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迁的立场

2024-10-12

技术变迁的立场(共9篇)

技术变迁的立场 篇1

摘要:演化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相比, 更注重对“变化”的研究, 强调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其中技术变迁是经济学研究中未曾开启的“黑箱”。技术变迁一般过程、特征以及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我国实施技术赶超发达国家以及树立自主创新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本文以演化经济学的视角, 以“变化”为依据, 将“前人”文献研究作为思想来源, 具体述评技术变迁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技术变迁,技术创新

演化一词译自英文单词“Evolution”, 国内也有译作进化、天演等。我国著名科技哲学专家吕乃基 (2009) 指出演化不是进化, 演化不仅包括进化还包括退化, 这里的退化不是消极和被动的, 而是演化不可或缺的部分[1]。当通过“创新”这一名词把多个学科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组织行为学等之间类似但是不同的范畴联接起来时, 就会将这几种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交互, 围绕着“创新”产生新的语义, 从而为创新研究产生新的方法论, 乃至突破、加快创新研究进展。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本质是概念性的。因此来自于其他学科的隐喻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些新生概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该隐喻路线用于技术变迁一般过程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关于S曲线的隐喻;二是进化生物学隐喻;三是复杂系统演化的隐喻。

一、基于S型增长曲线的隐喻

( 一) S型增长曲线的缘起

一般认为, S型增长曲线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 (Gabriel Tarde) 提出, 他在《模仿律》一书中描述了关于新思想的采纳率与时间的关系, 即:新思想起初进展较慢, 接下来以急速和匀加速扩散, 然后发展趋于减慢, 直至最后停止[2]。在塔尔德之后, S曲线被引申到许多领域, 如生态学中关于人口增长速度与密度的关系、城市化率和时间的关系等。在经济管理领域, 毋庸置疑,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应用S曲线众所周知最成功的例子。

S曲线现如今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Foster (1986) 利用S曲线解释一个通用的现象:根本性的技术创新通常由新进入者研发及引进, 而不是由当前产业的渐进技术领先者所为, 他认为技术领先者趋于强化成熟技术而未能及时发现利用新的、颠覆性的技术, 因此导致其丧失该产业的主导地位[3]。

但是S曲线有很多缺陷, 比如不能判断何时到达技术极限、决定技术命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新技术预言以及难以处理新技术和成熟技术等。

( 二) A—U模型

在技术变迁领域厄特巴克 (Utterback) 利用S曲线提出他与合作者埃伯纳西 (Abernathy) 共同命名的工业创新动态模型A—U模型[4]。在该模型中, 他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 而将产品周期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特性阶段。在流动阶段,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均处于上升趋势, 但是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更强;在转换阶段, 产品创新逐渐减少, 而工艺创新持续增加直至超越产品创新, 创新活动步入主导设计阶段;在特性阶段, 工艺创新多于产品创新, 主导设计使得产品设计、生产程序和工艺标准化。

A-U创新模型解释了产业发展与创新模式之间的演化关系, 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然而该创新模型没有考虑到行业以及国家的差异性, 当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时, 产品的变化较小, 创新活动侧重于工艺创新, 则不能使用该模型来进行解释;同时, 该模型在对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中以技术转移等方式开始的创新活动进行解释时, 也不能反映该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因此, A-U模型适合于反映发达国家以原创性技术活动推动的、产品相对比较单一的产业演化规律。

( 三) 逆A—U模型

A—U模型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原始创新为主的背景下提出的, 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开始的创新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逆A—U模型被提出[5]。该模型与A—U模型观点相悖, 认为工艺创新先于产品创新处于优势地位, 然后产品创新才扭转情势超越工艺创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 在技术创新方面积累较少, 初期只能以引进技术为主, 生产标准化、无差异化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吸收、消化技术, 以此为基础开展渐进性创新乃至突破性创新, 此时产品创新被不断激发直至逐步超越工艺创新, 进入产业稳定发展阶段。

( 四) 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

Dosi (1982) 通过与库恩 (Kuhh) 科学范式 ( 科学研究程序) 相类比, 提出“技术范式” ( 技术研究程序) 的概念, 将技术范式定义为基于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引申出来的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模型和模式。而技术轨道是在技术范式的基础上解决一般问题活动的模式。技术轨道是由范式决定的“一般”问题解决活动, 可以看作是由相关范式定义的技术变量中的多个均衡的移动。技术进步可以定义为这些均衡的提高。技术轨道包括一系列的可能技术方向, 其外部边界由技术范式自身本质确定[6]。

将技术轨道理论用于解释不发达国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后发优势”以及应用于技术跟随和技术超越等领域问题是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基于生物进化理论隐喻

基于S曲线的技术创新演化还基本停留在线性思维层次, 而通过隐喻进化生物学的诸如竞争、选择、淘汰、突变等概念, 催生了演化经济学的形成, 一些崭新的演化分析方法如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演化博弈等对于技术创新这类不能由主流经济学所解释的现象进行解释。在技术系统中有无数个我们熟知的类似于生物进化的现象。大量不同的变种 ( 产品或技术等) 被投入环境 ( 市场) 中, 经过其他竞争者或环境 ( 竞争对手、市场、顾客) 等的严格选择。幸存者被保留下来并通过种群被复制、扩散, 并逐渐成为优势种群[7]。技术系统中还有大量诸如此类的类比、映射, 但是将整个生物进化全盘隐喻为技术进化的不可取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技术创新演化是具有拉马克式的特征, 这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却被认为是异端。纳尔逊和温特被认为是熊彼特主义的回归的同时, 还创造性借用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的基本思想以及西蒙“有限理性”学说, 形成了演化经济学独具一派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

纳尔逊和温特的研究中突出了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演进的历史过程的思想。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学说主要是考察经济变迁, 不是将技术变迁一般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因此, 他们对技术变迁一般过程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乔治 ˙ 巴萨拉 (George Basalla) 在其专著《技术发展简史》中构建技术发展的进化假说, 他同样隐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以人工制品作为研究基本单位, 技术进化的结果是人工制品的多样性, 新人工制品是旧人工制品的继承和发展, 类似于生物界的遗传、变异和选择等进化现象[8]。齐曼 (2002) 同样以人工制品作为基因类似物构建基于生物进化论的技术变迁过程, 他认为新奇的人工制品以新物种的变异和选择一样的方式涌现, 技术的变化如同基因那样发生变化, 社会环境以拉马克式或达尔文式对技术基因的变化起选择作用[9]。

三、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的隐喻

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的以非线性关系联接的模块组成, 除了具有层级性、可分解性及快速演化[10]的特点之外, 还具有突发特性[11]。美国技术史专家休斯 (Hughes) 认为:“技术系统包含着那些混乱的、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成份, 他们是被社会建构起来的, 也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因此, 可以说技术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 可以用复杂系统的思维来研究技术系统

复杂系统是模块的集合, 而系统架构是复杂系统中模块间组合的方式。系统架构会影响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因此系统架构理论有助于复杂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并且架构理论通过形成主导设计影响复杂系统的演化[12]。架构理论目前不仅应用于产品领域, 在组织、产业等层次的架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Henderson和Clark (1990) 最早提出架构创新的理念[13]。他们认为对于创新传统分类方式 ( 即将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是不完全的且易引起误导。他提出了架构创新, 即不改变产品的部件而改变部件联接方式的创新方式。他们将创新通过两种维度进行分类。纵向维度基于产品组件 ( 模块) 之间联接方式的创新, 而横向基于组件内部的创新。因此, 创新将被分别被归为四种方式:渐进性创新、模块创新、架构创新以及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建立一种新的主导设计, 在新的架构中组件联接的核心设计理念。渐进性创新是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的加强和拓展。模块创新是个体模块的发展和进化, 但是核心设计理念以及模块间的联接方式未曾改变。架构创新改变模块间联接方式但是核心设计理念没有改变。

架构创新对于我们从复杂系统角度理解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技术变迁过程中, 架构创新如何进行以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等实证研究方面, 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探讨。

技术变迁的立场 篇2

摘要:本文从图像技术发展的视角阐述不同技术时代动画影像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探索的主题,由此来探析移动终端技术环境下,动画影像艺术的创作如何诠释人文议题,构建与人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图像技术;动画艺术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人类消除外在事物对自己的“顽强的疏远性”的一种形式。正如儿童早期乐见将石子抛入河中欣赏自己的力量使水中荡起的涟漪,艺术的实质是“人借助物质媒介,创造出一定的形状、声音,以显示自己本质的力量”。动画艺术作为人类借助图像媒介创造出的“动态幻觉”,所呈现的是创作者对意识中理想化生命状态的升华与刻画,是运用唯美的图式消除自身与客观世界疏离感的形式。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时代,动画艺术诠释不同的人性与艺术的主题,引导人们自主意识的觉醒。

1银幕技术时代精神的抽象表述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和《到达乔塔站的火车》使艺术家们意识到电影技术的创作潜力,然而迂腐、乏味的复制性传播,使他们摒弃单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开始探索脱离外在世界的客观,具有颠覆性表现形态的影像艺术形式。他们从达达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形式中获得灵感与经验,通过多维的角度诠释动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

1.1抽象视觉实验

先锋派绘画艺术家们以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对图形、色彩等抽象视觉符号的解析为契机,从听觉、味觉、触觉、动势等感知的角度来探索动态影像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同感受。例如,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布鲁诺克拉与阿尔纳多金纳“灵魂的抽象状态”的绘画探索,便是以视觉混色法研究“绘画的时间性变化”,以互补色形状、面积的变化测试对观众视觉生理的影响,以组合视觉元素的形式诠释音乐和诗韵。

1.2声画关系实验

先锋动画艺术家试图在画面中寻求音乐般“纯净的境界”,探索画面、节奏和音色的关系。运用抽象的画面元素:形状、色彩、线条等图解音乐、组织叙事。例如,诺曼麦克拉伦的实验影片《幽灵游戏》中,12个橙色V形代表幽灵排成时钟,蓝色S形代表鬼怪成为钟摆,白色月牙代表蝙蝠,讲述午夜幽灵们出来狂欢,天亮时渐渐散去;奥斯卡费钦格的作品则兼具音乐的柔美和科学的严谨,体现出较高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

