调和僵硬,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学生的这些表现,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案例1:讲一些历史性的武林英豪,像林则徐、戚继光、秋瑾李世民、等,他们为了民族尊严,国家兴旺,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训斥,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教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每一次评价,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对与错,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3.3.2武术教学中加强意志品德培育

中国武术修炼者讲究“十年磨一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增力,夏天增气”,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经过长期修炼,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勤奋、刻苦、果敢、顽强、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在武术教学中要常抓不懈,例如:武术训练“扎马步”是必需的一种手段,的确很累,有的少年儿童会蹲了一会就会坚持不住,但有的同学就不一样,就是累的哭也不会动,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这些学生。同时要教育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而且要超过他们,多数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好胜心。这样能培养他们有一种拼劲。案例2:起初在柔韧训练过程中,有些少年儿童特别怕痛,只要老师刚用劲,他们就叫,有的还会叫“救命”“老师饶命”等让你想到不到的词语,真是又气又好笑。但通过教师给他们讲革命英雄故事,他们听后也很震动,决心向烈士们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那些叫救命的少年儿童逐步开始表现得坚强起来,即使痛得掉眼泪咬住牙再也不会叫出声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这样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意志品德也会进一步加强。在教学中老师要抓住每个机会适时适候激励孩子就能起到事到功倍的作用。3.4武术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武术教育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我校有专用武术馆“尚武馆”墙上有标语,有口号等,有学生比赛、习武的生动照片,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案,富有震撼力的语言、四周摆上十八般武艺精心装饰,走进武术训练场,犹如走进民族文化的摇篮之中,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少年儿童。

案例3:充分利用学生演出时穿上专业武术表演服突现服饰文化的育人功能。告诉学生服饰的作用,武术服饰应该如何穿戴,如何保管。特别强调穿上武术服饰象征龙的传人,腰带一束,精神百倍,浑身充满中国人的自豪。另外,用中华民族音乐结合武术套路来演练,音乐与武术结合不仅完善武术套路的“新、美”内容,提高欣赏性和艺术性,更能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发挥武术套路在少年儿童武术教育中的特点,以达到更好的普及目的,音乐、武术套路都具有节奏感、欣赏性、艺术性,通过音乐伴奏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可以激发少年儿童做动作时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增加少年儿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音乐的鉴赏能力。

案例4:用《男儿当自强》歌曲和歌词“做个好汉子„„”等来编排的动作,他们嘴里唱着,做动作更加有劲,也相当整齐。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兴奋性,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美感得到完美统一。

4.结论与建议

4.1.理论层面结论

4.1.1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进行武德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充分利用武德的教育功能,抓住武术在校园中普及和推广这一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弘扬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培育人文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4.1.2在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德育教学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它的技艺范畴,武德教育既是传统美德教育,也是武术专业素质教育,时代变迁赋予武德新的内容,武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应寓于实践之中。

4.1.3 在小学武术教学中需特别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和教学环境的熏陶作用。4.2教学实践结论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武术套路技术和实践技法,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将礼仪规范融合于武术的教学训练之中,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这种礼仪行为和意识带到平时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努力养成尊师重道、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逊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切实可行的。4.3建议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逐步完善的过程。4.3.1在课堂上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并积极有效地展开德育的灌入与渗透将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其他学科无法比拟和超越的作用。

4.3.2对小学武术教师而言,在武术课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能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祖国优秀人才而准备,这是时代需要也是为人师所应做到的。4.3.3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的。

参考文献

品德素养 篇3

[关键词]初中思品提升能力人文素养人文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7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已成为广大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人文理念、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新型理念,唤醒学生人文意识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影响和带动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学习和领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要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提升自我的需要,从而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领悟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现代媒介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张扬个性、活跃思维,让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得以渗透。如笔者在教学《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补充了“万世师表”孔子的史实趣闻。接着笔者话锋一转,对学生说:“未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换个眼光看老师,老师何时何地都是你们的良师益友。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协调好自己的知情意行,要主动地适应环境,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二、尊重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科人文魅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成为教学的主导,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难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想品德学科中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梳理,注重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思考、实践、熏陶、感悟、内化”的平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性,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如笔者在教学《人不能选择父母》时,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接着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时间都去哪了》,使学生陷入了深思,接着引出孟郊的《游子吟》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学生纷纷说出了生活中、学习上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笔者自然而然地咏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不但突出学科人文魅力,而且用思想品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发挥学科功能,把握感知动态,彰显教师人文关怀

