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精选5篇)
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 篇1
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
一.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一)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又称为退休金,是社会保障中的最重要的养老待遇,是指社会劳动者失去劳动力或退休后,政府和企业按照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根据享受养老金的资格,退休条件以及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按月或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的支付主体可以是家庭、团体人群、也可以是单位、国家及社会。
养老金的内容构成包括劳动者年老时获得的全部福利性支付。
不同的角度分析,养老金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从融资方式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基金制。从管理功能上分为,公共管理、私人管理、混合管理。
(二)养老金的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时,全国积压了200万应该退休的人员不能退休,于是国家出台临时办法解决退休问题。企业的工人退休后由企业负责发放退休金,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出钱。由于当时所有企业都是国家的,企业的利润用来先发放退休金再上缴国家,企业和事业人员的退休金额不相上下。
2.20世纪80-90年代。20世纪80年代,国企裁员增多,建立了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了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制度。而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独立于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动力,因此一直到今天由国家财政负责。20世纪90年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部分省市的事业单位参与改革试点,并参加缴费。实际上,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部分人员没有参加改革,另一个是一部分参加了部分改革。
3.1992-1997年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92年-97年,中国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目前,世界上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累积制。将两部分简单拼凑在一起,叫做统账结合。这一制度将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的优势结合起来。从缴费上来说,个人工资的80%放到自己的养老账户上,企业缴费的20%被政府用来支付给退休一代。
4.1992-2012年的改革发展
随着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变革,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了合理的缴费率。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相通的社会保险机制。
5.2013年以来的改革发展
新一届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在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制度的基础上,合理消化转轨成本。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加养老金统筹部分的收入。2014年出台相关信息,加快了养老金的集中管理。根据
我国的国情,结合就业形势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三)养老金的作用
养老金体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作用有如下几点。
1. 维护社会的安定
进入21世纪,全球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养老金可以有效的解决已退休劳动者的生活需要,保证了十几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然而对于普通劳动者,养老金是他们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有利于他们消除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对于社会层面来说,人们有了安稳的心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推动经济发展
劳动者年老后获得养老金的多少,由他们工作时的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决定。这极大激励在职劳动者,主动自发提升劳动效率。与此同时,养老保险产品的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参加人数多、筹资方便快捷,这些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国家也可以通过对养老基金的控制,使得市场经济在其调控下发展。
3.协调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协调一致的养老体系。
合理的养老金体系,有利于改善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公正公平的实现。
二、中国养老金制度
我国由于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国情,是的养老制度的“碎片化”十分严重,在企业、事业、机关、城镇、农村中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其支付方式、管理手段各不相同,待遇水平和运行原则也相差很大,这就造成了养老金制度不公平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养老金制度的“顾此失彼”,其设计没有长远打算,只是为了解决眼前问题。所以,针对不同养老金制度的并轨问题成为当前养老体系改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的问题,即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双轨制问题以及城镇农村养老制度的衔接问题。
(1)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双轨制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进行改革完善的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障制度,实质上一直以一两个完全平行方式运行着,一个是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另一个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这两个养老金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不仅表现在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表现在他们各自包含了不同的待遇标准和运行方式。每次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讨论,都会深深刺痛公众的神经,每个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国养老金多轨制的现状已成为当今社会分配不公中的突出问题,也是社会保障问题暴露出的越来越尖锐的突出难题,养老金双轨制被认为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失误,并在制定政策时和执行中没有及时纠正和扭转,以至于偏离本意越来越远,但并轨问题不是很难解决。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在《决定》中,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表述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表现出政府落实此项改革的力度。统筹的另一层含义,是以财政为主,统一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形成国民养老金。如此,即使由
于收入过低而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也能够得到一份基础养老金,其本质相当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其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2)城镇农村养老制度的衔接问题
近30多年来,我国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跨越城乡的人员流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大潮下比以往更为频繁和普遍。长期以农业与非农户籍为标准,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给予区别对待,已经无法适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变革水到渠成。
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农村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在城乡之间流动、转移的群体,同时还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用人单位和个人要按一定比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出台后,以前在农村缴纳的个人缴费、政府缴费补助、集体经济补助,都可以进入个人账户,“养老看身份”的历史首次被彻底革除。
三、美国养老金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完善,美国形成了比较经典的“三支柱”养老金保险体系:即国家强制养老保险、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1、第一支柱是国家法定养老保险,又称为美国社会保障OASDI计划,是有基本养老保障,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残疾保障,遗嘱保障、等构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养老计划。该养老计划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征缴社会养老保障税进行财政支持,企业和职工执行相同的缴费税率(约为6%),合起来保证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的实现和覆盖,雇主在2012年的最大的保险收入已达到为10800美元。
OASDI是美国最重要的保障收入方式,由国会立法保证实施。该制度几乎覆盖了全体的社会劳动者,不仅包括全部企业中所有获得酬劳的职工,也包括了各种机关事业单位、其他非营利组织内的劳动者以及部分退役军人。美国还设立了一种补充收入保障SSI制度,专门针对一些农场临时雇佣的劳动者、家庭内部的劳动者以及年收入低于标准规定的个体经营者。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通过各类国家税收以及政府的政府的财政补贴联合建立起来的,基金账户由联邦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并依据联邦的法律棍定运营。
2、第二支柱是雇主养老金计划,是由企业或公司的雇主、公会行业协会或职业组织发起和创办的养老金计划,政府公职人员的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也属于第二支柱。它的特点就是不具有强制性,目前已有60%的劳动人口享受该养老计划。该计划是由企业定期缴纳资金,特定的养老金管理机构运作保值。参保人的未来收益一般是由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来决定的,依据职工账户上的资金的总额或与企业事先的协定,退
休职工可一次性或按月领取养老金。
企业养老金计划则指盈利性组织为其职员提供的各种养老金计划,410K计划就是典型的养老计划。该计划是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第401条K项的规定,它的前身是雇主与雇员联合创立的一种养老保险计划,采用的是完全积累的模式。401K计划是由于美国80年代的改革产生的,它创立了雇主和雇员一起承担养老责任的局面,消除了之前由雇主独自为雇员缴纳养老费用的现象。
3、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其中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就是个人退休账户IRA,此外还有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随着1974年ERISA法案的颁布,个人退休账户IRA应运而生,是在借用国家各类税收优惠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自愿性,对参加者基本要求是年龄70、5岁以下。
