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教学

2024-09-22

模糊教学(共12篇)

模糊教学 篇1

前不久讲《雨巷》这首朦胧诗, 按惯例我照教科书把它讲成了一首政治诗。192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的一年, 反动派对革命青年进行疯狂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 一下子从高潮堕入了深渊, 他们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 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 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的心理反映。可是刚讲完就有学生提问:我把它理解成一首哲理诗, 行不行?马上又有学生问:我把它看成是一首爱情诗, 行不行?我马上意识到我的这节课是非常失败的一节课。我不应该直接给学生定论, 应该让学生们讨论本课的主题,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理解这首诗。这时我想起了“模糊教学法”。

“模糊教学法”就是在不影响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掌握教学重点以及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以模糊、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语文能力、素养虽然不能说是玄妙、神秘的, 但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有模糊性, 有难以言传的成分, 不好分步骤传授。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 其有效度更加难以把握, 要靠“悟”, 要靠修养, 这的确是一个缓效性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 在语文课堂上应该适时运用“模糊教学法”。

课堂上如何操作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的。

一、课堂留白

留白是画国画的一种手法, 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 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留白留得其所, 画面上便会流动着生命, 有了万千气韵。这种手法以无胜有, 有无相生, 实在是一种智慧。我们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 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充分发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 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 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他们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 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语文教学中的留白, 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 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性的寂静的气氛, 给学生营造一个品味、想象、创新的空间, 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心绪。

一些文学家也非常重视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下功夫, 因此就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比如《荷花淀》, 孙犁写到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 就设置了一个“空白”。“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 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了, 内心感情很复杂, 但这种种复杂的感情, 作者都没有直接点明, 而是用“划破手指”一个很不经意的细节轻轻点出, 这一艺术空白, 将女人酸甜苦辣的复杂感情和对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情体态留给读者去捉摸和寻思。这里也许有对丈夫的埋怨, 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 有对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有对丈夫带头参军的自豪之感……这种模糊的表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通常的一两句话概括归纳的话, 倒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显现, 它可使学生自觉运用模糊性思维, 去理解作品中多义性描述, 欣赏文章中的模糊现象, 加深对作品的体悟和理解。

二、难以言传

人的心理既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 又有模糊的难以表述的一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就是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也时时表露在作家的创作活动中, 从而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模糊性。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这是说, 诗人在采菊东篱的过程中见到了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景象, 不由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独特微妙的感受。但这种感受究竟是什么?他感到模糊朦胧, 难以表述。对于创作中这种模糊朦胧的情状,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显然也只能通过模糊思维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去欣赏和体会。

三、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手法。以虚代实、以虚写实, 形成了表现手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产生了一种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约事丰的艺术效果。汉乐府诗《陌上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写罗敷的美, 并没有正面去如实地描绘她的身材容貌、举止动作, 而是采用了一种模糊的、虚化的手法, 从侧面勾勒人们见了她后所引起的反应。罗敷究竟有多美, 我们只能根据作者笔下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了罗敷后所引起的种种反应的生动描述中去想象、去体会、去琢磨。对此, 我们在教学中就完全没有必要用明晰的、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的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学生头脑中各自已经形成的罗敷的形象, 这样不仅不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 还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四、戛然而止

教师在教学时, 讲到精彩处, 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 课堂的气氛充分活跃时, 而突然有意卡住, 引而不发。例如, 在板书中有意留出一片空白, 结束语中有意留下一个“悬念”, 多媒体课件中故意留下一处破绽,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急于去填补,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

文章的结尾是一门艺术, 一个好的结尾往往给读者留下的是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 如莫泊桑的《项链》。玛蒂尔德和他的丈夫苦苦奋斗了十年, 好不容易偿还完了因丢失一挂钻石项链而欠下的十万法郎。而佛来思节夫人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句话可谓异峰突起, 又似平地惊雷。人们在为玛蒂尔德白白受了十年辛劳而发出感叹时, 却又急于想得知玛蒂尔德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和感慨。但莫泊桑至此“戛然而止”。教学至此, 教师也应顺应课文情节“戛然而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人生体验, 去揣摩玛蒂尔德此时心中的酸甜苦辣, 进一步感受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在这种地方恰当地使用模糊的教学手法, 往往要比明确的表述和笼统的概括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雨巷》这一课的教学让我对“模糊教学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更深入的钻研。“模糊教学法”也很适应现在的新课改,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模糊时就模糊”, 大胆尝试这种“模糊教学法”。

模糊教学 篇2

四川省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陈光军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度定量化、技术化、精确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课堂教学死抠章句,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教学抑制了学生潜在的联想本能和创新冲动,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活力。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提倡适度的模糊性,让阅读教学回归到对作品理解欣赏、体验感悟的固有真义上来。

一、适度模糊 培育悟性

在文本中,有许多语言材料的意思无法定量或外延不够明确,不能给出绝对精确的定义,语义朦胧。课堂讲解不应拘泥于文字考证、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上,要彰显其不确定性,充分发挥隐喻联想在语文学习中的联结功能,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的多维形象天地里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

如教学《猫》一课时,其中有一句“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句话中的“蹭”写出了猫惹人喜爱。“蹭”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给出的解释是“摩擦”,可从文本看,不光是“摩擦”那么简单,于是我由此展开教学:

师:老舍爷爷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请同学们把“摩擦”一词代入句中读一读,与原句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生:用“摩擦”就没有猫可爱的感觉了。生:用“摩擦”就没有猫温柔可亲的味道了。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大家联系上下文想想这句话,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蹭”是轻轻地“摩擦”。如果很重的话,会弄疼老舍爷爷的。

生:“蹭”还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生:还很亲热呢,这只猫可真会撒娇!

师:说得真有趣!你看,猫还“伸出脖子要求给抓痒”呢!同学们,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些什么?

生:(急切地)“蹭”出了笑脸。生:“蹭”出了友谊和感情。

生:“蹭”出了 一幅“人爱猫,猫亲人”的动人画面!师:说得多有味!同学们,“蹭”是什么意思很难表达清楚。但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里都会有一幅人猫嬉戏、丰富多姿的动人画面,这难道不是对“蹭”最好的理解?让我们再一次读这句话,感受这“蹭”中之形、“蹭”中之趣、“蹭”中之情和“蹭”中之美。

以上案例说明:当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本信息时,可容忍适度的模糊,巧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传递形异而质同的信息。教师不应死抠词解,而是通过比较、揣摩、品味、发现、想象等方式,让学生在适度模糊的理解中诱发语感,领悟精妙,凸现形象,感悟内涵。

二、适度模糊 流淌人性 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过程的,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要引导学生按照“读文—感物—体情”的顺序展开阅读,在学生反复诵读和教师的引导中,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部分内容,这是一段凄美的包含浓浓人性的语言文字,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个标点都浸润着作者对邱少云生死与共的阶级感情。我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段文字后,提问:

师:如果你在战斗现场,亲眼目睹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活活地受煎熬,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的心如刀绞一般。

师:请细细体味这个“绞”字,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痛。

生:刀刺进胸膛,再来回搅和几下的那种戳心的、要命的痛。师:有刀吗? 生:没有。

师:文中指什么像刀绞一样绞我的心?

