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区

2024-08-17

农村住区(精选8篇)

农村住区 篇1

一、国内外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一) 国内治理现状

近20年, 国家着重加强污水治理, 随着城市及流域污水治理的实施, 农村污水治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进程 (见表1) , 十一五期间, 国家对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重点流域水域整治过程中, 农村排水作为主要面源污染源, 成为主要的防治目标。

从《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8年》获取相关数据, 根据国家行政地域划分为6大分区。截至2008年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总数为19181个, 其中2006年农村排水设施建设投入399392万元, 2007年农村排水设施建设投入200432万元, 2008年农村排水设施投资500432万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多数省份均提出了农村污水防治的指导细则, 特别是华东地区省份, 如江苏、上海、浙江等, 由于经济发达, 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制定了治理目标, 大规模地进行农村排水工程设施建设。据统计, 华东地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所占全国比例达到60%, 其次是华北地区达到23% (见表2) 。

(二) 国外实践经验

国外进行农村污水整治的时间比较早, 如日本、韩国、美国, 早在上世纪中叶便完成了城镇化进程, 在村庄排水整治工程上积累了大量的现实经验。发达国家大多通过制定法律条款直接约束农村污水整治的实施, 如日本的《下水道法》对农村聚居区规模的分类、污水处理规模及治理达标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见表3) 。国外农村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从技术上研发提出了很多适用于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 (见表4) 。美国分散污水治理方式经历了户外厕所—污水坑—化粪池—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的技术演化过程, 在实施管理及资金筹措上形成了完善的运作经验, 如美国的村民管理以及企业介入收取废水费实现资金的回笼促进持续产业运行等, 很值得国内广为借鉴。

二、规划技术研究

(一) 标准背景研究

1. 国内标准背景研究

为了界定课题研究内容, 笔者首先对国内的标准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国内用于指导农村排水工程规划的规范标准, 在农村排水工程规划方面, 可参照的仅有《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这三个规范标准只有部分章节简单介绍了农村排水工程水量计算及适用工艺技术说明, 并没有全面地从规划、设计、施工角度来进行规范系统规定 (见表5) 。

结论:以上3个相关标准仅有部分章节涉及农村排水工程, 且皆为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规范标准, 尚未有国家标准专用于指导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标准体系, 建议编制用于指导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的完善的标准体系。

2. 国外标准背景研究

1991年, 欧共体颁布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 美国、西班牙颁布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选择、设计指导性纲领。在欧洲和北美有20%~30%的人口利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西班牙政府规定人口少于2000人的村镇必须在2005年底前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并建立了负责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推广使用的专门机构。挪威政府通过颁布法律, 对污水就地处理进行管理, 并对具体指标的处理与排放做出了详细规定 (见表6) 。

美国在19世纪中叶就对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给予了关注, 开始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由于美国政府对简易且经济有效地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进行积极有效的鼓励和引导, 联邦政府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法案命令或执行标准, 美国国家环保局于2002年发布了《污水就地处理系统手册》, 2005年发布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管理手册》, 引导地方政府和群众在适当的地方安装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合管理、维护。全欧洲已有1万多处, 北美有2万多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亚洲、澳洲和拉美也在兴建越来越多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在欧洲农村有许多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正在运转, 规模小的仅处理一家一户排放的污水, 例如别墅区建筑, 湿地面积仅40m2。

日本和瑞典的专家提出了基于循环理念的生态卫生 (Ecosan) 处理模式即进行尿液分离、粪便的限制储存和无害化处理, 并循环利用尿液和无害化的粪便将其养分回归土壤。它强调生活污水应视为资源通过物质流循环加以综合利用。

韩国农村水污染控制主要采用生物膜法 (34%) , 这与生物膜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较稳定、污泥产量低等有关。此外, 还有高效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 、A/O法和土地处理工艺。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仍约有14%的韩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以满足回用的要求。

(二) 标准内容研究

参照《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农村排水工程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 包括排水量、排水系统布局、排水体制、排水处理模式、污水厂选址、污水处理与回用、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等方面。以下选取规划设计要点重点进行分析阐述。

1. 排水系统布局

本标准中农村排水范围的界定指村庄总体规划所包括的农村居民生活的聚居区域内工程排水范围。现状没有排水设施的农村大多是随意倾倒、自流排放, 或是有简单的排水沟渠, 引流到附近的坑、池塘、河流水系中。新建或改建农村排水系统, 首先要分析现状, 结合现有设施, 利用地形地势,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

针对农村居住区所在区域范围 (与总规规划范围一致) 地形、地势, 结合村落分布特点, 选择适宜的排水系统布局。结合居住区的布局方式, 划分相应的排水分区, 根据居住的集散程度, 确定采用合理的排水处理模式, 集中、分散, 或者联建共享 (居住集中的村庄, 可采用集中式排水系统, 节约工程投资成本, 居住相对分散的采用分散式排水系统, 村落相对较近时, 可考虑排水设施共建共享) 。排水采用重力流方式, 排水管网 (沟渠) 宜布置在道路上, 与道路中心线平行, 收集住户排出的污水, 主干管 (渠) 布置在低处, 污水处理设施尽量布置在村庄的闲置用地上, 在村庄的下风向、水源下游, 距离村庄有一定防护距离。并且尽量布置在村庄的供电设施附近, 考虑回用时, 尽量在回用地附近, 以方便回用, 如农田或绿化带附近。

2. 排水处理模式

国内农村人口规模不同, 且所处的地形地势、建筑气候分区, 都有很大的差异, 如何选择适宜的排水系统模式, 经济有效的收集污水并处理, 优化排水系统功效, 也是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经验及国内外排水工程规划案例, 结合村庄布局特点, 主要采用五种排水形式, 即联村合建、集中处理、分散处理、单户处理、接入附近城镇的排水系统。

联村合建:在村庄集聚程度较低或环境敏感地区、水环境容量有限区域及处于水源保护区内, 或水源匮乏考虑污水回用的地区, 宜采用联村合建污水系统。

集中处理:主要针对住户集中、经济富裕、地势平坦的村庄, 修建污水管网将村域污水统一收集, 集中处理, 达标后统一排放或综合利用。

分散处理:根据当地地形, 以河沟、坎丘、山岗等地物为界, 自流就近收集, 分散处理。尽量减少收集输送污水管渠的长度, 节省管渠造价。因为在污水工程投资中, 管道造价所占费用比例很大。

单户处理:每家每户建造一个污水处理设施, 将尿液经收集及简单处理后上肥, 家庭产生的粪便水与生活废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彻底避免了建造高耗资的下水道系统来对粪尿及生活废水进行远距离输送和集中处理, 节省了成本。也可结合家庭沼气池合建, 实现家庭沼气的综合利用。局限是人与污水、废水及湿地过于接近, 人居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各家各户需要一定的维护、管理知识和技能。

接入城镇污水管网:靠近城镇附近的村庄, 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地势高于城镇相对地面标高, 可接入) , 可考虑适当延伸城镇的排水管网, 收集村庄污水, 转输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以上为农村污水适宜采用的排水模式, 要结合规划村庄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排水处理模式。

3. 污水处理与利用规划

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宜合理利用经处理后符合标准的污水作为河湖景观用水或农田灌溉用水, 执行现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20922—2007) 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未被利用的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废水受纳体, 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的要求。污水排入水体时应结合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 按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处理程度。

4. 适用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1) 概述

农村不同于城市, 由于资金与技术的缺失, 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 选择具备低耗高效、易维修管理、损耗率低等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正确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 是保证农村排水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现适用的农村排水工艺从反应原理上区分主要有物理法和生物法, 从设施类型上分有自然生态法和人工设备法。技术路线一种为以采用自然净化系统为主, 辅以必要的配套设施, 尽量减少污水工程的基建投资。另一种为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因地制宜, 选择经济、节能、稳定、有效、易维护的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形式。

(2) 工艺选择原则

净化工艺的选定以能在当地持续长期运行的永久性工程为出发点, 应维护管理简单, 长效管理。净化水质宜符合当地的排放标准, 包括在雨季或冬季等不利时期, 全年均能保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净化工程不宜对周围环境构成二次危害, 防止土壤板结、植物质量下降, 避免散发臭气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3) 污水处理技术

(1) 自然净化系统主要分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处理系统和湿地处理系统三大类。土地处理系统主要由土壤层作为净化介质, 包括地表渗滤和地下渗滤。稳定塘处理系统主要由藻菌共生生物体作为净化手段, 包括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湿地处理系统是由土壤层、藻菌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作为净化手段, 包括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经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证实, 在有效管理下自然净化系统可实现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上列三类自然净化系统的净化机理各有特点, 在开发和应用有关自然净化系统时, 应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慎重选用。

