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品德

2024-05-24

建构品德(精选9篇)

建构品德 篇1

1. 创设问题情境,拨动情感心弦

教师要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有趣的发散性问题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出积极主动、积极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问题情境中,学会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念,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

笔者在《让我们学会合作》教学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去设计教学活动。这节课围绕“什么是合作—合作的意义—怎样合作—合作的乐趣”这一主线展开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达到了人人在活动中获得“合作”的真实感受。笔者一开始就以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走进课堂,让学生萌发急于想探索“合作”的奥秘。同时注意创设宽松、有趣的活动环境,并掌握“合作”的技能,便于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同时通过游戏“同舟共济”的开展,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与合作的乐趣。

2. 践行生活德育,深化情感体验

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提高生活的价值。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要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生活,把不同的生活场景搬进课堂,让学生提炼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中去。

在上《争当“护牙小卫士”》课时,笔者用小蓝脸和小红脸的动画,形象地让学生明白细菌在牙齿中“安家”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不便,并将视频中的内容拉近到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回忆自己或家人牙疼时不舒服的情景。接下来进行“谁是护牙小博士”的环节,让孩子们懂得一些牙齿的小知识,了解换牙时的注意事项,了解正确的护牙方式,就能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

3. 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品德课堂

鲁洁教授说:“品德教学是实现人类经验结晶的智慧与学生的经验、智慧的融合,要在教材的普适性与学校所在场域的特殊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课程资源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多样性的。教师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风土人情以及学生的学习准备等情况开发运用地方课程资源,丰富品德课堂。

教授《乡音乡情》时,笔者立足家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乡音,感受乡情,品味民间文化当中体现出来的家乡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在了解了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见识了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转向厦门民间文化的探索,让学生体验乡音乡情与形成家乡人独特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发地产生一种作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情及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积极情感。

4. 关注生命成长,直面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能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讲的话发出共鸣,教师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看,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是在人本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构建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方式。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进而帮助学生达到至善、立真、求美的境界。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笔者在教学《保护眼睛》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引导学生游戏、活动、观察、思考、交流和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家长、学生填写评价表的方式督促学生,让学生意识到眼睛对自己生活的重要作用,从中体会到爱护自己的身体,养好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5. 关注活动品质,体现教育价值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在注重活动方式的生动趣味时,要更多地去关注活动的内在品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深化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水平。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参与探索、参与汇报,从而有所收获。

教学《我爱家务劳动》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交流分享,我会做家务”的环节。孩子交流了自己做家务活时的照片,分享了做家务活时的快乐,向小伙伴展示了自己的劳动小本领。然后设计了“叠衣服比赛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儿童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劳动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做、比、评中交流劳动经验,体验收获成功的快乐,同时树立身边的劳动榜样,激发儿童做家务的愿望。

建构品德 篇2

张祖爱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中学)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中较为先进的理念和行为模式。逐渐完善形成了以活动建构课堂的新模式,即: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通过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对这种新模式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中较为先进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它改变了我们教育者的旧观念、旧方式,使我们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下,特别是作为基础学科的思想品德课,必须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坚持情理互动,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谋求人文与科学、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我区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活动建构课堂的新模式,即: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探究性活动贯穿教学课堂,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理论核心的创新课堂教学。通过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不断实践与反思,我也逐渐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下面我浅谈一二,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动场

