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

2024-08-23

居住区规划原理(共9篇)

居住区规划原理 篇1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 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快速城市化推动城市新区和近郊地区的土地开发。在此背景下一批大型居住区悄然出现。大型居住区目前一般指占地面积大于50万m2的居住区规模, 今天的大型居住区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范畴。大型居住区的出现, 对解决快速发展的城市居民的住房要求起了重大作用, 但从建设实践看, 大型居住区的开发建设也是区域性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将大型居住区设计成为城市的新亮点, 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 继而带动城市更加合理快速的发展, 就成为建筑师、规划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郑州市“‘新密东城半岛’居住区规划”, 就是针对城市新区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典型实例。

1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新密东城区, 距郑州市区约30min车程。与青屏山公园山水相连, 风景优美。西邻3个主题公园, 东接云蒙山水库。规划用地51.3公顷, 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0.4万m2 (见图1、2) 。

2 设计理念与实践

2.1 以市场为目标的策划思想注入到规划设计中

大型居住区具有开发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大的劣势, 这决定了大型居住区开发不仅需要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 还应加强策划。通过对市场的正确把握、预测、明确产品定位;通过对人口细分、行为解析确定目标客户;通过细心选择产品类型、精心规划布局, 使居住区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合理的分期建设, 在一期中设计了所有户型, 使前期的产品经过了市场考验, 可以及时调整后期的产品, 使投资的风险减小 (见图3) 。

本项目前期根据克尔瑞集团、盛励机构对市场的多轮市调及分析, 发现当地购买力不足以消化本项目所有产品, 因此客户定位不能局限于当地人群, 必须考虑外来购买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中高端人群更加关注项目产品的本身和区域未来发展潜力, 而中低端人群更加关注一般生活问题, 购买成本和生活成本。由于项目距离远, 配套缺的劣势无法回避。因而决定将该项目的潜在客户放在中高端。充分考虑中原居民习惯及特性, 利用自然条件打造生态绿化景观。在智能化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全面提升, 引入高端物业管理模式, 将本项目建设成中原地区稀有的生态坡地综合性高端社区。

2.2 将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注入到规划设计中

绿色生态设计理论, 主张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对社区科学布局, 对区内自然资源实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将社区建成湖光山色, 为居住者提供健康、清爽宜人的居住环境, 体现以“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主义追求。

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现状用地以丘陵地为主, 北侧靠战鼓山。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 尽可能地尊重现状地形地貌, 保持场地山水呼应的风水格局。首先对该设计范围内场地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利用GIS技术对现状地形进行高程分析、坡度分析 (见图4) 。通过科学分析, 现场勘查, 充分利用南北的高差, 顺势就势, 让建筑从坡地里生长出来, 营造北高南低自然起伏与参差错落的视觉美学感 (见图5) 。结合地形, 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 解决好场地的排水设计。将绿意由中央绿带, 绿化次轴、绿化公园、组团绿化乃至宅间绿化渗透到居住环境的每个角落, 达到“均好性”与“参与性”的统一, 使人居绿意有机交融、营造生态背景下的良好的人居环境。

2.3 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Transit-Oriented-Dovelopment) 模式”注入到规划中

一般城市干道间距是700~120m左右, 再加上次干路和支路形成的路网, 限定了城市的各种用地规模。大型住区使得城市道路不能穿越其中, 对城市交通的通畅和便捷起到阻碍作用, 降低了城市整体的运行效率。所以大型住住区规模化的内部经济性正是以城市的外部不经济为代价。此外, 城郊住区与中心区的大量通勤人流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TOD模式的最根本目标是创造出一个社区能够支持的公共交通, 为了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出行, 社区必须位于公共交通的步行距离之内,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 将区内的主要干道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有效衔接, 积极引入城市公共交通。并以公共交通站点的间距尺度划分居住组团。保证每个组团出入口步行尺度内即有公交站点。同时道路细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步行者的使用要求:减小街道的转变半径, 强制汽车减速, 以利于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开发道路景观减少街道的宽度;完善道路上的缓速和分流装置 (见图6) 。

2.4 将“大混居, 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注入到规划中

所谓“混合居住”, 就是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体, 以自己实际购买力为前提, 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 和谐相处, 优势互补, 共同生活生存的一种居住模式。美国著名建筑评论家简·雅名布斯在其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 城市的本质在于其多样性, 城市的活力也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就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在快速城市化加速各种矛盾的今天, 更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规划设计中在用地布局上考虑居住、商业、娱乐等功能进行混合布局, 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居住生活和富有活力的社区节点。在居住组团规划上形成“大混居, 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 (见图7) 。这种居住模式的优点在于:高层、花园洋房、公寓、联排别墅等不同类型住宅独立成块, 保持了各群体的相对独立空间, 又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布, 有效地促进了不同特性居民间的接触和交往, 为打造和谐, 活力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将“复合开发设计理论”注入规划中

地处新区的居住区, 周边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一般较滞后, 居住区的配套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内部自行解决。复合开发设计理论的提出, 是将房地产开发与居住者生活中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的高水平综合规划。本次规划中除了设计类型丰富的住宅产品外, 还规划建造各类商业设施, 休闲设施, 健身设施, 超市等, 成为一个集居住、休闲、健身、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社区, 可实现居住、休闲、购物、运动、上学、交友等多种功能。同时生活配套设施与住宅同步建设, 社区功能不再只是商与住的简单分化和拼凑, 而是成为居住与工作、商务与娱乐的复合互动 (见图8) 。

3 结语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城市新区中大中型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因而希望以建筑师的探索和努力, 给城市、社区与生活带来活力和生机, 赋予城市系统以长久的生命力 (见图9) 。

摘要:本文通过郑州市大型居住区“新密东城半岛”工程规划设计案例, 从以市场为目标、绿色生态、公共交通导向、混合居住模式、复合开发等五个方面, 阐述了规划设计理念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大型居住区,设计探索,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田野, 粟德祥, 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住区研究, 2006 (4)

