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模式(共12篇)
住区模式 篇1
一、老龄问题——已成为本世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全球人口老龄化。1991年, 第41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节”;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世纪之交的1999年确定为“国际老年人年”, 并提醒世界各国“铭记21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老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银色浪潮”已席卷全世界, 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1. 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名词解释
·老年人
1956年联合国~65岁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60岁
欧美国家及发达地区~65岁
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包括我国) ~60岁
·老年人口系数
即老年人口比例, 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比值
·老年型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7%
我国采用前一标准, 而发达国家采用后一标准。
·年龄段划分
·长寿水平
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数与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比值, 即高龄老年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 反映达到长寿的可能性。10%以上属较高水平。
·年龄中位数
从0岁起将各个年龄的人口总数逐年累加至总人口数的50%时的年龄。
年龄中位数在30以上时为老年型社会。
2010年世界各国人口中位数年龄, 美国是36.8, 而2001年的中位数是35.1, 中国2010年是35.2, 而2001年是29。现在一个美国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孩子, 中国妇女平均生育是1.3个孩子, 从这个角度而言,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过美国。
·老少比
老年人口 (60岁及以上) 与少儿人口 (0~14岁) 数之比。
老少比达到30%以上时为老年型社会。
·抚养系数
老年抚养系数:60岁及以上人口与15~59岁组人口数之比;
少年抚养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与15~59岁组人口数之比;
总抚养系数:以上两者之和
老龄化社会的老年抚养系数增高, 则少年抚养系数下降
2. 世界人口老龄化概况
·世界人口老龄化始于欧洲, 法国于1850年世界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意大利、希腊、瑞典, 60岁以上者达到20%以上。
·2000年世界60岁以上人口为6亿, 以达总人口数的10%, 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
·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 目前为10%, 2050年可能达到25%。
3. 美国老龄化现状
1946年一年间, 美国大约有340万人降生, 对于“永远年轻”的“婴儿潮”一代, 2006年始就陆续迎来各自的60岁, 美国国内的“婴儿潮”一代大概有7800万。
当前美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4000千万, 占总人口的13%, 目前每天有一万人口达到65岁, 预计未来十年美国65岁的老人将会达到7800多万, 占总人口的18%, 美国老龄化问题也开始变得日趋严峻。
美国政府将养老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除政府建立基本的公立养老院外, 二十年前就鼓励民间通过市场行为建设非盈利性的养老院, 以解决收入略高不能享受公立养老设施的老年人问题, 这次我们受美国老年住宅协会邀请, 对美国洛杉矶、西雅图和旧金山三个城市的养老住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考察, 受益匪浅,
二、美国养老住区的特点
美国1965年制定了《美国老人法》, 为解决老人的居住问题, 采取了很多对策。建造多种形式的老年住宅供老人选择, 对老年人居住的旧房进行改造, 将旧有建筑改建成老年住宅供老人使用, 政府对老年人实行多种住房优惠政策, 如拨款或提供低息住房贷款、以优惠价出售老年住房、对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住房补贴, 在土地税等方面, 对老年公寓提供减免的优待。
从20世纪70年代, 美国开始大量兴建各种各样形式的老年居住养老场所, 扩大了老人们自主选择养老居住方式的范围。美国老年人住宅模式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 独立式老年人住宅; (2) 集合式老年人住宅; (3) 护理型老年人住宅; (4) 可调换居住的老年人住宅小区; (5) 综合老年人住宅小区。
1. 持续护理型的养老社区
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老年住宅的建设和运营, 目前在美国最受老人欢迎的是持续护理型的养老社区, 它是以独立生活、介助和介护相结合的持续护理型的综合社区;独立生活区:社区为老人提供餐饮、健身、娱乐等一系列服务设施;介助区:社区为老人提供康复、生活护理等一系列服务;介护区:主要是由专业注册护士对病重卧床、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等进行医疗护理和照顾, 直至临终关怀。 (见图1)
该图片摄于洛杉矶的大学村养老住区, 该住区距离市区较为偏远。老人入住时首先要缴纳30万至80万美元不等的入门费, 另外每月还要缴纳用于生活起居的月费, 老人宁愿卖掉自己的原有住房搬到这里, 主要是看中这里的生活不能自理时的持续医疗和生活护理, 在美国单独缴纳护理费用相当昂贵。
这是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持续护理型的老年公寓, 它是由两栋高层组成, 一栋提供给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居住, 服务设施齐全, 温馨而舒适;而另一栋则是为需要介助和介护老人提供的。美国政府对建设和经营老年公寓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很大支持, 我们了解到, 这座位于市中心的老年公寓的地价只是建安造价的四十分一。见图2
这是位于旧金山的产权式老年公寓, 这几位是这个老年公寓的董事会成员, 负责该老年公寓的经营和管理, 同时他们还是这个老年公寓的业主。该老年公寓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是目前美国所剩为数不多的经营和管理最好的产权式老年公寓。该老年公寓的管理层善于经营, 曾买下一个酒庄, 一直经营良好, 为这个老年公寓获得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但当时入住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现在逐渐需要护理, 因此该老年公寓有充足的资金扩建老年介护区。见图3
2. 市场行为, 合同管理
美国养老住宅产业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并比较成熟的行业, 产业的主体是社会的营利机构。因为美国老年人普遍比青壮年富有, 仅65岁至77岁年龄组的老人拥有的私有资产占全国私有资产的40%, 美国人意识到银发美国给产业带来的机会, 因此老年住宅开发的潜在利益极大地吸引了许多部门进入这个竞争领域。
1980年到1990年间, 持续护理型养老住区增加了24%。是老年住房市场里发展最快的部分。美国持续护理型养老住区作为一个产业而持续发展, 重要原因是在法律上有一套鼓励、监督机制来保证其高质量服务。美国的各种法律相对较为健全, 经营性的养老社区主要靠合同和法律约束其市场行为.总的归纳下来, 美国持续护理型养老社区大约共有A、B、C、D四种管理合同:
A类合同:居住合同
·1、租赁合同:
·a、只收月费;
·b、入门费加月费;
·c、可转让会员制。
·2、住户持有产权:独立式住宅、公寓
B类合同:各种服务合同
1) 固定月费
a.不限护理内容;
b.为老人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感;
c.盈亏风险由服务提供方和居民共同承担, 费用应随实际社区运营成本浮动
d.如果配偶一方留在独立生活区, 另一方迁入护理区, 运营成本支出可能翻番。
2) 预付固定护理费用
a.每年可享受最多10天的护理, 终生最多30天;或者护理费用按市场价打九折;
b.只限在护理设施中临时性居住;
c.如在护理设施中居住超过60天则应算为永久居住;
d.服务提供方风险大大减小, 但居民受益程度也相应递减
3) 所有服务项目另行收费
举例说明:见表1
C类合同:服务费合同
1) 初始费用:
·入门费、月费、置业费根据市场现价
·配偶的费用通常带相当折扣
2) 居住期间费用:
a.月费应根据实际和预期成本浮动
b.月费的增涨, 尤其在产权型住区中不可无限制
3) 房屋腾空后费用
a.如服务提供方决定转售定价, 则空房成本由服务提供方承担
b.如居民决定转售定价, 服务提供方应向其收取空房费
D类合同:入门费的退款合同
1) 入住后7到90天内全数退款
2) 随入住时间退款额递减至0
a.居民迁入价最低
b.对住区不满意的居民在退款额递减后可能会产生没有退路的感觉
3) 任何时间全数或九成退款
a.迁入价最昂贵
b.具有变相储蓄的优点
4) 退款额按每月1%~2%递减至75%或50%
5) 增值共享:老人有权设定转售价格并在转售时从增值中提成。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从联合国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19世纪50~70年代中期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期,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缓和, 从2000年起中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到2006年中国人口达到13.1448亿人, 位居世界第一,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会达到16亿的顶峰。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 老龄化先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0以上、世界平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0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 (2008年)
2. 人口基数大
我国老年人从2.3亿增加到4.1亿, 老年人比重从15.6%上升到25.8%, 高龄人口迅速上升, 抚养比达到最大值, 劳动人口开始老龄化。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从2000年的1.3亿增至2020年的2.3亿;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1亿的高峰。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成为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变动的重要现象
3. 老龄化发展迅速
我国老年人从1.3亿增加到2.3亿, 老年人比重从10.1%上升到15.6%。高龄人口比重上升, 劳动人口达到峰值, “421”家庭大量涌现, 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来得急和快,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 前后仅仅只有18年左右的时间, 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相比, 其速度是很快的, 法国用了115年, 瑞士用了85年, 英国用了80年, 美国用了60年, 同样完成这一过程。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全面推行城乡建设涉老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新建小区老龄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标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养老问题离我们很近。今天的养老问题, 已不是解决父辈的问题, 而是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
住区模式 篇2
——浅析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
建筑092 任子豪 200931209081
【摘要】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出发,针对绿化设计、居往区绿化的设计原则、居往区绿化的实用性、居住区绿化的人性化、绿量的竖向提升、住区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点问题,对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进简要行探讨。
【关键字】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实用性;人性化;竖向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成的小区如雨后的春笋不断涌现。居住条件改变了,居住环境又怎么样呢?本人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在成都市的居住区绿化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园林绿化环境不能为人享用,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养护,其中很多绿化已有部分遭破坏的迹象。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居民们享受不到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乐趣。夏日艳阳的烧烤使人们仿佛生活在“蒸笼”之中,没有一丝荫凉,园林绿化变成了摆设。因此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拥有一片绿荫成为居民们迫切的要求。那么怎样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人为建筑与绿化生物的新秩序,怎样才能使人们在惬意的生活中享受阳光、雨露,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园林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
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的”。城市环境美是融合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有机整体。凡是在精神感应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方面,对人们有益,并富有美感的环境,都认为是美的环境。因此,环境美首先是满足对人有益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富有的美感。有位美学家也曾说:“人类祖先原生活在森林绿色植物之中,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为钻木取火,构木为巢, 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出了森林,建造了城市, 于是离开了‘绿’,世界成了一片‘灰黄’”。与此同时,人类悟出了‘绿’的重要性,提出了返回大自然,恢复绿色世界的愿望。当然,这个世界已不再是老祖宗们生活的蛮荒之地,,而是恩格斯设想的:“到共产主义,城市要消灭,人类住在四周一片碧绿的宫殿中”,那是人类重新建造的,人为的,也是科学的绿“世界”。今天,“绿”成了人人所需要的,人人都追求的一种实用的“美”。而如今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可用于居住的土地更加短缺,为了解决人与土地的矛盾,大片的高层住宅不断拔地而起,而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采取减少绿地,缩短楼间距的方法,以达到多建房的目的,因此造成绿化面积的严重不足。那么为什么又要强调绿地的建设呢?因为植物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绿地可以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第二,绿地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第三,绿地可以降低噪音。第四,绿地可吸收太阳的反射光,缓和光对眼睛的刺激,另外绿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也很明显。
