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空间(精选10篇)
住区空间 篇1
作为承载“城市第一活动”的居住区,其景观设计也逐渐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最初的一屋遮身的需求,演变到当今对功能与审美的多元化需求。居住区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实体空间,更是着重于塑造居民心智与道德情感的人文环境。[1]衡量一处居住区景观的品质好坏,不仅仅是看其植物绿化,更重要的是看其空间设计,好的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生活和交流的便利,在居住区景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在设计华山新居小区景观时,首先对其进行空间规划。倘若说因地制宜是设计的根基与准则,那么空间规划就是整个小区景观的骨骼,起着决定小区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而其人行车行的分流、非机动车的关怀、小区会所等环节的考虑,则决定了小区以后的使用质量与生活品质。本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优生活的小区景观原则。本案在空间规划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在人车分流方面,由于本案中有设置外围机动车道,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所以我们设置了1.2M和1.5M两种宽度的人行环道;规划中本着尽快入地原则,将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出入口,可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问题;在小区的中心区域处也保证了足够的空间留给步行及活动的场地;考虑到现代人搬家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尤其考虑到搬家车可以进入到与入户大堂不远处,减少了体力的消耗。
2)在非机动车关怀方面,同样遵循了尽快入地的原则,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地下出入库,减少了与机动车穿越流线的可能;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以不影响居民入户门厅前的观感为标准,并尽可能结合植物进行遮挡。
3)在设计社区会所时,考虑到该区域承载着这个社区的休闲、交流、活动等功能的公共休闲空间,所以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到其便捷性和通达性的要求,将其设置在整个社区的中心区域。
4)在小区中设置了连续的风雨连廊,一方面保证了居民平时的休憩停留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在雨天时,居民可以无伞回家的需求;从风雨到风语的变化是,连廊不仅仅是个通道,而且是一个与景观相结合的,促进邻里交流的空间。
5)为更贴心地给居民服务,我们提供了自助洗车的空间,考虑每100地面停车位提供一处可自助洗车停车位,尺度为3000mx6000m,提供给水排水设施自助洗车取水可考虑特殊取水阀门,须与物业联系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取取水钥匙,保证物业成本回收。
从微观角度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空间感,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乃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景观设计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改善尤为重要。[2]作为华山新居小区居民交流、锻炼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提供了传统的休闲公共空间,还提供了与现代生活步伐相同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空间的核心——景观会客厅
“Garden模式”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共空间,但日益发展的人类需求和个性的多样化,“Garden模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需求。于是我们借鉴室内休憩的空间,将其氛围营造于户外,通过配备特色的休闲座椅、吧台、户外蓝牙音箱,以及电源插座,再配上在当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Wi Fi,结合传统的绿化、构筑形式,营造出兼具空间、静谧、精致、质感、简约等特质的社区户外场所。使得单一的“Garden模式”转变为符合多元化需求的Garden+Park模式”。在景观会客厅的诸多构成元素中,我们格外注重对水元素的利用,本案中多处以小尺度的水景制造出满足人们亲水、近水天性的需求。
2)多功能场地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华山新居小区中不仅设置灵活可配的运动设施,满足多种体育活动的需求;还在场地周围配备了丰富立体的休息看台;并安装照明设施,为运动提供所需的全天候支持。
3)老少同乐
华山新居小区的老年活动空间和儿童或动空间相结合,让监护与锻炼一举两得。老年人活动空间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更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3]儿童活动区同样考虑到以上的问题。并设置了无障碍设计的设计使轮椅和儿童推车畅通无阻,同时贴心地设计了宽型防撞木木座椅同事可以作为婴儿护理台。多功能活动地则以铺装形式划分羽毛球场、篮球场、露天电影院和广场活动空间,既增加了场地的使用率,又大大节省了成本。
4)24H健程
针对华山新居小区的服务对象,居民的工作性质多元化,为了兼顾早晨和夜间爱好户外运动的人群,我们设计了24H兼顾居民室外锻炼的安全跑道夜航,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5)QR互动
华山新居小区与时俱进的设计想法,通过2处QR互动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处是QR互动水景,其原理是根据扫描二维码的次数,水景可以形成不同的喷水和水底灯光效果,儿童活动区内的喷水墙也可以由家长扫码来控制出水效果和出水时间。另一处是QR互动LED,其原理是根据扫毛二维码的次数,LED屏幕形成不同影响,与居民互动,不同功能的LED屏幕有不同的影像内容,比如:警示,提醒,邀请等影像。
总的来说,空间景观作为居住区居民生活、锻炼的重要场所,优良的空间规划是整个社区的骨骼,而细致入微的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其中的重要节点。正确规划大空间,合理设计公共空间,使得这个社区处处体现着重在生活、重在实用、重在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张爱研,高月秋.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的改善明【J】.才智,2012(32):302—303.
[3]师睿.浅谈老龄化社会和居住区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4(15):9—10.
住区空间 篇2
以寒地城市独有的气候特征为基础,通过对住区的功能要素与居住人群的混合设计,使其创造出的混合型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有几大明显特征,从而为住区环境提供舒适的交流空间,重塑寒地城市住区的形象。
(1)多样性
打破了寒地城市住区格调的单一性,营造出多样化的住区生活环境。通过多元化的建筑形态、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多层次景观等方面设计,创造出适合寒地城市舒适宜人的住区空间环境。
(2)互补性
将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依托关系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城市基本功能的混合建设增加住区周边就业机会,从而带来商业契机;而商业的形成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活动行为,促进人与人交往的空间发展,更为寒地城市住区在冬天因工作与生活的需要带来生机和活力。
(3)节约性
减少了通勤交通,节约了上下班的交通成本,改善住区生态环境。功能混合模式下的住区生活解决部分就业压力,使这群居民在居住范围内以自行车与步行的方式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通成本带来的污染与浪费,提高住区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增进人们的交流。
(4)安全性
促进住区空间环境的安全。功能混合模式注入了居民频繁活动的活力,使得人们以时断时续地观看街道的活动来自娱,从而在居民之间以及对过路人均形成良好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2混合型住区积极公共空间环境营造
在寒地城市混合型住区设计中,充分考虑寒地独特的气候特点,以混合型住区所独有的功能混合和阶层混合优势为基础,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增进群际交流的机会,创造出寒地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
2.1“步行友好”街道营造
混合型住区的街道通过人性化的尺度和车速设计,营造出“步行友好”街道。街道尺度和车速的最小化为住区的道路网络营造出一种更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因为较为狭窄的街道要求驾驶员有着更高的警惕性,从而减慢车速来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街道的设计还应尽量形成对公共空间、公共建筑、住区的核心景观的对景,因为对景的街道往往会建立一系列的对于行人可识别性的“地标”,且清晰可见的地标容易吸引行人,使得整个步行的过程极为生动有趣,给行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考虑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对出行人群采取防寒、防风、防滑的有效措施,创造出“温暖空间”的室外街道,从而吸引居民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出行进行活动交流,创造出寒地城市具有的地域性公共场所。
2.2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营造
在进行混合型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时,重点是要在综合寒冷气候因素的基础上,能够创造出既能抵御冬季严寒又具有促进交往的适宜空间。在尊重寒地气候特色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阶层的人群需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目的,改善不利因素对交往空间的负面影响,从而创造出具有寒地城市特色的公共交往的“温暖空间”。针对寒地城市混合型住区整体性的公共空间设计,主要采用“小尺度”封闭和“大尺度”开放的原],创造出在住区大范围的开放和在街坊单元的局部小封闭的混合形式的公共空间,形成住区空间开放和封闭的平衡状态,营造混合交往平台,从而达到混合型住区形式多样的公共空间环境。
