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共8篇)
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 篇1
贵阳居住证办理流程
办理流程
1、拍照
申办人到具有二代身份证照相资质的相关拍摄居住证数码相片,并取得居住证相片回执。(申办人亦可使用身份证的相片回执。)
2、提出申请
申办人带齐办理所需材料,到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
3、填表审核
申办人领取并填写《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工作人员对上交的材料及登记表进行审核。
4、领取凭证
审核资料齐全后,工作人员打印发放《居住证领取凭证》,并将资料录入信息系统,上传制证。
5、领取证件
受理机构收到居住证后,会通知申办人,届时申办人凭《领取凭证》前往领取证件即可。
贵阳居住证办理材料
1、《居住证申请表/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
2、办证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3、办证人在具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照相资质的照相馆拍摄居住证数码相片后取得的照片回执,4、近期正面免冠小一寸证件照2张;
5、居住地合法居住场所证明;
6、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资料;在全省范围内非首次领取的,须出示补领、换领居住证工本费缴纳凭证。
温馨提示:
办理有效期最长为3年的居住证,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交下列材料之一:以就业为由申请办理的,办证人需提供劳动就业登记管理机构出具的就业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以经商为由申请办理的,办证人需营业执照或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 篇2
一、居住区
居住区是在一定的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的范围内, 分别设置居住建筑、绿地、公共建筑、道路以及其他各种生活服务设施, 或在城市街道内, 或是被自然景观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空间。居住区是居民以群居聚集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中居住, 组成的空间大小不尽相同的居住地段。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居住、教育、休闲、养育、娱乐、健身、工作等各式各样的日常活动, 因此需要有完善的综合性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来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要。而本文研究的贵阳恒大绿洲居住区在贵阳白云区的南湖板块上, 自然景观独特, 视野开阔, 兼有白云和金阳两区的发展优势, 邻近白云区艳山红镇政府, 配有会所、商业街、双语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打造出地下层室外泳池, 这也使得居住区更加具有娱乐趣味性。通过这些措施来创造出人和居住区、城市、自然和谐融洽的居住共同体。
二、互动景观
“景观”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圣经》的 (the book psalms) 希伯来语版本上, 主要是指圣城耶路撒冷以及所罗门寺庙城堡在内的总体的美景。现在“景观”一词则是指在时间和空间变换中寻求统一的整体系统, 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类文化圈互相作用, 共同影响而形成。如果用一个更加抽象和文艺的说法就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 在某一个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互动”这个概念是指主体与客体 (主体) 之间产生某种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作用而进行的沟通, 以达到某种高度的和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互动”这一词汇也融入了景观设计之中, 理解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 设定从宏观的情境到微观的互动细节, 包括内容、形式和整体体验, 这些是对人的行为的设计,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也是现在的互动设计方法[1]。
在现代化的城市居住区里, 居住者与身边景观的互动使人融入到周围的居住空间中, 放松身心, 用轻松愉悦的和谐心态进行着互动交流。现在, 不仅有公共景观设计师们创造出造型独特的新作品, 更有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们意识到公共空间使用者或者参与者的感受的特殊意义, 并将人 (群) 作为景观设计的组成元素优先考虑[2]。贵阳恒大绿洲这一实际案例就是通过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内营造出自然湖面、小山丘、溪流等景观生态环境, 可以供居住者欣赏, 让参与者感受到自然健康的景观环境。这样一幅居住者与建筑、公共景观空间、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象就可称为“互动景观”。
三、实例分析
(一) 项目背景
本文分析的实际案例位于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称的贵阳, 享有“森林之城, 休闲胜地”的美名。本项目位于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镇政府旁的南湖片区边, 项目总建筑面积有30万m2。坐拥白云区和金阳区两区的独特资源优势, 靠近金阳“西南家居城”, 坐拥南湖自然生态景观, 地处行政文化中心, 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居住区特色。从本项目的景观空间和周边配套设施来看, 资源利用较为全面、丰富, 所以本次分析着重剖析居住区内的互动景观环境设计。该居住区内地形变化较大, 既有高地土丘又有低地平原, 特别是基地内留存的一眼清泉, 泉水清冽, 因此在互动景观营造上给予重点考虑设计, 使居住者赏心悦目 (见图1) 。
本项目位于一个“山中有城, 城中有山, 绿带环绕, 森林围城, 城在林中, 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之中, 因此又被称为是“泛贵阳首席生态国际社区”, 重点是考虑居住者在自然生态景观优美的居住环境下能够身心愉悦, 和谐发展。
(二) 设计规划
1. 设计目标
基于对场地规划和空间环境特点的深入分析, 我们主要确定了“一带, 两轴, 三组团”的设计思路, 将地形环境和居住者需求、感受相结合, 将恒大绿洲营造成居住者的温馨之家, 疲劳的上班族温暖的港湾。具体的景观设计特征是:以大树为带, 规划场地上西侧带状大树作为背景绿化带, 使居住者在视觉上感受到流畅舒心的美;连接主入口、综合楼以及游泳池的东西向轴线和西侧组团的南北向轴线, 使居住者可以尽情体验戏水游玩, 放松身心;景观规划围合的三大组团:立体水景园, 夏宫别院, 王室后花园, 营造出精致生活, 极具高雅情调。
2. 设计构思
以互动性、融合性为主, 期望营造出居住者与居住区和谐共生的互动景观环境。
(1) 徜徉于“德意志皇家避暑花园”
纽芬兰王宫 (Schloss Nymphenburg) 是慕尼黑的著名标志。这是一座专门供王公贵族避暑的夏宫。王宫的主人是巴伐利亚时期有名的王侯维特斯巴赫家族。贵阳恒大绿洲景观是以纽芬堡王宫作为设计蓝本。绿色的树林和蓝色的清水是两大主题。湖水里有成双成对的天鹅在滑水, 湛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呼应, 给人一种优美自然风景画卷一般的视觉享受, 清新干净。
(2) 谱写独特韵律之坡地水景园林
