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通用8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1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繁荣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重要任务,积极促进艺术创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的繁荣发展。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京剧、地方戏、民族音乐、美术等专项扶持发展规划,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引导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电影年产量保持世界第三大国地位,电视剧年产量位列世界第一。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推出了一批重点出版物。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持续开展优秀出版物推荐、全民阅读报刊行、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共吸引8亿多人次参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心连心”、“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结对子、种文化”、文化志愿服务、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等,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近年来,国家在推进国家图书馆新馆、国家博物馆等一批高水平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以来,中央投入40多亿元资助地方建设1086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2.4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以来,已投入16亿元支持214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建和改扩建。投资17亿元对偏远农村地区1229座广播电视高山骨干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为解决基层文化设施“空壳”问题,安排乡镇文化站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对基层文化设施设备购置进行补助。截至20底,全国共建XX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31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110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473个,工人文化宫1300多个,青少年宫700多个,科技馆350多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3000多个。开设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64个,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台站21000多个。各类出版物发行单位12万多家,发行网点17万多处,建设阅报栏、阅报屏7.2万余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万多个。
(三)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建立协调机制,成立由文化部门牵头、25个部门参加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加强对文化事业改革的分类指导,明确划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时政类报刊社、公益出版社等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一批公共文化机构组建理事会,探索形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流动服务等模式。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全国2780个公共博物馆、347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43510个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已实现免费开放,服务人次大幅增加。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推动成立中国文化馆协会、图书馆学会、博物馆协会、广播电视协会等,发布一批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已基本实现全国已通电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截至年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99%和98.6%。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3.55万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70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数字院线252条、放映队约5万支,年放映800万场,年观众人次约15亿。全国县级城市拥有数字银幕超过7200块,已有10个省(区、市)实现了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农家书屋工程建成60.1万家书屋,为边远地区建成1.6万家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这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基层资源的不足,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五)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向公益事业捐赠减免税收的重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安徽等地通过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免费发放文化优惠卡等形式激活文化消费需求。截至2014年底,北京累计发放文惠卡 151.06万张,通过文惠卡发生的交易额达7.19亿元,直接为消费者节省9000多万元。安徽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共有2304万人次参与文化消费,总额达90.43亿元。全国涌现出一批民办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大院、文艺俱乐部等。截至底,由文化馆、文化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队28.2万个。完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截至2014年底,登记在册的县级以上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机构6337个,文化志愿者91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74万名,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加强现代传播体系和互联网文化建设。把握当前信息化和传播技术发展趋势,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创新现代传播方式。加快数字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设。建设多媒体制播分发平台,开办69个高清电视频道、29家网络广播电视台、605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数达4500万户。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已近1.9亿户。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十个省市开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示范网建设。推进数字出版技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工程和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等。
(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相结合,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进近现代重要史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重要遗址保护工程。2014年,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增至47项,居世界第二。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居世界第一。评审认定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86名。命名两批共100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设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古籍保护,成立各级古籍保护中心,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公布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命名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建设珍贵典籍数字资源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工作,分学段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讲坛、“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八)提升老少边穷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立足保障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边远农村、牧区等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加大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重大文化工程。20全年制作译制少数民族广播和电视节目时间分别达10万小时和4万小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组织“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实施50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服务人数近200万人。开展“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在边疆10个省份建设了810个乡镇服务点、3104个数字文化驿站。加强盲文读物的生产,推进盲人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全国盲人持证读者达到35846人。实施“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组织中国老年合唱节和中国少儿合唱节,保障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群体的文化权益。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民工群体文化体育权益的保障力度。