我国有着古老的建宅修园的历史,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总居住区占地面积的30%,但目前这一标准远未达到。在仅有的居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配置不合理,无层次感和形式呆板等问题。小区环境应强调美观与舒适相统一,在炎热的夏季,绿地可以提供一个遮荫、乘凉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共的私人交往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敞,遮荫的活动场所;在春天可以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冬天又可抵挡寒风的凌冽。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极力打造高档住宅,在小区绿化上一味地谋求更大的利益空间,而没有从人性化的理念出发。缺少园林绿化规模,过多强调人为景观的住宅并不能称为“以人为本”的高档住宅。住宅区绿化只有合理配置水、路、建筑和植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才能提高居住区的品味,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环境
3.1 城市园林绿化是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法律
20世纪80—90年代居住小区的建设占据了中国居住区建设的主导地位。这一居住区的建设模式对我国居住区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居住小区的模式也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居住小区正在它的舶来地——欧美国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住区”模式。
“开放住区”的形成是人们对过去的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进行的反思。通过反思,人们认识到过去的居住小区的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社会—环境”这一体系中“人”的重要性,忽略了对于历史的继承和人文的关怀。“开放住区”已经超越了打破住区围墙的简单概念,它强调了住区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个部分,同时也主张住区的生活空间与城市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互动。
所以我们按照“开放住区”的理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适当的分区,适度的混合),考虑城市的人文环境特色,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研究居住区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位置、功能、作用,把握和体察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风貌特征(自然风貌、建筑风貌和人文风貌)、经济特征、人群特征(年龄、文化、性别、收入等),使居住区园林绿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说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园林建设的法律依据,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要把城市空间和居住区室外空间结合起来,形成连通的城市空间体系。
3.2 居住区道路的人性化规划
在成都市内的居住区内,我们不难发现转角处有花草被踩踏的现象(如图1)。不仅在居住区内,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我校园内(如图2)。
(图1)(图2)
据分析,该情况之所会产生是因为多数人为了方便快捷而选取的“近道”。而这样的行为难免会给绿化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不少开发商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对该类似情况进行补救(如图3),同样我校园也对该情况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如图4)。
(图3)(图4)
类似措施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其原理主要是用灌木或花卉来阻断人们超近道的可能。当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也有在转角处铺设卵石的做法,为人们留出“近道”,并以此防止绿化的二次破坏。当然,深究其原因,本人发现其设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概念。而以加拿大约克郡某公园为例,其早期时公园内部未铺设道路,人们在草坪上自由行走。久而久之,“道路”被踩了出来。随后设计师再将人们踩出来的“道路”进行整合,并且加以铺装形成真正的公园步道(如图5)。而这样的设计,由于是在人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的,所以比起国内的设计更有了一份“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5)3.3 休憩空间的合理布置
通过对成都市内部分居住区环境绿化的调研,本人发现其绿化环境内的休憩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如图6)。
(图6)
分析后得出,休憩空间应满足其一定的舒适性,而私密性测试一条重要的评定标准。而本人则对人行道路旁的休憩空间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临近人行步道的座椅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较差,较易受过往人群干扰,利用率不高;距人行步道有一定退距的座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相对于前者有较大改善,过往行人对其干扰不大,但仍不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从而达不到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率也不高;而相比之下,距人行道路有一定退距,周围不仅有灌木包围,还伴随着乔木的种植,包围性相对于前面两者都有显著的改善,私密性良好,舒适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利用率较好(如图7)。
(图7)
3.4 竖向空间提升绿量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用地正面临被压缩的可能。而同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们把目光从水平平面转向了竖向空间。
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竖向空间上提升绿量:
1.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注意竖向搭配 居住区的园林植物是以植物群落形式存在的,植物群落的搭配千变万化,应注重乔、灌、藤、草的结合,多用地被、灌木,科学建立人工生态系统。
2.合理利用住宅楼的屋顶、架空层或立面出挑等空间(如图8)
(图8)
4.居住区园林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环境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人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园林绿化产生的“景观效益”是以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服务于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的环境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园林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的科学和建设行业,可以在上述两个领域中同时为人类提供服务。人们通过园林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的环境,既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健全的环境,也要致力于建设文化、科学、艺术相互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应是具备文化审美价值的环境。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才更符合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以人为主体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应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有人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大约2/3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中度过的,居住区的绿地往往是居民度过业余时间的地方,老人和小孩则几乎整天生活在这里。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听。这些绿地由于服务半径小,茶余饭后,群众方便,天天受益。清晨,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晨练的场听;晚饭后,许多人来到这里散步。由于庭院式绿化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游憩和聊天的条件。改变了单元住宅互不来往的弊病,特别是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小游园中到处可以看到老年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溜早习武,吹拉弹唱;孩子们来到小游园中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增加集体观念。居住区绿化密切了人际交住的关系,加强了各家各户的了解,邻里矛盾减少了,民政调解工作好做了。居住区小游园成了居民集会和开展街道工作的活动中心。
所以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
5.小结
今天,人们正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积累,在城市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使居住区的建设发展得以重视,通过对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环境品质、文化特征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住宅和环境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人与环境相融,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让人们生活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胡清坡1 王向军2 罗东红2 康永锋3 杨永涛2 王贵丽2(1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2平顶山市春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3 中房集团平顶山公司)
《居住区园林绿化发展》 杨亮(广州市尚东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对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的探讨》 刘运妥(阳西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广东阳西 529800)《居住区园林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贺振(天津市园林局)《浅析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功能》 迎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呼和浩特 010049)《居住区园林绿化探讨》 王其香
候选的可居住区 篇3
红矮星系统
压题图是一颗太阳系外的超级行星及其卫星环绕红矮星运行的想象图。银河系里有许多红矮星,以往科学家在寻找太阳型恒星系统时把它们忽略了,主要原因是它们小且暗。还有一个原因是,红矮星系统中的可居住区狭窄且靠近恒星。红矮星周围的行星到红矮星的距离比水星到太阳还要近,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行星环绕红矮星旋转,犹如月亮环绕地球,行星老是一面向着红矮星,沐浴着红矮星的光辉,另一面背着红矮星,永远照不到红矮星的光芒,这样,面向红矮星的一面的水被汽化,而另一面的水则冻结成冰。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绕红矮星作轨道运动的行星有足够厚的大气,那么行星表面上被星光照亮的一面与照不到星光的一面就可以通过热量传递将热量重新分配。银河系里有很多红矮星,所有红矮星的狭窄居住区加起来,就可能等于银河系所有太阳型恒星系统中的可居住区。
太阳系以外的行星那么多,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些上面可能有生命呢?为了进一步搜寻可居住的行星,有科学家在2003年提出了10个能支持地球型行星与生命的恒星系统,其中5个供天文学家收听“外星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5个供飞行器在空间拍摄其附近的恒星像。
供收听“外星人”发射无线电信号的5个恒星系统是:
1.猎犬座β,位于距地球26光年远的猎犬座中,是一颗太阳型恒星;
2. HD 10307,到地球距离大约42光年,是太阳的一个复制品,几乎与太阳有同样的质量、同样的温度和同样的金属含量,所不同的是它有一个伴星;
3.HD 211415,其金属含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比太阳稍冷,比HD 10307略远一点;
4.天蝎座18,位于天蝎座内,似乎是太阳的“孪生兄弟”;
5.飞马座51,1995年10月6日在它周围发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该行星质量约为1.5个木星质量,到飞马座51的距离为700万千米,每4.23天绕飞马座51转一圈,虽是一颗气体巨行星,但它周围可能隐藏有石质行星。供飞行器在空间拍摄其附近的恒星像的5个恒星系统是:
6.印第安座A,它只有1/10太阳光度,位于印第安星座中,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1.8光年;
7.波江座ε,它比太阳小一点,冷一点,位于10.5光年外的波江座内;
8.波江座Ο2,它是一颗橘黄色星,距离地球约16光年,年龄与太阳差不多;
9.半人马座Bа,它是一颗“三合星”(由3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距离太阳4.35光年,是太阳最近的近邻;
10.鲸鱼座τ,虽然它的金属元素贫乏,但它的寿命很长,允许复杂的生命形式在它属下的行星上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演化。
