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空间

2024-07-13

现代公共空间(精选11篇)

现代公共空间 篇1

一、研究背景

公共空间, 一般是指能够容纳人们的公共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物质空间。其作为村民交流活动发生的载体, 直接关系着村庄生态环境的优劣和村民公共精神的丰富程度, 体现了村庄的文化内涵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自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以来, 至今已有3年之久, 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农民居住集中导向”的要求, 本着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我国各地已经率先完成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程, 在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问题, 如:农村集聚区大多异化为城镇新小区建设, 缺乏自身特色;住房形式单一, 功能落后;住房建筑本身形式单调, 不具有特色;规划设计落后, 缺乏公共空间及其景观特色;村民的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缺失等。

2008年对于中国景观界而言, 注定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 北京奥运的召开, 回归传统、讲求特色的奥运景观设计理念及方式由北京推广至全国范围, 那么就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而言, 如何延续传统, 以人为本地为村民服务, 同时彰显自身的特色, 创造出不同于城市住宅区的景观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正如学者M·Antrop所说:“传统景观是在大范围的快速现代化之前, 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发展变迁逐步形成的, 为广大市民所熟悉的景观,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等各种活动中, 在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选择的结果, 也是大自然环境多样性和人类各个民族、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结果, 它不同于人文景观, 而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变化缓慢, 历经数个世纪形成的, 反映自然人文和谐统一的特征结构的景观”。虽然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集聚区的公共空间与传统村落的形成已大有不同, 但对后者内在景观特质的分析, 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挖掘这种传统规律, 从中找出可供当前新农村建设参考和指导的对应要点, 从而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有益于人们交往的空间形式。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徽州古村落, 它的意义己不仅仅在于其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 它呈现出数百年前中国古村落景观的遗韵, 更多的是一种民俗和生活方式的记录和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在中国古典园林天地中, 是独具特色的。它具有分布于城镇中的古典园林所不具备的特性, 可以说与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村民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是当地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集中体现。它在有机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良好的协调关系, 给人以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具有丰富的生态学内涵。它是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呈现出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人居形式。探索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不仅是对地域文脉的延续和传承, 同时对于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更加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界定及其类型

徽州古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形态丰富、尺度多样, 既包括部分建筑空间, 又包括外部空间, 体现着徽州人的生活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点状空间, 如古树、公用水井等;线状空间, 如街巷等;面状空间, 如池塘、广场等;点线面混合状空间, 如水口;公共建筑, 如祠堂、戏台、书院等。如果将公共建筑看成是整体聚落空间中的节点, 那么, 也可将其归入点状空间。如果将公共空间按形式分类, 主要有水口、水井、池塘、巷弄、祠堂、街道、周边环境等。

三、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古村落审美内涵的精华所在, 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透射出中华先民的价值取向、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那种浓郁而又淳朴的乡村民俗风味, 是徽州古村落景观特质的浓缩, 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等景观化特征。

(一) 自然的适应性

道家的“不以人助天”, “无以人灭天”的观点, 表达了其思想中对自然的尊崇和顺应, 强调一种淡雅质朴的自然美。这种对自然的因借和山水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水口、溪流、水塘和周边环境中。

水口是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 明代风水师缪希雍作出定义:“水口者, 一方众水总出口也。”其方位在村落下水口。风水术认为“山发人丁, 水聚财”, 故要求水口要锁闭。水口依据自然地形一般多选在山脉转折或两山夹峙, 溪流左环右绕之处, 构成围合封闭的景观。以水口山为障景、为屏挡, 使村基址内外有所隔离, 形成空间对比, 达到入水口后豁然开朗, 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 (见图1) 。

溪流与村落的关系不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沿着村落的边缘涓涓地流过, 另一种是贯穿于村落的中间。民居建筑多依溪流而建, 濒临于溪边的人家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溪水来方便生活, 而且还可以使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 而溪流也成为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 在这里浣衣洗菜的农妇, 一边忙着手头的事情, 一边闲话着家常 (见图2) 。

出于对水的向往, 在许多村落中, 都力求借助于地形的起伏, 灌水于低洼处而形成池塘。有的甚至把宗祠、寺庙、书院等少有的公共性建筑环列于其四周, 从而形成为村落的中心公共空间。例如皖南黔县的宏村,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的明代遗留下来的村落。这个村的中心部分景观极佳, 以一个半圆形的“月塘”代替广场, 于月塘的北面安排了宗祠、书院等体量高大的公共性建筑作为背景, 其它三面则以民居建筑为主, 并自水池开始逐步转化成为市俗的市场氛围。

由于古村落的选址注重对自然的因借和山水的契合, 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的境界, 所以其周边环境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 这些公共空间都有较好的生态环境, 植被郁郁葱葱, 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适应。

(二) 社会的适应性

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往往表现出有寓意的布局方式。例如受中国传统文化重血缘关系、宗族聚居思想的影响, 公共空间常常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公共空间层层展开, 主次分明, 分区明显。如安徽省黟县古民居建筑群, 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 其中又以“支祠”围绕“宗祠”, “家祠”围绕“支祠”而建的方式展开。宗祠是举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如祭祀、决策宗族内部大事等。作为徽州聚落公共建筑的一类, 宗祠并不是唯一的, 它与戏台、书院等建筑一起, 充实了乡民生活的文化、娱乐空间。如果从整个聚落的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分析, 也可将宗祠看作是节点类型的一种, 它常与池塘、广场类公共空间有机地组合, 形成一个公共景观与公共生活的区域中心 (见图3) 。

徽州古村落的街是人们进行交往和活动的空间, 街通常与市联系在一起。街道的空间往往忽宽忽窄并时而具有某些小的转折, 这些宽的或转折的位置常常可能被放大, 形成居民茶余饭后聚会的场所。

巷与街共同组成为交通网络, 密如蛛网似地延伸到村镇的各个角落, 连接千家万户。通常所说的“大街小巷”, 即意指街道宽、巷道窄, 前者为主, 可以容纳许多人在其中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后者为辅, 起着分散人流的交通联系作用。它对于我国传统的生活环境具有特殊的功能和审美意义 (见图4) 。

人们由村外经村口而进至街道空间, 再由街道空间转入巷道空间, 最终走到自己的宅院, 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这个序列从空间的形态看可以说是由漫无边际的自然空间进到经由人工限定的街、巷空间, 从深层结构上十分深刻地体现出一种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所左右的社会性意识。

(三) 人文的适应性

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以“东南邹鲁”自喻。徽州民风的理性因素正是长期受儒家文化“不以力服而易以理胜”熏陶的结果。这种理学精神就是徽州村落的灵魂, 从空间中的各类建筑物到门楣题额、厅堂楹联字画, 随处显现。程朱理学以宣传忠孝节义为根本, 而且在徽州盛传不衰。徽州的宗族观念浓厚, 家族制度盛行, 为了敬宗睦族, 除了勤修家谱, 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选村中最好的风水地建造富丽堂皇、布局谨严的祠堂。为了旌表成功人士, 标榜“忠、孝、节、义”, 以强化封建时代的最高道德, 徽州村中矗立起座座牌坊, 甚至蔚为壮观的牌坊林, 这对于村民是无声的说教和心灵的感召 (见图5) 。为了给子孙创造良好的读书习礼环境, 徽州兴建了大量的书院, 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徽州古村落中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点缀独具匠心, 空间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不自觉纳入到人们对住区环境的整体规划中。这些自然之物的点缀、文墨的点缀、修饰物的点缀都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美学素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之说, 并由此开启了以自然之物比德的审美情趣。反映到公共空间环境中, 常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属性喻清正廉洁的品德, 以青松翠柏岁寒不凋的属性喻坚贞不屈的精神。文墨的点缀, 从题字、绘画到工整的对联, 无一不是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徽州精美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也都取材广泛, 囊括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各个方面, 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展望。

四、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对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启示

(一) 体现和谐的生态

在越来越讲求生态环境的今天, 农村的环境整治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集聚区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主要反映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自身环境的营造以及各类生态措施的运用等方面。

古徽州风水学兴盛, 传统风水理论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人居环境空间的择址、营造上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 现代新农村的规划择址、整体构筑乃至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与设计, 都应考虑与当地环境的整体和谐性,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尽量避免对现有环境和周边环境的破环。例如公共空间的营造可利用村落内现有的地形、水系、植物, 少占或不占耕地, 规划设计适宜规模的硬质铺装地、绿地, 配植合理的植物。同时通过点景、借景, 将赖以生存的自然和谐地引入公共空间之中, 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措施的运用是现今十分倡导的做法, 主要包括生态住宅、雨污分流、节能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粪便无害化处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生态措施主要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这种利用植物特性处理污水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地节约资源, 而且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公共空间。

(二) 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无论是在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古徽州时代, 还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 村落的建设都与时代的特征一脉相承。在一项关于“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的调查中显示:农村居民的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缺乏。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目标是为村民提供休闲、放松、交往的场所, 满足大众的物质、精神、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需求。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宜人的尺度, 即控制各种类型空间的规模、控制硬质场地和绿地的规模, 避免过大空洞空间的出现;2.丰富的空间层次,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有水口、水井、池塘、巷弄、祠堂、街道、周边环境等, 大空间和小空间有机结合, 为村民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交流场所, 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此相类似, 可由此借鉴;3.公共空间的景观塑造, 可利用景观的组织和小品的塑造形成凸凹的空间, 为人们提供轻松的交往场所, 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安逸感, 并利用过渡空间造成内外空间的延续和交往的继续。

此外,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常常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体现了尊者居中的思想。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现代农村, 这种宗族聚居的现象依旧存在, 并且在体现村落特色, 增加村民归属感思想的主导下, 修建祠堂、修缮族谱的现象重新开始增多。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可以考虑融合这一现象, 既能延续传统, 满足村民内心的要求, 又能体现农村集聚区不同于城市居住区的特色。

(三) 体现自身的特色

徽州古村落作为传统景观, 以其自身独具特色的景观特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的旅游胜地。2008北京奥运的召开, 回归传统、讲求特色的奥运景观设计理念被大加提倡。没有特色, 一个村落也就失去了活力, 村民也就失去了归属感。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或许不能体现村落所有的特色, 但由于其公共的特性, 必然承载了部分或大部分的特色景观, 这其中又包括了体现当地的特色和体现自身的特色。