所谓“构建动场”,就是依据课堂主要内容,联系某些趣味性材料,运用各种教学导入形式,构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或课堂学习氛围,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打下基础。构建动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歌曲、故事、视频、音频、漫画、图片等,非常广泛。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把学习的动场构建好,给学生创造怡人的学习、思维、展示自己的环境,好的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活动建构强调,要把课堂定位为人的“发展场”,激发学生思维智慧的生成与发展;促进学生情感世界的陶冶与美化。生活化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源泉;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思想品德课要实现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能力和知识的转变,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多运用情境体验课型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辩论等诸多形式,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活动贯穿始终,并有效地利用活动突破重点、难点,实现三维目标的自然形成。当然,各种活动的设置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步骤、策略和评价与交流等,使课堂的学习环境既活泼有序,又能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等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亲历和体验的过程,实现以活动构建课堂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实践,我们教师普遍认为效果特别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也都在积极运用中。但要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探究。千万避免走形式、不顾实效的合作形式。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适时抓住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建构的合作者。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升情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真正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三、综合建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一堂课学下来,学生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并不是我们教师为他们定义的。这时,可以鼓励他们说一说:“本节课我知道了……懂得了……”或“以后我应该……”当然,学生所收获的或许是知识性的概述,抑或是情感思维的火花,但都是他们亲身实践得来的。由此改变了以往教师做总结,替代学生发言的旧模式,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建构主义下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活动建构的基本主张:“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学习、成长的学习本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实践好这一新的模式,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更具有特色和活力,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战场。

参考文献:

重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自主建构 篇3

关键词:体验;道德;教育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那么,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呢?

一、化“静”为“动”

教师要善于将课本中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将静态的教材内容“激活”,引导学生在亲历中得到体验。

案例一: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爱喜欢表演的特点,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这一活动,在小组里戴上头饰分角色扮演花、草、树、木,介绍花草树木的作用。(学生争先恐后表演)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同学不保护花草树木。

继而出示视频。

师:花草树木们,你们此时什么感受?看到这些小朋友如此不爱惜花草树木,你有什么想给他们说的吗?

……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感同身受。这一活动中,学生会融入真实的情感,建立生态意识,学会保护花草树木的技能,使他们从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到人与植物的关系是互惠的,是相互依存的。

二、“活动”促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小学生的道德体验主要源于亲历亲为的实践活动,源于自身生活体验。为此,我们品德教师要有创意,巧妙地将课本里的生活模拟出来,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案例二: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祝你生日快乐》,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妈妈怀宝宝的艰难,教师设计“演一演”这个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怀孕的感觉,通过弯腰、穿鞋、系鞋带、走路等动作体验怀孕。伴随舒缓的音乐,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感觉就像是怀着宝宝,然后慢慢弯腰,穿左脚鞋,系鞋带,再穿右脚鞋,系鞋带,慢慢站起来,向前走,走得慢一点,因为我们怀着小宝宝,好,慢慢走,继续向前走,慢慢走到自己座位上。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难受了。

生:不舒服,别扭死了。

……

师:这才几分钟,同学们就感觉难受,不舒服,可是妈妈怀着我们要10个月,你们说妈妈辛苦吗?(很辛苦)但是妈妈不感觉很辛苦,是因为妈妈爱我们!

此时的学生通过体验已经真切感受到妈妈怀宝宝的辛苦,从而由内心地发出对妈妈的爱!

三、幸福体验活动造就优良品德

教育人类学家波尔丹诺夫认为,人在幸福气氛中所体验的时间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优于人在不安气氛中所体验的时间性,这是因为人的信念更多的是在幸福瞬间树立起来的,只有在幸福瞬间,人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完善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完善性和稳定性。

案例三:

在执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自画像》时,我设计一个“风采展示”,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特长,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予“星星”贴画的奖励。

活动开始了,第一组上台的是李子桥、张瑞、程冉(均为化名)。李子桥平时作业老是拖拉,成绩很差;张瑞虽然很认真听讲,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可是成绩始终不是很好。

展示开始了,李子桥用二胡为大家拉了一曲《赛马》,琴艺娴熟;张瑞则拿出了自己印染的一幅画,画中的鱼虾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程冉捧出了这次语文测验全班唯一的100分的试卷。

“谁的表现最出色?”大多数学生都喊着“程冉——”(学生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同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还有谁表现出色?”下面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学生发言了:

生1:李子桥虽然成绩不好,可是他的二胡曲很好听,他还参加区里比赛获得一等奖呢!我觉得他应该得到奖励。

师:真是太棒了,我们为你骄傲!(向李子桥竖起了大拇指)这说明李子桥很有音乐天赋,长大一定能成为音乐家!