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初中生已进入青春期的敏感阶段,他们对人生、学习、生活等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但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仅靠学生自身难以解决。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俯下身子看学生,彰显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情感爱好、心灵困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机地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坚持用蕴涵着学校精神、人生信仰、审美情趣、理想道德等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学生,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引导与教育管理。如在教学有关爱国主义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写爱国主义教育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活动中彰显个性特点,汲取精神力量,养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优势,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活,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思想品德知识,全力促进教学相长。

品德素养 篇4

一、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新型理念,唤醒学生人文意识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 传。教学实践 中,教师要以 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影响和带动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学习和领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要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提升自我的需要,从而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领悟生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现代媒介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丰富自身的知 识体系,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张扬个性、活跃思维,让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得以 渗透。如笔者在教学《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补充了“万世师表”孔子的史 实趣闻。接着笔者 话锋一转,对学生说:“未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习与 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换个眼光看老师,老师何时何地都是你们的良师益友。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协调好自己的知情意行,要主动地适应环境,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二、尊重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科人文魅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成为教学的主导,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难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为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想品德学科中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梳理,注重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思考、实践、熏陶、感悟、 内化”的平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性, 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如笔者在 教学 《人不能选 择父母》 时,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接着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时间都去哪了》,使学生陷入 了深思,接着引出 孟郊的 《游子吟》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学生纷纷说出了生活中、学习上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笔者自然而然地咏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不但突出学科人文魅力,而且用思想品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发挥学科功能,把握感知动态,彰显教师人文关怀

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 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初中生已进入青春期的敏感阶段,他们对人生、学习、生活等都 有了自己 的见解与 看法,但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仅靠学生自身难以解决。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 俯下身子看学生,彰显教师的人文关怀。要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情感爱好、心灵困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机地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坚持用蕴涵着学校精神、人生信仰、审美情趣、理想道德等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学生,建设文明、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引导与教育管理。如在教学有关爱国主义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写爱国主义教育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活动中彰显个性特点,汲取精神力量, 养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优势,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活,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思想品德知识, 全力促进教学相长。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要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科内涵,突出其学科魅力;要发挥育人功能,彰显人文关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品德素养 篇5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出炉。框架中将科学性、时代性和名族性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其中体育核心素养是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因素。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关注不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这次将体育品德纳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可见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体育品德概念及具体内容

体育品德培养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着实际的意义,随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体育品德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然而体育品德指的是什呢?在对成都市武侯区32名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其中23名教师体育品德的概念和内容不够了解。而在对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16个教学班的调查中发现,92%的同学不知道体育品德是什么。那么,什么是体育品德呢?体育品德的内容包括的那些?在2016年3月,国家出台的20种学科素养中将体育与健康学科也列入其中,并将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体育品德是体育运动中应对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有:自尊自强的心理状况;勇敢顽强、积极进取、主动克服内外困难的能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对待比赛胜负结果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判别自己运动角色的能力;在体育活动在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二、中小学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结合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对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体育品德的培养,应细分到各个学段,针对学段特点,具体落实到体育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促进中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养成。

1、在技能难度的学习中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尊、自强心

自尊与自强心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性的需要。而普遍的成都市武侯区的中小学生自尊心较强,而自强心还有待提高。如在对成都市武侯区川大附中、西北中学、武侯高中、太平园小学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如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很稳定,每学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虽然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跳的很好,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前进目标,课余时间也不会自己进行专门性的练习,而面对没有变化的成绩,却能够坦然接受,自强精神明显不足。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心理上加强自尊、自强心的教育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在对技能难度的设置中,体育教师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培养起兴趣,主动的寻求突破。而言语上的鼓励也能让学生充满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创造更好的成绩、使自强心不断得到增长。