体现当地特色表现为区域性景观的融合。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 它包括绩溪、歙县、黟县、祁门、休宁, 以及现在划归江西的婺源, 这种一府六邑格局形成了稳固一体化的地域历史文化圈, 并对周边区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这个区域内的村落都有着高度的共性。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必须着重对当地文化脉络的整理, 使之一脉相承, 体现地域性的特色。

徽州古村落宏村中心的“月沼”空间成为其标志所在, 晓起以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保护了村落周边的古香樟树, 营造了丰富的生态外环境空间, 李坑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布局形式, 形成了以水系为纽带的公共空间。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应整合村落内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加以提炼或浓缩, 彰显村落特色。

五、结语

公共空间是一个村落的活力体现和精神所在,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给现代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以无限启发, 其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适应性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徽州聚落的布局选址以及空间构成表现出的景观意趣和整体生态观、系统有机性, 不仅反映了人文历史, 而且反映了人的文化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这种内在关系体现了乡村集聚区公共空间不同于城市的特点, 并且突出反映了其自身的特色。

现代公共空间 篇2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Virescence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Explan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

周 祥Zhou Xiang

中图分类号 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06-0070-03

摘 要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一般的概念理解不能体现其中的丰富内涵。通过深入考察相关学科领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综合解读城市公共空间,并提出城市设计中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性 城市设计

Abstract Urban public space is the main subject of urban design and it has lots of rich meanings which can not be understood in a general conception. Through deeply studying the cognition about urban public space in relative domains, this article synthetically unscrambles it, and proposes its conception in urban design.

Key Words Public sphere, Urban public space, Publicity, Urban design

作 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510643

jason008@139.com 12 24

领域的研究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就有人干脆把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空间”。[3]公共领域的内涵。

娜・术语境,从而与市民社会紧密相联。阿伦特基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分为

1 非城市设计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私人领域、社会领域与公共领域三部分,并将公共领域置于关注的中心。她认为,(1)社会学意义的公共空间

在社会学研究中,公共领域(Public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物种相区别,主要在于Sphere)是与公共空间最具有关联性建立了开展政治活动的公共领域。公共领的概念,一些学者在论述中将公共领域域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空间,“公共的”首与公共空间进行同等互换,或者干脆把先是指“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Public Sphere翻译为公共空间。Sphere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

[4]

的英文含义在韦氏在线词典中解释为公开性。”也就是说,个体通过在场于“An area or range over or within which 公共领域,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someone or something acts, exists, or 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证实,使个体has influence or significance”,[1]这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存在。其次,“公共话译成中文就是“一些人或事物活动、存的”与人造世界中的活动与事物有关,正在、施加影响其上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是这些活动与事物造就了社会中的每个或范围”,一般中文对应词汇是“领域、人,公共领域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一种社范围”。如果仔细思考,“领域、范围”会政治生活。公共领域可以在保持差异的虽然不是空间,但是在抽象的维度上,确前提下,塑造人格思想,将所有人联系在实也有与空间相通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一起。可以看出,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着重中,台湾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等人认为近指出的是私人与公共领域的相互作用,充代的中国社会结构条件不足以产生西方意分激活了政治公共领域,它“并不是一个义的公共领域,因此将近代中国的公共固定不变、触手可及的实体,而是一个由

[5]

领域(Public Sphere)意译为“公共空人们的言行互动形成的抽象场域。”

继阿伦特之后,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公共在一般人看来,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

不言自明的常识性概念,就是指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城市公共空间却是一个重要的范畴。除了建筑学,在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中,也形成了很多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观点。它们彼此之间有联系,也有差异,在城市设计研究中难免会接触到这些观点。如果不进行综合解读,即使大家都觉得对公共空间有所认识,当我们真正把它放到一个严谨的论述框架中延伸,在逻辑联系中拷问它的实质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内涵有些模糊了。只有认清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多学科的关联性,并从它的特质出发,才能恰当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第27卷

的建立进一步与市民社会相联系,使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他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并没有给出公共领域的确切定义。他先说明“即便是科学、尤其是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显然也未能对‘公’、‘私’以及‘公共领域’、‘公众舆论’等传统范畴做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提出“公共性――如法庭审判时的公开性――所发挥的主要是评判功能。”“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6] 这种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的重要领域,市民社会问题“构成我们打通哈贝马斯前期和后期理论、从而系统把握其思想体系的中心概念。”[7]我们可以认为,公共领域是在市会组织。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在语言意义与社会学的应用中,确实有关联,在社会学研究中也可以将二者互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市设计面对的公共空间是实实在在的公共场所,虽然与公共领域有相当的联系,有其特性,但是二者有着实实在在的区别,公共领域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抽象,不能随意互换,形成误读。

(2)城市社会地理学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地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是城市中的人和社会与城市地理空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与建筑学科最接近的学科之一,研究对象除了抽象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包括具体的城市空间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即urban public space,也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与上述社会学的公共领域相比,这里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存在译文问题,内容也更加具体形象。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被社会地理学家用来阐述城市居民如何认识新环境等问题。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不仅仅被看作为一个客观实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构建被认识的。

“城市提供了许多文化、空间和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实例,这有助于阐明将空间作为‘社会构建’的真正含义。”[8] 所以,在城市社会地理学中,城市公共空间也与权力、文化、生活、行为等社会问题紧密相关。莎朗・佐京(Sharon Zukin)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关于城市、人与开敞空间方面的评论等等都直接涉及或间接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莎朗・佐京对纽约市的博物馆、公园、餐馆、商业区进行了描述与考察。在她的视角下,这些都是城市公共空间。她认为“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共空间是监狱……我们可以想到一些更令人愉快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在纽约市我所参观的公园。” “从公园到博物馆,公共空间常常作为消费品、娱乐场所和零售购物的主题经历而得以再现”。[9]在佐京看来,公共空间成为各团体机构展示文化、促进社会消费的一个手段,以公共空间为媒体,城市公共文化得以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受到潜在的影响,达到了某种有潜在目的的认同感。威廉・怀特对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与活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撰写的《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详细论述了人在公共空间中对心理和社会舒适感的需求。[10]

也有一部分学者就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与衰落展开了讨论。例如,理查德・森尼特在著作《公众的失落》(《The Fall of Public Man》)中总结了导致公共生活失败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因素,并提出“人们不再将城市公共空间当作有意义的场所。”小汽车、互联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等,都降低了公共生活的质量,减少了公共生活的需求,影响了公共空间的使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样前提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互相接触的需求更加强烈,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11]

总之,在社会地理学的语境中,城市公共空间与具体的物质空间相关,公共建筑本身、公共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在他们的研究之列,这些场所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

2 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指涉对象来看,主要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公园等等这些触手可及、可直接活动其中并感知的形体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一种开放空间(open space)。周进总结了中外学者针对开放空间的认识。在

他总结的内容中,无论是英国《开放空间法》和美国《房屋法》中的规定,还是高原荣重与亚历山大的阐述,国外的定义范围比较窄,国内学者定义的开放空间还包括了街道、广场等,拓宽了开放空间的范围。这里的开放空间是从形态上的一种描述,严谨性不够,也不能涵盖城市中公共空间所代表的内容以及丰富内涵。

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外部空间论述较多,较少提到公共空间,国内学者则对公共空间有较多的解释。《城市规划原理》中的定义为:“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公共空间又分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专用公共空间有运动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12]这个解释基本上涵盖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所有内容,但是对“公共”解释的力度尚嫌不够。赵民教授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个概念较为清晰简洁,但是仅仅将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开放空间来看待,并不能彰显其公共性作带来的深刻意义。周进因此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主要是城市人工开放空间”。[13]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公共价值领域”。王鹏在总结了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开放空间等概念以后,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应具备空间体、公共场所等要点,并进一步说明“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为大多数人服务;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和‘橱窗’。……”[14]这个定义比较全面深入,不仅说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范围,也阐释了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生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学者夏铸九在其著作《公共空间》中针对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作了深入的论述,并认为:“公共空间,则是在既定权力关系下,由政治过程所界定的,社会生活所需的一种共同使用之空间。” [15]这个定义中的权力、政治、社会等词汇诠释了他对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城市公共空间除了具有建筑学实体意义以外的深刻内涵。于雷也对空间的公共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公开环境中、在具有差异性视点的评判下形成一种共同认识,进而巩固一种维系他们之间共同存在的意识的

第27卷 华中建筑71

过程。”[16]公共空间首先应该是具有“公共性”的空间。

总之,在当前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中,虽然很多学者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但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认识方面,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丰富内涵的理解尚不能综合联系,这样并不利于恰当的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3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建构

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结合上述其他学科的认识,考虑与“公共性”、“公共领域”等概念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从城市设计角度,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应该包括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两部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是指为全体市民所公有,并为全体市民公共使用的城市外部空间。既包括单一空间,比如广场、街道、绿地,也包括由多个单一空间形成的复合结构。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是指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

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界定比较严格,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核心部分,它具有两个要点。首先,它为全体市民公共所有并公共使用,这一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所在,具有某种“批判性”,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领域”特性和社会平等性。市民不区分身份、种族、年龄、性别、收入高低等各种因素,可以自由出入,欣然共享。其次,它是城市外部空间,从形态上看,有底面,有界限范围,一般没有顶盖。这一点说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某些开放空间的特性,开放的外部空间相对较难对出入进行限定。而且,城市设计直接面对的设计对象往往也是城市外部空间,也即是说,作为外部空间的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受到城市设计的直接控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秩序。

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为很多新类型的公共空间。包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使用空间,

比如居住社区范围内,为社区居民共有共用的公共空间。也包括一些权属、使用甚至开放情况不是那么明晰的场所,可以称为公共性的私有空间,或私有性的公共空间等等。例如,在美国城市中,因为区划条例的规定,在属于私人机构的高层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公共空间;一些城市成立政府与私人联合机构开发的公共空间;有的城市委托给私人公司管理的公共公园;一些可以进行多样公共活动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所有这些可以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可以称为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具有某些“公共领域”的特性,都具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意义。相比之下,狭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的重要表征,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反映市民的需求,形成特色的城市文化。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或为特定人群服务,或限制使用时间和内容,或在空间的外在表现上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并形成潜在的消费文化。扬・盖尔认为这是“似是而非的公共空间”,“会导致人群的分散,把人和活动有效的封闭起来,城市因而变得冷清、乏味和危险。”[17]因此,虽然广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丰富城市空间的内容,却不能替代狭义城市公共空间。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协调二者的发展,充分发挥狭义公共空间在城市社会组织、形成空间秩序方面的作用。

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关注、仔细梳理多学科的关联研究,以达成对城市公共空间内涵的解读。 ■

参考文献

1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dictionary.