这10个悬挂天空的顶级恒星系统,是科学家从将近19000个有居住潜力的恒星系统中筛选出来的。筛选的标准是:凡是能支持石质行星表面有液态水的恒星系统。为了缩小范围,科学家只选择了年龄在30亿年以上、质量不大于1.5个太阳质量以及金属含量不低于40%太阳含量的恒星,其中又首选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以及表面上可能出现地球生命形态的行星。科学家之所以这样进行筛选,是因为:年龄小于30亿年的恒星过于年轻,不能发展行星和生命;质量大于1.5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在生命出现前就可能烧毁;金属含量低于40%太阳含量的恒星在形成恒星的星云中可能没有足够的重金属构成石质行星。
除了这10个恒星系统外,银河系里还有许多红矮星。所谓“红矮星”,是矮星(即主序星,年龄到了中年的恒星)中的一种,质量很小、光度很弱的矮星就叫“红矮星”。红矮星在宇宙中数量最多,约占85%。在它们周围是否也有行星呢?这个问题为众多的天文学家所关注。以往曾经因为它们小且暗,科学家把它们忽略了。忽略它们的另一个原因是红矮星系统中的可居住区很窄,很靠近恒星,它们周围的行星到它们的距离比水星到太阳还要近,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行星环绕红矮星的运动方式叫共转,犹如月亮环绕地球。在共转运动中,行星老是一面向着红矮星,沐浴着红矮星的光辉,另一面则老是背着红矮星,永远照不到红矮星的光芒,这样,面向红矮星的一面的水被汽化,而另一面的水则冻结成冰。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绕红矮星作轨道运动的行星有足够厚的大气,那么行星表面上被星光照亮的一面与照不到星光的一面就可以通过热量传递将热量重新分配。银河系里有很多红矮星,所有红矮星的狭窄可居住区加起来,就可能等于银河系所有太阳型可恒星系统中的可居住区。
红矮星周围有行星的猜测也得到了观测的验证。2005年1月25日,天文学家宣布在一颗质量仅为太阳的1/5、光度比太阳暗50倍、距离我们28000光年的红矮星周围发现了一颗行星,估计它的质量大约为5.5个地球质量,距离主星2.5个天文单位,表面温度为-220℃,是一颗石质行星。迄今为止,在距离主星2.5个天文单位外发现一颗小的石质行星,这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大多数小行星都是在0.15个天文单位外发现的。而这颗行星的发现表明,行星探索者向着梦寐以求的、探测到可以支持生命的地球型行星又前进了一步。
浅议养老住区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篇4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老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三个重要关注点:纽带关注、生命关注和自由关注。纽带关注指的是关注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化生活方式,和基于熟人关系的社区化生活方式;生命关注指的是关注围绕健康保障、生命延续展开的生活方式;而自由关注则是体现在对个体心理愉悦、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
对老人生活方式关注点的全面实现是构建理想老人社区的重要目标。 但对于不同区域或者文化背景的老人,或者在老人不同的生命阶段,他们的关注点会在三者之间偏移变化。 此外,针对不同养老住区项目,存在不同的外部开发条件与内部资源特点。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同时寻找与老人生活方式的匹配项目形态。
为了更好的分析项目的开发形态,我们从众多影响养老住区开发的因素中,提取了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分析模型的三个象限,分别是项目区位,居住形态和目标客群。其中:项目区位分为市区型、郊区型与景区型; 居住形态分为借居型、长居型与短居型;目标客户群分为照护型、活力型与混合型。通过将这三个象限中的各要素组合后,可以帮助我们梳理项目核心开发要素,寻找合适的项目形态和项目定位。
而从老人的生活方式出发,我们梳理出三种具有市场想象力的养老住区开发方向,一种是基于老人纽带关注的全龄混合社区,一种是基于生命关注的专业护理社区,一种是基于自由关注的养生度假社区。
全龄混合社区的目标客户群是全年龄段的人群,除了老人,也包括年轻人与儿童,它是一个大型的成长型活力社区。此类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同时也将会作为居住人群的第一居所所在地。针对现今中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能具备这些要求的土地供应,主要出现在城市的近郊位置。同时,考虑到全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及近郊公共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相对滞后,要求开发企业建设综合性的配套设施,包括各类养老设施、教育设施等,并通过持有、委托运营等方式为服务品质提供持续保证。
这种模式对于现今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升级和完善具有重要启示。我们从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可以看出,正是依托于良渚文化村整体的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持续打造,才造就了该项目租售两旺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从该项目宣传口号——“邻里式养老社区”可以揣摩到万科对于老人 “纽带关注”的把握。
专业护理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为有一定照护需求的老人。这类老人(或家属)有强烈的生命关注度,这就要求社区除了提供完善的专业护理医疗服务,最好项目周边具有优势的医疗配套设施。现在中国大中城市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市区或成熟的生活区,引发了相对较高的项目开发成本或租赁成本,也导致社区规模一般比较小。当然在项目小规模、高成本运营的同时,老人客源比较充沛,产品也具备较高的溢价能力,持续盈利或获得中长期回报机会较大。
这种类型对于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现有城区机能,应对城市老龄化趋势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专业型照护连锁机构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我们可喜的看到,在某些大型城市的类似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在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标准化流程,为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下基础。
养生度假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主要针对活跃型老人及家属。此类项目一般位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或者位于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远郊,作为老人或家庭的第二居所。由于其目标客户群体强烈的度假需求, 要求项目配建完善的休闲设施,在做好基本的医疗保障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建特色的养生、康复保健设施。
这类项目对于拥有良好环境资源优势的地方政府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能引发传统旅游地产的进一步产业细分或升级。细分体现在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升级体现在服务配套的优化组合。如果我们将这类项目与酒店行业作类比,我们倾向于从一站式的度假酒店寻求启发,例如地中海俱乐部 (Club med),对家庭成员的需求做了很好的组合。所以我们必须在考虑全年龄段度假需求的基础上关注老人的特殊需求,我们也可以把这类项目看成全龄混合社区在度假领域的细分。
住区景观设计浅析 篇5
内容摘要:通过目前房产开发对环境景观认知的误区分析,重新认识居住区景观的价值和意义。以北京百合公寓为例探讨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把控节点。
关键词:居住 景观 设计
景观一词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然而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景观,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
“看不看楼看环境,满不满意看管理,买不买楼看户型”。人们已经把住区环境景观作为衡量房产品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不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在对于环境景观高度重视的同时,也走入了认知的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观设计介入时序不当。目前房产开发中,往往把景观设计工作放在规划、建筑设计之后,在大势已趋或木已成舟的局面中,景观设计进行见缝插针式点缀和装扮,作为建筑的补充和填充,这无疑给小区的景观带来了欠缺。景观设计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尽早介入,让规划、建筑和景观三方面有一个交叉和互动的机会,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等资源,保证景观元素的合理分布,使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规划、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营销推广中过于强调环境景观的卖点。一些楼盘大炒“景观概念”,造成一种“泛环境论”,误以为环境景观能够决定一切。
三、住区景观“公园化”。过分的人工雕饰,把“家园”搞成了“公园”,其实不然,住区环境形成的是人与其所生存的土地的关系,如果说建筑拉远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景观则拉近了两者的关系,它应该越自然越好,让人参与到自然中来。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同样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如环境景观与建筑单体缺乏和谐统一;盲目追求欧美风格,照搬照抄,景观雷同化、西洋化;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景观设计忽视参与性及户外活动的行为习惯;偏重景观的平面设计,忽略景观的立体设计;设计师对环境景观的文化深度挖掘不够,尽管景观元素丰富,缺少文化底蕴,营造的家园没有灵魂„..在此,对于误区产生的原因不作一一的剖析,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究住区景观的构成。我们知道,“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目的空间,从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
相对而言,环境景观的创造要比建筑复杂,虽然都是生活有意义的场所,后者则是人们为生存和生存得更好而开辟和营建的现实生活境域,还要寄托人们的心灵。所以,住区景观通常由三个功能层面构成:
(一)使用功能层面。主要满足住区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如晨练、散步、游戏、乘凉、谈天等,儿童与老人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构成者;
(二)审美功能层面。它是人们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需求,住区景观是一种人们审美的特定场所。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或立足点欣赏周边环境,并形成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通过设计采用一定的形式去表达。
(三)生态功能层面。景观离不开自然界的土壤、空气、阳光、水、植物、动物等,它与住地的微气候和生态圈的形成休戚相关。住区景观离不开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把握,对低耗、节能、高效的把握和对居住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
严格说来,没有最好的景观设计,只有最贴切的景观设计。最贴切的景观设计,就是在某个具体的地块上,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的设计,才能使住宅小区独具特色,焕发个性魅力。
那么,怎样把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做得更好、更贴切,让景观与建筑和谐共生呢?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域性原则以及强调保留在先,改造在后的历史性原则。
对于具体项目开发而言,独有纲领性的原则是不够的,不妨借助绿城北京百合公寓的操作实例对住区景观设计品质把控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剖析。
一、立意的确定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织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景观设计的立意切忌为了项目的商业炒作,张冠李戴或东施效颦。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营造力图以江南的灵动秀丽与北方的雄浑大气相结合,让人产生“身居百合,梦回江南”的遐思,但并非是江南园林的一味拷贝。她必须与现代居住氛围和
建筑风格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作为江南背景的开发商绿城集团也希望在北方发扬和传承江南婉约内敛的居住文化精髓。这正是百合公寓在景观设计的立意。
二、结构的确定
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取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居住区绿地也采用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2]。同样我们也知道在一个住区,人们对活动空间有不同梯度需求的变化: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景观设计所要确定的结构与上述的结构相关但不完全是,主要是依托于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解,对一些住区空间性质进行分析,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形成景观设计的具体结构的形态,同时明确不同等级的空间所承担活动的内容和人群容量。因此它一定是具体的,它一定是有形态特征的,它一定包含了我们上述的居住区结构特点和不同梯度变化的空间。
北京百合公寓的景观结构也是在原有规划的空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以一二期已交付的园区来说,三级布置方式非常明确。以近七千平米大规模绿地为中心呈风车形构图,正北是银杏耸立、对称式布局的商业步行街,以果林和秋叶木为主的带形绿化和漫步道由中心绿地向西展开,向东流淌着蜿蜒的水系,保证了住区景观的均好性。同时,不同园区空间又各具特点。第二层面是邻里小游园,考虑儿童游戏,老人晨练等内容的设置,属于半公共空间,依附于风车形的主体结构,呈均布状;第三层面,则由邻里小绿地向宅间围合的半私密空间渗透,把宅间的逗留空间和通勤的路径有机地组织。这样的景观设计结构既与住区规划相一致,又与住户的活动类型和心理诉求相匹配,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在结构确立之后,应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住区景观营造中的重点和难点作客观的分析,从设计开始进行逐一地化解和突破。项目不同,重点和难点自然有区别。作为北京百合公寓一二期景观的重点就是中心绿地、商业步行街和秋叶木漫步道。难点有四个方面组成:
(一)如何在景观中让住户感受到江南的灵动和秀丽,依靠哪些元素?如何组织?
