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系建构

2024-05-16

文化体系建构(通用12篇)

文化体系建构 篇1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校园活动文化, 是以学生公寓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以育人为宗旨的文化, 其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和谐、人本、健康的公寓文化对学生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公寓文化活动凝聚了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息, 折射出大学生的良好状态, 启迪学生认知观念, 陶冶情操, 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促进良好校风、学风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化, 高校办学扩大。学生公寓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但公寓文化建设的滞后性日益凸显。作为当下一名学生公寓管理者有责任对现状进行探析,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公寓文化构建目标, 在浙江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指导下成立公寓文化建设领导专家组, 指导各高校公寓文化构建工作。

一、构建和谐、人本的高校公寓文化体系的内容

1、导入视觉识别系统 (visual identity) , 塑造整体形象

VI系统主要通过静态的识别符号, 用具体化、视觉化的形式来传达企业信息。鉴于此, 在构建和谐、人本的高校公寓文化体系的内容中, 我们可以借助对各类证件、办公用品、制服及标牌等载体的设计, 用标准的字体、醒目的色彩和象征性图案来凸显公寓文化的个性化、人本化和亲情化特征, 使学生对公寓管理产生认同感和信赖感, 增强公寓的文化气氛。

2、加强人文关怀

以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加强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公寓环境, 充分利用简报、期刊、网站等多种途径, 传播文化。要通过举办公寓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构建公寓文化格局, 营造出积极、健康、高雅、活泼的公寓文化氛围。

3、注重细节, 体现人本管理

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 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等的特点, 让他们感受到寝室就是“家”, 产生一种亲切感, 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使管理者不仅是具体的管理人员, 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使我们的管理理念由传统的物本管理转向人本管理。

二、构建和谐、人本的高校公寓文化体系的意义

1、倡导和构建人本文化, 抵制“文化污染”

人本文化是把人自己作为人类精神的主人, 是一种内省文化。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学生公寓教职工在管理和服务中, 要善于把握时机, 应倡导和构建人本文化,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人本文化成为学生公寓中的主流文化。随着经济发展, 一些腐朽的文化思潮借助网络等途径披着“开放”的外衣泛滥, 淫秽、暴力的文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 “文化污染”动摇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公寓作为学生主要的生活娱乐休息空间。公寓管理者有责任为大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使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环境较为“纯化”。

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当今大学生是在经济社会环境中成长并大多为独生子女, 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变得较为冷漠, 缺少融洽和谐关系。学生公寓要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 形成纯真的、健康的同学关系, 构建和谐的生活空间。在学校的积极倡导下, 以公寓为载体开展公寓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增加了成员间交流的机会, 使公寓文化活动向高校各项教育延伸, 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增进高校校园学风与文化建设

随着学生公寓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公寓不再单纯是休息的小窝, 而演变成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有大半时间在公寓里度过, 学习气息浓厚的寝室, 往往能激发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这个空间, 通过公寓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使学生公寓集学习、娱乐、休息于一体。促进高校学风与文化建设, 这是对公寓文化建设又一目标。

4、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校园里, 学生公寓是学生个性表现最真实的舞台, 是思想内在品质暴露最明显的场所。”构建和谐、人本的高校公寓文化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新颖的模式, 充分利用了公寓文化教育直观性、多样性、寓教于乐的优点。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寓文化建设处在较低水平, 高校对公寓文化建设缺乏指导性目标, 而分管领导缺乏公寓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的正确认识。管理的时效性较差, 主要体现在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与学生交流较少, 缺少一套规范可行的评价体制。宣传的力度不够, 缺少底气, 影响力不够。文化活动规模小, 独立零散, 有头无尾, 层次不高。内容形式陈旧, 缺乏创新性。公寓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1、管理者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尤其是忽略精神文化建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高校总是将公寓建设仅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 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 以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2、公寓文化建设的制度尚不完善, 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

高校一般注重宿舍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物化等管理, 对公寓文化建设的软件措施尚不到位。虽然各高校公寓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道德作了一些规范, 但只流于形式。

四、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构建途径

1、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和谐稳定

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公寓文化建设方面, 应做好周密的安排、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及内容的独创性。提高活动的认可度及激励性。整合各类文化活动, 使其系统有序进行。

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领导重视

学校各级领导特别是分管学生思政的领导, 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2012年5月浙江省长夏宝龙关于高校公寓建设的讲话后, 全省各高校都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石是转变观念齐抓共管

从前学生德育工作依托“两课”教育开展, 割裂了公寓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建议把学生在公寓的行为表现, 纳入学生德育考核的体系中来, 把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落在实处。必须改变服务、管理、教育脱节的状况, 坚持三者相统一。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以学生为服务对象, 以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软件设施为标志。因此, 公寓文化的建设必须从软件、硬件上着手。公寓硬件建设包括环境建设等;软件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建设、团学组织建设、文化环境建设, 扩大对外交流等。

(1) 公寓环境建设

即公寓的室内装饰、美化以及公寓周围的环境建设等等。导入VI视觉识别系统, 塑造管理者整体形象, 使其具有亲和力。优美的公寓环境是精神文化存在的基础, 公寓设施不完善, 环境脏乱差, 那么公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缺少根基。因此, 要加大公寓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让公寓文化有优美整洁、设施完备、服务全面的环境文化建设作基础, 营造内涵丰富, 高尚健康的人文气息。

(2) 规章制度建设

要改善公寓管理低层次, 的状况, 依靠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 使管理和服务工作有一套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权利义务, 使公寓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例如:我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心推行“六T”实务管理。它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和管理模式。它从中心主任到片区组长、主管等岗位员工职责作了明确可行的规范。

(3) 团学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辅导员对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自我管理能力。2012年10月17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成立。它是由学生处和后勤集团领导、学生管理科、和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具体指导, 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学生生活园区自我管理组织。自我管理的同时, 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内容, 加强不同院系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文化环境建设

创造新形式, 开拓新载体。高校学生公寓在文化建设中, 要充分利用简报、期刊、校园网站等多种媒体传播文化。这将有力推动公寓文化建设向前发展。举办公寓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年举办一届的公寓文化节。文化节可以“和谐”“青春”等为主题, 由学生处, 团委或各学院及公寓管理中心举办。形式有“公寓美化作品”大赛, 以温馨为主题的寝室摄影大赛, 以安全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大赛, 以弘扬寝室文化为主题手抄报评选活动, 通过艺术节的开展搭建公寓生活教育平台, 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文明的活动, 进一步提高公寓文化品味, 浓厚宿舍文化氛围。如:我校国际学院建设特色学生寝室文化、法政学院构建寝室文化搭建展示平台等等一系列活动。

开创公寓文化建设新天地, 促进了公寓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在公寓片区内创办艺术工作室。如:扎染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绘画工作室、音乐活动室等, 在近代以前, 艺术以社会功能为本体的。艺术为信仰、统治者服务, 有着强烈的社会功利的目的。到了当代艺术开始发生由审美到文化的转型。大众文化的兴起, 出现了艺术的生活化趋向, 艺术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现代主义艺术中个人主义、精英主义、话语方式被生活化的、通俗化的, 平民化的方式所取代。”艺术的作用方式也由过去神圣的、崇高的、经典的方式变为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艺术与公众成为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 它开始强调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让公众真正成为艺术的主体, “生活就是艺术”是后现代主义的著名观点。在公寓开设艺术工作室, 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在课余有参与艺术的活动空间, 避免部分学生在寝室沉迷于上网。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 特别是审美趣味“人在审美感知不同的对象时, 体验到愉悦或不愉悦, 根据直接感情, 根据是否喜欢该对象或现象, 从而确定它的审美价值和区分美丑的能力。”

建构和谐、人本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体系, 需要各种教育理念的整合, 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教育资源, 与时俱进。它更需要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美化环境, 让公寓更加整洁美观;内化行为, 让公寓更加安全美好;优化学风, 让我们更加崇学向上;强化和谐, 让公寓更加温暖温馨。”让我们的学生在“家”的生活舞台里: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这是公寓文化精髓所在。

摘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学习生活空间, 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以寝室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公寓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主要部分, 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公寓文化状况和教管水平, 直接彰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管理水平。

关键词:和谐,人本,文化

参考文献

[1]钱伟超.和谐校园建设的哲学思考—以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为例[J].苏州大学高等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彭梅芬.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改革与战略, 2004 (06) :495.

[3]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337.