坡地园林, 是在高低起伏的原生坡地上, 利用绿地、乔木、花圃、喷泉、叠水等元素, 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 韵律感强烈的立体空间景观。贵阳恒大绿洲的景观设计精心运用独特地形特点, 将经典景观如缓坡水平台地、跌水高差景观、溪流、喷泉、瀑布等元素演绎出奇妙的景观空间, 利用地势高差谱写具有强烈韵律感的坡地水景园林, 使居住者不论身处任何空间都能感受到流动性的景观环境设计。
3. 区域布局
突显两条景观轴线:在东西方向上, 透过主入口仰望综合楼再俯视下沉室外泳池, 打造出错落有致的高低空间韵律。在南北方向, 运用原有地形块和节奏空间感, 以采用曲折蜿蜒的水域形状衔接各个景观空间。着重打造三大主题景观区:
(1) 立体水景园:利用现有地形, 划分成若干台地, 再结合综合楼旁边下沉室外泳池、景观跌水、造型雕塑、凌纹花坛形成亦静亦动、柔美清新的立体水景园林 (见图2) 。
(2) 夏宫别院:根据规划场地地形高低相差10米的条件, 用叠水景观、平台坡地、绿地以及造型别致的景观小品, 营造出富有变化、多层次空间的“皇家别院” (见图3) 。
(3) 王室后花园:整体设计倾向大自然, 花园随着地势的高低变化而变化, 随处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和悠闲的情调, 通过原有湖水、台地和溪流打造具有健康生态悠然自得的自然休闲场所 (见图4) 。
(三) 景观与居住者的互动性
1. 互动景观设计的可塑性
可塑性一般是表示此人或此物具有被塑造的可能性。在设计领域来说, 指每一个互动景观设计作品其主客观的参与性和融合性。
(1) 注意互动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2) 考虑居住者的亲水性和休息活动的实施性。
(3) 经过科学严谨的互动景观设计, 使城市住宅区和谐健康地发展。
(4) 提高设计休闲性和娱乐性景观设施意识, 营造多姿多彩、丰富有趣的环境空间。
2. 居住者五官感受的互动融合
现在我国居住区建设除了有合适的外部景观资源外, 居住者更关注内部环境景观。居住者通过自身感受来决定是否入住, 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环境印象、让人放松心情的空间更是受居住者青睐。“每一种城市景观感官体验都是多种感官混合而成的, 空间, 材料和尺度的质量都是由眼耳口鼻和肌肤共同衡量的。”[3]这些多种感官感受包含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1) 居住者在互动景观中的视觉感受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强烈色彩, 冲击力度大, 迅速抓住人们眼球的设计不在少数, 而贵阳恒大绿洲居住区更是如此。在这个森林覆盖率达39%的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的贵阳, 绿色景观带给居住者的是自然健康的感受, 一幅绿色森林原始生态的美丽画卷, 能带给人清新放松的视觉享受。从平面上来说, 贵阳恒大绿洲居住区的结构特征“一带, 两轴, 三组团”的规划设计使得居住者一目了然, 一条背景绿化带和东西向泳池轴线, 南北向组团的轴线将居住区划分成了三个主题景观区域。在其中的夏宫别院这一大主题景观场地中, 运用自然地势条件, 把相距10米的高度差利用跌水水景、绿坡台地、溪水平台, 构成了具有强烈高差、极具节奏感的景观, 给人鲜明的视觉体验。
(2) 居住者在互动景观中的听觉感受
居住者惯于聆听熟悉的声音来追寻家的方向, 在居住区中传来的潺潺溪水声, 微风掠过树叶的沙沙声, 玩耍的孩子嬉闹声, 这些都是在居住者脑海中留下的家的声音。《建筑体验》的作者拉斯姆森曾经在《聆听建筑》一章中提出, 声音在空间中的吸收和反射直接影响主体对给定空间和心理的反应, 并且指出声学在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和体积的感知上所起的作用[4]。在“王室后花园”这组主题景观中, 不仅利用原生态的泉眼, 且为了有韵律感而把泉眼移到庭院的高点, 水流顺势汇入溪流中, 溪水缓缓流淌, 传来悦耳的潺潺之声。坡地园林中固定的音乐喷泉和鸟语花香让人陶醉的声音都能使居住者感受到家的气息。
(3) 居住者在互动景观中的嗅觉感受
在居住区中, 闻到淡淡的花香、清新的湖水、芬芳的青草给人的嗅觉感受在景观环境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为景观增添了不少乐趣和情调。在本项目中沿着高低起伏的坡地园林中, 居住者能感受到花圃中飘来的花香和绿坡平台的清香, 唤起内心深处遥远的记忆, 产生强烈的共鸣。
(4) 居住者在互动景观中的触觉感受
细微的触感差异都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居住者戏水游玩或者在草地上休憩, 坐在公共露台上或是触摸造型奇异的石雕, 这些或软或硬的触感, 都可以带给居住者不同的感受体验。人们会在记忆深处永远地记得这个触感所带来的感受。
(5) 居住者在互动景观中的味觉感受
味觉在互动景观中较难体现, 但是在居住区中, 味觉就是家中的美味佳肴的味道。特殊的味道在人的记忆中是很难抹掉的, 如果没有视觉感受来感知物体, 也可以靠味觉感受来记忆和分辨清楚。
3. 水景设计的互动参与
“水景”一词主要是泛指人文性的水景观, 科技技术的进步也创造了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 例如跌水溪流、瀑布壁泉等。水景元素包括:喷射喷泉或瀑布跌水, 水池结构和观赏池塘系统。水元素的亦静亦动, 时而缓缓流淌, 时而激情喷发, 都能给居住者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在本项目中各个主题景观区域都有融入互动水景设计, 观赏效果最好的就是夏宫别院利用10米的高差设计出一系列大坡地、跌水景观、溪流台地等水景, 居住者可在此享受美景, 互动交流。
4. 时间和空间的互动交流
时间是无声息的, 较为抽象的概念。从朝阳到夕阳, 从春分到冬至, 人们都不易察觉时间的流逝, 而在景观设计中与时间的交流互动一直是设计师们追寻和探索的。空间是静止而广阔的, 永远出现在当前时刻而没有边界的。当居住者熟悉了这样的空间之后, 有可能便会对其产生依赖感、亲和感。在王室后花园主题景观区域中, 花园遵循地形高低变化, 四周弥漫着清新空气, 自然美观的气息, 还设计了小型瀑布、木桥、汀步、水中树岛等空间互动景观, 供居住者在此休憩欣赏。
5. 景观小品的互动展示
景观小品也被人们称为“城市家具”, 是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符号形式, 伫立在居住区的空间景观中, 同时也是以功能为目的的存在, 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品质[5]。本项目的景观小品设计主要是以纽芬堡王宫作为设计蓝本, 精致典雅、匠心独运的小品风格, 也能满足居住者品质生活和互动交流的需求。
6. 创新理念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 互动景观设计和居住者交流则会更进一步提高层次, 这种新型创新理念也会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透过这种新兴互动理念也会使居住者更加紧密地融入到互动景观环境中与之和谐共生发展。除此之外, 现代西方景观设计不仅注意到景观的观赏性和游戏娱乐功能, 更注重寓教于乐, 在具有艺术性的现代雕塑中加入教育理念, 在教育中产生互动[6]。设计师们也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增加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寓教于乐作用的互动景观设计, 或是增加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益的趣味互动景观小品, 变换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释放都市人的压力, 令其放松心情。这样创新的互动性景观设计为城市居住区创造出了互动共生、和谐发展的居住景观环境。
四、结语
本文以贵阳恒大绿洲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居住者与居住空间的互动环境景观的融合性。互动性的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也在与时俱进, 不断通过高科技手段、创新理念来丰富设计思路。新兴科学技术给艺术注入了无限活力, 也推动了艺术新领域的确立与发展[7], 创造出互动共生、和谐发展的城市居住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琼.交互设计的临界点: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综述[J].装饰, 2014, (02) :12-15.
