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4-12-0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选12篇)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1

1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情况, 笔者进行了一次为期15天的社会调查。将调查区域定为山东省经济较发达城市:济南、青岛、烟台。课题组由27人组成, 共发放1000份问卷, 回收910份。主要针对这些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信息服务技术、文化政策方面展开调查。

在问到“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了解程度时, 三个城市大多数市民表示不太了解, 有10%左右的市民比较了解, 只有7%~10%的市民很了解。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很了解的市民中, 学历在大专以上, 年龄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通过采访, 这些市民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说出其包括的范围, 对国家文化政策有一定掌握, 能够及时利用当地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并且较为关注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工作, 如表1所示。

在调查“经常接触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时, 三个城市的市民大致相同, 图书馆、户外读报亭、剧院是市民较为容易接触到的场所。市民表示, 在周末、节假日会去图书馆, 这部分市民集中在35~50岁之间。他们去图书馆有的为了补充工作所需知识, 有的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而选择户外读报的多是老年人, 他们多已退休, 有时间也想了解社会新闻, 如表2所示。

“接收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的调查发现, 传统方式与新兴途径各占半数, 在不同年龄和职业上具有明显分化。学历在大专以上人群中, 更愿意使用新兴媒体进行公共文化信息学习, 比如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等;学历较低, 年龄较大者还是倾向于传统方式, 比如书、公共阅览室、电视、广播等等, 如表3所示。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市民对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要求强烈。市民希望能够通过政府的作为, 改善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状况, 比如, 服务设施有限、信息资源不丰富、信息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也有一部分市民反映, 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存在不接地气现象。文化服务单位提供的不是市民最需要的, 而市民想了解的又没有渠道, 这是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关注的方面, 如表4所示。

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讨

从上面调查分析可以反映出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家提出这一想法, 并且力争在今后几年中将其落实, 就需要人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一体系, 同时能够对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出建议, 共同加快这一体系的形成, 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此, 首先要从政策上了解, 从内涵上把握, 只有有了全面认识才能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进行体系的建设。

2.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中的所谓公共服务, 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各类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现代”的理解, 它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以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升公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其次, 需要在现代法治框架内进行发展。最后, 需要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 特别是“三网融合”环境下新兴媒体, 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数字网络化文化信息管理系统、特色资源数据库、手机终端服务等等, 整合各类技术资源,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2.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特征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蒯大申提到,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其体现出的特征包括: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民主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管理体系法治化。

3 新媒体传播环境分析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 主要是以宽带互联网络、手机为主。在互联网基础上产生的博客、论坛、微信、微博已然成为新一代网民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影响着社会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相对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3.1 隐匿性与参与性

首先, 新媒体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 以其容易掌握的技术低门槛, 让普通受众可以简单操作, 进行信息搜索和发布。受众通过对信息的再加工也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 可以充当传播者;其次, 受众对于文化内容的获取拥有更多主动权, 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浏览感兴趣的内容, 或者主动查询传统媒体所没有的内容, 使得公共文化的传播呈现出纵深、多层次的传播状态;最后, 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言论平台, 它通过模糊受众的身份、职业、年龄等个人信息, 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对信息留言, 表达自己意见。

3.2 互动性和包容性

新媒体传播方式主要是点与点、点与面以及面与面的双向、多向互动, 不仅是传受之间的信息互动, 还有受者之间的信息共享, 而且这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实现同步和即时。新媒体在传播文化信息时既传播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 受众又可以在BBS、博客等上面传播圈内感兴趣的类别文化, 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与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人进行交流、发表言论, 形成区别与精英文化的草根文化, 网络激发了网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受众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体验到了更多地快感与狂欢。

3.3 开放性和自由性

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 它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落。它为各种文化样式提供了传播和展示的舞台, 而且在制作和传播成本上远远低于传统媒体。便捷性、低成本使得人人媒体成为现实, 人类信息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主体多样化局面。文化传播也呈现出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文化传播形式多元化促成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特别是4G时代的来临, 文化、信息的传播将实现跨区域、无国界化, 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以任何方式传递和接收信息。

4 新媒体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就为新媒体形势下,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指出了方向。要坚持整合传播思想。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融合。在大传播思想指导下, 打造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多渠道分发的技术体系。如何融合?文件指出: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

4.1 以人为本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方式呈现视频化, 移动化, 社交化和服务化特点。文化机构提供的所有的文化、信息背后都要有附带服务才有“黏度”, 才能达到信息服务的深化和优化。通过媒体传播出去的内容, 人们在消费的同时, 又对其内容进行分享、评论、转发, 也就是在传与受之间进行了信息再生产和传播, 因此, 要深入研究大众的喜好与需求。特别在新媒体环境下, 作为公共文化提供者, 必须始终以人民大众的需求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选择公共文化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面, 首先需要考虑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他们正在寻找哪些信息, 他们需要文化服务机构提供哪些技术, 应该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为不同用户群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务。

4.2 发挥平台作用

一方面要打破封闭的组织架构。按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 政府和社会各机构之间要按照实际情况划分组织结构, 进行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为大众搭建起获取信息, 提高文化素养的平台, 坚持开放原则, 要开放并与所有社会资源打通, 为人们提供更多、做好信息服务。

4.3 鼓励分享

在媒体融合的今天, 知识信息的传播出现了叠加和扩散趋势, 信息传播之后并不意味着传播工作的完成, 而是刚刚开始。人们在阅读、收看、浏览之后, 可以通过新媒体互动平台进行反馈, 大众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认识, 可以对文化信息进行再加工, 形成“新信息包”, 这些信息包可能会更加适合特定的人群, 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实现文化信息的最大效应, 所以在建立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分享, 鼓励反馈, 对形成健康有序高效的服务体系大有帮助。

4.4 内容为王战略

借助新媒体技术, 掌握人们的文化获取习惯, 提供定制信息服务, 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 对于资源的分配要兼顾城乡和各层大众需求, 需要根据群众要求, 提供喜闻乐见, 切实有帮助的信息。要注重对于国家政策方针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推送, 让老百姓及时了解最新国家发展信息。在文化信息制作方面, 要遵循科学规律, 不管以何种形式媒体进行传播, 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

4.5 机制与体制战略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要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五位一体化造。机制与体制战略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所有的文化政策必须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二是所有的结构是协同的, 资源是开放和共享的;三是信息服务要流程化;四是内部的架构以文化和信息服务项目制建构;五是体制内外打通。

5 结论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事关精神文明建设, 涉及到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 国家提出这一建设目标, 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在新媒体形势下, 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 而且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如果能充分利用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将大大促进信息平台的建立, 从而为我国文化成果传播和转化提供条件。因此, 我们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特点, 发挥其优势, 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阳信生.政府创新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3.

[2]骆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今日浙江, 2005, (16) :38-39.

