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场论文

2024-10-19

新闻立场论文(精选5篇)

新闻立场论文 篇1

2012年1月13日搜狐首页以《汕尾市委书记谈拆迁: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这个颇具眼球效应的题目转载了一则郑雁雄采访记。所注明的来源不是这则原标题为《十八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建议赋权镇人大监督村委会》的采访记的首发媒体《南方都市报》, 而是已把采访记题目改为《广东汕尾书记谈征地拆迁:刁官让人变刁民》的转发媒体《重庆晨报》。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同一表达方式, 但仅因题目不同, 新闻点却从执政为民的论述, 变成了少数极端利益者的辩护词。这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新闻角度和立场的思考和明晰。

众所周知, 新闻角度是新闻传播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所选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客观事实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 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新闻立场则是新闻报道指向的利益目标人群, 是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处的特定位置和所持的基本态度的体现。新闻传播者的出身背景、阶层地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具体的立场。新闻角度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产生的, 是不断变化的, 是表达新闻的技巧和手段。新闻立场则是新闻传播者主观意愿的体现, 是相对固定的, 是传播新闻的初衷和目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混淆这种差异的结果对于报道本身来说就是失实, 对于社会效果来说就是误导。

这则采访记的主要内容是郑雁雄以十八大代表的身份就基层组织建设、征地拆迁、区域发展三个话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核心是如何更好地执政为民。郑雁雄的谈话内容以十八大报告为基调, 意见是铺垫, 建议是重点。第一个话题, 他从党代表的角度谈了镇一级的党委政府和村镇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镇一级的人大机构和党支部对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的顶层设计存在的盲区。第二个话题, 他以乌坎事件政府方重要代表的角度谈了转变观念, 尊重农民需求, 抓住农民最关心的环节。最后一个话题, 他从地方一把手的角度谈了发展思路、个人意愿和未来设想。这也是正文表达出来的新闻角度。

因为是采访记, 新闻立场只能从记者的提问和标题中体现出来。由于提问是互动过程中记者作为主导方所做的话题选择, 所以立场表现得含蓄而隐晦。而标题则是记者对谈话内容认识和评价, 所以立场表现得直接而明显。在南都首发稿中, 《农村矛盾多是因制度不健全》和《刁官害得人家变刁民》, 这两个一级标题作为因果关系配合《建议赋权镇人大监督村委会》这个以点带面的主标题, 关注公权顶层设计, 体现了记者超越“官、民”的“平等、客观”立场。这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因为, 人民的立场不是具体的个人和集团的诉求, 党和政府的立场也不是某个官员、机关的作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 “官、民”诉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宏观上, “官、民”的诉求是趋同的, 终极都是对人类真、善、美、好的不懈追求, 这才是立场问题。新闻传播者作为社会的反映者和引领者, 所选择的立场只要是站在对真、善、美、好的终极追求上, 就是正确的。

但《重庆晨报》和搜狐网将主标题重新编辑, 这篇采访记的新闻角度和立场发生了混淆。造成这种混淆的源头是原文中郑雁雄说的“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刁官, 害得人家变成刁民”这句话。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群体事件中, 只有合法和非法之分, “刁民”与“刁官”仅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褒贬。《重庆晨报》所拟的《刁官让人变刁民》这个标题, 问题有两处一是“害和让”的区别。害更多体现的是实际动作, 让则更多体现的是诱发动因。二是“人家和人”的区别, 人家是具体的人, 人则是泛指。这样就曲解了被采访者的原意, 是明显的失实。在社会效果上来说, 是为刁民寻找存在的理由。编辑的立场完全站在为私利对抗公权的“刁民”一方, 而不是材料取舍的角度问题了。搜狐网所拟的题目《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则是赤裸裸的断章取义。单纯分析这句话, 则是一个不完整的病句。要么是“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天生的刁官”, 要么是“没有刁民, 只有刁官”, 但不论是哪种语义在逻辑和现实中都是说不通的。这不仅仅是语文水平问题, 更多地表现了编辑坚持“官民”对立分明的对抗立场, 而且完全与新闻角度无关的新说辞。历史多次证明, 坚持这种立场的最终结果就是撕裂社会乃至使社会崩溃。

新颖的角度可以使报道更具显著性、趣味性, 正确的立场可以使主题更鲜明、观点更有力。但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新闻发布者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选择自己独特的角度, 表达公众认可的立场, 来彰显新闻的功能和社会责任。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的属性和涵义, 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选择臆测的角度, 坚持狭隘的立场, 最终导致社会整体误判。

