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区植物配置

2024-05-13

现代居住区植物配置(精选10篇)

现代居住区植物配置 篇1

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环境占据了主导地位, 也应该成为居住区环境设计工作者的重要元素之一,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居住区环境的整体成败。然而, 目前很多的设计方案中, 植物必要的关注, 很多设计者仅仅将植物弥补设计缺陷的手段, 使许多本应出色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没有生机和亮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植物优化配置。

1 居住区植物配置需满足生态性要求

生态学理论的引入, 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景观设计不再只停留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而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植物配置而言, 植物景观不再单纯的只是考虑植物的形态美, 而要更多的从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出发,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人与植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1.1 尊重场地特征, 保留原有树种

在特定场地上的各种元素, 必然是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了适应于该场地特征的稳定的系统, 保留原区域的特征和肌理, 并将新的设计元素与之相融合, 是现行倡导的温和设计方式。在居住区植物环境的营造中, 对原有树种的保留既是尊重了场地的特征, 同时对于新创造的植物系统的稳定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1.2 以乡土树为主, 特色树为辅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 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 生长良好的植物。具有实用性强、易成活、种植和维护成本低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和突出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诸多优点。乡土树种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不同城市的风土特色, 居住区是城市的细胞, 甚至有不少居住区景观已成为城市的景点。因而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可以更好的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居住区景观。当然, 不排除慎重而有节制地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 但要有限度。

1.3 重视树种生态习性

植物对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 因此在进行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时, 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在建筑的西北面, 冬季风大, 温度低, 宜考虑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而建筑东南面, 背风向阳, 空气流动较弱, 易形成温暖潮湿的小环境, 则适宜种植玉兰, 腊梅等树种;喜阳树种适宜位于植被群落的高层或南面, 耐荫植物则适宜种在喜阳树种的下层, 朝北方向, 满足了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保证其景观效果。

1.4 师法自然, 营造植物群落

植物以群落的形式存在, 其景观效果最为自然, 群落结构最为稳定, 维护成本也最低, 因此观赏植物群落设计应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 借鉴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 并结合美学原理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创造。居住区环境中的植物群落一般由3个垂直结构层次组成, 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坪及地被层, 灌木层一般由小乔木、灌木、藤灌、藤本、绿篱色带组成, 有时有成片占优势的竹类;草本及地被层由宿根、球根花卉、1、2年生花卉、色带花镜、草坪等构成。营造时植物群落内部还要注意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 互惠共生的植物的搭配等。

2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构筑不同空间形式

2.1 开敞空间

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植物做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这种空间四周开敞, 无隐密性。在居住区环境的植物配置中, 这种开敞空间往往会布置在居住区的中心景观区。

2.2 半开敞空间

该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 它的空间一面或者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 限制了视线的穿透。该空间开敞程度小, 方向指向开敞面。在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中, 通常是位于小区周边与外界空间相交处的绿地空间, 会使用这种空间方式来处理。

2.3 覆盖空间

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阴树, 或者藤本植物, 构成一个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这种空间主要用于居住区主路或者主景观轴两旁的行道树景观, 或者廊架、花架的上空设计。

2.4 完全封闭空间

四周用大中小型植物封闭, 且常绿针叶树种的比例会相对较大, 这种空间在居住区中往往会用于儿童活动广场四周, 运动场四周, 或者有特殊隐秘性要求的场地。

2.5 混合型空间

所谓混合型空间, 即以上几种空间的交叉使用, 在现有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配置中, 运用较多的应该是混合型的空间, 该空间会综合景观的功能分区、建筑、方位、硬景的布置等众多因素来考虑。

3 居住区植物配置要采用不同景观处理手法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 姿态各异, 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风韵、色彩、芳香, 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 经过合理搭配, 以及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法就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观赏效果。

3.1 障景

借鉴于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 通过障景, 使视线无法穿透, 引导人们探索障景之后的景物。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障景多用于出入口的位置, 或者道路转折处。空间较大时, 障景一般以一个乔灌草结构完整的植物群落的形式出现;当空间相对较小时, 一般会选择丛生类的乔木做为主景树, 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以及地被来遮挡主景树下方的视线。

3.2 框景

将优美的景色通过门窗或植物等材料加以限定, 如同画框与图画的关系, 这种景观处理方式称为框景。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 框景限定的景色多为小品、雕塑等。一般框入景观的前方以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者花卉为主, 以保证框入景的视线通透, 两侧以高大垂直的竖向障景加以框定, 多用尖塔状的植物配以其它乔灌草来实现。

4 居住区中建筑与植物的组景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 处理得当, 二者可相得益彰。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 使之产生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

4.1 植物与建筑出入口的配植

建筑的出入口, 人流量相对较多, 因此在植物选择中优先考虑株形优美、色彩鲜明、具有芬芳气息的小乔木或者灌木, 在植物配置时也要求简洁大方, 营造亲切宜人的小尺度空间。

4.2 植物与建筑窗前的配植

从窗户是欣赏外界景色类似于框景的效果, 因此被框入的要素必须独立成景。植物选择株形优美多姿、四季变化丰富、最好具有芳香的品种, 配以山石、小雕刻等, 体量都不能过大, 不能遮挡视线。树种以落叶树为主, 以保证夏日的树荫和冬日的阳光。

4.3 植物与建筑外立面的配植

在建筑外墙面边配置植物, 可以缓解建筑生硬的边界, 使其与外界景观和谐过渡。根据外墙面的色彩、质感的趋向性选择恰当的植物, 主要以小乔木、灌木及地被花卉为主。用植物材料将建筑这个人工产物和周围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

4.4 植物与建筑角隅的配植

建筑的角隅线条生硬, 多呈尖锐的角度, 通过植物配置进行缓和最为有效。宜选择观果、观叶、观花、观干等种类的植物成丛配植, 栽出不同的层次感;也可略做地形, 用景观石与优美的花灌木组成一景。

5 结语

总的来说, 居住区美化选用树木花草的品种, 宜求精而忌繁杂。在树种的配植上, 应根据植被的生长习性和栽培的功能, 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 要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植物配置是一门很深的专业性技术, 还需持续不断的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诺曼K.布斯.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3]金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现代居住区植物配置 篇2

植物配置是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表现在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更表现在其对于美化生活空间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植物景观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然而,如何考察和评判居住区内植物景观的好与差,考察和评判植物配置优差又有什么标准?从环境的意义出发,应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审美意识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但是,这似乎太泛泛,另人无从下手,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为了更具体,有人提出应考察植物景观是否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功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能否以最佳的状态愉悦人的精神。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功能为主的规划设计,一个是以环境质量为主的生态研究,一个则是以美为主的景观设计。单独而言,三个方向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和全面,从儿童游戏场到老年人休息空间设计,以及青年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等无不体现着这一领域的发展精度。生态研究更是先进,运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测定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关学者正根据生态理论研究生态居住区,以期创造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空气清新的生态家园。景观设计师更不甘示弱,什么样美的景观他们都能想象得出来,他们是创造自然的天使,是把色彩、形态与质地拼凑成花朵的神仙。然而,现实中三个方面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要么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格局,要么失去应用价值等。因此如何能够综合三个方面的各个优势,并落到实处,是最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无能开展此项研究,仅就几个具体方面提出思考,以期对今后植物配置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1、居住区绿化植物种数的思考

