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新闻论文

2024-05-14

慈善新闻论文(精选5篇)

慈善新闻论文 篇1

民生新闻慈善化,是指在民生新闻栏目设计、新闻报道、活动策划等环节注入慈善因素,在报道理念中饱含仁爱之心,在报道实践中践行善行之举。

对民生新闻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本文将一切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情怀、民生的态度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生活坏境和生命质量的新闻都纳入探讨范围。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在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谋求差异化竞争的征途中,不少民生新闻栏目都不同程度地打出了“慈善牌”,呈现出一种慈善化现象。

根据汉语词典解释,“慈善”是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而其广为人知的界定为: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强调“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所以,民生新闻慈善化,是指在民生新闻栏目设计、新闻报道、活动策划等环节注入慈善因素,在报道理念中饱含仁爱之心,在报道实践中践行善行之举。

一、民生新闻慈善化现象的表现形式

首先,不少民生新闻节目直接将“仁爱”、“善行”融入栏目定位,推出以“帮助”为主题的民生新闻栏目或版块,实现由“着重关注民生”向“帮助改善民生”转变,由“报道民生”向“服务民生”转变,这就提升了民生新闻的道义规格。这种慈善化理念直接而鲜明地体现在栏目名宗旨中:如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帮助直通车》,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节目核心,以动态帮助、情感故事和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观众互动和点对点帮助为主要特色,力求将义工组织与新闻媒体相结合,将慈善事业与媒体责任相融合。除此之外,还有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石家庄电视台都市生话频道的《小吴帮忙》、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等。同时,还有不少栏目改版设置帮忙类版块,如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今日资讯》设置的《楠楠帮你办》;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都市热线》设置的《周姐帮忙》;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设置的《小李飞到》……凝聚着仁爱与善行内涵的帮助功能,既是这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志性特征,又是它们据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内涵。

其次,新闻报道活动切实体现仁爱之心,践行善行之举。日常报道方面,许多民生新闻节目立足帮百姓办实事,记者常常走街串巷,融入到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之中,要么介入事件,与人为善,调解、化解矛盾;要么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慈善者为困难者排忧解难;要么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或引导民众参与讨论,寻求解决办法……记者不但是记录者、现场解说者,也是帮助、善行的实施主体,在帮助民众妥善解决一个个问题和困难的善行中,彰显仁爱之心。看看《范大姐帮忙》引起轰动的几个系列报道:“范大姐山区助学行”;钱塘江大桥“真情劝下跳江人”;七夕断桥“静芝寻亲”;范大姐“陪你去自首”……异常时期报道方面,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民众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或陷入困境,对媒介的依赖也明显增加。许多民生新闻栏目更是在此时积极策划,显关怀之心,行仁义之举,甚至搭建平台,呼吁民众,直接融入慈善事业,彰显出强烈的慈善化取向。看看《范大姐帮忙》在汶川地震后的报道与策划: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联系浙江省红十字会,栏目成为浙江省红十字会特设的捐赠分点;第二天,推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帮忙解决捐赠热线难打问题,联系浙江网通,为浙江省红十字会提供116114免费电话咨询;帮忙留在浙江的川籍民工早日回家探望,除及时播出通往四川的交通信息外,还特别联系运管等相关部门,接受四川民工报名,免费送他们回家乡……

再次,将“慈善”理念融入民生新闻栏目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慈善化打造品牌。这表现在各种策划中都不同程度地突出“帮”和“善”这两大营销点。如“5·12”汶川地震后,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帮助直通车》便精心策划了“善行2008———帮女郎理县大援建”活动,通过海选的形式选出善心与能力兼备的“善行天使”,并经过系统培训后送往理县进行对口支援,为怀揣慈善梦想的民众提供参与灾区志愿工作的途径。尽管此类营销活动具有选秀性质,但却通过注入娱乐元素,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拓宽了受众广度,更广泛地宣传了“慈善”理念,也有利于形成栏目“慈善”的整体形象。除此之外,这类民生新闻栏目还在包装上凸显“帮助”主题,强化“慈善”品牌形象,所有出镜记者要求统一包装,如《帮助直通车》“帮女郎”版块的出镜记者要穿“帮女郎”的宣传服等;大多都制作与节目主题相吻合,突出“帮”这一主旨的栏目主题歌、flash动画、真人MTV等流行元素……通过统一包装,栏目的特色和风格更突出,同时也最大化地宣传了慈善化的理念。

二、民生新闻慈善化现象的动因

民生新闻出现慈善化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动因,也可以说是遵循电视生存规律的结果。以下进行具体解读。