[4]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238.

文化体系建构 篇2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接收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管理现状*

赵 萱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上海

200062)

摘要:伴随着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悄然走近,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呼之欲出。文中就国内外教师跨文化培训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外籍学生跨文化管理实地调研的相关结果对开展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提几点设想。

关键词:教师跨文化培训;中小学;外籍学生;随班就读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

据上海的人口史发展研究,1843年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外国侨民高达15万[8],2009年达到了152050人[9]。伴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定居上海,2004年1.08万外籍中小学生就读于21所外籍子女学校,0.2万外籍中小学生就读于150所经过市教委审核的中小学校

[10],校园中外籍学生数逐年攀升,2009年长宁区教育局生源统计显示辖区内5所中小学共接受外籍学生718人参与随班就读,浦东新区辖区内3个重点高中国际部和62所有资质招收境外学生的中小幼学校一共接纳了1427名外籍学生就读。

对于学校层面的跨文化管理实践主要涉及到招生工作、行为规范、教学指导、学业评价、校园融入、后勤保障等。学校层面致力于营造一个主动、积极接纳外籍学生的校园环境,而一线教师作为直接实践者构成校园跨文化教育与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倾听他们对于研究单位提供相关培训的需求,努力架构旨在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管理随班就读外籍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校跨文化教师培训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外学生和美与共,共建和谐校园。

二、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跨文化教育与管理调研

笔者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招收外籍中小学生随班就读的浦东新区建平中学等11所学校的62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中设计了7组问题,分别涉及到针对随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要求、评价 * 作者简介:赵 萱(1985-),女,浙江金华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文化与社会。联系:***,e-mail:zhaoxuan1117@163.com 机制、语言沟通、日常管理和班级融入等问题,并对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跨文化培训、教师是否需要相关领域的跨文化培训做了摸底,研究发现:(1)96.0%的教师对于外籍学生在原本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要求、评价考核等方面都或多或少有所修正;(2)在跨文化沟通中94.0%教师都曾经遇见过难题,无论语言能力方面还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意见分歧;(3)对于如何促进外籍学生融入班级,88.0%的班主任,58.0%的学科老师都曾关注过,但是怎么行之有效,则是没有经验可循,大多靠自己摸索或是与同事交流;(4)只有1所学校(9.0%)开展了如何中文教学培训,少数几所学校(27.3%)曾组织外籍学生所在班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开展交流,大部分的学校(63.6%)由管理层通常是教导处制订外籍学生管理手册,要求班主任按照上述最低标准进行管理,未对教师教授随班就读的外籍学生做出硬性要求,大部分的教师(86%)希望通过培训来指导日常跨文化教学和管理实践。

三、国内外教师跨文化培训研究现状

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78号建议书对跨文化教育一词做出界定时,就肯定了教师在促进教育对文化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面向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应:(1)让教师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各国文化的多样性;(2)向教师提供促使来自非主流文化的学生融入的技能;(3)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采取适当的评估方式;(4)掌握观察、倾听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和技能;(5)掌握一种以上的语言及人类学分析的基本概念 [1]。近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领2006》中,明确提出了跨文化教育培训应着重于3个层次:(1)帮助教师熟悉本国文化传承;帮助教师熟悉基于实践、活动参与和文本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意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诉求;传授教师根据来自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学习者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能力;帮助教师将课堂当中的文化差异转变为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工具[3]。(2)提供教师具有深刻意义的日常教室中、学校里、社区内的跨文化教育模式;认识到角色扮演作为解决种族主义和民族歧视的重要作用;根据学习者和当地社区的需求来设计、实施课程并开展评价;培养教师将来自非主流文化的学生融入到学习过程的技能;培养教师考虑学习者异质性的技能;培养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观察、倾听的技能,掌握一种以上工作语言和人类学分析的基本概念;能够选择适当的评估程序,对长期追踪评价、多元评估态度开明,能够重新界定原有的教学方法[4]。(3)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积极价值,承认作为人身权利的个体差异;培养教师认识到当地社区知识系统、语言和社会风俗在培养置身于国家、区域和全球化社会中个体的作用;培养教师掌握人类学知识;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要持开放姿态,这样有利于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学校跨文化管理,设计、实施、评价学校的项目并进行推广;利用博物馆等其他公共设施开展跨 文化教学;培养教师开阔的胸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理解他人;培养观察能力,注重倾听,达成跨文化交际[5]。

爱尔兰国家课程和评估委员会(NCCA)的《小学跨文化教育》报告 [6]和《中学阶段的跨文化教育》报告中均明确指出通过各层学校的跨文化教育要培养学生形成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挑战歧视和不公平,促进学校场域中的人人平等;行文陈述包涵了指导教师如何通过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国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个体差异,敏感地认识到课程内容所蕴含的跨文化教育,帮助教师捕捉跨文化教育的最好时机,通过讲述生动的教学案例、汇总其他教师的经验,帮助一线教师将跨文化教育理论付诸实践[7]。两份报告因其实用性而被列为爱尔兰学校开展跨文化教育的指导性文献,成为了爱尔兰学校的教师跨文化培训的教科书。

国内对学校场域中的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讨论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面向大学外语教师,总的来说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旨在指导其开展对随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的教师跨文化培训鲜有论述。

四、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设想

(一)分层部署,多方协调,注重借鉴,辐射推广

鉴于中小学资源有限,教师工作繁忙的实际情况,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申报课题、聘用专家等方式,联合高校等研究机构,借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跨文化培训实践,引进国外跨文化教育教师培训读本,预先就接受外籍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开展细致的调研,倾听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就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开展座谈,在此基础上着手开发跨文化培训课程,可选择几所试点学校率先推行跨文化教师培训,根据实际反馈,不断修正。教师跨文化培训系列课程需照顾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级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立足于解决各个学年段的教师可能面临的大相径庭的跨文化教育与管理的实际问题展开,同时要兼顾到同一年段、不同学校面临的困境的相似性,保证跨文化教师培训课程的实效性和普适性才能推广辐射到各层学校。

(二)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形成多元文化平等共存的自觉意识

著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文化理解者与所要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

[12]

[11]移情是为促进理解双方的视界融合,促成双方对文化差异的相互容忍,充分理解。面对教师的跨文化培训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形成多元文化平等共存的自觉意识,注重培养身处第三者位置客观看待异族文化的移情能力,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公民,在外籍学生管理上摆正心态,积极应对。

(三)增强跨文化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任美国文化发展研究所主任班尼特(Milton J.Bennett)在1984年首次提出跨文化敏感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并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DMIS)中划分为从民族中心主义向民族相对主义逐渐过渡的6个阶段,依次是:否认、抵制、最小化、认同、适应和融合阶段[14]。学者陈和斯塔若斯特(Chen&Starosta)指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能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有很强的应付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15] 在跨文化培训中提高教师跨文化敏感须认识其阶段性,做到循序渐进,可以尝试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就某一事件开展讨论,让教师直面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有条件还可以引进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打破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从容地面对外籍学生给班级带来的文化差异,增进文化理解,减少文化偏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交流畅通进行。

(四)跨文化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鉴于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如有些学校韩国学生比例比较高,有些学校以日语为特色,每个教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需要培训的内容也更有差异,在教师跨文化培训系列课程中应有必修、选修、校本研究三部分。必修课保证培训基本质量,需包含:(1)理论学习,推荐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经典著作,就各种文化因素如价值观、时空感、语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开展讨论;(2)研习校园跨文化管理案例,由参与学校就自身在外籍学生管理上经历的问题进行发言,与会教师共同参与讨论。选修课供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内容可涉及:(1)如何提高外籍学生中文水平,如何有效辅助外籍学生HSK考试;(2)如何在保证现有教学进度情况下,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兼顾到外籍学生的学习需求;(3)怎样对外籍学生开展学业评价;(4)怎样与外籍家长沟通等。各基层学校如有需要,亦可开展校本研究,鼓励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等研究方式去发现问题,积累心得,为本校解决当前面临的外籍学生教育和管理问题出谋划策。参考文献: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03.[2][3][4][5]UNESCO.Enesco 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06.Printed at UNESCO in Paris(ED-2006/WS/59)-CLD 29366,pp.7-20.[6]NCCA.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2005,24 Merrion Square Dublin 2,pp.11.[7]NCCA.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post primary school.2006,24 Merrion Square Dublin 2,pp.7.[8]熊月之等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9]上海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45.[10]谢仁业,罗东海,姚永超.上海市教委课题《上海市新移民教育调查》,2005:1.[11]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10.[12][13] 沈骑.论跨文化教育的移情[J].福建:教育评论,2008:43-46 [14]Bennett,M.J.1993.Towards Ethnorelativism: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n R.M.Paige(ed.),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Yarmouth, ME:Intercultural Press.pp,1.[15]Chen,G.M.&Starosta,W.J.1998.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Human Communication,pp.35.Thinking of Construction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acher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study in Shanghai Local Schools

