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导的意义

2024-10-22

心理指导的意义(共12篇)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1

一、《周易》对养生学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巨著, 它原始于夏代之先, 成本于殷周之际。它研究了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天下之理, 在我国古代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总汇。《周易》在研究天地万物中突出了对生命的研究。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对生命科学古朴的认识, 构成我国古代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对养生学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养生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易传》是《周易》最古老的注解。在养生方面, 提出了一些较为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为后世的养生思想打下了基础, 它是“动静有常”养生思想的代表。《易传》从阴阳五行等角度对精、气、神、意进行研究, 十分重视人的生命运动及其规律。主张“性命双修”, 认为“性” (神) 是生命的本质, 而“命” (形, 即身体) 是生命的本源。因此, 必须“顺性命之理”, “穷理尽性以至命”。所以, 我国后来的养生学家多被称为“养性之学”、“性命之学”、“尽性至命”之学。可见, 《易传》为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易》强调世间万物的相生相克、阴阳和谐, 肯定了自然界中, 存在着阴与阳、动与静、刚与柔等两种相反势力的“相摩”、“相荡”, 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主张生命的运动决定于阴阳二气的动静聚散。而我国体育中提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见《易·乾卦》) 。即要人们去效法天地, 按自然规律去以动养生, 强调“动静有常”, 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这让人们从求天保佑的拘谨中解脱出来, 主动的进行身体运动与自然相结合来达到身体的健康与长寿的目的。

二、养生思想与养生体育的出现

所谓“养生”, 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 养就是扶正祛邪, 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 也就是“天人合一”。

养生体育是为养生长寿服务, 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它不同于竞技体育的激烈对抗性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性, 养生体育根植于群众中, 具有普遍性和和谐性, 追求的是人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人心灵的净化。

当今社会,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也导致了更多的人产生了亚健康状态, 因此, 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和长寿。体育养生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不失传统的条件下, 将养生方法传播推广, 使之能造福更多的人。

三、“道法自然”及“阴阳和谐”对养生体育的指导意义

《周易》强调“道法自然”而自然养生观的“顺其自然”不仅指人体在自身活动中的顺其自然, 而且也指人体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顺其自然。如今的运动训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各个自然的角度与人的身体角度相互统一协调起来。自然养生观的内涵和周易中的自然法则不谋而合。讲究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 结合天时地利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周易》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 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 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 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 使其处于符合自然状态, 不对它横加干涉, 不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现代养生体育也顺应《周易》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根据天时地利来锻炼修养身体进行运动。不勉强不激进不刻意的顺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相互辉映, 结合自然的精气来协调人的自身, 锻炼体质调整气息净化心灵。

在《周易》中把人从各个方面也分为阴阳两面。如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 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 人体就健康。而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 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和病症。甚至古人对症状的分类, 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这都在向我们证明阴阳和谐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养生体育如果不从阴阳和谐出发, 违背了自然阴阳规律根本无法达到养生的效果, 甚至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

四、小结

养生体育是体育活动中接近普通人群, 对大众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的体育活动, 《周易》又是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出发归纳的道理与法则。两者的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深入的课题。

体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活动, 而《周易》研究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对人类的发展和身心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现代社会中《周易》被广泛用于数学计算和人事管理中, 而在体育中的应用却还有很大的空白。养生之道, 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掌握了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体育本就注重人的身心合一, 这与《周易》的精髓不谋而合, 用《周易》来指导当代养生体育既能够传承我国古代文化又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周易》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典哲学著作, 它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 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 进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去修养生息, 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科学的朴素认识。《周易》这种思想,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并成为我国古代许多养生思想学派的共同源头和理论基础, 对现代的养生体育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周易,养生,养生体育,阴阳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玉德:《神奇的八卦》,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

[2]《黄帝·内经》,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年。

[3]张载:《横渠易说》, 齐鲁书社, 2004年。

[4]朱熹:《朱子语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5]徐奇堂, 译注:《易经》, 广州出版社, 2001年。

[6]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年。

[7]刘兆杰:《中国体育养生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述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其中既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也包括一般的日常经验;既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知识,也包括与新知识相融合的知识。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建构主义者主张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它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者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应该是“给予”,教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 “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极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 格拉塞斯费尔德指出:“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建构主义者主张,“一个教师必须从信息演讲者转向知识教练,他可以是某个角色模拟者,可以是咨询者,也可以是调解者,或者是对话者,或者是质问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与学习主体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环境,展示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学习情境,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学策略研究的基础和推进器

教学策略的研究必须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被运用到了教学领域,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分层协商教学(Layers of Negotiation)、混沌理论模式(chaos Theory ID)等(钟志贤,2005)。以下我们讨论较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

“支架”(Scaffold)原本是用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在这里隐喻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直到最后拆除“支架”。支架式教学模式受到维果斯基“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观点的影响。在支架式教学中参照学生智商的ZPD,教师提供“支架”,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塔起支架、进人情境、探索尝试、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

2.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教学)

“锚”(Anchor)是指真实事例或问题。“锚”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宏情景(Macro context)。抛锚式教学的特点是以情节逼真为内容的影像作为“锚”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宏情景(Macro—context)。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景”是为了重新使学生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遵循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1)学习与教学活动应用课程设计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即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2)课程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抛锚式教学方法比较灵活,有镶嵌式教学、主动学习、允许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解答、由学生自己担任教学的指导者、发展有关体验的表征、学生自己生成项、智能模拟、合作学习等(钟志贤)。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设计情景逼真的“锚”;以“锚”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消解“锚”的问题;效果评价。

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通达教学)该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是高层次的学习者。所谓“进入”就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相同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随机进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有,呈现基本情景、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的向导和指针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具有以下启示。

1.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营造和谐、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参与学习。教学环境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必需的资源,先进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毕竟是机械化的东西,学习的良好环境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有人文的关怀,教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认同学生的优点,相信学生有所发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正确的评价,对学生有偏差的理解给予热情的指引和辅导,重新唤起他的学习信心。总之,要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学习活动,从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同时,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明确学习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学来确定老师的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另一方面,教学也应该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单一性目标向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创新型的人才。

