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论文(共12篇)
品德形成论文 篇1
品德根源于生活。正如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所言“道德不是源自于神的旨意、先验的理性, 也不是来自生活以外、生活之上的某种知识与理论, 道德基于生活, 生活是任何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新课改后, 随着《品德与生活 (社会) 》开设, 使德育“无生活”的状态得到了一定的扭转, 课堂有了鲜活的生活例子, 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教师以成人的生活去要求儿童, 说教成分仍然存在, 又出现了拔高生活的“成人化生活”教学, 教学效果当然也打了折扣。既然生活是品德产生的唯一源泉, 那么, 品德的学习必须回归生活。
一、生活品德教学内涵
“生活品德教学”其内涵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品德。体现品德与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之特征。从品德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 生活品德就是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核心,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体验活动为载体, 尊重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背景, 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联系, 对现行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 把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变为学习的内容, 使学习问题生活化, 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社会、自然。正如高德胜先生指出的:“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 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
二、生活品德教学根本目标
生活品德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或者说帮助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 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学会生活, 遵守规则”是第一层次内容, 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并遵守它, 做一个守规则的公民;“热爱生活, 珍视生命”是第二层次内容, 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 使学生学会感恩, 敬畏生命,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创造生活, 分享快乐”是教学最高层次内容, 其目的就是充分体现品德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践履做事做人的准则,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会创造, 分享人类文明成果。
三、生活品德教学实践策略
1.提炼生活事例, 激情导入
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教学, 教学活动应当延伸于课前和课后。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前作业, 让学生在课前实践活动中充分接触生活, 在已知生活和未知教材之间架设桥梁。在课始阶段帮助学生提炼生活事例, 激发学习兴趣, 激情导入, 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例如, 教学“我是参与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中一个主题) 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重温活动, 激发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回忆学校、年段、班级开展的活动, 让学生展示参加活动的成果, 归纳提炼典型活动, 谈话揭示活动主题 (板书我是参与者) 。在上述活动设计中, “回忆活动”是主角, “集中展示”是典型例子, 激发“探求新知的学习期待”是目的。因为一切都是缘于学生鲜活的生活, 学习兴趣被点燃, 为有效教学做了有效铺垫。
2.聚焦活动体验, 丰富认知
活动是品德课程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例如, 在教学“我是参与者”中我设计了“参与活动, 体验自豪情感”的活动:设计图书阅览室、午间自主读书、出班级黑板报等场景让学生分组参与体验;学生分别谈体验的感受与收获。
3.指导生活实践, 提升品位
在生活中践行做事、做人的道理, 形成良好的品德, 使学生的社会性得到发展, 提升生活品位是教与学的归宿, 而这需要将教学空间从课内扩展至课外。例如, 在“我是参与者”教学的课尾设计了“小鬼当家, 展现自我能力”活动:过渡;学生猜疑惑;师说缘由;学生讨论管理岗位 (有教师值日助理、小交警、花圃管理员等等) ;学生讨论竞聘岗位方法;自主选岗;抓阄来决定演说者;学生演说;学生给演说者提建议;师小结。实践体验将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课堂引向课外, 让学生将所获得的认知、思想在生活中加以践行, 在尝试生活中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品德形成论文 篇2
研究品德形成的滞后性,不只是为了使教育者在理性高度上承认滞后的必然性,更不是为德育工作中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寻找理论根据,而是把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合理地缩短品德形成的“滞后期”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形成的“滞后期”的长短,是一个弹性很大的量。首先表现在不同个体形成同一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其次还表现在同一个体形成不同品德的过程长短不同。
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形成原因 篇3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中小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教育往往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因是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学生如果任其发展,很容易在不良的诱因下走上歧途,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虽然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学生人数不多,但其活动的能量很大,不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既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又会给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不安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形成原因对于做好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矫正工作尤为重要。
一、不良品德及行为的涵义