文化体系建构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高校教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04-03

21世纪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球竞争的大趋势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竞争已经由武力竞争转向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各国胜负最终决定于文化领域。而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因此,大学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已经从战略高度注意到这一问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提出“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等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广西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广西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设立文化产业方面的院系,形成优势学科,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自2012年以来,广西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国家战略,推进广西—东盟经济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是文化的建设,广西重点培育六大文化产业和打造七大重点文化工程,这需要大量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工作、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才,这要求广西高校构建一个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才,与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在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境内聚集着汉、壮、侗、苗、仫佬、毛南、彝、水、仡佬、回、京、瑶等12个民族,因此,广西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天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构成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融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也正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广西逐渐丧失这种多元文化特色,典型如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甚至很多人对本民族的语言都极为陌生,如广西电视台的壮语类节目收视率是很低的。对此,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广西民族文化包括有形的、无形的文化传统正在迅速推出历史舞台”,“如民族艺术、传统民俗、民族工艺品、生活礼仪等都已不被青少年所接受而走向消亡”。而教育作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必然需要高校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承担其文化多元化的使命。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西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文化对人的作用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是植根于少数民族的思维意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民族文化决定着少数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各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文化传统,构成了广西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因此,要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有一批熟悉广西民族文化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正如学者所言,“教育总是在传递着、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生机和新的前景。教育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主要根基”。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广西高校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总体上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广西高校应该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努力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资源,而且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是集文化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综合性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众所周知,旅游魅力在于文化,旅游胜地的核心价值应该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各国争相发展的旅游产业。然而,就广西而言,国内外游客多关注广西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并未成型,即使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也是以山水风光为主。因此,广西迫切需要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等资源开发系列研究,探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路径与模式。这也要求广西高校积极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努力成为广西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基础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当代广西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提供、创新学校人文教育的优秀资源。自21世纪以来,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中国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来自中外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显然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如果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引入至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可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特殊资源和鲜活教材。因此,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新时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载体,值得重视和尝试。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还有助于从体验式角度扩展教学形式,丰富讲授式讲学,革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积极将其融入多种学科中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探索民族文化资源在人文类课程如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中的教学、“两课”中的应用,以及开展民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路径实践研究,并结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这对建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二、广西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之建构

建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在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有学者强调,“在课程建设上,国家应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民族高校则应在国家课程内容基础上,整合并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如双语课程、本民族历史文化课程、工艺课程等。另外,培养课程设置也应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适应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必须实事求是。既要考虑到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的区别,也要考虑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要考虑不同专业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实践性强、可操作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基本建设:

(一)调整培养计划。各高校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设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总的教学计划中去。具体有:第一,开设面向全校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如“广西民族音乐与戏曲鉴赏”、“广西民族舞蹈欣赏与表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等,要求学生须选修一定学分。第二,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划,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如“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等课程,重点突出广西民族文化的内容,介绍广西各地民俗民情等。

(二)优化教学内容。对现有专业的有关文化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探索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的多种方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可将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经典选读”等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中。

(三)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意采用示范性教学以及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各民族文化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融入到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中去学习,尤其是电影、歌舞、各地节日等,进行情景教学。

(四)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设立“文学采风与实践”、“读书报告”、“读书研讨”等环节。通过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美术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前往考察,以宣扬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学采风与创作。同时,要求学生围绕广西民族文化,选择广西民族文学作品或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进行阅读,撰写读书报告,与老师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使其选题方向集中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方面,有意识形成某一方面的系列,最终成为专题研究。

(五)编写地方教材。组织老师编写一部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民族文化的多媒体光盘、网络视频、ppt等教学资源。目前在广西高校,对于广西民族文化的教育,并未编有特别适用的教材。学界所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则部头太大,且对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介绍多属概论性质,比较笼统,也不适合作为教材。因此,本项目计划编写一部名为《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教材。该教材选择作品的标准要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及适应教学的需要。

(六)引入专业人才充当师资力量。从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歌舞团、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方志馆等校外单位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应聘请校外专家、知名教授、民族文化的艺术家等为学生开设各类文化讲座,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以丰富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

(七)重视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外的文化资源,为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学校人文学科的相关专业为主体,与广西各类博物馆、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桂林愚自乐园、临桂五通镇、百色靖西旧州绣球村、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等合作,建立教育及实习基地,使之成为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因地制宜,结合广西各地的民族文化活动,校内外相互结合,互动交流,开展形式新颖、多姿多彩的多种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大胆将广西各族优秀的文化样式引入大学校园,开展开放性的文化实践活动。

(八)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首先,要将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纳入到校园环境建设的理念及规划之中。校园建设要突出民族文化环境,如在图书馆设立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专题馆室等。其次,做好图书馆资料的建设,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再次,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在各种文化艺术节以及少数民族节日期间,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文化旅游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壮族歌圩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侗族花炮节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DV大赛、摄影展、民族工业品设计制作大赛、民歌对唱、民族舞蹈表演、民族知识竞赛等等。再次,鼓励学生组织各类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社团组织,充分挖掘广西少数(下转第35页)(上接第5页)民族文化资源,包括电影、歌舞、古籍、音乐、美术、工艺、传统体育、服饰、食品、节庆等等。

总之,各民族文化是广西极为珍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有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极为深厚博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因此,大学生在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下,其人文素质也将更具全球影响力。这对于广西未来大力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当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广西逐渐式微,因此,迫切需要作为知识精英的大学生对其进行传播与创新。因此,在高校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使大学生熟悉、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继而投身于广西文化产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辉,肖祥.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J].南方论刊,2010(6)

[2]李维青.近现代新疆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J].西域研究,2002(4)

[3]陈双珠.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419 )

【作者简介】刘  深(1978-),男,江西永新人,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词学研究。

文化体系建构 篇4

关键词:科举文化,当代文化教育,建构

一、科举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初创

在科举制度推行之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为主,这样的选官文化强调的是家族地位。汉代的察举制没有严格的选举标准和考察方式,因此难免会造成选拔人才时的不公平现象,小地主阶级和贫寒人士很难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人才容易被埋没。隋炀帝大业二年,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考试取制度开始实行,由于相对公平,科举考试取制度受到士大夫的欢迎。科举制度在创立之初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文化的特征,把管理国家的权利下放到平民阶层,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二)发展

在唐代,科举考试范围开始扩大,不仅有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还有进士科考试时务诗赋等等,此外还出现了武举,这对唐代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宋代,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确立三级考试的制度,府试、省试、殿试,并且严格管理考试,锁院、糊名、誊录,使考试更加规范、公平。在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实现极大融合。元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由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元代统治者大量吸收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成就,科举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使北方的游牧民族感染了读书向学的风气。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使元代科举文化极具民俗色彩,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民族狭隘心理。

(三)从兴盛到衰败

在明代,科举考试达到兴盛阶段,科举考试和官办教育体系相结合,防范和惩治作弊的制度高度规范化,并形成了完备的功名体系。明代科举考试和宋元一样,只设进士科,考试科目单一,忽略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科举内容的僵化和考试的程式化终于使科举制度走向了衰落。明中后期世界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变革,西方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众追求功名而不务实的价值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清代,读书人只读圣贤书和写作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因而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存在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虽然科举制度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失去了依托的载体,但是某些价值观念和物质遗产却留存了下来。

二、科举中的文化因素

(一)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居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核心地位,科举文化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并通过儒家思想强化了自身的功能。儒家文化强调“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学生不分高低贵贱,这对于科举文化公平公正的录用原则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奴隶主贵族控制着文化和政治,而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有习俗,给予平民学习的权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而许多贫寒之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布衣卿相”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很多文人埋头苦读,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这与儒家“学优则仕”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科举制度文化