(2)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集成设备化的飞速发展, 小型污水处理集成化设备逐渐成为村庄污水工程的首选, 其有自动化、耗电少、易维修、占地小、投资低的突出优点。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为:无动力厌氧技术、微动力好氧技术。具体如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MBR) 、组合式地埋曝气处理工艺、CASS/SBR技术等。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 这些技术可以相互结合使用, 以达到出水水质稳定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国内地域跨度大、气候变化大的特点, 更应该结合每个工艺的特点, 利用互补优势结合使用。例如国内多采用人工湿地+MBR、人工湿地+埋地式一体化设备等, 人工湿地用于初步处理, 截留并停留一定时间, 后续进行深度处理, 出水可实现达标排放。然而, 人工湿地有截留效果好、运行耗能低的特点, 且容易形成绿化的景观, 但是易受气温影响。考虑到北方特别是冬季的低温气候, 影响出水处理效果, 选择时应审慎选用。

(4) 污水处理工艺分区域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主要有两个约束条件:温度与占地面积。温度是影响工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采用生物原理处理农村污水。中国南方、北方农村分布布局不同, 北方分散, 南方相对集中, 占地面积是采用自然净化处理 (人工湿地) 的主要约束条件。

基于以上两点约束, 将全国地区分为八个区域: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台港澳, 分别加以阐述 (见表7) 。

三、结论

1.随着农村污水量逐年增多, 排水工程设施的需求增加, 农村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完成将有效指导今后国内农村排水工程的建设与实施, 填补了国内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规划标准的空白。

2.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农村污水治理历程, 有借鉴地指导我国农村排水工程建设及污水治理实施。

3.农村排水工程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选择适宜的处理模式, 包括集中、分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单户处理、联村处理或有条件时就近接入城镇排水管网。

4.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遵循因地制宜、高效低耗、便于维修的原则, 在选取处理工艺时, 要以自然生态法辅以简单机械措施的工艺和集成一体化设备处理设备为主要方式, 并结合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和当地的实践经验, 推荐有效的处理工艺组合。

农村住区 篇2

——浅析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

建筑092 任子豪 200931209081

【摘要】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出发,针对绿化设计、居往区绿化的设计原则、居往区绿化的实用性、居住区绿化的人性化、绿量的竖向提升、住区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点问题,对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进简要行探讨。

【关键字】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实用性;人性化;竖向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成的小区如雨后的春笋不断涌现。居住条件改变了,居住环境又怎么样呢?本人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在成都市的居住区绿化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园林绿化环境不能为人享用,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养护,其中很多绿化已有部分遭破坏的迹象。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居民们享受不到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乐趣。夏日艳阳的烧烤使人们仿佛生活在“蒸笼”之中,没有一丝荫凉,园林绿化变成了摆设。因此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拥有一片绿荫成为居民们迫切的要求。那么怎样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人为建筑与绿化生物的新秩序,怎样才能使人们在惬意的生活中享受阳光、雨露,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园林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

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的”。城市环境美是融合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有机整体。凡是在精神感应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方面,对人们有益,并富有美感的环境,都认为是美的环境。因此,环境美首先是满足对人有益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富有的美感。有位美学家也曾说:“人类祖先原生活在森林绿色植物之中,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为钻木取火,构木为巢, 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出了森林,建造了城市, 于是离开了‘绿’,世界成了一片‘灰黄’”。与此同时,人类悟出了‘绿’的重要性,提出了返回大自然,恢复绿色世界的愿望。当然,这个世界已不再是老祖宗们生活的蛮荒之地,,而是恩格斯设想的:“到共产主义,城市要消灭,人类住在四周一片碧绿的宫殿中”,那是人类重新建造的,人为的,也是科学的绿“世界”。今天,“绿”成了人人所需要的,人人都追求的一种实用的“美”。而如今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可用于居住的土地更加短缺,为了解决人与土地的矛盾,大片的高层住宅不断拔地而起,而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采取减少绿地,缩短楼间距的方法,以达到多建房的目的,因此造成绿化面积的严重不足。那么为什么又要强调绿地的建设呢?因为植物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绿地可以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第二,绿地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第三,绿地可以降低噪音。第四,绿地可吸收太阳的反射光,缓和光对眼睛的刺激,另外绿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也很明显。

我国有着古老的建宅修园的历史,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总居住区占地面积的30%,但目前这一标准远未达到。在仅有的居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配置不合理,无层次感和形式呆板等问题。小区环境应强调美观与舒适相统一,在炎热的夏季,绿地可以提供一个遮荫、乘凉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共的私人交往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敞,遮荫的活动场所;在春天可以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冬天又可抵挡寒风的凌冽。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极力打造高档住宅,在小区绿化上一味地谋求更大的利益空间,而没有从人性化的理念出发。缺少园林绿化规模,过多强调人为景观的住宅并不能称为“以人为本”的高档住宅。住宅区绿化只有合理配置水、路、建筑和植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才能提高居住区的品味,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环境

3.1 城市园林绿化是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法律

20世纪80—90年代居住小区的建设占据了中国居住区建设的主导地位。这一居住区的建设模式对我国居住区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居住小区的模式也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居住小区正在它的舶来地——欧美国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住区”模式。

“开放住区”的形成是人们对过去的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进行的反思。通过反思,人们认识到过去的居住小区的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社会—环境”这一体系中“人”的重要性,忽略了对于历史的继承和人文的关怀。“开放住区”已经超越了打破住区围墙的简单概念,它强调了住区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个部分,同时也主张住区的生活空间与城市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互动。

所以我们按照“开放住区”的理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适当的分区,适度的混合),考虑城市的人文环境特色,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研究居住区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位置、功能、作用,把握和体察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风貌特征(自然风貌、建筑风貌和人文风貌)、经济特征、人群特征(年龄、文化、性别、收入等),使居住区园林绿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说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园林建设的法律依据,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要把城市空间和居住区室外空间结合起来,形成连通的城市空间体系。

3.2 居住区道路的人性化规划

在成都市内的居住区内,我们不难发现转角处有花草被踩踏的现象(如图1)。不仅在居住区内,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我校园内(如图2)。

(图1)(图2)

据分析,该情况之所会产生是因为多数人为了方便快捷而选取的“近道”。而这样的行为难免会给绿化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不少开发商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对该类似情况进行补救(如图3),同样我校园也对该情况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如图4)。

(图3)(图4)

类似措施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其原理主要是用灌木或花卉来阻断人们超近道的可能。当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也有在转角处铺设卵石的做法,为人们留出“近道”,并以此防止绿化的二次破坏。当然,深究其原因,本人发现其设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概念。而以加拿大约克郡某公园为例,其早期时公园内部未铺设道路,人们在草坪上自由行走。久而久之,“道路”被踩了出来。随后设计师再将人们踩出来的“道路”进行整合,并且加以铺装形成真正的公园步道(如图5)。而这样的设计,由于是在人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的,所以比起国内的设计更有了一份“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5)3.3 休憩空间的合理布置

通过对成都市内部分居住区环境绿化的调研,本人发现其绿化环境内的休憩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如图6)。

(图6)

分析后得出,休憩空间应满足其一定的舒适性,而私密性测试一条重要的评定标准。而本人则对人行道路旁的休憩空间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临近人行步道的座椅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较差,较易受过往人群干扰,利用率不高;距人行步道有一定退距的座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相对于前者有较大改善,过往行人对其干扰不大,但仍不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从而达不到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率也不高;而相比之下,距人行道路有一定退距,周围不仅有灌木包围,还伴随着乔木的种植,包围性相对于前面两者都有显著的改善,私密性良好,舒适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利用率较好(如图7)。

(图7)

3.4 竖向空间提升绿量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用地正面临被压缩的可能。而同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们把目光从水平平面转向了竖向空间。

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竖向空间上提升绿量:

1.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注意竖向搭配 居住区的园林植物是以植物群落形式存在的,植物群落的搭配千变万化,应注重乔、灌、藤、草的结合,多用地被、灌木,科学建立人工生态系统。

2.合理利用住宅楼的屋顶、架空层或立面出挑等空间(如图8)

(图8)

4.居住区园林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环境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人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园林绿化产生的“景观效益”是以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服务于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的环境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园林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的科学和建设行业,可以在上述两个领域中同时为人类提供服务。人们通过园林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的环境,既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健全的环境,也要致力于建设文化、科学、艺术相互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应是具备文化审美价值的环境。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才更符合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以人为主体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应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有人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大约2/3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中度过的,居住区的绿地往往是居民度过业余时间的地方,老人和小孩则几乎整天生活在这里。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听。这些绿地由于服务半径小,茶余饭后,群众方便,天天受益。清晨,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晨练的场听;晚饭后,许多人来到这里散步。由于庭院式绿化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游憩和聊天的条件。改变了单元住宅互不来往的弊病,特别是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小游园中到处可以看到老年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溜早习武,吹拉弹唱;孩子们来到小游园中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增加集体观念。居住区绿化密切了人际交住的关系,加强了各家各户的了解,邻里矛盾减少了,民政调解工作好做了。居住区小游园成了居民集会和开展街道工作的活动中心。