所谓不良品德是指中小学生那些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吻合,甚至相违背的品德行为。尽管品德不良学生只是极少数,但教师仍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品德缺陷,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谓不良行為也就是“问题行为”,是指举止行为有偏差的行为,之所以用问题行为这种说法,原因有三:一是不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三是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中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产生问题行为。其中有的属于智育方面,如学习困难导致烦恼情绪滋长,发生厌学的行为;有的属于生理方面,如生理成熟过程中青春期情绪波动,异性交往行为等;有的属于思想道德方面,如道德自控能力薄弱而引起的破坏性行为。问题行为并不限于那些品德有缺陷的学生,还有其它学生,包括“优等生”也会产生问题行为,因此问题行为是个更为广泛的概念,问题行为的矫正也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二、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归因分析
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自发的影响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自觉影响和主导作用。因此中小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产生与这三者是分不开的。
(一)、社会原因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际间交往日趋增多,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同时,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颓废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袭着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和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年学生,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利用广播、书籍、报刊、录音、录像等各种渠道毒害青年学生,再则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这些都对中小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如:攀比心理、拉帮结伙称“老大”,大肆挥霍父母血汗钱等等。
(二)、学校原因
现如今,中小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思想不端正,德育工作比较薄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情况,没有认识到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特别有一些教师,没有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冷嘲热讽就是体罚,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学生,造成对立面。还有的教师热教书冷育人,视成绩好、听话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对于暂时调皮、不能给学校和老师“争光”者冷落一旁,这从心里上挫伤了部分学生上进的积极性。为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1月18日发出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表明我国在21世纪不仅要成为经济上、科技上强国,而且要成为道德上的强国、精神文明的强国。这个责任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三)、家庭原因
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有些下岗的父母经常满腹牢骚,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未来没有进取精神。这对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分辩是非能力的学生来说,影响是极坏的。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孩子提出一些超越孩子思想水平、智力水平、心理能力的过高要求,产生了身体压垮了、厌学、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的后果。甚至达到离家出走的后果。现在离婚率比上一世纪要多得很,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厌恶家庭、憎恨父母、失学、离家出走、浪迹社会等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像一些专制家庭、违法家庭、放任自流家庭其影响都是恶劣的,因此家庭对学生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有了解并掌握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形成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不良品德及行为的矫正。
参考书目: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罗正华《教育学》…………中央广播点射大学出版社
体验——品德形成的源泉 篇4
关键词:体验,情绪,实践活动,目标激励
体验是由学生主体置身于实际生活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形成良好品德。
一、重视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浓厚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
1.画面再现。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具体、实在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如能用电教教材展示逼真如实的道德情景、道德现象,就会有利于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形激情、以形感人、以形明理,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产生联想,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先让学生看了一则录像,学生看着画面,入情入境,深受感染。接着,这位老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设计一则宣传环境保护的广告语。学生思维的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请记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这样,学生就在画面的感染下,在广告语的设计中接受了教育,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了思想境界。
2.实物演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如能紧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接触实物,进行小演示、小操作等,就会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及进一步深化。
如在教学《团结果》一课时,我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折筷子。我先拿出十根筷子让他一根一根地折,他很快就把十根筷子折断了。我又拿出十根捆在一起的筷子让他折,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筷子折断。这时,我就问班上的同学:为什么同样的十根筷子,一根一根折一下子就折断了,十根筷子捆在一起就折不断了呢?通过这样的实物演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做到了眼有所观,心有所感,很形象,很深刻地领会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生活显示。