科举制度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清代光绪年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即科举制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便于君主的专制统治。科举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魏晋南北朝门阀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科举考试的标准和制度由中央来定,人才的选用也由中央来决定,这就为统治者广泛吸收人才为中央效力打下了政治基础。从经济层面来考虑,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商人的地位是低下的,大批的读书人把时间耗费在科举考试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抑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从教育的层面来考虑,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使教育具有导致一种功利性,并且受科举考试内容和评定方法的制约,人们读书的内容和做学问的方法也受到了限制。

(三)科举物质文化

科举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科举文物和科举建筑上。如敦煌科举文书中就存有不少关于科举制度和科举习俗等方面的记载,这是后人认识和研究科举文化的重要资料。在科举建筑方面,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地点,是科举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贡院产生于唐代,是科举文化兴盛的产物,在南宋时期被大量兴建并普及,这与参加科考人数的增长有很大关系。如南京江南贡院曾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馆内的碑刻、书画、建筑,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三、当代教育体系的建构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是科举文化却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对当代的文化教育产生影响。科举制度有一定的弊端,某些方面与现代教育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但科举制度也有许多值得现(下接第209页)代教育借鉴的地方。

(一)政府主导下,加强学校教育的体系化建设

科举制度是为了便于中央集权,其选拔人才是为统治者服务,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上层统治者手中;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服务的,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同时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唐代开始分科办学,学校教育和各种制度也比较完善。明清时期,考试等级明确,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这种考试文化对现代教育的考核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学校教育应平衡好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综合性院校与艺术类、师范类、高职院校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采取的不同发展措施。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要有机结合

在封建专制政体的父权社会下,除部分宫官外,在中国的官僚体系中是不设女性官员的,这就使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只限于男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女子读书持一种淡漠态度。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尊重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当然科举文化中也包含一些可取之处,贫寒之士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誊录法等措施杜绝作弊等。而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考场作弊和靠关系的现象,与教育公平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现代教育体系应有严密的监督机制,赏罚分明,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质量。科举制度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过窄。现代教育体系要吸取应试教育的教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素质教育,并加强教育质量的评估。

(三)教育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相关领域协调发展

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篇5

摘要:话语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表达思想与开展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对观察世界的地位、行为方式等将产生重要影响。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意义与价值都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使包含的主张、思想等能被更多的人掌握,并转化成自觉行动。建构中国政治学构建规范化的政治学话语体系,使其成为维护并体现群众利益,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与话语习惯,发挥好政治学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与实践指导力。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68-02

中国政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要建构并全面发挥政治学体系的效用,服务于我国政治建设,必须构建适合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同时,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所获得成果、政治学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及政治学方面所获成就和理论队伍研究建设实际,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构建适宜当前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发挥政治学服务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展示政治学发展实践价值,说明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政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文化、技术水平以及人们的认知上的束缚,势必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其都始终围绕政治发展的终极价值所开展的,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价值的阶段性展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是通过透视理念,采用理论形式去展现政治学发展的实际价值。如果政治实践价值在整个政治学话语体系中迷失,政治学话语体系势必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1]。因此,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展现发展的社会价值。同时,政治学话语体系也应该全面反映政治发展实践。经大量的实践表明,对全面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学话语体系,都是对政治发展实践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进行的系统思考。全面反思政治发展实践历史,更全面进行总结经验,而审视当下和未来,是为了保障价值的所在,设计未来不仅是实现更好传承政治发展的实践重要价值,也是探索今后政治发展的愿望。当前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需要在总结过去、现在以及审视未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系统性总结,提升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水平,满足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基础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为保障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给予了制度性保障。上面谈到的这些制度的顺利运作,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政治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使用并提出话语,很好融入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2]。自从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及改革当前的政治体制,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大量的事实充分表明,党在应对多种挑战、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我国进一步的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广大公民的权利,法治建设、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完备,政治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形成了和谐的对外关系的新局面等等,这些在政治学领域内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难点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从当前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和我国的国情出发,还不得不面对以下困境:一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政治话语体系,不仅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还有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对人民群众来讲,关键好似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能团结一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而对国际社会来讲,需要创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价值追求上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巩固并发展人民民主,但是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整体上不高,并且社会文化发育程度也有待提升,当前的政治体制建设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政治话语体系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追求,还需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3]。

四、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思路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本身体现着某一特质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社会中,不同阶级采用表现其意志与利益的理论来主导政治学话语体系,所以,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在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处于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全面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等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巩固社会发展进程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奠定坚实基础[4]。

其次,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一般来讲,政治学话语体系是在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与语境中的思考方式、价值理念、生存方式以及使用术语总称,本质是政治学人精神与工作特征的整体描述与概括。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是政治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元素,其决定了对政治生活的思考方式、生存方式的抉择。当前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价值取向,应注重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全面巩固并发展厚爱社会主义民主。

(二)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

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需要遵守政治学发展的规律。一般来讲,话语体系和政治学理论体系、概念、研究方法等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需要使用话语进行表达与说明,但是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全面遵守政治学发展的规律,在全面推动政治学发展的进程中来开展,因为政治学本身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需要坚持采用科学的态度、精神与方法,严谨审慎地对待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在建构政治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由于政治哲学是使用超验以及思辨的方法,对政治的价值、本质以及发展规律开展深层次的解释以及科学论证的学问,影响并决定政治学的学术化、理论化水平,以及对政治的引领力、解释力,呈现出不可代替的认证、评价、建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反观学术史,政治哲学的发展与繁荣总是与社会的变革、进步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需要关注政治哲学方面的探索。强化政治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本体论强调政治学理论与学科发展的规律相符,能更好解释政治现象,全面展示政治发展的规律,同时,政治认识论也能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视角,政治哲学呈现出明显的思辨性特点,这也决定其拥有重要的说服力、解释力以及理论深度,需要关注对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

其次,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也要积极开展政治理论以及政治科学方面的探索。通过全面提炼以及总结政治学的方法、原理、范畴等,建设更为严密、有序的政治学理论系统,提升政治学的解释力,全面扩展政治学研究的议题,始终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发展思路,逐一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学科限制,并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研究,提升政治学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能力。与此同时,也应关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影响到学科状况以及话语体系。因此,政治学研究方法是一重要工具,能决定政治学功能的发挥,创新并全面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让研究方法更为科学合理,也可以适当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提高政治学研究的水平,并全面加大对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引进力度,通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创建政治学话语体系。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实践中去汲取话语体系营养,确保我国政治学话语更生动与鲜明,更富有引领力和说服力。

(三)理顺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

首先,全面理顺好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科学化强调在创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要全面展示政治学话语体系的要义,彰显政治学的生命力与凝聚力,这需要在创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中,需要全面阐释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规律、本质,做到实事求是。大众化指出建设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重点是阐释为谁开展服务的问题。政治学话语体系本身有其概念、研究方式,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大众化的必要性。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在被广大群众所认知、使用,才能赢得社会实践的广泛认可,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更好服务我国政治发展。实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大众化,不仅要将政治学话语体系植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也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群众的广泛认同[5]。

其次,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需要采用开放的姿态,在全面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并融会贯通政治学话语体系,将其适应我国政治学发展的国情,并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广泛对话政治学话语体系。一是始终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在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长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广泛认可的“民本”“忠恕”“和谐”等思想,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考政治问题的原则,并且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能影响其他国家政治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从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中汲取营养,从当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当前处于优势地位,在政治学范畴、方法、理论、概念等多个方面的话语,已成为世界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借鉴西方政治学话语研究成果,并在不断借鉴与吸收基础上,贡献中国智慧,展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在世界政治学范畴内的影响力。最后,也要尝试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传播与普及,让中国话语体系承载的内容得到世界的广泛理解与认可,全面发挥中国政治学话语的效能。

总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符合政治发展需要,不断推动我国政治的发展,同时,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基础,尤其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学发展成果,全面推动了我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政治话语体系,不仅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还有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价值追求上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还要广泛借鉴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应遵循政治学发展规律,理顺科学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借鉴古今中外政治学话语体系,全面提升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篇6

关于民主性,第一是教学民主。它讲究的是一种对话式的教学、有意义的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我曾经听过一节讲文艺复兴的历史课,老师用了许多知识网络和人物框架讲这个时代涌现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作品,甚至编成口诀让同学们去记。听完这节课我非常痛心,有温度的历史全部被风干了,要求学生去记住。你应该展示一幅“蒙娜丽莎”,让学生用两分钟去想一想,在此之前的作品中,天地之间、山水之间能呈现一个商人之妻温情脉脉的微笑吗?不可能。这就说明这个时代是人开始觉醒、开始被关注的时代,这就是文艺复兴。没有这种启发,学生就不知道什么叫文艺复兴。

