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共8篇)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县委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云间县司法局立足于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制宣传近民、法律服务便民等项目,努力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平安云间”、“法治云间”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保障。本课题试从近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快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明确要求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今年4月21日,总书记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相继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
二、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延伸了基层司法行政的工作外延,对新常态下司法行政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几年来,县局不断优化职能,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进行有益尝试。
(一)积极打造辐射城市乡村的专业平台。去年,我局顺利完成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搬迁和功能提升、县公证处“临街落地”两个硬件项目。目前县级法律服务中心面积500多平米,窗口专业人员15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12348专线、人民调解、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等职能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窗口功能和便民举措得到提升和落实,法律服务集聚效应有效发挥。全县现有律师事务所9家,公证处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8家,职业律师68人、法律援助律师5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2人,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在县城实现临街落地,8家法律服务所遍布7个乡镇,乡镇和部门建立法律援助站22个,行政村(社区)援助点181个,“半小时援助圈”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武连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服务窗口,181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内容上墙,“中心+、所+”服务平台和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平台的辐射效应有了新的体现。
(二)深入构筑点面结合的“大调解”格局。2013年我县建立了“云间县社会矛盾联合调解中心”,目前12个乡镇全部建立乡镇调委会和新居民调委会,181个行政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新建消保、环保、校园学生伤害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37个,全县共有各类调解组织306个,此外,高和“治水义务老娘舅”、莫更“和事佬”、开发区“老王工作室”等民调细胞活跃在基层,天元、高和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成为乡镇调解新亮点。诉调、检调、警调衔接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调解组织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向社会各领域延伸,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每年落实人民调解专项培训资金x万元,用于调解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轮训,县财政配套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资金x万元,除传统的调解组织外,医调、交调、物调等行业专业性调委会也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县局每年与县电视台合作,制作“云间老娘舅”节目,滚动播放,社会反响很好。
(三)创新推进以文化引领的法治宣传。每年安排专门资金用于《云间普法网》的网络维护,相继开通普法微博、普法微信,在移动公司订制了《普法手机报》,在公交、楼宇开设普法电子屏,利用报纸电视等开设普法专栏,媒体普法力度不断加强。着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相继投入近50万元,在高和市民广场、中心公园、河滨公园等公共场所打造法治文化基地,充分地融入法制文化元素,拓展法治宣传领域。借力扩大宣传影响,向镇文化演出队先后定制法治文艺节目4个,牵线《法制宣传浙江行》“流动大舞台”走进云间县狮山等村汇演法治节目。依托县教育实践基地,下拨资金配备多媒体教室、模拟法庭和图文教育展板,建立了“云间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点服务“五水共治”、“无违建县”创建等专项活动,编印法律知识宣传册8万册、法治宣传环保袋1万个,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发放给群众。加大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补助力度,先后落实补助资金x万元,用于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四)稳步推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通过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有效补充政府法律援助力量,形成了以县援助中心为龙头,以部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以行政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县域全覆盖,“半小时援助圈”大大方便了基层群众法律援助申请。完善与民政救济、劳动仲裁、信访调解和司法救助的对接,开辟绿色便民通道,援助程序得到简化和便利,特别是在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保障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上,务求实效,抓住了重点,在涉及工伤、劳动工资的援助案件上进一步完善惠民工作机制,拓宽法律援助条件。通过开展“法律援助夕阳红工程”、“法律援助春苗工程”、“法律援助巾帼工程”、“法律援助情暖农民工工程”、“法律援助情暖军营”五项工程活动,为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及时服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面。全县法律援助案件实现每年10%的递增,援助资金全部由县财政保障。
(五)主动配套覆盖城乡的顾问体系。提请县法制办发文,推行行政执法部门配备法律顾问制度,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资金给予律师参与县领导信访接待补助。组建乡镇(开发区)法律顾问团,落实12个乡镇政府的法律顾问制度,由乡镇财政给予法律顾问补助,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当好法治“高参”。全县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84家、行政执法单位法律顾问18家,全部乡镇政府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自2014年开始,依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专业服务优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规定由县财政给予每年每个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补助2500元。县局牵头,9家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参与,51名专职律师、1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全县181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签订《云间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合同,推行法律顾问定时、驻点服务新模式,通过落实每月驻点,定期送法上门、开设法治讲堂、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和帮助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基层网格上发挥专业作用,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50余次,草拟和帮助合同审查56件,开展法制培训32场,个案指导20人次,走访重点人员91人次,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5条12项,帮助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代理服务32件,成效明显。
三、当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们通过努力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支持,财政加大了保障力度,工作有了一定的推进,但面对新的形势和基层群众的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度广度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内部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全新的社会系统工程,范围广内容多,加上我们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性质缺乏了解,遇有法律问题,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是习惯求助于信访、公安等部门,使得公共法律服务的作用大打折扣。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城乡不均,服务与需求对接错位,导致公共服务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县法律服务队伍总体不强,律师万人比与发达地区比还存在差距,基层两所分离后,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基层受编制影响,基层司法所人手不足一直是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县12个乡镇司法所,目前在编人员19人,与司法所承担的繁重任务明显不相适应。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品牌特色不鲜明。在打造“拳头”服务品牌方面,法务产品的开发和供给跟不上需求,品牌特色不够明显,社会参与度不高,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还不通畅,各项制度建设还有待规范和完善,工作目标及具体规划还需明确和缜密,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缺乏集中打造具有我县鲜明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从而削弱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影响力。
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保障机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须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是要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全力支持、考核上有硬指标。二是党委政府要出台《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要明确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推进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三是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设立专项资金,将政府、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和公益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项目列入政府购买目录,在投入方向上,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倾斜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并重,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市场规律和法律服务发展要求的公共法律服务制度设计体系。一是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法律服务功能,健全乡镇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和管理制度,在各村(社区)建立由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加的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二是要根据司法部和省厅的要求,健全完善便民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顾问“五大体系”,加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子网络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三是要找准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职能定位,突出“内部职能融合”和“横向联动拓展”两个重点,有效提升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法律服务的同时,将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