2 李欧梵,季进. 现代性的中国面孔:从晚

清到当代C/OL. (-11-24)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6/files/dpoem/html/article_6166_1.shtml .

3 陈锋. 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社会. 城市规

划,(9):56-62.

4 汪晖,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 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1.

5 敬海新. 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 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12-15.

6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机构转型. 曹卫东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 :2.

7 究, (6):60-65.

8 书馆, 2005:57.

9 版社, .

10 Stephen Carr, Mark Francis, Rivlin,

University Express, 1992:95.

11 刘荣增. 12 筑工业出版社, : 491.

13 周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3.14 王鹏.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南京: 东

南大学出版社, : 3.

15 夏铸九. 公共空间. 台北:艺术家出版社,

1994: 16.

16 于雷. 空间公共性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 2005:13.

17 [丹麦]杨・盖尔. 交往与空间(4版). 何可人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9.

结 语

在当代,因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开始承担更多的休闲、娱乐、交往活动等功能,从而减少了它作为“公共领域”一部分的批判色彩,却在城市文化、场所归属感的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城市设计中,除了考虑其物质实体特性构成的美学特征以外,还应该考虑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需求、活动的类型、所代表的意义等

现代公共空间 篇3

关键词:像素艺术;方块;公共空间

一、 像素艺术的含义

像素是组成电脑数位影像的最小单位。在过去低像素的时代里,一张图片里面的所有元素都是由一个个清晰可见的独立元素组合起来的,可以说像素艺术是一种形式的数码艺术,它的整体文化是复古,它是对简单时代的回归。

二、像素艺术的应用

在微软windowXP操作系统之前,由于受限于当时计算机的性能,桌面的显示图标都是经典的像素图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矢量图标由于出色的质感表现、扩展性、美观程度等优势逐渐代替了像素图标。尽管如此,像素艺术仍然通过自身特殊的表现形式,不断地发展出各种门类,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这种以像素颗粒矩阵排列组合并保留锯齿边缘的视觉效果,渐渐地演变成一种设计风格,并被广大设计师们喜爱,从中衍生出许多有趣的艺术门类。

三、像素艺术的分类

像素艺术可以分为平面像素艺术和立体像素艺术两大类。

(一)平面像素艺术

像素画是一种通过像素的排列组合来制作的电脑绘图,每一个像素都是图片的基本单位。当你把这种以像素点矩阵组合而拼合的图像一点点地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地看到图片里的小颗粒,即像素颗粒。像素画通过位图的表现形式,从最初电脑的图像表现形式,慢慢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数位艺术创作风格,进而形成了像素艺术这种特殊风格,它重点强调的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拥有明确轮廓、清晰颜色的风格,不受限制的风格。

(二) 立体像素艺术

立体像素艺术相较于平面像素艺术,就是将平面像素艺术空间化,它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实现可供多角度观察的静态或动态特征的立体雕塑造型类艺术。

四、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在我们提起像素时,首先会将其与怀旧联系起来。有人笑称说,像素游戏是80、90后小时候躺在床上梦到的虚拟世界的样子,虽显夸张却也不无道理。是否还记得那个意大利水管工人马里奥蹦起来去追小蘑菇的经典画面;是否还记得红、黄、蓝、绿颜色的鬼面符号在迷宫中穿梭,去寻找一个半合半开的黄色圆圈符号;是否还记得有两个无比强壮的上等兵比尔·雷泽和兰斯·比恩拿着枪支向前射击。这些经典的卡通形象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初识了像素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艺术欣赏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门类的艺术创作正在蓬勃发展,像素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也是如此。艺术创作正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生活的空间中充满着随处可见的公共艺术作品,而像素艺术的应用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艺术设计者的青睐。

(一)平面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Thorildsplan地铁站,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那是瑞典艺术家拉斯·阿雷纽斯(Lars Arrhenius)在2008年以瓷砖拼贴的形式拼贴出的一幅名为《Playtime》的大型壁画作品。艺术家通过像素艺术的形式在地铁站的入口、楼梯以及月台的四周布满了许多经典的红白机游戏中的卡通形象,比如,“吃豆人”“超级玛丽”“太空侵略者”等。

这种复古风格的壁画艺术受到很多有怀旧情怀的人们的喜爱,人们也想将这些经典有趣的卡通形象壁画搬到自己生活的空间。8BITWOOD网站的主创不仅在视频游戏领域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个经典游戏的粉丝。网站所出售的8-bit壁画就是他们以木材作为原料,将其劈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再通过染色、粘贴、封装等步骤将这些游戏形象巧妙地变成可供挂在墙上的壁画。

因为像素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的每个像素颗粒都是清晰可见的独立个体,这就直接地不限制像素艺术表现材料的使用范围,任何可见的物品都可能为像素艺术所使用,比如一本杂志、一份报纸,等等。Paola Bazz这位意大利的艺术家就以废物利用的形式,将回收而来的过期杂志、报纸、目录等废弃纸制品进行再利用。通过各种纸制品的颜色、厚度和排版风格进行逐一分类,再将其制作成各类大小不一的像素模块,最后将其拼贴创作而成一幅巨幅的人像艺术品。

(二)立体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当然,像素艺术不仅仅存在于二维平面作品中,它在三维空间中有更生动的表现。三维空间较之于二维空间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性,它能让人们从多角度去观察艺术作品,更真实地进行感受。比如,在美国的波特兰市有一件像素艺术的装置作品《像素水管》。艺术家Kelly Goeller认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与像素完美地融合起来,她认为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在形态上都可以进行变化。这个《像素水管》通过立体的像素小方块组成了水管中的水流,将现实生活中的水管与像素化的水流进行结合,艺术家的目的就在于更加形象生动地提醒人们要珍惜地球上的水资源。

红白机游戏中的经典卡通形象不仅可以通过像素艺术在二维壁画中得以体现,艺术家们更可以通过三维的表现,使这些形象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加拿大就有位叫做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的小说家,作为电子游戏的狂热者,道格拉斯在温哥华的会展中心前,创作了一个巨型的雕塑作品《数码逆戟鲸》(Digital Orca)。他通过像素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展现这只巨型的鲸鱼,表达了艺术家对像素的爱。这只像素鲸鱼虽然只在会展中心前亮相了两年,但是它已经成为了如今全球闻名的城市雕塑作品之一。

关于像素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有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艺术家Nathan Swaya就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像素艺术。艺术家利用乐高积木进行创作,给予了一堆简单的几何形态新的生命。因为对乐高的热爱,他毅然辞掉了原本的律师工作,成立了自己的乐高工作室。Nathan Swaya有一件世界纪录里最大的乐高船《Chris-Craft Speedster》,这艘由25万块乐高积木拼接的长达3米的乐高船是艺术家连续10天、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完成的。

提到像素艺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当属eBoy团队,这个三人组团队分别由来自柏林的Steffen Sauerteig、Svend Smital和来自温哥华的Kai Vermehr组成。作为现代像素艺术先驱的这三位设计师于1997年在德国柏林成立eBoy。Steffen和Svend两人是在东柏林成长,毕业于柏林设计学院;Vermehr现定居在温哥华,毕业于德国科隆埃森设计学院。因为这三人对于电脑的习惯运用和喜爱,所以他们想创作一些关于电脑元素的作品,恰巧像素正是电脑屏幕中最小的分子。eBoy的创作作品都是通过8位像素风格来表现,虽然看起来十分过时,但是他们向8位像素注入新的活力,创作了一个个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并充满奇妙的狂想风格的电子世界,该团队擅长高密度像素画、公共艺术类创作及周边产品设计。

eBoy认为像素艺术就如同不断更新完善的电脑软件一样,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这就让他们的创作每次都像升级版一样。正是这种不断地不求满足、永远充满激情和坚持的态度一直激励着艺术家,使得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充满创新和想象。eBoy团队曾经先后为Adidas、Coca-Cola、DKNY、Honda、Microsoft、Nike、Paul Smith、Pepsi等大牌的主要图案做像素化设计,涉及范围遍及时装、公共艺术、动画、玩具、科技等,奠定了eBoy在潮流界“像素教父”的地位。

作为德国的像素艺术设计团队,eBoy的作品很意外地也很受亚洲人民的喜爱。在2015年11月底,eBoy团队在泰国曼谷的CentralFestival EastVille商场中心层叠矗立了若干个像素化的大型公仔,奇妙地向人们展示了8-bit像素艺术看似过时老气但融合了极客文化和充满孩子般想象力的特有魅力,这是他们在亚洲的首次大型装置艺术品的跨界展出。

紧接着在2016年1月,eBoy团队又来到中国香港,他们给铜锣湾进行改造,将Fashion Walk打造成了8-bit乐园,这一次该团队以“Pixelrific Year of the Monkey型格猴年新春活动”之名展出了不同的像素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艺术工作者慕名前来观赏,包括猴年主角“吉猩”、大型铜锣湾像素街景画、大型像素福禄寿布置、eBoy的玩具“Blockbob”以及其他城市等一系列Pixelrama像素街景画。

五、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

随着像素游戏玩家的减少,像素艺术在未来的发展遭到了业界人士的怀疑和担忧,他们认为这种较为“老派”的艺术形式可能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5到10年后像素艺术或许就成为过去。从事像素艺术工作的布雷克·雷诺兹(Blake Reynolds)指出,“像素艺术目前的社会地位就如同诗歌、爵士乐或是歌剧一样,无法在商业上获得任何优势”。在像素艺术业界备受称道的马克·法拉利(Mark Ferrari)先生也表达了相同的忧虑,他认为“像素艺术界需要更优秀的艺术家来做一些根本的改变,而当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像素艺术的发展依靠的不是外界的科学技术,而是艺术家自身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具有生命力的创作才能被人们所喜爱。来自美国的插画家迈克尔·布莱恩(Michael Bryan)表示出了他的自信,“从事像素艺术的工作者能够有能力支撑这种艺术形式继续发展下去。像素艺术是一种更为繁复的表达方式,它始终吸引着一群有怀旧情愫的人,不断开发其潜能”。