第二是课程民主。以丰富的课堂来供学生选择,没有丰富性就没有选择性,没有选择性就难以成就个性,我们需要的是丰富多样。学校的体制,应该是一种参与的体制、一种共享的机制。如果缺少了这样一种民主的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难以实现。对于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针对的教学问题是什么,然后要确立我们变革课堂的指导理论基础是什么,选择变革课堂的指导理论,选择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来落实变革课堂的保障措施,提出变革课堂的近期目标,并提出变革课堂的行动要求。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真理的过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民主精神,消除权威主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展现的机会,承认学生个人体验的存在价值,接受学生对教师体验的批判。第三,教学过程是师生精神的对话和呈现,以“人—人”模式构建师生人际关系。

关于认识的基础,我想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那就是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改革如果目中无人,那么不管采用怎样轰轰烈烈的形式,最终都是失败的。最高的价值观念必须指向于“目中有人”的教育,在我看来,所有的教育不存在旧的、新的、传统的区别,只有一种区别,那就是指向于人的教育与指向于分的教育,变革课堂也就是变指向于分数的提高的教育为人的生命成长的教育。当然,人的生命成长是终极价值,分数的提高是功利价值,终极价值应该统领功利价值。同时,也不应该制造价值对立,不能把分数和人的成长对立起来。

我们选择变革课堂的指导理论是理解性学习。理解性学习是针对记忆性学习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记忆性学习强调的是再现或确认所呈材料的能力,而理解性学习反映了人们把所呈材料应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利用某一主题进行解释、证实、推断、联系和以一种超越知识与常规技能的方式进行应用。这一观点体现了理解性学习的迁移本质,即学习者能够在新情境中灵活地运用相关主题的知识,能够通过思维的跨越,把已有的知识发散出去,与其他新知识、新信息、新情境发生多层次的联系。

我们用课堂观察再深化促进课堂变革,目的是定向观察抓专题、分析评价重证据、改进教学有建议。促进学生的评价主要抓四件事: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方案,依据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依据评价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依据课堂反馈形成作业方案。

我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学习的地方。怎样让我们的学习在学校真正地发生?课堂教学变革任重道远。

(以上文章均根据作者在中国中小学名校长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为编者所加)

文化体系建构 篇7

一、理论演绎

程承平、刘小平等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源(资本)包括效率性、动力性和交易性三个方面。而企业文化功能大抵有作用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等。我们据此演绎或归纳。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至少应涵盖方向性要素、能动性要素、效率性要素和交互性(关系性)要素才是基本完整的。正如我们为完成一个项目,首先要有正确的方向;方向错误,效率越大,效果越糟,其次得有效率和效能:这是基础,不言而喻;再者还需个体和团队的积极性、能动性,这是动力源泉,最后,以上虽具备,但如果团队内“摩擦性”因素过多,所谓相互协作较差,就会出现“一个好汉一条龙”的能力,却得到“三个好汉三条虫”的绩效,这就需要交互性(关系性)要素。

1. 方向性理念:使命、愿景(目标)、价值观等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管理学认为,目标方向错误,效率越高,效益和效果越差。因此,方向性文化理念在整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被称作核心理念。它是企业的核心目的、核心价值,回答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和追寻,表明了企业的基本信条。它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定位性、定向性和轨迹性三种方向性理念。

(1)定位性理念——企业使命(Mission)。事实上,员工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首先是由于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这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使命。它向员工明确回答了“为何追寻?”,“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何在”的问题。企业使命作为企业及其员工承诺的神圣责任和坚强信念,明确界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定位。根据美国管理学者金尼斯的研究,一个好的企业使命应该具有以下内涵:明确企业生存的目的;既宽泛以允许企业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又对企业的一些冒险行为有所限制;使本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清楚明白,易于为整个企业所理解。

(2)定向性理念内涵——企业愿景(vision)或目标。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而企业愿景则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明确回答了企业和员工“追寻什么?”的问题,明确了大家希望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未来状态如何),从而激发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企业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活动融汇起来。可以说,企业愿景作为在员工心中形成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明确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则是达成愿景的相对具体、阶段性的发展方向。

(3)轨迹性理念内涵——企业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共同的内心的价值取向和哲理精髓,它明确回答了“在达成愿景、履行使命的过程中,企业及其员工共同强调的取舍标准是什么,即应该遵循什么轨道?”的问题,是一切人企双方行动、任务的最高依据和准则。可以说,核心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提供了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明确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轨迹。比如,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产品完美、不断自我提高、诚实与公平、尊重与关心个人;波音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永为先驱、应付重大调整与风险、产品安全与品质、政治与合乎伦理的业务、念念不忘航空事业,等等。

综上所述,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企业愿景、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分别回答了“追寻什么”、“为何追寻”、“如何追寻”的问题,明确了企业的方向、定位和轨迹,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力的宏观“方向”系统,成为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核。

为落实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还有更为具体的、中观层面的“方向性”内涵,诸如企业战略、经营理念、经营宗旨、经营准则、管理理念、管理方针等。这些内涵中,企业战略作为对达成企业愿景的具体描绘、对履行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数量化,地位比较特殊,既可以看作文化理念体系的构成要素,也可以成为与文化平行的体系。笔者赞成前一个观点。而经营理念等内涵也可以因企业强调不同而有所取舍,并不是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都涵盖。

2. 能动性内涵——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

这是企业内个体及团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意念和性格等心力(非智力)等因素,表示的是“积极性”和精气神问题,在企业文化体系中的表现有企业精神,及其他可具体激发这种能动性、积极性发挥的内涵。能动性因素反映了个体和团队积极性的发挥程度。

这类主要有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等,特别是企业精神,作为企业逐渐萌生并有意识提倡、培养的员工群体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和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最主要的能动性内涵,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企业的文化基因之一,可以跻身企业核心理念系统。

3. 交易性内涵——团队理念等

这是影响企业内个体品德、声誉和与他人关系,即“交际”的理念因素,如团队理念等等。拥有这种内涵,可激发团队整合效应、减小来自社会和自然的外部摩擦。交易性因素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内外摩擦,影响最终效果。

4. 效能性内涵——学习理念等

这是激发、催生企业内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项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所必需知识、技能即“能力”的理念,如学习理念、人才理念,等等。如果方向正确、定位准确、积极性发挥达到100%,团队和环境整体摩擦为0,那么,效能性理念它反映的是“摸高”水平。其中,健康、安全等理念体现的是瓶颈性能力理念,即不健康、不安全则制约能力,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并不是越健康、越安全,能力就越高。

由此,我们建构比较均衡的企业基本价值理念体系可有:使命、愿景(目标)、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团队理念和基础效能理念(如学习理念)。

二、实践举例——新兴铸管集团价值理念体系的具体实践

新兴铸管集团是由总后勤部划转的、现由国资委管理的150家大型中央企业之一,也是一家典型的先有子企业,后有母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这个集团在董事长刘明忠为首的领导团队带领下,大力推进集团文化建设,以此增强集团文化管控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建构集团价值理念体系中,这个集团明确了内涵应涵盖两大来源,首先是集团领导班子基于战略形势而提出的基本“施政”思想,特别是作为企业领航人对经营、管理以及队伍建设、员工素质等方面的理性期望,体现出“引领文化”的特征;其次是各业务板块现有行风和各企业现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折射出“继承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要素功能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体系建构方法,将其划分为“8条”:集团使命、集团愿景、集团目标、集团价值观、集团精神、集团作风、集团团队理念和学习理念(为突出起基础地位,称其为集团核心理念,并将其置于8条的第1条)。

1. 新兴铸管集团核心理念(学习理念)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是新兴铸管集团对企业生存发展方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标准。

