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慈善之比较

2024-06-29

中美慈善之比较(共9篇)

中美慈善之比较 篇1

近年来广电总局、限娱令这样的字眼频频出镜。从最早的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的禁播, 到后来的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国外动画片, 再到风生水起的选秀节目的停播。似乎中国电视媒体业的发展永远是受限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限制也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论甚至是不满。而相比之下, 难道美国的新闻自由就是不受限制的吗?媒体就只享受自由而不需要有规则和责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不仅有类似于广电总局的“联邦通讯委员会 (简称FCC) , 而且类似于“限娱令”这样的政策在美国也是存在的并且一直以来也发挥着作用, 像是每天的家庭收看时段不能有暴力色情内容, 或者用beep屏蔽掉不雅词汇以及打马赛克等等。但却极少像中国的限娱令一样遭人诟病, 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要究其原因探其根本, 我想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 媒体的运行模式不同

“美国媒体基本都是私营的, 这也就保证了媒体本身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而宪法第一修正案又赋予媒体极大的新闻自由, 而FCC作为行政机构必须接受三权分立的原则, 在审查制度上要有行政听证程序, 立法部门批准, 可以被司法部门推翻, 而且FCC自己被电台电视台推上被告席也是家常便饭。”[1]也就是说, FCC的限娱令是可能因民众的不满或是法院判决违宪而无效的, 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民众的排斥和不满。争论不是没有, 重要的是化解争论的方式。

而中国则不然, 中国的媒体是完全国有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是在一定控制范围内进行的, 最主要的体现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只能部分而不能完全按市场需求来执行。这也是矛盾最为尖锐之处, 即所有权的一元化和经营权的多元化。传媒必须首先完成党和政府所赋予的宣传任务, 而且所有节目都在不违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满足观众的信息、娱乐等方面的需要。而且中国媒体强调社会效益第一, 经济效益第二, 所以中国的电视节目必须在保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才能考虑节目的收视率。但是这个社会效益又太过模糊, 模糊到只能凭借人为界定, 所以尺度的把握本身已是难事。[2]

就运行模式而言, 我们很难界定孰优孰劣,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完善运营模式与制度的规范化和细致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媒体行业发展阶段不同

美国媒体行业起源于殖民地时期, 并且是现代新闻媒介的发源地。以1833年《纽约太阳报》创办为编制的便士报运动带起了报纸现代化之路。而广播电视则首先在美国投入商业运行。而媒体行业发展至今可以说进入稳定发展的壮年时期。而早在19世纪末, 市场化运作所带来的弊端——“煽情主义”和“黄色新闻主义”就已经在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中显露出来, 并且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思。比如普利策晚年的设立普利策奖。“到了20世纪初, 各种职业团体的建立推动了新闻职业道德的自省, 即媒体行业内部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行业内的自律。例如, 《全国广播业者协会道德准则》和《全国广播业者协会商业行为准则》。”[3]自律如果能发挥作用, 外在的束缚就越少越好, 所以美国政府对媒体业的限制要做的就少了。

相比之下, 中国的媒体行业还只是一个稚嫩的孩童。真正媒体的独立化和商业化发展, 不过短短三、四十年而已, 而这一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能庸俗化甚至是用黄色、暴力等等来吸引眼球。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业化都要面对的, 我们所经历的不过是美国曾经的历史。这个时候行业的自律性还没有觉醒, 那么需要更多的他律来保证中国媒体在正途上前行也是无可厚非的。

纵然限娱令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我们必须思索的是既然走上商业化道路, 那么能不能少用生硬的政策命令, 而用更实际和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来维持媒体业的正常运转, 毕竟命令总是令人反感的, 而手段似乎是政府所更应考虑的重点。

(三) 根本的出发点不同

文化永远是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无论变化是好是坏都是不可能静止不动的。今天我们看到美国限制把晚上8点至9点定为家庭收看时段, 是因为害怕孩子受到暴力或其他不良影响, 这纯粹是出于对社会稳定和下一代健康成长来考虑。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在中国黄金时段连方言剧也是不能播出的, 这无论是从社会还是从家庭来考虑都不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 我们不仅看不到政府真的从公众的利益出发, 反而可能让公众失去信心。

刘瑜在她的《民主的细节》里有这样一段评论, 我觉得十分之有道理“FCC的每一次审查强化, 都与某些‘民愤很大’的广电节目有关, 就是说, 它往往是被动地对社会呼声做出反应, 而广电总局则往往是‘先天下之急而急’其实虽然‘先天下之急而急’是好事, 不过‘无天下之急而急’, 甚至‘逆天下之急而急’, 是不是就有点自作多情了呢?”[4]也就是说, 是不是该听听民众之声呢?毕竟, 公众才是媒体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一个抛弃了受众需求和感受的媒体业, 真的还有存在的价值和能力吗?

结语:所谓新闻媒体事业本身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 如果我国的新闻事业至始至终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 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这种以报治国的思想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历史上血的教训, 我们能做的有很多。最起码, 我们应该看到比我们完善的制度和比我们先进的思想, 这样才能使新闻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注释

1[1]《民主的细节》刘瑜上海三联出版社218页

2[2]《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容复旦大学出版社170页

3[3]《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容复旦大学出版社132、134页

4[4]《民主的细节》刘瑜上海三联出版社219页

中美评论写作之比较 篇2

一、评论议题的来源:美国重视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中国重视"上面的精神"

确定评论议题,是评论写作的第一步。一个新闻媒体在一个时期重点评论什么,评论的对象和评论的范围是什么,都应包括在评论议题之中。

在美国,政府与媒体不是上下级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政治关系上是平等的,在经济上受自由市场经济的影响。媒体要将报道信息和观点卖给陌生的受众,就必须是将读者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定为自己的评论议题,评论议题的确定主要源于读者的需求和愿望。媒体通过各种分析和研究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受众,再根据目标受众来确定自己的评论议题。

他们的做法通常有:一是主要聚焦于媒体地域市场范围内发生的事情。但是当发生在远处的一个新闻事件如果影响到本地的生活,如在遥远的阿富汗的一场战争也可能成为评论的由头。媒体如果要扩展评论议题的覆盖范围,那一定得关注当地人的兴趣,使评论议题本地化。二是在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市场内,媒体又依据媒体受众的人口学特征(依年龄、收入、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对广告商来说极为重要的人口学特征)来瞄准受众。评论撰稿人必须就其媒体的受众候选对象关心的议题发表看法。但是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作为社会良知的捍卫者,评论撰稿人有时也会将眼光从有限的视野扩展开去,评论议题也会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三是按心理图式(以态度和信仰)来划分和确定目标受众。媒体依据精确的地域范围、人口统计和心理图式特征的大概轮廓确定目标受众。

为了弄清楚和确定与读者当下的重大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让评论议题在有限的报纸版面空间聚焦于那些可在有限时空版面内产生重大影响力,通常采用三种做法,一是编辑委员会集体主动讨论和策划评论议题。二是通过与社区团体及市民建立机制性双向交流来寻求读者的帮助。三是正式的焦点群体访谈。经研究选取一组成员,他们能广泛地代表报纸的区域范围市场和人口统计特征市场,或选择代表一些特殊的适当定位的受众。媒体认为,通过精确性研究,可以确保评论议题能满足所有读者的要求。因为在美国的大多数社区里,人们的目光为他们所吸引,他们的目光又自然为报纸所吸引。

综观美国报纸的评论议题,犯罪、职业、教育、健康、交通是评论的核心议题,他们认为这些最能影响到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成为媒体密切关注的核心议题。