[3]杨泽喜, 陈继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价值分层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 :75-79.

[4]焦德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1) :20.

[5]宋宏.建设文化强省:内涵、逻辑与评价[J].学术界, 2010, (10) :30-38.

[6]蒯大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N].文汇报, 2014-04-24.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2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党(工)委和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 年 12 月21日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办„2015‟48号)精神,夯实打造“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名片的公共文化基础,现就加快构建商丘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基本原则,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商丘市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商丘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人民群众需求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服务质量和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坚持均衡配置、严格预留、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提升工程,全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影剧院、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三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区)普遍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行政村,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建设面向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设施。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

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建设和完善面向以上人群的公共文化设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要设立盲人阅览室,创造条件提供盲人上网服务。因地制宜建设流动文化设施。完善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等流动服务建设。逐步设立图书借阅、数字文化服务终端等自助设施,深入基层开展图书借阅、培训辅导、巡演巡展、电影放映等流动服务。推动户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文体广场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有条件的地方配套建设简易舞台、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和公益广告牌。鼓励结合城市改造,增加艺术雕塑、文化驿站和文化景观。

(四)推进基层文化场馆整合联动。以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小康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基层文化场馆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供给的渠道、载体和内容,努力做到基层文化供给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使基层群众特别农村群众随时随地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立以市级馆为中心馆、县(区)级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建立运行机制,加强集约管理。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联动,整合组织、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体育、科技、民政等部门资源,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五)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明确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立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各县(区)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市实施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有条件的县(区)要在底线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逐步形成上下衔接、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标准指标体系。坚持以县为基本单位推进实施。各地要建立标准实施监督评估机制,明确目标步骤,出台具体政策,切实保障标准的落实。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施效果和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完善相关指标。

三、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全部免费开放。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完善服务项目,提供图书借阅、陈列展览、文艺演出、群众娱乐、教育培训等基本服务。逐步推动体育馆(场)、科技馆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文化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支持和鼓励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

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鼓励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公益性演出。

(七)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各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和文化团体要为群众生产和提供丰富优质的公益文化产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要不断丰富藏书、藏品,加快服务项目更新频率,拓展服务领域规模。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引进和培养名家大师和领军人物,鼓励和推动艺术创新,优先扶持反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及地方特色有机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打造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受市场欢迎的精品佳作。培育和扶持民间创作力量,继续开展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大力创作播出优秀公益广告,推进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鼓励互联网文化企业创作健康有益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

(八)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明河南〃欢乐中原”“文明生活〃教你一招”“春满中原〃乐在商丘”“百城万场”“我们的节日”“百戏进百乡”“商丘社区文化公益

小舞台”“惠民大剧场”等品牌文化活动,实现市县有品牌、乡村有特色。推动数字电影放映进农村。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加快建设“书香商丘”。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阅读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开展系列宣传、民俗、娱乐活动。结合商丘特点和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打造文化亮点。完善公共文化配送体系。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艺术普及、阅读欣赏、体育健身、科普法治等培训,广泛开设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活动。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鼓励建设文化特色村镇。

(九)传承保护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统筹农村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和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突出打造“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着力擦亮火文化、汉梁文化、庄周文化、木兰文化、孔祖文化品牌,形成具有商丘特色的文化符号。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快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研究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丰富中小学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

系、代表性传承人体系。

(十)深化公共文化交流合作。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国内外交流,支持文化精品走出去。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积极推动豫剧、四平调、目连戏等演艺项目和泥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出去,加强与外省、外地市以及港澳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十一)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把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商丘文化志愿者支队为龙头,各级文化志愿者组织为骨干的组织架构。广泛吸纳文化工作者、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比例,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文化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与支持文化志愿服务。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

(十二)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类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

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扩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范围。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

(十三)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放宽准入政策,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目录和具体购买办法,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购买范围,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提倡私营企业和个人积极捐资捐赠支持文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建或自建公共文化设施。建立公共图书馆捐赠换书中心。积极倡导文化扶贫,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项目工程等。

五、激发公共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四)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挖掘特色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产业,引导和支持文化

企业研发公共文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

(十五)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编制权责清单,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加强规范管理,明确职能定位,科学设置岗位,激发发展活力。创新运行机制,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为试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到2020年,实现市、县两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构建多元化管理机制。

(十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化资源、智能化技术、网络化传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工程,推进数字化建设,建设全市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有效运用宽带互联网、移

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发展,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加强信息安全和数字版权保护。

(十七)加强示范区建设和理论研究。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到2020年,培育和建成2—3个省级示范区(项目),总结推广示范区(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经验、新举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术研究。

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协调机制,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

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十九)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方予以奖励。

(二十)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幅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依规合理增加机构编制或服务人员。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按照核定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不得兼职。城镇各社区至少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宣传文化服务工作。各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文化协管员。建立完善激励机

制,加快推进文化协管员、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3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农村;主体

一、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供给力量

政府是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供给力量。但核心力量并不代表政府是“全能”的,政府应该首先一改过去“全能政府”的执政理念,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具体来讲,政府在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还应该承担以下功能:

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法规体系与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快文化立法的步伐,以立法的方式确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确立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的供给形式,加强有关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文化服务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文化法规体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同时,政府各级组织还应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并根据实际,制定支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相关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

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文化体制改革是促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政府应该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的体制创新,遵循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协调各方的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逐步形成经营性文化服务的供给由市场调节、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供给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平等参与的文化运行的新机制。

再次,转变政府职能,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即政府的作用是要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摒弃“全能型政府”理念,全面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切实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正和谐的职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加大文化市场监管的力度,规范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另外,政府还应承担起建设西部农村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重任。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选拔培养的意见,创新人才机制,培养能够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熟悉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势文化人才;挖掘本地区农村文化精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来。

二、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力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要全部由政府这个单一主体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强烈的非排他特性,使其在供给方面的收费变得不可操作,或者说无法实现其经济效益,因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力量几乎完全被排斥在外,且目前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又加重了市场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障碍,因此市场这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竞争主体严重缺失。

三、以社会组织、群众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1.非政府组织

目前,非政府组织不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国家范围乃至社区范围内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治理结构的中间力量。在我国近年来的行政改革中,非政府组织亦是推动传统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提供社会服务、吸纳劳动就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政治、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以自身独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主体,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求矛盾。由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只发挥着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生产供给的补充作用,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非政府组织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基层群众

农民是农村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主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需要发挥农民自身的力量。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覆盖面还不宽的条件下,需要农民自己站出来,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和自理者,有效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另外,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干的农民,这些人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带头人,是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民间艺人、文化中心户、农村业余文化组织等,他们能够在整合农村本土文化资源、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文化网络和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4

一、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 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接收设备配备工作, 鼓励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网点。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 农村乡镇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场所, 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展现乡景、记忆乡愁、凝聚乡情、富有乡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阵地。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凝聚乡情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 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为根本目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 资源共享共用, 从而达到丰富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方式, 强化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效能的目的。

