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2024-06-18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精选12篇)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1

摘要:对于基层文化辅导工作来讲, 其是服务基层的关键途径, 同时也是指导基层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条件, 是增强基层文化建设, 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构成部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对于基层的文化从业人员来讲, 既是一次机遇, 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基层文化辅导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相应改进方法, 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 丰富百姓的生活。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化辅导,资源整合

我党的第十七届七中全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 其中重点强调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从而突出了我党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于文化馆来讲, 其是建设公共文化系统中的关键内容, 需要全面发挥其功能, 保障好民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以下简要分析了基层文化服务的相关内容, 仅供参考。

一、当前基层文化辅导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 基层文化辅导的力量较为薄弱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 民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趋于专业化、标准化及普遍化。社会中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基层的文化辅导工作有着更多的需求, 为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但是, 很多文化馆依旧沿用以往的工作模式, 文化辅导工作以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 落后于社会发展。如果仅依靠文化馆当前的工作人员进行辅导工作, 很难完成任务, 无法满足社会对文化的需要。

(二) 基层文化辅导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 基层文化辅导团队的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 业务从业人员趋于老龄化发展。因为多种原因, 很多文化馆长时间没有接纳新人, 一些年轻的、专业技能熟练、文化素养较高的干部无法参与到文化辅导团队中;其二, 从业人员的学历较低, 专业技能相对薄弱, 无法胜任当前基层文化辅导工作;其三, 基层部门中行政管理人员、业务从业人员及文化骨干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相反, 很多地方的社区文化较为闲散, 没有人员进行整合, 严重浪费了资源。所以, 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激励更多社会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基层文化辅导的队伍中, 贡献自身的力量。

二、对基层文化的辅导资源进行整合

(一) 激发基层文化爱好者的热情

对于基层的文化爱好者来讲, 其主要包含文艺骨干、民间艺人、自愿者等。他们长时间工作及生活在社区中, 拥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工作经验及服务基础, 是建设基层文化的精锐力量。基层文化辅导的工作重点就在于让这些人积极的组织民众进行科学、高效、健康、良好的文化活动, 他们不仅作为基层文化的辅导目标, 同时也作为资源开发的人员。例如:在重庆市的某区域文化馆, 就整合了很多文艺骨干, 创建了“文化指导”团队, 有步骤、有规划的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增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 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 再让他们加入基层文化辅助工作中, 就形成扎根基层的文艺辅助团队, 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现今, 已经产生了辅导系统, 提高了基层文化辅导的质量及效率。

(二) 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引导与帮助功能

伴随着基层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 民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及文艺水平的标准越来越高, 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同时还可以同周边的高校、大学等进行合作, 尽量为专家、学者创建深入基层的机会, 让他们对基层文化辅导工作进行指导。另外, 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中, 增强他们的实践经历, 从而不仅处理了辅导团队人员老龄化问题, 同时又创建了一致富有能力、高素养的青年辅导团队。

(三) 创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文化馆应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 创建一支以文化馆为领导, 专业人士为骨干, 社会各界业余力量为候补的基层文化辅导团队。并以此为基础, 创建一个覆盖社会艺术培训、基层文化指导、未成年人文化辅导、农民工辅导等内容的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其主要负责对基层文化的辅导模式及方法进行研究, 编订年度计划、辅导规划, 同时依据真实情况对组织内的成员进行培训。设定专人负责进行联络工作, 及时了解并掌握辅导的进程, 找寻其存在的不足, 并及时对辅导中心进行调整。另外, 应确保辅导团队的专业技能及文化素养, 不断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创建基层人才培养计划, 利用网络技术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从而确保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四) 对社会自创的文化活动进行积极引导与帮扶

伴随着基层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 社会内也产生了很多自发的文艺队伍、文艺个人及自创的社戏、文化大院等活动。这些队伍及活动高效的汇集了一些喜爱文艺的人员, 进行健康的文艺活动。例如:在湖南省的施家梁镇施家村, 就有居民自创了农民的合唱团, 在天府镇, 也存在自创的市民艺术队伍。在文化馆获取此信息后, 主动登门为其提供服务, 帮助民众规划活动流程、培训表演人员、编创节目, 进行彩排等。在2011年的农村文化进社区活动中, 他们大显神通, 获取了良好的效果。再例如:在某市的公园、街头, 经常活跃这一些文艺爱好人员, 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活动, 他们多为该地文化馆中的骨干分子或者社区、街道的民间合唱队伍, 利用他们积极的热情与饱满的态度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文化馆对社会自创的文化活动进行引导与帮扶有助于更全面的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有助于团结民众与基层人民的心, 从而提高基层文化的辅导质量及效率, 丰富民众的业务文化生活。

总而言之, 想要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 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遵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需求, 增强整合基层文化辅导资源工作, 创建一支技术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基层文化辅导团队, 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文化辅导服务, 从而提高辅导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国.陈敬良.农村出版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及其评价指标研究[J].现代出版, 2013 (02) .

[2]张良.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1 (07) .

[3]何金玉.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例[J].丝绸之路, 2011 (14) .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始终放在城乡社区、始终放在基层,始终放在“服务”上,以大力推进街镇综合文化站(文体中心)和城乡社区文化室建设为龙头,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工程建设为一体,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旅途中走出了“南京步伐”,即:“以政府主导,以民间社会组织为主体,以全民普遍参与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和《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文化工作的实际,提出加快推进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让全市人民共享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2、奋斗目标。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2010年,努力形成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网络设施比较齐全、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比较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和文化南京建设相适应。

二、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以“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为目标,采用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和卫星补充等方式,扩大对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基本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地面电视、直播卫星交叉混合覆盖。彻底解决好全市“盲村”广播电视的覆盖,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户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对经济欠发达街镇、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防止“返盲”现象的发生。探索以接收直播卫星等方式来解决南京部分偏远山区、圩区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的路径,加快对区县近30万户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农村5万多贫困户广播电视的全覆盖;通过加强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确保农户能够收听、收看到4套广播、8套电视节目。同时,理顺区县有线电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区县为中心、街镇为基础、服务广大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运行维护体系。增加广播电视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南京广播电视台逐步开办农村频道、频率,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各县和涉农区广播电视台应当加强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积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和资讯服务,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由文化部门负责牵头组织,采用分级投入、共建共享、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机制,建设以金陵图书馆为龙头、区县图书馆和文化馆(站)联动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县级分中心,带动街镇及城乡社区服务点的建设。到2010年,实现各区县建有分中心。结合“街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统筹安排街镇基层服务点建设;通过与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完成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实现“村村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建成南京市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与服务的虚拟专网,实现文化信息共享资源与南京自建特色信息资源在同一技术平台的发布和开放,市级中心和区县分中心的数据库资源共享、跨库检索和书刊借阅通借通还、在任何服务点在线查看全文资料、电子图书、学术期刊及自建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等资料等功能,使南京文化信息数字化资源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总分馆制”和“图书馆流动服务制”,建立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定期送图书到街镇和城乡社区。

5、街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全市114个街镇综合文化站的提档升级,按照目标任务责任书要求达标创优;加大对全市217个尚未建立文化室的城乡社区的扶持力度;区县文化馆面积不低于3000—40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不低于1500—2500平方米;街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不低于1000—2000平方米,并集图书阅读、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老年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100—200平方米。街镇综合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实行全额拨款,单独建制,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文化市场的职能,其业务由本区县文化局指导,日常工作由街镇政府管理。要落实街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每站必须配备1—2名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街镇综合文化站要创新管理机制,开展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升级活动,按照国家一级馆的评估定级标准,从场馆面积、藏书数量、数字化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逐项落实。街镇综合文化站要达到“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经费)。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要明确由专人具体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全市每万人公共图书藏书量不少于1.6万册。2010年全面实现全市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城乡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文体中心)的目标。