2、树立学生信心,提升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困难会激发学生斗志,成为成长路的垫脚石。而有的困难也许会变成一生的羁绊。提升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发展体育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而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能力现状是怎样的呢?在对成都市武侯区32名体育教师和的访谈和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16个教学班的调查中发现,实际现状并不令人看好。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谈到,在长跑的练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同学不能忍受第一次“极点”时,带来的痛苦,会有同学选择放弃;而在跨栏的练习中,部分女生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面对这样的状况,体育教师的引导就变得尤为关键。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造成学生感觉遇到困难的因素,大部分原因是实际情况的身体素质不佳或心理上的不自信。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强化身体素质。此外,还需要设置个体差异达成目标,通过小目标到大目标的逐渐达成,树立学生自信,从心理上弱化或消除困难的程度。此外,体育教师的不断鼓舞也是提升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3、不断提高,追求卓越自我

追求卓越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的重要内驱力,只有通过努力,不断的追求自我发展,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而现如今,因为考试的需要,更多的中小学生希望在学习成绩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对体育技能学习和身体素质发展投入的关注较少。诚然,现阶段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包括老师更加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也知道身体锻炼很重要,然而用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时间实在有限。学校运动会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卓越自我的一种好的形式,然而武侯区中小学运动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时间短。武侯区大部分学校运动会开展的时间在3天左右。如此短的时间,学生参与锻炼的效果不明显;

二、形式较为单调。我区大多数的学校,比赛项目不多,不能很好的发掘学生各个方面的运动天赋;

三、参与面不广。一般情况,每个班只有几个名同学参与比赛,其他同学无法发现自己更好的运动能力。那么,如何在体育运动中追求卓越自我呢?体育教师在教授内容后,都需要去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采用运动会形式,通过经常性、小范围比赛的检验手段,以检验数据作为参照,或许是激励学生发现卓越自我、追求卓越自我的一种好的方法。

4、胜不骄败不馁

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学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合理、客观的对待胜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在对川大附中2个教学班参加迎面接力比赛后,对待胜负的心态调查中发现。赢得比赛的班级高兴的占72%、不高兴的占2%、需要继续努力的占19%、无所谓的占4%.没有回答的占3%.输了比赛的班级高兴的占2%、不高兴的占68%、需要继续努力的占23%、无所谓的占4%.没有回答的占3%.从而可以看出,胜负对学生情绪的影响还是占很大的比率。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比赛中的输赢,享受比赛的过程,客观的看待比赛结果,争取下一次的进步,就变得尤为重要。

5、团队配合,找准角色定位

体育比赛更多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在团体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团队争取荣誉,是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内容之一。而中小学生如何才能团队配合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哪?在篮球比赛中,球员的角色分为中锋、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和控球后卫,这几种角色的担任是以球员的个人素质和篮球技术特点分类的,在场上球员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不同角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过默契的配合,最终赢得比赛。而在对川大附中高一年级篮球比赛的18个教学班的了解中发现,只有2个班的同学在场上明确自己的位置、12个班的同学场上位置不是很清楚、4个班级的同学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日的练习中,了解自己的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特点,在团队配合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6、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应该具有的品德。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担责。如在迎面接力的过程中,因为自己在交接棒时的大意,而造成全队成绩的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吸取教训,确保以后不会发生同样的失误。而如果一味的找借口、推诿责任,不仅不能得到队友的谅解、对自己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这时候负责人的行为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发展体育品德的一种途径。

7、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

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更多的关系到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良好个人修养和品德的体现。中小学生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个人身体素质,更需要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在对武侯区5所中小学的32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我们的体育教学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当中,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体育精神和品德的教育。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功利主义,在比赛中只关注比赛的结果,而不在意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等这些最优秀的体育品质。这样发展下去,结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我们的体育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必须将体育精神和品德作为技能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德,才能更好的发展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行为、健美的身心。

三、小结

品德素养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学科素养不仅关系着学生本科目的学习,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果。思想品德作为一项综合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教学科目,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较大,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引导,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科素养(自信、自学)

新课改以来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教育,以便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学习任务量大,加上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有限,科目的理论性、抽象性相对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效率较低、兴趣不高。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念。比如,在教学“扬起自信的风帆”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尊、自信的良好习惯,在遇到阻碍的时候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唱响自信之歌,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良好品质。

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技能,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理念,认识自主学习对自身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毕竟学习知识是为了自己日后的发展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应付教师的检查或考试。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做好“学”,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与自我运用,联系自身的生活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积极开展“习”,将学与习相结合,加深学习认知。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感知,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航者、鼓励者、启发者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学科素养(交流、合作)