综上所述,“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实现了保险、收入在分配和储蓄的有机融合,“三支柱”都提供了保险,同事还在其中涉及到了收入在分配与储蓄的处理方式,使得三者统一于养老金体系中。在当今社会中,单一的保险难以实现保障的目的,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才是关键。
四、中美养老金制度的比较分析
(1)从养老金来源的结构来看,美国实行多支柱的、多层次、多元的养老保障体系,而中国一直是较为单一的养老保障体系。长久以来,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以完备的特点被各国所模仿,被人们形容为“三条腿的板凳”。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障计划(OASDI)是第一条腿,它是美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精神支柱”;雇主联合创立的企业养老金是第二条腿,还有传统的确定给付型DB则是第三条腿。
而中国的城乡养老保障呈现明显的“二元化”,而且养老保障方式过分单一:城市人养老主要是依靠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而农村人养老主要是养儿防老或者是依靠个人家庭储蓄。
(2)从账户管理上来看,美国养老金账户主要实行的是累积制,即在遵循养老金收支平衡原则的条件下制定的相关缴费率,养老保险金税率是由雇主和雇员按照固定的工资比例缴纳的,记入个人退休账户,雇员退休后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中积累的所有养老保险本金和利息来支付养老金。
而我国则是现收现付的统筹制度。将年轻人缴纳的保险金用于供养上代年老人,这种养老制度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加剧时养老金的支付就会相应的急剧增加,导致年轻人需要缴纳养老金的数量随之急剧增加。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统账结合”养老保障体系,由企业按照职工总工资额的五分之一缴纳养老金,这部分资金会纳入社会统筹基金,被用于支出当期的养老金,这就是“现收现付”。
(3)与美国相比,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明显偏小,国民的养老储备明显不足。
截止2011年6月30日,美国私人养老金总资产达18.2万亿美元,占全美家庭金融融资的比例为37%。如果再加上美国公共养老金总资产2.609万亿美元,则全美养老金总
资产达20.844万亿美元,占全美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高达42.3%。而中国在2010年底养老金总资产只有2.675万亿人民币,仅相当于美国养老金总规模的十分之一,而美国的GDP只是中国GDP的2.35倍,人口只是中国的六分之一。尽管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GDP竞争差距不断缩小的外表下,中美之间的养老金市场规模的相对差距却正在扩大。
(4)从养老金投资结构来看,美国比较保守,中国比较开放。
在公共养老保障基金投资上,美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自创设以来一直坚持不入市,并规定当年收支结余只能投资财政部特别发行的国债。同样,中国地方社会保险基金也是不允许入市的,只能存款或购买国债,但由中央政府单独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则可以入市投资股票和基金。与此同时,在私人养老基金投资上,以401(K)为代表的美国私人养老金可以入市投资,而且重点投资共同基金,股票型基金投资占比高达50%左右,但股票投资一般不超过20%。在中国,企业年金同样可以入市投资,其中,股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30%。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虽然不允许入市,但资产余额超过全美股票总市值的私人养老金,却可以通过对共同基金的大量投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美国资本市场,极大地支持和稳定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反,中国企业年金规模狭小,不足3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年金资产,占国内股票总市值的比重仅为1%,即便全部投入股市,甚至无法溅起一点浪花,更何况中国企业年金在投资选择上,大多对股票型基金不屑一顾。这与美国私人养老金对共同基金高度信任、情有独钟形成鲜明反差。
五、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几点建议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即中美比较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国特定国情带来的问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养老金管理不完备,制度法规规范缺失这两点。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我国养老金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产生原因,结合十八大精神,我们需要从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制度改革,实现全社会统筹
首先,在试点地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的现行制度坐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其次,保障城乡养老金体系衔接的顺利实施。最后,建立覆盖城乡的非缴费型老年津贴制度,以实现降低老年人口贫困的发生率、有效防止老年贫困的目标。
(2)建立统一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多层次要求在由中央政府统一建立的基本养老金体系的制度外,企业公司和家庭个人还要努力建立更多的保障层级,借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能力。美国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起到的正面作用,正说明了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对于国家建设的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建立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是当今世界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之所在。
六、结束语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但是,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的养老金体系出现了诸如巨额隐性债务、城乡并轨困难等问题,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实现多元化筹资、规范化保障、社会化管理,以积极应对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冲击。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养老金体系中出现的困难,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 篇2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状况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状况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直至研究生阶段的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涵盖了从理论教学到创业实践的几乎所有领域。
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年代轨迹。从年代轨迹看,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历程。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s) 课程,该课程被众多的创业学者认为是创业教育在美国大学的首次出现[1]。1949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据统计,到1968年,美国有4所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企业时代的到来使小企业失去了成长的契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进入低谷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高校创业教育才迎来发展期。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百森商学院、南加州大学及东北大学相继于20世纪70年代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本科生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数量达到1060所;截至2010年,美国已有17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2]。至此,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较为完善。
2. 美国学者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被称为“创业教育之父”的蒂蒙斯(Jeffry Timmons)认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该课程体系成为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学科化的基本模式。加里博士 (Dr. Gary) 在扬斯敦州立大学(1987—1990)和威斯康星大学 (1990—)任教期间开创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位模式(chair holder model)。该模式强调创业教育的课程应该贯穿于大学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及MBA的教育阶段之中,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完成才可以取得学位[3]。如大学本科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集中于大三、大四两个年级,大三以必修课为主,如《创业简介》《创造、创新和产品开发》等;大四以选修课为主,如《创业实务》《创业讲座系列》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撒迪厄斯(Thaddeus,2010) 和贝丽尔 (Beryl,2010) 提倡将创业教育课程中的经济、财政、会计、企业等因素融入通识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机遇[4]。
3.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4种类型。全球最富盛名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及斯坦福大学亦是创业教育领域的带头羊,虽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与侧重点上各有特色,但都以这4种课程类型为中心。1967年,百森商学院就在全球推出了第一个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展开, 如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分四年完成,必修课集中在前两年,选修课则集中于后两年。必修课程有《新企业创立》《新生管理体验》等。选修课程主要有《创业领域专题学习和研究》《创业企业营销》《创业投资财务》等。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于1908年成立的哈佛商学院 (HBS), 其课程主要面对MBA学生 ,学制为两年。第一年是必修课 , 共有11门,课程设置有《财务报表与控制》《市场营销学》等;第二年是选修课,共分10大类,100多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5]。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则非常注重与非商学院的互动合作,其创业教育课程按照学院可分为商学院课程与非商学院课程两大类。商学院的课程大约有21门,如《私人证券投资》《投资管理与创业财政》等;非商学院的课程则相对基础化,主要包括通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及针对性讲座3类。此外,各高校还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设置企业孵化器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深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
(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状况