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由于文化建设底子薄、欠账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三是与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体系不完善。设施方面,虽然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按行政层级“全设置”,但农村基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还有空白点。据统计,截至年底,全国仍有61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和791个县级文化馆建筑面积小于800平方米,分别占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22.8%和27%。全国有48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小于300平方米,占文化站总数的1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平方米。投入方面,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8%左右,比重偏低。2014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683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15.17万亿元)的1.77%。全国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06元。队伍方面,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服务效能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是当前公共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互联网站内容还存在过分娱乐化和庸俗化的问题。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不足、效率不高。不少地方存在“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的问题,一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公共资源没有实现最大社会效益。
(三)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从城乡看,县级以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2013年在我国271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无购书经费支出的有580个,占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21.4%。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013年,东部地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约占全国总量的 44.15%,中部约占22.57%,西部约占33.25%。从群体看,当前针对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和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公共文化体育资源普遍偏少,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要求在不少地方尚未落实。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还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不受重视。同时,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还存在“越位”、“缺位”现象。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行政管理职能条块分割、项目设置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尚待完善,特别是对党政领导履行责任情况的评估评价还有待加强。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三、下一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把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效益发挥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为中心环节,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到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各个环节。继续组织“中国梦”主题创作展示活动。发挥国家艺术基金的导向作用,扩大资助范围,丰富资助门类,突出资助重点。搭建优秀作品传播、交流和推广平台。抓好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继续扶持发展优秀传统艺术。改进文艺评奖,解决文艺评奖过多过滥问题,建立健全对文艺作品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出一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网络文化精品。加强对网络文学、网络视听节目的引导扶持和审核把关,做到正导向、提品质。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完善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播电视发射(监测)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设施为补充的基层设施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市公园、广场等设施的管理和使用,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互联网延伸,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指导各地结合当地群众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尽快制定地方具体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推进实施。促进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文化扶贫。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编制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开展公共文化需求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特点,实现精准服务。加快策划实施一批民生分量重、社会关注度高、边际带动性强的公共文化项目。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基层融合发展试点,探索统筹数字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加产品和服务总量,使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推手。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和基层群众的新要求,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建设,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推动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对群众自发开展的文体活动给予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创新绩效考核方式。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对服务质量好、公众满意度高的公共文体机构的激励机制。
(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四、关于对立法工作的建议
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推动文化立法、完善文化法制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文化作为立法的重点领域,对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作出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这对加快推动文化立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全国文化工作者的迫切期待。在此,我们有两点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进程。去年以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工作,国务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草案,并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立法工作计划。这是近年来文化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恳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推动该法立法进程,争取在今年下半年提交常委会审议并正式出台。国务院各部门将继续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做好协助工作。
二是尽快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文化领域已经制定了《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约40部法律法规,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相比,文化立法工作仍需加快推进。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快《文物保护法》修订进程,推动《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争取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同时鼓励和指导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为国家立法作出探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2
一、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包头市市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益性事业单位有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包头美术馆、包头市图书馆、包头市群众艺术馆;市辖九个旗县区、一个稀土高新开发区中共有10个文化馆, 9个图书馆, 43个街道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 34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 340余个社区文化活动站 (室) , 80多个农村文化大院 (户) , 3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已建成的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和包头美术馆馆舍同为一体, 占地35公顷, 工程总投资近亿元, 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 其中美术馆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 整体建筑外观造型恢宏古朴, 以“草原上的巨石, 巨石上的文化”为主题, 是包头市标志性建筑, 已正式对外开放。
有市、旗县区级公共图书馆10所, 总藏书量739601册, 馆舍面积计为14644平方米, 其中阅览室4411平方米, 在岗工作人员
化氛围。
其二是村风:文明、和谐、健康、富有凝聚力。村民不仅遵纪守法, 而且尊老爱幼, 讲究卫生, 以助人为乐。村民之间产生矛盾纠纷, 能够及时妥善得以化解。赌博、邪教、吸毒、争吵斗殴、封建迷信活动等等不良现象几乎绝迹。都说人心齐了, 事好办了。
其三是荣誉:近年来, 创建了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金华市健身球之乡, 综合文化站被授予浙江省一级文化站称号;荣获金华市第三届乡镇文艺汇演乡村秀《五谷丰登》节目金奖;荣获上海“张江杯”全国无极健身球精英赛优秀奖;“娇女队”荣获全国老年气排球赛冠军;荣获东阳市腰鼓比赛金奖;自2006年起在东阳市乡镇文艺汇演中每年均获金奖等等。其中今年东阳市文艺汇演获金奖的器乐舞蹈《春到三乡》《傀儡戏》《蚌舞》《讨饭莲花》等等许多节目都有所创新和发展。诸多荣誉的获得, 极大地激励了民众的创新信心和勇气。
其次是实施奖励。为了打响巍山镇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不断激励各个地方特色文化项目推陈出新, 争创品牌, 追求优秀文化成果, 对于诸如《傀儡戏》和《蚌舞》等等有所创新的节目, 全都给以物质和和精神奖励。
(四) 实践探索的结论
总而言之, 通过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来切实保护地方文化的实践和研究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发掘文化资源;
2. 弘扬特色元素;