1.3媒介形式实验

早期的实验动画中还有一些利用各种材料,如废弃的胶片、旧招贴画、剪纸、木偶等制作的短片,其灵感源自立体主义绘画中实物材质的拼贴形式。其中,以列恩雷与诺曼麦克拉伦在胶片上直接绘制画面的“直接动画”最具代表性。动画片《彩色盒子》便是采用雕刻工具刮、擦的方式获得绘画般的笔触,再配合跳、切的剪辑手法,最终实现了抽象图形与音乐节奏相互交织和律动效果。

2电子技术时代肢体的参与和介入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电视中充斥的消费主义和惯例式新闻报道,激发了艺术家反电视的影像艺术实践。以韩国裔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拍摄纽约第五大道的街景为开端,艺术家开始将动态影像作为表达自我意识的介质,以电子合成器、电路板、电视屏幕与人的参与嫁接成为艺术,探索电子科技的人文特性。

2.1电视语言的解构

正如艺术家白南准所强调的“拼贴艺术取代了画布,显像管将最终取代画布”。他利用磁铁对电子影像合成器的干扰来获得扭曲的电视图像,并通过对电路板操作系统的改造实现对电视图像的取消、移除、文本撕扯、语言文本与图像的组合等操控。例如,电子艺术作品《电视皇冠》就是利用信号放大器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皇冠式的彩色电波。通过这种电子拼贴艺术的方式,艺术家表达与阐释了电视影像的可控性、开放性、参与性和自由性,以此嘲讽幽默的语态解构被神秘化、政治化、商业化、娱乐化的电视语言。

2.2装置语言的组建

二战后的城市重建使艺术实践逐渐走向空间化与环境化。装置与电子艺术的嫁接便是动画影像走向环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家将动画影像采用装置的形式融入空间艺术中,如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基的《玻璃上的沉睡》采用炭笔画速写制作的动画影片与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南非种族隔离的历史记忆;再如,德国实验动画大师保罗德里森创作的《四季的末日》则是将8个描绘四季情节的动画屏幕首尾相连,来展现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打破线性叙事的时空模式。

2.3数字技术时代行为的激发引导

早期的影像艺术受拍摄工具的限制,影像无法分解、编译、再生,限制了影像语言的再创造性,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编码方式可以将影像以解构的形式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表现效果。数字影像可模拟、可编译的特性使动画影像融入了智能化的元素,引导受众感受更完满的艺术体验。

3思维语言模拟和沉浸式语言模拟概述

3.1思维语言的模拟

1950年,图灵提出了机器是否可以思考的问题。此后,运用计算机编译语言进行视觉实验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自行开发的图像处理算法,艺术家将观念转变成编码,以动画影像的形式展现艺术思维视觉化的呈现过程。例如,“现代巴赫”约翰惠特尼1967年创作的视觉音乐作品《孔雀求爱》,便是依照音乐的`程式进行编码,采用线条表现22只飞鸟飞行时形成的图像,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互动与相互感应的艺术效果。这些生成的图像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以智能化的方式展现出律动效果。

3.2沉浸式语言的模拟

从全景画到数字时代的虚拟现实影像,科学家和艺术家一直在努力尝试拉近观众与图像的距离。正如奥利佛格劳所指出的,沉浸是人类图像史上始终追求的效应。在接近真实感受的环境下人的意识与幻想场景发生转换从而产生“幻境成真”的心理感受。只有引入计算机图像技术才能使这种通过建构感知和强化认知的方式来描述虚幻图景的构想成为可能。

4结语

如果说胶片时代的先锋动画实验是人们通过影像实验探知自我精神领域的开始,那么显像管时代的动画影像装置艺术则是艺术家对人与环境、空间关系的探索,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出现,使动画影像可以创作出智能化的视觉艺术。这看似是文化复制与个体意识之间冲突和消融的过程,却是人们借用图像技术的革新不断打破与客观世界的疏离感,发掘自我、拓展新生活的必然趋势。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终端基于数字信息编辑、计算机图像处理和通信网络传播的综合技术环境,将为动画影像创作提供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重力知觉等体验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作语境,受众也将以全新的感官体验方式融入动画影像的叙事空间中。

参考文献:

[1]…陈望衡.黑格尔美学论稿[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2]…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技术变迁的立场 篇3

1 土地及矿山测绘技术手段的变迁

1.1 传统土地测绘技术简介

传统土地测绘技术是土地及矿山测量的基础, 随着测绘单位的不断发展, 土地测绘技术也在不断的变迁, 一些新的技术是在传统测绘技术的基础上, 对其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在传统技术中, 主要应用的方法是钢尺与比例尺组合的形式, 对不规则土地进行测绘时, 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划分, 而且也会用到不同的规则, 这样才能提高测绘的准确性, 在对不同区域测绘完成后, 还需要将结果进行汇总。这一过程比较复杂, 而且需要耗费测绘人员大量的时间, 测绘人员不同, 使用的测绘技术也有一定差异, 所以测绘的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会增加误差出现的可能性。

在地形复杂的工程中使用传统土地测绘技术进行测量, 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利用经纬仪等设备, 其可以对不规则的宗地进行有效的测量, 将经纬仪放在较难测量的拐角处, 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其角度。另外, 传统技术还需要借助钢尺这种测量工具, 其可以计算出宗地的面积。全站仪测量法也是常用的传统土地测绘技术, 但是这项技术耗费的人力资源比较多, 增加了测绘的成本, 而且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经常会影响测绘工程的进度。全站仪测量法在建筑物较多的地区应用比较广, 其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在宗地的拐点放置经纬仪,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2 现代测绘技术简介

现代测绘技术是对传统测绘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其不但提高了测绘的效率, 还提高了测绘的准确性, 其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 而且经历较为漫长的改进历程。坐标测绘法是比较常用的现代测绘技术, 其在将宗地附近的城市坐标设置为控制点, 再利用测绘技术对宗地内的界址点进行测量, 这与土地面积测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坐标测绘还需要利用全站仪这种设备, 将其放在已知坐标点的位置上, 然后计算出水平位置以及垂直距离等数据。这种方法不适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 所以应用范围较窄, 在测量环境比较差的地区, 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全球定位系统也是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 其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越, 而且测绘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比较高, 耗费的时间比较短, 是一项高效的测绘技术。在应用这项技术时需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仪器, 还需要借助卫星信号, 其缺点就是耗费的资金相对比较多, 但是测绘时可以实现实时测量, 而且还能为测绘人员提供免费定位与导航等多项服务。新一代激光扫描系统, 是一种结合了CAD软件的系统。在以往的土地测绘中, 都是利用常规的测绘方法, 通常在进行测绘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在野外进行大量的工作, 同时工作时间也是非常长的, 这种情况下是比较耗费体力的, 很多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这种测绘方法在进行测绘的时候结果也不一定非常的准确, 同时在输出结果的时候, 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是专业的方式来对宗地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这样就使得很多的非专业人员对输出结果不能很好的了解。3D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将3D激光扫描系统结合CAD软件进行应用, 可以很简单的解决在这里出现的问题。3D激光扫描系统是一台完全、完整便携式的数字化与激光影像的测图系统, 可以将任何复杂的空间现场和环境进行扫描操作, 适用于1500m以内的大动态范围和高数据采样率。

2 加强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建议

2.1 优化设备

仪器的精确度与测绘结果直接相关, 因此, 对于测绘中使用到的设备仪器, 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 定期检查修理。土地测绘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对测绘设备要小心轻放, 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 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测绘设备要设置专库存放, 环境要求干燥、防震、防尘、防锈。仪器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用设备的依据, 要能满足施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2.2 配置国际、国内领先的硬、软件

我们要实现土地测绘信息化, 加快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城市、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土地测绘工作人员要善于使用苍穹软件, 常规工具有全站仪、GPS等, 书籍除了软件、硬件的操作说明外, 对相关标准也要了解。土地测绘单位应该重视对各类硬、软件设备的管理、开发与维护, 使用于测绘业务工作的软件设备均能处可运行的良好状态。

2.3 合理利用人才

员工的专业技能是保证土地测绘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 测绘单位要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 对测绘人员做好专业培训工作。对于测绘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管部门人员、检查人员、作业人员等必须经过专业部门技能鉴定才能上岗操作。土地测绘部门要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测绘职业资格管理, 进一步明晰测绘从业者的责任和权利。

2.4 构建信息共事平台

测绘单位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机制, 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通信技术、测绘业务流程与工作流技术测绘行业管理与MIS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协作办公的平台, 为测绘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

3 结论

总之, 测试技术的先进性影响着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测绘行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测绘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改进, 研发出了很多新型的测绘设备以及技术, 提高了测绘的效率, 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量。测绘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测绘的结果出现误差, 也的降低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所以, 测绘行业的相关人员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措施, 改善这一问题, 控制好测绘的质量, 为我国更加的发展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测绘技术是山地及矿山测量工程中常用的技术, 选择正确的技术对测绘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随着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 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测试技术是一项基础的技术, 也是较为科学的技术, 其与科学技术结合后, 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用。本文分析了土地及矿山测绘技术手段的变迁, 还对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希望可以促进先进测绘技术的推广, 并使测绘技术人员有效的提高测绘效率以及质量。

关键词:土地,矿山,测绘技术,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存建, 徐育建, 冯亮.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张鹏.土地测绘技术手段的变迁与测绘质量控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0)