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是一个学生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学习体验不断拓展的过程。由于每个人思维的局限性、认知能力的差异,对于知识的理解感悟各有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的现象。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通过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分层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赢的良好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困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由于学习效率不高而产生厌学、倦学等现象。教学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之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相互交换之后就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想法”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相互分享、相互交流,让学生感受新型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交往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技巧,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交流合作、竞争学习对于各自学习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诚信做人到永远的良好品质。

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科素养(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毕竟创新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投入学习中,这也是创新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造。另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科目知识的综合联系,比如,在教学“做情绪的主人”这节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联系了大诗人杜甫不同时期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诗人在不同的情绪下的不同心态,让学生认识情绪对于人的重要影响,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另外也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向大家介绍了“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的古训,这些内容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情绪的认识。让他们树立做情绪主人的坚定信念,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良好品质。

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新方法、新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创新,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善于记笔记,将课本内容用列提纲的形式进行总结,之后再根据提纲内容进行填充,实现了“将书读厚再读薄”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地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技能,加深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上成立“心理互动”平台,让大家结合所学知识,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困惑进行表述,通过课本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心中的烦闷、疑惑烟消云散,让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知识内化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他们的学习感知。

四、培养学生实践运用的学科素养(生活运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技能培养。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口号喊得亮,但是在学习生活中依然一切照旧。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品德知识对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导价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运用习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学习范围,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艺术小组或者社会调查等,都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鼓励学生在课下抽时间开展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运用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思想品德知识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与我们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工具书”“引导者”,鼓励学生遵循课本的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学科知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通过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让思想品德课程成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公民的重要载体,成为学生养成健康品质、高尚道德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品德素养 篇7

关键词:品德素养,体验,升华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 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这个主要目标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走向。近年来, 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笔者认为,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介于品德课的特殊性, 应该以活动为主要载体, 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得到培养和提升。在教学中,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态度、情感、行为的统一。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活动设计切合实际, 突出重点

教材的编排自身就突出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 教材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适用于同一年龄段的绝大多数学生。而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均有所不同, 在设计开展活动时, 应事先对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经历有所了解,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之中。

另外,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课堂才能生机勃勃, 如果设计的活动环节重点不够突出, 势必会耗费时间, 影响效果。教师只有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引导得宜, 才能让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课本剧活动, 利用角色的力量引起共鸣

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 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角色体验为基础而设计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 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思想品德课中有较多的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在学习购物场所我知道的“活动天地”我是小小导购员时, 我要求学生自带喜欢的各种物品若干, 将教室布置成商业街, 再设计让学生自扮商贩和顾客, 进行买卖物品的交易, 评判标准是卖方卖出, 买方以适当的价格买入, 这样学生进入角色, 各显其能, 交流能力自然提高。

我在教学伸出爱的手时, 让学生甲编排情景, 由学生乙来扮演。演出结束后, 由学生甲对学生乙的演出效果进行点评, 学生甲说出自己设计情景的初衷并指出学生乙值得肯定和不足的地方。由此深切地体会残疾人的不易, 从而使学生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辩论会活动, 唇枪舌剑中深化影响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 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 深化明理, 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灯不拨不明, 理不争不透。”在上“今天, 你安全吗”一课时, 我向学生讲述了新闻曾报道的一件事:一位重庆女孩因为上错顺风车而被残忍杀害。在教学过程中,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件事说明, 是否顺风车坚决不能上?学生的兴趣被调动, 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辩论。最后我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 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 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 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使思想品德教育内化于学生心中。

四影视、电教活动加深影响

电影、电视、电脑、广播等媒体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 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 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利用多媒体具有动态、形象、逼真、可操作性的特点, 抓住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让孩子捕捉住相关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吸收,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五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 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 (1) 考察活动, 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 (2) 服务活动, 如组织慰问、做好事、帮厨等活动; (3) 联欢活动, 如与各地各班的小朋友手拉手、联欢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往, 可以拓宽学生视野, 增长学生知识, 使他们在每一次社会交往实践中受到新的启迪。