生:火烧到邱少云身上,如果邱少云突然跳起来或叫起来,那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损失。这种担心如刀绞一般绞我的心。生:眼睁睁地看着与自已生死与共的战友活活地被火烧而不能救他,这种心情如刀绞一样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在烈火中像千斤巨石一般纹丝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多么伟大!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这份感动如刀绞一般绞着我的心。

生:我的心碎了,这样的战友不能牺牲„„(动情地哭喊)师:(饱含深情地)是的,这样的战友不能牺牲!但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位战友在烈火吞噬中咬牙忍痛,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他经历了生命中最无情、最痛苦、最残忍的考验。年轻的生命换来了部队战士的安全,“三九一”高地战斗的胜利。这样伟大的战友!怎会离我们而去?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教学时,我遗弃了常规的以作者的情感发展线索为纲,进而把作者的情感逐一从文本中分离出来进行理性剖析的教法。而是整体调控,适度模糊作者的情感,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潜心诵读,忘我入境,体察感情,流淌人性。在心灵对话的平台上求得真知,获得精神上的感动、充实和鼓舞。

三、适度模糊 放飞灵性

文本与学生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学生对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品大多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期待空间”,召唤学生去想象,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顺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进行发挥性想象,以自已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张扬个性,放飞灵性。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处,渔夫表示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抚养,他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时,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渔夫感到不解:“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这时,作者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此时,学生还急于想知道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安详地睡在床上的反应,但作品到此却戛然而止,结尾朦胧。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去延伸结尾,深入体味人间真情。

师:当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熟睡了的时候,他会怎么样?

生:渔夫看到两个熟睡的孩子,和桑娜相视一笑,说:“看来,咱们穷人的心是相通的呀!”

生:渔夫转脸一看,床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七个孩子,他们睡得那么安详,脸上露出笑容。

生:夜,静悄悄的,海浪拍打海岸的声响一声声传来。桑娜和渔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们在等待新的黎明的到来„„

很显然,在这样的地方恰当地运用模糊理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课文原旨出发,去联想、延伸、拓展,往往要比明确的表述和笼统的概括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模糊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3

一、理论上的模糊教学

初三刚接触化学,由于知识理论水平的限制,教材中有些理论知识涉及不深,易引发异议,激发探讨。在学完分子和原子概念后,立即有同学问我:“既然分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么,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2,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保持碳、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什么呢?”我就以此为话题,在班上进行分组讨论并总结,最终得出一致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即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又如在学习燃烧概念及条件后,又有同学提出异议,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那么课本51页学习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是不是燃烧现象呢?我就以此为内容在班内交流总结,最终同学们一致得出,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也属于燃烧,在初中阶段由于知识层次的限制,课本很多内容没有做过多深入的分析,但正是这些模糊的知識点,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概念上的模糊教学

课本上许多“模糊概念”引发了疑惑。在学完硬水、软水概念后,学生就问:会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这其中“较多、较少”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水中加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水一定是软水呢?又如旧人教版在化学教材明确给出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而新教材则淡化了这个概念,而是从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这个过程中形成的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的化合物,让学生自己总结离子化合物的特点。这时又有同学提出氯化汞是不是离子化合物呢?为什么课本51页则有“氧化汞分子”这一说法呢?硝酸铵是不是离子化合物呢?为什么课本85页有要求计算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呢?模糊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无限的“遐想”,他们对这些问题都充满了解开谜团的欲望,急于得到解答。这些“模糊问题”我都通过让学生讨论、查资料、上网查询进行”模糊问题“清晰化。

三、实验上的模糊教学

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刚接触化学时,我在演示闻气体的方法时,写上有同学提出异议:老师,书上集气体的图片上集气瓶口没有玻璃片,而你在做实验时,为什么盖一玻璃片呢?通过课堂辩论后,学生得出为防止气体散逸,一般要在瓶口盖上玻璃片。在学习胶头滴管捏胶头滴管胶帽滴加液体时,滴管易发生抖动而液体滴洒在桌面上,我就和同学们一起从物理力学角度分析,发明了“四指稳定使用法”即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胶帽和玻璃管连接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造橡胶帽,从而增加胶头滴管的稳定性,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活动与探究”过滤操作中,学生按教材中图中将滤纸三层处和漏斗颈部尖嘴方向一致放置进行实验,不少组的同学出现以下问题,在过滤过程中,由于不小心用力稍大而使漏半颈部离开烧杯内壁,那么,滤纸三层处究竟该和漏斗尖嘴方向一致方置不是相反放置呢?由此课下同学们进行两大阵营的讨论,经过激烈讨论达成一致,课本上图片方法是为了避免被玻璃棒用力过大将滤纸捅破而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让学生在实验中敏锐地扑捉问题,通过辨证的角度去分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无限的思维能力。

四、对比总结中的模糊教学

在下册第九单元比较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关系时,课本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与物质的“难溶”、“微溶”、“可溶”、“易溶”进行对应总结时,并没有提到温度,有学生就“糊涂”了,问:“老师,我们提到溶解度,必须要指明温度,而这里则没有说明温度,那么溶解度没有意义呢?”经过我和学生及其他老师探讨后得出这里“隐含了一个条件,即温度为200C时,各物质溶解度的数值的比较,在上册课本33页、出现标准状况”,118页总结CO2溶水性时涉及“通常状况”由于知识的限制,这两种状况有什么区别呢?我就布置学生课余时间上网查询得知,通常状况是指00C,标准大气后,通常状况则为200C,1标准大气压,从而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在对比总结中学会挖掘一些模糊教学中的知识点,使他们认识到知识是无穷尽的,激发他们投身于化学研究的欲望。

音乐教学 难得“模糊” 篇4

在歌曲教学《数鸭子》“听听、练练、想想”这一环节中, 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了小鸭子的可爱形象, 之后我出示节奏卡片, 要求学生模仿, 然后提问:哪种节奏可以更好地表现一群鸭子中的鸭妈妈?哪种节奏可以更好地表现鸭宝宝?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 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说是A表现鸭宝宝, 因为鸭宝宝摇摇晃晃, 走路不稳, 需要慢慢走;有的学生说是B表现鸭妈妈, 因为鸭妈妈走路很稳, 所以走路快些。对于这些学生经过思考、有一定道理、精妙的回答, 我们能生搬硬套地统一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吗?