2.2.1“小尺度”封闭
对混合型住区的街坊单元可采取封闭的步行小尺度,特别针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人群来说,小范围的封闭有利于促进这类人群的交往活动的发生,满足其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有利于居民进行小区安全的监督,增强住区的公共安全感。
2.2.2“大尺度”开放
对于混合型住区的不同使用功能的用地应该进行大范围的开放,即住区与周边的商铺、商店、会所等公共空间之间的衔接的开放性,从而增加同一住区与邻里住区居民之间的交往机会,营造浓郁的生活氛围。同时开放性的景观设计让周边所有的居民都能够享有,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实现“住区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住区化”的互利共生的效果。
2.3公共空间的局部性
营造针对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创造出抵御寒冷气候的混合型住区公共空间。通过有围合性的小空间来改善住区的局部小气候,为居民提供舒适而温暖开放的交往空间。
2.3.1街坊单元入口门厅的扩建
单元楼内的入口门厅承担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性的转化空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单元入口成为人们的生活空间的“门面”,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对其空间功能的扩建工作,由于受其经济条件的制约,因而应针对住区的建设等级及单元楼住户的人数来确定单元入口面积的大小,在满足居民对交往空间需求的同时,又保证合理的公摊面积,从而达到居民与开发商互利共赢的效果。
2.3.2单元内部交通休息平台的扩建
对于单元楼内的交通平台可以进行扩建处理,使该空间能够创造出短暂的休闲空间,为邻居关系的和睦相处提供舒适的交流空间。尤其对于寒地城市楼梯间有采暖的设施,对其进行扩建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同时考虑到住户的经济状况,可根据楼层数与住户人数每隔几层扩建一个平台空间,形成每几层住户共用一处交往空间,既保证适宜的公摊面积,又为增加单元楼内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
2.3.3单元楼的底层架空的创造
单元楼的底层架空不是盲目地照搬南方的底层架空的方式,而是根据我国寒地气候的特点进行其相应的改造,创造出属于寒地特色的底层架空的交往空间。主要是结合了骑楼的形式,通过2层以上的出挑,结合立柱支撑,形成具有遮挡的半室内的人行道并通过对1层的功能空间赋予具有交往功能的商业性质的空间来达到冬季友好交往的目的。
2.3.4广场空间的组装式可移动“暖房”的引入
混合型住区广场进行组装式可移动“暖房”的引入,有着比较成熟的技术支持,搭建温室暖房是可以满足人们冬季交往最基本的物质空间条件的,可以吸引居民冬季进行活动。同时,在夏季也可以方便拆掉周围的维护结构,保留其骨架结构,供爬山虎、绿色枝藤等植物的生长,形成良好的遮阴条件,成为住区公共空间独有的景观环境。
3结语
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设计探讨 篇3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安全;空间设计;植物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建设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居住区景观营造,另一方面是居住区景观安全。居住区景观空间的环境设计,必须在保障景观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景观的功能性、生态性与艺术性。
1 居住区景观空间类型
居住区的景观空间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私密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景观设计是项目开发的统帅,是房地产营销的筹码,成为房地产营销的主题。当下许多地产商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过于注重设计手法与风格,注重景观的宣传效果,而忽视了各类空间的景观安全性和功能全面性,殊不知,它们才是居住区建设得以一劳永逸、长远发展的保障。
1.1 公共空间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景观提供了观赏的路线,合理的设计能创造居住区丰富、生动的空间环境和多变的空间序列,为渲染住区内自然的居住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公共空间的道路具有多维性,除了满足交通功能,还应提供居民休息、游赏、散步、交往等多种户外活动的可能。居民的交往行为与人们在户外的停留时间成正比。此类道路在设计时,应改善单调乏味、易产生疲劳和安全隐患的道路,提高道路功能的多维性。具体的方法应从两方面来考虑:
(1)增强行走的乐趣,避免笔直的道路设计。尽量采用曲线变化的道路路线,曲线型的道路给人悠闲之感,减轻乏味和疲劳意识,享受丰富的视觉体验;采用不同材质、色彩的拼花铺设道路,提高道路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同时对不同的场地类型加以区分;道路两旁应该有变化的景致,通过不同的植物种植、建筑单体的变化,不同的艺术造景等手段来达到,刺激行走的乐趣。
(2)道路能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条件。道路设计不应该是单纯的线形,而应该是在线形上串起适当的点空间,甚至连接一定面空间,形成“道路-节点-小广场”相结合的丰富形态。在道路边缘设计适当的凹形缓冲区域、放置休息的座椅或能坐的花台;将道路与活动广场有机连接,方便道路中人流的分散和各类逗留行为的安全展开。
在进行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时,室外活动场地的形状、位置、尺度等的设计与布置,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交往场所心理,利用建筑物、矮墙、树木、坐凳、小品等物质元素,围构出符合居民心理的,前面开阔,后背安全,中心坦然的交往空间环境,使居民愿意光临并停得住,从而在轻松、自然、愉快的环境中,相互交谈、实现交往,增进邻里关系。同时,利用良好的绿化布置限定空间、柔化建筑边界、减少污染和噪声、改善居住小气候、优化景观、创造居住区景观特色。
1.2 半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保证空间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半公共空间的空间营造有两个手法:①有形物体的营造,如景观墙、植物群落、绿篱等对空间的部分围合;②园林小品的“心理提示”,如用景观标识、亭、廊、花架、水景等,将空间塑造成为一定范围内的私有物。这样的营造手法,可以丰富居住区的空间类型多样性,通过丰富的空间给人们以不同的使用体验,也可以根据空间开放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刻画,如地面铺装的变化、植物种类的变化、乔灌木的变化、植物高度的变化等,通过细节的设计和工程建设,保证景观空间的安全性。并综合通过运用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设计手法,把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协调,营造半公共空间环境。
1.3 私密空间
国外有研究表明,道路系统越复杂,犯罪率越低;道路系统越简单,则犯罪率越高。私密空间的道路属于居住区中最简单的道路系统,犯罪率也相应比较高,故此,空间道路应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私密空间的道路设计经常选择汀步或石子路,这种道路的铺设没有路基,直接铺设在土层上,下面仅盖干沙,周围再用原土填回,遭遇雨天或者使用量大走易变形,在实际设计中不宜使用。
私密空间的营造形式单纯,即使用一定材料将规划范围内的场地进行较私密的围合,最常见的是植物材料,高大的乔木或植物墙均可。且由于私密空间面积有限,除基础的休息设施外,不足以安排过多的园林小品,植物在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私密空间中道路的布置、路面的铺砌、水景的组织、照明的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应注意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整体性的结合,使空间相互渗透与延伸,创造更加亲切宜人的整体环境。
2 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要点——以苏州地区为例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处常绿阔叶树种占优势、落叶阔叶树种占一定比例的阔叶混交林地带。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自然对绿地建设有较高的要求,2005年《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明确规定居住区绿化用地面积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7%。
居住区景观植物的设计,一方面要通过对绿地的统一规划和空间的合理组织,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设计原则,形成功能分布合理的居住区绿地组团系统,改善居住区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要有一定的特色,充分考虑季相变化和植物搭配,注意常绿与落叶结合,乔木与灌木结合,木本与草本结合,观花与观叶结合,实现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在植物群落层次方面,乔灌草的层次应保证清晰,如上层植物使用合欢、银杏、广玉兰、香樟、龙爪槐、枇杷、红枫、五角枫等,中层为海桐、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毛鹃、桂花和栀子等,下层是地被花卉和草坪;色彩和形态方面,应富有变化又通過比例保证一定的统一;造景效果方面,应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保证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突出和联系,乔木、灌木密集式种植,使多种植物构成明显的整体,乔木和灌木形成的群落和附近疏林草地、草坪以及单纯的密林明显地区别,丰富植物空间类型。注意避免选择有毒、带刺、落果和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3 结 语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成功营造,需要设计师能够提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景观优良的设计方案,以此和开发商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开发商也需要对人们的居住需求和心理有前瞻性的预测,通过景观的设计表达建设楼盘的最大附加值,提供最好的人居环境。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设计师、开发商、政府部门和居住者共同合作,为未来的居住区景观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段腊叶.谈现代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2,38(11):16~17.