[3]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国外城市规划, 2002 (2)

[4]黄一如, 王鹏.居住社区规划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工具.城市规划汇刊, 2003 (3)

居住区规划原理 篇2

一、采暖居住建筑的主要特点

统计显示,在居住建筑中住宅大约占92%,其余的为集体宿舍、招待所、托幼建筑等。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供人们昼夜连续使用。所以这类建筑常对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室内都设计安装有采暖设备及通风换气装置。在冬季按我国现行标准,冬季室内温度要求达到16~18℃,高级别建筑要求达到20~22℃。从建筑尺度上看,居住建筑层高一般为2.7~3.0m,开间一般为3.3~4.5m。住宅建筑中人均占有居住面积约为7~8㎡,占有居住容积18.2~20.8m³。城镇居住建筑以2多层建筑为主,大城市中有一定数量的中高层住宅。近年来由于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城镇新建居住建筑物体形系数有变大的趋势。有数字表明,在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体形系数已从原来的0.30左右增大至0.35左右。

二、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建筑能耗可分成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建筑施工能耗、建筑使用能耗三个部分。在这里主要讨论建筑使用能耗。

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热量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两部分组成。以北京地区80住2-

4、80MD1、81塔1等三种多层住宅为例,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占73~77%,其次为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占23~27%。传热耗热总量中,外墙占23~34%,门窗占23~25%,楼梯间隔墙占6~11%,屋顶占7~8%,阳台门占2~3%,户门占2~3%,地面占2%。窗户总耗热量,即窗的传热耗热量加上空气渗透耗热量占建筑物全部耗热量的50%。

从上述可见,窗户是耗热量较大的构件,是节能的重点部位,改善建筑物窗户(包括阳台门)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我国对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要求所需的换气次数有明确标准,加强窗户的气密性以减少冷风渗透耗量需注意保证室内最低换气次数。使用气密性很高的窗户时应考虑增加主动式排风装置。

从围护结构各部位传热耗热量所占比例来看,外墙最大,其次是窗户,再其次是楼梯间隔(以楼梯间不采暖住宅为例)和屋顶。所以外墙仍是节能设计的重点部位。

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基本原理

采暖居住建筑物在冬季为了获得适于居住生活的室内温度,必须有持续稳定的得热途径。建筑物总的热量中采暖供热设备供热占大多数,其次为太阳辐射得热,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等)。这些热量的一部分会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和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向室外散失。当建筑物的总得热和总失热达到平衡时,室温得以稳定维持。所以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得热,最低限度地向外散热。具体可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有效的组团规划、单体设计,从朝向、间距、体型上保证建筑物受太阳辐射面积最大;

2.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及外表面积和加强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

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提高门窗保温性减少其传热耗热量; 4.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加强供热管线保温、加强热网供热的调控能力。

1、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节能控制装置

我公司从1998年研发至今更新换代三代控制产品,实现在北京首例供热节能改造工程,节能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该控制系统具备气候补偿功能、锅炉联动功能,可以实现分时、分温、分区供热、按需供热,采用了当前供热领域中最先进的节能控制理论,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第三代节能控制产品HTXY—02/03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控制装置,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芯片组成主控制板;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屏,用户界面具有Windows操作系统风格,主控器通过RS485总线与各锅炉控制器进行通讯。

该控制系统有多种运行模式,可以控制锅炉、换热站及整个供暖系统节能运行,并且可以和计算机中央控制,远程控制,网络控制相连接,实现能源集中管理。

该控制系统具备气候补偿功能、锅炉联动功能,可以实现分时、分温、分区供热、按需供热,采用了当前供热领域中最先进的节能控制理论,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该节能控制系统,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被评为北京市节能产品,经政府部门多项现场检测,节能率为22-35%。

2、锅炉联动功能

根据热需求对多台锅炉联动控制、使供热和负荷相匹配,均衡锅炉出力,达到节能效果。

按照以往的运行方式,锅炉启动的台数完全由锅炉操作人员所掌控,锅炉出力不均衡,能耗浪费大。,使用华通热力的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控制装置运行锅炉,就可以科学化按热负荷的需求启动或停止锅炉,既保证了锅炉的燃烧负荷平衡,又避免了锅炉的频繁起停和热量的浪费。比如:采暖初期,热需求量小,1#锅炉)的电动二通阀打开,系统自动启动1#锅炉的小火运行,当天气渐渐变冷,1#锅炉转为大火运行,当室外温度继续下降,一台锅炉运行已经不能满足热负荷需求时,2#锅炉的电动二通阀打开,系统则自动启动2#锅炉运行,最寒冷时,4台锅炉全部启动运行,当天气变暖时,按需求自动关闭4#、3#、2#锅炉,从而达到设备合理运行,均衡锅炉使用寿命,节省大量能源。

3、气候补偿技术

根据气候的变化室内温度供热质量有效地降低燃气消耗,达到节能目的。华通热力集团自行研发的第三代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控制装置的核心技术-气候补偿调节技术,打破了以往人工看天烧锅炉的供水温度恒定的陈旧的运行模式,可依据用户设定的不同的室内温度要求,根据气候的变化和四次调节关系曲线调整供回水温度,当室外温度升高时,供水温度降低;当室外温度降低时,供水温度升高,此过程依据热负荷的需求自动调整,从而使用户室内温度在室外气候温度变化时保持基本恒定,保证供热质量,有效地降低燃气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气候补偿系统由控制器、电动调节阀、室外温度传感器、供回水温度传感器等,加之相应的控制软件所组成,该系统中的四次供热调节曲线属国内首创,取值更合理,控制更精确,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4、分时分温分区供热技术