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大凡植物景观单调,缺乏层次,缺少变化的环境,多呈现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植物种数单一,二是乔木、灌木及花草应用量的比例失调。只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才能产生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在这里,本文仅探讨一下植物种数对植物景观的影响及其确定。

一般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不同小区所用植物种数的数量与小区所在地区植物的种类的丰富程度及

该小区的设计手法、小区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居民满意、绿化效果好的小区无不达到了一定的植物种类。

2、人工群落的应用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外,还应有植物群落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作基础,特别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应用一定量的花卉来体现季相的变化。

城市绿地中植物的搭配有着丰富的类型: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居住区绿化中这些类型的搭配几乎都能用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广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防护型的绿地可采用灌木篱或复层的群落搭配。

在居住区中应用人工群落,主要用来改善人工环境。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绿地改善小气候产生可感效应的最小规模为0.5至1公顷。绿地中树木的数量越少,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越低。由少量草坪和低矮灌木组成的小片装饰性绿地,生态效益也不佳。以乔、灌、草组成的人工拟自然群落,由于层次丰富、绿叶面积增加,提高了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另外,采用拟自然的生态群落式配置,利用生态位进行组合,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体。居住区内的环境,由于建筑密集和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植物生长,经合理配置,利用共生原理组合群落,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居住区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

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地形和现状等先覺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2.3植物造景为主

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特点,满足居民休息观赏等需要,并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风格朴素、简洁、统一、大方。

2.4讲究人性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居住区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的作用。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3.1层次分明,配置形式多样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重层次的搭配,注意植物配置的丰实度和层次感。目前,在居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树种单调种类少,植物配置缺乏层次等问题,存在以大片草坪为底衬,最多点缀一两棵乔木的种植形式,导致单一的视觉效果,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植物应形成簇团状,不宜散点布置。草坪铺地作为树木的背景要求显露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不宜采用灌木和乔木进行大面积覆盖。树木在光照下形成的荫影轮廓应较完整地投在草坪上。利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的层次,使空间更灵动,赋予自然的节奏。另外植物种类和栽培形式要多种多样,除道路两侧需要成行栽种树冠宽阔、遮阴效果好的树木外,可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打破成行成列住宅群的单调感和呆板感,并结合道路走向、建筑等形成对景、框景、借景等,创造良好造景效果。

3.2草花与彩色叶树种的使用

草本花卉虽然管理繁琐,但是草花的颜色丰富更容易人为进行居住区花境、花坛的造景,增加居住区内绿化形式。在组合中必须考虑到居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形,树冠形状和高度等因素,相互协调。在大面积绿化造景的同时多使用色彩简洁明快的彩色叶树种,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形式一般分为基础种植、孤植树、树丛、树群。基础种植如选择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植物修剪成绿篱,组成各种图案或修剪成色带与建筑或草坪相配,形式简洁,但效果突出。而孤植树一般选择树姿优美,叶色明亮的树种,起到突出景观,引导视线的作用。如高达挺拔的银杏,摇曳多姿的鸡爪槭,红枫,色泽明快的金叶榆,紫叶李等都适合孤植于居住区绿地中。

3.3居住区植物配置基调

每一个居住区都有一个主题思想、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景,对于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一定要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广场,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可以成为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基调。如设计以私密为主的主题,多选择高大乔木,灌木相搭配,选择攀援植物进行廊架的装饰,起到私密的效果。如设计以跳跃为主题,则可以选择颜色丰富的草花和树种搭配,设计以不同的造型,显现跳跃的主题。

3.4掌握季相变化进行植物配置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居民在直观上感受居住区内不同的季节变化。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居住区内应四季皆有景,景景各不同。在设计主题上可以以四季为主题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不同的景区以突出某个季节为主,增强居住区的主题性。植物的配置中就应该以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搭配,在北方地区以常绿树种和雪景,冰景相搭配,夜间配以彩灯,给冬季寒冷的气候带来温暖。

3.5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切忌有毒、带刺、带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居民。如夹竹桃、沙棘等。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既有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银杏、龙柏、罗汉松、无花果、萱草、玉簪、鸢尾和射干等乔灌木及草花。

4.结束语

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是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静,李瑞芹.浅议居住小区绿化设计[J].北方园艺,2006(2):85.

[2]何佳明.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树种应用浅析[J].现代园艺,2011(13).

[3]陈西红.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8).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篇4

1 当前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配置现状

针对当前我国众多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配置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的是, 在此类植物配置方面,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1.1 绿化植物种类选取不当

要想有效配置出一个合理的绿化植物空间, 需要根据不同风格、种类的空间来安排配置所需植物。只有选取合适的绿化植物, 才能有效实现居住区的绿化效果。然而,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发展商在绿化过程中, 过度采用相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种植, 为的是在短时间内达到整体绿化的效果。然而, 很多植物并不适合当地的环境与气候, 导致其成活率较低。

1.2 绿化植物的配置不具人性化

当前的居住区在绿化植物配置方面, 只是对景观设计与安排进行了过度要求, 并没有将当地居民的居住与审美感受纳入考虑范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居民的居住感受, 缺少对绿化植物配置的合理安排意识, 从而导致居民意见颇多。

2 有效促进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措施与对策

2.1 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植物配置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实效性, 就需要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地点周边环境、土地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与分析,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合适的植物材料。特别是当前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这样的情况下, 就需要在绿化中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 适应当地水分、土壤等主要因素的树种。例如, 一些喜阳的植物应当种植在阳光相对充足的一些地方;一些喜阴的植物应当种植在高层建筑物的北面;一些经常刮风的地区, 还可以多种植一些抗风树种, 以便于调节周围环境。

2.2 因时制宜的进行绿化植物配置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实效性, 就应当对所要绿化时间进行认真分析。居住区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到现在的生长效果, 而且要考虑到日后更长远的效果。所以, 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好各种植物不同的特点与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实现居住区的绿化植物, 起到一个很好的环境调节作用。

2.3 因材制宜地进行绿化植物配置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实效性, 就应当在配置的过程中突显出不同植物自身独特的特点, 从整体上认真考虑各种植物在观看与欣赏方面各种不同作用。例如, 在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配置方面, 应当多选取乡土树种。这种树种能够对当地的气候与土壤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 具有一定耐寒、抗虫的能力与特点。与此同时, 在种植过程中, 可以将相同特征, 但不同景观的树种种植在一起, 从而有效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如果一定要在居民区内种植一些外来植物, 就需要对这些植物自身适应能力的强弱进行一定的分析与了解。

2.4 因植物特点合理配置

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实效性, 就应当在进行配置之前, 对这些不同种类植物进行一定的了解, 详细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之所以要掌握它们的优缺点, 主要原因在于,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这些植物的合理运用与种植。例如, 中华红叶杨这种彩色树叶的树种可以种植在居民区内, 有效为居住区内部增添一定的景观色彩;景天、萱草这种地被植物可以配以绿篱形成较大的色块。另外, 也可以按照不同绿化植物的不同特性、形状进行创新性的搭配与配置。这样一来, 便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居住区整体的绿化配置效果, 为居住区增添一份美丽与惬意。

3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大形势之下, 我国广大民众对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程度提出了较之前来说更高的要求。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十分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形象建设, 也对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建设居住区绿化的过程中, 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 做到更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程度, 从而更好地装扮当前众多城市, 提升我国城市环境的整体面貌。

摘要: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内部绿化植物的配置现状, 并针对当前这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 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更好地制定出一些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以期能为日后我国在城市居住区绿化情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更好地满足我国民众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金雅琴, 李冬林.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12 (4)

[2] 董翔.城市居住区绿化及植物配置探讨[J].技术与市场, 2012 (12)

[3] 李治强.浅议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 (1)

咸宁市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5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咸宁市

中图分类号: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1-0034-04

Plant Disposition in Xianning Urban Residential Quarter

Wang Zuli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ning437100)

Abstract: Xianning urban greening situ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thods of sampling survey in five residential quarters including “Fuxingcheng”, “Hangtianhuanyuan”, “Yueliangwanhuayuan”, “Guiquanxiaoqu”and “Dushihuating”, and we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monotonous greening form, simple structure, low-level sense of hierarchy, deficient plant diversity and out-of-place plant layout. Then,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lant selection and disposition according to its existing greening situation.