1. 中国高校创业课程的发展阶段。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国外创业教育思潮的冲击以及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迄今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 ,经过了萌芽 (1989—1997年 )—上升(1998—2009年 )—全面推进 (2010—) 三个阶段 , 每个阶段均具鲜明的时代特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 并把“创业能力” 作为继学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开启了中国创业教育的萌芽阶段。确切地说,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探索则始于2002年教育部确立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5年清华大学作为KAB创业教育项目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积极参与推广,并将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纳入了课程体系[6],这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已步入上升阶段。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以此为标志,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7]。
2. 中国高校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探索 。 西北工业大学于 2000 年开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创业学》选修课,并编写了省内创业教育的统编教材,成为了中国最早为本科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自2002年教育部确立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之后,试点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水平远比非试点高校高。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企业家精神》《创业管理》等选修课程,西安交通大学除开设全校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还为研究生开设了《创业过程管理》《创业管理》等课程[8]。这一时期,试点高校与非试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差异加大,基于创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教育部于2012年8月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本科高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将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3.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模块。首先,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家精神》等课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育学生的商业道德等。其次,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市场预测与企业风险管理》《企业运营和管理》及《新创企业融资》等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最后,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以创业大赛、实地考察、创业体验和野外拓展训练等方式展开, 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抗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为实现从创业师资培训向学生创业教育的重心转移,高校开始把创业内容增加到学校课程设置中,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创业教育以重要地位。目前,黑龙江大学已经设计和开发的可用于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达250余门,基本上覆盖了全校各个学院和专业领域的学生,为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课程基础[9]。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异同比较
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的背景、内容、目标等方面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最初来自于对美国的模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两国具有推动创业教育繁荣的共同动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中美两国高校在创业教育的普及性、课程类型的丰富性、课程模式的多样性、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师资力量的专业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相似之处
1. 课程设置背景。 创业教育的兴起与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有着密切联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 结合美国当时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适龄青年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创建小企业成为当时美国青年自我发展的谋略。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顺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却越来越小。在此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将有助于解决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 课程设置内容。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有所差异, 但都包含了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等内容,且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
3. 课程设置目标。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并最终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之一。
4. 国家态度。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对世界各国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创业教育对人才的知识素养和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作用越来越突出,中美两国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与体系化建设皆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态度。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异
1. 课程普及程度。迄今为止,美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学专业,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实现了由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普及化程度较高。而我国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高校,且也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2. 课程类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4种类型,按照实施的场所可分为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是创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因素,主要指由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与创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并通过考试来测试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才能。非正式课程即在课堂外进行的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以高校为主创建的企业孵化器、创业论坛讲座等。按照普及程度可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3种类型,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专业课程主要是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必修课,很少有高校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
3. 课程模式。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主要分为聚焦模式(focus model)和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university-wid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两大类,其中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又可分为磁石模式(magnet-model)、辐射模式(radiant-model)和混合式(mix-model)3种[10]。聚焦模式是指在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内部开展的课程模式,以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及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和研究者为目标,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磁石模式是在管理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开设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类课程,其特点是跨学科、高度化的中心聚焦,如麻省理工学院。辐射模式是指在多个学院中同时展开, 满足不同专业、科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康奈尔大学。混合式就是上述两种模式的融合,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以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如马里兰大学。相较而言,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借鉴美国的磁石模式,即在商学院或管理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统一的选修课程,了解创业知识和理论,很少有学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
4. 课程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丰富完善的实践体系。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既遵循了课程开发的先后衔接及内在逻辑性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学生循序渐进的心理特点,此外,美国高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一般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创业中心、创业协会等来组织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虽然也有实践体系作支撑,但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5. 师资力量。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既包括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又涵盖了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人生阅历,通常采取短期讲学的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此外,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授课教师多是“半路出家”又“身兼数职”,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同时,高校和企业联系相对较少,只有少数教师是行业、企业的专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革新课程理念,树立开放式创业教育课程观
