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2024-09-22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共9篇)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篇1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和规范我市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帮助农村困难群众缓解看病难问题,根据《陕西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精神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医疗救助,是指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对因患病影响基本生活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一定救助的制度。

第三条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医疗救助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量力而行。

(二)救急救难,简便易行。救困难群众之所急,方便快捷,及时有效。

(三)公开、公平、公正。

(四)突出重点,分类救助。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和不同病种治疗费用的高低实行分类救助。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动员社会力量资助、慈善医疗援助、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等多种形式对救助对象给予医疗救助。

(六)相互衔接,共同推进。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互为衔接、互为补充,先参合、后救助,形成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章救助对象

第四条农村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为具有汉中市辖区农业户口的以下人员: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三)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

(四)其它特殊困难群众。

第三章救助方式和标准

第五条农村医疗救助在首先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采取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三种方式,其救助标准可在资金总量中分别按40%、50%、10%的比例由县区人民政府确定,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的对象,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资助,并由县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批准确定的救助对象所需资助金额,统一划转至同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

(一)日常医疗救助。日常医疗救助为事前救助,对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中的五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需长期维持院外治疗的重病人员及70周岁以上老人等,由县区民政部门每年按照200元或300元,最高不超过500元的限额标准一次性核发《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卡》,用于该救助对象门诊或者购药的救助。符合享受医疗救助卡的救助对象,每年只能享受一次限额救助,且不得重复享受。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治疗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二)大病医疗救助。主要是资助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助线,不限定病种,实行及时审定、及时救助的事前或事中救助。救助对象一年内可一次或多次享受救助,但一年只能享受一次全额救助,实行医疗救助费用总额控制;对不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用药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药品和治疗费用,由救助对象自行负担。

1.救助对象因患病住院治疗,其治疗费用在一定限额内的,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报销比例报销后,其自付部分,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用在100元(含)、县级医院200元(含)、县境外医院300元(含)、市级医院900元(含)、省级医院1000元(含)以内的给予全额救助。

2.救助对象因患病住院治疗,治疗费用超过一定限额后,超过部分除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外,再对救助对象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但总额不得超过规定的年救助标准。

(1)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用,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后,自付部分超过100元以上的按照总额的40%给予救助,但个人最高年救助标准累计不得超过500元。

(2)县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后,超过2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按全额实行分段按比例救助:2000元(含)以下的按40%给予救助;2000元—5000元(含)的按45%给予救助;5000元以上的按50%给予救助。但最高年救助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500元。

(3)县境外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后,超过3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按全额实行分段按比例救助:2000元(含)以下的按35%给予救助;2000元—5000元(含)的按40%给予救助;5000元以上的按45%给予救助。但最高年救助金额累计不得超过3000元。

(4)市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后,超过9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按全额的35%给予救助。但最高年救助金额累计不得超过3500元。

(5)省级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后,超过10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按全额的30%给予救助。但最高年救助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500元。农村五保对象在全额资助其缴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对因患病住院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规定的比例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含未达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起付线的医疗费用),实行全额救助。

(三)临时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主要是通过慈善捐助等形式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因大病医疗费用过高,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视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临时医疗救助,且年度内个人累计救助资金总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含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

第四章申请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日常医疗救助一般实行年度审批制,申请和审批程序如下:

(一)申请农村日常医疗救助,应当由申请人(户主)向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书。

2.申请人(户主)户口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五保对象《供养证》、优抚对象《优待证》,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它相关证件、证明。

4.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资料及医疗费用有效收费凭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证》及当年支付报销医疗费用的有效凭证和救助凭证。

5.其它相关凭证。

(二)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对象的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后,应迅速组织入户调查,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签署村民委员会意见后报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

(三)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收到的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和相关材抖,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或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填写救助意见和建议救助金额,经张榜公示,在5个工作日内报县区级民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说明理由并通过村民委员会告知申请人。

(四)县区级民政部门对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医疗救助《申请申批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复核。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经公示予以批准;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说明理由并逐级通知申请人。

农村日常医疗救助坚持从严和集体评议的评审制度,实行村民委员会、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区“三级公示”,救助政策、救助程序、救助对象、救助金额“四公开”。

日常医疗救助金的支付,一般可采取限定面额的凭卡支付方式,余额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七条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和审批程序:申请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应当由申请人(户主)持户口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五保对象《供养证》、优抚对象《优待证》等凭证、医院确诊诊断证明和住院凭证,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由村民委员会、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签署意见,报县区级民政部门。县区级民政部门应本着救急、救难、简便、易行,及时予以审批和救助,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在该大病应救助总额内采取事前、事中相结合的分段式救助方式确定其各分段救助额,余额事后一次结算。

大病医疗救助金的支付,一般可采取自行垫付或分段支付、事后结算等方式进行。大病救助,应半年或年底一次性公布救助结果。

第八条临时医疗救助申请和审批程序:申请人(户主)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同时提供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证明、医药发票等有效票据,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凭证、医疗救助证明,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公示后报县区民政局。县区民政局审批后,及时予以兑付,半年或年底一次性公布救助结果。

第九条对下列情况不予救助:

(一)因违法犯罪行为引起的医疗费用。

(二)享受性医疗费用和购置营养品、保健品等。

(三)有劳动、劳务关系或者具有相对责任人或责任单位的医疗费用(如工伤、交通肇事等)。

(四)其它不予救助的情况。

第五章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条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来源为:

