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方法

2024-09-21

居住区规划方法(通用10篇)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1

1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1.1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 不仅仅局限用于改善空气、简单满足视觉感观的要求, 而是应更贴近于人的需要,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在进行植物设计时应注意以下2个方面:种植绿化应乔、灌、花、草结合, 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 使绿化景观层次丰富;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追求构图、颜色、对比等绿色景观, 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 创造充满大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空间, 充分考虑住户要求, 满足小孩嬉戏, 老人活动, 以及居民体育健身等功能的实现, 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 道路

道路不仅供人们行走、车辆通行, 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所。它不仅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 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 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 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 设施和小品

设施和小品不应只是简单摆设, 而应在设计时处处有心, 应考虑自然、便利、安全耐用、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恰如其分。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2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 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 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2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置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 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 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 因此, 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 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既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2.1 整体风格的统一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 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 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其次, 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 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 联合共生。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 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 科学协调的进行景观设计, 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景观系统。

2.2 体现地方特色的空间环境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 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 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特色的小区风貌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追求, 小区的基地状况各自不同, 规划时应善于把握地形、地貌和地物作为创作的依据, 必然能反映出小区的特色。

2.3 努力提高社区性活动空间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 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居住者的使用。居住区景观的营造, 就是创造最佳、舒适、便捷的社区场所, 重组单一功能的居住区交通, 使区内景观节点地带和代表性建筑与标志物的连贯化和系统化, 从而将人的活动从其居住的小盒子里引出来, 带向其各自所心仪的环境中, 人在此中生活, 居之安然, 陶之自然。在居住区环境中会发生很多活动, 每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展开的, 每个人对场景的形式、私密性等要求均不同。设计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环境行为学知识, 使建成环境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需要。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 因此, 园林景观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

3 结语

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空间环境, 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 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 尤其是居住区的环境。以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致力改善和提高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规划,绿化

参考文献

[1]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3]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2

1、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封闭的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为街巷制 元代出现大街---胡同结构形制

(一)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在西汉至唐代年间是发展的鼎盛时期。里坊制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封闭的里坊制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

管理的指导思想。

(二)街巷制: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逐渐撤去围墙,演变为街巷制。

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三)大街---胡同

元朝时期,已发展为大街----胡同,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

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2、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一)传统的大街---里弄的规划结构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死胡同。

(二)、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

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三)、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在1933年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四)居住区—居住街坊

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人-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居住街坊的规划布置,以满足街坊内居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为原则。街坊内除居住建筑外还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商店等生活服务设施,成人和儿童游憩、运动的场地和绿地。居住建筑在街坊内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周边式、行列式、混合式等形式,街坊面积一般为2~10公顷。中国在50•

年代初期,城市的新建居住区采用过居住街坊的布置形式。50年代后期起,较多地采用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因为居住小区的规模比较大,比较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城市居民生活要求,在规划布局上也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五)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万人-1.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基本特征:

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

5.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六)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

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

(七)、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四个条件:

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

价值取向不同

(八)住区

住区是对所有现代居住组织形式的统称。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单元、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等各种居住组织形式统称为住区。(九)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ongress for New Urbanism,简称CNU)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标志着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美国已趋成熟。

《新城市主义宪章》强调社区的紧凑;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以及清晰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突出道路的步行化和社区的功能多样化。介绍两个核心的方法论体系:

一、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的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 开发),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二、社区开发的TND体系(中观)(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设计原则:

1、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1、生态化: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处理人和环境的良好关系,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等达到节能、节地、节

材环保等

2、老年化: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问题突出,如何解决?

3、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网络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发展。

4、人文化:居住区规划给与居民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在住宅设计中引入庭院概念等

5、功能多样化

6、开放性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精神要素: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居住用地和其他用地 居住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道路用地组成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人口:3—5万人用地:50—100h㎡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户 1万-1.6万3千-5千300—1000 人口3万—5万 1万—1.5万1000-3000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性质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居住区---居住小区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1.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基本要求⑴使用要求

⑵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⑶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⑷经济要求 ⑸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一、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二、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三、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四、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五、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六、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

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一、住宅类型选择

1.适合地区特点(气候、地形等)2.适应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

3.利于节地、节能、节材

4.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注重新结构。5.利于规划布置:结合地形、周围环境等 6.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层数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2.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6m 高层与其他:13.0

三、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特点:通风、日照好,但单调、呆板

2、周边式

特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但部分住宅朝向差 3.混合布置:

特点:行列和周边的结合,有特色等 4.自由布置:

特点:结合地形,灵活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争取日照,防止西晒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2.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3.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利用绿化、利用地形、利用人工障壁等

4.注意节约用地

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 建筑单体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12m左右 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等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1.按性质分: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2.按使用频率分:经常使用项目、非经常使用项目

3.按盈利和非盈利分类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计算指标:

1.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区级 :800---1000m小区级:400--500m组团级:150---200m

3.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4.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静、交通

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中、小学规划布置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位置:位于组团之间、位于组团内、位于小区中心

一、道路类型、分级和功能 1.道路类型

车行道: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及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

步行道: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各级绿地系统结合,起着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休闲功能 2.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车行道宽度一般需9m,道路断面多采用一块板形式,人行道宽2—4m.居住小区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

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级道路:组团内的主要道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通向各户或各住宅单元入口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3、道路的功能

⑴居住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

⑵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⑶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

⑷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⑸道路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建筑群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 ⑹道路空间也是通风换气的主要通道,同时还担任救护、消防、搬运家具等车辆的通行

二、道路规划设计原则与技术性规定 1.道路规划设计原则:道路便捷、安全、适中

⑴根据居住区(小区)地形、气候、规模、规划结构、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规划设计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断面形式

⑵小区道路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便捷 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⑶道路布置要分级,有利于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⑷在地震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⑸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⑹城市旧区改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⑺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同时保证行人、骑车人的安全便利。2.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性规定

⑴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低层加设人行通道。

⑵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

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x12m回车场地;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

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 车的坡道;