民生新闻慈善化是符合民众需求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我国实际上是将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这三个本来属于不同时代的东西,聚集和压缩到了21世纪初这同一时空……这种长期非平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使不同群体、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出现弱势群体。以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例,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发生较大疾病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二是在支付住房、子女教育等大宗费用上发生困难;三是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会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1]可见,弱势群体大多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机会,尤其遭遇天灾人祸时,亟需社会救助。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能给弱势群体以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帮忙”,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另外,当前社会分化的速度、强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竞争又导致人际交往的隔阂感、孤独感倍增,加之个人在工作、学习、家庭、爱情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众多压力易使民众心理陷入失衡状态。在此背景下,民众对“仁爱”、“和谐”的憧憬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民生新闻栏目介入民众的烦心事,帮助调解矛盾,进行疏导抚慰,为民众构建了一个心理问题的干预渠道,也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可通过慈善化的民生新闻栏目,感受到一个充满慈善、充满温暖的社会,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心理。

民生新闻慈善化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各个地方、整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成为整个社会的需要。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正是发挥传媒“社会水泥”、“解压阀”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之举。民生新闻的慈善化取向,着眼于帮助改善民生问题,为民众排忧解难,调解矛盾,这就阻碍、降低、甚至消解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同时又可通过善行之举,在全社会传达慈善理念,使人看到更多的光明,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获得更多前行的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心理。另一方面,“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2]传播学里有一个培养涵化功能,认为媒介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有一种塑造和建构作用。因此,具有慈善化取向的民生新闻,在帮助民众、改善民生的一件件实事中,在为民众排忧解难中传递着慈善理念,培育着慈善文化。事实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培育慈善文化,推动慈善事业,也理应内化为一种媒体责任,诚如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所言:“一般意义上的媒体责任往往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责任,但是到今天就应该明确引进慈善和公益的内容。”[3]

民生新闻慈善化有利于打造竞争优势,塑造品牌形象。民生新闻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陷入了惨烈的同质化竞争泥潭,而慈善化也是民生新闻争取独家新闻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条升级路径:一方面,部分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就强调“仁爱”与“善行”,由关注民生向帮助改善民生转变,实现了对原有民生新闻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这类民生新闻节目大多以记者的帮助、善行为结构主线,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受助对象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里,记者是善行的主体,帮助过程的实施者,其本身已成为节目的一个结构元素。这些共同构成了独家的、不可复制的新闻资源,避免了同题竞争。从营销战略层面考虑,企业管理中“战略性慈善行为”模式认为,行善可获回报,企业可以“通过行善而做得更好”。民生新闻慈善化取向所传达出的媒体精神,彰显出的社会责任感等,均有助于栏目乃至整个电视频道获得良好的形象和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民生新闻慈善化的优化升级

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是遵循电视节目生存规律的结果,然而其在慈善化之路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题材雷同,关怀失重,报道视野狭窄,止于表层,“帮忙”模式化;以慈善的名义越权干预,记者角色错位,监督失衡;将帮助过程予以原生态记录和展现,无意中侵犯了当事人隐私;在娱乐化大趋势下,难以摆脱娱乐元素的拘囿,有时过于追求事件的新奇、离奇等元素……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民生新闻在慈善化道路的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而这个阶段亦是民生新闻慈善化走向完善的必经阶段,所以对此应持一种理性与宽容的态度。当然,这些问题如不解决,长此以往,也将影响民生新闻慈善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对现阶段民生新闻的慈善化进行优化升级。

首先,由“帮助改善民生”向“促进民生发展”升级。现阶段的民生新闻打慈善牌,主要以帮助改善民生为着眼点,以“个体救助”、“点对点帮助”为主要呈现形式,这固然帮助一批人改善了生活状况,也固然以一件件善行之举践行了慈善理念,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从长远看,无论是从记者的角色回归问题考虑,还是从媒体职责的角度考虑,抑或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均应实现从现有的“帮助改善民生”向“促进民生发展”升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首份《人类发展报告》界定,“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促进民生发展”就可理解为不断为民众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思路,就不能再把受助群体作为怜悯对象,而要着眼于为他们寻求各种机会实现自强自立,从而达到促进民生发展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背景、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许多民众对属于自己的机会不了解,弱势群体对国家的救助政策和制度不了解,导致机会丧失。所以,民生新闻栏目应立足于促进民生发展的目标,向他们宣传、提供甚至创造各种选择的机会。如2009年,面对大学毕业生、返乡民工就业难的问题,《都市一时间》不仅报道了中央拨款420亿促进就业的政策,还报道了湖南本地鼓励自主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免费培训等多项政策措施,同时还设立了“求职直通车”,每天免费独家发布100个工作岗位的信息……此外,“促进民生发展”还在内涵上包含了由“行善”向“励志”拓展。