(三)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突出“专业化、团队化”两个方向,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制。一是加强对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专业化法律服务机构,积极拓展知识产权、劳动争议、资源环境、资产重组等领域的业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借鉴社工组织、义工组织的做法,向社会招募具有法律背景、热心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志愿者,建立法律服务义工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二是吸收律师参与各级各类咨询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在重大项目论证实施、重要决策和文件起草应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发挥律师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和乡镇顾问中的作用。深化领导接访下访律师随行制度,完善律师信访和中心值班制度,提高律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模式多样,风格迥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形成了多种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苏州图书馆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合作模式;“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东莞图书馆实施模式;嘉兴多方投资建设图书馆模式等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等。
——经验交流,多层探索。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借鉴各地的文化经验,建立以文化生活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在国外,墨尔本将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发挥图书馆在全开放空间的基础作用,为人民提供多种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多点关联,资源整合。纵横模式整合各类图书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关联企业、高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如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为全国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廊坊市图书馆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各地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范围,提升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目前,廊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有了质的改变:
一是图书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辖2区2市6县,建有两个一级图书馆,一个二级图书馆,两个三级图书馆,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虽尚未定级,但其高标准的配置,高水平的服务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还有两个县、区由于历史欠帐等原因,先前存在阵地设施缺项的情况,随着示范区创建过程要求,也在逐步得到落实,形成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均配置的局面。在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中,建设有综合文化站105个,均配备了40平米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全市四分之三的村街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样配有农家书屋。
二是服务水平质量提升。人均占有藏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年增新书、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均较示范区创建前提升幅度巨大。
三是人力资源充足保量。充分对各县(区)的公共图书馆配备独立编制工作人员,两家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合建,工作人员属教育局编制,同时,全市的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内通过聘用、返聘等多种手段落实了有3名专职人员。
四是经费保障幅度提升。廊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列入每年的开支预算,并针对购书、设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列支。
一、廊坊图书馆支点框架
廊坊图书馆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常规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点地位添砖加瓦。
(一)“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
“书香廊坊”主要包括廊坊文化沙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文化活动等四大部分内容,形式上有沙龙、讲座、故事会、荐购会、主题活动等等,2015年共计举办30多场活动,参与读者超过3000人,丰富了廊坊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二)“文化体验大讲堂”系列活动。
文化体验大讲堂本身也属于读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但是该内容以讲座形式为主,以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主导,充分通过邀请名师来给参与的人群进行理论性的引导。
(三)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在日常服务中,前台有专人盯岗,并设立了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休息区配备有检索机。馆内设有儿童、社科、文学等11个公共阅览厅、借阅室,均有专人负责。图书馆中还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四)打造“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廊坊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加快构建由市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组成,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覆盖城乡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至今,在市区试点建成1个县级分馆、3个社区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联盟、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结合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二、廊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点地位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阵地建设、服务形式以及全面性和普及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点正是这一地位的充分体现。
(一)拓展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廊坊市图书馆在通过构建“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之下,形成了全市范围市县两级、政企共用、社区互联等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高质量维系图书馆日常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督促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廊坊市实际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动起廊坊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质。
(二)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
廊坊市图书馆为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共享性在馆内专设了残疾人通道、盲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多个特殊人群的借阅厅(室)。
三、廊坊图书馆搭建支点地位的可行性
(一)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符合本地实际。
廊坊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与南方总分馆建设模式多有不同,可作为中部地区的示范。如分采分编、人员分管等,虽然不如南方标准的总分馆更具可控性,但这种模式更符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实践性。
(二)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显著。
“天天读—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以来,建成了19个分馆,3个自助图书馆,并联网运行,整合书目数据152万册,有效读者7.2万人次。
(三)廊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作用。
我市在全国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通借通还,这是紧密型的联盟建设模式,突破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间的壁垒。
四、廊坊市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创新亮点
(一)拓展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读者利用率。
廊坊市图书馆在此背景下,着重考虑现代人群的需求、生活方式,利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微信、短信、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云报屏等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流动服务;利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全天候服务等。
(二)打造品牌活动,共享图书馆文化服务。
支点搭建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强化,更要注重活动软实力的开展。廊坊市图书馆以打造“书香廊坊”品牌系列活动为基石,推动图书馆支点地位的延伸与拓展。“书香廊坊”以市图书馆各个场馆为基础,进行经典名著电影展播,“文化沙龙”“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拍卖义卖、捐赠互换,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软实力,推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
[2]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5〕40号).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甘肃;法律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其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甘肃在建设基层公共法律体系服务中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对困难原地踏步。推进甘肃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推进甘肃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一、建立领导机制,指导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必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要建立领导机制,指导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来讲,可以建立由县委办公室组织协调,县司法局具体实施的领导组织体制。由县委分管政法副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在县司法局设立办公室,各乡镇参照建立相应领导组织机构。