3.重视探究式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新知,总结规律,形成概念。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建构在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学生探讨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性、活动性、虚拟性、表演性很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问题的研讨,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经验,在动手、动脑的前提下自我发现、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4.重视团体合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一方面既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其中感受合作成功;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交际、合作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辩论等互动中思维产生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使学生之间更加和谐,这是新世纪人才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已经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实施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确立学生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学生在自身学习活动中主体性表现的内在机制。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的理念就有了理论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从理论上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如: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掌握学习与研究方法的问题,如何使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如何评价学生等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准确理解教学交往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主体间的真正交往性活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目前“一问到底”、“异口同声”等浅层次的课堂教学交往行为不是一种真正的交往性学习活动,因此,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建构深层次的交往性活动,是一个值得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底线思维;辩证统一;思维方式

“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思历史、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它必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底线思维”的提出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首次阐明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则底线。201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当前,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国际国内“双紧”趋势,各种矛盾突出,各类风险不断,这都需要从最坏处着眼谋划,确保底线稳定,以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坚持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研判与把握形势和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底线思维”的精神实质

底线思维(bottom—linethinking),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既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同时又坚定信心拿出相应对策。善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首先,“底线思维”是后顾性思维取向与前瞻性思维取向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注重危机、风险、底线的界定与防范,对于困难和挑战更加充分的估计,确保托底、保底、守底。同时,底线思维又立足全局,突出重点,看到事物的远景并准备相应的对策,对下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各种替换方案和解决方法保持更加开放的思维而得以高瞻远瞩。

其次,“底线思维”是风险意识与机遇意识的辩证统一。风险固然让人担忧,但面对风险和困境若置之不理则可能雪上加霜。在推进改革过程,明白“底线”在哪里,选择一条“低风险,广受益”的路径,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契合点,在发展与稳定之间寻求一条平衡路,这就是“底线思维”的处事方法。

再次,“底线思维”是静态与动态、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运用“底线思维”把握事物的矛盾,就是设定一个明确的边界,预期事情的结果达到最起码的要求和状态,这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思维方式。同时,运用“底线思维”在把握事物矛盾时,根据事物的具体环境和主体目标变化而加以完善调整。因此,底线思维不仅指出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底线,可能出现哪些风险和挑战;而且它还能通过系统的思考和运作告诉人们如何防患未然,如何化风险为坦途、变挑战为机遇,如何守住底线、远离底线、坚定信心、掌握主动、追求系统的最佳结果和最大正能量。

最后,“底线思维”是洞察全局与开拓进取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一方面要求主动运用此种思维,思考什么是底线、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的最大危害是什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超越底线、如何有效远离或规避底线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战略主动权。另一方面,它要求从底线出发,在确保最小战略利益的前提下,不断逼近顶线,不断收获更新更好更大的战略利益。

三、“底线思维”的重大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把“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写进了代表大会的报告,这正是我们党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的方法的体现。直面改革中的困难、挑战既需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更需要“底线思维”的思维方式。

首先,应对国际风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际敌对势力盘算如何平衡中国力量,设法对冲中国影响,甚至试图规制、遏制中国的努力都会始终存在。只有坚持“底线思维”的方式,才能够全面规划和调度国家的所有可用资源,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化难为易,解决难题,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延续战略机遇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解决国内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除了要高举旗帜、坚定道路,还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与心态。“底线思维”方法将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常态思维和有效方法。

再次,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目前我们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党肩负的使命还不完全适应。“底线思维”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结合起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精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底线思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应对国际形势、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深入学习好、运用好“底线思维”,就能够更好界定与防范危机、风险,认准困难在哪里、底在哪里,看到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把握底线和症结,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保持头脑清醒,进一步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设计,手工艺,匠心品质

“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在古今中外发展过程中均有所体现。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过去的工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于是就有人认为,“工匠精神”落伍了。恰恰相反,我们发现“中国制造”与真正的世界工业强国存在差距,因此,不断补充和完善“工匠精神”对现代设计而言,意义重大。

1 对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解读

传统意义上的“天工开物”和当今的“工匠精神”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内涵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误解了包豪斯倡导的“将手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认为它已经过时。但事实上,包豪斯强调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和工业生产相联系的三者结合。其实,工艺训练和“匠人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在西方文化则是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品质的理念,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以德国为典型代表。

《考工记》是我国手工艺技术方面最早的专业性质的书籍,有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回溯过往,在农耕社会时期的中国,能工巧匠比比皆是。可以说,“中国制造”在古代的确闻名遐迩。例如,在北魏太和十五年开始建造的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寺庙——悬空寺。它正是“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佳作。传说,古代工匠根据道家“清静”的设想建了该寺,因此这座寺庙没有建在平地之上,体现出“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粹,更是世界10大最险建筑之一。在字典中,“悬”解释为“挂”“没有着落”“危险”的意思,“空”则是因其设计与选址巧妙,将通常依地而建的寺庙布局、形制等移于立体空间内,异常精巧。远望悬空寺,像一座玲珑剔透的浮雕。至此,我们被古代工匠们鬼斧神工的造诣所折服。

一直秉持“工匠精神”的德国,以其对产品的精雕细琢而闻名全球。例如,2015-05-22,“Handmade in Germany”德国手工制造设计艺术展国际巡展上所展示出的集包豪斯精神与高品质手作工艺于一体的展品,它们无疑是优秀的手工艺传承,更是传统德国文化的传承。柳宗悦先生曾经说过:“手与机器根本的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由此可见,德国一直延续至今的“工匠精神”将材料的灵魂释放了出来。在德国,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科学家基本没有差距,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匠人精神的认可和赞赏。

2 现代设计与“工匠精神”的关系

我们对于“设计”的基本概念其实并不陌生,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处处都有设计的身影,但我们不能只关注设计本身的局部问题,而对设计的整体背景及相关环节视而不见。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是靠工匠的技艺实现的,而现代设计则是由机械化批量生产出来的,但都是以标准而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缺乏商品的特性与人情味。由此看来,工匠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然而,日本售卖的马桶盖受到国人的青睐,把德国制造的炊具成箱地搬回家早已屡见不鲜,相当多的人成为德国、日本产品的忠实粉丝。由此可见,国人不满足于当下“中国制造”的粗制滥造,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中国需要与时俱进,发扬“工匠精神”,创造“匠心品质”。

