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2024-10-22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通用10篇)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1

1 高校后勤的制度性非均衡

制度变迁 (Institution change) 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 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根据制度变迁的理论, 当一种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 就需要制度变迁。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都是一种状态, 制度就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这种均衡与非均衡表现在供求、结构性和利益性这几个方面, 对于我国高校的后勤体系来说, 它现在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 所以就会必然的带来制度的变迁。

我国高等学校的后勤体系, 像其他事业单位一样, 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遵循着计划经济的规律被接管和改造, 从而逐步形成的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这就是:“高校后勤保障的运行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支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后勤服务部门, 专门负责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后勤部门的经费由学校行政划拨, 采用无偿供给和无偿服务的事业性、福利性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在本质上是单一的行政事业服务工作。”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运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按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建立起来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愈来愈不堪重负, 高校后勤设施的落后和薄弱成为制约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显然, 无论是从供求关系还是从结构分析和利益分析来看, 它已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另外一种新的制度来转换或者替代。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

新制度经济学家建立了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 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 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 它由个人或一群 (个) 人, 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先生认为所谓强制性制度变迁, 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变迁。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1999年至2002年先后召开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四次会议, 可见这期间的改革是由政府启动和推行的, 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渗透着政府的指导性意见, 因此, 这段期间的改革是以强制性的变迁为主。

我们发现, 从2002年至今, 国家对高校后勤改革没有出台过相关指导性的政策, 也不再组织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许多高校也采取观望的态度, 致使改革有停滞不前的趋势, 高校的后勤改革似乎陷入了低潮。

这纵然与强制性变迁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关, 但是从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 我们认为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ce)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 路径依赖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说, 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起来之后, 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化轨迹将允许组织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选择最大化目标, 允许组织进行各种试验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去识别和消除无效规则, 有效保护产权, 以引致长期经济增长。另一种情况是说, 一旦起始阶段带来了报酬递增的制度, 而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 会产生一些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不是为了社会利益而是为了自身利益, 因此会维护现有制度, 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持续下去。这就是说在制度变迁中, 这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 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沿着既定的路径,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非绩效的路径往下滑, 甚至被锁定在低效状态, 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这就为我们各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低潮现状做了一个理论的解释。在改革的过程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旧的后勤管理的观念会时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改革者。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上。第一, 对于后勤体系中有行政编制的人员安置问题的处理。有些学校为了保持学校的稳定, 会保留这些有人员的行政编制, 这就会使他们不愿意与学校脱离, 而反对后勤实体与高校分离, 成为改革的一种阻碍, 影响了新制度的实施。有些不保留这些人员编制的学校, 又不能有效的安置和消化这些人员, 同样的他们也会在使新制度无法有效实施。第二, 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不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实体按照现代的企业制度组建运行, 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高校后勤所服务的老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这就形成了一个二律背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想克服这种路径依赖, 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并且进行更为积极的路径探索。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 作为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基石。道格拉斯·诺思认为, 作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各种习惯、准则和规范等各种意识形态是有促使交易双方决策过程简化, 从而节省交易费用的功能。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 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 它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果符合文理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 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同时他在研究中发现, 由于既存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等因素的制约, 社会制度演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路径依赖”。因此, 我们认为在后勤改革中, 加强宣传, 加强理论创新, 加强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后勤职工对后勤改革的观念认同, 显得非常重要。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它不是通过强制力能解决的, 因此, 通过加强宣传, 为制度变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沿着发展的新路径顺利前进。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那么, 作为高等学校本身, 目前具体要怎样面对这个制度变迁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 高校首先要树立改革的思想观念, 认清改革的目标, 使高校后勤改革从强制性变迁的主导中逐渐转变为诱致性变迁, 使高校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从而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密切配合, 达到了优势互补, 使改革能够前进, 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第二, 在改革的进程中, 各个高校探索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主要有后勤社会化的模式、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合、服务实体模式, 其中社会化模式是通过高校将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项目、管理运作等等交由社会和企业来承担, 分离出新的后勤经济实体, 以政府和社会为服务主体,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进社会服务企业或力量为学校服务, 以减少学校对后勤服务的投资, 利用社会力量公开竞争, 投标。高校之间联合办后勤, 成立后勤集团, 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学校要根据企业与事业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 使后勤集团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走向社会, 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服务实体模式是由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或者是组建后勤实体, 使得后勤实体与高校的管理方式, 由原来的行政命令改为平等的签约形式。这需要后勤系统要有独立的运作体系, 能够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并且能够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

各个高校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 高校大部分学生生源所在地的经济情况, 根据高校自身的后勤建设情况等等,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 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它通过后勤社会化的途径, 引进江苏电信来出资安装, 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网络和电话系统进行了改进, 并且交由江苏电信进行管理。另外, 高校之间的校际联合办后勤也逐步发展起来, 比如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五院校组建了东方大学城后勤服务集团, 集团下设了物资供应、餐饮服务、教育超市等分公司。这些高校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 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他从属于教学和科研等事业, 但是它的存在对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等学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重要方面,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 如果高校不能建立起一个精简高效、费用适中、保障有力的后勤体系, 就会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我们认为, 在继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 要继续发挥政府的强制性变迁的作用, 政府要给高校更实际的指导。高校也要充分发挥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 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模式, 使后勤改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并迅速自我优化。这样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密切配合, 优势互补, 逐渐的推动高校后勤改革步入一个新的进程, 从而使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

参考文献

[1]朱寿标, 曾祥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 (05) :666-669.

[2]梁茂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探讨[J].制度建设.2007. (18) :65-66.

[3]张有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5. (3) :128-130.

[4]杨生恒, 庄凤娟.后勤社会化引导高校改革软着陆[J].行政人事管理.2000. (4) :15-16.

[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中译本)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2

【关键词】 高校 学生事务 管理模式 启示

【作者简介】 肖玉霞,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七级职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9-003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从中世纪的行会组织发展到分层分类管理的现代大学,大学职能也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拓展到现阶段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学生事务管理是履行好人才培养职能的关键一环,明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义、理清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变迁及特点,对于思考如何做好当下我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义

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学生事务是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结构或单位。”在我国,称为学生管理或学生工作。我国学生工作是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开始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已进化到“学生工作”这一词序。然而,对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仍然看法不一。

徐州师范大学蔡国春教授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加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以此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专门组织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

显然,以上概念难以全面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界定。学者们要么直接强调学生管理中的具体事务,要么没有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了一直以来我国学生工作起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由此看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包含四个方面:学生、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人员、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这四个方面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高校内部,专业人员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活动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把学生事务工作作为学术事务的坚强后盾与有益补充,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变迁及其特点

