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司法法律制度比较(通用7篇)
中美司法法律制度比较 篇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美司法审查制度的比较
姓名:张继辉
专业:法学
班级:法本一班
学号:9010080122指导教师:赵银
中美司法审查制度比较
摘要: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主张法治的国家所普遍采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法律制度,是法治社会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的重要举措。美国是西方法治国家司法审查制度较健全的国家,而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也开始采纳了此制度。由于两国处境不同,因此在制度上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美国中国司法审查制度比较
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主张法治的国家所普遍采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法律制度,是法治社会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的重要举措。美国是西方法治国家司法审查制度较健全的国家,而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由于世贸组织的有关文件也提到了司法审查原则,因此开始采纳了此制度,由于两国属于不同制度的国家,处境不同,以致两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上存在着差异。
一.司法审查范围
1.美国的司法审查范围
1.1事实裁定的审查范围
一般事实裁定的审查。对于一般事实的审查范围,根据事实问题的性质的不同。行政机关权利大小不同,缺乏事实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审查范围,如下:
(1)实质性证据标准。实质性证据标准主要应用于按照正式程序作出的事实裁定。所谓实质性证据又称合理证据,指的是法院出于对行政机关专业知识的尊重,只审查行政机关的证据判断是否合理,如果没有明显的不合理,即满足了实质性证据要求。
(2)滥用自由裁量权标准。法院授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不是授予行政机关依照个人意志随心所欲行使这种权力。行政程序上规定的专横、任性是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两种方式。专横、任性达到非常不合理的程度,以致行政机关的决定没有任何合理的基础。成为撤销的理由。滥用自由裁量权标准主要适用于依非正式程序作出的事实裁定。一般认为,自由裁量权标准要比实质性证据标准宽松一些,但因为两者只有形式上的区别,而无本质差异,两者都以合理性为基础,是执行证据要求证据要合理,明显的不合理证据不能通过司法审查,而明显不合理就是滥用自由裁量权。实践中,两种标准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融合趋势。
(3)重新审理标准。重新审理是法院完全不顾行政机关的判断,由法院独立地对事实问题作出裁定。重新审理是一种例外。可以认为,不是一个独立的标准。在适用该标准时,对事实裁定适用什么样的标准,是适用实质性证据标准还是重新审理标准并不明确,只能有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
1.2法定程序的审查
从程序的观点把行政处理分为正式程序的裁决和非正式程序的裁决,进行不同程度的审查。
(1)对正式程序裁决的审查。联邦行政程序法对一些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则作出。但对于哪些事项必须适用正式程序裁决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只有在其他法律加以规定和根据宪法正当程序条款,应适用审判型听证时加以适用。
(2)非正式程序裁决中程序审查。非正式程序裁决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程序限制。一般由单行法律专门做出规定,及时没有任何法律做出明确规定,也必须符合公平原则。
1.3法律问题的审查范围
法律问题包括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两个步骤,法律解释是对法律含义的一般理解,法律适用是将抽象的一般规定应用于具体案件。
(1)法律解释的审查。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在当代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种主张加强司法审查的程度,减少甚至取消法院对行政机关解释的重视,另一种主张加强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制法院解释法律权力。
(2)法律适用的审查。其主要宗旨是审查法律适用问题时应遵循合理性标准。
1.4规章的司法审查范围
按照正式程序制定的规章适用实质性证据标准,按非正式程序指定的规章适用滥用自由裁量权标准。如果规章影响公民的重大宪法权利,则适用重新审理标准。
2.我国司法审查范围
我国的司法审查的范围狭窄,标准单一。广义的司法审查包括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的审查;狭义的司法审查仅指对行政机关的审查。
我国只采纳狭义的司法审查制度。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按照规定,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对下列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为,如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在司法审查的标准上,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仅进行合法性审查,不进行合理性审查。
二.司法审查当事人制度
1.美国当事人制度
美国的原告资格逐步放宽。有无适当的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是裁定应否对某特定案件予以司法审查时必须回答的问题,也就是原告的资格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美国的原告资格经历了一个从“法定损害标准”到“双重损害标准”,最后到“单一事实损害标准”的演变过程。
并且这种变化是向着日益简化,放宽限制的方向发展。
2.我国当事人制度
在中国,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理解:司法审查的申请人就是司法审查的原告。近年我国对原告资格范围的理解比过去放宽了许多,不仅包括权益直接受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或组织,还包括权益受到影响的公民和组织。但是,实践中对原告资格的种种宽泛解释,尚未在立法层次上得到法律的确认。今后我国应在立法上确立原告资格判断标准。
三.司法审查的管辖制度
1.美国司法审查案件的管辖制度
美国司法审查案件的依普通法院审查制度。所谓普通法院审查制度,就是司法审查权由普通法院主要是最高法院来行使,即最高法院不但有解释和适用宪法的权力,而且有依照它所解释的宪法来审查立法、行政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以及下级法院的判决是否有效的权力,可以对上述机关的行为作出是否符合宪法的裁决。在这种制度下,统治阶级赋予法官特别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很大权力,使他们可以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来解释宪法。
2.我国司法审查案件的管辖制度
目前,我国司法审查由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基础是宪政,即人民享有统治国家的权力。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依法取得并依法行使。独立的司法机构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人民法院诉讼中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建立了我国比较系统、完整的司法审查制度,这些条款从整体上确定了由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监督、制约制度,即通过法定的司法程序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活动。
四.审查原则和审查标准
在司法审查的实践中,司法审查的范围往往取决于不同的司法审查标准。不同的司法审查标准往往取决于法院或法官对待案件的态度以及针对被审查行为的不同性质或被审查问题的不同性质。
1.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标准
在美国,司法审查的标准主要有六个:(1)是否违法,其中“违法”包括实质的违法与程序的违法;(2)是否侵犯宪法的权利、权力、特权或特免,其中宪法规定的权利包括公民的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正当程序权等;(3)是否超越法定的管辖权、权力或限制,或者没有法定权利;(4)是否专横、任性、滥用自由裁量权,根据司法实践,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又包括目的不当、专断与反复无常、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和未考虑相关的因素、不作为和迟延等;(5)是否没有事实根据;(6)是否没有“实质性证据”。
美国法院对法律问题的审查强度要高于事实问题,法院对法律问题的审查,采用合理性标准。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有时候是相交叉的,在无法区分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区分在这种
情况下。但美国法院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适用这个原则,美国的司法审查原则是很灵活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的确立与使用。既重视对行政行为的实体性审查,也重视对行政行为的程序性审查。