6、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的改革。推动国有电影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和院线制、股份制改造。培育发展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放映新主体,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广告宣传、设备维护等领域。完善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推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将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放映纳入政府公益性放映的范围。加强农村电影设施设备建设,在实施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中,统筹解决电影放映场所及相关问题。在全市实现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加快对各区县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工作,到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

7、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整合现有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帮扶全市191个经济薄弱村建设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可使用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配备图书不少于600种、12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50种,配置电脑、电视机、DVD机等设备,并有相对固定、具有基本图书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到2010年,在全市农村所有社区建成农家书屋,加快推进农村书报刊发行网点的建设。

8、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程。完善市、区县、街镇、城乡社区四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建设,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宣传推广等方面搞好服务,让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倡导“社会体育社会兴办,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兴办公共体育事业,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品牌化的进程。到201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其中城镇达到60%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占总人口的85%左右;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96%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每万人达到12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03年底的0.94平方米上升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0.4平方米。

三、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

9、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区县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街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各级各类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和广播电视台(站)、互联网的公共信息服务点和卫星接收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在城镇主要街道、大专院校、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规划建立党报阅报栏、售报亭。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宾馆、机场、火车站、客轮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要摆放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党报党刊供读者阅读。

10、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要发挥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在公益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的都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实现全市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共享。

11、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进一步加大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尊重艺术规律,树立精品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加强策划和资助,集中精力,精心打磨,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鲜明个性、艺术水准上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逐步增加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加强“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12、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和军营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先进文化进社区、特色文化进乡村”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纪念日都应当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动员离退休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到基层提供志愿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创新群众文化内容,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歌咏、读书、朗诵、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市读书节、南京市学习节、“文博之夏”、市民学堂、“金陵五月风”文学艺术节、金陵合唱节、名家讲座等品牌活动,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南京人文资源优势,力争承办集聚效应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国际性、全国性重大文化品牌活动。

1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鼓励多出快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建立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探索发展网络出版、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新路径。加强中国南京网、龙虎网等本市门户网站建设,充实拓展网上外宣内容,打造一批对外宣传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14、提高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要发挥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新闻传媒业、出版发行业、影视制作业业、演艺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数字传输业、会展博览业、工艺美术业、休闲娱乐业、教育培训业、印刷复制业、体育健身业等重点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撑。各类文化企业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生产更多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丰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鼓励兴建大众化的影剧院,鼓励经营单位薄利多销,改变票价过高、群众消费不起的状况。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发农村出版物发行、演艺、电影放映等文化市场;鼓励、引导农民和社区居民自办文化阵地。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15、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政府投资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图书馆和街镇综合文化站等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不得挤占和挪作他用,已被挤占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已被挪作他用的应当限期坚决予以收回。对政府兴建的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积极探索“国有民营”的新路子,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行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文化设施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1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共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要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全市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

17、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积极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发展和传播网络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以金陵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龙头,加快区县图书馆与各地公共图书馆的联网步伐。加强区县图书馆镜像站建设,增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输、存储和供给能力,为基层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加快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建设,推进城市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改善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效能。积极推进数字化出版、印刷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应用,构建数字化出版物的生产、传播和网络平台。加快建设全市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五、切实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18、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南京的高度,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部署,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分工负责,党建、人事、司法、农工、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对口挂钩帮促“一区两县”(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工作,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以及创建文明城市(街镇、村、社区、单位)和文化先进县(街镇)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主动协调财政、人事、规划、土地、税收、建设等部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顺利建设、正常运转和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市和各区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实现从以办文化为主逐步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以管理直属单位为主逐步向以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更应当把公共文化服务变为一种责任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9、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制定和出台《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经济政策》,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工商管理和价格政策、文化设施建设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每年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十五”时期。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市级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0.8元,各区县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所辖街镇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5元的标准计提专项经费,由文化部门用于开展公益文化活动。改进投入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的规定,严格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从事娱乐业、广告业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机关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时一并征收。全市要把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市和各区县财政继续设立和完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2005年实际拨付数为基数列支出预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赞助、合作等形式,支持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对捐助者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和奖励。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益性文化领域,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0、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实施。编制《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影剧院、新华书店、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报批。市规划、国土、建设、文化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依法办事,加强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依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的规定和规划的要求原地或就近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配套建设,在老城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农村居住地集中建设等规划中,要根据人口数量、地域规模等实际,建立相应公共文化设施。在区划调整、镇村和社区合并中,原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要继续保留并充分发挥作用。到2010年,在全市城乡社区形成15分钟文化休闲娱乐圈。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3

一、乌鲁木齐市推进政务热线整合的现况与成绩

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自2014年起,逐步开始推行政务热线整合工作(架构见图1),先后将12358价格监督热线、12350安全生产举报热线和12319公共服务热线整合。2015年,作为为民办理100件实事内容之一,又进行了12345市长专线和12319公共服务热线的整合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乌鲁木齐市城管指挥中心负责的12319城管服务热线(以下简称“12319热线”)成立于2005年,经多年运转,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设施环境,有较强的专业人员队伍,市民认可程度较高,2014年受理求助13万起,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因此热线资源以12319平台为基础进行整合。具体方案如下:

在呼叫接听环节,将12345市长热线等与12319平台融合为新的呼叫平台,实现呼叫号码并线接听,不同号码呼叫实现语音汇聚,各号码仍然独立存在,由公共服务指挥中心承担全部12345、12319、12358、12350等语音呼叫接听工作。

在业务处理环节,采用三种方式:

一种是实现12319热线业务协同处理系统有效再利用,在12319热线服务平台协同办公系统中设置新的受理项目,将其他热线的转办单位列为协同办公系统的二级或三级协同单位,将其他热线的各类标准、法规及其他资料导入热线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热线服务平台协同单位利用网络办公系统,实现案件办理、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更改系统配置达到借助现有12319平台实现所需基本功能的目的。通过分工合作,公共服务指挥中心负责语音接听、案件受理、案卷派遣、回访审核和系统运行保障工作,各专业部门负责受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相关案件的处理和标准法规的汇集整理工作。

另一种是利用其他热线原有业务处理系统,打通呼叫平台与各热线业务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做到信息无缝衔接、流转顺畅。公共服务指挥中心负责语音接听、案件受理等环节的工作,案卷派遣、回访审核,监督考核等环节由其他热线负责单位继续承担。

第三种是以受理单据热线被叫电话号码进行分类,受理的单据通过热线被叫电话号码自动进行分理,进入各热线管理部门的子平台系统中。各热线管理单位登录自己的热线管理子平台,可以独立进行案卷派遣、回访审核、监督考评等管理功能。

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由不同的热线管理单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充分利用了既有资源,兼顾了不同类型单位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配性,有利于热线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后收到的效果

整合后的热线平台运行顺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热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程度得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热线平台由城管指挥中心专职受理人员承担,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亲情化服务。目前日均受理市民求助400余起,办理率达到97%以上,群众满意率95%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完善了面向市民的统一服务平台和立体服务网络

政务热线服务平台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服务系统,将政府系统所有职能统一到一个服务平台上,其内容涉及城市水电气暖、市政市容、公交客运、环保绿化、规划执法、房管物业、质量安全、医疗教育等多种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为市民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亲情化的综合服务,关注市民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呼声,解决公共服务工作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宣传政策法规和各部门服务职能。政务热线服务平台成为涵盖业务范围大、涉及地区广、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的体系,成为面向市民的城市立体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市民办事中遇到的部门迷宫和程序。