在中国,媒体隶属于政府,媒体听命于政府,媒体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评论议题要体现"上面的精神"。邓拓在谈论报纸评论选题的根据时指出:"从最满意的情况来说,它可以找到五个方面的根据。这就是: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和指示;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的情况和意见;③党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情况和意见;④记者提出的新闻报道题目和线索;⑤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邓拓所说的五个方面的根据对我国评论议题的确立影响很大,为我国以后的评论选题基本上确立了一个标准。大致说来,①②③是指要围绕"上面的精神"。包括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方针、政策、现行的法律、条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等等,这是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根据。④⑤体现的是"下面的情况",包括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来自"下面的情况"一定要和"上面的精神"结合起来,用"上面的精神"分析"下面的情况",用"下面的情况"对照"上面的精神"才能确定是否把它确立为评论的依据。

举例来说,改革开放之初,有些地方把劳动致富与经济犯罪活动混为一谈,出现了错误的打击勤劳致富的农民的事情。这些情况反映到了新华社编辑部,编辑部认为分清政策界限,是关系着农村到底是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方向前进还是倒退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才决定把这一严重事件作为评论议题,发表了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劳动致富同经济犯罪活动的界限不容混淆》。如果没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农村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掌握,并把它与当时农村中出现的某些情况联系起来,未必能形成这个评论议题。

二、评论立论的确立:美国侧重作出事实判断 中国侧重作出价值判断

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判断,对所评论的问题作出真和伪、是和非、善和恶等问题的思考。

判断分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的特征是:客观的、闭合的,对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事实判断,但不可能同时为真,只要假以时日,准确与否是可以验证的。

美国新闻评论倾向于作出事实判断:就事论事,对具体的新闻事实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在美国,对评论撰稿人的要求是很高的。美国《广播新闻道德》中称:"分析、评述和社论必须由那些资质、经验和判断力都合乎要求的人来撰写。"美国最重要的编辑专业组织"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其准则声明中指出:"采集和传播新闻及评论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向人民提供信息并使他们得以就当下议题作出判断来为公众利益服务。"引导公众作出判断,评论本身首先要作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说明美国在用火箭推进导弹方面已大大落后于苏联,在空间争夺战中失败了。这在美国引起了巨大震动,一时间如汤浇蚁穴,朝野惊慌,国民骚动,举国上下议论纷纷。当时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评论作家李普曼发表了评论文章《月亮的启示》。评论指出:"形势是严峻的,至少在我看来是严峻的。我并不认为,形势之所以严峻,是因为苏联在军备竞赛中大大领先,以至于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苏联的禁脔。我绝没有这样的想法。我认为形势之所以严峻,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够停滞不前。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前进的势头,它就会消极后退,就会失去方向,丧失自信。"这段文字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包含来龙去脉的原因判断:落后的原因是美国社会失去了活力和发展的势头而停滞不前。

又如,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有一篇关于住宅法的评论文章,开头是:"关于市议会对为波士顿租户提供住房的人们最新一轮的攻击,有很多话可说,但是最重要的言论是:这不合法。""这不合法",就是一个包含谁是谁非的真理判断。

中国新闻评论写作倾向于作价值判断,其特征是:主观的、观念性的、开放的,对同一新闻事件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不一定相互矛盾。但不好的价值判断会流于空虚。作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取决于评论者的价值观,评什么,不评什么,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中国的新闻评论之所以倾向于作出价值判断是因为新闻评论担负着政治宣传性任务,主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

例如,1987年6月6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就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追究了林业部主要负责人杨钟的严重官僚主义错误和重大失职行为,决定撤销杨钟的林业部长的职务。第二天,新华社和中央几家大报针对这件大事发表了评论。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对官僚主义决不宽容》立论是:"这次国务院对已有严重官僚主义错误的林业部长果断地作出撤职决定,没有搞下不为例。"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决持久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立论是:"为了切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必须任用贤人,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立论是:"发生了严重问题,造成了严重损失,一定要严肃认真处理,决不能搞官官相护。因为是老部下,老同事,百般开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警惕和纠正官僚主义》立论是:"官僚主义同我们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这是官僚主义的总病根。"

以上四篇评论员文章针对的是同一则新闻各报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就事论虚,反映了各家报社看问题的侧重点。这与美国对一则新闻事实作出的事实判断完全不同。

三、评论论证的方式:美国重视事实论证 中国重视逻辑论证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强调评论写作的首要任务是要给出一个观点,而且还要给出这个观点成立的理由。缺少支撑的观点是不会说服读者、帮助读者理解问题的,也无法引导读者讨论问题的质量。

在西方科学史上,西方人靠实验杠杆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在评论写作中的最突出特点是,不是拿着派头空泛地高谈阔论,而是循循善诱地一边报道一边议论,多半是就事论事的杂文,紧紧抓住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现实,从阐述中引发道理,从理解事实中升华哲学,很少远离叙述事实的主航道,而总是与事实的陈述并肩而行,让读者接受得十分自然。因此,大多数评论撰稿人在从事评论写作之前,都练就了高超的硬新闻报道技能。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曾有一位著名评论家--H.L.曼肯,至今仍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值得纪念的评论家指出:不应允许任何撰稿人坐在办公室里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自我冥想,他应该走出去同人接触。他这里强调的是报道作为令人信服并有影响力的论点的根据的重要性。他还指出,撰写评论也要像新闻报道记者那样行事,"然后--只有在这时--才写出你的观点。"

美国新闻评论常常是紧扣那些有冲击力的事件来议论以增强评论的时效性、时事性和相关性。但是权威性的评论又不仅仅止于对已知的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还要给读者提供"附加值"的报道。在争夺读者的战斗中,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添加充满事实的新内容。他们认为,评论中的报道能在作者和读者、报纸与服务的社区之间架设信任之桥。踏踏实实地添加事实和见解,能保持写作的推动力,引导读者随着评论中的报道一步一步缓慢前行。报道既是作者写作的推动力,又是吸引读者的阅读的推动力。报道能为评论一路"加油",没有"附加值"的评论只会将读者拒之于门外。带领读者前行的最佳方式就是向他们呈现评论者思想的合于逻辑性的发展,而这又是与基本报道和调查研究的合理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专栏评论作家认为,最强有力的专栏评论是最强有力的报道。

中国新闻评论写作要求有周密的论证过程,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强调严格的逻辑推理。中国的新闻评论为了论证一个观点的正确,往往会寻求多方论证,也就是说采用多种论证方式。论证方法是把论点和论据或观点与材料组织起来的方法。一定的论证方法,要求拥有与论点相适应的论据,运用相应的推理方式。论证方法一般按论据的性质或推理方法分类。中国新闻评论常用的论证方法或推理方式常常有:例证法(归纳推理)、引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推理)、归谬法(纯粹假言推理)、反证法(不相容选言推理)等等。在一篇评论中,往往同时运用几种论证方法,几种推理形式,并形成诸如并列、递进、比较、正反等逻辑论证结构。

中国的新闻评论主要靠严密的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近年来,在论述抽象道理的过程中也添加了一些活泼因素,使评论不仅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且生动活泼,把道理讲活,把抽象道理讲得具体可感。但总的说来,不及美国的评论有可读性和吸引力。

中美法学教育比较之探析 篇3

2014年5月———2015年5月, 本人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肯特法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期间, 亲身体验了美国法学院在教学环境、课程教学、学术氛围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深刻体会到中美两种法律文化传统的碰撞。在访学过程中, 也对美国的法学教育体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一) 注重法律职业性训练

美国的法学教育主要是倡导人文教育和法学教育的分离。通常, 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前已获得某个学院或者大学的本科学位。因此, 在美国大学里无关于法学的本科学习。学生学习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将来从事法律职业, 为了这个目标法学院的任务就是以法律职业性训练为主,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方面的能力。课程设计也主要围绕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技能展开, 以判例教学为主, 辅助以多种的法律技能训练。