2.我国司法审查的原则和标准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和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该条确立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也包括实体性标准和程序性标准。实体性标准是指:主要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超越职权,是否滥用职权,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等。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在行政处罚领域以是否“显失公正”为标准,同时行政诉讼法又规定了“滥用职权”标准。同时另一方面,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在程序审查上也实行合法性标准,即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这一规定赋予了法院对法定程序的司法审查权,体现了程序与实体并重的原则,但是我国尚未制定行政程序法典,公民的权利(程序上的权利)的一些司法救济的相关规定只能散见于法律法规之中。
目前由于行政程序立法上的缺失,使具体的行政行为的程序失去必要的司法监督,导致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救济,制约了司法审查的发展。
结语:通过中美司法审查制度的对比,显然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远不及美国的完善,尤其在审查范围、原告资格的解释、审查形式及救济标准上存在着不足,可见,中国在司法审查制度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美司法法律制度比较 篇2
1 美国石油资源法律制度概述
石油资源法律制度是指在调整石油勘探、开采以及生产过程中对发生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美国石油资源法律体系由联邦和各州的成文法、普通法和美国宪法中的若干条款构成。经过上百年的完善, 美国石油资源管理已形成以法律法规为指导, 国家战略利益为核心, 部门管理为基础, 公众利益为导向的资源管理机制[1]。
美国石油资源法律制度呈现以下特点:①立法体系健全, 法律制度较完整, 对不同专业领域进行了分别立法。联邦政府出台了《矿藏租赁法》 (1920年) 、《外陆架土地法》 (1953年) 等专门法律来调整政府所有石油资源的开采租赁活动;各州政府通过州立法对私人所有的石油资源勘探开采问题予以规制。针对石油活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美国政府出台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1969年) 、《清洁空气法案》 (1970年) 、《石油污染法》 (1990年) 等法规来实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此外, 基于美国财产法中的“捕获规则”,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获取规则”成了美国石油法律制度中迥别于他国的一项所有权取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些立法, 美国建立了一个包含资源权属、勘探开采许可、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为主的多层次法律体系。②可操作性强, 各项制度都有系列配套的条款, 特别是目标尽可能量化、管理程序以和奖惩都很具体。③法律制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2 中美石油资源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2.1 中美石油资源所有权制度比较研究
美国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制度:①美国陆地石油资源所有权制度。美国陆地面积930万km2, 土地分别为联邦、州、印第安部落和私人所有。其中, 联邦政府拥有公共土地283万km2, 各州拥有141万km2公共土地, 印第安部落拥有36万km2, 其余为私人土地[2]。1920年《矿藏租赁法》将美国油气资源定性为可租赁的资源, 明确联邦政府负责对公共土地下的油气资源进行租赁, 由美国土地管理局负责管理。各州政府负责管理州属土地资源和私人土地资源, 私人地表下的石油资源所有权归地表资源所有人所有。该原则源于 “Del Monte Mining & Milling Co.v.Last Chance Mining & Milling Co."一案所确立的普通法财产所有权原则。同时, 因为石油资源具有液态性的特征, 因此依据“Barnard v.Monongahela Gas Co."和“Kelly v.Ohio Oil Co.”案件所确立的“获取规则”, 油井的经营者在合法获得的土地上可开采另一土地所有人拥有的地下石油资源而不用承担任何侵权责任。然而, 随着“获取规则”的广泛适用, 美国石油开采业出现了过度开采现象, “相邻原则”成为防止过度开采行为的补充规则, 即储油区地表的土地所有者有权获取公平开采的份额。②美国海洋油气资源所有权制度。随着1940年代近海石油的大幅度开采生产活动, 近海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辖权成为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利益争夺的焦点。联邦政府最终出台《下沉陆地法》 (1953年) 明确了近海油气资源的所有权与管辖权问题。该法明确规定了除墨西哥湾区域内的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外, 各州对浅海土地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始于海岸低水位线, 终于海洋内3英里处, 墨西哥湾区域内的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对墨西哥湾内的浅海土地所有权与管辖权始于海岸低水位线, 终于海洋内9英里处;而联邦政府则享有其余部分海洋油气资源的所有权与管辖权。而在《外陆架土地法》 (1953年) 中将浅海土地界限以外的所有外陆架海底土地和资源的所有权均归属联邦政府。
中国石油资源所有权制度:根据《矿产资源法》的规定,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 具有利用价值的, 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我国实行矿产资源单一所有制, 即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不因其所依附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2.2 中美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美国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法律制度:①联邦所有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制度。1920年《矿藏租赁法》确立了联邦陆上石油资源的租赁体系, 该法后经多次修订。该法规定:一是任何美国公民、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勘查属于联邦土地上的石油资源, 由土地管理局审批, 并颁发租赁许可。二是将已探明地质结构的油田划分出若干不超过640英亩的招标区块, 招标区块必须采用招标、拍卖的市场竞争方式进行出让。三是租期为5年, 如出租土地在5年内没有商业性宣布, 则租赁合同结束;若有商业性宣布, 可适当展期。四是其他未探明地质结构的油田不必采用竞争方式出让;每个租赁区块不超过2560英亩, 租期10年;若有商业性宣布, 可适当展期。五是联邦政府实行探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探矿权人需缴纳权利金、矿业权租金和探矿补贴。权利金按油气资源销售收入的12.5% 缴纳;矿业权租金为2美元/英亩, 逐年缴纳;探矿补贴费在获得租赁许可时一次性缴纳。 《外陆架土地法修正案》 (1978年) 规定了美国海洋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制度。该法规定勘探、开采美国外陆架上的油气资源由内政部 (1943—1977年) 、能源部 (1977年8月4日至今) 负责审批, 并颁发租赁许可。审核条件包括:一是任何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活动都必须获得租赁许可;二是租赁区块不超过5760英亩, 但能源部认为合理的情况除外;租赁期限一般为5年, 但能源部认为延长期限有利于鼓励开采和生产的情况除外, 展期不超过10年 (第一个5年租赁计划开始于1980年, 结束于1985年。目前的5年租赁计划始于2007年, 将于今年结束) 。三是能源部有权决定暂停或取消租赁许可。四是一旦在租赁许可区域内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租赁人应当将原油或液态天然气产品的20%分配给美国联邦政府。五是海洋油气资源的租赁只能采用招标、拍卖的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投标方式可采用6种组合模式:探矿补贴投标加固定费率权利金组合, 在此模式中, 权利金的固定费率为油气资源销售收入的12.5%;浮动费率权利金加固定探矿补贴组合;探矿补贴投标加固定产品净利润分红组合, 固定产品净利润分红不得低于30%, 具体分红比例根据租赁区块的不同由能源部具体规定;固定探矿补贴加浮动产品净利润分红组合;探矿补贴投标加固定费率权利金和固定产品净利润分红组合, 其中权利金的固定费率为油气资源销售收入的12.5%, 固定产品净利润分红不得低于30%, 具体分红比例根据租赁区块的不同由能源部具体规定;其他由能源部认可的组合模式。矿产管理局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管理位于美国外陆架上的矿产资源;对在联邦外陆架、陆上土地和印第安人土地上开展矿产勘查与开发活动进行征税, 并负责划拨这些税收。②州属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制度。美国州属石油资源和私人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制度由各州制定。美国各州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制度的立法历经了从松散监管到有效干预的发展过程。在石油资源开采初期, 美国各州并没有针对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做出具体的制度安排, 这种松散监管导致了对石油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各州开始通过制定石油资源保护法禁止浪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定义“浪费”。所谓“浪费”包括浪费油气储量、任何减少油气开采量的不当油井钻探地理位置、任何减少油气开采量的开采行为等不当勘探开采活动。二是设立各州的自然资源保护监管机关并授予资源保护特派员通过联营、按比例限产、限定油井间距、划分最优开采区块等措施以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三是当油气产品供不应求时, 将采取“最大有效开采率”制度以避免过度开采给储油层带来的损害。反之, 当油气产品供过于求时, 将采取限制开采政策[3]。