新闻立场与新闻角度一样是新闻报道中不能人为剔除的客观存在。在目前新闻界, 由于受众观念多元化、媒体运营市场化和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 为了让新闻更“软”、更“新”, 极力把立场说成为角度, 用角度混淆立场, 进而出现了绞尽脑汁“调角度”、千方百计“去立场”的不正常倾向。重庆晨报和搜狐网就是典型的例子。用这种违背新闻规律的思维“去阶级化、去政治化、去党派化”无疑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没有立场的立场 篇2

小东的绘画源自西方绘画深厚的传统。这个传统曾经是人们解读世界、历史的视觉途径,并构成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表述和记忆。在中国百年的油画实践中,由于传统文化的败落和艺术思想体系的政治化,中国油画始终没有走出学院派的幼稚习作或伪文人的虚情假意的泥潭。在漫长的意识形态绘画和今天的审美实践中,有关现实主义的绘画从假大空的宏大叙事蜕变为充满着欲望的妩媚和矫情。

刘小东的绘画则是一个例外,并最富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在如同电影情节的片断的画面中,他痴迷的世界中没有虚伪做作的美学的陈词滥调和通常艺术家所特有的可疑的文化立场和策略。这种没有立场的立场,更真诚、自由、坦率地讲着一个个生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镜像了现实,陌生又遥远、疏离若隔世,使看似坚实的世界又多了一层含义。

对世界独特角度的观察、真诚和同情的气质与自在的无聊无奈的心情构成了更深的矛盾;对普通人生活的人性的感受、对生活常态的表述和对表述本身的痴迷使这个没心没肺的世界变得不可知和神圣起来。

刘小东的目光所及,自然地构成了他的绘画世界。它们自然和真实的属性使人们解脱,使观者无语。这不仅仅来自他的观察和感悟的方式,更来自于他独特的绘画语言的消解性,使现实在他笔下如同冰遇到火一般融解。这个绘画性如同行云流水一样魔术般地承载和包容着不容置疑的现实世界,使艺术的片断成为了另一种平行的现实,使人们在困难的无能为力的生活常态中变得有可能以另一种方式来接近、关怀和同情。

《三峡大移民》是小东的新作。在中国油画史中,这幅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和规模都是无可比拟的。作品的复杂含义和在绘画形态上令人震撼的强大力量、作品充满人性的立场和高超的语言方式使每一个看到它们的人感动和不可忘记。这组作品和小东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承。在平凡的细节中诚实而高尚,使画面现实真实到令人不愿相信的地步。它们史诗般的情感和鬼斧神工的表现力令人对小东的品质和手段望而生畏。

“三峡大移民”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这个看法如同围绕着三峡所发生的一切不幸的历史史实:被移走的人群,被拆迁的村落和发生在三峡的家庭、个人的故事,意识形态之争和历史之变一样地确凿和无奈、一样地诡异和荒诞,支离破碎、无恩无怨。一草一木、一禽一兽、一砖一瓦,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最令人难忘的画面,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

新闻评论应有的立场 篇3

一、新闻评论要起到宣传观点、吸引受众、统一思想、引导舆论的作用

非典谣言盛行之时, 2003年2月中旬《南方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发表一篇题为《谣言止于智者》评论文章, 引导群众正确分析与看待非典事件, 避免盲目的恐慌;同年4-5月抗击非典高潮之际, 《南方日报》先后发表《坚定信心, 战胜病魔》、《牢记总理嘱咐打赢抗非战役》等评论, 号召人们要认识到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是每个社会公民的职责和义务;5月下旬, 随着非典型肺炎康复者的增多, 又适时地发表评论《尊重非典康复者》, 引导人们要满腔热情地对待非典型肺炎患者, 不应疏远和歧视他们。同样, 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期, 《广州日报》每天都会在第一时间根据事态的进展配发评论。以其理性、专业的分析, 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疾病, 同舟共济渡过难关。这些适时而发的评论文章, 在国难当头的紧要关头, 起到了稳定人心、推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积极作用。