[2]姚雪艳.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7.
[3]程志永, 毛白滔.基于多感官互动体验性城市景观形象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09, (11) :12-14.
[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05-156.
[5]梅小清, 田颖.基于互动理论的居住区景观小品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3) :7936-7937.
[6]孙健.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原则[J].美与时代 (上) , 2012, (05) :57-58.
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早在上世纪老龄化问题就崭露头角,至今,已经成为全球问题。针对老年人日常在居住区生活的安全性,本文做了各方面的探求,找出现存问题并给与一定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老年人;安全性;公共空间
1.绪论
1.1我国老龄化特征
自2001年起,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就在2014年2月19日,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中国现今已经是老龄国家了。
表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由于中国20世纪中期和后期的超多子化的出生率和21世纪初慢慢演变的少子化和超少子化的出生率,中国的老年人人口数量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最高峰(表1)。但是在城市化发展极其快速的今天,中国并没有及时的把注意力放在适于老年人的生活的设施和空间上。对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没有专业且系统的研究,这会对今后的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1.2我国老龄人居住现状
多数中国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是老人的居住现状令人堪忧。现在我国城市居住区应对老年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设施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在整体布局的规划上,缺乏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探讨研究,居住区的道路,绿地,公共活动,入口,楼梯等区域的设施,与老年人安全性的需求程度不相匹配,老年人的场地设施没有深入设计;(2)在政策法规上,缺少文化、卫生、社区服务设施等居住区公共空间在老龄化背景下的建设原则和标准;(3)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及设施适应老年人的设施及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在住区的生活并不安全,并且缺乏舒适度。
2.老年人安全性的负面特征
负面特征的产生。
2.1生理特征的退化
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是针对感知能力、反应能力以及防御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的感官感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中影响他们正常生活的主要感知能力是触觉、视觉和听觉。老年人的触感减退,对于温度和质感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烫伤或者冻伤,而且疼痛感变得迟钝,难以及时避免伤害性刺激的危害[2]。视觉上由于眼角膜的变化,甚至会过滤掉紫色蓝色和绿色,即使是鲜艳的颜色也会在老年人的眼里变成灰色[3]。而在听力上,敏感度的下降对于高频声音影响较大,老年人只能听到低频音,导致了对声音听不清楚的现象。老年人即使知道自己面临一些危险,但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肌肉弹性等的衰退,造成了他们反应迟钝,他们更容易骨折,更容易因为机体的退化发生特殊且急切的病情。
2.2心理负担的加大
老年人,特别是刚刚步入老年生活的老年人,他们更加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高龄老人并没有因为习惯于老年生活而更感安心,越来越衰退的身体有时更加加深了他们内心的抑郁和焦躁。衰退的身体产生了对于多样性活动的积极性的打压,产生了不愿意拖累儿女亲戚和想要更多的和家人在一起的矛盾的的心理负担,还有面临死亡威胁的惶恐感。
2.3社会存在的缺失
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社会地位的转变,老年人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而这种负面情绪则反映在活动范围的自动减小,不愿主动接近人群和新的事物,更加沉默和寂寞。而太安静的老年生活不利于老年人心境的培养,更加导致负面情绪的爆发。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老年人生活安全也令人担忧,他们强烈的需求一种社会归属感。
3.基于安全性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观念和探讨
3.1交通空间的分流和便利
3.1.1人车分流,建立良好步行系统
越显复杂的小区道路和不成体系的慢行步行系统的不完善却给老人步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给老人的行走安全带来了隐患。在设计上的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车要分流,而是有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人车分流有两种形式,一是水平向人车分流,二是竖向分流。
水平向人车分流主要是在车道两边增设人行道。并控制居住区内的车速,将其限制到20km/h。同时,可以在车道两旁增加竖向元素如栏杆或者植被,让道路看上去狭窄,造成视觉障碍,或者直接铺设减速带,让驾驶者主义减速行驶。
竖向人车分流是人和车在不同的道路断面上通行。这样在小区内部,地表上只有人流,机动车在地下完成行驶和停车动作。
将步行系统扩充,设置步行节点,并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体系。首先它具有通行功能,需要保证行走过街等的安全性,比如设置一些特殊的安全措施。其次相较于车行体系,步行体系承担休闲和休憩功能,所以路径形态也是多样的。但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他们的方向感變差了,步行道路不宜过度变化,并且尽量避免高差,在有高差的地方应在台阶旁设置坡道,利于老年人行走通过。
3.1.2增设户外无障碍设施