(二) 主要以本科后教育为主

美国法学院的入学条件是:必须已获得某个学院或大学的本科学位。因此, 美国的法学教育具有研究生阶段的特点。美国的法学教育属于大学本科毕业后进行的一种以培养律师为目的的职业化教育, 美国的法学教育类似于MBA, 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 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法学理论, 所以, 美国法学院学生年龄都较大。

(三) 授予的学位名目较多

美国的法学教育如同医学教育一样很有特色, 采取的是职业教育模式。美国的法学教育其实是研究生教育, 属于大学本科后进行的一种以培养律师为目的职业教育。美国法学专业的学位共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法律硕士学位 (Master of law, 简称为LL.M.) 。第二种是法律博士学位 (Juris Doctor简称J.D.) 。这是美国法学院最主要的学位, 是给美国本土学生设计的一种学位, 学制一般为三年, 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 论文答辩通过后, 就可获得法律博士学位 (J.D.) 。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学位,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型博士学位。一般来说, 美国法学院的学生获得法律博士学位 (J.D.) 后, 就具备了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 简称LAST) , 如考试通过了就可直接到律师事务所执业。第三种是法学博士学位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简称S.J.D.) 。这个学位是最高的一个学术性学位, 学制是三年以上, 还要撰写高水平的博士论文。大部分美国法学院明确规定, 只有在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LL.M.) 后, 才可申请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J.S.D.) 。

二、美国法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一) 美国法学院的课程设置

美国法学院开设的课程与其法学教育培养的职业化人才目标一致。设置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法学院开设的课程一般都在100门以上, LLM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 J.D.为两年, 法学院的学生基本上要修够90个学分, 因此, 在美国学习法律是一项非常辛苦和严峻的挑战。其中, 宪法、侵权法、程序法和合同法是所有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另外, 肯特法学院还设置了专门针对如非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研究型课程。例如:《中国竞争法与美国竞争法之比较》。美国法学课程内容的划分也非常详细和具体。在众多的课程中教育实践课是美国法学教育的最大亮点。

(二) 美国法学院的教学方法

美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实用型的法律职业者为目标。因此, 在其法学教学中, 始终贯穿着讨论和辩论的内容, 美国的法学课堂大多是以讲坛为起点的椭圆形。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教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同时, 老师在课堂上可随时向学生提问, 以便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这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

对中美法学教育比较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美两国的法律体系所代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大法系, 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正式基于两种不同法系的特点, 对中美法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

(一) 相同之处

1. 中美两国法学院校和法学专业的学生众多

美国虽不是人口大国, 但律师人数却占世界律师人数总数的70%, 而且美国的大部分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学法律出身, 至今有44美国总统, 具有法学专业背景或从事法律职业出身的就有26位。美国的法学教育起步早、发展快, 法学院校自然就多。这就决定了美国是个法律大国, 目前美国有400多所法学院校。

2. 中美两国的法学教育都注重教育与科研相结合

中美两国的高等法学院校不仅注重教学, 而且还承担着法学的科学研究任务。这与欧洲一些国家不同, 中国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 因而法学研究方面的力量主要集中于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中, 教师既是法学教育的承担者, 也是法学研究的主力军, 这与美国法学院承担的任务是一样的。

(二) 不同之处

1. 中美法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同

美国的法学教育是由全美律师协会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简称A.B.A.) 和美国法学院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w School, 简称A.A.L.S.) 共同进行统一管理, 主要由全美律师协会负责。

2. 中美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同

美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具有法律人特有的思维和技能, 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这就决定了美国的法学教育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 因为在美国担任律师是从事其他法律职业的前提。如美国的法官都是从执业5年以上的优秀律师队伍中考核任命的。学生毕业后参加律师资格考试通过后, 就能从事以律师工作。因此, 法律职业人士的专业化是美国法律界最为重要的传统特征和美国法制建设比较健全的标志之一。

3. 中美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同

第一, 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同。我国的法学教育统一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课程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设置的。各院校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美国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与美国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目标相一致。所以, 美国法学院注重开设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很多, 各法学院开设的课程一般都在100门以上, 其中宪法、侵权法、程序法和合同法是所有法学专业学位的必修课程。

第二, 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同。因受大陆法系的影响, 我国普遍实行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一方面与我国制定法特点相适应。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法律传统为成文法, 法律规则比较抽象, 对理论强的教材进行讲授, 有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法学原理和法律规则。另一方面与我国应试教育相适应。我国法学院校考察学生成绩一般都采取书面答卷形式, 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 因而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美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实用型的法律职业者为目标。因此, 在其法学教学中, 主要以判例教学为主, 它的最大特点在于, 能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肯特法学院的课堂上, 每个教授都有一张带有学生照片的固定座次表, 上课时老师直接进入讨论程序, 而且随时点名提问, 这就使得那些提前不预习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蒙混过关。因此, 每一个学生在上课前必须预习, 在通篇阅读教师预留的参考文章和选定的案例的基础上, 在课堂上才能畅所欲言。通过课堂的发言和讨论, 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且把律师职业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有机的融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功建.中美法学教育研究与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0 (3) .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 篇4

关键词:中美日动画电影 音乐特点 情感

中图分类号:J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146-03

动画电影是用动画的方法制作出的电影,与儿童动画片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电影形式对绘画、特效等技术存在着较高的要求。美国和日本所出产的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均存在深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电影起步较晚,在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电影配乐是动画电影的重要构成,有助于表达人物情感,展示故事发展走向。由于文化背景和发展进程的不同,美中日三国的动画电影中的电影配乐也均存在着鲜明的特点,对动画电影的质量和呈现效果存在不同的影响。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音乐特点分析

首先,从电影音乐的展现风格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的音乐存在着比较鲜明的东方文化的特性,音乐中一般存在着十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这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产动画电影的形式题材以及民众的音乐审美习惯所决定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动画电影事业不断进步,但是题材大多围绕着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神话等展开。比如《神笔》《骄傲的将军》,再比如近年来大热的《大圣归来》《小门神》《秦时明月》等作品,其中的人物和场景均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和传说,或是取材于古代背景。因此在电影配乐中含有大量的戏曲音乐或是中国传统管弦音乐的元素,比如竹笛、扬琴等。比如在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使用了大量的戏曲音乐以及锣鼓音乐,节奏快速,情感色彩鲜明,充分展示了一个活泼、生动、爱憎分明的孙悟空的形象。而在电影《大圣归来》中,融入了西方打击乐器的音色,鼓点激烈、节奏感强烈,并用中国风的歌词进一步表达了孙悟空的人物情感和特点。

从音乐情感来看,中国动画电影音乐保持着与故事一致的情感特点,并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比如《大圣归来》中的秦月铿锵、昂扬。《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的配乐大多充满童真趣味,生动可爱。而《秦时明月》《大雨海棠》等作品,在音乐风格上更加悠扬绵长,与故事发展的脉络以及人物冲突息息相关,在弘大的背景下显示了人物内心悲伤、苍凉但是不失希望的情怀,音乐的整体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二、日本动画电影音乐的特点分析

日本是动漫大国,其出产的动画电影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大量的追随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本动画电影的配乐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东西方融合的特点。日本动画电影的取材也大多数来源于古代传说及神话故事,动画音乐的表现也存在着比较鲜明的日本传统色彩,比如宫崎骏动画作品《幽灵公主》的美声主题曲演唱、《龙猫》中的民族打击乐等表现方式都体现了比较典型的日本风貌和音乐特色。