1.中世纪时期“父母替代”型模式。中世纪大学早期,大学只是一种行会性质的组织,没有固定场所,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仅限于学术上的交流。当时,一些前来拜师学艺的穷困学生不能解决食宿问题,于是,一些由私人捐赠的慈善机构,开始为这些没有付费能力的穷学生提供膳宿,这就是早期的学院。学院的出现,使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逐步建立起近似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逐步向管理的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形成最初的学生事务管理。由于中世纪时期大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因此学生事务管理主要由学校委派导师替代父母行使教育职责,其职责是管理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大学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事务,规定学生“不应该做什么”,又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以此强调对学生的教育来促进学生某种素质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借鉴的就是这种“父母替代”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2.以管理为主的模式。19世纪,洪堡等人建立了德国式的现代大学,学术研究在大学的职能中被重点强调。教师的中心工作也转向了学术研究,对学生的学术研究以外事情无暇顾及。于是,这时候的大学开始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学生事务,学生事务工作也从学术活动中分离出来,作为学术事务工作的支持与补充。以管理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的行政化、科层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是学生的管理者,学生事务管理的开展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监督和约束学生,对学生实行集体管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秩序正常运转,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实现大学组织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这种模式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而是作为学术事务的支持与补充,保障高校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两大职能得以顺利实现。因此,这种模式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处于学校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的外围。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3.以服务为主的模式。二战后,欧美的部分高校采取扩张战略,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高等教育的原有理念带来了明显冲击。欧美高校重新思考学生事务管理的定位问题,学生事务管理开始转向“学生的发展”,把学生视为消费者,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为买卖双方关系,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质是为学生提供服务产品,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发展。这种以服务为主的模式,其核心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和支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保障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这种模式在美国部分公立高校和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部分高校比较盛行。在他们看来,给学生提供服务是非学术性的,不可能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有时甚至可以挪到学校之外。比如德国,高校不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学生事务交给大学生事务局这种社会化的机构承担,这种机构是纯社会化机构,与学生的关系既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也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产品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甚至与大学的常规学术事务很少关联。

三、对如何做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学生工作实际,完善和改进我国现阶段学生事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手段,优化学生服务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关键,也是高校发挥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的深化,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学术研究的坚强后盾,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这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需要有从事学生事务的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设计出符合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容,为学生发展做好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

其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和多样化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校在生源、科研与教学经费等方面竞争日益激烈。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提出,部分高校将面临转型,因此,高校要发展,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借鉴以服务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更加重视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因此,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应是集管理、服务、教育三方面为一体的混合型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研究所. 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古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与变迁 篇3

一、手指计数

对于古代的计算工具, 有人说最早的计算工具是木棍, 或者是算盘, 实际上, 从计算工具的获得性和便捷性分析, 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应是手指 (当然也包括脚趾) , 因为这种计算工具是天生就有的, 在人类从猿向人转化的过程中,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非常弱小的时候, 手指必然成为人类首先选择和使用的计算工具, 而且手指计算形成了人类对计数制度的认识和革新。比如远在商代, 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的记数方法, 领先于世界千余年。但是, 由于手指只能实现数字计算的功能, 不能实现数字存储的功能, 且其运算局限于0—20之内, 因此这种计算工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如此, 手指计算仍是人类迄今使用最长久也能维持永远的计算工具, 任何人哪怕是刚学会识数的小孩子, 在需要进行简单计算时, 也会随时对之进行运用。

二、石子计数

人类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身体的束缚, 开始认识外部的世界并且善于利用大自然的种种恩赐。大约公元前两千到三千年, 中国、希腊、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就开始运用石子 (或沙盘) 的摆放作为记事和计数的方法。在拉丁文中, “计算”一词写作“Calculus”, 本身的含义即为计算用的石子。以石子作为计算工具, 是每个部落和民族都经历过的历史阶段。石子计数对比手指计数的最大好处是拓宽了数字的计量范围, 易于识别、清晰明确、简单便利。但石子计数也有局限之处, 其受制于一定的计量规模和客观环境, 不利于人类计算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化。

三、结绳计数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逐步改造, 人类利用藤条、树枝或野草之类物品, 制造了可以用来捆绑东西用的绳结。如果说石子是人们可以信手拈来的纯自然资源, 那么绳结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略施改造后使用的一种产品。我们虽然不能明确绳结被人类使用和发明的时间和地点, 但是在亚洲、欧洲或者非洲的某地, 人们通常以绳子上打结的数量来表示事物的多少, 同时绳结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用来表述不同的含义。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埃及人就使用打结的绳子来丈量土地和估算收获, 据说古代的波斯王在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 我国古书巨著《易经》当中亦有“结绳而治”的记载。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这种计数方法在尚未掌握文字的民族中曾经得到广泛使用。比如, 宋代时鞑靼族尚未掌握文字, 在发生战争需要调发军马时, 他们以草打结, 草结的数量就是需要调运军马的数量。结绳计数是对石子计数的一种发展和进步, 它携带比较方便, 对数字进行了远距离传达, 拓展了计数的使用范围, 发挥了计数的重要作用。但是, 结绳计数只是单方面的数字信息传递, 没有形成计数的点校功能。

四、契刻计数

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 学会了运用石头、刀子等利器在树皮、兽皮、骨片、木片或竹片上刻痕, 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符号, 以此来表示数目的多少, 这便形成了契刻计数这样一种计算工具。汉朝刘煦的《释名·释书契》中说:“契, 刻也, 刻识其数也。”就是说明了契刻计数是一种古代先民通过在物体上遗留痕迹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按照契刻结果所留痕迹的不同, 其计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以物品缺口或孔洞的数目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 比如山顶洞人就利用禽类腿骨钻孔以计量数字;另一种形式较之结绳计数, 人类在计算工具上是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的, 因为契刻计数不但涉及了物品的本身数量关系, 而且形成了物品数字的对比点校功能, 使最容易引起人类争端的数目差异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五、算筹计数

在人类历史上, 结绳计数和契刻计数的方法大约使用了几千年时间。到了周代, 中国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一种计算工具, 即“算筹”或“算子”。所谓算筹, 就是人们采用竹子、木头、兽骨、金属等制成的颜色各异的小棍, 一般长度约13—14cm, 直径约0.2—0.3cm。在计算每道数学问题时, 通常会编出一套类似歌诀形式的算法, 一边计算, 一边不间断地重新布棍。由于其采用十进位制且具有严密的计数规则, 虽纵横变换但既不会混淆, 也不会错位, 计算结果精确且很容易让人掌握, 因此算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运用就已经非常普遍, 而且在后期成为数学家了解、掌握和运用计数工具的重要基础。比如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 就是采用算筹这一计算工具, 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一结果要远比西方早一千年左右。在西方国家, 17世纪最早创立了对数概念的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计算尺”也是由十根长条状的木棍组成, 木棍的表面雕刻着类似于乘法表的数字, 用它来帮助进行乘除法计算, 从而使数字运算得到了极大简化。在世界数学史上, 当把算筹与世界上其他古老传统民族的记数法逐一进行比较时, 算筹记数法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因为它采用的十进位制, 计数特别简捷方便。比如古美洲玛雅人使用的是二十进位, 而二十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古巴比伦人使用的是六十进位, 而六十进位则至少需要59个数码, 这显然都会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琐, 远远比不上十进位下仅需要9个数码那么快捷便利。另外, 中国还有一套奇特的“苏州码子”曾在中国苏州等地区广泛应用, 它就是脱胎于算是以物品的抽象符号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 比如半坡人就利用陶器刻制的符号来计量数字。人类使用契刻计数, 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进行清点和度量,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订立契约关系时, 对数目进行必要的对质 (审核和校对) 。契刻计数筹, 也是目前唯一还在被个别使用 (比如香港地区的某些店铺等) 的算筹系统。

六、文字计数

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上升, 文字的出现为计算工具增添了新的内容。比如到商朝时, 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文字记数系统。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 就已经有了一到十、百、千、万等13个记数单字了。拥有了这13个记数单字, 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记录包括十万在内的任何自然数了。现在人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也是文字计数的重要形式之一。文字计数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常用文字进行整体计数。比如中国在点数时常常选用“正”字来进行计数, 因为“正”字简单易写, 且刚好五画, 这恰恰是缘于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在西方, 由于没有横平竖直的相应汉字, 据说他们计数时也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五个一组的方法, 首先画上四道竖线, 再画一道横线穿过, 就像一个“卌”的样子, 事实上这与中国的文字计数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比两者可谓是别有一番趣味。

七、珠算计数

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就会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并影响今后的生活, 反映在计算工具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算盘 (珠算盘) 的出现, 这可谓是人类古代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第一项伟大的发明。算盘, 是由古代的算筹演变而来的, 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 唐代末年开始使用算筹乘除法, 到了宋代产生了算筹的除法歌诀, 元朝时渐趋成熟, 明代得到普及并最终彻底淘汰算筹。明代是算盘发展的鼎盛时期, 出版了很多有关珠算的书籍。算盘的正式名称最早就是出现于明代数学家吴敬著的《算法十全》, 算法研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明代的珠算盘与现代通行的珠算盘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算盘轻巧灵活、计算快捷、携带方便、简单实用, 不仅对中国历代经济的发展起过非常有益的作用, 而且还传播到朝鲜、日本、泰国、越南等地区, 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不仅如此, 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 算盘仍然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重要计算工具之一。即使是在美国、欧洲等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仍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继续学习和使用着算盘, 发挥着算盘这个经历历史风雨洗礼的计算工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中恢.我国古代算筹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9) .