(二)实现了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广泛参与

广大市民通过政务热线服务平台实现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广泛参与,以往的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以上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封闭性,评价结果不能适应开放的城市环境和数量众多的城市居民对城市功能的需求,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反映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政务热线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价引入了老百姓作为参与评价的主体,实现了全社会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结果最终由广大市民决定,只要有市民报告信息,就会产生一个从问题发生到最终检查验收的全环节封闭式管理流程,任何人都推卸不了,对公共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价有了质的改变。由此带来了一场公共服务的效能革命。

(三)变管理主体的分散为高度协调一致的协同工作,初步构建了“大服务”格局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日益精细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专业分工不断增加,参与公共服务的单位、部门越来越多,且彼此之间许多时候没有隶属关系和利益往来;二是公共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新生事物和新增问题不断涌现。从乌鲁木齐市目前的政务服务热线体系来看,共有二级协同单位91家,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在区域、职能、专业、层级组织下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公共服务工作需求,难以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目的。政务热线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对所有参与公共服务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在政务热线服务平台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即使公共服务单位的多样性和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也充分做到了职责明确、对象明确、标准明确,使整个公共服务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动整体。

nlc202309032048

(四)政务热线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开展主动、长效式、可持续性的服务

乌鲁木齐市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网格化管理监督员负责每日对责任网格进行巡查,对网格内的事部件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集、上报,实现了政府部门对城市的主动和长效管理,弥补了传统模式下单纯依靠热线收集公共服务问题的局限性。网格化管理的运行,使得大量易被忽略又客观存在的影响城市服务、市民生活的问题得以发现和解决。2014年,网格化管理共处理问题25万余件,包括绿地护栏、垃圾箱、防撞柱、交通护栏、街头座椅等公共设施损坏部件问题,以及暴露垃圾、乱堆物料、道路破损、架空线缆损坏等事件问题。网格化管理的机制使得此类问题在“市民投诉前,领导指示前,媒体曝光前”被及时上报并处置完毕,将各类问题还处在早期状态时就得到处置,消除隐患,避免了对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加强,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节约了大量资金和管理资源

政务热线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零成本整合,政府未投入新的资金与编制。根据粗略计算,按照每条热线300万元的建设费用,每年90万元运行费用计算,已经整合的四条热线总共可为财政资金节约900万元建设费用和每年270万元的运行费用。未来随着更多的热线被整合,经济效益还将进一步凸显。

三、强化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工作的建议

政务热线在方便市民诉求、助推经济发展、加强效能建设、服务领导决策、展示政府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政务热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发展,为维护首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热线平台建设,深化资源整合,政务热线服务平台要加大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要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各类新型受理渠道,加大短信平台、网站、微博、微信、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的建设力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力度,发挥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直播间的作用,加大宣传沟通力度,提升政务热线的品牌影响力。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加快建立完善信息知识库,完善多语种服务,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和个性化服务;要健全统一高效运行体系,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多渠道对接;加强与非政府类服务热线沟通,建立完善协作关系。打造以政务热线平台为中心,各级承办单位为支撑,联系紧密、运转顺畅、办理高效的热线工作体系。

要加强对舆情信息的综合研判利用。充分发挥热线平台渠道畅通、联系群众便捷、听取民意直接等优势,切实把群众诉求、意见建议作为助推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决策信息来源。特别要认真归纳整理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和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呈报市领导决策参阅。同时积极探索依托热线平台开展民意调查、政策宣传、听证纳谏等服务功能,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扎实做好群众诉求办理工作。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处置方式。一是直接办理。对群众反映的简单诉求,由热线平台直接答复或通过“三方通话”的方式当场处理。二是分类转办。对即时无法处理的问题,实行案卷转办的方式处理。由承办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限期办结。三是归口协办。对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 热线平台要认真整理汇总,按照归口分工的原则,报送分管市领导批示,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等方式研究处理。

各承办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力求实效;对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改进;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抓紧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对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耐心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与进行思想疏导相结合,积极有效开展工作。

切实做好协调督办和回访审核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对热线办理情况的协调督办力度,对群众诉求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严格落实督办制度。要及时对承办单位办理结果进行核实,并了解群众满意度,将各承办单位的工作绩效评价权力交给群众。

政务热线平台要与应急办、公共设施应急指挥部及各专业应急处置机构等建立联动机制,遇到通过热线平台反映的涉及重大灾情疫情、极端气候、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等应急突发性事件,要协调有关机构快速响应、协同联动、高效处置、及时预警,将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责任编辑:赵静)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4

关键词:高校文化资源,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

0 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之一。而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辐射功能, 可以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 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 才能促进彼此之间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1 高校文化资源的内涵

高校文化资源是指高校可供主体利用和开发, 并形成文化实力的各种文化客观对象, 包括前人所创造积累的文化遗产库, 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形式库, 以及作为文化活动、设施与手段的文化载体库等。高校往往是其所在地或施教区的文化教育中心[1]。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农村公共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 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3]。

3 高校文化资源具有新农村文化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3.1 高校具有服务新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

高等院校既是区域概念, 又是类型指称, 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 并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学校[4]。高校因其特殊的区位和人才优势必然成为该地区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高校不仅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 还具有社会服务功能, 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几年来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更加重视其社会服务的功能。

3.2 高校文化资源可以提升新农村的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建设, 更要加快软文化跟进的速度, 但就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氛围和农民的思想境界而言, 农村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 需要较为先进和主动的文化介入, 引导农村文化的发展。因此, 高校文化资源作为一股强大、灵动性较强的文化形态很好地介入到农村文化中, 势必会掀起一阵农村文化改革的风暴, 对旧的封建思想, 革除弊端, 消除迷信, 在新文化的引导下, 用科学改造和武装农民的头脑, 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 使广大农民更有能力和信心, 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3.3 高校文化资源可以提升新农村的文化知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70℅以上, 因此, 农村的发展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点。而面对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大国,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农村人口文化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着力点。而就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来讲, 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较低, 文盲、半文盲以及辍学在农村, 尤其是偏远农村还普遍存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运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用已是有目共睹, 世界的农业生产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 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 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 引进和利用高校的科技、文化, 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知识,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

4 新农村建设需要公共文化服务

城乡二元化是我国社会结构的矛盾之一, 导致了农村与城市在物质和精神资源上反差较大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作为软实力的精神层面却举步维艰, 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尤其是公共文化的不均等化现象严重, 逐渐形成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现象。

发挥高校文化资源的作用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高校优秀的自然科学资源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农村的农业生产力,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多种副业;人文社会科学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帮助受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群体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 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优秀公共文化的支持与服务。

5 发展路径

5.1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完善“下乡”机制, 做到高校切实服务农村。高校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直接服务于农村, 可给农村带来新观念, 先进的科技, 并为农村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最好的服务形式是学生每年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 即大学生科学、文化、卫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文化与农村互动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志愿者的招募选拔,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和文化艺术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定期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艺术活动项目, 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 让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活动中, 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做贡献。

5.2 大学生的农村就业

就如何更好地利用高校文化资源来发展新农村公共文化方面, 国家扶持制度相对匮乏。政府应建立和颁布相对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 为基层单位和群众工作服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5.3 高校教师的下乡支教

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 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初衷。而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 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是高水平人才的匮乏。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技术人员, 但面对当前中国农村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状, 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帮助农村实现人才引进。目前, 我国主要的人才资源集中在高校, 将城市高校优秀师资引入农村, 支援农村建设, 显然对农村的发展是一个福音。