除了彰显人物自身的聪慧、勇敢等优秀品质以外,日本动画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人文理念与关怀,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姬》《天空之城》等动画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因此在音乐情感上层次更加丰富,更加细腻幽深,仍旧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例,在他的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交响乐、童声合唱、女声独唱、钢琴音乐、合成器音乐等形式,将东方传统音乐与西方乐器的声音融合,进一步渲染了电影氛围,体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让整个音乐作品更富有欣赏性和审美价值。日本动画电影中也不缺乏《哆啦A梦》《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基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融入悬疑、奋斗、魔幻等因素,这也是日本动画电影受众广泛的原因之一。此类型动画电影作品的音乐通常使用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使用先进的音频设备进行音乐的融合,进一步丰富了不同乐器的音色,提高了电影音乐的魅力。

三、美国动画电影音乐的特点分析

美国动画电影取材广泛,世界各个国家的神话故事均为美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带来了灵感。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均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传说故事,《埃及王子》《阿拉丁神灯》等作品也都来源于其他国家的传说故事。但是创作者将美国本土文化的特色与其他各国的文化特色有效的结合起来,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色彩,这也是美国动画电影受到广泛喜爱的原因。比如,在经典的美国动画电影《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电影配乐主要为交响音乐以及一些民间曲调,节奏鲜明、快速,从而烘托出了一种喜剧性的氛围。另外,美国动画电影十分擅长于将不同类型、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这不仅与电影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富风情的听觉享受,在或生动、或欢乐的音乐中更好的彰显出了动画电影的核心和内涵。

与日本动画电影不同,美国动画电影经常以一种喜剧化的特点展现出来,也正因如此,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音乐更加富有娱乐性的特点,比如在《精灵旅社》系列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共同舞蹈的画面,其配乐既符合当时的故事情节,也能够对观众起到一种感染的作用,使整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美国动画电影音乐与整个电影的融合更加完美,可以说是整个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类型的音乐通常视为是人物的一种象征,与人物的情感、行为保持一致。

四、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

动画电影的发展水平与动画电影本身的发展水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日本动画电影和美国动画电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动画电影仍旧存在着非常大的不足,但是其进步也是让人惊喜的。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已经逐渐摆脱了“给小孩子看”的认知,在故事发展和人物设定上都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动画电影的配乐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提升。比如过去谈起中国动画电影,一般会想到《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儿童片,其电影配乐的受众也主要是儿童,所引起的影响也并不广泛。而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题材和形式上都在不断的创新,电影音乐的层次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比如电影《秦时明月》系列中的《追月》《遥远的重逢》,电影《大鱼海棠》中的《大鱼》《在这个世界相遇》等等,均具有较高的传唱度和影响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动画电影音乐除了是电影的重要表达手段外,更是动画电影的一张“名片”,对电影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nlc202309082319

日本动画电影无疑是最为成熟和成功的,这在动画电影的音乐的成熟度上也得到了凸显。并且日本动画音乐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动画音乐OST、单曲等,均为电影带来了票房之外的更大的经济收入和良好口碑。日本动画电影和电影音乐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每当人们听到或是看到其中的一方,就势必会带动对另一方的联想。关于这一点最为突出的也是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宫崎骏动画,而他的动画电影大多数由久石让完成配乐,《幽灵公主》《龙猫》《天空之城》等作品,除了自身故事的魅力之外,其电影配乐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宫崎骏动画电影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美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日臻完善,这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最初阶段,美国动画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电影而服务,也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复制式的音乐。但是目前,美国动画电影已经逐渐摆脱了这种辅助性的角色,创作者对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等每一部分的let it go,无论是作为电影主题曲,还是作为单独的音乐作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在儿童还是在成年人中间,都有较高的传唱度和知名度。

五、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的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动画电影仍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也需要创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方面,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风情,在电影配乐中,应该更加注重凸显这些元素,这可以让中国动画电影更具辨识度,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另一方面,中国动画电影音乐需要不断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体现本民族文化风情的同时,也要学习美国及日本动画电影成功的经验,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融入其他优秀的音乐元素,在配合电影发展及人物情感的同时,也要融入现代化流行音乐的元素,形成音乐本身的特色和内涵,提高音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动画电影音乐产业链。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音乐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在未来发展中,其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面临市场运作方式的创新,将经济与电影音乐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电影的影响力,也是获得更大经济利润的重要手段。在创新中寻求更大的发展是未来阶段内美国及日本动画电影重点探究的方向。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美日三国的动画电影音乐在风格、情感、作用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才是其获得更好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剑楠.久石让电影音乐研究——以动画电影音乐为主[D].保定:河北大学,2013年.

[2]王龙.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和声技法研究——以宫崎骏八部动画电影代表作的音乐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尹娜.试论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

[4]吕林烨.久石让音乐作品研究——以9部电影音乐中的钢琴作品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冯安君.民族风格的音乐在我国动画电影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1,(12).

[6]蒋海丽.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中和声特色分析[J].北方音乐,2016,(09).

[7]程亮,栾恋.普瑞斯纳与电影《蓝白红三部曲》的音乐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5).

[8]陈莹.当中国电影爱上民族器乐——兼论美术片《三个和尚》的电影音乐[J].大舞台,2010,(03).

证券集团诉讼之中美比较研究 篇5

(一) 优势

1.实现小额诉讼请求,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证券侵权的案件的特点是数量多但单个案件标的额较少, 甚至无法达到诉讼标的最低限额的规定, 导致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由于单独诉讼的成本往往比较高, 也降低了单个权利人采用诉讼方式保护自己权利的积极性, 由此导致侵权企业逃避法律规制, 获取巨大利益却能够逍遥法外。证券集团诉讼的作用是将许多小额的诉讼请求集中起来, 降低单个权利人的诉讼成本,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形成诉讼规模效应, 节省司法成本

在证券集团诉讼中, 被告往往是上市公司, 在资金实力、法律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原告往往是小股东、小投资者, 采取单独诉讼的方式必然会使他们在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多数人结成的诉讼集团则不同, 诉讼的规模化效应使得原告方可以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 在诉讼策略上更有专业性;各个原告之间基于其共同利益可以分享各自掌握的不同信息和证据, 在诉讼论证中会更有力、更富逻辑性, 往往能改变双方诉讼的格局。同时对于法院而言, 也可以极大节约重复性诉讼的司法成本。

3.制止公司违法行为,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无疑是证券集团诉讼的重要作用和目的。证券集团诉讼增加了公司的违法成本, 迫使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采取合法方式进行交易, 阻却了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提高投资者信心, 促进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 劣势

1.诉讼周期长, 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虽然集团诉讼具有一次性解决大量的小额诉讼的特点, 但由于证券集团诉讼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案情通常更为复杂, 涉及争议点与证据更多, 故需要当事人双方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案件审理周期往往比较长, 增加法院的诉讼负担。

2.律师主导下容易导致滥诉或投机性诉讼, 导致司法资源浪费

证券集团诉讼中原告方律师往往选择进行风险代理, 败诉则分文不取, 胜诉则收取高额酬金, 胜诉酬金有时能达到所获赔偿总额的30%, 甚至更高。在高额胜诉酬金的驱使下, 一些律师往往投机性地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潜在案件进行起诉, 通过恶意起诉的方式谋求高额律师费, 被批评者称为“合法化的勒索” (legalized blackmail) 。[1]

3.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 影响公司正常运行

在如上所述的恶意诉讼中, 被告被迫就范一般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诉讼费用高昂;二是诉讼经常闹得沸沸扬扬, 不利于公司的声誉。[2]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公司承担的“隐性成本”, 即诉讼对公司声誉、股价以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远远高于公司为诉讼支付的“显性成本”。并且, 落在公司头上的大部分成本, 包括双方诉讼费用以及赔偿费用等, 最终都是由公司的股东承担, 真正实施违法行为的人实际上并未受到制裁, 这也是证券集团诉讼广为诟病的一点。