“在学习中成长”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团队,要想持续成长,就必须依靠个体的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和团队的系统学习、互动学习。这是新兴铸管集团员工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处于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强的学习意识、更快的学习能力、更好的学习成效,才能“先人一步、胜人一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新兴铸管集团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既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可靠“资源”,要使企业和个人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升华。没有学习就不会有创新,不想创新学习就没有方向。学习是新兴铸管集团成长的阶梯,创新则是新兴铸管集团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既包括横向比较的原创型创新,又包括纵向比较的学习型或模仿型创新;既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包括业务领域创新,还包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新兴铸管集团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新兴铸管集团从一个不足30万吨的小型军队钢铁厂,发展成为产量位居世界前茅的铸管企业;从几十家分布零散的军需企业整合成国内最大的职业装生产基地;从第二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就是观念创新、业务领域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综合反映。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兴铸管集团已经并将继续站在更宽阔的国际化平台上,这将有更多的未知领域有待新兴铸管集团去探索、有更多的难题有待新兴铸管集团去解决、有更多的目标有待新兴铸管集团去追求。新兴铸管集团要更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也意味着就要不怕失败,以正面的视角看待失败,以积极的心态宽容失败:要善于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敢于自我批评、自我否定,在批评中进步、在否定中提高。

“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创新型团队,建设思考型班子,争做专业型员工”。

2. 新兴铸管集团价值观:互利共赢同创共享

胜人者力,众赢者久。

互利共赢,就是树立“竞合”理念,既要同与新兴铸管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大供应商、大客户互利共赢,又要与新兴铸管集团新开发的小客户、小供应商互利共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帮助其生存发展,也要尊重新兴铸管集团的对手、学习新兴铸管集团的对手,与新兴铸管集团的对手在竞争合作中互利共赢。

同创共享,就是在与供应商、客户共同合作、与员工共同奋斗中发展,在此基础上,既要关注股东和企业的利益,又要关注员工的利益,也要关注社会利益,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平衡和谐,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3. 新兴铸管集团使命:管通四海,装点五洲

“管通四海,装点五洲”这是新兴铸管集团的共同愿景,新兴铸管集团的理想是——让新兴铸管集团的产品和服务遍布全世界。

“管通”和“装点”为双关语,既体现着新兴铸管集团的企业使命,又是新兴铸管集团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代称:“管”是新兴铸管集团冶金铸造及机械重工业务领域代表产品(铸管和管状高压气瓶)的代称;“装点”在轻工业领域体现为生产优质的服装、鞋帽等产品来“装点”人,在房产置业行业则体现为开发美观适居的房产等来“装点”城市服务人类。

4. 新兴铸管集团愿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集团

“打造国际一流企业集团”这是新兴铸管集团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一流”的衡量标准是:先人一步当“唯一”,胜人一筹争“第一”,众人一心讲“统一”。达到国际一流,意味着新兴铸管集团每个行业都具有国际领先的水平;意味着新兴铸管集团的总体实力、核心能力在世界名列前茅;意味着新兴铸管集团员工收入逐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意味着为员工所满意、为社会所尊重、为同行所称道。“国际一流”的内涵又是动态的、标准也是渐高的,这就需要新兴铸管集团不断去攀登新高。

5. 新兴铸管集团目标“三阶段目标”——立足站稳国家队;身央企五十强;冲刺世界五百强

“国际一流”的企业愿景,其标准是动态的,为达到国际一流的愿景,新兴铸管集团的奋斗目标也是动态的。根据新兴铸管集团对外部形势和企业走向的理性判断,结合新兴铸管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新兴铸管集团的企业目标分为“三阶段”。

立足站稳国家队。作为股东和监管机构,国资委将力争在2008-2010年中央企业形成80家到100家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具有较强竞争力大公司的大企业集团集中,最终要发展30家到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新兴铸管集团能不能继续留在“国家队”并站稳“国家队”,既取决于新兴铸管集团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也影响着新兴铸管集团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新兴铸管集团的出路只有发展,只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比别人走得更快、比别人走得更好,走出特色、走出水平。“立足”体现着新兴铸管集团把“站稳国家队”作为稳步实施战略目标、直至达到共同愿景的必由之路和前提基础。

跻身央企50强。在站稳国家队的基础上,力争进入到“30家到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发挥应有骨干作用。

冲刺世界500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新兴铸管集团不断提升核心能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500强,并力争上游,不断提升在500强中的位次,逐步成为国际一流企业。

6. 新兴铸管集团精神:自强不息自我超越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兴铸管集团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深刻认识和理解。一个人只有对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自我超越”,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超越自我,就是不断超越自己的学识,超越自己的能力,不断用新的目标激励自己。超越自我还体现在不断培养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奉献意识,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就是要立足华夏,放眼全球,不要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要视今天为落后,要置身世界的大环境中和时间的快车道上,不断审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思想。

7. 新兴铸管集团作风:求真求实求新

求真求实求新——是新兴铸管集团思维方式、思想作风、施政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乃至生活作风的集中体现。

求真就是要探究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

求实就是要实事求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既不唯上唯书,也不瞒上瞒下, 既不弄虚作假,也不揽功诿过;就是要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群众。

求新就是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就是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而不拘囿于传统和现状;就是视今天为落后,以今天为起点,与时俱进,不断超越。

8. 新兴铸团队理念:和衷共济,同心致远

“和衷共济”、“同心”。有容乃大。这意味着新兴铸管集团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不同发展需求和价值诉求,注重发挥个体特长,努力营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团队氛围的基础上,超越个体、熔炼整体,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就是要以有聚性的个体,打造有个性的团队;就是要以沟通为基础,以支持为关键,以信任为保证,以默契为境界。

“致远”。有志竟成。意味着新兴铸管集团志向卓越、心向长远、面向未来。

“和衷共济”和 “同心”是途径,“致远”是追求,正如管材只有铸成“一条心”,才能将流体输送得更远。

当然,由于各个企业实际情况不同, 突出和强调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要素也不同,但如果能够按照这个体现来建构,其价值理念体现就较为完整和均衡了。

刘其先新兴铸管集团企业文化部 (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摘要: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在总体功能上可以分为:方向性功能、能动性功能、效率性功能和交互性(关系性)功能。一套旨在支撑和引领企业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体系的建构,可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体系,建构

参考文献

[1]魏杰.企业文化塑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7月.

[2]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6).

[3]赵树钢.大领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4]程承坪,刘小平.人力资本概念新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0).

文化体系建构 篇8

1 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

该书中,作者主要是从文化的视角展开探讨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在分析目前文化几百种定义的过程中,作者得出:关于文化概念的界说各有千秋,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我们要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并在此思维的基础上为体育文化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体育文化不等同于“身体文化”、“人体文化”、“运动文化”以及“竞技运动文化”。笔者不是很认同作者这一界定。因为体育文化本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学者在阐释体育文化概念的过程中表述不一。比如说:王岗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一书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它是一种广义文化概念的应用,即应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组成部分;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直接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描述: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等。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得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是不现实的。但“体育文化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它反映人们在身体教育和发展以及其与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方面的总成绩。它是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层面的辨证统一,也是不同层面文化因素之间的有机整合”。“这种分歧既有观察角度上的,也有对体育文化在文化中所处地位认识上的,还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大背景变化造成的。但无论是那种观察,那种认识,以及背景如何变化,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客观现象,有其自身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说,此处作者所给的定义并不能很好的涵盖体育文化,虽然作者也在前面提及体育文化学与语言和符号、规则与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等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笔者比较赞同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文中所说的“我们在还没有得出公认的界定之前,可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即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以此基本立论对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我们对于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 体育文化的起源

对某一学科的研究总会追溯其本源,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要揭示体育文化的起源就应从人的起源中去找。所以,作者从人的起源的历史和逻辑体系中梳理出了原始体育文化起源的几种可能条件,那就是:人类生物进化、集体传习活动,天然工具的使用到人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从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演进历程分析了体育文化因素的萌芽,并根据人类早期使用的工具———石器划分了原始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原始体育形态的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丰富以及完全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前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期。作者这一观点与童昭岗等人编著的《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中的观点比较一致。但是,就像我国体育界对于体育的起源问题有争论一样,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也是争论不一,各有千秋,主要有劳动起源论、军事起源论、宗教起源论、游戏起源论以及教育起源论等等。但《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中认为“这些论述都是从发展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推论自身的产生,这种论述方法虽然有参考价值但缺乏科学性”还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的起源是多元化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受地域性、历史性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譬如说,古代的行气导引,涉及到先秦哲学和养生哲理;氏族社会出现的舞蹈,涉及到民族学和宗教学。由于人类自身就是一个肢体文化的载体,研究肢体文化的起源,还涉及到人类学,如此等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任何人都无法说清它的具体起源过程,“对于体育文化起源的研究,我们只能依据考古资料进行推理和分析性地研究”。作者的观点比较新颖,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3 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该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的具体含义,规范其逻辑起点,这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所以“把体育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确立它的研究对象,这是体育文化学基本的构成因素。只有确立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才能进一步掌握体育文化这门学科的性质”。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文化或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就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体育文化以及其内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作者并没有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体育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比较能突出研究的重点,为后人进行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4 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