根据热用户的性质不同,提供不同的负荷控制策略,使系统的供热量与热负荷相一致,实现分时、分温、分区、按需供热。

在一个供暖系统中,热用户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学校,有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家属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车库等,由于建筑物的功能不同,所需的热量不同,供暖时间也各不相同,分时、分温、分区供热技术就是对这些不同的热用户提供不同的负荷控制策略,通过分区调节,使系统的供热量与热负荷相一致,实现按需供热、按时间段供热,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例如:教学楼和宿舍楼的供暖需求不同,白天:教学楼需要高温供暖,且供暖时间要长,而宿舍楼就可以低温供暖,且供暖的时间相对要短;夜间:宿舍楼需要高温供暖,而教学楼就可以低温供暖;图书馆可以按照规定的开馆时间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其余闭馆时间仅需要低温供暖即可;对车库只要提供较低的供暖温度保证汽车的适应温度就可以了。这种分时分温分区的按需供热,既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又可达到十分明显的节能效果。

5、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技术

通过管网水力平衡调节,克服水力失调、冷热不均的现象,使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相一致,达到节能目的。

热力管网在供热系统中完成热的传递,热水经过热力管网将热量传送的热用户,但是由于热用户的性质不同,需要的热量不同,距离锅炉的远近不同等因素,会造成系统中个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的现象,被称之为水里失调,系统水力失调实质是由于系统各环路未实现阻力平衡而导致的,水力失调必然要造成热用户的冷热不均,循环泵系统的电能浪费和锅炉的燃气浪费。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要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在各用户的管网上加装平衡调节阀,调节系统中各用户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消除冷热不均,实现热力平衡,满足各热用户对温度的需求。

华通热力集团把水力平衡调节作为每个运营小区的基础工作,凭借丰富的调节经验和高超的调节技术,通过水力平衡调节,提高了供暖质量,平均节约能源10%左右。

6、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利用燃气锅炉烟气余热使低温水加热,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排烟温度。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一般在150℃-210℃,烟气中有6%-9%的烟气显热损失和11%的潜热未被利用就被直接排放,这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利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使低温水吸收烟气的物理显热和汽化潜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同时冷凝的作用,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CO2和NOX等大为减少,排烟将更加符合环保标准。

华通热力集团在多个运营的供暖项目中,采用了烟气冷凝回收技术,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提高了燃气热水锅炉或系统的回水温度,以及用烟气这部分热量将自来水直接加热为适宜温度的生活用热水,是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

7、热计量及远传收费系统

传统的热计量收费方式是按供暖面积,每平方米收取固定的供暖费,这种收费方式不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热需求合理的支配使用的热量,造成热量的浪费。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90-01

1 概述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2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2)娥娜多姿的 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 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3)在良好的 绿化环境下,組织、吸引居民 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4)居民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5) 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口,有着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作用,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有利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3 居住区绿地的设计原则要求

居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然而要吸引人们到绿地去活动有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可达性。无论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公共绿地都必须尽可能接近住所,便于居民随时进入,设在居民经常经过并可以自然到达的地方。

(2)功能性。绿化布置要讲究实用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最好,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效益。长青的针叶树可以有些,但主要应选择是生长快,夏季遮阳、降温、冬天不遮挡阳光的落叶树。

(3)亲和性。为了让居民在绿地内感到亲密与和谐,居住区绿地尤其是小区绿地一般面积不大,因此必须掌握好绿化和个项公共设施以及各种小品的尺度,使它们平易近人。

(4)系统性。居住区绿地设计与总体规划相一致又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居住区绿地是由植物、地面、水面以及各种建筑小品组成。它是居住区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城市绿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绿化形成系统的重要手法就是“点、线、面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让居民随时随地生活在绿化环境是、之中。对居住区绿地来说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是“点”,沿区内主要道路的绿化带是“线”,小区小游园和居住区公园是“面”。点是基础,面是中心。

(5)全面性。居住区绿化要满足各类居民的不同需求,因此,绿化设施必须要有各种不同设施设置,通过居民室外环境需求的调查,大多数居民的共同愿望是居住区内多种花草树木,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居民使用特点和使用程度,作出恰当的安排。

(6)艺术性居住区绿化必须居于必要的生态功能和优美的环境才能起到应有的功能,否则就难以吸引居民的兴趣,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种、养、管,依靠居民的特点,在节约投资且具有收益的基础上,突出美学观点,使人赏心悦目,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美化功能。

4 植物配置及树种选择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黄栌、西府海棠、紫叶李、紫薇、丰花月季、榆叶梅、锦带花、平枝木旬子、迎春、牡丹。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紫花地丁、金银花、扶芳藤、白三叶、草坪草、铺地柏、常春藤。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郁李、金钟花、火棘、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③季相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泉景——四季花园的四季园以两侧略起的微地形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四季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棣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红瑞木。整体四季园内以云杉及大叶黄杨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5 结束语

住宅区的设计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并融合意境创造,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总体环境,精心设计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的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2001,(5).

居住区色彩规划探讨 篇4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通常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高, 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 城市居民一生中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城市的居住区度过, 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地方。

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已从先前单纯追求数量, 解决住宅有无, 过渡到了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 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 居住区的色彩环境问题也必然为人们所关注。但是居住区色彩规划在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仍属空白, 没有与居住区规划建设同步开展,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 当今社会发展的迅速, 竞争的激烈, 人们情绪也变得浮躁, 个性表现趋于张扬, 并且建筑装饰材料品种的多样, 质量、价格的差异又能够为色彩选择多样化提供更大可能, 所以居住区色彩空前丰富, 色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 居住区色彩多是由个别人的好恶所定, 因此, 污染更为严重。针对居住区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居住区色彩规划进行探讨, 并提出居住区色彩的规划框架。

2 色彩的特征

2.1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

色彩始自光, 色彩的感觉是由于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七种可见光后刺激人们视觉神经形成的色彩信息。色彩系列是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的。色彩构成的三要素既色相、明度 (亮度) 、纯度 (彩度) 。