总数149人。国家一级图书馆”3家, “国家二级图书馆”4家, “国家三级图书馆”3家。2005年包头市图书馆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选址重建包头市图书馆新馆, 新馆占地面积33.2亩, 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投资1.04亿元, 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新馆建成后, 将成为规模较大, 设施设备先进, 服务功能齐全, 在自治区内具有较先进地位的现代化的大型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城市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 我市相继建起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化休闲广场30余处, 各类小型广场、景点星罗棋布, 市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活动空间, 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基固本,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丰富全市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 还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提高我市城市品位, 优化城市人文环境, 树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凭借着社区广场的优势, 我市以“鹿城元宵节文化节”“鹿城文化艺术节”“社区之光大舞台”“欢乐广场舞大赛”“少儿艺术节”“老年艺术节”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为载体,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努力做到了专业文化与业余文化互动, 政府主导与自发组织、商业运作结合,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民族地区文化与
3. 整合各种资源;
4. 激发文化活力;
5. 建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化部、财政部、国家计委、2002)
[2]《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5/27号文件)
[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2007年6月5日文件)
[4]《浙江省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辅导教材》 (浙江省文化厅
[5]《关于实施我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的通知》 (浙文社 (2007) 36号, 浙江省文化厅)
[6]《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中共浙江省委2008) [7]《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 (2008-2012) 》
[8]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吴露生)
[9]《探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李晓明:南方网站
[10]《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基层文化发展》 (张佑才:中国文化报
[11]《群众文化管理学》 (郑永富:浙江人们出版社) [12]《公共行政学基础》 (徐家良:浙江大学出版社) [13]《软科学》 (倪海曙主编:知识出版社)
外来文化相融, 确保丰富的文化载体得到有效利用, 通过举办具有规模优势的示范性、导向性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形成了社会各界参与、经济文化交融、教育娱乐并重, 地企共建、军民共建的社会大文化格局, 创造了一个人民群众能实实在在参与的文化环境, 满足了不同层次市民的文化需求。
几年来, 包头市把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积极贯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使广场文化建设越来越活跃, 广场文化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在全市各广场面向群众演出上百场, 观众累计数千万人, 为全市百姓提供了丰富而充实的精神食粮, 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社区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广场文化建设同社区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一脉相连。社区文化建设是推进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而广场文化则是展示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 包头市社区文化中心 (站) 建设已具规模, 达到了“四基” (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形式、基本活动内容) 要求, 实现了四级文化网络, 即:市里有群艺馆;旗县区有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办事处有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村、嘎查有文化室。据统计, 全市多个办事处都建起了文化中心, 部分居委会 (规划中的社区) 基本建起了文化中心 (站) , 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阵地作用, 并组织和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队伍。目前全市社区文化队伍分别有社区秧歌队300个, 合唱团 (队) 100个, 民间社火队80个, 小坐腔班50个, 较高水平的业余歌手300个, 业余曲艺人80人, 老年模特队6个, 文艺演出队30余个。这些队伍常年活动在各个社区、广场, 冬季在文化中心 (站) 开展活动, 暖和季节发挥包头市广场多、广场大的优势, 并与辖区的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相结合, 开展了健康向上、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广场文化活动。特别是到了夏季, 各办事处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 (站) , 以每年举办的广场消夏文化节为龙头, 以广场为载体, 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每到夜晚和双休日、节假日, 各个广场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到处是吹拉弹唱、莺歌燕舞, 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安居乐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市风市貌。
三、以实施精品战略为龙头, 打造文化品牌, 努力塑造包头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包头市“鹿城文化艺术节”前身“鹿城消夏文化节”, 是我市集文化、艺术、旅游、商贸及社会多种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品牌广场文化活动。从1986年至今, 连续举办了二十五年, 每年历时一个多月, 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 成为包头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在2007年创建文明城市中, 外省市考察团入户开展民意调查走访的600户中, 90%的市民在谈到政府文化惠民工作时由衷的评价:“鹿城文化艺术节”是包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节日, 是文明城市的标志, 是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象征。老百姓的赞扬是对鹿城文化艺术节的最高褒奖。《中国文化报》曾多次报道“鹿城文化艺术节”的盛况, “鹿城文化艺术节”2008年被国家节庆高峰论坛评为“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 包头市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优秀节庆城市”, 在2009年国家节庆高峰论坛会上, 获得了“建国60周年全国知名品牌节庆百强”, 201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的至高荣誉。此项活动成为了包头市乃至自治区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近年的文化艺术节除在阿尔丁广场等大型广场设立主会场外, 还在全市9个旗县区的各类广场上设立分会场和遍布城乡社区的140个小会场, 时间延长、规模扩大、质量提高, 使文化艺术节成为遍及全市城乡的文化盛会, 成为鹿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标志、品牌。近年来, 鹿城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积极的创新, 延长了活动时间, 扩大了演出规模, 把专业和业余、高雅与通俗、传统与创新、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 以各旗县区基层阵地活动为基础, 努力使群众文化活动走向市场, 为企业冠名赞助演出、宣传产品、提供商机, 创造良好的双赢氛围。
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 集中展示了我市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风貌和巨大成果, 代表了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广场文化建设取得的新的进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关心, 突出了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服务意识创新, 做到了文化与群众的真情互动。
蓬勃发展的包头群众文化建设, 运用各种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样式, 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阵地、文化活动资源共享、共助、共建的作用, 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增强了市民素质、社会公德和城市文化品位, 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力弘扬了“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包头精神和“文明礼貌、真诚友爱、勤奋奉献、健康向上”的包头市风, 成为凝聚市民精神和巩固发展安定团结局面的铸魂工程。
四、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 保障和实现农牧民基本文化权益
包头市以文化基础建设工程为重点, 进一步加快了市、区旗县、乡镇 (苏木) 、城市社区及行政村综合文化站 (室) 等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大力实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和“草原书屋”建设, 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伐。
积极落实资金, 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设计实施, 本着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 切实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 农村牧区乡镇文化站建设与规划取得了可喜成绩。乡镇 (苏木) 综合文化站建设是今年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 也是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包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人民群众办的20件48项好事实事之一, 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按照国家《乡镇文化站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到2010年底包头市的34个乡镇 (苏牧) 综合文化站全部建设完成。综合文化站以乡镇 (苏木) 为依托, 以村 (嘎查) 为重点, 以少农牧户为对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把乡镇 (苏木) 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览, 广播影视, 宣传教育, 文艺演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旗县区的两馆建设也加快了建设进度, 对已按标准建成的旗县区图书馆和文化馆, 包头市积极落实配套资金, 按照以奖代拨的方式, 给予内部实施投入。