显然,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工匠精神”。在前不久热播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让国产大飞机C919在蓝天上翱翔的幕后英雄之一胡双钱,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包括他在内的八位劳动者所追求的是如何将职业技能发挥到极致,他们凭借传承和钻研的执着精神,凭着专注和坚守品质,把“中国制造”“工匠精神”的传统再一次引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同时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与上面提到的德国“工匠精神”的案例相比,仍有一部分国人对现代设计与“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的确如此,以国内目前状况来看,技工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认可,主要体现在工资方面。因此,要想使“工匠精神”得到广泛的普及和群众认可,需要社会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工匠精神”是对现代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它融入的是一代代人自己的态度,是一种造物精神与理念的延续。与精细化的代表产品例如瑞士手表、日本相机等相比,我们的国货则相形见绌,中国古代的“匠心品质”并没有得到良好地传承。而《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工匠艺人,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明确了自己真正的创作价值观,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与影响力的开端。

3“工匠精神”对现代设计的指导意义

3.1 有助于当今设计产品品质的提升

“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精髓,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德国产品崇尚物尽其用、经久耐用。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强国之一,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在当代社会,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打造优质制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增加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由尹定邦《设计学概论》中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来看,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大国工匠》宣传片所推崇的“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时至今日,重提“工匠精神”是对于品质要求的回归。国人希望产品从快速的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中放慢脚步,追求工业设计及其个性化创新。严格来说,极致的“工匠精神”只存在于奢侈品当中,而随着受众对于设计和美的要求的提升,这种精神也在向平民化产品渗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2 有助于设计师水平的提升

“工匠精神”也应该是融入设计师信仰中的。在设计界,我们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否则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根本无从谈起;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出将“工匠精神”融入血脉的精神理念,这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是一份设计师独有的荣誉感,具有“工匠精神”创作观的设计师,显现的是设计师自我存在的本心本性,是一份不追求眼前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追求,“心物合一”是工匠艺人真正的本质所在,它拉近了“物与心”之间的距离,使现代设计不再像是一块冰冷而缺乏个性之物,它使受众感受到了造物所带来的亲切感,丰富了思想感情内容,将设计与手作之美结合起来,注重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守。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产品中感受到手工的痕迹,想象到匠人的专注与坚守,传递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今社会正推崇的吗?

3.3 有助于现代设计环境的转变与发展

以尊重的眼光对待各行各业,培育杰出的现代匠人,传递专注、细致、耐心、冷静、果敢等精神品质和忠诚、诚信、友善、仁爱、务实、奉献、敬业等伦理价值。中国自古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名言。至此,笔者认为,我们也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因为它的好坏代表着声誉、尊严与道德品格。这也是我国急需面对和改善的问题之一。当今时代,我们应当对职业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想法设法将其落实下去,虽然任重道远,但仍要坚定前行。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匠人精神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总之,发掘“工匠精神”中对当代设计有益的元素,能够为我们解决问题拓展思路、提供方法,我们只有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国当代设计更能吸引国人乃至全球的目光,打造出真正的“中国制造2025”。笔者认为,坚守匠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发现与认识手工艺,正像《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庸的人一样,感动于它所带来的愉悦、欣喜和感动。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一定是纯粹的、脚踏实地的,也因此会少一些糟粕伪劣,多一些优品精品。而这种“工匠精神”会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安心与舒心。

参考文献

[1]王之润.浅析《考工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人文论坛,2009(18):226.

[2]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3]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意义 篇5

1、从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来看

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大学生学好邓小平理论,自觉用其武装头脑,不然就难以统一思想,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就难以解决我们面临复杂矛盾和问题,保持我们的事业稳定持续地发展。

2、邓小平的德育理论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提供了客观依据。

3、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4、有利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远大的生命力,便于人们实践。

5、有利于大学生的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国际风云变幻而形成,它并不是一陈不变的理论体系,而是不断注入血液、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它便于人们顺应时代变化。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

汇报人:xuexila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6

关键词:会计;伦理思想;指导意义;会计师目标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如果说哲学是对世界思索的话,伦理学就是对人类道德的思索。由于伦理学家立场和世界观的不同,对伦理学的看法也不一致。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义务论和美德伦理四种。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四种西方伦理思想、对不同伦理思想的现实思考以及在每种伦理思想下会计师的目标选择。

一、利己主义

所有的道德规则的终极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们应当做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当,就看这个行为是否能够使得行动者的自我利益最大化。在这种伦理思想下,看似每个人的行为都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并不能够使得自己的行为最优。比如:在等候公交车或者排队付款,等待入场时的类似事情中,如果要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使自己尽快赶到前面去,节约自己的时间,那就是要“挤走”别人,使自己排在最前面,这时每个人按照这种利己主义的思想的结果就是大家争先恐后地想要排在最前面,挤成了一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在致力于排到最前面,反而不会节省时间,使自己尽快享受到服务,遇到一些大型事件,例如演唱会开场或者集体逃生,这样争先恐后更容易造成踩踏事件等悲剧的发生。在利己主义的思想下,在现代社会中便会滋生出拜金主义的思想,认为金钱万能,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这就会导致采取种种手段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甚至发动侵略战争,这种行为在利己注意的人看来是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钱财谋得了更多的利益,实际上这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最终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社会如果不能更好地发展,那么最后影响的还是个人的利益。

在会计行为中,利己主义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会计理论规范要求会计承担以某种行为方式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会计师要做的应该是做好公司的章,本着对国家有利人们有利的目标,要勇于揭发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所以会计师是不能遵循利己主义思想的。跟钱打交道的工作一旦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容易引发各种经济危机。

二、功利主义

其核心内容是,人的行为应当有助于达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理论有以下几个核心假设:第一,这里的幸福可以是个体的主观感觉,但它应当是可以被计量的;第二,功利主义视为每个人是同质;第三,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应当只关注其结果是否带来幸福的增进,而不看他本来的动机如何。