4.增强公民文化自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改革措施与惠民政策,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服务内容, 这有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 增强了公民的文化自信。

二、河南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化服务设施大多陈旧老化, 或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虽然有些基层文化设施硬件基本达标, 但像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内部的软件设施还显不足, 布局不够合理, 因而难以提供质量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 不能满足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2.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其重要特性在于“服务”, 然而, 基层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 影响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调研发现, 河南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条块分割较严重, 服务组织方式单一, 服务理念偏于传统, 服务质量不够高, 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缺少统筹协调, 甚至出现“官本位”的服务理念, 淡化了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3.专业文化人才匮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专业文化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服务精神。但由于农村基层条件限制, 无法吸引和留住专业文化人才, 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也因后继无人而难以有所作为。

4.法治保障有待提高。目前,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还未出台, 文化法治建设相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仍然比较滞后, 文化领域的立法数量总体偏少, 文化立法层次仍然较低, 文化执法的保障仍然不够充分, 专业化的文化法治队伍尚不健全。

三、补齐短板, 打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 河南有2264 个乡镇 (街道) 综合文化站, 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2015-2020年) 》,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建设。完善现有的乡镇综合性文化设施, 托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农村闲置中小学校, 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 并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是生产力, 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关键。第一, 创新思维。思维创新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动力。只有思维的创新才会形成自觉的行动创新。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的变化特点, 根据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思维, 找出路径、选准目标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 创新体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管理制度, 特别是要创新基层优秀历史文化管理体制, 不断推进基层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 创新内容。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是核心,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本。“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使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众、融入社会, 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第四, 创新服务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在新媒体背景下, 服务方式的创新决定着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同时也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利用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和资源, 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从而增强其内容的感染力。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集中了全党智慧,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 开辟了制度建设新的境界, 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文化建设发展必须始终遵循的行动指南。第一, 加快推进文化立法。文化系统制定法律法规草案时应在遵循立法工作规律的基础上, 准确反映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规律, 保障公民宪法上的文化权利, 落实公民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参与权, 追求文化自由与文化秩序的平衡, 引导社会文化有序发展。第二,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为重点, 兴起全民法治文化建设的热潮。第三, 建立文化守法违法奖惩制度。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守法诚信教育的同时, 还要强化制度约束, 形成守法诚信长效机制。

4.强化文化人才支撑。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文化人才支撑, 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要坚持文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第一, 不断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 与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相适应的文化人才, 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服务人员配置, 为文化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平台。着力扶持基层文化骨干, 推进立足基层、结构合理的懂管理、善工作、能创新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强化基层文化人才培训, 对基层文化人才进行定期培训, 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建立培训基地, 培养专业的能够理论联系基层实际的文化人才, 强化问题意识、公共服务意识, 以提高大数据时代基层文化工作者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二, 挖掘乡村文化能人。乡村文化能人是最“接地气”的文化人才, 能够直接接近群众, 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懂得群众的文化喜好, 也最受群众欢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实现在农村基层, 文化发展的根在群众, 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能人迫在眉睫。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基层群众分享文化成果的重要渠道。因此,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 强化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末端建设, 打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5-01-15.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5

2015年01月14日 21:11:5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明确责任,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二、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

(六)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和科技普及活动。开展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工作和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出版物、影片、戏曲工作。指导互联网网站、互联网文化企业等开发制作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优秀作品。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实施盲文出版项目,开发视听读物,建设有声图书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视台增加手语节目或加配字幕。加强对残疾人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快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机构、社区和用工企业为实施主体,满足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七)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确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各地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

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积极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演艺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捐赠管理制度。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

平。

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十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双向互动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便民服务提供窗口和平台。

(十四)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发挥国家级评奖和艺术、出版等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系。加强戏曲等优秀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开展优秀文化遗产、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推进送戏、送书、其他地区群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国际交流,支持群众文化走出去,形成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十六)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要求,将公共文化科技创新纳入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标准规范。开展文化专用装备、软件、系统的研发应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手段、提高效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支持公共文化机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关键技术研究。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示范工作。

(十七)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提高资源供给能力,科学规划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设分布式资源库群,鼓励各地整合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

1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各地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作用,建立统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二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报告和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一)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推广居民、村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城市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维护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调动驻村(社

3(二十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

(二十五)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要求,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量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和财力,合理增加机构编制。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管理和使用,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

5附件: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6

关键词:《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公共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24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the Public Libra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wo documents

Abstract In 2015, the General Office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ent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published the “Dir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the “Criterion for the Basic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he twodocuments make full arrangement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and the guaranttee of people’s basic cultural rights. The paper outlined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documents and then,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xts, forecast the position and valu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Dir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riterion for the Basic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ublic library;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ext analysis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2](以下简称《标准》),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在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意见》和《标准》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标准和宏观政策方面给予了指导,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巨大影响力与指导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功能定位等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是具有决定影响的。因此,公共图书馆从《意见》和《标准》的文本解读与分析中探究未来公共图书馆的作为与价值,以为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重定义找出依据支撑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概述《意见》和《标准》中关于公共图书馆内容的基础上,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展等视角,以对《意见》和《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

1 《意见》《标准》相关内容概述

1.1 《意见》相关内容概述

《意见》全文共从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等七个方面,26项细则进行了指导。

值得图书馆界注意的是,《意见》所列的26项内容基本每一条都涉及到了公共图书馆,不但其在表述时有一些新提法,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等都给业界以新的关注视角与领域,值得图书馆界和整个文化界的深入体会与研究,也在一些服务内容、覆盖方式等之前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都囊括其中,表明了中央对此文件的印发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对目前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科学认识和准确到位,一些学术界研究成果被重视,并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之中适时体现。

1.2 《标准》相关内容概述

《标准》分为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三个项目,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文化设施、光电设施、体育设施、流动设施、辅助设施、人员编制和业务培训等14项内容,以及22条具体标准。在22条标准中,关于图书馆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的占据了其中的8条(第1、2、9、13、18、19、20和22条),其它如第12条尽管没有出现图书馆等字眼,但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工作仍由图书馆来完成。

nlc202309020057

在所涉及图书馆的8条规定中,其内容涉及到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社区服务、建设标准、流动服务、无障碍设施及服务、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服务标准要求,是我国未来公共图书馆提供免费基本服务的主要参照。但在实施方面,《标准》也明确要求各地方需结合当地群众需求、政府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标准,建立国家指导标准与地方实施标准相衔接的标准体系。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2 基于《意见》《标准》文本分析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2.1 《意见》和《标准》的价值