我国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法律制度:我国先后出台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矿产资源法》、《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章, 对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申请、登记、费用, 探矿权、采矿人的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较完整的规定。
我国对石油资源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勘查、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 必须依法向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申请探矿或采矿登记, 取得勘查或开采许可证。在我国, 只有具有国土部门颁发的勘查单位资质证书的、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石油公司或同意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查的中国企业法人才有资格申请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申请人应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探矿权或采矿权。我国实行石油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探矿权人应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和探矿权登记费。探矿权人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有法定权利, 承担法定义务。采矿权人应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 采矿权价款。同时,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探矿权与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制度, 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6月制定并颁布了《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 (试行) 》, 规定了必须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的油气资源区块的范围以及“招拍挂”的实施细则。
我国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法律制度的缺陷:我国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法律制度相较于美国仍存在一些不足:①我国尚未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从根本上讲,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确保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实现, 二是以经济手段促进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4]。美国以市场竞争方式作为获得探矿权与采矿权的唯一途径, 而我国仍存在至少三种取得石油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方式:申请无偿取得。协议出让取得和市场竞争方式取得, 三轨并行的结果客观上将造成我国石油勘探开采市场秩序的混乱, 从法律制度层面也使我国石油资源有偿使用这一基本原则难以真正实现。②相较于美国开放的市场准入条件, 我国相关法律制定了严格的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准入门槛, 人为形成了垄断现象, 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生产与利用。
2.3 中美石油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美国石油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960—1970年, 美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催生了美国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出台。目前, 所有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生产活动都在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当地机关的严格管理监督下进行。《国家环境政策法》 (1969年) 明确规定, 任何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活动都必须要制作环境影响声明书。内政部下属矿产管理局针对所提交的环境影响声明书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评估排他检查, 即确定被正常排他的行为是否会造成环境影响[4]。《清洁空气法案》 (1970年) 规定, 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活动中的所有大气排放行为都必须达到排放标准。1990修订案又进一步将海洋区域空气质量的管理权分别赋予了矿产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 矿产资源管理局负责管理监督墨西哥湾的中部、西部区域, 其余海洋区域的大气质量由环保局进行监督管理[5]。《沿海综合管理法》 (1972年) 建立了一项全国范围的海岸带管理计划制度, “一致性条款”是管理计划的核心条款。所谓“一致性条款”是指当联邦政府做出了与所批准的海岸管理计划不相符的管理行为时, 沿海各州有权反对联邦政府的行为。即根据“一致性条款”, 各州政府对联邦政府的行为具有审查的权利, 商务部负责协助各州进行海岸带管理计划的实施、审查、批准与监督。《年濒危物种法》 (1973年) 将濒危物种置于优先保护地位, 该法明确规定任何可能威胁、伤害到濒危物种的油气探勘开采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此外, 该法还规定了“潜在濒危物种”的法律认定程序。《清洁水法》 (1977年) 是美国管理水体污染问题的一部专门性法规。国家环保局要求任何向水体 (海体) 的排污行为必须得到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许可证。该法针对油气资源在勘探、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对水体的直接排污行为制定了严格标准:如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时限以及要求油气公司每5年申请一次污染物排放削减许可证, 否则将面临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可持续渔业法》 (1984年) 是为保护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性法律。该法建立了著名的“废气钻井平台变为人工暗礁制度”, 出于安全原因, 钻井平台达到使用年限后必须废弃, 常用方法是将其沉入海底或拆解。而该法却规定了将废弃的钻井平台改造为人工暗礁, 既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又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油污染法》 (1990年) 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责任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主要涵盖“清除费用”和“损害”两个方面。其中, “清除费用”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印第安部落依法支出的油污清除成本和任何人根据国家应急预案支出的油污清除成本。“损害”涵盖6个方面:自然资源损害、不动产或个人财产损害、生计损失、税费损失、利润和营利能力损失、公共服务支出[6]。
中国石油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中涉及调整石油天然气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综合性和专门性法律, 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制度。根据《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 我国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制度。为了使开发与环保并重, 提高利用率, 实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制度, 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与土地保护利用、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进行统筹规划并保障实施[7]。《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 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确立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建立了“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费制度。