[2]赵雅楠,马鑫.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2010.
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社会维度探析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高层住宅小区已经成为当代居住发展中的主力军,建设实践说明,高层住宅可以实现较高的容积率,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充分的保障。但是在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棘手问题,包括可持续生态发展可行性等,其中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尤为显著,面对高楼林立的住区空间,居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居住环境缺失认同感、难以在邻里空间形成交往等,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刻不容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应当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即重视与设计关系密切的住区邻里空间社会维度的非物质设计研究。
1 空间与社会
对于城市的研究中,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双向互动的连续过程。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创造了场所和改变空间的同时,也在多方面受到了空间环境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作为社会生活载体的住区邻里空间,其空间形态随着人类生存活动的发展而变化着,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基本需要,不同时期的邻里空间还能反映出城市鲜明时代背景下的生存形态,展现出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模式和文化形式,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的标志性场景形象。
2 中国住区典型的邻里空间形式
中国住区邻里空间形式从历史发展至今,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演变,具体空间的布局、模式往往都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和地域背景之下,充分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居民生活形态,其中,典型的邻里空间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封闭式和开放式。
2.1 封闭式邻里空间
人们逐渐对自身居住安全、生活隐私的意识加强,封闭式的邻里空间模式则应运而生。例如,上海曹杨新村建设发展,内部实施封闭式管理,邻里空间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相邻住宅楼间隔空地上设置休闲的石制桌凳,场所环境与设施形式虽然简单,却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的交流环境。
2.2 开放式邻里空间
经过人们对于空间形态、人类行为活动规律的不断探索,开放式的邻里空间出现在社区之中,使之与城市的整体环境达成良好的互动。
例如,社区中心商业区的出现使得住区邻里空间走向了公共空间,促进人们展开社会互动交流,增加了住区邻里空间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过程来看,包括城市的发展、人们居住思想意识的转变、设计师对于人类行为与空间场所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等,住区邻里空间依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与居民日常起居生活最为贴近的空间范畴。对于人文精神逐渐消失的高层住宅空间来说,着手研究邻里空间的社会维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 住区邻里空间设计的社会维度
3.1 人对邻里空间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生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逐步向高处发展。住区邻里空间作为住区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也是切实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首要保障。
早期人们对于住区的邻里空间环境的需求较注重于环境质量和安全性能,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人文品质的要求。当然,只有在众多需求被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产生心理上的信赖与认同。
人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同,对于邻里空间整体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矛盾也会一直存在,大家只有协调好各个需求之间的矛盾,达到个体需求与集体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才能让使用者轻松地回归到邻里空间的交往氛围中。
3.2 邻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
3.2.1 空间与场所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空间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两个概念:“所谓空间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而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在这里,借此含义来阐述人与户外空间和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
消极空间可以让人们在不经意中,感受到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享受;积极空间则能够主动吸引小区居民前来参与集体娱乐活动,在人们社会交往中体会生活的快乐。
对于高层住区中邻里空间来说,人均所享受的单位室外活动面积较少,集中的邻里交往空间则更显可贵,积极的邻里空间可以提高高层住区设施的利用价值和空间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实现空间资源共享。
3.2.2 人的行为特征与环境
丹麦建筑师扬·盖尔把居民的居住行为活动归纳为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是指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事务等功能性活动,该行为活动的发生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
自发性活动:是指如果时间和场所允许而且天气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人们自愿所发生的活动。
社会性活动:是指在公共空间或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中,依赖于其他人存在的活动。
扬·盖尔在对人类行为活动本身的分析中,体现出空间环境和行为活动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保证居民在邻里空间中积极参与和有效活动,就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空间环境。
影响高层住区邻里空间居民行为的环境因素是综合多样的,包括气候特征、人流密度、场所环境、卫生及安全因素等客观因素,同时,人的行为还会受到人本身的感性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多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做出多方面的考虑。
3.2.3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当中,有单一的和多数复合的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秩序。例如,内部的—半内部的(或半外部的)—外部的;私用的—半私用的(或半公共的)—公共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小,且具有封闭性,设计中将室内空间室外化,将室外自然景象引入室内;半内部的空间相对来说稍大些,常设计成环境中庭,将室外空间室内化;外部空间是宽阔的,完全处于自然环境中,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从内部过渡到外部的窄间秩序[5]。依据空间秩序划分了不同种类的空间层次,而空间层次与人们的行为活动习惯息息相关。在许多高层住区的实例中可以看到,在由多座高层围合的院落公共空间中,人们的使用频率是比较低的,由于居民在公共空间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交往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心理抵制。不同于以往低、多层住宅的居住情形,高层居民的居住生活中,交往活动发生较为频繁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人们出行、逗留、驻足观看的过程中,多发生在半公共的、半私密的邻里空间之中。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划分界限并不明显,兼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空间紧凑而不局促,满足人们对于交往的基本心理条件,适合小群体的交流和活动。
3.3 邻里空间归属感
3.3.1 领域感与场所性
“领域”在不同研究学科中所解释的含义也不一样,可以表示为特定时间空间划定存在的区域范围,也可以表示为不同人群对社会的认知范围等。高层住区邻里空间就是为居民日常交往活动提供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的领域。居民的空间领域感与距离住户的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距离住户距离越近的区域范围,人们的领域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高层住区邻里空间是与住户距离较近的领域空间,居民之间可以达到邻里相识和互动。
场所是指存在人为活动的空间区域,场所只有具有特定的场所性,才会使之拥有认同感。认同是对场所精神的适应,即认定自己属于某一地方,且熟悉该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并对它赋予感情的依赖。因此,拥有良好的场所认同感是保证社区稳定发展、居民健康生活的保证。
3.3.2 环境感知度
环境感知度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空间环境的最直接的感觉和知觉反应,满意与否是人们对于该环境的基本评价标准,通过居民的环境感知满意度来实现住区家园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由于部分公共空间围合比例的失调,人们对于高层住区的环境感知并不十分满意,从而阻碍了人与人之间轻松自然的交往。相对比之下,邻里空间的环境感知尤为重要,营造出尺度适宜、层次丰富、温馨亲切的空间环境,是对高层住区居民心理感知的最大补偿。
3.3.3 公众参与
积极的公众参与对于住区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切实地反映出居住者在生活中的功能和情感需求。
住区的居民可以作为特定群体参与到不同时期活动过程中来,表达自身的意愿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缓和各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社会纠纷,形成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目前,社会已经对公众参与有了广泛认可和重视,但实施操作中仍存在些许难度。
3.3.4 归属感
归属感的实现不仅仅需要有与城市外界环境隔离的大空间,还需要有居民相互交流、参与的小空间,即邻里空间。人们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熟悉周边存在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关系,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形成居民生活、交往的独特模式,建立和谐的邻里生活文化氛围,真正地实现内心的情感归属。
4 结语
从社会维度这一方面探讨了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设计理论研究,维系邻里居民交流与情感的相接,是满足居住于高层住宅的居民的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从而实现居民的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
作为规划设计者,不应该再片面追求住区设计的表面形式、极高容积率和最终的经济效益,应当本着一颗以人为本的心去思考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意义,规划设计出真正适宜人居住的住区邻里空间。
摘要:从社会维度这一方面探讨了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设计理论,重点对人对邻里空间的需求、邻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邻里空间归属感进行了研究,指出维系邻里居民交流与情感的相接,是满足居住于高层住宅的居民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社会维度,邻里交往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李睿煊,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韩秀瑾.高层住宅中邻里空间的“边界效应”探析——在现代人文精神语境中[J].华中建筑,2007,25(3):78-80.