李子桥听了后竟趴在桌子上哭了,也许他从不知道自身的价值,从不知道自己还能得到老师、同学这么高的赞誉,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留下了幸福的泪水。

生2:李子桥能得到奖励,张瑞也可以,你们看张瑞的画还在我们学校宣传栏展览呢。

师:是呀,你们看,张瑞的画画得多好呀,为咱班赢得了荣誉!(教师带头鼓掌,学生也都鼓掌)这个“星星”贴画也该属于你!

张瑞吃惊地张大嘴,兴奋地接过“星星”贴画,不敢相信是真的,满脸通红,高兴坏了,在他看来这个奖赏本不可能属于自己,怎么能不激动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案例中的李子桥、张瑞因老师、同学的欣赏,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了信心,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这将激励孩子不断地争取进步!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品德认识、转化行为道德能力的原动力。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2008.

建构品德 篇4

一、回顾已有体验, 促德形成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 到了小学三年级,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 然而,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 是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 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 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实现个人品德的建构。所以,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生命多么可贵》时, 课前, 我先安排学生找找自己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照片, 和家长做一次亲情交流;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和与之相关的故事。学生课前通过访问家人, 了解了从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孕育开始, 辛勤抚养他们长大等一系列故事。上课时, 请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 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材内容结合成一体, 引出了教学主题。我们交流了“照片里的故事”“毛衣的诉说”“妈妈和我的八个画面”等, 学生畅所欲言, 课堂生动感人。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 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 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 都是他妈妈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孩子们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 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体会到我对家人多么重要, 作为对家人的回报, 我要爱惜自己, 珍爱生命。

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发学生的感悟, 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展开活动体验, 建构品德

体验载于活动, 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 没有活动作为依托, 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 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制作, 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 具体来说, 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同在蓝天下》时, 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字、系鞋带, 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 从而更加坚定作为一个健康人, 我们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孩子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如教学《时光老人对我说》, 在“谁把时间偷走了”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校园红绿灯》, 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在《法律保护你我他》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 体验各种角色的心理过程, 增强法律意识, 感受法律的威严, 从而提高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进一步领悟“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的道理。

三、走进社会体验, 以德践行

教学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丰富学生的体验。

在《我爱我的家人》教学中, 家人们感觉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呢?大家都表示有兴趣了解。我和同学们一起决定做一个小调查。

你觉得在家里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不开心的事是什么?你对家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最担心的么?你什么时候最想回家?你什么时候最不想回家……在交流的基础上, 同学们最后确定了自己的调查提纲, 经过认真的准备, 同学们回家对家人分别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情况、汇报交流时, 真是笑语不断, 精彩纷呈。

同学们学习着了解他人的想法, 进一步加深着对家人的爱, 虽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 但浓浓的亲情、感人的关爱、温馨的话语熏陶感染着每一个人。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感染, 更重要的是在与家人的交往、采访、调查的过程中, 孩子们对家与家人的了解在加深。产生教育作用的也不仅仅是调查的结果, 活动的过程才是丰富他们的体验与感悟、促进他们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过程。

体验终于感悟, 以感悟唤醒学习智慧。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 除了需要兴趣的激发、活动的支撑, 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 开启灵感的窗户, 唤醒思想的活动, 还要给学生热忱的鼓励, 跟学生友好地合作, 让学生勇敢地表现, 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 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 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

如学习《我们的爱心行动》, 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 这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 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有困难的人的同情之情喷涌而出。在教学《清晨, 谁在为我们忙碌》时, 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 一起去采访, 采访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体会到劳动的伟大, 体会到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 通过情感的唤醒, 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面对的是学生的社会生活, 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 促进有效的学习,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和发现, 造就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社会化人。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品德与生活 (社会) 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2003.