选择在达茂旗等少数民族聚集多的农村牧区大力建设“草原书屋”工程。依托苏木乡镇文化站, 行政嘎查村文化室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等设施, 推行“草原书屋”规范化建设, 2009年和2010年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具有设立“草原书屋”基础条件的422家草原书屋的指标任务, 并在已经建立的422家草原书屋中, 部分有条件的行政村利用现有的书刊面向农牧民开放, 受到了农牧区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2009年起自治区将“草原书屋”工程列为重点实施的“十项民生工程”之一, 全市422个行政村 (嘎查) 的农牧民朋友受益, 极大地丰富农牧区少数民族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2009年包头市政府部门为人民群众办的8件好事实事项目之一。2008年自治区文化厅将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和土右旗共四个旗县区列入2009年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由国家分期分批投入资金, 四个旗县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部建设完成, 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农牧民打造健康向上、百花齐放的精神家园。
在村文化室的建设工程中, 以村办文化室为主导, 鼓励多种形式办文化并存, 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对群众文化有热情的农牧民兴办文化大院和文化户, 使这一最贴近百姓、最便于开展活动的群众文化阵地蓬勃发展起来。村嘎查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 要明确一个村嘎查干部具体负责, 村办文化室和民办文化大院、文化户可采取合办的模式,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民办文化大院、文化户可依靠村文化室发展、壮大村文化事业, 村文化室依托文化大院、文化户管理、普及、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
在包头市社会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的同时, 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化建设经费短缺、投入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落后。近年来, 我市文化事业基建投资在全市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 各旗县区的基层文化设施薄弱, 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均与我市25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不相称, 市群艺馆从场馆面积、内部设施均不能适应我市群众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由于历史欠帐较多, 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 加上部分文化设施被拆迁等原因, 目前我市大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很薄弱, 仍难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 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群众接受的文化讯息更为丰富, 文化消费观念、文化消费群体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文化品位也不断提升, 由过去单纯的娱乐向“求知、求美、求乐”转变。但由于政府的经费有限, 加上公共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和考评机制, 导致政府提供的一些文化产品的形式较为简单, 内容不够新颖, 存在着明显的供给不足。特别在农村, 内容单一, 形式雷同,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 公共文化队伍与其承担的文化职能不相适应。从调查的情况分析, 目前我市各类文艺爱好者比较多, 但整体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文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市艺术馆作为承担全市群众文化的组织、辅导、创作、培训、研究和民间艺术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 可以说任务繁重, 但目前编制不足, 行当不齐全, 人员老化, 影响活动开展, 县区文化馆的编制也不多。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其他人员占用或在职不在岗的现象比较突出, 能在岗的也大多缺乏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需要探索更为长效的实现策略。因此, 必须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制定或出台一些有力的政策措施, 努力构造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一) 增强领导的文化自觉。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文化工作的特性, 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竞争中的作用, 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要公共文化建设, 像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经济权益那样重视维护人民文化权益, 凝心聚力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从而使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落实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相协调。要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置,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 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上级党委政府每年都要对下一级党委政府进行文化建设实绩考评;要实行政府向人大报告制度, 每年报告一次文化工作情况, 提高政府推进文化建设的效能。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二)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要深入研究当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有哪些文化需求, 这些需求都通过何种途径来满足, 其中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了哪些作用, 又有哪些新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通过供需对比来设计我们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强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 科学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指标体系, 同时要按照分级建设的原则, 明确市、县、镇、村一级一级的责任, 从不同层面抓好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集中财力, 重点抓好主流媒体、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重要的高雅艺术场馆、重点文物保护等硬件建设, 抓好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重要艺术团体、重大艺术节庆等软件建设。同时, 积极协调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等, 将其所拥有的影剧院、图书馆、文体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做到资源共享, 解决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制定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都必须按照规划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 方便居民就近快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 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加快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 缩小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差距。
(三)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政府必然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未来,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突破“官办文化”单一体制,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四) 提高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水平。能否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应该说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目标。没有持续不断的文化产品供给, 再好的设施也是摆设。没有好的服务, 群众也很难享受高品质、便捷的公共文化。一是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 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做大做强示范性、导向性文化活动, 让群众更多地关心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 要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 由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承担, 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低价演出或放映, 保障和实现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 多创作出版符合“三贴近”、群众买得起的文化产品, 降低文化消费的门槛。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团体、民间艺人从事文化艺术服务, 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创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地方特色、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同时, 做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在抓好公办文化活动的同时, 本着“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原则, 面向社会办文化。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 引入竞争机制, 推动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 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视野,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三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调研中, 我们发现有的地方文化设施建得不错, 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服务跟不上, 造成群众不能便利地享受到文化服务, 影响了文化设施功能的发挥。基于此, 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以人为本, 进一步加强管理, 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 使群众能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各种文化服务。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 分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 从制度层面抓好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同时, 要简化服务流程, 延长服务时间, 努力为不同的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3