鲁迅的文化立场 篇4

鲁迅的文化立场

鲁迅的文化空间2010年11月22日 9:30——12:00北京现代文学馆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现代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们为大家请来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庆东老师,让我们欢迎孔老师。今天虽然风很大,但是来的人特别多,所以气氛也很好,我想从大家期盼的眼神中也看出来了,今天我的开场白应该是越短越好。而且我觉得在孔老师本人强大的气场面前,任何介绍、开场白可能都是浮云。孔老师也不需要我多作介绍,大家对他都非常的熟悉,孔老师太有名啦,因为以前我在北大念书的时候,每次去外地,人家知道我在中文系,首先会说“哇,好厉害”,然后下一个题目就是:“你认识孔庆东老师吗?”可见认得孔老师更厉害,而且后来我也经常看孔老师的博客,我发现人人都爱孔庆东。虽然有些人的爱有点另类有点各色,而且我觉得孔老师可能也打破了北大中文系教授给公众的某种刻板的形象。孔老师他亦庄亦谐、雅俗共赏,也可以说是超越雅俗,以孔老师的话说就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实这一点也是非常难得的。孔老师本身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我在这里也就不多作介绍啦,但是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细节。这两天我就在看孔老师的视频,然后重温了一下孔老师在04年获得“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之首的一个宣传片,在这个宣传片上,有孔老师的一个自我介绍,是这么说的:孔庆东,男的;大好人,装的;(笑)北大教授,副的;(这点应该改改,现在早就转正啦),文学博士,真的;围棋二段,业余的;排球裁断,专业的。我想从这一段短短的话也可以暴露出孔老师比较可爱的一面,然后今天孔老师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鲁迅的文化立场》。这也是近些年孔老师在百家讲坛、在北大课堂,经常讲的一个话题,而且孔老师的鲁迅研究课曾经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一等奖。我想之所以孔老师鲁迅研究这么受欢迎,不光是因为孔老师很幽默,更重要的是孔老师的鲁迅研究,他能够冲破陈规,他不但是正说也是新说,能够给我们提供新的东西,而且具有非常敏锐犀利的现实指向。下面就让我们有请孔老师。孔庆东:各位朋友大家好,谢谢陈燕的介绍,以前陈燕在中文系的时候我没发现她口才很好。北大有一句话:北大是一条虫,放出来是一条龙。但是外面的一条龙,到了北大就是一条虫。我这样说不是说陈燕,包括我们所有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其实我在北大不算什么,北大学问比我好的教授应该是一百一百数的,不是三个五个。当然学问好是一方面,学问好不见得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也不见得是学问好的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是像在座的各位这样的看上去不像是学者的这些人。今天来到现代文学馆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很久没有来在这里讲话了、在这里作报告了。感到现代文学馆,星期天讲座工作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好啦。我不知道是不是自从陈燕来工作之后,可能跟她的工作有关系。以前好像没有这么多站着听讲的人,今天竟然加了这么多椅子还不够,让我感觉这里越来越像北大了。其实在北大站着听课从来是一种常态,我1983年到北大上学,习惯了要站着听课。你想坐着听课也好也行,那要付出代价,付出时间的代价,或者是要跟人打一架。所以,站着听课的人里可能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是更多的。我虽然很久没有来到这里了,其实周末也经常不闲着,到处乱跑。因为现在不知为什么,现在凭我自己得到的信息,好像全国人民越来越需要上课。有人来请我我总是一口谢绝,因为我不能够像柳宗元说的“若为化得身千亿”,一个人不可能切成那么多份儿。虽然说是总在谢绝,但是其实也总在演讲,谢绝了99个还剩1个你必须要去。为什么马不停蹄的到处要跑,谢绝也谢绝不过来?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需要人上课?其中固然包括一些地方有附庸风雅的要求,有一些地方政府要办一些文化论坛,要完成它的政绩,这都有。但是,竟然有人听,有这么多人要听报告,这说明我们这个国家需要思想,需要启蒙的又一个时代来临了。那么这就越来越印证我前几年讲的话,不是前几年,大概十来年,我都在讲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又一个鲁迅时代降临了”。我们现在是又一次回到了鲁迅时代,说回到也可以,不愿说回到,说又一次面临着新的鲁迅时代。当这个世纪降临的时候,那么多文人欢天喜地的拥抱这个所谓的新世纪,好像新世纪就焕然一新。我们受“新”字的蛊惑太大,自从一百多年前,“新”这个字儿在中国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以后,“新”就是具有巨大魅力的。在古代“新”不见得是一个褒义词,新和旧都是客观的。新的不一定好,旧的不一定不好。比如说有人到你家说,“呦,你家的墙挺新的,你家墙上挂的画挺新的”,这都是骂人话,说你家没文化。有文化的人墙上挂的画至少是五百年以前的,说你家画是新的,是骂人的。现在“新”不是,现在的“新”是褒义词。所以新世纪,很多人欢欣鼓舞的去拥抱它。在1999年,那一年很多文章欢呼2000年,我就说,我们从小就被宣传2000年到来会多么幸福,现在2000年就在我们怀里了,低头一看,恶心无比。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感觉,所谓像那首歌唱的:走进新时代,走进一个恶心无比的时代。那么这个时代,我把他概括为鲁迅时代的时候,很多人并不同意。因为我们大家都受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前进的,是越来越好的,我也不能反驳历史是越来越好的。但我认为即使这样认为,也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中可以这样说,一百年、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这样说可以说历史是进步的。但是十年、八年,时段放小的时候,时代很可能是倒退的。像鲁迅所说是“进三步、退两步”,有时候进的少退还大。“进步一尺,反动一丈”,有的时侯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说现在是鲁迅时代?我们不从学理上加以证明,只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感受中就可以知道。现在的时代和鲁迅时代在哪里相似呢?概括的说: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又回来了。我说的这“三座大山”还不是今天我们讲的“新三座大山”,不是房价、学费、医疗费的问题,就是纯粹的“三座大山”,已经又回来了。我们都不知道纯粹的“三座大山”是什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扎扎实实的“三座大山”今天又回到了我们人民的头上,压得我们喘不开气。就像今天早上的大风一样,大家坐着在这里济济一堂,感到很温馨,可是到门口,出现代文学馆,走出这个氛围,到大街上去,那种氛围。在这个真正的“三座大山”之下,才有许许多多的小山:广大人民群众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现在是一个生老病死无依靠的时代,什么事情都没有安全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了,他到一家很好的公司去做广告工作,在短短几年内,大概赚了一百多万。当时是特别高兴,他说“我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了,人生太好了”。一百多万那时是天文数字,1990年那还不是天文数字吗?他认为一辈子都花不完,不知道以后干什么好。我就不相信,我就不相信人兜里装一百万就可以万事无忧了。那么今天再看看,你家有一百万算什么,连一套房都买不起,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一场大病,100万就没了,马上就没有了。那我们在毛主席时代,家里没有这100万,但是你可以随便生病,不怕生任何病,不怕动任何手术。也就是说家家等于有无穷的财富,这个财富在国家那里、在党那里,在整个中华民族那里,随时可以给需要的人。你说你现在家里挣多少钱算是有安全感,有一千万你有安全感吗?有一个亿你有安全感吗?没有!现在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有安全感。我有一个朋友是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服务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每一次讲话之前的那个戒严工作,需要我们党的另外的高级领导人,把这个椅子全部摸到,底下全部摸到,杯子全部检查好,然后说:戒严。不是这屋里戒严,是杯子戒严、椅子戒严、桌子戒严。哪里能随便摆这些东西,万一哪个爆炸了怎么办?(笑)就是说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没有安全感。我们是泱泱大国,任何一个人、任何时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谁都没有依靠。整个国家,大家会觉得国家有安全感吗?可能大家是爱国的。我很理解那些不爱国的人,有的时候理解汉奸,我想他为什么这么恨这个国家?这个人是天生良心被狗吃了吗?不是啊。首先他是对国家确实没有好印象。我知道有一些出国留学人员,他本来也挺纯洁,说我到外国学了技术,回来为祖国服务。可在他到机场的时候,两个机场就把他的印象颠覆了。在我们的机场受到百般刁难,然后到对方的机场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飞机一起一落之间就把一个爱国青年变成一个汉奸了。他发誓要灭掉中国,当然他办的这个事是不对的。但是说我们的国家没有给我们的子民以安全感。大家都不爱这个国了,多数人不爱这个国了,在岗位上的人,特别是那些掌握着权利、金钱、话语的这些人,没有爱国之心了,所以大家都纷纷有意无意地卖国。卖国并不是找了一个主子跟他签了一个合同,我卖给你,你给我多少多少钱。破坏这个国家、损公肥私就是卖国。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业买办化、三农破产、国防疲软、外交阳痿、官场腐败、文化糜烂,合起来看没有一个领域让人省心,总结起来是内忧外患,用文学术语描述是“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的那些感觉又回来了。为什么现代文学馆越来越重要,按理说国家要是正常的话,我们现在并不是现代,我们是当代啊,现代文学1949年就结束了。现代文学馆应该荒凉破败,没人来,那才是我们国家繁荣的象征。所以我就怀念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现代文学馆没有这个地儿,八十年代现代文学馆就在西三环万寿寺,离中央民院不远,就是一个荒凉的破败的老园子,没人理,谁去呀?礼拜天去?过年都不去,没有人去,院里长满了荒草。那时舒乙是馆长,吴福辉老师是副馆长,想把草除了,都没有钱。就像当年鲁迅住在绍兴会馆一样,间或有几个朋友来坐一坐,其中便有一个叫孔庆东的。(笑)就是那种情景。那时候现代文学不受人注意,说你们这些都是老古董了,巴金有什么用呀、赵树理有什么用啊、冰心有什么用呀?没人理。这很奇怪,现代文学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了,这就证明我们又回到1949年之前了。大家看看对面,现代文学馆又在盖新的大楼,很快这里要成为专门展览的地方,办公机构迁进新大楼。一个只管短短30年文学史的这样一个机构,它在这个国家这么受重用,这不是说明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时代了吗?我经常去各地开会作报告,从生活角度,我很喜欢那些地方,可是我在哪里不能呆时间长了,因为我已经习惯北京了。人家说北京这么不好,你天天骂北京,生活这么不方便、气候这么恶劣、交通这么拥堵、人情这么冷漠,你为什么要活在北京?我说活在北京就是要体会它的“风沙扑面,虎狼成群”,战士只能活在这样的环境。我知道在你们这很享受,你们这里小桥流水、桥洞里面看月亮,多美的地方。但是时间长了我忍受不了,因为我知道沙漠上虎狼在叫,鹰隼在飞。这个时代,跟我们的前三十年,跟毛泽东时代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跟那个时代比,当然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进步的一面,这是我们要承认的,有发展有进步。但是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当我们无法确认的时候,只好找一个参照系,我们找到了1949年之前的这个参照系,跟那个时候何其相像!我刚才来的比较早,在外面马路上溜达了一会儿,去体会1949年以前的那个精神氛围。物质肯定不一样了,马路、大楼、汽车都是新的发展,但透过这些东西,看到背后,人,所透露出的那些气质。街上的人就没一个有精神的,你看看这个中国人,不管穿得怎样,他没精神。我是研究人的,我总在想,我在街上,不论是走在王府井还是走在西单我看这些人都在想什么呢?有时我过马路的时候站在过街天桥上往下看,看看茫茫的人海车流,看看车里的人车外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当然我这种去琢磨人心理活动的习惯,是受了现代文学馆馆长长陈建功先生的影响。我上北大的时候,参加第一个作家座谈会,里面有陈建功老师,我向他提问:“你小说怎么写出来的?平常都琢磨什么?”他说:“我平常就琢磨人,我等公交车的时候看看这人他在想什么呢?我就心里边给他编一篇小说。”我觉得这个习惯特别好。我们随时随地去琢磨你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加上你整体性的考察,你才会对时代有一个比较深切的把握。那我说我们现在是鲁迅时代,我们这个新的鲁迅时代和旧的鲁迅时代有一个区别,就在于现在却没有鲁迅。如果加上一个定语的话,我们现在是“没有鲁迅的鲁迅时代”,这就更加悲哀,更加荒凉。所以我们要问,鲁迅是怎么面对他那个时代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鲁迅面对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他的文化立场是什么?他是什么样的立场?否则的话我们概括今天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用。因为我说今天是鲁迅时代,有的学者可以把我驳倒。他说今天不是鲁迅时代,他说今天就是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怎么办?他有可以找到很多证据来,说“你看我家房子值多少钱呢?买的时候30万,现在值300万了”,他有很多证据。最近我在博客上引用了这样一个材料,最近北大中文系韩毓海教授,他上课的时候不知犯了什么“病”,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鲁迅有什么了不起,鲁迅如果没有遇到毛泽东,他不也就是个孔庆东吗?”(掌声)后来我就严厉谴责韩毓海教授,我说“你这是害我啊,既害我,又害鲁迅,我说你这是什么话”?他说“当时我说了这句话,同学们都热烈欢迎,同学们认为我讲的很深刻讲得很有道理”。他说,鲁迅如果后来他的思想没有毛泽东继承并实现的话,鲁迅就是一个发牢骚的孔庆东啊,对社会不满,说点这说点那。以后人们说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喜欢发牢骚,喜欢批评政府,也就跟今天的孔庆东一样。当然鲁迅不是孔庆东,他确实是一个伟人,而且是能够辉耀千古的伟人。