在必要的地方,如景观亭入口、住宅楼入口、步行道高差变化处,都应该设置坡道,为了适应老人坡度应该比设计标准更加平缓,宽阔。同时在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的平台也要设置雨棚[4]。对于坡道较长的或者较陡的则应增设扶手或围栏。同时,在无法设置坡道的地段,可以增设扶手,以帮助老年人上下台阶。
3.2必要的导向、警告和报警设施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对伤害的抵抗力差,同时自卑感导致时时担惊受怕的心理问题等一系列因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指导和提示。所以在生活区应该设有导向标志、警告标示等帮助物。
3.2.1增设导向设施
由于老年人方向感差并且记忆力下降,在居住区中增加导向设施是必要的。小区路网有多种形式,如果再加上结构单一的行列式住宅排布,并且当今住宅形式单一且重复,缺乏特色和标识性[5],老年人就会很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所以在进小区时,就应该设有小区平面图,让老人一目了然的明白自己的方位和应该前进的方向。当然,可以在平面图上标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以便老年人铭记。而在小区主干路的分支路口,也应该设立方向指示标牌。当然,这种导向标志可以不仅仅是牌子。富有特点的景观小品,或者是造型独特的服务站或小亭子,都能起到导向作用。
3.2.2增设警告标牌
居住区中虽然安全,但是仍有一系列安全隐患。因为居住区道路多岔路,而且多数居住区没有条件进行人车分流,所以在居住区道路上应设置警告标志,一是警告驾驶员放缓速度,注意行人;二是警告行人,注意前方来车,提早躲避。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遇到危险躲避的反应能力较差,所以提前警告,拉升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人车碰撞的灾难。
居住区景观设计多喜用水,设计水池、河流等景观。在晚上光线不明的情况下,也需要设置夜间警告标志,沿河处做荧光警告条。
3.3增设娱乐空间和服务设施
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区中针对老年人的娱乐设施、活动器械都太少了,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服务站点也是少有。所以,增设该方面的相关空间与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3.3.1娱乐空间的特别要求
小区中一般都会设有活动区,在这里有一些运动器械。但是这更多适用于成年人,居住区没有或者少有为老年人专设的活动器械和娱乐空间。老年人一般的娱乐活动多为散步,慢跑、跳舞,打拳、兵乓球、羽毛球这种动态类,和观望、下棋、听广播这种静态类。由于这些活动多数是集体活动,少数是个体活动,所以设计娱乐空间应既有动静边界又有动静联系。现在住宅区就是缺少一块较大合适的、平坦空旷的硬质铺地,而这块地就是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可在场内安置老年人专用的运动器械。
3.3.2增设服务站或者幫助中心
住宅小区中,最好设有托老所。对于那些半自理的老人来说,家人白天上班,无暇照顾他们,可以由社区建立白日制托老所,这样白天有所依,晚上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依的原想。或者可以设置帮助中心进行上门服务,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如送饭、陪聊等,这样能够让老年人体会来自社会的善意。
3.4休憩空间的特殊设定
老年人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体力大不如前,所以足够的休憩空间才能保证老年人安全并舒适的活动。在不同的功能区设置不同大小、不同形式的休息区是需要被探讨的。
3.4.1交通区的驻留空间
当下,年轻人忙于工作,老年人大都还是操持家务并帮助带孩子。老年人在外购物回来时,常常大包小包,负担自己身体不能长时间背负的重量。从进小区开始到进入住户的一段距离,老年人在背负重物的情况下走得很艰难。故应在步行道路边每隔20m-30m就应该布置一个休憩点,而在主干道等非休闲娱乐区的步行系统旁却不宜设置大空间的驻留区域,所以休憩空间趋向发展小空间。这种小空间可以只是一个齐膝的平台,方便暂时存放重物;或者将花台宽度放大,可供人们坐下休息。
3.4.2休闲区的休憩空间
老年人的交往方式多为聊天、下棋、静坐等,这些都休憩空间来支撑。对于人少的活动本身就希望所处空间的僻静和私密,而对于人多的活动则希望空间开放和活泼。休息区不仅要满足老人们的身体需求,还要从设计上满足老人独处或交往的心理需求,已达到心理平衡,获得安全感。
(1)私密式。
由于老年人相较于成年人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对于私密的休憩空间更需要一种围合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程度的空间,而这种围合空间可以通过景观墙、植被、栅栏等物来构成。而这种私密式休憩空间一般设置在道路的末端或者住宅间的零碎地等少有人去的地块。内部需设置单独的座椅以满足老人独处的需要。这种空间尺度不宜过大,4-6m见方皆可。
(2)开放式。
对于多人一起休息、聊天的状况,所设置的休息区是开放式的,是为了满足老人的交往需求,重现老人的社会存在感。开放式休息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走道相连的休息区,点线模式;一类是和活动区相连的休息区,点面模式。
点线模式中,由于休息点和流动性大的道路相结合,休息区的空间较为开放,人们之间的视线交流、语言交流较多。一般情况下有三个以上的休息点分布在线性道路旁,点和点之间的联系也相当重要。虽然在一条线性道路上应该控制合理的节点密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均质的分布。如若采取疏密相搭的方式,部分联系较少,开放度较低;部分联系密切,开放度高,节点之间形成视线网,将联系各个节点的那段道路活跃性拉大。
点面模式中,休息区和娱乐性大的活动区相结合,空间基本是全开放模式,便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和进行团体交流。一般休息区排布在活动区的一侧,保留两者联系的同时也保证了空间功能的边界。由于活动区人流比步道要大,休息区很容易就引起老年人的聚集,所以这里的休息空间要大尺度,较大面积,这样聚集的人多了,对活动空间的使用的老年人也会相应增多。
4.结论
居住区中,应对老年人安全性问题的内容非常丰富,综合性强,该论文还有很多未详尽之处。但是在接下去的半个世纪中,全国的老年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矛盾更会给居住区的设计研究带来困难。所以尽早完善老人居住、生活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前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王炜.住宅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以上海住宅小区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3]汤羽扬,段伟.居住区中适合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N].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3,18(1):27-33.