所以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

5.小结

今天,人们正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积累,在城市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使居住区的建设发展得以重视,通过对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环境品质、文化特征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住宅和环境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人与环境相融,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让人们生活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胡清坡1 王向军2 罗东红2 康永锋3 杨永涛2 王贵丽2(1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2平顶山市春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3 中房集团平顶山公司)

《居住区园林绿化发展》 杨亮(广州市尚东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对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探讨》 刘运妥(阳西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广东阳西 529800)《居住区园林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贺振(天津市园林局)《浅析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功能》 迎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呼和浩特 010049)《居住区园林绿化探讨》 王其香

农村住区 篇3

如果按照城、乡二元划分, 那么农村住区是相对于城市住区的另一种人居环境类型。它广义上指农村地域生产生活的空间区域, 狭义上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村庄居民点。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不合理的农村住区选址导致了发展无序、土地浪费、居住安全隐患、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问题, 严重危害了农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不利于土地集约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快速城镇化阶段, 需要在新建和改造的农村住区对选址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这对于营造安全、集约、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 保障农村住区的居住安全, 保护耕地, 节约土地资源,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实现我国健康城镇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等, 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村住区选址的国家标准或工程协会行业标准。关于农村住区选址的要求内容, 分别见诸于各级国家法律、法规文件的相关条文中——在国家法律的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强调震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农村住区的选址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超采、水工程保护作出了相应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农作物种植范围和建设项目选址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的设置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对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活动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作出规定。

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层面,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江河电缆保护区范围和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范围;《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了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以及新建村镇尽可能在公路一侧建设, 距离相应道路退界;《森林法实施条例》对25度以上的坡地用途进行规定;《河道管理条例》规定了禁止在河道堤防和护堤地内的活动。

在城乡规划部门规章的层面, 《镇 (乡) 域规划导则 (试行) 》综合分析用地条件划定镇 (乡) 域内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范围, 提出镇 (乡) 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规定了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在技术标准方面,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 50445—2008) 进行了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分类, 并规定禁止进行农民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的危险性地段;《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 规定了建设用地应避开的地段;《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6级,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为4级;《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设立20项国家级生态乡镇指标。

此外, 我国国家和地方的一些规划文件中, 也逐步重视并增加了农村住区选址安全方面的内容。

总之, 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与农村住区选址相关的内容, 大多是原则性规定, 而关于选址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较少, 且比较分散。因此, 总结农村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类型, 系统归纳确定影响因素指标,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三、农村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研究的进展及类型建构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关于农村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检索结果, 限于篇幅难以一一列举。总体上看, 国内外文献对农村住区选址研究所涉及内容较为相似。国外早期的研究也多注重农村聚落类型的比较研究, 地形差异对农村聚落区位的影响, 村落位置与地形、日光等环境的关系, 以及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进入20世纪之后, 国外农村住区研究受到社会学、经济学影响, 开始逐渐深入探讨居民点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功能关系。通过对农村居民点选址分布与周围农业环境的相关研究, 一般认为农村居民点选址受周围农业环境影响, 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会导致居民点布局发生改变。

(二)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 传统研究和选址的风水观

我国丰富多样的农村地域物质环境和文化景观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点选址存在很大差异, 我国多样化的农村居民点现状为农村住区选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我国早在《周礼》、《管子》、《周易》等文献中就有对古代先民选择规划居址活动进行指导的记述。传统的风水观十分重视居民点选址, 强调考察住区周围的自然景观, 寻找其规律性, 从而确定居住点最适合的位置, 综合气候、地形、地质构造、水文状况等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 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充分考虑到选址中。马航 (2006) 指出中国传统村庄所呈现的丰富形态风格是地理、气候、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各地相关村庄的实证研究, 揭示在不同地域环境条件下农村居民点选址的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包括:梁会民等 (2001) 研究得出决定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随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和历史继承性;张军等 (2003)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 揭示云南省三江并流区的地势变化、坡度、坡向等各自然环境要素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王跃等 (2005) 由遥感和GIS技术分析发现, 近十几年来公路逐渐取代河流、湖泊成为对苏州市郊城镇分布有深刻影响的控制因素;胡志斌等 (2006) 对岷江上游居民点进行分析表明, 居民点主要集中在河流与道路的两侧, 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姜广辉等 (2006) 应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 表明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农用地以及城镇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但其分布变化则更多与农用地距城镇的距离和交通条件相关;刘洪鹄等 (2006) 分析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分布的特征, 得出日照、风向、降水量、土壤特性、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分布;李君等 (2009) 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耕地分布环境、道路交通环境、城镇化环境、社会制度与政策导向等;车明亮等 (2010) 认为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变化的因素包括高程变化、坡度、交通、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和农村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李王鸣等 (2010) 认为处理好村庄用地布局与水经济、水环境和水文化的关系是浙北水网地区村庄用地布局创新路径的突破点;严钦尚对西康 (现四川西部) 境内各类村落分布位置与自然条件及耕地的关系等作了详细调查研究;李旭旦对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农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梁会民等采用空间定量分析方法, 得出地貌条件的均一性决定了居民点分布布局的随机性。

3. 社会经济因素对选址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住区选址影响明显增强, 并与自然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住区的选址。这种综合性因素对农村住区选址的影响倍受我国研究者重视, 近几年这些综合性因素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张祖群等 (2005) 选取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层次、14项指标, 构建中国传统聚落评价指标体系;胡贤辉 (2007) 基于农户角度探析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管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樊绯等 (2009) 系统分析影响农村聚落选址主要因素, 并探讨其自然因素主导——地质构造和生态安全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因素主导——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并重的动态演变过程;吴得文等 (2010) 认为影响村镇住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生态环境、耕作半径、区位和对外交通等, 并选取由18项指标层、8项准则层和1项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 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种, 并以案例进行具体应用。魏国印 (2009) 分析当代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饮水安全、乡镇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对农村居民点演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农村居民点周围用地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点的变化, 现代农宅分布趋向于交通路线和村庄边缘, 以从事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居民点受当地的地理条件影响较为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 其空间结构也正向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变, 其源动力主要为交通条件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等, 居民点人口、劳动力结构等因素不断变化也是农村居民点更替、发展的主要动力。

4. 评价模型

随着技术应用, 逐渐结合计算机技术建立评价模型, 运用评价方法进行农村住区选址及环境的评价。田光进等 (2003) 利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单元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点进行了区划, 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陈振杰等 (2008) 以DEM (数字高程模型) 桐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 研究了1996-2004年浙江省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得出: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的总体空间格局, 但城镇发展、交通条件、政策引导对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 文献研究小结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看到, 针对农村住区选址研究的内容呈现多元化态势, 不同时期对农村住区选址的主导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村住区选址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 自然因素起着绝对性主导作用。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 农村住区选址中的自然因素作用趋于减弱, 而社会经济因素作用进一步增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对生产生活出现新需求, 农村住区选址原则开始有了新的内涵。相关文献研究的重点由单一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转向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的综合研究, 并开始注重对其主体群体行为心理及文化的探讨。从研究角度上看, 主要集中在大、中尺度上的农村居民点研究, 而以村域为研究单元的微观研究相对缺乏, 且难以穷尽所有影响因素。针对农村住区选址研究的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主要集中在遥感、GIS技术空间应用等分析方法, 并逐步融入经济学、行为心理学、人居环境学、生态学、计量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

(四) 选址影响因素的类型建构

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探索, 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可以将我国农村住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5个基本类型:

1.“安全”。

涉及农村住区安全的影响因素是农村住区选址的基本内容, 也是农村住区选址的关键技术内容。任何有关农村住区安全的影响因素, 例如地质、水系、绿地、农地、环境、文物和道路等, 都应该纳入用地禁选、禁建的控制范围。

2.“生态”。

在安全的基础上, 选址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和特点, 尊重各地建筑气候区、地形、地貌特征, 降低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3.“集约化布局”。

在安全、生态的基础上, 注重节约土地, 在尊重地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舒适与宜居”。

在上述安全、生态和集约化布局的基础上, 注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充分考虑到生产力水平提高之后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5.“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 注重农村住区未来的空间发展需要, 为今后土地和空间的有序增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使得农村住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空间环境的发展相结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笔者将重点根据“安全”类的影响因素, 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并通过模型评价分析方法, 应用于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乡域规划的具体实践中。

四、农村住区选址“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及其应用

(一) 构建基于农村住区“安全”的禁选、禁建区指标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农村住区选址的要求, 本研究归纳了基于安全性原则的农村住区选址的影响因素, 从而建构了用地禁选、禁建范围控制指标体系。它主要包括7大要素及其对应指标:

1. 地质安全

主要包括各类防止地质灾害的指标: (1) 地震、崩塌、滑坡、塌陷等危险区; (2) 矿产采空区; (3) 地质灾害易发区。

2. 水系安全

水源保护方面, 包括: (1) 地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 ; (2) 地下水源保护区 (核心区) 。洪涝调蓄方面, 包括: (1) 超标洪水分洪口门; (2) 蓄滞洪区; (3) 行洪河道。

3. 绿地安全

主要包括各类绿地保护方面的指标: (1) 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缓冲区) ; (2) 风景名胜区 (特级保护区、核心区) ; (3) 生态公益林地 (重点生态公益林) ; (4) 种子资源地、古树群及古树名木生长地; (5) 古树名木 (胸径的20倍或树冠外缘5米) 。

4. 农地安全

该项指标主要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5. 环境安全

民用电磁辐射设施防护方面指标: (1) 变电站防护区 (110千伏以上变电站) ; (2) 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设施 (保护区, 中波天线周围250米, 短波天线前方500米, 功率300千瓦以上的定向天线前方1000米, 馈线两侧各3米) ; (3) 广播电视信号监测设施 (监测天线周围1000米) ; (4) 广播电视设施 (卫星天线前方50米) 。

市政基础设施防护方面指标: (1) 高压走廊防护区 (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的防护区) ; (2)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 (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154—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 ; (3) 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 (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 ; (4)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安全防护区 (安全防护一级区) ; (5) 区域性市政走廊用地范围。

6. 文物安全

主要指对各类、各级文物的保护, 包括: (1) 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 (文保单位) ; (2) 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应遵照国家和地方关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要求。

7. 道路安全

主要包括: (1) 道路红线; (2)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 (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 , 如高速公路不少于30米、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及平面交叉道口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

在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乡域规划的农村住区选址中选择22项作为基础数据 (因其中5项无数据) 。以上指标对应于《镇 (乡) 域规划导则》、《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

(二) 运用Arcgis软件建构禁建区评价分析模型

禁建区评价工具是处理农村的禁止建设区域工作中所涉及的多个任务的相关工具、输入数据及参数的记录进行的整合和优化工作, 将繁琐的地理处理任务串联在一起按规定的顺序执行, 从而实现地理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根据流程可操作性和层次性要求, 将禁建区指标归纳为地表模型指标、道路模型指标、市政模型指标和其他禁建指标4类, 分别建构模型。

1.“地表模型”

是整合一般地形处理过程中的地表模型建立、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同时, 工具默认了一般的高程分类标准以及坡度分类标准, 默认禁建区评价分数为-100 (见图1、图2) 。

2.“道路模型”

是根据相关规划, 对各种道路设施两侧禁建区进行的分析评价, 只需选择各种参与分析的道路要素, 其余评价标准与参数都按照规范默认设置。

3.“市政模型”

是根据相关规划, 对各种可能影响用地功能的各种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的分析评价, 只需选择相应的参与分析要素, 同时可以自定义调整部分禁建标准, 默认禁建区评价分数为-100。

4.“其他禁建模型”

是根据相关规划, 对各种可能影响用地功能的河流水系、生态保护等分析要素进行的分析评价, 只需选择各种参与分析的要素, 其余评价标准与参数都按照规范默认设置。

5.“最终叠加”

是对于各参与要素即四类模型进行叠合分析, 由于只需评价发展用地中的禁止建设区, 因此没有对各参与要素进行权重评分。运行该工具, 可以直接将所有参与要素一次性进行叠加, 加快运行速度 (见图3) 。

(三) 结合实地调查和社会经济空间发展现状资料, 编制用地综合评价图, 为编制土地使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语

住区景观设计浅析 篇4

内容摘要:通过目前房产开发对环境景观认知的误区分析,重新认识居住区景观的价值和意义。以北京百合公寓为例探讨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把控节点。

关键词:居住 景观 设计

景观一词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然而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景观,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

“看不看楼看环境,满不满意看管理,买不买楼看户型”。人们已经把住区环境景观作为衡量房产品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不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在对于环境景观高度重视的同时,也走入了认知的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观设计介入时序不当。目前房产开发中,往往把景观设计工作放在规划、建筑设计之后,在大势已趋或木已成舟的局面中,景观设计进行见缝插针式点缀和装扮,作为建筑的补充和填充,这无疑给小区的景观带来了欠缺。景观设计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尽早介入,让规划、建筑和景观三方面有一个交叉和互动的机会,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等资源,保证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使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规划、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营销推广中过于强调环境景观的卖点。一些楼盘大炒“景观概念”,造成一种“泛环境论”,误以为环境景观能够决定一切。

三、住区景观“公园化”。过分的人工雕饰,把“家园”搞成了“公园”,其实不然,住区环境形成的是人与其所生存的土地的关系,如果说建筑拉远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景观则拉近了两者的关系,它应该越自然越好,让人参与到自然中来。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同样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如环境景观与建筑单体缺乏和谐统一;盲目追求欧美风格,照搬照抄,景观雷同化、西洋化;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景观设计忽视参与性及户外活动的行为习惯;偏重景观的平面设计,忽略景观的立体设计;设计师对环境景观的文化深度挖掘不够,尽管景观元素丰富,缺少文化底蕴,营造的家园没有灵魂„..在此,对于误区产生的原因不作一一的剖析,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究住区景观的构成。我们知道,“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目的空间,从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

相对而言,环境景观的创造要比建筑复杂,虽然都是生活有意义的场所,后者则是人们为生存和生存得更好而开辟和营建的现实生活境域,还要寄托人们的心灵。所以,住区景观通常由三个功能层面构成:

(一)使用功能层面。主要满足住区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如晨练、散步、游戏、乘凉、谈天等,儿童与老人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构成者;

(二)审美功能层面。它是人们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住区景观是一种人们审美的特定场所。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或立足点欣赏周边环境,并形成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通过设计采用一定的形式去表达。

(三)生态功能层面。景观离不开自然界的土壤、空气、阳光、水、植物、动物等,它与住地的微气候和生态圈的形成休戚相关。住区景观离不开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把握,对低耗、节能、高效的把握和对居住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

严格说来,没有最好的景观设计,只有最贴切的景观设计。最贴切的景观设计,就是在某个具体的地块上,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的设计,才能使住宅小区独具特色,焕发个性魅力。

那么,怎样把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做得更好、更贴切,让景观与建筑和谐共生呢?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域性原则以及强调保留在先,改造在后的历史性原则。

对于具体项目开发而言,独有纲领性的原则是不够的,不妨借助绿城北京百合公寓的操作实例对住区景观设计品质把控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剖析。

一、立意的确定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织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景观设计的立意切忌为了项目的商业炒作,张冠李戴或东施效颦。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营造力图以江南的灵动秀丽与北方的雄浑大气相结合,让人产生“身居百合,梦回江南”的遐思,但并非是江南园林的一味拷贝。她必须与现代居住氛围和

建筑风格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作为江南背景的开发商绿城集团也希望在北方发扬和传承江南婉约内敛的居住文化精髓。这正是百合公寓在景观设计的立意。

二、结构的确定

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取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居住区绿地也采用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2]。同样我们也知道在一个住区,人们对活动空间有不同梯度需求的变化: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景观设计所要确定的结构与上述的结构相关但不完全是,主要是依托于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解,对一些住区空间性质进行分析,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形成景观设计的具体结构的形态,同时明确不同等级的空间所承担活动的内容和人群容量。因此它一定是具体的,它一定是有形态特征的,它一定包含了我们上述的居住区结构特点和不同梯度变化的空间。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结构也是在原有规划的空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以一二期已交付的园区来说,三级布置方式非常明确。以近七千平米大规模绿地为中心呈风车形构图,正北是银杏耸立、对称式布局的商业步行街,以果林和秋叶木为主的带形绿化和漫步道由中心绿地向西展开,向东流淌着蜿蜒的水系,保证了住区景观的均好性。同时,不同园区空间又各具特点。第二层面是邻里小游园,考虑儿童游戏,老人晨练等内容的设置,属于半公共空间,依附于风车形的主体结构,呈均布状;第三层面,则由邻里小绿地向宅间围合的半私密空间渗透,把宅间的逗留空间和通勤的路径有机地组织。这样的景观设计结构既与住区规划相一致,又与住户的活动类型和心理诉求相匹配,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在结构确立之后,应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住区景观营造中的重点和难点作客观的分析,从设计开始进行逐一地化解和突破。项目不同,重点和难点自然有区别。作为北京百合公寓一二期景观的重点就是中心绿地、商业步行街和秋叶木漫步道。难点有四个方面组成:

(一)如何在景观中让住户感受到江南的灵动和秀丽,依靠哪些元素?如何组织?