[2]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于向东.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小学品德与生活.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4]张茂聪.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建构品德 篇5

关键词 小学品德 校外资源 开发利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儿童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同时,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逻辑。这就决定了在教材和学校资源外,广阔的社会才是培养儿童品德、素养的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品德学科承担着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儿童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一、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让教学内容“时尚”起来

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连通起来,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并将其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传统教材以新意,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

“我从哪里来?”这个简单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许多孩子。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与之相关的“性”这个问题当作洪水猛兽,予以回避,甚至回以呵斥或误导。但新课标要求向学生揭示生命的由来。老师在课前就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活动主要围绕6个问题来展开:⑴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⑵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⑶问问妈妈,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有什么感受。⑷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成长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⑸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⑹准备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学生通过询问爸爸妈妈,或者是在他们的协助下查找资料来完成课前的调查活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科学的有关常识,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父母的不易,更加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同时,通过这个调查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一定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配乐朗诵──《我从哪里来》”“填出生证”“成长乐园故事会”,等等一系列儿童感兴趣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这样,有关生命的答案在学生的眼里就变得浅显起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显得兴趣盎然、生动活泼。

二、让收集资料成为一种乐事,让孩子们“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生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学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真实的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研究证明,当学习者处于种种信息、资料、观点互相关联和形成网络时,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努力开展课前各种调查活动,让收集资料作为一种快乐,让孩子们“动”起来。

上《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一课之前,我们让孩子们深入市场开展了以下调查:问题1:调查不同的农产品各自不同的价格和产地。问题2:调查你最喜欢的一种农产品是怎样进入自己的家庭的?问题3:调查你最喜欢的一种农产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并以你最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我们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的双手去找寻、自己的头脑去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整整一个星期里,孩子们乐此不疲,不仅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三、让课外课程资源进入课堂,让教学“活”起来

普罗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我们把课外课程资源整合后,设计成多种游戏,创设多种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课堂教学,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一课的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我们这里的农产品,知道农产品进入我们的家庭需要很多环节,我们应该珍惜粮食;还要求知道各种农产品含有人体需要的不同营养,并体会不挑食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设计了小朋友最喜欢的“闯关”情境。课始,老师设置好农艺家之迷,接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闯关,“闯关”内容包括接龙游戏、猜谜语、小小农艺家、我是优秀调查员。过了这四关就能揭开课始老师设下的农艺家之迷。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有关农产品的知识,其内容远远超越了教材,让教学“活”起来。

四、让每位家庭成员都成为活资源,让孩子“悟”出道理

低年级的孩子自我控制力不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必须有人帮助他、监督他,家长便是首选的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持久关注使之成为最易于利用的资源之一。他们拥有广泛的职业背景、丰富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技能专长,可以成为丰富学校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

在“珍惜时间”的教学后,我们进行了“一分钟能做多少事”的小调查。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份活资源。孩子们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一分钟里,妈妈可以洗5个碗、爸爸能打130个字、弟弟可以拍30下皮球、叔叔可以写23个字,等等。从调查数据中得知,一分钟原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孩子们由衷地发出珍惜每一分钟的感叹。

建构品德 篇6

一、转变教育观念, 用新理念指导教学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是品德学科的教育核心, 如果教师不掌握这些教育新理念, 在教学中仍旧沿袭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 学生就只注重接受书本及教师的观念, 学生的鉴别能力弱, 适应能力差, 长期处在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中, 成为一种“花盆效应”。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实现新型的开放式的教育, 让品德与生活教育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效性。

二、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乐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有益于师生进行情感的交融进而达到师生关系的共鸣, 从而滋润了认知活动。品德与生活课要求学生能形成一种道德内化, 这更需要教师注重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亲其师, 则信其道。要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热爱、尊重、信任、鼓励学生, 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当我们走进教室, 这种沟通就无声的开始了, 教师用眼睛把“爱”的信息传送到每个角落,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关注, 这就是掀动师生情的第一步。以宽容的心态去和学生们交流, 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 发现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 学生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师生间的自然沟通大大促进了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在课堂上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自由呼吸, 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了。

三、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选择丰富多彩的更贴近生活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动手、动脑,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有充分的参与空间和时间。

1.情景体验式。

道德意识的形成及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学生真实的生活, 把道德观念融入到情景当中去, 学生就会激发主体意识, 感受到真切的道德体验。