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真实地显示出来,用以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如在教学《勤俭节约是美德》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便在课前用摄像机拍摄下了一些同学浪费粮食的情况,课上,老师又将录像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观看完录像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些食品,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粮食,再由食品工人辛辛苦苦加工而成的。如果我们不节约,就对不起他们的辛勤劳动。”还有的说:“勤俭节约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可是大家都把它丢到脑后了,这是多么不应该啊!”……这样,在情感的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中,学生明白了道理,加深了对勤俭节约重要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重视与生活经验链接,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教师应以有效的方法把文中内容与生活画面结合起来,带学生走出文中画面,走进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将书面内容情理化作对生活的真切感悟。为此,在品德教学中,对品德内涵比较深刻的内容,可以捕捉品德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顺利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思想道德情景中去。
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经验的链接中唤起了心灵深处的生命体验,理解了“劳动不分贵贱”的真正含义。
三、注重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纽带。为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在课内外生活中的情感实践体验。
“课标”认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这一理念阐明了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构建一种面对儿童生活的,并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使学生品德的形成。
如一位教师在教《我的劳动感受》这课时,就将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捡垃圾,到花房旁的荒地上拔草。
假如不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能有如此深刻、真切的内心感受吗?这种真实的感受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只有亲身体验方可获得。
品德形成论文 篇5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该报告其中提出了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而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四个学会”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指明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下面就分别谈谈“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就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求知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勤奋向上、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凡学业有成的人在学习上都能自觉认真、刻苦钻研和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我们注意到,有的孩子出身于贫寒家庭,既无家学渊源,又无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却学业有成;有的孩子出生于富裕家庭,又是择校又是请家教,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很优越,但学业平平,难成大器。究其原因,两者在求知目的、求知精神、求知方法差异使然。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学会求知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学会做事是生活的需要,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锻炼的事情。《小学生守则》规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要求学生从小养成做事的习惯。四体不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人侍候,不会侍候人,这样的人于自己、家庭、社会都不利。由于家庭的娇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现象日益严重。他们不爱做事,不会做事,甚至厌恶做事。他们不仅公益劳动很少参加,连日常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也懒得动。而我们的一些家长自己累死累活,大包大揽,就是不让孩子做事,生怕孩子累着,生怕孩子在劳动中出意外。孩子上了中学,生活还不能自理,甚至有的上了大学,父母还要请保姆为孩子料理生活。
“小事不做何以做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很难想象,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能为国家多做贡献?能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会做事,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健康发展、成才的基本要素之一。学会做事,对于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培养热爱劳动,摒弃好逸恶劳思想,逐步提高生存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尊重人,与人平等友好相处,具有兼容的气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据了解,有不少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常处于中心位置,连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父母都要听他的。在父母的娇惯下,养成了娇气、骄气和霸气。在集体活动中,独生子女往往居高临下指挥别人,就像在家里指使家里人一样。一旦事不随意,耍脾气泄私愤;在礼貌待人、关心别人方面的表现也不怎么样,他们的霸气往往使自己处于不合群的孤立地位。
学会共处是社会的要求,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共处,一是不要娇惯孩子,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不要一味迁就孩子。要教育孩子懂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的道理。二是不要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多让孩子接触各类活动,如参加夏令营、联谊会、演讲会、庆祝会、读书活动、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增强友谊,体验团队精神,缩短自己和集体的“磨合期”。
学会做人是学会做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学业、事业成功的保证。
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人往往出问题。2000年7月12日,辽宁xx中学女生杨某(笔者不忍心提到她的真实名字),自测高考成绩不理想,没等实际成绩公布,就上吊自杀了。其实,她的考分已超过省重点大学分数线近30分,这样的成绩可以考上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一类本科院校。人们在震惊惋惜之余,纷纷感叹:心里素质教育是何等重要啊!