关于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问题,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不是很多。了解了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有利于我们进行体育文化学的研究,从其本源探究其学科理论,对于构建体育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框架也是很有价值的。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主要是体育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对体育文化系统作整体和宏观性研究,是体育学的基础学科和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当然,体育文化学在文化学中应该属于部门或专业文化学。其第一学科属性应该是人文科学,其次才是社会科学,它没有自然学科属性,只是间接利用体育自然科学的成果”,“体育文化学在学科属性上属于人文学科但考虑到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以及当前体育科学的分科中把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合并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学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由上,我们知道体育文化学主要是以体育文化或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而“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科学,主要是以人类的信仰、道德和美感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所以说,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属于体育人文学科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这里以全新的视野阐释了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

5 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作者从大量的客观现实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科学归纳出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传统的联系与区别;并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揭示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释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和中国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关系;在阐明了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后,作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体育文化传统对现代化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现代化的内容。

从文化现代化和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既然都是人的生存活动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不可能只取其一而舍其二,它们都是无从取舍的。现代化只有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利用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对其进行改造才能顺利推行,否则无视传统文化,脱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受挫。就像作者在第九章中所阐述的那样,“任何一文化的现代化,都是自己传统的现代化;任何一现代化的文化,都包含着自己的传统在内”,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

6 小结

《体育文化学》这本书其实是在回答读者体育文化学是什么?它在研究些什么?它的学科理论范畴是怎样的?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在阐释体育文化相关方面的定义,并加以论证,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发展更需要基本定义的指导。就像作者自己在《体育文化学》后记中所写的那样,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在构建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框架。他意在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研究体育文化的学科理论依据,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学研究,完善它,让它不再是体育学术界和文化研究领域一门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总之,为体育文化学研究确立学科体系是相当必要的,这是体育文化学研究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精神,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外体育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契合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易剑东.体育文化概论[M].文津出版社,1998.

[3]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

[4]陈惠娜.近现代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的“综合创造”--兼谈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文化体系建构 篇9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观体系,知识体系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 又不是人类全体, 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明构建必修模块体系, 实际上正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精神旨趣。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专题形式铺陈叙事, 几个相关专题构成一个模块, 强调长时段的历史变迁。 如必修模块1的第2单元, 叙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和法治, 第3单元则叙述了近代西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国的民主政治。 这样就勾勒出了西方社会从古到今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民主法治———近代西方诸国的代议制民主法治。

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 所谓“社会空间”, 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接纳了这种史观, 并设置了相当比例的内容, 如必修2就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1则涉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现代化史观认为, 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进而引发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领域的深刻变化。 现代化史观强调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成长资本主义经济? 韦伯在对比研究了中西历史之后, 指出是由于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合理因素”, 而西方的新教伦理则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西方社会最终步入近代工业社会。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似乎接受了这种观点, 其中有这样的表述:“了解 ‘重农抑商’‘海禁’ 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这实际上在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专制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摧残。

社会史观反对传统史学对于帝王将相等社会上层和战争起义等政治事件的过于关注, 认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大众, 提倡眼光向下, 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这种研究历史的原则将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假娱乐、教育卫生、信仰崇拜等纳入其研究视野, 这就大大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 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 》深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在政治史之外增加了大量有关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 如必修2 中有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等内容。

二、史观体系的建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史观丰繁复杂, 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 概括如下:

三、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史观体系为基础, 对人教版必修1、2、3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时, 考虑到现行中学历史只涉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拓展三部分内容, 而“演进拓展”占据大量篇幅, 所以知识整合从“动态文明史”角度出发, 着眼于“文明的演进和拓展”, “静态文明史”的内容则融合于“动态文明史”中, 这是基于“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的哲学命题。

在“文明的演进”中, 首先应罗列有关“农业文明”的内容, 这包括中国部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西方部分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其次可罗列“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 包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9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9世纪西方世界的文学艺术”。 再次可罗列“工业文明深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20世纪西方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在“文明的拓展”中, 首先应罗列“向工业文明过渡”时的内容, 包括“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和文艺”。 其次应罗列“工业文明深化”时的内容,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祖国统一”。 再次可罗列“90年代文明拓展”的相关内容, 包括“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做好整理复习,建构知识体系 篇10

好一个“彻底纳入体系”! 试想一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考试, 如果对知识点本身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内化掌握,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有困难的。而把所学知识“彻底纳入系统”,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 还会对他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传授给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要将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形成结构, 学生就要学会并能运用整理知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低中高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分阶段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低年级教学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一起画“知识树”, 一起“串珍珠”, 将知识点写在珍珠或苹果上, 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将这些苹果挂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如何将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交流讨论,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中年级可以传授给学生列表、画结构图、问答等整理方法, 并尝试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选择不同的整理方法,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将零散的知识通过梳理条块化、结构化。

高年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比较、对照。这样, 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 就有机会得以沟通, 进而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

二、设计并实施好整理复习课

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仅仅靠上述方法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并实施好整理复习课。在知识整理过程中, 重在进行纵向、横向梳理、总结、联系, 使之纵成线、横成面;而后, 将整理后纵成线、横成面的知识链成网。知识复习过程, 绝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做练习, 它是学生对已学内容的一种高层次的再学习, 是经过学习活动, 通过思考交流, 将新知构建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过程。

1.整理课要有整理味道

案例: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复习

背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教材的呈现上并没有安排周长与面积的整理复习, 但周长与面积是刻画平面图形属性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单位选择、公式计算混淆的情况。因此, 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利用两课时安排了整理复习。第一课时解决整理问题, 第二课时在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的基础上, 复习相应知识点, 并做到综合运用。

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 分四个环节进行: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独立整理—归纳反思。

教师提出问题: 你打算怎样整理有关长方形周长与面积这部分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达成共识:要从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常用单位及单位间进率、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整理, 呈现方式自己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学生借助手中资料结合自身思考, 独立整理。分享阶段实录如下:

教师特意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展示。

(1) 分部分逐一汇报。

生1:在整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 我写出了文字描述的概念, 还画出了两个图, 区分两个概念的不同。

(该生用更直观的方式再现两个概念 , 表象的建立是对意义的深入理解)

生2: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整理是用数学符号连接的。

生3:简洁清晰, 也把关系表达得更全面。

生4:我在整理计算方法时, 先整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么求, 又整理了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求法。

生5:我也介绍一下这部分的整理, 我借助了表格 (投影仪显示) 。大家看:同一列是不同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计算方法, 同一行是同一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求法。

同学们认为表格的整理清晰全面, 还便于比较。

(2) 展示学生整体整理情况。

(3) 学生反思自己的整理 , 并根据整理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

有的学生借助树状图, 有的学生借助知识树将知识进行整理, 建立起关于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漏洞, 进行“一度”补缺, 在将“知识链”串成“知识网”的过程中, 不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活动, 促进自主思考、自我反思、主动建构,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复习课要采取多种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用的形式如头脑风暴会、学习心得会、数学手抄报、数学竞猜会、辩论会等, 或设计一些蕴含需要复习内容精髓的信息或问题为引子, 激发学生思考。当然, 这些形式的选择都是要为复习的内容服务, 要能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错误起到帮助作用。

在实践探索中, 我发现中高年级学生很喜欢一种复习游戏。这个游戏简便易行,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 (或更大范围内) 的易错题写成一张张单个纸条, 纸条下方写好出题人;而后学生随机结组 (3~4人) , 打乱纸条, 随机分配抽到哪道题就做哪道, 做对了说出是用什么知识解决的得到组内同学认可后将解题人名字写在纸条下面, 再把纸条贴到教室里固定的一面墙上。期末复习时, 按出题人进行合并、分类、整理, 每个同学既积累了自己一学期的重点错例, 上面又有其他同学写的解决过程。若出题人发现自己依然不能解决, 可以请教解题人。

复习时,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复习内容特点采取相应复习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进入复习内容, 对复习内容有个再认识。不过无论哪种形式,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不要总是选一种。

三、在问题解决中完善知识体系

在一个单元或几个相关联单元学完之后,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探索数学、运用数学的好的问题情境。问题要兼顾开放性和综合性,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够让学生表现个性、激励创新, 让学生感受到与新授课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景。

上述案例中的第二课时, 以探索“长方形周长一定时, 面积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为主线, 将这部分的小知识点涵盖其中, 既达到复习基础知识的目的, 又引导学生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 产生认知冲突

课始, 教师出示一红 (20厘米) 一黄 (24厘米) 两根铁丝, 问同学:谁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大部分学生说:24厘米长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教师不动声色, 有学生说:不见得周长越长, 围成的面积就越大。还有学生说:20厘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更大也是有可能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老师, 还有其他限制没有, 长和宽我们自由确定吗?