其次,从“行善”向“励志”拓展。张立伟研究员曾感叹“‘励志’影视与图书经常都热门,民生新闻为什么不升到励志上?”[4]这一感叹予以民生新闻慈善化一条优化升级的路径:由“行善”向“励志”拓展。目前,不少报道为了唤起民众救助,或为了强调救助的效果,或为了增强节目的卖点,往往强化救助对象的非常态因素,极尽渲染受助对象的无助、贫困,遭遇的艰辛与痛苦,反复出现受助对象痛哭流涕、万般无助或衣衫褴褛的画面,使节目进入“苦情”、“催情”误区。事实上,尽管赚取眼泪、激发怜悯能取得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或着眼于促进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仅停留于褒扬、施行仁爱与善行还不够,还需从根本上唤起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自强意识,因为只有弱势群体抓住机遇,实现了自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所以,民生新闻节目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增加“励志”成分,从简单的一次帮助转向激励受助对象在帮助下自我突破,报道也应走出“苦情”误区,而更多地展现受助对象抓住机遇、突破困境的过程;也可拓宽题材范围,多展现抓住机遇实现自我发展、向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的故事等。《帮助直通车》已向“励志”方面做了初步拓展:在题为《震区大救援·我在最前线:灾后余生》的报道中,报道了一对灾区兄弟在经历地震后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的故事,着重表现灾区人民的积极心态、他们的需要以及对生活的展望等,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2008年,策划了一场以“励志”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比赛———“善行2008未来城青年置业大赛”等。

再次,从救助个体向弘扬慈善文化升级。前面已强调,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将传统的慈善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丰富,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另外,2008年9月,民政部成立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这意味着我国对促进慈善事业日益重视。所以,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民生新闻理应在构建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中有所作为。目前,不少打慈善牌的民生新闻栏目仍未突破琐碎化的短板,较多地呈现出“一事一帮”的格局,而行善的事情也较多停留于家长里短的繁杂与琐碎,出现题材狭窄、帮助程序化等问题。从长远看,民生新闻慈善化的终极目的,并非是穿梭于街头巷尾、忙碌于各种机构,为民众解决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长此以往,既脱离记者的本位,又会使栏目形态单调苍白。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面对庞大复杂、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助群体,民生新闻栏目的善行亦是杯水车薪,要真正促进慈善事业,还需调动全社会之力,形成“人人慈善”的格局。尽管民生新闻节目主导的个体救助可通过引导、示范,唤醒、触动民众潜存的慈善之心,但其力度和广度均是有限的。所以,民生新闻栏目应把握好自身角色,充分发挥优势,逐渐向构建、弘扬慈善文化升级,做慈善文化的宣传者、引领者,从而营造全民慈善的氛围,为慈善事业的全民化、日常化、快乐化做出贡献。《帮助直通车》曾通过“帮女郎选拔大赛”公开“选秀”平民慈善明星,以此传递全民慈善的理念,强调“公益慈善……是一项公众事务,给乞丐一块钱、伸手扶一把跌倒的路人、把果皮垃圾扔进垃圾箱……这些大家每天都在做的小事,就是慈善。”然而,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弘扬缺乏持续性,还需在日常报道中设置以“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为核心的议程,并注重报道的渗透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

[2]谢培栋, 金作良, 王保畲.慈善文化与社会和谐.武汉学刊[J], 2007, (1) .

[3]李君娜.首届“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在沪举行[N].解放日报, 2008-03-04.

[4]张立伟.希望·方法·快乐——发展报道的新闻价值观[J].新闻记者, 2007, (11) .

慈善新闻论文 篇2

南京师范大学 王美轩

事件背景

江苏省慈善总会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全省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社会团体,拥有很多新闻点,但是很少参与知名的大型慈善活动,收集的捐款也大多为个人的小额捐款,有必要策划一系列完整的、具有影响力和新闻价值的活动。

新闻策划主题

“微笑天使”公益救助活动及系列新闻事件

公关新闻目标

救助唇腭裂患者。

提升江苏省慈善总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活动时间

2014年1月下旬~4月上旬

具体流程

第一部分

1月20日 活动主题网站上线,人们可通过该网站查询活动进程和进行转账捐款(可与支付宝合作)。

1月21日开始发布明星海报。海报图样为装扮成流泪的三瓣嘴兔子的明星。并由明星和活动官方通过微博发布,号召捐款。明星可以选择柔美女性角色,如汤唯;近期人气较旺明星,如张亮。邀请众多明星,轮流发布海报和活动网站链接。

发起微博话题“天使,你在哪里微笑?”,并附活动简介与链接,邀请网友发布微笑照片参与活动。

1月22日左右将有一部分微博转发量达到一万次的明星。一旦达到一万次,发布该明星第二张海报:微笑的兔天使。此时明星唇部恢复正常,与一兔唇修复成功的孩子牵手,两人面带微笑,加光环和翅膀。微博附上已经救助的兔唇患者数量。

三名以上明星发布第二张海报时,联系各媒体,抓住”万人号召,天使微笑“的新闻点。此时活动正式上线,联合嫣然基金会发布新闻,邀请知名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进行全程报道。