【反思】

心理学家发现, 有一种思维, 它的判断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大脑中只是不断出现概念的跳跃和明暗的交叉, 在无意识中对问题的情境进行论证, 他们称之为“模糊思维。”在音乐教学中, 运用模糊思维进行教学可以处理音乐作品中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 要求学生“不求甚解”, 充分聆听、感受音响的流动, 畅游或沉溺于情感的起伏, 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最终达到丰富音乐体验、累积音乐感知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 要有难得“模糊”的态度, 不绝对地裁判学生音乐体验的对错, 只求建立起大概的、整体的、混沌的感受, 强调了音乐的体验是以散漫、自由的形式存在, 是主观、个体的感悟和想象。然后, 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互补、修正, 不断地完善原有的想象和联想, 这是一个互动的、群体的过程。最后在师生、生生之间“求大同、存小异”, 达成大致一致、模糊出现的一种相对完美、丰富、接近群体观念的音乐理解。这是很难做到的, 需要教师有宽容的心态和欣赏学生的能力, 更要对音乐作品有宽泛的把握, 努力做到的只是引导学生靠近核心感受, 而不能生硬地将学生的独特感受统一起来。

音乐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听觉艺术, 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宽泛性和音乐的混沌性等特质使音乐教学有了特殊的要求。因此, 如果教师以原有的教学法, “精确”地解释、描绘出音乐“唯一”的情境, 让学生在认识上、练习上和赏析上达成“共识”, 是不符合音乐作为艺术带给人类的多元化的精神实质的。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 篇5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 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 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模糊教学艺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忽视、压抑了人的天性和情感,科学主 义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使人们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以获得事 物的科学的逻辑美。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和考试命题的标准化。 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难题,但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正如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如若 在教学中注重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就能弥补科学主义的不足。脑科学研究表明,模糊机制可使抽象思维和形 象思维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也像一般审美体验那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渗透 、统一中得到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艺术的模糊美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把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其深层的 思想观念。换言之,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反而能促进教学尽快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目标。

实践证明,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都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 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学语文的兴趣。《晋祠》是一篇文质优 美的课文,教授此文时,如果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模糊教学艺术,将《晋祠》作为审美客体,引导学生进 入对大自然旖旎风光和古代灿烂文化的审美过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的想象,这样不但潜移默化地增长了学 生的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试想,如果老师对此文作纯理性思辩的讲授,按课 文层次进行分层,或者为了所谓的严谨、精确,讲授中冷不防提问:“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那么,一节 完整的充满审美情趣的课堂教学将因此而被肢解得鸡零狗碎,生动的审美过程还有什么趣味呢?有些中外文学 杰作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动于衷,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模糊教学艺术,片面地过分地 追求所谓科学、严谨、精确之故。

二 优秀的模糊教学艺术都存在下列四个特点:

1.心领神会

美感是相对模糊的心理效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南山的景色感到迷离恍惚,欲辨已忘 言,只是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模糊微妙的美感。朱自清“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但只能作“宛然一块温润的碧 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的描绘,并与其他地方的绿色对比观照,用了“太淡”“太浓”“ 太明”“太暗”,作者似乎越说越模糊,但正是这样,引导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视、体验,展开丰富 的想象,去领略作品流露出的“朦胧美”。这种“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康德语)。因此, 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心领神会,便是模糊教学艺术的基础。不可企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彻底 清楚、明白。否则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有位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洒脱”一词的`含义时,学生纷纷举手,有说是 自由随便的意思,有说是随意方便之意,有说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学生对“洒脱”一词可以说基本心领神会 了,然而教师认为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太模糊,便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洒脱”的注释抄给学生:“(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一来,学生反而被搞糊涂了,如什么叫“举止”,什么叫“风格”,可说 是“洒脱”之外又增加了几个新词,弄巧成拙了。

2.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是我国古代艺术欣赏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法则,也就是说,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该超越单纯的训 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应直接进入审美领域,用心灵去体会、把握诗词的意象和境界。

教学过程中常存在大量不确定、不精确、亦此亦彼的事物和现象,此时,教师亦应超越单纯的解释、论证 等方法,直接让学生进入审美过程,让学生用心灵去理解体会。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一段话:“从东京出 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这里的“日暮里”,作品中的 “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这无疑是个不确定的模糊问题。有位特级教师在讲授此段时,便遵循了诗无达诂的 审美法则,收到了最佳效果。她说“考证事物应注意本证,不能牵强附会,鲁迅先生说‘不知怎的’便是最好 的证明,推论要有根据,不能建筑在臆断的基础上。”这一讲,就把这段模糊问题中所特有的蕴含牢牢保留住 了,学生在老师点拨下懂得了作者那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因素,体会到一个游子飘泊到异国他乡,难免见景生情 ,触物伤怀的心绪。所以,教学艺术的模糊性是一种美,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朦胧美。反之, 教师如果硬要追求准确、清晰,就会破坏这种朦胧美。如果武断地这么说:“作者至今记得日暮里,是因为联 想到日暮归家,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所以记忆犹新。”这就难免牵强附会了。作者的原意是很 模糊的,如硬要去揣测作者原意,往往曲解。

3.计白当黑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计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 妙境的艺术境界。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 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模糊教学艺术中,教师亦可借鉴图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教学的紧要处,有意留下一处空白,创造一种 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让学生去想象、思索、玩味。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教朱自清《绿》时, 分析了第一段后,便直接进入第二段分析,故意留下第二段这个空白,这一模糊做法确实激起了学生积极思维 。第二段内容和结构都有什么作用?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为什么不直接写绿而写了梅雨潭和 梅雨亭……这些问题恰好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问题,效果远比老师直接把答案讲 给学生好得多。这种有意的“空白”,有意的“模糊”,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并不喜欢那种太实、太露、太精确,不给他们留一点想象余地的教学, 所谓一览无余,无生动可言。

4.不似似之

“不似似之”即具有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懵懂间即具有一种模糊美的审美境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 创造了这种不似似之的模糊审美境界,那么教学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例如教汉乐府诗《陌上桑》时,诗 作者写罗敷的美,采用了模糊的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 自己的想象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可谓“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处于 “不似似之”的审美境界,千万不可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或某一具体现实中的人物去概括或类比。如果这样,不 但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而且会影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中除上述几种模糊艺术手法以外,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 不会一泻无余或包办一切,而总是留有余地。言有限而意无穷,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情思,调动学生学习语 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知识,发展能力。