学会做人不仅要教育孩子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还要教育孩子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善待挫折,铸造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尤其是提高心理协调能力,避免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经不起考验而采取极端的做法。
教育专家指出,教子成才,必先教子成人。忽略了教子成人的重要性,那是很危险的,至少说是不明智的。一些家长不惜花大本钱为孩子择校,请家教,报名参加各种艺术班,甚至运用经济激励机制,考上多少分就给多少钱等等。至于孩子内心有什么感受,心理有多少压力,家长了解的并不多。有经验的家长,既重视子女的智育,又重视子女的德育,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使子女有较好的心理协调能力。
学会做人的教育需要有较好的方法方式。一些孩子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是稚嫩的,脆弱的。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上屋抽梯,只能上去,不能下来的做法万万使不得。要允许孩子的学业成绩上下浮动。孩子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他们内心也是很难受的。这时,家长要安慰开导孩子,使孩子尽快摆脱困惑和忧伤,千万别埋怨指责孩子,以免增加压力而产生负面影响。要知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创造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同样重要。心理健康,才能面对各种挑战,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品德形成论文 篇6
关键词 品德 多样性活动 情境
法国启蒙家、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一书中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的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简直是愚蠢的事情。”卢梭坚持把儿童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新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课程的总目标为我们的教学找准了定位,让我们从原来的课程概念中解放出来。新课标告诉我们,品德教育应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渗透在儿童日常的、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一个价值取向。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崭新的面貌问世,其特点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这门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为此,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同时教材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发展、创造的大舞台,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应该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好新教材,让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与学生亲近起来,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而应充当多重角色,做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做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在课堂上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开展生动活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从而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深化其道德认识,指导其道德行为?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表演和各种竞赛等感性的活动,能使儿童的肢体以及各种感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为了让刚入学的小朋友消除恐惧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在新集体中生活得快乐、有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课堂中,教师可设计“师生自我介绍”“找朋友”“网小鱼”“请你记住我”等活动,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活动中互相了解,从而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
二、努力创设活动情境,激励学生乐于参与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教师要注意选择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材料和情境,努力创设富有情趣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激励学生乐于参与观察、思考、讨论,以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秋游回味》一课中,开展“认识种子”这一主题活动时,如果教师直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种子让学生认记,学生肯定兴趣索然,不爱参与活动。然而如果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展示并介绍各自收集到的种子,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从观察和交流中,你都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对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到不同种子的气味及作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现,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开展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教学《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时,学生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只能通过眼睛看到,而没有真切地体验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两个换位体验性活动,从而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真切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从而发自肺腑地对残疾人献上自己的爱。
四、重视自我展示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突出其个性,张扬其个性。
教学《我是家中小成员》一课,开展“我爱做家务劳动”这一主题活动时,可通过“家务劳动展示会”来了解儿童做家务的情况,还可以设计“露一手”活动,让学生现场做一做或讲一讲自己拿手的家务活,使课堂成为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師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多样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习国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篇7
一、学习国学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国学博大精深, 其核心和主体则是儒家文化。儒家道德思想精粹与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儒家道德以“礼义”为基本核心, 提倡“乐道安仁”、“自省自克”, 注重“修心养性”的个人修为, 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 是传统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规范、“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的人格追求、“见善, 修然, 必以自存也, 见不善, 愀然, 必以自省也”的善恶观、“温、良、恭、俭、让”的行为风范、“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胸怀、“是故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的诚信要求、“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和谐目标、“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处世思想、“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等, 不仅涵有崇高的义理, 而且具有切身实用的为人处世的各种方法和道理, 这些对于学生的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道德信念、健全人格的培养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给养作用。从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的要求来看, 它们与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 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国学是最好的品德教育的蓝本
1. 诵读国学经典是人格教育的起点。
按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育工作者可以选定不同的国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比如, 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博士播送经典诵读、经典故事、经典韵文, 让孩子们耳边常响古人的谆谆教诲, 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大餐。
2.诵读国学经典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积极向上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故事、经典智慧的格言反复聆听, 就可能扎根在学生心里, 引发思想, 进而变成理念。把读经与导行完美结合, 把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的人文资源与现代德育内容融汇一体, 必将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必将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