(二)北京的气候特点,植栽品种的有限,绿化造景难度较大,尤其是冬季如何减弱园区的凄凉和萧瑟;

(三)地下、半地下车库顶板的绿化和土坡地形的塑造;

(四)1:1.7的日照间距带来宅间的空旷,景观营造中如何做到尺度宜人又层次丰富。这些重点和难点既需要我们苦思冥想创造性地去突破,也需要博采众长通过对其他优秀楼盘的学习和借鉴。

景观设计中重点和难点的明确,对于有针对性地保证园区景观的基本品质走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专业性地对部分课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四、元素和手法的确定

所有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根据其不同特征把景观设计元素分为三大类: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

这是对于景观元素通常意义上的分类,但对于所确定的景观立意,应该有明确的元素进行塑造。北京百合公寓在创造江南灵秀的环境意象上就有所选择,例如水景、假山、置石和临水平台、小桥,植栽选择荷花、竹子等。通过这些元素在园区景观中的演绎,让人似是而非地感受到那丝丝江南情韵。

拿假山置石来说,在江南园林中经常运用山石来堆砌花台,它既可以使花台的形体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成自然之趣。又可避免某些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为观赏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置石可分隔空间,特别是分隔水面的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在园林绿地竖向设计中,置石常作为“谷方”,既起护坡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又有造景起势之妙。

还有竹子,在造景中它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说。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手法还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除了假山置石和竹子,其他元素就更不必说了。

至于手法,那就要看设计师的功力了,确定了设计师基本就确定了手法。同样的配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菜的味道自然不一样,对于设计来说这就是手法的差异。设计总是徘徊在“遵循”和“叛逆”之间,景观设计同样如此。古今中外经典的造园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瑰宝,现代景观设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积累,才有创新的可能,才可以拓展灵活

多变的构图手法,将现代的几何构成手法和流畅的曲线形态糅合到环境设计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化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栖居地,从而增添日常的生活情趣。

农村住区 篇5

1.1 合理规划, 宜居优先

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尽相同, 它有自然、文化和发展历史上的一些特征。一个合格的村庄规划, 并不一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看上去肯定是最符合实际的。村庄规划应参照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村庄规划要求, 以尊重村庄的自然肌理为前提, 坚持以 “宜居优先”为规划原则, 依据“方便生产、便捷生活”需求来合理规划和布局整个村庄。村庄规划要将其东西向中轴线划为两大片区, 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配套都分布在中轴线上, 这样可方便居民生活。对于规划中遇到的一些水塘和水系, 可适当保留, 通过沟通与整理, 从而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1.2 建设控制, 强化配套

建设管理是村庄建设中最易出现也最棘手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容易出现规划方案完美但建设结果却不尽如意的情况。在开展建设时未运用村民自建的模式, 而是采取集中建设, 全部建筑都依据规划要求做到与施工图纸相适应, 施工单位以图纸为准进行施工, 建设及监理单位将图纸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村庄全部建筑的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几乎都是差不多。在施工过程中, 优先对基础设施工程进行配套, 集中设计, 村内的各种管线都进行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确保村内水、电、通讯全部连接上, 满足村民日常需求。污水处理厂是配套工程中的关键配套设施之一, 兴建污水处理厂可以集中解决农村居住面临的环境问题, 尤其在农村集中居住中意义重大。

1.3 尊重自然, 生态为本

在建设中要坚持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 兴建特色乡土型乡村,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 在布局上, 要保持村庄固有的自然肌理, 使整个乡村状态相对集中但又不影响规整;其次, 在村庄绿化如景观建设中, 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这样一来可有利于生态环保, 属于比较经济的做法, 同时又可以保留农村特有的乡村风情;再次, 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乡俗民情及生活习性, 每户村民家都可建一个后院用来当作“家禽舍”“农具库”等, 或是一个大阳台以供晒粮晒衣等, 此外, 也可为村民建一个方便共同商讨村事的场地。

1.4 保护文化, 注重特色

通常, 乡村民居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乡村整体规划科学合理, 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 有规律地形成了各个村落特有的肌理;在村落的街巷中, 要保留不同大小的公共空间, 方便存在这里交流信息和融汇感情;农村街巷要注重文化色彩, 力求做到亲切宜人;院落要与地形相适应, 便于农村排水, 例如河北南部地区常见“九门相照”的院落格局形式;庭院可栽种适宜当地情形的石榴、柿子等果树, 增添小院的情趣等, 注重当地村庄特色。

1.5 尊重群众, 民主决策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来开展集中居住区建设, 在群众中公开公布村庄规划、建筑方案及户型, 认真听从群众的思想, 设计单位要按照群众意见对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力求建设一座让群众满意、环境美丽的宜居型新型村庄。

2建设宜居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相关措施

2.1 合理编制村庄规划

农村出现的布局分散、布局不合理问题, 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政府在进行村庄布局与规划中要全面分析地形地貌、历史背景、村民想法等方面, 合理定位村庄布局, 要及时迁移或者合并那些已经出现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村庄。要按照村庄实际编制建设规划来开展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 村庄规划要与当地村庄自然肌理、自然风貌等因素相适应, 尽量不要大规模拆建, 要以群众意愿为基础, 确保农民的正当权益。

2.2 健全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

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先决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通常都不够完善, 在规划和建设农村集中居住区时, 这点要引起重视。政府要充当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主体, 各级财政要给予农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资金支持, 包括各个方面及渠道, 如农村沼气建设、改水、水利建设等。要做到扶持有重点, 投入有规模且统一, 打造农村集中居住区成为典型居住场地, 从而吸引农民来此居住。

2.3 环境卫生和污水处理

这是影响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效果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是农村集中居住过程中出现的首要问题, 也是多数专家学者一直都在担心的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环境问题和污水关系到农村集中居住是否成功。

2.4 统一管理集中居住后节约的建设用地收益

该类收益可用来补偿农民搬迁费用。推行农村集中居住后能够节约不少建设用地, 这些剩下来的土地多数都被各地政府化, 成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政府要将这部分土地收益拿来补偿给农民, 当作农民搬迁费用的来源方式之一, 让进行搬迁的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补偿, 避免农民因搬迁而变得更加贫困, 村级集体还可将这些土地收益用来采购有品味的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品, 为村民营造更和谐的居住环境。

2.5 以村民意愿和乡土风情为前提, 并加强建设管理

这是建设宜居型集中居住区的实际要求。农村集中居住区服务的是农民, 因此, 在规划和决策时要以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风俗习性为前提, 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加强建设管理这是建设宜居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的主要措施。政府要不断完善镇、村一级专业管理体系, 做好建筑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 不断改善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质量, 为农民营造一个有品质、环境优美的和谐家园。

3结语

建设宜居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愿望和目标。政府和各级镇村管理部门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在遵从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理念及村民意愿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农村住区 篇6

一、老年人迁居的启迪

在老年人的回归型迁移和环境指向型迁移中, 部分城市退休人员会到农村长期居住, 并成为未来空闲公寓式农宅的房客。其中, 回归型迁移, 是指年轻时为工作而离开家乡的老人, 在浓厚的思乡之情、较低的乡村生活成本和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作用下, 选择退休之后回农村老家养老的现象;环境指向型迁移是指身体健康、收入可观的退休夫妇, 选择到空气清新、节奏舒缓、文化传统、空间开敞的农村长时间居住的现象, 它是城市老人迁往农村居住的主要形式。不论是回归型迁移还是环境指向型迁移, 生活环境的乡村性都是吸引城市老人迁居的关键因素。所谓乡村性主要是指生态与资源的原生性、农业生产过程的易参与性、风俗民情的乡土性、传统文化的浓郁性等。在居住环境上, 乡村性则体现为建筑布局自然、院落空间开阔, 空间层次清晰, 便于居民交流, 植物生长茂盛, 田园风光迷人。

由此看来, 避免农村公寓将来闲置的规划应在适度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 既满足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又具有吸引城市老人迁居的乡村性。首先, 公寓式农宅对农民生活方式改变较大且建造成本、日常维护费用较高, 如果规划不能提供现代农民生产所需的各种设施与用地, 无法配套支付得起的现代化生活所需的电力电信、给水排水和供暖设施 (北方地区尤为重要) , 农民就失去了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的积极性。其次, 节约土地资源虽然是推动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的主要动力, 但是如果其居住环境与城市住区相似, 设施水平又低于城市住区, 则必然因失去对城市迁居老人的吸引力而无法持续利用, 所以规划必须强调适度节约土地资源以便为延续乡村性创造条件。