模糊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糊教学;课堂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特别在意一种精确性,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机械的理解分析,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达到精益求精,以获得事物科学的逻辑美。为此,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了过多的禁区和限制,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已经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里。现在,在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传统教学的精雕细刻被大胆质疑,在这种形势下,模糊教学应运而生。

所谓“模糊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一、 不讲清楚

毫无疑问,这里的“不讲清楚”不是业务荒疏,不是敷衍了事。 “不讲清楚”的真正含义是:不必将问题讲得过细,嚼得太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广阔空间。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被有意忽略了,解题必不可少的步骤被故意忘却了。教师不再是权威,甚至也不是导游,而只是随处可见的指路者,到底怎么走,就看学生自己了。这是一种貌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精心设计的讲课技巧,是一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炉火纯青的授课艺术。不讲清楚就是尽可能不“一语道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甚至制造矛盾、引起争论,在教学中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的讲解越是详尽,学生的心智越是处于懒惰状态。

例如,笔者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就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在一个班教学时,为了讲清“多加要减去”和“多减要加上”这个难点,笔者提了几十个问题,也没把道理讲清,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到另一个班上同样的课时,笔者吸取了教训,改变了授课思路,当出示完例题后,只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另一个是“你为什么这样算?”意想不到的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非常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点。

二、 不做明白

“做”,就是实践。这里的“不做明白”不是指稀里糊涂,不明原理。“不做明白”的真正含义是:教师不必将实践演示得太过清晰,要给学生留下探索的广阔空间,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自参与。

做,就要十分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代教育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们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弗赖登塔尔说:“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实践。”对学生而言,实践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他们有惊人的发现,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实践的过程。实践中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而言都具有挑战性,他们在实践中边操作边思考,思维给实践引路,在实践中发现规律。

如,在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材中是安排由教师来演示实验,然而,这样做却剥夺了学生“做”的过程,也使他们失去了合作交流、探究的机会。因此,教师可这样设计:学生每4人一组,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每一组发一份实验报告,学生边实验,边填报告,然后汇报实验结果。(附实验步骤:1.比较圆锥、圆柱的底和高。2.在圆锥里装满沙,再倒入圆柱内,倒几次才能正好把圆柱装满。3.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这个环节的设计把动手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没有示范的必要性,学生在“做”上下工夫,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实验结论。

“不做明白”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尊重学生异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良好氛围。

当然,模糊教学艺术中的“模糊”不是指那种不合思维规律的悖理模糊,而是指符合思维的辩证模糊,它既不同于是非不分的模糊,又不同于模棱两可的含混,它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如果认为模糊教学艺术只要意会,用不着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可以马马虎虎,含糊含混,那就是对模糊教学的曲解。

总之,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艺术可以模糊;作为科学,必须严谨,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音乐教学中实施模糊教学的策略 篇7

一、模糊教学的实施目标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标的, 现代社会的任何行为过程都应追求效率, 所有成功的研究都要有明确的操作定义、预期的目标作为支撑。教学目标具有多向性, 由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学风格和学习活动展开条件等组成。模糊教学实施目标是音乐教学活动整体构思的起点, 是音乐模糊教学设计的灵魂, 决定着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学习任务的表述、学习过程展开的方式、评价活动的进行、反馈与纠正活动的标准等。

1. 实现音乐教学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相融合

音乐教学的艺术内容具有模糊美, 有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教学形式要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才可以让学生深切体味音乐的审美意蕴, 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实施模糊教学, 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融合, 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追寻纯粹的模糊感, 也不能只讲究内容质量而舍弃必要的教学艺术形式。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表现和传递艺术的教学内容, 是模糊教学要达到的审美目标。

2. 实现音乐体验的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相融合

美妙的音乐能激起身体的律动欲望, 使生活经验与音乐体验的情感相协调, 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 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身体韵律体验乐曲的节奏和情绪, 才能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给”知识永远只能给定机械的知识, “导”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 成功的模糊教学由师生共同创造, 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引导统一在同一教学目标上, 在同一音乐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获取知识探究的乐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 师生共同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

3. 实现音乐知识的继承认知和再度创新相融合

音乐作为创造性极强的艺术之一, 在创作、表演以及欣赏等环节中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 它的情感性、不确定性、自由性和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 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学在培养创新素质方面有极大的优势。但是, 音乐知识的传承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他们获取一定知识时, 产生的自信心、兴奋感和成就感, 反馈到最初的创造动机中, 能产生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音乐教学中运用模糊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实现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时代发展的创新相结合, 推动人类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模糊教学的实施原则

模糊教学不是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而是没有先入为主、僵硬的教学程式, 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即兴发挥, 这才是模糊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模糊教学艺术要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需要在实施中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适度模糊原则

适度模糊涉及教学内容、时机、程度, 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情感, 拓展个体思维空间。适度模糊要依据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学习方法,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设置模糊的适度性。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来不得半点模糊, 允许个性存在的地方适当模糊, 在适合模糊的教学契机使用生动的“模糊”。教师讲得少, 学生想得多, 适度模糊体现在教师“少教”, 一些不得不讲的作者介绍、背景资料之类, 学生可以自己查阅书刊或者教师印发材料, 存有思考领悟的余地。模糊中见清晰, 清晰中见模糊, 适度的模糊教学才能增强音乐教学的艺术魅力。

2. 朦胧解释原则

朦胧解释原则需要明确:不是所有问题都朦胧, 涉及到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需要清晰地解释, 音乐中的个性体验、感受差异等问题, 即“模糊问题”才是朦胧解释的用武之地。模糊教学就是要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问题的敏感性) , 激起好奇心和怀疑精神, 选择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 挖掘问题中的创造价值, 在允许有学生个性回答、答案多样化的地方模糊性解释, 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某些问题的表述不能绝对化,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考理解, 尊重个性、承认差异。模糊教学艺术不刻意追求详尽周密的答案、处处求全的讲解, 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 稍微模糊的解释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度和充分的思辩空间, 主动展开“学”的过程。

3. 宽厚等待原则

中国有句古语: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友, 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淡化教育的痕迹, 给学生时间、空间, 激起自学的心理态势和主体能动的探究精神。模糊教学并不是囫囵吞枣、一带而过、模棱两可, 而是改变以往教师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 给学生合适的时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等待学生觉悟的过程中, 有时候需要一点“难得糊涂”的思想, 少一点直白的讲授, 多一些模糊的等待, 尊重学生发表意见, 延缓对学生的评判, 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模糊教学的实施方法