(二)北京的气候特点,植栽品种的有限,绿化造景难度较大,尤其是冬季如何减弱园区的凄凉和萧瑟;
(三)地下、半地下车库顶板的绿化和土坡地形的塑造;
(四)1:1.7的日照间距带来宅间的空旷,景观营造中如何做到尺度宜人又层次丰富。这些重点和难点既需要我们苦思冥想创造性地去突破,也需要博采众长通过对其他优秀楼盘的学习和借鉴。
景观设计中重点和难点的明确,对于有针对性地保证园区景观的基本品质走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专业性地对部分课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四、元素和手法的确定
所有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根据其不同特征把景观设计元素分为三大类: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
这是对于景观元素通常意义上的分类,但对于所确定的景观立意,应该有明确的元素进行塑造。北京百合公寓在创造江南灵秀的环境意象上就有所选择,例如水景、假山、置石和临水平台、小桥,植栽选择荷花、竹子等。通过这些元素在园区景观中的演绎,让人似是而非地感受到那丝丝江南情韵。
拿假山置石来说,在江南园林中经常运用山石来堆砌花台,它既可以使花台的形体随机应变,小可占角、大可成山,成自然之趣。又可避免某些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为观赏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置石可分隔空间,特别是分隔水面的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在园林绿地竖向设计中,置石常作为“谷方”,既起护坡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又有造景起势之妙。
还有竹子,在造景中它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说。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手法还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除了假山置石和竹子,其他元素就更不必说了。
至于手法,那就要看设计师的功力了,确定了设计师基本就确定了手法。同样的配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菜的味道自然不一样,对于设计来说这就是手法的差异。设计总是徘徊在“遵循”和“叛逆”之间,景观设计同样如此。古今中外经典的造园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瑰宝,现代景观设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积累,才有创新的可能,才可以拓展灵活
多变的构图手法,将现代的几何构成手法和流畅的曲线形态糅合到环境设计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化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栖居地,从而增添日常的生活情趣。
住区规划设计的评析 篇6
1.调研结果评析
通过对枫林绿洲的紫薇城市花园的调研对现代住区设计进行定性分析。枫林绿洲社区是西安高新区内大型生态社区。占地近千亩,绿化率40%。住区毗邻城市干道,交通快捷便利。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齐全,有小学和幼儿园,满足了住区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整个社区由一点、两带、三街、七区组成。规划整个住区由7个住宅组团组成,各个组团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创造了和谐的居住氛围。设计者秉持生态、运动、教育、阳光的设计理念将生态功能与运动功能密切结合。营造住区充满生态气息的森林湿地景观。在充分满足街区内商业需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人群交流的需求,为居民的室外生活与交流空间提供场所。住区依据人车分流的理念,设计了小区和周围地区在内的行人和行车路线,为住区提供了安全合理的交通流线。
紫薇城市花园社区采用中轴线空间和围合庭院的空间序列布置。给人以安静、安全、亲切、领域和归属感。住区的主轴由东向西依次为前广场、中心广场、后广场,形成秩序井然的空间序列。住区车流人流依次按层面依次分开,互不干扰。东端为小区人流主出入口,西端为人流次出入口,南北两端为地下车库的车流出入口,交通组织合理且流线分明,同时又保证了住区内最大限度的绿化面积和安静的居住环境。
2.住区规划设计的优劣
(1)适合城市总体布局,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住区规划设计应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对住区外部环境有合理的认识,分析本住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合理运用并改造周围环境。目前部分住区规模较大,同时由于管理和公共设施使用等原因又封闭了起来,导致了许多“大盘”的出现。对城市公共设施使用、交通组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城市阻塞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住区设计应充分保留并利用原有的遗留建筑和景观来润色住区,增强住区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所谓的现代住区,盲目建设,浪费人力财力物力。
(2)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内部规划结构形式
住区在城市的位置对城市的结构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者在住区规划时,应在考虑城市总体规划所预留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住区的位置和规模。避免住区过度集中,缺乏足够使用需求的公建设施,且居住功能过于单一,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城市中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段,应合理的控制住区的数量,防止住区过多,破坏了城市自然景观带和城市空间环境。在内部规划结构形式上应根据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和道路、绿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配合地形及自然条件选择合理的布局形式。
(3)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住区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体系。如优质的水体系统、清洁的能源系统、高效快捷的通讯网络系统和有保障的社会卫生医疗系统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还应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托、会所等高档服务设施,并确保其合理的服务半径。中小学校、幼托等场所一般规划在小区的边缘地带,着重考虑教学楼的朝向、通风和采光,并保证周边住宅居民的生活不过多受到影响。
(4)住区内部交通组织与停车设施设计。
住区内部道路应按照所在城市地块的肌理设计。总规将整个地块划分为若干块,划分出来的各个地块就是组成住区的基本单位,共同构成了住区。住区的内部道路应合理的处理人行和车行的关系,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并有一定的消防保障。路网设计应考虑交通量的影响。住区内的车行主干道在满足交通量的均匀分配的前提下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确保行车顺畅,又不影响住区内居民的各项活动。在住区规划中,要保证与住户数量呈一定比例的停车位,确保满足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5)住区住宅的设计要求
住区住宅设计是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居民在安全性、私密性、社会交往及审美等方面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楼间距,以满足居民保护隐私和日照的要求。确保住宅有良好的朝向,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合理的组织空间序列,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现阶段规划的住区应调整住宅的平均层数,使各类层数目建筑风格多样化的住宅相互穿插,确保良好的住区外轮廓线,注重降低住宅层数,避免高层建筑集中修建,给居民的心理带来压抑感,住宅设计要避免建筑风格单一、缺乏个性,导致住区的识别性差。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住区模式 篇7
——亚里士多德
1 传统城市住区的内涵
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它在时空中延续和发展, 它作为价值观念, 精神心态, 知识的系统、场、方式, 是一种意识之流或趋势。[1]传统是过去时代的思想、规范仍然通过各种形式保留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活的东西。传是指时间上的延续性, 统是指其权威性。
城市住区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住区是城市形态结构的基本单元;城市住区是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2]城市住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城市住区是城市认知的基本单元。按照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 按照住区单元内住宅建筑的组合模式分类:周边式、行列式、点群式、混合式。住区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等级。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具有内向型家的礼制观念和追求开放向往自然与公共交往的双重特点。西方的传统文化表现为客观与外向的认识倾向, 追求公共生活。 (见图1)
传统城市住区是指家庭所在的乡里, 在社会学中指同一社区内彼此相邻的住户自然形成的初级群体, 其成员以地缘相比连, 具有互动频率高, 共同隶属感强的特点, 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血缘与地缘交错的社会关系。传统住区表现在亲密无间、相互协作的密切社会联系与社会意识情感。传统城市住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它是一个地缘群体;它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它是一个情感性的群体。
2 我国传统的居住社区模式
(1) 封建盛期的里坊制
曹魏邺城中里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重要转型。里坊制自出现之后便被不同朝代的权力体系所采用, 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 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3]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城市的营建制度更加健全。唐长安的规划思想更是集中体现了里坊制的城市形态。 (见图2)
里坊制是封建社会都城礼与法结合的产物, 作为强化统治阶级对市民控制的一种空间形态, 封闭的坊墙将城市居民与皇宫贵族的居住区域分隔开来, 里坊面积一般稳定在20公顷左右。里坊原主要有两种聚居原则:一为阶级原则, 二为职业原则。帝王考虑更多是监管统治, 封闭的里坊制度是一个营建制度, 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出于对社会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强制城市管理制度。这造成了中国古代城市中缺乏公共空间, 极大程度的抑制了公共活动的产生。
(2) 封建后期的街巷制与大街——胡同
北宋中叶, 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观念的延续, 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居民互动与交往在街坊、胡同邻里体系、封建家庭等级制度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已使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4]从而城市撤去围墙, 里坊制逐步演变为较为开放自由的街巷制。从而使分阶级、按职业划分聚居区的居住体制和根据礼制等级划分的居住分区结构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以经济因素为主, 适当照顾礼制要求的新的规划思想。
街巷制依然沿用了原有的方格网街道, 坊内以东西向的巷为主要道路骨架, 巷可直达干道, 居住建筑沿巷道排列布置。道路的格网规模并没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以街巷划分。撤去围墙之后的坊成为了一个行政管辖的单位, 其上设厢;坊墙被商业建筑所代替, 建筑的界面形成了街市, 使街与坊结合起来。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转变, 是我国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变革,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城市革命。街巷制延续到元朝的时期,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已发展为大街——胡同形式。[5]原来的巷改称为胡同, 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的开放空间组织结构, 胡同内部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以胡同划分长条形的居住聚落地段。
(3) 民国至解放前的居住社区——里弄
里弄住宅就是在这样一种中外文化交汇的时期产生的。它保持了中国传统居住社区中独门独院, 沿街开设院落入口的形式, 以及由四合院民居演变而来的院落平面布置, 而且沿用了传统中节约用地的石库门的住宅单元;同时它也吸取了西方邻里单位理论的规划思想, 讲究良好的自然通风以及自然采光。里弄的空间骨架是由主弄——支弄构成, 主弄是连接城市道路的主要通道, 住宅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院与院做行列式布置, 一排排建筑进而围合形成支弄, 与主弄相连处设置石库门。鱼骨状的主弄——支弄系统从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界城市空间对于内部的干扰, 形成了浓厚的邻里氛围;同时主弄对于沟通城市主要道路之间的交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密度的网络化的城市路网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