三、以国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应注意的问题
1.学习国学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我们对低年级学生的国学启蒙教育重在营造一种崇尚传统文化的气氛, 可以通过大量的诵读使学生从小对国学留有深刻印象。对于高年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则应注重通过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 使之达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
2. 学习国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的最重要推动力。兴趣能让学生由被动的、任务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 应首先考虑如何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国学中来。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以具有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以具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3. 要重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整合。
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必须考虑到学生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接受与向往, 进而注意国学与时代精神的整合, 提炼国学中的精华内容, 与时代的优秀思想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并适当采用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手段和形式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 从而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的精神食粮。
浅谈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篇8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的形成中, 最先培养的应是对德育的认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促进, 当你看到不文明行为时, 自然而然地加以抵制, 所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知识。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们可以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传媒上看到关于德育的广告。在看的过程中, 我们就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所以德育的前提是对德育的认知。在认知后, 便是情感。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愿望, 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人, 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认知之后可以主动地按照社会行为规范, 敢于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有敢于指出不文明行为的勇气。情感之后便是意志, 当我们都知道了德育的内容, 并且认同德育的行为准则, 自己也愿意按照德育的内容进行实践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意志。意志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意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反复复的过程。比如, 作为学生, 来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相信作为学生都知道这些, 但是在学校里经常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 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是说学生不知道这些, 而是学生的意志力很差,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中上课不认真的表现有:思想开小差、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学校里经常发生打架事件, 就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形成就是德育的行为, 德育的行为就是将我们认知的德育内容用外显的形式付诸实践的过程。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所以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训练。
2. 发展智力,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智力的发展也是德育的一部分。学生智力的养成对于以后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知识的学习效果成正比。智力高的学生, 学习能力更强, 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高, 其思维也更加敏捷, 更易于发挥创新能力。反之, 低智力的学生, 其学习能力更弱, 知识掌握的速度也更慢, 思维能力弱, 创新能力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 多启发诱导, 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体力, 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体力锻炼。学习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体育活动, 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应该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 比如晨跑。每天早晨跑步一小时, 使学生养成热爱跑步的习惯, 又能够强健体魄。还可以组织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又可以强健体魄。开设体育课, 多教授学生增进体质的知识。在营养教学方面, 教师可以多普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让学生合理饮食、均衡发展。
4. 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良好的审美情趣, 要求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 要有一颗爱美的心。善于感受美好事物, 在美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价值。好的审美情趣表现为热爱世间美好的事物, 比如, 爱惜路边的花花草草、不践踏草坪、爱惜小动物、不打骂小动物。对于公共场合的物品, 不随意损坏, 爱护公共卫生。我们看到或听到感人的事迹时, 应该能感到鼓舞, 应该要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德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德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德育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反复复的过程, 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 将知识的传授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应该将内隐的认知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践。将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有机结合, 使学生们形成强健体魄,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贤哲.探析高中政治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J].南北桥, 2015, (9) .
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篇9
一、互联网对农村青少年成长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一) 互联网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方便性, 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特别是对于相对边远闭塞的农村, 大大拓展农村青少年的认知事物的途径, 使青少年学生开阔视野, 自学知识。青少年在网络中身处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倍感自由轻松, 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中涉及知识面较广, 有些知识是课堂上无法传授的, 能帮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拓展知识。如:学生在地理课上接触到祖国的山水风物, 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搜索全国各地, 乃至全世界的名胜古迹, 使课堂内的知识得以延伸, 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还有在语文课内学习中, 学生了解到了一些名作片断, 业务时间可以让学生利用网上图书馆, 阅览群书, 可以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拓宽知识面, 进一步了解名家名著。
(二) 互联网满足了农村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促进了农村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网上聊天, 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子女关注度不高, 和学生交流得少。还有的学生家长长年外出打工, 甚至还有许多单亲家庭, 所以造成许多空巢或半空巢的学生, 形成一些问题学生。近年来, 学生自闭孤僻的越来越多, 这些学生从来不愿与周边的人交流。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 学生通过QQ聊天、MSN、微信等方式, 寻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找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相对宽松的环境, 青少年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充分展现自我, 表现自己。教师和心理专家等, 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 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心理咨询等。网络使青少年的个性特质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 有助于农村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二、互联网对农村青少年的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当今互联网早已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不可避免地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混杂其中。而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 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很容易受骗上当,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难免会迷失自我。