在边沁的功利主义中,只要每个人真正的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结果必将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显而易见与实际不符,人际的利益冲突必然存在,这可不是一个“结果必将是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所能消除的。并且它其中之一的假设每个人是同质的,就是说同一件事情给不同人带来的幸福感被视为是相同分量的。显然是不合理的,例如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得带一个玩具所带来的幸福感不可能是相同的。比如:在必要情况下,允许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允许社会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实现多数人或者社会整体的较大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人的基本权利甚至人的尊严可能会受到侵犯。其次在这种思想下会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出现道德危机,例如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上的,完全背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道德信任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在功利主义情况下,一名会计师不应该利用他人,应该有利于他人,还要避免伤害别人。

会计师就是掌管着一个公司或者某个部门的收支过程,所以他应该以争取多数人的利益为主要目标,而不能以某些强权人的利益为目标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三、义务论

义务论是指人的行为必须按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义务论看着行为的动机。同一个行为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动机,只有动机良善的行为才是有意义的。例如:在考取公务员这一件事情中,有的人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而考取公务员,而有的人却是为了寻求稳定,因为“铁饭碗”的原因而考取公务员,在义务轮中,同样是考取公务员,出发点不同,意义就是不同的,以为人民服务出发点考取公务员的人就是符合伦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名会计师由于已经对责任作出承诺而应该无愧于自己的职责。

四、美德伦理

美的伦理是指一个按照某种道德规范的道德义务而行动的人,行为未必是道德的,因为這样做未必出于真心,未必是道德品质的体现。人们不应该着眼于遵守规则的问题,而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做哪类人的问题,其判断标准是行为正确与否,不是以是否遵循了某个有效的伦理规则,而是它是否具有好的伦理品质的人所愿意从事的行为。例如:在这种伦理观之下,其所要求的每个人的道德品质更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他所做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出于真心并且十分愿意去做,而不是为了遵循某种规则或者出于某种动机去做,比如说一个人他认真地做好了这种本质工作,这种行为未必是道德的,他必须是出于真心地想要去做好,做好内心便会十分开心,拥有这种想法时,他才是一个道德的人,如果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或者遵循社会规则那么便是不道德的。在美的伦理中,会计师尽可能忠实地作出反应,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他们的行动就是伦理的。一名会计师应当具有正直、诚实的美德,以保证自己一生实践德行。

五、总结

综上所述,义务论在当今社会中是比较适用的。首先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会存在利己主义这一观点,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想想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是群居的灵长动物,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免不了与人接触合作,这时就会存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冲突,这种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都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就没办法正常发展,如果社会不能正常发展那么个人也就没办法很好的生活,所以利己主义是站不住脚跟的,它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

其次,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允许社会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实现多数人或者社会整体的较大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人的基本权利甚至人的尊严可能会受到侵犯,就个人来说,我觉得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是值得平等和值得尊重的,社会应该多元发展,如果推崇这种伦理思想,那么就会出现某一类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时,甚至大家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最后,美德伦理的实现有点过于理想化,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便会有不尽相同的思想,所以要使每个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我觉得在一个社会之中,良好的制度和规则才会促使一个人积极向上,所以我比较赞成义务论,它要求我们不管结果如何,行动本身要符合伦理,正确的事情就应该去做,不管对己,对人是什么后果。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能力就在于我们有理性思维,我们会控制住自己的不好的想法,从而使自己趋向于理性合理的选择,做出正确的事情。(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汉文.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章海山.经济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7

1 矿体露头的分类概述

1.1 矿体的原生露头

矿体的原生露头是指直接露出地面, 没有经过氧化或者氧化比较微弱的矿体。原生露头的矿床矿体成分大多为具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表现高稳定性、难以风化的矿物成分。比如某些铬铁矿、钒钛磁铁矿等, 也包括一些水晶、大理石等非金属矿。

1.2 矿体的氧化露头

在矿体露头中, 大多数的矿体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缺乏稳定性, 很容易受到外在自然因素的氧化作用。尤其在矿体中含有较多金属硫化物的情况下, 因为风化的作用, 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 形成颜色多彩的氧化带。在原生硫化物的矿床的寻找工作中, 这个彩色氧化带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标志。在矿体的氧化露头中, 尤其要注意对铁帽和风化壳的查找和研究, 因为它们本身的特性, 不仅是找矿工作中一项很好的标志物, 有些时候其本身就极有可能是一个带有很大价值的矿床。对于铁帽来说, 因为其形成的复杂性特点, 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对矿石的成分、岩层特点、氧化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铁帽在对于铜、铅、锌、铁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的寻找中作为一项重要线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风化壳是将原矿体中的一些难溶矿物成分, 通过风化作用, 在氧化带富集起来而形成的, 是寻找铁、锰、镍等金属以及个别稀土元素的直接标志。

2 铜矿床的表生氧化分带

金属矿体种类多样, 每种金属都有自身的特性存在。本来以铜矿床的找矿分析为例, 对矿体露头的评价在地址找矿中的意义进行分析。

对于铜矿床来说, 在其表生分带大致分为三层:氧化带、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和原生硫化物矿石带。对于氧化带来说又可分为:表土层、亚氧化带、淋滤亚氧化带和氧化富集带。对于矿床的氧化界限常常因为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随之发生改变, 以铜矿床为例, 其表生变化的氧化界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如:气候变化、地下水的影响、矿体的成分和结构、矿床构造等等。以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的氧化带形成机理分析为例:黄铁矿中的S22-发生氧化作用, 产生了硫酸H 2SO4和硫酸亚铁FeSO4。FeSO4继续发生氧化作用, 成为高价铁硫酸盐Fe2 (SO4) 3;高价铁硫酸盐在水解作用下转换为氢氧化铁Fe (OH) 3。氢氧化铁再凝聚成各种表生铁矿物形成“铁帽”。因为铜金属硫化物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 沉积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在氧化作用下也会有不同的产物产生, 但其反映顺序是相同的。

由上可见, 矿床考查人员对于矿床的氧化露头和原生露头对金属含量变化特征的掌握, 在实际的找矿工作和矿床评价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金属矿床的次生富集带

