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公共空间

2024-10-05

住区公共空间(精选11篇)

住区公共空间 篇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集聚化增强。城市中的传统住区由于外观、密度、功能或者结构等方面无法适应城市发展或者现代人对于居住条件与环境的要求而被推上更新的舞台,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角。但是,更新后的传统住区却往往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造成更新后住区千篇一律的面貌,同时也失去邻里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和睦的关系。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住区更新的目的是什么?住区并不是徒有其形的物质实体,而是居民生活的载体,并为居民的居住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这些场所就是住区的各种空间。住区的空间大致可分为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种,住宅空间满足了人的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而公共空间才是住区的精华和本质,是人的生命空间,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空间,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因此,在城市传统住区更新活动中,吸收传统住区中公共空间的精髓,创造富有特色和活力,充满人情味和吸引力的住区公共空间是传统住区更新后特色和活力再现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及其人文内涵

2.1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

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作为汉民族居住的典型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住宅方式差别迥异,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那就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我国大多数汉民族的居住方式或多或少可以说是这种“四合院”的形式或其变种(图1)。以四合院为基本元素,组合排列出来的传统住区往往形成了城市道路—胡同—院落—住宅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这一空间结构体系中,胡同和院落成为住区内主要的公共空间,担负着交通、交流、交往等多种功能,是形成生活的地方,并以其尺度和线性设计集中了人、事于其中,促进了步行交通和人在户外的停留。

此外,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不强调大面积的中央式布置,而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根据人流路线和行为规律,提供尽可能多的交往空间。这种手法与现在的居住区规划抛弃传统按等级配置绿地的方法,淡化居住区和小区中心绿地,强调庭院绿地的手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特质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传统住区的公共空间是实用且复合的,能满足多种功能;

(2)传统住区公共空间是方便宜人;

(3)传统住区公共空间都与使用者有内在的关联。

2.2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内涵

居住方式受文化的影响。我国四合院式传统住区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传统住区的空间意识,“在于把宇宙概括为象征模式置于人的起居生活中。庭院空间的联系,不是数量的增加,是空间的流动和气息上的延伸、融合贯通。其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不是互相独立,而是内外相生,空灵渗透的,让人感受人与天的内在通融气息,体察人与世界的‘参赞化育关系’。”正是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本主义精神使我国这一传统的住宅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

虽然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住宅的形式也产生了变化,但是居住形式对人们心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现在城市中单元式住区经常被认为单调呆板,缺乏自然气息和人间烟火味,实际上也是长期以来人们潜意识中所形成的公私分离的空间意识的一种反映。

三、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创造——以沈阳铁西区工人新村为例

沈阳铁西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在两年内共建筑了133栋楼房,建筑面积达到20万余平方米,可容纳25000余人口居住。随着铁西区的变迁,工人新村面临新一轮的开发,在此背景下,对工人新村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3.1工人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发展

1953年工薪新村建设时期,工人村周边环境视野空旷,其北面为棚户区,其东、南、西皆为空旷的菜地。在如此视野广阔的大地上,工人村的大尺度院落空间可以想象经由内外,很可能显得局促。院落与外界相联系的小路以“井”字形在院落中布置,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是无障碍的、自由的,其院落文化是西方的。在50年代这种居住区院落空间形式是新鲜的、未有过的。院内树木繁多,种类多样,人行道两侧栽植了修建争气的榆树墙。周边布局建筑组织的错落有致,庭院内空地亦设有游戏设施及建筑小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区人口的剧增,政府对工人新村进行了大量改造,对原有的三层建筑加建至四、五层,在院落中也插建了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六层板式单元房,这种改造虽然提高了居住密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也完全破坏了工人村院落的空间秩序。(图2)

现在的工人村,不但内部发生了变化,其周围也矗立起一排排楼房,造成内外空间也形成了相反的变化。原有的大尺度院落空间显得空旷而外部空间则变得拥挤。院落内已不是绿树成荫,有些成为修理汽车的场地,有些被临时铁皮房、经营游戏设施的小贩所占,院落空间不再存有强大的凝聚力而变得散乱无章。

3.2工人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工人新村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院落及环境在此期间也因多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建筑不仅存在设施老化的问题,而且安全性也有一定的隐患,院落空间环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问题。

其中院内道路条件较差,多为土路,排水条件亦不好。如遇雨雪天气,院内道路泥泞对居住环境直接造成影响。院内自行车设置不足,管理落后,导致自行车随处乱放。而院内设施的严重缺乏也表现在晾衣架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上,多数居民把衣物等晾晒于树杈上,或在树木间拉绳。有的院落内,居民在房前另围小院,且形式杂乱,破坏了原有格局。原有院落内的花坛、凉亭等设施也有多处破损,至今未见修复。(图3)

在工人新村常见的现象是,不论男女老少都愿围坐在单元门口或楼边树荫下消磨时光。院落聚集的人多了,而院落却变小了,设施亦不全,这就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上世纪90年代末,工厂工人大量下岗,其人员去向在工人村中亦有明显体现。建筑底层沿街都变成商业网点,路边沿街摊在早晨八点至夜里九点一直占据道路。冷饮店、烧烤店露天设置在路边。院内充斥着诸多的理发店、游戏厅、食杂店等临时铁皮房。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休憩、交流,而变成了经营、买卖。这种无序的行为不但破坏了院落的秩序,也为工人村自身带来了噪声和视觉污染。

因此,工人村的改造不仅要创造社区文化、凝聚力,还要更好的规范人的生存行为,去为经营者提供多样化、多空间的发展余地,还居民一下舒适的院落空间。同时,还应考虑历史传承和城市记忆,保留一处完整的院落,提供人们对历史的纪念和回忆空间。3.3工人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利用原有的良好的城市绿化带与劳动公园的绿化系统,并增加院落绿化与居住区的水体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自然过滤系统,以及加大与加强院落北面建筑的层高和封闭感,以阻挡北风,降低院落南面建筑的层高并使空间成为开发形态,引入西南风,用以调节院落微气候,降低空气污染程度。(图4)

通过“院落元素”的多种组合,形成多样化的院落空间。不仅打破原有空间的呆板,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动空间,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或交错布置或相互围合,以半封闭空间来形成焦点的滞留,以半开放空间的联系来进行空间的交流。新的院落空间形式丰富了整体居住空间。

I区作为工人村的中心绿地与老人公寓院落其设计不是隔离老人使其停滞于旧的空间时代,在老人公寓院落中设置完备的服务设施,不仅为老人提供服务,还可为其他院落的居民以及外来者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使其不仅成为老人们聚居德尔院落,也成为周围居民休息放松的一个“公园”。

在院落的改造设计中,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提出一个建议。可在新的院落空间中多设置便民服务设施,以便人们可以便利地就近得到服务,亦为经营者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经设计后的院落中商业服务性建筑,亦因建筑其自身的造型与其自身的功能性,成为院落空间为人们提供的视觉焦点与行为滞留场所。从而丰富居民生活空间的同时创造社区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传统住区更新的关键要点在于能否恢复更新前的活力和精神,而这种活力与精神又存在于传统住区的公共空间中。因此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塑造是规划者应注意的重要节点。归纳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结合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心理特点,创造适于交往、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和蕴藏在其中的人文内涵,并结合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改造实例,探讨我国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创造的途径和要点。

关键词:传统住区,更新,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张乃昕《民居与旧城环境改善》,《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住区公共空间 篇2

——以荔湾区大岗元小区为例

【摘 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心理;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

近年来,景观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景观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荔湾区大岗元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1.1 环境感知理论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

1.2 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

1.3 领域性特征

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1.4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的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交距离(1.20~3.60m)和公共距离(3.6m以上)。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但又不相互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所以,功能泾渭分明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不用说清一色的均质环境。大岗元小区现状分析

2.1 小区概况

大岗元小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西湾路。临近地铁五号线且公交线路繁多,交通十分便捷。区内绿树成荫,环境安静。