关键词: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投入,各地基层文化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文化活动场地扩大了,文化设施更新了,农民文化娱乐中心开办了,村级图书室也建起来了。就南康市而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站有23个,村级文化娱乐中心156个,村级图书室或阅览室122个。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文化设施的建成基本满足了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需求,也促进了农民综合素养的提高。顺应改革大潮的新形势,各地农村也显现出一派新气象。当然,与过去落后、愚昧、无知的旧农村相比,我们是进步了许多。可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块,文化建设的改善应成为当务之急的事。
1 现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异明显
由于地方部门及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在资金投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差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也截然不同。笔者所在的南康市,近十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较快,力度较大,整体情况较好。像邻近赣州市区的潭口镇、龙岭镇,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活跃,人民生活相对富有,乡镇与村级领导也重视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开展频繁且效益明显。潭口镇文化中心站被评为了全国先进,该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图书阅览室25个,每年举办大小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达百余次,如春节中国象棋擂台赛、每月广场“玉潭欢歌”文艺演出、正月鲤鱼灯彩表演等已远近闻名。文化活动的丰富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而相对偏远的地方如浮石乡、朱坊乡、隆木乡等,几个像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找出,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群文活动。
2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向多元化发展
在大多数人眼中,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非就是设几个文化服务点、建几个图书阅览室、放几场免费的露天电影等。应该说,过去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较低,因为那时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何谈文化娱乐与享受。但是现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来追求文化享受,已有的文化设施已然极不够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然成了当前的一大课题。
2.1 应争取各级部门和领导重视,确保资金投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行政村落,少说有上千人,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该在村级文化设施中配备有中心文化活动站、图书室(藏书量3000册以上,能不断更新)、报刊阅览室、科学文化知识讲堂等,有相应的文化工作者(或外聘),能经常性与其他村落开展文化交流。目前许多农村,上述设施不够完全,也有许多地方文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所以跟不上时代步伐。
2.2 应建立起村级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确保村级文化活动有序和连续进行,实现文化效益。现有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并且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虽然有地方经济低迷的影响,但人为因素造成文化活动的蔽塞也较明显。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表现和享受,所以人的主观因素占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大方面。如果能够固有文化活动场所、固有文化工作人员、固有文化活动内容,那么,村级文化建设便能上一新的台阶。
2.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文化工作队伍,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在农村,一般来说退休教师、村干部、老党员影响力、号召力较强,而且有文化,有工作热情,也有工作责任感。可以说,他们是较为得力的人选。要将这些人用起来,调动他们参与村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 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做到“四要”
一要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积极作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把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街道)和村级文化建设的比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来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当然,广大农民群众也要不断发挥主体主导作用,在文化主管部门整合人才、配备资金、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和发展新的文化事业,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三要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农村文化活跃,队伍建设是关键,针对农村文艺骨干人员少的实际,要加强对现有文艺队伍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要向农村不断输送文艺专业人才,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自主培训等活动。此外要下大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4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了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建设蒸蒸日上。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均有所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中,重庆市坚持贯彻中央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速,加快建设。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1999年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05年,全面完成3393个已通电行政村和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十一五”期间,采取有线建设和无线覆盖、地面数字接收3种方式,全面完成4110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2010年,市政府部署实施了“响通”攻坚行动,要求
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前,为100万户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7万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在39个区县(自治县)、872个乡镇(街道)、8967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截至2010年年底,已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65万套,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5万台,在24个区县(自治县)、423个乡镇(街道)、4083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安装终端2.6万余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1%、97.39%。
二是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工程于2006年启动,计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截至2010年,1个市级分中心、42个区县(自治县)支中心(包括市少儿图书馆及涪陵少儿图书馆)和896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已建成683个,剩余156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同时,积极推进共享工程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超计划建成街道服务点36个、社区服务点244个,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建服务点28个。三是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市级层面,建成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红岩魂陈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总投资16.16亿元,建筑面积71.58万平方米。区县(自治县)层面,重点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市委三届
五次全委会以来,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文化馆新建或改扩建15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5个,其中一级馆2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4个;41个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20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6个,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l个,新建或改扩建博物馆14个、影剧院17个,总数分别达到35个、56个。乡镇(街道)层面,2006年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建839个,截至2010年,已建成809个,剩余30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提前实现“到2012年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目标。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目前,全市8967个行政村均已配套文化活动室。
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放映75万场次,观众2.4亿人次,其中2010年放映17万场次,观众4817万人次。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72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776套,平均每11.6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每18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的目标。
五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2007年,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部分区县(自治县)启动试点工作。到2009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
1400个、书刊外借点4150个。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后,市政府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10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书刊外借点16150个。每个书屋均配备图书1900余册、报刊20余种、音像制品200余张,每个书刊外借点配备图书150—250余册。