《意见》和《标准》的印发,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建立的每个省市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通过试点与探索,已探索出了不同地区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多种成功路径,一些示范区的经验与实践已可推广与复制,真正起到了示范区试验和检验,然后以点带面,进而实现全社会建立符合实际、覆盖社会的全社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初衷,印发《意见》和《标准》,也是在承认这些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政策指导和标准化指导,力求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更快发展;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意见》和《标准》的印发,是对前一段时期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纠正与未来发展指导,对图书馆学术界而言,两份文件有很多值得分析与挖掘之处;对图书馆实践者而言,掌握和学习两份文件的真正内容与深层次所指内容,自查自纠图书馆在参与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与实践盲区,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因此,笔者认为《意见》和《标准》不仅是对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指导性文件,是我国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公共文化建设纲领性文件,也是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建设成果的肯定与可持续发展规范性文件。

2.2 基于《意见》和《标准》文本分析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趋势

笔者以为,《意见》和《标准》除具有如上一些纲领性指导特点外,从文化件事从业者的角度审视,还可通过其文本内容窥探我国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走向与特征:

首先,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向基层倾斜。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期,对于国家和宏观层面的体系设计、示范试验、服务模式等探索均已受到了一定成果,一些全国性的文化发展保障项目如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开展为文化体系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但在基层领域的服务如阅读推广等还并不成熟,《意见》和《标准》在细则方面有了一些新提法、新定位和新举措,如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开展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工作和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出版物、影片、戏曲工作,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3]。

其次,服务体系建设重视行业协调与统筹规划。在《意见》第2和第5部分,出现了“统筹”与“融合”字样,两部分内容不但从城乡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以及群体差异等方面提出了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思维,还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文化科技创新力度”等创新性提法,说明国家已经关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服务不均等等问问题,未来的服务体系建设将更加统筹多方建设力量和人民需求,保证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

再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植入。《意见》的起草者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意见》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上得到了很大程度体现,即和时代同步,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消费权益[4]。所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仅已有和被广泛接受的“全覆盖”、“均等化”、“无障碍”等服务理念得到继承,通过改善服务设施、完善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以增加服务满意度来和时代保持同步,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入到体系建设之中。

3 公共图书馆与未来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1 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重定义:价值与优势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所言,《意见》《标准》文件的理念基石是“保基本、促公平”,这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的“普遍均等”一脉相承,为公共图书馆实践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3]。但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实践,这不仅要考验图书馆实践者的智慧,也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公共图书馆在价值与优势方面的社会定义。嘉兴市图书馆馆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章明丽结合《意见》《标准》和正在制定的《嘉兴市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标准》,也认为新形势下需进一步明确各级图书馆的职责定位,统筹推进区域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笔者以为,就价值而言,公共图书馆从早期的私家藏书、藏书楼发展到如今的社会知识中心,如在《图书馆服务宣言》表述的“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起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神圣使命”一般,其不仅没有消亡,自身价值还在不断得到证明和验证,这也就预示着公共图书馆在未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自身价值会进一步凸显,即其不仅能以文献资源为基础提供文化服务,也能通过服务延伸提供文化产品;不仅能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能以自身具有的文化傳播、社会教育等职能推动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2 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重定位:参与与主导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公共图书馆不仅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意见》《标准》内容对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也有所重视与体现。笔者以为,在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一方面需要通过价值与优势进行重定义,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参与与主导进行重定位,即积极、主动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参与到其它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通过主导与参与的有机互动与协调,将图书馆有机嵌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力大军之中。

4 结语

浙江大学李超平副教授认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等政策的出台,为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和阅读促进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仅从《意见》《标准》的公共图书馆相关文本内容分析角度,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图书馆未来发挥的价值与作用进行了肤浅探析,最后认为在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需要重定义和重定位,通过发挥优势体现价值,通过有机协调角色的主导与参与来嵌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军之中。当然,本文的研究局限于笔者的实际工作和对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个人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2015-02-04].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_2.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2-04].http://www.ce.cn/culture/gd/201501/15/t20150115_43

43462_1.shtml.

[3]金武刚.图书馆界热议《意见》《标准》[EB/OL].[2015-02-04].http://www.ccdy.cn/wenhuabao/eb/201501/t20150

116_1049474.htm.

[3]专家: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手段、管理都应体现“现代性”[EB/OL].[2015-02-04]. http://news.xinhuanet.com/talking/2015-01/19/c_1114047477.htm.

作者简介:徐益波,男,浙江省宁波市图书馆馆长。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7

第一, 各级领导重视是前提。要使文化繁荣发展, 各级领导重视是前提, 已经成为许多地区领导班子的共识。因此, 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文化建设, 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 才能够调动各方面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进而形成领导高度重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文化建设领导机制。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就会对文化发展形成一种凝聚力和推动力, 不再是文化部门和群众的单打独斗, 而是所有政府部门共同责任, 打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齐抓共管格局。

第二, 文化体制改革是抓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行多年,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有些地区改革还是不够彻底, 许多文化市场主体行政烙印明显, 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到位, 功能定位还有待于继续明确, 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是在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对文化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对于直接制作、经营文化产品的文化事业单位, 要逐渐与政府文化部门剥离, 改制为文化企业, 形成独立的文化市场主体,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 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文艺作品制作、编排、演出业务, 扶持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展, 增强文化市场活力。对于提供文化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可以继续保留, 应定位于向群众免费提供文化服务,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指导、规范文化企业正确经营, 扶持民间文化组织健康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到位后, 文化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主体在法律、法规框架内, 按照各自功能定位, 各司其职、共同发展, 文化市场将更加繁荣, 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第三, 文化设施建设是基础。将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文化馆 (站) 及其它群众文化场所的服务功能, 实行免费开放, 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统筹城乡进程中, 政府应同步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 城镇新建、改造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 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 做到规划到位、预算到位、建设到位。乡镇、街道要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把图书室、文化站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建设规划, 以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可通过“一室多用”, 配备必要的音响、图书、计算机、桌椅、乐器等设备, 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 让农村居民能够在统筹城乡中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文化待遇。

第四, 群众广泛参与是关键。群众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还要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 各级政府要采取各种方式, 宣传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由文化部门负责, 聘请专业文艺人才, 充分利用城市广场、文化馆 (站) 等场所, 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活动, 并积极鼓励城乡群众积极参与, 开展互动式活动。文艺团体和演出单位要面向群众创作出群众喜爱的节目, 鼓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乡镇、街道和社区也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 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 倡导农民群众利用农村文化设施读书、学文化、学技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 让活动能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开展。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和文化先进集体等为载体,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移风易俗, 抵制腐朽文化, 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只要群众具有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热情, 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才会有血肉, 才能够持续长久。

第五, 增加经费投入是保障。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属于民生工程, 将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是逐步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的保障。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 要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经费纳入, 为文化部门、基层单位预留足够的文化建设经费。在安排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时, 要向文化项目倾斜,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文化消费。要列支专项资金, 扶持文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鼓励他们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要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文化产品, 免费或以低廉的价格向群众提供的模式, 让普通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要建立文化投入正常增长机制, 将财政增收部分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文化建设中, 让群众在文化层面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8