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他的立场,需要知道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谈到鲁迅,鲁迅是一个说不清的学术对象,北大的现代文学,不论学者具体做那个方向,多多少少都要接触鲁迅,鲁迅是我们的基本功。全国研究鲁迅的人大概是数以千计,说鲁迅说了八九十年,众说纷纭。一个伟人的标志,大家老忘不掉,老得说他,不论你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直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不论是左派右派中间派,都不断地提到鲁迅,对他是既尊重又批评,有崇拜有污蔑有咒骂,这正是伟人的特点。没有一个伟人,所有人都不赞美,或者所有人不骂他。肯定是有赞美,有骂。刚才我们引用韩毓海说“鲁迅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是孔庆东”,这是左派的观点。右派对鲁迅最大的批评,也跟毛有关系,说鲁迅怎么堕落了,鲁迅怎么和共产党混到一块啦?在右派看来,鲁迅最大的缺点是跟共产党混到一块了,巴结共产党,助纣为虐,导致中国走向什么专制社会。到台湾香港会看到许许多多把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的文章,说鲁迅就是大恶魔,没有一点好事,思想专制、心理变态、道德败坏。有那么多的人仇恨鲁迅。那鲁迅自己是左还是右呢?我这个学期在北大开的通选课是金庸小说研究。我研究鲁迅也好,讲金庸也好,其实是将他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标本,来研究知识分子的心理,这也是从钱理群老师那里继承来的一个思路。我讲金庸小说第一课我讲的问题就是:金庸是左还是右?金庸是左派还是右派?因为这是当下人们很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当下的人们就喜欢站队。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批判文革,说文革这不好那不好。文革中肯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这些批判文革的思路、做法跟你所批判的对象有什么区别?我们说文革时整人,那么在文革结束以后我们整了多少人?文革中被整的人后来都平反了,文革结束后被打成四人帮余孽、爪牙,三种人等等,受迫害受冤屈的那些人何日才能平反?假如文革中整了三十万,或者五十万人,那么八十年代整了多少人?“杀人如草不闻声”!文革中有一条错误就是,强迫人站队,你要表明,是造反派还是保皇派,你是新北大还是井冈山?要站队。我们现在不还是这样吗?强迫人家站队。人家不站队给人家划好了队,他是左派,他是右派,帽子满天飞。在这种时候我们就更需要想,有没有人能够超越站队,不好排队?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其他很多伟人也都是这样。大家想孔子是左派是右派?庄子是左派是右派?耶稣是左派是右派?释迦摩尼是左派是右派?毛泽东是左派还是右派?当你认真的去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你不能用左右去概括他,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也不是中间派,他也不是此外单独的一派,他有时候左他有时候右。但是他左也好右也好,他左的时候左就是对的,他右的时候右就是对的。他永远是站在一个佛的立场,佛家讲,“有一双佛眼”,佛眼是哀悯众生的眼,永远看着人民的苦难,哀民生之多艰。所以人民需要左的时候他就是左派,人民需要右的时候他就是右派。你说他是随风倒也可以,他随人民之风而倒,他不随权贵之风而倒。或者是我们不是有一句话“顺天应人”吗?顺天应人。那么回到鲁迅这个具体的人,鲁迅本来就是一个凡人,是一个普通人。受过教育的都知道鲁迅的原名——周树人。我小的时候听收音机里广播:鲁迅,周树人。我很奇怪我说鲁迅不是绍兴人吗?(笑)什么时候变成周树人了呢?因为我在书上看到的是鲁迅是绍兴人,现在说鲁迅是周树人,所以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后来知道周树人是他的原名。其实周树人也不是他最开始的原名,周树人是他后来自己取的一个名,他本来叫周豫才。这个名字的历史我们不考证了,他小时候这个名字的演变很复杂,反正他长期的、正式的官名叫周豫才。比如他去领工资签名的时候签的字,不是鲁迅不是周树人,是周豫才。周豫才这个名字就挺好的,挺古雅、挺大气的,挺有学问的名字,为什么改名成了周树人了呢?我觉得鲁迅的名字是理解他文化立场的一个钥匙,我们可以顺着这个名字打开一扇小门,从这个小门往里走。取名,特别是自己取名,显然是一种励志的倾向,大人给孩子起的名是包含着一种希望,包含着一种吉利的希望。人长大了给自己取名了,那一定是励志,包括取外号、取字、取号,都是这样一种现象。秋瑾为什么自号“鉴湖女侠”?鲁迅为什么给自己起名 “周树人”?鲁迅为什么不给自己起名“周树侠”呢?他不叫“周树侠”,他叫周树人,“人”这个字,是鲁迅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树人。他的弟弟起名叫“作人”,周作人;他的三弟起名叫“周建人”,这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周氏三兄弟,下联是宋氏三姐妹。(笑)你说人家的孩子怎么培养的?周氏三兄弟不得了,其实中国历史上可以没有宋氏三姐妹,当然宋氏三姐妹也很了不起,但是就像孔乙己一样,没有她们人民便也这么过。但是周氏三兄弟不一样。树人作人建人,都是一个动宾词组,人都是所指的对象。人不是天然存在的,人不是自足的,人需要去建、立、树,人需要去作。如果没有一个主观的动作,没有一个主观的努力,这个人不会天然的完成,不会自我完成,所以人是需要树的,树立的树。立人、树人是鲁迅的一个核心的文化立场。这个立场很早就形成了,形成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那么现在我们文化界思想界斗争很激烈,都拿鲁迅来做武器,但是主要借重鲁迅的两个时期的思想:一个是五四时期的鲁迅,二十年代的鲁迅;一个是大革命以后的鲁迅,27年到37年,鲁迅的最后十年,或者叫革命时代的鲁迅。用这两个鲁迅来互相打。右派喜欢五四时期的鲁迅,左派喜欢后期的鲁迅。在我看来,鲁迅更重要的时期不是他声名显赫的时期,而是还没有鲁迅的时期,就是从周豫才变成周树人这个时期,那是鲁迅的“晚清时期”,我把他叫“晚清鲁迅”。那时候还是清朝,还没有辛亥革命,没等辛亥革命的时候,在清朝的时候,鲁迅的思想就已经成熟了,所以他和那些革命党都不一样。鲁迅有一首《自题小像》的诗,大家都熟悉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我们中学就会学到的,我们一般就说这首诗是爱国主义的诗篇,表达了爱国思想。这首诗当然是爱国的,但是这首诗给人的整体的感觉、美学上给人的印象是孤独的。“灵台无计逃神矢”,他没说我天生就特别爱国,他说是“无计逃神矢”,他说我本来不想爱国,爱神的箭一下子就射到我心上了,如果是谈爱情的话,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不想爱你,没办法,可爱神把你推在我面前,不爱不行”,是这样一个意思,想逃逃不掉。在中国爱国其实有时是无奈的。所以有时候我很同情汉奸,觉得他们不爱国有一点点自然的合理性,就是国家有很多缺点,国家对他们不好,但我觉得汉奸们没把问题想明白。你不爱国你害这个国家对你就有好处了吗?其实汉奸们思想没有往前进,你再往前进就能进到鲁迅这里,你想一想你不爱这个国你害这个国你更痛苦,你更不是人。所以你还应该想一圈再回来,还得爱这个国。这个国家有那么多缺点,我们承认,这是我们和汉奸共同的立场。我们都认为国家腐败、官僚主义,到处都是坏事。这一点左派右派都是共识。分裂点只在于,面对这样的惨状怎么办?鲁迅在年轻的时候,“灵台无计逃神矢”,说明他有逃的欲念,想逃过,这个国家我不爱不行吗?我知道有一些海外的第二代香蕉人恨自己的黄皮肤,到处寻医求药能不能变成白皮肤,买点细砂纸成天蹭,能不能蹭出嫩肉来,长出白皮肤来?他不能,发现自己怎么弄还是这个皮肤,出去的时候人家就把你当二等公民。唯一使自己有尊严的一个办法就是爱这个国,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这是唯一的路,你想改变自己改变不了啊。有很多人跟外国人结婚,跟外国人结婚每日每时的日常夫妻生活中,得忍受多少文化屈辱啊,除非你是个没文化的人,你不想这些,只要一想就回避不了。两口子过日子,存在着文化等级,一方是以巨大的文化优势感在对待另一方。除非你鸵鸟,你避过不见。我知道很多跨国婚姻,最后不能成功,或者忍气吞声的维持,就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文化的先天因素。“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故园并不好啊,故园是风雨如磐哪。和我们今天一样,鲁迅没说这个国家好。我遇到的一些国家的人特别爱国,比我们国家的人爱国多了,他爱国的表现就是他们国家特别好。“我们国家特别好啊,我们国家什么都是世界第一,你们中国的什么东西都是我们的”。那我就问这个国家的公民,假如你的国家不好怎么办?他经不起我这一问。我说你爱你的国家原来是因为你们国家好,那你的国家如果不好呢?假如你的国家什么都没有了,假如我给你证明孔子不是你们国家的人,曾子是我们国家的人;李时珍也不是你们国家的,是我们国家的;毛泽东也不是你们国家的,是我们国家的;姚明也不是你们的,是我们的;端午节也不是你们的是我们的,你们最后啥都没有,你还爱这个国吗?连你们国家的泡菜都是我们山东生产的,(笑)你还爱不爱这个国?他就懵了。他的爱国就崩溃掉了。我说,哦,原来你爱你的母亲,是因为你的母亲长的漂亮!这叫什么爱国呢?真正的爱自己的母亲,并不因自己的母亲长得漂亮,不因为自己的母亲有钱有文化,不。所以我们中国人才感动于艾青作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只要他养育了我,我就爱她,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这个国家风雨如磐也好,鸡鸣不已也好,我都“灵台无计逃神矢”,这是鲁迅跟其他的那些爱国者,跟其他精英不同的地方。他的这份心是“寄意寒星荃不察”,这是来自屈原的离骚,“荃不察余之钟情兮”,没有人理解我,我也不需要人家理解。不需要理解是孔子和屈原的共同点。不患人之不己知,人们怎么评价我都可以,说我什么我都无所谓,我自己想明白了。在别人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前提下,仍然“我以我血荐轩辕”。所以,表面上看鲁迅经常常反对一些爱国者,鲁迅嘲讽那些爱国者是“自大的合群”。鲁迅自己在这个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冷静的思考,他自己先成了一个冷静的个体先觉者。鲁迅在这个时候就不是什么派了。我们笼统的说鲁迅是一个民主个人主义者,他参加过这个革命团体那个革命团体,但你发现他跟谁都拢不到一块,他跟谁也拢不到一块,不是因为他不会事故不会做人,不会搞人际关系。是因为他的思想的确太独特,也可以说太超前了。当时晚清的时候救国论很多,势力最大的,一个是洋务派,一个是立宪派。立宪派对于洋务派是具有革命性的。那我们想一想和今天的情况不是一样吗?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又变成了洋务派和立宪派了吗?当然洋务派和立宪派在打。洋务派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一切都解决了。结果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垮了。这是洋务派。所以立宪派攻击洋务派,说你看你这个不行,虽然经济搞上去了,还是专制野蛮,必须要立宪,必须要实现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加强法制,加强民主,让记者随便说话,随便跑到人家去采访。我们今天不还是洋务派和立宪派吗?洋务派和立宪派其实都有一点道理,就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想到了一个好的东西,然后把他们想到的好东西无限放大。结果就制造了比它那个好,要坏百倍的后果。鲁迅当时面对的主要的主流意识就是洋务、立宪。因为洋务派、立宪派失败了,才有革命派的出现。但是革命派,革了命要干什么呢?不知道。革了命之后还是立宪。清朝在什么时候垮的?什么时候崩溃掉的?清朝不是在最黑暗最反动最腐朽的时候崩溃掉的,清朝最黑暗最反动的时候都已经熬过去了,都已经接受了革命派的很多思想,你们不是说要立宪吗?清朝准备立宪了。已经准备好接受普世价值了,就是你们说什么都对了,我们反正都错了。慈禧太好也好、光绪皇帝也好,虽然是帝党后党,但其实整个满清统治集团都认识到自己这一套不行了,准备接受你们资产阶级那一套了,你们说民主要办报纸给你们办,要想办邮局,随便发个手机短信、发个email吗?可以,都容许了,当时所能够容许的全都容许了。就在他容许的时候崩溃掉了,在他想到改的时候,完蛋了。他们以为一接受普世价值就把自己救了,错了。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认为自己错了,准备全盘接受美国价值,就在你一接受的时候垮掉了。戈尔巴乔夫和慈禧太后何其相像!可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有一个鲁迅,他就不把洋务放在心上,也不把立宪放在心上。他自己求新路,学的就是洋务派的东西啊。鲁迅早年在南京上学,上了俩中专,鲁迅没有大学文凭,鲁迅上的都是中专。鲁迅上日本去了仙台医专,我现在搞不清它是中专还是大专,完了还没毕业。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非要读博士读硕士,有什么用啊?根本没用,比不上鲁迅几个乱七八糟的中专。鲁迅上学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一套东西是没用的。他上的江南水师学堂、路矿学堂,就是用挖了煤的能量抽水,用抽了水的能量挖煤,就是倒腾GDP,自己糊弄自己,就和我们今天一样,就是倒腾账面那点钱,最后把地下挖空。鲁迅早年的文章我们一般都不重视,我们一谈鲁迅就从1918年《狂人日记》开始。其实早在晚清的时候鲁迅的思想已经非常非常深刻了,如果后来他没有成为鲁迅,可能这些思想就淹没了。偶尔被哪个学者翻旧杂志翻出来,抄袭几段而已。鲁迅再1926年编了他的一本杂文集叫《坟》,收录了他早期的四篇文章,都写于1907年。1907年其实是清朝已经要洗心革面的时候了,当然离自己翘辫子也差不多了,但那时候它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只要改了就好了。那么鲁迅早期的几篇文章特别重要,《坟》里收的这几篇,一个叫《人之历史》、一个叫《科学史矫偏》、一个叫《文化偏至论》、一个叫《摩罗诗力说》。我们看鲁迅他自己1926年编文章的时候,主要编的是五四时候的文章,但是他舍不得把他早年的文章舍弃掉,特意把它们找出来,按时间顺序排在前边。鲁迅在题记中说:“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章,这是我做的么?(他有点不相信)我想。看下去,似乎也确是我做的。那是寄给《河南》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鲁迅很俗的人,知道文章长稿费越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倘在这几年,大概不至于那么做了。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民报》的影响;(其实是受章太炎的影响,鲁迅首先是大学问家、大学者,鲁迅写的字可能现在我们中文系的教授加起来也认不全,鲁迅是一流的古文学家)„„倘是别人的,我恐怕不免要劝他‘割爱’,但自己却总还想将这存留下来,而且也并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愈老就愈进步。其中所说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再提起,也是使我不忍抛弃旧稿的一个小原因。他们的名,先前是怎样地使我激昂呵,(我注意鲁迅所说的激昂这个状态,鲁迅在晚清的时候是激昂的。很多人是一辈子由平静到崛起到激昂,越来越激昂。我们习惯于看人这样的生平,发展观的生平。比如说闻一多,诗人学者战士,在生命的最激昂的时刻被杀害了。可鲁迅不是,鲁迅是年青的时候激昂,但是并没有出名,后来出了大名,却并不是因为激昂。这是鲁迅的特点。)”在我刚才说的这几篇文章中,第一篇是《人之历史》,我很重视这个第一篇,第一篇谈的是人,鲁迅开篇重视的是人的问题。第二篇是《科学史矫偏》,鲁迅很重视科学,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