我国石油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相比美国在油气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完善立法, 我国相关立法呈现出以下不足:①我国尚缺乏专门针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相关立法。尽管《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对油气资源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但专门性法律的缺失使政府的规制行为从效力和权力上都受到了掣缚。②我国资源环境保护的立法思路仍更多地停留在“亡羊补牢”阶段。回顾美国油气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变迁路径, 不难看出其相关立法都站在了生态性的高度, 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作为立法的最高目的。所以尽管美国相关立法中并无一部综合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环境保护法, 但由于围绕油气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都非常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因此借助于各项单行法律, 通过对大气质量、水体质量、海洋环境、鱼类栖息环境的保护, 最终实现了在油气勘探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而我国的相关立法却很少有能反映出生态优先的原则, 即使在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环境保护法》都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作为了立法的宗旨, 这种“二元论”的立法理念直接导致了我国相关立法难以实现有效运作。
3 完善我国油气资源法律制度的建议
我国石油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双轨制”, 再到市场经济时期的演变, 政府对石油行业的规制也经历了由限制性转向激励性, 由政府完全控制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嬗变[8]。但由于石油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因此相对于一般社会性规制, 对石油行业的法律规制还具有更多特性, 具体包括:①权力初始配置的特殊性。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机构除了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外, 还必须有基本法律明确赋予的规制权力。②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权的内容广泛于一般社会性规制权。①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权的行使与信息的公开透明密切相关, 但在自然垄断产业, 信息不对称是长久存在的症结之一[9]。因此, 基于以上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权的特征, 建议首先通过出台专门性规制立法《石油天然气法》。目前我国油气资源相关规制呈现出以行政规章为主的规制状态, 即存在大量职权立法。而在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立法监督的条件下, 职权立法使规制决策权受制于行政权力之下, 再加上中国政企同盟的特征, 职权立法更大程度上变成了企业的立法寻租, 弱化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 切断了立法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委托代理链条。鉴于此, 建议我国在石油天然气产业领域应紧收立法权, 取消大量职权立法, 强化最高立法机关对规制决策的完整控制权。只有通过统一的立法途径, 才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将切实落实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才能在全国范围内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 就石油天然气法律制度安排而言, 我国目前亟待改进的制度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和资源环境保护制度。针对油气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 应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尽管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规定了民营资本可以进入石油行业, 但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支持, 该意见在我国的现实处境困难。因此, 建议我国通过立法放弃国有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 明确赋予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石油企业享有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的权利。针对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建议首先应增加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度刚性:通过听证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的配套搭建一个与民众及时互动对话的平台;同时, 应建立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确保公众意见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部门, 当有公众对规划或项目持反对意见且申报项目的确存在问题时, 必须要求申报单位及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方案。若修改后补充方案仍为大多数公众反对, 应
规定采用其他的替代方案或不予批准。”[10]其次, 建议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我国目前的现有规定只能通过税费的形式体现固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仍然被忽视。此外, 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 过于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建立对资源区的生态补偿制度既可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抑制环境污染破坏行为, 又可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 鼓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消除可能产生的“公共地的悲剧”[11]。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美国资源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26) :34-42 (60) .
[2]郭进平.英国、美国、委内瑞拉石油立法情况初探[J].石油规划设计, 1994, (1) :23-25.
[3]Bernard Taverne.Petroleum, Industry and Governments:An Introduction toPetroleum Regulation,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M].KluwerLaw, 1999:184.
[4]张秋明.国外海洋资源管理经验:美国外陆架环境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 2008, (3) :9-12.
[5]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Oil and Gas.Overview of US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s Affecting Offshore Natural Gas and Oil Activity[R].2005-9.网址:http://www.eia.gov/pub/oi-l gas/natura-l gas/fea-ture-articles/2005/offshore/offshore.pdf.
[6]王小刚.中美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及渤海湾溢油损害赔偿[J].环境保护, 2011, (5) :21-23.
[7]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82.
[8]张雄化, 邓翔.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政府规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 (8) :66-67.
[9]郭洁.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权法律控制绩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47.