(一) 网络对农村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潜在威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而网上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意识, 有时会与中国传统观念形成冲突, 初中生价值观容易产生动摇, 不知道如何判断是非。比如:现在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盲目信奉拜金主义、打架斗殴、搞恶作剧、抽烟喝酒、穿奇装异服、顶撞教师, 不服从管教、“早恋”现象严重、耐挫能力差, 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等等, 其害人不浅。
(二) 网络使农村青少年沉迷虚拟环境, 远离现实社会
初中生自制力差, 最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尤其是那些形象逼真的血腥暴力游戏, 使青少年整天对着冷冰冰的电脑, 与外界隔离, 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淡漠, 甚至不信任感, 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健康问题, 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
(三)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网络具有全球性、互动性, 信息资料使用方便, 而许多以吸引顾客或盈利为目的网站, 不顾青少年健康, 往往在主页上张贴不良图片、“垃圾”信息等, 诱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思想不成熟, 一旦接触这些内容, 会荒废学业, 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总之, 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有利也有弊。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呼吁全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 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还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网络道德和责任教育,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约束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 遵守网络道德, 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学校要协同家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网络”, 充分发挥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的积极作用。
摘要: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有利也有弊。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呼吁全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 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协同家庭、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网络”, 充分发挥网络对农村初中生品德的积极作用。
品德形成论文 篇10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不重视德育的, 只不过在不同时期, 德育的内容和要求不同罢了。目前的课程改革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努力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环节。而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 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诉诸情感是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 还要动之以情。有的学生对课文中先进人物的模范行动, 说得头头是道, 但并没有在内心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没有激发起道德情感, 对道德标准、道德要求没有产生内心的体验。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在语文教学中, 不是我们讲授了思想内容, 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 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 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 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笔者分别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来谈:
一、写字教学
写字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师均投入大量精力抓学生的写字指导和训练。在写字教学中, 不仅要强调写字和技巧, 更要强调写字教学的另一方面, 即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康精神面貌。我们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给学生介绍甲骨文, 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一种气氛中给学生讲解笔画、方法, 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也是对学生进行一次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事实上, 从学生练字时的表现便可看出他是否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字, 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做事持之以恒的品质, 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慢慢培养学生的意志。总之, 语文教学中, 在教学生写得一手好字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由认知、理解、评论、赏析四个过程组成。长期以来, 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 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 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要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 “情者文之经”, 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背影》的父子情, 《藤野先生》的师生情,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的“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效国之情等。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
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 我却总不大喜欢。”全文正是由“总不大喜欢”展开, 为什么总不大喜欢?因为我小时候被蜜蜂蜇了。为什么后来发生了兴趣?因为喝了荔枝蜜, “觉得生活都是甜的”。为何后来发出赞叹, 甚至梦见自己变成蜜蜂?因为被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进而又联想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表明自己也情愿做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从而让学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勇于奉献。
中学生学习、诵读一些优秀诗篇, 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 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 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写作教学
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 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有情感内容的题材, 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如在命题作文中, 《温暖》、《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等题目, 在材料的选取上规定了情感的参与, 要求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论处于哪一级水平上, 都将有话可写;绝大多数学生的情感体验受正确的道德认识制约, 即使不能自觉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 也不会完全偏离社会道德价值总趋向。而学生情感体验中出现的偏差, 在审题指导与作文讲评过程中, 可以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纠正, 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培养、丰富和发展。