二、整合资源,部门联动,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1.深入推进司法行政与其他部门的对接工作,构建完善的调解工作格局
近年来,群众通过信访反映的问题比较多,为了使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构建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中要建立司法行政与信访、民政、劳保等部门对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行政部门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使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接,形成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调解”联动机制和配合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解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2.坚持因地制宜建立县级基层法律服务中心
一是成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证、律师服务、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主要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集中到中心办公,形成联合运行机制,开展各类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案件受理,人民调解、公证等业务,打造综合与专业一体的“窗口化、超市化、一站式”的公共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形成法律服务一体化的格局。二是成立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丰富调解类型。这项工作可以由县政法委的牵头,挑选优秀调解员组成,主要工作是调解县域内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三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中心。这个中心可以由宣告训诫室、心理咨询室、再犯罪评估室及执法大队办公室组成,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有重点有特色的矫正和帮扶措施,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和共同扶持矫正对象的良好氛围。
3.积极建立社会性法律服务公益机构,构建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形式
一是在经费方面,除了增列财政预算之外,要鼓励个人和相关机构为公共法律服务提供赞助,最终形成政府承担基本责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踊跃提供资金帮助的公共法律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形式方面。要形成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多样化的法律服务组织形式,使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最终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搭建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1.在甘肃乡(镇)建立或者强化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进一步做好对接工作,拓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功能
一是在农村建立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法律服务站可以由村(居、社区)政法专干任站长,村(居、社区)常年法律顾问任副站长,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区)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村级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加,服务村(居、社区)群众。二是要积极推进甘肃乡(镇)建立或者强化法律服务工作站与村级便民服务的中心对接,在街道中心开展法律服务人员驻点服务,由辖区内法律服务所和司法所人员负责日常法律事务的接待处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通过便民中心解决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初审等事项。三是开展律师、法律工作者结对驻点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送法进村(社区)活动,发放服务联系卡,开展点对点即时法律服务,就近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为基层社会组织提供顾问服务,参与基层疑难复杂纠纷的预防化解工作。四是建立和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建立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开辟网络咨询、诉求受理、办理法律事务、监督投诉等服务项目。同时要建立12348法律服务平台与“110”、“12315”等民生热线对接工作机制,实现公安“110”在接处警中发现的民间纠纷、涉法问题可通过热线或网络平台转接到12348协调指挥中心,由协调指挥中心进行甄别处置,对办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
2.搭建人民调解组织的新平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依托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事业单位、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完善;推进和加强交调委、医调委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以各县司法行政法部门牵头,推进乡镇各司法所与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衔接互动。强化诉前引导调解、强化诉中诉后委托与协助调解、强化履约监督,实现“建、管、用”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升服务的质效。
3.改革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所
一是淡化公证处的行政色彩,大力发展县域公证事业,增强县城公证机构辐射乡村的能力,确保公证资源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使其成立市场机制下自收自支,对外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合作制机构。同时打破依行政区划分进行管辖的体制,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和水平,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公证服务积极介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文化体育、残疾人特殊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维护和实现各项民生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二是理顺司法鉴定所的管理机制,放开准入限制,核准一批民营、合伙等企业形式的司法鉴定机构进入司法鉴定市场,填补执业类别和鉴定事项的缺失。建立违规审查制度,及时开展监督审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建立清退机制,对不合格的鉴定机构要及时处理,维护司法鉴定行业的整体信誉,保障司法活动的公正性。
4.做好普法工作,想办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一是积极组织法制宣传活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月、法治基层行等多种活动,可以向群众发放一些宣传手册,诸如常用法律知识、惠民法治知识都可以编制成宣传手册想群众发放,也可以做一些宣传品向群众发放,諸如法治小扇子等,加强全区基层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要充分推进信息化法制宣传教育,发挥市县报纸、电视、广播的作用,宣讲法律知识。要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每周群发1次普法短信,提高基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县乡要积极建设普法长廊、普法文化墙、法制报刊亭等普法载体,营造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发挥法治文化的感染作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四是积极组织各种讲座,向干部和群众讲法。使普通群众既是法律知识的接受者又是法治知识的传播者。
四、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基层法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1.抓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法律服务市场也充满竞争,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存在个别人存在利用当事人法律知晓度不高、不清楚行规的短板,在接案子的时候耍心眼,甚至撒谎言、编名气糊弄当事人的问题;也在存在偷偷收费、变相收费或收费高服务质量低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自身经济收入的压力过大,当事人要求过分,人情世故影响等等都可能导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或者现象。但基层法律服务者违反职业操守和执业纪律将会直接影响基层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所以,要按照省市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基层法律服务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及职业道德学习教育,要求基层法律服务者牢固树立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意识,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恪守诚信,严格自律,为百姓服务。对于不顾职业道德和执业规定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要进行诫勉谈话,教育警示。同时,要通过座谈会、公示投诉电子邮箱、投诉电话、公示投诉地址等形式,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
2.积极壮大专业精干的基层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建设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必须建设好法律人才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司法行政机关机构在职在编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一些社会力量完成法律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为群众及时提供法律服务,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司法行政机关机构在职在编的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补充法律服务的公职人员,发展壮大法律服务的公职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形成社会力量、公职人员优势互补的格局。要积极发展壮大公职律师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法律服务。
3.支持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民间组织,并扶持发展
建立村、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可以聘请村子里、社区内热爱公益事业的,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和离(退)休的教师以及公检法系统工作的人员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逐步建立在村(社区)专职从事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法律服务社工队伍,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将社会力量转化为稳定有力的服务资源。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减轻政府负担,缓解编制不足问题,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如甘肃有近百家的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市县各镇村,为此,民间文艺团体只要每编排演出一个法制文艺节目市县、乡镇就可以根据实际情侣发放一定的补贴,调动民间文艺团体演出者的积极性,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法制节目,从而扩大法律宣传的辐射效应。