作者简介:

现代公共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构建 篇4

19世纪,建筑空间还是封闭、实体的静态观念。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的出现致使20世纪初现代建筑空间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静态的空间意识逐渐被开放化、动态化的空间意识所代替。

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致力于研究空间的流动感,打破了古典建筑空间的中心性和封闭性。1903年赖特设计了纽约布法罗市的拉斯金大厦,其5层高的中庭是现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原型。而最早将中庭这种共享空间形式引进高层建筑的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他是从赖特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中庭得到启发并归纳共享空间的要点:具有跨层大空间;具有多种功能;具有共享感。1985年波特曼设计的美国亚特兰大马里奥特侯爵酒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因内部有一个47层高的巨大中庭而著称。建筑师们为了创造更丰富的共享空间,将阳光、新鲜空气、水、植物等自然因子引入室内,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及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使共享空间成为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空间,营造舒适宜人开放的共享空间环境。

共享空间在高层建筑的生态调节作用在高层建筑的竖向上表现最为明显,不仅会影响建筑的交通流线,还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关系和结构形式。在已建成的高层建筑中,分析共享空间在竖向的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底部的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设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可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的共享空间对高层建筑空间功能分割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室内的共享空间形式是最早出现在商业高层建筑中。它从庭院直接发展而来,作为一种全天候的庭院空间受到人们的青睐。初步改善高层建筑中部的采光、通风效果,调节了局部气候,是从室外到室内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这种形式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是最为常见的。

室外的共享空间形式是把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当作是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将建筑底部部分或全部空间去掉围合限定,形成与城市环境互为渗透的空间,使其共享化形成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交往、活动的公共场所。例如建筑师保罗·鲁道夫设计的中国香港奔达中心,在建筑不同高度通过出挑、凹进与水体、花台相结合的方法,使底部开放空间极大的满足人的尺度感和舒适度。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空间的组合,体验到了富于变化、极具尺度感和人情味的空间环境。

2 中部的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设置在高层建筑的中部位置,是为了结合功能需求,在建筑内部设置一个或隔数层设置几个共享空间的方法。如伦敦的Bishopsgate Tower在8层~28层间形成三个异形的“空腔”,有以下作用:随建筑功能变化,可作为扩建空间;可兼作紧急疏散区域;创造宜人具有自然气息的室内环境,提高可观赏性。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上海久事大厦中,在15层~17层,26层~28层,36层~40层设计三个颇具个性的通高空中共享空间,并且在建筑立面结构上也可表现出三个共享空间。这样的空间模式改变了高层建筑传统的造型,并赋予高层建筑更多宜人生态的室内空间环境,促使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3 腔体式共享空间

当共享空间的高度贯穿整个建筑的时候,具有风筒般的通风作用。在气候干热地区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因室内外能够产生足够的温差,主要表现在热压和风压作用。热压的基本原理:在建筑内部热空气会自动上升通过建筑顶部排出,而同时冷空气则会在底部流动,不断的补充建筑内部的空气。随着建筑高度或是室内外温差的加大,热压上升形成明显的通风效应;风压的基本原理:当风以垂直的角度吹向高层建筑的时候,会在建筑的顶部产生负压,而在建筑的底部产生正压,建筑上下部位所产生的压力差便引起中庭空间的风筒通风效应(见图1)。

以上下通高共享空间中的风筒特点来看,就类似于动物腹腔腔体空间,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利用开放式腔体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输,一方面使得建筑内部具有储藏、容纳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得高层建筑具有类似血管或腺体的传输功能。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与传输的必要“器官”,营造具有舒适宜人内部环境的建筑空间。这样高层建筑内的共享空间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开放系统。一旦外部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如雨雪、大风、严寒酷暑)时,必然会对建筑内部环境产生影响。此时高层建筑内部的“腔体空间”就会充分发挥其调节的作用,弱化外部恶劣条件的影响,使内部环境逐渐达到稳定、舒适的状态。因此,这种上下贯通的共享空间就像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内部构造那样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和技术的发展逐渐进化,从而积极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之路。

4 混合式共享空间

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腔体空间”会产生强烈的气流,影响建筑内部的通风和气候调节,这时可采取逐段分隔的办法进行调节、控制的气流,使建筑自身达到高效节能的运营状态。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标准层采用三瓣式平面,立体旋转式布置,每隔3层便设一个空中边庭并种有大量植物,这种分段式的设计手法使其内部办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一直致力于高层建筑的生态化研究。他设计的上海兵器大厦(Shanghai Armoury Tower)采用腔体式共享空间与边庭式共享空间的组合,在立体通风方面考虑到四季不同气候条件对建筑内部的通风以及节能方面的需求,将内部空间不同位置的风口根据需求进行开闭组合,不仅提高了水平与竖向气流的通风效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贯穿整体的“烟囱效应”,更可针对各部分实际情况进行微观通风模式的选择与调整,使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可控,更人性,也更开放。

5 顶部的共享空间

在高层建筑中顶部的共享空间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都是利用高度优势提供俯瞰城市景观的专门场所。顶部室内的共享空间大多以登高眺远为目的,生态作用并不明显,其主要用途是告诉观察者在此方向可以看到的景观内容,例如瑞士在保险公司的顶部共享空间。室外的顶部共享空间,通常在屋顶设有挑篷或凉棚以及引入绿化景观等方法形成屋顶花园。既可以调节建筑小环境的气候,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作观赏使用,又可以给人以空间开放感,使人们有了交往和休闲娱乐的空间,具有归属感。如杨经文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设计的梅纳拉商厦,在建筑屋顶设计了可起到遮蔽作用的可拉伸的薄膜天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空间,使人们免受暴晒之苦,更使整座建筑更具有标志性和可辨识性。除了屋顶花园的功能,顶部更是建筑腔体束的部分,也是整个高层建筑室内能量交换的一个“排泄”器官,更起到了高层建筑对整洁能源以及资源采集的作用——通过对风能、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对雨水的收集,并利用专业的设备转换成建筑内部所需要的能量形式加以利用。

6 结语

现代公共空间 篇5

关键词:漆艺;公共艺术;空间;应用

我国是产漆最多以及用漆最早国家,漆艺是从原始髹漆发展而来,经历了漆器演化变为独立欣赏漆画,在发展过程里,不断继承与拓展,随着现代审美观点发展,漆艺与其相结合,不断活跃在我国艺术领域,原有漆艺单一拘谨形象跟现代人们求新求异心理不相符,这促使漆艺不断朝着新方向新新风格发展。

一 漆艺与公共艺术空间

漆艺可称为漆工艺,也可称为漆艺术,原有漆艺是运用天然大漆,经过制作及装饰让器物变得更为美观,令人赏心悦目的技艺,在古代被称为髹饰,也就是用漆作为媒材对器物进行装饰的技艺。漆艺主要包含欣赏漆画、漆雕塑、漆的立体艺术以及实用性的漆器、漆屏风、漆家具等,漆艺是种古老艺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通过漫长历史洗礼,漆艺以浑厚、含蓄、雅致及内敛自然美,独有表现形式,以及神秘艺术魅力发展到了现代,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后,漆艺又具有了新生命力,继续着它崭新发展。公共艺术空间也称之为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当中,公共艺术更多被应用在城市环境美化,人文精神注入,有效提高现代社会文化品质。公共艺术空间主要由公共对话所构成,包含着艺术作品、公共建筑及都市景观配合,建筑环境与艺术设计整合,主要强调了艺术向生活回归,给民众带来文化认同及艺术享受,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艺术领域不断扩张,亲民意识更为强烈。原有漆艺给人高贵、雅致及神秘之感,随着现代公共艺术发展,为漆艺发展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并且使其神秘面纱被揭开,也在向着亲民化发展,现代工艺形式较为多样,像绘画、摄影、雕塑、音乐、表演及工业产品等,而漆艺知识公共艺术空间里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着纯艺术及工艺美两重属性,也就是欣赏、实用及独立审美并存,生活意境及设计创造共存。漆艺还具有质地坚硬、抗潮防腐、耐酸耐热、表现丰富及手法多样等特点,可很好融入公共空间塑造当中,而漆艺可视艺术形式,能够有力丰富人文精神,并与公共艺术空间进行很好契合。

二 漆艺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应用

(1)漆艺实用价值应用

漆艺原来主要应用在器物制作及装饰中,这是由于漆具有质地坚硬、实用轻便、抗腐防潮及耐酸耐热特点,这使得它广泛应用在生活器物上,制作出来的器物也是很理想生活用品,漆还具有较为特殊光彩,可取悦眼睛,给人带来欣赏愉悦感,像楚墓中的漆盾、河姆渡朱漆大碗、古代漆屏风等,不仅具有一定实用性,还具有赏心悦目作用,现代出土一些古代漆器及漆棺都具有很明显装饰性,绘制有乐舞场景、怪兽图画及彩绘等。随着现代审美艺术发展,以及现代生活变化,漆艺发展着原有漆灯具、漆家具及漆餐具同时,还与木工艺、竹工艺及金属技艺结合发展着,拓展了漆艺发展新领域,这种综合技艺发展,可实行局部施漆,或者少量涂漆,通过各种技巧手法,不仅改变了漆艺原有模式,还能降低成本,增加器具品种形式,有效提升用具文化内涵,广泛适应现代市场发展,拓宽了漆艺发展空间,现代漆艺保留了一定手工作业同时,也正向着机械化、喷涂及批量生产发展,出现了一条现代工业之路。作为古老漆艺,在传统艺术上具有着无可动摇地位,自然与现代收藏及古董相联系起来,原有漆艺要想不断发展,还应向多元化发展,避免一些漆艺流失,像鲁南地区云肩漆艺就随着人亡艺绝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代漆器有天水漆器、镶嵌漆器、桐木漆器、推光漆器及河姆渡漆器,日本的漆筷、变涂漆器及绳胎漆器等也是很有名的,我国应将古老漆艺与时俱进,把现代审美理念与原有漆艺审美特色进行结合,让中国漆艺走向国际,发挥出现代社会特色风情。