(一)中、省下拨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二)市级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三)县区级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四)社会捐助及其它资金。

第十一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专帐,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合理使用救助资金,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县区民政部门要建立农村医疗救助明细台账。

第十二条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应根据实际由民政部门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拨付报告和相关资料,财政部门经复核后及时足额将资金拨入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帐户。县区民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将资金发放救助对象或拨付定点医疗机构。

第六章医疗服务和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要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和相关规定,提供诊疗救助服务,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保证医疗质量,并在医疗费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或减免。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要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制订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服务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第七章组织与实施

第十五条医疗救助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一)民政部门负责管理并组织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救助情况,建立健全医疗救助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救助政策的落实;要进一步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医疗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支付和监管、服务工作,要将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三)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救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工作。

(四)监察、审计部门要对医疗救助资金实施财务监管和审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

(五)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所需情况,配合有关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农村医疗救助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及救助对象,必须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各地可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形式以及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办法,加强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管。

第十七条医疗救助机构和管理人员对救助对象故意刁难、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贪污、侵占、挪用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应如数追回,并视情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弄虚作假,为救助对象提供虚假病情诊断证明骗取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取消定点医疗救助机构资格,收回救助资金,并视情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救助对象必须如实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配合调查。对弄虚作假、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如数追回,并取消其医疗救助资格。

第二十条县区民政部门每季度末月25日前应将《医疗救助备案表》报市民政部门备案;每半年应将医疗救助人数、资金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实施细则》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005年印发的《汉中市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汉民发〔2005〕85号)即行废(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篇2

美国PPACA的核心就是为美国人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险, 在政策设计中通过医疗救助扩展计划,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把原先不享受医疗保险的65岁以下中低收入人群纳入医改范畴, 对收入在贫困线4倍以下的人提供补助以购买医疗保险, 要求所有个人和一定规模的企业购买和提供医疗保险, 否则将受罚款。作为惠及百千万人的健康保险改革政策, 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关注其实施进展和绩效。本文选取2014-2015年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协会的公开数据, 对PPACA政策主要措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实施进展进行定量评估, 研究结果对我国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数据收集与评价指标

数据来源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援助服务中心 (Centers for Medicare&Medicaid Services, CMS) ,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国家健康统计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 美国统计局 (U.S.Census Bureau) , 亨利·凯撒家庭基金会 (Henry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和美国卫生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

根据可得数据, 建立如下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涵盖医疗保险扩展计划和医疗保险覆盖缺口, 每个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不同的二级指标, 见图1。

2结果

PPACA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 (1) 改革保险行业和保险计划, 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接受所有投保人, 并不得增加患有慢性疾病的投保人的保费, 要求保险计划必须提供十项基本福利保障; (2) 规定个人和企业的职责, 从2014年1月1日起绝大部分美国人和合法身份进入美国的人必须要有医疗保险, 50个雇员以上的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 不然就要交罚款, 而且罚款数额逐年增长; (3) 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帮助:扩展医疗救助 (各州自行决定是否参加) , 为家庭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提供补贴, 鼓励小企业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

2.1医疗救助扩展计划美国人获得医疗保险, 多数是由所供职的公司、政府部门或其他的供职机构对雇员提供的保险, 是一种团体保险 (group insurance) , 由雇主与保险公司安排, 雇主出资大多数, 雇员出少数钱。如果是以合法身份居留美国, 家庭收入的8%超过最差保险的保费, 不满65岁, 雇主没有提供保险, 个人就必须自己购买医疗保险。按照PPACA目标, 到2019年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法案将联邦政府置于核心地位, 并强制要求州政府予以配合。但在2010年, 各州出台了彼此完全不同的医疗救助法规和条例[8,9]。PPACA最初的设想是通过联邦政府出台激励与制约措施, 改变各州医疗保险法规不一的局面。联邦政府承诺负担前三年新加入医疗保险人群所产生的费用, 之后承担90%, 而不参与医疗救助扩展计划的州政府将不能得到这部分资金支持[10]。美国最高法院2012年6月宣布联邦政府不能随意收回各州政府所需的医疗救助资金, 包括未参加医疗救助计划的州, 否则会造成经济逼迫 (economic dragooning) , 这一判决导致各州可以公然拒绝参与医疗救助扩展计划, 并试图改变PPACA法案中医疗救助计划的部分制度设计。

统计显示, 至2015年6月底, 30个州 (包括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实施了医疗救助扩展计划, 而19个州明确拒绝该计划, 还有2个州仍然在讨论是否实施该计划。由于美国的政党政治, 民主党控制的州政府全部实施这一计划, 而在共和党主导的州政府中, 只有部分实施该计划。需要注意的执行医疗补助扩展计划并没有最后期限, 绝大部分州医疗救助扩展计划在2014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密歇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分别在2014年4月1日及8月15日开始实施, 宾夕法尼亚州和印第安纳州已与2015年1月1日和2月1日开始执行, 而蒙大拿州正在等待联邦政府豁免的批准。