三、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据调查数据表明,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二是还有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四是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益日益增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迅速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然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仍然十分贫乏。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这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3、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文化机构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
4、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完备法律体系:就公共文化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两部法律
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鉴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公益性惠民工程,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参与。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1、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全民的参与,就需要唤醒其公共文化意识,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3、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个基层文化协会的管理,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搭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5
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省的部署,我市自今年以来全面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莒县、五莲县已经建成了县级支中心,东港区、岚山区、日照开发区支中心正在建设中;全市80%以上的村建成了基层服务点。乡镇、农村的做法是,同党员远程教育基层点相结合,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接受合播放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实现了二者的共建共享,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随时点播收看精彩的文化类节目。如,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投资170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戏台,添置了多媒体投影机,每晚7点至9点定时播放“共享工程”内容;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王家庄充分发挥服务点的功能,向农民群众播放科普知识和文化类节目;莒县招贤镇董家坡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5000㎡的文化广场,并在广场安置了大屏幕背投电视,接通了共享工程节目信号,每天晚上向村民开放;五莲县许孟镇院西村共享工程与党员教育、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瓜菜销售“四位一体”,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平台;日照开发区车家村服务点配有20多台微机,有专门的管理员,每天对村民开放。共享工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力保障了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2.6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6.71亿元,市级投入23.5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2.45亿元。首先保障文化事业投入法定增长。全市各级财政把文化事业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和超收收入分配均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一2008年,市财政对文化投入高速增长,累计投入25.29亿元,年均增长65.51%。其中,市级财政文化事业投入11.54亿元,年均增长76.24%,超过“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
长幅度”的规定。其次是要支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投入3.6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58亿元,市级投入1.33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0.7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2.8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2.11亿元,市级投入0.63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0.12亿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投入1.19亿元,其中:中央投入0.7亿元,市级投入0.37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0.12亿元;农村电影惠民放映投入1.98亿元,其中:中央投入0.45亿元,市级投入1.3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0.23亿元;农家书屋投入2.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6亿元,市级投入0.5亿元;市财政还投入“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1.75亿元、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6.16亿元。
3.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积极开展。调研中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各区县、各乡镇都有电影放映队,对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电影业的逐渐萎缩,到目前乡镇电影放映队已经所剩无几。东港区原有的10支放映队伍已经全部解散,现在主要依靠电影公司给予提供放映服务;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开发区现在能坚持放映的共计也仅有15支队伍、29名放映员、18台放映机。在财政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开拓市场,通过“影企联姻”的方式,由企业出资组织放映,老百姓免费享受电影服务。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提供了电影服务,又宣传了企业,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006年全市共放映农村2030场次,2007年前三季度已放映1900场次。
4.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步展开。由于国家、省关于农家书屋建设的政策刚刚出台,目前,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也只是处在起步阶段。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措施,充实藏书,已建成具有农家书屋雏形的各类图书室、阅览室等共计200余个,总投资为334.56万元。其中,有电子阅览室的共有44个,占21%。最近,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等15部门根据中办发〔2007〕21号文件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阅读”工程,建设“农家书屋”的意见》,对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07年我市以莒县为试点,在全市建设50个示范“农家书屋”,以后每年递增建设100个,到2010年全市30%以上的行政
村建成“农家书屋”和农民自助读书组织,力争到2015年“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
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未能实现均衡发展。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明显。从公共文化设施看,区明显好于县(自治县)。全市19个区的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8.6万平方米,而21个县(自治县)的文化馆建筑面积只有4.9万平方米;19个区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21个县(自治县)的图书馆建筑面积只有5.3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受服务范围影响明显,“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很难真正实现。
2、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有效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公共文化产品的新形式、新内容不多,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从公共图书馆藏书来看,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0.32册,低于全国的0.42册;从电视和广播覆盖率来看,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位于全国第19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位于全国第23位;从欣赏演出来看,全市每村每年只能看半场戏。
3、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
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人员年龄偏大,观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陈旧,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需要。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调研组的专家认为,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人员均应在15人以上,才能
基本满足工作需要,而我市尚有5个文化馆、20个图书馆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至少应该配备人员3300名,目前仅到位2821名,高级职称只有37人,占1.8%,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等现象较为突出。
三、关于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设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按照“网络健全、覆盖城乡”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继续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十一五”后续项目建设,同时规划“十二五”新的十大文化设施。国泰艺术中心、市群众艺术馆、重庆国际马戏城、自然博物馆等“十一五”后续项目力争在2012年全部建成。“十二五”新规划的十大文化设施项目,力争2015年建成红岩教盲基地、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中国重庆抗战文化博物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园、重庆工业遗产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总馆、重庆电影集团影视基地等7个项目,推进主城区“三大文化艺术中心”、“十大书城”、重庆艺术学校项目。