[2]李宾.谈我国珠算的演变[J].商业研究, 1992 (1) .

美德如何应对计算机图书市场变迁 篇4

美国市场

美国的计算机图书市场在过去10多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10年前排名前十位的出版商,或破产或被并购,目前形成了培生集团、奥莱理和威立集团三家主导市场的格局。

1.收缩、快速反应

现有的主要竞争出版社这些年基本上都在逐年控制新书出版量。同时,在新书中,升级版和系列书所占的比重也在提高。有的大型出版社,升级版会占到新书的四成以上。

由于很多计算机图书仍然需要跟踪最新的软件版本或技术,出版的速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出版得越早,可销售的时间就越长。近几年来,各社在新版本图书的出版速度上明显提高,比如针对主流软件如Windows、Office、Photoshop等的图书,或者针对主流认证考试的图书,基本都会与新版软件或考试的发布同步甚至有所提前。

同时,各社敏锐地抓住市场变化,在诸如数码摄影、网络营销等相关热点领域,开发出新的业务板块。如今,培生和威立两大集团已经跻身于主流摄影出版社行列。

2.结盟策略

主流出版社这些年来积极与业内知名IT企业合作,打造与厂商技术或认证相关的图书。比如,培生集团与Cisco、IBM、HP、SUN、Novell、Adobe、Macromedia等在相关技术领域领先的知名IT厂商形成了战略联盟。

3.数字化

针对纸质图书的不断衰减,多年前美国出版商就开始探讨数字出版的话题。比如两大计算机图书出版巨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的培生和奥莱理,早在10年前就合资组建了致力于数字化图书销售的平台Safari。经过多年的投入后,2008年开始赢利,近三年,其销售额保持了高速增长。其灵活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形式和订购方式也获得了读者、企业和图书馆的认可。目前它已经成为计算机类数字化图书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另外,各出版社也积极与其他第三方电子图书供应商合作,比如Amazon、Skill Soft甚至包括苹果和诺基亚手机平台。

4.业务拓展

基于目标读者群以及作者和合作伙伴资源,培生集团和奥莱理集团不约而同地开展了行业会议等业务,形成了新的赢利模式。

培生集团借助其成功的Voice that Matter系列,以及系列图书背后强大的作者资源,组织了一系列以Voice that Matter命名的行业会议,以其知名作者为主题报告讲师,介绍行业最新技术和应用,报名参会者需要交纳不菲的费用。

奥莱理借助其在开源软件等相关领域的声望和作者资源,也组织召开一系列的行业会议。

德国市场

在欧洲,德国市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首先市场规模比较大,其次德国的IT技术市场与美国有些不同,表现在图书产品上也有比较大的不同。而欧洲其他市场比如英国市场,畅销产品除了低端产品以外基本上都是美国图书的天下。

1. 原创引进相结合

德国图书的原创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领先的四五家计算机出版社,每年的新书品种虽有所减少,但仍维持了一定的规模。在原创图书中,针对开源软件的应用是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

与美国一样,在针对新版软件的图书上,德国出版社特别注重出版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些图书上他们引进其他语言版本的图书版权就显得兴趣不大,因为那样会损失效率,而且会有风险。

当然,由于语言的相近性,德国的版权引进也是比较灵活的,英美一些畅销的专业产品基本上都会引进。

2.向摄影进军

不约而同的,领先计算机图书出版商都大举进军摄影图书市场,而且都做得有声有色。与他们在计算机图书领域的做法类似,套书非常普遍,很少有“单打独斗”的产品。

德国在摄影器材的研究的热衷,是出了名的,所以,德国各出版社做摄影器材产品图书的兴致也是非常高,领先的几家社都有一大套介绍各类器材使用,特别是各款单反相机使用的图书。

3.数字化出版

数字化出版也成为德国各社关注的焦点,他们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而且是直接指向有效的销售,非常务实。为了推广电子图书,有的社甚至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光盘中赠送电子版以吸引读者。

德国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社与美国相似,都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它们的网站做得非常好,功能和界面与流行的Web 2.0的技术类网站不相上下,这就为数字化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地。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5

一、新学制与私立教育

辛亥革命胜利后,国民政府根据清朝学部体制创立教育部,孙中山亲自任命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颁布教育改革措施,由此中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1912—1913年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学制系统案》、《学校系统令》等法律文件。此后,在《学校系统令》的基础上推出了后世所称的《壬子·癸丑学制》,由此民国学制体系正式形成。《壬子·癸丑学制》是近代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其是在参照美国学制上制定的,由此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了由日向美的过程[1]85。同时,《壬子·癸丑学制》也是一部具有解放性质的学制,其中明确承认了私立教育的合法性。《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之后,民国教育部先后又颁布了一系列规程,涉及各级学校的办学规定、学校内部的组织与管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等内容。由此,私立学校发展进入了高速阶段。

私立学校的发展,同时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民国之初,临时政府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政府,实际上掌权的仍旧是各地督军。对于这些脱胎于旧制度的官僚和军阀而言,教育并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根本不可能为教育出钱出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能够依靠民间的有识之士、爱国人士。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办私学的传统,私人捐助办学的热情在制度解放的前提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同时,在思想上,无论是国民党、立宪派抑或是改良派等,都认为教育改革是社会革命的重要手段,从而汇集在教育领域之中,自发主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私立学校管理情况

然而,大解放的同时也引发了大混乱。自1912年民国大学成立后,短短五年内成立了七所私立大学,私立大学的增长速度在国内外教育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然而,此后增速更是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1924年前后,私立高校的创办活动达到了高峰。仅一年内,新成立的私立大学达到了21所之多,这种增长速度的背后是显而易见的盲目。当时的私立高校主要是以专科为主,虽名为大学,实则多为学院,无论是在教学经费上,还是教学质量上都难以保障。因此,淘汰率较高。但是,仍旧不能否认其所具有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这种混乱的局面,民国教育部并非一无所知。实际上,早在1913年11月16日,教育部便公布了《私立大学规程》,试图规范私立高校的办学条件和保证其办学质量。据《规程》规定:私立大学需具备完全设备,例如图书馆、实验室、器械标本室等,文科应当具备历史博物馆、美术室等,理科应当具备气象台、植物园等,医科应当具备附属医院等。此外,在教员条件方面,《规程》规定“:具有一年以上高校教学经验者,可充任校长。然无教学经验者,且具有著述者,经中央学会评定亦可。”[2]65可见,规程极其注重私立大学的物质设施的完备和师资水平的优良。不过,规程对私立学校其他方面的条件仍缺乏明细的规定。当然,也不能完全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艰苦,或许正是充分考虑了当时情形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民国初建,民心不定,民生不足,举办教育当以简要为上,私人办学更是不能苛求。但是,从规程所做的这些规定看,显然比清末学制有很大的进步,从指导思想和对学校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上,可以看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呈现出来。