2012年, 新华网发出“正能量2012中国政务微博年度评选”活动。为配合活动, 新华网连续发表了多篇关注“政务微溥”的评论。不仅对这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还对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政府部门积极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 不仅能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更能促进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促进政民互动“正能量”的传播。“信息发布仅是政府服务的初级形态, 更重要的是, 要通过信息发布, 对网民的留言进行梳理, 对公众的关注点加以研判, 进而对实际工作改进调整, 以回应网民呼声, 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微博用它短短140字, 将政府与民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了这种便捷、有了这种联系, 鱼水之情将会更浓,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二、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媒体对由此可能引起的政治或经济紊乱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除了政府部门要及时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法之外, 更需要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引发的政治或经济紊乱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几年前, 甘肃兰州牛肉面接连涨价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当地政府采取行动, 对牛肉面进行强行限价, 却并未得到所有消费者的认同, 一些消费者公然反对, 认为这种做法, 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后果。面对群众的两种分化情绪, 《新京报》适时发表评论———《越是涨价, 越要分清政府权力边界》, 其中提到“市场归市场、政府归政府,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绝大多数商品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 涨价是一个正常现象, 完全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的, 政府没必要干预。政府要做的只是补贴低收入者,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而已”的观点, 这对于正确对待涨价现象起到了积极“降温”作用。

三、对于有争议的新闻事件, 进行讨论和答疑

1. 对于能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

事物的发展总是相对的, 在具体的时空环境里,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应该怎样看待, 引发人们深思。2012年12月新华时评《正方反方》栏目针对同一事件发表2篇评论文章, 《不必对教授的“笑评”过分苛责》、《教授“笑评”有点“冷血无情”》。评论聚焦的新闻事件源于2012年12月13日晚间, 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做客央视《新闻l+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节目过程中, 唐钧面带笑容, 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随后, 唐钧表示, 他平时的面相就是这样, 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这两篇评论文章相当于辩论场上的正反两方的观点, 正方观点认为:唐教授做客央视, 是对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过后的理性探讨, 一定要其表现出如身临其境般的悲伤与严肃, 恐怕有些勉为其难。人的面部表情是复杂多变的, 离开此情此景, 人们的感情难免会产生此一时彼一时的心理变化。这并非是为他辩护, 而是强调一个客观现实。而反方观点则认为:公众渴望的是学者的人文立场和对生命价值的张扬, 但在学者眼中, 政策仅仅是政策, 甚至政策就是没有人情味的。同时, 显现了可怕的知识傲慢, 态度是居高临下的, 甚至是不容非议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2009年1月《羊城晚报》上发表的《山寨文化在岭南不会遇到麻烦》、《用亮剑精神反对山寨文化》两篇文章。文章对山寨文化的存在是否合理展开讨论, 进而对山寨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引导了社会公民对流行文化进行宏大的叙事评判与分析。

2.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疑问和困惑进行及时解释

随着社会行业越来越多, 分工越来越细, 言路也随之越来越广, 新闻评论的答疑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2012年12月21日 (冬至) , 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近日, 这个流言在民间不断发酵。很多地方的民众听信流言在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 造成白蜡烛脱销。针对此事, 《新文化》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千万别对“抢购蜡烛”事件一笑置之》, 遇到这种事首先自然是辟谣, 既然大家愿意随大流, 那就让权威机构或人士来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比如这次上海公安官方微博站出来辟谣了。但我觉得相对于辟谣, 我们更需要提升的是我们整体的科学素养。

论新闻语境下立场预设二律背反 篇4

关键词:立场预设,二律背反,证据,假新闻

“二律背反”作为哲学基本概念, 最早由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它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通俗地说, 是指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 (1)

何谓“立场预设”?通过知网检索, 发现对于“立场预设”目前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或严谨的解释, 其实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预设”和“立场”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预设”作为逻辑语义学中的重要概念, 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语言学领域, 在1892年由现代逻辑奠基人、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 又称“前提”、“前设”或“先设”, 指的是言论发表者在说出某句话、陈述某个观点时所做出的假设, 以证明自己话语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即说话者事先设置好了前提, 保证所有语句的合适性都在这个前提下发生。“立场”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特指特定的阶级立场, 二是指对待问题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即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有的态度。 (2)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将“立场预设”定义为组织或个人根据自己的阶层、身份、地位和好恶预先设定对待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一、“立场预设”逆行于新闻语境