小区以多层、小高层为主要住房类型,并有平房穿插散布其中。周边布有很多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因此学区房为该小区的重要特点之一。

区内还配套有肉菜市场、食肆、士多、发廊、社区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为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

2.2 小区游憩者及其活动特征

2.2.1 小区游憩者

通过对小区公共休闲空间的游憩者调查分析,发现85%是本小区的居民,10%是来访者,5%是小区内部某些士多、发廊等的外来顾客。由此可见,小区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本小区居民服务。

观察发现在小区休闲空间停留的人群中40%是老年人,30%是儿童, 20%是中年人,10%是青年。由此可见,儿童与老年人是使用此公共休闲空间的主要人群,因此下面重点对儿童与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

2.2.2 活动特征

户外活动分三种类型: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必要性活动指居民都要参与的日常生活事务的所有活动。自发性活动指居民自愿参与的散步、晒太阳等活动。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 包括儿童游戏、互相交谈及最广泛的社会性活动——被动式接触, 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

本小区的公共休闲空间提供给居民的行为活动空间较之城市大型户外公共空间更具有尺度小、亲和力强、舒适性好的特点。通过询问调查,发现35%的人来公共休闲空间的目的是散步,30%的人来喝茶与打扑克牌,25%的人是休息与聊天,10%的人是来做运动。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本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评析

3.1 公共空间景点布局 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同一景点的环境感知有很大不同。这正证实了文中叙述的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感知理论、领域性特征等五条相关理论。下面以康乐健身区、榕树头和绿化小庭院三处景点为例详细评析。3.1.1 康乐健身区

由于老年人和儿童对空间感知的不同,因此所产生的行为也不同。观察发现老年人大都喜欢坐在边缘的石板凳上,观看周围的活动或相互间聆听交谈。而中部的康乐建身设施则成为儿童攀爬娱乐的领域。虽然老年人与儿童对环境的喜好各不相同,但两者的活动之间又有明显的联系与交叉。很多老年人为看护儿童,经常放弃边缘的座椅,站在健身设施旁观看孩子们玩耍,而儿童则常常攀上爬下以展示自己的本领。

3.1.2 榕树头

榕树头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聚集交流的场所,位于步行道交汇点。只要天气晴朗,该处的人流量就十分大。榕树下座椅摆放的距离基本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的社交距离,人们可以一边喝茶抽烟打牌,一边聊天闲谈。这种社交距离很好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榕树头仿佛成了成年人的专属领域,由于缺乏适宜儿童活动的空间,儿童从不会自发性地在此停留(除非被坐在那里的亲人们叫住),往往作为通过的路径快速跑开。

3.1.3 绿化小庭院

绿化小庭院是整个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中最为理想的休息场所。院中小径设计成流畅的曲线, 以引导空间的序列变化。院内还利用植物来创造小尺度空间,以增强安全感。该庭院在建筑创造的灰空间下,既使人们的私密性需求得到满足,又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多样的行为活动。院内的居民或独处、或亲密、或拉琴唱小曲、或聚集围观,不同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

紧邻绿化小庭院有一块较为开阔的活动场地。白天场地上空无一人,人们选择在边缘的花架下停留和休息;但到了晚上,这块场地便成了老年人们跳舞的露天舞池,有时还会有些中年人在踢毽子。可见,同一块场地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功能和领域性特征。

3.2 小区道路设计 3.2.1 道路的安全性

为了有效保证居住区的安全和安静,小区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并结合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及绿化、铺地划分空间, 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老人活动场地。这样的做法显得更富活力。

3.2.2 道路的舒适性

出于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推儿童车的父母等的考虑,小区道路设计为坡度变化不大的坡道或步行道,并相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步道的铺装为防滑,防目眩的材质,且利用铺装的变化来显示高程的变化。另外小区内还有一些富有趣味的道路,如镶嵌于草地上的条形花岗岩踏步、用鹅卵石拼成不同图案的小径等,这些都能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活动空间。

3.3 植物配置 3.3.1 大型乔木

小区内高大乔木丰富,多以构树、大叶樟、小叶榕等为主,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搭配栽植。夏季浓密的枝叶为游憩者提供广阔的树荫,冬季树叶掉落便于阳光洒入场地,给游憩者提供一处晒太阳的佳所。这种季相变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以及对于私密性、领域感的需求,在视觉、触觉上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感知。3.3.2 小乔木与灌木

在小区中各景点与道路旁点植紫薇、鸡蛋花、桂花等观花观叶的小乔木与灌木,有效地增加了视觉以外的嗅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过程。

3.3.3 草本与地被

小区中设有一片小草坪。儿童常常在草坪上追逐、翻滚,对草地与泥土的柔软与芬芳的感知丰富了儿童对于公共绿地的体验,青少年及中年人也因这样的感知会坐在草地上读书看报或打牌聊天。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

(1)综合考虑居民在游憩时的多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各种感知的交替作用和交互作用。(2)小区内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半私密空间等多层次空间领域的考虑与设计。(3)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专属性活动空间,又必须考虑相互交叉活动场所的设计与营建。(4)小区内休息座椅等公共设施的设置需要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相应的距离要求,以促进人们特定活动的发展。结束语

通过对大岗元小区的调研与应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初步解析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普遍应用价值,同时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对今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作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空间设计 篇3

关键词:居住区 环境 空间 景观

1 对我国目前居住区模式的思考

纵观我国目前的居住区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居住区规划大多是按照一种典型的理性思维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也是现代主义创作的思维模式。居住区常常是功能分区明确,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公共交通与居住分离,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条理,以良好的形体环境来塑造人的生活。

2 模糊性空间的含义

模糊性引发的设计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的功能多义性、空间感受的含蓄性。传统民居中的很多运用模糊性空间的手法,居民生活和公共交往混合交叉,使空间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人情味。

2.1 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界面是限制建筑空间的物质实体,空间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界面的性质。如传统民居中常用的宽挑檐所形成的廊道,街道与廊之间所形成的界面由若干柱形成,这种界面是不明确、不完整的,空间特性也模糊了,廊空间成为既非室内、又非室外的中介过渡空间,形成室内外空间的水平过渡和渗透,人们得到了一个伸展到街道上的公共空间和内部私密空间之间的特殊联系的体验。

2.2 空间的功能多义性: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由其中所容纳的人的行为活动决定,这种行为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于是就导致了空间功能的含混多义。例如街道上公共交通与日常生活相混杂,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交融;廊空间中交易市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茶馆、酒楼等诸多功能容纳于其中。

2.3 空间感受的含蓄性: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及空间功能的含混多义性为空间承载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人对于这一空间的感受就不是可以明确描述的,而相应地表现出地是一种含蓄性,也可说是模糊性的特征。从认知活动的主体来说,人本身是一个复杂变化的有机系统,具有大量模糊性思维,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语言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往往是多义化、含糊不清的,丰富性正是由此而来。

3 模糊性空间在现代居住区环境中的运用

丹麦城市设计家杨·盖尔在《交注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这三种类型当中,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即当空间中包含了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买菜、做家务等日常生活行为时,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攀谈、打招呼等也就自然被引发了。模糊性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表现的方面很多,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道路:自从人车分流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以来,这一方式证明是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私家车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居住区的安全和安静。但是车道上排斥了行人,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街道上就缺乏的生活气息,失去了活力。模糊性空间设计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本人在对兵团农一师三团四连的新型连队规划设计中就对道路进行了特别设计,没有按照完全的人车分流的传统模式设计,而是更人性化地将路网与绿地景观有机结合,路网看似自由,但又不失简约,路网的张合划分出了多种合适的空间尺度,使路网与住区环境有机融合,使得道路的空间不再那么生硬,而是增添了许多灵动之感。

