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业品德论文

2024-09-24

新闻职业品德论文(精选3篇)

新闻职业品德论文 篇1

摘要:近年来, 新闻记者道德失范的事件频发, 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业内人士的深切担忧。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公共利益的捍卫者, 其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品德。文章从品德结构理论出发, 结合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行为, 对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职业品德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品德结构,新闻职业品德,白修德

1品德结构理论与新闻职业品德

1.1品德的结构及关系

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要素构成。道德认知是指有关道德的科学知识、个人经验和理论, 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也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是指引发道德行为的感情、动机和动力。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 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 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道德意志则是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的全部心理过程。道德意志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做出伦理行为决定, 二是克服各种困难, 执行伦理行为决定。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共同构成了品德结构这样一个整体, 三者之间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每一个要素都对人们品德的形成和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品德与新闻职业品德

职业道德是道德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道德内化之后是品德, 所以职业道德内化后成为职业品德, 新闻职业道德内化后为新闻职业品德。

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部分。因此, 新闻职业品德相应包括新闻职业道德认知、新闻职业道德情感和新闻职业道德意志三个部分。这三者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于记者的职业品德塑造, 影响记者的职业道德行为。

2职业品德结构与职业道德行为的关系—— 以《1942》中白修德形象为例

行为是品德的反映, 因此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行为也就反映了他的职业品德。在影片《1942》中,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克服重重困难, 深入河南灾区报道饥荒, 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毫不退缩, 最终发出了震惊世界的报道。白修德在采访过程中的种种行为, 展现了他作为一名记者所具有的高尚的职业品德。依据品德结构理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他的行为。

2.1白修德的职业道德认知

作为记者, 白修德在听说灾情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探求真相, 由于从官方那里得不到回应, 甚至受到各种阻挠, 白修德决定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 这种对于追寻真相、报道真相的执着追求和不顾一切, 是记者的责任和良知, 也正是白修德职业道德认知的体现。

2.2白修德的职业道德情感

深入河南灾区之后, 白修德亲眼见证了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和饥荒的惨烈。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饥饿的孩子, 对着无情轰炸的日本战机开枪怒吼。这种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恨, 体现了白修德的职业道德情感。此外, 在得知灾情真相后, 白修德对政府不作为展开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 这种愤怒和痛心同样也体现了他的职业道德情感。

2.3白修德的职业道德意志

白修德在整个报道行为中都展现出了一种坚定的职业道德意志, 困难没有将他击退, 死亡也不能将他吓倒。不论是最初义无反顾的决定来到河南探寻饥荒真相, 还是后期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继续报道下去的坚守, 都是对职业道德意志的完美诠释。 也正是这份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支撑着他完成了对于河南饥荒的报道。

3如何运用品德结构理论提升记者的新闻职业品德

从对白修德行为的分析中, 不难看出优秀的职业品德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有多么的不可或缺, 尤其在新闻界记者道德失范问题频发的当下。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终极使命是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于公共利益、维护人类福祉, 因此, 职业品德的塑造和提升至关重要。关于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职业品德, 从品德结构理论的角度来分析,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3.1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品德行为的起点。因此, 作为记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楚明确的道德认知,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专业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既包括新闻敏感、新闻价值判断、采写编评等操作层面上的要求, 还包括对于新闻精神的正确认识。要时刻秉持客观公正的报道立场, 坚守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和担当。

3.2培养积极的新闻职业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密切相关, 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 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 也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媒体和记者作为社会舆论的“传声筒”和“放大器”, 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舆论的走向, 引发民众的情感偏向, 继而影响社会道德建设。因此, 记者必须培养积极的新闻职业道德情感, 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报喜不报忧。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和捍卫者, 记者必须时刻保持对社会的关注。“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既要勇于揭露社会不公、批评社会乱象, 还要对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给予关怀。

3.3锻造坚定的新闻职业道德意志

磨练道德意志, 是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品质的关键之一。对于记者来说, 锻造坚定的新闻职业道德意志更是至关重要。记者的工作往往是非常辛苦的, 强度高、压力大, 还会面临各种困难。这时就需要记者拿出果断抉择的魄力和克服一切困难、障碍, 咬牙坚持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此外, 记者还要坚定立场, 拒绝金钱诱惑, 加强道德自律, 杜绝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的发生。决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 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终极使命。

新闻职业品德论文 篇2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模式, 坚持每节课用4到5分钟进行新闻播报。具体做法:鼓励学生搜集与这节课相关的资料, 并在课堂上展现, 以宽松化、民主化教学,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 无论是新闻播报, 还是学生材料的应用, 都要在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中进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失败的心理,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平台。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这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为保保证证顺顺利高效地完成这个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信任学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在资料搜集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准备。教师只是充当参观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热情很高, 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闻播报或展示材料, 他们都要提前做许多工作。 为了提高新闻选材、播报的质量, 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 集小组的智慧共同出谋划策。所以, 从搜集新闻资料、整理新闻稿再到设计播报形式, 总有一帮“军师”在出谋划策。事实证明, 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与创新播报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升。新闻播报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事件, 有人物, 有现象;播报形式更是个性化, 有读稿的, 有用课件展示的, 有播放视频的……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但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 并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鼓励学生