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投放公益广告。由知名歌手创作的活动主题歌曲上线。

第二部分

二月中旬 第一批接收善款进行手术的患者拆线,为他们的微笑拍照。此时在全国各繁华商业圈搭建的捐款亭完工,造型大致为有兔耳、微笑大嘴和翅膀的伞状亭子,亭下装有捐款箱。在亭子的翅膀上贴满痊愈患者照片。每个亭子配两到三个工作人员,为每一个捐款者发放爱心卡,与爱心卡合照并发微博@活动话题,竞选”最美爱心天使“,获奖者可获得精美兔天使模型和某公司赞助的奖品。

投放参加活动的明星拍摄的公益广告。

暗访捐款过程中涌现的善举,征得同意后进行宣传炒作。

第三部分

三月上旬 活动进展如火如荼,此时安排一群匿名者向公众质疑善款去向,并根据活动网站上的蛛丝马迹推测出巨额善款去向不明。

质疑者向媒体揭露,并强烈质疑江苏省慈善总会的信誉。在质疑人数较少期间活动方保持沉默。

约待一周后事件炒热,捐款人数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社会一片声讨之声时,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表明态度,并做出承诺。

媒体报道后,迅速在网络上发表声明,按承诺公开善款去向并给出权威证明。投放之前录制好的受惠者拍摄的录像带。击破谣言,使公众发生态度转变并增加对江苏省慈善总会的信任。

四月上旬,活动结束。

效果预测

由于嫣然基金会名气较高,与其合作可增加知名度和覆盖率。名人效应和微博营销可将此话题顶上热门话题点,若活动顺利将在全社会引起反响。

慈善新闻报道的人本理念 篇3

慈善新闻

慈善新闻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人们对慈善新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慈善新闻就是与慈善公益事业相关的人或者事的报道, 它包括救助弱势群体、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保护环境等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新闻报道。”[2]

慈善新闻除了具有一般新闻所具有的真实、新鲜、客观、及时等特点外, 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公益性:公益性是慈善新闻最本质的特点。社会公众是慈善行为的对象, 慈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慈善性:就是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遇到危难的人进行救助关爱活动的性质、作用及程度。慈善新闻通过对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真实生活的报道, 唤起社会公众对该群体的关注, 以达到对这部分人进行救助的目的。

社会性:慈善行为面对的是社会公众, 慈善新闻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面向社会发布, 反映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利益。

我国慈善新闻报道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民间社会性救助事业, 主动自愿是其一大特点。“慈善事业, 通常是指众多的社会成员建立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社会组织, 以社会捐助的方式, 按特定的需要, 把可汇聚的财富集中起来, 再通过合法途径, 用于无力自行摆脱危难的受助者。这是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 是社会保障的补充体系。”[3]向善是人的自然本性之一, 慈善事业作为一种人类基于爱心基础上的善举, 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就是行为人要有慈爱之心, 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并且社会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使中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 贫富两极分化也在不断拉大, 贫富差距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缩小贫富差距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 中国社会需要慈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介入到慈善事业当中, 慈善事业已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 慈善事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新闻传媒具有构建社会环境的功能, 随着其社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它在培养人们的慈善价值观、普及慈善文化、强化人们的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应该承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慈善新闻报道的作用不可忽视。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慈善救助活动, 宣传慈善人物的典型事迹, 培育公众献身公益的精神, 在全社会构建积极正面的慈善价值观, 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 进而引导人们从事慈善活动, 使慈善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

综观我国慈善新闻报道, 其叙事策略在经历了政府意志和市场利益为主的双重构架后开始转向关注普通人的慈善行为, 致力于培养普通人的慈善意识, 通过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大量报道, 吸引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媒体一直不乏对慈善的关注和报道,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拿出一定的版面和空间报道各种各样的慈善新闻, 但媒体的视线并非都放在慈善精神的传播、慈善意识的培养上, 不少慈善报道是对商家作秀的展示, 更多地集中在对少数企业家、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慈善行为的过分渲染和炒作上, 呈示给公众的慈善事实通常是一个个由企业、社会团体或明星们为提高自己的美誉度而举办的“活动”, 使人们认为慈善仅是那些“有钱人”干的事, 和自己无关, 在社会中造成人们对慈善价值的错误理解, 从而导致慈善精神被扭曲, 违背了慈善的人文精神。媒体慈善报道的主旨是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 通过慈善事实的报道, 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弘扬不仅是企业家、明星的社会责任, 更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参与。宣传和普及慈善价值观, 媒体不仅要对积极参与的企业家、明星予以褒奖, 还需对大多数默默参与慈善事业的普通民众给予一定的关注。