4.完善相关机制,充分调动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基层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一定机制支撑。一是实行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要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总体评价,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任务不落实的相关机构和人员要严肃处理。二是实施人才发展机制,提高专职法律服务人员素质。利用律师、公证员等专业人员的优势,选拔一些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组成讲师团进行讲课,为体系内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专业化法律服务机构。三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县要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对有意加入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时各镇(街道)、社区全部要聘有法律顾问,实现“村村有顾问,事事依法行”。
五、落实资金,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切实落实保障措施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政府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制定倾斜政策,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投入,形成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供给模式,并以此作为一种成熟可行持续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高效率、低风险、低失误。其次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设立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基金,提出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进一步优化配置基层人员,保障公共服务人员的基本待遇。再次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广泛募集资金,对一些自发组织的公共法律服务团体,经团体申请,司法行政部门审核报政府同意可以给予资金支持,构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蔡伟.关于构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EB/OL].http://fxh.wuxi.gov.cn/fxyj/cgzs/6924417.shtml.
[2]芮勤珠,李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问题探究[EB/OL].http://www.njsfj.gov.cn/30175/201408/t20140804_2936958.html.
[3]王菲关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EB/OL].http://www.scfzw.net/flfwmk/html/90-1/1879.htm.
作者简介:
李巧玲(1974~),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法学研究。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4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认为,虽然我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县妇幼保健所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虽然现在搬迁至原中医院门诊大楼办公,该办公楼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设备、检测设备简陋陈旧,交通工具少,很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渠口农场医院办公楼陈旧、场地狭小,已不能满足3万人口就医服务工作;二是业务经费投入不足。县财政对县妇幼保健所等建设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分配的非业务性任务挤占业务资金,致使正常的办公经费和运行经费十分紧张。基层乡镇卫生院没办公经费紧张,挤占乡公共卫生服务费屡见不鲜。三是部分项目建设配套经费难以落实。县疾控中心在用于公共卫生方面的经费不足,免疫规划专项工作下拨经费不足,影响了冷链工作的进展;部分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不同程度影响了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县级医疗机构编制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在岗人员年龄老化、断层严重,机构人员不足,县妇产科、儿科临床业务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才欠缺,已不能满足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而非专业人员又大量冗员,高素质人员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进入,现有的人才又因待遇及发展条件的限制而不断“跳槽”,普遍存在着人员总数多,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多,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的“两多一少”现象。县卫生监督在岗的14名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管全县2399家从业单位,平均每人监管172家,卫生监督力量薄弱,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二是卫生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县级医疗机构缺乏高层次人才,乡镇(社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待遇偏低,不能安心工作,申请调动的也比较多。三是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据统计,全县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811人,其中:6个县级医疗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509人,13个乡镇一级医疗机构仅有专业技术人员30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人,中级职称的 人,分别占全县总量的 %和 %,服务于农村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以上为大专以下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 人,占 %。卫生技术人员城乡分布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
(三)、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还比较薄弱。
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薄弱。这主要是:
1、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大战场、恩和乡双井子、长山头、渠口两个国营农场流动人口和自然移民多,行政隶属关系不明确,计划免疫工作不能全覆盖。
2、全县131个村村公共卫生服务员都是村医兼任,在现有的村医中,有60%是由20世纪70年代县培训的“赤脚医生”转化而来,能适应预防保健、医疗服务需求的较少,女性医生更少,由于老有所养、医疗保险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人口替换难度很大。
3、公共卫生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一是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质量不高,由于人手紧、工作任务繁重,县乡两级缺对乏村级服务室有效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对开展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督促、培训不到位,考核不严格,部分乡村的健康建档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流于形式,一登到底。二是部分村医自身能力弱、责任意识不强,致使村卫生室药品配送率低,看病不治病现象时有发生。
4、食品、药品监管措施还不到位。
食品药品监督局承担着餐饮食品安全、化妆品、保健品的监管职责,经县政府协调,委托卫生监督所执法,但执法的文书下发、硬件的使用都是由食药局提供,由于执法体制不顺畅,造成部门间互相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不高,对违法行为起不到震慑作用。卫生监督体系基础薄弱,乡村两级 卫生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县卫生监督所分管食品卫生的6人承担着全县1076家餐饮业和摊点食品卫生,还有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和卫生行政许可,农村家宴管理等职能,执法力量单薄,致使卫生监督工作不彻底,一些卫生违法犯罪活动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意见建议
1、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全县公共卫生服务硬件条件。一是结合落实中宁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县级医疗基础设施,加大乡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要求,县财政要加大投入,解决卫生监督所办公场所和配备县妇幼保健所大楼维修基金。加强装备建设,依托科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县财政要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和政府配套资金,设立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经费和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继续加大对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检测仪器和执法装备的投入力度;此外,由于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执法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专业技术特点,需要快速准确的检测监测数据,因此,配备必要的实验检测仪器和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交通工具、取证工具和技术装备,是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和保证卫生执法客观公正,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加大对乡镇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正常开展。合理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补偿机制问题,促使公共预防工作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保证预防保健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财政投入的重点应从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转变为对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支持上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财政可以实施直接的医疗救助,以保证贫困农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
3、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继续推行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等形式建立新型的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努力形成专业人才可进,待遇根据工作能力而定的新局面。二是建立合适的政策导向,稳定基层卫生技术队伍。鉴于基层医疗机构专业的卫生人才相对匮乏,而高校毕业生希望到市、县级的大医院工作,不愿意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现象,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合理的政策导向,如提高工资待遇、给予更多地学习和职称晋升的机会等,引导大学医校学生到基层工作,为基层卫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老龄化,人才断层等问题。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岗位补贴,职称晋升时适当放宽条件考虑,使其安心在基层工作,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三是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在职教育和培养。组织基层在职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提高业务技 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卫生行政部门把职工教育培训纳入卫生系统的考核指标,督促各医疗机构认真落实职工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学习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四是加强县级医院对偏远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