按PPACA规定, 医疗补助覆盖面需扩大至收入在联邦贫困水平 (FPL) 138%的成年人, 2015年美国联邦贫困线水平为个人收入$11, 770, 三口之家收入$20, 090。实际执行过程, 除27个州执行联邦收入限制外, 其他各州对享受医保补助者收入限制并不相同。威斯康星个人和三口之家收入水平皆为100%, 其余各州只针对无收入的个人, 三口家庭收入从18%至221%不等, 其中阿拉巴马州和得克萨斯州最低为18%, 覆盖面略高的密苏里州22%, 路易斯安那州24%, 爱达荷州为26%, 密西西比州27%, 佛罗里达、乔治亚和堪萨斯州分别为34%、37%和38%。康涅狄格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为221%, 属全美保险覆盖最高水平, 接下来阿拉斯加州为143%, 缅因州105%, 田纳西州101%, 南卡罗来纳州67%, 怀俄明州57%, 内布拉斯加州54%, 蒙大拿州50%, 南达科他州52%, 犹他州45%, 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和俄克拉何马州皆为44%。

预付保险费税收抵免 (Advance Premium Tax Credits, APTCs) 也称保费援助或财政援助, 是联邦税收抵免的一种, 通过联邦政府对健康保险计划付款来降低投保人的保费开销, 从而使健康保险的价格更能令人承受。有资格申请保费支持的家庭收入必须在联邦贫困线的138%以上, 但不超过400%。在某些情况下, 家庭收入在联邦贫困线100%以下也可能够资格申请保费援助。个人所得在$16 000~45 000以及4口人的家庭收入在$32 000~94 200可够资格申请保费援助。如果家庭收入在贫困线100%~250%以下, 登记者还可以拿到降低购买者成本分担 (Cost-Sharing Reduction) 的补贴。根据统计, 美国全境APTC月均额272美元, 各州水平差别较大, 最低的亚利桑那州只有158美元, 最高的阿拉斯加州高达536美元, 次高的怀俄明州为425美元。200美元以下还有5州, 包括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160美元) 、明尼苏达州 (166美元) 、马萨诸塞州 (187美元) 、夏威夷州 (192美元) 、俄勒冈州 (199美元) 。300~400美元有10个州, 其余各州月均APTC在200~300美元。如图2所示, 获得补助的投保者占有资格得到补助者比例2014年和2015年全国分别为39%和50%, 总体增加明显, 各州除了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哥伦比亚特区、密歇根州、纽约州、华盛顿有所下降, 俄亥俄州持平外, 其余各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特别是佛罗里达州、缅因州、密苏里州、蒙大拿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增幅明显。美国全境2014和2015年投保登记人获得财政援助比例平均为85%和86%。援助比例最低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特区, 2014和2015年分别为16%和11%, 最高的是密西西比州, 始终保持在94%。夏威夷州增幅最大, 从2014年的38%增加到2015年的77%, 爱达荷州降幅最大, 2015年度比2014年下降8%, 科罗拉多和新罕布什尔下降6%。总之, 22个州投保登记人获得财政援助比例增加, 18个州下降, 其余州保持不变。其中4个州只有部分数据, 2015年获得补助投保者占有资格得到补助者比例马里兰和明尼苏达州皆为35%, 马萨诸塞州分别为38%。2015投保登记人获得财政援助比例马里兰、马萨诸塞和佛蒙特州分别为71%、66%和62%。佛蒙特州2014和2015年度获得补助投保者占有资格得到补助者比例分别为83%和59%。

2.2医疗保险覆盖缺口由于PPACA只为那些特定收入水平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和保费援助, 因此在那些没有实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的州, 许多成年人就落入医疗保险覆盖缺口/覆盖空白区段 (coverage gap) , 他们的收入高于可以享受医疗救助, 没有低到可以享受保费援助, 因此目前医疗改革措施不能惠及他们[11]。根据统计, 目前美国全国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数高达370.8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尤其缺乏足够的医疗服务, 单身和无孩子的家庭占76%[12]。这一群体的社会背景如图3所示, 其中男、女各占51%和49%。从种族分布看, 白人最多, 占44%, 其次是黑人和西班牙裔族群, 分别为27%和24%。年龄分布以35~54岁最多, 为37%, 55~64岁只占17%。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超过80%, 18%的人身体状况一般或较差。

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群大部分是全职和兼职的贫困人口, 总体达到66% (见图4) , 尽管已经就业, 他们的收入仍然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人从事农业和服务业, 分布较多的还包括科研/行政、教育/卫生和制造/基建行业。2015年40岁成年人个人购买医疗保险支出, 银级计划为每月276美元, 铜级计划为每月213美元, 这基本相当于覆盖缺口较低收入群体一半的收入, 或覆盖缺口较高收入群体四分之一的收入, 对这些医疗保险覆盖不到的群体, 如果没有财政援助他们难以承担保费支出。而且他们没有资格申请医疗保险交易计划的成本分担补贴, 如果要购买个人保险需要每年多支出6600美元。目前有限的财政预算情况下, 即使所有州都实施PPACA, 这些覆盖缺口群体仍然不能获得保险。

所有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群统计数据来自20个州 (见图5) , 数量从1.0万人~94.8万人不等, 其中得克萨斯, 高达94.8万, 占34.0%, 其次是佛罗里达州66.9万人, 第三位的北卡罗来纳州35.7万人, 这三个州的覆盖缺口超过一半 (53%) , 而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1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群占未参保非老年人比例为9%~30%, 其中最低的阿拉斯加州和犹他州皆为9%, 最高的路易斯安那州为30%。