[4]刘丽丽,肖斌.老年社区的户外环境调查分析—北京东方太阳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36(27):11758-11759.
贵阳银行实习报告书 篇4
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为己任,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铸就了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牌。
一、20XX年贵阳银行招聘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与分析。
二、贵阳银行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
三、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贵阳银行相关知识)。
四、贵阳银行招聘考试(重点时事政治)。
五、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行测讲义与习题。
六、贵阳银行招聘考试面试讲义与习题。
七、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视频课程与面试宝典。
八、20XX贵阳银行考试全套在线高清教学视频课程及讲义。
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云发„2011‟18号)和《中共昆明市委关于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昆发„2011‟1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构建新型社区为民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经西翥管委会领导同意,3月1日至6日组织相关部门的同志到贵阳云岩区、重庆江北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贵阳的贵乌街道办事处、巫峰社区居委会、重庆的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石马河街道办事处群众工作站)、瑜康社区居委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地参观了贵阳云岩区贵乌街道、巫峰社区等示范典型,并与贵乌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巫峰社区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贵乌路街道位处贵阳市的东北面,其周边与黔灵镇、宅吉街道、普陀街道、乌当区接壤,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是通往开阳、金阳的重要出口通道,是云岩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8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居委会,建成居民小区37个、2个公安派出所,常住人口44612户,79172人;流动人口2万人。辖区有中央驻黔单位4个(新华社贵州分社、中建四局一公司、贵州省检验检疫局、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省属单位3个、市属单位17个、区属单位13个、部队2个、非公有制企业35个、大学(贵阳医学院)1所、中学2所、小学(含民办)9所、特种行业66个。人口总数:79172人,农业人口:11875人,非农业人口:67297人,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布依,壮等,所辖村:冠竹苑社区,万江社区,贵医社区,百花山社区,兴黔社区,大营社区,银佳社区,筑新社区,石洞坡社区,杨柳湾社区,顺海社区,友谊社区,中天社区,黄山冲社区,登高社区,金狮社区,乌江怡苑社区,巫峰社区。
拓展服务理念,构建资源共享、统筹发展的服务体系,街道为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率先在贵州省建立了党员群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延伸拓展了微笑、真诚、规范、满意的“4S”服务理念,为辖区内的群众打造资源共享、服务共建的平台。
一是开展便民利民综合服务。街道按照规范化、亲情化、网络化的要求,在街道建立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大厅,将社会 劳动保障、计生、综治、科协、老协、残联、城市管理等9个科室的业务全部搬进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在16个社区设立民情服务站,在居民小组中聘请社区党员为“民情信息员”、“为民服务代理员”,设立了“民情电话”,形成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办公、零距离服务、一条龙流程、零障碍手续”。同时,各社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积极与电信公司协调,建立“电信综合服务站”,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交电话费、手机费、水费、电费、煤气费、宽带费等。截止目前,共为居民群众办理实事1560件。
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积极倡导社区居民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根据志愿者的爱好、兴趣、特长、年龄、工作等情况,成立了各类社区志愿者工作队51支,大力实施“民情工程”,为孤老、病弱老人和“空巢”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定期上门开展服务,同时,切实开展“金钥匙行动”,将社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的住房备用钥匙交由社区委员或就近的志愿者代管,在遇到楼内停水、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及时上门探视。实现了“难有所帮、困有所扶、需有所应、求有所助”。
三是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全力打造社区“10分钟医疗圈”,分别在大营社区和中天社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个;在百花山社区和万江社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各 1个,街道各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均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四是开展社区安全服务。街道联合16个社区成立“爱心妈妈”工作队,采取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帮扶措施,对辖区内失学、辍学少年、两劳刑释人员进行帮扶;每天上学、放学在校园周边巡逻,确保学生安全,并在贵乌派出所、城管、综治及区文化稽查队配合下,对校园周边的小摊小贩,问题网吧、问题书店、娱乐场所进行集中整治,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推进“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安全社区”和“无传销社区”创建。社区积极协调辖区单位和业主共同出资在几个主要出入口修建值班室,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还成立了一支专职治安巡逻队,对小区实行24小时巡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五是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服务。街道紧紧围绕“三创一办”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内资源,积极发动社区内的党员群众,扎实做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工作,解决社区“脏、乱、差”问题,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着力为社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通过对贵乌街道办事处的学习交流和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构建新型社区为民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 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二、试点经验和做法
贵阳市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贵乌等街道办事处已经启动拆销街道办事处成立新型社区的改革工作,其新型社区的划分以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人口数量、居民认同感、治安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因素,一般每个社区地域面积2至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万至4万人,形成“一社多居”格局。
新型社区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社区治理模式,即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或居民议事会、社区服务中心,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区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社区通过“大党委”协商解决社区事务,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贵阳市将在今年5月底前撤销全市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建立新型社区,设立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使全市200多万城区人口全部纳入新型社区覆盖的公共管理“半小时服务圈”。
贵阳市撤销原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后,将在新建社区推行“一个社区党委、一个居民议事会、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配强领导班子;整合原街道和社区资源,使人力、物力及服务资源向社区聚集;实行“大党委制”,对居民议事会采取“社区居民提议、社区 党委决策、社区服务中心执行、成效接受群众评议”的方式;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办事服务大厅,推行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