(7)在多雪严寒的同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

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

小距离,应符合右表

⑼转弯半径:道路转弯或交叉处的平曲线半径的大小

道路名称转弯半径 区级道路和区级以上道路相交 10-15m 区级道路和小区级道路相交 9-10m

小区级道路和区级以下道路相交6m 小区级道路与城市干道相交 10-15m

三、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1、人车分行

由车行和步行二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

2、人车混行

适合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运用。

3、人车共存

在道路上,人和车是共存的,不是对立的,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道路设施采用多弯线型、缩小车行宽度、设置路障、运用各种交通管制等手段。

4、人车部分分行

有时人车共存,有时人车分行

四、停车设施规划

1、停车方式:地上、地下和半地下

2、停车位置:楼旁、楼下一层、中心绿地下和操场地下、小区入口处、组团入口处、车库楼等

3、停车率与地面停车率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规定不宜超过10%。

一、公共绿地基本功能与布局1:基本功能

居住区公共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绿地、组团绿地和街头小块绿地等

居住区公园一般有安静游憩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服务管理区

小区绿地:有安静游憩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等

组团绿地:安静游憩区、儿童活动区等

2、规划布局

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二、公共绿地指标及有关技术要求

1、公共绿地指标:组团不少于0.5㎡/ 人,小区不少于1.0㎡/ 人,居住区不少于1.5㎡/ 人。

2、居住区公园一般不小于1.0h㎡,小区绿地不小于4000㎡,组团不小于400㎡。

3、居住区各公共绿地的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同时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

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5、院落式组团绿地界限规定

一、用地平衡表

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控制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

2、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

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3、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4、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

5、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6、宅间绿地: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角1.5m,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墙角。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

(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几项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 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最大纵坡坡长L(m)机动车道0.2≤i≤8.0L≤200非机动车0.2≤i≤3.0L≤50步行道0.2≤i≤8.04、公交站: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 利于经营管理/ 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篇3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新区开发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出让开发,大量的城市住宅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但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建居住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一、已建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已建居住区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问的布局,很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绿地率与绿化率。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二)绿化用地量不达标

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从人的需求出发,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为建设现代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应逐步做到:

(一)居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居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

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近年已有不少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

(三)努力建设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

(四)美化居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现代、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规划师们在规划设计居住区时,要充分突出环境生态保护和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居住区,为提高城市形象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爱花.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黄秋萍.建设生态型居住区环境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8)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4

本项目地处鹤壁市大白线中段, 直接与公路的辅路连接, 交通便利。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别墅居住区, 地形为山地, 三面环山, 南濒湖面, 有丰富的水源,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鲜花常年开放, 草木茂盛, 环境清雅幽静, 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项目内部主要包括比弗利山庄别墅区和休闲会所区两部分。别墅区建筑面积:67255.9平方米, 会所区建筑面积:10305平方米, 两大区域既分区明确, 又相互结合紧密, 以生态、自然的湖光山色, 营造阳光、高雅、健康的社区生活, 在这里可以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处处充满怡人风光。比弗利山庄别墅区建筑主要由独院别墅、联排别墅和四合院组成, 建筑的布置依山就势, 做到建筑与地形及周边环境的充分融合, 同时建筑的布置也遵循了一定的几何规律。其中四合院沿绿篱弧线布置在地形标高较低处, 增强了整个建筑群的韵律感。联排别墅和独院别墅的布置主要是遵循沿别墅区路网和成片集中布置的原则, 这样既很好的解决了地形高差较大的问题, 充分利用了地形, 同时在整体构图上也做到了有规律可循, 很好的变不利为有利。别墅区建筑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以“现代中式”为主, 做到与整个小区定位的完美切合, 与周边环境的高度协调, 使整个小区处处透露出清新脱俗的高雅气息, 力求做到人们置身小区之中既能感受到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同时也能体味到古典质朴带来的高贵与优雅, 使整个小区的品味得到升华。在建筑造型上吸取了北方民居建筑的传统造型元素, 门楼、双坡屋顶、屋脊、门窗眉、木格窗饰、漏窗及木空间构架等, 并运用现代审美观进行了艺术处理、简化、变形、创新, 在细部处理上进行了推敲, 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及现代施工工艺, 有利于中式民居建筑的推广使用。在别墅室外空间的处理上引进了中国传统的院落的理念, 在住宅前段布置中式韵味的前院, 既是住宅的前奏空间, 也由一个半私密空间进入别墅院门, 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前庭院, 它使建筑有了一个由室外空间进入室内空间的过渡承接与缓冲。主入口设在大门侧前方, 符合北方传统民居院落中“出门躲闪”的平面关系。利用两排别墅间的日照间距精心构筑私家后花园, 花园精致小巧, 使私密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扩展, 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住宅理念, 饱含创意的怀旧基调令人浮想联翩。前有中式宅门, 后有四面围合、花木扶疏的庭院, 独家独院的中式小楼隐于树木之中, 融传统的儒韵和现代的风雅为一体, 其次空间层次的递进、虚实结构的交错、阴阳转化的动感, 是居住者感受到强烈的自然气息, 丰富的院落空间使居住者足不出户就融入自然, 营造出怡人的户外小气候, 形成了人们在家中享受阳光的最佳场所。小区的街坊通过合理设计, 使人们通过后院、前街步道、广场、水岸这些容易接触的场合相互熟悉, 开始他们自然的交往过程, 小区营造的街坊空间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 相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 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 在这里业主不仅可以拥有一个美丽精致的家, 更可以拥有一份美好的邻里关系, 让孩子们在开放而融合的社区环境里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别墅区设置独立停车库, 可由区间道路直接到达各户车库, 避免汽车进入庭院, 出入更加方便, 并且做到人车分流。别墅区建筑在建筑形式的选择上, 在地形高差相对较大的地段, 建筑采用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 既丰富了造型, 同时也很好的利用了地形, 活跃了空间。别墅是一种带有诗意的住宅, 它代表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要创建别墅区良好的环境景观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环境景观总体规划。本项目针对城市别墅这种独特形式的别墅区景观, 以“爱·自然”为设计理念, 运用园林设计的多种手法及表现方式, 对整个别墅区进行规划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别墅区易观、易居、易游的特点, 又营造出了适合居住的别墅区的生活氛围, 更增添了丰富的自然文化气息, 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情别墅区景观。本设计利用住宅建筑围合而成的公共活动区域对别墅区进行了景观规划和简单的功能分区, 并将整个景观区域分成五个主要的功能区。