Key words:Residential quarter;plant disposition; Xianing city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强化,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也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咸宁是一座“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典型江南山水园林城市,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居住小区绿化是咸宁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咸宁市5个住宅小区绿化现状的分析,并就植物配置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建设咸宁生态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1区域概况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全国有名的“桂花、楠竹、茶叶、苎麻、温泉”之乡。咸宁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2′~114°58′,北纬29°02′~30°19′,地处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土壤类型以红壤所占比重最大;气候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 ℃,极端最高气温41.4 ℃,极端最低气温为-15.4 ℃, 年平均降水量1 577.4 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754.5 h,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 d。冬季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伏旱、倒春寒和洪涝等。

2研究方法

抽取福星城、航天花园、月亮湾花园、桂泉小区、都市华庭等5个居住小区,每小区设3块样地,样地面积10 m×10 m。记录各小区内样地的相关信息,运用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统计分析。

3植物配置现状及分析

3.1种类组成

经抽样调查后统计分析显示,绿化植物种类组成的见表1。

3.2配置特点

3.2.1“乡土”特色

咸宁植物资源丰富,特色与珍贵品种繁多,是中国桂花之乡,桂花资源十分丰富。在调查的居住小区中都大量栽植了不同规格的桂花,以桂花、樟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并结合一些优良的乡土树种,如栾树、杜英、枫香、玉兰、石楠、银杏及竹类植物等,营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打造了“香城”特色。

3.2.2注重植物的适应性

居住小区内楼房建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难以保证光照;居住小区的土壤掺杂了不少建筑垃圾,难以保证土质;居住小区都有比较好的排水设施,难以含蓄水分;这些,造成住宅小区内的植物种植环境是比较恶劣的,所以,要特别注重植物的适应性。调查中发现抽样的5个住宅小区植物配置上都能选用一些耐贫瘠、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管理比较粗放的植物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如:樟、国槐、悬铃木、栾树、银杏、女贞等。

3.2.3丰富不同季相植物色彩

在调查的居住小区内,已从过去简单的漂绿上升到植物造景的层次,注重了绿化品质,呈现出常绿的中亚热带风光,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像,体现出一定品位和时尚的多姿态绿化小区。如春景有杜鹃、紫荆、金叶女贞、月季、石楠、等,夏景有广玉兰、紫薇、合欢、栀子花、金丝桃等,秋景有桂花、枸骨、红枫、银杏、无患子等,冬景有梅花、罗汉松、雪松、海桐、腊梅等。同时,特别注重用灌木组成色块,常见的有组成绿色块的四季桂、瓜子黄杨、大叶黄杨等,红色块的红花檵木、红叶石楠,黄色块的金叶女贞、金边黄杨。

3.3存在的问题

3.3.1植物种类丰实度不足

物种多样性是构建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但是,据调查,咸宁居住小区内在乔木方面樟、桂花二个树种使用频率达50%以上,在观花植物中桂花占有很大比重,在灌木方面大量使用也只有石楠、红花檵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杜鹃、四季桂、蚊母等树种,树种选择显得单调。特别是地被植物、草本花卉应用不足,咸宁市大多住宅小区都不太重视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小区绿化仅以常绿树种、观形灌木、绿篱、草坪相配置,只有绿叶而没有鲜花,缺少层次及色彩的变化。

3.3.2植物造景形式单调

在调查的小区中,植物配置过于平面化,在立面上动态透视效果不佳,公共绿地结构简单,几乎无空间层次,都是由少量乔木+绿篱灌木+大面积草坪组成。宅旁绿地是清一色的修剪整齐的绿篱,中间种植少量修剪整齐的火棘球、石楠球、黄杨球,并且楼前绿化方式高度雷同,难以辨认不同楼栋。有些从乔木、灌木、草皮,全部修剪得整整齐齐,有些为了追求现时的效果,采用同一树种大量密植的手法,严重影响通风采光,使人容易厌倦,也容易造成植物加速衰老退化,直致过早死亡。

3.3.3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咸宁小区绿化中没有注重乔、灌、花、草、藤的结合,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较低。调查的居住小区绿地多数为乔木—灌木、乔木—地被、灌木—地被等两层结构,少数为乔木—灌木—地被三层结构,层次单调,没有营造出自然和谐、舒适怡人的生活空间,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不注重立体绿化,围墙、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不足,在调查的5个样点中攀爬植物使用频度相当低。

3.3.4植物栽植位置不当

调查发现,桂泉小区一些乔木(如:樟、桂花、广玉兰)栽种离居住建筑距离太近,加上树木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枝叶茂密,严重影响了周围住户的通风和采光。另外,将耐阴植物栽植在南面,将喜阳植物栽植在北面,将松柏类植物栽植在水边,不考虑乔木对其下方灌木、花卉生长的影响,这些都难以保证预期的景观效果。在调查的多个样点还存在植物栽植大杂烩现象,每小区域内塞满了不同层面的植物,分不清何是基调树、何是主调树,给人一种相对杂乱的感觉。

4建议

4.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

4.1.1充分考虑居住小区绿地的功能性,做到物尽所用

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种类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发挥。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更深层次的作用。一是无害性。应选本身不产生污染、无毒、无刺尖、无异味、不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二是有益性。应选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能消除毒害物质和杀灭细菌病毒的树种。三是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适当。居区小区楼房密集,相互遮挡,采光本来就不足,常绿树更加影响冬季采光,加之落叶植物能给人们以季节变换的节奏,所以,需要改变目前常绿树过多、落叶树过少的状态,咸宁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应在7∶3较适宜。四是以阔叶树木为主。在我们民族心理上,针叶树的松柏类有庄严肃穆之感,居住小区内应尽量少使用针叶树,以阔叶树为主体。五是适当选择蜜源植物和鸟嗜植物,吸引鸟类和昆虫,呈现出“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4.1.2充分考虑环境特点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要最大程度地达到植物栽种目的,就必需使环境条件符合植物的生理需求。咸宁居区小区各类型绿地选择的主要树种如下:公共绿地以雪松、樟、广玉兰、杜英、桂花、白玉兰、栾木等乔木为主体,将乔、灌、草与水、路、地形进行艺术组合,构成主题化组团景观,营造优美靓丽的各具特色的人工生态型植物群落。道路绿地应以樟、广玉兰、栾树等常绿乔木为主,下植杜鹃、蚊母、四季桂、金叶女贞等耐荫常绿花灌木,构成浓郁的带状景观。人行道以栾树、樱花、白玉兰、合欢等落叶乔木为前景树种,常绿乔木为背景树种,达到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观叶,冬季有阳光的效果。在宅旁绿地中,楼群的背阴面应尽量选择耐荫树种;近窗应选择紫薇、海棠、月季、杜鹃、木槿、山茶等花灌木作为主要景观树种,避免影响采光。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方应选择浅根性树种或只栽植草坪;在建筑垃圾多、土质较差的地方应选择生长耐瘠薄、耐粗放、易成活的树种。