二、公寓式农村住区的规模控制

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 而多数行政村未采取整体改造, 导致公寓式农村住区人口规模普遍偏小。以村庄规模相对较大的山东省为例, 行政村平均户籍人口不足800人, 实际居住于村庄的人口就更少。可见, 公寓式农村住区的平均规模远未达到城市住区最小组织单位——组团人口规模 (1000—3000人) 的下限。人口规模过小, 不利于公寓式农村住区配建关乎农民生活质量、影响城市老人迁居的教育卫生设施等。因此, 教育、卫生设施的合理运行成为确定公寓式农村住区规模的关键。

(一) 从卫生服务站设置看公寓式农村住区规模

卫生设施是老年人迁居优先考虑的公共服务。农村基层卫生设施是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所) , 它应设全科医疗诊室 (包括中医诊室) 、治疗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等, 以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出诊为主, 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方便的“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根据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设施规划, 要求每个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3—5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一般以服务3000—5000人为宜, 村民步行20分钟可到达。照此标准, 公寓式农村住区及其用地1.5km (按步行速度4km/h左右) 以内村庄人口规模应大于3000人。

(二) 从幼儿园设置看公寓式农村住区规模

教育设施是老年人迁居考虑的第二项公共服务, 也是影响当前农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将来迁入公寓式农村住区的城市老人不愿住进老龄化社区, 而喜欢年轻家庭给其生活带来的乐趣, 尤其希望经常见到活泼可爱的儿童。另一方面, 由于村庄布点分散和教育设施不足, 农村地区幼儿园服务半径过大, 每天接送儿童给农民造成诸多不便。所以, 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有利于吸引城市退休人员迁居两方面考虑, 设置一所幼儿园对公寓式农村住区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要求幼儿园按服务人口3000人以上、服务半径1.5km以内的标准进行布局建设。鉴于此, 公寓式农村住区及其周围1.5km以内村庄人口规模应不低于3000人。

考虑到新一轮镇村体系规划中多数村庄的间距大于1.5km, 设置幼儿园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规模不低于3000人的要求, 以及借鉴城市居住组团在1000人以上方能配备基本生活服务设施的经验, 确定公寓式农村住区人口规模宜在3000人左右 (不允许低于2000人) 。

三、公寓式农村住区的建设选址

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 使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之风更盛、布点更分散。例如, 2008年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某县级市48个村庄规划中, 除4个镇中村外, 还有12个大小不一的村庄经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公寓式农宅, 其分散程度可见一斑。公寓式农村住区布点分散, 必然造成市政设施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增加, 既妨碍当前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又影响将来吸引城市老人迁居。考虑到污水处理和集中采暖不但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而且对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老人至关重要, 因此把是否具备污水处理和集中采暖同村庄周边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一起作为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选址的必要条件。

(一) 从污水处理看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选址

农村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 流入地表水体、渗进地下水体将会严重危害饮用水卫生, 排到田地内将会造成农田污染。从经济投入、运行费用和处理效果看, 当前多数公寓式农村住区的污水处理宜采用污水集中处理和接入市政管网两种模式。

污水集中处理模式, 是指收集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 利用一处设施进行处理。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的现实, 污水集中处理常采用稳定塘 (又称氧化塘) 处理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处理系统, 是指经人工修整的设有围堤与防渗层的污水池塘, 主要依靠好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藻类等其它水生生物净化水质。稳定塘处理系统管理方便、能耗较少, 但要求村庄周围有大片荒地、劣质地、坑塘、洼地等来用作污水池塘。土地处理系统, 是将污水有控制地分配到土地上, 通过土壤、植被, 水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使污水得以净化。土地处理系统维护成本低, 但是占用土地面积大且地下水位埋深不能太小, 否则会污染地下水。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是指收集村庄内所有农户的污水后, 接入临近的市政污水管网, 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村庄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管理方便等特点, 但适用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近 (通常在5km以内) 且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来处理污水。

从处理污水的角度看, 只有周围有土地可用来挖污水池的或者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的或者距离城镇污水管网在5km以内且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 才有可能开发为公寓式农村住区。

(二) 从集中采暖看公寓式农村住区建设选址

从节约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考虑, 公寓式农村住区应率先走用能集中化道路。用能集中化是把能源集中到一起, 统一处理、加工、转换、传输和使用, 以达到能源转换的高效化、清洁化、便捷化, 集中采暖是其重要内容。北方公寓式农村住区可利用自建燃煤锅炉房和接入临近热源两种形式实现集中采暖。

燃煤锅炉房集中采暖, 是我国传统的供热方式, 也是今后公寓式农村住区广为采用的供热方式。它虽然对公寓式农村住区的选址影响甚小, 但是因存在经济运行问题而对村庄规模有所限制。接入临近热源集中采暖, 是指村庄自建热力输配管线, 由临近热电厂、企事业单位锅炉房或生产余热来供暖。一般来说, 热电厂周围3—4km以内的村庄可用其作为热源采暖。接入临近热源集中采暖对公寓式农村住区的选址影响显著, 即应优先在附近已有热源的村庄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

可见, 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且临近城镇污水管网和热源的村庄, 是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的首选;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但远离城镇污水管网和热源的村庄, 如果能承受自建燃煤锅炉房集中供暖费用且周边有大面积荒闲地或者地下水位较低, 也可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

四、公寓式农村住区的规划布局

目前, 多数公寓式农村住区规划直接搬用了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把农村建设成了风格雷同的低档公寓住区。这不但忽略了现代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而且破坏了乡村居住环境特色, 失去了吸引城市老年人迁居的根本。因此, 公寓式农村住区的规划布局, 要适应农民职业分化, 保留乡村生活特色和延续乡村性环境特色。

(一) 从农民职业分化看公寓式农村住区的功能构成

进入新世纪后, 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为7种类型, 即农民工、个体劳动者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农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农民经纪人。其中, 农民工、个体劳动者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阶层在不断壮大, 农业劳动者阶层在逐渐缩小, 农民经纪人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成规模。

对于农民工阶层而言, 由于其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外从事劳务活动, 公寓式农村住区主要满足生活需要。但对于其它阶层而言, 公寓式农村住区要满足生活、生产的双重需要, 即能够安排部分生产、经营用房、设施和用地。例如, 村内运输专业户需要停车场, 加工专业户需要厂房, 种植业专业户需要农机用房和粮仓, 以及所有农户都需要打谷场、家禽集中饲养场等设施。与城市住区仅作为市民的生活场所不同, 公寓式农村住区是现代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所, 规划必须协调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

(二) 从乡村型生活特色看公寓式农村住区的用地安排

乡村型生活特色主要体现在闲逸的生活节奏、频繁的面对面交流、融洽的邻里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传统文化等方面。它们均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只有亲身参与农业劳作才能体味到乡村型生活的真谛。

对于外来的城市老人来说, 从事力所能及的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等活动除了享受田园生活之外, 还能在向村民讨教生产经验的过程中顺利融入乡村社区、充分感受传统文化, 并通过向亲友提供有机蔬菜、禽蛋而增进家庭关系。然而, 城里迁居老人参与农业劳作在很大程度上为了休闲和体验, 不可能承包大片土地来耕种。所以, 公寓式农村住区在安排农业生产设施用地、仓库堆场用地的同时, 还要预留适量的“体验型农作用地”以备将来出租给迁居来的城市老人。体验型的农作用地, 近期可以临时作为农机停放场、打谷场和菜地等使用。

(三) 从乡村性环境特色看公寓式农村住区的空间组织

乡村性景观特色主要体现为质地粗犷和以农林业为主的景观格局, 村落与周围环境背景的自然融合, 以及低高度、低密度聚落空间的有机组合。公寓式农村住区虽然难以延续低高度、高密度聚落空间的有机组合, 但却能以低密度、高绿化率的建筑布局达到与其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

在适当节地的前提下, 首先要拉大建筑间距、减少建筑长度、降低建筑层数 (不宜超过5层) 、采用传统坡顶、多植乔木灌木 (成材树种、果树等) , 创造出比城市住区更为开敞、更为生态的居住空间。其次, 要尽可能采用带状公共绿地, 沿住区主要道路布置, 划分居住建筑群为若干有机组块, 从而沟通住区内部绿地与周围的农田、树林, 使公寓式农村住区自然融合到周围环境背景中。第三, 住宅组合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特征, 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树木 (尤其是古树名木) 和历史建筑 (老宅、祠堂、庙宇等) , 延续已有的空间辨识系统, 营造成熟社区氛围。

五、公寓式农村住区的规划实例

三德范村建于明朝, 清道光年间命名, 现有村民6209人, 有“章丘第一村”的美称。它位于章丘市文祖镇中部的锦屏山与穷汉岭之间的丘陵台地上, 紧邻济莱高速公路, 其沿省道242 (章莱公路) 北行3.5公里可到达文祖镇驻地, 跨越巴漏河西行1.5公里即进入锦屏山风景区 (见图1) 。在《文祖镇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中, 三德范被确定为中心村, 人口规模3400人。可见, 三德范村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有条件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