如在品德与生活第四册《做客有礼貌》一课中, 教师并不向学生阐述任何道德要求, 而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生活道具布置了一个“家”, 然后质疑:“在平时你们是怎样做客与待客的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到“同学家”或者“我家”去做客好不好?看谁做的最好!”一下子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在活动中懂得怎样做是有礼貌的, 教学目标轻松地达到了。

这种情景体验式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又迎合品德学科的“生活性”的核心要求, 它与其他活动形式紧密结合, 开展灵活。

2.亲历实践式。

品德与生活课中有许多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 旨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室外, 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去提升道德意识, 规范道德行为。《爱护花草树木》一课, 让学生到校园内外去观察树木遭到破坏的现象, 了解乱摘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 从而产生要爱护、保护植物, 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意识。此时, 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 让他们亲自动手栽一些花、草、树木, 设立保护环境的公益标语等等。这些活动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 还有许多适宜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式, 如合作交流式、自主探讨式、问题讨论式等, 这些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可以综合使用。只要适合学生, 适宜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就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巧用评价策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才智强项和智能弱项, 也有与此相对应的认知方式, 面对相同的学习要求, 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 而这种差异是发展的前提, 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我们要认清它, 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去珍惜、去开发, 在课堂上巧用评价策略, 让活动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正、客观的肯定, 坚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的原则, 做到“能成功要促其成功”, “难成功的促其成功”, “暂时不能成功的要盼其成功”, 这样, 使老师眼睛中所见到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是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中还可灵活采用多项互动评价方式, 适时填写如下表格:

这个表格有的需要自己完成, 有的是老师、同学帮助完成, 它的作用是让学生了解到活动过程中自己的活动情况, 以及能力的发展情况,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找到成功的自信, 同时还会接受和评价别人的优点, 有助于相互促进。

建构品德 篇7

一、素材有机搭配更营养———复习课中的探究内容的选择要有机搭配

构建思想品德课的生态式课堂, 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复习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和思考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上学生原有的思维是比较朴实简单的, 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 如果通过课堂创设有效的提问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何设计好的有价值的提问, 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探究内容可以从以下途径选择。

1. 理论联系实际,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 如社会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

这是课堂教学素材的主要来源。如在讲解感悟生活变化时, 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解诚信重要性时, 联系社会焦点食品安全问题;讲党的科学理论时, 联系十八大的相关材料……把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社会热点相联系,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又能体现“探究”的真正意义, 学以致用。

2. 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温故, 那怎么才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提取新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把课本学活, 由课本中的材料折射其他类似的现象。比如对课本上原有探究的问题加以改编,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给题目增添一些新意。在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学会变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见,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旧知识、旧问题, 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 综合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我们可以从科技科普资料和新闻报道、网络中发掘素材。

在网络中可以找到很多社会热点新闻、科普知识, 学生往往对这些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 容易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近些年的中考试题, 其中很多试题的素材是来自于社会的热点新闻和科普知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收集合适素材的意识和能力, 并学会挖掘它们的潜在价值。

二、色香味俱全更诱人———复习课中的探究形式要多样化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了走过的路线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而应合理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探索, 即教会学生学会探究。

在课堂探究形式的设计方面, 我们的认识多数倾向于教师给出问题, 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或让学生做一些新闻采访、社会调查展示等。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 始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问题的提出由谁来完成、问题的调查由谁实施、计划的制订与活动的设计由谁来安排、对活动进行的把控与资料收集的整理、问题的分析与结果的论证、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引导等。教师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要突出引导学生怎么围绕知识要点合理设计科学的探究内容, 怎么把知识学活做到融会贯通, 高效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要求我们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来掌控, 这也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例如, 在九年级第一课《感受社会的变化》中, 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时, 教师说再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 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从而整合教学资源, 达成三维目标。探究形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上。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课型, 我们都可以深入考虑一下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比如复习课, 很多教师心中感觉, 上新授课容易, 而上复习课难。很多学生也认为, 复习的内容已学过, 听不听无所谓, 学生在复习课中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我们教师上复习课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复习课注重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上好复习课对初三学生非常重要, 上好复习课, 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品德 篇8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是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出发的,强调的是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建构工作,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研究,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国敏.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J].考试周刊,2014(64).