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早在1913年前后,国民政府便试图以备案的方式管理私立大学,并且颁布了《私立大学立案布告》。但是,收效甚微。1914年前后,教育部开始严令审核。然而,截止1927年,备案的高校也仅有18所而已。1929年前后,为了加强私立高校的管理,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等,以调整私立高校的办学活动[3]87。对于一些明显没有办学资质的学校,教育部要求其主动降级,或是与其他学校合并。在重拳出击下,私立高校办学活动开始收敛,从而进入了一个平稳期,而且越加规范化。抗战爆发后,所有高校开始南迁,并且出现了集中办学的情况,例如南开大学,与北京、清华所成立的西南联大。因此,私立学校的发展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和公办学校的联合下积蓄了力量。此外,由于私立高校在办学形式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抗战时期,私立高校实则进入了另一个办学高潮期。截止到1947年,私立高校的总数达到6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民国政府在私立高校管理上所遭遇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会学校造成的。对于教会学校的管理,始于1917年。根据教育部于1917年5月12日所颁布的《推广教育,订立考核私立学校待遇办法》公告来看,教会学校在法律上已被视为私立学校。1921年4月29日,教育部再次发文,明确了教会学校的申办程序。然而自清末以来,教会学校在中国教育领域内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民国成立之后,教会学校仗着宗主国的支持,根本没有把教育部的法令放在眼里。尽管有一部分教会学校愿意与民国政府合作,但是绝大多数教会学校仍旧是我行我素。同时,教育部又是一个无权无势的部门,根本撼动不了教会学校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私立学校一方面要求教育部要收回教育自主权,另一方面则见风使舵,也不把教育部放在眼里。此外,教育部在私立学校办学过程中,实则并未发挥过实质性的积极作用,也是私立高校消极合作的重要因素[4]45。

三、近代私立高校的历史意义

近代私立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实则是近代高校主要形式。由于在办学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形成了诸多办学特色,对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近代私立高校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形成了规范化的办学模式。清末时期,由清政府所创办的高校只有三所,其余则全部是教会学校。因此,清政府在私立高校方面只能采取一种放任不管的态度。民国以后,私立高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虽然早期的私立高校以专科为主,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学历层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经费等方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和西方教会学校竞争的过程中,私立高校从中获取了很多有益的办学经验,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的现代化发展[5]58。同时,由于教育部始终未能全面掌控私立大学。私立大学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国立大学中存在的官僚作风问题。抗战胜利后,民国教育部在私立大学管理方面有所改进,一方面取缔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学校,另一方面在经费上扶持一批具有潜力的私立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由此,私立高校的发展正式纳入政府管理的轨道。

2.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近代私立高校源起于教会大学。从主观上而言,教会学校是具有殖民主义倾向的机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培养一批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是,从客观上而言,教会学校的确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民国以后,由爱国人士所创办的私立大学,一方面积极学习教会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另一方面与教会学校展开竞争,从而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此外,私立高校具有高度灵活的办学形式。抗战时期,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旧开展教学活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促进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清末以来,教育权实际上把持在教会学校手中。民国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私立高校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教会学校的发展。同时,私立高校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国立教学资源的不足。此外,据统计数据显示,1912———1937年间,私立高校的数量一直稳步增长,并且在1937年达到最高水平。尽管抗战时期私立学校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仍旧有所发展。此后,部分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合并,虽然形式上不存在了,但是其师资力量仍旧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私立高校在近代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从总体上而言,近代私立高校在办学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对于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其在抗战之后走向衰落。但是,这段历史对于今日民办高校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摘要: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明确承认了私立教育的合法性,私立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以私立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格局。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6

1 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社会变迁

1.1 计算机技术发展

在人们不断创新和改革的努力下, 在1938年德国科学家研制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 在1946年在美国研制出现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满足了对大量数据计算的技术要求。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从一开始的科研与军事领域逐渐的应用到民用领域中,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出现变化而存在的一个动态过程和结果, 虽说社会体系在一定情况下得到建立, 并且其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相对稳固。但是由于社会具有开放性, 因此其存在和发展都与外界任何物质、事物和信息具有密切的关系, 从而使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对社会来说, 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2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2.1 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来看,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了积累、发明、协调与传播。

2.1.1 积累

积累指的是将相关的内容和事物以文化的形式存在, 当出现的积累文化内容越多, 出现的发明也就越多, 而积累的产生是受到了新的发明速度比已有的发明速度快这一因素影响。

2.1.2 发明

发明指将新的文化形式发明出来, 其在文化背景、智力以及需求的影响制约下得以实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产生的发明越多, 文化积累就越大, 也促进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可以说, 计算机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项文明, 其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制约, 同时还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积累, 从而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影响。

2.1.3 协调

协调指的是在文化中存在的各个部分得到相互的适应并且得到协调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 当文化内所包括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 肯定会致使其他要素也得到相应的变化, 虽然所有的变化都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内进行, 但是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行调节, 并且得到有效协调。

2.1.4 传播

传播指的是将发明从一个地方扩展到另外一个地方, 在交往逐渐增加的影响下, 也促进了传播的速度加快, 尤其是交通发达的地域, 其所拥有的文化也就越发达, 而在偏远的地域, 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另外, 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时代中, 计算机作为传播的其中一种介质, 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2.2 对社会变迁造成的各种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对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现今社会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 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 促进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成立, 从而逐渐成为了政治文化和新的经济发展核心。第二, 在各个行业中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从而使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推动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可以说, 这是对物质文化产生的最明显的影响。第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并且在劳动分工中显得更具专业化, 让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第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IT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由于IT行业属于知识与智力相结合的集约型产业, 其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使新兴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大环境下, 高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并且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比如在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要求我们要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上产生的影响具有正确和清醒的深层认识, 以此来促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谋取幸福。

参考文献

[1]翟羽佳.从文化视角看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 2012 (5) .

[2]邵书龙.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层机制分析:等级的、文化的视角[J].天府新论, 2012 (5) .

[3]李玲君.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TSP问题研究[J].信息与电脑, 2014 (11) .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7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科技期刊是1665年在巴黎出版的《学者杂志》,至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由此打破人类科技活动相对封闭隔绝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技术应用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局面,开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新纪元。

期刊历来以出版迅速、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在揭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研究动态方面远胜于普通图书和其他类型文献等特点深受读者的重视。它能系统地反映科技、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被利用最多、信息价值最高处于主导地位的一种文献。期刊之所以成为十大信息源之首,主要是因为其信息传递迅速,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态势,各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各种实验的简报以及各种科研成果、专利发明、学术观点等都是先在期刊上发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然后才著书立说。所以说,期刊的最大优势在于时效性,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教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之一,是当今社会成员获取新观念、新思想和新信息必不可少的资料。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占主导地位,是图书馆收集的重点。因此,图书馆期刊室历来受广大读者青睐,我馆期刊室每天挤满来此阅读的教职员工,常常人满为患。根据这一情况,我馆及时调整了馆藏设置,文献结构和管理模式,在20世纪的90年代先后将外文纸质期刊、过刊从期刊室分离了出去。

然而,随着电子期刊的产生,这一情况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纸质期刊的主导地位被电子期刊所替代