5.4 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

健全在校学生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将切实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在校大学生以学分制进行认定, 并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优异、成果丰富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荣誉奖励以及物质奖励, 促进大学生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既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5.5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农村文化仍然是我国文化事业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由于基础薄弱, 文化健身娱乐场地设施严重滞后和匮乏, 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也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需要。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匮乏比较普遍, 从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全局和整体出发,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 共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例如:建立运动场、图书室、网络教室、娱乐活动中心等设施和场地, 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

5.6 以高校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校与地方强强联合, 发挥高校理科优势———走“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科技兴农”之路。以科技教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地方高校只有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发掘区域优势资源, 形成科研特色与强项, 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问题, 推动高校与农村建设的双重发展。

5.7 送文化下乡活动

高校与地方强强联合, 发挥高校文科优势———组织“文化服务下乡”活动,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文体爱好者的积极性, 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 在社区组建票友会、秧歌队、合唱团、戏曲、书画协会、武术、广场舞等群众性社团, 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文化活动, 使更多的农民群众由观望者转变为参与者、由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由组织者转变为推动者, 不断壮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队伍,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

5.8 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新时期, 政府在大力提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服务的主导作用, 同时更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的作用, 加强政府的购买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政府将发展新农村公共文化的软硬件服务交给市场去做, 由市场去挖掘高校文化资源, 服务农村, 在整个过程中, 政府只是负责监督管理, 而真正的实际操作下放给市场去做, 政府担当的不再是传统的划桨人, 而是掌舵人。

5.9 建立“一帮一”的对口支援

在高校文化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的服务功能就必须建设一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地方高校与农村建设“一帮一”的服务合作关系, 势必更加有利于高校文化资源快速引入到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上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政府需要根据当地高校的数量和实际发展情况, 建立相应的帮扶关系, 即一所高校帮一个村、一所高校帮一个县或一所高校帮一个市, 将高校各个学科文化知识向新农村引入渗透, 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6 结束语

高校文化资源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目前高校文化资源用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作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缺乏社会整体的认同和普遍推动积极的行动, 没能充分利用高校文化资源的个性优势, 丰富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强化高校文化的功能。在引导高校文化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发展方面, 缺乏确保两种文化关系良性、互动运转的机制。因此, 应在理念层面提高认识, 在操作层面尽快建立完善交流平台, 实现高校文化资源社会共享, 突出高校文化提升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着力点, 更好地实现高校文化资源为新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 2004 (11) :107.

[2]刁维国, 刁益虎.利用高校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地方文化生态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 :10.

[3]车凯龙.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系, 2009.

[4]和飞.走出地方大学发展的误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4-7.

[5]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1) :1-12.

[6]陈贵运.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科纵横, 2012, 27 (7) :109-112.

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 篇5

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是指以文化政策为导向,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并表达自己应有的文化权利。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主要是指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服务;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公民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公益性的文化启蒙,让享有文化艺术权利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的凝聚力。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应该承担儿童和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义务,培养他们的文化权利意识,涵养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使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切实推动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大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

四是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对城乡文化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推进。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弥补历史“欠账”。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五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项目创建工作。从2011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省文化厅、财政厅也从2011年起共同开展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目标,“十二五”时期,全省将建成“四个三”,即:3个地级市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个地级市、30个县(市、区)和300个乡镇(街道)建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此外,还将建成若干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区的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办法、路径和措施,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探析 篇7

一、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创新理解

1. 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阐述。

从档案到信息, 从信息到信息资源, 从档案信息到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有两个:一是陈永生、田炳珍在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中, 深刻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论的产生, 提出“认识档案信息资源需要以信息及信息资源概念为基准”, 阐述了“档案”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档案信息成为资源的三大条件, 即有用性、规模性、系统化管理。二是潘连根在《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定义。他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档案信息内容本身;而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则既包括档案信息本身, 又包括有关提供档案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资金等其他资源。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同时借鉴档案信息论的相关知识, 认为档案信息资源也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来源于档案的, 达到一定规模并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系统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从档案信息转变为档案信息资源这一过程中所有档案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2. 何为公共服务能力。

目前, 学术界对于公共服务能力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通过百度百科的检索, 我们知道所谓公共服务能力, 简单地说, 就是公共服务主体能否意识到公共服务客体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确切地说, 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主体为生产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满足公共服务客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技能、技术和技巧。还有一种说法是主要针对政府及公务人员来定义公共服务能力, 即公共服务能力就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以及公务人员等利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中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 客体是公共资源, 服务对象是社会。

3. 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创新定义。

档案信息是来源于档案的, 达到一定规模并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系统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它具备了创造性、规模性、可开发性三大条件, 其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 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结合关于公共服务能力的表述, 我们得到如下结论:档案信息资源是公共服务主体为满足客体需求而提供的服务产品, 它是公共服务能力效果的直接体现。众所周知, 档案馆既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机构, 同时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的主要场所。由此, 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公共服务产品, 在档案馆满足利用者信息需求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服务技能、水平和效果。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性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 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客观形势的诸多要求,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已势在必行。

1.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是档案工作转型、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档案行业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 新的档案载体不断涌现, 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技术不断更新, 档案的服务方式不断扩展, 服务内容不断升级。根据数字档案馆和网络服务发展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要求, 档案馆必须及时转变观念,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全面转变与创新, 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变化要求, 使档案工作得到可持续的发展[3]。

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飞速增长的重要举措。

如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时代, 不论是公共服务机构还是每个普通百姓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都在不断拓展。可以说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涵盖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持续增长趋势。社会公众这种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 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把加强档案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作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举措, 认真加以落实。

三、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实效性探索

现阶段, 档案信息资源正在不断突破传统保密观念和封闭半封闭服务方式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但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信息资源质量、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方式这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1. 注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建设。

现有的关于“档案信息资源评估”的研究中, 关注更多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量态”。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质态”涉足甚少。而决定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往往并不是量, 而是质。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是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前提保障, 不容忽视, 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最终效果。 (1) 影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市场经济社会, 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取决于用户, 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是服务产品, 存在的价值就是被用户所利用。那么对档案资源信息质量的评估, 也应该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用户来说, 获取及消化所取得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全过程都会影响其对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判定和最终的利用效果。因此, 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第一步就是站在利用者的角度, 充分考虑档案信息自身的质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分布、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机构、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服务的技术手段、利用者的主观评价等众多影响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 (2)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评价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 评价指标必须要围绕“效用”来设定,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常规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如下几点。 (1) 可信赖性是指档案信息资源所收录的信息是否满足档案信息的质量要求。 (2) 匹配性是指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与获取的档案信息资源有多大的匹配度。 (3) 有用性是指用户所获取的档案信息资源对实现其利用目的有多大的帮助。 (4) 及时性, 是指用户获取所需档案信息资源的速度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 能让用户了解掌握最新、最及时的信息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 (5) 便利性, 主要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技术手段、检索途径等方面的评价。 (3) 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方法。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作出准确评价, 必须以评价指标为基本参照, 可以定性方法为主, 根据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信赖性, 就可以从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信息加工层次、相关性等方面作出评价;匹配性, 可以从档案信息资源的覆盖率和收录量作出评价;有用性、及时性、便利性、服务质量等指标可用设计问卷调查法、用户评价或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

2. 改变服务意识树立人本理念。

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的思想保证。如果不在观念上解决问题, 就难以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意识, 在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深刻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 突出人在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中的地位。一方面, 要真正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 把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一需求,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变单一、被动的服务为超前、主动、全方位的服务, 把档案馆建立成真正的档案信息资源“集散地”和社会公众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地”。另一方面,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轮训机制, 把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更好地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利用者的服务需求。

3. 建立集中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内容与方式。

(1) 建立集中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机构。档案信息资源的馆藏容量、利用环境、利用方式和内容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 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的因素之一是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贫乏、门类不全, 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查询需求。可尝试按照方便有效的原则, 坚持以集聚档案资源为目的, 创新档案接收体制, 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专业档案在档案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归类和优化, 建设档案信息资源集中保管中心, 真正实现“进一家门查阅”、“盖一个章证明”、“上一个网浏览”的现代化、一体化服务。 (2) 搭建档案公开信息和远程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上, 要紧跟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步伐, 积极尝试档案信息服务与先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结合。搭建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远程利用公共服务平台, 让利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所需的档案信息服务, 逐步实现横跨地域与档案馆际的多样化、便民化档案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江静梅.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分析[J].兰台世界, 2009 (7) .