二、中美诉讼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一) 美国集团诉讼制度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比较

1.确定当事人人数范围的程序不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权利人需在一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登记才能参加到代表人诉讼中, 否则需要重新起诉。美国的集团诉讼恰恰相反, 权利人须在法院公告期内明确申请退出诉讼集团, 否则即视为参加诉讼, 而不必另行起诉。我国选择“加入制”的方法实际上是将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化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而美国的“退出制”[3]只要权利人不退出集团即视为参加, 故集团诉讼的适用范围大于我国的代表人诉讼。

2.诉讼标的不同

美国集团诉讼强调各权利人具有共同的事实或法律问题, 而我国的代表人诉讼仅要求诉讼标的属同一种类, 意即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 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不一定是基于同一事实和法律上的原因产生的。

3.代表人的产生方式、权限、与接收监督的方式不同

我国的诉讼代表人由当事人推选产生, 当事人协商不成的, 由人民法院与该方当事人商定产生;而美国的集团诉讼的代表人代表包括未参加诉讼的全体权利人, 其委托授权采取默示认可的方式。[4]我国代表人在对实体权利进行处分时, 必须获得全体被代表人的特别授权, 接受被代表人的监督。而在美国集团诉讼中, 集团代表人有权处分原告的利益, 同被告进行和解, 仅接受来自法院而非当事人的监督。

(二) 借鉴美国集团诉讼模式, 改革中国当前代表人诉讼制度

1.改革代表人诉讼分类, 取消公告登记程序, 有条件地适用“退出制”

在我国, 由于公告登记程序的限制,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施行;同时由于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需要满足“人数确定”的标准, 可能出现权利人未及时登记而导致权利得不到救济的情况, 此时权利人若另行起诉, 难免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建议取消法院公告登记程序, 对权利人是否参加诉讼实行“退出制”, 除非权利人向法院明确提出退出诉讼的请求, 否则一律视为参加诉讼。同时, 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并未十分完善, “退出制”的完全实行可能导致众多中小投资者在证券诉讼中的“搭便车”行为, 增加公司的诉讼成本和赔偿额度, 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故在引进“退出制”时, 笔者的建议是实行区别对待的方法, 以公司资金规模为根据, 对资金实力雄厚的涉诉公司实行“退出制”, 反之对中小型企业在涉诉时实行“加入制”, 以此来保护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2.扩大代表人诉讼的适用范围

将具有共同的事实或法律问题的诉讼请求合并到一个诉讼中加以解决是群体诉讼的一个重要特征。若拘泥于“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的要求, 一味追求争议的法律关系性质相同, 必然会限制代表人诉讼解决群体性纠纷的功能, 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益。故笔者的建议是, 将民诉法中关于代表人诉讼诉讼标的的规定修改为“基于同一事实或法律问题”, 以此扩大代表人诉讼的适用范围。

3.改革代表人的产生方式, 增加代表人的权限

由于证券市场目前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在推选代表人或与法院协商时难以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权利人之间在争夺代表人资格时容易产生纠纷, 不利于诉讼活动的高效进行。对此, 建议采用美国的“首席原告”[5]概念, 即由最大的股东担任首席原告, 有异议者可以向法院提出, 法院就可根据有意愿成为首席原告的股东股权大小而决定首席原告。作为代表人的首席原告在处分权利时无须获得被代表人的特别授权, 能够自行与被告和解。这样既能够节约诉讼成本, 减少原告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又能够减少中小股民充当“职业原告”进行恶意诉讼、投机性诉讼的可能, 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John C.Coffee, Jr., Reforming the Securities Class Action:An Essay on Deterrenc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106Colum.L.Rev.1534, 1546 (2006) LJ/OL:Westlaw.2009-2-20.

[2]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90.

[3]章武生, 罗健豪.退出制的本质及集团成员的确定方法之分析[J].政治与法律, 2008 (6) :128-133.

[4]David L.Ratner.Securities Regulation, 6th ed.Minnesota:West Group, 法律出版社影印本1999:143.

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比较研究 篇6

一、美国信息公开主要法律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或出版自由的法律, 尽管它没有直接规定政府信息公开, 但它对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重要补充是法律明确禁止政府援引版权法律保护政府信息, 1976年的版权法明确规定版权保护不适用于美国政府的任何文件 (这一规定的历史传统则更长) , 政府的任何文件都属于公有领域, 任何人都可以加以复制并以各种方式利用。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版权法尽管可以防止政府机关封锁信息或借信息牟利, 但它们并没有直接规定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1966年以前, 政府是否公开其文件完全取决于自由裁量, 除了对政府机关有利以外, 政府机关实际上很少公开其信息, 公众对此也没有救济方式。1966年, 美国制定信息自由法, 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与不公开的标准, 共有9类材料作为法定的例外不予公开。如果政府机关拒绝公众的公开信息的请求, 必须说明理由, 并可以被提起复议和司法审查。

二、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法律制度比较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理念

从制度设计理念看,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往往被视为一种政府的办事制度, 许多政府机关都是围绕着办事制度的改革启动政府信息公开。从办事制度层面进行改革, 意味着需要改变原来不公开的办事制度, 从一定的意义上看, 办事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只是政府自己的事情, 是政府机关的一种“社会承诺”。如何公开、怎样公开、公开什么、都由政府机关决定, 公众只是办事制度改革的被动受益者。如果政府机关不公开应该公开的制度或文件, 公众并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加以救济。[1]

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我国的最大区别在于将政府信息公开视为民众的一项权利, 1966年的信息自由法使民众获得了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 政府有公开信息的义务。如果民众与政府在信息的公开问题上产生任何分歧, 民众可以通过复议或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

因此, 可以简单地将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归纳为办事制度型的公开, 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归纳为权利型的公开。

(二) 政府信息的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 著作权保护不适用于“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从这一条规定看, 几乎所有的政府文件都属于公有领域, 民众可以自由使用。美国只规定政府不得在国内适用版权法保护政府信息, 而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不仅适用于所有的国家机关, 并且没有国内与国外的区分。这样, 我国的著作权法似乎更有利于公众使用政府信息。但是, 从其他法律、法规的一些具体规定看, 著作权法鼓励自由使用政府信息的精神并末得到完全一贯的支持。例如, 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法规汇编只能由政府进行, 民间只能汇编内部使用的法规汇编, 这一规定使政府实际上成为法规汇编的惟一提供者。

从现实生活来看, 由于我国的行政法治仍不健全, 政府机关往往可以通过罚款、收费、许可等形式谋取部门利益。随着行政法治的逐步健全, 以权力交换利益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而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要求和使用会越来越多。因此, 可以预见, 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 以政府信息谋取利益会成为一种新的部门利益表现形式。实际上, 这种现象在一些部门早已经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出现, 高昂的收费也阻碍着信息的自由流通。在一些由政府机关提供信息的网络服务中, 甚至新法律、法规的使用也需要缴纳“服务费”。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非常尴尬地发现, 中国人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得国外的最新立法及其他政府信息, 而无法承受获得本国政府信息的高昂成本, 出现信息社会的信息垄断与信息封锁。未雨绸缪, 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公众可以自由地使用政府信息, 政府机关不得垄断信息市场, 才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同时也促进信息业的迅速发展。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和范围

美国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是统一的, 信息自由法列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九类例外, 除此之外的都应公开。在我国, 信息公开的标准及范围目前仍由各地方、各部门自己确定, 基本上限于办事制度与办事结果公开, 即通常所说的“两公开”。