(2)漆艺审美价值应用

漆艺不仅具有着实用价值,还具有审美情趣,人们使用漆器来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审美意识需要,漆艺从漆器逐渐向漆画过渡,这种漆画可理解为绘画觉醒,漆画表现手及文化内涵是丰富深厚的,并形成了自己审美意识,随着现代审美发展,现代漆画体现了现代人审美特点。根伟注重艺术空间张力感,运用多种手法展现其特有艺术性,具有审美价值漆艺,除了漆画外,还有室内的漆装饰、漆壁画及漆屏风等,这些漆艺可用材料优势,将环境进行美化,打破单调噪杂空间形式,活跃空间气氛,通过各城市漆艺我们能够了解此城市文化氛围、艺术空间,像扬州镶嵌漆器、上海漆器及平遥的推光漆器等,均带有当地艺术特色,把漆艺应用到建筑装修当中,不仅能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提高居住品位,有效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像室内的外漆装修,不仅能具有保护作用及装饰作用,美化生活环境,还具有特殊的绝缘、保温及导电等作用,让漆艺在公共空间应用更为多元广泛,给人们带来作用更为广泛。

(3)漆艺人文艺术应用

漆艺不仅具有实用、审美特点,还具有人文价值,像漆器、漆壁画、漆首饰及漆屏风等,不仅在家具及建筑等领域发挥了实用装饰作用,还体现了人们精神需求,尤其是视觉及精神上的需求,像漆雕塑、漆画等纯艺术作品,就有效体现了人文艺术追求,更展现了当代文化现象。漆艺与公共艺术空间结合,不仅仅显现在漆器上,而是体现在人们整个生存空间各个领域,我们在漆器、漆画、漆装饰及漆雕塑等方面,均能看到漆艺的人文特色,当然我们谈漆艺人文精神及意境离不开漆材料及精湛漆工艺,而仅追求漆材料及工艺方法,忽略人文精神,也不是不能达到漆艺要求的。在现代公共艺术空间里,现代漆艺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就需要不断吸取各方面营养元素,朝着多元化、多形式发展,像韩国立体漆艺,就融合了其他领域特色,强调了空间艺术装饰作用,应用丰富漆语言美化人们实际生活空间,并且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从而体现出特有人文环境。

三 结束语

随着后现代主义发展,原有审美艺术已从高高在上艺术形式,通过通俗化及形式化等方式让大众所接受,这给漆艺向大众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促进了漆艺在公共艺术空间应用,现代漆艺应该积极吸取各领域营养元素,不断与时俱进,开拓新发展空间,有效与公共艺术结合,充分展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现代公共空间 篇6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水体空间,儿童,行为方式,策略,城市设计

随着上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们在大尺度公共空间内的行为方式也发生改变, 人与空间的关系相对于农业生产方式下产生的生活方式变得愈发紧密和依赖。同时,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现代社会里, 公共空间对于儿童的意义正逐步发生改变。这种变革由Jane Jacobs在2007年的《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得到讨论, 她认为由于儿童天性自由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公共空间既需要生动有趣, 又需要从建筑的尺度, 材料, 流线各个方面和儿童保持互动关系。然而, 传统以商业市场为出发点的公共空间由于建筑设计缺乏对于儿童安全和行为方式的考虑甚至忽略, 以致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和驻留。当前, 儿童与公共空间已越发引起设计师的关注, 其中很多设计案例成功的将水元素引入室外公共空间中, 水元素作为主题的室外空间重新定义了儿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随着儿童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些成功的作品正在形成新的设计趋势。正如, 2007年发布的《Open Space:People Space》一书, 新加坡水主体公园例证了水空间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心理作用。其中引用德国哲学家Martin Heidegger在《Being and Time》一书中所论证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再次阐述了儿童成长时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与人的动态关系。这表明儿童正在成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讨论的重点。

水在自然和人工大环境中以很多形态出现。这里讨论的水空间一词来源于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是一种以水为重要元素营造空间气氛的特殊的户外公共空间, 包括各种尺度的城市空间, 从城市周边生态湿地, 城市河流滨水空间, 到广场中的水体幕墙, 街道水体轨迹。各种尺度的水体空间设计, 对于儿童的考虑针对案例情况会有不同的层次, 这里讨论的是广义角度下对于特殊人群的儿童, 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正如Herbet Dreiseitl在2005年对于城市广场的报道中描述的, “她们在波流中寻找小鱼, 往水中丢石头, 变得欢快, 久久不愿离去”。这些儿童特有的行为方式再次引发设计师对于水公共空间的关注。这篇论文的目标, 是分析现代社会背景下, 水空间对于儿童的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 讨论了现代城市空间形态中, 由于缺乏水空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并给出了设计上的建议。

首先水空间对儿童在心理健康、身体成长、沟通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户外玩耍在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成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并占每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通常发生在户外活动场地。活动机会的数量和质量与活动空间的信息量有直接联系, 活动场地提供的信息性, 安全性, 启发性与趣味性, 对于启发儿童思维有重要作用。因此, 场地需要提供给儿童探索和参与的可能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 充分利用水特有的性质, 可以使环境和儿童形成互动关系。但在一些以商业娱乐为出发点的场地设计中, 儿童被动接受信息, 这种互动关系难以形成和稳定。这里以著名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为例, 其中充满各种快餐式文化符号的卡通形象和环境设计, 儿童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停留在填充与被冲击的关系上, 对儿童的创造力难以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与之相反, 儿童在各类城市公共环境中活动是主动的, 尤其以水空间为代表, 儿童的活动过程充满创造和发现, 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Carolyn Francis在1998年发表的《People Places: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一书中提到, 由于广场水空间设计中常用的跌水, 落水等垂直空间手法充分的扩展了水元素在声音、形态各方面的多样性。儿童身处其中可以直接接触到材料, 观察其运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不仅对声音韵律更加敏感, 对美学变化也有更多体验, 儿童可以同时在光, 几何变化, 空间体量增减等方面进行听觉、视觉、触觉的互动体验。环境多感官的刺激, 引发儿童探索意识, 启发想象力, 激发参与意识。“儿童手脚并用参与到动态环境中, 对于变化作出反映, 在动态环境下儿童之间更易发生互动。因此,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 引入水空间应得到重视” (Herbert&Dieter, 2005) 。

第二个方面, 着重讨论城市化进程加快, 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发生改变, 水空间有助于缓解粗放型城市化压力下, 自然环境的缺失, 将对于自然的体验带回给儿童。Mary Rivikin于1997年在《The Schoolyard Habitat Movement:What It Is and Why Children Need It》一文中写到“现代城市高密度发展, 工业化进程加快, 成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吞噬了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与时间, 特别是自然环境从儿童生活环境中抽离”。例如, 城市硬地与适合儿童活动的户外空间比例失衡, 支撑城市快速发展所必须的动态和静态交通空间, 满足新型生产方式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各类建筑空间, 满足动物植物生长条件的环境等等, 这些都被城市空间中消费型空间取代。同时, 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对于大量住宅用地的需求将会对适宜儿童活动的公共开敞空间造成威胁。正是由于人口总量增加, 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 容积率大大提高, 各类高层建筑作为解决人口需求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方法, 越来越得到推广, 随之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低层建筑环境下, 儿童可以较安全地接近户外空间, 与之相反, 高层建筑重新定义了室内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关系, 出于特殊人群对于安全性的需要, 儿童接触户外活动空间的机会和时间受到限制。Randy White于1998年在《Children's Outdoor Play&Learning Environments:Returning to Nature》一文中论证了儿童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 被动地接受大量娱乐行为方式, 对儿童行为交流障碍症发病率的整体上升趋势有直接影响, 书中提出了包括鼓励儿童接触生态环境等应对策略。因此, 城市规划体系中, 出现的生态湿地作为平衡城市生态气候的策略, 也在恢复儿童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里引用生态湿地的定义, “‘生态湿地’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 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并能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 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 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 (Lewis, 1979) 。从上述描述中不难发现, 生态湿地以保护和营造适合动物、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氛围为目标。在生态环境中, 儿童接触到动物和植物, 并产生互动, 对于儿童成长, 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有很大帮助。因此, 针对这个现代生活方式必然面临的矛盾之一, 生态环境作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里的水体空间之一对儿童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虽然, 水体户外活动空间对于儿童有着物理和心理两方面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对于消极的影响需要给予批判的思考, 并提出解决方案。

现代城市空间形态中居住空间占最大比例, 尤其对于儿童, 居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型最高的空间类型, 也是儿童与水体空间接触最为频繁的户外场所, 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但这个儿童活动频繁的环境却缺乏对于儿童安全性的考虑。“调查表明, 发生在浴池、喷泉、濒水池的儿童安全事故占由环境因素引发的儿童伤害案例的30%。由于水源清洁问题, 水体空间中设置的石材以及水体本身对于儿童会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 父母会尽量避免儿童离开视线活动的范围, 相应的儿童接触到水体空间的机会相对减少, 儿童的创造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会收到限制” (Clare, 1998) 。同时, 日本著名儿童心理研究学家仙田满根据儿童活动地点的环境特征和活动方式进行的研究表明, 儿童更倾向于充满信息和变化的趣味空间。但城市中部分居住区的发展采用密集型发展方式, 注重土地的经济价值, 压缩绿化和公共空间为单一中心, 使用率低, 缺乏易于儿童接近的活动硬地和水体空间, 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之一, 在于由于缺乏公共空间设计和趣味性而无法吸引儿童, 儿童转而选择在街道, 停车厂和居住区入口处玩耍, 反而较少光顾位于住宅之间, 父母视线可及的的公共活动空间。大量的交通流不仅增加儿童安全隐患, 也影响交通空间的效率, 矛盾因此形成。因此, 将水体空间引入居住区有重要作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水体设计应以儿童行为方式和身体尺度做为出发点, 丰富设计手法, 扩充设施类型, 规范法律法规, 具体分为以下7个方面。