2、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一是要在县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同时,结合即将开展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对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把村医纳入卫生系统技术人员管理层面,改变村医管理体制,村医待遇全部由财政担负,妥善处理村医养老问题,更换年轻村医,更好的服务于基层。逐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二是要加强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网底”建设,开展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级卫生机构为站点的服务模式,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建立运转高效的“双向转诊”机制,畅通信息通道,实现资源共享。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执法力度,依法取缔非法行医,维护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秩序。
4、理顺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政府要加大投入,成立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大队,规范监管行为,整合监管力度,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要求,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克服多头管理;完善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在各监管部门内部,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和横向分片定责,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同时,对所辖区域划分责任区,实行横向定人定责管理;加强消费者协会、社区居委会、街道、村委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和基层组织的食品安全责任,给予必要的专项补助,调动社会公益组织和基层组织监管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强、反应迅速的基层食品安全防护网;重点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机制与措施的建立与落实,逐步整合各监管部门的基层协管和维权网点,尽可能做到一支队伍多种功能、多种用途,把主要力量放在监管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上,实行重点监控.充分发挥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综合协调职能作用,继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案件查处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工作协调力度,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及《药品管理法》要求,抢抓机构改革的机遇,理顺工作,明确职责,健全网络,强化属地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宣传,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街区创建活动,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明查暗访,抓好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督查督办。开展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整治,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加工、营销、消费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理顺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技术支撑和监督体系,形成权威统一、规范高效的监督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尽快建立健全食物链重点环节和药品全过程的风险监测网络,确定风险监测站点,组建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库,开展对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害因素和药 械不良反应(事件)的日常监测,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药品安全实施监管的科学依据。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对可能发生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药品提出风险警示。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以培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日常管理,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加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技术和人力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建立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组织开展应急演习演练,畅通信息报告渠道,严格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得到及时、快速、科学、有效的处置。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抓好药品检验监测能力和技术审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技术监督对行政监督的支撑能力。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规范食品、药械从业人员依法从业行为,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识别和鉴别虚假食品药品的能力。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需要找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着重点、突破点和支撑点,让公共文化服务有标准可依。
把握着重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保基本。要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规范,加快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分类标准,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以基层为重点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加大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优先考虑将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共性和亮点转化为相应标准,率先执行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形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模式。
促均等。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各地实施标准为参照,以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困难群众为突破口,借助标准化手段推进区域、城乡和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将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作为文化精准帮扶的重点服务对象,补齐短板,兜住底线,细化帮扶、验收、退出和后续指导等相应标准,建立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在政府保障、供给内容、设施建设、环境营造、管理服务等环节完善现有标准,更好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强标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及关键标准。必须立足区域实际,在满足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应允许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性标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施的保障工作和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工作,逐步形成以示范区(项目)为带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标准实施的试点、示范和引领作用。
找准突破点,盘活公共文化资源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规范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和利用率,对基础设施、供给、管理、保障等明确统一标准和要求,集中布局、共建共享,尤其要发挥标志性精品文化设施的引领和辐射功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品质与公平。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对照国内外先进标准,高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发展项目的力度,通过资助文化项目和活动、政府购买、专项补贴、政府奖励等形式扶助民办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渠道。
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在制定保障、服务、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重视特色标准提炼,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扎根传承。注重农村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以标准化推动产业化,盘活农村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脉延续。
抓好支撑点,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按照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配套完善、全面规范、便于操作的要求,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以“重内容、强服务”为方向,以“地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为突破,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实现各级政府保障责任和义务的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工作评价的标准化。
加快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保障标准。着力推动两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即提供哪些服务标准以及由具备哪些标准的人员来提供服务。重点制定公共文化实体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服务规范,对服务提供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快制定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安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有关的规范和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由制度化向标准化迈进。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6
关于印发西平县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
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西平县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西平县商务局
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
推进单位工作方案