1. 模糊导入, 启发想象

一部好电影, 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观众, 使之产生往下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 前奏一响, “转轴拨弦两三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就可拨动欣赏者心灵的琴弦。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求知欲, 为整堂课的自然和谐发展定下基调。教师一开始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细致入微, 学生只需全盘接受, 还需要进行思考、探索, 发挥想象力吗?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 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 以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模糊导入不是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坠入云雾当中, 不知所云, 我们提出的“模糊”导入是形成引人入胜的悬念, 在课堂开始就引起学生审美注意, 激发审美渴望, 促其主动求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繁冗的信息不利于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导入仅是教学的开始, 模糊导入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技能, 要遵循音乐主题展开, 明确指向音乐本体, 切忌庞杂、繁琐。课前导入是学生兴致高昂, 注意力最佳的时期, 音乐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以激起学生对音乐模糊美的探究欲望, 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2. 模糊过程, 自主探究

音乐教学过程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环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审美主体 (学生) 始终处于积极的审美感知状态中, 超越理性分析中单纯的解释、论证, 在适度的模糊空间用心体会音乐情感, 师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积极进入审美探索阶段。国画艺术中有一种“计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 深得画中三味的画家, 在白纸上画一条鱼, 则整张纸的空白让人觉得是水, “鱼以实出, 水自虚生”, 创造出“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 空白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 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同样, 音乐教学中过于“实”, 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 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 唯有“以实为虚, 化虚为实”, 提供问题给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音乐教师亦可借鉴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留下余地,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过程中, 最大的困惑在于:新课标精神“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 但融合在欣赏、歌唱等教学中的音乐理论知识 (如节奏、调式等) 却需要清晰的讲解, 在这些科学的内容中怎能“模糊”, 如何“模糊”?确实, 教师需要精确、科学地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定义、解释, 单纯理论化的讲授可使学生理解其字面意义, 但也容易失去兴趣, 感到枯燥乏味, 无法领悟音乐要素真正的表现作用。忽略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 学生也不能真正透彻地领会音乐的魅力, 只有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技能可以量化, 而音乐中的情感价值是隐性的, 不能用精确的定量, 没有枯燥的音乐知识, 只有枯燥的讲授。

3. 模糊拓展, 个性创造

中国艺术传统非常讲究“象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 注重以有限追求无限, 达到“咫尺之内, 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 乃辨千寻之峻”的艺术之境。模糊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 进行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探求, 产生新的审美体验, 领悟更多的审美创造。

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模糊艺术” 篇8

一、“模糊”管理艺术的内涵

“模糊”是一个美学范畴, 不同于混乱、无序, 也并非是懵懂中的一塌糊涂。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人, 错综复杂, 千奇百怪, 千变万化。在生活中除了精确性之外, 随机的、偶然的、无法精确的、不能测量的事物大量存在着, 这就要求模糊方法、模糊管理的产生。课堂教学中的“模糊管理艺术”是指在复杂的、多变的课堂教学管理中, 教师摒弃一味追求的科学的、精确的程式化的问题解决, 对课堂教学管理进行模糊控制, 对学生进行人本化的模糊管理, 不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 保持稍稍的互动, 不仅能避免形而上学的僵化和绝对化, 提高管理效率, 而且有利于营造团结、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模糊艺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给学生留下空白, 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自我管理, 形成一种“无为而为”的人人自管的佳境。

二、课堂教学模糊管理艺术的依据

1.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局限和弊端呼唤“模糊”艺术。

从实践领域看, 我国现阶段的课堂教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由于我国封建集权制、家长制根深蒂固的影响, 直至今日, 仍然有为数众多的教师抱有教师权威、学生服从的传统课堂教学管理观念。传统课堂教学管理主要是强调绝对的课堂纪律, 教师讲, 学生听, 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课堂的绝对安静, 教师与学生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样教师对学生实行操作性管理, 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更不利于提高教育效能。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局限和弊端要求教师灵活应用模糊管理艺术, 进行适度处理。

2.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模糊管理艺术的客观基础。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呈现多因性和复杂性, 随机的、偶然的、无法精确的、不能预测的突发事件伴随着整个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始终, 这决定模糊管理的存在基础。对学生实行模糊管理, 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体验, 这种管理不是让学生糊涂, 而是促使其更真切、更完美地理解和感受宽松的班级文化氛围, 更好地显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利用模糊艺术对课堂实施有效管理, 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到管理信息后, 着意发挥主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和能动性, 在“大成若缺”的感觉里细心品味, 认识教师的基本指导思想, 积极寻求师生之间的结合点, 强化自身的约束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课堂教学模糊管理艺术的运用策略

1.巧用模糊语言创设“其用不穷”的语言情境。

模糊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表意可上可下, 可宽可窄, 可此可彼, 具有较大的弹性, 所以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语言的帮助, 你几乎什么都记不住, 而要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 语言又几乎永远不够用。”而模糊语言的这种特点也正适合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古人云:“责人要含蓄, 忌太尽;要委婉, 忌太直:要疑似, 忌太真。”在课堂管理中, 学生自尊心强, 犯错时, 最怕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点名批评, 此时教师灵活运用模糊语言更能巧妙解决问题。比如, 有的学生课堂上, 前踢后仰, 搅得四邻很不安稳, 教师便可用模糊语言的方式进行处理, “有的学生督促别人害怕影响面大, 不用声感, 只用触觉。”“有的同学好动不安, 说明了他精力旺盛, 如果用在学习上, 必将大放异彩。”如果教师对此事非要说个清清楚楚, 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 直接采用批评、指责学生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搞不好就会出现课堂管理中的僵持局面,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因此, 教师对一些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 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 有助于形成较为宽松融洽的管理氛围。

2.善于运用“无为而为”的模糊处理。

基于模糊性思维的翻译教学 篇9

一语言的模糊性

事物的模糊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带来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学家谢尔巴 (Lev Vladimirovich Sherba) 称“在语言中, 明确的只是极端的情况。过渡的现象在其本质中, 即说话人的意识中原本是游移不定的。”自然界中的事物, 例如昼夜交替、季节更迭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 具有模糊性特质。正因为模糊性, 自然界中才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的思维也是模糊的, 文字作品恰恰是思维模糊性的最佳见证。