3讨论

美国平价医疗法案试图通过扩展医疗救助计划等来实现为无保险的人提供医疗保险和降低医疗保险成本的目标。本研究显示, 到2015年6月, 30个州实施了医疗救助扩展计划, 21个州拒绝实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对于医疗救助扩展覆盖群体收入水平, 27个州执行联邦收入限制, 其他各州对享受医保补助者收入限制并不相同。美国全境保费援助月均额272美元, 各州水平差别较大, 在158~536美元之间。全国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数高达370.8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尤其缺乏足够的医疗服务, 66%的人是全职和兼职的贫困人口。

PPACA已经明显改变了美国医疗保险状况, 但其最主要的功能, 如医疗补助计划扩张、发展负责的保健组织尚未完全实现。在美国现有卫生法律和PPACA提供的框架下, 确保所有公民获得医疗保健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尽管联邦政府表现得极其慷慨, 但医疗救助扩展计划意味着各州财政预算支出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 还要增加额外支出, 从而许多州拒绝实施这一计划。许多人士认为医疗救助计划是一个破碎的体系, 无论是受益人还是卫生服务提供者都表现极差, 这一体系中再加入几百万人无疑会更加糟糕。因此, 应该意识到, 以追求公平为目标的医疗保险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时间、毅力, 对当前的政治、社会、行业系统有深刻的理解, 并正视其固有的复杂性。

摘要: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 目前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卫生领域的关注。利用2014-2015年医疗保险改革公开数据,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对美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截至2015年6月, 美国已有30个州实施了医疗救助拓展计划, 对于享受医保补助者, 27个州执行联邦收入限制。2015年, 美国全境保费援助月均额272美元, 但全国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数高达370.8万人, 美国医疗救助计划扩张尚未完全实现。

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您了解多少 篇3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农村中低收入患病人群的医疗负担和基本生活需求。

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对象

所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以及随参合父母享受新农合医疗待遇的新生儿,凡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参合农村居民第一诊断或主要诊断患有儿童白血病(0~14周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0~14周岁)、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BH4缺乏症、危重孕产妇等22类重大疾病,其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自然年度,下同)累计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

2. 除上述22类重大疾病外,参合农村居民当年度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2万元以上(含2万元)部分和政策范围外个人自负费用年度累计4万元以上(含4万元)部分。

3. 对新农合报销政策范围外费用规定其占医疗总费用比例上限,一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10%、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20%、市级及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30%,高于上限的范围外费用不予救助。

二、哪些情况不予大病医疗救助

对下列情形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1. 未经批准到统筹区域外或者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

2. 应由政府另行安排专项资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接种、婚前医学检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范围内发生的医药费用;

3. 美容、减肥、陪护等发生的非疾病诊疗所需费用;

4. 因工伤事故、医疗事故、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有明显责任方造成的,因酒后驾车、无照无证驾驶、偷盗抢劫等违法违章造成自身伤害的,因自残、自杀、吸毒等造成自身伤害的;

5. 流产、堕胎及采取其他计划生育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北京 罗丽莉)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篇4

【发布文号】萍府办发〔2005〕23号 【发布日期】2005-09-02 【生效日期】2005-09-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萍乡市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意见的通知

(萍府办发〔2005〕2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实施。

二OO五年九月二日

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市民政局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二OO五年八月一日)

为加快建立我市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根据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赣民发〔2005〕12号),现就我市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帮助农村特困群众解决医疗难的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的原则。医疗救助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按照地区差别、救助对象贫困程度和救助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

(二)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救助对象、救助项目、救助标准、救助金额、审核意见、审批结果实行公开,并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坚持属地和动态管理的原则。申请医疗救助由当地村委会受理、乡镇审核、县区民政部门审批,实行动态管理。

三、救助对象

(一)农村五保户;

(二)农村特困户中的重点户;

(三)经县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其他特殊困难的农村贫困对象。

救助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医疗救助;

(一)参与卖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二)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

(三)酗酒伤害、打架斗殴、自杀、自伤的;

(四)未经批准的挂床住院、家庭病床的;

(五)超出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所发生费用的。

四、救助病种

(一)恶性肿瘤;

(二)尿毒症(肾衰竭);

(三)重症肝病(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

(四)脑中风;

(五)急性心肌梗塞;

(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七)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

(八)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每年医疗费负担贰万元以上的其他疑难杂症。

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救助病种应与当地合作医疗补助范围相配合。

五、救助办法

(一)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 特困户中的重点户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资金,使其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二)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六、救助标准

坚持分类施救和低标准起步的原则确定救助标准。

具体救助标准由县(区)民政部门会同卫生、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按照不同的救助对象和救助项目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后公布执行。个人全年累计医疗救助支付额度为3000元以下。对于特殊困难人员,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提高救助金额。

七、申请和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大病救助申请人(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如下证明材料:居民身份证、五保供养证或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疾病证明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按规定享受合作医疗的补助凭证)、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等。

(二)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应组织必要的调查、核实,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对象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填写《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民政所。

(三)乡(镇)政府民政所审核。乡(镇)政府民政所对村委会上报的材料和《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进行认真审核,对有疑问的人员要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经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县(区)民政部门审批。

(四)县(区)民政部门审批。县(区)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根据医疗救助经费情况和救助对象人数以及救助对象贫困程度、个人承担医药费情况,及时签署审批意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再次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批准其享受医疗救助,并书面通知乡(镇)民政所告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也应当书面通知乡(镇)民政所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大病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民政所发放,也可采取社会化发放方式或其他发放方式。