[10]吕忠梅.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中美司法制度差异 篇3
关键词:中美;司法制度;差异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65-01
中国和美国是现在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但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与经济体制、甚至是在司法制度上面都是大相径庭的。美国在英美法系的路上已经前进了200多年了,中国虽然法制建设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却已经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的另一个法制建设成绩非常显著的大陆法系国家。现在,笔者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中国与美国在司法制度中所存在着的差异。
一、法官的职能范围的不同
在美国的司法程序中,法官就像是一场篮球比赛的裁判员,主要的责任就是组织与维持一场法庭审判有序的进行,一个人是否有罪并不由法官来判定,而是只能在陪审团认定了嫌疑人有罪的大前提下,再来进行量刑的工作。
而在中国,法官的职能范围就要比美国法官大的多,除了美国法官需要承担的工作以外,在对嫌疑人的定罪上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二审程序中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完全由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法官也自然全部承担了定罪量刑。
二、审判组织的不同
在中国,合议庭是法庭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合议庭和陪审团有着根本区别。第一,合人民陪审员虽然也存在于合议庭中,但是在一个方面来说人数相对比较少,第二个方面,只有一审与针对一审的再审才有陪审员得参加;第二,选择合议庭陪审员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就拿民诉的一审为例,只需要半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普通程序,所以选择合议庭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而在美国,陪审团才是法庭上最为基本的审判组织。还有其它的英美法系国家,也设有陪审团,但是美国在对陪审团的使用上就显得尤为新奇。第一,组成陪审团的人员全部都是普通的人,换句话说,全部都是群众演员。这种情况就会造成陪审团里面的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也导致了陪审团在审理一个较为复杂案件时就会缺乏一些专业知识。但也就是这一下普通的人,在美国无数历史重大案件当中,一句话就能够定别人的命运。其次,在选陪审团时需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并且复杂的过程。现在以世界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件为例,在选择陪审团时就历时长达四个月之久,陪审团全部候选的人,都必须要回答一部分问题,以此来判断会不会产生主观偏见。然后,上一轮筛选出来的候选人还需要在经过控方与辩方的一次筛选,最后通过的人才是组成陪审团的人员。最后如果是审理较为重大的案件,那么陪审团的组成人员就要在本次案件审理完成之前与外界隔绝,这样才能保证陪审团人员的思想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还是拿辛普森杀妻案为例,本案的陪审团人员就有九个月的时间与外界隔离。
三、预审制度的不同
预审,就是在刑事案件当中,对目前所掌握的证据充分与否的预先审理与判定。预审的本质就是一个刑事听证,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公民的私权力不会受到强大的公权力的侵犯。
在中国的司法制度中,承担预审的主体就是专业的侦查人员,其本质是侦查机关对嫌疑人的单方审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的预审过程,由公安机关负责。
美国的司法制度中,预审是由大陪审团来承担,这个大陪审团也是由一群普通的人组成,预审的过程完全封闭,外界只会被告知最后的预审结果。还有,也可以在被告的要求下,将大陪审团解散,预审就由法官来执行,这个过程就需要对外公开。比如辛普森杀妻案的预审就由法官组织进行。
四、部分司法原则的异同
中美两国虽然分别属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然而,在一些基本的司法原则上所采取的观点依然相同,只不过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别。
比如,两个国家都有“一事不再审”,用来保护私权利不被公权力侵犯,这样也就提高了诉讼效率。但因为两国所属法系不同,所以对于其理解也有所不同。一事不再理来自于罗马法中的“诉权消耗”,美国则是继承到了其中的精髓,然后又将其进化成了“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而中国则是直接继承了“既决案件”,演变为既判力理论,重点强调了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不再理”,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建立再审。
又比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中国和美国都遵守着“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都不能认定为有罪;控方承担所有的举证责任;两国都采用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原。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差别,美国的法律规定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嫌疑不自证其罪,但同时又规定了嫌疑人要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问题,也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权利向有关的个人和单位收集证据,并且有关的人员应当配合,如实提供,这就说明了在中国,“如实回答”是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需要提出的是,此文并不是要分辨中国和美国司法制度的优劣,首先,两国的司法制度都有优点,也都有需要改进的内容,所以,难以鉴定双方的优劣;其次,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不易。此文只简单的比较两国的司法制度的差别,以使读者能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有更全面的了解。
行策---中美制度之比较 篇4
民主是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全世界各个民主政权对民主有着共同的追求,但却对民主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在进行着不同的探索。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在民主方面有着不同的制度。
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保障了少数民族民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席任期,中国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被选举权,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等一系列制度、法律都赋予了人民民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中国式民主是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民主模式的内在结构不断协调并趋于均衡与和谐的过程。
美国建立了普选制、代议制、三权分立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制度,并且宣布了一系列人民主权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能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政府的正常权利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政府如果要破坏这些原则,人民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另建新政府。”等一系列民主条例。美国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议会制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大体包括普选制、议会制、三权分立、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等;一是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的自由权利。
美国普选制的规定凡是满18周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投票选举有资格被选举的总统和议员。分权制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政府和最高法院掌管。制衡制是指上述三个机构在行使权力时,应当互相制约、相互平衡,以体现孟德斯鸠“以权力制止权力”的思想,防止权力的滥用,防止独裁专制,保障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美国总统大选已渐渐演变为一场闹剧,公民表面上拥有选举权,实际上总统大选是一场金钱的竞赛,在各种选举制度的影响下使公民没得选,只能在“两个坏鸡蛋中选更不坏的那一个”,半数美国公民放弃选举权。
中国选举人大代表选区的划分和选民登记力求便于选民行使权利。美国选举法律规定必须在星期二投票选举,非常不便宜人民投票,很多选民都难以在工作和选举之间做出抉择。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候选人,按照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选民选举产生,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美国宪法规定,凡年满25周岁、成为美国公民已7年者,均可竞选国会众议员;凡年满30周岁、成为美国公民已9年者,均可竞选国会参议员。美国候选人可以被党派提名,如果获得有压倒性优势的党派提名,则差不多就赢得了竞选。中国民主强调民主,美国民主强调规则