传统城市住区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网络性对于居民多样性的社会活动、祥和的邻里关系的形成以及住区与城市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主要是指道路系统以及交往空间的层次性。道路系统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各级道路层级分明, 相对应的功能也比较明晰。胡同社区与里弄社区道路系统都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主要道路;第二级为里弄社区中的主弄;第三级为连接住宅组团的巷道, 以胡同以及支弄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层次的空间, 承载了居民多样性的城市生活。网络性:网络性主要是从道路系统的网络性以及公共空间的网络性两方面来体现。道路系统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 不论是胡同社区还是里弄社区, 高密度的网络状道路系统, 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出行选择, 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的交往。
3 中国传统居住空间模式
中国的城市格局严格地建立在营国制度的礼制之上, 而对于居住空间的理想却形成了追求自然与亲和的山水空间观念。礼制严整的空间序列和追求自然的超然, 中国传统居住空间模式是建立在清晰的空间序列之上取法自然的空间追求。
3.1 从里坊到街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空间格局
(l) 闾里:在奴隶社会, 中国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间里。间里又名里、坊,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成方形或矩形, 四周围以高墙, 设里门限制出入, 里内排列民居住宅;其规模、形式与经纬路网有关, 住宅的排列整齐有序。各国都城己有以间里为单位的居住方式。西汉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间里, 为居民住宅区, 每个间里设“弹室”, 控制居民, 处于城市的四隅。一个闾里人口约200户。这种军事化的间里防卫共管手段控制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得里坊内居民的交往和公共生活受到极大限制, 居民产生封闭、内向的领域感, 而缺乏主体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这种传统在当代中国人身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
(2) 里坊:在封建社会时期, 里坊制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礼制、集权社会的物质空间载体, 由于其所依存的社会结构体制的超稳定结构形态, 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居住空间形态, 并作为传统经验的保存, 使居住分区延续下来。夫仕者近宫, 不仕与耕者近门, 工商近市。这说明了在当时的城市必须按社会等级秩序组织聚居。
里坊制在西汉至唐代年间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并且里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战国时期五家为轨, 七轨为里。北魏洛阳里制, 里一律为方三百步或方一里, 住户的数量不受编户组织影响。隋初改里称坊。建于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 用棋盘式的道路系统, 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不等的坊, 大坊面积为600米×1100米, 小坊为520米×510米, 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 以街为干道布置巷曲。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使得普通居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比以前扩大, 心理认知领域有所延展。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规划对当代和后世内外都城的建设规划有较大影响。
(3) 街巷:北宋中叶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城市撤去围墙, 里坊制逐步演变为较为开放自由的街巷制。[7]街巷制沿用了里坊制城市的方格网街道, 并将坊内的街改造为以东西为主的巷, 形成了沿横列的巷道排列住宅的居住社区组织形式。原先封闭的里坊制已被开放的商业街道和坊巷所代替, 围墙为各种样式的店铺所代替, 宵禁被取消, 夜市分列;院落式住宅大都直接面向街巷;在巷外街道上, 沿街设店形成街市, 是街与坊结合起来。格网其规模一般以街巷划分, 并无定制;坊巷之上设厢, 厢设厢厅分设厢宫, 掌管治安及民事。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转变,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中国的城市革命。
3.2 由街巷到院落—清晰的居住领域空间层次
(1) 街巷空间序列——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
街巷制延续到元代,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发展为大街—胡同形式, 原来的巷改为胡同, 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的开放空间结构, 胡同内部院落是住宅并联建造, 以胡同划分长条形的居住地段。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观念的延续,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家庭等级制度在四合院中得到了较好的承载,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居民互动与交往在街坊、胡同邻里体系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并形成了特定的地域居住文化氛围。
传统街道融内外秩序, 创造出内外过渡的中间体层次, 具有完整的秩序, 深入民俗生活的内容。传统街道具有序列性、秩序性、模糊性、领域性与神秘性。街道两侧自然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 可以缓和人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突出街道空间特性。院落对街道封闭, 具有内向性, 形成房间包围院落的布局模式。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街巷, 实现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营造,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街道空间, 其实质就是实现了交往空间序列的形成。
(2) 院落空间序列——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
我国汉民族传统民居, 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合院式民居。都有院空间的存在, 甚至作为核心, 只是院的大小与多少不同而己。住宅的庭园模式在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住宅为代表。标准的四合院一般都坐北朝南, 四面均建有房屋, 合围出一个敞亮的院落。院门一般开在东南角, 是建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住宅的四周, 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所封闭, 一般对外不开窗, 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南方的大中型住宅往往也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 沿轴线布置。为减少太阳辐射, 院落通常沿东西向, 用房屋或高墙围合。[8]院内植花木, 凿池叠石, 构成幽静的庭院。中国独有的合院空间, 是传统内向型文化的一个表现。
4 传统住区开发管理模式
4.1 开放的物业管理模式
客观上要求物畅其流、人畅其道, 相互交融。古代城市住区的自我管理靠的是居民的自发行为和街区的天然防卫能力, 因此街区的规模受到限制。以100~150户的建筑群组成一个可防卫单元, 构成最基本的自卫细胞。从物业管理的角度, 单组保安的管理能力应在140~150户左右, 可实现成本与管理的结合。这种自我管理与严肃的保安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实现了老人服务邻里的心理价值需求, 同时也形成邻里守望的管理模式, 增强了社区活力。小封闭、大开放与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实现城市与住区, 住区与住区之间有效交流, 将城市生活引入住区, 使邻里生活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增强居民邻里感和社区感。
4.2 开放的“混合住区模式”
混合居住可以使居民与不同于自己的人群交往、相处, 体现城市生活的兼容性和包容性, 从而建立起密切的邻里关系和友善的社会网络。“大混合, 小聚居”是在大的范围混合前提下小范围居住同质。邻里类型包括三个层次:互助型邻里关系、相识型邻里关系、认可型邻里关系。在邻里的前两个层次内实现同质居住模式, 即150户居民范围内;而在居住街区内实现混居, 即通过在同一居住街区内并置不同类型住宅的办法, 实现混合与聚居的有机结合。由于这种混居模式建立在居住街区开放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 各居住街区整体与城市开放, 其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渗透, 避免了隔离和封闭。同时, 混居邻里中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应避免差异过大,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一个平缓的中间过渡层次的居民群体。
这种以社会整合和社会公平为价值理念, 基于小空间范围同质聚居, 较大范围内以不同社会阶层混合居住的模式, 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居住分异内在要求, 还能保留原有混合居住模式的优势。[9]这种混合布置既可在小范围内保持同阶层居住的安全舒适, 又可在大范围内体现混住交往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弱化居住分异造成的社会隔离, 有助于营造互补性、异质性、多样性的居住空间。实现“大混合, 小聚居”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相邻居住街区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当尽量小。
5“传统城市邻里住区”模式
传统城市邻里住区街道间距一般在70~100米, 将现代城市的街区单元控制在70米×70米到100米×100米的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显然完全采用欧洲的传统尺度, 并不适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具体情况。邻里的三个交往层次:互助型邻里关系、相识型邻里关系、认可型邻里关系, 第三个层次居民只能通过共用一些生活服务设施而相遇并发生交往, 来限制居住街区的范围, 即人口规模最大不超过500户, 约1700人。传统街区尺度一般在100米~250米之间, 面积多在5公顷之内。住区边界应具有连续性、可渗透性, 对于能够实现交往的邻里住区边界有以下几种方式:明确且透明的边界, 是指能够界定内外空间, 且又能提供充分的可交流性的边界;易于进入和通过的边界, 广场、绿地或景观小品处理可以柔化边界, 往往又强调其可通过性;应该有商业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发生联系。结合商业设施可以在住区与城市的边界处形成丰富活跃的交往空间。建立“邻里型住区模式”模型。
传统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的构建有如下特征:使住区结构与城市同构, 住区交往与城市生活相互交融, 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城市风貌。人性化的住区空间结构和尺度, 能够使住区形成良好的领域层次, 居民领域感和安全感增强, 有助于交往活动的产生。住区内良好邻里交往的实现, 就要使居民作为住区的主体, 并对空间环境资源、服务设施、组织管理具有共同享有、占用、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不同层次的居民有权利实现各自不同的生活需求。[10]开放管理和混居模式, 使城市空间尊重人的平等, 形成多样化的居住氛围, 激发社区活力。
6 结语与展望
中国传统城市住区不仅要具有人性化的规模尺度、复合功能和开放界面等特点, 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用地模式、空间结构、交通体系和开发管理的综合考虑。以后的中国“传统城市住区模式”规划与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大开放, 小封闭”混居的规划与开发管理模式;
(2) 住区规划上下联通相互影响, 建立一种灵活而富有生机的规划机制;
(3) 开发者应该顺应市场需求与社会居民心理;
(4) 多元文化与和生活习惯的居住空间多元化;
(5) 住区建设多元发展, 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
(6) 人性的小尺度街区与丰富的领域空间层次;
(7) 人车共存的交通与TOD模式;
(8) 激发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力;
(9) 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
(10) 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文.林奇, 项秉仁译, 城市意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 (英) F·吉伯德, 程里尧译, 市镇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3.