在金属矿中的某些金属元素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从氧化带中分离开来, 再经过渗透和化学变化后沉积形成了次生富集带。在次生富集带中的矿石价值要高出很多倍于原生矿石价值, 因此, 对次生富集带的分析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从实践中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矿床都能够形成次生富集带, 具有此种能力的只有个别金属矿, 如:金、银、铜、铀和铁。

在铜矿床上的原生硫化物的上层经过氧化产生硫酸铜, 和水结合形成的硫酸铜溶液渗透到潜水层以下, 因为其所处的条件缺少游离态的氧, 从而使其与其它金属硫化物进行置换反应生成次生硫化物, 其沉积的结果就是形成了次生硫化物富集带, 这对与工业地质开发来说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

4 矿床露头对地质找矿的指导意义

矿床露头的准确评估才能是其在工业地质找矿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对矿体露头厚度和原生矿体厚度的评估失误在实际找矿工作中时有发生, 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矿体露头厚度比原生矿体厚度扩大假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矿体露头的周围和上层覆盖的岩石进行氧化作用生成的各种产物对其产生了厚度扩大的假象;一种是矿体露头本身的金属元素发生氧化作用造成的矿体膨大产生了厚度扩大的假象。因为覆盖岩石的氧化产物造成的矿体扩大的假象, 很容易误导地质找矿工作, 吸引工业开发, 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而对于由稳定性较差, 易溶性好的物质组成的铜矿床来说, 常常表现为露头的厚度减小而实际在地下深处矿体厚大的现象。这就会使工业找矿工作中对具有较大工业价值的矿床发生遗漏。

因此, 对矿体露头进行准确的评估, 不仅要对露头氧化矿石的物理成分和化学构造进行研究, 还有对矿体的厚度, 外部影响因素, 深部原生矿石的主要成分和等级状况进行合理的推测, 另外, 对于铜矿床来说, 矿床露头的变化情况与矿床整体的地形特征有关, 同样在风化的作用下, 铜矿体在稳定的岩石中呈正地形, 在不稳定岩石中呈负地形。

综上所述, 在进行工业地质找矿和矿点考察工作时, 要对矿床露头的变化特征和实际环境状况进行综合的掌握, 对区域地质地貌进行了解, 才能够准确的对矿体资源进行判断, 充分发挥矿体露头是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彦英, 余养力.地质找矿新机制运行情况及相关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 2012 (4) .

人文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篇8

一以人为本, 加强人文关怀

在文化素质培养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共性培养, 更要重视个性的健康发展, 既要“求同”, 又要“存异”。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有一定的叛逆心理, 此时要特别注意包容与引导, 将共性与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要注意继承和发扬和谐教育的思想, 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要在问题发生前及时疏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尊重、理解、信任为前提, 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主线,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诚挚的人文关怀下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但这种指导仅限于方向的把握, 其活动创意、活动组织、活动主体仍为学生。在引导方向时尽量扮演解决问题的角色, 创造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在思想开放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二自强不息, 树立身法典范

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人文意识的培养。“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这种典范效应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典范的作用往往表现在细枝末节之中,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 在教学中自身的言行、仪态、治学思想等间接地、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由此可见, 高校要加大教师队伍人文意识培养, 首先对教师职业道德做出规范, 使其成为人文素质的引导者,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格外注重自身行为的示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素质培养理论的研究, 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各类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 不断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体系, 依托已有的人文学科, 在论证充分的前提下开设适应品格养成的交互式课程, 使自身学到的人文知识以及通过各种交互体验所获得的认识和感受得到充分的吸收、升华, 真正转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使其成为自身行为修养的潜意识。

三务实求真, 端正价值观念

务实求真是引导和启发大学生客观认识当前社会形势、动态、走向的基本前提。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 审时度势地做好应对社会不良思想的准备。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 对自身做客观的评价并联系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单从主观愿望出发, 必须以客观实际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对环境及条件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只有将客观事实与自我潜质相结合, 才能找到务实的落脚点。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变化, 鼓励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和崇高的精神为准则, 将更多的视线放在做人做事的过程, 而不要只注重结果。对于每个人来说,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可避免, 只有摆正心态, 放低自己的人才会走得更远。

此外,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中, 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心理困难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时, 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引导更具实效性。在家长的努力配合下使学生理性地面对社会、认知社会, 更好地投入社会。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要确立对诚实守信道德底线的坚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在当前多元价值观背景下, 大学生必须遵守公平正义且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学生中出现浮躁、虚伪、急功近利的现象不但影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求真务实的精神能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构筑抵御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侵蚀的思想防线, 最终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

四尚德知礼, 提高文化修养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 文学经典凝聚了无数的智慧,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诵读千古流传的文化经典, 是国民获得文化教养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 都在进行国民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 而我们国内的年轻人却对本国文化精髓毫无兴趣, 似乎西方的传统文化更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提高文化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来自于环境的影响, 课堂虽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但它不能涵盖整个大学生活, 因此在课堂以外的公众生活中创设“提修养、重道德”的文化氛围尤为重要, 使传统文化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 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内, 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自身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中, 使思想道德修养真正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在理解文化精髓的同时, 真正体验生命的意义, 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9

一、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化特点,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习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 既使自己能更好地生活, 又能让别人更好地生活。这应该是当今人们对于学习目的的普遍共识。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强调语文来自生活, 是为生活服务的, 应该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1. 通过语文学习认识生活

《文心》中指出:“你们尚是孩子, 今后所读的文字却都是现成的东西, 不是现代的大人做的, 就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们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 他们自己的内外经验, 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 就懂多少, 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 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做大人了, 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 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第9页)

学生是在学习语言作品、学习文化的过程中, 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在本轮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 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是这样一个课程——发展语言, 发展思维, 传承文化, 培养人格, 促进人的社会化,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 并且让学生终身受用。

2. 通过语文学习更好地生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而学习本身也是生活。所以, 生活才是学习的起点和终点。

在《文心》第十三章中, 乐华根据父亲的教导开始留心生活, 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把衣服穿在身上, 最污浊的是领和袖。因为污浊的缘故, 洗濯时特别吃亏, 每件衣服先破损的大概是领袖部分。领袖是容易染污浊的, 容易遭破损的。衣服的领袖如此, 社会上的领袖何尝不是如此……”“鸡是光明的报道者, 它第一次喔喔开声却在半夜, 正是时间最黑暗的时候。我听了这夜半的鸡声, 不禁想到革命者的呼号。” (103页) 生活的现象是再普通不过了, 而他联想到的事理却极其深刻, 实在是难能可贵。