八、医疗救助服务

(一)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由农村合作医疗乡(镇)级、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由救助对象户口所在地乡(镇)、县(区)级及以上定点医院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二)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在规定范围内按照本地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医疗检查项目,建立健全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遇到疑难重症需转到非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要按县(区)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办 理转院手续。

(三)农村五保户凭《五保供养证》、特困户凭《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到当地定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应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具体优惠措施,由县(区)人民政府制定。

九、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是用于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项资金。资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捐助等渠道筹集,主要来源包括:

1、中央及省财政安排的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

2、省级民政部门每年从财政安排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10%的资金。

3、市、县(区)财政各按中央及省下拨的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含彩票公益金)的50%,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4、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捐赠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资金。

5、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6、按规定可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2、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用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3、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收支计划由县(区)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于每季终了后7个工作日内向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报送《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季报》。

4、县(区)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帐(简称“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帐”),用于办理资金的汇集、核拨等业务。县(区)民政部门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帐,用于办理资金的支付和发放业务。

5、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民政部门提供的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额,从其“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帐”核拨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为救助对象办理有关手续。经县(区)民政部门批准的救助对象大病医疗费用补助资金,由县(区)财政部门根据县(区)民政部门提供的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额,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核拨至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帐”,由县(区)民政部门拨付给乡镇人民政府的民政所发放,或由县(区)民政部门通过银行、邮局等直接支付给救助对象。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6、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县(区)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将根据需要,对各地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十、组织与实施

(一)农村医疗救助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二)民政部门要组织实施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负责医疗救助对象调查核实,医疗救助工作的建章立制、工作计划、检查指导和综合协调,以及医疗救助资金的发放等。不断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医疗救助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定的用款计划按规定核拨医疗救助资金,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并结合年初预算,统筹安排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必需的工作经费。

(四)卫生部门负责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一、监督与处罚

(一)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二)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上级补助的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机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追究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将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上级补助资金。对弄虚作假,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个人,要如数追回款数,取消其享受医疗救助资格,并严肃处理。

(三)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及经办人员因工作失职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造成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流失的,应予赔偿,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如在医疗救助的诊断、治疗、处方等环节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由卫生部门取消其定点资格,并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五)对侵占、挪用、贪污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细则 篇5

第二条 符合救助条件的低保对象,由本人或家庭主要成员持《低保证》原件和身份证、规定就诊医院的诊断书、入院治疗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向低保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宇请,并填写《大庆市低保对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申请审批表》)。

第三条、社区居委会在接到申请材料后,在二个工作日内,结合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核查结果形成低保家庭基本情况说明。送报街道办事处。对于核查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告知申请救助的低保对象本人或家庭成员,并说明理由。

第四条 街道办事处接到社区报送材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社区提供证明材料的初审和汇总,报送区民政局。

第五条 区民政局在接到送交材料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大病救助审核、汇总工作,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报送市民政局救助办公室,市救助办公室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未经批准救助的,由区民政局告知低保对象本人或家庭成员,并说明理由。

第六条 经批准享受救助的低保对象,由市救助办公室下发《大庆市城市低保对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通知书》(以下简称《救助通知书》,《救助通知书》注明救助期限和最高补贴额度。《救助通知书》一式三份,由低保对象送交规定就诊医院一份,医院凭《救助通知书》给予救治。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各留存一份备案。

第七条 申请医前救助的低保对象必须在接到《救助通知书》后,一周以内办理住院手续。

第八条 需转外埠医院治疗办理转诊手续的,经油田总医院或哈医大’附属五院一(专科疾病经市级专科医院)专家会诊后,填写《大庆市城市低保对象重大疾病转诊审批表》,由各区民政局报市救助办公室。

第九条 市救助办公室接到各区民政局报送的《大庆市城市低保对象重大疾病转诊审批表》后,会同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共同审核、审批。

第十条 经市救助办公室批准享受外埠治疗的救助对象,向市救助办公室直接领取规定救助病种定额补贴标准的7 0%救助,其余3 0%救助金待治疗费用超过定额补贴标准后,由救助对象凭前期治疗收费票据到市救助办公室领取。

第十一条 每年3月和8月初,市救助办公室提出低保重大疾病外埠就医资金需求计划,市财政局将预拨款拨付到市财政支付局。年度外埠就医资金不足时,市财政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追加。当年结余于年底前由支付局返还市财政局。

第十二条 低保对象住院期间要随身携带《低保证》和身份证以备接受监督检查,因特殊情况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医疗机构履行请假手续,并告知市救助办公室。经查实属于“挂床住院”的人员,取消本年度医疗救助资格。

第十三条 市救助办公室适时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报同期救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市救助办公室提供的信息,责成市、区两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救助对象的住院治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被救助的低保对象办理出院手续时,主治医生和低保本人需在《救助通知书》上共同签署医疗费用确认意见,市救助办公室依据低保对象的确认意见同医院进行结算。 、

第十五条各定点医院凭《救助通知书》每季度对垫付资金进行统计汇总,并与市救助办公室核对,统计资金经过市财政局、市救助办公室、医疗机构三方认同后,市救助办公室形成汇总意见,送交市财政局与定点医院进行结算。 .