近年来美国创业教育课程十分强调开放、多元融合的课程观,即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设计、实施、反馈、评价、改进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外部相关利益者对课程的理解和要求。企业等外部组织对于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基本都是在和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更新的。企业为高校创业课程提供了最前沿、最具应用价值、最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信息,使得高校的创业课程能够紧跟商业的变化,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反观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但在创业教育的课程理念上依旧处于落后状态,强调“权威式”的控制、课程体系的封闭设计和内循环状态,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创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课程形态枯燥乏味,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的因素。因此,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需从理念层面进行革新,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学生、社群等不同外部组织之间建立起关联,重新激发创业课程的活力, 这样才能够真正释放出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创业、敢于创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归功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管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相对合理和科学。中国高校应改变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的现状, 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创业教育“课堂”发展的多样化。以教师课堂讲授为基础,传授学生必需的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依托创业教育实训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经验论坛讲座、创业模拟实践等,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精神、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开拓“第三课堂”,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参与企业规划,培养对创业的敏感性,意识到创业精神和技能对自己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转变课程模式,实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美国高校经历了教学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的转变,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我国高校应促使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各高校基于自身发展现状,改变单一的课程模式,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开设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主的创业类通识课程,鼓励大学生通过选修或完全自由选修的形式,修读一定学分的创业类通识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多学科的理念,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其次,开设以培养岗位创业知识为主的专业类创业课程,高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基于岗位创业知识培养的专业类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适应专业岗位发展的能力。
(四)强化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中国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虽然基本参照了美国模式, 但在实际经验和运作上还缺少体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11]。从教师的类型方面考虑,各高校应培养专业型和兼职型的创业教育师资。各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专门化培训、进行案例示范教学或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素质,培养专家型教师。另外,参照美国高校商学院的做法,从社会上吸纳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或者创业者。他们既可以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亦可以作为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或准创业者提供准确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此外,从教师的实践性方面考虑,创业教育的师资可分为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主要是指来自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等不同学科的教师,他们用跨学科、跨专业的方式参与创业课程教学,既可以提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参与度和支持力度,又可以有效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型教师强调教师的创业实践经历, 以解决创业教育教师缺乏实际经验的问题。这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创业的感悟,理解创业的规律,让学生从案例中获得对创业的兴趣和经验。
摘要: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地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发现美国高校创业课程普及程度较高,课程类型丰富,重视实操;拥有聚焦模式、磁石模式、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等类型。同时,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术和创业背景均很深厚。与此相比,无论是普及程度还是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我国均有较大差距。
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本科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基。中国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本科教育。近年来,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时,希望借鉴美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成熟经验,以“他山之石”来提升我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国内高等教育界对于中美两国各高校的本科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也有很多比较分析,但全面地比较两国高校各个院系本科课程体系的文献还较少。南京大学为了更好地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组织本校所有院系进行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28个院系共比较研究了美国几十所一流高校相关院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各个院系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这一高校本科教育的关键要素入手,全面分析了中美一流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这对我国高校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
在培养目标上,中美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科教育目标。如斯坦福大学是要培养“有教养和有用的公民”,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有“一技之长”,还应注重思想修养和社会责任,让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公民领域共同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1]。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要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三点素质:理智、知识和智慧。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中美高校虽然在本科教育理念上表述各有不同,但其强调的本科教育的精神实质和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初步凝练出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共性特征,即重视通识教育、自由选修、交叉复合培养、课程层次、研讨课程,同时还比较了我国高校在这5个方面与美国高校存在的差异。
1. 通识教育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根本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以哈佛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例,如表1。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含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南京大学在2009年实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后,总学分从160~170分减少至150分,含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开放选修三个模块。哈佛大学规定学生必须在通识课程的八个领域内,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4学分的通识课程。
表1 哈佛大学与南京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表
哈佛大学
南京大学
总课程
32门课程
总课程
150学分
核心课程(8门)
八个领域: 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
通识通修(49~59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政治课,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等。通识教育课程:七个领域,包括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文学艺术与美感,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学生必须选修14学分以上
专业课(16门)
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41~62学分)
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选修课(8门)
自由选修课程
开放选修(31~52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创业就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