[3] (丹麦) 扬·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著, 汤羽扬等译,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王彦辉, 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于泳, 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 东南大学, 2006.
[7]吕彬,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8]邹颖, 卞洪滨, 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 世界建筑2000 (05) .
[9]张杰, 探索促进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J],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4) .
居住区水环境建设模式应用与实践 篇8
近年来, 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严重暴雨内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 特别是济南“718”、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等。为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 缓解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洪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紧缺、生态恶化等突出矛盾, 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4月发文要求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构建从源头到末端“蓄、渗、滞、用、排”相结合的雨水系统:“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 控制开发强度, 合理安排布局, 有效控制地表径流,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与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统筹协调, 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 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 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 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 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
低影响开发 (又称低冲击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是二十年前美国在最佳暴雨管理措施 (B M P) 基础上提出的雨水管理理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技术措施, 达到对雨水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 使建设区域开发建设后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与一般的排水设施不同, 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与建筑小区、道路、公共空间同步建设, 尤其是建筑小区,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已较为成熟, 成为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LEED V3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亦被初步纳入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本文将结合绿色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应用现状, 对比中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 讨论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应用推广途径。
2、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应用环节
建筑小区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主要利用生态型、景观化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如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水景、收集回用设施等, 对雨水进行入渗、滞留、污染削减、收集回用, 超过设施设计能力的雨水再溢流进入市政排水系统。这些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往往因地制宜, 多种多样, 与景观设施相结合, 根据设计目标进行串、并行设计。在笔者看来, 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排水系统可概化为以下的流程: (见图1)
由上述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应用流程可以看出, 除渗透路面主要用于雨水缓排外, 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应用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绿化屋面 (2) 透水铺装; (3) 绿化区中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4) 水景、调蓄贮存池及回用系统。
各种单项设施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比如绿化屋面滞蓄后的雨水可排入雨水花园等设施中, 进一步进行水质、水量的削减, 因此建设小区低影响开发设计应以雨水径流的流动路径为核心, 加强目标引导和整体设计, 产生“1+1>2”的耦合效益。
3、绿色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应用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对57座绿色建筑的统计, 目前国内认证的绿色系统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单项技术应用, 但主要集中于绿化屋面、透水铺装、调蓄及回用系统, 往往忽视核心问题——雨水排放组织的优化、结合绿化区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绿化屋面除蓄滞雨水外, 还将产生保温、隔热、隔声、景观等多项效果, 对改善室内外环境均大有裨益, 在统计的绿色建筑中应用率约为64%, 主要用于公建;未应用项目有半数以上是因为设置了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板。目前有研究表明, 绿化屋面、太阳能利用设施两者的联合使用, 可以有效加强太阳能利用设施的散热, 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这将能有效促进绿化屋面应用率的提高。如德国, 提倡在屋顶正中部分安装由大量架空式的太阳能发电板。发电板架空倾斜安装, 板间、板下留有适宜空间, 可用来绿化种植, 形成屋面种植与太阳能设施的复层结合利用模式。 (见图2)
在这些绿色建筑项目中, 透水铺装的应用率几乎高达100%。住宅类项目的室外透水地面比值从30%到81%不等, 公建类项目的比值从0%到100%不等。如大梅沙万科中心, 建筑屋面均采用绿化屋面, 铺装采用碎石、渗透砖、草坪砖等透水铺装。项目总用地61730m2, 透水铺装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8%。虽然铺装技术已较为成熟, 但目前行业标准, 如透水砖应用技术规程等尚未发布实施, 故铺装下渗效果难以评估和监管, 在建设过程中需注意透水性铺装的镂空率、孔隙率和下垫层设置。 (见图3)
雨水收集利用受降雨量的影响, 总体特点是年降雨量800m m以上的地区大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并且公建的雨水利用率远高于住宅类项目。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 (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对核心区内建筑物约1 0万m2的屋面和景观水面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处理后回用, 年利用雨水1 1万m3, 主要用于夏季核心区大面积的景观水体补水、绿化浇灌和市政道路冲洗, 同时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排洪系统的压力。 (见图4)
因绿化屋面、透水铺装等单项设施的入渗、滞留能力有限, 且较难做到全覆盖, 因此在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应用中, 更为重要的就是结合绿化带、花园、水景等生态、景观设施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草沟、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控制屋顶、室外场地的雨水径流。该类设施不像绿化屋面、透水铺装般单一, 需要设计合理的场地竖向和组织地面排水, 使得雨水径流有序进入;需设计土壤层、碎石层等不同配比, 使雨水径流得到合理的滞留并削减污染物;需进行植物选型, 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 符合建筑的整体景观;需进行溢流口 (雨水口) 的设置, 保障超标雨水的排除。因此成功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需总图、竖向、给排水、景观等多专业进行配合, 并根据项目雨水水量、水质控制目标进行规模确定和设施布局。 (见图5)
4、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低影响开发的相关要求分析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USGBC) 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国际上简称LEEDTM, 目前已更新到LEED V3版本【3】) 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378-2006) (2006年6月1日开始实施) , 两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均涉及低影响开发的应用环节, 但在导向、具体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 详见下页表1。
通过上述对比可知, 美国LEED标准全面应用了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其指标和评价标准具体包含水质、水量的控制措施和雨水处理利用。
水质、水量的控制包括合理规划雨水径流, 限制破坏和污染天然水流;通过合理设计项目的场地来促进雨水的自然流动, 促进地面渗透;采用绿化屋顶和透水铺装材料, 减少不透水性地面面积;建设就地雨水处理系统, 去除80%的总悬浮固体;通过设计机械或自然处理系统如人工湿地、条式植草滤池以及生物湿地, 来处理场地的雨水, 使年平均降雨的90%得到处理。
雨水利用首先是要求通过对土壤和气候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 同时可以收集利用雨水、中水和冷凝水用于景观灌溉。在有水体的场地, 可以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体, 减少其他水源的负荷, 同时也可以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利用雨水冲厕、灌溉, 从根本上减少用水量。 (见图6)
而与之相比,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雨水控制利用问题主要强调和关注的是节水和雨水利用, 其评价内容多被归入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中, 这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情是相符的。但随着特大暴雨灾害的频繁发生、面源污染的日益严重, 雨水径流总量、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也应加以重视。从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看, 雨水径流量和污染物控制很难脱离场地条件进行开发设计, 应开展场地雨水侵蚀、径流量及峰流量减排、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5、结语
结合建筑小区的排水特点, 我国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应用要从节水和收集回用方面单一目的拓展开来, 转变为“以维持良性水循环角度出发, 降低和减轻建设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对场地的不良影响, 并适度收集回用雨水”的综合目标, 注重在四个环节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1) 绿化屋面; (2) 透水铺装; (3) 绿化区中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4) 水景、调蓄贮存池及回用系统。其中, 尤为需要注意的绿化区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规划设计, 需由室外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园林设计、建设设计、给排水设计、结构专业、道路设计、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 采取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
因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场地密切相关, 所以应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相关技术细则完善过程中予以重视, 尤其需要明确场地设计和地面径流组织的相关要求、雨水流量和径流污染物削减的量化要求;从而引导建筑小区应用和实践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4月发文要求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构建从源头到末端“蓄、渗、滞、用、排”相结合的雨水系统, 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 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筑小区是实践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型的重要载体;本文将结合绿色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现状应用情况, 对比中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 讨论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模式应用的推广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LEED,水文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2]Coffman LS.Low Impact Development creating a storm of controversy[J].Water Resources Impact, 2001, 3 (6) :7-9.