住区空间 篇5
关键词: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居民交往活动需求
1引言
北京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城市居住质量也取得了良好改善。但因为发展的过于迅速和供需关系的紊乱,在居住区的设计与规划中过于盲从,在规划中主要以物质性的需求为主旨,导致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居住区内感情冷漠,缺少精神生活。其次,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发生了改变,距离不再阻碍人类的交往活动,互联网社交成为当下的主流交往方式,这也使得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需求减少。交往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户外交往活动可以简化的分为三种:必要性交往活动、自发性交往活动和社会交往性活动。①必要性活动因为其不可选择性,很少会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所以与空间环境没有较大的关系。②自发性活动的发生完全从属于人类的个人意愿,只有在外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也使得这类交往活动对户外交往空间有极为强烈的依赖性。③社会性活动,其发生多属于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连锁反映下而产生的交往活动,是具有综合性的交往活动,虽然,物质环境对于此类交往活动的影响不大,但是,良好的交往空间可以提高社会性交往活动的机遇与质量。因此,如何引导居民的自发性社会活动是现代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2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概况
北京传统的生活居住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族群式规模的四合院为主。院子外侧由胡同相连,其居住空间环境上由于相对的封闭与交融特性,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户外交往条件,胡同也成为了传统居住模式中相对成功的户外交往空间。在科技与经济空前强盛的今天,由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北京的居住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城市土地资源匮乏,住宅商品供需紊乱,高层密集式的住宅公寓成为现代居住模式的首选。随着居住模式的改变,现代居住区的主要户外交往活动场地也变为以庭院绿地、组团绿地和中心公园为主的居住区绿地空间。然而,由于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过度的注重功能、理性和秩序,虽然在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具有明确功能设定,但是这些功能设定往往是将居民繁杂的生活需求简单归类而确定的,从而忽略了居民非确定性的户外交往等活动的需求。其次,在规划设计中过于注重平面布局的美观,从而使得一些规划设计华而不实,缺乏实用性,从而削弱了居民自发性户外交往活动的潜在优势。
3北京户外交往需求与交往空间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往活动的选择和需求也与以往也大不相同。首先,北京社会竞争激烈,城市整体空间规模过大,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在选择交往活动时,更重视具有理性和效益的交往活动。而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基本是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而原本的地缘邻里关系的交往,则因为城市现代居住模式的改变、居民流动性过强、生活条件的改善、邻里间互帮互助需求的降低等原因,缺乏主动交往的动机。另外,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通讯交往方式,视屏、语音、微博、游戏、外卖等软件的兴起,基本满足人类生活的基础需求,而北京现代居住区内的户外交往空间与手机电脑等新兴电子产品相比缺乏吸引力,或无法满足居民的自发性交往活动需求,所以现代居民更愿意宅在家里。通过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但在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自发性与社会性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大部分来源于老人和儿童,这在城市人口占比中,不超过20%。这说明,北京市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基本无法满足大部分居民的户外交往需求,尤其是中年人群。因此,更具有针对性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4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①要以能够满足北京现代不同群体的居民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前提,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原则。现在北京很多居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表面上给人富丽堂皇的视觉感觉,但是实际上许多设计划分的空间不符合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反而可能还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惑。②要针对北京市民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城市现状进行设计,如何在绚丽缤纷互联网虚拟世界与喧闹浮躁的现代北京社会中,让北京市居民从内心中发起在居住区的户外交往活动,是现在北京市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最迫切的需求。
参考文献
现代居住区园林空间设计 篇6
居住区绿化空间环境设计最早发展于经济发达国家, 20世纪50年代, 大工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迫使各界人士开始重视绿化环境设计。20世纪70年代, 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 提出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舒适、卫生、方便”。20世纪80年代, 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 提出“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 许多学说都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2居住区绿地分类及设计原则
2.1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及功能
(1) 居住区公共绿地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 适宜各年龄组的居民使用; (2) 宅旁绿地居住区最基本的绿地类型, 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 它是供本栋楼居民使用, 是居住区绿地内面积最大, 居民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绿地形式; (3) 居住区道路绿地是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 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 (4) 专用绿地是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绿地的统称; (5) 其他绿地。
2.2 居住区绿地功能
2.2.1营造绿色户外环境, 体现生态功能。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 可以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清新幽静的户外空间, 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 同时也有利于遮阳降温、调节气温, 降低风速, 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2.2.2美化环境功能。进入新世纪, 人们对居住绿化环境的要求, 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 而且在质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婀娜多姿的花卉, 丰富的植物景观, 加之适当的地形、水体的处理, 建筑小品的布置等, 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
2.2.3设置多功能的户外活动空间, 有利于居民的社交和健身活动。今天处于信息时代,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通过各种绿化空间、社会交往空间、休闲活动空间及公共设施的创造和建设, 形成良好的多功能户外活动空间, 为居民的社会交往创造便利的条件。
2.2.4防护功能。居住区绿地也具有疏散人口、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功能。同时园林植物还能吸收、过滤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
2.3 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原则
2.3.1因地制宜原则。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 如地形、地貌、原有树木, 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降低建设成本。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 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 充分利用劣地、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 并且要保护原有绿地的古树名木。