札德 (L.A.Zadeh) 将模糊理论系统化, 并创造了模糊集合的概念, 他首先提出用fuzziness表达科学的模糊集合理论, 同时, 借以区分vagueness (主要指“不明确”、“含混”、“模棱两可”等意义。) 这一缺乏科学性的生活用语。“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的一个类。”传统的集合理论认为, 成员与集合之间是严格与确定的关系, 一个成员要么属于该集合, 要么不属于该集合。札德对这一理念进行了革新,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往往不是清晰的隶属关系, 而是模糊存在的。札德指出, “现实世界中的大部分事物是模糊的———有些只是稍微模糊, 有些则是显著地模糊……”。也就是说, 语言符号的清晰性是相对的, 而模糊性是绝对的, 只是模糊程度存在差异而已。因此, 他提出模糊集合的理论来解读模糊概念。模糊集合理论的诞生对语言研究, 尤其是翻译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属性。在语言交流中, 精确性和模糊性是同时存在的。在交流的过程中, 人们对客观现象和事物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确的反映, 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就是指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

二模糊性思维及其翻译策略

一直以来, 在翻译和翻译教学中, 经常倡导透彻理解原语, 然后, 将自身的通透理解用目标语言精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精确而清晰地表达被认为是翻译的重要准则, 也是无数译者的毕生追求。在翻译中, 精确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由于语言差异、思维差异和审美需求, 译者往往采用模糊手段处理文本。

1模糊翻译的必要性

在交流中, 由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很多事物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清晰概念, 对于这类事物, 语言交流无法做到精确。如果原语存在模糊性的特征, 目标翻译语言也就谈不上精确了。关海鸥称, “模糊语言是人类表达复杂思想的重要手段, 具有精确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丰富内涵, 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能消除语言的这种模糊性, 如果硬要将其译作精确语言, 原文的内涵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片面追求精确反而会影响和损害译文的精确性, 甚至引起错误的翻译。恰当的运用模糊性翻译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译文的流畅性、可读性, 而且能大大减少语义损失和理解障碍。模糊性翻译是翻译的必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本实现其功能的关键翻译手段。

2模糊翻译的策略

模糊性语言是由于语义的多义性、不确定性或者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产生的。模糊性语言有别于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 而是没有明确的界限, 表示不精确的相对概念的语言。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消极现象, 而是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准确的反映生活中的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并不会构成交际障碍, 反而与精确语言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1) 模糊直译对等法

由于人类思维的共通性, 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模糊性, 甚至存在大量的对称性, 也就是原语与目标语言在该模糊概念上的对等性。对于这种情况, 译者无需翻译转换, 可以采取模糊语言的直接对等翻译, 也就是以模糊翻译模糊。以模糊译模糊的处理手法, 充分的保留了原语的模糊性, 同时, 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这种处理手段比较简单, 只要对两种语言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 都可以进行转换。例如:

译例1

原文: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蒲歌》

译文:Long, 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 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许渊冲译)

原诗用三千丈的白发来形容自己深深的惆怅, 译文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数词, 但同样使用了对等的模糊表达“long, long”, 从而实现了模糊对等, 使得英文读者更好的体味中文诗歌的模糊之美。总之, 如果原语和目标语言存在模糊共同性, 可以采取直译对等法。这样既可以保持与原文的对等性, 又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体味原语的意境。

(2) 模糊与精确之间的转换翻译

语言是依托文化而存在的, 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不仅拘泥于文字本身, 往往与其所依托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有关。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 就不能算掌握语言, 更无从进行翻译活动。英汉两种语言, 从表达习惯到文化背景, 都存在巨大差异, 表达上的不对等更是广泛存在。比如, 原语中的模糊表达在目标语言中变得无法理解;或者, 文化空缺使得原语中的精确表达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表达。针对此类文本, 译者就没有必要强求形式对等, 可以选用模糊语言去翻译精确概念, 或者精确语言翻译模糊概念的意译转换法进行翻译。

译例2

原文:It i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po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as minimal, and not excessive.

译文:很明显, 被告所施加的体罚属最低限度而未过分。

原语中的“two and two makes four”是英语中的惯常表达, 属于确切表达的范畴, 但汉语中很少直接这样说。译者用模糊语言“很明显”来表达, 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又能准确的传达原文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果原语的信息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信息, 就需要用非对等词表达其意义。在模糊语言的翻译中, 不必拘泥于字面意义以及外在形式, 在需要时, 译者可以改变其形式, 在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之间灵活转换, 以达到准确传达原语意义的目的。

三模糊性翻译思维的教学培养

在翻译教学中, 各类翻译教程及教师均倡导“忠实”、“信”、“尊重原文”、“精准”等翻译原则。但在真实的翻译操作中, 很难真正应用这些翻译原则并实现这样的翻译理想。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之下, 学生往往将翻译的视野局限于词句的转换, 将翻译的重心放在原语与目标语言的完全对应之上, 最终导致原语与译入语的背离。

模糊性语言普遍存在于各类文本, 是译者不可回避的元素。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模糊性语言, 讲授其成因和翻译策略。翻译的过程分为解码和编码两个部分。解码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原语的过程, 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尤其在处理模糊语言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相应语境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文化内涵、修辞、习惯用法, 了解原语作者的思维活动情况及表达意图等。译者了解原语的过程是从最初的模糊到逐渐精确的过程。指导学生运用模糊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概括性特点对复杂的语言手段及其产品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 从而达到精确认知和解读原语的目的。

总之, 由于自然世界的模糊性、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特殊的表达目的, 模糊性特征普遍的存在于各类文本中。对译者而言, 与其他类型的语言材料相比, 模糊性语言的翻译更加具有挑战性。译者应依托原语的语境和逻辑, 利用自身对原语的文化知识的了解, 良好的解读原语中的模糊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的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如以模糊译模糊或者以模糊译精确等, 对模糊性语言进行翻译。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模糊集合理论的导入。在模糊集合理论的指导下, 形成原语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的准确对应, 以提高模糊语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关海鸥.模糊语言学架构下的语义模糊性理解与翻译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7 (5) .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教学, 2007 (3) .

[5]王宏.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 2003 (2) .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邵璐.再论翻译中的模糊特性[J].上海翻译, 2008 (3) .

[8]曾宇钧.翻译的模糊性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8 (12) .