2.1 电子期刊。

所谓电子期刊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载体而出版发行的期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电子期刊,主要指以电子方式存储的软盘、光盘等为载体出版发行的期刊。二是网络电子期刊,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版发行的电子期刊。网络电子期刊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编辑、发行、订购的全过程都在网络中进行的无镜像纸本的纯网络电子期刊;第二类是将纸本期刊数字化并上网的电子期刊。目前我国网络电子期刊大多介于后者,如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系统、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期刊自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就以它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而获得迅猛发展。我馆就收藏了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内的共40个数据库。

2.2 电子期刊的优点。

众所周知,与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具有以下的优点:其一,电子期刊传播快、信息速发性高。通常,一份在网络上发行的电子期刊,在收稿48小时甚至24小时后即可通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或因特网在广大范围内提供给读者使用,其传播速度惊人。这种“即时版”的做法是纸质期刊所无法比拟的。其二,电子期刊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一张光盘厚仅3mm、直径12cm、重约20克,就可储存3亿多个汉字,或者上万幅图片、图形,70多分钟音像资料,而一本纸质期刊一般只能记录10万个汉字。在当前知识激增、期刊数量急剧增加、图书馆收藏空间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电子期刊的这一优点很好地解决了收藏空间问题。如100年的纸质《人民日报》要堆放一间屋,如用光盘只要2只抽屉就行了。虽说目前图书馆已盖新的馆舍,但书库饱和现状仍不能缓解,电子期刊的问世,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图书馆“书满为患,影响利用”的现状。其三,电子期刊检索功能强、速度快,具有多种检索途径。纸质期刊的一个缺点是检索不方便,有时为了寻找某一篇文章或某个词,要翻遍全书。而电子期刊则不然,人们借助于期刊数据库的结构与检索软件,期刊论文中的任何主题词均能很快地被单项或多项组合地检索出来,且查准率、查全率高。比如:登陆《中国期刊网》利用关键词查找:“图书馆期刊管理”,一秒钟之后,【跨库检索】检索结果显示如下:

共有记录302条。

基本囊括了1979年至今所有与图书馆期刊管理有关的所有文章。并能马上点击打开全文。但如果使用纸质期刊检索,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难以查找齐全,因为纸质期刊的检索一般比较快捷的方法是年终期刊的目次检索和报刊索引,检索到后还要一本一本去找,而且刊载在非图书馆专业期刊上的文章易于漏检。可见,与电子期刊相比,纸质期刊的检索范围小、速度慢、查全率低。因此,读者对每一期的电子期刊既可作全文检索,又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查找到某一子项或词语,一索即得。其四,电子期刊集文字、动态、图像、音响于一体。阅读电子期刊,已经不是面对纸质期刊那样平面而且静态的文字与图表,而是面对立体、动态、有声的形式转化,因此具有比纸质期刊更高的欣赏性、娱乐性。其五,电子期刊省去装订程序。纸质期刊由现刊转为过刊,需要装订。期刊的装订时间大约在第二年年初,这段时间正是期刊使用频率的高峰期,而读者不能使用,意见很大。电子期刊则可直接从现刊转化为过刊,不需要装订,既省时、省力,又提高了过刊的利用率。

电子期刊有以上五个方面的突出优点,是纸质期刊难以达到的,所以,越来越受读者的青睐。涌向电子阅览室的读者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到中文期刊室的读者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外文期刊室和过刊室,检索的人更少了。经常冷冷清清,而电子阅览室又经常人满为患。据统计,我校图书馆屏峰校区期刊室2009年的读者阅览人数是:75314人,过刊阅览室人次为:268。外文阅览室人更少。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以吸引读者,比如:我们图书馆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大力宣传本馆的期刊资源,文献查找方法等,使广大读者尽可能了解本馆馆藏,尤其是新购入的期刊。因为我们都知道,广大读者熟悉图书馆期刊资源是他们充分利用期刊的前提。

但是,每天来阅读的人数还是廖廖无几。教师更少。一个月也不到十人。造成馆舍空间的浪费,管理人员的浪费,期刊资源的浪费。

2.3 关于电子期刊缺陷的几点思考。

2.3.1 有人说纸质期刊,适用于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轻巧,便于携带,人们在休息、出行、坐车、乘船,甚至于课间十分钟都可以拿出一本印刷型期刊阅读、学习。而电子期刊必须依托于网络运行,读者不仅要借助于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还要有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不便携带,也无法作笔记、划重点。还有网络通讯费、机时费的负担。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为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规定期刊不外借,读者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读。而且,图书馆期刊馆藏只有一本,若被一个读者所阅读那么就不能被其他的读者利用。

比如我们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屏峰校区馆就明确规定纸质期刊不得外借,只能在阅览室阅读。对于读者迫切需要复印的纸质期刊我们也规定押证登记,并且必须在一小时内归还。而且,尽管我馆一再地延长开放时间,每周从周一到周日,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十点全开放,可还是会有闭馆的时候。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纸质期刊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高校图书馆读者不能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的纸质期刊资料。

虽然阅读电子期刊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和阅读器等设备,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百姓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地区许多人刚刚达到温饱的生活水平,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样一笔高科技费用。在中国要普及计算机,还要等待时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宽余,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大多数是本校的师生员工。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教职员工经济基础雄厚,基本上家家都有计算机,并且都是宽带包年。而且,教师办公自动化程度高,每人除了家里都有电脑,大部分教师还有笔记本,学校的每一个教研室、实验室、教师休息室都配备有计算机,校园宽带也畅通,上网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非常方便,特别是学校又开通了无线上网业务,笔记本在手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随着学术活动交流的增加,科研人员和教师在外地访问本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已经提供了远程访问服务,开通校园网外访问电子资源系统。只要本校的教职员工到校网络中心去申请填表,网络中心就免费为其开通,使住在校园网外的合法用户也能享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在家里就能随时随地的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而检索图书馆的信息,使用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对于有用的资料进行下载,打印。读者上网查阅资料十分便利,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得到了广泛利用,基本满足了本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料的需求,点击率非常高。这些都是图书馆收藏的有限纸质期刊资料无法做到的。

目前随着校园宽带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的经济条件好转,计算机价格下降,每个寝室最少都能保证一台计算机,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于达到人手一台,校园内计算机的使用得到普及。据调查统计,我校大二以上的学生96%拥有计算机,而虽然学校规定大一的学生不能带计算机,也有66%的大一学生配备有计算机。

而且,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信息素养高。“信息素养”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来的,在他看来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明确指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确实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范围;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能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只有具备信息素养才能做好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加工,更好地解决问题。

2.3.2 有人说:如果阅读大量的文本文件,纸质界面比电脑屏幕要方便得多,长时间在电脑前对读者视力及身体有害。再加上几千年沿习下来的阅读习惯,即自有印刷业以来,读者一直与纸质文献相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

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算什么问题。当前所有的期刊从一定程度上说都是电子的。传统期刊只是在正式发行之前将其转换为印刷格式,从前期准备这一点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高倍分辨率的显示器价格便宜且容易获得,完全适合操作电子媒体、浏览论文摘要和进一步查找相关文章。对于一份可以全文阅览的稿件,大多数人的确愿意在纸上进行阅读。一分钟可以打印5至8页的高分辨率打印机并不贵,在我国花1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而且经常可以在购买计算机时进行搭售。可见要想获得精美的打印效果是非常方便容易的,算不得一个问题,人们只需打印出他们想看的内容就可以了。更何况,读什么样的书,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读者最有发言权。

据调查,电子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的电子小说,在国外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阅读方式。

以美国为例,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利用自己强大的图书资源,推出Kindle电子阅读器。仅去年一年,Kindle就在美国卖出300万台,据亚马逊预计,2010年的销量将达到1000万台左右。而那些已经拥有或打算拥有电子阅读器的人们,目前纷纷在网上购买电子书,以装满电子阅读器。这导致电子书的订单迅速地超过了传统纸质图书。

2009年圣诞节,亚马逊公司宣布——电子书销量首度超过实体书,很多媒体评价,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事实我们也在MSN上做了简单的调查,列举了以下几个问题:你每天上网吗?你看过电子书吗?在你的阅读里电子书大概占多少比例?偏重哪些门类的书籍?每天看纸质书报吗?