六家庭活动, 发挥父母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活中的另一重要部分。一方面, 通过各种途径, 提醒家长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言传身教;另一方面, 要求家长随时随地因势利导, 为孩子提供参与、锻炼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时, 让孩子招待客人, 指导孩子待人接物如何大方得体, 这样让孩子与亲戚、朋友、邻居以及自己的小伙伴进行交流沟通, 久而久之, 不但能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 也能善于交际, 还能成为一个有礼有节的人。

品德素养 篇8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品德与社会》进入到小学课程,目的是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品德与社会》既要培养学生的品质,又要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社会知识。课本只是学生了解社会知识的一种途径,生活中还有很多了解社会的途径,比如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有很大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便是信息量大,但是互联网上信息的真伪也需要读者进行筛选分析。当今社会小学生上网已经非常普遍,但他们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于网上的信息分辨能力有待提高,这就是需要教师做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当前热门的话题让学生发表观点,通过他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了解到他们的信息分析能力,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事情,有些学生则会被一些媒体所误导,不能正确地分析,对于后者,教师就应该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分析问题从哪些地方入手,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这样这些学生以后再遇到这种问题时就知道如何去分析,在信息分析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通过学科交流提高学生的信息感应能力

敏感信息就是关注度很高的信息,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敏感信息也是学生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提取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是语文课程培养的主要能力,同样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也适用。学科之间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学科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学生在看报纸或刊物时往往面对长篇大论手足无措,不知文章讲的什么中心思想,要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了。教师可以先将文章整体讲解一遍,从文字上分析出文章的表面含义,这一步相对简单,然后结合文章的背景环境,分析出更深层次的内涵。这种能力就是信息感应能力,能够通过表面含义结合背景总结出更深奥的道理。学生这种语文素质应用到信息中就成为了一种信息素养,所以学科间多交流可以最大程度上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的能力最大地释放出来。

例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中有一课是《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在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他们理想中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学生会将心中家乡最美的样子描述出来,青山绿水,高楼大厦、世外桃源等等,每个学生心中的家乡都很美。教师可以继续问他们怎样才能将家乡建设成想象中的样子呢?大家都会说努力学习,长大为家乡做贡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要做科学家,有的要做工程师,有的要做企业家等等,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到这里教师要将家乡的概念放大,我们的国家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家乡,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这样,每个学生的意识会得到提升,从建设家乡升华到建设祖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育人以育德为先,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在信息社会同样如此,信息道德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各种诱惑,在这种社会下品德教育更显重要。如何才能抵御诱惑,保持本真,那就需要从小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信息社会优点很多但弊端同样明显,网络上充斥着色情、暴力、欺诈的信息,现实中又有一部分违法分子从事网络诈骗、网络黑客的勾当,所以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极其重要,倘若一个人没有基本的道德素养,那么这个人能力越大对于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教师在课堂上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不能被物质所诱惑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大计,百年大计德育为根。

四、结语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我们每个人都会享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同样,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小学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接受信息素养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让他们成为能够真正造福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飞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

品德素养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提升素养,学生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 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 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当今世界,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 对和谐校园建设、指导师生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提升师生个人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两千多年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近百年来, 我们过分地甚至只看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消极的一面, 一味地否定其积极的作用。道德的缺失以至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不孝不悌者有之、不仁不义者有之、不谦不让者有之、不诚不信者更有之。一句话, 传统美德在不少人身上已丧失殆尽!

在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 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 18个路人先后经过, 但都当没看见, 直到拾荒阿姨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18∶1, 多么让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人的良知底线在哪里?仁义善念在哪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

当今“80后”、“90后”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社会大环境中又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和可怕的社会现实。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48年在清华大学做过一个演讲, 题目叫《半个人的时代》, 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谨防培养“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他的观点至今仍振聋发聩。当前, 教育越来越注重传授“有用”的知识, 追求升学率, 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育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被忽略。怎么与人和谐相处, 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怎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这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伦理被遗忘。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空心人”。如何完善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社会规则?职业道德、社会伦理、人生底线, 这些又在哪里快速生长?归根到底, 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必须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结合时代的需要, 用其积极的一面来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 完善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古人说:“建国君民, 教育为先。”抑制道德滑坡, 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只能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 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召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 经过几千年的流传, 已经成了溶于中华民族骨髓中的营养物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与青年学生没有隔阂感。学生从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 即使是青春叛逆期, 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接受和认可的。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亲切, 更加得心应手。