2.2 色彩美的存在形式

2.2.1 色彩的对比

当两种或多种色彩放在一起时, 相互求助以增强它的相反特征形成的对照现象就是色彩的对比。其中包括色相、明度、冷暖、补色及面积等对比。

对比是色彩运用中的关键, 任何物态或者是颜色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都是从整体中显现出来, 在对比状态下存在的。而我们的知觉也不可能单独地去感受某一种色, 总是在大体中去感觉各个部分。色彩对比过强易使视觉疲劳, 有不安定之感。色彩对比太弱往往会出现灰、闷、单调的感觉。

2.2.2 色彩的调和

不同色彩之间和谐地联结作用就是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是色彩取得均衡、协调统一效果的必要条件。居住区中色彩的调和是居住色彩环境的基础, 是建立居住区色彩秩序的关键。

3 色彩的作用

3.1 色彩的生理功能

缤纷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 直接的生理反应如有冷暖感、进退感、轻重感、华朴感等。一般波长长的暖色对眼睛作用强, 形成视觉扩散, 从而产生膨胀感, 并感觉距离靠近;反之便产生收缩、距离远的感觉。同样明度高、纯度高的暖色给人感觉是兴奋、华丽, 而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平静、朴素的感觉。通常, 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要一种直观的平衡, 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种颜色时, 总是要求它的相对补色, 如果客观上没有这种补色的出现, 眼睛就会自动调节, 制造这种颜色的补偿。如看红色过多会生产绿色残像, 看明色过多会出现暗色的残像, 只有视觉达到平衡了, 眼睛才能减轻疲劳。生理学家埃瓦尔德.赫林曾表明, “视觉物质在中等灰色状况下的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是相等的, 眼睛和大脑只有在中等灰色中才能变得安定”。人眼在中等灰色下也最容易认识色彩, 视觉不易出现偏差。色彩系列中, 中性灰色是生理需求的平衡色, 是视觉最安稳的休息点。

3.2 色彩的心理功能

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中, 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 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刺激产生共鸣就会在人心理引出某种情感。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无时不在, 色彩的心理需求往往对色彩发生更大、更重要的影响。通常在视觉上平衡的色彩能给人一种舒适、平和的心理感受, 适合大面积使用, 而特殊的目的则需要特殊的色彩搭配, 才能满足特殊的心理需求, 如国旗、信号灯等色彩鲜明夺目, 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若是长时间地置身于大面积的特殊环境会有恐慌、烦燥不安的感觉。

4 居住区色彩的构成要素

4.1 建筑

4.1.1 住宅

住宅是居住区的主体, 住宅的色彩选择是居住区色彩规划的核心。通常, 人们把居住区看作家园, 住宅就是人们概念中的“家”, 是人们修养生息的场所。人们把“家”比喻成港湾, 并用“温馨、温暖、轻松、安静”等词汇来描绘以表达内心对家的感受和期待。所以住宅色彩的选择应符合其功能, 造成平和安静或典雅温馨的居住氛围,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

4.1.2 公建

居住区内的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公共活动设施等由于其使用性质的不同色彩选择较住宅丰富灵活。如行政办公建筑应朴素大方或庄重典雅, 商业服务应是丰富、活泼、充满活力明快的色彩环境, 公建是丰富居住区的色彩环境及景观空间的主要因素。

4.2 道路、广场、停车场

道路、广场、停车场的颜色是居住区不可忽视的色彩组成部分, 道路不仅仅是通道, 其本身就是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更是展示居住区风貌的主要渠道。道路的色彩又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及道路标志、信号灯、交通指示牌等颜色, 不同的功能要有色彩差别, 既可增强识别性、领域感、安全感又可美化道路自身。

4.3 绿化

绿化是居住区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居住区色彩中最舒适、最丰富的、最美丽的。对于北方城市, 绿化还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色彩表情和感受。

4.4 牌匾广告雕塑、小品

牌匾广告色彩鲜明, 能够营造繁华热闹的生活气氛, 丰富居住区的色彩。夜晚的霓虹灯、透光彩牌匾亦为夜间的居住区争光添彩。

雕塑、小品是美化居住区丰富居住区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其目的是成为一定区域的视觉焦点并能够整合该区域视觉空间环境, 其色彩选择应突显其设计内涵, 在居住区色彩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5 居民、车辆

居住区流动的色彩, 居民丰富多彩的服装, 路上飞驰的各色车辆都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素质的不同特点。

5 居住区色彩规划

居住区色彩框架构想

居住区色彩体系是由底色、主色、辅色、点缀色组成。

5.1 底色

底色是大面积、均匀、连续的色彩。在居住区色彩调和中起主要作用。底色的纯度 (彩度) 和明度不宜过高, 应平和、朴素, 美丽。生活居住的环境底色应形成安静、温馨、典雅的心理感受既有利于生活休息能放松紧张情绪又可陶冶情操。

居住区绿化有平面、竖向、屋顶绿化等形式, 绿化用地在《规范》7.0.2.3条强制性规定,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所占比例高、覆盖率大、分布广泛, 具有连续性。居住区绿化无疑是居民最为关切的, 逆城市化也说明了人类对绿色自然环境的向往。

绿色的波长居中, 彩度比较低, 属中性色, 是人眼最适应的颜色。绿色是美丽而宽容的, 给人以舒适、平和、宁静的感觉, 象征着春天、成长、生命、希望。对于北方城市, 随着鲜明变化的四季, 绿化也给人以不同的色彩感受。

综上, 将绿化中植物的绿色系作为居住区的底色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5.2 主色

主色顾名思义是体现居住区主体颜色。主色使用量大, 视觉作用大, 所以居住区主色的选择必须尊重其功能, 形成温暖、轻松、愉悦、安全的视觉环境。

住宅是居住区的主体, 从根本上决定了居住区的主色。居住区主色的选择在注重色彩作用的基础上还应综合考虑其地理位置、所在区位、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特点等。并根据住宅的高度、体量选择颜色。