(1) 公共绿化区域。该区范围较广, 是位于公共活动区域内的由一些草坪、树木、花卉等组成的植物景观。

(2) 公共水系景观区。该区域主要由别墅区北面的中心水景和与其相连的横纵向小溪组成, 是供居民休息游乐的场所。

(3) 安静休息区。该区位于设计区域中比较幽静的地方, 如纵向小溪东面的一处私密清幽的休息区, 在供居民休憩的同时, 给居民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这是别墅区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的一点, 不仅要有公共活动区域, 还要设置一些私密的庭园。

(4) 人流集散区。该区由东西两端的铺地广场和中央广场组成, 目的是为了方便人流集散, 便于交通和集会等。

(5) 特色小品节点区。该区分布比较分散, 由于本案中设计了许多特色的小品, 为突出这一亮点, 特设了这样一个分区, 以满足居民视觉、思维上的享受。

会所区建筑分两大部分:内圈沿水域北侧为表演区和温泉洗浴区 (一区) 外圈为综合娱乐服务区 (二区) 。在建筑使用功能方面, 本着动静分离的基本原则, 将建筑与地势变化及水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区的表演吧和看台位于水面核心区域, 呈扇形展开, 游客在观看演出时犹如置身于海边, 心旷神怡。看台右侧为本区特色———温泉洗浴, 水源为山中泉水, 清澈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 使游客四季都能感受到温泉带来的神清气爽。看台左侧为卡拉OK包房, 分散布置在周围, 在这里一展歌喉更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村休闲情调。二区由宾馆、会议中心、康乐中心和餐饮中心中心四个部分组成均为二层框架结构, 结合地势起伏, 高低错落有致。康乐中心和餐饮中心以动为主, 置于会所区入口处, 方便游客享用, 会议中心和宾馆以静为主, 置于会所区深处, 尽量减小干扰。会议中心共设置大、中、小型会议室及多功能厅六个, 其中大会议室能接待500人会议;康乐中心平面为圆环形, 屋顶设置观光绿化平台, 站在此处温泉度假中心的美景全貌一览无余;餐厅能容纳540人同时用餐, 一楼设西餐厅和中餐厅, 二楼设包间, 通透的大玻璃窗将室外景色引入餐厅, 在这里用餐使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 更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整个休闲会所区的建筑设计浑然一体, 充分体现了山庄别墅区的山水秀丽风光特色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步伐, 大力倡导绿色家园和创建低碳环保的人居环境, 并结合当地环境无污染、空气质量好的先天条件, 项目规划之初就树立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节能减排目标, 确定了绿色低碳节能的指导思想,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广泛使用新技术、新能源、新型环保材料, 力争把本小区建设成低碳、宜居的新型别墅区。积极应用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的节水措施, 最大限度的保护水资源;结合鹤壁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 充分考虑自然能源的利用, 采用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空调、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努力实现由传统的建筑能耗高, 能源利用率低向再生能源转变。本案从项目当地挑选在建筑和维修过程中污染程度小、废弃物少、无毒害的并且可以回收的材料资源。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成为真正低碳新社区。

摘要:通过对鹤壁市比弗利山庄别墅区的介绍, 从平面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室外空间设计及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当代城市别墅居住区的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5

GB 50180—93

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4.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1.4(取消该款)

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4.0.2.1 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2.2 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嗓场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4.0.2.3 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0.2.4 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4.0.2.5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0.3 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6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居住区环境的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居住区绿地的重视不仅是有多少绿色,还考虑景观的优美性、使用的舒适性、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居住环境的个性等。居住区绿地无论是在功能、形态、结构、技术上,还是在设计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作为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绿地形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客观地提出了对于居住区绿地建设的新需求。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交通方便,地理条件优越,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电子工业城市。近年来新乡市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居住区建设蒸蒸日上,居住区的绿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提高了居住区的整体品位。但在居住区绿地设计呈现百花齐放局面的同时,也出现了品质上的良莠不齐,过分注重商业抄作,不分时宜、地点地片面模仿和追求“与众不同”和“另类”的设计风格,背离了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初衷。

阳光新城位于新乡市东部新区核心区的南端,根据规划局设计条件意见书的要求,阳光新城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居住小区。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的新乡师专、段村新村、公务员小区和市政府广场已开工建设或初具规模。用地现状多为农民住宅用地和部分农用地、水塘,土地较为平整,用地条件良好,加之位于新区核心区轴线南端,是核心区景观轴线的收尾区域,与新区广场隔路相望,交通方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北靠金穗大道,南临友谊路,东、西分别以新中大道和新二街为界。地块总占地19.81 hm2,其中,博物馆用地4.2 hm2。

城市轴——将城市景观轴线导入小区,强调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这一理念突破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范围内“独善其身”的设计模式,而是以一条城市轴贯穿小区,使之不仅成为了小区特有的标志性景观,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有机部分。

增强阳光新城的“可识别性”与整体形象。阳光新城规划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小区住宅布局紧密结合新乡市城市景观发展轴线,同时强调单体的有机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

阳光新城的整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二组团”。一心:城市标志性建筑——博物馆,为新区核心区景观轴线的南端。它位于小区空间的几何重心,起到空间组织的核心作用。一轴:核心区景观轴线,建立核心区的视觉及空间联系,使建筑与景观有机统一,形成小区内景观主轴线。二组团:一心、一轴将地块分为东、西两个居住组团。

公共建筑规划: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相对集中为原则,集中设置在两个组团之间,小区南部出入口区域,充分发挥区位地段优势,结合新区核心区景观轴线组织,不仅方便了居民的使用,而且成为了小区、城市共用的设施。