3.2 廊道:廊道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住宅的设计中,如廊式住宅的外地廊、外部环境的风雨廊、顶层或底层的绿化步道,栋与栋之间的连廊等等,廊道空间是一种有效地能促进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和交往乐趣的空间诱因。廊道空间的边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廊道的这种处理手法在目前我们新疆自治区和兵团的小城镇住宅建设中不宜大面积推广,新疆的气候条件是雨水少,风沙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南沿海等地区较为落后,这样的开敞式连廊只适合雨水多,经济较好的地区,如果硬性推广这种模式的住宅无疑会增加当地居民的买房负担,在廊道的地域适宜性上也无太大的益处。

3.3 底层架空:底层架空是居作区规划的常用方式。尤其在亚热带地区采用底层架空有利于空气对流,对通风更有利。底层架空也是一种模糊性空间的设计思想。一方面架空的,空间可以做多种用途,如停车场、居民的休闲场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环境景观。这种住区规划的模式在我们新疆也不宜使用,我们新疆的春秋两季风沙大,如果在住宅底层设置架空层的话,不但不能发挥架空层的优势,反而会对院落的景观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在冬季对住宅的保温节能也有不利影响。

3.4 院落空间:现代意义上的院落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模糊性的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有效方式。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集体内聚力又使场所得以维护,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这种院落空间是我们新疆在进行住区规划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如果总是注意规划那种大型的开敞空间,那就不能体现规划真正以人为本的理念,那种大型的开敞空间居民使用率抵,而且建造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高。所以对院落空间的精心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者的理念。

4 模糊性空间与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

人具有要求界定自身活动范围的本能,这就是空间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缺乏有效的围合是许多不尽人意的空间或地段的关键所在。模糊性空间的设计思想与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并不矛盾。模糊性空间属于一种界定的开放空间,透空的梁、柱形成的是一种弱性的边界,从而使空间具有了流动性,它所创造的一种更丰富的、更富有内涵的空间感受,是与含混复杂的生活相对应的。我们在对新疆的住区规划中对这种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着并不是一种硬性的空间围合,例如什么砖围墙,盖门面房等,而是要将这种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柔化,让住区空间与周边空间相互渗透,在景观环境上形成一种相互借景。最好是用使用绿化,内部道路等手段使这些空间的划分弱化,而不是过于生硬,给人容易产生一种相互的距离感。

5 结语

浅谈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建设 篇4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住宅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环境的品质。合理进行功能建设, 可提升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品质。

何谓公共空间?狭义上说, 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场地, 比如住宅区户外场地、街道、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空间称之为公共空间;广义上说,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空间里的人们, 以及发生在此空间内的广泛参与、沟通和互动。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 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令居民身心愉悦, 暂时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 享受片刻宁静。公共空间的质量是居住品质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点是过渡性、导向性、交往性和文化性, 即要满足人们的心理过渡需求、交通需求、交往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同时, 不同人群由于年龄、职业、教育背景不同, 对公共空间也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师们要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人群的特点, 进行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建设, 以满足居民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品质的追求。

1 协调居民的各种生活功能

1.1 基础设施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主要从人的行为和心理为出发点, 进行完善的功能设置。譬如, 居住区公共空间须具有较强过渡性、导向性、交往性。那么, 标牌指示要清楚明了、易于认别、具有引导作用;门厅内的动态活动 (如出入与交谈) 和静态活动 (如信报箱、布告栏) 需要在空间上合理地区别开来;公共区域内需合理设置趣味点 (如各种小品、栏杆、铺地、台阶、座椅、植被等等) , 给人以想在此驻足的欲望, 从而引发一系列交往活动 (图1) 。

1.2 功能建设与住户年龄结构相适应

当居住者在公共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时, 总是依照年龄、兴趣爱好等的不同聚焦在一起的, 并且通常具有相对而言较为固定的活动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 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对领域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

儿童天性好动, 好奇心强烈, 多是与自己比较亲近的玩伴 (邻里年纪相仿的孩子或是学校的同学) 一起嬉戏, 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多为跳跃、攀爬、嬉闹等, 由于儿童需要更高的安全防护等级, 可在较为宽敞的草坪上进行活动, 也可专设儿童的游戏场地, 设置滑梯、秋千、跷跷板等, 同时考虑到照看孩子的成年人的需要, 在周边设置一些座椅 (图2) 。

年轻人多是三五成群地进行一些体育项目。因此场地内可设置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但是在居住区中, 运动空间不宜设在室内, 以免对室内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一般设置在居住区组团空间或是屋顶花园中。

老年人喜欢在清晨散步、打太极拳, 其他时间则喜欢下棋、聊天、逗鸟等活动。通常需要能容纳多人聚集, 并且能遮风挡雨的场地, 宜在架空层或是屋顶花园中设置小型广场, 且配备亭、台、桌、椅等休息设施。

1.3 无障碍设施

现代人居环境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 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建设除了满足正常人的使用要求, 还应设身处地地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特殊使用要求。

无障碍设计是指通过一些空间处理使空间环境内无障碍物和危险性。比如说, 延伸单元入口处的平台至1.5m净深, 便于轮椅停留;门厅处设计坡道, 宽度不小于1.5m, 坡度小于1/20, 用于轮椅和童车出入;在公共空间中有高差的平台处设置坡道;老人晨练的广场要采用防滑的地面铺装材料, 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儿童嬉戏的场所要配备软垫和安全警告标识。

2 多功能空间

由于居住众人口密度过高, 开发商又不断压缩活动场所的面积, 出现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活动场地不够用的问题。如果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那么就能高效地节约空间。

密斯所发展的“通用空间” (或称为“一统空间”) 的概念, 为20世纪后期多功能大空间的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即一个空间可以适应多种功能的需要。美国建筑师MichaelJantzen设计了一种可转换的结构——M形空间 (M-velope) 。M形空间的形状和内部灯光可以通过折叠成各种组合来加以改变。每一块表层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再细分, 这些板块互相铰接, 并与主要的支撑框架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板块在两点上设有插脚, 能方便地挪开或与主要的支撑框架连接 (图3) 。

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可以借鉴这种构思, 即不固定空间隔断, 根据人对空间的需求自由改变空间大小。比如, 老年人活动的时间一般是早上, 在早上将架空层的隔断全部收起, 使底层架空与室外连接起来, 那么老年人就可在此进行大型的集体活动, 如练集体舞;到了傍晚将这里围合, 配备相应设施, 供年轻人在此健身运动。这样利用人群的不同活动时间, 转换空间功能, 可极大提高场所利用率, 缓解公共空间活动场地缺乏的压力。

3 停车空间的完善

现阶段, 经济发展使人民私家车数量呈几何增长, 居民区内停车问题屡见不鲜, 无序停车不仅影响区内交通, 破坏绿地, 噪音干扰居民, 还造成活动场地减少等一系列恶劣影响,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共空间的品质。缓解停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停车方式的改进

底层停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 地下停车方式的发展也有局限性, 停车场的发展趋势应是:采用高新的技术设备减少占地面积, 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即发展高层车库;提高车库的处理能力, 使车辆能安全迅速地入库;降低振动和噪声, 降低污染。

立体车库可高达三四十米, 像高塔一样;也可以向地下发展。立体车库具有停车容量大、占地面积小、利用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安全可靠, 耗能少, 不需要强大的照明和通风设备;另外造价较低, 收回成本周期短。它的科技含量较高, 适合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城市。如图4所示, 即为南京市某小区附近的立体停车场。

3.2 停车环境的改进

停车方式可融入生态设计的思想, 使停车环境成为居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 由此形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 主要方法是增加地面铺装和绿化植物。停车场地面铺装能增加绿化面积, 减少地面辐射, 减少停车对环境的负面景响 (如图5) ;在停车区域多层次布置植物, 以减少车辆在高楼群之中的突兀感, 可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生成局部的小气候与景观带, 有效减少热辐射, 降低噪音污染 (如图6) 。

3.3 限制车辆的数量

这是从根源上控制停车问题。我国人均土地使用率很小, 只能允许部分人拥有私家车。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居民买车时要提供停车位证明, 而且一证只能购买一次, 这就使汽车的增加量和居住区的停车容量能一一对应, 实现“车车有位”;

2) 提高私家车的物管理和使用费用, 即提高汽车的各种使用和运行成本, 使人们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感觉不经济;

3) 鼓励居民乘坐公交系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 使人们感觉公交系统既方便又经济实惠, 从而打消买车的念头。

结语

居住问题始终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对居住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多作贡献, 进行合理的功能建设, 可创建更多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安居乐业的居住空间。

1 丨 趣味点 (图片来源:自摄)

2 丨 儿童游戏场地 (图片来源:自摄)

3 丨 立体停车库 (图片来源:网络)

4 丨 Michael Jantzen 设计 M 形的“个人沉思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5 丨 设置草皮铺装 (图片来源:自摄)

6 丨 多层次布置绿化植物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朱敬业.略论环境、行为与行为建筑学[J].建筑学报.1985, 11:19-20.