(1) 选址应当尽量远离车行道, 避免让儿童活动场地和周边环境脱离联系, 形成视觉死角, 以防止犯罪、车辆等对儿童构成的威胁。

(2) 改善可接触水体空间的分布密度, 在增加儿童亲水机会的同时, 保证安全性。除此之外, 水体空间引入到居住区环境中, 可以改善区域生态气候, 为儿童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3) 活动场地的水体设计主要是采用自然水体, 自然的驳岸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都是可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环境。水不宜过深, 应按年龄或身高设置不同深浅的水池, 保证儿童活动安全。小区内水池比较深时, 应适当将临岸水体做浅, 水底处理尽量不采用非常光滑的方式, 为不慎跌落的人上岸创造一个过渡的空间。

(4) 对于流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除了注重与周围的建筑、绿化、地形、山石等要素形式协调统一, 追求流水形式的同时, 需要在亲水空间中按照儿童身体尺度, 依据儿童活动轨迹设置踏步平台与设施类型, 满足连续跨越和防滑的需求。

(5) 跌水设计也是水体设计常用的手法, 它是流水景观的演变, 是利用竖向高差, 由水道产生突然性的地形高差变化而成。对于儿童, 水深应当受到控制, 深度按国家标准实施, 不宜大于30厘米, 水体和边缘设置防滑。

(6) 依据项目情况考虑安装水质过滤装置, 保证水源清洁。

(7) 水体周边设置相应的安全设计考虑, 如设置栏杆或避免儿童跌落, 在设计时圆形顶端护栏在水边设置, 护栏尺寸间距设计尽量考虑儿童尺度, 避免儿童踩上去翻越护栏造成危险。

综上所诉, 水体空间对于现代生活方式下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介绍了城市化背景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儿童成长的冲击, 讨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并例证了国内外相关的的研究和理论, 进一步阐述了水体空间作为不可替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从儿童心理健康到身体成长, 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的提高这两方面论述了现代社会里水体空间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 并针对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发展中儿童空间缺失的消极影响同时给出设计上的考虑和建议。正是由于水体空间有其无法被其他空间代替的重要性, 建筑师应当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 完善设计手法, 从儿童角度出发, 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Catharine Ward Thompson and Penny Travlou.2007.Open Space:PeopleSpace.New York:Taylor&Francis Company.

[2]Clare Cooper Marcus and Carolyn Francis.1998.People Places:Design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Canada:Van Nostrand ReinholdCompany.

[3]Herbert Dreiseitl and Dieter Grau.2005.New Waterscapes:Planning, Building and Designing with Water.Boston:Birkh user Basel Company.

[4]Jane Jacobs.2007.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York:Random House Company.

[5]Lewis M.Cowardin, U.S.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Biological ServicesProgram (U.S.) .1979.Classification of Wetlands and Deepwater Habitatsof the United States.California: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U.S.Dept.ofthe Interior.

[6]Mary Rivkin.1997.The Schoolyard Habitat Movement:What It Is and WhyChildren Need I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Volume 25, Issue 1, pp 61-66.

现代公共空间 篇7

1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分析

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办公建筑公共空间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除了要保证可以满足基础功能应用需求外, 更要满足心理需求, 具有高观赏性与便捷性, 从整体上来讲为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为提高办公效率, 对于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 要转变传统一成不变、古板单调的设计方法, 而应对各项元素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功能需求对整个空间进行合理搭配, 在整体上提高空间设计效果[1]。其中, 现代理念下的工作, 为体现人文主义, 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外, 还应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 例如在工作期间穿插休息时间, 为满足这种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 就可提供走路、休息、吃饭等功能区, 对各类休息空间进行组织规划, 提高空间设计的系统化与有效化。

2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1) 过渡性原则。现代办公建筑空间设计, 需要遵循过渡性原则, 帮助人们从心理上更好的适应室内到室外、休闲到工作状态的自然过渡, 并且可以为外来人员提供有效引导。办公建筑规模不断增大, 内部工作人员数量多, 且岗位差异大, 面对不同工作种类的人群, 需要保证公共空间设计具有广泛性, 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满足不同场合、不同人群心理需求。例如提高外部公共空间向内部公共空间过渡的柔和性, 以免空间突然转换造成心理上的不适[2]。另外, 还可以调整空间私密性与公共性比例, 使不同人群均可以找到舒适的空间位置。

(2) 交往性原则。对于现代办公建筑来说, 在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 应促进不同区域的有效交流, 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消除不同办公区与通道间的界限。可以利用通道等附属空间与办公、交流进行结合, 营造具有潜在交往价值的空间, 既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人性化主义, 改善枯燥的办公生活。遵循交往性原则, 在对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设计的同时, 还可以在不同区域内添加舒适的休闲设施,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提高工作的自由度, 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出公共环境应用的灵活性。

(3) 便捷性原则。现代办公建筑规模不断增加, 可容纳人员数量更多, 这样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保证环境具有较高的便捷性, 来满足不同人群工作与休闲需求。在设计时应将广大工作人员作为对象, 分析其行为特征, 并着重分析外来人员在办公楼内寻路定向需求, 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 满足不同人群实际应用需求。为提高空间设计综合效果, 要转换以往利用名称来定义空间的方式, 可以选择更多灵活性的方法, 例如通过不同色块来划分相应的区域, 给人传达不同视觉感观, 使人可以更直接划分定位不同空间作用[3]。或者是可以利用标识系统作为视觉引导, 对办公环境内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而颜色与线条等元素的应用, 可以使整个公共环境具有更高灵活性, 从心理上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4) 自然性原则。遵循自然性原则, 即通过对建筑公共环境的设计, 形成内部小气候, 拉近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提高建筑建设效果。提高公共环境自然效果, 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理环境, 例如改善建筑通风采光条件, 使得空间环境更宜人, 有助于人们在紧张工作氛围中得到放松[4]。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 将自然元素引入办公建筑, 结合实际应用需求, 促进各项功能的完善, 营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

3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1) 人性化设计。对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进行设计, 需要重点突出人性化, 结合环境心理学, 使得空间设计更为合理, 便于人们更好的接受。公共空间使用对象为办公建筑内所有群体, 设计时应做好大众心理需求的分析, 确保在进行功能、形式、个性以及风格等元素进行分析时, 能够达到所有人员行为与心理需求。对于很多办公建筑来说, 过分强调功能设计, 忽视了空间人性化, 即便空间划分合理, 基础功能完善, 整个环境看上去整洁美观, 但是人们处于其中, 仍然会感觉不自然、不舒服。因此, 要重视人心理上的需求, 从行为需求上出发, 对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家具搭配、灯光设计等进行综合分析, 使得整个空间更具有灵动性, 可以更好的被人们所接受。例如对不同功能区进行颜色区分, 休息区选择用绿色, 并搭配多种花草树木, 营造成纯绿色空间, 周边设置茶水间, 为人们营造一个工作之余休息的环境。且可以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利用, 将空间划分为多个模块, 包括开放区与隐蔽区, 来满足集体或个人休息需求, 充分体现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效果。

(2) 生态化设计。为提高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协调发展, 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 对节能降耗技术的重视不断提高, 逐渐有更多想新型材料与技术应用其中, 争取在保证基础功能的同时, 降低能源损耗。基于此在对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 需要提高设计方案生态化所占据的比例, 通过合理的设计, 来控制能源的消耗。例如光环境生态化, 合理规划阳光进入公共空间的路线, 减少照射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常见用有导光管、导光棱镜窗、光导纤维等, 导光管可以用于日光的有效收集、传输与光线控制, 垂直安装的导光管可以穿透结构复杂的屋面与楼板, 这样便可以将自然光引入公共空间底部。而导光棱镜窗的应用, 原理是通过棱镜折射作用, 按照采光要求对光纤进行调整, 确保光线可以有效照射到公共空间深处, 减少建筑照射系统的应用, 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3) 艺术性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更高, 而办公建筑作为工作主要环境, 在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从全方面来保证设计结果满足人们要求。因此要重视做好空间环境的艺术性设计, 做好多项元素的分析与搭配, 提高空间环境的观赏性与舒适性。要注意的是, 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 需要具有前瞻性, 因为适用人群的特殊性, 内部各项元素的应用均需要为引导潮流设计的风向标, 在现有设计理念基础上大胆创新, 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 确保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依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与观赏效果。

4 结束语

现代办公建筑不断增多, 因为使用人群的特殊性, 在对其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做好需求分析, 确定设计方向与目的。并基于专业设计原则, 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 合理应用各项元素, 通过有效的搭配, 提高空间设计综合效果, 可以从生理以及心理上满足人们要求, 在具有完善基础功能的前提下, 具有良好的艺术与生态效果。

参考文献

[1]牛凯.现代办公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12.

[2]毛志远.高层办公建筑人性化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4.

[3]寿宝海.现代办公建筑庭院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5.

现代公共空间 篇8

“业委会成立难”一直被社会各界诟病。业委会即使突破各种障碍成立了, 其运作情况也难让人乐观。有不少业委会一成立就成了“僵尸”业委会, 名存实亡;有的则因未能坚持原则和底线, 对物业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被业主戏称为“业伪会”。

挂牌仪式结束后, 该中心围绕业委会自身的廉洁自律、业委会日常运作的透明与公开、业委会如何正确运用业主大会赋予的权力等问题举办了首次“阳光智慧社区建设研讨会”, 并首次推出了规范业委会运作的“三大规范八项注意”。

本期圆桌会议特请来深圳市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副理事长, 也是“三大规范八项注意”共识文本的主笔人张晋先生和深圳市几位业委会主任陈寅生、马春和向德勤等三位主任就共识文本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首创业委会“三大规范八项注意”

周活宁:请张晋副理事长介绍一下修订“三大规范八项注意”的背景和意义?