[2]孙艳秋.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措施[J].兰台世界, 2009 (12) .

[3]吕真真.档案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兰台世界, 2009 (8) .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8

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资金短缺和检测设备不够先进, 影响了产品研发和生产。因此, 在孵化器中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构建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对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孵化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投入、整合、共享、服务”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建设共享机制为核心, 以重组科技资源为主线, 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并适当补充投入, 是尽快建立高水平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合理布局, 凸显产业特色

每个孵化器内都有许多企业, 这些企业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因此, 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 孵化器应根据企业整体情况和产业结构, 综合分析, 合理布局, 选择重点发展领域, 在该领域建立技术服务平台。

1. 产业特色明显。

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 应具有企业数量多、产业特色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和元素。平台建立后, 企业对平台要有较大的需用量。通过孵化, 可在该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

2. 拥有先进技术。要建立公共技

术服务平台的产业, 要拥有该领域先进技术, 其技术水平在地区或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如果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技术则更好。孵化器内要有龙头企业, 具有较强的实力, 具有带动其他企业的能力。

3. 培育前景广阔。

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 要在国家支持发展产业范围内, 符合国家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产品市场需求量要比较大, 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有可依托单位。

依托单位应是该领域中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能够承载服务功能、有为其他企业服务愿望的企业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 应具有可依托的单位作为平台的支撑条件。

二、精心设计, 构建平台载体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需要有政府部门的支持, 需要孵化器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 需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平台建成后, 要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特点, 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服务, 增强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1.明确建设目标。建成后的平台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使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多种产品检测服务, 应用该平台, 可大大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平台技术和设备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落后;三是技术和设备在企业中应用广泛, 具有实用性;四是节约资金, 使有限资金发挥应有作用;五是平台总体水平先进, 在地区或国内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

2.落实项目责任。从实践看, 多数平台由孵化器与依托单位共同建设。所以, 建设平台由双方共同负责, 项目承担单位负总责, 项目依托单位做好配合。一是要成立组织机构, 由两个单位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 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作用;二是要落实工作责任, 人员各负其责。

3.搞好可行性研究。一是安排人员到该领域平台建设比较好的单位学习考察, 掌握平台建设总体情况, 包括场所面积、设备种类与价格、检测与分析种类、所需检测人员、所需资金等情况;二是参考外单位情况, 结合自己孵化器实际, 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4.确定实施方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 要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最后确定建设方案。一般是在依托单位原有试验场所基础上, 由项目承担单位再投入一部分资金, 扩大场所面积, 增加先进设备, 建成标准比较高、能够满足企业需要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三、政企联合, 优化资源配置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 实行多元化投资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通过支持孵化器, 为平台建设投入资金, 补充一些设备, 以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等社会科技资源激活, 引导处于封闭状态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 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资源共享, 从而避免资源分散和浪费, 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利用率。

1. 利用企业资源。

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拥有宽敞的实验场地、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批技术人员。孵化器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 可将其作为依托单位, 使其成为平台的主体。孵化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使其由原来的只服务于本企业变为向外界开放, 同时服务于其他企业, 使其更好发挥效能, 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2. 整合院所资源。

一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建有具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实验中心, 仪器设备比较先进, 检测功能比较齐全, 有些设备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大批高学历、高水平科技人员, 具有丰富科研经验, 技术实力比较雄厚, 具有明显的设备和人才优势。孵化器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 可将其作为依托单位, 纳入资源范围加以利用, 与其签订合作协议, 使其服务于孵化器内企业。

3. 政府投入资金。

依托单位设施已经为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 为更好满足服务企业的需要, 还需投入一些资金, 补充部分设备, 以完善平台的功能。我国各级科技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支持孵化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平台项目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孵化器把科技部门支持的资金投入到平台建设中, 起到很好引导和补充作用, 这对于建设好平台意义重大。

4. 开发其他资源。

为使平台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 需要平台具有比较齐全的检测功能。所以, 在建设平台时, 可不拘一格, 只要是对提高平台检测能力有利、对孵化器服务企业有利的, 都可以研究、实践。所以, 可把平台内尚没有, 但一些企业、大学、科研单位拥有单一的先进设备纳入平台范围。

四、强化管理, 实现良性运营

平台建成以后, 要全方位加强管理, 规范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使用等行为, 营造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环境, 促进资源功能的发挥, 提高资源共享效率, 使更多企业受益,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并形成良好的平台自我发展机制。平台建成后, 还应逐步扩展服务范围, 变以产品检测为主, 为含盖产品检测、技术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培训和代理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服务。

1. 健全规章制度。

为保证平台良性运营, 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关于检测室管理的规定、关于各种检测管理的规定、关于仪器设备维护清洁管理的规定、关于技术管理的规定、关于费用管理规定等。做到有章可循, 实现规范管理。

2. 抓好技术培训。

平台配备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要组织人员到国内该领域比较好的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学习培训, 要在平台内部开展技术讲课和互帮互学等活动, 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 以满足工作需要。

3. 精心管理设备。

要明确设备使用人员, 落实责任, 各种设备由使用人员负责操作。使用人员要很好地掌握设备性能和检测技术, 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规程操作设备, 避免设备损坏。要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掌握设备使用情况。要搞好设备保养, 保持清洁卫生。

4. 适当收取费用。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的公共设施, 主要功能是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但为保持平台的正常持续运行, 在为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时, 可按低于市场收费标准收取一定费用, 以作为平台运行所需费用的补充。

五、补充投入, 持续提升能力

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一次性全面完成。平台建成后, 尚需不断完善。科技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孵化器和依托单位, 应做好后续工作。经过考核评价, 对健康运行的平台, 应继续投入必要的资金, 持续提升检测能力, 实现与时俱进。

1. 增加先进设备。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刚建成的平台, 所拥有的设备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企业所有检测需要;二是随着孵化器内企业的增加及产品研发项目的扩展, 企业对平台功能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 平台要不断增添设备, 增加新功能, 提升服务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改善平台环境。

随着平台设备的不断增加, 平台的面积可能需要扩大。由于平台使用时间的增长, 平台的环境将逐渐老旧, 环境可能需要装饰装修。所以, 需要投入一些资金, 改善平台环境, 以适应新时期企业科研和生产需要。

3. 提高技术素质。

由于新设备的引进和国内、国际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 需要平台的检测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检测技术。所以, 需要投入资金, 用于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 通过“充电”, 使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够跟上工作和形势的需要。

4. 补充检测费用。

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政府行为, 平台是公益性服务设施, 不以赢利为目的。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初创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在检测过程中所收的少许费用难以维持平台的良好运行。所以, 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 以保证平台持续、良性、强势运行。

摘要: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孵化器中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构建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对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孵化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多角度、多层次浅析了构建好服务平台着重要做的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9

——模式多样,风格迥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合作模式;“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东莞图书馆实施模式;嘉兴多方投资建设图书馆模式等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等。

