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2024-09-22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通用8篇)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篇1

新华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2011-09-24 17:25:30 来源: 新华网

转发到微博(10)

有1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 在上海,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按需自主选择,预订品种丰富的文化“美食”;在深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吉林已实现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500多支农村放映队穿行在乡间村屯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期盼,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将之作为“三加快一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吉林省靖宇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刘晓明近来“相当忙”,他开着自己的微型面包车,每天穿梭在吉林省东部山区的乡间小路上 他要赶在秋收开始前,为14个村庄放映完今年的最后一场电影。

作为一名农村放映员,刘晓明切身感觉到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今年我们就放了《建国大业》《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好几部大片,这样的大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搁以前谁敢想呀?”

不仅农村电影片源不断丰富,放映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让农民看电影的积极性更高了。“以前放电影赶驴车,扛的是好几十斤重的胶片机,放的影片老,图像还模糊;现在我们开 微面,用的是轻便的数字机,放映影片新,图像清晰,声音还逼真,你说大家伙能不爱看吗?”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并非靖宇县农民的“特殊待遇”。来自广电总局的数字:“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40条,数字电影放映队4.1万多支,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多套。2010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超过800万场,覆盖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定的“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包括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内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而按照1998年这一工程刚实施时的统计,在我国有70多万个散布在偏远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区的行政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1.48亿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

覆盖了90%行政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为基层送知识、送欢乐,截至2010年底累计服务群众近10亿人次。

已覆盖全国50%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阅读场所,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到今年底,全国预计建成50万家农家书屋。近年来,为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的公共福利,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不断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174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期全面免费开放。

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目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已免费开放,陕西实现省内“三馆”全部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之举,获一片叫好声,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犹如一股春风,在人们心中激荡起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汲取知识、提高修养、享受文化权益的阵阵暖意”。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文化民生品牌

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锣鼓巷的民俗文化到相声俱乐部,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北京文化惠民工程带给市民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

据介绍,北京市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全国第一,部分领域已接近世界主要城市水平。其中博物馆数量156家,仅次于伦敦居世界第二;公共图书馆在伦敦、东京和巴黎之后居世界第四;人均拥有电影屏幕数量接近巴黎、日本水平。各行政村已基本建成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有线电视、电子政务、有线广播、图书信息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电影、党员教育和远程教育“八网”合一。

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努力打造文化民生品牌,探寻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发展新路。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三大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推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河北全面完成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全省各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集游艺娱乐、休闲健身、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观、文化广场,打造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邯郸市“欢乐乡村”农村文化工程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陕西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统筹职能、统筹规划、统筹项目、统筹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2011年上半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群众自办文化: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虽说平时也参加过不少演出,但是如此高规格、大场面的舞台还是头一次,这些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真是好,我没想到自己也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唱歌。”说到参加“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的感受,张林田竖起了大拇指。

正在举办的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将持续到10月15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14台特色文艺晚会,从社区群众声乐器乐展示、老年合唱节、农村小戏小品展演,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皮影戏精品展演等,将有4000余名张林田这样的群众参与演出。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大大调动了群众自发的文化创造热情:“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在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 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各地文化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因运行机制较为灵活、演出成本较为低廉,在农村文化市场如鱼得水。作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领头人,“梅花奖”获得者胡嫦娥和团里的演员们抬着戏箱,上矿山、进山庄、入农家,足迹遍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数十个县、近千个村落,演出6000余场,观众上千万;五年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平均每年下基层演出300场次,几乎天天有演出,同时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文化骨干 与当地文化馆联手,开办“马头琴培训班”,全县现在有专业马头琴手5000多名。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未来五年文化民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 周玮 白瀛 黄小希 常亦殊)责任编辑:NN024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篇2

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科学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要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制度与具体服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 既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能反映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价值与内涵, 又必须来源于现实的世界, 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习俗及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同时, 公共文化服务指标及其应用应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因此, 通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 做到扩大覆盖范围、完善服务质量、改进管理水平,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近年来才提出的。在20世纪中叶之前, 文化政策一直未被政府所关注, 绩效评估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大规模运用在实践中始于70年代末的公共管理运动, 目的是为纠正政府失灵引发的种种弊端、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 绩效评估成为评估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治理工具之一, 因此, 构建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文化指标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些未被克服的困难, 如对文化缺少清晰的界定、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尚未形成指标体系、对文化范畴缺少统一的界定等。国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和评价指标体系两个方面。