所以, 达到理解还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 从而用语文装扮自己的生活, 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的一切来自生活, 语文学习的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 语文的学习形式也应该是生活化的。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 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他在论语文教学时说:“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儿童所需要的”就是指语文教学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从教育方法上, 他说:“担任国文教授的教师呀, 你们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固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 即为国文教授的奏功着想, 也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这里的“相当的境遇”, 其实说的是教师应在学校里创设一种与学生实际近似的情境。要知道, 传统的语文教学,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一些他们不知所云的古书, 如四书五经之类的。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语文教学教授的内容虽然已是文言加白话了, 办学形式也由私塾转而为现代教育, 但语文教育的目标骨子里并无两样。叶圣陶先生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曾说:“从前颇有人做得很好的文章, 可是不能写一封抒情寄意的书信;这因为他们早已把写作与生活分隔开来, 而写抒情寄意的书信却是生活上的事情, 所以没法应付了。可见有一些父兄的告诫与教师的教导正是学生的灾难, 他们希望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际却在阻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他看来, 写作不应当与生活分隔开来。反观如今的语文教学, 这一问题有没有很好地解决呢?其实还没有。因为我们教学生写作, 还不是完全地为他们的生活着想, 而是为他们的升学 (小升初、中考、高考) 着想, 于是着力点就发生了偏颇。我们这些“好心的父兄”、“好心的教师”的教导, 不也成为了学生的灾难吗?他们的作文有“学生腔”, 有“八股气”, 其根本是忽视了语文 (写作)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没有做到“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叶老在上世纪20年代就大声呼吁:“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以内的教科啊”, “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书本以内的教科啊”!

语文如果离开了生活, 就会失去魅力, 失去生气, 就不是真正的语文, 至少不是一种活的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当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时, 叶老的这些思想、呼吁还是令我们深思的。

二、运用触发式学习方式, 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文心》提出了“触发”式语文学习方式, 对当代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所谓触发, 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 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 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 得到一种印证, 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 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你目前所经验着的事物, 发现旁的意思, 这也是触发。” (98页) 从这一段系统的阐发当中, 不难看出“触发”的关键在于由此及彼的感悟和联系。

1. 知识深度的纵向“触发”

在《文心》第二章《方块字》中就集中讨论了文言文用字和白话文用字的区别, 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词类活用, 学生先有了词类的知识, 知道名词、动词等概念, 再学词类活用变得顺理成章。比如, 学生先知道了“烛”是名词, 那么根据生活常识再理解它在“明烛天南”中可以解释为动词“照”就容易多了, 而且学生的词类知识也更加丰富, 以至于在放学路上见到广告、标语都要去仔细研究它们的词类及活用情况了。 (13页)

2. 知识广度的横向“触发”

比如, 在《文心》第十二章《戏剧》中, 孩子们从中国古代戏剧与外国戏剧的研究中获得灵感, 学会如何编排反映抗战的戏剧。不仅如此, 在这个事例中, 孩子们大脑所储存的信息在实践中被使用被激活, 诚如《学习的革命》所指出的那样:“你应该通过弹钢琴来学习弹钢琴, 通过打字来学习打字, 通过骑自行车来学习骑自行车……”有目的地使用和运用是拓宽和加深知识的有效办法, 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3. 纵横相互渗透的“触发”

《文心》第十四章《读书》中王先生曾这样说:“……我近来留心读书, 也是一种触发的结果。我住到这寺里来, 每日清晨傍晚都听到和尚的诵经声, 那声音高低缓急很有规律, 日日听, 日日一样。我觉得我们平日读文字, 也应该有个规则方法, 于是对于读法就发生了研究的兴趣了。” (109页) 王先生由此对音律发生研究的兴趣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教给学生, 而学生又能把这样的知识广泛地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志青自从王先生注重读书的声调以后, 他不只对于读书, 就是平时谈话, 当众演说, 对于高低、强弱、缓急三方面也留心揣摩;所以他说的话很能引起人家的注意”。 (163页)

4. 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触发”

《文心》第二十章《小说与叙事文》中教英文的张先生与孩子们谈小说的本质。第二十二章《两首〈菩萨蛮〉》中教绘画的李先生讲解词的知识。第二十九章《习作创作与应用》中教国文的王先生解释李先生的画作《母亲》, 并论及“应用之作、习作、创作”的关系。第十八章《左右逢源》中乐华听从先生的建议把数学的题目要求和条件比作是作文的中心和材料, 加快了解题的速度;慧修从绘画课上学得的有关“背景”的知识可以用来帮助理解小说的背景, 由构图的远近法联系到文章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复修从英文翻译中文的练习中提高了国语的水平;等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全面与和谐是教育的原则。倘若现在的教育工作者能从普遍联系的原则出发, 以培养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的学生, 也许就不太会出现各科独立、偏科严重的现象了。

三、强调自主学习, 注重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关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质上说读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作者的意思完全吻合,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尽可能接近作者的意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解作品既有共性, 即大家都能读出来的东西, 同时理解作品又具有个性, 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是阅读最重要的因素, 这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叶圣陶先生《文心》中的许多表述已经体现了个性化解读的理念。

1. 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是文本的具体化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 作品包括具有未定性的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 二者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作品。没有读者的阅读, 没有读者将文本具体化, 文本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

从语文学科来说, 作者、作品、读者这三者的关系微妙而又复杂。作品是作者的人生体验, 读者是否能读懂这体验取决于读者知识的累积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倘若读者没有这样的或者是类似的经验理解起来必然困难。“现在中学里, 先生所教的是选文, 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 如鲁迅的《秋夜》, 或是古时的人做的, 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的, 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 经验又少, 当然看了难懂。” (5页) 这种状态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不管是以知识组元还是以主题组元, 所选教材都是“大人”或“古人”或者是“外国人”的经验。在第八章《诗》里, 乐华、大文对于新俄作家的诗《工场的歌》和《天国的工场》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能理解, 因为他们既没有到工场去过, 也没有看过类似的诗歌。而当乐华有了工场的生活体验后对这样的诗歌自然就产生了亲切感。这再次说明没有生活经验确实很难理解作品。作为教师, 应该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帮助学生走入情境, 将文本具体化。