2003年温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如强调仁爱, 强调群体, 强调和而不同, 强调天下为公。这些, 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和调节作用。特别是“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 勤俭持家, 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所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意义在于:

1. 学习传统文化, 有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形成民族凝聚力,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并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接受。中国的语言文字被世界各地人学习, 许多历史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国也颇受欢迎。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思想对东亚的日本、南亚的新加坡甚至欧洲都有很大影响。日本株式会社企业组织方式的创始人涩泽荣一就提出“论语和算盘”的理论, 也称之为“经济道德合一”说。他们倾慕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以期来建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推动社会的现代文明。

在中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 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诗词歌赋、感人事迹比比皆是, 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乃至树立远大理想的最好的素材。如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这些先辈的感人事迹及其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不朽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非凡的骨气,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通过对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讲解和对这些可赞可叹的警句的分析, 启发教育学生, 有利于树立献身祖国、献身人民的远大理想。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政治工作, 必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 学习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锐意拼搏、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他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炼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地。旬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 成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 无以成江海。骐冀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凡此种种史实、名言、佳篇,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可以说不胜枚举。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 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活动中, 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 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3. 学习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 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传统伦理道德首先讲的是“仁爱”, 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仁慈, 有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老师、爱同学同事、爱集体, 最后升华为爱自己的祖国。近年来, 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单纯重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过分强调功利, 而忽视人格的养成。学生的个体意识日趋增强, 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 人际关系趋于冷漠。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爱。一个不爱自己父母, 不懂得感恩的人, 注定一事无成。

因此, 在学习传统文化中, 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 对于净化学生的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量。此外, 利用古代的文学典籍进行思想教育, 其陶冶情操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 能够潜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对他们的人格产生熏陶作用, 使人格品质得以提升。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让学生懂得人人需要他人的帮助, 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利益,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 珍惜友谊、团结互助,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发挥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无数事实证明, 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 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受教的人做一个‘人’, 做一个‘士’”。现实生活中, 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愿望和做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娇生惯养中成长, 经不起一点困难与挫折。今天的家长, 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受到很好的为人处世方式、思想道德风范、工作责任态度、理想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素质教育。在他们成为家长后, 能够教育孩子知书达理﹑启迪智慧、使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吗?他们不是不想教, 是不会教。因此, 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担当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角。

1. 把传统蒙学作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是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 以生活常识、地理历史、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 强调榜样示范作用, 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讲求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综合性教育。

所有的蒙学教材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如《三字经》中的励学“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朱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弟子规》要求:“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 则学文。”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 后学做事, 厚德才能载物, 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是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智慧和深刻历史教训的教育思想。

2. 开辟传统文化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通过组建“国学社团”“读者协会”倡导国学精神, 与圣贤为友, 弘扬国学文化。组织“国学辩论大讲堂”等活动, 引导学生用现代理论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利用广播、主题班会、诵读《弟子规》等活动,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内通过办黑板报、悬挂孔子画像、张贴挂图等, 来强化学习熏陶, 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入学生耳、进学生心、燃学生情、践学生行,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在生活、学习中, 使传统文化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大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

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理想。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思想家, 特别是儒家学者, 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立场。我们在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中, 应当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大力倡导师生和谐、生生和谐。教职员工之间讲和气, 部门之间讲协作。在学生中, 彼此讲和气、团结、团队合作精神。师生之间讲尊师重教, 教学相长。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下来, 引导学生养成平和恬淡、自重宽厚的心态;勤恳俭让、诚信慧人的品质;温文儒雅、大度不凡的气质。通过和谐校园建设, 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师生所认识和接受, 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也必将使校园更加充满生机, 更加稳定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品德素养 篇10

现在的初中生,都是“90后”,而出生于21世纪的孩子们也将进入中学,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存在自私心理,而那些少年犯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极端自私,对他人生命极端漠视。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的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部分构成,人文知识是人们对人类文化的一种了解和掌握,人文精神是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和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人格情感和对社会的认识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又把“尊重、关爱、责任”作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那么,如何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呢?