(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 部分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这种特性使得在这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市场失灵。Bobby Moore (2006年) 对政府干预文化产品供给提供了分类依据。对政府在公共文化供给的作用上, 国外大部分学者认为应当从国家单方面提供逐步过渡到全社会多层次共同参与的状态, 并注重强调公众的参与性。Claire Mc Caughey和Harry Chartrand提出了工程师型、庇护人型、提供便利型和建筑师型四种文化政策模式。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概总结为宏、微观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文化统计指标框架, 用于从宏观上界定公共文化统计指标的范围与分类。美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将所收集的公共文化数据划分为文化艺术参与、对文化艺术的态度、文化艺术提供、文化艺术基金、文化艺术类就业、艺术人文学科教育六个方面。另一个层面是文化绩效评估指标, 运用于微观上对公共文化服务具体项目的绩效评估。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讨论了对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绩效评估统计指标, 设立了一个超过300项具体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研究

兰州大学李少惠教授 (2012) 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三级指标。其中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场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信息发布情况和农村公共文化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彭益民教授 (2013) 认为,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应由文化投入、服务项目和服务绩效三个方面构成, 在他构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中, 有五个组成部分:政府的投入 (1个总量指标和4个评价性指标) 、队伍建设 (7个指标) 、社会参与 (5个指标) 、服务项目 (16个指标) 和服务绩效等。

(二) 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天津大学傅利平教授等 (2013) 构建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效应-供给-保障”三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AHP法和CRITIC法, 运用乘法集成赋权法对指标体系组合赋权, 并对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胡守勇教授 (2014) 把公共服务供给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定位公共服务, 并提出了以下四个路径: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和调整公共服务布局。

(三) 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王洛忠副教授和李帆教授 (2013) 衡量了31个省份和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对差距, 确立了二级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体系中设置投入和产出两个指标;在投入和产出维度下分别设置三个二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万人、群众艺术馆数量/万人和购书费/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基尼系数的测算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但经济发展水平仅能部分反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重庆大学陆远权教授 (2010) 以重庆市为例, 采用德尔菲法从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四个角度, 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综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在陆远权教授的评价体系中, 2002—2008年重庆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较低, 但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程度增幅明显。

(四) 对专业性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研究

关于图书馆指标体系的研究开始较早, 因此, 图书馆指标体系相对较为完善。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樊长军、张馨等 (2011) 构建的图书馆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服务内容、设施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结构、服务保障条件和馆藏资源结构等。同时对2008年陕西省6所高校的图书馆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机构有效指标能对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中山大学的聂勇浩和苏玉鹏 (2013) 对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建构。构建了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 包括用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财务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通过对重庆市和广东省梅州市两个城市档案馆的数据分析, 给各个指标分配了权重, 明确了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五) 对系统性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2006年开始, 部分学者尝试建立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 包括指标构建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因素或者评价维度的选择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胡守勇 (2014) 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分析入手研究, 内容包括善治理念、功能导向、整体思维和包容精神。同时, 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为基本评价维度, 即从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社会生活风尚和精神家园等四个方面构建了由三个层次、共16个指标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黑龙江大学的段绪柱教授 (2013) 认为, 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制度与具体服务的内在一致性,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的建构与权重的确定, 公共文化服务指标及其应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研究, 可以发现指标涉及面广、数量众多, 既有对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也有分门类、分地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总体讲, 国内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就比较薄弱, 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体系, 很多研究领域尚需进一步的开发。

(一) 指标内容的覆盖面不足

现有的研究从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角度出发的较少。目前的研究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概念界定仍存在很大分歧, 对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有待进一步挖掘。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和认可度都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没有考虑其他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评价指标没有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广阔视野来进行设计等。

(二) 指标构建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不足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 真正有代表性的系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指标构建的政策目标模糊、指标选择随意性大、指标太过庞杂、缺乏高质量的资料数据、技术与方法缺少创新等问题的出现, 其根源在于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也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首先要有方法论的研究, 其次要有规范和价值研究, 最后要有实证与方法的研究。只有深化了前两个方面的研究, 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

(三) 实践层次的探索存在不足

指标体系研究仅限于讨论层面, 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期构建出一套能客观反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 为促进新型城镇化服务。

摘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内在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和保障。因此, 设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全面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 从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专业性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及系统性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整理, 从而得出指标内容的覆盖面不足、指标构建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不足及实践层次的探索存在不足的结论。因此, 应从多方面加强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研究,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4, (2) .