改变过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将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下沉,更好地服务群众。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在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的平台,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四大职责。把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并把社区工作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公益事业费等纳入区(市、县)级财政预算,把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原街道办事处行政审批、执法管理等职能将收归区政府相关部门,属于区政府部门的公益性、群众性社会管理职能将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并逐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实现“费随事转”。
同时,为切实消除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真空”和“盲点”,杜绝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成为街道办事处的“翻牌”的情况,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即:社区服务中心的每一个岗位都安排A角和B角,确保既有人在办事服务大厅接待群众,又有人深入社区院落、居民楼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实现服务无间隙,为群众提供一年365天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
三、几点建议 借鉴贵阳的改革经验,结合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随着沙朗和厂口的合并,西翥管委会的成立,西翥辖区总面积达到了270.79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有36228人。行政中心在沙朗坝子,部门分散,交通出行不便,老百姓办事极为不便,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新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议:
1、拆销西翥街道办事处,街道职能由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局、办承担;
2、根据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人口数量、居民认同感、治安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因素,设置:①厂口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厂口社区、新民社区、陡普鲁社区、瓦恭社区、迤六社区)②沙朗东、大村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大村社区、东村社区)③桃园、三多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桃园社区、三多社区)、④陡坡、龙庆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陡坡社区、龙庆社区)。
3、考虑到瓦恭社区、迤六社区属于飞地,出行不便,距离较远,在其社区设置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建议:为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社区服务职能,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对现有各部门工作进行整合,由管委会组成统一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指定领导牵头 负责总协调,将各部门能下沉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把人和工作下沉到社区,达到工作标准、任务和人力、物力、财力的五统一,形成便民利民的工作新格局。
三是建议:首先以厂口为民服务中心为试点,通过设立计划生育、民政、劳动力培训输出直通窗口把部分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下沉到社区,实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通性事项在社区受理、在社区办结,一般性事项在社区受理、社区审批、办事处备案,重大事项在社区受理、社区初审、逐级审批。其次,设立代办点,全程代理服务。社区代办由受理、传递、回复三个环节组成,实行全程代办,采取约时定点、流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代办服务,并建立代办事项登记管理制度,对受理、代办、反馈、发件等办理过程实行动态管理。代办员在受理事项时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等形式,同时代办员应向申办人告知办理权限、承诺时限、收费依据等。按照“一人一窗口”的原则,办理群众事务。
四是建议:进一步做好从网格管理到网格化服务工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构筑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畅通渠道,按照“网格全覆盖,责任到个人”的要求,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把管委会干部、社区及小组干部全部下派到网格,责任到人对网格实施精细化管理,层层落实“挂片包组联户”责 任。
五是建议:在社区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服务体系,设立治安防控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对社区、村组、网格反映呈报的各种治安案件、矛盾纠纷进行处理和调处,形成一道安全稳定防线。按照“条专块统、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强化保障”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小组为主,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由社区小组书记、小组长、护林防火员等为主的护林防火、治安巡逻矛盾排查队伍,广泛开展邻里守望、看家护院等群众性社会治安活动。
六是建议: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办事处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开设QQ群、电子邮箱、短信平台、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直通窗口的管理。充分利用通信、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搭建移动短号惠农网,为群众提供资费低廉的通讯方式,并利用平台发送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气候信息、种植养殖科普信息等服务好群众。探索建立“三维数字”社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完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建设覆盖社区全部管理服务功能的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使基层管理服务由传统工作模式向现代电子信息管理模式转变,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模式,七是建议:在试点的厂口社区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即: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的每一个岗位都安排A角和B角,确保有人在办事服务大厅接待群众,又有人联系管委会、深入社区、小组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实现服务无间隙,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
通过学习考察,从看变化、找差距、思发展中,借鉴贵阳、重庆等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使街道、社区干部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工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受到启发,带动思路、创新机制举措,提高推动西翥发展的能力。
西翥管委会社会事业发展局
贵阳白领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 篇6
12月29日,发布《20贵阳白领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年贵阳白领工作满意度指数为2.9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3,在所有调查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6年贵阳白领工作满意度指数为2.90 排名全国最高
据悉,为更好地了解中国白领2016年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智联招聘分别从白领的工作满意度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状况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工作满意度涉及薪酬、福利、培训与学习、职位晋升和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生活满意度状况包括身体健康、性生活、阅读、休假、陪伴家人和心理健康等六个方面。
根据《报告》,对比中国34个主要城市白领的工作满意度指数可以发现,贵阳、济南、大连、佛山、无锡等二线城市满意度较高,其次是苏州、杭州、天津、成都、武汉等城市。与一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白领的工作满意度排名均在十名以外。
专家分析,“北上广深”尽管聚集了大量白领,但这一群体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并不高。反而是东部沿海经济以及西部个别省份,白领对于满意度评价较高,这类城市的经济总量、增速较快,在提供较多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的同时,工作节奏、竞争程度并没有一线城市激烈,加上生活成本较低,气候、环境舒适,因此这些城市的白领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