近年来, 媒体开始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平凡人的慈善行为进行报道, 引导人们自发自觉地参与慈善, 让受众逐渐接受这样一种观念———慈善永远是人类所需要的, 慈善体现在人们的各种行为中, 善举不仅是富人才能参与的“游戏”, 社会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点滴善举。2010年年底, 全国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用自己卖烤羊肉串赚得的钱捐资助学的事迹, 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阿里木是个普通人, 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事, 他的善举更能打动人心, 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 我国媒体慈善新闻报道方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在以往的慈善报道中, 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记者编辑往往会对受助者的困难作“原生态”的报道, 通过营造痛苦、不幸、无助的画面来获取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这样做其实对被救助者来说, 是一种心理上的居高临下, 容易使受助者在接受捐助的同时也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 也容易使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形成恩赐和叩谢的关系, 形成两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 更容易伤害被救助者的人格和尊严。当下大多数媒体在慈善新闻报道中,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仅报道被救助者的贫困、不幸和苦难, 更尊重和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 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救助, 更注重精神上的鼓励, 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强调符合人性、人情的传播, 体现人性之美、人情之美, 从良心、爱心这些品质出发, 不断开发人类自身的潜质, 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质量。

慈善对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起着重大作用, 慈善决不仅仅是少数富人的事,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包括大众传媒的积极响应, 明确慈善之本, 引导公众树立开阔深远的人本慈善理念, 并对大众的慈善认知进行正确的宣传与引导, 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是现阶段我国媒体应有的职责, 也是新闻传媒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途径。

倡导适应时代精神的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的发达与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慈善组织规模较小, 缺乏制度的制约, 普及程度较低, 公众的慈善意识较弱。“新闻媒介对于慈善的关注和报道, 其积极的社会公益价值取向和实践, 可使慈善文化、慈善意识进入公众视野, 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慈善文化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慈善理念。”[4]

当下, 在慈善报道过程中, 一些媒体的报道理念有偏差。如慈善报道所营造的“有困难找媒体”等媒介氛围, 常使媒体扶弱救助功能被无形放大, 使人们把媒体误认为慈善组织, 这就歪曲了媒体的功能, 也是对媒体权利的误用和滥用。还有一些媒体慈善报道理念与慈善本质有悖, 把捐款当做是慈善的唯一形式, 把捐款多少当做衡量捐款者爱心的标准, “点名捐款”、“公布捐款数额”时常见诸媒体。2006年1月22日, 沈阳《华商晨报》头版刊发了一篇题为《贫困父亲写信遍求中国富豪》的报道, 公开了农民刘福成为给女儿治病写给施正荣、刘永行等富豪的信, 随后, 对有捐款意向的富翁热情报道, 还没捐款的富翁则在报道中一再被点名。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 一些媒体报道了万科捐款200万元及王石的“十元论”, 从而引发网民对万科及王石的围攻和谩骂。慈善的本质是“行善者”出于爱心基础上的主动、自愿奉献, 他们的捐助行为原本不应该受到丝毫胁迫, 否则就失去了慈善的意义, 但在媒体强力介入、公开点名的道德绑架下, 不仅扭曲了慈善自愿的本意, 变成了在舆论压力之下, 捐助者为维护自己形象和名誉的被动应对, 同时在无形中也贬低了其捐助的慈善感召效应。而大多数人只是抱着“看客”的心态看富人们到底会不会捐钱而已, 把自己置于事件之外, 真正的道义反而成了缺席者。媒介的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会损害富人对慈善的热情, 就是一般人也会对慈善心生冷漠, 这无异于挖掉了社会慈善的道德根基, 有悖于慈善的人本理念。选择捐还是不捐, 捐多少, 通过什么渠道捐, 都是非常私密的个人选择, 媒体不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即公布姓名、捐款数额是对人的财产自由处分权、隐私权、名誉权的侵害, 是对人文精神的误读。

慈善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全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树立。具备正确、健康的慈善价值观, 人们便会积极地、自发地、不求任何回报地参与慈善事业, 从而推动慈善事业更快地发展。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社会, 正如吉登斯所言, “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风险加剧, 现代社会风险类型增多, 后果严重。从传统的自然风险转向人为风险, 从个别风险、区域风险转向全球性风险, 从单一风险主体转向多重风险主体, 意味着我们进入了风险社会”。[5]在一个风险社会中, 作为一个个体的人随时都会遇到灾难, 这就需要来自他人、社会的帮助。人作为整体性存在的态势, 互惠互助是其存在的前提。所以, 就现代社会的特征而言, 助人就是助己, 即所谓“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任何人都有救助别人的义务, 而不在于你一定是拥有万贯家产的“富人”, 只要你有能力, 只要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者就有责任对那些因天灾人祸而遭遇生活变故、落入困境的人提供救助。作为与穷人阶层相对应的概念, 富人阶层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划分标准。“富人”作为社会改革的受益者, 往往拥有广泛的社会、文化资源, 享有特定的权利, 因为经济资源可以同时带来社会、文化资源, 因此, 他们参与慈善救助更是一种义务。当今中国需要社会救助的那些群体, 有的是体制改革的牺牲品, 有的是因自然灾害陷入困境, 有的是因病致贫, 有的是因为改革的成果尚未被惠及, 对于这些弱势群体, 政府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每个公民也同样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扶持, 只有如此, 社会关系才能和谐, 社会文明才能得以体现。对于陷入困境的人们提供帮助, 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宣传和普及适应时代精神的慈善价值观时, 应坚持以人为本, 运用媒体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和社会行为示范功能, 通过生动感人的慈善新闻报道, 来鼓励、引导和示范, 大力弘扬善人善举, 使人人心中潜存的慈善心得以被唤醒、被打动, 从平常的点滴善举做起, 并转化为一种自觉、自发的慈善行动, 将中国传统的“性本善”、积德行善、扶危济困、慈悲为怀、感恩等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社会道义、公民素养、社会公平等公共价值观融合, 引导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慈善理念, 构建真正和谐的社会。