英语模糊现象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10

世界上, 精确、确定的表现只有一个, 而不精确、不确定的表现却是各式各样。在人类语言中, 几乎不存在精确、确定的表现, 而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美国名人皮尔斯把模糊现象定义为:事物呈现多种可能状态时, 说话者认真思考了这些状态后, 仍不能确定, 此时, 这就是一模糊的命题, 其中主要是说话者语言具有模糊的特点。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特殊关系被称为语言模糊现象。也就是说, 在意义上, 单词、短语或句子有两种或多种的理解。

二、英语模糊现象的成因

英语是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 其模糊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 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思维的普遍性。在世界上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客观事物, 为了使语言将变得简洁明了, 必须用最小的语言单位来表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 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模糊现象。另一方面,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为了某种目的的需要, 人们往往有意地使用模糊现象。人们有时没必要把话说得太明或不愿把话讲得明白透彻, 因此, 人们运用模糊语言以便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三、英语模糊现象的表现形式

(一) 语音

在英语中, 元音到辅音渐变过程中间的半元音具有不确定性, 进而产生元音和辅音之间的模糊现象。同时, 英语中存在许多同音异形词, 也属于语音模糊现象。如, write, right, trite, Wright。此外, 英语中的元音简化、辅音同化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一般情况下, 对于语言可理解性的意义来讲, 相对正确的节奏、重音、语调形成的语流比正确的语音作用更大。

(二) 词语

单个词、词组或复合词的意义具有模糊性。如句子“The soldiers took the port at night.”中took和port两词不为模糊词, 却为多义词, 使句子含有不同的解释“士兵们夜间带着葡萄酒”、“士兵们夜间攻克了港口”、“士兵们夜里喝着葡萄酒”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个单词, 往往产生不同的理解。如, 在中国, 狼象征着贪婪、凶残;而在西方国家, wolf是指追逐女性的人, 色狼。

(三) 句子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子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语言表意模糊性。如在陈述性行为句子“I feel thirsty.”中, 也可以理解为请求或建议。一方面, 陈述一个事实自己“我很渴”这一感觉。另一方面, 请求对方给点儿水喝来解渴。

(四) 语法

在某种程度上, 语法也属于模糊性体系。在不同结构或范畴之间, 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 分布范围却很广泛。英语语法中的词类归属就具有模糊性, 几乎每个名词都可以用作动词;实词和虚词之间存在有渐变现象。英语的时态常常具有模糊性, 如, 现在进行时, 可指现在正在发生的动作, 将来发生的动作, 或现阶段断断续续发生的动作。

(五) 修辞

一些双关、比喻、委婉语等修辞手法也可能产生多种意义, 从而产生某种的模糊现象。如, 双关语指的是句子中一个词有两种或多种含义, 因而产生不同的含义。这种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妙趣横生, 幽默诙谐, 以便达到由此及彼的效果。“Mr.Joseph entangled (Thackeray, W., vanity Fair) ”中, 作者巧妙地运用entangled一词双关, 表面意义是指乔瑟夫缠线笨拙, “乔瑟夫先生把线缠乱了。”;而实际意义上, 他对利蓓加小姐一见钟情, 被她迷住了。

四、模糊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毋庸置疑, 模糊理论为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觉,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 模糊容忍度是一个人对模糊现象和缺乏明确概念的事物的接受程度。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学习, 学生对各方面模糊现象的容忍度也因人而异, 特别在听力方面。在听力测试中, 模糊容忍高的学生成绩较好, 反之较差。因而, 培养学生的一种模糊化思维策略就尤为必要, 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去需求个别模糊性的词语或词组的精确意义, 鼓励学生从模糊的片段语料中把握整体篇章的意义, 学会把抽象的语言转变成形象清晰的图画, 使英语表达更加形象化, 更加易懂化, 使学生认识到听力就是一个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

其次, 模糊语言生动形象, 具有委婉、含蓄、灵活等特点。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可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表达模糊的词语或句子, 如“I want you to finish this task in about 10 minutes.”就为课堂任务的完成留有了余地,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 提前或推迟讨论。再如“Most of you have done very well, but only some of you are absentminded.”可见, 这一句尽管没有指明点姓批评某人, 但是却能很好地提警心不在焉的同学。因此, 在批评学生时使用模糊语言, 就会使表意显得委婉, 学生也容易接受, 并使得师生交际更加轻松。

此外,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使用了很多的模糊性词语对教学目的进行表述, 因而使得大学英语教育目的适时得体, 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要求, 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 大多数教师都用百分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十分以上就通过考试, 而达到不了六十分就要补考或重修。这一主观的精确分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欠科学的, 只会引起学生只关心分数而忽略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应改变过去以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 综合考虑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 以便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顺利进行。

摘要: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语言模糊现象在语言学界受到了高度关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广泛地存在着语言模糊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语言模糊现象的内涵, 进而讨论了英语模糊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以期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焦虑,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语模糊现象,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治安.模糊语言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模糊教学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近代传统教学过多地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要求教学一步到位、学习误差一次纠正、教授方法一讲到底、教学评估一律量化。面面俱到的讲授、精批细改的作业、限定统一的学习目标……教师醉心于运用雕塑艺术对教学进行精雕细刻。教学模式程式化、考试命题标准化、学生反馈概念化……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但学生的灵性逐一被这种“精品标准化教育”吞噬,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模糊教学是指为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在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体验和把握,将理性融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模糊教学艺术是按照科学和美的规律,用模糊、不确定的艺术手法,为学生提供极佳的想象空间,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积极思考,在“模糊→深思→答辩→明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内在潜力,获得新知。模糊教学不受学科和任何教学模式的束缚,适应性强、针对面广、无固定程式是它的独特性;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它的优势。其最大的功能是:淡化教学压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生从被动、单一的记录身份解放出来,主动、积极、轻松地学习、思考,获得人格的尊重和完整心态的塑造。模糊教学并非传授知识的含糊不清,不是彻头彻尾的无序、混乱,而是以定论的教学规律为依据,结合、删选、优化诸家所长,从全面、多角度看问题,要求向多元化、开放性、独创性方向发展。模糊教学艺术融合着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灵性,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一种更符合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艺术手法。

二、模糊教学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运用模糊教学艺术不仅不会影响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而能收到比清晰表达、明确语言、严谨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音乐审美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观念上:模糊教学艺术寻求知识建构的个人理解。模糊教学艺术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和人格为目标,符合新课标理念,有利于音乐教学现状改革。学生模糊性理解既有语言层面、又有情感层面和意义层面,是音乐本身不确定性的必然反映,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做出不同的解读,学生从多方面、多起点、多层次进行思考,获得对音乐独具个性的感受。

——在教学层次上:模糊教学艺术注重深度层面的情感解读。音乐是生活的再现和情感体验的动态艺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净化等效应上。模糊教学艺术摒弃平面性的解读,以立体空间方式挖掘音乐教学的情感因素,注重领悟音乐的内在意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和思维深刻性。模糊教学艺术将知识技能以内线暗化在情感主线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渗透、统一中得到提高,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能对音乐艺术的模糊意境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把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其深层的思想观念。

——在教学效率上:模糊教学艺术提倡以点促面的高效性。模糊教学艺术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补白“无字处”,审思“虚实相生”处,想象“戛然而止”处,这些教学的关键点常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中无须面面俱到,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部分就一笔带过,节约教学时间,学生似懂非懂的模糊之处,才是教学的关键要害。模糊教学艺术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在音乐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尽量发挥最大潜力,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三、模糊教学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模糊教学艺术应该注重导入、过程、总结三个环节。