由于性格不同, 一些学生非常喜欢展示自我, 争着、抢着要进行新闻播报, 而有的学生却恰恰相反, 合作完成新闻制作后, 却不敢上台播报。新闻播报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部分学生在参与资料搜集、整理以及播报编排方面都尽心尽力, 但是在新闻播报的环节却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参加。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对这部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多鼓励他们参与班级活动等。例如, 在课堂上, 尽量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在作业本上经常送给他们几句鼓励性的话语, 课后经常找他们谈话, 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是“启动机”, 是学生进步的 “加速器”。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 学生会逐步建立起自信。通过新闻播报的活动, 许多腼腆、内向的学生不再害怕走上讲台, 在同学老师的共同鼓励下, 增强自信心, 克服了自卑心理。

三、善于发现

善于发现就是要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且及时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外表、习惯、兴趣都是不同的, 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 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独特不一样的,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不仅是独特的,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学生在搜集整理新闻材料的过程中,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在播报新闻、展示材料的过程中, 都会闪现出自身的优点。作为教师, 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及时予以表扬。所以说, 学生播报、演示结束后, 教师不能置之不理, 要及时作出反应, 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 可以是师评, 或者学生互评。新闻材料的选择、组织、设问, 及播报形式、站姿、表情等都可以成为评价内容。通过评价、表扬, 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并帮助他们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继续努力。

如讲授到《大自然之美》这堂课时, 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魅力无穷的大自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回家搜集有关美丽大自然的资料, 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都非常积极, 准备了大量资料, 有图片、诗句等等, 最大的亮点就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只见一幅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高山流水的美景出现在屏幕上, 并配上了学生的解说, 使得教学目标在学生亲身体验和分享中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这种别出心裁, 让人眼前一亮,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美, 并把这种美渗透给其他学生。

四、善于动脑

在新闻播报的课堂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善于动脑, 不断开辟教学新路径。通过不断的摸索探究, 新闻播报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一开始是单纯的播报新闻, 即要求学生每日收看新闻, 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或几条新闻, 利用课前4到5 分钟, 为大家进行播报。简单的时事新闻播报, 难免会出现形式主义, 学生对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兴趣也不是特别浓厚。

之后, 要求学生在新闻播报结束后, 进行新闻短评, 结果多数学生都是泛泛而谈。为了更好地让新闻播报形式发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于是改变策略, 要求学生播报设疑, 就是在播报新闻后提出几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这样把播报的内容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在增加播报难度的同时, 引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学习, 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 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向时事热点问题的延伸。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不管是课下准备还是课上发言, 他们都争先恐后。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 将新闻播报活动应用到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中, 就需要信任每一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在思想品德这个大课堂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示自己的水平。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实现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 实现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摘要:思想品德课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认知政治知识,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课程, 在学生教育体系中, 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将新闻播报活动运用到思想品德课中, 对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信任学生, 鼓励学生, 善于发现, 善于动脑。

新闻职业品德论文 篇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基础的教育。

1、作为家长必须先注重自身的道

德修养, 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

2、家长不要溺爱、迁就孩子, 这

样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懒散、等消极的性格, 以至于逐渐发展为不良品德。

3、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温馨、

民主的成长环境。如果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就会到外界寻找友情, 这会使他们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影响而出现道德滑坡。

4、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 不要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另外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二、加强国家管理, 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1、地方政府应组织一些部门对婚

后育前父母进行强制培训, 重点指导他们除了注重自身修养外, 还要知道以后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 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2、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和腐朽思想要严加惩治, 优化大的社会环境。

3、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学校教育, 净化学生心灵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不同, 它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性的。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加强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之所以品德不良的学生很多, 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树立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 摒弃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行。

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当中盲目攀比的现象越来越多,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合理而科学的消费, 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使消费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例合理化。鼓励学生要在学习上竞争, 使他们明白作为学生奢侈浪费是丑, 勤俭朴素才是美。

3、提高学生自我矫正的能力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而且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想要改掉学生的不良品德, 光靠外界力量是不行的, 还得重点靠那些品德不良的学生自己, 所以还得教他们一些自我矫正的方法。

(1)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学生不良品德的产生, 往往与他们认知能力有关。例如, 认为赌博只是玩玩, 偷窃只是小偷小摸, 何必大惊小怪呢?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不但促使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 而且似乎为不良行为的存在找到了理由或借口, 使得不良行为继续下去, 越陷越深。

因此, 品德不良的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去掉错误的认识, 树立新的正确的认识。

(2) 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 即情绪既可以建立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也可以破坏或中断这种关系, 而其中的关键是个体能否有效而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生品德不良与他们不良情绪是有联系的。

(3) 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 提高自信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学生都有落后的一面, 有的学生缺点多一些, 甚至受过学校处分, 因此, 对他们来说, 首先有一个怎样对待错误、缺点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评价。要勇于承认错误,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任何一个人都难免犯错误, 职专学生在发展时期, 沾上了不良行为, 这点错误不会也不该毁掉他们的一生。所以, 有不良品德的学生要正视自己的错误, 有自责心, 有羞耻心, 严肃地做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之后就是吸取教训, 把错误变成正确的先导。正如苏东坡所说的, 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要清清楚楚地懂得, 错误是一种特别的财富, 它使人领悟, 它意味着磨炼真正的人格, 直到品行高尚。

(4) 确立自己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撒播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为, 撒播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撒播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撒播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撒播一种榜样, 我们能够看到奋斗目标和参照物,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是一面镜子, 一面旗帜。树立先进榜样是学生对不良品德自我矫正的一种重要方法。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品德不良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相对要多得多, 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甚至可能危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学生,不良品德,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性拷问下一篇:中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