在通识课程比重方面,哈佛大学本科学生修读的32门课程中,核心课程有8门,即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1/4。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后,开始强调通识教育。通过比较可知,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仅1/10左右,而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在本科课程总量中占到1/4到1/3左右。
在通识课程内容方面,哈佛大学把实证和数学推理单独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强调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也把推理定量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南京大学在逻辑推理方面开设了逻辑思维与表达、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两门通识课程,但与美国高校相比,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资源仍相对不足。
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集校内外力量研究论证,将各类课程科学搭配组合。我国仍有许多高校在通识课程配置上没能将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课程整体性较弱。
2. 自由选修
美国高校鼓励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1/5到1/3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区别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2]。我国大学专业课程比重较高,专业必修课加上专业选修课,总的专业课程比重高达60%~70%,跨专业任意选修课比重相对较小。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京大学为例,在理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选取2个专业分别比较[3],伯克利分校总学分120分,南京大学教改前160~170学分,教改后150学分。
表2 伯克利分校与南京大学专业课学分及其占总学分比重比较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相对较小,历史学的专业课占总学分的40.8%(见表2)。教改前南京大学历史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54.4%,比伯克利分校要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加上大量的公共必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不到10%。教改后南京大学将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及创业就业课程等一起归入开放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选修空间,自由选修的比重大幅提高,达到20.7%~34.7%。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在各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理科专业课所占比重比较高,如化学专业高达60.8%。教改后南京大学理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比重还是比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高,如化学专业比历史学专业高10多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更为强调专业基础的理科专业上,中美高校均设置了相对较多的专业课程,这是由理科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的。
3. 交叉复合培养
美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学习,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选修课程涉及学科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如耶鲁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四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类、建筑学史学类、人类学社会学类、天文学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生要获得学士学位,至少修读36门课程,但要求学生必须在自己必修的领域之外,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占本科所修读课程的1/3,并且来自同一个系的课程不得超过4门,一个领域内的课程不得超过6门[4]。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在社会、科学、历史及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国内高校很少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跨院系选课门数及限制在同一领域选课的门数。
美国高校除了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外,各专业都会开设多学科交叉复合课程。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专业为例,与生态学相关的交叉课程就有4门,生态学中的电脑模型介绍、植物生态学、热带地区生态学、动植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和进化学。南京大学生态学虽然专业课程比较丰富,共有25门,但缺乏这类交叉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要求每位学生必修一门高级专业课程,这一课程学生可有9门选择,除了纯粹的物理学课程之外,还可选择与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生物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系统等[5]。国内许多高校的学生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习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研究能力的提升。
4. 课程层次
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课程梯度,在完成规定的低层次课程、储备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后,才能进入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同时重视低层次的入门级专业课程。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规定:一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7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二年级,二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16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24门课后可以升入四年级,同时还规定前两个学年必须修完4门专业预修课程以及2门跨学科专业预修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按宽口径原则,把本科生课程分为低级课程、高级课程,实行分阶段培养。低级部分降低专业课程的要求,含有大量实用性高的课程,高级部分才进入较高要求的专业课程。
国内一些高校在注重专业课程层次设置的同时,往往忽略低层次专业课程,但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学科领域,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如今国内部分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类课程的重要性,如教改后南京大学开始设置新生导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5. 研讨课程
美国高校的教学是同交流、讨论联系在一起的,研讨课程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已是美国本科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课程分成多个层次。在一门研讨课上,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交流,研讨课的授课对象不仅有不同年级,而且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组成,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系除了普通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中还有大量的研讨性质课程,例如新生研讨课、二年级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等。研讨课程往往在不同学期由不同的教授授课,每学期的主题都可能在改变,不断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补充到研讨课程中。南京大学天文学院目前主要有2门研讨课程,且由固定的教师指导,缺少高能天体物理、太阳物理、空间科学和技术等主题的高年级研讨课。
杜克大学规定,主修历史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9门专业课,以及初级研讨课与高级研讨课各1门。如在历史“法律与政府管理”这一方向下开设的13门专业课程中含4门初级研讨课和4门高级研讨课,可见在专业课程中研讨课所占比例非常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大力建设研讨课程,但国内高校的研讨课比重还远远低于美国高校,研讨课程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原因与分析
中美高校在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高校发展背景等都会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形成。
第一,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现代知识观。“信而好古 述而不作”将知识看成是永远正确的[6],只需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反映在高校课堂上,就是老师上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不鼓励去思考和质疑知识的正确性。美国的文化则强调个性,鼓励学生去探索和质疑已有知识,将知识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进步,强调学生独立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以前会更强调传授知识型的课程,美国则喜欢讨论质疑类型的研讨课程。现代学科和专业体系是以逻辑分析和实验思想为基础的,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我国高校除了传统教授知识的课程外,需要补充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新型课程。
第二,课程资源的充足与否影响着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高校受学生人数和教师资源的限制,生师比较高,学生人均课程资源会相对较少,决定了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规模普及小班研讨教学。开设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课程,其困难明显要高于普通专业课程。如果不在教师评价机制上采取特殊的鼓励政策,将有许多老师不愿意开设此类课程,必将影响我国高校建设交叉复合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通识课、研讨课等其他新型课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高校一般采取多种奖励手段,从政策上鼓励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开设新的课程,而且课程开发和评价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由任课老师自己组织进行,这与我国的评价方式大为不同[7]。南京大学通过“邀、聘、提、扬、止”教学动力机制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提升全校本科教学一线师资的力量与水平。高校课程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的,美国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为高校新型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