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小区道路的规模分为三级:一级道路为居住区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 m;二级道路为组团路,路面宽7 m,三级道路为宅前路,宅前路均为步行路,路面宽度以1.5 m~3 m不等,小区的步行道路系统分散设置,主要为居民步行使用,仅在搬家时允许车辆通行或者满足消防、卫生功能时,允许消防、卫生车辆通行。道路两侧的便道砖选用耐压的嵌草铺地砖,植草后与路边的绿地草坪融为一体,既增加了景观效果,又增加了小区的绿化面积。小区的步行道路用卵石和自然石板铺砌,不仅增加了休闲锻炼的效果,而且又曲折流畅,富有自然情趣。静态交通采取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停车方式。自行车采用住宅建筑半地下室形式停放。为了适应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充分考虑机动车辆的停放,采用路边停车、高层住宅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使小区居民更好地享用小区的绿地空间及设施,根据小区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小区绿地空间划分为小区出入口空间、组团绿地空间和庭院绿地空间,通过小区步行道路系统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层次绿地的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绿地景观设计。

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是居民的主要室外活动场所,老年人和儿童是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设计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时,着重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休息和娱乐的条件。老人和6岁以下的儿童,活动范围小,对居民的干扰少,他们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场地设施简单,主要有一块遮隐的地坪和小砂坑之类,周围设置一些座椅即可,因此将这类场地放在住宅庭院绿地内。而10岁左右的儿童,活动量大,对居民有干扰,所以放在组团绿地中,并配备木马、滑梯等儿童游戏设施。

小区内植物的配置多达50余种,并注重四季的变化,四季的景观各有特色。春季:榆叶梅、碧桃、樱花、垂丝海棠、月季等竞相开放。夏季:树木苍翠欲滴,花团锦簇,合欢、紫薇、凌霄等正值盛期。秋季:桂花、五角枫、栾树、法国梧桐、水杉等树种,渲染出秋日斑斓的景色。冬季:腊梅、松柏类及落叶乔木苍劲的枝干相辉映,展现北方特有的雄浑之美。小叶黄扬、大叶黄扬、万年青等常绿灌木,为冬季的庭院增添了一丝绿意。

在居住区中心花园环境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可以吸取当地建筑符号、语言,反映地方生活方式、历史和追求的文化因素等。

1)建筑符号表达法:

将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或直接表现,或抽象化运用在建筑、小品之中,使人们在当代的生活方式中还能找到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感,增加居住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阳光新城小区内设置的带有编钟的柱,粗犷而富有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生活方式表达法:

新乡地区,夏季气候炎热、持续时间长,冬季较为寒冷,属于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这种地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户外设施。例如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漫长,老新乡们都有夏夜乘凉的习惯。在暑气渐消的夜晚,晚风习习,大人、小孩,在户外聊天、游戏,男人们下棋,女人们聊天,小孩子捉萤火虫等,不仅疏解了一天的疲乏,更增进了邻里间的了解。可以在居住区中有意识地设置这样的场所,在夏季开展“纳凉”、“棋艺比赛”等活动。

3)乡土植物材料的运用:

植被是构成绿地景观特色、环境氛围的重要元素。大量的乡土植物运用不仅可以突显地方特色,构建良好的绿地生态环境,还能降低绿地建设造价,一举多得。

随着新乡市人们生活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生活的时间增长,对夜间的户外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新乡夏季较长,人们也习惯在晚上出游、纳凉,在地方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除了交通照明外,也应该在主要的活动场地上着重考虑夜间照明,提高居住区绿地的使用率。不过居住区环境有着自由的特点,在夜景设计中应该以功能为主、景观效果为辅,突出亲切近人的环境特征,切忌花里胡哨、霓虹闪烁。手法上以“点”、“线”结合,在主要景观节点,结合景观设施,辅以灯光,营造夜晚景观,丰富居住环境的表现力;同时结合道路或者场地的轮廓进行灯光的线性设计。也可以采用把小品设计与灯光结合在一起的手法,例如:灯与柱的结合、灯与座椅的结合、灯光与小品的结合、灯光与水景的结合等。

居住区绿地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物质形态,它的设计要求延续居住生活的亲切、自然、舒适的特点;要求从使用和行为心理的需求出发,细致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有力的政策引导。文中主要以新城小区绿地规划设计为轴心,通过分析新城小区绿地规划设计现状,得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要思考的问题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方咸孚,李海涛.住区的绿化模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叶迎君.居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观[J].住宅科技,2006(8):20-23.

[3]姚时章,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7

一、居住区色彩景观规划概述

所谓居住区色彩景观,是指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义的、综合的概念,分为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两类。由于景观色彩变化具有相对长的周期,可能维持几十年到上百年,如果色彩出了问题的话,或许几代人都在忍受这种视觉的污染。色彩景观更能反映一个居住区的审美、艺术和技术水平。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将会给小到一个居住区,大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和遗憾。

二、居住区色彩景观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色彩分区

居住区色彩景观的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区域范围内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内部需要统一的色彩规划;二是整个居住区范围内不同功能区之间需要统一的色彩规划。为了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形成优美和谐的景观,就必须统一色彩。

2. 场所文化

根据法国色彩学家朗科洛关于色彩地理学的分析,地域和色彩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色彩表现。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生活,才能领会场所的精神,提炼出场所的“色彩”,并将这种色彩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来。从大的范围来讲,这种色彩可以是一种民族的色彩、区域的色彩。

3. 标志性

景观色彩在和居住区协调的基础上,不同的区域应具有独特的个性,个性是城市特色的代名词。自然景观色彩是千变万化的、极其丰富的,不同的地域有很强的差异性,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造就了色彩的文脉性。所以一个好的景观色彩设计是不能够忽视其个性特征的。

三、优化住宅区色彩景观的策略

1. 整体规划

首先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把这些不同的色彩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处理好人工色彩之间、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的关系并使其达到和谐统一。其次对居住区景观要确定一个统一的风格,既要注重主色调的选择,又可在不同的功能区中用一个或几个适当的辅助色调使居住区之间的色彩有所变化,这里可以利用对比和调和艺术手法来处理功能区之间的色彩,从而达到协调一致。