4.1.3充分体现咸宁地域文化特征,突出“桂乡”特色

咸宁市物种资源极其丰富,共有乡土树种83科201属38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属9种,占总数2.3%,被子植物77科194属375种,占总数97.7%。其中,咸宁市乡土树种中,种数排在前5位的是蔷薇科Rosaceae 14属43种、樟科Lauraceae 6属23种、壳斗科Fagaceae 6属23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 13属20种、木犀科Oleaceae 9属19种,这5个科共有48属128种,其属数占总属数24%,种数占总种数33%[1]。 乡土树种是经大自然淘选的本土最适宜的树种,其适应性、耐贫瘠性、抗病虫性等特性更有利于绿化养护管理,对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乡土植物还代表了咸宁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是反映咸宁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对建造特色园林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居区小区绿化种植应以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特别应注意,桂花是咸宁的市花与市树,应该利用桂花的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合理地配置,使咸宁居住小区赋予浓郁的“香城泉都”地方文化气息。

4.2合理配置绿化植物

4.2.1以建设生态型小区为出发点,形成近自然的人工植物群落

在咸宁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模拟咸宁本地的地带性群落结构,以恢复和重建城市近自然群落为最高目标,遵从“生态位”原则和生物多样性原则,从平面和立体二方面着手进行布局,营建以木本植物为主题的乔、灌、草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位”的植物各得其所,有效利用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等植物环境,提高群落的自然维持和演替的能力,形成稳定性强的人工顶级植物群落,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

4.2.2在總体布局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多种方式

居住小区的点是指其公共绿地,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2],裁种植物时应综合采取孤植、丛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多种配置方式。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绿化,主道绿化选用枝叶茂盛、遮阴效果好的乔木,以行列式栽植为主,各条主道的树种选择应有所区别;小道可以在一边种植小乔木,一边种植花卉、草坪,特别是转弯处不能种植高大的绿篱,以免遮挡人们的视线。面是指宅旁绿化,植物配置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选择落叶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和冬季享受温暖阳光有明显的效果,在建筑物荫影面宜种植耐荫植物,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不宜种高大乔木,只能配植灌木和草坪,以免影响采光。

4.2.3在景观效果上,注重季相和色彩变化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季相和色彩变化。首先应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按层次搭配,花色花期不同的植物之间分层配置,这样能使园林景观丰富多彩;其次合理地运用色块也是现代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一定数量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之成为视线的焦点,充分体现出群体美感;另外,居住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3]。

参考文献

[1]张德炎,蒋家和.咸宁市乡土树种资源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82-88.

[2]徐志鸿.浅谈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8:46-47.

[3]黎伯钢.浅谈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的配置[J].绿色大世界,2007,06:70-71.

(责任编辑:唐 岚)

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分析 篇6

1.1 目的性原则

即有用性和功能性。所谓有用性, 就是说植物配置时, 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用途, 植物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 还能渲染空间气氛, 要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空间和气氛, 达到用户的要求, 是很重要的。所谓功能性, 是指在植物配置时, 不同情况下植物在执行一定的功能, 例如绿化、美化环境、吸收辐射等。

1.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 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因此, 在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适地适树。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 遵循群落的演替规律。

1.3 美学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 植物材料在形体、体量、色彩、线条、质感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 即为配置的统一性, 但是过于统一也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 如果过于多样而缺少统一, 又会显得杂乱无序。因此, 在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 包括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等。

2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要点

2.1 平面设计要有造型

这主要是针对居住区的地面空间, 对植物的设计一定要有造型。没有造型, 绿地和树木往往显得过于单调和呆板。造型可以是规则的几个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是圆形, 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 以增加小区的美感, 给居民以视觉上的享受。

2.2 季节更替有变化

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 也要考虑各种植物随着季节变化的特点, 也就是在选择植物的时候, 要合时宜。植物的季相变化也是一种韵律, 我们称之为季相韵律,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 使植物四季皆有景, 四季景不同。

2.3 相邻色彩有差异

一般来讲, 红色代表热情, 蓝色代表忧郁, 从美学上来讲, 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植物配置设计中, 要选定一种主色调, 比如绿色, 然后为了使得绿色不显得太单调, 要搭配其它的颜色, 如红色, 黄色等, 这样既能给人美感, 也能调节人的心情。

2.4 注意空间层次的布局

对于居住区来说, 空间层次布局尤其重要, 要突破牢笼的压抑, 因此, 公共空间的设计受到了很大重视。要营造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种植成整齐的绿色围墙, 以此来软化周围混凝土带来的封闭隔离感。在绿色围墙与公共空间中较为宽阔的地方, 可以种植大面积草坪作为整个公共空间的背景色, 并在这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上点缀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 这些建筑小品错落有致地搭配, 会使得层次感大大加强。

3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3.1 植物景观的选择

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是稳定的, 有规律可循的, 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形状、颜色、生长周期, 我们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选择的内容主要涉及植物品种的选择, 植物大小的确定, 植物数量的确定, 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等。

3.2 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程度

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 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 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 考虑植物的组织与种植安排, 使其与周围的景观相辅相成, 风格协调一致。公共空间中错落有致的搭配有特色的建筑小品, 在满足传统功能的同时, 加入了现代的元素, 同住区的层次相匹配。

3.3 系统的检查审评, 即质量保证过程

最后要从美学原则和生态学原则进行评审, 这是植物景观设计质量保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质感景观表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同时是否环保, 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只有两者兼具, 才是一个成功的植物景观配置的案例。

4 结语

利用植物质感表现景观时, 不仅需要恰当搭配植物的自然质感, 或者适当表现其人工质感,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植物色彩、姿态等其它因素, 从整体出发, 营造特点鲜明且丰富多样的景观。

浅谈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 篇7

1、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 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 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 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合理配置其他植物, 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统筹近、远期景观效果。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 合理配置, 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 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季相变化。组织好园林的季相构图, 使植物的色彩、芳香、姿态、风韵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 以免景色单调。重点地区一定要四时有景, 其他各区可突出某一季节景观。

4、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以外, 其他大部分都是住宅前后, 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 形成了平行、等大的绿地, 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为此, 植物配置时, 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 形成不同大小的空间。另外, 植物与植物组合时, 应避免空间的琐碎, 力求形成整体效果。

5、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 如道路、绿地侧石、围墙、居住建筑等, 因此植物配置时, 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 使平行的直线条内溶进曲线。

景观种植工程总体风格是以组团式、层次错落的自然式种植, 根据其所在区域不同, 具体的配置手法也不同, 总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1、居住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绿地的植物配置。