[2]“人性化”居住小区设计探悉[J].中外建筑.2003, 4 55

浅析西安市住区公共安全环境 篇5

浅析西安市住区公共安全环境

摘要:城市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住区的`公共安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西安市住区公共安全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住区空间环境提出了改造建议,对住区人文环境提出改善建议.作 者:刘晔 马建国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期 刊:科技创新导报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5)分类号:X93关键词:西安市住区 公共安全 居住环境

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野 篇6

这个暑期读的最多的还是这本由美国《纽约时报》特约撰稿人、两届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撰写的《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一书。之所以读过多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全书仅十三万字,篇幅不长,且文字通达,作者娓娓道来,毫无晦涩之感,如同朋友间的交谈;第二,《言论的边界》一书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变迁史为中心,看似一个法律问题,实则关怀的视野聚焦于人最基本的权利问题。这与当代传播学者麦奎尔所论及的,新闻传播活动无非是政府与民众对信息的控制与反控制,新闻传播学的实质探讨的是人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如出一辙。因而,从美国社会各界对言论自由及其边界的认识与发展的视角,更可洞见这个国家的本质。

书中所围绕的,无非是“国会不得立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便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核心内容。第一修正案自一七九一年提出,环绕其间的解读、争议、博弈、控制与反制就未曾停歇,从那时至今的两百多年里,对它的演绎如同一场没有结局的话剧,剧中既有对“言论犯上者”的温情,更不乏惊心动魄的场景。所幸者,正如作者安东尼·刘易斯在本书导言部分自豪地宣示的那样:“我们的栖身地——今日美国——乃是世界上言论最为开放的社会。美国在思想和言论方面,比起其他任何国家的人来说,都更为自由;而且这样的自由胜过了以往任何时候。”那么,自由缘何而来?真正的自由社会应该是怎样的景象?自由与秩序的边界应该划在何处?“不得制定法律”以限制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禁令是否绝对?这些都是刘易斯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正是本书的核心。

安东尼·刘易斯在书中反复申述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利用言论、行动或借助媒介批评政府及官员的自由。为此,他不惜篇幅地利用他长期从事司法报道,掌握了大量“第一修正案与言论自由”诉讼材料的便利,展现了诸如一八零零年美国总统竞选启动后,作家詹姆斯·卡伦德(James T. Callender)因在其出版的一部书中称总统亚当斯是个“灰白头发的纵火犯”及发表“在亚当斯和杰斐逊之间选择,就是在战争与和平、赤贫与富足之间选择”而被诉诸《反煽动叛乱法案》锒铛入狱的案例。

相较而言,让我领会最深、触动最大的是刘易斯在书中提到的另一则案例,主审法官约翰·马歇尔·哈伦在结案时写下了这样一句有关表达自由的辉煌评论——“一个人的粗话却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抒情诗。”在一九七一年这起保罗·罗伯特·科恩诉加利福尼亚案(Paul Robert Cohen v. California)中,科恩因“实施了(反对征兵的)过激行为”而被定罪。在科恩的辩护律师、同时身为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法学教授梅尔维尔·尼默(Melville B.Nimmer)的陈述中,“其实这位年轻人所做的,只是穿着夹克在洛杉矶法院的走廊里走了一圈……夹克后背印着‘Fuck the Draft’”。最高法院最终以五票对四票的决定推翻了科恩的有罪判决,认为原判侵犯了原告在第一修正案下的表达自由。这个判例的意义,正如哈伦所言:“如此这般时常充斥着刺耳杂音的社会氛围,并不意味着(政府)软弱,而恰恰是力量的体现。”

当然,自由的表达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表达亦有边界。这是安东尼·刘易斯书中的另一个观点。一旦放纵“媒体的特权”,媒体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就极易走向“媒体专制”。因此,媒体有限特权(qualified privilege)的提出始于一九六七年最高法院审理的《时代》周刊诉希尔案(Time, Inc. v. Hill)。詹姆斯·希尔、他的妻子以及五个孩子居住在费城郊区。一九五二年,三名越狱犯突然闯入,将希尔一家扣为人质,不过,在此过程中对他们以礼相待。所幸,罪犯在逃离现场后均被抓获。媒体随即密集报道了该事件,这给希尔及其家人、尤其是希尔太太造成了巨大压力。为了躲避公众的目光,希尔一家移居康涅狄格州,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两年后,一部名为《绝望时刻》(The Desperate Hours)的戏剧被搬上百老汇。该剧主要讲述一家人在自己家中被越狱犯劫为人质的经历。与闯入希尔家的劫犯不同,剧中的劫犯实施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骇人行径:粗暴、性侵犯以及其他暴虐行径。故事被安排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然而,《生活》杂志为此进行了一番特别报道,刊发演员们在希尔原先费城附近家中的照片,同时带着神经质的语气讲述了这个故事,仿佛再现当初希尔家中所发生的骇人一幕。《生活》杂志的故事成了希尔一家的噩梦,希尔太太因此精神崩溃。希尔先生说,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生活》杂志的做法,他们甚至连一个电话也没有打,就刊发了这样的文章。在纽约州法院,希尔赢得了三万美元的损害赔偿。但《时代》周刊将本案上诉至最高法院。一九六七年一月,最高法院依据《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的判案先例,即政府官员不得从危害性的不实报道中获得赔偿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普通人,因此推翻了州法院的判决。对此,布伦特法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一个特别注重言论与出版自由价值的社会中,被曝光的风险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的一部分。”

但这一事涉普通公民私权的判案结果却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讨论。它也让人重新想起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法律评论:《论私人权利》(The Right of Privacy)。这篇由布兰代斯和沃伦在一八九零年发表于《哈佛法律评论》上的文章,特别提出了人所具有的“独处的权利”(the right to be let alone)。它体现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野,确立了私人空间不受媒体侵犯的信条。对此,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了他对于私权的看法:“我们今天的时代,私人生活正在被摧毁……人们自身,也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私人生活的感觉与体会。”于是“生活就变成了地狱”。

(《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美〕安东尼·刘易斯著,徐爽译,法律出版社二零一一年版)

住区公共空间 篇7

1 公共空间与环境行为

行为学认为“环境与人之间, 或强或弱、或间接或直接的相互交织, 人与这些环境之间保持着感知、选择、使用、适应和解释等关系, 构成人与环境相互渗透的的系统[1]”。行为学立足于探索决定空间物质属性的要素, 并研究要素对环境行为意识的影响, 它在人居环境层面论证的是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辩证关系。海德格尔指出“不能将人与空间分割开来, 空间既非外部对象, 又非内部体验, 人与空间是不可分开来单独考虑的[2]”。空间行为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分析, 它着眼于人在空间中的心理认同和活动状态。因此, 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人的行为意识发展的物质空间, 它具有清晰的场所轮廓, 同时它又承载了人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