“立场预设”是一个甚为流行却又富有很强批判味道的新闻词汇, 新闻界认为其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争议一直存在, 所以很多时候它被坚决否定。普遍意义上, 将整体性的多元思维以单一个体立场替代, 一味以个体化观点和想法对社会进行描述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实际新闻生产中, 以“立场预设”对新闻事实进行不当取舍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多记者已形成了“刻板印象”和习惯性反射。诸如遇到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一定存在某个假冒伪劣商品或无证经营的黑心商家, 在深入实地采访双方当事人之前就产生了道德偏向;见到一些弱势个体盲目地施予同情, 并本能地将其不幸的责任一味地推给社会与政府, 不查清原委便发声问责。如果在采访之前就已经对要采访的事件形成了价值判断和情感倾斜, 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记者在采访中一意孤行、“合理想象”、视而不见、两耳失聪的情况, 而忽略甚至无视与“立场预设”相悖的事实, 而有时相悖的事实往往才是真相, 这样就导致了报道的失实, 误导大众, 妨碍了人们对外部社会环境的正确认知和把握。可以说, 如果允许“立场预设”的存在, 我们的新闻会变成记者的个人文学, 完全丧失公正立场。

二、“不能立场预设”就不能去伪存真

“立场预设”经过一些争议, 再经一定的歪曲渲染, 好像新闻毒瘤一样, 很少以光明正大的形象来辅助新闻报道。其实, 这完全是一种盲目莫名的恐慌, “立场预设”是现代社会知识化的必然结果, 很大程度上是媒体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

在现实社会中, 事件真相往往错综复杂, 媒体揭示事实探究真相的角度、方式和技巧也很重要。“立场预设”不应被盖棺否定, 怀疑一切并不是否定一切, 它可以有, 甚至在社会生态比较复杂的中国, 它必须有。

(一) “求证”与“操纵”的对抗

理想状态下的新闻真实往往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组织、意识形态、市场或是个人偏见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影响甚至是扼杀, 严重损害了新闻真实。在这许许多多的操纵力量下, 新闻真实往往被建构成“片面的真实”、被扭曲成“虚假的真实”、被选择成“特定的真实”, 处于追求真实却又被操纵的无力又矛盾的境地。

很多事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水落石出, 人们首先接收到的往往都是表象和假象, 加上背后利益集团故意隐藏真相放出烟幕弹混淆视听, 所以根据自己的偏见和想象去判断事实往往会差之千里。

也就是说, 事实和真相并不一定是无条件开放式一次性呈现的, 它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干扰信息出现。新闻报道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的过程, 以前的判断可能被后续调查发现的新事实推翻, 但这并不能定论之前的报道就是“假新闻”。需要指出的是, 在调查并没有完成、没有充分证据或信源可疑时, 记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克服自己的偏向、臆断和猜测, 用事实说话, 用现有能调查到的事实来靠近真相, 而不能依据推测想像出的碎片去拼凑和臆断出完整真相。

(二) “立场预设”与“倒逼真相”相互关照

媒体的“立场预设”源于公正理性的思辨, 但不能把合理的预设污蔑为谣言。比如今年5月四川女司机被打事件中, 开始网上很多人质疑男司机行为暴力, 指责其无故打人毫无人性——在初期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 特别是之前有过类似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 很多新闻和评论都建立在这种立场预设基础上。当然, 后来行车记录仪监控画面公布显示女司机之前的多次恶意变道行为激怒了车上载着老婆孩子的男司机, 而记者后来前往医院采访该女司机时她依旧不承认自己的不当驾驶行为。那之前的立场预设算不算造谣或媒介审判呢?当然不算, 一方面只是“怀疑”, 大家的怀疑源于他们确实看到了事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完整的全部, 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 正是这种质疑才促使更多影像证据得以披露, 全面地还原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使信息逐步透明, 正是这种合理的“立场预设”才推动了时间的进展。

可以说, 几乎所有涉及到司法公正的案件最终曝光在人们眼前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事件发生——新媒体推动网民大规模讨论——传统媒体火速跟进, 引出合理怀疑——推动事件进一步发展 (3) 。

还有一些公共群体事件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 一些媒体用“立场预设”来“倒逼真相”:你拒绝说出真相, 我就不断质疑, 用合理的立场预设制造出的质疑声倒逼有关部门进行回应, 让真相公之于众。当真相被一些人“捂”住见不得光时, 当信源已不再可靠时, 我们当然不可以再老老实实相信捂着新闻的人。