——经验交流,多层探索。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各地的文化经验,建立以文化生活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在国外,墨尔本将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发挥图书馆在全开放空间的基础作用,为人民提供多种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多点关联,资源整合。纵横模式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关联企业、高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为全国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廊坊市图书馆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范围,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目前,廊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有了质的改变:

一是图书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辖2区2市6县,建有两个一级图书馆,一个二级图书馆,两个三级图书馆,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虽尚未定级,但其高标准的配置,高水平的服务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还有两个县、区由于历史欠帐等原因,先前存在阵地设施缺项的情况,随着示范区创建过程要求,也在逐步得到落实,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均配置的局面。在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中,建设有综合文化站105个,均配备了40平米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全市四分之三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样配有农家书屋。

二是服务水平质量提升。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较示范区创建前提升幅度巨大。

三是人力资源充足保量。充分对各县(区)的公共图书馆配备独立编制工作人员,两家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合建,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同时,全市的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通过聘用、返聘等多种手段落实了有3名专职人员。

四是经费保障幅度提升。廊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列入每年的开支预算,并针对购书、设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列支。

一、廊坊图书馆支点框架

廊坊图书馆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常规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点地位添砖加瓦。

(一)“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

“书香廊坊”主要包括廊坊文化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文化活动等四大部分内容,形式上有沙龙、讲座、故事会、荐购会、主题活动等等,2015年共计举办30多场活动,参与读者超过3000人,丰富了廊坊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二)“文化体验大讲堂”系列活动。

文化体验大讲堂本身也属于读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但是该内容以讲座形式为主,以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主导,充分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参与的人群进行理论性的引导。

(三)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在日常服务中,前台有专人盯岗,并设立了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休息区配备有检索机。馆内设有儿童、社科、文学等11个公共阅览厅、借阅室,均有专人负责。图书馆中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四)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廊坊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由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组成,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至今,在市区试点建成1个县级分馆、3个社区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联盟、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结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二、廊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点地位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

(一)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廊坊市图书馆在通过构建“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之下,形成了全市范围市县两级、政企共用、社区互联等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高质量维系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督促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廊坊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质。

(二)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为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共享性在馆内专设了残疾人通道、盲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多个特殊人群的借阅厅(室)。

三、廊坊图书馆搭建支点地位的可行性

(一)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符合本地实际。

廊坊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南方总分馆建设模式多有不同,可作为中部地区的示范。如分采分编、人员分管等,虽然不如南方标准的总分馆更具可控性,但这种模式更符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实践性。

(二)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作用。

我市在全国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这是紧密型的联盟建设模式,突破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间的壁垒。

四、廊坊市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创新亮点

(一)拓展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读者利用率。

廊坊市图书馆在此背景下,着重考虑现代人群的需求、生活方式,利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微信、短信、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云报屏等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利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全天候服务等。

(二)打造品牌活动,共享图书馆文化服务。

支点搭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强化,更要注重活动软实力的开展。廊坊市图书馆以打造“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为基石,推动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延伸与拓展。“书香廊坊”以市图书馆各个场馆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软实力,推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

[2]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40号).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10

关键词:公共服务资源,效率,中央地方关系,事权

公共服务资源 (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道路、就业等) 与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相比, 都是具有一定程度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品。与私有品相比, 存在“市场失灵”, 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但是在“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又可能出现公共资源的流失、损失和使用不当, 致使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效率低下。在实践中, 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也确实恶化了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国外研究者对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分享和配置问题的研究具有多样性, 涉及到信息交流、分散治理、监督和审核、社会偏好、设计规则、管理弹性、信任和互惠主义等多个视角。借助世界银行的数据库, 关于公共服务资源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研究视角逐渐集中到了公共服务资源使用主体领域。例如Devarajan et al (2007) 指出居民和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缺少的环节”是地方政府官员的问责制的缺乏。Broadway和Shah (2007) 认为地方政府的财政从来不是自给自足的, 无论政治体制如何, 都是依赖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 因此, 改善财政问责制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方法来看, 目前对公共服务资源使用效率的研究, 大多还是沿袭了计量实证分析的思路, 从财政支出结构或总量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内在联系分析, 从模型计算结果来分析公共服务资源的效率, 欠缺从对公共服务资源内生监管和效率优化机制的深入研究成果。因此, 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公共服务资源效率之间的关系, 是公共服务资源效率提高的探索方向。

1 当前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足

公共服务供给缺失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增长弱发展”经济战略的必然产物。我国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但是公共服务一直不是经济发展的重心和主要领域。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虽然收入划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支出分配格局大致不变, 这样一来, 地方政府的收支动机具备了通过投资增加收入的热情和推诿支出责任的两种特征。正是由于地方财政承担了“财政支农”支出、“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等注重长期效益的事权, 与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短期目标不相匹配, 就出现了地方政府“甩包袱”的做法, 在支出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向上集中了部分财力以供调剂, 从而产生了省、地及县级财力的纵向上移和事权的相对下移, 使体制矛盾逐步集中于县、乡层次。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基本事权下移, 使县、乡两级支出基数和支出刚性增大, 从而产生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关系不对称问题。加之过去历次体制调整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一部分收入“空转”, “包袱”越来越重, 县、乡财政困难明显加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尽可能地推卸供给公共服务的责任, 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缺失。

1.2 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存在“多元”差距

在总体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下, 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自然也无法保证, 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缓慢, 技术落后, 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仍有待提高。尤其在我国当前老龄化特征显著的情况下, 道路交通、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春节期间的“一票难求”、大医院的“一号难求”等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城市空间的逐渐缩小, 老人群体的活动空间也随之减小, “广场舞”大妈“攻城略地”现象随处可见。

在经济发展战略优先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尽可能的把公共资源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需要长期建设且见效缓慢的公共服务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被置于其后。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部分富裕地区在经济增长发展良好的前提下有余力承担起这部分责任, 而落后地区无力承担, 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样的, 当某个地区有一定的钱财愿意承担这部分事权时, 首先考虑的应是为与自己利益更密切的城市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非农村居民, 那么, 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也就形成了。从全国来看, 由于地方政府的不同行为偏好, 产生了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城城差距、城乡差距和乡乡差距等。同时, 同一地域内针对不同人群也会产生差距, 例如就医疗保险而言, 就同时存在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农村居民等不同类别。

1.3 公共服务相关体制改革落后

从我国整体经济体制的进程来看, 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都处于中后期。例如, 200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6项举措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2003前后, 我国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开始建立完善, 如今仍然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虽然, 各级政府一直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而努力, 但是不可否认, 地方政府行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热情是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一旦区域经济或者地方财政收入出现变化, 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结构和方向都会相应发生变化。

2 财权、事权、支出责任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地方财力经过1994年分税制后十几年的发展大大膨胀了, 但是地方债问题也愈演愈烈。基于此,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没有钱, 而是在于同时存在“预算内软约束”和“预算外无约束”两种财政支出状态, 导致了财权 (财政岁入权) 与事权 (支出权) 的配置上的结构扭曲。由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某些公共服务具有较强的外溢性, 由地方政府来完全负担也是不符合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归宿原则的。当中央政府下达某些支出决策 (例如下放教育、医疗责任) 时, 如果没有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或者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是不愿意拿地方的预算外收入来支出的, 他们认为这些支出应当由中央政府来付费。中央政府认为地方政府在应该花钱的地方 (例如供给公共服务) 没有花, 而地方政府并不如此认为, 作为“经济人”, 地方政府一方面认为“供给某些公共服务”既然是中央政府的决策, 那么就应该由中央政府来予以资金支持, 如果支持的资金不足, 则地方政府有理由延迟公共服务供给或者降低供给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说, 是财权与事权不一致, 这种地方政府在支出责任和收入能力的不对称产生的差距, 就是所谓的纵向财政不平衡问题, 通常是通过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予以弥补。另一方面由于外溢性, 地方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并不相等, 例如在某地区内享受义务教育的居民可能会由于升学迁移到其他地区或者外出到其他地区打工, 那么, 该地区为义务教育所支付的成本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 其供给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 是事权划分的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公共服务方面的权责。”和“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 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 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并对中央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资进行了初步界定,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有意进一步匹配财权和事权。2014年, 面对新经济新形势, 新一轮财税体制更鲜明的提出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