第十六条 市救助办公室建立低保对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台账,及时对大病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城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以下简称“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切实缓解城乡特殊困难家庭因大病造成家庭的生活难,根据阿坝州民政局、阿坝州财政局、阿坝州卫生局、阿坝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XXXXXXXXX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XXXX〔XXX〕XX号)精神,结合XXX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城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是指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针对城乡低收入及特殊困难家庭因重特大病医疗发生医疗费用困难时给予一定资助,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专项救助制度。

第三条 大疾病医疗救助按照“救重点、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实行城乡统筹。救助标准城乡统一,救助类别城乡统筹。建立以“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因重特大疾病医疗的基本保障问题。

第四条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实行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各乡镇人民政府为主体、有关部门配合的负责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 负责对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负责对辖区内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申请的受理、审核。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有关调查、评议、公示、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县民政部门 是XXXX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具体审批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乡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量力而行、救急助困、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二)坚持自救互助为主,政府救助为辅的原则。

(三)坚持制度统一、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

(四)坚持属地管理,分类救助的原则。

第二章

救助对象和范围

第六条 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为持有所在地常住户口且生活困难、医疗负担过重的城乡居民。主要包括:

(一)城乡低保对象;

(二)农村五保对象;

(三)大骨节病患者;

(四)重度残疾人(主要指一、二级);

(五)在乡重点优抚对象;

(六)重度精神类疾病患者;

(七)因患重特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居民;

第七条 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主要是指医疗费用高、对群众生活影响大的重特大疾病病种,主要救助病种包括:

(一)慢性贤功能衰竭(尿毒症透析治疗);

(二)恶性肿瘤;

(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

(四)坏死性胰腺炎;

(五)心脏瓣膜移植术;

(六)坏死性肠梗阻;

(七)先天性心脏病;

(八)重度精神疾病;

(九)重症肝炎(肝硬化);

(十)重大器官移植手术(肝、贤移植);

(十一)严重Ⅲ度烧伤;

(十二)白血病;

(十三)XXXXXXXXXXX应救助的其他重特大疾病。第八条 本细则所指大病医疗救助适用于具有XXXXX户籍的本细则第六条规定所列人员。患病人员XXX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扣除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及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医疗费用纳入救助范围,患病人员家庭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原则上补予救助。

第九条 实施医疗救助时,医疗救助对象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应当符合县医保部门的认定,并扣除本细则第十条所列不应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费用。

第十条 不应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费用。

(一)医疗机构减免的费用;

(二)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其他各种商业保险支付或赔付的医疗保险费;

(三)超出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标准范围,由个人自费的费用;

(四)申请人所在单位已报销的费用;

(五)相关部门或社会资助的费用;

(六)交通肇事、打架斗殴、吸食毒品、酗酒和赌博等引发伤害,应由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医疗费用;

(七)不能提供有效收据或有效原始证明的器官移植费用;

(八)跨累计的费用;

(九)XXXXX认定的其他费用。

第三章

救助项目及标准

第十一条 下列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全额资助。

(一)全额资助城镇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全额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全额资助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重度精神病人参加相应医疗保险。

全额资助对象花名册应当在参保、参合时间内由XXXXXXXX统计后报XXXXXXX审核。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标准根据政策的调整而调整。

第十二条 救助内容。根据患重特大疾病人员日常门诊医疗及住院医疗费用均较高的情况,分别实施门诊医疗救助及住院医疗救助。

(一)门诊医疗救助

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患本细则第七条所列特殊疾病病种的,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其他救助及个人自费费用的剩余金额,按照50%的比例予以救助,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不超过1万元。

(二)住院医疗救助

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患本细则第七条所列特殊疾病病种的,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其他救助及个人自费费用后的剩余金额,按照60%的比例予以救助,全年最高救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

(三)临时医疗救助

大病医疗救助对象患本细则第七条所列特殊疾病病种的,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医疗费用在经过医疗保险补偿、商业保险赔付、民政医疗救助、社会帮扶后,医疗费用仍较高,医疗个人自费费用超过1万元的,可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一次性临时医疗救助,县民政部门根据医疗救助基金节余情况量力而行予以救助,应按照不超过个人医疗费用自付总额30%的比例予以救助,全年救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

第十三条 农村五保对象及城镇“三无人员”就医发生医疗费用在本细则规定的最高救助标准范围内的,按照实际发生费用进行救助,但不超过最高救助标准。

第四章

救助程序

第十四条 救助申请。救助对象本人通过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民委员会)、XXXXX提出书面申请,由XXXXX严格按照大病医疗救助细则进行审核,申请人需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一)城乡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

(二)《XXX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XXX农村五保对象供养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三)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保险证(卡)、特殊门诊医疗保险证、职业病证明等社会保险辅助证件、商业保险等有关合同证明;

(四)XX医保局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出具的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报销费用清单和加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公章的病情诊断书、住院清单、门诊处方、住院(门诊)发票复印件等有效证明材料;

(五)社会捐赠和互助帮困情况;

(六)XXXX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救助申请时限。医疗救助对象原则上应当在县医保局、县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办公室报销医疗费用的90天内提出救助申请;门诊医疗救助及临时医疗救助应当在当年的11月20日前提出救助申请,超出时限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 审核审批。原则上乡镇人民政府每一季度集中上报一次符合救助条件的申报材料,XXXXXXXXX上报的材料后,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救助对象提交救助申请后,由XXXXXXX负责对救助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对提交的各类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逐项审查,经调查核实后填写《XXX城乡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根据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提出救助意见后报XXXX审批。