5.3辅色

辅助色, 要有能调和各种色相的能力, 色彩应有稳重、温和、朴素感, 低明度偏暗、偏灰颜色, 既不强调, 也不压抑。其面积不宜过大, 否则会有沉闷、压抑感。

居住区中辅色的载体以居住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为宜。《规范》中道路用地占总用地的10%~18%, 在居住区用地中比例最小。

道路、广场、停车场通常为灰色。灰色是一个彻底被动的色彩, 视觉及心理对它的反映是平稳、安定、朴素的。它不仅不会影响临近的颜色, 而且会使其颜色更容易识别, 视觉不易出现偏差。灰色能起到调和各种色相的作用, 是设计和绘画中重要的配色元素。

综上居住区中道路、广场、停车场的灰色宜作为居住区色彩框架中的辅色。

5.4点缀色

最为跳跃的颜色, 作用是吸引人们的视线, 形成视觉焦点, 给人以兴奋、活泼、丰富之感。点缀色明度、纯度高, 宜选择原色、间色等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 如红、黄、橙、蓝等, 点缀色数量不宜过多、面积 (体积) 不宜过大, 过多的点缀色会打乱色彩秩序, 产生色彩污染。

6结语

事物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居住区色彩规划也会经历从无倒有、由浅入深的阶段, 本文提出的居住区色彩规划框架构想是希望探索一种共性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划思路。

摘要:当前我国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规模每年递增, 居住区色彩空前丰富, 导致居住区色彩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造成色彩污染。分析居住区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居住区色彩规划进行探讨, 提出居住区色彩的规划框架, 抛砖引玉希望同行或相关行业共同努力, 创造有利与居民身心健康的城市居住区色彩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色彩规划,功能

参考文献

[1]小山, 高红等编绘.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1996, 11.

[2]钟蜀珩编著.新编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 12.

[3]珍妮·多比著, 高履泰译.让色彩唱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宋庄居住区规划方案 篇5

3、潮白河组团桥梁命名表6-18-3桥梁桥梁名称平家疃拦洪闸桥跨中坝河位于平家疃村西平家疃拦洪闸北桥平家疃拦洪闸南桥平家疃南桥京平高速跨公路桥平家疃村东南平家疃东桥港北西桥跨老河湾位于港北村北港北桥跨引水渠港北东桥郝各庄桥位于郝各庄附近高马庄桥位于高马庄附近小杨各庄桥位于小杨各庄西任庄桥位于任庄附近(二)采词思路恢复使用部分村庄历史的存量地名和历史地名,体现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根据区域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创意命名,宋庄居住区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宋庄居住区规划方案》。(三)规划名称一览表

1、主干路名称规划表5-17-1南北向主干路西大堤路行宫北街--小神庙街原潮白河大堤改造为公路北寺庄东路潮滨一街--宋庄北二街以位于北寺庄东命名任李路北寺庄段表5-17-2东西向主干路行宫北街以位于康熙行宫遗址北命名小神庙街以村南原有龙王庙命名港北街保留港北村名称潮滨一街以位于潮白河之滨序列化命名

2、次干路名称规划表5-17-3南北向次干路翟里路以位于翟里村命名北寺庄西路以位于北寺庄西命名表5-17-4东西向次干路潮滨三街

居住区规划原理 篇6

关键词:居住建筑;实践性;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基本原理课程,是专业课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原理课程之一。同时,该课程与建筑学专业中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属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反思

1.学生对于居住建筑缺乏生活体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共32个学时,原理部分知识枯燥,信息量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与建筑设计的制度有关。课程未安排设计实践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未参与过项目实践的学生对有些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学生还没有独立生活,未曾亲身体验“人性化”的套型设计,缺少相应的空间感,对于住宅套型的功能、家具的布置以及室内空间常用的尺寸等缺少认识,不能将生活体验引入到学习中来。

此外,学生的建筑基础知识薄弱,低年级学生所做的设计比较简单,往往会忽略建筑技术方面的问题。作品设计中有关设备的布置、节能概念的应用也不够准确科学。

2.课程内容存在地域性,未能与时俱进

课程中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存在地域性,对北方平原的居住建筑内容及实例部分有所侧重,对寒冷地区和炎热地区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及案例讲解较少,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不同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居住建筑设计,如对山地居住建筑等的设计特点的把握。课程中的案例选取有相对的滞后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更新,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相联系。

二、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教学方案

目前,全国建筑类院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1.强化学生的实践感悟

教学中采用学生熟悉的或者国外著名的建筑设计作为案例,进行知识点的剖析,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得到一种理性认识,并受到启发。课程设计中由学生分组进行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赏析,之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选题方式灵活,这样可以更加开阔学生的眼界。

2.重视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1)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该课程不单单着眼于课堂,着眼于理论讲述,网络空间交流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互动的交流平台。有关于实践性的案例,教师通过网络随时传递给大家。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如建筑设计资料集、室内设计资料集、各种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实例以及教师课件中的重点内容。教师选取比较优秀的居住建筑设计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空间体验和认知。在交流平台中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疑答惑,颠覆了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平台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后网上讨论”的教学模式。

(2)建筑作品调查。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针对套型设计部分,引导学生在调研基础上做案例分析。学生在进行外出调研中思维异常活跃,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会记忆深刻。通过调研最新楼盘的经典户型设计,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户型布置、居住建筑的空间设计、家具的摆放,教师及时讲解课程中的有关规范,总结知识点,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弊端。在调研中,教师也是受益匪浅的,有一些精彩的实例内容可以补充到以后的教学中去,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重视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训练项目为大学生科研训练提供基金,以立项方式资助本校本科在读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任务,这样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并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知和了解。结项后,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建筑模型陈列展览,对于开展模型教学来讲是一举两得。

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引导启发,指导学生查阅设计资料,掌握设计规范。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设计能力,强化了规范意识,使居住建筑设计的成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

3.严格考核制度

在以往的考核中,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将平时成绩提高到50%,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各占10%,实践作业占30%,一草、二草、三草也有相应的分数,期末考试占50%。此外,建议考试内容添加注册建筑师的真题内容,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注册考试打下基础。