3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3.1 在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同时赋予地方政府适度自主权

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对于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是重要的, 有助于保证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资金和责任去做中央政府要求做的事情。但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只是一种必要条件, 在约束和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方面, 还需要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 才能保证地方政府有能力有意愿供给基本公共服务。财政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要求、社会经济属性, 都会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影响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其中影响因素不仅有公共政策, 还有企业、群众在政策下的引致行为。公共服务资源使用的特点, 是多由中央政府管理, 规则也由中央政府制定, 这就导致中央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单独控制了行动情境内的众多变量, 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权, 一味想通过利润最大化来弥补与当地发展相关的支出。中央政府设置的公共服务资源保护和监督机制往往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问题, 不足以保证公共服务资源免于非法或过度使用。在很多情况下, 中央政策相对于某种公共服务资源的管理制度过于笼统或僵化, 不能与当地情况紧密结合。

3.2 多中心治理模式

基于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特性、公众民主意识的开发以及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 积极探索多中心治理机制。美国学者Ostrom及其合作者, 较早开始并开创了IAD框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研究, 很多研究人员随后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并向其他公共资源领域扩展。IAD框架旨在对行为机构多样性的设定, 包括市场、企业、家庭、社区组织、议会和政府机构中的经济主体的互动。它提供了一个元理论语言来帮助学者们讨论特定理论或比较理论。在公共服务资源监督体系和机制创新研究中, 考虑IAD框架下, 政府、市场和社群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目前只限于引入国外理论阶段。通过试点改革, 适当放开公共服务资源的管理权限, 选择性地允许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资源使用者合作构建行动情境及相关规则, 促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和社群之间的竞合机制, 预防和减少各个行动者争夺和过度使用公共服务资源。在反复试验中循序渐进, 是公共服务资源效率提高的探索方向。

3.3 搭建公共服务资源交易平台, 适当引入市场机制

公共服务资源交易平台能够帮助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市场化配置。通过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法律化和透明化, 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 而且可为后续引入市场机制奠定良好基础。例如, 公共服务资源交易平台能帮助政府清晰界定特许经营权的市场价值, 促进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即公私合作融资模式的引入, 吸纳社会资本, 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求多方力量, 从而有效经营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Shantayanan Devarajan, Stuti Khemani, Shekhar Shah.The Politics of Partial Decentralization[R].The World Bank, 2007.

[2]Robin W Broadway, Anwar Shah.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s:Principles and Practice[M].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06.

[3]杨翠迎.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 2014 (4) :9-13.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11

摘 要: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推进,沈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成就,但是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沈阳市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6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硬件条件的不断投入和提高,教育资源建设与师生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教育资源建设滞后、应用整合艰难等问题日益突显。因此,深入研究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调研和收集数据

为更深入地了解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情况,笔者在沈阳开展了一个关于构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系列调研,调研对象是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调研目的是全面了解现阶段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情况,分析师生需求,研究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研究解决策略等。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考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研分为四个系列:第一,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摸清全市情况,在问卷设计上,针对沈阳市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各个层面参与者,从建设、管理、应用和需求等角度,设计了区县卷、学校卷、教师卷和学生卷等四部分问卷;第二,采用访谈调查法组织专家研讨构建资源公共平台的必要性、可行性、服务功能等;第三,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网上进行抽样调研,问卷设计19个问题,通过网络广泛征求意见;第四,采用考察调查法对成功模式进行调研,重点考察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北京资源超市的建设经验等。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81份,收回有效问卷1047份,其中:发放区县电教馆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发放校长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发放教师卷409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发放学生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回收网上调查问卷163份。共访谈调查15个区县电教馆和44所学校,通过对专家、中央电教馆、兄弟城市电教馆、学校校长、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广泛收集了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在沈阳市15个区县中各抽样选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每校有校长1人、教师10人、学生10人,参与调查的学校教师来自14个学科,参与调研的教师平均年龄为33.3岁,教师性别男女比例为29.2%和70.8%,女教师数量明显多于男教师。

2.资源现状

截至目前,沈阳市市级教育资源总量为10100G,拥有10个类别,6个应用平台,覆盖中小学20多个学科,基本满足沈阳市基础教育的教学和学习需要。2008年建成沈阳教育资源网,整合众多资源应用系统,实现多平台单点登录和资源的统一搜索。沈阳教育资源网现有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资源、示范课例、网络课堂、学科教学辅助工具、理化生教学实验视频资源、城域网在线学习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实时交互教学答疑系统等等。

3.教育资源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趋势。接受调查的教师表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优势,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身临其境的情境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教师有32.99%,偶尔会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媒体资源的有8.57%,从来都不利用媒体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为0。

4.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数据显示:77.4%的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浏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信息,成为其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同事之间的资源分享也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常用手段,其比例占22.86%;通过沈阳教育网查找资源的占20.87%。然而我们也发现,与网络资源相比,学校购买的光盘等电子资源和图书馆、阅览室等传统媒体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此外,各区县教育网的利用率也较低,没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共享的优势。

5.教师常用的教学资源类型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使用频率在很大程度都要依靠教学资源。从统计数据看,教师需求最强烈的是课件资源,其次是素材资源,同时优秀示范课例和教材、教案分析也是许多教师平时使用比较频繁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对题库类资源也比较感兴趣。

6.在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制约因素与困难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征集了41类意见,比较集中的意见有以下几类:小学科资源不够丰富,工作紧张而上网时间不充足,按照教材版本检索困难,课件制作或上网水平较低,二次开发水平不够,相关培训不够等等。最关注的问题包括:希望关注小学科,注重面向农村学校和师生,增加与本地教材配套的题库,资源要注意及时更新,为教师间资源共享提供平台,增加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扩大交流,对外网开放等等。

二、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笔者将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难”,即查找难、共享难、应用难,外网难。

1.现有资源服务平台不适应现实需要,需要解决查找难的问题

大部分被访问教师认为,沈阳市教育资源网目前所提供的免费资源数量虽大,但是优质资源、适合当前教师使用的资源数量却不多。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新课标的实行以及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不断变化,资源更新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虽然教育资源每年都会更新,但是过时的资源却不会被剔除,新的资源一进入资源库就被淹没在大量的老旧资源之中,搜索和筛选资源困难,可利用性差。因此,很多教师宁可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源,统计数据显示,有35.58%的教师会选择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源。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资源管理系统中资源分类不科学,各种资源分布在几个不同的系统中,查找效率不高,影响资源的利用。

2.缺乏共享机制,需要解决共享难的问题

各区县都有数量不等的教育资源,其中大部分购买的资源与沈阳教育网现有资源重复,各单位教育资源建设大多以购买成品为主。自主开发资源没有系统性,有些资源重复建设,部分关键资源建设滞后甚至空缺。资源建设较好的区县学校和教师不愿意共享自己的资源,部分自主研发的资源仅在本区县内共享。要解决共享难的问题,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一个共享机制,协调和捋顺各方利益和需求。