张晋:长期以来, 完全符合物业管理法规要求成立的业委会并不多, 即使已经成立的业委会按照法规要求规范运作的则更少, 且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业委会成员多为兼职, 法律法规意识不强, 专业能力有限, 综合素质不高, 导致业委会运作透明度不够, 暗箱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业委会的形象和威望。另外, 少数物业服务企业对业委会成员以所谓的“好处”, 包括减免物业服务费、停车费等为“诱饵”, 导致部分业委会为一己私利而做出一些损害全体业主权益的事情。更有物业服务企业以运作经费来要挟业委会做出一些有损业主利益的决定。

业委会运作难的问题, 涉及到业委会自身的建设, 这里面既有道德层面的问题, 也有工作行为的指引问题, 有些东西法律法规无法做出硬性的规定, 更多的要靠“乡规民约”来约定俗成, 或通过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业委会成员的自身素质来解决。

周活宁:这是不是说制定一个让业委会成员可以遵循的行为共识或行为指引已摆上了议事日程?

张晋:是的。今年6 月, 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在广州举办“幸福社会从构建现代熟人社区开始”研讨会时, 您希望我能写一个关于业主组织“共识文本”之类的东西, 供会议讨论。初稿写出后, 在小范围内传阅获得积极回应。有部分人建议浓缩成类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短小、精炼, 像民谣一样能够琅琅上口, 适合传播的读本。

嘉宾

此次适逢深圳市华南和谐社区中心揭牌成立, 并召开阳光智慧社区研讨会, 再次启动了对这个“共识文本”的修订, 经过与会者集思广益, 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个版本 (见下图) 。

周活宁:修订出台的“三大规范八项注意”要点是什么?亮点在哪里?

马春:我们把这个“三大规范八项注意”作为规范业委会建设的《行为指引》, 分成“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引”两大部分。其中包括:一、业委会的廉洁自律;二、业委会日常运作的透明与公开;三、业委会与业主的关系;四、业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等。其中用好“四大权力”是根本, 也是行为指引的最大亮点, 它们分别是:物业服务企业选聘权; 物业服务费预算决定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支出审批权;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权。

严格自律与业主监督是业委会规范运作的基本保证

周活宁:陈寅生主任, 您是如何解读这次修订出台的“三大规范八项注意”的?

陈寅生:业委会成员自律是基础, 业主参与监督是保证。

一是自觉守法维护社区稳定。业委会成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各类普法教育。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危害社会、社区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二是严格自律不谋私利。业委会成员要有做“义工”的奉献精神, 不能打个人小算盘, 捞个人好处。要严格廉洁自律, 不得以业委会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 自觉抵制各类以“人之常情”为理由的红包、购物卡或其他利益输送。

三是严格审批程序财务公开透明。业委会应当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审批程序, 不能搞主任“一支笔”审批, 提倡“双签”或“多签”制度。

财务要公开透明。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活动经费、业委会委员津贴、执行秘书薪酬等费用使用情况, 业委会成员缴纳物业服务费、水电气费、停车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缴费情况应当每季度向全体业主公布一次。

四、自觉接受业主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产生腐败, 不接受监督的组织就没有公信力。业委会成员应当自觉接受业主的监督质询, 恪尽职守, 忠诚依法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治理社区从做合格业委会开始

周活宁:“三大规范八项注意”这一行为准则对业委会成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向德勤理事, 您也是一位业委会主任, 您如何认识业委会委员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向德勤:小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 业委会成员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业主拼凑而成, 我常常自嘲地称之为“杂牌军”。这样的队伍如果不经过学习培训, 不仅不能带领小区广大业主走向和谐, 甚至会成为新的“麻烦制造者”, 目前社会上对业委会存在的偏见不是没有道理的。

业委会虽然不是什么官, 也没工资拿, 但进入门槛很高, 我编了几句顺口溜, 总结了参选委员的“四要”:一要公益真, 二要学法精, 三要智勇全, 四要菩萨心。

不可否认, 业委会这个群体中, 绝大多数都是有公益心、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感的, 但由于法规知识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导致不规范办事、想当然办事, 甚至以暴制暴、违法违纪的事件常有发生, 好心办了坏事, 结果业委会这样一个充满大爱的公益组织, 往往反倒被妖魔化, 成了“刁民、闹事、破坏稳定、瞎胡闹”的代名词。

深圳有一个小区让我很震惊, 他们成立业委会后主任自封, 副主任也是主任说了算, 完全不经业委会投票。把旧物管赶走后主任就决定自管, 她认为自管就是归她个人管, 也不经业委会会议和业主大会, 私下用她家属的名字去办理了工商执照, 税务登记, 开设了银行账户, 找几个人就开始收钱自管, 收的钱归她个人所有, 再次引起小区轩然大波……我告诉她你这样自管是违法的, 她回答:江山是我打下来的, 当然归我, 副主任她们找我闹, 我出个通告盖个公章就把她们开除了, 如果业主再闹我就请人进来收拾他们……我问她你看过《物权法》和相关法规吗?她回答三个字:“不知道”。试问, 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当业委会成员呢?!

我们在指责物管企业、指责政府个别人不依法办事的同时, 我们应该首先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是否懂法?是否在依法办事?打铁需要自身硬啊!

周活宁:深圳市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成立后, 要发挥我们这个公益组织的优势, 采取教学的方式对业委会进行规范化培训指导, 总结各小区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 把我们中心这块平台打造成为业委会的“黄埔军校”, 把业委会这个目前看似“杂牌军”队伍训练成懂法守法、有能力、有担当的社区工作志愿者队伍, 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以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发育和成长, 打破行业垄断, 让物业管理服务真正走向市场化, 使社区走上善治的正确轨道。

业委会行为指引

三大规范八项注意

三大规范:

1、遵守法律循规则和谐社区创文明

2、拒收红包不谋私廉洁自律风气正

3、乐于奉献担责任当好义工领头人

八项注意:

1、订好民约乡规, 自我管理约束

2、按期缴纳费用, 公开透明账务

3、用好各项权力, 权利责任相符

4、定期汇报工作, 接受业主监督

5、告示张贴上墙, 投诉及时回复

6、开展社区活动, 交流互爱互助

7、共建熟人社区, 求同存异包容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浅析 篇9

一、公共空间的构成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1962年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指出, 公共领域的精粹在於一种特定的“公共性”:公共意见的交换, 理性的应用。哈贝马斯认为, 所谓的公共领域, 指的是一种介于家庭与国家 (政治空间) 之间的对所有人开放的空间。国民可以在此交流思想、情感、意见。它不同于政治空间, 不是主权和法律强制的场所, 也不是纯然的私人领域, 纯然属于个体及其个人事务, 而是一个所有人均可参与但又不具有强制性的言论“广场”, 是所有人可以自由表达自身、交换意见的领域。因此, 所有能够为意见和思想提供交流环境的实体空间或媒体, 均可视为“公共领域”。如咖啡光、广场、沙龙、报纸、杂志等等。这些空间为市民的自由往来和交流提供了场所, 市民也可借由此地表达意见, 表达对国家或经济事务的看法。更重要的是, 这种空间中并有强制的统一化的强制权力, 不会对个体的意见形成压制或修正, 所以, 这里充斥的永远都是多种多样的话语和理论。

公共领域也具有抽象的意涵, 并带有强烈的规范性和批判色彩。哈贝马斯所谓的“公众”, 必须是具有集会、结社、言论、及出版等自由的公民, 在涉及公共事务时不会受到强制力影响。公共领域是提供舆论与公众形成的基地, 其要件是必须对所有公民开放, 人人都有参与或退出的自由选择权, 能够自由自主的结成公共团体。哈贝马斯归纳形成公共领域的三点要素:首先, 参与成员平等, 不受到个人身份地位、权力名望等条件限制或影响;其次, 讨论议题开放, 成员可以自由选择讨论与批评的主题, 而不存在禁忌的议题或批判对象;最后, 参与成员涵纳广泛, 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 文化 (尤其是高雅艺术) 已经远非某些特定群体 (如贵族、教士等) 专有的消费品, 而是能够为所有人分享或接受的对象, 这一变化使得群众参与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使得公共领域的范围和包容性也更加宽泛。

而且, 哈贝马斯对于“公众”的看法并非只局限于布尔乔亚的公众而已, 而是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布尔乔亚公众拥有理性与沟通的能力, 透过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要求的讲理和据理力争, 协调说话行动中的社会条件, 从沟通行动中彰显个人的理性。哈贝马斯指出工业社会来临后, 人的思想被商品化, 同时由于实证主义思潮的扩张, 学术研究与一般人的思维被实证主义典范所主控, 阻碍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自由意志与创造力。此外, 在资本主义支配的背景下, 少数精英凭借经济与政治的力量, 操控大众媒体。一般民众欠缺发声管道, 民意无法经由充分的开放对话论坛而上达。基于这些理由, 公共领域已不复存在。

二、重归私人领域

实际上, 公私领域之间的差异并非那么绝对, 特别是在当前的文化研究之中, 很多学者认为公共领域实际并非对立于私人领域的场所, 私人领域中的文化、思想恰恰是组成公共领域的要素;而另外一些学者则针锋相对, 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中通过交流形成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才是私人领域自主性的来源。

对于强调公共领域优先地位的学者而言, 公共空间中的媒体、广播、电视等, 组成了现代社会中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所以, 他们重视的是这些空间中文化生产的内容, 以及这些公共空间如何避免被政治强权或媚俗文化影响, 在这种威胁下丧失其“公共性”。所以, 他们更强调要对这些公共空间加以引导或管理, 避免公共空间的庸俗化或单一化。再者, 公共领域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独立于家庭和国家) , 但它毕竟还处在一种政治体制之下, 当公共空间的公意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之时, 政治也必然会对公共空间有所影响。这就需要公共空间中的自主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尼可拉斯·葛汉 (Nicholas Garnham) 认为, 在英国政治之中, 各个党派很容易被其所支持或赞助的媒体影响。而由于英国传统的自由报业理论, 政治党派实际上无法与公共媒体 (空间) 产生有益的关联。所以, 尽管在理论上, 政治不应干涉公共空间的运作, 而公共空间也应当独立于政治存在——仅仅作为一个自由交流意见的空间, 但实际上, 政治应当在公共空间之中寻找自身的正确性, 而不是仅仅为公共空间的存在付出努力。而对于公共空间, 尤其是公共媒体而言, 更应当为政治以及公共生活负责, 是国家之后某种“公众良心”的体现, 是为公共谋利。