1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如何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采取何种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果如何都会对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别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在于它所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特征,它是以塑造体现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基本目标,以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保障,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为方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2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

2.1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观制度供给能力

制度供给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宏观制度供给能力要加强政府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法律制度的应用,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调整文化关系,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保护和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宏观制度供给能力应当注意:第一,制度供给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过程同步,与改革开放的过程相适应的;第二,制度供给要尽快的扩大文化法律法规的适应面,在执法权、行政管理权和处罚权方面的权力界限上要更加清晰、合理,在操作上要更加细化,以利于文化工作的规范运作。

2.2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统筹均衡供给能力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特征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业。统筹发展城乡文化、区域间文化,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3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技术工具供给能力

随着文化载体多样化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型文化传播方式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并广泛融入个人生活,居民的信息需求逐渐加大。可以预想,未来传统文化产业的业态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技术供给能力要改变传统传播方式,要在创新文化制度条件的过程中,寻找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和工具,密切关注文化新兴载体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发展机遇,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时代的科技成果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样化转换。

2.4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符合需求供给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高符合需求的供给能力,建立“文化需求导向机制”,通过建立文化需求的前导机制和后续的反馈机制,实现“需求一致”,更精准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2.5 提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元共治供给能力

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元共治供给能力,要求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让市场机制、市场手段发挥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各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完善的平台,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之间良性的互动,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

2.6 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整合供给能力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资源整合供给能力,要加强跨部门之间协作,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将分散于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利用,例如,可将基层文化宣传、教育培训、体育建设、信息建设、图书出版、网络电视等公共文化资源以及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等项目进行统筹布局,实现共建共享。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这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文化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能力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包括宏观制度供给能力、统筹均衡供给能力、技术工具供给能力、符合需求供给能力、多元共治供给能力和资源整合供给能力。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其核心要素是要有合格、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作为核心因素来实现。 然而,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供给与存量、质量与能力还存在着不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等问题, 因此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力资源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一) 改革要求与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 建立法人结构,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 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 同时还提出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及资本的参与, 大力培养文化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而以上提出的改革的要求与任务的实现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要素, 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文化人才队伍。 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支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单位应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人才选拔及培养的要求, 加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机制, 引进一大批专业的文化工作者, 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与智力保障,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

(二) 人才资源的不适应

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资源的现状看来, 文化机构人员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然而, 面对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的需求, 现有的人才资源不仅是在存量和供给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在人才资源的结构、能力及素质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 根据文化部统计信息表明, 以2010年乡镇文化站情况为例, 全国共有从业人员73, 920人, 平均每站2.24人, 其中专职人员为39, 588人, 平均每站1人。 在全国342, 121个乡镇文化站中, 有14, 503个没有专职人员, 占乡镇文化站总数的32.14%, 这意味着近1/3的乡镇文化站没有专职人员。 其次是在人才质量上,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如201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61, 314人, 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8%, 比重比2007年还下降了2.4个百分点。三是人才培训和教育不足。从文化部门直属的151家文化教育机构看, 2010年在校人数81, 696人, 比上年减少6, 934人;毕业人数22, 165人, 增加1, 247人;培训干部4, 097人, 减少694人。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势在必行, 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得以实现的要素除了增加财政投入、 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资源的丰富以外, 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要加快调节人才资源的不适应, 逐步建设一支具有高服务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专职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二、职业资格制度是实现深化改革任务的基石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加快文化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人才结构的完善是保障, 而职业资格制度则是实现改革任务的基石。 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现状可以看到, 人才队伍的质量、结构、数量等方面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造成人才队伍不能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缺乏职业资格制度。 从现有的人才队伍现状可以看出, 大多数公共文化单位的从业人员由于缺乏严格的职业准入标准, 公共文化单位员工上岗无行业统一标准, 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难以得到保证。 公共文化单位中员工的学历、素质参差不齐, 文化专业人才占人才队伍比例过低。 对公共文化单位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性, 同时也能够规范公共文化单位人才招聘等环节, 保障公共文化单位人才队伍的质量。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途径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过程, 而是包含了法律制度建设、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因素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包含了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内容等, 同时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 来保障职业资格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一) 加快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保障职业资格制度的顺利实施

国外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 首先是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法律法规体系来对职业资格制度的基本纲要进行规定, 根据纲要来确定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之所以至今都未全面推行, 法律的缺失是最大的原因。 法律体系的缺失, 一方面没有权威的主体来对职业资格制度的基本纲要进行规定,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法律, 职业资格制度在公共文化单位中也无法引起广泛重视。 因此, 要顺利推行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职业资格制度, 首要的任务是要针对公共文化体系的特点及内涵制定一套单独的法律, 如《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等等, 并配之以相关实施细则, 通过法律来明确规定公共文化体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纲要, 包括专业地位、从业标准、认证机构、认证方式、认证时间等等内容。 通过法律的方式明文规定, 只有获得相应的公共文化单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从事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二) 加大职业资格制度的执法力度, 规范用人单位行为

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律制度建设完成之后, 还要加强职业资格制度的执法力度, 规范公共文化单位的用人行为, 提高从业者的职业水平与就业的竞争力。 在推进公共文化单位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实施中, 劳动保障、人事、教育及用人单位等要形成合力。 从现有的公共文化单位从业者现状观察, 无证上岗的行为较为普遍, 这样不能保证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能力与工作质量。 而一旦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从业者将会被强制要求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这样就能够保证公共文化单位员工具备相应的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并且通过持证上岗的用人制度, 持证人员能够快速进入到公共文化单位, 有效避免了一些用人单位中“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发生, 从而为公共文化单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

(三) 有效依托行业协会作用, 推动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

从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行业的协会发展情况来看, 一是公共文化单位行业协会较少, 即使存在, 如图书馆学会这样的行业协会只是单纯的学术机构, 并不具备行业管理功能因此有必要成立权威性的公共文化行业协会, 并且在行业协会中成立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构, 负责认证团队的建设、认证标准、认证流程、认证内容、认证形式等的制定, 继续教育教材的编写等工作。 在行业协会中, 还应当设立各大分支机构, 负责各个地区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四) 有序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为职业资格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公共文化单位员工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离不开职业继续教育的保驾护航。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 要求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知识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职业资格制度的认证只有与职业继续教育相结合, 才能够保障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能力能够适应公共文化单位不断发展的需求。

对公共文化单位员工实行职业继续教育, 一方面可以使公共文化单位在职员工中尚未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员工通过继续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另一方面可以使公共文化单位在职员工中已经取得职业资格的员工通过继续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 在开展职业继续教育的工作中公共文化单位也应当采取相应的薪酬制度及激励机制, 通过实行与职业资格等级相应的薪酬待遇制度, 来刺激公共文化员工积极参与职业继续教育以及职业资格认证。