2. 尊重自然

居住区色彩景观应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吻合。自然环境是色彩景观的客观物质基础,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纬度高低、地形地貌等,都是形成色彩景观内在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于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居住区景观的色彩要尽量突出自然色, 特别是树木、草地、水体,甚至是山石的自然色。

3. 沿袭文脉

色彩受当地历史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色彩文脉。这种文脉起着对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它通过物质现象反映出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人文特点。每个地域在发展过程中, 都会因为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特殊的,并为本地居民所喜爱的色调。另外,随着现代工业材料技术和色彩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装饰材料不仅色彩丰富,还可以有效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这些为人工色彩景观的定位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色彩规划中应充分体现。

四、居住区色彩景观规划评价体系探析

住宅区的色彩景观设计,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成为景观设计师关注的领域。从目前来看,国内真正从色彩景观设计出发,全面把握建筑安全的综合性评价研究并不多见,尚缺乏对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和普适化体系的探索。同时在实践中已开展的评价研究未能从根本上影响设计体系,也无法真正形成设计、管理中的反馈机制。

1. 评价主体

色彩景观规划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自上而下多个管理部门间的相互协作。首先,色彩景观设计,必须在进行居住区总体规划时,将色彩作为一个专项列出,进行专门的规划,使它在具体的色彩景观规划中得到落实。其次,必须指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管理工作。此外,还要对按规划实施后的居住区的色彩景观进行监控,以免破坏环境色彩整体和谐的现象发生,才有可能使色彩景观设计走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2.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技术模式:质化、量化和质-量结合。质化方法比较灵活,随机自然的方式收集对象资料,采用定性的方式对色彩景观就行分析;量化的方法则利用测量方法收集各项指标的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到的结果;质-量结合的方式,以量化研究为主要手段,引入质化的调查研究方法,将质的研究方式与量的技术分析结合,具有多元化综合特征。

3. 评价方式

质化的方法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质化的方式对社区内的色彩景观进行定性的评价,受访对象的年龄层、职业层、收入层的覆盖均等程度是影响评价是否偏颇的重要指标。对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可以将人的主观评价设定等级,从而进行分级评价。

量化主要是通过表格,硬性的参数来评估测量数据。

五、结论

居住区色彩需要规划,然而,色彩景观规划环节的健全,离不开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另外,色彩的规划与管理应该由多方参与,除了专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的主持外,更应当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共同管理和完善城市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使景观色彩富有层次和韵律,形成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的城市色彩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向荣, 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3]傅荣国.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 2003, (1) .

居住区色彩规划探讨 篇8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通常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高, 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 城市居民一生中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城市的居住区度过, 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地方。

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已从先前单纯追求数量, 解决住宅有无, 过渡到了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 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 居住区的色彩环境问题也必然为人们所关注。但是居住区色彩规划在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仍属空白, 没有与居住区规划建设同步开展,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 当今社会发展的迅速, 竞争的激烈, 人们情绪也变得浮躁, 个性表现趋于张扬, 并且建筑装饰材料品种的多样, 质量、价格的差异又能够为色彩选择多样化提供更大可能, 所以居住区色彩空前丰富, 色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 居住区色彩多是由个别人的好恶所定, 因此, 污染更为严重。针对居住区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居住区色彩规划进行探讨, 并提出居住区色彩的规划框架。

2 色彩的特征

2.1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

色彩始自光, 色彩的感觉是由于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七种可见光后刺激人们视觉神经形成的色彩信息。色彩系列是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的。色彩构成的三要素既色相、明度 (亮度) 、纯度 (彩度) 。

2.2 色彩美的存在形式

2.2.1 色彩的对比

当两种或多种色彩放在一起时, 相互求助以增强它的相反特征形成的对照现象就是色彩的对比。其中包括色相、明度、冷暖、补色及面积等对比。

对比是色彩运用中的关键, 任何物态或者是颜色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都是从整体中显现出来, 在对比状态下存在的。而我们的知觉也不可能单独地去感受某一种色, 总是在大体中去感觉各个部分。色彩对比过强易使视觉疲劳, 有不安定之感。色彩对比太弱往往会出现灰、闷、单调的感觉。

2.2.2 色彩的调和

不同色彩之间和谐地联结作用就是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是色彩取得均衡、协调统一效果的必要条件。居住区中色彩的调和是居住色彩环境的基础, 是建立居住区色彩秩序的关键。

3 色彩的作用

3.1 色彩的生理功能

缤纷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 直接的生理反应如有冷暖感、进退感、轻重感、华朴感等。一般波长长的暖色对眼睛作用强, 形成视觉扩散, 从而产生膨胀感, 并感觉距离靠近;反之便产生收缩、距离远的感觉。同样明度高、纯度高的暖色给人感觉是兴奋、华丽, 而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平静、朴素的感觉。通常, 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要一种直观的平衡, 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种颜色时, 总是要求它的相对补色, 如果客观上没有这种补色的出现, 眼睛就会自动调节, 制造这种颜色的补偿。如看红色过多会生产绿色残像, 看明色过多会出现暗色的残像, 只有视觉达到平衡了, 眼睛才能减轻疲劳。生理学家埃瓦尔德.赫林曾表明, “视觉物质在中等灰色状况下的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是相等的, 眼睛和大脑只有在中等灰色中才能变得安定”。人眼在中等灰色下也最容易认识色彩, 视觉不易出现偏差。色彩系列中, 中性灰色是生理需求的平衡色, 是视觉最安稳的休息点。

3.2 色彩的心理功能

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中, 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 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刺激产生共鸣就会在人心理引出某种情感。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无时不在, 色彩的心理需求往往对色彩发生更大、更重要的影响。通常在视觉上平衡的色彩能给人一种舒适、平和的心理感受, 适合大面积使用, 而特殊的目的则需要特殊的色彩搭配, 才能满足特殊的心理需求, 如国旗、信号灯等色彩鲜明夺目, 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若是长时间地置身于大面积的特殊环境会有恐慌、烦燥不安的感觉。