技术变迁的立场 篇5

1 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社会变迁

1.1 计算机技术发展

在人们不断创新和改革的努力下, 在1938年德国科学家研制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 在1946年在美国研制出现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满足了对大量数据计算的技术要求。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从一开始的科研与军事领域逐渐的应用到民用领域中,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出现变化而存在的一个动态过程和结果, 虽说社会体系在一定情况下得到建立, 并且其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相对稳固。但是由于社会具有开放性, 因此其存在和发展都与外界任何物质、事物和信息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而使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对社会来说, 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2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2.1 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来看,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了积累、发明、协调与传播。

2.1.1 积累

积累指的是将相关的内容和事物以文化的形式存在, 当出现的积累文化内容越多, 出现的发明也就越多, 而积累的产生是受到了新的发明速度比已有的发明速度快这一因素影响。

2.1.2 发明

发明指将新的文化形式发明出来, 其在文化背景、智力以及需求的影响制约下得以实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产生的发明越多, 文化积累就越大, 也促进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可以说, 计算机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项文明, 其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制约, 同时还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积累, 从而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影响。

2.1.3 协调

协调指的是在文化中存在的各个部分得到相互的适应并且得到协调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 当文化内所包括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 肯定会致使其他要素也得到相应的变化, 虽然所有的变化都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内进行, 但是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行调节, 并且得到有效协调。

2.1.4 传播

传播指的是将发明从一个地方扩展到另外一个地方, 在交往逐渐增加的影响下, 也促进了传播的速度加快, 尤其是交通发达的地域, 其所拥有的文化也就越发达, 而在偏远的地域, 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另外, 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时代中, 计算机作为传播的其中一种介质, 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2.2 对社会变迁造成的各种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对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现今社会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 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 促进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成立, 从而逐渐成为了政治文化和新的经济发展核心。第二, 在各个行业中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从而使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推动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可以说, 这是对物质文化产生的最明显的影响。第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并且在劳动分工中显得更具专业化, 让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第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IT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由于IT行业属于知识与智力相结合的集约型产业, 其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使新兴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大环境下, 高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并且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比如在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要求我们要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上产生的影响具有正确和清醒的深层认识, 以此来促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谋取幸福。

参考文献

[1]翟羽佳.从文化视角看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 2012 (5) .