第三,美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已持续了上百年时间。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开始着手通识教育改革,而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改革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真正开始。我国高校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内追赶上美国通识教育教学水平,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比美国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美国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纠正因走极端、走弯路造成的错误。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已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美国高校课程体系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国内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发现了一些具有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第一,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我国高校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和研究课程,确保通识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注意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均衡,逐步增加课程的涵盖范围,如可开设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定量推理等课程;在课程所占比重方面,在确保通识课程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
第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我国高校可以通过精简专业课程,增加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提升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兴趣学习各学科知识,建构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但在不同专业间应体现学科差异性,如理科专业就应谨慎减少专业课程比重。
第三,加强交叉复合培养。一方面,完善跨院系课程开放政策和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另一方面,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专业交叉课程群建设,建设一批相近学科群或学科类层面的交叉课程,同时鼓励院系之间合作开发专业交叉课程或者组建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教学团队。
第四,合理设置课程层次。我国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次序和相互联系,尤其要重视一些初始课程(如导学课等),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习领域,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第五,重视研讨课程教学。研讨课程也可分多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增加研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比重,多开设能够进行较为深入探讨的专题研讨课程,使学生在拓宽眼界的同时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某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嵇艳. 斯坦福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J]. 大学(学术版),2013(4):52-59.
[2] 熊耕.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81.
[3] 金顶兵. 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3):33-37.
[4] 任钢健. 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
[5] 吴迪. 中美综合性大学物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J]. 高等理科教育,2012(2):86-93.
[6] 张红霞.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10(5):67-72.
[7] 张红霞. 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0-65.
[责任编辑:夏鲁惠]
(上接第45页)
[18] 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著. 逻辑学基础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
[19][20] 刘培育主编. 中国古代哲学精华[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简介;213-358.
[21] 周云之. 名辩学论[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2] 崔清田主编. 名学与辩学[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3] 董志铁.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2007.
[24] 林铭钧,曾祥云. 名辩学新探[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研究成果]
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 篇4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美比较,监管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越来越流行, “影子银行”逐渐占据了我们的视野, 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 以及科技革命的进行, 影子银行应运而生, 代表着世界金融发展的必然未来趋势。尽管, 影子银行对于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依然要非常重视其潜在的风险。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情况、监管模式等, 可以在借鉴国外对影子银行监管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及我国影子银行的实际特点提出监管方面的对策建议, 这对于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点、发展状况等方面, 对比美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其潜在的风险, 并且由此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国内外的学者们尚未对影子银行的概念形成统一的看法, 但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是“监管不到位或者很少受到监管、可能引发较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诸多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传统商行体系之外的证券化活动, 如金融租赁、银行承兑汇票等;另一方面, 指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民间金融借贷, 如人人贷、支付宝这种互联网金融等活动。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之———资产证券化还没有发展完全, 发展模式独具特色, 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 游离于国家监管以外, 基本不受管制或者很少受到管制
1999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废除上个世纪初著名的《1933银行法》的法案, 同时又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这标志着银行、保险、证券混业经营监管全新格局的开启。相关法律的颁布大大地推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 这同时也导致了对影子银行各项活动进行的监管存在一定空白。由于影子银行没有受到严格的市场监管, 监管套利的现象存在于其内部。
(二) 杠杆性高
为了获得高利润, 影子银行的运营模式一般具有高杠杆的特征, 这一特征导致影子银行体系存在巨大的风险。影子银行不用缴纳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 因而操纵大量资金运作, 只需要很少的资本就可以做到, 以大博小。
(三) 具有隐蔽性
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的边缘, 具有隐蔽性, 这是它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区别的另一大特点。影子银行一般进行场外交易, 而场外交易仅受交易双方私下协定的约束, 没有较为严格的市场监管, 不具备场内交易公开透明的特点。影子银行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使得投资者在面对产品时所能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加不足。
三、中美影子银行对比
通过对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深入研究, 由于二者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从属地位以及法律完善程度的不同, 二者的发展状况与潜在的风险也具有许多异同之处。如下表。
相比而言,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在市场中的地位也相对较高, 由于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其内部极高杠杆的经营运行, 因而蕴藏了巨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与美国具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与调整的阶段,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但是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潜在风险也更加容易被有效控制。
四、对策建议
(一) 从根本上来说, 首先要增加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利率市场化, 就是将资金借贷和存款利率市场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确定较为合理的存款利率, 这样做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 从而提升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这一措施能有效地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控制在稳定健康发展的状态, 维护整个市场的稳定。
(二) 加快深化市场监管模式的改革, 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
当前金融创新的步伐远远超过了金融管理模式, 因而, 政府在有效监管一些涉及到多个行业的金融产品或机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我国需要建立集中统一的法定监管机构, 从宏观上控制影子银行所导致的市场潜在风险, 根据现状制定新型的监管政策, 加强市场纪律的管理力度;同时也要协调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 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 增加其发展的透明度。
(三) 从资金的角度看, 应当及时关注房地产企业的风险
从上文可以知道, 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中, 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投资于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政府需要及时地关注房地产价格的或升或降, 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监管房地产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 控制房地产的价格并使其发展变化趋于合理, 这能够有效地控制影子银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降低其导致的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 2013 (4) :27-30.