4 居住区色彩的构成要素

4.1 建筑

4.1.1 住宅

住宅是居住区的主体, 住宅的色彩选择是居住区色彩规划的核心。通常, 人们把居住区看作家园, 住宅就是人们概念中的“家”, 是人们修养生息的场所。人们把“家”比喻成港湾, 并用“温馨、温暖、轻松、安静”等词汇来描绘以表达内心对家的感受和期待。所以住宅色彩的选择应符合其功能, 造成平和安静或典雅温馨的居住氛围,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

4.1.2 公建

居住区内的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公共活动设施等由于其使用性质的不同色彩选择较住宅丰富灵活。如行政办公建筑应朴素大方或庄重典雅, 商业服务应是丰富、活泼、充满活力明快的色彩环境, 公建是丰富居住区的色彩环境及景观空间的主要因素。

4.2 道路、广场、停车场

道路、广场、停车场的颜色是居住区不可忽视的色彩组成部分, 道路不仅仅是通道, 其本身就是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更是展示居住区风貌的主要渠道。道路的色彩又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及道路标志、信号灯、交通指示牌等颜色, 不同的功能要有色彩差别, 既可增强识别性、领域感、安全感又可美化道路自身。

4.3 绿化

绿化是居住区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居住区色彩中最舒适、最丰富的、最美丽的。对于北方城市, 绿化还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色彩表情和感受。

4.4 牌匾广告雕塑、小品

牌匾广告色彩鲜明, 能够营造繁华热闹的生活气氛, 丰富居住区的色彩。夜晚的霓虹灯、透光彩牌匾亦为夜间的居住区争光添彩。

雕塑、小品是美化居住区丰富居住区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其目的是成为一定区域的视觉焦点并能够整合该区域视觉空间环境, 其色彩选择应突显其设计内涵, 在居住区色彩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5 居民、车辆

居住区流动的色彩, 居民丰富多彩的服装, 路上飞驰的各色车辆都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素质的不同特点。

5 居住区色彩规划

居住区色彩框架构想

居住区色彩体系是由底色、主色、辅色、点缀色组成。

5.1 底色

底色是大面积、均匀、连续的色彩。在居住区色彩调和中起主要作用。底色的纯度 (彩度) 和明度不宜过高, 应平和、朴素, 美丽。生活居住的环境底色应形成安静、温馨、典雅的心理感受既有利于生活休息能放松紧张情绪又可陶冶情操。

居住区绿化有平面、竖向、屋顶绿化等形式, 绿化用地在《规范》7.0.2.3条强制性规定,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所占比例高、覆盖率大、分布广泛, 具有连续性。居住区绿化无疑是居民最为关切的, 逆城市化也说明了人类对绿色自然环境的向往。

绿色的波长居中, 彩度比较低, 属中性色, 是人眼最适应的颜色。绿色是美丽而宽容的, 给人以舒适、平和、宁静的感觉, 象征着春天、成长、生命、希望。对于北方城市, 随着鲜明变化的四季, 绿化也给人以不同的色彩感受。

综上, 将绿化中植物的绿色系作为居住区的底色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5.2 主色

主色顾名思义是体现居住区主体颜色。主色使用量大, 视觉作用大, 所以居住区主色的选择必须尊重其功能, 形成温暖、轻松、愉悦、安全的视觉环境。

住宅是居住区的主体, 从根本上决定了居住区的主色。居住区主色的选择在注重色彩作用的基础上还应综合考虑其地理位置、所在区位、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民族特点等。并根据住宅的高度、体量选择颜色。

5.3辅色

辅助色, 要有能调和各种色相的能力, 色彩应有稳重、温和、朴素感, 低明度偏暗、偏灰颜色, 既不强调, 也不压抑。其面积不宜过大, 否则会有沉闷、压抑感。

居住区中辅色的载体以居住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为宜。《规范》中道路用地占总用地的10%~18%, 在居住区用地中比例最小。

道路、广场、停车场通常为灰色。灰色是一个彻底被动的色彩, 视觉及心理对它的反映是平稳、安定、朴素的。它不仅不会影响临近的颜色, 而且会使其颜色更容易识别, 视觉不易出现偏差。灰色能起到调和各种色相的作用, 是设计和绘画中重要的配色元素。

综上居住区中道路、广场、停车场的灰色宜作为居住区色彩框架中的辅色。

5.4点缀色

最为跳跃的颜色, 作用是吸引人们的视线, 形成视觉焦点, 给人以兴奋、活泼、丰富之感。点缀色明度、纯度高, 宜选择原色、间色等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 如红、黄、橙、蓝等, 点缀色数量不宜过多、面积 (体积) 不宜过大, 过多的点缀色会打乱色彩秩序, 产生色彩污染。

6结语

事物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居住区色彩规划也会经历从无倒有、由浅入深的阶段, 本文提出的居住区色彩规划框架构想是希望探索一种共性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划思路。

摘要:当前我国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规模每年递增, 居住区色彩空前丰富, 导致居住区色彩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造成色彩污染。分析居住区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居住区色彩规划进行探讨, 提出居住区色彩的规划框架, 抛砖引玉希望同行或相关行业共同努力, 创造有利与居民身心健康的城市居住区色彩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色彩规划,功能

参考文献

[1]小山, 高红等编绘.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1996, 11.

[2]钟蜀珩编著.新编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 12.