[2]邵书龙.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层机制分析:等级的、文化的视角[J].天府新论, 2012 (5) .

[3]李玲君.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TSP问题研究[J].信息与电脑, 2014 (11) .

技术变迁的立场 篇6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把媒介作为人类感觉知觉器官的延伸与辅助, 从一个角度阐释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用, 并从信息技术的角度阐释“媒介即信息”2;英尼斯在《媒介与文明》中指出, 不同偏倚性质的载体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文化, 他发现不同时代的文明形态往往是建立在不同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3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某些媒介的存在形式与环境生长, 引发了传播观念的变革。

一、互联网与网络小说

网络媒介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四媒体, 是传播媒介历程上的一次伟大改革, 它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传输平台传播信息的组织, 其实体表现为一个个的网站,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借助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 以电脑、电视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 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4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 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5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传播奠定了夯实的技术基础, 成为一个浓缩了的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 地球村慢慢成为现实,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互联网中模糊了界限, 开始形成全新的双向传播方式。

麦克卢汉认为, 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 常常会带来新艺术形式的兴起和特定的艺术潜力的兴废。6互联网正在开启文学的新时代, 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都在互联网的激发下进入全新的模式与转型, 文学在网络传播下的发展更加多元, 网络小说正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小说的载体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书本创造的传统文学, 依托于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技术, 作者创作形式灵活、自由, 并没有文体的界定,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草根文学的回归。网络小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 成为表达文学的新出路。

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小说的形态特征

(一) 互联网的发展是网络小说赖以生存的载体。

网络小说在技术上依托于高科技的互联网, 在普及与传播中也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在传播形态上, 网络小说也有别于传统小说, 文体与写作手法更加灵活;在生产机制上, 网络小说也融合了更多互联网的因素, 互动性较强, 创作时间灵活, 融入了更多草根元素。

(二) 互联网阅读的便捷性催生了网络小说的繁荣。

互联网阅读具有碎片化、成本低、灵活性、便携性等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新媒体应用程序的开放与推广, 网络小说逐渐繁荣发展, 网络小说的数量与题材早已超过传统小说。网络小说带来的文学转型和社会公共生活、文化的发展, 让其发展具有历史性, 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选择的状态之中。

三、网络小说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网络小说无论在内容与表现形式方面, 均极具时代特点。

网络小说突破历史包袱, 融入穿越元素。从2004年韩寒创作的武侠穿越小说《长安乱》, 到2012年大热的、改编自桐华的清宫穿越小说的穿越剧《步步惊心》, 无一不体现穿越元素。上述小说将古代的背景与现代人的思想理念结合, 例如《步步惊心》是现代人张晓穿越到清代格格马尔泰若曦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爱恨情仇的宫廷故事, 既融入了清代的背景与历史, 又结合了现代人的视角, 产生了奇特的碰撞效果。

网络小说由于具备网络的交互性与互动性, 在题材上能够更好地迎合受众来创造, 以达到提升点击量的目的, 因而在许多网络小说中离不开玄幻与灵异的元素。网络小说的作者经过大胆和不受限制的想象、创作, 在当下的网络小说中融入了许多仙风道骨与玄幻灵异, 例如《光明纪元》、《超级地府》、《重生工业帝国》便融入了许多超人类的行为, 《诛仙》则是融入了玄幻、武侠等元素, 这一系列小说都代表了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 融入当前时代的烙印, 突破传统经典的脚本, 敢于大胆寻求创新与颠覆, 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结局和震撼。

四、新媒体在网络小说传播中运用的实际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 文学传播的互动性大大增强, 以网络小说为例, 作者与受众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互相表达自身的意见, 从而共同在网络小说中注入自身的意见, 这对网络小说来说不失为一种更加自由与开放的表达。网络小说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 既融入了文学自身的诉求, 又迎合了历史长河中冥冥的发展规律。

(一) 新媒体模糊了网络小说传播的角色定位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小说传播在生产机制上绕过了传统小说需要编辑、校对、发表、出版等程序, 直接面对的是网络上的读者, 作者只需要创作完成后上传到相应的网站就能让小说面世, 传播速度加快。利用互联网的双向传播特性, 任何人在网络中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因此在网络小说中, 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小说的作者、编辑、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 草根文化借助网络小说表达出来, 平民化的文学传播模式深入人们的社会公共生活, 网络小说传播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二) 新媒体实现了网络小说传播的商业化操作

1. 付费阅读模式创造双赢

在网络小说网站的商业运营下, 许多网络小说的作者获得了相应的稿酬与回报, 甚至部分作者能够跻身年度作家富豪榜前列, 例如《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付费阅读模式的创造让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有了物质上的回报与保证, 盛大文学董事长邱文友表示, 2013年盛大文学的年收入达到了11亿至12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统计, 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

2. 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2012年至2013年在荧幕上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杜拉拉升职记》、《美人心计》、《宫》、《步步惊心》等剧, 均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来,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 从小说到电视、电影, 一条新的商业链逐渐形成, 越来越多的编剧与影视投资公司将视角转向了改变网络小说上。

(三) 新媒体实现了网络小说传播的形式多样化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减少上。近年来, 微小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而以往的网络小说大多为上百万文本字数的长篇小说, 如《诛仙》、《鬼吹灯》、《盗墓笔记》等, 但随着微博与微信的异军突起, 微小说的创作逐渐盛行。

五、结语:文学的继承与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望文学前景。首先, 文学是适应、选择新媒介的必然趋势, 这是由媒介要素决定的;其次, 无论新媒介怎样发展, 文学惯例和基本规范仍会被继承、融合, 并得到完善。

注释

11 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326页

2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第147页

33 张广生:《媒介与文明:伊尼斯传播理论的政治视野》[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44 雷跃捷, 金梦玉, 吴风:《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5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篇7

1.故事是伟大的

不要小看故事, 不要小看故事讲述, 千万。

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 “特定的人类生命, 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作故事来讲的事件……”的确, 故事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连, 进而可以认为, 故事本应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形态, 创造故事是在创造生命, 讲述故事是在讲述生命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故事叙述界定为“戏剧性的模仿和人类行为的构想, 而叙述故事的艺术便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的确, 故事的叙述与倾听, 是在交流、分享, 是在感悟和思考, 在这一分享世界里大家都在进步。理查德·卡尼, 这位波士顿学院的教授认为, “叙述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个人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从而将时间人格化”。的确, 人格已融化在时间里, 融化在故事里。创造与讲述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对时间的追寻, 对价值完善的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汀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故事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故事”。的确, 讲述故事正是讲述文化, 享用文化, 文化这一故事让我们拥有文化的思考, 而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迈向自由的境界。

所以, 故事是伟大的。

2.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 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 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 站在另外的立场上, 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 甚至是“反教育”。

儿童立场既复杂又简单。说其复杂, 是因为儿童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丰富而又神秘的世界, 要对儿童立场进行界定、阐释, 还涉及诸多问题, 需要认证、厘清, 也是很复杂的事。说其简单, 是因为陶行知早就认为, “儿童社会要充满着简单之美”。儿童立场, 就是把儿童当主语, 从儿童出发, 把儿童发展当作评判教育的根本的、唯一的尺度和原则。因此, 说简单, 其实不简单, 真正想儿童之所想, 为儿童之所为, 谈何容易?

法国女革命家、思想家卢森堡曾经批评那些革命家, 在急急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常常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 她认定这是一件罪行。而我们呢, 我们也常常在赶往教育这一太阳下最崇高事业的路上, 撞倒了孩子, 因为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 儿童在哪里;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不管是自觉还是无意, 我们也会“犯罪”——这是站在儿童立场上勇敢的自我发现与自我批判。斯霞、霍懋征、李吉林……决不会这样, 因为她们有坚定而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 既是教师的教育法则, 又应成为教师的人格特征。实践与理论、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 优秀的教师首先是坚定地站在儿童立场上的出色的儿童研究专家;甚至可以说, 教育家首先是儿童教育家, 说到底是儿童教育家。

所以, 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3.儿童立场在故事中

儿童立场不是虚无缥缈的, 它实实在在, 有自己的落脚点和载体。教育行为是儿童立场的落脚点, 也是儿童立场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儿童立场,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折射出不同的儿童立场。

一个个教育行为或者教育事件, 其实是一个个教育故事;教育故事是教育行为、教育事件的凝聚。犹如文化是一个故事, 教育也是一个故事, 是一个个教育行为编织的故事, 一个个故事中透析着儿童立场的密码。

儿童喜欢听故事。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 而往往是故事。要让知识、概念、道理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应当把它们寓于故事中, 故事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 正是教育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

儿童本身就是故事。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故事世界, 在童年的天空下, 是一片故事的田野。从这个意义上去说, 建构、丰富童年生活就是建构、丰富童年的故事田野。同样, 教师建构、完善、坚守自己的儿童立场首先要建构、丰富自己关于儿童立场的故事田野。事实上, 一个有故事的教师, 一个会讲故事的教师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故事与儿童立场融为一体, 所以, 端正、坚守儿童立场不妨从创造与解读儿童故事和教育故事入手。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更具体生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更易于流传, 能影响更多的人。我以为,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应该成为教师校本研修和培训的课程, 关于儿童立场的故事, 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可以想见, 当所有教师都讲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都有自己关于儿童立场故事的时候, 这该是一种多么精彩、神圣的教育情景与气象啊!