[2]陈剑, 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8) :66-72.
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 篇5
政府在环保体系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的趋势是向着综合计划、行政命令、市场手段、自愿行动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以政府直接控制为主,以市场手段为辅,倡导企业和公众自觉行动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运作颇有成效,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将对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美国政府在环保体系中的作用
美国国家环保局设立于1970年,直接对总统负责,此举加强了环境管理部门的行政权限。此后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在国家财政的倾斜下环保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日益强化。
美国现在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直接行政管制确立可能范围内的最低可污染标准,再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执行,辅以经济惩罚强化实施。但这一举动存在明显不足,其设定标准的适度性问题没有解决,且缺乏对控制污染的激励措施。此外还有严格的责任赔偿制度,由污染者对造成的破坏承担责任赔偿,促使其事先在预期赔偿费和控制污染的投资上作出有利于控制污染的选择。这种措施用于处理那些不可预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动荡。政府对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的企业和个人征收环境税或者其他行政费用的污染税制度也获得普遍认可。美国政府通过征收污染税,将污染这种外在影响内化到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借助价格机制控制污染。由此使污染者主动实施控制污染的措施,客观上鼓励了生产部门采用先进有效的控制污染设备,刺激了企业降低控制污染的成本。除去征税形式,美国政府还施行了一种负税制度,即由州一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者企业治理污染的行为提供一定的资助或者实行税收优惠。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积极性的提高,但在津贴分配之前,污染者往往人为地扩大污染量,抬高基数,增加污染控制幅度,以期得到更多的津贴额度。
同时,美国政府通过对公民的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靠公民自觉维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而这一政策和制度,也给美国环保NGO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中国政府的环保进程
中国环保工作起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级财政中一直没有环境污染控制专项资金。为此,我国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引进国外的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中一定比例的资金可用于地方环保机构的能力建设。在当时资金奇缺的情况下,这一手段解决了一些紧迫的污染问题。但由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些污染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去治理污染,从而使排污收费难以达到预期目的。2006年,环境保护支出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这为矛盾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但一些痼疾至今仍有争议,学界对此多有论述,本文不做详解。
以总量控制和源头控制这两种方法为基础,我国环保工作在推进中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往往是由于产生污染的企业或其它建设项目事先没有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慎地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对策造成的。为此,中国引进了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建立环境污染申报及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总量控制制度。为了增强环境执法机构的权威性和参与综合决策的可能性,环保机构的级别不断提高,以加强监督协调能力和避免地方政府潜在的不当干预行为。《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各级环保局作为各级政府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如果未按法律授权行事,对于环境的统一监督管理不力,当然应该承担其统一监督管理不力的责任。近年来关于“绿色GDP”的持续研究与讨论,当是基于环保法的规定和国际社会的经验,以明确和督促各级政府在狠抓经济之余对环境质量切实负责。
此外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加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很多国家的政府、国际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环境领域的合作,这也是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体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
NGO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是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统称,也称为民间组织,本文所说NGO皆指环保类NGO。环保NGO是指所从事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活动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环保NGO达1万多个,不同环保NGO都有自己的核心活动,涵盖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
美国NGO的积极影响
美国环保NGO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权益方面给予政府、企业的压力与合作可以说是美国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动力。
美国的环境保护往往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由环保NGO代表社会公众向法院起诉、向议会呼吁、游说,最终通过立法,实现对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补偿、监督和控制。在美国,环保NGO发挥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发动环境公民诉讼监督政府和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法,以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1965年,纽约州哈德逊河沿岸的一部分业主联合起来,以“保护美丽哈德逊河联合会”的名义起诉联邦动力委员会,反对批准电力公司在哈德逊河上修建跨河电缆,法院最终裁定环保团体享有为保护风景、历史遗迹和户外娱乐价值而在法院起诉的权利。这个案例开启了现代美国环保NGO诉讼之先河。
美国环保NGO除了利用法律手段,敦促政府和企业遵守各项环境法规之外,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环保方面的培训和技术研究,倡导企业履行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NGO早期活动主要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立法和督促地方政府执行法律。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真正有效的环境保护,不能只是禁止,还必须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NGO与企业一起探讨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双赢,并且成为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环境保护基金协会与麦当劳的成功合作是经典的一例。为了减少塑料包装盒造成的污染,双方探讨决定使用薄纸包装,不但保温性能好,存储方便,而且减少了制作工程导致环境污染的工序,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