白领最不满意“未能晋升”未能升职最“蓝瘦”
调查显示,尽管综合排名最高,但在分项指标中,2016年贵阳白领晋升满意度指数仅为2.20,成为工作满意度的五大方面中最不满意的一项。贵阳白领对福利也较为不满,满意度为2.40。薪酬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表现一般,分别为2.60和2.80。显著拉升平均分的是培训满意度,高达4.50。
从调查数据来看,高达80.0%的贵阳白领表示2016年没有晋升,仅有20.0%的贵阳白领在2016年顺利完成晋升,他们均晋升为中高级管理人才。
在影响白领晋升的因素当中,40.0%的贵阳白领认为是“公司制度”,认为“个人努力”与“领导器重”是影响晋升的最重要因素的比例均为20.0%。此外,还有20.0%的贵阳白领认为也有较多其他因素对晋升造成影响。
职场专家表示,职位晋升是影响职场白领跳槽的重要因素之一。白领在为一家机构工作一定年限后,都会期望以职位晋升以及薪酬增加作为工作回报,体现个人价值。统计显示,这个年限通常为1—2年,如果白领对于职场发展机遇无积极期待,最终将通过更换平台即跳槽来实现。因此,雇主在考核绩效、进行职位和薪酬调整时,需要统筹衡量多方因素。
性生活满意度最低 白领“性”福程度堪忧
调查显示,2016年贵阳白领生活满意度中,最不满意的`一项为性生活,满意度仅为1.00,远低于生活满意度指数其他项的得分水平,在所有城市中也几乎是最低的。休假、阅读、陪伴家人满意度得分相同,均别为2.60。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满意度指数均为2.40。
贵阳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社会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闲暇的时间,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本次的调查目:了解贵阳市市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为贵阳大学生合理旅游消费提供一些意见。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0年7月15号到17号,随机抽取贵阳地区5所高等学校(4所本科院校和1所专科院校)的100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00份,其中高年级(大
三、大四)为55份,低年级(大
一、大二)为45份;男生50份,女生50份;来自城市的学生55份,来自农村的学生45份;独生子女45份,非独生子女55份。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旅游意向,旅游的时间与地点,旅游的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游的消费结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旅游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100%的人表示打算去旅游。低年级学生(46.2%)与高年级学生(53.8%)、男(48.0%)与女(52.0%)、非独生(60.4%)与独生(39.6%)都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有94.7%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79.5%来自农村的学生打算去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不打算去旅游的大学生主要是没有钱,留在学校或是出去打工,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80%。
去旅游的目的是休闲散心(47%)和增长见闻(53%),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60%以上的家庭能承受子女的旅游费用,对于外出旅游费用,超过60%的学生称自己的家庭能承受得了。其中有不少同学称,若是800元以
下的中短线旅游线路费用,他们自己就能搞定,只需将过年长辈给的压岁钱或平时积存的零花钱拿出来就是了。
二、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占了总人数的82%,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分别占总人数的10%和8%。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一开始放假的前几天,占了总人数的89.5%。选择国庆最后几天出游的人很少,占总人数的10.5%。原因可能是一放假有的同学有种解放的心里,想很快的玩一下来缓解一下在学校的压力;之所以最后几天出游的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他们一般会利用最后的几天进行复习或吸收新知识,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最后几天完成老师在假期这内完成的作业。
三、旅游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结伴同行),占52%;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5.7%;而只有22.3%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独生子女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一般来说城市的学生和独生子女个性更独立,更具探索精神,不愿意随大流。在旅伴的选择上,大部分人选择跟情侣一起去旅游(66.8%),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其次是选择与同学朋友一块出游,一般在三四个人左右,这种方式的旅游对与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有很好的作用。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3.9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四、旅游消费结构
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各个消费价格水平上大体平均分布,而且年级、性别、城乡的差异不显著。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超过1000元的旅游消费水平上有显著差。独生子女中有27.9%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独生子女中最多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非独生子女中有9.5%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非独生子女中最少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负担相对较轻,家长更愿意为子女旅游提供资助。
在旅途中的花费这一项中,大学生不受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的影响,具有总体相似的消费结构:即游玩是最大消费(占53.6%),次之是购物,接着依次是吃、住、行。在吃上,绝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好吃或便宜原则;在住宿上,将近半数的学生(49.1%)选择50~100(元/每人每天)。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占62.7%),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出自兼职所得,因为有75.4%的人表示旅游费用主要来自兼职所得。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贵州大学生旅游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一)大部分大学生打算去旅游,从来没有打算去旅游的人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主要原因是没有钱;
(二)大学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增长见闻,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三)大学生大都选择寒暑假出游;
(四)大学生更愿意与情侣出游,很少人选择与父母出游,而且倾向于自助游;
(五)大学生旅游花费来源主要来自兼职所得,体现出节约原则;
(六)在旅游的吃、住、行、购物、游玩中,超过一半学生都选择乐意把钱用在游玩上。
(七)目前学校没有过多的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
居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篇8
居住区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了解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过程和内容,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调研对象:荆州新加坡城 碧桂园等 调研时间:2018年3月19日 提纲: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四、景观分析
五、居住建筑现状
六、市政公用设施
七、总结 内容: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位于武德路与张居正路交汇处,与之相距不远的江津西路和荆沙大道,是荆州市区横贯东西的城市交通主干道,两条大道与新加坡城国际小区由武德路相连,使小区毗邻交通要道,又与主干道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1、人口规模与构成 “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从规划到建成都离不开和谐社会。项目规划户数850户。这是除去补偿给原住民的房产的规划户数。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服务宗旨,首先是要明确应该服务群体的社会特征,从而做出恰当的服务定位。据调查了解,新加坡现代城城已入住的业主的年龄组成主要集中于25-45岁这一年龄段,这将新加坡现代城定位成为一个中青年居住小区。这一年龄段的人们通常工作上已小有所成,精力较为充足,开始更多地关注于生活的品质,且绝大多数业主属于有车族,因此类似于新加坡现代城这种选址稍为偏僻但注重于主题概念设计和生态绿化的小区,就很对他们的胃口。另外,从职业组成来看,小区业主主要由企业中高级白领、中小企业主等收入处于中等偏高的人群组成。这些业主很多有着相似的学习背景、工作背景乃至个人爱好,他们形成了一个作息规律较为集中的人群,并主导着这个社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的使用趋势。