2. 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自主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然而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 没有读者的自主, 所谓个性化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 而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 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 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 只能算是肢解课文, 是程式化的解读, 是灌输。

叶圣陶先生认为, 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 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他指出:“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 主动学习, 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 即为改进教学之一。”这就是说,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其有学习的主动权, 能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确定学习目的和学习进度。真正的自主学习必然是人自为学、自学自得的异步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他在谈到训练学生读书习惯时指出:“我们遇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都不可预言必然能了解, 总是准备着一副心力, 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 假如果真了解了, 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 印象必然较深, 自己对于它的情感, 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 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 然后受教师的指导, 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 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 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 对于以后的尝试, 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无论成功与否, 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尝试学习, 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 而且是教学次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可以概括为由教而学, 先教后学。这种教学观, 学生的学是教的附庸, 并受动于教;是教师先教, 学生后学, 教师先讲, 学生后练。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 逆转了传统的教学次序, 变“教学”为“学教”, 提倡学生自学, 教师辅导。“自学辅导”的重要特点, 就是把学生的“学”置于重要位置上, 将带有尝试性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变“教”为“导”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引导学生善于自学。叶圣陶指出:“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 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 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 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够得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还说:“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卒底于不待教师之谓也。”一句话, “导”为了使学生自得, “导”是手段, 自得才是目的。二要少教多导, 适时而导。叶圣陶先生“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的论断清楚地说明, “导”和“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导”是第一位的, 教学要以“导”为主, 在提示、启发、引导、点拨等方面多下功夫。

叶圣陶先生的《文心》教学理念, 是我国语文教育思想宝库中闪耀的明珠, 对我们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4)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 《叶圣陶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我站统计的人工流产受术者共226例。时间为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入选标准[3]:有稳定的联系方式, 无精神疾患, 具有正常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年龄18~28岁。未婚159例 (70.4%) , 已婚67例 (29.6%) 。人工流产次数2~5次, 平均2.8次。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13例。两组一般资料水平接近。

1.2 指导方法

对照组在人流术后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 发放宣传手册, 有疑问时给予解答, 平时不主动干预。观察组在了解受术者年龄、文化程度、流产次数、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等的基础上, 采取分步骤、有区别地给予持续避孕指导。

1.2.1 指导内容

(1) 让受术者明白, 人流只是避孕失败后的一个补救措施, 并不是避孕失败的解决方法, 而且次数太多对健康会有影响。即使年轻时人流的不良反应不明显, 但随着受术者年龄的增大, 会有很多生理上的影响, 而且很多影响是不可逆的[4], 所以要尽量减少人流次数, 并注意保护自己。 (2) 让受术者明白, 在性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方面, 生殖健康更为重要。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性行为可能引起很多妇科炎症, 而且现在很多避孕措施可在基本或完全不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收到避孕效果, 如避孕针剂[5]。提倡健康的性生活, 配偶尽可能佩带避孕套, 若配偶不愿意佩带, 女方要自己采取避孕措施。对于未婚女性, 我们建议服用短效避孕药;对于已婚女性, 长期没有生育计划的, 我们建议放置宫内节育器。 (3) 纠正不健康的避孕方式。许多女性认识到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不良反应大, 常采用安全期避孕和性生活后冲洗阴道避孕。要让受术者明白, 安全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实际生活中安全期常因为各种意外提前或推迟, 因此要长期准确地推断安全期, 并不具有太大的可行性[6]。冲洗阴道基本没有科学道理, 事实上进入卵子的精子只有一枚, 而且已经在早期进入, 房事后冲洗阴道并不能避免怀孕。 (4) 提高自我监测能力。若性生活时未采取避孕措施, 应在此后24小时内口服避孕药, 并且越早越好。若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怀孕, 可以观察是否有妊娠反应, 采用孕试纸进行自我检测, 尽量在早期发现妊娠, 从而及早处理, 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1.2.2 指导方式

宣传图册和口头解释相结合, 当面指导和电话辅导相结合。宣传图册力求简明、生动、通俗, 让受术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人流术过多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避孕常识。受术者带回去自行阅读, 有疑问者电话联系护士, 给予个别解答, 此过程和对照组基本一样, 但在术前进行。此外, 我们采取持续跟踪模式, 对每位受术者的身心状况、避孕习惯等进行分析, 帮助制定确实可行、相对容易接受的方式。定期给受术者群发邮件或短信, 让其能在缺少督导的情况下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受术者有个别问题, 如选择何种避孕方式、购买何种避孕药、放置什么类型的节育器, 以及性生活后不能确定是否受孕等, 给予个别指导, 并采用真诚的态度尽量督导其落实。问题比较多或比较复杂者, 若电话联系不清, 可以和受术者预约面谈时间, 来门诊进行相关的咨询, 并注意保护其隐私。

1.3 数据处理

统计避孕指导1年后两组患者的正确避孕率和再次人流率。SPSS 1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年后对照组正确避孕82例 (72.6%) , 再次人流38例 (33.6%) ;观察组正确避孕101例 (89.4%) , 再次人流17例 (15.0%) 。观察组正确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0.37, P<0.01) , 再次人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10.60, P<0.01) 。对照组有7例, 观察组有5例, 开始为正确避孕, 计划怀孕后因身体原因而行人流术。

3 讨论

从我们的临床观察来看, 受术者在手术结束后非常疲惫, 心情也普遍较差, 很难安静地接受避孕指导, 对于相关的宣传图册, 很多受术者懒得看, 甚至直接丢入垃圾箱, 所以术后开展避孕指导的可行性较差。鉴于此, 我们在术前进行避孕指导, 此时受术者情绪普遍比较紧张, 迫切需要护理人员的安慰, 与其沟通接受程度较高。考虑到双方的时间均比较紧张, 因此我们沟通的初步目的只是让受术者明白避孕指导很有帮助, 进一步的个性化诉求可以放在受术者手术恢复后, 电话或当面再给予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指导。