师:看来, 同学们关于长方形面积受谁影响有想法了。

众生:长和宽!

2.聚焦问题 , 借助已有知识展开探索

师:好, 我们把问题聚到:“当周长20厘米时, 怎样围出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同学们想一想,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 学生独立思考 , 规划问题解决思路。

生1:我想应该把周长20厘米的都有哪些长方形列出来, 再比。

生2:列不完的, 太多了。

(虽说学生还没正式学习小数 , 但很明显 , 生活先于课本让学生接触了)

师:的确, 我们设定长和宽都取整厘米数。

生:我想举例子不能想到什么举什 么 , 要按一定 的顺序。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 按一定顺序举出长方形。大家想想, 如何确定这个顺序呢?

教师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就是要反着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与宽的和乘2, 现在知道周长, 不知道长和宽, 就用20除以2得10, 然后想谁和谁相加得10, 就是长和宽。

“学习的最好方式是给别人讲。”教师用心读懂学生 , 教学中既关注那些学习优秀、富有余力的学生, 更关注那些学有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 尽可能为他们创造“给别人讲”的机会, 使他们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 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个人的成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 自由选择学具 , 探索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探索, 教师提供了一些学具 (表格、点子图) 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完成后, 教师请一位中等水平同学汇报, 他借助表格找到了规律。

生:我是这样想的 (出示表格) , 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 宽是1厘米, 面积是9平方厘米;长是8厘米, 宽是……照这样下去, 宽逐渐变大, 长逐渐变小, 面积也越来越大。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长和宽越接近, 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

师:表格使我们很方便就发现了规律。他这样填的顺序是什么呢?

生:他填的顺序是:长从大到小排列, 宽从小到大排列, 面积一个比一个大。

师:解释得比较清楚。那为什么只写到5和5呢?

众生:后面再写就重复了, 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请一位在点子图上画长方形的同学展示, 大家又从直观图形上进一步验证了刚才发现的规律。

(3) 基本练习与变式练习结合 , 突破思维定势。

教师让学生借助规律做了两道基本练习后, 出示这样一个问题:靠墙围篱笆, 篱笆长12米, 怎么围面积大?

生:12÷4=3 (米) , 3×3=9 (平方米) 。

众生反对:有一面靠墙。

生:应该用12÷3=4 (米) , 4×4=16 (平方米) 。

众生同意。

师:还能围成更大的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尝试。很快, 有同学发现:面积可以是18平方米, 围成一个长6米, 宽3米的长方形。

学生经过验证发现的确如此。 黑板上出 现这样两幅图:

生 (质疑) :刚刚咱们发现的规律是:当周长不变时, 长与宽相等, 则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难道发现的规律出错了吗?

师:对啊, 问题出在哪儿了?

生1:这里有一面靠墙了。

生2:我发现, 面积大的这个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

学生安静, 陷入沉思, 但没有进一步突破。此时教师将黑板上的图修改如下:

学生豁然开朗:老师, 还是那个规律, 这两个图形周长相等, 当长与宽相等时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被墙从中间分出一半, 也是正方形的一半面积大……

学生的求知热情被点燃了。

师:同学们, 今天咱们研究了周长一定的情况下, 长方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如果面积一定, 周长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请大家下课后继续探索。

在这节课上, 学生运用关于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中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变式、单位等知识点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的过程。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围绕相关内容主线,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来说, 他们在数学概念、运算方法、问题解决中, 不会一次就认识知识的本质, 需要多次、多角度逐步认识,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长期下去, 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围绕应用主线建构知识体系 篇11

认知心理学表明,知识的系统性是提取和运用的前提,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九年级化学复习阶段怎样处理好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与体系建构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张冠云老师在执教“酸和碱的性质”复习课的过程中,采取了“围绕应用主线,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一开始,教师播放了一段“浓硫酸泄漏”的新闻视频,通过对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注意事项的讨论,以及视频中用生石灰处理泄漏浓硫酸的事实,引出“酸和碱的性质”的话题。

在第二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酸和碱在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回顾并整理酸和碱的性质,体会酸和碱在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意义,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具体包括结合工业上去除镀件表面的锈迹,以及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复习酸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以及某些盐反应的性质;结合实验室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紫花变红的趣味实验,农业上波尔多液的配制、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以及生活中用斯达舒治疗胃酸过多症等复习碱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以及某些盐反应的性质;并通过对有关反应类型的判断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在第三个环节,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质成分的探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环节,在学生叙述自己在这节课中获得的知识和体会的基础上,教师再从知识的强化、方法的提升、认识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提炼,希望学生能够利用酸和碱的性质认识和处理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最后播放视频“NaOH的奇妙应用——地沟油制肥皂”,使学生认识到酸和碱还有其他有待学习的性质,以激发学生长期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投身社会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知识点的重现以及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与练习,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复习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复习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习题演练,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也忽略了学习者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所以,“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除了像笔者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是创新教学行为的前提》一文所指出的那样,有难度一致、分解科学、呈现适时、行为恰当等显性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以外,还应该要有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张冠云老师采取的“围绕应用主线,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策略,比较好地注意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的和谐发展。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位教师都很难上出完美无缺的课。

张冠云老师在课的开始播放“浓硫酸泄漏”的视频,虽然真实,但“白雾迷茫,气味刺鼻”的现场,有可能导致谈“酸”色变,甚至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恐惧、排斥等不良心态。

再有,教学中依据“百度百科”解释“危险化学品”,用“浓硫酸泄漏”和“NaOH的奇妙应用——地沟油制肥皂”等视频说明物质的性质等,不仅能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还能为学生获取学习材料提供示范。但是应该注意到网络上的材料并不都是正确的,选择时需要进行必要的甄别,虽然地沟油与NaOH发生皂化反应是可以制得肥皂的,但视频中的解说以及所呈现的反应现象与实际情况存在许多不符之处。

由此也说明“创新教学行为”需要广大教师作出不懈的努力。

创造性思维体系的建构 篇12

一、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做题要举一反三”, 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 但是如何让学生举一反三?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 当学生拿到这类题时会做这一类的相关题目.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我们教师现在的有一些出入, 因此正确的培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是主要的一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去,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而不是单一地讲教材的知识, 使课堂气氛低沉.让学生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用来更好地运用的, 而不是用来死板地应付考试的,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提高课堂的氛围

要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就少不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 要尊重学生, 不过多去指责学生的错误, 而是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犯的错误, 下课后和学生一块儿活动, 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群体中, 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

3. 鼓励学生处理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 鼓励他们敢于接受问题, 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 重视学生的重要角色, 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

教师的一切工作包括教学设计都有一个中心, 即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教师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上,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毫无顾虑地大胆地学习, 愉快地学习, 成为知识的探究者, 如果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后, 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积极性与良好的学习潜能的爆发是教师不可估量的.这样的课堂, 教师和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为一体, 学生学得愉快并且轻松, 教师能够通过轻松的教学手段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如果能持久维护并且加倍的投入设计, 我们的教学将会更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2. 开门见山, 直接引入

每个数学教师都清楚,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脊梁和核心,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没有其他诀窍, 就是要掌握概念的内容, 所以教师不妨在教给学生一个数学概念时, 开门见山直接给出.或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归纳, 比如说数轴, 教师可以直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带有方向的直线, 然后确定单位长度和原点, 告诉学生数轴的作用是表示实数, 学生掌握即可.

3. 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通过间接学习要毫不犹豫地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 千万不能有任何蔑视的言行,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间接学习的良好兴趣,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有成就感和优越感.比如让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数学研讨活动, 数学竞赛, 研讨小组, 兴趣小组等, 或向校刊发表一些自己的探究成果, 不论结果怎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不可估量的.

学习的起源于思考, 而思考起源于质疑, 问题的探究起源于创新, 教师应力所能及地创设一些质疑求异情境,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变化, 在探索求异中有所创新.

上一篇: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下一篇: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