86%的人不管多晚回到家,都会打开电脑浏览一下新闻、查资料、看各种类小说娱乐。而每天必须阅读纸质期刊书报的人只有27%。特别是年轻人,更是离不开电脑。

2.3.3 有人说:电子媒介使得学术剽窃变得更加容易。剽窃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不管是电子媒介还是纸质媒介都存在剽窃,电子版只是更方便于剽窃罢了。电子或纸质形式的剽窃都是学术界的不正当行为。由于电子出版物能够从搜索引擎上搜索,且能被任意剪切拷贝,使得剽窃者更容易找到他想要的文件并加以编纂。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相对于电子出版为剽窃所提供的便利性来说,才是更具有危害性的问题。

由此看来,纸质型期刊虽然在目前一段时间内仍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但在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占主导地位了,它的优势渐渐地被电子期刊所代替。

据统计,我校图书馆2006年订购中文纸质期刊为:4753种;经费:550264.86元。外文纸质期刊:342种;经费:3118652.00元。数据库:26种;经费:2942967.79元。2008年年订购中文纸质期刊为:3490种;经费:642737.64元。外文纸质期刊:271种;经费:300万元。数据库:27种;经费:321703319元。2009年订购中文纸质期刊为:3537种;经费:670293.76元。外文纸质期刊:215种;经费:300万元。数据库:40种;经费:4023927元。

数字资源日益增加,占馆藏文献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纸质期刊、外文期刊持续减少。

2.4 优化服务方式。

作为高校图书馆,办馆宗旨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做好期刊工作,必须摒弃重藏轻用的办馆思想,充分认识和发挥电子期刊的优势,从资源结构,管理模式,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纸质期刊进行优化整合,互为补充。

科技的进步总会带来全新的革命。旧的管理模式随着形势的变换总是要改革,我馆意识到传统期刊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资源整体化建设的需要,统一实施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的订购、配置,合理规划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分配比例,实现期刊工作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使期刊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适应网络化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需要,在2010年又对期刊部进行了重新布局,把外文期刊室和中文期刊室合并为一。

我馆非常重视用户教育,优化我们的服务方式。

众所周知,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目的,一是在于及时宣传推广图书馆资源及其利用的知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效用;同时,旨在培养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使大家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各类资源(包括传统的印刷型资源、多媒体视频资料、电子文献数据库及各种网络资源),提高各自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水平的迅速提升。

为了使学生、教师、甚至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快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图书馆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举办一些讲座,还经常邀请数据库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讲座。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结合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实际,我们学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新生利用图书馆讲座(对象为全校新生)。(2)文献信息知识系列专题讲座。(3)毕业环节资料检索与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对象为全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4)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授课对象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

目前我馆订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国内纸质期刊,如《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等,因此,中文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相互关系处理起来相对就比较简单只是根据需要对纸质期刊进行删减即可。特别是对于那些价贵利用率又不是很高的外文原版纸质期刊,以订购电子期刊为主。

可见,电子期刊以迅猛的发展在逐渐取代着纸质期刊在高校图书馆的主导地位。纸质期刊将被电子期刊数据库渐渐替代,造成纸质期刊无人问津,如果不是因版权问题,纸质期刊老化速度几乎和期刊上架同步。

3 纸质期刊的未来

几乎没有人敢说大量的学术资源最终会以电子形式出版,电子期刊完全代替纸质期刊,但这种向电子化出版发展的趋势是有目共睹的,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大英百科全书》最近的一场经历将为纸质期刊提供一个生动的但不完全贴切的参照。《大英百科全书》尽管拥有雄厚的资源,200年的悠久历史,享有行业带头人的声誉,但在面对仅售50美元CD-ROM版的大百科全书这一强势力量的冲击时,很快便陷入了经济瘫痪。

将稿件由纸质媒介出版转向电子媒介出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有可能会延续几十年之久。毫不奇怪,这已经在百科全书上得到了最快的应验。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型期刊所占据着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而渐渐地被电子期刊所替代。高校图书馆对纸质期刊的收藏将会越来越少……

虽然就现阶段实际来看,数字期刊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期刊。但从科学技术发展分析,数字期刊代替纸质期刊就如纸代替竹筒、电代替火、现代武装力量代替传统武装力量一样,是文献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文献必然在整个出版物中上主导地位。虽然从目前情况分析,纸质文献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数千年的纸质文献不可能全部被数字化,且部分纸质文献具有自身独特永久的艺术魅力,如美术、书法等类别的纸质文献。

解决电子期刊长期保存问题,技术问题,网络版权保护问题等等网络安全和网络通畅方面,主要防止病毒破坏、存储设备故障、计算机的人为破坏等是目前迫切需要做的。

电子资源的出现,在向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解决办法。高校图书馆根据现实情况和用户需求改变传统方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春宁,杨贵贞.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的管理与利用[J].岱宗学刊,2008(12):120-122.

[2]吉卫红.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编目整合及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04(11):68-70.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8

虽然上述文件在实践中并不能起到替代普通高校音乐课程标准的作用, 但它们的制定与颁布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各种艺术教育文件法规的陆续制定颁布的推动下,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关教学内容的变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材建设专门化

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从理工科大学发端的音乐教育, 其覆盖面逐渐扩大, 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的高校数量也不断增多。1990年春, 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在广州举行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会议决定编写两本音乐欣赏教材, 以适应当前全国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的要求。经过曾炎宜与26所高校的28位教师一年多的努力, 终于完成了《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 此教材的特点是以音乐理论为主线, 综合视唱训练、指挥、欣赏等内容, 可供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一、二年级大学生使用, 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非音乐专业一、二年级大学生使用, 并于1992年1月出版。1993年11月, 另一本程度较深的、专门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服务的《音乐欣赏基础教程》也编著出版。这两本书被指定为“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推荐用书”, 它们的编著出版为高校教师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也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材编制早日走向完善和统一开辟了道路。

此后, 为了适应普通高校美育和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需要, 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 组织编写高校美育教材《音乐鉴赏》。该书在1998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推荐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以审美为主线, 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 介绍了音乐鉴赏理论、中国和西方各时期的音乐、中国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适合用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 对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没有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情况下, 这些音乐欣赏教材的制定出版对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方面, 一些高校直接选用其作为音乐欣赏课程教材, 还有一些高校根据这些教材编写适合自己学校的音乐欣赏教材。 (如下表)

注:名字后加“*”表示为该课程任课教师

2 教学内容具体化

各高校根据师资的数量、专业特长, 开设了各不相同的音乐欣赏课程。从一开始兼容性较强的综合音乐欣赏课程, 突破“音乐欣赏”四个大字囊括全部的单一框架, 逐步向门类细化发展。有围绕单一体裁的欣赏、有围绕单一乐器的欣赏, 如:键盘乐器欣赏、弦乐欣赏、电影音乐欣赏等等。

第一类 声乐作品类, 如:

北京大学开设的“西方歌剧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主要介绍歌剧的内容、作曲家、历史背景、戏剧因素及音乐手段, 帮助学生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和特点。通过课程学习, 学生不仅能读到歌剧脚本带给他们的丰富文学性, 看到绚丽多彩的舞台的效果, 还能感受戏剧表演的感染力, 听到音乐强烈的震撼力。清华大学开设的“欧洲歌剧知识与赏析”。课程讲述部分有歌剧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对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进行比较;介绍歌剧艺术诸元素的相关知识, 讲授欣赏歌剧的方法。欣赏部分选择歌剧发展史当中各个不同时期的著名经典歌剧, 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设的“中外名歌学唱与欣赏”。课程主要讲授乐理基础知识、歌唱器官的发声原理、歌唱的姿势与声音的分类、歌唱的呼吸、怎样唱好一支歌、三种唱法的区别、中国十大歌剧与欣赏、外国十大歌剧与欣赏、合唱的基础知识与欣赏等知识。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中外艺术歌曲欣赏”。主要教学内容有艺术歌曲的起源;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的作品;法国、俄罗斯、挪威、捷克艺术歌曲发展过程、创作风格;“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黄自作品介绍;中国民歌改编的中国艺术歌曲等。

第二类 器乐作品类, 如:

清华大学开设的“西方弦乐艺术与作品赏析”。课程主要通过对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近现代派各时代的世界著名作品的涉猎, 向学生介绍制琴家族及提琴的由来和著名演奏家,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西方音乐艺术更全面系统的了解。课程属于欣赏类课程, 以听赏和分析为主。

清华大学开设的“键盘艺术赏析”。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从古典主义、浪漫时期一直到Jazz、MIDI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清华大学开设的“交响乐赏析”。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讲解、欣赏数十名著名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 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历史, 以及社会生活与音乐之间相互影响。了解作曲家的人生道路,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了解作曲技法的演变与发展, 从而理解音乐思维, 感受音乐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近三十年来,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克服种种困难, 从无到有不断地发展, 相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将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摘要:普通高校正式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3月,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重新确定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后, 我国一些理工科高等学校陆续尝试音乐讲座和开设音乐欣赏选修课。

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变迁历程浅析 篇9

关键词:高校;办公自动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79-02

1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

美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提出了办公自动化的概念,这是由于美国的人工工资太高,人力成本大,相对于办公自动化产出很低,同时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也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七十年代出现了把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办公自动化的办公室信息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季斯曼教授指出: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在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的数据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为: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将某些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计算机等机器设备里,这些机器设备与办公人员形成了人机信息交互处理系统。

2 国内外办公自动化发展历程介绍

2.1 国外办公自动化发展历程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时间跨度,美国的办公自动化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级阶段:单机处理办公文件时期。截止到19976年,与办公自动化相关的是文字处理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辅助设备的应用。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办公自动化,仅仅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机器设备使办公变得更简单容易,它们只是辅助工具,促进了办公效率的提升。

②发展阶段: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增加。从1976~1982年,办公自动化系统任务是信息的处理应用,同时办公设备处理的任务开始具有多样性综合性。本阶段办公自动化设备开始增加,很多设备也开始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例如美国白宫运行的办公业务信息系统,将上千个终端综合起来,提高了办公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这一时期专业自动交换机等的发明应用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发展。

③成熟阶段:综合管理自动化。从1983年开始,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办公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解决日常事务和信息要求,办公自动化丰富发展了其他职能,促进了办公效率的提升。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日本的办公自动化与美国相比开始的比较晚,它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第一,初始阶段,从1978~1982,办公任务具有单一性;第二,推进阶段,时间段上是1983~1984年,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增加,办公标准更加规范和具体;第三,推广阶段,从1985~1987年,不同的行业都开始进行自动化,流程的自动化;第四,完善阶段,从1988年开始,办公自动化的综合性增强,办公自动化系统不断的升级更新完善,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2.2 国内办公自动化发展历程

国内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政府首先从上海开始试验,在海南省也进行了政府信息化的尝试,信息化也推动了办公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提升,有四个发展进程。

①文件型办公自动化,这一阶段从1980~1999年。从1985年全国第一次召开办公自动化会议,办公自动化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起步阶段从单机版的办公应用软件进行,例如微软office 不同版本的软件,办公模式从完全人工到借助计算机辅助设备,这一阶段办公自动化也叫做无纸化办公。

②协同型办公自动化,从2000~2005年。新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要求将更多的工作内容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包括流程审批和会议管理等,这一时期MS OFFICE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和模块,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办公自动化成为了可能,工作环境更加协调和高效。负责信息沟通的人员大大减少,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节约了沟通时间。在办公自动化包括的范围内,工作人员借助这一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处理和沟通。

③知识型办公自动化,时间跨度上从2006~2010年。办公自动化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另一方面用户也有了新的需求。这一时期进入知识爆炸阶段,协同工作的分工模式,和把门户当作技术路径,将一个单位内部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归纳使之自动化多功能化,就是知识型办公自动化。它将知识管理与日常的办公设备相结合,使得办公自动化系统不止是一个综合性的办公系统,也是知识协同管理的平台。办公自动化可以处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和控制性事务,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自动化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④决策型办公自动化,2011年以后,信息技术跟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使之朝着集成性和辅助决策的方向进步。

3 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模式的变迁

3.1 高校传统办公模式简介

高校办公事务主要是对信息的处理。不同的部门之间构成了信息网,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整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都需要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内容在办公管理中是主要构成模块。以往的办公过程中,这些内容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工作内容繁琐和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高校的办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是学校的领导处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主要是对高校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加工处理。不同部门运用计算机将本部门的信息汇总成图表和文档的形式提交给上机部门,学校管理层就可以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层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后再传达到各部门具体实施。

学校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服务部门,担负着学校党委工作和部分日常行政工作。学校办公室关注的是关系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工作或重大工作,具有辅助作用,还具有监督职能,不同部门的沟通协调职能,主要服务对象是领导、部门和师生,需要进行公文处理、接待工作、沟通工作等一系列的日常工作。

党委职能部门和行政职能部门共同构成了职能部门,涵盖了部、处、院、系等不同的级别。这些部门需要对本部门的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且完成规定的工作,重要的信息及时提交给上级领导。

办公自动化是信息不断沟通传递的过程,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作用,鉴于不同部门关注的重点存在差异,同一信息在各部门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程度有很大差别。通常情况下,文件流转过程如图1所示。

3.2 高校办公自动化模式内涵

办公自动化系统将人从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核心业务,逐步完善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实现了信息可控,降低办公成本,提高行政能力。该系统实现了高校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邮件发送和接收功能,提供了一个科学、开放、先进和信息化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包含许多组件,旨在简化和标准化发展和部署的应用系统,提高便携性,安全性和再利用的价值,提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实现建设办公自动化的目标,便利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使高校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浏览器或服务器基于分布式互联网的主流。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和完善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行业应用这一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办公软件相结合的条件下,信息资源整合和处理能力提高,高校内部的系统信息之间的交流沟通传递更加便捷,这一系统的平台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高校师生还可以借助微信、不同的网站和论坛等方式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3.3 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

办公自动化有助于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信息化的发展使得高校的行政工作量增加,难度增大,原有的办公模式的弱点逐渐显露,信息处理会不及时,耗费时间长,效率低下。信息的存储、沟通和传递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数据和文本的存储和传输方面具有交互性、综合性和及时性。同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升级换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提升,以及费用的降低,都有助于办公自动化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成本支出,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纸张等办公资源,有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高校。

办公自动化有助于加快校务公开步伐。校务公开一方面可以调动社会监督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们参与校务的主管能动性。对权利起到约束作用,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校园事务透明性的增加还可以实现师生福利的帕累托最优,改善办公效率。时代的发展对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内部行政信息整合以及分析处理,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都对办公自动化有了新的需求。它是高校加快建设的主要模块之一,应用性强、效率高的办公自动化模式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促进高校更加开放更加积极地融入到信息化的洪流中。

3.4 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高校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现状,追求解决方案的协调性、全面性,信息整合是必然要求。办公自动化实现了工作流、信息流、知识流的融合,高校办公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有助于高校的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一方面,校园网等软设施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等硬件的广泛应用为其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高校有很多具有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师生,为其提供了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轶旻.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文教资料,2006,(24).