2.3.2总体布局统一原则。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在居住区总体规划阶段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使各项绿化指标符合标准, 功能要求符合要求。研究证明:居住区绿地占居住用地的30%~60%, 人均绿地面积5~8m2, 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绿地的功能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3.3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居住区所包含的各项功能是为居民服务的,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的要求。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 人们会追求一个健康、舒适、祥和的空间环境。
3居住区绿化空间植物配置原则
(1) 注重四季景观及绿化效果, 乔灌木相结合, 常绿植物和落叶树结合, 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 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 做到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 (2) 植物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 道路两侧要成行栽植, 其它地方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种植形式, 自然活泼, 改变住宅楼群的单调和呆板。 (3) 园林设计中, 植物的种植种类不宜太多, 以免杂乱, 又要避免种类太少, 景色单调。要到达多样统一, 在统一的基调基础上, 树种力求变化。 (4) 园林树种宜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尤其是乡土树种。
4其它配套设施
在居住区其它配套设施中, 采用体现自然的休息坐凳、景观廊亭, 使人更加贴近自然环境;采用形式多样的铺装, 丰富园林景观。在居住区的广场上设置健身器材, 还有在居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的养护设施等的环保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居住区的功能是否完善, 是否利于居民休闲、活动的必要条件。
总之, 居住区园林绿化环境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多个专业密不可分。为居住区的居民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居住小区环境, 是我们每一个设计者的首要工作。
摘要: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 而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城市中是分布最广, 与人的关系最密切, 服务对象也最广泛。一个好的设计师应遵循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运用各种园林元素, 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居住空间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宁妍妍, 赵权牢.园林规划设计学[M].沈阳:白云出版社, 2003
居住区户外空间植物景观营建 篇7
居住区植物景观是小区优美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展现空间多样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今, 居住区植物景观营建的发展仍较为薄弱, 植物景观对于空间环境的贡献被忽视。结合多种环境因素, 考虑交流空间的特点, 合理营建植物景观, 促进居民交流空间的构筑尤为重要。
2 交流空间植物景观营建原则及影响要素
2.1 营建原则
(1) 以人为本。是植物景观营建的基本原则, 充分尊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 (2) 优化种植结构, 坚持整体性原则。加强植物组团和群落的配植, 兼顾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实现多方面协调发展。 (3) 适地种树。结合地域性与社会性, 营造特色居住区景观。植物景观的营造不但要考虑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 同时要考虑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通过营造交流空间景观, 展示社会文化, 促进交流。 (4) 充分考虑景观生态性与观赏性、经济性, 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影响要素
(1) 环境因素。植物景观与建筑景观、道路景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共同承载人们在交流空间内的活动。 (2) 需求因素。人是交流空间的使用者, 心理上要求包括自然舒适的景观环境和自我安全感的实现。交流行为主要体现为休闲娱乐行为和邻里交流行为。
3 交流空间中植物景观现状特点
居住区交流空间规模不同, 形式丰富;交流空间功能不全面;植物种类的选择方面, 植物地域性不足;植物组合简单, 轻视视觉观赏角度, 品种单一, 忽视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维护存在问题, 养护不到位, 景观效果及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4 植物景观的营建措施
4.1 建造功能合理的景观空间
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活动空间的需求不同, 按照年龄段的划分, 可将人群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儿童。植物景观的营建要考虑各类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4.2 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空间、界定空间
当今作为边界作用的植物景观, 多倾向于半开敞式的类型, 整齐的植物组成清晰的空间边界, 方便人们进出, 同时为人们提供可以停留的交流场所。乔木和灌木都是界定空间的主要植物。明确的边界环境, 在保证空间完整的同时构筑适合人们需求的安全空间。在交流空间的周边, 利用植物的形态、高度和植物之间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 通过不同植物的高度、冠幅, 可以体现各空间的安全感和私密程度。
4.3 利用植物景观柔化硬质环境
即使是暖色调的硬质环境, 也会给人生硬的感觉。植物姿态优美, 不同形式的组合, 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植物具有形体美和丰富的质感, 柔和且变化颇多, 自由圆润的林缘线给人流畅的感觉, 整齐排列的树种则会强调整体的序列感、整体性。通过植物的特性展示和植物的多重组合, 能够使交流空间更具有生气。
4.4 结合地形, 营造植物景观视觉焦点
配植线形的植物组合, 通过线形的延伸, 引导居民的注意力, 能够形成对居民意识的导向性。利用植物的色彩等多重景观特性, 配合地形高差的变化, 强调交流空间的特征。植物的景观效果通常通过组团来实现。植物组团拥有不同的品种和多层次的构成, 不同的植物组团、季相变化、林冠线、林缘线, 使植物景观成为视觉的焦点, 具有醒目特色的植物组团, 能够取代硬质小品, 成为标志性景观, 增加空间可识别性。
4.5 地域性植物种类的选择
作为一种环境整合手段, 植物景观的营建在相当程度上起到突出展现地域人文风貌的作用, 对于展现人文环境、烘托场所精神有着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性, 突出色叶树种、开花树种的种植, 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特色植物组合。同时, 充分考虑绿地生态效益和物种多样性, 植物品种适地选择, 营建优美丰富的植物景观。
5 结论与讨论
构筑居住区交流空间的植物景观, 通过对现状资源的筛选、浓缩并且提炼, 营造特色的文化景观。营造交流空间时, 结合人文环境的基调, 根据既定基调营建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加强交流空间细节的设计, 从空间的色彩、尺度、完善功能出发, 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通过植物景观的营建, 充分发挥小区交流空间的凝聚力, 感受空间私密感、安全感, 体现空间荣誉感。这是维护和谐居住氛围与友善互助良好邻里关系的前提, 是植物景观努力改善的方向。
摘要:分析已建成居住区内交流空间植物景观特点, 从影响居住区空间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入手, 分析人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探讨人性化的交流空间中植物景观如何营建。
关键词:居住区,交流空间,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丹麦]杨·盖尔著,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创造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集聚化增强。城市中的传统住区由于外观、密度、功能或者结构等方面无法适应城市发展或者现代人对于居住条件与环境的要求而被推上更新的舞台,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角。但是,更新后的传统住区却往往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造成更新后住区千篇一律的面貌,同时也失去邻里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和睦的关系。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住区更新的目的是什么?住区并不是徒有其形的物质实体,而是居民生活的载体,并为居民的居住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这些场所就是住区的各种空间。住区的空间大致可分为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种,住宅空间满足了人的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而公共空间才是住区的精华和本质,是人的生命空间,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空间,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因此,在城市传统住区更新活动中,吸收传统住区中公共空间的精髓,创造富有特色和活力,充满人情味和吸引力的住区公共空间是传统住区更新后特色和活力再现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及其人文内涵