[2]傅利平, 何勇军, 李小静.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 2013, (16) .

[3]段绪柱.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 (7) .

[4]彭益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6) .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篇3

关键词:保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41-01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提出的,自此之后,我国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但是我国对于公共文化的研究時间还相对比较短,没有丰富的经验,很多方面都尚不完善,仍然处于研究而初级阶段。站在理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即使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公民权利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直到今天,对于公共文化的建设,我国仍然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的著作数量非常少。我们的论文主要都是研究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构建主体、体制创新、绩效管理与评估等。立足于现实的视角。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存进公共文化的建设而不断奋斗,比如,我国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图书引入到农家,把影视作品带到乡下等。

二、保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综述

1.加强“两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

这些年保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两馆”建设,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当前,保定市图书馆藏书已经有75万册,建筑面积也不断扩充,达到8000平方米,各种艺馆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10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各有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有26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有105个,村文化活动室已有267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已有243个。

2.广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定市已有10个免费开放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分别是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河北曲阳博物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保定市博物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安国市关汉卿纪念馆等,已有12765平方米的展厅面积,里面有收藏品231件,其中16件珍贵文物,把保定的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市图书馆已经建立了资源共享中心,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3.加快县城数字影院建设。

在2011年3月份,县城数字影院建设工作在保定全面启动,当前保定市已经有很多城市都完成了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县城的影院已经正式营业,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4.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

从2007年开始,保定已有7个山区县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偏远山区接受不到信号的问题已经解决。除此之外,响应党的号召,保定也加大农家书屋的建设,现在已有3826个书屋已经建成,1598个书屋正在建设之中,剩下的工作预计将在明年竣工。这样,就可以解决市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5.突出均衡标准,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像东湖文化中心、关汉卿大剧院、博物馆等,充分利用大剧院、各大书屋等,不断弥补短板,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更上一层楼。要保证每个乡镇都有文化站,保证每个县都有图书馆等,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各种惠民活动仍然要继续开展,并且不断丰富,可以开展一些民众比较感兴趣的、效益高的文化活动,使艺术节、戏剧节、文化节更加丰富多彩。不仅要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为公共文化的建设出力,不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建设要有重点,主要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保定市的文化产业有很多都是传统的,只有少数是新型的,科技含量比较低。所以,保定市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保定市要建设一批示范工程、转型工程、生态工程等。重点抓好战略性项目,像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易砚文化博览园等,发挥这些产业的带头作用。同时,要鼓励和扶持一些有特色的产业,努力打造产业品牌。当前,保定市正在进行西大街业态调整工程,这个项目一旦完成,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将会与裕华路商业区一起联系 起来,形成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走廊”。

与此同时,保定市在为谋发展制定各种合力。保定具有文化创新、京津科技创新的优势,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文化水平。要重视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建设现代文化管理体系,和市场管理,充分利用文物。国有单位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投融资体制创新,支持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体制。

加强文化建设,要严抓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开展文化法制活动,使文化市场有条不紊。对于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要做到位,加快建设一系列的文物保护工程,保护区的工程也要进一步开展。对于小一些旧址的编制工作要给予极大地支持,保护这些旧址不受破坏,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董玉峰,男,1983年1月出生,籍贯山东阳谷县,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 篇4

文化政策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这一严重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突出“按需供给”的理念,进一步改变现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机制,建成政府主导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政府的文化引导功能,又辅以必要的制度设计,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以参与、自治、共享为理念,建立比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程序;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制度,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索专业性文化资源的共建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要以文化政策引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如整合图书、节庆、展览、群文演出活动、教育、人才等多种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均衡,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均衡,并且其内部空间也要结构合理以利于发挥其服务职能;注重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要逐步改变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集中为中老年赋闲人群的状况,服务要向青少年倾斜,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篇5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离不开公共档案馆的参与,公共档案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实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从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内涵入手,进一步阐述了公共档案馆参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档案馆;建设

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单位,既肩负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利需求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公共档案馆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以及公共档案如何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公共档案馆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

公共档案馆是一种政府承办的公益性的文化单位,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社会信息档案查询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公共资源和社会历史风貌,通过为公共群体提供服务实现公民的文化关怀和文化享有的公共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是践行这一举措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对象和目的