震撼全国的“爱心大使”丛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 到被死神眷顾之前,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没有丝毫保留, 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 用歌声点亮希望, 今天, 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 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教师可以借生活中的真实题材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 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的随笔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如今的学生情感冷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诉说自己寂寞、没有朋友 (也不会交朋友) 的学生越来越多。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 与学生广交朋友, 多开展笔墨谈心活动 (日记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 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既能沟通师生情感, 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坚持写日记的过程中能培养其求真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四、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不单是语文课程的事,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 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 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如成立小剧社搞课本剧表演, 参加国家纪念日或宣传周、宣传月教育活动, 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 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 当校园广播员、小记者在校园采访, 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等。这些“走出去”的实践活动,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 去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规则、布置安排工作, 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 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 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 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之中。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摘要:在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下,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 也就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养成自由精神、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
[3]黄良.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品德形成论文 篇11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机制是经过“他律——自律——自由”三个阶段的互相渗透。这也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不断认同社会(学校)道德原则与规范,并具体化和个性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机制可以用下图表示:
如图所示,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大学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所认识的某些社会、校园道德信息、道德要求、道德行为的真假、善恶、美丑提出一定的看法,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无条件地服从某种社会、校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他人的命令、要求,即当他尚未深刻了解某一规范、准则、命令、要求时,就予以遵守、执行,具有明显的他律性;其次,在认识、情感、意志上能独立地接受他人或集体所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表现出自律的特点,并逐步发展到以自己的名义从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出发,有效地给自己规定道德义务,要求履行这些义务,并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当认为自己尽到了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就会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遭到良心的谴责。最后,经过不断地自律与他律的作用,大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即自由。只有达到道德行为这一层次,才能称为自由。因为,这时的行为,是在自己的理性认识基础上,经过自己道德认识认同、道德情感肯定,不再需要意志去抉择自然而然的行为。它不再是偶然、无道德认识的他律行为,而是自觉遵循道德律,有着主体深刻的道德理性思考的行为。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情、意、行在这一机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1)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对某一种社会或校园的道德刺激是认知还是不认知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的,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评价道德信息,如果能满足自己的道德需求,则予以接受,选择这些道德信息为认知对象,如不能满足,则放弃。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认知结构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影响因素。
(2)道德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催化剂。大学生接受新的观念过程中,当这些观念与他们已有的道德认识一致时,他们会产生肯定、正面的道德情感,个体愿意接受并同化这些道德观念。反之,当这些观念与他们已有的道德认识不一致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内心体验痛苦的道德情感,为了达到内心的平衡,减少痛苦的情感,他们会建立新的道德认知平衡,从而产生肯定性的道德情感。因此,道德情感起着对思想品德形成的催化作用。
(3)道德意志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强化力量。大学生心理产生肯定性的道德情感,满足了他们的道德需求,内心会推动和激励自己为达到预定道德目的而行动。否则,则表现为制止或放弃与预定道德目的相矛盾的道德行动。这正是道德意志的调节功能。道德意志是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如在大学生在道德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做事原则性以及面对学习困难时的勇敢、坚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都是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反映。
(4)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道德行为是大学生个体头脑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物质力量的关键,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大学生思想品德是社会、校园的道德转化为学生们个人道德品质,个人道德品质又通过个人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出来,实现外化的过程。因此,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也是大学生主观的道德心理在客观中得以反映的途径。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更为开放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
1.可塑性增强
大学生处于是人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思考、求上进,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对自己充满热情,同时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人脑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学生道德及其建设的可塑性。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信息不断涌现,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模仿性,增强了他们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习得性明显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通过外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得而成。新时期的环境与以往环境相比主要在于其状态的开放性、文化的多元性,思想、行为也多样化。生活在当代的大学生,比以前任何的历史时期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思想、行为学习条件与便利。他们的思想品德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渗透性教育效果大
由于环境的发展、媒体的发展、学生主体性与能性动的增强,他们不再象以往那样满足于单方面灌输的接受思想教育方法,甚至对单一简单的思想教育方法出现逆反、对抗的心理。因此,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理念,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格、作风、品行就这样或者那样地影响给学生。可以把思想品德的教育隐于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的“无言之教”,做到隐而不露就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4.体现群体性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空前活跃,他们对同样的问题会产生同样的观点,加上年龄相仿,心理相似感强,很乐意于大家走到一起。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培养中的某一个问题,他们容易会有同样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这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注意到的。所以,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必须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途径
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机制,结合知、情、意、行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应当从多方入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殊途同归。