2.1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
北方地区的四合院作为汉民族居住的典型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住宅方式差别迥异,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那就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我国大多数汉民族的居住方式或多或少可以说是这种“四合院”的形式或其变种(图1)。以四合院为基本元素,组合排列出来的传统住区往往形成了城市道路—胡同—院落—住宅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这一空间结构体系中,胡同和院落成为住区内主要的公共空间,担负着交通、交流、交往等多种功能,是形成生活的地方,并以其尺度和线性设计集中了人、事于其中,促进了步行交通和人在户外的停留。
此外,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不强调大面积的中央式布置,而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根据人流路线和行为规律,提供尽可能多的交往空间。这种手法与现在的居住区规划抛弃传统按等级配置绿地的方法,淡化居住区和小区中心绿地,强调庭院绿地的手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特质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传统住区的公共空间是实用且复合的,能满足多种功能;
(2)传统住区公共空间是方便宜人;
(3)传统住区公共空间都与使用者有内在的关联。
2.2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内涵
居住方式受文化的影响。我国四合院式传统住区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传统住区的空间意识,“在于把宇宙概括为象征模式置于人的起居生活中。庭院空间的联系,不是数量的增加,是空间的流动和气息上的延伸、融合贯通。其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不是互相独立,而是内外相生,空灵渗透的,让人感受人与天的内在通融气息,体察人与世界的‘参赞化育关系’。”正是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本主义精神使我国这一传统的住宅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
虽然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住宅的形式也产生了变化,但是居住形式对人们心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现在城市中单元式住区经常被认为单调呆板,缺乏自然气息和人间烟火味,实际上也是长期以来人们潜意识中所形成的公私分离的空间意识的一种反映。
三、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创造——以沈阳铁西区工人新村为例
沈阳铁西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在两年内共建筑了133栋楼房,建筑面积达到20万余平方米,可容纳25000余人口居住。随着铁西区的变迁,工人新村面临新一轮的开发,在此背景下,对工人新村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3.1工人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发展
1953年工薪新村建设时期,工人村周边环境视野空旷,其北面为棚户区,其东、南、西皆为空旷的菜地。在如此视野广阔的大地上,工人村的大尺度院落空间可以想象经由内外,很可能显得局促。院落与外界相联系的小路以“井”字形在院落中布置,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是无障碍的、自由的,其院落文化是西方的。在50年代这种居住区院落空间形式是新鲜的、未有过的。院内树木繁多,种类多样,人行道两侧栽植了修建争气的榆树墙。周边布局建筑组织的错落有致,庭院内空地亦设有游戏设施及建筑小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区人口的剧增,政府对工人新村进行了大量改造,对原有的三层建筑加建至四、五层,在院落中也插建了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六层板式单元房,这种改造虽然提高了居住密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也完全破坏了工人村院落的空间秩序。(图2)
现在的工人村,不但内部发生了变化,其周围也矗立起一排排楼房,造成内外空间也形成了相反的变化。原有的大尺度院落空间显得空旷而外部空间则变得拥挤。院落内已不是绿树成荫,有些成为修理汽车的场地,有些被临时铁皮房、经营游戏设施的小贩所占,院落空间不再存有强大的凝聚力而变得散乱无章。
3.2工人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工人新村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院落及环境在此期间也因多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建筑不仅存在设施老化的问题,而且安全性也有一定的隐患,院落空间环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问题。
其中院内道路条件较差,多为土路,排水条件亦不好。如遇雨雪天气,院内道路泥泞对居住环境直接造成影响。院内自行车设置不足,管理落后,导致自行车随处乱放。而院内设施的严重缺乏也表现在晾衣架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上,多数居民把衣物等晾晒于树杈上,或在树木间拉绳。有的院落内,居民在房前另围小院,且形式杂乱,破坏了原有格局。原有院落内的花坛、凉亭等设施也有多处破损,至今未见修复。(图3)
在工人新村常见的现象是,不论男女老少都愿围坐在单元门口或楼边树荫下消磨时光。院落聚集的人多了,而院落却变小了,设施亦不全,这就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上世纪90年代末,工厂工人大量下岗,其人员去向在工人村中亦有明显体现。建筑底层沿街都变成商业网点,路边沿街摊在早晨八点至夜里九点一直占据道路。冷饮店、烧烤店露天设置在路边。院内充斥着诸多的理发店、游戏厅、食杂店等临时铁皮房。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休憩、交流,而变成了经营、买卖。这种无序的行为不但破坏了院落的秩序,也为工人村自身带来了噪声和视觉污染。
因此,工人村的改造不仅要创造社区文化、凝聚力,还要更好的规范人的生存行为,去为经营者提供多样化、多空间的发展余地,还居民一下舒适的院落空间。同时,还应考虑历史传承和城市记忆,保留一处完整的院落,提供人们对历史的纪念和回忆空间。3.3工人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利用原有的良好的城市绿化带与劳动公园的绿化系统,并增加院落绿化与居住区的水体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自然过滤系统,以及加大与加强院落北面建筑的层高和封闭感,以阻挡北风,降低院落南面建筑的层高并使空间成为开发形态,引入西南风,用以调节院落微气候,降低空气污染程度。(图4)
通过“院落元素”的多种组合,形成多样化的院落空间。不仅打破原有空间的呆板,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动空间,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或交错布置或相互围合,以半封闭空间来形成焦点的滞留,以半开放空间的联系来进行空间的交流。新的院落空间形式丰富了整体居住空间。
I区作为工人村的中心绿地与老人公寓院落其设计不是隔离老人使其停滞于旧的空间时代,在老人公寓院落中设置完备的服务设施,不仅为老人提供服务,还可为其他院落的居民以及外来者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使其不仅成为老人们聚居德尔院落,也成为周围居民休息放松的一个“公园”。
在院落的改造设计中,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提出一个建议。可在新的院落空间中多设置便民服务设施,以便人们可以便利地就近得到服务,亦为经营者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经设计后的院落中商业服务性建筑,亦因建筑其自身的造型与其自身的功能性,成为院落空间为人们提供的视觉焦点与行为滞留场所。从而丰富居民生活空间的同时创造社区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传统住区更新的关键要点在于能否恢复更新前的活力和精神,而这种活力与精神又存在于传统住区的公共空间中。因此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塑造是规划者应注意的重要节点。归纳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结合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心理特点,创造适于交往、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和蕴藏在其中的人文内涵,并结合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改造实例,探讨我国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创造的途径和要点。
关键词:传统住区,更新,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篇9