由统一的标准与分散的标准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各有优缺点。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法制统一和民众掌握相关的规定, 缺点是不能照顾不同领域的具体特点。分散的标准充分体现了不同地方与部门的特点, 可以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缺点是各地方或部门相差太大, 不利于国家的法制统一和民众的权利保护。因此, 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 逐步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标准, 将会是政府信息公开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 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上, 除村务公开以外, 我国目前的做法基本上仍只是限于办事制度的公开。对于政府机关而言, 除了办事制度以外, 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或材料, 如公安、检察机关所掌握的某地区犯罪率、案件侦破情况;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对外资政策的调整;环境保护部门掌握的企业排污和整个社会的污染情况;城市规划部门的城市规划变更调整;工商管理部门所掌握的年审资料及企业经营状况统计;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伪劣、假冒产品的分析;有关机关掌握的个人档案资料;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等等。就政府机关的办事制度与非办事制度信息 (后者可以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政府信息) 而言, 办事制度公开是法制的基本要求, 是任何一个政府机关都应达到的基本法治目标。而办事制度以外的政府信息对公众公开才真正体现信息公开的精神, 才是透明政府的集中表现。

(四) 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不甚正确的认识, 认为凡不属保密范围的政府文件就都应该公开。而从美国的经验来看, 保密文件只是信息自由法九项例外之一, 除保密文件之外的其他一些特定政府信息仍不能对民众公开。在其他国家, 也有相类似的规定。在我国, 对于保密文件以外的政府信息是否应该公开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或统一的规定, 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和工作作风以外, 认识上不能正确划分非保密文件的性质并进行合理的分类乃是造成大量政府信息不能公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对非保密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 并明确哪些可以公开, 哪些不应该公开, 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否则, 如果将所有的非保密文件完全公开, 只会对国家行政管理造成各种不必要的冲击, 影响社会稳定。

在确定公开的范围上, 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政府信息与档案的相互关系。在美国, 档案属于信息自由法的调整范围, 只要有关档案不在例外的范围内, 则应与其他政府文件一样对公众公开。在我国, 政府信息实际上可分为档案文件与非档案文件。目前各地方与部门的政府的信息公开举措, 实际上都集中在非档案文件上。《档案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 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少于三十年,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多于三十年, 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也就是说, 档案法实际上限制了档案类政府信息的公开, 同一个政府信息, 一旦归入档案, 则要受三十年期限的限制, 如果不归档, 反有公开的可能。可见, 档案法的规定不但不利于政府信息公开, 反而限制了公开, 如不能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那么, 政府机关可以非常简单地将不想公开的文件以“档案”归档, 以档案法作为最合法的“保护伞”。

(五) 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形式有政府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和民众申请政府机关公开相关信息两种。在美国, 相当于我国办事制度范畴的信息公开主要由政府机关在联邦登记簿上作主动的公开, 其他政府信息则主要经申请人申请以后公开。由于我国实践中的政府公开仍局限于办事制度公开, 因此, 其公开形式基本上是主动形式的政府公开, 如在政府机关办公室中张贴办事制度与程序, 印发办事手册, 通过媒体宣传等等。从实际效果看, 这些做法对老百姓了解政府工作,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由于没有固定的公开形式, 使办事制度公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府推动力度的下降, 老百姓了解办事制度公开的渠道不畅可能会逐步明显。从规范化与制度化的角度考虑, 建议在国家一级对政府公报进行充实或出版专门的部门公报, 对各个部门的办事制度进行发布。在各个地方, 也应以一定的方式公开政府机关的办事制度。考虑到网络的发展, 应大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 将有关的办事制度在网上发布, 以简便的方式为公众所用。

在办事制度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对公众开放以前, 在公开的形式上不会有太多的社会压力或需求。然而, 赋予申请人一定的程序权利, 使之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向政府机关申请获得相关政府信息,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公开渠道的不足, 为以后全面启动政府信息公开创造条件。这样, 就需要研究相关的成本负担、收费与减免、机构设置与工作方式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才有可能在信息公开的形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而且, 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可以为实现从办事制度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的飞跃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中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一) 树立正确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

美国在制定信息自由法时强调该法的两个目的, 一是强化民主政治, 它通过公开政府活动, 使人民得到全部的信息, 使民主政治得到最好的运行。二是防止行政腐败, 美国人认为公开可以作为限制行政的手段。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一切见不得人事情都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干出来的。行政机关为公共利益而活动, 光明磊落, 欢迎公众监督。[2]我们必须要从办事制度公开的理念中解放出来, 认识到信息公开的民主价值和反腐败的价值功效, 完成从办事制度公开的理念向权利公开理念的转换。

(二) 积极探索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仅仅依靠一部行政法规去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显然是很不现实的, 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在公开范围、公开方法、公开方式、救济途径等方面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在我国信息公开实践中, 各地、各部门的改革尝试都有一定的限度, 当各地方或部门的改革探索走到一定的阶段以后, 国家应该抓住机会, 在信息条例的规范下, 使政府公开制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变革。如果国家不能及时总结有益经验并加以提升, 现有的经验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有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失去其示范效应。

当然, 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准备, 还要有大量的实践积累, 在信息条例的引领下, 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一定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中美日动漫音乐艺术特色之比较 篇7

一、动画片音乐共同的艺术特色

(一) 动画片音乐的夸张性

想像和夸张是影视动画作品与生俱来的特点, 在不少影视动画作品中都会用强化的音乐效果配合相应的夸张动作来表现剧情。例如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快节奏的钢琴音表现了猫和老鼠追逐与逃跑的急速脚步, 鼓声和擦声表现了它们剧烈的撞击。小提琴的快速滑音表现了种种令人捧腹的滑稽动作。

(二) 动画片音乐的幽默性

幽默、风趣、搞笑是许多动画作品的主要特点, 动画片音乐在配合画面上也凸显幽默和风趣。动画片音乐的幽默性可以通过很多音乐表现来实现, 例如在音色、 节奏、速度、演奏技巧等很多动画片运用音乐的音色表现力来突出动画的幽默性。例如我国著名动画片《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有高有矮有胖, 作曲家金复载选用三件民族乐器代表高矮胖三个和尚。用高音板胡中音区来表现矮个小和尚, 高音板音色明亮、透彻, 这与表现小和尚的清纯、简单、透彻、伶俐个性很吻合。用坠胡来表现高个子和尚。坠胡音域非常宽, 声音柔和, 音量大, 可以模仿人声来演唱戏曲和歌曲, 用这种充满戏剧变化音色的民族乐器来诠释高个和尚再合适不过。用北方管子表现胖和尚, 北方管子音量较大, 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 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与胖和尚个性吻合。用这三种乐器来表现三个和尚形成强烈反差的幽默效果。

另一种体现就是在特殊演奏技巧上, 例如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用大提琴的拨弦演奏方法表现老鼠蹑手蹑脚的风趣、诙谐神态, 经常用弦乐器的滑音演奏技巧来表现猫和老鼠的滑稽动作。有时运用连续的半音滑奏加上短暂的休止, 时断时连, 形象地再现了两只可爱小动物既是朋友又是天敌的微妙关系, 生动形象、趣味横生, 让人忍俊不禁。另外跳音演奏、装饰音演奏、滾奏、滑奏都是表现幽默性常用的演奏技巧。

(三) 动画音乐的易记性

儿童动画片的音乐一般欢快活泼, 简单易记。如《喜洋洋与灰太狼》中音乐用的是同一音乐主题的简单重复, 或者是同一音乐主题变奏重复。比较单调的乐器音色, 贯彻始终的同一音乐主题,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们记住主旋律。旋律起伏不大, 音域较窄, 节奏跳跃, 郎朗上口, 符合儿童天真可爱的性格, 也符合他们接受心理, 乐曲简单易记, 易学易唱。