2、小型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

3、公共建筑周围绿地的植物配置。

4、外围周边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居住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绿地的植物配置

此区域种植基本集中在各个住宅前, 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 乔木、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

地被花卉以点缀为主, 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间, 形成第一层次, 修剪球型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 量较大, 花灌木配置少量但形态错落—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 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 常绿乔木1-3株左右。

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 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 起到遮阳降温作用。

二、小型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

居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 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心。它由中心花园、楼间块状组团绿地二方面构成。前者面积大, 后者则往往较小。小区内的小型公共绿地, 一方面可以改造小区的小气候, 另一方面能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息、活动的舒适场地。小型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 必须考虑绿地的地形、绿地内其他设施的形式和分布情况、植物的特性和遮荫面积大小、人的活动范围和场地、以及人的活动和植物的交错共存问题等。中心花园绿地景观相对较为粗放, 以较大片的乔木、灌木组群交替形成开阔的层次;楼间块状组团面积较大, 在组团种植时应当注意组团之间的开阖变化, 在密植组团之间留出相对较大的草坪面积;宅旁绿地贴近居民, 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

三、公共建筑周围绿地的植物配置

居住小区为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小区内往往分布有许多不同功能的配套公共建筑, 如商店、邮电、托儿所、学校等等。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 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 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 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四、外围周边绿地的植物配置

小区外围周边绿地是小区和周围环境相分隔的绿色屏障, 起着隔音、防尘、防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在设计植物配置时, 首先要了解与小区相接的周围环境因素。一般居住小区总有一到两面与城市主干道相联。这种临街的周边绿地, 不仅对居民的生活影响很大, 而且对城市环境面貌有很大影响作用。

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 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 不同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 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树种力求丰富, 又不要杂乱无章, 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小区的明显地物标。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最后, 还应特别强调, 高质量的住宅区绿化, 必须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 才能达到预期绿化美化的效果。因此, 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管理都必须要专业绿化队伍来完成。同时还应该注意到, 部分居民常常是居住区绿化的直接破坏者, 所以, 我们要在居民区大力宣传绿化、美化知识和作用, 教育居民要爱护, 保护绿地, 使他们懂得他们是绿化的直接受益者。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人们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 为了创造舒适、优美、卫生的绿化环境, 应充分考虑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 才能达到绿化、净化、美化之效果。因此, 提高居住区绿化整体建设水平, 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浅析 篇8

关键词:植物配置,福州,居住区,园林

0 引言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 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不同居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 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树种力求丰富, 又不要杂乱无章, 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居住区的明显地物标。

福州市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决定了植物的配置。福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四季常青, 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降水量1342.5mm, 全年无霜期326d, 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h, 年平均雨日130~170d, 年相对湿度77%。而地处戴云山脉的东翼, 倚山面海, 闽江横贯其中, 下游为福州盆地, 盆地内部是冲积海积平原, 城区处在盆心, 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 南部是平原[2]。

1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

1.1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现状

目前福州市单位、小区、庭院绿化遍地开花, 加大居住区、单位绿化建设和园林式创建工作。居住区、单位建设要严格按照新区绿地率30%以上、旧城25%以上的规定留足绿化用地, 并加强配套绿化建设和管理, 实行跟踪反馈制度。植物配置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使古树名木保护做到“树体、生境、景观保护”三同步[1]。

1.2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共性

(1) 突出表现季相。福州市以四季常青、四时开花和南亚热带的椰林风光为主。在居住区内春有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迎春、丁香类、绣线菊类;夏有荷花、合欢、栾树、美国凌霄、紫薇、木槿;秋有糯米条、月季、黄栌、五角枫、茶条槭、黄连木、瑞木、紫叶李、紫叶小檗、地锦等;冬季松柏常青, 榕树虬劲[1]。

(2) 植物配置在选择树种上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和城市历史文化。居住区行道树, 数量前十位是小叶榕、芒果、羊蹄甲、蒲葵、大叶榕、高山榕、天竺桂、樟树、黄花槐、皇后葵, 其中小叶榕和芒果总数占所有行道树总和的50.73%。这两种植物决定了福州居住区道路绿化的主要基调[5]。

2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

通过对城市园林现状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其中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4]。

2.1 以树为主的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 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使植物生长正常,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注意喜光与耐荫, 速生与慢生, 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4]。

2.2 运用植物本身风格

(1) 生态习性。植物既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大类的形态特征, 更有耐水湿与耐干旱、喜阴喜阳、耐碱与怕碱, 以及其他抗性 (如抗风、抗有害气体等) 和酸碱度的差异等生态特性[6]。如果不符合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 就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 也就更谈不到什么风格了。如垂柳好水湿, 适应性强, 有下垂而柔软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 栽植于水边, 就可形成“杨柳依依, 柔条拂水, 弄绿槎黄, 小鸟依人”般的风韵。

(2) 植物本身姿态。各种植物姿态不同, 有的比较规整, 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 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 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階段和季节的变化, 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2.3 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1) 市花市树的应用。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上海市的市花是白玉兰, 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广州的木棉, 素有英雄树之美名, 象征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还有杭州的桂花, 扬州的琼花, 昆明的山茶, 泉州的刺桐都是具有悠久栽培历史、深刻文化内涵的植物。

因此, 福州市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配置, 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 不仅对少年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而且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 乡土植物的应用。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的, 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 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如椰子树就是典型南国风光的代表, 而在北方城市白杨树则永远默默地代言它的无畏精神。在广州、珠海、深圳、惠州、福州等南方城市,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予了城市颇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如各类大花乔木、棕榈科植物、彩叶植物、攀援植物、宿根花卉地被等, 这些生长良好、品种丰富的植物为城市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上, 不仅能看出一个地方性格和身份, 同样能看出一个地方时代文化的特征, 或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 而乡土植物就是能够反映本地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7]。

(3) 树名木的保护。因为古树是历史的见证, 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 它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 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

另外, 具有明显科技价值、科普意义的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 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大众科技水平和文明修养, 间接地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榕树的独木成林、猪笼草的食虫原因及捕虫机制、薜荔与榕小蜂的共生关系、银杏的白果不是果实等, 表达了一种自然现象, 这些植物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生动的认知对象, 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功能[10]。

2.4 植物种类要丰富

居住区植物种数达到某一标准是保证植物景观丰富性的基础。下面比较一下几个不同居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

(1) 绿地面积在3000m2以下的, 不低于20种;

(2) 绿地面积在3000~0000m2的, 不低于30种;

(3) 绿地面积在10000~0000m2的, 不低于40种;

(4) 绿地面积在20000m2以上的, 不低于50种[11]。

2.5 植物配置要合理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 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 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 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 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 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 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9]。

(1) 统一基调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 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 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 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 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 布置不同的植物, 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 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密植, 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3]。

(2)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背景突出、注重色块和季相变化。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和背景。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 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於前景树, 栽植密度宜大, 最好形成绿色屏障, 色调宜深,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 以加强衬托效果。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 通过各个层次, 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雪痕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提到园林设计“没有量就没有美”, 植物的美有时需要通过群体来体现[8]。

3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方案

3.1 植物配置各层常见树种

(1) 上层常用树种。郁香、榕属、桉属、台湾相思、红花羊蹄甲、洋紫荆、凤凰木、黄槿、木麻黄、悬铃木、银桦、马尾松、大王椰子、椰子、蒲葵、木菠萝、扁桃、兰花楹、南洋楹等。