公共档案馆是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因此,公共档案馆就是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机构,其服务对象就是全体公民。公共档案馆在满足公民对馆藏资源查询利用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人们传播档案文化,进一步确立公众的文化权利。公众的文化权利的确立和行使,要求公共档案馆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并要参与到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因此,积极传播档案文化和维护公众的文化权利,是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

(二)公共档案馆服务的特性

公共档案馆服务的主要特征是公共性与服务性。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内容是以档案资源供给为主,这种档案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在查询和利用工程中不会产生利益性竞争,公共档案馆无法通过市场效应来调节公众对档案的使用率,而公众也无法通过交易途径来谋得档案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从公共档案馆的确立和定位来看,公共档案馆服务的是全体公众而并非特定群体。因此,公共档案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深入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三)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原则

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档案收藏的场所,它不仅是对政府和社会重大事情的记载,而且也记载了广大公众的普通历史事件,它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承载社会、国家及个人文化积累于一体的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是对历史的客观反应与公正表达,它揭示了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现实写照,因此,公共档案馆的定位与性质决定了其要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服务社会。

二、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会涉及到公共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展览馆、纪念馆、公共档案馆等部门或机构。缺少了公共档案馆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成的体系,公共档案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累、保存、沉淀,是其它任何部门都无法取代的,同时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支撑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政府在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公共档案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有利于公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

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公共档案馆在提供文化服务时,对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公共档案馆的建立与运行,不仅仅是政府设立的一个供广大人民群众查询和利用档案资源的服务机构,同时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服务大众的文化制度的形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行使。

(三)有利于公共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

政府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而且也是促进公共档案馆发挥文化职能的中坚力量。因此,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然会加大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会制定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公共档案馆有效合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从而促进公共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

三、公共档案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公共档案馆与其它文化部门的融合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各个文化部门相互支持、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法定的公共事业文化单位,它既具有一般文化事业机构的共性,也具有属于其自身特色的专属属性。它与其它文化机构之间既存在关联,又存在不同。只有将处于文化边缘地位的公共档案馆地位提升起来,才能够激发公共档案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服务能力。因此,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明确和规范各个文化部门的职责与权力,使公共档案馆能够与其它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同时要竭力打通公共档案馆与其它文化部门之间的隔阂,凝聚服务社会公众的文化合力。

(二)丰富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公共档案馆的综合实力和文化服务供给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档案馆藏资源使用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受传统历史的影响,我国很多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匮乏、内容与形式单一,馆藏结构不够合理,大多馆藏资源记录的都是政府政务工作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等。而那些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特色事务的记载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公共档案馆要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必须要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逐步贴近公众日常生活。其中公共档案馆要加强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建设,收集和完善公众户籍、婚姻、医疗等档案资料。同时还要建构与当地历史发展相结合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如风景名胜、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既能够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发展,又能够满足外地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深化公共档案馆的服务举措

公共档案馆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公众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满意度。然而,与其它公共文化部门相比,公共档案馆有很多不方便之处,如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节假日不对外开放、传统化办公模式等等。因此,公共档案馆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要改变原来的不便之处,在保证丰富多样的档案馆藏资源的同时,积极优化相关的服务举措。首先,政府部门要规划好公共档案馆的选址与建筑,要选择公众比较密集的生活休闲区,同时还要兼顾与其它公共文化部门的协调与设置,使某一区域能够满足公众对不同文化产品的查询与利用。其次,要合理布局公共档案馆的内部陈设,依据档案分类规律的同时,也要兼顾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最后,要合理安排馆藏开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办公模式,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公众的切实需求。

(四)提升公共档案馆队伍的综合素能

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档案馆的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共档案馆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抓好馆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公共档案馆要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优化档案管理队伍,在提升专业档案管理素质的同时,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另一方面,公共档案馆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档案人才管理模式,即引进适合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增强档案管理实力;加强对已有管理人员的进修与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能。

参考文献:

[1]苏君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定位研究[J].档案建设,.5.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_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构建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就近方便、惠及全民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到20_年,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比较健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资金人才保障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有效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20_年至20_年,围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效益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1.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国家资金,启动占地180亩的南岸新城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搬迁新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建东风、温水、八渡、李家河、东南、曹家湾7个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级活动室,158个农家书屋。建成门类齐全、功能先进、层次分明、省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站、镇文体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齐全的新格局。

2.大力加强流动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支持,为县文化馆、图书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成与我县人口分布和地域条件相适应的流动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3.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颁布的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使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文化部颁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全县人均0.4册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2册以上。