[2] 肖晶.关于高校办公自动化实施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2).

[3] 吴卫成.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探究[J].考试周刊,2014,(73).

高校计算机的变迁 篇1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制度强制性变迁, 实现这一制度变迁需要分阶段、渐进式地推进。根据高校后勤资源获取、整合、利用方式和途径的不同, 以及后勤资源投入、管理主体的不同和阶段的不同,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将“基于自有资源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以及“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进程中三种不同制度环境和资源条件下具有代表性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制度变迁理论将组织置于一个开放系统中进行研究, 认为组织变革路径和价值取向受到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制度环境的本质属性要求组织的行为、结构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得到相关利益者的认可, 即具有合法性, 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组织变革的失败。合法性是针对某个由信念、信仰、准则和概念等要素建构而成的系统提出的关于某一群体的行为是合理的、正当的或适当的总的观念和假设 (Such man, 1995) 。组织合法性体现了制度环境与组织的各个层面包括组织间、组织内部各个层面以及组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法性机制诱使组织或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 将社会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认知及价值观内化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从而影响组织行动 (周雪光, 2003) , 并强调通过影响资源分配和利益产生激励, 鼓励人们去采纳那些社会上认可的做法 (湛正群等, 2006) 。因此, 研究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必须考察组织内外部制度环境的作用, 并且建立针对不同层面活动者认可的协调组合机制。

制度变迁理论运用合法性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动因和机制。组织变革源于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的变化, 组织合法性即组织被制度环境所接受是组织趋同的动因。宏观层面的研究表明, 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组织之间的趋同现象。即为了得到制度环境认同, 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二是组织之间的相互模仿学习, 这些模仿行为减轻了组织的动荡, 因为它扎根在制度环境里, 得到了合法性, 不容易受环境的冲击 (Scott, 2001) 。

微观层面的研究进一步证明, 国家制度和专业组织是驱使组织趋同的动力, 有三个机制导致了组织形式趋同:一是强迫性机制 (coercive) , 即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 不然就会受到惩罚。二是模仿机制 (mimetic) , 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组织面临不确定性的环境, 通过模仿那些成功组织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诱导了模仿行为, 包括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三是规范机制 (normative) , 专业化程度高的组织通常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DiMaggio& Powell, 1983) 。

制度变迁理论重视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在解释组织趋同问题上的融合。认为, 在组织变革过程中, 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了机制的转化, 多数情况下, 采纳某种制度安排的前期受理性选择机制影响 (有效率即边际收益为正) , 后期由合法性机制所支配 (Tolbert&Zucker, 1983) 。同时, 作为制度环境的参与者, 组织对制度环境的变化也能动的产生着影响, 组织领域组织结构和行为的变革存在一个自然的“适者生存”的选择过程。

制度变迁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组织变革过程的作用机理, 为我们研究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变革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二、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制度环境的改变使单一供给主体与单一供给渠道造成的高校后勤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如政府财力有限难以统包统揽,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满意引致的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愿景, 等等, 迫使政府主导并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以提高高校后勤制度供给的效用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外部动因;高校后勤制度需求的改变, 如, 经费投入不足、行政化运行机制的低效率造成的后勤瓶颈, 以及高校管理者对办学效益不断增长的预期, 等等, 诱致高校管理者创新后勤制度的强烈愿望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部动因。内外部动因的共同作用, 使经济市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高校后勤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

经验研究表明, 对高校而言,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驱动力源于自身的后勤保障能力, 改革的意愿和力度与其后勤保障能力负相关 (见图1, RBTˉ表示资源基础差, 保障能力弱;RBT﹢表示资源基础好, 保障能力强) , 若自身资源基础较好, 后勤保障能力较强, 一般选择自办后勤取向。反之, 一般选择后勤社会化取向。

事实上, 无论自身资源条件如何, 高校管理者都面临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问题。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本文从外部制度环境、内部组织结构、改革模式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 对“基于自有资源主体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和“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见表1) 。

基于自有资源主体的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是高校基于自身良好的资源基础面对制度环境的变化构建的一种后勤管理模式。导致这一变化的动力是中央政府的后勤管理模式社会化改革政策和高校自身对日益快速增长的后勤保障需求。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与传统的行政化自办后勤管理模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的标志主要是后勤服务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学校不再统包统揽后勤事务, 而是理性选择有效率的市场化的机制统筹规划资源协调组合机制, 朝着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同时, 后勤组织结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 企业化的制度安排成为最有效率的选择。

基于集约资源的政府主导型后勤管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变化的制度环境中的一种过渡模式。学校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在后勤资源的协调组合上主要限于学校内部, 对后勤资源基础薄弱的高校来讲, 并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后勤瓶颈”, 但是, 多数高校不具备一步到位实现社会资源市场主导型后勤管理模式的制度环境, 而且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过渡时期。于是, 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政府的相关立法和政策, 将后勤管理模式变革置于开放的系统中, 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内外部制度环境匹配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政府主导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协会, 以协会形式集约资源, 组织后勤服务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供给, 在提高后勤实体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能力的同时, 逐步实现后勤管理模式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是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与中央政府的法律政策导向一致, 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趋势一致, 既能受到社会包括组织内成员的广泛认同, 又能最大限度的协调组合有效资源转化为后勤保障能力, 适应高校后勤保障的需要, 具有存在的合法性, 因此, 将后勤存量资产货币化, 以股权为纽带, 使后勤服务实体逐步融入社会第三产业, 最终实现社会资源市场主导型后勤管理模式是不同类型高校的共同趋向。但正如本文前面分析过的, 由于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或约束, 基于社会资源的市场主导型后勤改革模式的实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 不会是在短期内可以一僦而就的。

三、结论

上述改革模式都是社会化意义的改革模式, 即市场机制、企业化手段运行的新的后勤资源配置制度模式, 只不过社会化程度不一。同时, 三种模式都明显的体现出在社会化的同一大趋势下的阶段性特征, 表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演进的过程, 因此, 可以将这三种模式分别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一定阶段的标志性模式来看待, 以其为标志可以使各高校比较清晰地辨别自身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和下一步的改革目标。

每种改革模式的实施都会受到高校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本校校情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 只有那些具备了相应条件的部分地区及其高校才宜于将相应的改革模式作为一种可行的改革选择, 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身的制度环境和资源条件, 权变地选择符合校情的改革模式。

摘要:本文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过程角度提出了社会化起始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种改革模式,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对每种模式实施的制度环境、资源条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 论述了权变地渐进地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决策的一般原则。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模式,比较研究,制度变迁理论

参考文献

[1]Dimaggio&Powell.1983.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pr83, Vol.48Issue2, p147-160.

[2]Scott W R.2001.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Thou-sands Oak, CA:Sage.

[3]Suchman, 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 Jul95, Vol.20Issue3, p571-610.

[4]Tolbert&zucker.1983.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J], 1880-1935.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Mar, Vol.28Issue1, p22-39.

[5]湛正群, 李非.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问题、观点与进展[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4) :14-16.

上一篇:医疗体制改革市场化下一篇:心理指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