首先,教师不能满足于只关心学生的纪律和成绩,而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并把这种关心扩展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时刻受到激励、充满自信,从而关心社会并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敞开心扉,说真话、抒真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和他们说心里话,他们孤独寂寞,需要人说话。三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应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展开,把课堂建设成他们宣泄感情的渠道。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说到和父母闹矛盾,说到成长的烦恼等,我会帮他们分析原因,寻找和解的办法,尤其教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惜友谊善待他人等。除了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外,我还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在心里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最后,人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感受生活的愉悦。思想品德课应为学生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最好的条件,教师语言应丰富,授课形式应多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是欣赏的过程。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联党组书记衣俊卿教授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人与自我,即如何自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二是人与他人,即如何关心、关爱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三是人与自然,就是要对自然感恩。

这三个方面,在初中三个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中都是有所体现的。如七年级上册的“新学校,新同学”,就是在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同学;“珍爱生命”教学生关爱自然,悦纳生命;“感悟青春”则是让学生体会青春的美好,“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七年级下册的“做自尊自信的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目的在于教导学生自尊自信,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法律知识等,就是促使学生懂法、守法。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注意:

一是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帮助学生学习、探讨,不断增长知识智慧、开阔眼界胸怀、理解责任使命。

二是培养学生爱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联系自己和同伴的思想状况进行思考,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如关心父母、帮助同学、同情弱者等,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是做到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坚持知行统一,才能有效提高人文素养。事实上,高尚的行为是以正确的认知为指导的,如果提高人文素养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触及自己的思想,不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或者知而不行、知行相悖,提高人文素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说教,还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践。

品德素养 篇11

关键词: 品德素养    行为内化    文明礼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材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到小组合作中各成员的成绩水平、能力水平、兴趣志向、性格特征等,大多数情况是一节课中回答问题等几乎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其他学生活动过程往往会被忽略。如何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个体能力,使之能赶上“优等生”的水平,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学生个体能力发展共同促进整体的前进,使学生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发展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语文课堂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我们根据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采取了系列化活动向学生进行多渠道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

一、立足文章,潜心研究,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获得品德的熏陶。

1.注重语文课的社会延伸。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延伸。在讲授《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我会给学生放映香港回归祖国的影像资料,同时介绍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只有祖国的强大,人民才能真正挺起脊梁。

2.挖掘课文主题,揭示文章深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绝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钻研教材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课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人虽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地面对生活中挫折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名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不少是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3.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分角色表演,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语文活动中的学习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开展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4.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忽视或淡化作文的德育功能,是与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相悖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引导,鼓励学生“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

方法一:深入挖掘,学会“小题大做”。

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半瓣花”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这“小”中却能“见世界”“说人情”;朱自清的《背影》取材并非“高大”却令人潸然;鲁迅通过《一件小事》进行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足以提示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不能采取浮光掠影的态度,要学会“小题大做”,要从身边琐事中体味市井百态,关注社会,感悟人生。从秋风又吹,空塑料袋在空漫舞想到白色污染,进而联想到保护环境;从制假造假泛滥现象意识到法制的健全与社会机制的完善,等等。应当指出的是,小题大做是一种提炼生活的能力,要找到物与意的契合点,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启迪。

方法二:名言、谚语、成语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品评、理解、感悟,并让其举生活实例加以印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

例如:“生活、苦难、孤独、遗弃、贫困,这些都是战场,都有它们的英雄。”(法·雨果)这一名言,使学生联想到了张海迪的自强不息,下岗工人的再创业,进而悟出:人生是由患难与欢乐组成的,要做生活的主宰者。

方法三:教师提供某些具体物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

感悟是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本质的顿悟与认识。以“手表”为例,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触发学生的不同感悟:由手表的指针总是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可以悟出:人生不能像手表一样永远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由时针、分针、秒针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又可悟出:现在的社会、将来的生活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创辉煌。

5.言教身教以身作则中渗透德育。叶圣陶先生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进行思想教育,教师首先要接受课文思想内容的教育,并内化为思想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这样,学生才觉得老师的话真实可信。作为老师,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老师,即使能说出大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我在教学中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从教以来,认真教学,从未旷课,从未说谎,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言教身教,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教育学生。

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组织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