(二)XXXXX应当自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书面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事项,经审核无异议的,批准救助;对申请救助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将不予救助,并XXXXXX负责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三)XXXX应当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底将XXX大病医疗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发放到各乡镇或实行社会化发放的金融机构,XXXXX委托所在辖区的金融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将救助资金发放给申请救助对象。

第五章

基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七条 XXXX要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上级财政拨付、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渠道筹集。

第十八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用于补助救助对象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用于对医疗救助对象实施资助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一次性临时医疗救助,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目录,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并要完善和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及管理制度,保障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

第十九条 XXXXXXXX应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县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之后应及时全额划拨至“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社会各界的捐款及其他各项资金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及时交存县财政部门“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

第二十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收支计划由XXXX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报XXX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第六章

医疗救助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医疗救助工作在XXXXX统一领导下,由XXXXXXXXX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XXXX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组成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办公室,负责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疑难问题处理等工作。办公室设在XXXXX,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二条 XXXXX具体负责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研究拟定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完善救助办法,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管理规章制度。XXXXX负责医疗救助工作的管理和审批,并负责向同级医保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提供下一救助对象名册,负责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

第二十三条XXXXX具体负责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拨付和监督。XXX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第二十四条 XXXX、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落实医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配合做好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及时准确提供救助对象参保情况及医疗费用报销情况,协助民政部门开展医疗救助服务等工作。

第二十五条 XXXX、审计部门负责对医疗救助金的使用和救助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杜绝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第二十六条 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等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造成救助资金流失的,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城乡居民,由县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收回骗取的救助资金。并视情节轻重,XXXX给予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XXXX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解释。

汉中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篇7

1 做法

1.1 广泛调研, 寻找影响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的主要因素

2003年, 新农合制度在姜堰市开始试点, 《新农合章程》公布后, 我们发现新农合最需要医疗保健的贫困人口对这一旨在帮助农民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制度积极性并不高, 许多贫困户经多次宣传也不愿参合。对此, 我们开展了调研, 发现主要原因:一是有不少贫困户靠救济吃饭, 无钱参合;二是新农合主要解决大病住院问题, 不少贫困户往往无钱住院, 有的人连预交住院押金都拿不出, 很难享受住院补偿, 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抗;三是新农合有起付线以及低费用段报销比例较低的问题, 贫困人口即使住院也很难得到高额补偿;四是对新农合的公开、公正存在顾虑。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在加大对新农合宣传、提高补偿公开透明的同时, 重点加大了医疗救助工作力度。

1.2 明确目标,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首先是明确医疗救助目标。对一般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 以提高受益者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为目标;针对劳动力实施医疗救助, 以通过疾病干预缓解贫困为目标;对处于贫困线边缘的大病重伤者实施医疗救助, 以缓解暂时性贫困和防止扩大长期性贫困为目标。其次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相互脱节, 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 2004年为做好协调工作, 我市成立了协调委员会, 明确由分管卫生的市领导牵头负责, 指导协调2个部门建立日常工作衔接机制, 不少市、区直接将医疗救助的职能划归卫生部门, 使工作常态化、一体化。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信息互动机制。民政部门每月向市合管办提供1次救助对象资料, 为市合管办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民政或卫生部门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时, 都主动要求对方参与, 共同研讨方案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民政部门可利用市合管办新农合信息平台, 对全市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和监控。

1.3 完善制度, 确保困难群众有病能医

在深入调研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结合相关政策, 我市及时修订了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提出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紧密结合, 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医疗救助办法明确规定, 贫困人群的参合费由民政部门负责缴纳, 设立医疗救助基金, 对贫困户合作医疗补偿后实施二次补偿, 或对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费进行再补偿。高港等市、区对贫困户个人医疗自付超过2000元者, 在乡镇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实行全补的保底补偿政策。同时, 民政部门还推出事中比例救助、定额包干救助、医前定额包干救助等救助形式。新农合将医药费报销重点向贫困人群倾斜:一是普遍提高贫困人群报销比例, 贫困人群报销比一般人群高出10%;二是取消贫困人群住院费的起付线;三是为方便贫困病人, 针对残疾人、五保户开设家庭病床上门服务, 按住院标准报销;四是适当扩大贫困人群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的范围。

1.4 创新模式, 在便民和利民上实现有机结合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简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是保证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管理上, 各定点医疗机构尽可能地简化相关手续, 推行新农合办、医疗救助办、城镇医保办“三办合一”的运行模式, 将多个办事机构集中到一个窗口, 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时实现新农合补助、医疗救助、医院减免在一个窗口一次性结清, 做到一步到位。二是创新结算模式。我们一方面在新农合信息管理结算系统中附带开发了医疗救助结算系统, 结算时新农合补偿数额、医疗救助数额、医院减免数额、个人自付数额在一张结算单上, 做到一目了然, 贫困农户出院时只需交纳个人自付部分。另一方面, 针对贫困患者无钱缴纳住院押金, 难以住院问题, 姜堰等市、区试行了补偿基金预付制度, 即根据贫困人员患病情况及该疾病平均补偿费用预先支付补偿经费, 用于交纳医院押金。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定点医疗机构每月集中有关资料报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和市民政局审核、申请补助, 新农合费用由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审核后经财政部门向定点医疗机构划账支付, 医疗救助经费民政部门审核后划拨给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减免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相关部门团结协作, 各负其责, 实时沟通信息,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方便了百姓。