按照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11年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商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商务为民,实施商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综合行政执法,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加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申报工作,深入探索商务行政执法工作规律,改革和创新商务行政执法体制,努力解决当前执法中存在的执法缺位、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率低下、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三、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行政和权责统一原则;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实践的原则;坚持统一指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一)整合执法资源,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通过整合,归并充实现有力量,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生猪屠宰、酒类流通、成品油市场管理等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协调经费,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二)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执法能力。要把熟悉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优化执法队伍人员结构,全面实行持证执法制度。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及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思想业务素质;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快速检测、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提高调查取证及检测能力。
(三)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制定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和步骤,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案件统计及数据报送制度,统一执法文书格式,规范填制方式,加强执法文书档案管理;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规定分解执法职权,严格追究违法行政责任。
(四)加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热线为依托,健全举报投诉体系,建立相应的举报投诉案件流转、督办机制及工作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相关事务,开展举报投诉、预警、咨询服务,形成有效、全方位覆盖的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的积极性。
(五)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密切与公安、工商、质检、农业、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关系,探索建立部门之间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确保当罚则罚,当刑则刑,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多共享与协作机制,提高执法效能。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商务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学习商务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经营理念,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五、具体措施
(一)充分认识开展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河南省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方案》和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11年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符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商务行政执法的现实需要。
(二)成立西平县商务局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指导商务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协调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经费,充实必要的交通、通讯、快速检测、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提高调查取证及检测能力,保证试点工作的胜利进行。
(三)健全举报投诉体系,搭建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我局已建立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站,开通了12312热线电话,并按商务部统一标识和风格对12312服务联系点进行了装修,确定了4名人员专门负责服务站的工作,并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制订了工作流程和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形成了有效、全方位覆盖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四)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我局将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及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培训,不定期的组织业务骨干到商务稽查工作较好的兄弟县市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我局执法人的思想业务素质。
(五)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①、由本局案件审查委员会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制定统一的执法文书,规范执法环节和步骤,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处罚公开、公平、公正;②、由稽查大队法制办公室,负责
和落实内部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案件统计及数据报送制度,统一执法文书格式。规范填制方式,加强执法文书档案管理,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责任。
(六)严格依法管理与监督,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按照商务综合执法职能,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市场管理与监督,在执法检查中力求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坚持整治与规范。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的原则,重拳出击,严打重处。特别是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方面,加强对生猪和酒类商品的专项整治,保障全县人民的食品消费安全。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力求着装整洁,佩证上岗,亮证执法。对于拟定的行政处罚案件,领导都要亲自把关,从证据、程序、违法事实认定、适用法律、执法文书等方面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处罚决定的合法、公正、准确,杜绝执法过错发生,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工作方案,申报材料。时间从现在起到8月下旬,主要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商务工作实际,制定《西平县商务局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申报工作实施方案》并重点推进工作材料申报上级商务主管部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时间从8月下旬到10月底。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培训,全面提升执法队员的素质。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几期学习培训班,聘请法院、律师或法制办的领导讲课,组织执法队员认真学习有关商务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执法水平,达到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公正执法,提升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站工作水平,对有关商务法律、法规解释到位,达到接案一起,处理一起;该移交的移交,该转办的转办。
2、抓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流动加油站加油车辆。坚决取缔私无证无照加油站(点),坚决打击非法流动加油车辆。加强日常监管,定期
或不定期的检查,严禁劣质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达标的油品不准流入市场,消除安全隐患。
3、抓日常监管,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经营行为,坚决捣毁私宰窝点,确保上市肉品安全。
4、理顺酒类流通渠道。坚决按照酒类管理流通方法,落实随附单制度,单随货走,单货相符,确保酒类供应质量安全。
5、抓好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启动工作。目前侧重于点差摸底和办理经营许可工作证。再找力抓好上述几项执法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扩展其它商务领域的执法工作,逐步落实国家商务部赋予的商务行政执法职责,全面提升商务行政执法水平,推进我县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时间从2011年11月至12月,主要总结在重点推进工作中成功的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措施,将重点推进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七、工作要求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近年来, 我国用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逐步增长, 但是对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业务经费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 一方面是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所占比重较大, 但城乡差距较大, 平均到基层的文化经费数额有限;另一方面, 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基层政府投入为主, 大部分乡镇的财政吃紧, 再加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规划性和联系性, 导致农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投入自己非常有限, 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 公共文化建设甚至没有列为财政投入的范围。此外, 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不足, 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撑。由于缺乏基本经费的保障和缺少资金投入的途径, 导致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受到了阻碍。
2.公共设施不足。在我国的广大基层, 大部分的乡镇没有对农村的文化基础建设有足够的认识, 很多乡镇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本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而且对健身场所、娱乐场所、文化宣传阵地等基础设施缺少统筹安排安排, 缺乏规划性。因此, 不少农村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必须的基础设施, 即便有的农村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 也因为缺乏规划性、整体性, 导致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不科学、不规范、不平衡, 这样自然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提高, 但是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比较单一, 多是组织看电影、跳广场舞等形式, 而且参加活动的以中老年妇女为主。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乏味导致大部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不高, 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4.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一直以来, 我国基层文化工作者基本上是由机关人员兼职, 而且年龄较大, 学习能力不足, 再加上缺少必要的业务培训, 所以他们的业务素质较低。另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不高、人员流动频繁, 无法吸引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 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尤其是缺乏创作型的人才。