[3]珍妮·多比著, 高履泰译.让色彩唱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居住区规划方法 篇9

1. 项目概况

苏州东沙湖西居住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距园区中心约9公里,距苏州市区约13.5公里,是标准的城市新区范围。规划用地被城市道路划分为四个地块,总规划面积约181公顷。规划区其内有两条南北向河道穿过,周边用地尚以工业用地为主,东西两侧为东沙湖和白塘公园两处城市绿地,仅南侧有一处居住用地,在其中有规划中心一处。

2. 本地块特征分析

2.1 从居住区周边情况来看,本居住区区位条件好,但周边配套差

本居住区南靠工业园区重要的城市干道——现代大道,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其东西两端即为两个开敞的城市公园——东沙湖公园和白塘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区位。居住区内部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居住建设条件。但由于本地块位于城市新区,周边配套严重不足,尤其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部分,这对本居住区的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从居住区自身要求来看,本居住区用地规模大,功能比较复杂

本居住区用地规模约181公顷,属大型居住区规模。较大的用地必然带来复杂的功能,这也是本次规划需要考虑的一大特征。

3. 城市角度的规划思路

为使居住区建成之后能顺利融入城市整体功能,引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规划提出“从城市角度出发”的规划思路,试图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引导规划,从而推动居住区的良好有序建设。

3.1 城市角度的功能整合思路——使居住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发展

从城市角度出发,城市的任何一个区域都必须与城市整体的功能相融合,居住区也是如此,对于居住区的功能整合,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3.1.1 多元复合的整体功能组成

考虑到本居住区位于工业园区中心区位,未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规划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还综合增加了办公、酒店、休闲等公共功能,从而使得本居住区真正成为一个优越生活的场所。

3.1.2 外放的公共设施、共享的生活街道

规划提出“生活街道”的概念,即将社区公共职能脱离于居住组团之外,结合社区道路布置,向社会整体开放,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居住组团内部封闭式管理与社区生活公共性的矛盾,空间动静分开,而且也满足了社区居民自我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两方面的需要。

3.1.3“城市项链”的功能布局结构

为将居住区主要公共设施与周边地区相整合,规划提出了“城市项链”的功能布局结构,具体为:

在居住区中央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公共绿带——邻里公园,将邻里中心、中小学、商业设施、休闲节点等公共设施依次布置在邻里公园两侧,与规划区东西两个城市公园连成一体,形成一条以邻里公园为纽带,串联各个主要公共设施的“城市项链”。这条城市项链也是一条共享的“生活街道”,同时也将成为该地区一条重要的城市功能轴线。在城市项链的中部,规划布置了大型公建区,以酒店、商业、办公等为主要功能。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居住区功能的必要补充,实现了居住区功能对城市的开放共享;另一方面也是居住区功能向南与区级中心的衔接。

4. 城市角度的形象塑造思路——形成居住区的特色城市界面

从城市角度来看,居住区的特色城市形象主要通过沿现代大道和钟南街的城市界面来体现。

4.1. 沿现代大道城市界面

现代大道是苏州工业园区一条至关重要的城市功能性主干道,沿现代大道的城市界面直接体现了工业园区的城市形象。规划区沿现代大道总长约2250米,长度较长,为避免形成连续、呆板的城市界面,规划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以解决:

4.1.1 变化的沿街空间

规划在现代大道与钟南街交汇处,建筑退后形成公共广场,同时星堂街至西河段、星华街至东河段建筑以板式高层为主,空间较为紧密,西河至东河段建筑以点式为主,空间较为开敞通透,从而沿现代大道形成收——放——收的空间序列,并与规划区东西两个开敞的公园结合起来,形成收放有序、疏密有致的城市界面。

4.1.2 丰富的建筑类型

规划沿现代大道以住宅建筑为主,从而体现居住区特色的城市形象。建筑排列错动富有韵律,以体现空间的流动感。同时,规划在钟南街两侧布置一处公共建筑区,形成一处沿现代大道的城市功能节点,丰富现代大道沿线的城市形象,避免了建筑类型的单一。

4.2 沿钟南街的城市界面

钟南街是居住区内南北向的一条城市主干道,这条道路从居住区中央将其分为东西两区。沿钟南街的城市界面除去考虑体现居住区特色外,还要考虑如何将规划区东西两区联系到一起。因此,规划沿钟南街两侧主要布置点式高层建筑,以形成通透开敞的城市界面,从而将道路两侧居住区内部优美的绿地环境向城市敞开,资源共享。同时,这种通透的城市界面使得钟南街两侧的绿化能够互相渗透,从而将整个居住区联系称为一个整体。

5. 城市角度的空间构筑思路——形成居住区特色的城市空间

根据规划要求,该居住区主要以高层、小高层为主,这对于形成特色的空间形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划主要从天际轮廓和开敞空间两个方面来考虑:

5.1 整体的天际轮廓

首先,规划沿钟南街布置33层点式高层,成为居住区的制高点,统领全局。其次,各居住组团绿地周边布置25层点式高层,形成几个组团状的高层区,以丰富居住区的天际轮廓。最后,在钟南街与现代大道交界处,形成以高层公共建筑为特色的城市空间,建筑排列前后、高低错落,避免了沿现代大道天际轮廓的平乏单调。

5.2 丰富的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的规划重点考虑了向城市的开放与共享, 主要分为两处, 即中央绿带和公建区前广场。中央绿带周边主要由18层板式住宅围合, 建筑排列成连续蜿蜒的曲线形式, 以形成流动变化的空间形态。公建前广场周边由18~25层点式公建围合, 开敞通透的广场空间面向城市, 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节点。

6. 城市角度的文脉延续思路——体现苏州地方文化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与深厚的文化沉淀,居住区要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沿续苏州地方文脉,体现苏州地方特色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规划主要通过“苏州风情街”和“水”的文化特色的塑造,形成居住区自身的文化氛围。

6.1 苏州风情街

风情街以商业、文化、娱乐、休闲功能为主,是附近居民购物、娱乐、休息的场所。风情街借鉴苏州传统院落的处理手法,通过大大小小不同院落的组合,形成多样化的院落空间,空间围而不合,开放与私密并存,满足居民交往心理多方面的需要。建筑形式上,规划参考苏州传统民居形式,通过不同坡屋顶之间的错落,形成丰富的“第四立面”。

6.2“水”文化的塑造

规划参考传统的河街相邻的布局模式,将风情街沿河道布置,形成风格独特的“水街”,丰富了居住区的特色景观。其次,规划整合区内现有水系,将其互联互通,并在局部地段放大,构建纵横交错的水网体系。在此基础上,规划结合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结合水域及周边绿地,安置有苏州地方特色的景观休闲小品,形成层次丰富的园林式景观。

7. 结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篇10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结构,景观规划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居住区是一种现代的人居环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居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