中美民主有相同点,都注重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利用,权利不再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认可。
试论中美测谎制度的比较分析 篇5
论文摘要由于舆论对于刑讯逼供的谴责以及国家对于其惩戒的措施加强,如何取代以刑讯的方式获取口供成为警方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学界发出了利用测谎来发现线索、充当证据的声音。其主要依据来源于美国测谎历史的经验,但却忽视了美国学界对其仍有反对之声,也忽视了中美两国在测谎制度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仍不能将测谎意见作为证据使用。
论文关键词测谎 刑事诉讼 证据 侦查
一、测谎的概念
测谎,是一种通过人的生理语言来判断其罪责的行为测试技术。它实质上是一种利用心理学方法来分析司法的活动。19世纪龙勃罗梭就曾利用犯罪嫌疑人脉搏的变化来识别谎言。现代意义的测谎则利用测谎仪进行,其首先诞生于19的美国。测谎仪又称之为“多道心理测试仪”,是一种机器,本身并不能判断真假,而只是记录人体生理指数的变化,本文为便于叙述,仍依习惯称其为测谎仪。
测谎仪使用,即测谎的过程分为三步。首先,进行测前谈话,测试人员会将测试尽可能的描述成一个中立、科学的过程,会缓和测试的氛围,减小被测试人员的压力;同时将测谎仪联接到被测试者身上。其次,进行正式的测试,即提出一些问题,让受测试者进行回答,并同步记录被测试者生理指数的变化。最后,测试后的审讯,即在测试后,根据测谎仪反映的结果提出测谎意见,说明其是否通过测试;主要目的是使得没通过测试的人员认识到其谎言已被识破,促使其尽快招供。
1993年美国的达伯特判例(Daubert v. Merrell Dow Pharmacenticals.inc),联邦最高法院对科学证据的判断以“综合观察”标准取代了代确立的“普遍接受”标准。依新标准,对科学证据的采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新的科技是否得到了检验;(2)科技原理是否已经公开出版或已经由相关同行进行过评论;(3)新科技的错误率是否已经知晓,并且该科技方法是否有规范的操作标准;(4)新科技是否已经被普遍接受。新科技证据只要具备上述因素之一,则其可被陪审团自由裁量。本判例实际上认可了测谎意见作为证据的使用。这也是国内学界支持将测谎意见作为证据使用的.理由之一,不过他们似乎忽视了美国仍有许多州对其持否定态度,美国学界对其的反思之声。
二、美国对测谎制度的反思
达伯特判例未能消除人们的反对。部分学者甚至称测谎技术为垃圾科学,认为其与所罗门之剑的科学性差不了多少。究其反对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理论上,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说谎在生理上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即人类生理状况指数与是否说谎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对测谎意见产生的前提产生了疑问。认为说谎与生理指数变化有关联只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学说,而无科学的依据。现实中,不仅某些累犯、惯犯说谎时其生理指数变化不大,一些经过练习的受测试者也能顺利的通过测试。
其次,测谎技术仍有缺陷,不能准确区分谎言者与无辜者。目前美国主要的测谎技术分为四种:一是RIT技术(relevant-irrelevant test),即通过让被测试者回答与案件相关问题及与案件无关问题,并对其进行对比,若二者反映的生理变化不大,则认为其没有说谎,反之则认为其说慌;由于引起生理指数变化的原因很多,虽然很多有罪的人很难通过测试,但很多无辜者也很难通过此项测试。二是CQT技术(Control (comparison) Question),即不是与无关问题做对比,而是与那些容易说谎的问题即控制性问题进行比对,例如“你从小到大有没有干过坏事?”的问题,此类问题会使无辜者与有罪者都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虽二者均可能说谎,其具体的图谱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若二者都做肯定回答时,则不能区分。三、CQT的改进技术——DLT技术(Directed lie test)即诱导说谎术。是指出现上文所述情况后,测试人员会继续追问干过的坏事的具体情况,即认为说谎者为了保持回答的一致性,其后的回答多会显得更加小心,而测试人员可由此判断其在其他问题上是否说谎。四是GKT技术(Guilty Knowledge Tests)即非直接测真技术。它是通过测试被测试者是否知晓未被公开的案件信息来确定其是否为嫌疑人,即认为有罪者在有关案件细节信息的询问中,其心理的波动大;但是很多时候无辜者在审讯中已经接收到审讯者传来的有关案件的情况。因此上述四种技术都会产生不能辨别的情况。
再次,实践中缺乏可信的错误率。对其错误率的统计大多相差悬殊。例如: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认为CQT技术对于无罪情况的正确率在97%,针对有罪情况的准确率在98%;而在,莱肯的研究中,测谎意见的准确率只有60-70%之间。探究其差距,大多因以下原因造成:一是有的测试统计是实验性的,有的则是在司法实践中的;二是进行测试的人员以及采用的测试技术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错误率的大小现今也没有权威的答案。
第四,与其说测谎意见是科学机器的测试结果,不如称其为一种人的经验产物。首先,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的谈话水平能够影响测试的效果,例如是否能用恰当的语气对话,是否较好的编写了测试问题,测试环节是否有引诱的成分等;其次,测试结束之后,由于记录下的生理指数图谱本身并不能反映被测试者是否说谎,因此测试人员能否对其的变化进行恰当分析对测试的结果有重大的影响。
第五,反对者认为测试行为只是警察在经历因“三级审讯”导致的广泛批评之后,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试图以一种权威且神秘的方式来营造审讯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测谎活动有理论的基石,并赋予其高度的可信性;神秘的测试方式也拉开其与公众的距离,隔绝了外界对其进行监督,使其审讯能在警方的控制下进行。而某些对于测试意见的故意隐瞒(对通过测试的人员说其没有通过测试,促使其“招供”)又说明使用测谎的目的不在于消除嫌疑人的作案嫌疑,而在于使嫌疑人形成一种心理的压力,以便更好的获取口供。
三、中国测谎制度的不足
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制度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经纪人;体育经纪人制度;比较
随着2008奥运会日益临近我们回首中国体育的发展,发现我们在竞技体育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在真正体现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体育产业上所取得的进步还很有限。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的改革速度很快,而体育的改革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速度,这就造成我国的体育产业的落后。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体育产业制度的落后。而中介产业是构成体育产业不可缺少的部分,体育经纪人作为收集、处理、传输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对建立体育市场信誉机制,促进体育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体育经纪人制度依存于体育产业制度,是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完善和改进我国的体育经纪人制度,使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美国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体育经纪人制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相对比较完善。美国的体育经纪人以其特有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为运动员、体育组织和体育比赛主办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使美国的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兴旺发达。同时美国的体育经纪人还能以其敏锐的市场眼光和高超的营销技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体育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充分拓展了大众对体育运动的消费需求。我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体育商业化、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民族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体育事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以适应我国体育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将以“中国和美国的体育经纪人及体育经纪人制度”等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等,主要涉及到体育社会学、经济学及哲学等,在写文章中严格遵守逻辑分析法则,合乎逻辑推理。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体育经纪人的最新资料和培养动态。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研读经纪学、管理学、体育管理学等方面的著作10多部。并查阅了美国在线图书馆及国内外的资料文献百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市体育局等河南省知名体育专家,听取专家的建议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知识理论基础。
1.2.3比较法
通过对所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在对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现状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对两国的体育经纪人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体育经纪人制度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发展概况
2.1 美国体育经纪人发展概况