我们可以看到, 葛汉的理论世纪上与哈贝马斯的理论不谋而合, 只不过, 在具体的论述中, 葛汉更加是将其落脚点放在当今最受关注也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空间——媒体中来展开。其实, 在现代社会, 传统的公共空间如咖啡馆、广场、酒吧等场域早已不是公众日常交流的场所, 现在, 他们的阵地早已转移到了“线上”, 也即广播、电视、报纸等非实体的公共空间之中。所以, 公共空间研究相应地也该转换自己的方法和角度, 从新的方向拓展深入。很多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他们将研究点从实体的空间建构转移到了空间之中的“交流”。在约翰·哈特利 (John Hartley) 这里, 公共领域不再是某种“空间”, 而是一种人类符号生活的集合。换言之, 公共空间不一定是单独划出来的实体场域, 以供人们交流, 而是反过来, 只要有人们交流的地方就有公共空间, 只要人们有机会自主表达意见, 交换思想, 就有公共空间。所以, 媒体, 在某种程度上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所有人的话语、所有人的意见都能通过媒体表达出来。基本的出版、言论自由实际上是在现代媒体中才得以呈现。公共空间实际成为了一个媒体领域。但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传统的公共空间理论也需得到修正——它不再是独立于私人领域的特定地带, 而是通过媒体与私人领域联系在一起的无固定边界的混杂空间, 或者说, 它永远处在于私人空间的碰撞与交融中。19世纪以来, 媒体从没有放弃过对个体私密的挖掘, 也从不避讳对各种下流、肮脏事件的乐衷。

所以, 我们还要将公共空间视为一个优先并独立于私人领域的事物吗?显然, 哈特利的理论对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研究者提出了挑战。公共空间如何坚定自身的独特理念, 在现代媒体社会中存在并发展下去, 应该是公共空间研究者最应关注的问题。洪美恩 (Ien Ang) 进一步发掘了现代媒体社会公共空间的变形。她的研究立足于美国和欧洲的商业媒体系统, 认为这些商业媒体处于盈利的考虑, 总会不断发掘最吸引听众的内容。正如其著作《拼命寻找阅听人》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中所指出的那样, 商业媒体所注重和开发的, 是一种作为消费者的阅听人 (audience) , 他们一方面是公共话语的生产者和组成者, 另一方, 他们同时也要消费这些话语, 消费思想, 消费媒体节目本身。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媒体的公共性和独立性是难以为继的。与此相比, 洪美恩眼中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广播则拒绝如此, 他们的听众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者, 而是真正希望参与和聆听公共话语的公民, 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知晓公共空间与政治机制的运行模式, 因而他们也是最能够在媒体公共服务中受到良好影响的人群, 并由此在公共空间中履行其应有的权利与公民责任。

通过洪美恩对作为消费者的阅听人以及作为公民的阅听人的区分, 公共空间研究实际上从其原有的空间研究进入了阅听人研究。以洪美恩为代表的这些研究者, 将公共空间研究的触角拓展到了其终点, 也即个体、私人领域, 从这个角度寻找现代公共空间运作的可能。这种研究也是对哈贝马斯等公共空间研究一元化倾向的反对。在后者那里, 公共空间虽然名义上是各种混杂声音的融合, 但实际上却成为了一种只关注主导话语或公意, 而忽视个体的境地。所以, 洪美恩等人的研究恰恰将这种视角转移到了另一个层面, 从最根本的层面出发探索形成公共空间的条件:即个体如何自主自愿的加入公众之中。

结语

在现代媒体社会, 公共空间的研究者已然发现了这一趋势:即公共空间除了原本就具有的公共性之外, 个体的私密性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媒体打破了原有的实体空间限制, 将公共空间完全整合在了一种纯粹话语的交流之中。所谓的公共性, 实际就是多种话语和思想的杂糅形态, 它不一定是存在于某个固定或独立的实体空间之中, 而是可以借由媒体在整个社会上空散步。无论如何, 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话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将即时、瞬间的信息流动带入了现代人的交流之中, 也打碎了截然对立的公共—私人两分法。

哈贝马斯曾设想在社会中出现一个完全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 媒体的出现使得这一设想成为了遍及整个社会的超级空间。但随之而来的, 也是无穷无尽的私人事件在公共交流中的混杂。如果我们仍然需要一个为所有人提供自由交流和沟通的社会空间, 那么, 媒体只不过为这种需要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媒体并非公共空间的全部, 它所带来的不过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两者的杂糅。个体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迅捷参与到了公共空间之中, 但也为公共空间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私人化问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公共空间实际成为一个私人领域的延伸, 它在为这个社会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 也在不断将自身的公共性损毁殆尽。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第2页.

[2]Hoynes, William.Public television for sale:media, the market, and the public sphere.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1994.p160.

公共空间的“隐私” 篇10

大水淹城。当批评家质疑中国地下水道设计能力的时候,规划设计师却提醒,城市循环排泄的失效并非中国人的设计理念落后,而是城市发展超速失衡。“再精密的设计也经受不住城市化的冒进。”

实际上,在中国城市的地表下,从古至今都存在大量前人开发的地下工程。有些工程甚至还曾体现出世界领先的工艺水平。

据考证,中国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华夏民族形成初期。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居民为接近地下水源在黄土地带建造规模巨大的地下窑洞并延续至今。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人口密集地带的地下所在,往往均被开采成为包括粮库、水渠、战壕在内的地下空间。后来在陕西、四川等地区,学者经考古均发掘出了历代城市的隧洞和供排水管线。如陕西褒城的石门隧洞,就是在陕西大荔县修建洛水渠时发现的给水隧洞。其巨大的规模表明,中国古代的生产曾致力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尤其是施工技术方面,当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据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北京现已发掘的古代墓葬可能是最早的地下空间,即距今1万年左右,位于门头沟区;明十三陵则可以说是古代北京最大的地下建筑群。与此同时,在北京城内,地下空间的形式就已经包括了水井、排水系统、火道、地坑、冰窖等。

晚清和民国时期,分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港口城市的欧洲租界在一定范围内按欧洲模式修筑了地下管线。

在上海租界开辟初期,当时的道路码头委员会就移植欧洲本土的理念,规划上海城市下水道建设。186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在道路两旁砌下水道,并在10年之后让公共租界内雨水管道系统初步建成。这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进程。

在天津租界,地下管线涉及供水、排水、燃气、电力、供热、电信、中水、工业等类别,单是在中心城区地下管线就有2.5万公里长。曾参与建国初期北京地下水系规划的旅法工程师华南圭在文献中提出,天津租界地区地下管线的设计和施工值得北京城效法。随后,在1949年受北京市政府之邀任北京规划委员会前总工程师和顾问期间,由华南圭设计的北京地下排水系统经受住了六七十年代多次暴雨的考验。

“这说明,中国国内也有地下管线开发的成功案例,因此不应轻易下结论说,西欧的地下管线就一定比中国的先进。”华南圭的外孙女华新民表示,“之所以现在类似广州在内的城市发生水患,这更多是因为城市的过快发展让维持不善的原有排水系统不堪负荷。”

舍本逐末的地下发展

目前业界广泛推荐的地下城市管道综合廊道,也就是设计师俗称的“共同沟”,虽在国内主要城市有所尝试,但由于投入巨大的原因而远未普及。

共同沟一旦建成,在城市地下便拥有一个专属的隧道空间,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共同沟的发源地就在欧洲,早在1833年法国巴黎开始有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共同沟。

此后,共同沟的理念被世界主要城市广泛采用。日本因用地紧张,从1958年开始兴建共同沟,并在1963年颁布了《共同沟实施法》,还在1991年成立专门的共同沟管理部门。目前,日本全国共同沟总长约为526公里。同样人口密集的美国纽约,也将全程的大型供水系统完全布置在地下岩层的共同沟中。

“共同沟是公认的治本之举。由于其前期投入极大,许多城市为追求短期效益,往往不愿大规模采用,但共同沟的理念是适合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设计师宋建明表示。

在中国,最早的共同沟建设位于北京。1958年,建设者在天安门广场的地下敷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共同沟。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北京市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共同沟。

1994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初步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共同沟。该共同沟全长11.125公里,埋设在路两侧的人行道之下,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共同沟还建造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并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此后,北京中关村西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在开发区中采用共同沟的新型建设方式,用于集中铺设自来水、雨水、污水、中水、供电、通讯和天然气七条市政管线。近期,南京、济南、杭州、嘉兴等城市的共同沟建设也被列入城市规划。

在台湾,当地政府在建成比较发达的共同沟网络后,还制定了《共同管道法》《共同管道法施行细则》等多个法规及条例,推动共同沟的建设和维护。

地下忧患

长久以来中国对于地下管线的间歇性投入并没有带来城市治理的长足进步。市政管理的各部门在管道铺设方面各行其是,地下管线的数量剧增却无序,地下管网犹如一座座巨大的迷宫。而且,由于地下管线都是由各单位进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获得某一地区全部的管线信息,有的管线单位不惜重金开展调查,开发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但由于信息无法即时更新,造成了地下管线“旧账未清,又欠新账”,施工破坏管网的现象屡屡发生。同一地段,地面因各类维修屡屡开肠破肚,沦为天津相声段子里所说的“拉链马路”。更不幸的是,无利可图的日常维护遭到多数部门的忽视。规划师表示,是地下空间的无序间接造成了南方城市的轮番内涝。

尽管地下管线的问题悬而未决,面对下水道建设的大投入,城市更希望从地下争夺更多的空间。近期,地下管线维护不断遭受诟病的广州市政府甚至还不忘发布新规,推出地下空间征用的土地出让金制度。

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北京的地下空间还在以平均每年3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占市内总新增建筑面积的10%。而所有的地下项目,都必须与地下管线相关联。这势必造成了商业项目与公共项目在地下争夺空间的局面。

除了操作者面临的难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地下水道规划的政策也亟待完善。

目前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仍没有一部法规。专家反映,行业管理只有建设部的综合性的行政规章,没有专项立法,综合立法本身的内容也不完善,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个别城市制定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但都是分散、不完备的。

而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钱七虎、王梦恕等5位院士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均GDP达到500美元即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而1000~2000美元之间则是开发利用的高潮。从2009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603美元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的主要城市已经进入地下空间高速开发的时期。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11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上一篇:城市公共设计下一篇:住宅装修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