(五) 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明确职业资格制度的内容

设定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是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内容。 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 要依据学历工作经验、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专业资格考试等而定。 不同的公共文化单位因为其工作职责、 内容及工作难度的不同其职业资格标准也有所差别。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别。 如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公共文化单位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也有重大的差别。

在设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过程中, 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一是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要依据大多数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实际情况而定, 职业资格标准的设定不能脱离员工的实际情况, 定的过于宽松或者过于严格都是不科学的;二是指标的设定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及动态性, 职业资格标准不能一成不变, 也不能变换过快, 在保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 要根据实际情况的转变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以便适应公共文化单位不断发展的需要。

(六) 创新考核评估方式, 提高证书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考核评估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改变的要求。 传统的考核评估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 着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 随着工作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 传统的考核评估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要求。 传统的考核评估方式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 这样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就较窄, 不利于对从业者全方位的能力与水平进行较为完整的考核评估。 并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 忽略了在实际操作层面能力的考核评估, 这样就导致了从业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与职业资格考核中所展示的能力水平有较大的出入。 另一方面, 在已有的公共文化单位就业者中, 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就业者, 由于没有获得相应的职业教育或培训, 而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处于不利的竞争情况。 因此,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公共文化单位员工的职业资格的考核评估应采取新的方式, 以此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在这方面, 可以借鉴英国职业资格制度的考核方式, 采用现场工作考评方式, 分多阶段对从业者进行追踪式的考核评估方式。 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从业者参与考核评估的积极性, 同时追踪式的分阶段考核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传统考核评估方式所造成的误差, 对提高证书的质量与含金量都有重大作用。

摘要:作为面向公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服务效能, 必须重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 必须加快构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职业资格制度。通过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与均等化。

关键词:职业资格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国内学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 2012, (6) .

[2]严君.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5-04.

[3]徐长生.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问题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3) .

[4]贾淑岩.乡镇综合文化站职业资格制度初探[J].大众文艺, 2013, (12) .

[5]吕忠民.职业资格制度的研究及对策[J].中国考试 (研究版) , 2008, (3) .

[6]朱静微, 郑章琴.新时代下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月上旬刊)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10

1.1 西安现有的品质形象

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并且以这些历史文化为依托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城市形象, 彰显城市魅力。在不断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将城市名片发向全世界的同时, 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创新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 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本城市的认可度, 使民众对城市的信心大增, 并努力将西安建设得更好。

1.2 提升西安品质建设的战略意义

但是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品质西安建设无疑是西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选择, 也是深入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1.3 品质西安建设的举措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打造出一个“承古开新、开放包容、高端优质、和谐宜居”的富裕、和谐、美丽的西安, 就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促进经济发展, 完善城市治理, 改善宜居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人民生活和提升政府服务, 这六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彼此协调发展, 相互促进。其中, 经济发展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是生命线。要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面向未来, 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只有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才能为其他各方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难免对环境有或多或少的破坏, 或者城市和环境发展滞后, 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其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要不断完善城市治理, 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 建设美丽城市, 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切实改善人们生活,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2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 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各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切实提升了公共部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效益。西安也在不断挖掘其优秀的科技、文化资源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秉承了“兴废继绝、遗产保护、服务大众”等基本理念, 形成了玄奘广场、钟鼓楼广场、开元广场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广场, 各级各类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 以及各类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增多, 公共文化的承载空间激增。在不断挖掘西安文化资源的产业潜力的过程中, “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

2.2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和可持续的方向,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同时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 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比如:对西安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的挖掘还不够充分;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动参与性不是很强, 彼此之间的沟通缺乏有力的平台支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滞后, 电子信息平台的效率和利用率不高;文化信息的丰富程度与信息需求的差距大, 文化资源的共享度低。

2.3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可能性

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特别是伴随着新时期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等战略的有序开展, 以及西安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 使得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优势尤其突出。这些内外在条件的日趋成熟为西安“是否要建设”、“建设成何种”以及“怎样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现实条件。如何从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高度, 挖掘、整合西安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特色, 进而构建既能满足“文化都市”建设目标、又能彰显国际化情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3 如何推进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不仅是一项理论性的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实践性的现实活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的新的社交时代,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可能。在推进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升级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的充分互动与交流。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间搭建高效的互动网络平台。如图1所示。

民众可以通过高效的网络互动平台提出自己的文化需求, 表达自己的意愿。政府可以及时在网络互动平台中获取相关信息, 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愿, 以及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建议等, 实现“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1 政务公开平台

建立政务公开平台, 达到上传下达的效果, 做好信息传递的工作, 发挥好桥梁作用。要做到制度公开、信息公开和司法公开等。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能够较为顺利的履行义务。真正实现民众自己选举自己的代表, 实现代表真正代表民众的利益, 发出民众的心声。政务公开平台无论采用何种途径, 军营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达到信息传递的真正效果, 而并非只是冰冷的文字表达, 老百姓容易产生距离感, 进而可能影响制度或政策的传递效果。

3.2 监督举报平台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关于基层民众应该采取的是基层民众自治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民众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由基层民众自己管理自己。具体表现为农村的村民自治, 城市的居民自治。但是在基层民众自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层腐败等问题。许多的基础党员干部觉得自己是“天高皇帝远”, 做事情为所欲为, 使自己成为了小皇帝或地方一霸。在他们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到“为人民服务”的踪影, 反而有可能成为他们为自己或其家人朋友谋福利的挡箭牌, 办大事小事托关系走后门已经成为司空见惯。在机制, 农民或许多基层民众的自我维权意识淡薄, 总想着只要事情能办成, 花点钱送点礼都没有关系。再加之民众对“土皇帝”们是否会受到国家制裁没有信心, 也都不愿意得罪“官员”, 遇到吃拿卡要, 只能忍气吞声, 这个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例如最近的“甘肃一农妇亲手杀死自己的四个子女而后自杀”的现象, 无不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基层管理的漏洞, 同时还对国家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建立网络监督举报平台至关重要。出来接受民众的监督举报外, 还可将有关基层的事件处理的形式和过程以案例形式进行分享, 让民众对政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期待, 从而对政府充满信心。

3.3 公共文化服务的VR平台

西安已经免费向民众开放了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资源, 满足了民众的某些公共文化需求, 但是对于一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一些人无法进入这些地方享受这些资源。如果可以运用VR技术, 在网络中将这些对应资源虚拟现实, 可以满足民众足不出户或是随时随地都能尽享这些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使用 (利用) , 特别是艺术馆和科技馆,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感受艺术的氛围, 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

3.4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承古开新至关重要。承古就是要继承和传承, 在不断加强对文化古迹的开发的同时可能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略显不足。创新开发和保持保护之间本身就是一堆矛盾体。如何平衡其关系, 我们是要在承古基础上开创新的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更好地为百姓谋福利。为当代百姓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周全, 不能因为我们的开发而让子孙后代失去承古的机会。

在因循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社会化与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的基础上, 面向西安地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 形成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定位, 不断升级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服务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大都市的战略安排。让每个勤奋的人在西安都有机会、都能出彩、都可以成功, 让每个怀揣梦想的人在西安都有筑梦空间、都会为梦想奋斗、都能梦想成真, 让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都有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摘要:品质西安建设是西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选择。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要素间并没有形成合力。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运用各种互联网资源,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间搭建高效的互动网络平台,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更好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关键词:品质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参考文献

[1]为品质西安建设建实言谋良策——访西安市政协主席董军[N].人民政协报, 2016-3-1.