20世纪初是美国体育经纪人的萌芽阶段,这时职业体育开始在美国兴起,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经纪人随之产生。从美国第一个职业体育一全国棒球职业甲级联盟诞生。职业比赛的竞争性在客观上要求运动员形成一种流动机制,从而为体育经纪人开启了服务空间。于是1926年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体育经纪人查尔斯?派利,他当时为棒球运动员格兰吉谈成了一项价值10万美元的劳务合同。但由于职业球队对每个运动员持有保留权,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不能随意在球队之间流动,也不能改动薪金数额。即使是名气很大的球员,球队老板也往往是直接与他们讨价还价,与经纪人谈判只是极个别的例子。因此,当时只有少数运动员雇用过经纪人,且体育经纪人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经常受到限制和排斥。美国体育经纪人真正发展并走向繁荣是从70年代开始的。其标志是自由转会制度的确立。自nba(全国篮球协会),nfl(全国橄榄球联盟)、nhl(全国冰球联盟)和mlb(棒球甲级联盟)先后实行球员自由转会制度以来,体育经纪领域迅速扩大。自由转会制度赋于运动员设定薪金数额的主动性及在俱乐部之间自由流动的权利。这时候体育经纪人开始发挥作用,代理运动员谈判雇用及转会合同。为了争取好的比赛成绩,各俱乐部纷纷招兵买马。为吸引优秀运动员入盟,他们放宽政策给运动员更大的谈判权力和更为优厚的条件,使体育经纪人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
2.2 中国体育经纪人发展概况
我国体育经纪活动和体育经纪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纪活动的整体发展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1983年国务院在批转原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问题的请示》中明确指出:“体育是全民的活动,不能只靠体委办,必须依靠和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社会力量。”明确提出要加快体育社会化的指导方针。社会化是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并把体育社会化作为体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1984年,我国体育健儿第23届奥运会获得15枚金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同时也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波澜的作用。
中美内部控制制度比较 篇7
一、中美内部控制变迁比较
(一) 我国内部控制变迁
早在西周时, 便有统治者为防止官吏贪污盗窃、弄虚作假, 制定了分工控制和交互考核的措施, 实行职务、职权的相互牵制和制约。其作用正如朱熹所说, “毫财赋之出入, 数人之耳目通焉”。西汉时期出现了上计制度, 地方须将其户口、垦田、钱财、谷物等情况编册上报, 并呈报皇帝审查。及至宋太祖时期, 实行“官职分离”、“职差分离”的官职制, “主库吏三年一易”, 与今天的职务轮换制类似。清朝时, 政府在财物出纳、调拨、储运、保管方面, 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内部控制的现代理论研究大约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 我国政府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力度。1996年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提出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容, 规定CPA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 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第37条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 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 将内部控制定位于内部会计控制, 2004年底“审计风险准则 (征求意见稿) ”提出了基于COSO框架的评价方法。但这都只是从审计角度出发, 还无法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直接依据。
(二) 美国内部控制变迁
美国的内部控制是以英国为蓝本发展起来的。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掀起了经济发展的高潮, 出现了公司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当时的美国铁路公司为控制、考核各地的运输业务, 采用内部稽核制, 取得了显著效果, 各大企业起而效之。二十世纪初, 经济的发展使股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一些企业建立起了“内部牵制制度”, 规定交易的处理不能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全过程。二战后, 生产连续化、自动化、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 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实行分权管理, 调动员工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求采取更完善的控制制度, 以便有效经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 内部控制的研究进一步向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 (SAS—55) , 以“内部控制结构”取代“内部控制制度”。90年代COSO委员会出台《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该文件提出了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 并指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其涵盖的范围比原有的任一概念都要广泛。报告建议, 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 (如内审人员) 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 出具评价报告, 注册会计师则对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审核意见, 评价报告和验证报告一并对外披露。但现实中, 公司内部控制未能成为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内容。2000年安然、世通的发案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 提出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强制要求, SEC相应地于2003年8月发布规则, 具体规定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从两国内部控制历史发展来看, 内部控制经历了稽核、牵制、控制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内部牵制通过, 通过职务分工、权力制衡, 来防范错弊, 近代, 美国内部控制发展步伐加快, 且不断融入科学管理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使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得以充实, 体系不断丰满。
二、中美内部控制概念比较
(一) 我国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其定义为:内部控制, “是指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2004年《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征求意见稿) 中则提出内部控制是, “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 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这其中借鉴了COSO框架的概念定义。
(二) 美国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1949年, 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在《内部控制——协调系统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性》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阐述:“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内部采用的组织计划和所有有关的协调方法和措施, 其目的是保护该组织的资产, 检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经营效率, 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1988年的SAS—55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出台并指出,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 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整个企业, 识别可能影响公司的潜在事项, 将风险管理在一定的范围内, 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由此可以看出, 内部控制具有以下特征:把企业、经济实体或单位作为一个总体、一个系统, 在该系统内建立、实施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主体即实施者是企业或单位的内部人员, 但是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控制的任务、范围也就相对不同;内部控制是一种内部管理制度, 是企业内部人员的内部行为, 它最终是为整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目标、战略目标服务;内部控制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关的各种控制措施的简单集合,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措施的有机整合, 具有系统化、程序化的特点。我国的内部控制概念界定停留在对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上, 即主要突出对“三性”的合理保证。美国ERM框架则将此概念的视角延伸到对战略目标的贯穿、对未来风险的理性识别上, 更具有前瞻性和预警性, 这也对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美内部控制目标比较