二、中美日动画音乐艺术特色的区别

由于社会、民族和艺术家不同, 中美日各国动画音乐大多秉持着自身风格特色在向前发展,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优势品牌和艺术特色。

(一) 中国动画片音乐艺术特色。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中国动画片音乐一直在走民族特色的道路, 动画片不仅在画面表现民族性, 在动画音乐的设计上也显现民族特色。

动画片《牧笛》是一部水墨动画片。影片运用画风来自水墨大师李可染, 作曲家吴应炬写作的配乐风格清新自然, 采用我国民族吹奏乐器竹笛为主奏乐器。由于声音画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音画有机的和谐, 在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动画片《打闹天宫》音乐大量参照京剧艺术表现形式, 以京剧锣鼓乐器为主, 结合多种民族乐器来配合人物动作节奏、表现人物性格, 例如在孙悟空的主题音乐是以唢呐和锣鼓乐队奏出来。唢呐音色嘹亮、辨识度的特点尤其符合孙悟空张扬的性格特点。影片善于使用中国戏曲音乐素材。“玉帝观乐”“仙女摘桃”的歌唱场面取材于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影片在诞生后二十余年中曾先后获得十余个国内外重要奖项, 且已经在四十多个国家地区展映, 创下我国动画片出口最高纪录。动画片《小红军长征记》片尾曲由民族吹奏乐器唢呐演奏的《十送红军》《十送红军》改编自江西赣州客家山歌《送郎调》, 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的歌曲。

(二) 美国动画片音乐艺术特色。

从沃尔特. 迪士尼的《威廉号汽艇》 (1928) 至今日佳作纷呈的美国动画, 大量使用音乐、重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使用成为其票房制胜的看家法宝和艺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可以这样说, 音乐是美国动画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娱乐性

美国动画片为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常常以大团圆结局, 带给受众以轻松、幽默、娱乐的感受, 相应的动画片音乐也充分体现了美国动画轻松、幽默、娱乐的艺术风格。 动画片《猫和老鼠 》中不断追逐的钢琴音乐, 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律动加上快速如飞、起伏绵连的旋律进行, 断断续续的大提琴声伴随着猫和老鼠踮着脚尖走路的脚, 体现了美国动画片的喜剧性、幽默性和高度娱乐性。

2. 华丽性

美国动画片因为具有一定的商业性,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 作曲家特别注重音乐的唯美、华丽。《狮子王》 中《今晚你能感受到爱吗》, 优美的旋律, 精致的画面营造出浪漫而不失童趣氛围。梦工厂制作的《埃及王子》 中《灾难之歌》, 声势浩大、华丽、高贵。《怪物史莱克》 影片以饱含激情的原始交响乐为基调, 遵循传统好莱坞管弦乐配置方式, 营造出古典、大气、华丽的基调。

3. 创新性

美国动画片在产生初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创新性。第14届奥斯卡评奖中, 就把特别奖授予了在《幻想曲》担任指挥的斯托科夫斯基及其助手们, 在片中成功使用新的录音方法的沃尔特. 迪士尼等人。影片将七个风格不同的著名古典音乐片段如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等乐曲, 用不同形式的动画故事来表现, 给人全新的艺术享受。

新时期动画音乐制作人不断尝试将各种音乐风格进行整合和创新, 以寻求视听效果上的新突破, 比如以传统交响乐打底, 将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摇滚音乐、电子音乐、爵士音乐等融到其中。例如青春偶像歌手艾希莉. 蒂丝黛融合了流行与嘻哈的时尚元素唱腔, 重新演绎《小美人鱼》插曲《Kiss the Girl》, 将听众带到一个轻松奔放、 活泼动人的人鱼音乐国度。

(三) 日本动画片音乐艺术特色

日本动画片在世界上较有影响力, 之所以能够受到广泛欢迎, 是因为日本动画已经形成产业, 日本把动画当成专业性较强的产业来运作, 在动画片音乐制作过程中, 也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

1. 专业性

日本动画片音乐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有专业的动画片音乐制作人, 著名配乐演奏大师久石让是日本动画音乐专业化的代表人物。久石让的音乐唯美、细致, 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交相呼应, 刻画精准, 电影情感的些许变化, 也能在他的音乐中完整展现, 更加能够触动观众内心, 引起共鸣。他的音符五彩缤纷, 配合上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简直相得益彰, 既赋予动画灵动性, 也带给音乐真实性。从1985年的《风之谷》开始, 久石让先生与宫崎骏先生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

2. 善于运用电子乐器、民族乐器、以及人声来创作动画音乐

日本音频设备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在动画音乐配乐中, 比其他国家更多使用电子乐器作为配器, 使动画音乐的乐器音色更加丰富, 例如《风之谷》《天空之城》 等动画片中多用电子音乐配器来表现虚幻世界, 这种音色使用让观众容易接受。

例如《龙猫》 (1988) 的插曲“风之甬道”在电声乐器中加入了鼓, 木琴等民族乐器, 以鼓声与木琴的叮咚声作为基调, 并加以情绪饱满的童声吟唱, 成功地营造一种日本乡间独特的祈福式风格的音乐。《千与千寻》 的音乐加入了具有强烈民族风俗气息的三味线、笛子、 鼓等日本民族乐器。更重要的是还采用了日本民族调式。

三、美日动画音乐给中国动画音乐的启示

通过中美日动画音乐艺术特色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动画音乐一直走民族特色的道路是正确的, 但是, 近几年美日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 其中一直不乏拥有世界知名度的好作品, 受到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的幅度和速度都并不理想, 这也要求动画创作者们对我国动画音乐的发展做出新的思考。

首先, 我们应当学习美国和日本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思想理念, 关注动漫音乐的人才培养;中国目前对动漫音乐制作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好多高校动漫专业连音乐课都没开设。其次, 思想观念的革新是动漫音乐崛起的关键和根本。中国动画音乐创作人应积极思考将富于时代特色的创作理念融到民族性来。可以尝试将西洋写作技巧和传统民族技法结合起来, 兼收并蓄, 灵活运用; 大胆加入新型电声乐器来丰富和提升作品音乐效果。

摘要:中美日三国在各自动画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动画音乐艺术特色, 将三个国家动画音乐艺术特色进行比较, 以此启发我国动画音乐创作者对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做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中美日,动漫音乐,艺术特色,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赵竞, 尹章伟.影视动画音乐[M].北京:化学工业社出版, 2011 (8) .

[2]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01) .