摘要:中国经济的腾飞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我国新闻传媒通过人本化的慈善新闻报道, 不仅增强了全社会的慈善意识, 彰显了社会良知, 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使人文精神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得以生动体现。

关键词:慈善新闻,人本理念,慈善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宜虹、郭习松.慈善报道转型探析[J], 新闻前哨, 2009 (11) .

[2]朱力.起步中的中国慈善事业[J].南京社会科学, 2000 (12) .

[3]方筱萍.新闻媒体与慈善事业的发展[J].魅力中国, 2009 (5) .

[4]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J].道德与文明, 2006 (2) 。

慈善新闻论文 篇4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

“佛缘同心 滴血丹青”慈善佛缘作品亚洲巡回展

中国-尼泊尔佛缘文化艺术展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佛缘同心·滴血丹青”慈善佛缘作品亚洲巡回展暨中国尼泊尔佛缘文化艺术展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国家艺术委员会举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邱国洪、尼泊尔驻华大使卡尔基、尼泊尔信息通讯部长博客瑞尔、尼泊尔佛教界高僧、尼泊尔国家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新华社驻尼泊尔记者站、尼伯尔国家电视台等各大中外媒体记者、尼对华友好组织和人士等160余人出席开幕式。

参与此次巡展开幕式尼方媒体一致认为田七先生此次尼泊尔巡展是中国艺术家首次以“佛缘”题材在尼的最高规格展览,这将增进中尼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交流。

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1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此次亚洲巡展启动仪式于今年3月24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尼泊尔驻华大使卡尔基出席启动仪式时,宣布巡回展首站确定在尼泊尔。4月11日-4月18日,应尼泊尔政府及文化机构邀请,由田七先生率领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代表团对尼泊尔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巡展和访问。

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2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尼泊尔总理尼帕尔会见田七先生

巡回展期间,尼泊尔总理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在总理府会见了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帕尔总理首先向田七表示真挚的欢迎,并祝贺他的亚洲巡回展首站在尼泊尔成功举办。在谈到中国尼泊尔友好关系的时候,尼帕尔愉快地回忆起了他去年访问中国时的情形,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成就让他倍感振奋。谈到此时,田七表示,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不断了解和感受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尼泊尔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但很少有中国人了解尼泊尔深厚的佛教文化艺术,此次中国尼泊尔佛缘文化艺术展恰是为了加深中尼两国人民在文化和艺术沟通的友谊之旅。尼帕尔总理高度赞扬田七为中尼两国友谊大厦添砖加瓦之善举,称他为中尼友好使者,并且向他讲述了历史上中尼两国佛教友好来往的故事,希望其肩负起中尼文化艺术的和平使命,希望通过他的佛缘作品亚洲巡回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尼泊尔佛教历史和文化,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释迦牟尼佛祖诞生地在尼泊尔蓝毗尼。

会谈期间,双方互赠了礼品。田七向尼帕尔总理赠送了此次巡展的作品集《诸法空相》,尼帕尔总理对田七的佛教绘画艺术表示钦佩,希望他在尼期间多走访尼泊尔佛教艺术古迹,创作一批具有尼泊尔风格和特色的艺术作品,并欢迎田七再到尼泊尔举办更大规模的佛教作品艺术展览。

田七先生在会谈中为尼帕尔总理播放了自己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撰写的主题歌曲《世博神话》并积极为上海世博会推介宣传,尼帕尔总理高度赞赏田七先生的“世博精神”,并谈到去年访问上海时候,他参观了部分场馆,为上海能举办这样的盛事而感到骄傲。

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3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最后,尼帕尔总理预祝田七先生“佛缘同心·滴血丹青”慈善佛缘作品亚洲巡回展在未来的16个国家展出中能够圆满成功。