4.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20_年底,在全县已建成的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新建八渡镇、关山管委会综合文化站,使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5.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至20_年,全县60%以上的镇、社区建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水平,保障公众文化权益。

20_至20_年,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益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水平。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城乡群众公共文化权利、培育社会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1.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组织文化部门、演出团体和作家协会、社火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等单位,继续开展大型文化下乡活动、图书流动阅览、送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农村和城市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办好广场文化周、社区文艺汇演、秦腔大赛、歌手大赛、自乐班大赛、民间曲艺大赛、“非遗”展示展演展览宣传活动、社火艺术节、关山消夏节、龙门洞道教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全县镇村文艺演出不少于200场次。努力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

2.逐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继续深化县级院团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解放艺术生产力。抢抓全市重点支持300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支持600支基层农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政策机遇,扶持我县城乡156支群众业余文艺团体,支持其活动经常性开展,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3.全面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根据中、省《关于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共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综述

1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的界定

“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词是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根据我国地区间和城乡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实际上由“公共服务”和“均等化”两个词语组成。目前, 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从资料上看, 项中新 (2000) 是较早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人, 他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初步研究, 但他主要关注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 并未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作适当界定。安体富、任强 (2007) 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纯公共服务, 除去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服务都是一般公共服务, 如行政、国防、高等教育、一般应用性研究等。同时指出“均等化”只能是大体相等, 不可能绝对相等, 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 二是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 相比之下, 结果均等更重要。这个概念的界定不仅对公共服务范围进行界定, 而且对均等化的内涵进行阐述, 但他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仅限于公共产品与服务收益分享方面。在此基础上, 江明融 (2007) 将公共服务均等化界定为政府及其公共财政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具体包括公共服务收益分享、成本分摊、财力均衡等方面内容, 改变了过去那种仅仅将公共服务均等化局限在公共服务供给收益分享方面的片面观点。

2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现状的研究

目前大家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研究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或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安体富、任强 (2008) 通过构建一个包括4个体系25个指标的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 对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从量的角度进行客观评价, 发现我国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2000—2006年期间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在科学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方面。王伟同 (2009) 通过实证分析和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型发现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分配结构没有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变, 并且我国的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是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供给导向, 而非基于公众公共服务需求的需求导向。陈志楣 (2008) 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同一层次公共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异质性公共需求也与公共供给存在背离, 公共产品的提供出现了从东到西梯次性失衡, 而且区域间的同一地域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并存, 是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镇的递减性供给格局。

3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原因的研究

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在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已有文献来看, 学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该问题:

3.1 政治学层面

罗尔斯在其经典著作《正义论》一书中将正义原则作为制度的首要价值和终极目标, 他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 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 只要它不真实, 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 某种法律和制度, 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 只要它们不正义, 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江明融 (2007) 在此基础上从正义性的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并指出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转移机制和城市偏向性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造成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的制度因素。而韩淑梅 (2008) 通过分析户籍制度认为我国现行户籍制度被人为赋予太多的“附加值”, 从而也赋予了部分人享有本应属于全体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特权。吴志鹏 (2009) 在此基础上题出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能力、机会和权利不平等的罪魁祸首。王伟同 (2009) 则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探讨了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社会结构变动对公共服务规模的影响, 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各地区间城市化进程的不同是导致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并指出当前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吕炜、王伟同 (2008) 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的视角出发, 研究了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的问题。根据2003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横截面数据建立了回归方程,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造成了公共服务提供量和理论上存在较大差距, 政府失责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张军 (2007) 、傅勇 (2007) 从官员体制的角度认为, 政府官员任免权高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转变成增长型政府, 同时也弱化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麻宝斌 (2009)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认为府际关系划分不合理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的缺失。曹静晖 (2011)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出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利于当地公共服务建设。当前公共服务的均等程度、社会公平的程度等没能通过恰当的指标及其权重分配体现在绩效评价当中, 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对公共服务的建设。陈志楣 (2008) 指出导致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因素除了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外还有“单中心”的政府治理结构。麻宝斌 (2009) 从行政法学的角度认为我国目前现有的公共服务法规未经整合, 存在着各地方之间和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法规相矛盾、相冲突的现象, 缺乏系统、协调的法规体系。