一是运用模糊导入,启发学生的想象。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模糊导入不是让学生在开始就坠入云雾当中,不知所云,而是形成引人入胜的悬念,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想一想,确实如此”,模糊导入用音乐创设情景,将理性思考融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不会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能让学生产生了解音乐的“期待”,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在课堂开始就引起学生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促其主动求得而不是被动接受,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二是在模糊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教学过程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审美感知状态中,超越理性分析中单纯的解释、论证,在适度的模糊空间用心体会音乐情感,师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积极进入审美探索阶段。音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下余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模糊过程自主探究要求做到:一要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在“模糊—精确”的追寻过程中,学生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而要进行探索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二要提高学习能力。主动的要学习不等于会学习,学生在适度模糊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学习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能力。三要尊重学习个性。每个学生具有独特性,也有自己的学习优势,更有自己的学习个性,适度的模糊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发展,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的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结果、规律,亲切友善的课堂少了条条框框,多了应有的自由和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有的自信和勇气。同时,教师也在适度模糊的过程中留下了发挥教学才能和创造力的空间,在教学中不断丰富、生成新的教学智慧。

模糊教学艺术不是知识上的实质性模糊,而是发挥“模糊”精神的“活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思维的灵活性,尊重学生天性、塑造个性、发挥创造性,在“模糊”中获得更加清晰的审美体验。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有着很强的科学规律性,来不得半点实质性的模糊,如何将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审美情感的愉悦相结合,这就需要模糊教学艺术进行融合。模糊认识是普遍的、大量的,而精确认识是特殊的、相对的,学生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过程。音乐形式是基于现实的创造性表现手法,音乐美不是一种难以理解、可望不可及的绝对“模糊”,而是一种耐人寻味、欲说还羞的意境。模糊教学艺术尊重学生不同的个人审美体验,给予参与聆听的兴趣和期待,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音乐中分离出来剖析,要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三是运用模糊进行拓展,创造学生个性。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共同进行了审美感知与审美探索之后,音乐课堂教学进入复习总结阶段,学生对审美对象的印象加深,在共性的基础上追寻对审美对象个性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审美层次,进行审美创造。课堂教学是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最后的总结不应该是对课堂内容简单的回顾,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高超的模糊教学艺术能创设超越时空的教学意境,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充满音乐表现与创造,师生获得审美的快乐和愉悦,学生以美好的心情结束一堂课,自然产生新的期待、新的音乐审美渴望。因此,应该模糊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进行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探求,产生新的审美体验、领悟更多的审美创造。复习的本质是创造,课堂小结是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带领学生进一步延伸、修改、重视、再创造,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发源地,具有超越精神,以课堂为基点,向生活各领域发展,全方位把音乐学习同生活、社会有机结合。模糊拓展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广度和灵活度,使教学内容得以系统性的概括和深化,便于学生理解;使教学结构更加的严密、紧凑,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更能发挥学生个性,诱发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教师讲授的过程,不论导入、过程、还是总结,都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给音乐教学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表现,张扬个性的舞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关于推进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2(05).

[2] 边保旗,樊富珉.也谈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出路.中国教育学刊,2002(02).

初中化学教学中模糊法的应用 篇12

一、化学学科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

虽然化学已经从描述性向推理性过渡, 从定性向定量发展, 从微观向宏观深入。但在这些阶段并没有使所有模糊性问题消失, 只是在减少。有些问题仅依靠理论知识是解释不清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化学仍然是一门实验科学, 无法用精确的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在新课改中酸、碱、盐的界定就没有像过去的的版本那样强调对定义的说明, 只是给出一个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在初中阶段接触的内容, 在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有很多需要扩充、修正, 甚至是重新定义。化学学科中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现象、化学仪器、化学实验过程, 都是建立在感性形象基础上的, 所涉及的词抽象性差, 直观性强, 具有概念性和指物性。在思维过程中始终脱离不了具体的感性材料, 而是对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分解、组合、改造, 体现出形象思维的特征。有些实验现象也会因为影响的因素复杂多变, 在不同情形下结论有差异多因素的纵横交错导致很难做到一刀切, 作出精确性的描述, 不可能是非此即比, 而是要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有差异。单一因素存在的影响比较容易作精确性的描述, 而多个单因素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引起新的质的变化。这就体现出了模糊性的必要。因为变化就是不确定性, 固定不变的、绝对分明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变化就否定了原有的界限, 这在很多反应中都能体现出来。

例如在碳跟氧气反应时, 两者间质量的比例关系会影响到产物的类别。在硫跟氧气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区别就更明显了, 所用氧气浓度的不同会使观察现象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感性认识,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 一开始会出现很明显的浑浊现象, 而通入一段时间后反而会看到稍微变清的现象, 当然可以向学生说明变化的原因, 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 你不解释详细并不会影响他们整体性的判断, 反而在作了详细说明之后,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会比不讲更糟糕, 他们会搞不清楚是浑浊还是不浑浊。但是你若简化一下, 忽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询问时可以很清晰地跟他们说明一下详细情况。只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根据对象的主要特征用粗细条, 大刀阔斧地进行处理, 才能更好地解决某些问题, 如果一味地追求精确, 周旋于细枝末节之间, 将会一筹莫展, 降低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事物的处理, 精确法和模糊法应当是选择性地使用, 搭配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否则会事半功倍, 理念上十分漂亮, 实际上毫无用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两者的选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只有两者成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才能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这是学生认识水平所决定的

戴安邦指出全面的化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导,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人脑的一个主要优越性就是能够处理和接受尚未完全明确的含糊概念, 依据少量的模糊信息对事物做出足够准确的判断、理解。这是计算机不能代替人脑的原因之一。

初中化学新课改本中, 有许多知识是分散编排的, 螺旋性提高的。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 会充满好奇, 可由于化学是建立在其它学科基础上的, 有很多知识必须借助于他们已有的认知来学习。而且初中阶段对于化学的学习只是一种粗浅的认识, 只要了解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内容。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初中阶段只要求从得失氧来考虑, 到了高中阶段则会对这一定义重新说明, 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定义。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时, 初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通过观察使得反应物、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个数相等就可以了, 而到了高中阶段则要根据具体的实验事实, 从化合价的升降, 电子的得失来考虑, 那样某些方程式在初中阶段看来是配平了,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而到了高中阶段看来则存在一定问题, 不符合实际实验事实。这进一步说明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各个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 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判断。

上一篇:支架内血栓形成下一篇:品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