公共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场地或者空间, 它是人和环境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产物[2]。正如扬.盖尔所言:“虽然物质环境的构成对于社会交往的内容、质量和强度有较直接的影响 , 但却更影响着人们相遇、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3]”。这些机遇促进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同时也对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产生了影响, 使得公共空间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集体空间, 而是具有包括人的心理需求、行为特性以及精神活动在内的多重性质的场所领域。

2 调查研究区域的选定

2.1 茂名北路200-290弄概况

茂名北路200-290弄位于上海市静安区, 是1923年 -1927年间建造的传统石库门里弄住宅 (图1) 。选取该住区的外部公共空间作为调查地点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住区建设较早, 具有上海里弄住区的典型特征;其次是住房空间狭小, 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通常发生在里弄空间中, 这使得里弄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交通功能, 同时具有和住宅内部厅堂一样承载活动的功能, 场所发生的行为类型更为多样;最后是因其现状环境问题突出, 各种生活矛盾和领地矛盾频发, 因此更具现实研究价值。

2.2量化分析调查区的选定

通过文献查阅及多次实地踏勘, 我们对居民行为的分布区域进行了整理总结。按照空间属性将其划分为外围道路空间、宅前过渡空间及交通节点空间三种类型, 分别以VI, VII, VIII命名, 并就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进行量化分析。

VI空间是住区的外围道路空间, 其构成了里弄的空间底图。它的空间使用性高, 承担了住区对外交通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此外, 其作为居民外出活动的必经之地, 链接了内部各个功能空间。

VII空间是住区建筑的宅前过渡空间。由于里弄住区特殊的建筑特点, 这一空间同时承担了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双重功能, 该空间的物质形态和行为发生状态是三种空间中最为丰富的。

VIII空间是住区的交通转化节点, 通常是主弄与支弄、城市道路与主弄的交汇处。此类空间通达性好, 空气流通性佳, 是居民偏爱的停留场所。但因为住区道路狭窄且系统性差, VIII空间的交通状况较为混乱。

1 | 茂名北路200~290弄住区

2 | VI, VII, VIII空间现状

3 调查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住区内居民, 时间为2013年4月~12月。综合考虑气候、天气情况、节假日等诸多因素, 笔者选择在2013年5月31日、2013年6月16日、2013年8月31日、2013年12月29日这4天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行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

3.1 行动观察法

此方法是指“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 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观察工具, 对空间环境的使用者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活动进行观测而获取数据的方法的解释[4]“。一方面, 观察者通过里弄住区的监控视频, 用宏观视角观察居民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情况下在三类空间的行为发生特征, 对行为发生地点及发生次数进行量化统计;另一方面, 观察者可参与到公共空间中, 对部分居民进行追踪调查。在该调查法中, 观察者每隔30分钟对居民的空间分布区域、行为发生量和发生特征进行一次记录。

3 | VI, VII, VIII空间居民时间分布表

3.2 问卷调查法

在广泛询问居民意向的基础上发放调查问卷96份, 得到有效样本84份。应用SPSS16.0对84份问卷进行信度检测, Cronbach’salph系数为0.76, , 大于0.7, 证明问卷的有效率较高。通过反馈后的数据, 把握居民对不同区域空间的评价满意度, 并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以折线图、饼状图和调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4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4.1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居民在里弄住区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与其性别、年龄、个人收入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年龄因素对行为发生的类型、频率以及满意度影响最大。根据我国公民的退休年龄、平均婚育年龄等年龄特征将空间使用人群分为:18岁以下、19-25岁、26-40岁、41-55岁及56岁以上五个年龄段, 并根据我国公民最低工资标准、退休薪资相关规定等居民收入特征将空间使用人群分为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及6000元以上四个收入段 (表1) 。

表1反映了空间使用者的人群特征信息。根据监控视频观察记录和现场追踪调查发现, 被调查者中女性人群占样本总数的66.7%, 在里弄场所中的出现几率和停留时间均高于和长于男性居民;在年龄特征方面, 被调查者的年龄多在60~80岁之间, 老年人口数约占样本总数的59.5%;在收入方面, 4000~6000元水平的居民占多数, 占样本总数的71.4%, 其次是收入2000~4000元的居民, 占21.4%。

4.2 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现场观测和小区管理部门的人口统计资料, 居民在VII, VII, VIII三类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

1) 时间特征。在三类典型空间中, VI空间和VII空间在一天中一般有两个人流量高峰, 其中VII空间中居民的停留时间较长, VI空间居民主要是在早上7:00-9:00和下午5:00-6:00这两个上下班时间段内急速穿行, 一般不作停留。VIII空间的居民人流量则是从早上9:30之后开始增长直至中午, 下午4:00之后开始减少 (图3) 。

综合图表可以看出, 人流量最大的是VII空间, 且使用人群、活动时间和地点都相对固定, 流动性最强的是VI空间, 而行为活动特征最规律的是VIII空间。归纳可知, VII空间和VIII空间的受欢迎程度较高, VI空间的实用性最强。

2) 空间特征

在VI空间内, 居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是NO.1和NO.3, 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处区域靠近城市道路, 住区建筑的底层多开设有日常用品及早点店铺, 因此, 在上下班期间出现在这两个区域的人数较多。NO.2区域靠近五金建材市场, 环境卫生恶劣且日常需求不大, 居民多不愿在此处驻足停留。NO.4区域紧邻餐馆, 但出入口多设置在住区南侧的威海路, 居民到达餐馆多是从NO.1区域进入威海路, 少有居民从NO.4区域进入, 因此NO.4区域的空间利用率比NO.1和NO.3区域低。

在VII空间内, 居民进行休憩、驻足多在NO.4和NO.5区域, 这两个区域的道路相对NO.1、NO.2、NO.3、NO.6区域较宽, 且自发性种植的盆栽较多, 居民常在NO.4和NO.5区域料理花草、聚会聊天, 且多喜欢停留在植物边缘地带, 植物提供给居民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间, 其观赏效果也很受中老年居民的喜欢。NO.1、NO.2、NO.3、NO.6这四个区域道路狭窄, 且路旁停放的自行车以及闲置的生活用品使本就狭窄的道路空间更为堵塞。因此, 居民在这四个区域多是直接穿行, 少有散步等自发性行为。

在VIII空间内, 居民活动多发生在NO.7、NO.8和NO.11区域, 这三个区域封闭性强, 植物和座椅等设施数量相对较多。NO.1-NO.6, NO.9和NO.10区域靠近城市道路, 空间过于开敞且多为进出住区的出入口, 居民活动多是穿行等必要性行为 (图4) 。

4 | VI, VII, VIII空间的居民分布

4.3 居民的行为偏重

调查将居民在公共空间发生的行为概括为穿行、坐憩、交谈、购物、追逐、洗涤、储物及停放车辆八大类。根据居民行为的分类以及各类空间行为发生频率, 通过“定点观察—时间轴—定量数据”[5]模式, 整合数据列表 (表2) , 归纳总结居民在VI, VII, VIII三类空间中的行为偏重情况。

坐憩率较高的是VIII空间, VI和VII空间则相对较低。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 此类空间具有半开放的特性, 场地边缘以落叶乔木界定, 具有一定围合感, 同时又能透过植物清楚的观察VI和VII空间, 给居民长时间停留休憩提供了视觉“廊道”;其次, 由于空间内设置有座椅、石桌等休闲设施, 居民可在树木阴凉处进行下棋、交谈及麻将等活动, 且此类活动时间长, 并且易衍生其他行为, 增加了行为发生的类型;最后, 从居民心理诉求来看, 住区居民多为老年人, 而VIII空间又起着连接各功能区域的作用, 来往人群较多, 因此满足了老年人群对于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

交谈率较高的是VII空间, 其次是VIII空间。两类空间都属于进出建筑的必经区域, 空间遮挡性良好, 不同的是VII空间的交谈行为多伴随行走或站立进行, 而VIII空间的交谈行为则多为停坐进行, VIII空间具有典型的半开放性, 并且布置有盆栽植物和休闲座椅等设施, 因此有助于交谈行为的产生。由此可见, 交谈行为发生的频率与空间的开放性及物质条件密切相关。