3.2 财政体制和财政能力层面

吴志鹏 (2009) 从财政支出水平和支出结构方面指出, 我国目前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较低, 并且在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支出严重不足。安体富 (2007) 分析了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关系提出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是导致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低的关键。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7) 从转移支付的角度认为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存在形式过多且相互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过小且制度设计不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且运行不规范及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金人庆 (2006) 认为除此之外转移支付监督管理评价体系的缺位也是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 曹静晖 (2011) 认为,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低效并存的双重困境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李华 (2005) 在城乡二元制基础上从分税制角度提出分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 尤其是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方面。蔡东东 (2007) 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对中国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研究, 认为中国目前的财政体制与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的偏差, 是导致地方公共产品问题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3.3 公共经济学层面

江明融 (2007) 从供给机制方面指出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使得出现非消费意愿下的部分公共服务过度供给、非完全公共消费品以及劣质公共品, 浪费了大量有限的公共资源。王伟同 (2009) 进一步指出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基于政府提供能力和偏好而非实际公共需求, 从而使得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相背离。崔宝玉、张忠根 (2008)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 讨论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曹静晖 (2011) 通过研究二元财政体制认为歧视性、非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使人们无法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吴志鹏 (2009) 认为供给主体单一、责任不清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就目前来看, 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等参与主体受政府政策、产权界定和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 政府仍是单一的供给主体。在实际生活中, 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上不合理, 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

4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研究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资料来看, 我国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以下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4.1 政治学角度

江明融 (2007) 提出应明确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在“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指引下,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彭希哲 (2009) 认为应渐进性改革户籍制度, 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通过政策体系的透明化以及管理与服务手段的不断完善, 使流动人口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公平地享有权利。吴志鹏 (2009) 认为应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7) 指出应转变政府职能,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曹静晖 (2011) 从行政管理方面提出要明确公共服务职能的任务范围和行为边界, 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分工协作, 完善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陈志楣 (2008) 提出要寻求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马国贤 (2007) 从行政法学角度提出要将横向转移支付法律化, 明确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责任。

4.2 财政学角度

金人庆 (2006) 从财政支出角度提出要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 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向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的环节倾斜。安体富 (2007) 通过分析事权与财权关系认为应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各政府之间在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 改变过去传统的按事务的隶属关系划分的办法, 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7) 通过分析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应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 专项转移支付为辅。马国贤 (2007) 补充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 并建议启动横向转移支付机制。麻宝斌 (2009) 从分税制角度提出要改革现有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体制, 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改革建议。而金人庆 (2006) 则对其作出了回答, 提出将容易造成税源转移和跨地区间分配不公的税种改为中央固定收入, 适当调整共享税分成比例;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将地方负担出口退税控制在地方财力可承受的限度;将非税收入纳入中央与地方共享范围, 规范土地资源类收入管理, 明确资源类收入的归属。曹静晖 (2011) 提出要完善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省以下的两级财政管理体制, 即省直管县财政和县直管乡财政, 减少财政管理的层级。但未对其政策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而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4.3 公共经济学角度

孙开 (2005) 认为要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须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 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 同时适度扩大乡镇区划范围, 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江明荣 (2007) 在此基础上认为还应重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体系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同时在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及适当触动城市居民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陈志楣 (2008) 则从公共产品提供次序上提出应优先加强对西部贫困农村的支持力度, 然后着力解决社会成员最急需的公共产品问题。郭瑞萍 (2005) 提出建立以政府供给制度为主、以私人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集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但如何整合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未做出说明。吴志鹏 (2009) 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机制保障, 并补充了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反哺机制, 但对如何推行该反哺机制及可能引起的效应却并未谈及。

5简评

目前大多数学者从政府治理、财政分权、地方税制、公共选择机制等因素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角度出发, 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财政能力薄弱、公共支出压力大, 提出要明确地方公共产品的属性和收益范围等因素, 明确供给主体,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 采用多种方式共同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其研究更多的是偏向于政府调控, 并且一部分是从政治学角度探讨, 缺乏经济学支撑。笔者认为应该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分配体制, 在政府调控的同时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通过群众“用脚投票”来逐渐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其研究工具来看, 政治学、财政学、计量经济方法及公共经济学的有关方面都有所涉及, 但公共服务指标的选取参杂了较多的主观判断, 且数据收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很多依靠具体地区的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证研究求得的结论难以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东东.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07.

[2]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7.

[3]蔡昉.市场怎样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2-12-28 (4) .

[4]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财政研究, 2005, (11) .

[5]马国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 2007, (10) .

[6]王伟同.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与绩效[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11) .

[7]中国财政学会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58) .