所以, 从故事中去寻找、明晰儿童立场, 是一种智慧。

二、经典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第一个故事:一棵倒长的树

一棵树树根向上翻长了, 而树枝树干往地下长了, 它倒长了。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刨地时发现了这棵奇异的树, 压抑不住好奇心, 顺着树干往下爬。爬呀爬呀, 这棵倒长的树里是一个奇妙的王国, 王国里美丽富饶, 而且, 想要什么, 只要一按电钮, 就来什么了, 这真是个科学化、现代化的童话世界。可是, 这世界不见一个人影, 静寂得可怕。当他爬到最下边, 也就是树冠顶端的时候, 眼前一亮——他看见了一个人, 而且是与他年纪一般大小的小孩!那小孩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上一动不动, 原来是一个小皇帝。小皇帝没有脚, 一双手只剩下右手残存的一根食指。小皇帝看到不速之客欣喜若狂。小皇帝告诉他, 老皇帝已将整个王国的生活都自动化了, 需要什么只要按动电钮就能办到, 于是老皇帝把除了他们父子外所有的人全部杀掉, 因为王国里已不需要人干活了。

小皇帝不喜欢这个华丽、富有却寂寞无比的世界, 老皇帝害怕儿子离开, 死前就把儿子的脚和9个手指都砍掉, 反正只要一个食指就能无穷无尽地享受。小皇帝陷入孤独痛苦的深渊, 央求穷小孩带他离开。于是, 穷小孩背着他从这棵倒长的树往上爬, 虽然树根外面有着许多的苦难和纷争。

这是个幻想故事。现实世界中的树不会倒长, 倒长的树虽然发生在幻想的世界中, 却是现实世界的映照。对这棵倒长的树, 可以有许多角度的解读。但是, 重要的是, 我们要站在儿童立场上来解读。倒长的树, 是一种隐喻和象征, 它是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看世界和教育, 表达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控诉与抗议, 也表达了对真正属于自己世界的呼唤和争取, 其中隐藏着许多对儿童立场的认识与理解。其一, 儿童是人, 所谓儿童立场, 首先是把儿童真正当作人的立场。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 失去了自由, 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故事中, 老皇帝砍掉了小皇帝的脚和手指, 正是剥夺了小皇帝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小皇帝已不是人了, 更不是孩子了。而且,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剥夺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爱。这是爱吗?在儿童立场上, 爱是对儿童作为人的自由的保护, 否则, 再多的爱也不是爱, 因为, 这样的爱是一棵“倒长的树”。其二, 儿童发展有自己的规律, 所谓儿童立场是遵循规律,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儿童的发展应当向上、向前、向外, 犹如一棵树, 伸向蓝天, 伸向太阳。倒长, 不是规律, 是违反了规律。违反规律的教育必然是对儿童成长野蛮、残酷的绑架与残害, 是从根本上扼杀了儿童, “倒长的树”, 伸向的是黑暗和地狱。儿童应当成长为一棵向上的树。其三, 儿童发展要经受锻炼,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要让儿童在锻炼中成长。倒长, 违反了规律, 但“顺长”并不否定挫折和困难, 免不了苦难与纷争。“顺长”需要爱心支撑, 还需要意志的支撑, 只有在风雨中, 才能长成一棵坚强的树。其四, 儿童需要过完整的生活, 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伙伴, 所谓儿童立场, 就是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生活方式。儿童脱离了伙伴, 就会寂寞无比, 甚至恐怖至死。儿童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否则就成了一具物质的躯壳。让儿童去活动、去劳动、去游戏、去合作, 才会长成一棵健康之树。

这就是故事里透析着的儿童立场。假若, 还是用树作比, 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 就是让儿童长成好大的一棵树。

第二个故事:鲜奶油蛋糕

有一天, 拉拉和弟弟 (故事中的“我”) 看见冰箱里有个大蛋糕, 妈妈告诉他们蛋糕是请客用的, 不许碰, 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今天会来。妈妈说完就去买咖啡了。拉拉打开冰箱, 看那个蛋糕。“我”说, 不要碰它, 那是给客人的!拉拉说, 我根本不想碰它, 我只是在想, 鲜奶油蛋糕也许坏掉了, 如果坏掉了, 姑妈吃了就会中毒。“我”当然不想让姑妈中毒, 就问道, 我们该怎么办?很简单, 拉拉说, 我们先尝一口看看。“我”当然赞成。拉拉尝左边, “我”尝右边。啊, 真好吃!“我”说, 蛋糕没有坏掉, 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不会中毒。但是, 拉拉说, 我们只能说这两边没有毒, 其他地方呢?于是姐弟俩尝遍了蛋糕的每一边, 确实也没有毒。“我”说, 蛋糕周围都是好的。是的, 拉拉说, 外面这一圈是好的, 但是中间也许坏掉了。姐弟俩拿来刀子, 切开蛋糕, 尝了它中间的部分。当妈妈回来时, 看到蛋糕的样子, 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我们不希望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中毒!”拉拉和“我”赶紧解释。“你们这两个馋鬼, 都给我吞下去!”既然妈妈这么说, 姐弟俩就照着做, 把整个蛋糕都吃光了, 最后一起肚子痛了。“你看!”拉拉对“我”说, “这个蛋糕真是坏掉的吧!”

读前一个故事, 心里有点沉重, 读这个故事, 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发出笑声。忍俊不禁的是:孩子就是个孩子!没有责怪, 只有感叹:孩子真可爱。这就是真正认识儿童、发现儿童。真正认识、发现儿童才会真正站到儿童立场上去, 否则, 儿童立场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对儿童既熟悉又陌生:有时熟悉有时陌生, 有的地方熟悉有的地方陌生, 有的熟悉, 实际上是陌生, 自以为熟悉了就忽略了陌生。所以, 我们其实对儿童不熟悉, 如果让熟悉遮蔽了陌生, 说到底是成人的视角遮蔽了儿童。这是因为, 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几米说得对:“大人自以为能分辨梦与现实, 小孩们却觉得, 分辨梦与现实是全天下最无聊的事。”“小孩信赖大人, 大人却不一定值得依赖。大人不依赖小孩, 小孩却常常值得依赖。”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 才能摆脱成人世界的束缚, 走进儿童世界, 教育也才能成功。

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首先要让孩子说孩子的话。大雁为什么排队?因为大雁排队是为了去吃蛋糕。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因为小猫咪捉不到老鼠害羞了。吃饭时为什么不能看书?因为吃饭看书会把书吃掉……这就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儿童表达的方式。对儿童话语方式的尊重, 才会有与儿童共同的话语, 才会有共同的心灵。在共同话语、心灵的互动中, 儿童立场才会慢慢建构起来。

儿童的话语, 在其内部其实是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拉拉和“我”真的想吃蛋糕, 想的办法是“蛋糕坏了, 会中毒”, 这是智慧的借口。先吃两边, 再吃四边, 再吃中间, 最后全都吃掉了, 目的达到了, 可是, 肚子吃坏了, 却说“这个蛋糕真的坏掉了”。这个看不见的儿童心理, 让我们看见了, 体会到了, 发现了。妈妈的伟大之处在于:“你们这两个馋鬼, 都给我吞下去!”不是责怪, 只是嗔怪;不是痛打, 而是把蛋糕都吃完的“惩罚”。如果她不了解儿童心理, 不会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 这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的智慧之举;智慧教育是遵循儿童心理特点的、坚定地立足于儿童立场上的教育。

第三个故事: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说的是女儿的故事。

女儿被同学叫作“23”号, 因为在50人的班级里, 她的成绩排名经常是第23名。爸妈为此想了很多办法, 但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而她的梦想竟然是当一名幼儿园老师, 这大大出乎爸妈的意料。可有一次, 老师告诉家长说, 在语文考试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哪位同学, 请说出理由”的答案中, 除女儿之外, 全班同学写的都是女儿的名字。刘继荣回去问女儿, 没想到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故事简单, 也写得简洁, 但内涵相当丰富, 意义十分深刻。这一颇具思想张力的故事, 在表达着对儿童立场的认识与理解。

首先, 故事告诉我们,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宗旨。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知识?是分数?是升学?当然, 这些追求都没错。正如怀特海所说, 认知教育总得要传授知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尽管有失偏颇, 但不能忽略知识的力量。同样, 让学生有一个好分数、好成绩、升一个好学校, 也无可非议。但问题是:这些是教育的核心吗?是教育的唯一吗?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健康发展, 这既包含知识、能力, 又超越了知识、能力, 更超越了分数和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 分数更不能决定一切, 学生素质发展、成长则比成绩更重要。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 是一种对自我的定位, 是一种素养。此外, 教育并不反对精英人才的培养, 但绝不能实施精英主义教育, 况且,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英雄, 即使成为幼儿园老师, 成为路边鼓掌的人都是成功的, 所以, 所有学生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优势。显然,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发展比名次更重要。

其次,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对儿童的认识。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慢活”, 需要慢慢来。慢慢来, 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完整、准确的把握, 是对急功近利、浮躁、浮华教育的抵抗和拒绝。因此, 当孩子不能名列前茅时, 不能心急, 不能焦虑, 坐在路边为同学鼓掌同样是一种进步。也许, 他永远不能跑到队伍最前面, 但他永远在队伍中, 永远在发展中。教育需要这样的心态。与儿童立场背道而驰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主要是把教育、把人生当成了百米赛跑, 因而带来心态的异化、心理的不健康以至阴暗。儿童立场的深意在于教育的平常心、在于教育的顺其自然以及顺其自然中的积极引导;在于学生的每一次参与, 每一个进步, 每一次起跑, 只要他在跑, 就在发展。而这一切都基于儿童的认识, 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再次,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的方式。不言而喻, 教育是一种唤醒, 是一种引导, 是一种鼓励。杜威把教育比作输电管, 而非输水管, 其深意在于开发学生生命能量, 积蓄发展能量, 这需要鼓励的方式。当女儿坐在路边为同学鼓掌的时候, 她鼓励的是同学;当班上所有同学都最欣赏女儿的时候, 同学的认同、赞赏鼓舞了女儿;当女儿回答父母, 我不想成为英雄的时候, 父母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当母亲把女儿的故事写成文章的时候, 她肯定了女儿, 鼓励了女儿, 当然也鼓舞了所有的人。任何人都需要鼓励, 儿童更需要鼓励, 鼓励之于儿童犹如温暖的阳光。立足于儿童立场的教育, 就是要在儿童前行时给予各种鼓励, 把阳光洒满道路。儿童怀揣着阳光, 正是怀揣着自尊、信心和希望。此时, 儿童立场已伸展为一条快乐、幸福之路。