购物几率发生较高的是VI空间, 而VII空间和VIII空间则没有这种行为的发生。VI空间位于住区最外围且紧邻城市干道, 此外, 住区底层开设有水果店、小吃店等商业店铺, 因此居民在VI空间经常产生购买行为;其次, 住区西侧的学校及其南北两侧分布的商业建筑, 也增加了购物行为的发生几率。

穿行较多的是VI空间, 其次是VII空间。穿行行为一般分为必要性和暂时性两种, 造成VI和VII空间的穿行行为多于VIII空间的原因主要是前者多为必要性行为, 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性、偶然性行为, 不具备必需性。

家务行为如洗涤和储物等主要发生在VII空间, 其次是VIII空间。建筑两侧多设有水槽并连成一排, 多户居民常同时在水槽前洗涤, 洗涤行为又引发了晾晒、交谈等衍生行为;其次, VIII空间作为主要休憩空间常发生休憩行为伴随储物行为同时进行的情况, 而VI空间是住区的主要交通系统, 不论是空间距离还是功能属性均不具备发生家务行为的条件。

5 结论与建议

经过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后期数据整理, 本研究得出了几方面结论, 并为里弄住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与形态特征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相关依据。

1) 从心理诉求出发, 探明了居民对里弄空间的不同需求, 这有利于对场地的小型广场、健身设施及其他环境景观进行完善。在后期的提升建设中, 应综合考虑居民的年龄、性别及活动区域等情况, 合理增加服务设施数量, 完善绿地与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功能, 满足居民的认知、交往及情感等需求。

2) 从人口属性出发, 归纳了住区不同年龄、性别及收入人群的行为发生的主要特性, 确保调查研究能够准确记录不同类型的居民所呈现的个体特征及需求概况, 为将来的环境改造与提升提供依据, 使得提升设计与建设避免以偏概全,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 从行为特征出发, 对不同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 总结了各类行为与空间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必要性行为受空间环境质量的影响小于自发性行为。必要性行为发生的场所具有明显的物质属性, 在后期的改造提升中应多注重空间环境的功能需求;而自发性行为发生的场所则具有明显的精神属性, 因此, 设计者需更关注空间环境的情感价值。总之, 对于里弄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改造与提升, 应为空间行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找到平衡点, 构建一个安全便捷与休闲舒适的住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 2008 (2)

[2]王宇.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探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3][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戴菲,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中国园林, 2009 (2) :55-59

[5]余汇芸;包志毅.杭州太子湾公园游人时空分布和行为初探[J].中国园林, 2011 (2)

居住区空间景观研究 篇8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在设计华山新居小区景观时,首先对其进行空间规划。倘若说因地制宜是设计的根基与准则,那么空间规划就是整个小区景观的骨骼,起着决定小区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而其人行车行的分流、非机动车的关怀、小区会所等环节的考虑,则决定了小区以后的使用质量与生活品质。本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优生活的小区景观原则。本案在空间规划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在人车分流方面,由于本案中有设置外围机动车道,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所以我们设置了1.2M和1.5M两种宽度的人行环道;规划中本着尽快入地原则,将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出入口,可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问题;在小区的中心区域处也保证了足够的空间留给步行及活动的场地;考虑到现代人搬家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尤其考虑到搬家车可以进入到与入户大堂不远处,减少了体力的消耗。

2)在非机动车关怀方面,同样遵循了尽快入地的原则,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地下出入库,减少了与机动车穿越流线的可能;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以不影响居民入户门厅前的观感为标准,并尽可能结合植物进行遮挡。

3)在设计社区会所时,考虑到该区域承载着这个社区的休闲、交流、活动等功能的公共休闲空间,所以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到其便捷性和通达性的要求,将其设置在整个社区的中心区域。

4)在小区中设置了连续的风雨连廊,一方面保证了居民平时的休憩停留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在雨天时,居民可以无伞回家的需求;从风雨到风语的变化是,连廊不仅仅是个通道,而且是一个与景观相结合的,促进邻里交流的空间。

5)为更贴心地给居民服务,我们提供了自助洗车的空间,考虑每100地面停车位提供一处可自助洗车停车位,尺度为3000mx6000m,提供给水排水设施自助洗车取水可考虑特殊取水阀门,须与物业联系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取取水钥匙,保证物业成本回收。

从微观角度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空间感,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乃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景观设计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改善尤为重要。[2]作为华山新居小区居民交流、锻炼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提供了传统的休闲公共空间,还提供了与现代生活步伐相同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空间的核心——景观会客厅

“Garden模式”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共空间,但日益发展的人类需求和个性的多样化,“Garden模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需求。于是我们借鉴室内休憩的空间,将其氛围营造于户外,通过配备特色的休闲座椅、吧台、户外蓝牙音箱,以及电源插座,再配上在当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Wi Fi,结合传统的绿化、构筑形式,营造出兼具空间、静谧、精致、质感、简约等特质的社区户外场所。使得单一的“Garden模式”转变为符合多元化需求的Garden+Park模式”。在景观会客厅的诸多构成元素中,我们格外注重对水元素的利用,本案中多处以小尺度的水景制造出满足人们亲水、近水天性的需求。

2)多功能场地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华山新居小区中不仅设置灵活可配的运动设施,满足多种体育活动的需求;还在场地周围配备了丰富立体的休息看台;并安装照明设施,为运动提供所需的全天候支持。

3)老少同乐

华山新居小区的老年活动空间和儿童或动空间相结合,让监护与锻炼一举两得。老年人活动空间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更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3]儿童活动区同样考虑到以上的问题。并设置了无障碍设计的设计使轮椅和儿童推车畅通无阻,同时贴心地设计了宽型防撞木木座椅同事可以作为婴儿护理台。多功能活动地则以铺装形式划分羽毛球场、篮球场、露天电影院和广场活动空间,既增加了场地的使用率,又大大节省了成本。

4)24H健程

针对华山新居小区的服务对象,居民的工作性质多元化,为了兼顾早晨和夜间爱好户外运动的人群,我们设计了24H兼顾居民室外锻炼的安全跑道夜航,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5)QR互动

华山新居小区与时俱进的设计想法,通过2处QR互动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处是QR互动水景,其原理是根据扫描二维码的次数,水景可以形成不同的喷水和水底灯光效果,儿童活动区内的喷水墙也可以由家长扫码来控制出水效果和出水时间。另一处是QR互动LED,其原理是根据扫毛二维码的次数,LED屏幕形成不同影响,与居民互动,不同功能的LED屏幕有不同的影像内容,比如:警示,提醒,邀请等影像。

总的来说,空间景观作为居住区居民生活、锻炼的重要场所,优良的空间规划是整个社区的骨骼,而细致入微的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其中的重要节点。正确规划大空间,合理设计公共空间,使得这个社区处处体现着重在生活、重在实用、重在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张爱研,高月秋.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的改善明【J】.才智,2012(32):302—303.