(一) 我国内部控制目标《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相关内部控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目标: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 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 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 (征求意见稿) 中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即: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完整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
(二) 美国内部控制目标1995年, AICPA审计准则委员会修订审计准则, 使其与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协调。其中规定, 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三类:经营类目标、财务报告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如:良好的企业信誉、投资回报、市场份额、保护资产使用的效率、效果, 这些目标包含在企业的战略、战术中。财务报告类目标有公布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防止资产未经授权使用。该类目标通常为内部和外部审计师所关注。遵循类目标就是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Robertson, 1999) 。准则从真实性、效率性、合法性三个方面来设计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ERM框架中, 除经营目标、遵循类目标基本不变外, 财务报告目标发展为报告目标, 即从财务报告的范围拓展到“内部的和外部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报告”, 并提出新的目标——战略目标。从《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 (征求意见稿) 中, 可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由强调防错纠弊, 转变为强调“三性”, 即财务报告完整性、效率效果性及合规性, 体现了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良好态势, 充分说明了内部控制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设计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反映了实施内部控制的利益驱动力所在。而美国最新的COSO报告又将内部控制的概念提升到战略管理的层次, 更突出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同时报告强调了风险问题, 指出管理层需要识别风险和影响风险的事项, 评估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与之相比, 国内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在该点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四、中美内部控制要素比较
(一) 我国内部控制要素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第2条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即内部控制的“三要素论”。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会计系统是指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保证会计记录可靠的会计组织、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总称。而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及时、充分地确定、计量、记录、分类和披露交易事项。控制程序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管理目标而制定除控制环境以外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二) 美国内部控制要素
美国1988年颁布的SAS—55, 从财务报表审计考虑, 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制度组成, 即“三要素论”。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即“五要素论”。其与内部控制结构论相比, 突出了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以及对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构建是以“控制环境为基础, 风险评估为依据, 控制活动为手段, 信息和沟通为载体, 监控为保证”。ERM框架则将上述五个要素演变为八个要素, 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美国内部控制要素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从内部控制结构论发展到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从“三要素论”拓展到了“五要素论”到“八要素论”, 且越来越重视风险偏好的管理,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相比之下, 我国审计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尚处于“三要素论”阶段, 对风险的认识、评估、反应, 对内部环境中的员工诚实性、道德、企业文化等诸多软件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五、中美内部控制的意义及建议
(一) 内部控制实行“抓大放小”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 实行内部控制需要付出成本,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潜在动力也就在于其实施收益超过实施成本。如果内部控制人员将有限的精力和经费消耗在日常的琐碎事项上, 而忽略了企业的重大风险, 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ERM框架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风险大的控制点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只有将企业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 抓大放小, 突出重点, 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经济后果。
(二) 执行甚于设计
许多案件的发生并非由于该企业没有制订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而是现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与贯彻。制度的有效执行不能仅仅依靠执行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自觉行为, 也需要进行监督, 因为人是社会的, 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人人都可能有偷懒、寻租的动机。因此, 完善的制度是对权力的制衡, 是多方博弈力量的平衡。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 以发现控制活动的偏离, 进行必要的修正, 就是制衡内容的一部分。监督者在监督执行者进行设计内部控制时应从战略管理的高度, 充分考虑到这个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过程安排, 并且要防范制约者之间的串谋。因为串谋将使得内部控制失去效用, 形同虚设。内部控制是帮助管理部门尽可能地实现企业有条不紊和高效运作的一种工具, 是使经济组织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一种手段。我国应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目标, 把握其实质内容, 努力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 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石爱中等:《审计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李凤:《内部控制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
[4]刘力云:《审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审计研究》1999年第3期。
[5]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 《会计研究》2001年第6期。
[6]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 《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中美司法法律制度比较】推荐阅读:
中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07-21
中美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及其比较研究07-26
司法制度比较12-04
中美比较09-12
中美物价比较08-12
中美新闻比较09-07
中美慈善之比较06-29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比较07-21
中美体育电影比较研究05-15
中美GDP结构比较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