1.尊重学生在思想品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机制的“他律——自律——自由”中,道德规范由外在的他律转为自己的行为,关键在于主体的接受与内化。因此,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在思想品德建设作用十分突出。
在目前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尽管这些方法都有合理的地方,但也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这种思想品德教育实质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行为表现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主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保证能在价值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理智的思考与合理的行为。
2.以校园文化激发道德情感
道德情境对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道德情境作为介质,对道德内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应从优化德育环境,建构德育情境入手,充分利用形象、可感的生活情境及受教育者思想意境使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产生共鸣。
与大学生最密切相关的道德情境应是校园。因此,创建良好的道德情境应从校园文化入手。优良的校风、学风能激励大学生自觉的爱祖国、讲奉献、重道德的高尚情操和严谨、求实、勤奋的治学态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群体主导价值观,它集中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学风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坚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本着积极扶持、稳妥发展的原则,组建各种协会、社团等组织,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管理。要鼓励和创造条件,开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使其成为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创造力、扩大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成为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焕发青春和热情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分辨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防止他们生吞活剥的去接受某种文化。必须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向高层次发展。要通过校园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节、科技节、文化周等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高雅的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反对和抵制庸俗、低下、粗俗和颓废的文化占据校园文化阵地。
3.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方法
要克服传统品德教育的弊端,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德育方法,尊重学生个性,调动能动性、参与性,体现平等性、渗透性。例如,可以采用情境讨论法。情境讨论法是一种与灌输法针锋相对的德育方法。灌输法是造成德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向学生灌输既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影响德育效果。从长期的德育实践来看,启发式、渗透式更顺乎自然,也更能取得系统全面的成效。情境讨论法就是这样一种启发式、渗透式的德育方法。这种方法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向大学生呈现各种具体的道德情境,尤其是道德冲突情境(根据个体道德的发生学原理,道德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选择愿望,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通过设置生动具体的行为情境,使学生参与讨论,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做出理性选择,并解释自己的选择理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暗示、鼓励、询问、设难等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回答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情境讨论法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
4.通过社会实践提高思想品德水平
学校的教育只是成才的基础,人才的成长最重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只有通过实践,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收到实效,实践是检验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
要努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从而发挥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功能。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不回避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现实问题,使他们在比较中提高鉴别能力;要敏锐捕捉参与社会实践后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进而使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积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走到生产、科研和生活的第一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帮助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创新精神,使大学生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历史和现实,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品德形成论文 篇12
一、提出明确的行为习惯要求,强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作为《品德与社会》课老师,我就利用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共同讨论制定行为习惯公约:(1)勤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好头发、服装、红领巾,系好鞋子带,保持好个人卫生。(2)整理规范好书包物品摆放,带齐学习用品。(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4)爱护校园环境,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主动参加艺术、科技培训和创新活动,不迷恋网游、电视。(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8)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阅读,做事不拖拉。(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10)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休息不追逐,教学楼内不喧哗,轻声漫步过走廊。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行为习惯公约,以及应当怎样遵守这个公约,还要全班学生注重亲自检查,相互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充分利用教材,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教材编排的宗旨就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二单元《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讨论假如我们遇到有人溺水了、有人触电了、煤气中毒了、发生火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了解应对险情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报警电话110、火灾电话119、急救电话120、交通事故122等拨打时应该怎么说,从小掌握应对险情的办法,正确处理危险发生后的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求助他人,避免自己和他人爱到伤害,从而形成遇事不惊,冷静应对紧急情况的良好习惯。
三、认真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实验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在每一堂课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三单元《我国的国宝》时,从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布达拉宫、平遥古城、万里长城、兵马佣到身边的大足石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带领孩子们领略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东方文化,让孩子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不需要走出教室,就利用教材的插图,利用多媒体就把这些美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审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让观察和审美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
四、利用《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处事做人
【品德形成论文】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05-09
品德形成于生活05-23
气孔形成论文06-02
历史形成论文07-29
形成要素论文10-05
形成文化论文10-26
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05-12
幼儿音乐教育的形成论文09-15
坡屋面渗漏形成原因分析论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