浅析居住区邻里空间设计 篇9

1 目前居住区的概况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人口大量聚集, 城市居住形态发生了变迁, 大量居住建筑从开敝、自然式的状态演变成当今大都市里高楼林立、封闭冷漠的住宅。住宅成为了“居住的容器”。越来越独立的个人空间隔断了邻里之情, 人们从传统的杂院式的街巷模式, 机关大院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居住区模式。生活模式和空间环境发生了变化, 缺乏血缘关系的人们聚居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防范心理造成了邻里关系淡漠。城市中的住宅, 将居住的内涵简化为简单的住, 忽视了人类聚居的社会性内容使得城市生活变得简单, 无法满足人类聚居中相互交往和交流情感的需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单元楼中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渴望逐渐强烈, 居住区邻里交往及邻里空间设计问题开始日益重视。但是很多设计只是在满足开发商最大利益、容积率最大基础上对剩余空间的布置, 在营造场所感、领域感方面缺少统一规划, 在对居民的交往特点、活动时间、不同年龄居民的相对交往内容等需求方面也缺少调研和分析。一些楼盘也提出了人性化小区、健康小区等口号, 并在小区中设计了中心花园、景观水体等。但由于缺乏精细化设计, 追求时间、进度、效益, 使一些很好的理念成为纸上谈兵。喷泉、绿化成为了摆设, 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 从而很难形成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邻里空间。

2 对邻里空间的认知

(1) 所谓邻里空间, 是邻里或社区中的任何空间建构, 是能够反应和承载邻里关系的空间, 是居民能与他人共同使用和停留, 并且发生交往行为的空间。物质空间和人的行为相配合, 共同界定了这个空间。它是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之一, 也可以通过影响住区由人际行为来进一步影响社区居民无法观测衡量的个人特征 (经验、习惯等) 。

在建筑领域, “邻里”思想在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 是指可识别、低层次的单元, 其中设有满足日常需要的服务设施, 并存在于居民的住宅和城市之间。研究人员将规划制定的邻里规模和居民能感受到的邻里规模结合到一个统一的邻里类型学中, 将邻里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5~1 2户, 居民间能建立较强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第二层次约5 0户, 为邻居之间能见面打招呼。第三层次500~1500户, 偶尔见面, 但认为他们是社区一部分。

(2) 邻里空间的特征。根据住居民的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邻里空间一般有下列特征。

(1) 领域性。领域性使居民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形成领域的方式是通过对空间的界定。利用住宅的立面、围墙、隔断、篱笆或灌木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垂直空间上的分隔;利用道路、铺装、地面的高差、小桥、流水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平面领域的界定。住宅的建筑风格会形成鲜明的特征, 而建筑材料, 颜色等共同赋予小区整体形象, 形成富有个性的领域空间, 吸引居民休憩、游、活动。

(2) 层次性。城市居民由城市进入到自己家中, 经历一个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序列。空间变化也由开敞变为封闭, 不同层次的邻里空间给居民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居民从相遇, 相识, 相知到建立社交圈的可能性会随着人群的减少而增加。

休闲性。家是心情放松的地方, 居民在邻里空间的活动是休息、玩耍、健身、聊天、散步。活动交往一般在步行道, 小院内、树下、休闲设施等地方展开。

多功能性。从交往行为上分析, 邻里空间的功能不应该是单一的, 这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群, 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特点所决定。如底层的架空空间, 小孩玩耍, 老人聊天、打牌、娱乐, 各得其乐。

3 营造多层次的邻里空间

中国传统的邻里空间布局是街→巷→院模式, 空间序列是公共到私密, 现代邻里空间经过螺施式发展, 形成了现在“邻里中心花园→宅前院落空间→入住户花园”的空间序列。

(1) 邻里中心花园一般设置在居住区的中间位置或者入口位置, 与商业中心、会所、运动中心结合在一起, 形成居住区最居活力的场所。它便于到达并且富有个性, 属于邻里空间中的公共区域。中心花园一般由道路, 活动场地和绿化区域等组成, 空间内的交往对象为小区的所有居民。

中心花园的道路设计, 要注重安全易达性和多功能性。人车混杂和车速过快是威胁道路安全的祸手, 因此, 采用人车分流 (在平面上或立体上) 和曲线型的道路设计, 既能形成丰富的景观, 又能吸引居民前来散步、遛狗、逗留, 从而增加居民接触机会, 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2) 宅前院落空间。宅前院落空间是邻里交往的第二层次, 也是居民回家的第二道院门, 在这里人们更加熟悉, 相互交往的可能性更高。作为半私密的邻里交往空间, 它一般由一个组团内的居民共享, 由建筑、围墙、走廊来围合, 围墙或采用或实或虚的手段, 创造一个相对静谥的交往空间。宅前院落空间具有较强的领域性, 往往会在入口处设置信报箱, 书报架、信息栏, 促使现代居民的交往行为的发生。在设计中, 也常采用底层架空的手法, 设置居民共享空间。

(3)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

(1)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形式多样。

底层围合院落中的邻里交往, 院落间通过绿篱、透空的隔断、邻里之间可亲切交流, 它是沿袭传统民居中带有私家前院的基础上, 又受西方联排住宅布局影响的新型邻里空间模式, 是传统的发展。

(2) 空间私家院落。

在住宅户型设计中, 设计两层高的空中庭院。该庭院与隔壁住户的院落相邻的同时, 楼上的住户也能享受到花园的上空, 也就是说, 每个单位除在本层有一个私家空中院落外, 也在另一个方面上共享了楼下空中院落的上部。这种空间的意义除了在空间本身所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丰富变化外, 也给住户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传统邻里空间在竖直方向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台的邻里空间, 而是在交往的同时又保证了相互的私密性, 具有极高的空间领域感。

4 结语

舒尔茨说:居住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生活的遮蔽所, 而且意味着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来的富有意义的关系。

现代居住区园林空间设计 篇10

居住区绿化空间环境设计最早发展于经济发达国家, 20世纪50年代, 大工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迫使各界人士开始重视绿化环境设计。20世纪70年代, 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 提出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舒适、卫生、方便”。20世纪80年代, 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 提出“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 许多学说都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2居住区绿地分类及设计原则

2.1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及功能

(1) 居住区公共绿地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 适宜各年龄组的居民使用; (2) 宅旁绿地居住区最基本的绿地类型, 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 它是供本栋楼居民使用, 是居住区绿地内面积最大, 居民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绿地形式; (3) 居住区道路绿地是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 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 (4) 专用绿地是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绿地的统称; (5) 其他绿地。

2.2 居住区绿地功能

2.2.1营造绿色户外环境, 体现生态功能。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 可以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清新幽静的户外空间, 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 同时也有利于遮阳降温、调节气温, 降低风速, 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2.2.2美化环境功能。进入新世纪, 人们对居住绿化环境的要求, 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 而且在质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婀娜多姿的花卉, 丰富的植物景观, 加之适当的地形、水体的处理, 建筑小品的布置等, 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

2.2.3设置多功能的户外活动空间, 有利于居民的社交和健身活动。今天处于信息时代,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通过各种绿化空间、社会交往空间、休闲活动空间及公共设施的创造和建设, 形成良好的多功能户外活动空间, 为居民的社会交往创造便利的条件。

2.2.4防护功能。居住区绿地也具有疏散人口、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功能。同时园林植物还能吸收、过滤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

2.3 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原则

2.3.1因地制宜原则。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 如地形、地貌、原有树木, 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降低建设成本。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 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 充分利用劣地、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 并且要保护原有绿地的古树名木。

2.3.2总体布局统一原则。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在居住区总体规划阶段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使各项绿化指标符合标准, 功能要求符合要求。研究证明:居住区绿地占居住用地的30%~60%, 人均绿地面积5~8m2, 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绿地的功能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3.3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居住区所包含的各项功能是为居民服务的,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的要求。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 人们会追求一个健康、舒适、祥和的空间环境。

3居住区绿化空间植物配置原则

(1) 注重四季景观及绿化效果, 乔灌木相结合, 常绿植物和落叶树结合, 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 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 做到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 (2) 植物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 道路两侧要成行栽植, 其它地方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种植形式, 自然活泼, 改变住宅楼群的单调和呆板。 (3) 园林设计中, 植物的种植种类不宜太多, 以免杂乱, 又要避免种类太少, 景色单调。要到达多样统一, 在统一的基调基础上, 树种力求变化。 (4) 园林树种宜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尤其是乡土树种。

4其它配套设施

在居住区其它配套设施中, 采用体现自然的休息坐凳、景观廊亭, 使人更加贴近自然环境;采用形式多样的铺装, 丰富园林景观。在居住区的广场上设置健身器材, 还有在居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的养护设施等的环保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居住区的功能是否完善, 是否利于居民休闲、活动的必要条件。