建构品德 篇9

一、树立学生立场,构建有尊严的课堂生活

建构思想品德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卢梭指出,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不在于你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学生对知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亲历过程和所获得的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考察到学习者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正如第斯多惠所说:“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的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而与此相适应,作为主体的学生学习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重要的不是告知学生什么,而是真正将课堂教学建设成一种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活动,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对活动过程的体验中获得主体性的提升,体验成长的意义。

建构思想品德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在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课堂教学活动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富有生命的意义。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知识,对生成性的内容巧妙把握,因势利导,把思维引向深入,把课堂引向生活,把情感引向生命的最高境界。课堂教学的感动与每节课堂的温馨记忆有关。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在教学目标上,更注重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达成,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教学方式上更加倡导学生去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主动、互动、自我调节地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

建构思想品德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上,还给学生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由注重知识的被动接受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倾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

二、师生互动,构建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领域,“对话”已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形态,它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效性、人文性和思想性,使得“对话”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作为教学原则而存在,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体现现代对话精神。这就意味着思想品德课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自主建构,意味着师生关系人性化,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

1.创设情境,准备对话。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直面外来文化”教学中,教师先展示几幅有关“肯德基”、“哈利波特”、“美国NBA”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其中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什么现象,我们如何对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这种情景需要教师要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和挖掘生活中思想品德素材,适时引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水平。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情境。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批判与继承的关系的知识探究“目前有些人用外来语替代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信箱’说‘伊妹儿’”的现象,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创设由社会热点出发的问题情境。思想品德学科是与社会热点联系最紧密的学科。通过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但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体会出思想品德知识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的作用和意义。2.设置话题,启动对话。对话教学中的对话话题是对文本理解和教学过程具有内在牵引力的问题。话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影响着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对话。在设置对话话题时,一要注意话题的针对性,二要注意话题的开放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其他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影视作品等,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以,可以由教学内容而触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如环境、人口、粮食、战争等问题,都可以用来作为课堂对话的话题。

3.群体互动,展开对话。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的生生对话。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得问题在不断探索中变得清晰明了。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更表现为交流与探讨、言语与倾听。教师依据主题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学生积极投入对话进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他们的意见和观点,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对话,从始至终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基于共同的对话主题而进行的探究与交流,意味着所有的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生生之间可以开展单个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等对话形式,倾听彼此的发言,修正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适时的给予点拨和引导,防止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不是毫不相关,各行其是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并在此相互过程中,师生之间同时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共建新知,内化新知,从而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

4.合理评价,深入对话。在对话教学中,评价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或等级,更不是进行选拔和甄别,而是追求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提高对话能力,使对话不断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把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此过程中评价既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等。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评价;教师的评价要确切适度,应以肯定和赏识为主,做一個善于倾听者,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评价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指出学生的失误与偏差,又要继续调动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意识与信心,使对话更加的深入,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三、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

在教育观念的变革中,教学评价是体现教育思想的有机环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坚持评价工作的开放性,开放评价的对象、主体、内容、标准、方法、过程和结果、让评价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助推剂。开放多元的评价文化,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过程,都会激发持久而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标准是以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作为衡量尺度,学生具有不同的观点,也只能统一于“标准答案”之内。创新教学强调用赏识性评价去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做学生的幸福。让他们在深刻的反省中增强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尊严。建构思想品德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我们所有老师的课堂语言要有亲和力,课堂评价要准确、丰富、恰当得体,并且具有激励性与启发性。课堂上教师上课时的注意力时刻放在学生身上,面带微笑,和蔼亲切,认真地听学生讲,听学生争论,听学生评价并适时地给以点拨和点评。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多鼓励学生,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及时正面的评价,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和能力养成起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建构品德】推荐阅读:

英语建构07-19

秩序建构05-10

艺术建构05-11

舆论建构05-16

建构原则05-16

建构现实06-01

建筑建构06-03

项目建构06-03

叙事建构06-18

双重建构06-29

上一篇:相变存储材料下一篇:老年痴呆症的食疗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