2.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积极探索建立以乡镇为主、市县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保障体制,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由市文化局负责监督资金利用情况;县级财政根据市里的补助,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其他资金由乡镇财政资金解决。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
化服务投入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6
尊敬的、: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根据安排,现我就岳家庄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下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乡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幸福和谐岳家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乡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等为依托,不断推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是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目前我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该乡镇综合文化站目前暂设臵于岔河社区,根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要求,七月底将搬至乡府东临原计划生育指导站,该处为独门独院建筑,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搬迁后我乡将拨付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升级改造,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有互联网经营场所1处、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个(1个在建)、体育器材30余套、篮球场2个,全乡23个村建有农家书屋、有23个村级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5个,实现了100%全覆盖;拥有各类图书近35000余册,各种科技、娱乐音像制品2500多盒(套)。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乡有线电视入户5998户,入户率达到81%。(去掉低保户、常年外
出打工户)乡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全部实行免费对群众开放,每年定期免费为各村(社区)农民群众放科技电影、故事片。布局合理、覆盖城乡、便民亲民的大众化的公共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乡的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开展。今年以来,全乡25个村共送戏下乡、电影下乡30余场;同时,群众还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自发组织开展健身舞、秧歌舞、打腰鼓等活动,重大节假日、春节期间,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并积极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
三是扶持培育群众艺术团体,群众文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近年来,由于市、乡的重视扶持,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文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我乡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4个,其中张家村梆子剧团已有260多年历史,已作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上报,该剧团是由爱好曲艺的农民自发组建的,团员平均年龄65岁,最大的已经93岁,他们在农闲时排练节目,市广播电视台曾对该剧团做过详细报道,该剧团演出的经典剧目《虎狼子》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们将联合计生部门,将《虎狼子》在各村巡回演出,这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将是很好的一个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运转困难。我乡各村基本没有集体收
入,因此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能力有限,各村图书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及时更新,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急待解决;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文体活动广场的运营管理,尽管乡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但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较少,专业文化人才匮乏,服务手段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最后,我们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改善文化民生,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7
——模式多样,风格迥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合作模式;“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东莞图书馆实施模式;嘉兴多方投资建设图书馆模式等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等。
——经验交流,多层探索。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各地的文化经验,建立以文化生活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在国外,墨尔本将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发挥图书馆在全开放空间的基础作用,为人民提供多种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多点关联,资源整合。纵横模式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关联企业、高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为全国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廊坊市图书馆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范围,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目前,廊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有了质的改变:
一是图书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辖2区2市6县,建有两个一级图书馆,一个二级图书馆,两个三级图书馆,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虽尚未定级,但其高标准的配置,高水平的服务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还有两个县、区由于历史欠帐等原因,先前存在阵地设施缺项的情况,随着示范区创建过程要求,也在逐步得到落实,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均配置的局面。在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中,建设有综合文化站105个,均配备了40平米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全市四分之三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样配有农家书屋。
二是服务水平质量提升。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较示范区创建前提升幅度巨大。
三是人力资源充足保量。充分对各县(区)的公共图书馆配备独立编制工作人员,两家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合建,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同时,全市的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通过聘用、返聘等多种手段落实了有3名专职人员。
四是经费保障幅度提升。廊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列入每年的开支预算,并针对购书、设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列支。
一、廊坊图书馆支点框架
廊坊图书馆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常规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点地位添砖加瓦。
(一)“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
“书香廊坊”主要包括廊坊文化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文化活动等四大部分内容,形式上有沙龙、讲座、故事会、荐购会、主题活动等等,2015年共计举办30多场活动,参与读者超过3000人,丰富了廊坊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二)“文化体验大讲堂”系列活动。
文化体验大讲堂本身也属于读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但是该内容以讲座形式为主,以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主导,充分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参与的人群进行理论性的引导。
(三)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在日常服务中,前台有专人盯岗,并设立了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休息区配备有检索机。馆内设有儿童、社科、文学等11个公共阅览厅、借阅室,均有专人负责。图书馆中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四)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廊坊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由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组成,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至今,在市区试点建成1个县级分馆、3个社区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联盟、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结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二、廊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点地位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
(一)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廊坊市图书馆在通过构建“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之下,形成了全市范围市县两级、政企共用、社区互联等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高质量维系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督促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廊坊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质。