新加坡现代城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目前普遍开发的“花园小区”模式,但仍具有代表城市生活丰富性和开放性的“复合功能社区”特征。规划建设中的新加坡国际BLOCK街区,是以新加坡人文精神与理想人居的全新构想,创建的一种符合国际文明居住标准的新型居住模式,是一个超大型开放式综合国际街区。它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活动内容,强调开放与共享,富有商业人气,同时也为城市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娱乐场所。
2、用地性质与结构
新加坡现代城用地性质属于居住用地,其结构如下:(1)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居住建筑基底占地及前后左右附属空地,包括宅前小路和宅前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各类公建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地及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道路用地:道路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公共绿地:居民共享的绿地和小游园
(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四周道路情况为:新加坡现代城的道路系统也分为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道路和宅间小路。道路人车分流方面不再强调绝对的人车分流,更多的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通过道路的深化设计,限制车的行驶速度,减少对人的过分干扰。该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干道,结合地形分布穿行,分别连结了由怀宁路划分的两大居住区内的三个居住小区,居住区道路不仅满足了进出居住区的人行和车行交通需要,还保证了各种基础设施(如市政管线、照明灯柱)和绿化的合理布置。小区级道
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也是居住小区的主干道,其围绕居住小区布置,将居住小区的交通贯通起来。并且居住小区(基地周围环境示意)新加坡现代城充分利用了坡地的地形优势,各组团空间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形成半围合式布局,保证了小区整体的南北朝向和自然通风采。
五、居住建筑现状
1、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新加坡现代城住宅组合整体采用混合式布置,其中一期行列式沿道路周边布置,中心采用点式分布若干独立别墅及高层形成低密舒适区,二期高层结合地形分布行列式,三期低密度采用行列式与点式相结合。每一期住宅组团各自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范围明确,组团间用绿地、道路、水域、公共建筑形成分割,也产生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大社区共享相融,又控制组团住户数量,尊重私密独立。点式椭圆高层的存在,无疑是这个住宅群体里耀眼的一笔设计。住宅建筑群平面排列较为规整,空间组合上则采用了高低、长短、疏密的对比手法,特别的处理了沿街建筑群的构图手法,彰显节奏和韵律。
从日照方面分析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建筑的布局,可以看出,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分布方式,长短高低建筑结合布置,不仅确保家家户户的私密性,也是为更多的居住房间提供了更宝贵的阳光资源,也可以有效的引导自然通风。区域内绿化布置也可以引导气流,改变气流流动状况,做到防风防尘。
然而,新加坡居住区存在容积率较高的问题。这是由于存在着拆迁 2(建筑设计
社区单体建筑富有特色,整体建筑和谐统一。
强大的开发团队赋予建筑外立面稳重、明快的特色,建筑立面俊朗,沉稳大气,在周围同类小区中脱颖而出。采用分段式设计,丰富立面效果,使立面结构与轮廓呈现几何变化,建筑线条疏朗大方,从轮廓、线条、细部三个层次强调对比与和谐。建筑体块完整,通过局部处理进行变化,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建筑材料选用品质感及使用时效较强的石材与瓷砖,立面颜色运用含蓄内敛的深色调暖色系,营造出简约的欧式现代风格。在技术、节能方面,据售楼处负责人介绍,新加坡现代城内的建筑外墙采用外保温处理,从而满足建筑的保温及隔热要求;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作用,同时降低了建筑物自重;临怀宁路外墙上的窗户则采用三层中空玻璃,更为有效的减小了外界环境对居住区内部的噪音污染。
3平面户型
户型设计灵活多样,既注重户型的品种丰富,又注重大中小套型的齐全。在确定套型比例的时,考虑到现在核心家庭比重呈上升趋势,应适当提高中小套型比例。此外,在平面和结构上使房型具有可变性,即将部分墙体设计为可拆除的非承重墙,以适应未来各种用户的需要。户型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出大面宽的户型,加大了阳光照射,使整个户型方正通透。加强居住空间的南北对流设计,更把室外景观引入室内。更好地延续了活性空间的理念,突出强烈的空间感。且大部分户型都为南北通透且多开间朝南,功能分区十分人性化,户型使用率也较高,在居住面积上也较为符合大众消费人群。
4(空间设计与利用
在结构与空间布局上,建筑大胆吸收了深圳、香港乃至当代国际都市人居的新元素。首先,新加坡现代城的内部空间十分宽大,没有丝毫压抑之感,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布局。保证居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住宅入口空间及套型入口空间设计开敞,作为楼体中积极的缓冲空间,不仅保障了人们生活上的便捷性及私密性,同时也促进了住户交往。另一方面由于分摊面积较大,相应的提高了套型标准;建筑层高2.9m,远远满足国家对居住建筑层高不低于2.7m的要求,提升住户居住舒适度。
此外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上,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利用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下的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库,不仅节省了土地增加了地面绿地面积还或多或少的达到了人车分流的效果。另一方面,地下空间的运用也满足了国家对一类人防重点城市中高层建筑须以地面建筑面积2%配建防空地下室的人防要求。
六、市政公用设施
居住区的市政工程系统由居住区的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防灾等工程组成。
1(给水:新加坡现代城为住户提供了集中供应的冷热水,住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使用集中供应的热水或是安装热水器,减少资源的浪费。由于合肥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合理的选择居住区的供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新加坡现代城是一个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区,因此可以推测居住区的供水方式是分压供水方式,这样可以节省动力消耗。并且,居住区还可能采用了生活饮用水和中水分质供水的方式。
2(排水:根据调研,新加坡现代城内设计有独立的水系,因此其水体可能作为雨洪调蓄池收集雨水,将其与消防、景观用途结合。在调研中不难发现该居住区区内在步道上是看不到井盖的,部分是井盖上面作和步道一样装饰性上覆,其他则是合理的布置了井盖的位置,说明设计者在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了细节问题,将居住区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美观大方。
3(供电:在售楼处的楼层平面图上能发现有强、弱电室,这样的布置使强弱电线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非常合理。并且,居住区的配电线路均走地下管道,增加了居住区的安全性,同时也不会美观影响。
4(供暖:新加坡现代城居住区采用城市集中供暖系统。在管道设置时,应当注意将管道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并合理考虑到景观、社区交通组织等因素,新加坡现代城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5(环卫:在垃圾处理上,楼内设垃圾收集转运站,采用封闭式设施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减小了服务半径,符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居住区的规划中,我们应当明确垃圾的收集方式和垃圾收集点(如垃圾箱、垃圾站)的布置。在居住区中也应当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
6(防灾:居住区规划应当注意规划布局结构要有力于防、抗各种灾害。新加坡现代城因为配套了步行街体育场等,因此在设置紧急避难场所时具有一定的便利。不过,由于居住区内植被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七、总结
通过这次对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我认识到了一种与平常熟悉的小区规划不同设计。新加坡现代城的通体规划很有特点,它将人文精神建筑、综合商业建筑与居住小区共同建设。艺术馆、游乐中心为居住区提供精神生活、为综合商业提供人气,而综合商业服务于小区居民和游客,基本实现了文化、商业、居住区三者互利共赢的关系。新加坡现代城小区的这一设计模板虽然不能在别的小区规划中完全复制,但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一个区域小环境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来学习。
此外,新加坡现代城作为较为成功的项目,做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三者的统一。首先是和谐社会,旧改项目应兼顾人与自然、政府与开发商、开发上与原住民之间和谐的利益关系;其次是满足地产开发的经济性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在适宜的容积率下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还有就是富有活力,强调社区的开放与共享。
【贵阳居住区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贵阳购物中心调研报告06-03
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0-24
贵阳市旅游局2009年行政执法自查报告09-26
贵州贵阳07-07
贵阳市建设10-09
贵阳事业单位考试09-02
贵阳年会场地哪家好10-07
孝感居住小区调研报告08-11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09-26
人大信访“贵阳模式”及启示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