在科学知识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如何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教学中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完善。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 篇7

1.1 结构

城市功能某种程度的交叉与复合, 可以在信息传递、空间利用、交通效能, 以及丰富生活等方面产生组合化的效应, 以产生高效率。为此, 在做好“传统”居住区规划的同时, 在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时应考虑混合用地, 组构多种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发展单元。

1.2 规模

人类的居住地经历了由自然村社到城市的街区聚落, 再到今日的小区或居住区等的形态演变过程。在城市的居住地, 由城市的结构与区别, 以及社会供应保障系统所提供的设施, 相对独立地形成地域的居住生活单元, 这类单元的内涵构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还在经历不断变异、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2 居住区环境

2.1 基地环境

首先, 居住区内的各种活动应该限制在居住区的生态适宜度之中, 鼓励可再生资料的合理利用, 如废水、废物的循环利用, 减少废物的产出量, 居住区可利用物品的收集点, 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 因地制宜地利用地热、太阳能和风能源, 供给居住区的需要, 维护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次, 生态居住区通过建设生态功能区, 提高环境的自组织能力, 提高居住区环境及其周围的区域环境, 维持生态稳定性的能力, 按照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设计居住区的绿化系统, 在居住区内部或居住区的地域环境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达到人与居住区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协调, 形成互动关系, 满足居民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 现代化居住区中支持基地环境建设的生态原则就必须而且只能在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处理上下功夫, 强调和突出小区的基地环境特征, 因地制宜, 充分研究基地环境的自然生态基础。

2.2 邻里环境

居住区内以住宅为基地, 由住宅布置而形成的住宅邻里环境是居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结合的基点, 也是居民日常生活最频繁地域, 人一生的活动时间差不多过半在此度过。近邻地域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住宅群落的物质环境都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居住心理。对邻里环境的生态性能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 住宅落院空间虽然有限, 却是人们接受自然信息, 感受季节变化最为接近的自然环境, 它是家居生活空间的延伸, 更重要的是它是创建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场所, 因此院落的规划应将其作为小区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生态节点, 由若干住宅有机组合而形成组团。“邻里环境”不单指住宅院落环境, 至少应扩大到组团这一领域, 也就是说邻里环境应包括住宅院落环境和住宅组团两个层次。

(2) 邻里环境对儿童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蒙教育作用, 因为那儿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 它影响少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育。重视教育环境的建设可以说是实现生态型居住区人才素质优化目标的起始点。

(3) 邻里环境的私密性和防卫性是重要的生态性能, 人们对于私密的态度, 更多的是具有文化心理的特征, 而防卫性能则是基于安全的、心理与生理的需要。

(4) 邻里环境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住宅的间距、住宅的布置方式、道路走向、绿化布局等因素进行调节。因此, 在邻里环境建设中追求建筑意境的同时, 不要忽视利用太阳能, 减少能耗, 改善小气候环境, 增加自然气氛和抵御环境污染等生态需要。

2.3 住所环境

住宅最早是人类抵御自然侵害的栖息和蔽护所, 也是人类与环境共生的最早的营建物,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 住宅的功能已经并正发生质的变化, 住宅的功用已由原始的抵御自然灾害的物质功能, 扩展到适应人们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社会功能。住宅已经成为家庭的生活基地, 具有修身养性、养育子女、劳作创作以及隐私防卫方面的综合环境功能, 同时, 也是家人心灵的避风港。无论在自然方面还是在社会与文化方面, 住宅作为生存环境的内涵都大大扩展和深化, 它还直接影响到人的个性养成和生活、文化取向, 所以“人造住宅, 住宅也造人”。

鉴于住宅与人的共生关系, 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更应注重提高住宅的生态性能, 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两方面入手, 提高住所环境的生态质量, 把住宅建设作为人类最具活力和功效的生活空间。

行为是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方面, 对居民行为活动进行探讨, 分析不同类型人群的活动特征, 进而依据不同类型的行为特点和活动规律, 满足居民对各种行为场所和行为路线的要求, 是提高居住环境生态性能的根本途径。

3 对使用者更关注

3.1 老年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 研究和建设老年人住宅是社会的需要,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在一些社会调查中, 众多老人与子女表示愿意住在相邻近的两套住宅。这种“分而不离”的住房意向, 体现了我国传统观念现代化的特色。因而, 向老少户提供两套相邻近的住宅是非常值得推行的, 它既可使父母子女得到相互的关怀照应, 又可减少两代人生活上的差异。

3.2 残疾人

1) 多类型。即住宅要适合居住者的残疾类型和程度, 适合不同的年龄和家庭规模。

2) 与普通居民一起生活。很少有残疾人是从小就致残的。往往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才出现伤残。它给个人与实体环境的关系带来重大变化, 影响个人对住房的选择。残疾人应分布在一般居民区中, 与普遍居民生活整体合一, 以尊重健全人、残疾人密不可分的现实。

3.3 小家庭———独居者或单亲家庭

“小家庭”一般指由1人或2人组成的家庭。与其他类型的家庭相比, 这类家庭在我国的数量开始增多, 对这类家庭应给予特殊关注。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伟.生态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汇刊, 1992, (2) .