[3]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V3版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 B/T50378-2006)
[5]程志军, 叶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修订建议[J].建筑科学, Vol.28, No.2, 2012年2月
[6]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欧洲种植屋面考察报告, http://www.greenroof.org.cn/commonlook.asp?id=49
[7]杨高飞, 王蕴, 时宇.万科中心·万科总部[J].建设科技绿色建筑年报,
住区模式 篇9
一、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内涵
(一) 农村居住区的界定
农村居住区是指以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 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的农村居民聚居地, 其用地主要包括农民住宅用地、村内道路建设、各类社会公用和服务设施、公共绿化等综合用地。
农村居住区主要指农村地区 (不含城镇) 的居民聚居地, 不仅包括农民居住空间, 而且还包括满足农村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的道路交通、生活服务、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和市政管网等各类服务设施的配套。
(二)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 针对农村居住区零散、无序的状态, 对其空间结构和布局实施改造, 并配合公共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最终形成村容村貌整洁化、居民生活现代化、社区文明高度化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是农村居民点的有效集中, 其具有如下特征:
1.目标明确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目标就是要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发展可持续性。以整体生态观为指导, 集约利用资源,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建设具有现代化生活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居住区。
3.建设系统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要实现居住空间与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系统、协调配套。
4.地域差别性。不同农村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新农村居住区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基础设施配套情况明显不同, 应因地制宜地进行新农村居住区建设。
5.城乡协调性。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 既要保障农民利益, 又要推动城市化进程, 最终引导农村成为社区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6.主体多样性。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主体不仅有农民自己、村集体, 而且还有政府的参与, 政府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保障, 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进行监督检查。
二、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居住区规模相对较小、分布散乱。天津市农村居民以行政村为单位聚居, 分布在中心市区以外的12个涉农区县的384个行政村, 居住区规模小, 分布散乱。
2.住宅建设占地多, 土地浪费严重。天津市农村住宅多是“大院落, 单门独户”形式的低层建筑, 占用土地面积大, 土地利用率低, 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由表1所示, 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住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50-300m2不等, 农村居住区人均占地面积229.62 m2, 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150m2的标准。
3.居住区基础设施配套难。由于居住区规模小且分散,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成本高, 致使设施配套跟不上, 现有水平较低。
4.居住区建设无序。由于农村个体、集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多在自家住宅内或周边建家庭作坊式加工厂, 村集体工厂也往往建在住宅区内, 这种无序建设使得农村居住区生产、生活功能用地混杂。
5.居住区建设缺乏地域差别性。天津市各区域农村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区位各不相同, 但大多数农村未能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 农村居住区千村一面, 没有特色, 缺乏地域差别性。
6.建设主体单一。长期以来, 农村居住区建设主体单一, 农民住房建设基本上是自己建设、自己组织,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由农民或者村集体集资, 但由于农民收入的有限性, 不能建设相配套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使得居住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二) 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 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
当前农村居住区建设大多数以村庄为单位展开, 缺乏从整个区 (县) 角度考虑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划。居住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且无功能分区, 整体零乱不堪, 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2. 对农村土地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管。
政府对农村建房虽有一定的政策, 但是由于对农村用地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养成了农民建房的自主性, 造成了农村聚落的无序发展, 用地管理混乱。
3.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集体因缺乏公共积累而无力投入, 社会资金因基础设施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不愿投入, 与农村发展的需要相比, 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也明显不足。
三、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分析
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模式是指在一时期内围绕农村城镇化目标, 依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现状、风俗习惯、城镇化水平等所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以农村居住区布局为主导的建设方式的总称。
(二) 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分析的前提———天津市农村类型划分
由于受区位条件、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天津市各区域的农村居住区建设模式各不相同。根据影响天津市农村居住区建设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安排, 按村庄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 可将天津市不在城镇区域内的农村划分为如表2所示类型区。
资料来源:根据所搜集资料总结整理。
(三) 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
天津市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目标就是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前提,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设与之相协调、配套的基本设施, 并最终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 现根据天津市农村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现状条件和政策要求, 确定以空间布局优化为主导的几种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
1. 城镇化模式。近郊村的第Ⅰ类和第Ⅱ类地区, 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及各区县行政中心周围, 宜采取城镇化模式。这些区域由于受城市影响大,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居民的思想观念较先进, 信息获取途径多, 没有耕地或只有少量耕地, 大部分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因此, 一般要求农户统建联建或建设多层、高层住宅, 集约利用土地, 降低人均用地面积, 逐步接近城镇人均用地80m2-100m2/人的标准。
2. 异地迁移模式, 远郊村中的第Ⅲ类农村居住区建设, 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山区, 宜采取异地迁移模式。因为这一地区村庄分布比较分散、规模较小, 并且处于偏远山区, 资源与区位方面没有优势, 而且该类型村庄占地面积小于25hm2, 使得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 成本高, 迁移后可对原居住区进行复垦还耕。
3. 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模式。对于近郊村的第Ⅲ类和远郊村第Ⅰ、Ⅱ类农村居住区建设, 宜采取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模式。因为处于这一类区域的村庄布局比较分散, 而且规模较小, 经济基础一般、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地形不规整。通过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 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其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 又方便了管理, 同时还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集中配置。
这类型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中部和南部广大的农村腹地, 如静海、大港、武清、宝区、宁河等远郊区县。
4. 内部改造控制模式。对于远郊村的第Ⅰ、Ⅱ类, 宜采取内部改造控制模式。因为这一类区域的人口、用地规模较大, 人均占地量大, 村庄不适宜搬迁合并, 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 对村内旧住宅、闲散建设用地进行整治改造, 改善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并且有利于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类村庄主要分布在静海、大港、武清、宝低、宁河等远郊区县。
目前, 从天津市各地区的实践来看, 主要以旧村改造为主, 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也已开始了迁村并点和中心村建设。结合天津市农村地区自然、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不同地区农村居住区建设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四、结语
住区模式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区,家庭养老,社会服务,太阳城,再设计
一、引言
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31省中, 有2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 按照国际标准,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表1, 表2反映了有关机构对1990-2020年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些统计与预测。无论从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所占比重来看,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 我国还在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较为主流的“421”家庭模式让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成倍增加, 也催生了众多的老年家庭。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困境。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 老年家庭也在与日俱增,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代居住区规划, 应着眼于老龄化社会的大环境, 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进行人性化设计。
二、研究思路
笔者希望通过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 在研究现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实地调研, 发现已有居住区内不适应“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的地方, 同时了解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并以此为入手点, 结合相关案例, 对现有居住区进行再设计, 使其发展成为适合老年人养老居住的社区。
三、调研分析
(一) 现有养老模式比较
据一项调查显示, 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 49%的家庭要赡养2-3为老人。另外,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了中青年一代巨大的生存压力, 不得不奔波于各类工作事物, 加之社会普遍认同的代沟现象, 使得家庭养老在我国面临困境。
社会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 (如养老院) 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照顾。但一项调查显示, 老人并不喜欢生活在纯粹由老年人组成的环境中, 他们也渴望与不同年龄层的人交流, 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笔者在问卷调查中, 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表3反映了老年人对不同社会养老设施的需求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社区中的服务类设施, 而并非专门的养老机构。另外, 这种养老模式所需的政府投入十分庞大, 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 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并不适合推广这种模式。
老年人一方面希望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 不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相关的养老服务, 提高生活质量。与此相适应, 就出现了一种“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自己家中, 由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 如饮食、交通、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笔者认为, 这种养老模式综合了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 同时解决了其中的不足之处, 更为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心理需求, 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环境的新型养老模式。但这种养老模式也对社区相关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
(二) 住区调研
基于研究的课题, 笔者对居华里和时代奥城两个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希望以此了解居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为研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居住区设计的客观要求提供依据。
笔者在调研时, 与很多老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并将他们对小区的满意之处及程度归纳如图2, 将他们希望小区改进之处及解决方法总结如图3所示。
居华里在基本生活保障设施方面做得不错, 有小超市, 菜市场, 小摊点等, 富有生活气息。时代奥城则在物业管理方面较为突出, 有专门的人员为老人解决如买菜等特定的生活问题。老人们对小区中的这些方面都予以肯定。老人喜欢在户外活动, 也很满意两个小区中设置的活动器械, 但住在时代奥城的老人们则不太满意小区内散步、晒太阳的中心场所, 有一位老人甚至说他经常会到街上散步, 绕着时代奥城外墙转。
老年人对这两个小区存有一定的不满情绪, 比如很多老年人反映小区内缺少诊所、保健中心等医疗保障设施, 还戏谑地说“你们大学里都有医院吧, 我们这么大一小区里没有看病的地”, 但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现有小区有无法满足老人需求的地方, 他们也会在小区外寻求解决途径。可是, 这会加大老人对居住区的不满。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外各类设施的可达性以及给老人的归属感不如居住小区内部强烈。
通过这次调研, 笔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老人们对小区内现有的活动中心评价并不高。以居华里为例, 这里的活动中心很单一的只有棋牌类休闲, 偶尔会有合唱活动, 而且室内空气质量不佳, 甚至被很多老人误解为赌博场所。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了老年人到活动中心去的频率, 结果如图4所示, 可见, 活动中心并不受欢迎。但笔者在与一位老人的交流中了解到, 安华里的活动中心每周会有京剧表演, 他经常到那里看戏。很多老人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他们会到小区外的地方参加各类兴趣活动, 当然他们更希望小区加强管理, 多多开展有特色的社区活动, 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广泛认可,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在社区中安度晚年。这就要求当代的居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提出的这些建议, 一方面加强各类设施的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管理, 充分利用各类设施, 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
四、案例研究