3.应用程度不高,需要解决应用难的问题

虽然沈阳市已经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建立了教育资源库,可是,供教师使用的市级教育资源、区县教育资源、校本资源的使用率并不高,分别只有20.78%、11.43%、9.61%,这反映了目前沈阳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对于教师来说可用性不强,建设与应用之间的联系不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级教育单位拥有的教育资源总量并不小,但是自主开发的资源仅占总量的20%,自主开发比例很低,适合本地现行教材版本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资源与教材的同步性、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适用性、与教师需要等差距较大。

造成市、区县各级教育资源使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层学校不了解已经提供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还有一个原因是尚有部分教师缺乏基础的电脑和网络知识,不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制约了对教育资源的应用。

4.内网与外网的条件制约,需要解决外网难的问题

沈阳教育城域网的资源只允许通过内网访问,即只能在学校使用,这大大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学生在校上网时间有限,回到家里又无法浏览教育资源,而部分教师需要回家备课、做课件,内网与外网的条件制约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使用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思考与对策

经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要缓解目前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个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建立方便查找的资源体系

广泛征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入网,丰富的资源是资源体系建设的前提工作之一。

解决好资源查找定位、内容查询、索引等问题,是提升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率、应用广度和深度的核心问题。查找资源的重要技术环节是要简化查找方法,丰富查找途径;必须实现单点登录,搜索引擎服务使用智能搜索机器人技术,根据用户登录的身份构造更精确的查询条件;通过搜索代理向资源库下达查询命令,并负责转发和接收双方的查询内容,然后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在资源属性描述方面,必须制定统一的规则,在保留源数据规范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属性描述项目,并约束各方严格遵守规则;在资源入库的环节,必须保障资源仓库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在资源子系统的设计方面,要考虑分类的多样化,考虑简单易用性,考虑教师的使用习惯,如按照教材版本分类,按照教材章节分类等等,考虑使用者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等。

2.增加与“找”对应的“送”的功能

简单而言,“送”的功能就是应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根据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适时加入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个性化分类资源推送的服务。具体地说,推送的资源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科目,以及年级所对应的教育网内的相关资源,也可根据用户所注册的信息发送相应的资源。资源搜索服务器将搜索的结果以页的形式返回给终端,终端将搜索的所有内容通过翻页的形式展现给用户。推送来的资源可以根据用户自定义或显示的属性进行排序,也就是将经过筛选的、紧跟教学进度的优秀教育资源,利用网络系统的自动检索和分类功能,主动提供给相应的授课教师。相对于“找”来说,“送”功能的实现,可以减轻教师在查找资源时的工作量和复杂度。

3.建立教师课件共享机制

其一,借鉴以物换物的理念,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具体地说,是建立一个教师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系统,教师上传课件换取积分,再用积分换取其他教师提供的资源,从而逐步建立学校和教师资源展示与共享的平台。从传统的以“库”为核心的资源建设模式革新为以“站”为核心的新一代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集资源共建共享、在线课件开发、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网站群,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教研合一”的交互式学科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使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更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使用习惯。

其二,在销售食品的超市中,半成品尤其受到欢迎,原因很简单,拿到半成品可以省略自己不愿意或不擅长的那部分工作,简单加工后,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成品了。同样,在制作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资源的直接制作者,熟练掌握多种制作技术,但是对教育教学不很精通;另一种是对教育教学很有经验,但是从技术制作和完成的角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双方需要一个可以实现分工与合作的平台。教育部门可以提供这样的开放式平台,由教师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由网站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把资源的制作工作简单化、专业化,增加教育资源的易用性、实用性。

4.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借鉴电子商务模式,结合教育行业特点,构建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资源服务平台。以用户身份认证为基础,基于网络计费系统建成一站式服务,建成资源优质丰富、应用灵活多样、管理严格规范、共享流通通畅的教育教学资源网格体系,为教师、学生以及非教育网用户等提供最适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关服务。这个部分涉及资金的投入,一种是教师自主购买,另一种是在区域内尝试应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区域整体进行必要投入。简单说,就是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教育资源服务,交易主体可以是资源开发商,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任何优秀资源的提供者,可进行更加宽泛的开放式交易,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理念是以使用者为主,以资源服务为主导,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主观意愿,对资源的创作、流通、交流和应用进行全面支持,从而建成个性化教育教学资源协作、共享的环境。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篇12

关键词:数字档案资源,公共服务,评价指标

对“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整个调研的起点是放在国家层面上,是为完成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顶层设计而进行的调研活动,调查的方向是目前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最新、最先进的前沿应用情况。 以下对“公共服务供给力”“公共服务保障力”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三大方面中的一些重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给予解释。

1公共服务供给力

“公共服务供给力”包括两个方面。

1.1 信息的提供

提供方式主要包含下面两种:1政务部门主导档案(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应用的实现,提供利用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档案部门主导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应用的实现(数字化扫描件), 提供利用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

1.2 信息的质量

目前,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生成的信息资源,其主要使用目的不是供信息资源服务,而只是满足其自身工作需求的;各部门只关心其关注的那些信息, 保证这部分信息的质量水平,其他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质量并不能保障,因此信息的质量具有“局部性”。

对数字方式生成的电子文件档案而言,制定数字连续性计划确保其数字生成、数字保存和数字方式提供利用,建立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和措施,确保其可取、可信和可持续再用,对提高信息的质量水平意义重大。 目前大多数档案部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OA系统数字生成的电子文件纸质打印移交保存,然后再电子扫描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提供利用。

2公共服务保障力

“公共服务保障力”包括五个方面。

2.1 档案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效率:

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效率,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而档案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应重视国家标准的顶层设计、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不同机构协同工作;2在档案管理标准制定时,应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定位,否则,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将会不清晰;3标准实施的具体细节及相关解释应详尽,便于新建立的档案标准的推广及执行。

2.2 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有: 1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2文字能力;3实际动手能力;4计算机能力,高级档案管理人员应知晓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系统及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别及管理特点;5信息素质,由于目前很多机构都采用无纸化办公模式,所以信息素质尤其重要;6在职培训,客观上要求档案专业人员须接受长期的在职培训, 而建立在职培训中心,从体制上保证各级档案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2.3 数字档案资源的开放性

目前,国家对档案信息开放所制订的政策、内容较宽泛,难以操作,同时由于牵扯到保密责任,基层档案工作者对此不容易掌握, 实际部门迫切需要制定开放利用和利用免责的依据。西方有些国家制订了相关的免责制度, 但这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还值得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2.4 档案公共管理机构对公众询问的响应:

现在应采用协同工作的模式,将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统一到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上。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实现:1根据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档案信息标准,按要求将档案信息录入统一公共服务平台;2政府建立“政府协同办公移动平台”,并将档案部门纳入此平台中,档案部门根据授权直接从中选择适当的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处理并发布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来服务于公众。

2.5 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

在公共档案馆中有档案实体整合的方式。 档案实体整合即物理整合,一般做法是:将专业档案数量大或与民生联系非常紧密的部门采用进驻的方式纳入档案局的管理体系中。 对进驻的机构,档案局负责档案中心空间资源的调配,负责分配档案窗口,而档案实体机构负责派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及对外提供服务,档案局只对其拥有监管职责。 采用这种整合手段,所需政府财政上的支持是巨大的,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实施。

3公共服务满意度

“ 公共服务满意度” 包括档案的公平性、 用户在线使用档案公共服务应用系统能力的提升、 用户对数字档案资源的信任、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性、数字档案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

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一般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即公众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公众主观评价注重于对服务满意度等软指标的评价上。 虽然目前公民满意度调查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 但在反映公共服务绩效时存在诸多先天缺陷:具有政治利益诉求性、政绩宣传性、政府价值表达性等工具性价值,没有客观数据证明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所以,不能盲目根据公众主观评价结果来评判实际的服务质量。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细节魅力下一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