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篇8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结构,景观规划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居住区是一种现代的人居环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居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

该居住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长青镇地界,位于东流路以南,金寨路以东。具体范围:东至三河路,西至新仓路,南至馆驿路,北面为东风路。规划用地面积29.74 hm2。现状用地原为合肥市包河区长青镇姚公庙和沿河村的集体用地,基地内部以农田和沟塘为主,十五里河的支流由地块西北穿行至东南,地势有一定的高差。

2 周边环境分析

该居住区拥有优越的地域、环境、人文优势。东面隔三河路直接面对合肥最大的黄山公园和体育公园,再往东为商业街美菱大道,通往合肥市老城区;西面与金寨路相夹区域为规划的大量商业金融用地,再往西则为城市交通主干道金寨路及规划建设中的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南为十五里河沿河绿化景观带,再往南约3 km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面至城市二环东流路,沿金寨路可通往以中国科技大学为核心的文教区块,区域内还拥有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工学院、市三医院一大批科教文卫单位,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规划设计理念

3.1 多级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历史由来已久,作为一个人性化了的自然空间,它不但是容纳了人们各种生活活动的场所,还是室内外空间与自然环境的链环,而且其空间组织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因此在此次设计中就将其作为主要的规划理念。

3.2 一种理性的空间层次设计

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由于同一个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的可能性随着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是什么使聚集在一处的房屋聚落成为内部紧密联系的住区,有一种原因很明显,就是住区中的居民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规划方案尝试通过景观道路对住区的开发用地进行了再次划分,形成了众多更加符合人的需要、更加舒适也更加方便的小地块、小区域宜人尺度空间;让人们回到习惯那种“私密—半私密—半开放—开放”逐渐过渡的居住空间形态。

3.3 层级结构的弱化

规划设计中将原有住栋—组团—小区—居住区的结构模式弱化,采用类似于网络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每一个地块内不设组团,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4 “均好性”基础上的“独好性”

“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均享,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和共享,强调居住日照和朝向的均好。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在均好性的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位置的住户,强化它的独特性,来满足不同住户的要求。

3.5 “按价值区域定位户型”的理念

依据整个小区的基本构架,朝东的、沿主景观带附近的、楼视距大的一定是布置大户型,而朝西的、沿街的、楼视距小的一定是布置小户型,做到各取所需,同时推敲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通过资源的再调整,化不利为有利,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低价位区,达到价位的均等。

3.6 “错视距”的理念

通过“错视距”的设计手法打破人们常见的行列式设计,通过东西向和南北向的错置,使其在同样建筑密度的情况下获得超常规的视觉间距。如南北向、东西向对着景观部分。

4 规划结构

方案中主体结构以“一心、两轴、景观放射”为主导,形成一种有别于目前普遍流行的单向直线形排列式结构,达到流线的、可分可合的动态结构,同时又使得五个居住区块在均好性与独好性上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

“一心”:两条城市道路的交汇,形成为居民服务的集休闲、娱乐、商业、餐饮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活动区,同时结合整体规划及环境,可以有效的聚集人气,避免了地块本身过于内缩带来的缺憾。由于与住区的主要入口同向,因此也形成了具有标志性的地域景观。

“两轴”:以城市干道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延伸为商业轴、文化轴。商业轴:城市人流主要由金寨路往东伸入住区,沿祁门路自西向东布置超市、沿街门面等商业设施。小区主入口设在祁门路上,交通便利。文化轴:住区西北面为安徽建工学院,汇聚文化底蕴,因此中学、小学、幼儿园、会馆等文教设施沿清平路由北向南延伸。使用便利的同时形成人文景观,自然与住宅内部隔离,保持住户的私密性,使得动静分区明确。

“景观放射”:每个区块依据各自地貌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心景观核,而路网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住户的感受,随景观核及建筑的排布,而形成自然机理的走向,使得每一地块拥有自己的形态倾向性,每一栋楼随着流线的曲转形成自己独立的视觉形态,从而使每个区块的住户都拥有不同的景观空间,道路自然的曲向流势、移步换景,赋予住区一种动态、多样性的空间结构,而获得一种无以雷同的空间独好性。

5 景观规划

5.1 景观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逐渐从“谋生”阶段转入“乐生”的阶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愈来愈高,对于居住的要求不仅是一个避风避雨的“蜗居”,而是愈来愈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效果的基础上,着意强调住区环境的塑造,实现了各分区的有机结合,又使得园林景观带纵横蜿蜒曲折,恰似一条绿意盎然的绸带,给住区带来了舞动的绿意,在此基础上将集中绿地融合到每一期的规划设计中,达到了“均好性”,根据每期建筑与道路位置的不同,辅之以形态各异的形体,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色。

5.2 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

打造一条人文与自然景观轴,结合两侧的园林和水体,把自然带入了住区,用人文提升了小区。

住区内溶溶月色,二三好友,酒酣自热,漫步其中,真可谓“犁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或“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此等佳境只应天上有,人间又能几回闻。

景观轴的水面与绿地相互融合,在恰当的空间内布置若干人文雕塑小品,在自然雅趣中体现历史的沉淀……

6 建筑设计

6.1 单体平面

本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住宅,与整个小区风格与品位相适应,主力户型每户建筑面积在120 m2左右,高档精品户型在150 m2左右,另有部分特色户型,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户需求。

其中多层均为1梯2户,小高层为1梯2户的板式高层,充分考虑到地域需求特性。单元拼接以2个~3个单元为主,最大限度的利用通风和日照。

户型设计上形式多样,全明设计,动静、干湿分区合理,经济实用。

6.2 单体立面

规划的住宅建筑以小高层为主,立面设计紧扣自然、现代的主题,整体为现代典雅风格,立面通过色彩、材料、体量的变化,体现细微丰富的光影变化。住宅单体结合公建及商业建筑立面,形成统一的体系,展现大型生活社区风貌。

7 结语

社会的发展给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采用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在小区特色的确定上作出变化,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俭.住宅区户外环境指标的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2):47-48.

[2]李蕾,刘云.迈向聚合居住——论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J].华中建筑,2005(1):24-25.