(2) 中层常用树种。竹柏、长叶竹柏、罗汉松、米兰、九里香、红背桂、山茶、油茶、大叶茶、桂花、含笑、海桐、南天竹、桅子、水桅子、八角金盘、阴绣球、小檗属、十大功劳属、毛茉莉、云南黄馨、桃叶珊瑚、构骨、软枝刺葵、散尾葵、棕竹、朱蕉、六月雪、三药槟榔等。

(3) 下层植被。一叶兰、水鬼蕉、虎尾兰、中华常春藤、长柄合果芋、络石、南五味子、海芋、水塔花、紫背竹芋、吉祥草、石菖蒲、广东万年青、红花酢浆草、地毯草、黄堇、紫堇、艳山姜、花叶良姜、秋海棠类、鸭趾草、水塔花、红背桂、蜘蛛兰、鹅掌柴、蚌兰等。

3.2 适合应用的植物群落模式[9]

(1) 红花羊蹄甲—山茶—海芋+艳山姜—两耳草。

(2) 白兰—油茶+大头菜—虎尾兰。

(3) 白千层—九里香—沿阶草。

(4) 蒲葵—南天竹+海桐—大叶仙柔+红花酢浆草。

(5) 南洋楹———鹰爪花+含笑+山茶———地毯草。

(6) 大叶桉—长叶竹柏—棕竹—地毯草。

(7) 白兰—大叶米兰—珠兰。

(8) 白兰+黄兰+木莲+广玉兰+花木荷+银木荷—夜合+木兰—垂盆草+石菖蒲。

(9) 粉单竹—黑桫椤—地毯草。

(10) 半枫荷—冬红+毛茉莉—地毯草。

(11) 粉单竹—黑桫椤+刺桫椤—地毯草。

(12) 盆架子—红背桂—地毯草。

(13) 白兰+木棉+大花紫薇—柚子—红鸡蛋花+夹竹桃—扶桑+五彩变叶木+鹰爪+英丹—白子莲+紫背万年青+斑叶鸭趾草+金边千岁兰+姜花+朱顶红。

3.3 树种的搭配方式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 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 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 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 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 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 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4 配置方式

在配置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其中孤植主要展示树木的個体美, 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植是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 多应用于园门, 建筑物入口, 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列植是成行成帶栽植树木, 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 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圍;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組合, 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 可用作主景或配景, 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群植是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 树木的数量较多, 以表现群体美为主, 具有“成林”之趣[10]。

从建筑环境分类、植物景观对建筑环境的作用入手, 探讨了建筑环境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并提出不同建筑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配植方案。对建筑环境的绿化景观设计具参考意义[11]。

3.5 福州市居住区最具特色的植物配置

(1) 大王椰子—国王椰子—蒲葵, 这是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最佳展出奖的粤晖园中的一景充分体现福州南亚热带椰林风光。

(2) 黄榕—金丝榕—琴叶榕—花叶榕等并配以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榕树造型, 展示福州榕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林雅茹.浅谈福州住宅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J].福建农业, 2007, 4 (3) :30.

[2]马治国, 陈惠.福建省平均气温与地理因子相关统计特征分析[A].2006, (2) :13.

[3]张硕.成都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5) :15-18.

[4]李房英, 黄浩.福州市道路绿地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1 (4) :6-12.

[5]姜祖国.谈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J].科技资讯, 2007, (7) :25-27.

[6]蔡建国.杭州湿地植物生态习性及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7]李树华.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 2005, (1) :30-35.

[8]胡自军.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J].福建林业科技, 2007, (2) :25-30.

[9]易军.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研究与景观优化构建[D].南京林业大学, 2005 (6) :5.

[10]秦建香.合理选配园林植物的重要性[J].上海建设科技, 2005, (4) :13-16.

北京居住区植物配置情况调查研究 篇9

关键词:小区绿化,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对生活空间的景观要求。近年来, 房地产商也越来越重视在开发居住楼盘时对空间景观的营造, 并以此作为卖点。植物景观是整体景观的重要方面, 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和开发商对住房的定位紧密联系的, 高端房和低端房在景观上的塑造显然不同, 这也清晰的体现在植物选择的上。同时, 也体现在后期对植物景观的维护上。

植物是活着的景观, 有自己的生态特点, 应结合实际的立地现状, 与建筑、广场、道路联系起来, 满足功能和景观上的双重要求。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以人为本, 显示其小区特色。因此通过调查北京几类不同的小区, 研究其配置方法, 分析其优缺点, 并借鉴其好的方面, 为以后的小区植物种植提供参考。

2 北京部分小区种植植物调查

2.1 回龙观风雅园

风雅园一区在回龙观的中心位置, 北边是城北市场, 旁边是商业中心 (有物美、美廉美、华联商厦、苏宁电器、天意百货) , 前方是港龙商业中心, 东侧面是回龙观公交车总站小区, 后面是回龙观三甲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城北综合交易市场, 对面是回龙观公园。小区内有幼儿园和昌平实验小学。还有邮局、健身俱乐部、体育广场、农业银行、妇幼医院等便民设施。风雅园一区共有21栋楼, 为统一 的6层板楼。

2.1.1 群落分析

(1) 刺槐-棣棠-二月兰。

该群落基本做到了乔灌草3个层次, 有一定的色彩。刺槐树冠高大, 叶色鲜绿, 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 加上棣棠的春季黄花, 二月兰的紫花, 使得该群落在较长时间内都有生命力。但不足之处在于灌木层过于简单, 没有合适的背景树, 常绿树, 冬季景观效果也不佳。

(2) 圆柏-大叶黄杨 (绿篱) -草坪。

该群落使用规则的布置方法, 以绿色为主题, 圆柏种植在大叶黄杨修剪成的条形绿篱中, 这样的景观组成长长的主园路, 虽然能保持各季节都为绿色, 但略显单调。

(3) 白皮松-大叶黄杨+紫叶小檗 (绿篱) -草坪。

同样是规则式的布置手法, 两种常用绿篱植物的相互颜色穿插, 使得该群落的色彩感和丰富度都大大提高, 不足的是乔木层在株距之间显得有些稀疏, 没有达到规则茂密的感觉。白皮松的长势不佳。显得林冠线比较凌乱, 与规则的主题不合。

2.1.2 整体分析

大量采用北京乡土树种, 如银杏、国槐、白皮松等;利用颜色丰富可修剪的绿篱植物, 如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黄杨等修剪成各种几何图案。但植物造景所用植物种类较少;色彩较灰暗;某些植物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不太适应, 呈现生长不良好的迹象。

2.2 塞纳维拉·董事官别墅区

塞纳维拉·董事官别墅区位于立水桥北800m, 占地8hm2, 社区容积率为1, 是近郊少有的低密度豪宅项目, 整个社区采用自由式的布局方式, 共253户, 居住舒适性很强。塞纳维拉·董事官邸在保持充分空间自由度的前提下, 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有的建筑单体全部为2~3层的现代电梯别墅豪宅, 室内做到“无梁无柱”。塞纳维拉·董事官邸营造的园林奢华高雅、富有生气, 通过大面积流动的水系, 把社区住户连接起来, 每户门前都流淌着潺潺的溪水, 营造出社区特有的生态环境。