人们在公共空间里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丹麦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把公共空间中的这些活动简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多少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学生上学,教工上班等。一般地说,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它们的发生,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而与功能空间如居室、教室、办公室有密切关系。自发性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包括散步、观望、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的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这些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的物质环境。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性活动是由另外两类活动发展而来的。人们处于同一公共空间倘徉、流连以及日常的活动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使人置身于众生之中,耳闻目睹人间万象,体验到他人在各种场合下的表现。这种耳闻目睹的“视听接触”与其它形式的接触相互关联,它们是从最简单的、无拘束的接触到复杂的、积极参与的社会性的交流这一整个社会性活动系列的组成部分,这种组成部分称为交往。
社会愈发展,交往愈频繁,相互依存愈强,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人际交往已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否则就会落后,就会倒退,为时代所抛弃。睦邻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是具有一定凝聚力的集体能量,依靠这种力量,无形中加强了居住环境所必须的集体的防卫能力,对社会的安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良好的室内外交往空间,有意识地创建有利于各种交往的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交往空间就是为人们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所提供的场所、环境。布置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交往空间具有协调性、方便性和亲和力、吸引力,人们特别是离退休老人闲暇时间多,在居住区散步,希望和人聊天,人们也喜欢有几家亲密的邻居可相互来往,交流情感。
2 居住区交往行为模式
2.1 老人行为活动模式
老人在居住方式上有两类:一为与下一代同居,其中以单身老人为多,求得互相照应,一为老年夫妇与其子女分开而单独居住,求得两代人双方生活活动的自由,并保持节假日的亲切来往。
老人日常行为活动规律为:
清晨——锻炼身体(多数喜好小群人聚集健身,互帮互助,交谈交往,项目主要为气功、太极拳、或者长跑、老年迪斯科)或溜鸟(部分老人)或买菜(部分老人)——回家——家务或外出散步休息。
下午午睡——外出会友或在家休息、家务——晚间看电视、早睡。
2.2 中青年职工生活模式
中青年职工均为双职工,工作忙碌,家务事多,上下班制,时间比较紧张,相当多居住地点与工作地点距离较远,交通工具多为自行车、摩托车,中午不回家吃饭,也有乘公共汽车上下班,时间常得不到保证,生活紧张单调,业余活动不丰富。
其每日行为活动规律是:
清早——早饭——骑车(或等公共汽车)上班(或同时送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
下午下班(或同时接孩子、或买菜)——回家——做饭、忙家务等。
晚间:家务、阅书报、工作、辅导孩子功课或看电视等。
据此,考虑到上下班时间紧张,菜场距离住处应该近便,有一定的容量和室外销售场地及停自行车(摩托车)地方,从工作单位返家可顺道买菜,居住区内应设托儿所和幼儿园以解决上班带小孩到单位入托的麻烦。住宅门前应有较大的使用方便的自行车存放场地。
2.3 青少年行为活动模式
青年指一般未婚青年,分学龄期青年(大、中学生)和在职青年、社会青年等。
青年学生一般比较文静,女青年则更爱静态的活动。目前青年人爱交往,访友及小型聚会,观看球赛,听音乐,游泳,跳舞,看小说等,部分女青年帮着做家务,部分青年学生喜欢在宅间绿地或组团中的集中绿地荫处看书,女学生为多,在职青年特别是社会青年、个体户青年等更热衷于交友聚会、打牌及喝酒。
从某种程度讲,青年的交往比成年人要多,他(她)们有较多的业余或课余时间,室外良好的空间环境,是他(她)们就近交往谈心的合适场所。居住小区中设置俱乐部,青少年图书馆、健身房等可以提供青年人有兴趣的活动场所。
少年好动,兴趣面广,涉及范围大,爱三俩聚集打闹游戏,攀爬雕塑小品,在草坪上踢球,甚至表现出破坏性的恶作剧行为,如用橡皮弹弓射击路人,打破窗玻璃,摘花,涂画墙壁等。
因此居住区内的小品雕塑的设计布局最好能防止攀登爬越,如放置水池中,小品周围围以刺叶针叶植物等方法。小品雕塑等本身的造型花格等不要给攀爬创造方便条件,宅间道路、铺地、草坪、桌凳等应创造条件让青少年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如下棋、读书、打羽毛球、打康乐球、交谈、踢键子、跳绳、作操、跑步及至爬高上低等等,建立有关活动场地、设施与器械。
目前居住小区中缺乏少年活动场地,多数只是比较正规的庭园、小亭、休息廊等,不符合少年的特点,最好留有比较开阔的场地。
2.4 儿童行为活动模式
儿童的活动特点有同年龄的聚集性和季节性、时间性和“自我中心”性,在游戏时通常不注意周围经过的车辆和行人,儿童还有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生理、心理、体力等多方面差异而表现不同的游戏行为,如1岁至3岁左右的幼儿多为静态型游戏,单独或和父母、祖父母等在住地附近玩耍,家长多希望他(她)在家中自己的身旁玩玩具,以便随时看顾;3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则喜好动态型游戏,跑、跳、爬、玩千秋木马,玩砂子等,并爱三三两两一道玩,玩耍场地仍多在住处附近。有些家长不放心儿童外出玩耍,而“栓”在身旁,让他(她)主要在室内方厅、卧室、阳台等地玩,这是封闭式的,部分家长则让儿童在可能情况下,与其他小朋友在户外一道游戏玩耍,是开放式的,这除了家长认为从小培养儿童好群开朗的性格外,与每户住宅面积过小,室内没有游戏玩耍的场地有关。但室外玩耍场地应便于家长看得见和好召唤。活动场地位置和出入口要设置恰当,避免发生交通碰撞等事故。
学龄儿童包括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儿童是好动的。而且爱几个人一道玩,并开始有性别差异,女孩子喜欢跳橡皮筋、踢键子、跳房子,男孩子喜欢捉迷藏、打弹子、爬高上低等活动,他(她)们可能在宅院、组团内追逐嬉戏。也会自动去找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远离父母的视线,摆脱大人的约束。男孩子更加明显,也表现得更顽皮。环境设计上要注意儿童好动、爱与外界接触,追求新的环境刺激等心理特点,为儿童户外活动及智力、性格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由于儿童一道玩耍,家长又可聚在一起照看交谈,或同去幼儿园、小学接送,或同时带领儿童至儿童乐园,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交往促进了家长之间的连系交往。
3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
居住区交往空间可分为:私密性交往空间(户内交往,主要在卧室空间)、户际交往空间(是一种邻居之间的交往,可在户内起居室、栋内平台、廊子或室外场地进行)、栋际交往空间(宅间公共活动场地)、组团际交往空间(组团公共活动场地)、小区级交往空间(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设有商业、饮食、服务、文娱等设施),这些都是居民交往的社会途径。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应该依据居民行为模式进行。
3.1 老年人活动场地
在距住宅不远的绿地休息地带,居住区街边游园等均为老年人早晨喜欢去锻炼身体的场所。老年人的健身项目基本上为三类:气功及太极拳、老年迪斯科舞及保健操、散步和跑步。在锻炼特点上主要为个人、几个人和小群体的锻练,因此某些场地需能容纳二、三十人集体锻炼,良好的、平坦的铺地、草皮和大树下、长青灌木丛前是理想的练功场所。部分老人携带鸟笼来游园溜鸟、赏花和交流养鸟经。老年人健身场地周围应配置一些凳椅等简单设施,并和周围的环境景点联系起来,锻炼场地位置应当方便顺当,因部分老人是健身与买菜结合的,环境布局应使老人们感到方便而有乐趣。
居住区附近或居住区内设置小游园、街边绿地等,可以吸引许多老年人。一般退休老人有怕孤独、怕与社会生活隔离的心态,他们喜欢聚在一起休息交谈,向阳且背有所倚和面向有趣的生活场景的地方常常吸引他们。因此居住区休息场地,老年人使用较多。他们活动的特点往往具有恒久性、聚集性、时间性和悠闲静态型,也有带孙辈儿童出外玩的。绿化和坐凳、小桌等配置成优雅的小空间环境最受欢迎。老年人与儿童的游戏活动场地靠近布置,结合处理,也是一种较好的发式。
看报、交谈、打扑克牌等以男性老人为主,要有集中而方便的场地,配以小桌凳,其中部分打扑克或下象棋,相当部分人则围观,而且经常坚持看到底,也是一乐。晒太阳,交谈及看报场所最好背后有墙栅等为依托,环境气氛好;做轻松家务活如针线活、织毛衣、带孙辈玩等,则以女性老人为主,她们也爱聊家常,并带有聚集交谈的随意性,场地应来去方便。
3.2 青少年活动场地
在距住宅不远而对住宅内居民没有干扰的场地可以在统一布局下,设置个别球场或有铺地的场地打羽毛球等。如广州东湖居住小区内布置球类活动场地。
现代青少年爱好广泛,兴趣多样,除体育活动外,音乐弹唱、各种类型的舞蹈等都是他(她)们喜爱的活动内容,他们的行为上时常带有随意性及至破坏性。
居住环境中的一定场所设置是受青年人欢迎的。南京光华园小区中央设置480平方米的青年广场,为增加空间层次,把广场标高提高1.5米,利用它做成五级半圆形看台,利用小区人口照壁的背面作为音乐台的发射墙,广场用彩色地砖砌,围以花槽,是青年人夜晚纳凉和文娱音乐活动的理想的空间环境。对老年人和儿童也是很好的活动和休息场地,是小区居民,邻里的交往中心,可以观赏露天电影和青少年文娱节目等表演。
3.3 儿童游戏场所
3.3.1 随意性场地
儿童活动的随意性强,喜爱攀缘、钻洞、玩水、玩砂,在宅前宅间布置适当场地,包括铺地、假山叠石、树丛及供玩耍活动的梯、架、环、台阶、砂坑等,可吸引儿童。
3.3.2 儿童乐园