[8]安体富, 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 2007, (8) .

[9]安体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J].东北师大学报, 2007, (3) .

[10]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 篇8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机遇和新使命

未来十年,世界将进入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期,国际体系的变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未来十年仍将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改革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进一步推动软实力建设、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塑造国家形象指明了方向。与会学者认为,首先,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大发展的及时提出,既为中国公共外交明确了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次,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公共外交意识普遍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广泛参与,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更加关注国际和外交,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三,人文外交成为国家外交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文化大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也为外交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就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新使命而言,有学者分析了中国的软实力现状,认为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面临的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各种“威胁论”、“崩溃论”、“拐点论”层出不穷。因此,公共外交应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加在各种国际场合中的话语权,帮助中国抓住未来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已经成功抓住了21世纪前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并在经济实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各种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作国际体系的搭便车者,认为中国没有承担与国力相应的国际责任。这就尤其需要中国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化解疑虑,增加互信,深化合作,为进一步的发展赢得未来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学者认为,开展公共外交可帮助中国将经济实力充分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巩固并提升已经取得的国际地位。中国虽然经济成就突出,但是经济实力远没有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甚至把中国的经济力量看成是威胁,并进而产生遏制中国的企图。公共外交可以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让中国的存在成为惠及地区和世界的力量,丰富世界的政治生态,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就公共外交的文化层面而言,有学者认为,开展公共外交应注重增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塑造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由政府形象和个人形象组成,以往由于政府在文化传播中强势主导形成了政府形象大于个人形象,而且政府形象过于单调统一的局面。公共外交可以在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通过各种沟通与对话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和良好的个人形象,进而丰富我国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新途径

鉴于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使命,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公共外交,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议题提出许多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有学者提出,应实现多元化。虽然政府在国家公共外交战略中应该担任主导和策划布局的作用,但是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一定是多元化的。除了政府各部门外,企业、民间组织、文化团体、一些特殊的群体乃至个人等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入到公共外交的网络中。

与会学者认为,就开展公共外交的渠道而言,从目前来看,互派留学生、开设孔子学院、派出文化演出团体等仍是传统的主要的公共外交方式。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中国公共外交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在完善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形式。比如结交一批类似于斯诺、基辛格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新朋友、企业间开展高峰论坛、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外交功能、打造一批文化品牌,等等。就新媒体而言,学者既有从微观的案例如“微博革命”、“微博外交”入手,也有从宏观的网络公共外交角度提出如何抢占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特别是联系到中国公共外交的机遇和挑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中的微博正成为一个公共领域,成为人们表达意见的场所。鉴于其社会影响力,微博所形成的舆情场须引起重视,尽管目前尚在定型期,但它影响舆论的方式也十分复杂多变,同时具有一定的困境。关于使用微博开展公共外交而言,有学者认为,目前既可以看到诸如“外交小灵通”这样比较成功的案例,也存在对微博舆情场管理上的难度。

对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公共外交的属性决定了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但是也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真实性、共鸣性、独特性。真实性也就是要求传达的信息应尽量真实,不文过饰非。有学者提出,即便“中国模式”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可通过公共外交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哲学、发展文化和价值观。独特性就是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其他文化体系的独特因子,并将其介绍给世界,既能说明我们自己,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还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共外交要善于“讲故事”,公共外交中所讲的故事要能打动人心,能够引发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人产生共鸣,产生认同感。

三、上海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和思考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的外事工作一直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次研讨会还就上海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交流。总体而言,上海市通过各种平台、机构参与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与会代表介绍了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在上海市政协领导下,在上海市外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协助下,努力把不自觉的公共外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有的代表介绍了上海市通过举办高峰论坛推进民间外交的思考,意在形成口碑效应,对民间外交进行整体规划,政府有关机构则可在此过程中对民间机构诸如企业等进行引导、干预和扶持。有的代表提出,侨务工作也应成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我们可通过与5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的沟通交流,开展“留根工程”,成为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有力支持。有的学者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认为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开展公共外交的良机。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除了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外向型”举措以外,来华留学生群体可成为“内向型”公共外交的对象。他们本身就是为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而来到中国,上海各高校可通过留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有意识地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

总而言之,公共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在全球化时代实现转型的重要抓手。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政府官员通过战略、经济、外交等多个视角及多个案例分析,就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目标、指导原则、机制建设等方面加深了交流和理解。

上一篇:《板桥诵书》原文及翻译下一篇: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