(三) “立场预设”与严谨求证相互依存

在中国媒体中立场预设的情况表现比较典型也比较普遍,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应敢于并负责地对预设立场进行有力求证。《人物》杂志曾刊出一篇名为《厉害女士》的报道, 从一开始就设置了河南“爱心妈妈”袁厉害”有隐情”和“有问题“的立场判断。但后续调查并没有得到充分证据证明袁厉害存在房产问题, 以及她用等级区别对待弃婴和利用弃婴谋取利益的行为。比较遗憾的是, 这篇报道在后来没有取得任何过硬的证据和有价值的补充来推动调查进展, 因此在文中只能以“事实上”来弥补这一弱势便不难理解。

所以, 该不该立场预设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立场预设”本身, 而是在调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记者没有取到支撑原有立场的强有力证据, 如果没有并且依然不对自己的报道方向作以调整, 还在一意孤行将新闻文字“纠正”和“校正”到本身已经错误的轨道上, 可谓“为了颠覆而颠覆”, 出了硬伤便在所难免, “立场预设”被误读和曲解也便情有可原。

(四) “立场预设”与“假的真新闻”水火不容

与信息相对匮乏容易陷入两难境地的传统媒体相比, “立场预设”更适应新媒体形势下复杂案件发生后演变成网络热点事件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的自身传播特性决定了其往往会处于信息断层中, 经常由于不能够清晰判断案件是否存在司法腐败, 而陷入难以决定是否参与公开报道的窘境。这时如果不公开报道, 一方面事件会在新媒体上发酵, 导致自身舆论监督的缺位, 很有可能会放纵了司法腐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曾实名举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存在腐败问题, 能源局新闻办速度回应称此事是谣言, 并要表示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可后来刘铁男果然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而落马, 这种极具转折性的剧情后来不禁成为人们的笑谈。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当事部门还没有调查就急忙站出来否认, 视举报为“造谣”, 而最终却证实了所谓举报者的“造谣”恰恰是真相。由于很多信息甚至是话语权都垄断在一些机构和部门手中, 这种垄断使信息更容易被掩盖、被操纵、被扭曲, 事件发酵产生的负面影响猛于民间谣言。此时, “立场预设”无疑有助于使得真的“假新闻”和“造谣者”得到惩治, 阻止了“假新闻”发声的扩大化、垄断化。因此, “立场预设”在求证的过程可以击碎假新闻。当下的中国, 信息仍然不能完全透明在阳光下, 真的假新闻和假的真新闻都需要“立场预设”来打。

三、正确发挥立场预设作用需要创新采访路径

纵观马航失联事件, CNN、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绕开马来西亚官方通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和波音公司获取关键数据进行发布, 拼凑相对完整的信息流倒逼马航反证。而中国媒体缺乏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和深度挖掘能力, 预设立场后不能够证实, 导致了信息搁置。比如一些媒体根据澳大利亚女子曾进入驾驶舱与机长合影的举报, 对机长、副机长进行“阴谋论”式的猜测, 还有一些媒体捕捉国际舆论的只言片语来无端揣测马航事件牵扯到各国军事利益等, 这些猜测的真实性却无从考证。

我们中国媒体还是过分依赖传统的采访路径, 迷信到达“现场”求证, 这类传统的采访方式仅在官方机构足够权威和可信时才适用, 而马来西亚一开始就遮蔽了不少事件真相, 西方媒体质疑与证伪式报道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 “立场预设”是指组织或个人根据自己的阶层、身份、地位和好恶预先设定对待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新闻工作者而言, 无须讳莫如深, “立场预设”是一种思想、学识和人格的集中体现;对新闻机构而言, “立场预设”是其人文关照、社会价值和理想抱负的具体体现。因此, “不能立场预设”是绝对而片面的。它的硬条件并不是“能不能”“立场预设”的问题, 而是“立场预设”所包含的“大是大非”是否客观公正的问题, 是能否指向“专业”与“正义”的问题。

理性客观地看待“立场预设”, 灵活创新地调整采访路径, 媒体既要会正面“证实”, 也要会侧面“证伪”, 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权力行使、建构社会正义和表达人民立场;才能有力净化当今社会是非不分、乱象丛生的舆论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转播中国声音。

注释

1郑涛.《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新闻立场论文 篇5

新闻客观性原则起源于19世纪中叶, 西方报业处在党政报刊向大众报刊演变的转变期“政党报刊呈现给受众的报道方式是事实与意见的糅杂, 大众化报刊出现后就提出要将二者区分开来”。[1]