2.2.1 群落分析

(1) 白皮松+

鹅掌楸—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白皮松为乔木的最高层次, 树立起高向的竖向框架, 然后以客观其叶的鹅掌楸作为乔木的第2个层次, 丰富其林冠线, 灌木用较耐荫的天目琼花和珍珠梅作为较密植乔木的下木, 长势较好, 天目琼花的白花 (4~5月) 红果 (8~9月) , 以及珍珠梅的白花 (8~9月) , 都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地被用萱草和玉簪, 同样考虑了其生态性, 整个群落观赏效果好, 并且每种植物长势都较好。

(2) 悬铃木+垂柳+黑松—垂丝海棠+棣棠—二月兰。

小区以水作为主体, 该群落在水边以绿化区域出现, 悬铃木作为几颗点景的庭荫树, 骨干树为垂柳。列植于水岸边, 还有沿水的草坪处, 灌木用垂丝海棠和棣棠, 春季课观赏到垂丝海棠的粉花和棣棠的黄花, 二者相间自然种植, 地被为二月兰。

(3) 垂柳+丁香—桃花+紫叶李—草坪。

同样也是水岸旁绿化的一群落, 在骨干树为垂柳的基础上, 加上了一些小乔木丁香, 增加了群落的色彩感, 灌木用桃花和紫叶李, 使得色彩更加丰富, 草坪直接作为最底层。不足的地方时林冠线不够丰富, 没有常绿树做背景。地被层也略显单薄, 但总体仍有自然的主题感觉。

(4) 水边植柳, 门前栽竹。

以水环绕的别墅区, 以垂柳为主题, 整个园中都可以看到, 同时别墅门前都栽植了一些竹类, 使得园子更加有品位, 使基调更加自然和高雅。

2.2.2 总体分析

植物景观层次分明、丰富;分布均匀、合理, 形成了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但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铺装材料过于昂贵, 铺装时没有考虑到绿色植物生态效应的发挥。

2.3 亚运新新家园一期

亚运新新家园位于北京市亚运村北苑路, 北四、五环之间, 奥运鸟巢之邻, 48万m2的原生林地, 三大高尔夫球场环簇其围。城市环线、主干道, 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融于北京市环城绿化带中, 紧邻项目西侧和西南侧规划为占地155hm2的高尔夫球场;北侧为武警俱乐部与天安门招待所-大片绿地、水景辅以少量别墅及渡假村, 周边环境全为绿化带。

2.3.1 群落分析

(1) 栾树-天目琼花+糯米条-鸢尾。

栾树的圆球形的树形, 配合高低错落的灌木层 (大小不同的天目琼花和糯米条) 十分协调, 加上先后不同的开花 (5~6月天目琼花的白花, 7~10月的糯米条的白花, 9~10月栾树的黄花) 景观的季节连续性十分好, 在地被的选取上也考虑了生态性和观赏性, 选择了鸢尾, 十分自然协调。

(2) 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

不同的树形和叶的不同质感, 产生一种丰富感。连翘和绣线菊作为灌木层, 自然和颜色丰富。白三叶的使用也十分巧妙, 作为北京的乡土植物, 使人产生一种野趣感。

(3) 臭椿-红瑞木-玉簪。

用于距建筑5~8m的绿化草坪上, 没有运用更多的灌木和乔木, 只用一颗臭椿点景, 也是保护墙基的手法。大量运用了各种玉簪 (狭叶玉簪, 紫萼, 白萼) 有序栽植, 组成一定的集合图形。

(4) 雪松+元宝枫-金银木+棣棠-草花地被。

大型的雪松作为整个群落的背景, 元宝枫作为第2个乔木层, 树形丰富。元宝枫的秋色叶, 金银木的白花, 棣棠的黄花使得该群落在各个季节都有景可赏, 草花作为地被则极具野趣。

(5) 沿墙藤本, 草花与绿篱墙面运用藤本植物, 如五叶地锦爬山虎等。

园内的草坪运用了很多野生草花。还有很多乡野植物。也运用了大量的草本植物, 使园子很有情趣。

2.3.2 整体分析优点

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植物配置形成以乔木为主, 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但垂直绿化效果不太好;营造景观时所用植物种类较少。

2.4 东王庄社区

东王庄社区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小区, 占地130 600m2, 总建筑面积64 616m2。驻小区单位40余个, 楼房43栋, 居民2 548户 (拆迁户1 121户、市区政府、空军后勤、清华紫光、大唐电讯、电子部6所等有关单位964户) 。配套设施齐全, 有幼儿园、菜市场、理发店、超市等。小区中间有活动场, 可供茶余饭后散步。周边邻近语言大学、林业大学、矿业大学、地质大学、农业大学、科技大学等校区。

2.4.1 群落

侧柏+紫叶李-金银木-草坪。紫叶李和侧柏作为乔木层, 同时侧柏也是紫叶李的背景, 金银木作为耐阴的下木。不过由于侧柏长势不好, 使得紫叶李和侧柏没有层次, 金银木没有得到很好的遮阴, 长势也不佳。

2.4.2 整体分析

宅旁绿地考虑了建筑墙基的保护, 每一块绿地采取整体规划。但高大的乔木较少, 不能很好遮阴, 彩叶树运用少, 整个小区植物没有生机。灌木层种类很少。

3 分析与讨论

3.1 树种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不管是高档小区还是普通的小区都是分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在乔木层大都选用了加杨, 侧柏, 白皮松, 龙柏等常绿树;银杏, 悬铃木, 玉兰, 龙爪槐, 栾树, 洋白蜡, 金丝垂柳, 槐树等落叶树。在花灌木上选用了贴梗海棠, 碧桃, 紫藤, 西府海棠, 紫荆, 石榴, 榆叶梅, 丁香, 连翘, 山楂等。在色带上主要选用小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球, 紫叶小檗等。

随着房地产商对小区定位的提升他们在植物选择上也更多的追求新意, 比如在塞纳维拉·董事官别墅中选用了很多竹类, 这是在其他小区中所没有的, 一方面是由于小区中的流水使得整个小环境适合于竹子的生长, 另一方面就是造价的高低。造价越高的小区对植物的投入也就越多, 使得小区的植物种类更为丰富。在塞纳维拉和亚运新新家园中都看到引进了很多南方植物:比如广玉兰, 南天竹, 八角金盘, 美人蕉等。在地被植物材料上也比普通小区丰富很多, 运用了很多宿根草本花卉, 使得整个植物空间都更为丰富了。高档住宅区的群落种植可以达到4~5个层次, 第一层是高大的乔木, 如杨树雪松等成年树。这1层植物量要少, 每处点缀1~4棵即可, 为景观的制高点, 控制了整个居住区景观天际线的起伏频率。第2层是普通的乔木层, 如国槐、栾树, 元宝枫、悬铃木等, 占有最大的空间体积.是形成居住区内的绿荫和绿化自主要层次。第3层为较高大的花灌木或小乔木, 如紫叶李、垂丝海棠、玉兰、碧桃、山杏、樱花等。这一层主要是开花植物, 烘托氛围。第4层为一些低矮的花灌木, 如连翘、迎春、榆叶梅、红瑞木、珍珠梅等或者一些修剪的球形植物。这层植物主要起到遮挡视线丰富下层空间的作用, 也是主要的观花观叶、观型植物层次。第5层为地被或草坪.一般要求覆盖所有的表土层.也可以选用一些野花开花地被, 突出乡野的效果。5个层次的效果丰富多彩, 而相比较普通的居住区只能达到2~3个层次, 主要是运用的花灌木简单, 乔木层次也简单许多, 一般无高大的成年乔木。地被也不注重烘托氛围。表1中列出了所调查小区的各类树木的比例。