村庄规划集中在巴漏河以东, 采用“一带、双轴、三片”的规划结构 (见图2) 。其中, “一带”是指沿巴漏河形成的滨河绿带;“双轴”是指依托明莱路和中心大街形成的公共服务轴;“三片”自西向东分别是古村、旧村和新村 (见图3) 。

(一) 恢复古村

首先, 勘定古村圩子墙位置。根据现状调察和文献检索, 三德范古村的圩子墙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规划以圩子墙为界恢复古村, 重建圩子墙、保留原有街巷、整修传统民居, 重现古村风貌、发展乡村旅游, 作为三德范村的发展“核”。

其次, 落实古建保护范围。三德范村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玄帝阁和禹王庙两处, 根据章丘市博物馆规定落实保护范围, 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景点。其中, 玄帝阁位于古村内, 禹王庙位于古村以南、巴漏河东岸。

(二) 改造旧村

古村外围为旧村, 旧村南部农宅多建于1990年代以后, 建筑质量较好, 布局比较规整, 道路系统完善, 规划靠近古村成片保留、整治环境;旧村北部农宅多建于1980年代以前, 建筑质量较差、布局较为混乱、道路交通不畅, 规划靠近古村建设独立式、并联式低层住宅。

(三) 建设新村

旧村东侧是新村, 靠近区域交通干道, 地势较为平坦, 土地肥力较差, 适宜建设公寓式农村住区。在保留现状东西向道路基础上, 增加平行于明莱路的南北向道路, 穿插带状公共绿地, 形成街坊式的住宅布局, 延续村庄原有肌理, 便于村民日常交往。住宅高度3-5层、长度多为3个单元, 体量较为亲切;住宅南北间距为建筑高度的1.7倍, 东西间距多在12米以上, 院落空间较为开敞, 不仅明显区别于城市住区空间, 而且为安排“体验型农作用地”留有余地。

三德范村丰厚的历史积淀、便利的交通设施、优美的自然风光、成熟的开发条件, 以及富有特色的空间组织和社区氛围必将成为周边大中城市老年人迁居的首选地。

六、结语

公寓式农村住区是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之一, 近年来受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试点) 的影响, 已有发展失控的危险。本文仅选取老年人迁居的视角对其建设选址、规模控制和规划布局进行探讨, 尚未涉及乡村旅游、村庄整合、农宅流转等角度的考虑。规划界同仁应积极参与到对其多方位、跨学科的研究中来, 为广大农民营建美好家园和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避免将来上演大量空楼矗立于广阔农田间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柴彦威, 田原裕子, 李昌霞.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3) .

[2]成升魁.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旅游学刊, 2005 (5) .

[3]周瑾.浅谈新农村规划的污水处理模式.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7) .

[4]顾华.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成效及经验探讨.水工业市场, 2009 (6) .

[5]张慎娟.反思新农村规划.广西城市建设, 2007 (5) .

[6]龚维斌.我国农民群体的分化及其走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 (3) .

农村住区 篇7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儿时对家的记忆, 其中有家人的温暖, 还有家的味道和曾经嬉戏的场所。可能对于不同的成长环境, 记忆有所不同, 可能是曾经的大院, 也可能是村中的大树下, 或者是熟悉的街巷, 但共同的记忆是与长者或小伙伴的交流和温馨。有时可能会想起曾经的大树下的故事会、院子里的家常、或许会想起阵阵的青草的味道。

都市中的新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使得城市人口更快的增长, 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居住模式, 邻里的关联也趋于淡薄, 人们开始怀念那个曾经温馨的居住环境, 需要更有归属感的家园。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与地产建设的发展, 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推动人居环境景观朝着更为生态化、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更高的要求。

人是环境的主体, 园区环境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 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 园区景观的设计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人们在园区中是为了居住、休闲、运动和交流, 因此, 园区环境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宜居家园的模式追求

所谓宜居, 即讲述关于以人为主体的家园营造。人们对于家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最为基本的是必备功能空间的需求, 进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对于功能空间的考量除交通、消防及安防的需求, 还要更多的关注交往空间的设置、健身场地及不同年龄组群人们的活动场所的提供。而对于人们精神层面追求的关注, 首先是体现在对人们行为需求关注的基础上的, 同时还要更大程度的关心人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的需求, 这样我们所营造的家园才可能成为有归属感、同时是宜居的家园。

万科紫台、魅力之城的家园营造《紫台》

一、精神家园的营造

“紫台”项目位于北京城西部, 与西四环临近, 其客户群大概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大院情结的人;二是有历史遗风, 追求西部贵族气质的人。对于儿时大院生活宁静与悠闲的渴望, 对于居住在长安街边、皇城脚下“西贵”气质的追求, 对于传统文化无止境的探究, 将雍容的气质与传统文化, 大院生活的氛围带入到新的景观设计之中, 就成为紫台项目景观设计的最初理念。我们以理想的情怀, 希望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居住氛围, 让居者在现实生活中既能体味那种往日的情怀, 又能感受到现代时尚的氛围。我们试图探索用古韵新做的景观设计手法来诠释一种全新的居住理念。

根据项目的背景分析, 我们最终选择了引入“国学”的理念。将传统国学的七门教学科目引申发展, 用现代景观语言加以阐释, 形成了万科紫台独特的景观气质——古雅中彰显时尚, 现代中古韵犹存。从这个意义上说, 万科紫台也将传统造园追求意境的精髓传承下来, 在现代的建筑空间里建立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外部景观环境。根据建筑布局围合成三个院落, 将国学的七学巧妙的与院落空间结合起来, 以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 创造各具特色的庭院意趣。

二、功能空间的设置原则

在功能空间的思考, 充分考量其不同属性, 并给予不同的设计手法。室外空间在属性上分为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及私密空间。在使用功能方面分为室外广场、休息空间、老人儿童活动空间、健身场地及私家庭院。

在示范区的龙院, 用下沉的方形小广场去表现“礼”的规矩, 用圆形的高台去展现“乐”的柔和, 并附以叠水和回音壁的红墙, 进一步表达“乐”的魅力。在小广场和高台之间用象征“律”的御道加以联接, 拾级而上, 彰显皇家礼仪。南北文院和武院则以更具生活情趣的手法去表达主题。文院中的砚池体现了文人的生活场景, 曲水流觞表达了古典园林的清雅, 再附以诗词歌赋的雕刻, 更表达了文人墨客的生活追求。武院用古代的车辙痕迹以及车马的雕塑去表现金戈铁马的射御之术, 从而唤起人们对武学的崇尚。除了意境营造和手法表达外, 还应注重细节的研究。园中有园, 景中有景。植物主次搭配, 随景而生;置石顺应古法, 自然巧妙;廊架、景墙等在简洁现代的形态中配有古典图案的漏窗、龙纹等装饰, 凸现情趣和品位。在私家小园的设计中强调私密性原则, 并关注个性化的需求, 使得私家小园别有情致。

动静相宜的水景、带着柔和起伏的微地形, 精致的园林小品, 生长着茂密的树木, 潺潺的流水, 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悄悄的改善着整个居住区园内的小气候。力求在景观设计中做到把整个居住区做得精致唯美, 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 同时不留设计痕迹, 使居者身临其境, 感到放松、亲切, 体会家园的美好。

《魅力之城》

一、精神家园的营造

万科魅力之城以“大院”为概念, 通过重塑“大院”生活, 探索人居概念内涵。“大院”在中国代表了很多含义, 在近现代“大院”的发展经历了几个过程, 极具代表性的有苏杭的“古典私家园林”、山西的“晋商大院”、建国后“机关大院”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她所象征的含义也从原始的生活的家园发展到兼具显示地位的工具, 再到属性划分的区域。这些都说明了“大院”的特点:美好生活的围护者、显示身份地位的标牌、个性鲜明的独立生活。

在我国北方的“大院”, 人们了解最多、印象最深的就属各部属“机关大院”了。机关大院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产物, 它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 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居住模式, 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性。大院套小院、外紧内松的空间管理模式;戒备森严的门卫管理;笔直的道路;高耸成排的行道树;灰色、红色的清水砖墙;富有变化与韵律的水泥花格等等, 这些都是大院印象的组成元素。在大院里生活的人们是“独立”的、安全的、自由的, 在这里我们时常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聚集在一起, 或是水泥台面上写着作业, 或是支着砖头打着乒乓球, 或是画一个棋盘下下石子棋, 到处都是这些欢乐的小精灵,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二、功能空间的设置原则

中心景观区位于整个楼盘的中心地带, 是人流集中的地带, 在空间特性上又属于宽敞的公共空间, 所以在景观处理上中心区的景观点位我们设为大院展示区, 通过展示的形式, 表现大院的特征、状态, 表现大院感, 把大院的空间特征在这里都做了重构式的解读:直线型的道路、成片的树林、大面积的草地、高高的大树、活跃的林下交流空间、自然生态的水面等等。通过在这里对大院特征的解构、再现, 加上对一些大院时代代表性符号的应用, 强调大院空间概念的同时又呼应着、强调着整个园区的空间感、形式感以及秩序感。