尼共(联合马列)党主席卡耐尔会见田七先生

巡回展期间,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应邀拜访了尼泊尔执政党尼共(联合马列)党主席卡耐尔。卡耐尔主席对田七先生的访问表示欢迎,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4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田七向卡耐尔主席介绍了中国尼泊尔佛缘文化艺术展的基本情况。卡耐尔认为田七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杰出代表,能够开展以佛缘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展览,确实让他本人感到钦佩,能将亚洲巡展的第一站确定在尼泊尔,这对发展中尼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打开了新的渠道。随后,双方互赠了礼品。在欣赏完田七的作品集《诸法空相》以后,卡耐尔表示,田七先生艺术才能发展空间很大,他相信田七先生此次尼泊尔之行,将会为其创作增加新的灵感,他还表示,尼泊尔正在启动佛祖诞生地蓝毗尼旅游发展计划,田七的佛教题材绘画作品将会推动蓝毗尼发展战略。田七表示回国之后,他将加大佛教题材的创作力度,结合尼泊尔佛教历史文化,创作出一批反映蓝毗尼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作品,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尼泊尔,促进中尼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往来。

邱国洪大使会见田七先生

巡回展期间,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应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邱国洪的邀请拜会了我国驻尼使馆,并与邱大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邱国洪大使首先祝贺田七慈善佛缘作品亚洲巡回展第一站在尼泊尔成功举办,这是“推动和谐世界的创举”。田七表示此次中尼佛缘文化艺术展成功举办得到了驻尼使馆与大使的支持,同时也愿意为推进中尼两国间友好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邱国洪大使欢迎田七先生以佛缘为主题在尼举办画展,赞扬其作为中尼和平使者以“慈善、友爱、和谐”为宗旨举办亚洲作品巡回展,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国和谐外交的战略思想,田七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建立起了不同国家制度与社会之间人民交往的通道,从而实现了“文化外交”的长远目标,本次巡回展反映出作为一个中国青年艺术家以实际行动来完成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和平使者的责任和信心。邱大使还向田七介绍了近几年来中尼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现状,2010年是中尼两国建交55周年,也是中华寺在蓝毗尼成立10周年,中尼两国将围绕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5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这两件事情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希望田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对于邱大使的提议,田七表示,将根据使馆的建议,为了完成好中尼佛缘文化的和平使命,他将深入研究中尼两国的文化、艺术和历史,积极创作,争取让自己艺术作品为这两件盛事增光添彩。

谈话中,邱大使赞扬田七志存高远,要实现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还需不断努力,完善自身的艺术底蕴、潜心钻研、苦研思辨,让每一件作品都渗透出思想与灵魂,成为精品和孤品,同时放宽视野,不断出击,精心策划,努力将尼泊尔首展之后其他亚洲国家的巡展都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要求去做。田七表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6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示不会辜负大使的期望,扎扎实实地将巡展工作做好,做出水平、做出特色。邱大使还对如何办好巡展工作向田七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会谈结束后田七先生向我驻尼使馆赠送了以“长城”和“云海”为主题内容的大型画作《连天云海通宇宙》,邱国洪大使代表我驻尼使馆向田七表示感谢。该作品将悬挂在使馆会客大厅,以向尼泊尔人民展示中国辉煌文明以及壮丽的丰采。

田七先生参访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

巡展期间,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应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怀善长老的邀请参访中华寺,双方就佛教文化、艺术和音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怀善方丈称赞田七举办的中尼佛缘文化艺术展是光大佛教事业的善举,也是对中尼友好关系的一种福报,特别此次巡展以“慈善佛缘”为主题,更是传播佛教和谐与友善的哲学思想,值得大力推崇。

田七先生感谢怀善方丈对他举办亚洲巡回展的鼓励和支持,并将此次展览的大型画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大型篆刻作品《心经》赠送给中华寺。怀善方丈表示中华寺将收藏田七慈善佛缘作品,并将此艺术精品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国的佛教信徒们,以中华寺为窗口,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田七对方丈的远见和善举表示感谢,并将在中华寺成立10周年之际,为中尼佛缘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E-mail:dfgyw@yahoo.cn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第7页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田七先生尼泊尔巡展新闻稿

尼中阿尼哥协会主席哈利仕拜会田七先生

巡展期间,尼泊尔中国阿尼哥协会主席哈利仕到田七先生下榻的酒店进行了拜会,双方进行了友好、亲切和坦诚的交流。田七向哈利仕主席介绍了亚洲巡展的基本情况,哈利仕主席对田七先生举办的中尼佛缘文化艺术展表示极大的支持,称赞田七为中国的“阿尼哥”。他认为田七先生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为阿尼哥协会对华民间交往工作开启了新的工作思路,他介绍了近几年来协会开展对华友好工作所取得成绩。田七对阿尼哥协会对华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协会能够与他共同推进中尼佛缘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哈利仕主席表示将努力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配合田七做好中尼两国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领域的民间交流和往来。

【国务院新闻办】http://

中国东方国韵文化艺术研究院

慈善新闻论文 篇5

关键词:公益慈善新闻报道,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探讨

郭美美事件将中国公益卷入信任危机漩涡,公益组织陷入信任危机,为重获公众信任,一些公益机构选择“裸透”公布了一些不该公布的信息。透明成了公益组织提升公信力的手段,也成为公众评判公益组织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而透明公开会影响捐助人和受助者的隐私问题,如果不同意公益组织披露自己的信息,那么公益组织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对外公布。