儿童游戏场是住宅群空间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游戏场占居住绿化定额每人1-2平方米的1/5~1/3,即平均每人0.2~0.6平方米。以小区为单位集中设置儿童们喜爱去的地方,场地与小区环境有适当的围隔由居委会及退休老人负责管理,集中的儿童乐园有多样化的儿童活动器具,去玩的儿童多,气氛热烈,出租玩具,收费低廉。深受儿童和家长的欢迎。从管理及使用上能量大限度地发挥场地及设施的使用效率。如上海杨浦区居住小区中的一些儿童乐园。家长带儿童去玩,也是家长们相互攀谈的机会,很有意思。
社会学家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条件有四:(1)人口同质;(2)共同利益;(3)交往空间;(4)适量信息源。其中,前两条是主观条件。在商宅社区里,住户组成复杂,行为选择多元化,在社区内的交往是以保证私密性为前提的,从亲朋密友到陌生人交往程度由高到低,环境的设计应兼顾各种程度的交往,而不应只强调强度交往。低强度接触也可能随参与者的意愿发展到高层次,而提供适宜的交往空间是这类接触的必要前提。
因此,环境的支持,心理的支持和交通的便捷是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根据人们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活动的特性进行设计,使各类活动各得其所,因而设计中要处理好诸如巧妙的空间过渡、明智的位置选择、适当的距离安排等的问题。
住区空间 篇10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发展正从满足温饱过渡到舒适生活,人们需要更有品质的生活享受。高层住宅通过提高建筑容积率和降低建筑密度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土地价值同时,获得较大的绿化居住环境,成为在现有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下提高居住品质的一种理想途径。
1 传统多层住区环境的“软肋”
在计划供应、福利分房的时代,人们只要求有得住,不可能要求住得好,何谈景观、视线、居住环境质量等问题。所以,多层住宅适应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成为中国城市住宅的基本词汇,构成千篇一律的城市住区形象模式。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有了一定的消费实力,对居住质量要求更高,同时工程技术、设备与材料也有了更大范围和更高标准的选择余地,此时,多层住区尤其在环境方面的“软肋”日益凸显,成为催生住宅高层化的重要原因。
1.1 绿地是片段和割裂的
由于开发密度的限制,多层住宅的绿地率勉强能达到25%的临界线。有限的绿地在实际使用中还被建筑物、车行道路等切割成条条块块。绿化空间被挤压成片断,零碎不堪。(如图1)
1.2 绿地均好性不平衡
多层住区由于受住宅间距限制,只能通过集中的公共绿地来满足住户对景观与户外活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邻近公共绿地的住户可以早晚欣赏到这绿地美景,而其它远离绿地的业主,不能真正的享受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公共绿地设施使用上,有些远距离的住宅楼使用非常不便。(如图1)1.3私家车剧增的二次破坏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多层住区由于受用地的限制,无法解决大规模停车的问题,往往出现在休息日,整个住区变成停车场的现象。而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又以牺牲绿化景观带为代价。
2 高层化住区的“利器”
高层住宅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应运而生。它很好的解决了人们对高容积率住房和高品质环境的双重需求,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弥补节地与高产,集约与共享等之间的诸多矛盾,成为当今高层住区设计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
2.1 垂直发展,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加绿地空间
住宅的高度增大,建筑占地面积相对多层大大减少,一般高层住宅的绿地率都能达到35%以上。同时建筑楼间距加大,其宅前绿地面积大于多层住区,使得绿化空间大有可为,两三幢高层建筑就可以拥有一处组团绿地。
2.2 地下空间的开发,解决了停车的问题,也减少了机动车对整体居住区的影响
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走立体开发的道路,科学和适度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可把一部分对阳光、温度、环境要求不高的小区功能,放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又可使各种车辆的停放管理科学化、集中化,能避免多层住区内车辆摆放杂乱无章、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小区整洁、安静、郁郁葱葱,充满安详、融和的生活气息。
2.3 建筑楼间距增大和底层架空,更利于采光通风
高层住区可获得较大的楼间距和实现底层架空,从而提供了更好的采光和通风,住区环境大大改善。同时,在景观塑造上也可以使用一些地形处理和大规格的植物品种,使得竖向设计上可以更加丰富,而不必像多层住区担心对建筑物的遮挡。
3 高层住区景观空间理想图示
人类的理想景观深藏于内心深处,它与现实的景观追求和偏好有着一定的距离,它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选择、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景观结构。从漫天飞舞的房产楼书上,充斥着的“花园”、“步移景换,户户有景”的字眼折射出民众对理想的居住景观孜孜以求。高层建筑摆脱了以前多层住区的诸多限制,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逐渐接近理想的景观需求,以下是对景观空间营造的几点探索。
3.1“破”与“立”
多层住区布置多成兵营状,是刻板的形象,而高层住区的布置打破多层住区以公共绿地与宅间绿地结合的层级制的设计,空间布局更加自由、流动,形成相互融合的整体式的景观空间,在这个整合的景观空间中,绿地是开放的,边界是模糊的;多层住区由于用地所限,建筑和环境是挤压的状态,绿地被建筑挤压的苟延残喘,零碎不堪,而高层住区突破多层住宅以建筑为界面围合、以绿地围绕建筑的模式,这种方式反之,使得建筑坐落花园之中;同时强调组团绿地均好性与空间亲切感,建筑与环境拥抱的状态,友好,自然和谐(如图2)。
归根结底,这不是量变的问题,而是景观空间规划思路的转变——从建筑群中点缀景观走向景观中合理布局建筑。
3.2“行”与“停”
众所周知,多层住区以建筑与道路网构建层级分明的枝状空间结构,道路层级序列清晰,与建筑环环相扣,它的优点是空间次序分明,缺点是人车混行,相互干扰。高层建筑突破空间的层级制,建筑与道路的图底关系单纯,之间的咬合关系并不精准,建筑、道路、景观呈现隐形、含糊、复杂的空间结构。
其在“行”方面有很多更优的选择,更优的“行”进方案与停驻点结合的思想,将使我们塑造出更加自然和谐的环境。
3.2.1更加彻底的人车分流。
地下停车空间的开发,住区的机动车车行路线和地下空间直接接驳,一些高层住区实现了车至入口即下地下车库的要求,整个社区内全部的无车化,而满足消防需要的通道全部隐藏于绿化景观之中。
3.2.2步行系统与停驻点。
现代高层住区隐形消防车道形成内部的主要步行干线,建筑作为最关键的停驻点,步行主干线不需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机动车行,可以委婉曲折,形成步移景异,而建筑在行进的线路上若隐若现,达到混沌自然的美学效果(如图3)。
3.3“游”与“憩”
高层住区空间间距开阔,绿地内形成丰富多彩的园路系统与游憩点,是高层住区特有的景象,可以与一般的公园绿地媲美。很多高端地产项目,如星河湾等,在景点设计上,精雕细刻,无所不用之极,以至被诟病“过度设计”。但是合理的通过规划二级、三级园路,组织景点,增加了大型组团绿地景观丰富度。相对于多层住区的空间限制,除了公共绿地,其他边角地是无景可造,高层区应将多重景点设计与复杂的园路系统控制在合适的限度范围内。这样既可以满足居民休憩的功能,又具有让人愉悦的景观体验(如图4)。
3.4“平”与“坡”
现代高层住区都伴随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空间解救了地上空间,但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开发,带来绿化种植覆土的问题。通过对竖向空间的设计,形成坡度效果的特色。具体做法是;内部环路与园路紧贴地下结构顶板,以路为中心,向两侧有节奏的起坡,最终形成绿谷的景观效果(如图5)。这样既解决了绿化种植、排水引导的问题,又形成了丰富的竖向景观空间。
3.5“上”与“下”
现代高层住区往往都是立体开发:底层架空,地下开挖,有些是一层架空。这种上中下之间的落差,设置一系列景观节点或元素,并将其串联起来,构成多层次的立体观景效果。现在设计的手法很多样,可以是上下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或山石堆叠,也可以使用自然变化的水景,或植被配置的变化设计。(如图6)所示,通过跌水,山石,绿化等元素,形成地下天井与地面组团绿地有机融合的景观。
4 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多种功能需求孕育了高层居住区,其景观空间突破了传统多层住区那种限制,与居民生活相渗透,容纳更丰富的功能,塑造了更具特色的景观体验。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上几点对景观空间营造探索只是我们对理想居住景观追求的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前进,将会涌现更多新的理念、方法、实践,推动人类在理想居住景观方向上的前进步伐。
摘要:高层化是当前城市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多层住区与高层住区的多方比较,探析高层化住区空间环境的特点。本文重点从空间布局、道路组织、游线与景点的贯穿、竖向空间的变化以及立体空间的塑造等方面阐述了高层住区景观空间营造的设计可能性。通过理性经验总结,给予实践工作以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高层住区,景观空间,造景
参考文献
[1]赵衡宇.高层低密度住区环境设计研究[J].浙江大学.2007(10)
[2]杨芳绒,何知秋.地下车库对住区景观建设的影响及防控对策一以郑州市紫荆尚都小区为例[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12)
[3]翁奕城.上海高层住区环境的优化[J].城市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