3.2 后期养护

园林植物前期的选择树种和设计固然非常重要, 而后期的养护则更为关键。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 要搞好小区绿化, 就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 抓好肥、水、病、虫、剪5个方面的养护治理工作。调查中发现后期养护方面, 不同档次居住区, 养护工作差别较大。如同样的大叶黄杨球在东王庄小区中就显得较为林乱, 没有预期设计的整齐圆润的效果, 而在别墅区亚运新新家园中就十分整齐。没有好的持续的修剪工序就无法使得这类规则的绿篱形景观维系。同样的紫叶李, 在方庄小区和别墅区中差异十分明显, 一个是带有灰尘长势一般, 而在别墅区则颜色十分鲜艳。在水肥方面还有日常清洁方面的维护, 像这类彩叶树种都需要很好的阳光, 需要定期清洁叶面, 这在普通小区中往往难以做到。而在地被上, 普通小区通常放弃选用草本花卉, 因为就算选用宿根花卉, 也需要3~5年进行更换, 并且对水肥土壤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就算是中档小区很多也是选择了较好的植物 (如引进了一些南方植物和草本花卉) , 但由于后期资金不足, 不善于管理, 或是对居民缺乏责任等原因而不重视后期养护, 最终使得景观效果不理想甚至日趋恶劣。表2列举了在调查中北京几个小区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

3.3 风格样式

在调查中可以感受到每个小区的种植特色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中高端居住小区通常强调自身风格的特点。如回龙观风雅园小区采用了较规则的种植手法, 大片的绿篱和彩色篱配合高大的乔木, 使整个园子的风格简约。并且这样的搭配造价上也较为便宜, 不过后期修剪并没有做到很好。塞纳维拉别墅区则是以精致小巧的种植方式让人感到一种江南园林中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感觉。这样的风格也只有在别墅区才能得以很好的维护了。亚运村新新家园则是采取了一种多元化的设计手法, 时而自然, 时而规则, 时而野趣, 构架了整个园林的绿色脉络。这也在大型的高档小区中使得景观丰富的必要因素。可以看到, 每个小区的风格与其自身的定位是有很大关系的。

3.4 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 篇10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居住区环境的优劣, 植物选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植物的品种、数量以及配置方式将直接影响一个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优质的居住区园林绿化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能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群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而各得其所, 从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因此, 如何使居住区的环境更舒适、更生态、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 是园林工作者所必须思考、实践、并为之付出心血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国内居住区绿化环境的现状

近十年来, 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 开发商为迎合消费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在小区的绿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同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绿化而绿化”的规划设计现象普遍存在。此类设计方案粗糙, 仅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 缺乏园林情趣、人性化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空间。 (2) 绿化设计缺乏个性。为吸引购房者, 选择的绿化植物都是市面比较畅销的外来引种植物, 植物雷同使小区本身的绿化特色没能得到体现。 (3) 为赚足销售噱头而采用不适应本地生长的新、奇植物。新引种或还未经驯化的非本土植物, 通常造价和后期管理维护成本均较高, 一旦死亡, 将造成浪费。 (4) 为迅速见效而移植大型树木, 对树木原生境破坏严重。 (5) 植物配置结构层次单一。由于采用植物种类较少, 层次单一, 导致绿化环境缺乏生机与活力。

2 居住区植物配置

2.1 植物的选择

居住区是居民接触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地方, 绿化植物的选择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的原则, 从美化居者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居住区功能、改善城市小气候出发, 通过建设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 从而创造出舒适、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生态景观, 绿化植物的选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1“适地适树”

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 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 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 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因为乡土树种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自然淘汰和人为筛选, 一般经得起特殊小气候和生境的考验。

2.1.2“特色突出”

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植物种植结合园林艺术, 可适当引进树型美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观赏价值大的外来树种, 从而丰富本地树种选择的种类, 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

2.2 植物配置的形式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继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有机融合。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 植物种类多样统一, 力求变化, 避免单调雷同。在居住区建造植物群落生态绿地、中心绿地、休闲绿地、标志功能绿地、防护绿地等, 按功能要求选择不同树种, 选用不同植物配置方式, 使居住区内既美观生动又别具一格。

2.2.1 规则与自然相结合

规则式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是常见形式, 确定的基调树种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庭荫的乔木树种, 一般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2行行道树, 并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 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 在统一中求变化, 以适合不同绿地的需求;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常采用或丛植、或群植, 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在目前的居住区绿化中常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 并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 并且将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 可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2.2.2 乔、灌、草结合搭配

在同一绿化植物群落中, 采用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乔灌木、地被、草皮相结合;孤植、丛植、群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配置形式, 既可满足绿化景观效果, 将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使居住区绿化疏密有致、四时有景, 丰富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 同时又兼顾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增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

2.2.3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在选择居住区时, 购房者更喜欢具有完善的配套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的大型居住区, 相对于小型居住区, 它们有更多空间来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可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 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 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 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 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 可维护居住区的生态平衡。

2.2.4 注重植物色彩的组合与协调

居住区以绿色为主色调, 适量配置各类观花、观叶植物, 以达到“画龙点睛”之妙。也可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色彩, 创造季相景观, 如迎春花、垂丝海棠、桃花、白玉兰、棣棠、丁香、紫藤等可组成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栀子花、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银杏、红枫、木芙蓉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火棘、南天竹、忍冬等组成的冬季景观。除季相变化外, 因地制宜的选用与地形相结合的观赏植物种类, 也可创造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自然美景, 如坡地上的地被、藤蔓植物, 水景中的荷花、浮萍, 池塘边的垂柳等。

2.2.5 增强植物与建筑组合的有机联系

将植物配置构图与建筑组群有机结合, 使两者互为补充, 形成富于变化、构图严谨的平面布置。例如以植物来丰富和填充建筑的空间组合, 以绿化树群构成建筑组群的构图中心, 以植物绿化丰富住宅区的沿街立面, 以绿树有规律地填补沿街的零碎空间, 以绿化打破沿街山墙单调感等方式, 通过增强植物与建筑的有机联系, 将居住区与周围环境自然的统一起来, 以达到景观的协调性。

3 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现代的居住观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居者更注重优美的景观与和谐的环境。在居住区绿化环境的营造中, 既要尊重人的心理需求, 又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通过合理的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使居住区的环境既美观生动又别具一格, 从而使生态景观环境真正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 1998 (2) :14.

[2]施正飞.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J].江苏绿化, 2003, 4:22.

[3]赵丽毅.对居住区绿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化农业, 2000, 7 (252) :12.

[4]张兆松.园林绿化中应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样性[J].江苏绿化, 2003, 6:26-27.

[5]金雅琴, 李冬林.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8 (4) :88-90.

上一篇:不同免疫剂量下一篇:财务主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