品德素养 篇12

一、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学科标准

网络素养指的是人的基本素养中的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 其中未成年人也应具备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网络素养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知识。网络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是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要求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在课程内容中的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要求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杜绝不良嗜好, 提高抗诱惑能力。要求利用互联网等媒介,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提高关心社会的兴趣, 增进情感, 形成亲社会行为。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网络素养, 才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 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 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 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综观各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青少年生理、心理特性的不成熟。

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但自制力较弱, 常常会在网络媒介上观看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暴力、色情等内容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也会沉迷于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中。青少年逆反心理较强, 家庭、学校讳莫如深的信息常常会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黄、暴、邪”是当今网络媒介亚文化中对青少年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二) 家庭、学校管理教育方式的滞后性。

在社会上, 黑网吧、违规操作的网吧不同程度地存在, 网络媒介内容不健康, 导致青少年沉迷其中。现行教育无论在内容、手段、方式上与滚滚而来的网络浪潮相比存在滞后性或不足。有的教师强行制止学生上网反而会激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 上网是学知识, 而不加任何限制。一旦出现问题时, 又强行将孩子与其分开, 以为那样可以保护孩子免受影响, 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三) 网络媒介控制手段不健全。

网络媒介的虚拟性、隐蔽性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挑战。网络媒介所产生的许多问题, 使传统的法律制度显得无能为力。随着网络的发展, 针对出现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 我国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 人们的网络法制观念还很淡薄。 (1)

三、对当前思想品德课程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设想

(一) 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媒体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来源 (2)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很好的资源,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身边的诱惑》、《追求高雅生活》、《身边的侵害》、《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炼就一双“慧眼”》等, 在这些课文中, 有的是直接教育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比如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有的是告诉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和价值观面对媒体, 如防范身边的网络侵害、在网络上保护自己的隐私、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不要沉迷于网吧, 等等。思想品德教师要做有心人, 认真挖掘这些资源,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二) 进一步提高教育主体———教师的网络素养, 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教师本身的价值观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教师要提高网络素养和教学水平, 掌握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知识和方式, 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必要的网络媒介知识。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 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所谓“先莫先于修德”, 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 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中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认识社会生活,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创新网络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

网络媒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 更重在养成,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 传媒素养才能提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寻找信息, 让学生解决自己探求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作品和材料的分析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技能。教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 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以便真实地认识、了解网络媒介及其传播的特点等;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学生怀疑、批判、重新审视网络媒介信息和信息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 形成逆向、反思、批判及立体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促使学生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 体验网络媒介对自己的影响, 从而从自身的感受入手辨析其不同的符号作用;由于网络传媒信息的多样化、大量化、复杂化和多变性特征, 传媒素养只有在学生不断地试误中才能形成。所以,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 适时地引入网络媒介利弊辩论、网络提交课后作业、网络存储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优势的运用能力, 从而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四) 增强学生体验, 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与网络媒介对话。

中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 对网络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 以及对网络媒介的使用, 直接关系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 让学生动手搜集处理媒介信息, 增强学生的体验, 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与媒体对话是网络素养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信息社会, 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都具有相当丰富的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 甚至许多时候学生的经验比老师更加前卫和多元化。思想品德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与网络媒介的交往状况, 从中找出需要探讨的话题, 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再现这些场景, 让学生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与媒体对话。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取以下方式, 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利用课程主题探究, 学生自己网络上收集资料, 自己动手制作课件, 进行展示。例如, 探究主题《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学生从网络上收集了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消费现状、消费的陷阱、商品信息的辨认方法、维权方法等, 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 图文并茂。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一方面养成了关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培养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 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介资料为我所用, 学会了用批判的眼光与媒体对话。二是让学生自办“电子报”。网络报纸, 特别是《广州日报》电子版, 很多人都不陌生, 但绝大多数人只有读电子报的经验, 没有办电子报的经验。围绕某一个主题, 组织学生编辑报纸, 通过主编、编辑、记者等身份的亲身实践, 学生能从中体会到网络媒体编者与读者的心灵互动, 知道网络媒体的价值和选择网络媒体信息的途径。学生搜集和选择有效网络媒体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批判的吸收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荷花.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影评介, 2011, (1) .

上一篇:模糊教学下一篇:钻采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