园区内的道路系统也为公共空间, 主道路在空间上是车行双向单车道分离式设计, 双向车行道由三排行道树所分割与围合, 形成强烈的进深感。在两侧人行道的设计上打破人行道单一“通道”的传统概念与空间模式, 以全新的景观手法阐述不同的道路景观概念。在这里路与景结合, 道路除了“交通”, 景观也成为“路”的重要功能元素。用“园路”的处理方式, 对人行道路的场地、空间进行设计, 随时随地感受景观的存在。在这里路已不再只是肩负单纯的交通功能, 在这里路已是“移动的景观”, 穿梭其中感受景观的“流动性”, 享受不同的生活。

“小高”楼间的景观, 通过围合塑造“院”的氛围, 使之成为有归属感的半私密空间。每个院落与人行景观路都以两个路口相衔接, 路口的景观处理以灰色清水砖墙为景观载体, 灰色景墙配以清水砖花格, 形式现代又富含古韵。与西侧植物屏障相呼应、围合。使空间构成围合的“院落”感。场地内设置儿童游乐设施, 并以童年回忆的思路, 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游戏, 在这里以其结构或再现的形式再现。游乐其中感受快乐, 还能追忆逝去的那份幸福。

花园洋房园区内的景观设计是以实用功能为出发点, 在解决功能要求的同时强调空间感、层次感, 以及与“大院”相统一的形式感。在空间的控制上是相对封闭的, 属相对的私密空间。园区每个出入口都是以具有大院时代特色的景墙作阻挡、警示、装饰。在满足围合的同时又保证了空间的渗透性, 同时通过景墙的材料、肌理等点题“大院感”。把人们带入一种精神层面的思考。

当人们远离乡野, 挤进轰鸣的城市, 无尽喧嚣中我们时常会感动失落与疲惫, 时常会想起儿时奔跑的田野, 光脚踩踏的土地, 追逐嬉闹的树林, 芳香鲜艳的花朵, 弯曲流淌的小河, 甚至是争相攀爬的石块……。是的, 这就是我们的幸福, 童年的自由与纯朴, 就是我们现在不懈努力、苦苦追寻的幸福。喧嚣的都市, 飞速的发展, 这些自由与纯朴, 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家园”的向往, 魅力之城的景观设计即是设计师对国人恋“家”的理解, 庭院深深、参天大树、古朴的院落、湿润的土地、灰砖灰瓦的构筑, 这些都是心中“家”的印象。居住其中人们可以远离都市的喧闹, 尽情享受安静, 幽雅的私人空间。

魅力之城的景观塑造可以说是“背向”城市发展的, 当其它地产大量堆砌所谓的欧式景观时, 它以独特的艺术品位, 以浓厚的“国味”, 含蓄的景观个性, 出现在喧闹的城市当中。她不奢华, 她走了一条低调的路子;她不艳丽, 她采用了灰色的调子;她不张扬, 她以朴实的气质, 向人们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特有的高贵;她有丰富的表情, 每个角落都表达着不同的内容。参天的大树、古朴的墙壁、深深的庭院, 这就是“魅力之城”, 喧嚣城市中平静的绿岛, 高楼林立之间的景观庭院。

农村住区 篇8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将美、英、德、加等国际上最具权威度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与住区评估体系与我国现行绿色建筑与住区评估体系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充分考量我国房地产开发实际, 并在人居委近年正在运行的《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 获得了科技司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目前正在加大应用推广和试点建设。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住区的国际化趋向

经过30年来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绿色建筑的三个基本主题是:一是强调资源与能源利用最大化, 二是保护环境、减少地球环境的负荷, 三是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可以说, 绿色建筑或绿色住区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节省’, 也不等于单纯的绿色技术堆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实施垃圾减量;强调回用、复用和再生, 强调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品质生活环境。而不是以节约为前提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 绿色建筑也不是单纯以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派”。目前业界普遍存在的措施型的纯技派的扩张, 很可能把绿色建筑运动引向歧路, 正确把握绿色建筑原则和方法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从美、英、德、加等国的绿色建筑与绿色住区评估体系的编制思路来看, 强调全寿命周期建筑能源资源的效用和节能减排, 强调绿色建筑与绿色住区的开发建设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体系的完善集合, 而是将之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谐住区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由于受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等因素的制约, 把评估要素主要定位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这样朴素性要求上, 偏离了绿色建筑强调资源最大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和营造舒适健康环境的原则精神, 先进性、引领性的表达变得软弱而显得十分不完整, 属于“基础性、普及性”的做法。

应该强调的一点, 尽管各国和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进程不同, 但是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对绿色目标的追求应该是统一的。绿色建筑国际化发展趋势同样要求我们的研究目标、手段和各项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国际水平趋同一致, 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国际目标联动起来, 带动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的高标准运行, 并实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因此, 制定一个切合地区实际且与国际绿色目标要求接轨的评价体系, 更有利于在提高的基础上快速带动行业的发展。

二、中国绿色建筑制约因素

当前,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

(1) 缺乏绿色建筑准确认识, 往往把绿色建筑技术看成割离的技术, 缺乏整体整合和注重过程行为的落地等更深层次的意识。绿色建筑的影响力未能发挥出来

(2) 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绿色建筑当前“叫好不叫座”, 开发商绿色建筑投入和产出效益主体分离, 主管各部门未能协同工作。

(3) 缺乏有效的推广交流平台。缺乏及时、系统、广泛地建立与国际同行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 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尚未能表达绿色建筑注重社会性和突出过程行为实施性的本质特征。

总体上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 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交流还未全面展开。

造成这一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 社会整体对接纳绿色建筑的认知度较差。相比之下, 美、英、德、加绿色建筑与住区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以市场为导向, 由民间自下而上发起。同时政府支持政策和激励力度极大。以美国加里福利亚州为例, 凡是政府投资的工程必须符合LEED标准, 同时从执行到运作都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机制贯彻的。政府机构虽然拥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信, 却在绿色建筑推广和应用方面 (人才、机制) 显得力不从心、投入不足。一方面反映了包括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等企业和购买者缺乏迫切兴趣, 感受不到好处。另一方面在推广应用机制上存在不足, 在政策层面上无法保障这些基层企业和用户获得利益, 现行推广运营机制亟待调整和完善。

应从制度设计层面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 力争消除政府自上而下的被动局面,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团体组织的作用有积极的意义。行业组织性质介乎政府和基层企业之间, 有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成员往往来自相关领域不同职业的人群, 广泛地联系着民间组织和社会个人, 能代表广大社会心声, 可以动员社会和开展有利于行业技术进步和交流各种活动。如果能肩负行业规范标准建设工作, 将更加发挥行业组织的先锋作用, 引导中国绿色建筑向高度, 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绿色住区导则联动绿色生态新城

绿色建筑是终极完美的理念, 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环境效益的完善方法论, 不仅集合大量绿色技术的优化和整合, 也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丰富的内容。因此, 单纯以单体绿色建筑为主发展很快发现它的局限性, 相比较, 绿色住区与绿色城市将能发挥更多、更强的力度。绿色地产的开发, 应更多地从绿色建筑有限性走出来, 向建筑群体、居住小区、甚至是一座新城、新区的范畴来推进将会有更大的收益。因为拥有规模较大的资源、能源、土地的住区级层面可更加容易综合统筹安排, 更加有利于完善城市机能,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更加有利于最大的发挥节地、节能效应, 更加有利于市民出行、购物、享受城市文明居住品质的提升,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 从住区这一层面切入, 更符合我国房地产开发的现状, 有利于把握和操作。

《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将研究和评价的领域从绿色建筑拓展至绿色住区, 以更适应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大规模开发的现状和挑战。主体内容包括:可持续建设场地、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节能减排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全寿命住区保证七大章节。与一般绿色建筑和住区建设不同, 仅仅将绿色的“注脚”落在科技和节能技术的简单堆砌上, 致使当前的绿色建筑发展误入“注重外在表象、不注重内在效益”的歧途。《绿色住区导则》强调是绿色建筑的原则和综合整合资源的方法, 强调的是绿色社会与绿色行为的建立, 把绿色生活方式的营造作为首要的目标。因此, 《绿色住区导则》还涵盖了开放街区、步行交通、商业布点、地方文脉传承、保持住区的多样性以及提供就业, 促进社会公平等原则条文, 用大量硬件建设措施来支撑和保证市民生活在一个设施齐全、出行便捷、环境美好、品味多样的和谐社区中。

上一篇:理解当代经济学下一篇: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