三、在创造故事中建构、坚守儿童立场

如前文所述, 故事是伟大的, 儿童立场是崇高的, 而儿童立场往往存活于故事中,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来建构、坚守儿童立场, 无论是实践, 还是理论, 都说明这是一个准确的切入口, 也是有效的突破口。亦如前文所述, 教师应当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是一个创造故事的人。这样, 儿童立场就会萌发、生长, 而基于儿童立场, 教师通过体验、感悟、反思、行动, 可以成长为智慧教师, 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1.生活就是故事,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故事, 并悉心观察和体悟。生活中有许多故事, 生活本身就是故事, 生活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 教师应当开发生活中的故事, 使故事成为自己生长教育智慧的资源和途径。一位教师深有体会。她和5岁的“小芝麻”散步。一天, “小芝麻”问妈妈:“妈妈, 月亮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呢?今晚的星星为什么很少呢?”妈妈正准备给她讲一番科学道理, “小芝麻”自己回答说:“我看了好多天了, 月亮很圆很亮的时候, 星星就很少;月亮变成小船的时候, 星星就很多。为什么呢?”妈妈鼓励她说:“是呀, 为什么呢?”“小芝麻”说:“因为呀, 月亮像小船的时候, 是月亮没有吃饱, 肚子瘪着呢, 所以星星就多啊!等到月亮饿到好瘦好瘦的时候, 她实在受不了了, 就开始吃小星星了, 慢慢地吃饱了, 肚子就圆圆的, 星星就少了。”妈妈笑着点点头, 心想, 原来“月朗星稀”还可以这样解释。以后, 这位教师总是陪孩子去散步……故事很真实, 作为教师的妈妈, 智慧之处在于鼓励孩子观察、大胆提问, 而自己还悉心观察、耐心倾听, 不抢先回答, 更不包办代替, 不以所谓的科学答案纠正小孩。陪孩子散步是一种生活, 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生活中的故事就会跃然眼前。生活一定会开启智慧之门, 儿童立场定然随着故事的创造而生长。

2.教育细节是故事, 教师要在教育现场中细心捕捉细节、创造故事并认真思考。教育现场充满不确定性, 正是不确定性让教育现场丰富多彩, 充满魅力。细节往往无处不在, 等着我们去发现。一个小女孩因为画不出画来而生气。老师弯下腰看了看白纸, 让小女孩在纸上随便画什么。小女孩抓起一支笔, 在纸上狠狠地戳了个小小的点, 老师让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周以后, 那位女孩走进美术教室时, 惊讶地发现老师办公桌的上方挂着一幅画———她画的那个点, 老师还用波浪形的金色画框装了起来。“我还能画出比这更好的点!”小女孩涂啊涂, 用好多颜色画出了好多好多的点, 还画出更大更大的点。几个星期以后, 在学校举办的画展上, 这个小女孩画的点引起了轰动……这也是个真实的故事, 名字叫作“一切从‘点’开始”。孩子画不出画来生气了, 这是常常发生的事;老师不仅不责怪, 反而鼓励她只要画一个点;把画挂起来……这些都是细节, 老师没有让细节“溜走”, 而是敏锐地抓住, 细心地去开发, 于是就有了故事。犹如那个“点”一样, 教师的智慧也是从一个圆“点”生发的。的确, 细节是教育理念的具体显现, 开发细节是教育灵性的闪现。在一个个细节的开发中, 教师的教育智慧慢慢汇聚, 儿童立场也慢慢地凸显。这样, 看似偶然的细节也就成为体现教育规律的必然。也不难理解, 评判教师的儿童立场, 可以从关注和分析他的教育细节开始。

3.经典中存活着故事, 教师要在经典阅读中读懂故事, 潜心领悟和逐步提升。经典之于教师的智慧生长和专业水平提升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 读经典, 是否潜心, 是否与自己的心灵滋养联系起来, 效果是不同的。比如, 爱, 大家都知晓, 教育不能没有爱, 爱是教育的力量, 也是教育的方式, 不过, 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呢?教师又怎么施爱呢?不是所有教师都清楚的。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写过一本书《爱与意志》, 他认为, 爱与意志是教育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没有爱的意志, 只能是一种操纵, 而没有意志的爱则是平庸、肤浅的。最近看了王周生写于2011年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桥在水上》, 我将其称之为经典, 因为, 我认为经典不完全由时间来裁定。她写在爱尔兰的某一个早上, 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 让他们去桥上给发烧的、浑身肮脏的流浪汉送早点, 孩子邀请没有家的流浪汉到家里去, 和他一起玩玩具, 3人拥抱在一起……故事的结尾这么写:“天空越来越晴朗,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手表, 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 该走啦!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 和流浪汉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 两个孩子再次狂奔而来, 每人给流浪汉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 妈妈说了, 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 谢谢你让我们有这么快乐的早晨……我用眼角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 她依然站立在那里, 粉红的围巾在飘动。”无须多说, 桥在水上, 爱在心里。这一经典, 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 怎样去爱, 怎样教学生去爱, 当然, 也提醒我们思考:儿童立场在哪里?

4.实验研究和写作中活跃着故事, 教师通过研究去创造故事, 并要用心去表达对儿童立场的认识。写作让故事沉寂, 也让故事沉淀, 正是在沉寂与沉淀之中, 儿童立场从深处显露出来。写作, 也是对故事的淬化与升华, 原本略显模糊的会慢慢清晰起来, 原本略显表面的会渐渐深刻起来, 原本略显分散的会越来越聚焦。我有一个感觉———因为还没作科学的统计和分拆———文章写得好的或者故事写得好的教师, 对儿童立场的认知程度总是比较高, 行动也比较自觉。而写作的基础常常是教育研究与实践。最近看到一份资料,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过实验。实验中, 托尔斯泰说: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有可能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在教师看来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对学生来说却是复杂的。多少年以后, 托尔斯泰编写了他享有盛誉的作品集《23个故事》。后来他又说:“只有当实验成为学校的基础, 也就是说, 只有当每所学校都是一所教学实验室时, 学校才不会落后于普遍的进步水准。”托尔斯泰的写作基于他的实验, 在他身上实验与写作是合二为一的。教师这样去做, 我们就会自豪地站在儿童立场上, 把脚踮得更高, 去瞭望未来。

课程改革的中国立场 篇8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课程不同则课程目标就不同,培养出人才的价值取向就不同。不同立场的课程改革就会有不同的课程改革呈现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我们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中国的课程改革,中国的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为了解决中国人才培养的问题,所以中国的课程改革需要有中国立场,中国的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中国立场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

中国立场的核心概念是中国。中国立场的课程改革就是要培养出能为中国服务的人,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能为世界人民独立自主、富足而文明作贡献的人。因而中国立场的课题改革培养的人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人,具有宽阔高远国际视野的人,具有强壮健康的身心素养的人,具有实现国家民族富强文明梦想的人,具有坚忍不韧的意志和崇高使命的人。可见,中国立场课题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中国人,有中国传统的人,有中国精神的人,有中国责任的人,有中国使命的人,有中国归属感的人。我们不能用别国的教育理论来直接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更不能用别国的课程来直接培养中国的孩子,因为别国的课程与教材中,传递的是别国的价值观。在国际日益激烈的价值观主导竞争的今天,落入别国“价值观陷阱”的后果,不仅仅使我们国家发展失去人口红利,更将可能导致国家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迷失。

课程改革的中国立场来源于中国的教育自信。中国有持续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有最独特的、悠久的教育智慧。目前我们的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教育,也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庞大的教育。在这最庞大的教育体系里,到处都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底蕴的教育智慧基因。中国的教育已经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取得伟大成就,已经形成独特优势。诚然,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还很艰巨,这正是全国范围内开展课题改革的价值所在。中国的课程改革还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以更迫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神聚力,在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教育自信,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有能力、有智慧,以中国的方式和路径解决好中国的课程改革问题。

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 篇9

回到办公室,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她的学习成绩不佳,是不是因为一直跟老师的交流产生问题所造成的?类似的情况是不是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更糟糕的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当我第一次看到她写的“公式”两个字时,我的想法是:她脑子真笨,老师的话怎么就是听不懂!我把责任全部推向了学生。当看到她写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才意识到:她与老师的沟通出了问题,而问题的主要方面可能是老师!是啊,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老师,你上课时不是说“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了吗?刚才订正时,老师你不是让我写“公式”的吗?不是你说写“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了吗?这是完全照你说的写,怎么就是错了?我真冤!

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不折不扣地变成学生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学生接受、意会的也是什么意思,不会产生歧义;但在此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个问题:一个人在讲话之前不会考虑、也常常不知道自己所讲的话会不会、有没有产生歧义。而教学现实是: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知识背景,接受同样的话必然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层次的理解。总有几个人理解问题的思维与众不同,踩不到教学旋律的节奏上去。生活中,成人把别人的讲话理解歪了是常事,更何况是儿童!儿童是成长中的、没有完成的个体,对于理解成人的意思有困难、产生不同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有些学生习惯或者说他的思维方式就是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是从表达者的意图进行理解。同一个词、一句话,儿童脑海里的意义可能没有我们成人脑海中意会的那样丰富。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由此而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儿童。

师生因交流时产生理解偏差,往往在教学中制造一些“冤案”“错案”,这在教学中屡见不鲜,而最后教师能够主动为学生“翻案”“平冤”的,更是凤毛麟角。因为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一直是不对等的,教师是成人,是权威,在师生交往中有话语权,是“特权地位”;而学生是受教育者,是被动地由教师评价者,是“弱势群体”,没有多少话语权。虽然我们把尊重儿童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教师的民主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有了提高;但学生能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解释的机会仍不多。学生缺乏为自己的思维辩解的意识,没有这方面的权利诉求。教师也缺乏主动挖掘学生犯错误的根源的意识,缺乏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学生错误的原因、理解儿童思维的意识。然而,这对于教学显然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时候,常听教师埋怨:都讲了几遍了,怎么就是不懂?我们有没有扪心自问:讲了几遍,学生就应该懂吗?问题是在学生还是在教师?如同上述,教师讲的是一个意思,而学生领会的却是不同的意思,有时还恰恰是相反的意思,信息传递出现了偏差,学生还是不懂就不足为奇了。而在学生的错误面前、教师的那种表情,讲话的语气,急躁,有时甚至出言不逊,由此对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就更危险,以至无可挽回。草率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必将酿成教学中的大错。

上一篇:升级应用下一篇:数字化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