(二)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为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共享性在馆内专设了残疾人通道、盲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多个特殊人群的借阅厅(室)。
三、廊坊图书馆搭建支点地位的可行性
(一)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符合本地实际。
廊坊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南方总分馆建设模式多有不同,可作为中部地区的示范。如分采分编、人员分管等,虽然不如南方标准的总分馆更具可控性,但这种模式更符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实践性。
(二)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作用。
我市在全国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这是紧密型的联盟建设模式,突破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间的壁垒。
四、廊坊市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创新亮点
(一)拓展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读者利用率。
廊坊市图书馆在此背景下,着重考虑现代人群的需求、生活方式,利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微信、短信、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云报屏等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利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全天候服务等。
(二)打造品牌活动,共享图书馆文化服务。
支点搭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强化,更要注重活动软实力的开展。廊坊市图书馆以打造“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为基石,推动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延伸与拓展。“书香廊坊”以市图书馆各个场馆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软实力,推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
[2]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40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篇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强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所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其建设存在着多方面问题,包括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文化队伍建设不足等。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需求;文化建设
一、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得以巨大提升,温饱问题一直是中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一直将经济发展作为目标,追逐GDP的提升,即而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至于各级政府机关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忽视了基础文化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将经济指标作为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准,很少提到文化发展。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资金较少、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日益显露,其中分布不匀问题尤其突出。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当前群众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这些文化需求的特征也逐渐明显,包括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样化等。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不利于人民的精神文化的丰富。对群众文化需求信息的收集面不深不广,导致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一是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类型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市的文化供给主要以送文化下乡为主,从基层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如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图书流动性不强,下乡电影院线热映大片少等,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二是精品力作匮乏,多层次的文化供给不足。例如,缺乏有代表性、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原创作品,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城市文化品位有待提高,高水平、上档次的文化精品引进不足。三是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不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特别需要保护。
一切从实际出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如此,要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为标准,满足其需求。随着各式各样的文化产业的兴起,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多样性,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应该追求多样。各个部门应该多关注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加大调研的力度,从而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公共文化资源和设施,同时也要注重要合理配置,避免形式主义。
三、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差异的加大而差距加大,城市和乡村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提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尤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少,资源少,质量不高,导致文化事业进展不顺利,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城市就,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远远赶不上经济,有些偏远乡村的文化事业甚至出现了落后的现象。有些农村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上只是为了应付国家下达的任务,并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其发展,而城市却在大刀阔斧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这就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加大。
农村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应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超过50%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势不可挡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很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有的地区有这种活动场所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不曾开放,里面的基础设施村民们不能共享,包括文化艺术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报刊图书等也是如此。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存在着不达标的现象。国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格是有明确标准的,包括面积,配套设施,文艺活动所需器材,报纸书刊等,但是很多地方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面积大都不足。尤其北方冬季特别冷,需要取暖设备,南方夏季特别热,需要降温设备等。书籍期刊等读物有些也是破旧不堪,日期久远,毫无观看价值。这些基础配置的供应已经跟不上农民的需求,而有些已经有的物品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能成为摆设。综上所述这些问题已经使得有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于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
四、文化队伍建设不足
1、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和从事文化事业的单位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人员没有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意识,他们不必害怕优胜劣汰,这样就导致人员数额满,优秀的人才进不去。这样不利于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交流使用带。对文化队伍的培养缺乏财力支持和保障,各类专业人员无法得到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一些地方没有建立人才培养、使用的目标和计划,更没有资金投入,文化艺术活动相应地幵展得较少,没有搭建起让文化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难以发挥作用,事实也造成现有的人才资源浪费。
2、文化人才存在城乡结构性不平衡。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美术、书法、文学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大多数是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学校教师,乡镇一级为数甚少。农村文化队伍在音乐、歌舞、戏剧、民间艺术方面人才不济,不利于开展文化活动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冲击,农村文化阵地显得更加薄弱,人、财两难,文化专干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地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造成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人才奇缺的现象。全市大部分乡镇是有阵地、无文化专千,或有文化专干无阵地。即使有文化专干的乡镇,基本的人头经费也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所需经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推荐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09-06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05-2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典型材料08-12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07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10-06
公共文化体系10-29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6-17
基层公共文化体系06-05
创建公共文化体系示范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