[2]全国人大代表上官吉庆在京接受本报专访建设品质西安共享品质生活[N].西安日报, 2016-3-6.

[3]夏国锋, 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学术综述与动态, 2011, (01) .

[4]柯平, 朱明, 何颖芳.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报, 2015, (02) .

[5]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 2012, (01)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11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图书馆 职能 理事会

分类号 G258.1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主体机构,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能,应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和国家书目中心,负责国家文献收藏和保护,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及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在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家图书馆应当更好地发挥“领衔人”和“组织者”的作用,站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进一步开阔全球文化交流视野,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作出更大贡献[1]。

1 国家图书馆在历史担当中的两大角色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来说即“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其“现代”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要置于“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基点上,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机制要具有现代化的运作模式。

1.1 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目前,全国由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已近3000家, 藏书总量近7亿册/件,每年财政投入近60亿元。尽管近10年间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了约10%,藏书量增长了约66%,财政投入增长了约4倍,但是图书的使用增长率却没有同比提高,甚至还有较大下降。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着力点没有放在“现代化”上,没有与互联网时代大众的阅读方式合拍。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7.8%,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在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明显上升而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的形势下,加快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

数字化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形态,网络化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式,全球化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平台。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三大要求。国家图书馆在面对挑战进行转型升级中,应当积极更新观念,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将主要职能和工作重心从传统的“藏书”“理书”和“借书”的手工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率先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转型升级”,为全国图书馆业界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作出榜样。

1.2 强化组织功能,构建图书馆服务的完整体系

除有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的近3000家公共图书馆外,我国还有各类带有公共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图书馆1万多家。目前从整体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大“短板”就是未构成体系,表现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一盘散沙、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明显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说,我国1万多家图书馆就像1万多个“店铺”,那么国家图书馆就不能只顾自家这个“店面”的经营了,应义不容辞地牵头担当组织者的角色,统领全国13 000多家图书馆,整合成“图书馆大超市”,且要像电商“淘宝网”那样,整合成电子商务式“图书馆大超市”。

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图书馆应勇于担当起“组织者”职能,把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统统纳入国家的藏书范畴,把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汇总编成国家图书的“总索引”,把全国公共图书馆统一“开设”在一个网络大平台上,使读者在“图书馆大超市”能像“网购”一样查询到全国13 000多家图书馆的馆藏,并实现“网购”式方便快捷地“借书还书”。国家图书馆履行领衔组建公共图书馆“大航母”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起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协调机制”,即率先组建“全国图书馆理事会”,由其担负起我国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资源整合、标准制定、建设统筹的全域谋划和组织实施。

总之,国家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应该担当领军者和组织者两大角色[2-3]。

2 国家图书馆在历史担当中的三个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国家图书馆在确认功能转型升级后,要担当起三大任务:一是领衔组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管理机构;二是领衔筹建“中国图书馆网”高端网络服务平台; 三是领衔拟制“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的规则细目。

2.1 组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打造构建全国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责任团队

要将我国1万多家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收集、加工、保存、传递、使用和维护等各环节工作有机地构成一个大体系,并达到“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便捷高效的服务标准,必须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中国图书馆理事会”应是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能机构。对全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负有监管责任,包括建章立制、监督执行、效益评估等。其成员单位为全国所有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组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依据理事会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制定本会工作章程及组成、权利、义务、责任等细则,突出理事会的全国性、权威性和先进性,使其切实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图书馆理事会”职能比“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职能更宽泛、更宏观,更侧重于构建全国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的政策、制度、标准等总体规范和贯彻落实。原“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学术职能仍然是“中国图书馆理事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图书馆学会”可变更为“中国图书馆理事会”的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

国家图书馆拥有主持编制《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书目和全国目录体系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国家图书馆一直担当“中国图书馆学会”会长单位和承办单位,完全有实力和能力组建成“中国图书馆理事会”非赢利性行业管理组织,并领导其高效务实性运作。

nlc202309051555

2.2 领衔筹建“中国图书馆网”,为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现代化服务平台

“中国图书馆网”将是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将是以“全国数字图书馆”为核心并“菜单式”链接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大型图书馆网站。主要任务是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打破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的界限,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达成全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各省级数字图书馆,构建分级分布式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建设、保存和服务的统一规划、调度与管理;借助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现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全国性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依托该虚拟网,形成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网络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同时,逐步形成全球性协同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国家数字图书馆”已联合1000多家成员馆共建共享数据总量上千万条,可提供使用250多个国家图书馆数据库目录,并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国家图书馆已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国家图书馆有雄厚的软硬件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成高质量的“中国图书馆网”。

文化部在正式发布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服务网络,带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使公共图书馆成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的“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其目的就是落实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高效化”问题。“均等化”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而国家图书馆主要任务则是担当起公共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高效化”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2.3 领衔研讨“图书馆服务标准化”规则,为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提供管理依据

多年来,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各类数字资源也出现冗余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现代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尤其是新兴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缺口较多。国家图书馆在领衔拟制图书馆服务现代化的标准体系中,应依据国家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编号GB/T28220—2011),结合图书馆业界在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进一步解决“到馆读者”智能化服务标准的同时,着力解决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电子触摸屏等为终端的新媒体服务标准,继而解决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载体为读者提供海量数字资源和互动等个性化服务标准,最终达成公共图书馆成为读者随时随地可阅览的知识中心和轻松愉快进行文化交流的多彩虚拟空间。

国家图书馆一直关注公共图书馆的法制建设,曾调查了约60个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立法情况,研究了130多部图书馆法规,依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工作机构,组织开展过重点领域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及标准化科研工作。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平台已搭建,标准规范研制日趋完善,新媒体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国家图书馆完全有条件和能力领衔研讨拟制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科学标准化体系[4-5]。