该居住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长青镇地界,位于东流路以南,金寨路以东。具体范围:东至三河路,西至新仓路,南至馆驿路,北面为东风路。规划用地面积29.74 hm2。现状用地原为合肥市包河区长青镇姚公庙和沿河村的集体用地,基地内部以农田和沟塘为主,十五里河的支流由地块西北穿行至东南,地势有一定的高差。

2 周边环境分析

该居住区拥有优越的地域、环境、人文优势。东面隔三河路直接面对合肥最大的黄山公园和体育公园,再往东为商业街美菱大道,通往合肥市老城区;西面与金寨路相夹区域为规划的大量商业金融用地,再往西则为城市交通主干道金寨路及规划建设中的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南为十五里河沿河绿化景观带,再往南约3 km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面至城市二环东流路,沿金寨路可通往以中国科技大学为核心的文教区块,区域内还拥有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工学院、市三医院一大批科教文卫单位,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规划设计理念

3.1 多级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历史由来已久,作为一个人性化了的自然空间,它不但是容纳了人们各种生活活动的场所,还是室内外空间与自然环境的链环,而且其空间组织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因此在此次设计中就将其作为主要的规划理念。

3.2 一种理性的空间层次设计

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由于同一个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的可能性随着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是什么使聚集在一处的房屋聚落成为内部紧密联系的住区,有一种原因很明显,就是住区中的居民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规划方案尝试通过景观道路对住区的开发用地进行了再次划分,形成了众多更加符合人的需要、更加舒适也更加方便的小地块、小区域宜人尺度空间;让人们回到习惯那种“私密—半私密—半开放—开放”逐渐过渡的居住空间形态。

3.3 层级结构的弱化

规划设计中将原有住栋—组团—小区—居住区的结构模式弱化,采用类似于网络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每一个地块内不设组团,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4 “均好性”基础上的“独好性”

“均好性”理念强调环境资源的均享,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和共享,强调居住日照和朝向的均好。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获得同等的价值回报。在均好性的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位置的住户,强化它的独特性,来满足不同住户的要求。

3.5 “按价值区域定位户型”的理念

依据整个小区的基本构架,朝东的、沿主景观带附近的、楼视距大的一定是布置大户型,而朝西的、沿街的、楼视距小的一定是布置小户型,做到各取所需,同时推敲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通过资源的再调整,化不利为有利,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低价位区,达到价位的均等。

3.6 “错视距”的理念

通过“错视距”的设计手法打破人们常见的行列式设计,通过东西向和南北向的错置,使其在同样建筑密度的情况下获得超常规的视觉间距。如南北向、东西向对着景观部分。

4 规划结构

方案中主体结构以“一心、两轴、景观放射”为主导,形成一种有别于目前普遍流行的单向直线形排列式结构,达到流线的、可分可合的动态结构,同时又使得五个居住区块在均好性与独好性上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

“一心”:两条城市道路的交汇,形成为居民服务的集休闲、娱乐、商业、餐饮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活动区,同时结合整体规划及环境,可以有效的聚集人气,避免了地块本身过于内缩带来的缺憾。由于与住区的主要入口同向,因此也形成了具有标志性的地域景观。

“两轴”:以城市干道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延伸为商业轴、文化轴。商业轴:城市人流主要由金寨路往东伸入住区,沿祁门路自西向东布置超市、沿街门面等商业设施。小区主入口设在祁门路上,交通便利。文化轴:住区西北面为安徽建工学院,汇聚文化底蕴,因此中学、小学、幼儿园、会馆等文教设施沿清平路由北向南延伸。使用便利的同时形成人文景观,自然与住宅内部隔离,保持住户的私密性,使得动静分区明确。

“景观放射”:每个区块依据各自地貌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心景观核,而路网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住户的感受,随景观核及建筑的排布,而形成自然机理的走向,使得每一地块拥有自己的形态倾向性,每一栋楼随着流线的曲转形成自己独立的视觉形态,从而使每个区块的住户都拥有不同的景观空间,道路自然的曲向流势、移步换景,赋予住区一种动态、多样性的空间结构,而获得一种无以雷同的空间独好性。

5 景观规划

5.1 景观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已逐渐从“谋生”阶段转入“乐生”的阶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愈来愈高,对于居住的要求不仅是一个避风避雨的“蜗居”,而是愈来愈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效果的基础上,着意强调住区环境的塑造,实现了各分区的有机结合,又使得园林景观带纵横蜿蜒曲折,恰似一条绿意盎然的绸带,给住区带来了舞动的绿意,在此基础上将集中绿地融合到每一期的规划设计中,达到了“均好性”,根据每期建筑与道路位置的不同,辅之以形态各异的形体,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色。

5.2 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

打造一条人文与自然景观轴,结合两侧的园林和水体,把自然带入了住区,用人文提升了小区。

住区内溶溶月色,二三好友,酒酣自热,漫步其中,真可谓“犁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或“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此等佳境只应天上有,人间又能几回闻。

景观轴的水面与绿地相互融合,在恰当的空间内布置若干人文雕塑小品,在自然雅趣中体现历史的沉淀……

6 建筑设计

6.1 单体平面

本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住宅,与整个小区风格与品位相适应,主力户型每户建筑面积在120 m2左右,高档精品户型在150 m2左右,另有部分特色户型,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户需求。

其中多层均为1梯2户,小高层为1梯2户的板式高层,充分考虑到地域需求特性。单元拼接以2个~3个单元为主,最大限度的利用通风和日照。

户型设计上形式多样,全明设计,动静、干湿分区合理,经济实用。

6.2 单体立面

规划的住宅建筑以小高层为主,立面设计紧扣自然、现代的主题,整体为现代典雅风格,立面通过色彩、材料、体量的变化,体现细微丰富的光影变化。住宅单体结合公建及商业建筑立面,形成统一的体系,展现大型生活社区风貌。

7 结语

社会的发展给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采用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在小区特色的确定上作出变化,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俭.住宅区户外环境指标的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2):47-48.

[2]李蕾,刘云.迈向聚合居住——论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J].华中建筑,2005(1):24-25.

上一篇:石化污水处理下一篇:业务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