一、公益慈善新闻报道和个人隐私问题的冲突

(一)冲突的类型

1. 采访手段的侵害。

包括镜头侵害、化名采访、跟踪以及偷拍、窃听。新闻的特点之一是真实性,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在采访时都会用机器录下采访的内容,如果是没有得到受助人允许的情况下,那么就成了侵犯受助者的隐私权。在采访中,也有记者用虚假的身份进行采访的情况,为了消除被采访人的抗拒,这样做能够简单快速地采访,却也侵害了受助者的隐私权。对于那些要费些功夫才能得到的信息,跟踪是记者常采取的一个手段,对受助人进行跟踪,记录下他的言行举动,再进行分析和报道。一般在权利人的信息被特殊保护,记者没有收获时就会为了完成任务而使用偷拍、窃听的手段,极大地威胁了受助者的隐私安全。[1]

2. 报道内容的侵害。

慈善新闻报道内容包含了个人隐私。大街小巷都能发现卖报纸的,而报纸上的内容都可能出现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这涉及了个人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但是报纸仍会冒着要负法律责任的风险也要对事件进行报道。因为通常这些事件都属于容易吸引大众目光的事件,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在他们眼里,受助者和捐赠人的隐私就等于销量,有的不良媒体甚至专门挖掘名人不为人知的个人隐私,作为卖点提升销量,这不是媒体该有的作风。有些记者从当事人那里无法获取资料,就通过第三方来提供,如果是本人不愿意提供,那么记者可以通过申请有关部门调取资料,从第三方处获得资料,这些资料多是涉及当事人不愿意提及的隐私。为了增加销量,有的记者会采用别的方法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配图就是其中一种方法,然而也会出现配图不当的情况,配错图让当事人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二)冲突的实质

公益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让观众知道需要帮助的人和谁做了公益,要确保观众的知情权,媒体就要去揭露,不顾及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媒体与当事人在价值追求和实现方式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众所周知,隐私权的意义就是保障当事人的私生活的平静,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在价值追求上形成了公与私的对立。[2]而在价值实现方面,因为要想保障观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就必须去揭露,让观众知道其中的每一项内容,包括采访记录内容,情报来源等,都要采取公开化。而个人隐私权则是相反的,需要埋藏这一切,而非揭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权利人就要采取隐藏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是新闻报道和个人隐私权实现方式上的不一样,就算当事人做公益是件好事,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能随意暴露其隐私。

二、平衡公益慈善新闻报道和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的对策

作为公众人物,隐私权小于群众是正常的,他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越大,影响力也就越大,隐私权的体现范围就越小。反之,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公益机构透明有边界原则

公众人物除了其的社会地位高之外,其实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普通人所享受的隐私权,知名人士也应享有部分,如其个人住宅的安全不受侵犯,要经过当事人同意才能进入;其次是其私生活不受打扰,这个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最后是在婚姻生活方面不受打扰。这是媒体报道也应该遵守的原则,可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就牺牲当事人的利益时有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当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冲突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社会利益。透明的底线应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披露,而不可披露的边界就是尊重捐赠人、受益人隐私。虽然在法律上还存在很多模糊的地带,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但至少公益组织应当清晰什么能公布,什么不能公布,公益组织应当在有限的成本里,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到最有效的披露。此外,也应尊重公益机构的知识产权。

(二)捐赠人及受益人的隐私权保护

如果捐赠人不同意公益组织披露自己的信息,那么公益组织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对外公布,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权。据相关条例显示,可能危害国家的安全或者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和权益等情况出现时,公益慈善新闻要按照相关法律,不能公开其信息,但如果是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则可以进行公开报道。例如,部分公益机构将所有的信息都公开,既侵犯了捐赠人意愿,也侵犯了受益人的隐私权,如艾滋病患者、残障孩子等等,这些受益人并没有授权公益机构去披露其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在申请项目时,公益机构没有权利拿受益人的信息作为其彰显透明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披露中,捐赠人如果不希望其信息被公开,需在捐赠时向公益组织明确提出,否则往往被默认为同意。例如,新浪微博是很多人都在使用的公众平台,新浪社会责任总监表示,如果将微博上的捐赠人信息公开,就会很容易被求助者找到,捐赠人会不停地接收到骚扰信息。隐私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必须把隐私保护起来,这是他们做得对的地方,是值得其他公益慈善新闻报道媒体学习的地方。

三、结语

尽管公益活动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活动,但公益慈善新闻报道仍要在报道前问一下相关当事人的意见,如果他们不希望公开,那就不要公开报道。不是所有做慈善的人都要靠曝光来获取好感,获得形象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慕明春.舆论监督中的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J].新闻知识,2003(11):32-33.

上一篇:工程专业认证下一篇:窗口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