随着报业的发展, 客观性标准也发生的变化。当今我们认为的新闻客观性是“意识到新闻报道中的‘主观’, 要求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一种专业信念和道德准则”。[2]也就是说, 新闻工作者应站在中立的立场, 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 报道新闻。

然而, 实际操纵中, 部分媒体受利益驱使, 一位迎合受众, 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 炮制大量黄色新闻。例如, 19世纪末美国《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此外, 部分媒体受自身立场的影响, 歪曲事实, 隐瞒真相, 误导大众。如西方部分媒体对中国及中东国家的扭曲报道。

刘少奇曾在1956年对新华社负责人的讲话中提到新闻报道既要强调“立场”, 又必须讲究新闻客观、真实、公正、全面, 要克服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当下我们国际报道只有一面, 骂美国, 说我们自家好。这种片面性的报道, 会造成培养主观主义。”[3]

面对此类事件, 将客观性作为新闻存在的生命以及新闻人的行业准则, 便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重要, 部分程度上避免了媒体受某一利益集团的趋势, 从而误导和欺骗受众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耸人听闻、胡编乱造的新闻。因此, 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工作的准则, 强化了媒介从业人员的纪律和伦理观念。

二、公正是底线

(1) 纯粹的客观无法实现。虽然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准则, 但是新闻工作者不像科学家一样, 可以依据系统的理论框架来衡量事物的真伪, 而是必须依据部分的感官直觉来判断事实, 描述眼前事物。所以完全绝对的客观性在新闻业的实践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首先, 新闻传播事业不可能独立于社会, 媒体不可能完全无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舆论导向、政府管控社会环境。其次, 从传播学角度看, 大众传媒本身就不可能完全呈现真实世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 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 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拟态环境”。[4]从新闻工作者主观方面讲, 每一个报道者有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因此, 在从选题到角度, 甚至是报道过程中的细节选取, 都不自觉得渗透着潜意识中的主观因素。除此之外, 报刊编辑, 电视节目审片人等后续工作者,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也会受到自身经验和知识架构等因素的影响。媒体作为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 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因此, 即使报道中不出现任何带有评论和价值判断的语言, 依旧是主观选择的过程。

(2) 立场公正。在西方社会, 新闻媒体被认为是“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 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5]因此, 媒体在引导舆论, 维护社会秩序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在对他看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进行分析时, 是有‘偏向的’, 他只要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歪曲事实, 只要不隐瞒说明一个不同观点的事实真相, 他就是公正的。”[6]

卢斯当年创刊的初衷就是为创办一本能适应“忙人”的节奏的杂志, 使他们费时不多, 却能周知世事。而《时代》周刊擅长该刊的特色是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 并提供背景材料, 进行分析解释, 提供解释性报道。既然涉及资料的整理总结和解释性报道, 自然就不可能没有主编的立场。选什么新闻, 怎么编排, 对哪些细节、背景进行解释, 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只要不被政治或经济力量操控, 可以自由地了解事实, 自由地思考并表达意见的话, 记者只要在尽可能全面了解事实的情况下, 不事先倾向于任何群体, 本着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原则, 做出他认为最公正准确的判断, 这就是公正的。

(3) “公正立场”受受众认可。《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补充材料, 令报道更加有条理、更具深度, 因而它是20世纪兴起的解释性报道的先驱。“凭借其新颖的文风、尖锐的评论, 《时代》迅速被美国公众所接受, 逐步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之一。”

当今, 《时代》周刊杂志评选的年度人物和年度十大都会被世界广泛的接受和认可。考虑到保密性, 评选的方式基本上是由杂志社内部的极个别人员决定, 有时会考虑网名的意见,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杂志内部。虽然评选方式都带有主观的立场, 但这并不妨碍全世界对于《时代》周刊各类排名的认同。

三、总结

笔者认为,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确有其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但作为当下的新闻工作者不必过多拘泥于形式, 而应坚固其内核, 新闻客观性应该是一种态度、责任。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并不是要求恪守纯粹客观, 所谓客观报道要求的“不偏不倚、无私无畏”, 无疑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准则, 才会防止人的主观情感泛滥, 从而达到在以“公正”为底线的前提下, 把握新闻报道尺度, 使之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 得到相对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王光曦.卢斯抗战时期对华报道倾向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 2011.

[2]黄旦, 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 2005.

[3]刘少奇.对新华社的讲话[R].1956.

[4]沃尔特·李普曼 (美) .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5]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早期高血压下一篇:政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