1.5 多方支持, 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一是将医疗救助与惠民医疗紧密结合。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均按要求开设了不低于总床位数5%~10%的扶贫病房。贫困患者住院免收床位费、治疗费, 门诊免收普通挂号费, 检查费在规定价格基础上减半收取。二是将医疗救助与疾病控制项目紧密结合。如对艾滋病实施“四免一关怀”, 对结核病免规定的检查费及药品费。三是积极实施各种医疗帮扶项目。如针对贫困家庭儿童, 实施白内障手术“光明行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实施“开心宝贝行动”;针对贫困家庭的孕产妇住院分娩, 实施“母婴平安120行动”等, 这些医疗帮扶项目在扶贫救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成效

2.1 提高了新农合参合率

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衔接后, 解除了救助对象无钱参合的矛盾, 所有医疗救助对象的参合费均由民政部门承担, 我市8.94万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等救助对象均免费参加新农合, 不仅使救助对象能享受新农合补偿, 也使我市新农合的参合率得到提高, 2008年我市新农合的参合率达98%。

2.2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医疗救助、新农合一体化管理后, 不仅降低管理成本, 节省人力管理、网络管理资源, 而且通过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了救助对象, 同时也有助于实施有效监督, 堵塞管理漏洞。

2.3 提高贫困患者就诊率, 解决他们看不起病的问题

由于医疗救助实行了事前、事中救助, 过去许多贫困患者患病后想治疗因为经济原因而不敢治疗的疾病, 通过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实施而得到治疗, 特别是许多因为缴不起住院押金而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治疗。仅姜堰市实行资金预付制一项, 2007年就为67名贫困患者预交了48.86万元住院押金, 使他们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2.4 较好地解决了合作医疗资源利用不公问题

救助制度与新农合衔接机制的实施, 有效地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利用能力, 缓解了疾病负担对贫困人口经济安全的打击。过去贫困患者因无钱治疗, 无法得到补偿或较多补偿, 通过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及合作医疗政策的倾斜, 也能得到较多补偿, 不仅解决了新农合制度存在的“穷帮富”现象, 而且也体现了新农合“扶贫济困”的宗旨。

2.5 有助于形成救助合力, 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农村特困医疗救助申请书 篇8

西河口乡民政办:

我叫张友树,今年66岁,系我乡河口村卢院组村民,老两口一起生活,现两人年老体衰,均有病缠身。

我于2012年患腰椎第三、四节膨大,行走困难,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几年来一直四处求医,靠药物控制病情。曾几次到六安进行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亲戚朋友求助,在大家的帮助下,住进了合肥安医第二附属医院,由于经济困难,在医院做手术将开支俭省到最低,也花去医疗费近2万元。这对一个年老体弱夫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开支。

恳请民政部门领导,给予贫困医疗救助,对所花去的医疗费给予报销,为盼。

申请人:张友树

陕西省农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篇9

(陕民发[2004]5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和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精神,建立和完善我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章 救助对象和救助办法

第二条 第三条 医疗救助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办法:

五保户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资助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筹资部分,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全额补助;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五保户因病发生的费用由当地政府全额补助。

农村贫困户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资助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筹资,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具体的救助标准和比例由各县(市、区)根据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救助人数及医疗费实际支出数额等因素确定。对特殊困难人员,可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第三章 申请、审批程序

第四条 医疗救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申请人(户主)想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凭证、社会互助帮困情况证明等,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由所在地村委会或敬老院直接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村委会每年应将享受医疗救助的人员名单、救助金额向村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在15个工作日内,将符合条件的报县(市、区)民政局审批;不符合条件的,签注理由后逐级退回申请人。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第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家庭核准其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在15个工作日内将批准意见返回乡镇。对不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 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五保户、贫困户由县(市、区)民政部门认定后,在年初或一个参合作费一次性将个人应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医疗救助资金由县(市、区)民政局拨给乡镇人民政府发放,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实行社会化发放或其他办法发放。

第四章 医疗救助服务

第八条 在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由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由救助对象户口所在地县人民政府指定的卫生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第九条 第十条 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卫生医疗机构等应按本县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承担医疗救助的卫生医疗机构要完善并落实各种神聊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第五章 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一条 各地要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

基金来源:

㈠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㈡省、市、县财政每年年初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的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㈢社会捐赠及其他资金。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医疗救助资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县(市、区)民政部门应根据医疗救助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用款计划,财政部门根据核准的用款计划,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帐户。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乡镇农村医疗资金帐户或委托的社会发放机构。

第十四条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当年结余部分结转下使用。

第六章 组织与实施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医疗救助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管理,认真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建章立制,完善程序,做好综合协调工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医疗救助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会同民政部门,制定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根据审核确定的用款计划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拨付到位。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提供医疗服务的卫生医疗机构等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财政、审计部门应对医疗救助资金实施财务监督和审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第二十条 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所需情况,配合有关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

第七章 监督和处罚

第二十一条 农村医疗救助经办机构、定点卫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各地可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形式以及监督、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办法,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对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追回款数,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行政处理或依法处理。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和医务人员,如在诊断、治疗、处方等医疗环节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由卫生部门严肃处理,违法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侵占、挪用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机构,对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主管机关严肃处理,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经办人员因工作失职或滥用职权造成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流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县(市、区)民政部门每半年应将享受医疗救助的人员总数、费用支出总额及分乡镇人员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第八章 附则

陕西省民政厅

上一篇:公共文化服务综述下一篇:集中注意力的锻炼计划专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