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第一, 建议国家继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 可以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乡镇政府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使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到文化活动中。第二, 农村文化活动室创建后, 县级和乡镇文化部门要投入一定的经费, 加强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管理, 可以聘请村文化管理员, 并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样能够保证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正常开放, 并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部门要多鼓励民办企业等捐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 通过多种渠道将社会资金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2.要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县级文化部门要遵循“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布置、功能互补”的原则来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使文化馆、图书馆、广场等基础设施能够实现互补、互享。乡镇政府应当继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强化乡镇文化站、村级图书室、村级健身室等基础设施的功能, 同时要因村制宜, 建设一些方便群众就近参加活动的分散的文化设施, 以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如此, 便能够使县市、乡镇、农村三级文化资源实现共享, 并交流互动, 互相提高。此外, 基层文化部门应当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 并使其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
3.要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内容建设。一要加大送文化下乡力度。宣传文化部门要采取“菜单”方式, 根据农民需要,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和服务三农等系列文化活动, 定时组织有关专家到农村作专题讲座。二要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文化活动, 引导当地文化团队唱响主旋律, 发出好声音。引导当地团队充分利用文化广场资源, 开展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好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以农民为主体, 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农业节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三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基层群众文化部门应当鼓励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创办文化活动, 同时要在政府政策、民间社会力量的扶持下, 深入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 如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等, 在传承这些优秀民间文化的同时要创新活动形式, 通过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激发群众的参与意识, 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公共文化队伍是使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 因此,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文化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 加强乡镇文化员培训, 经常性开展文化干部业务培训, 打造“又好又专”的干部队伍。其次, 建好村级管理人员队伍, 明确专人负责村文化工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他们的待遇,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抓好文化表演队伍, 文化表演队伍是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必须加大对各类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上级文化部门要定期组织文化系统老师下乡进行业务辅导, 使农村文化内容、形式与时俱进, 文化创作技能不断提升。
总之,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但是, 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 应当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同时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史大波.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营科技, 2009 (1) .
[2]付春.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基本思路[J].农村经济, 2010 (4) .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8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近几年,安徽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构建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服务组织不断健全。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1228个乡(镇)设立的市级、县级、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70个、553个和2433个,村级农技人员16000余人,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网络,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基层站所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二是合作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组织超过30000个,实有成员数达到260多万人(户),其中服务类合作社3088个,涉及种、养、加、销和农机、植保服务等多个领域,全省95%以上的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三是市场性服务组织日渐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近900家,已上市龙头企业20家,部分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为农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和管理、统一收购等多种类型服务。
(二)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一是服务环节由产中服务向全程服务延伸。产前方面,通过工厂化育苗,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了优质种苗服务。如安徽天禾种业公司与霍邱农委联合,参与霍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育秧工厂,免费为全县各乡镇20多个育苗工厂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产中方面,随着植保和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以及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整合完善,农技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产后方面,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专业市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得到拓宽。二是服务范围由种养业向多行业拓展。农产品联销协会、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等各类流通协会新型农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不仅将服务范围由单一的粮油拓展到畜禽、茶叶、水产、苗木花卉、蔬菜等各个生产领域,而且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机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服务。
(三)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一是农资社会化服务创新。依托农资供应商建立的为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类农资,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土壤统测、肥料统配、统采统供等技术服务。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机服务组织每年在主要农时季节前组织开展培训示范活动,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运输、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三是种苗社会化服务创新。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建立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种苗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及种苗行业协会,为种苗生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四是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创新。通过发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组织,促进传统的分散防治向规模化、集约化统防统治转变,可以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风险,规范田间作业行为,不仅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大幅度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因灾损失。五是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创新。我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目前建有1291个乡镇兽医站点,建立健全以乡镇兽医机构服务为主导,村级防疫员为主力,乡村兽医人员为补充的动物疫病防控和诊疗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冬春强制免疫防控活动,基本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二、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措施
(一)支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3亿元,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1136个。投入资金2.43亿元,支持乡镇农技推广站开展农技服务补助,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供给,保证基层农技推广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有经费。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我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并纳入民生工程内容,共投入资金8.77亿元,开展各类培训206万人次,其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7万多人次,为推动农业科技普及与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支持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近3年来,共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类项目资金近2亿元,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90个。四是支持农业科研。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省农科院科研经费2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领域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实验示范等。五是在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在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把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近5年安排的投入累计超过6亿多元,显著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支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近5年来仅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资金超过3亿元,2012年达1.2亿元。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合作组织向社员和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产品销售等各类生产服务。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省财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每年跨部门整合资金超过1亿元,通过补助、贴息、参股等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400家.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和营销能力,也带动了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亿元,补贴农机具70万台,全省农机总动力接近60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安排资金10400万元,在全省奖补标准化育秧工厂500个,为100万亩水稻提供机械化育插秧。2010年和2012年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补贴资金,调动25万台收割机参与夏粮抢收,全省3000万亩小麦在5天内全部抢收完毕。