nlc202309031458
除了敦促政府与企业,NGO普遍注重自身行为,在环保方面率先垂范。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是美国绿色建设协会的发起单位,其位于加州的办公楼为旧建筑改建项目,这一改建工程推进了环境保护型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大楼收集过滤雨水、淋浴水和水槽污水,用于灌溉绿化,清洗厕所,所以用水量远少于同样标准同类建筑。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同时使用高效的室内电气装置、专用灯具、可调光电子镇流器、房间占用状态传感器和最好的绝缘材料则大大减少了电力损耗。由于该大楼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环境的协调,美国绿色大楼委员会将它评为节能和环保设计先驱“白金级”,并誉之为美国“最绿色”的大楼。
可见美国NGO在各方面都具有主动性与独立性,正是这些特征使其充分发挥了非官方的环境保护作用,并大力推进了官方环保进程。
中国NGO亟待崛起
反思国内,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环境投诉事件不断上升。究其原因,与国内法制不健全、一些政府官员的环保意识淡薄有关。即便是最细密的法律,也有空白和漏洞,若能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当能有效推动环保系统的完善。单靠政府部门进行环保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改观。事实上从今年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来看,我国民众是有参与环境决策的需求和热情的,只要能将群众的需求纳入NGO范畴,就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环保力量,但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有章可循。
我国目前虽有一些NGO组织,但是都缺乏独立性,也缺少活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即便是有一些怀着美好目的的自发行动,也往往无果而终。究其原因,宣传不足有之,人手缺乏有之,没有全职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与设施、没有核心提议和组织纲领、缺乏活动范围亦有之,但其根本仍是独立性与资金支持的缺乏。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环保NGO多是挂靠于国家行政部门的,虽有资金支持,却已难起到“督促政府行为”的根本作用,而另一些独立的NGO,多是以大学社团的形式出现,缺乏资金支持,且其行动几乎没有稳定性,且体系极不成熟。由此,我国NGO若要在环保领域崭露头角,恐怕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生活水平的提高,NGO的崛起当是必然趋势。
纵观发达国家的NGO发展历程,尤其是上文提到的美国NGO,其活动轨迹可归纳为一条曲线,即时而联合政府抵抗企业,时而获取企业支持影响政府决策。而NGO唯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其为大众服务、为大众争权的作用,我国的NGO显然无法发挥这样的功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独立性的缺失。首先是经济独立性的缺失,我国的NG0几乎没有独立的资金筹集系统,通常是靠国家机构拨款,经济上的依靠就导致NGO活动中的一些明显偏向性。其次是组织独立性缺失,这是由缺乏经济独立性造成的。接受政府机构的拨款,往往使得NGO成为政府机关的附庸,甚至直接成为其分属机构,于是NGO不仅不能影响政府决策,反而要处处受制于政府。最后,我国的NGO缺乏思想独立性,大部分的环保NGO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而是着眼于一个大而无物的话题。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NGO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活动目的,从细处着手,在点滴中实现共同的长远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的NGO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使我国的类似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
未来发展方向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管理机构将长期担当沉重而艰巨的环保任务,机构设置不得任意更改和加入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必须按照规定配置,从而实现环保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设置,并保持机构的稳定发展。
我国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模式较为空洞,程序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意义。这样目标责任制得不到切实实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个人的监督也就失去了意义。传统的考核程序是先通知要求自查,上报自查报告,然后组成考核领导小组到各地先听取当地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然后选一两个企业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察看,这样就给污染产品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考核程序上,应进行改革,上级应事先不给任何通知,而直接到下级所属辖区考查,并且考查地区、单位应由上级随机选择,从而避免地方舞弊情况的出现。
就垃圾分类、节能、节水、维护公共环境而言,政府对公众的要求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应协同政府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教育,通过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将生态意识化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把环保教育看成是全社会的事业,使全体公民都能理智、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素质。通过这种普及性的教育,充分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环境管理中来。同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使得在政府环保部门的协调下,整合各种环保力量,变单一政府式的环境管理为公众参与式的环境管理。在这一过程中,NGO组织将大有可为,当然,NGO的作为终究要建立在其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的态势来看,这或许还要经过一个不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是随着体制改革、民主意识和民权意识逐渐觉醒自然而然地推进的。
(作者单位:玮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都布:北京广播电影电视研究中心)
【对于中美养老金体系比较研究】推荐阅读:
中美体育电影比较研究05-15
中美高校年鉴比较研究08-12
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07-25
中美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及其比较研究07-26
中美比较09-12
中美物价比较08-12
中美新闻比较09-07
中美慈善之比较06-29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07-21
中美GDP结构比较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