中美慈善之比较 篇8

关键词:中国,美国,德育,方法

有比较, 才有鉴别;有鉴别, 才能有创新。批判地吸收其他国家德育方法的成功经验, 对于我国德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德育方法, 是指教育者在为解决人们的道德问题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如果说, 要解决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把锁, 那么, 德育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没有对号入座的钥匙, 紧闭的锁就打不开;没有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 错综复杂的道德问题就难以解决。

一、中美德育方法共性分析

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迥异, 但在德育的方法上, 存在教育规律方面的共性。

首先, 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是中美两国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进行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美国没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或道德教育类课程, 主要通过开设历史、公民学之类的课程及有关专题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大学里每个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在讲授这些课程的同时渗透基本的道德准则教育;我国高校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和政治理论课为主、渗透教育为辅, 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次, 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进行。美国学校通过各类社团、讨论会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现实社会问题, 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有利于交流思想、传播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中国学校也以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来陶冶学生情操。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 两国都通过国庆、各种纪念活动及入学典礼仪式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 心理咨询与生活指导相结合, 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美国高校德育注重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 各类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 拥有相对独立的编制及经费供给, 由专门人士为学生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活动, 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惑与问题并给予学生择业等方面的指导。近几年, 我国各学校也陆续开设各种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 并在大学设立心理辅导中心, 针对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 校园氛围和社会设施熏陶相结合, 潜移默化进行道德教育。美国学校重视校园环境、氛围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 强调校训、校规等。美国通过对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国会图书馆、博物馆等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我国道德教育也特别注重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和革命名胜, 参加社会服务、军训等, 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

第五, 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大众传媒载体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 向广大群众传播德育内容, 使其在接受广泛信息的同时, 接受道德教育。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发展, 中美两国的大众传媒都有快速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技术手段。

二、中美德育方法特点比较

1. 中国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 封闭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 整个教育系统一直是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 总是把学生束缚在校园里, 禁锢在课堂上和书本中, 让学生接受既定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这种德育方法脱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不给学生创造自己认识社会、自己判断思考的机会。

(2) 单一性。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 一些教育者只会按常规走路, 习惯于单独运用某一方法, 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德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者具有多维观念, 从多种角度认识和运用德育方法, 全方位地影响教育学生。

(3) 明显性。中国学校德育方法一直以公开、显性、直接为特征, 从小学到大学的各学校都设有专门的道德、政治理论课。

(4) 灌输性。当今主导学校德育的德育范式是权威灌输式。虽然这种德育范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就是现在也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科技进步, 市场经济确立, 这种强制灌输型德育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对于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方法, 世界各国道德教育学家有着共同的呼声:“反复灌输道德规则和为数众多的惯例一样, 不可能形成人的品德”。

2. 美国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 开放性。美国德育的流派、方法众多, 并且不断吸收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加以试用。这种开放性特点,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真理的探索, 也反映了美国个人本位, 自由竞争的社会特点。

(2) 综合性。在对公民道德教育上, 美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隐蔽性。在美国,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 无论是在德育内容上还是在德育方法上, 都有隐蔽性特征, 因此, 在对公民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渗透性。美国德育方法注重全面渗透性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方式的教育。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渗透性的间接方式来进行, 而不是专门开设一门孤立的道德课。在学校之外以宗教、社会团体、环境及全方位的媒体对公民予以渗透性的道德教育。

三、中美德育具体实施方法比较

1. 中国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 政治道德理论教育法。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教育系统中开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中心的各类德育课程。通过政治理论及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 向学生灌输无产阶级先进的思想观念, 促使学生政治素质和良好道德理念的养成和提高, 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道德风尚, 为掌握先进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科学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思想发展, 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 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提高道德认识, 最终使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体道德观念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无产阶级事业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就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方法, 决不能采取命令主义和强制手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的, “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 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 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

(3) 典型形象示范法。所谓典型形象示范教育法, 就是指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和示范作用, 来感化和激励受教育者。通过典型形象和事例、崇高思想品德和行为, 引起受教育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而这种共鸣又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理念的升华, 从而形成巨大而持久的感染效应, 激励人们效仿榜样的良好思想情操及为人处事, 并使自己逐步向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迈进。

(4) 激励教育法。激励教育方式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其具有直观、实效、见效快的特点。精神激励是指通过信仰的树立、目标的确定、先进事迹的表彰、荣誉感的调动, 从情感驱动来激发和调动蕴藏在人们心灵中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激发和鼓励大家不断向上, 促进良好道德风范的形成, 达到德育的目的。

2. 美国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 宗教教育法。美国德育重视宗教教育, 希望凭借宗教的力量来培养新一代的美德。信奉宗教, 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 伦理与宗教结合也一向是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特点。在美国, 虽然公立中小学不设立宗教课, 但允许学生每周在特定时间离开学校, 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 纽约州还规定“放学制度”, 为学生去教堂提供方便。由此看出, 利用宗教教育也是美国德育方法的一个鲜明特征。

(2) 隐蔽课程教育法。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 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 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美国教育界历来重视隐蔽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对于是否开设独立的思想品德课, 教育界有过争论。

(3) 以教师为榜样的身教法。美国政府对于教育者的政治、道德要求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他们强调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他们应当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来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施加确定的影响。

(4) 家庭、学校、环境整合法。在美国, 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 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 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 商讨德育问题。美国社会也十分注重公共环境对道德教育的熏陶作用。仅纽约市就拥有公园1 500个, 博物馆150座, 画廊400间, 剧院38家。这些场所集中反映和展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学生进行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四、美国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 可以看出, 尽管中美两国德育方法有相似之处, 但很多地方却有不同, 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 不断吸收美国德育方法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1. 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德育观念必须更新, 德育方法必须改革。从现实出发, 把学生从课堂上书本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自己去观察社会, 去思考现实问题。对于社会现实问题, 不搞消极防范, 不掩饰社会矛盾, 而是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判断、去思考。在开放的德育中使学生真正形成免疫力, 掌握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本领, 最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 变单一式为综合式

德育有多种模式、多种途径, 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对哪一种方法都不能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教育者既要重视每种方法的特有功能, 更要重视多种方法的最佳组合, 发挥各种方法的整合功能。

3. 明显性与隐蔽性相结合

隐蔽性可以避免人们的逆反心理, 对德育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隐型德育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无法完成系统的理论教育, 难以对工作过程、工作对象进行确切科学的评价等。我们应该善于把显型德育方法和隐型德育方法有机结合, 使两者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4. 灌输式与渗透性相结合

灌输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奴驭性、强制性, 这种方式在德育的某一时段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运用渗透式德育方法。渗透法也被称为无意识教育法。无意识教育是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特点为基础的, 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和文化氛围, 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不易觉察和不需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内化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 以提高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

必须指出的是, 本文在比较中美德育方法时, 较多地叙述了中国德育方法的不足, 但这并非说美国德育方法就没有问题, 笔者之所以这样处理, 旨在尽可能找出我们的差距, 以求我国德育方法更快地走向科学化。我们相信, 随着德育方法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中国德育方法将从传统的困扰中走出来, 进而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孙光琼, 冯文全.一种值得重视的德育方法——无意识教育法[J].道德教育研究, 2006 (1) .

[4]于俊和.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思考[J].教书育人 (普通版) , 2002 (10) .

中美两国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 篇9

2006 年9月起实施的新课程方案包含了四门课, 此外各校还结合实际情况, 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 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主要有:

(1)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科技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2) 心理咨询, 除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外, 我国各高校近十年来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情感等心理层面的问题, 促进道德教育。

(3) 军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把军训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纪律意识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很广,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培养开拓创新意识。

(4) 党团组织活动。在我国高校, 党组织一方面整体把握学校德育全局, 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2 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

美国的德育途径是多渠道的, 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活动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 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 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

(1) 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这些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 增强德育的实效。这些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 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 这类咨询机构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

(4) 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

3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1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的共同之处

(1) 从课堂教育方面, 中美都以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两国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 两国高校所采用的德育基本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班级集体性教学形式。

(2) 从课外教育方面, 中美两国德育都以实践作为德育效果内化的主要手段。中美两国都根据本国高校的已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地采用各种实践方式,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贯彻各种道德原则, 使其真正内化。

(3) 以多种现代化手段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现代化手段不断被运用到中美德育中。除了在校外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媒对学生施加影响外, 学校还采用广播、网络、校刊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3.2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的不同之处

(1) 课程内容方面的差异。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是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生活中, 由点到面。而中国德育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强调概念、原理的灌输。

(2) 课外德育的差异。我国高校的课外德育主要通过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校园文化等来实现, 美国除了有我国的这些途径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生活指导, 更深入学生生活, 也可以说更为“实用”。

上一篇:颅颌面部骨折下一篇:PLC编辑程序电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