3 国家图书馆在转型升级中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国家图书馆在“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服务体系”中要开拓创新,不仅要有“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责任感与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仁不让的魄力和信心,还要在具体实施上精心策划,博采众长,处理好“领衔工作与日常工作”“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3.1 正确处理领衔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就一直坚持“引领业务、开放资源、主动服务、合作共赢”的工作方针,引领和协调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业界内,国家图书馆已经实际担当了“领头雁”的地位和“组织者”的身份。领衔组织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既符合其历来的工作方针,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做支撑,可谓水到渠成、轻车熟路。需要注意的是:协调处理好领衔组织工作与开展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具体而言,可以将国家图书馆多年主持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全国图书馆讲座联盟”“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归入到“中国图书馆理事会”中,利用这个全国性图书馆日常事务管理机构,集思广益地构建全国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并代表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3.2 正确处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传统图书馆”业务是建立在“书本主义”基点上,而“数字化图书馆”业务则立足于“人本主义”。在图书馆业务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时代里,“数字化图书馆”打破了地域界限,为读者提供了“足不出户、遍览群书”的便捷服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美国公共图书馆早在1998年就使文献数字化达86%的水平,有97%的读者利用互联网享受全方位的服务。而我国在数字资源建设的数量、质量、规模、存储容量上,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加快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已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选择。传统图书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纸质介质载体尽快转化为磁性介质载体,与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形成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即构成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的信息空间融合于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打造复合型图书馆是构建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基本方向。国家图书馆在领衔和组织中应牢牢把握这个方向,着力解决发展目标、成本效益、用户服务和人员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包括提升广大图书馆员承担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双重角色的服务能力。

nlc202309051555

3.3 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能否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衡量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质,无偿为公众提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但是构建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积极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运作机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不可回避的任务。

可以本着“读者第一”的原则,建立“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两选的服务机制。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易使用的资源之同时,通过图书馆专家智慧和现代技术辅佐,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也可通过吸引民间投资方式,开拓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领域和层次,以及深度、广度与速度,把“中国图书馆网”做成“云知识库”“云文化产品库”“云数据库”,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特”高端服务水准,形成一个跨国家、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集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出版商和开发商之大成的网络合作运营特大联盟。读者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通设备,享受“中国图书馆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快速和超值获取各类学科知识和多彩文化产品,并酌情收取比“到馆阅读”耗费(包括路费、时间和资料复印等)更低的费用。还可以建立与培育图书馆“电商式”消费市场,创立“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经济”并进的图书馆经营模式。通过图书馆消费市场的主导作用,解决图书馆供求与资源配置问题,加大文献信息交换流量,达成以馆养馆,不断促进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令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强大的“中国图书馆网”一旦成为世界超级知识产品和文化产品集散地,定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改变我国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上只占1.5%份额(美国的份额高达42.6%)的弱势地位,强力推动我国迈进“文化强国”的行列[6]。

总之,构建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与实施其他重大工程一样,其领衔者和组织者的硬件实力、软件水平、创新能力和责任心、自信心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国家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业界“大佬”,应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做出历史性贡献!

参考文献:

[ 1 ] 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2010(3):9-13.

[ 2 ] 蒋永福.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中国图书馆学报[J],2009(11):4-9.

[ 3 ] 萨蕾,梁蕙玮,尹铭莉.国内外大型图书馆联盟建设比较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OCLC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78-84.

[ 4 ] 杨宝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现代情报,2006(7):94-95.

[ 5 ] 刘兹恒,朱荀.关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图书馆论坛[J],2010(6):23-26.

[ 6 ] 赖荣珍.全球时代的中国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2(5):249-250.

张学梅 国家图书馆馆员。北京,100081。

(收稿日期:2014-08-19 编校:刘 明)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12

——模式多样,风格迥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合作模式;“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东莞图书馆实施模式;嘉兴多方投资建设图书馆模式等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等。

——经验交流,多层探索。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各地的文化经验,建立以文化生活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在国外,墨尔本将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发挥图书馆在全开放空间的基础作用,为人民提供多种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多点关联,资源整合。纵横模式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关联企业、高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为全国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廊坊市图书馆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范围,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目前,廊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有了质的改变:

一是图书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辖2区2市6县,建有两个一级图书馆,一个二级图书馆,两个三级图书馆,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虽尚未定级,但其高标准的配置,高水平的服务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还有两个县、区由于历史欠帐等原因,先前存在阵地设施缺项的情况,随着示范区创建过程要求,也在逐步得到落实,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均配置的局面。在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中,建设有综合文化站105个,均配备了40平米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全市四分之三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样配有农家书屋。

二是服务水平质量提升。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较示范区创建前提升幅度巨大。

三是人力资源充足保量。充分对各县(区)的公共图书馆配备独立编制工作人员,两家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合建,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同时,全市的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通过聘用、返聘等多种手段落实了有3名专职人员。

四是经费保障幅度提升。廊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列入每年的开支预算,并针对购书、设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列支。

一、廊坊图书馆支点框架

廊坊图书馆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常规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点地位添砖加瓦。

(一)“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

“书香廊坊”主要包括廊坊文化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文化活动等四大部分内容,形式上有沙龙、讲座、故事会、荐购会、主题活动等等,2015年共计举办30多场活动,参与读者超过3000人,丰富了廊坊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二)“文化体验大讲堂”系列活动。

文化体验大讲堂本身也属于读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但是该内容以讲座形式为主,以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主导,充分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参与的人群进行理论性的引导。

(三)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在日常服务中,前台有专人盯岗,并设立了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休息区配备有检索机。馆内设有儿童、社科、文学等11个公共阅览厅、借阅室,均有专人负责。图书馆中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四)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廊坊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由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组成,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至今,在市区试点建成1个县级分馆、3个社区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联盟、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结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二、廊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点地位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

(一)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廊坊市图书馆在通过构建“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之下,形成了全市范围市县两级、政企共用、社区互联等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高质量维系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督促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廊坊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质。

(二)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为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共享性在馆内专设了残疾人通道、盲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多个特殊人群的借阅厅(室)。

三、廊坊图书馆搭建支点地位的可行性

(一)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符合本地实际。

廊坊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南方总分馆建设模式多有不同,可作为中部地区的示范。如分采分编、人员分管等,虽然不如南方标准的总分馆更具可控性,但这种模式更符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实践性。

(二)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作用。

我市在全国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这是紧密型的联盟建设模式,突破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间的壁垒。

四、廊坊市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创新亮点

(一)拓展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读者利用率。

廊坊市图书馆在此背景下,着重考虑现代人群的需求、生活方式,利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微信、短信、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云报屏等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利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全天候服务等。

(二)打造品牌活动,共享图书馆文化服务。

支点搭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强化,更要注重活动软实力的开展。廊坊市图书馆以打造“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为基石,推动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延伸与拓展。“书香廊坊”以市图书馆各个场馆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软实力,推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

[2]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40号).

上一篇:企业公民与社会责任下一篇:海南省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