nlc202309020407
(三)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支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在全省建立29000多个农家店,建立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农资等产品配送效率。二是大力扶持新网工程。自2007年起,省财政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支持实施项目693 个,在全省建立了农资经营现代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我省供销社下属安徽辉隆农资公司在全省设立了50个直营连锁配送中心,发展加盟农资连锁店2840家,构建了以农资供应为核心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大财政引导金融支农力度,安排资金超过4000万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县域分支行,支持各类资本在农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通过划拨优质资产、增加注资、奖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进一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支持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设立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三农”金融风险补偿、涉农贷款贴息、充实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三是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近5年来,累计投入保费补贴资金44.8亿元,支持保险公司累计承保农作物近4亿亩、牲畜815万头,为8043万次农户提供1140亿元的风险保障,农业保险日益成为农业风险的“防火墙”、农民增收的“安全网”和农村和谐的“稳定器”。
(五)支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试点农业物联网。我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农业物联网工程,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基本建成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情”监测调度系统和省级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启动了首批13个试验示范县建设,鼓励农技推广机构、科研单位、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农户提供服务。二是支持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安徽农网、安徽农业信息网为平台,研发应用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系统,全省乡镇拥有省级认证的农村信息员5000多名,建立覆盖市场信息发布、防灾减灾、气象预警的信息收集、推进服务网络体系。三是支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农委与电信部门开通了《手机信息报》,直接将农业信息送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订购《农民日报》和《安徽日报农村版》,赠送给贫困地区村委会、农民和农技人员。
(六)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近5年,省财政连续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累计超过5000万元,支持建成9个市级监测中心,58个县级监测站,128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支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试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二是支持农业植保体系建设。2012—2013年投入小麦一喷三防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资金4.4亿元,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小麦追施拔节肥补助资金,主要依托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施肥、喷药、排灌等服务。三是支持动物疫病防控,全省共有村级动物防疫员14196名,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每年安排畜禽重大疫病疫苗采购资金达1.2亿元,支持重大疫病强制免疫。
三、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若干建议
(一)在支持思路方面。一是要发挥政府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并重,总体上说,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当前,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各类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职责,能交给农民自办或者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应一律交给农民和市场,将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创新服务体制、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政策环境”上,着力支持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与综合措施并重,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手段调动各方面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整合归并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财政支持政策,形成支持合力。三是要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重,凡是有能力、愿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各类服务组织,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一视同仁地纳入支持范围,享受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把一些坑农害农的组织清除出市场。
(二)在支持重点方面。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社会和中介组织不愿参与的领域,如农业生产信息、农田水利建设、抗旱排涝等方面,财政要舍得花钱,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要突出重点产业,粮食、生猪等关系国计民生和战略安全的基础性产业,财政需要履行职责,将其作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支持重点。三是要突出重点环节,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环节关系农业生产全局,财政必须“守住底线”。
(三)在支持方式方面。运用灵活的补助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帮穷人不帮懒人,避免形成刚性支出和体制性补助。一是加大保障力度,对农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必须要财政来保底,全力支持。二是实行奖补和贴息,对合作组织开展专业性服务和半公益性服务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对龙头企业提供的盈利性服务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买机制,实现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实行财政参股,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为了支持其做大做强,可以采取参股、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提升企业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四)在支持内容方面。从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上看,对公益性服务,重点支持其服务条件和手段建设,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对生产型服务,重点支持水稻工厂化育秧,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稻机插都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最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同时对农机作业给予燃油补助,减轻农民因油价快速上涨增加的负担;对经营性服务,突出提升农民合作组织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示范社和示范县建设,整县制推进农民合作示范社建设,力争在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组织,让农民合作组织挑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梁;对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组建村镇银行、农业担保机构、资金互助社,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生产;对信息服务,重点支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支持建立覆盖县、乡、村、大户四级的手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为各类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五)在支持措施方面。目前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建立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建议:一是开展试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要集中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区域,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每个省可选3—5个县先行试点。二是深化改革。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中央财政可采取打捆方式下达财政支持资金,由地方按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支持重点和方式,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升绩效,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评,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客观地评价和评议,加大对地方的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绩效意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共青团德清县委关于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方案08-31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办法07-11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05-24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6-17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05-22
关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调研报告08-26
关于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