总之, 居住区园林绿化环境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多个专业密不可分。为居住区的居民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居住小区环境, 是我们每一个设计者的首要工作。

摘要: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 而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城市中是分布最广, 与人的关系最密切, 服务对象也最广泛。一个好的设计师应遵循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运用各种园林元素, 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居住空间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宁妍妍, 赵权牢.园林规划设计学[M].沈阳:白云出版社, 2003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 篇11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营造

当前由于我国的国情, 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 用地的不足等原因, 现有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不能够满足儿童的需求, 存在形式单调、安全措施不足等问题, 因此儿童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的研究迫在眉睫。

1 居住区儿童游戏的基本特点

1.1 同龄性

相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由于身体, 智力发展条件不同, 儿童的游戏内容也不同。游戏场适宜分为3~5岁游戏场和5岁及以上游戏场。

1.2 季节性

夏季活动时间明显多于冬季, 温度在15℃以上, 儿童会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儿童在户外的活动率, 夏季>春秋>冬季。

1.3 时间性

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的规定儿童每日活动和游戏时间, 全日幼儿园每日不少于两个小时, 寄宿幼儿园每日不少于三小时, 首先要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户外活动的时间:学前儿童在午饭和晚饭前后, 学龄儿童集中在傍晚16点或放学后。

1.4 移动性、连续性以及亲近自然性

儿童虽然会在户外连续玩几个小时, 但是在有器械的儿童游戏场中逗留的时间并不长, 儿童经常游戏的地方是家门口附近的空间。儿童游戏时空间一般具有连续性, 他们往往从室内、入口、宅前空地、人行道一直玩到街头。儿童喜欢亲近自然, 接近草地、水池、泥沙, 喜欢在草地上奔跑, 做各种动作, 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结合绿化设计, 从而模拟自然生态, 例如可以通过土堆、小丘等地坪的上升处理, 挖坑等的下沉处理形成有自然变化的儿童活动场地。

2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

2.1 中心绿地中儿童活动空间设计

现在城市许多居住区内都有大片的中心绿地, 优点是能为居住区提供一大片绿地, 而且也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一个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缺点就是爱跑爱动、不停吵闹的儿童在这个交叉的功能空间内与晚饭后闲聊的中年人或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发生碰撞和冲突, 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 孩子有时甚至因此而遭到责备。

居住区中心也是居住区活动的中心, 面向所有居住者, 有极大的复合型, 儿童游戏场、老年休息场、中青年社交场地、娱乐场地在此都占一席之地。居住区中心设计是对各个空间的集中安排, 设计中应该将个性空间有机的相互渗透而非人为的硬性划分,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空间, 加强活动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儿童游戏场地宜设置在中心绿地中央或设置在绿地与住宅的入口处附近, 有可能的话尽量设置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

儿童游戏场地集中设置一些游戏设施如滑梯、翘板、秋千、爬梯、转筒、转伞、沙坑等。攀登设施深受儿童的欢迎, 适合选用软质材料, 如木材、橡皮轮胎、绳索之类, 以免儿童在攀登游戏时碰伤。这类设施可设计成各种形状, 成为一种雕塑性造型艺术品, 丰富环境景观, 不要使用庸俗的、比例失调的仿动物雕塑或者怪态雕塑。内容多少可根据中心区的面积大小而定, 但是不宜搞火箭, 飞船, 碰碰车等大型儿童设施, 以免干扰附近居民安静和吸引外人。总之,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施与器械的设计和布置应结合整体环境的特点, 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并结合造型设计, 以鲜明的形象、色彩、质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

2.2 宅间儿童活动空间设计

宅间绿地所以被人们喜爱的原因:一是宅间绿地是居民每天必经之处, 使用方便。二是作为空间领域, 宅间绿地属于“半私有”的性质, 即属于相邻的住宅居民所有, 能激发居民的领域心理, 引起他们的喜爱和爱护;三是宅间绿地在居民日常生活的视野之内, 最便于邻里交往;四是学龄前儿童一下楼就可以和邻居孩子们在这里玩耍, 大人们在楼上还能看到他们, 比较放心。宅间绿地如此重要, 而笔者发现大部分居住区内宅间只有简单的绿化设置, 且外围常常用绿篱围着, 可达性较差, 只有少数居住区的宅间绿地会设置一些简单的活动场地, 儿童在最有利于游戏的地方却甚少有适合他们自己的游戏场地。由于宅间绿地的面积小, 活动儿童年龄较低, 在功能中应该更多的考虑绿化需求。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知觉阶段, 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在一点, 表现出不注意周围环境, 他们维持在“自我中心”思维状态。在居住区的宅间绿地中应普遍设置儿童游戏设施, 让他们有地方就近活动。游戏设施应简易耐久, 如经济实用安全的沙坑, 面积不需过大, 10平方米左右即可, 沙坑的边框最好不采用硬质材料, 与此同时在沙坑旁放上座椅, 供大人休息和看管小孩。另外, 在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的居住区内, 儿童游戏空间要远离居住区中的汽车停放区域。

3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周围植物配置

绿地是儿童活动空间构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绿地环境设计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戏场地的环境质量。植物配置是创造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营造儿童活动空间优美活泼、自然安全的环境, 离不开植物的精心配置。在儿童活动区内种植一些奇特、有趣或富于传说的植物, 可拓宽儿童的知识面, 增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3.1 开放空间的营造

利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界定的元素, 可以形成一个流动的、外向的开放空间, 完全展露在天空及太阳下, 可供儿童自由奔跑、嬉戏。

3.2 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在空间的一面或多面用较高的植物, 造成较强的封闭性, 以挡住视线的穿透, 从而形成半开敞空间, 可以为儿童提供进行躲藏游戏和半隐蔽的交流空间。

3.3 聚集、休息及游戏空间的营造

选用树冠浓密的遮荫树或选用攀缘蔓生植物材料, 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覆盖空间, 可以为儿童提供聚集、休息以及进行戏剧性游戏的空间。

3.4 垂直空间的营造

以高而直的植物或是树冠修剪的遮荫树, 最好是利用整形树构成垂直空间, 满足儿童好奇心的需求, 这种空间也可以放置在中心游戏区域, 突出游戏设施景观。

3.5 特殊型植物的设置

特殊型植物极易引起儿童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是吸引他们热爱大自然的一个积极因素。除非组合设计的空间较大, 否则不宜安置一株以上的特殊型树木。总之,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绿化配置应结合场地功能进行设计。例如:在集体活动场地种植草坪, 让儿童尽情的玩耍奔跑, 安全而卫生;在游戏设施场地可点缀高大乔木, 既不影响儿童的游戏活动又可起到遮荫效果。

4 结语

设计儿童活动空间时, 应该注意的是儿童的活动没有定处, 所有儿童能够到达的地方在设计上都应包括尽可能多的活动内容和学习机会, 同时还能经受得住儿童使用。居住区的儿童游戏活动场地的分区设计应该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需求, 也符合家长的希望。目前我国城市儿童绝大多数都是核心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很多儿童缺乏敬老爱幼的情感教育, 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空间中适当提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与场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在这方面的不足, 有利于独生子女家庭儿童的人格发展。只要空间的设计符合安全规范, 场地布局可按照设计者对所服务的对象、活动方式的了解和理解, 合理而自由的布置空间, 使儿童不管在区域内、区域间或其它区域, 都能产生游戏的欲望。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智力、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活动。居住区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空间, 为儿童的正常发育及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提供有益的空间环境, 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冰颖.城市儿童游戏和游戏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2]于正伦.城市环境创达:景观与环境设施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3]廖建军, 付美石.城市小型绿地中设置儿童活动区的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 200l, 28 (2) :94-96.

上一篇:爱心伴我行下一篇: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