笔者在对两个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美国位于亚利桑那州距凤凰城12英里的太阳城养老社区 (sun city west) 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由此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太阳城养老社区占地37.8平方公里, 其建设为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这里的样板房价格适中,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有商业中心、餐厅、邮局、大型综合医院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心脏中心、眼科中心和数百个医疗诊所等生活保障类场所, 也拥有方便老人生活的相关法规。图5反映了社区内某一地段各类场所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样的场所在社区内分布较为密集, 极大程度地方便了老人日常生活之需。
特色鲜明, 数量众多的休闲娱乐设施是太阳城的一大特色。这里有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 球场草地不仅给居民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 也使整个太阳城空气清新, 赏心悦目。社区同时兴建了许多其他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 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太阳城拥有完善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周到的物业管理, 这使其早已成为老年住区设计的典范, 笔者认为, 这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1、建城之初就有统筹性的规划思想, 做了完备的规划设计。太阳城内以高尔夫球场为主题进行设计, 房屋均为平房或别墅, 街道井然有序, 各种设施遍布其中, 并确定以高尔夫球车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整个居住区大环境层次分明, 设施齐全, 独特交通工具——高尔夫球车的引入使各部分联系得更为紧密, 大大增加了各处的可达性;
2、太阳城地处亚利桑那州距凤凰城12英里处, 地广人稀, 广阔的土地资源为社区的统筹规划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这里阳光明媚, 干燥少雨, 适于老年人居住, 自然条件本身就很有优势。配以合理地住区设计, 显现出其独特的吸引力及优势;
3、各类设施的设计主次分明, 有集中式的商业中心、活动中心、综合医院等, 也有散布在住宅间的小型超市、俱乐部、小诊所等, 既能满足老年人在社会大空间中活动的需求, 也能满足日常之需。
4、社区的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建设相适应, 维持着社区的正常运转,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一步一步走向完善。同时, 管理机构也通过安排特定的培训, 组织舞会等社会活动, 来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五、社区再设计
笔者对住区进行实地调研, 是希望了解居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进行案例分析, 是希望从优秀实例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但最终是希望对现有小区进行再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小区存在的问题, 使其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的推广。
太阳城取得成功的一大优势就是占地面积巨大, 虽然现有小区的面积不可更改, 但可不可以将各个小区联合起来组成大的社区进行再设计?于是模仿太阳城, 将生活保障和休闲娱乐设施进行分级设计:在整个华苑社区 (包括安华里, 居华里, 碧华里, 天华里, 长华里, 绮华里, 地华里等) 中设计一个核心区, 容纳着如综合医院、大型超市、宾馆、大型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满足生活保障及休闲娱乐秩序的大空间;综合老年人满意的场所及希冀的空间, 将基础设施——菜市场、小超市、餐厅、医院, 有体育器械的活动场地等进行组团归纳, 出现在每一个小区中, 以满足每一个小区中老年人生活的日常之需。
老年人普遍青睐于户外散步及器械活动, 于是设想在每一个小区中保留中央室外活动空间。虽然居华里的活动中心管理的并不好, 也不是老人们常去的场所, 但活动中心存在于每一个小区中。而且居华里的老人们会选择到小区外参加兴趣类活动, 说明他们其实是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 只是目前小区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管理, 将每一个小区的活动中心发展出一种特色活动, 以吸引不同的人群, 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笔者希望通过这种室内外活动的组合设计, 使每一个小区在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需求的同时, 又有室内的特色活动。
这样的设计会带来一个问题:相同爱好的老年人并不住在同一个小区中, 老年人在不同社区中穿行依然很不方便, 如何提高其可达性呢?太阳城内比较有创造性的规定, 就是将高尔夫球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笔者受到启发, 加之在天大校园里的生活经验, 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类似天大校园中的电瓶车作为联系各小区的交通工具呢?通过出示特制的老人乘车证件, 让华苑大社区中的老人可以免费乘车, 以便快捷地到达各个小区。这就解决了各小区间相互联系的问题。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免费的乘车制度, 在提高社区各处场所可达性的同时, 也会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进而提升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 让他们放心地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通过这样的小区联合再设计, 相比太阳城而言, 华苑大社区还有了一些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挥大型社区力量 (如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的生活保障及休闲娱乐设施, 可以为老人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及丰富的休闲方式) 的同时, 可保有一般规模小区的优势, 如小区中尽端路的设计, 可提高小区安全性, 小区中适宜的楼间距、较为熟悉的住户关系可使邻里守望成为可能。
六、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问题, 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在综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后, 也克服了它们存在的不足, 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选择。
在我们不断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推广人性化设计的同时, 应当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并以此作为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适应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让更多老人无顾虑地选择这种更为人性化的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阎春林.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J].新建筑, 2001, 02.
[2]高洁.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9.
居住区建筑设计研究 篇11
关键词:居住区 现状 空间平面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30-01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房屋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居民区建筑设计研究时就需要多方位的考虑,按照居民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设计出既符合人们要求、绿色无污染又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居民区建筑。这对建筑施工和社会发展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1.1 户型单一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居住区的户型结构严重失调。房地产商比较偏重于大型户型,开发大型户型的比例相对比较大,所以导致大小户型失调。
1.2 质量问题
在建筑设计时,一些建筑设计师会考虑到成本方面的问题,进而为了降低造价,忽略了设计住房的长久性,这样不仅会影响社会长久的经济效益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设计问题
居住区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居住而建房。很多时候,居民只能接受建筑师设计的居住格式、结构,居民无法给建筑设计提出意见。在房地产开发商眼中重视的是建筑的施工过程,对建筑的设计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到居民实际需求的住房结构设计。由于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师都属于初出茅庐的状态,对施工开发和设计居民住房没有经验。对户型中的细节开发不够了解,导致很多居民住房设计空间不合乎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建筑设计师不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生活上购买一些高科技生活用品做出合理的设计。
1.4 安全设计不到位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 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 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 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 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层住宅区建筑的朝向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耗能量的多少。由于朝阳的居住建筑,接收阳光的面积大,有效改善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得到平衡,减少空调等家电的使用率,促进居民节约能源。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多层居民建筑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朝向适合当地居民生活状态朝向的居民建筑。
2.4 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布局
一般情况下,居民建筑的布局设计布局主要以周边、行列及自由式为主;在一些特殊的地形下可能还会使用斜列式的布局方式。而这几种平面布局都有显著的特点,周边式的通风效果差,而行列及错列式之间的变化是最普及的平面布局形式;具有封闭性,他们普遍都受地形的影响。居住区的建筑对通风效果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布局时,应使用自由式的布局,因为自由式的布局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受光效果,更符合居民区建筑的要求。
2.5 提高建筑设计师素养
在居民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师的专业水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建筑设计师经验不足是普遍出现的现象。因此建筑商在选择设计师时要做好岗前培训及实地考察,并对设计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经验丰富或有非常强的专业水平的设计师,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
2.6 建立居民区建筑安全体系
在设计居民区建筑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居住区的安全问题。为了给居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将小区的室外面积控制在监控范围内,并实行一人一卡的方式来控制外来人口入内,通行卡必须是由本人身份证办理,如有丢失必须本人拿着身份证进行注销,并从新办理。将每户居民住宅内都设计一个安全报警器,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选择四周环境人文素质富有正能量的地点进行建设,避免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3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节约环保,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现代居住建筑的主要方向。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方针,将建筑设计住房以舒适、环保、节能、美观、科学的设计为基本原则。因为建筑设计主要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上,首先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科学的住房环境,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晓泉.浅谈居住区商业建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90.
[2]郭旭博,韩永杰.浅析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09.
住区模式 篇12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而言, 混合居住模式具有促进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缓解贫富差距的积极作用。长远来看, 更是对平衡社会经济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 业内对于“混合居住”模式的推动并未达成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在实际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中, 由于混合居住模式所特有的复杂性、兼容性及后期管理难度等问题, 鲜有成功案例。
近期, 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的“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活动中, 在北京和浙江省中部地区分别有两例混合居住的实际案例, 从不同角度对混合居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讨。
大混居小聚居衔接不同人群需求
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融景城”, 由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石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衙门口地区。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整个地块由道路自然分割成A、B、C三个组图, 与地块南端相连的是北京石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另一800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项目。
在规划方案和开发计划中, 设计和开发人员没有把经济适用房项目人为地割裂出去, 而是将该项目融入到“融景城”地块中进行综合考量与统一安排, 以创造共享公共空间, 实现景观资源和配套设置的共享共荣。方案整体考虑了两地块建筑的相互影响关系、两地块的市政管线引入、综合配套布设等情况, 进行总体规划, 分区管理, 统一计划, 配合作业。同时, 规划方案将项目南端的C地块全部布局为两限房, 使之成为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并通过围合绿化院落布局、短板单体错落布置等设计手段实现景观渗透, 在住区的总体规划上形成“大混居, 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商品房三种不同类型住宅独立成块, 保持了各群体的相对独立空间, 又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布, 有效地促进了不同特性居民间的接触和交往, 为打造和谐、活力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开彦对“融景城”采用的混居模式十分赞赏。他进一步指出, 在构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根据项目的特质适时采用“混合居住”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开发企业在关注市场效益的同时, 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混合居住模式中, 由于不同的居住群体有着不同的居住需求和居住行为, 那么, 在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管理中, 如何予以满足和解决呢?开彦认为, 不同类型住宅组团要有一定的区分和分割, 但更为关键的是要采用开放式的社区管理模式, 使住区中的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如果用围墙或铁栅栏将各组团封闭起来, 阻隔了居民的流动和交流, 就违背了“混合居住”设计的初衷。
多样化“同质混居”适合当下住区发展
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中天世纪花城”位于浙江省中部城市东阳市江北新城核心区, 总占地面积21万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
东阳中天房产集团董事长徐忠全坦言, 一般而言, 在住区开发中往往会选择非常清晰的市场分档定位, 因为开发混合性居住小区确实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是混合性住区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它更有利于配套设施的完善, 快速集聚较强的人气。考虑到项目规模较大, 同时, 项目所在东阳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性住房需求较为强烈等因素, 中天世纪花城采用了“同质混居”的模式, 即通过多种类型和多种套型面积标准的住宅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不同需求。
从住宅类型看, 有高层、中高层普通住宅和派克住宅、联排别墅、双拼、叠拼、独栋住宅等, 套型标准面积从80多平方米到300多平方米及更大面积不等, 居住形态多样性的混合, 形成小区内多类型的空间, 也形成小区内的多种造型群体, 不同人群都能在小区中找到各自喜好的区域, 居住人群囊括了中低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到部分富豪家庭业主。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 中天世纪花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区已基本成型, 大部分交付使用。
那么, 中天世纪花城是如何来营造一个成功的“同质混居”性居住区呢?徐忠全介绍, 按照人居环境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七大特色目标”的要求, 一方面通过住区环境、景观环境、共享空间等细节的营造, 尽可能多的为居民提供促进相互交流和交往的环境和设施。在产品设计上, 则通过庭院、露台、入户花园等空间, 倡导室内外空间的流动和交流。另一方面, 在后期的物业服务中, 公司特别注重特色文化活动的组织。通过活动, 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这对于混合性住区的建设十分重要。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秦铮认为, 混合居住模式的应用有其必要性, 因为不同阶层或人群需要在职业和生活上互相依赖, 从而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和互惠共生。她指出, “混合居住”模式在我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比西方国家更有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