关于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

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当今,人们不再只满足房屋的精致装修,开始关注居住区景观环境。从景观规划设计学角度来说有其必然性,其一,追求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其二,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提高了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作为景观设计师,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应从视觉景观形象、人的行为心理及环境生态绿化等方面全面分析,设计出舒适宜人的居住区环境。

2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

现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关注景观建筑的营造、活动设施的选择、照明及室外小品的设计,这大大提升了住区环境质量,但在设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基地环境景观及现状景观的考察力度不够、设计流于形式忽略使用功能、植物配置,未能实现生态化布局、活动场地忽略人的使用特点等现象。基于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现将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第一,为了营造山水环绕的住区景观环境,改善地区小气候,一些居住区“挖湖堆山”大动土方。这样的大手笔会导致地表径流改变,造成景观要素营建与维护的障碍,此外基地现状景观的改变使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缺乏景观衔接。

第二,有的开发商和设计师为了住区景观设计主题的独特性,通过营造磅礴气势的景观或者通过抽象图形造成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是这种追求壮观视觉效果的做法,忽略了为居民着想,未能根据人的尺度营造亲切的生态及人性空间。例如运用笔直的景观大道或世纪大道、加大步行道的宽度并在道路两旁种植高大乔木、摆放花钵、放置大型雕塑的方法来体现居住区的大气,这种做法忽略了景观细部处理,从而使其景观效果不明显又缺乏实用性。

第三,某些居住区内集中布置面积过大的活动广场,忽略了使用群体的差异,违背了营造住区家园感和花园感的初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设计师为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提高居民的使用率,集中布置广场以满足社区人们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健身娱乐等需求,从而导致硬质景观设计面积过大,软质景观面积减少,硬质铺装与绿化不能相融。如果广场内部再缺乏绿化,那么炎炎夏日无庇荫之处的广场必然影响人们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应该兼顾个人和群体使用的需要,也就是说要兼顾景观的私密性和公共性。集中布置的活动广场不能平衡各居住组团内居民的使用,步行距离过长会限制人们的出行,尤其是对使用广场频度较高的老人和儿童造成不便。

第四,就现在的居住区景观来说,没能充分发挥绿化的作用。一方面景观绿化见缝插针未能形成一定种植规模,空旷的草地、单调的植物种类和种植形式,不能实现小区家园感和花园感的目标。另一方面没能借助绿化有效组织居住区的风道、视觉通廊和环境走廊。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绿化在美化环境、构筑空间、组织视线、改善小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第五,水景是高尚居住区的必备条件,一些居住区甚至加大水体面积以博得买家的喜爱,偌大的水面空无一物,硬质驳岸的僵硬与水体的柔美显得格格不入,究其原因,在于设计者过于追求人工硬质景观而忽略了生态软质景观,显然,这种仅关注功能而忽略了生态性的设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水景设计应关注水体形态和生态理念的引入。

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1)顺应地形,依山就势。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地形条件进行设计,根据地形坡级安排各功能分区,对各种活动内容进行划分,从而形成独特的居住区景观。若原有地形起伏,那么居住区所有建筑的正负零标高,建筑群随着地形起伏而起伏,各居住区之间以台阶或坡道连接,依地形特点布置水景,挡土墙结合雕塑或廊架设计以丰富竖向景观层次。若基地内地形较为平坦,可以小范围的改造地形创造微地形,结合植物布置丰富竖向层次,作为人们聊天聚会、体育锻炼、开展邻里交往的场所。

(2)步道宜窄,以曲代直。居住区内的游步道处理应该考虑居民使用的舒适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步道宜窄使之更贴近人的尺度。此外步道宜曲不宜直,步道两旁应种植体态优美、枝叶舒展的乔灌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座椅或亭廊,布置一些尺度宜人的雕塑,线性婉转的道路令人们步行速度减慢,更加关注于景观空间内的细节,从而放松心情,使得住区环境可游可赏。

(3)广场宜小,化整为零。居住区广场的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小空间。首先应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在绿色组团中,使其更好地融于自然,这样不仅尺度适宜,也为单位组团内居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如果小区面积较小,集中布置的广场则应结合绿化设计,运用树阵化整为零,这样可获得更多的绿茵也会使广场的形式美感得到加强。其次,广场的形式不应过于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例如以圆为母题的广场,这样的形式极易与周围的建筑轮廓线产生冲突,会形成一系列难以处理的尖角空间,不利于植被栽植、材料铺装以及景点布置,应多用一些不规则的灵活构图方式,如利用折线形使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穿插,尤其是广场与周围环境衔接部分宜隐不宜显,以此来减弱边界过渡的生硬感,更好地与居住区环境结合。

(4)绿满全景,密植分层。从居住区视觉景观出发,应该利用绿化多作视觉通廊和环境走廊。可将绿化与基地内起伏的地形、蜿蜒的道路、自然的水体结合来布置活动游憩场地,也可做集中的带状绿地布局。从环境生态方面看,应该多种乔灌木,增加绿量,提供绿荫,多做立体化绿化,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到高为草皮、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结合地形布置,围合出自然而层次丰富的绿色空间。从人的行为活动方面看,可将绿化与活动场地结合,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如在绿荫下布置老人活动区与儿童活动区、散步聊天的林荫小道以及休息座椅等。

(5)师法自然,巧用水景。居住区水景设计应该师法自然,所谓“师法”,蕴涵两重意思,一是在设计中有意识的模仿自然水景的形态,如自然河、湖、溪、涧。然后通过新材料新工艺重新诠释自然水体,这样可使居住区水景设计更贴近自然,有利于形成舒适放松的氛围。具体运用中应尽可能地用缓坡和植物营造出自然坡岸,水景旁的步道与水面若即若离、时隐时现,除了亲水平台,邻水步道与岸线应保持大于1.2米的距离,种植不阻挡视线的乔灌木丰富沿岸植物群落。二是在设计中有意模仿自然的渗透系统,发挥大自然的自能动性,补给景观用水,使之符合“生态主义”的设计原理。例如引入“雨水花园”的理念,经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来改善居住区景观环境。

4 结语

居住区景观应该满足人们的家园感、花园感和归属感,它的自然宁静、舒適宜人是钢筋水泥城市的缓冲器,设计师要认真对待实地考察、构思立意、推敲形式和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使设计的每一步落于实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多平面联合手术下一篇:考核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