在避孕指导中, 重要的问题是一定不要让受术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避孕指导的目的是让受术者建立女性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正确的避孕措施。因此不要直接对其性生活方式作出评价, 以免引起反感, 应该将重点放在多次流产对身体的危害方面, 让受术者自己去判断、权衡, 认识到女性生殖健康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为掌握正确的避孕措施奠定良好基础。在后期指导中, 一定要注意语气温和, 态度真诚, 让受术者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从而在需要避孕指导时能及时、主动地联系护士。

本研究结果表明, 避孕指导服务1年后观察组正确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再次人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持续避孕指导服务能提高受术者自我保护意识和避孕能力。现代通讯工具也为持续避孕指导提供了远程服务的条件, 值得计划生育指导站考虑。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 (简称人流) 术后给予持续避孕指导的积极意义。方法 226例人流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在人流术后给予常规的避孕指导。观察组在术前进行初步指导, 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分步骤、有区别地持续避孕指导, 并注意宣传图册和口头解释相结合, 当面指导和电话辅导相结合。结果 1年后观察组正确避孕率高于对照组, 再次人流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避孕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避孕能力。

关键词:人工流产,持续避孕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美珍.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指导服务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11) :165.

[2]亢红岩, 张洲炎.对金昌市永昌县育龄妇女重复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现状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4) :304.

[3]常明秀, 张晓静, 徐晓, 等.郑州市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现状的定性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 16 (3) :164.

[4]韩字研, 马黔红.人工流产术后服务[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10) :748-749.

[5]赵娟, 卢头锋.人工流产现状的分析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3) :131-13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或者说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对此,党的十七大第一次作了集中的表述和高度概括。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最主要的理论框架。但是,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对这一理论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内容的科学表述和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理论体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而深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统筹兼顾)、发展的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多方面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具体包括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涉及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际,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成为一个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统领作用的科学理论。

上述可见,科学发展观决不仅仅是几个观点或简短四句话表述,它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成熟,逻辑严密,完善系统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一切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大,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功绩,那就是把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我们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和最新成果,第一次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如此,还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共同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样,科学发展观就成为我们党的一面旗帜,以此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最主要的是要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了发展的时代意义,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必将大力推动党员干部的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二,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地位,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放在突出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激发和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创新放在首位,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项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的根本途径,必将极大地挖掘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心理指导的意义 篇12

一、“骨法用笔”是对书法技巧实践与如何学习书法的突出强调,它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要有力

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在沉着中酣畅,劲健雄浑,则画可不流于柔弱轻薄。

书法是“线”的艺术,它最讲究笔力,“线,是有骨力的东西,它从自然中来,又应高于自然,比自然更有精神,更有力量和气势”。这里强调的就是笔力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有“骨力”呢?即如何用笔才能表现笔力呢?

首先,要圆笔中锋,不可信笔。潘天寿说:“笔端如金刚杆,用笔缺少训练,只能浮于表面,力量全靠功夫,只有直笔中锋,才能产生笔力。卧笔则薄,扁笔也单薄,要笔笔如屋漏痕、折钗股,用笔苍老。”他告诉我们:“执笔笔杆要垂直,笔尖要圆,以圆尖抵纸面上,即是中锋用笔。”潘天寿在这里为我们很好地解答了圆笔中锋与笔力的关系,极精要恰当地揭示了笔法、笔力的内涵,并明确提出学习的方法是做到执笔平直,藏头护尾,只有这样,才能圆笔中锋,才能有力。“要有力”是学好书法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骨法用笔”首先从技术手段的一个方面给我们以指导。

其次,要逆势涩行。因为只有逆笔才能产生力度感,使线条沉着苍老,如“万岁枯藤”;拖笔斜拖,线条容易出现枯率浮滑。逆势涩行写的线条可发现无数轻微的起伏,就是笔锋不断遇阻而又破阻的痕迹,这就是“屋漏痕”。潘天寿教导我们落笔辄思,“屋漏痕”“折钗股”“石积太古雪”“树飞铁树青”,是有其美学道理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从技术手段的角度给我们指点了迷津,从而懂得如何用笔。

(二)着墨大处

狠抓力点用线,即抓住骨架,骨骼用线。大至整幅作品,小至一个字,都得如此。着墨大处,把握整体,要体现出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内涵。

“要意在笔先,意随笔传,而笔则是写字的骨干。潘天寿常说,在纸上,要以最少的笔墨将画分成最多的空白,除笔墨的高度内涵外,而这些空白形状多不等,就看是否把握空间,营造气势,注入内涵了。“骨法用笔”还启示产生一种新的书法创作模式——理性地处理安排作品,这个意义可以说是很大的。同时,着墨大处的“骨法用笔”本身就是对那些聚墨成形、任笔为体或拘泥细小、局促散漫、小气薄力的学书者的最有力棒喝。

(三)学骨气

“骨要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故张爱宾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法则’,而归于用笔。’”“法,也可理解为‘法则’‘法规’,如果把‘法’改为‘气’,则是从气势、气韵上说的。只有通过‘法’,才能表现多种‘骨’的效果。对象不同,环境各异,方法也随之不同。”“学汉隶魏碑,要取精神,而不追求于形似。要吸收其高华苍古的神气。”

潘天寿指出,学习书法要学对象(范本)的“骨气”“神气”,这是他从艺术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理论。我们赞叹潘天寿的书法用笔果断而精的特点,有极深的书法功力与修养。究其原因,乃在他拓基宏阔,着意于三代,尤得力于汉碑。沙孟海先生曾说:“其隶书,源于《秦诏版》《褒斜道》《杨孟文》诸刻,融会创新。”更重要的是,他真正选择隶书作根基,将汉碑的沉雄、博大、深厚、高古、苍茫、劲健、稚拙、新奇等吸收融化在他的行草书、楷书以及篆书中,沉着奇崛,独步一时。要学其骨气精神,方能参得正果。

二、“骨法用笔”强调笔墨最终要落在“人”与“文”上,要表达一种精神气象的美。“骨法用笔”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人格体现

“落笔要有刚正之骨,辅以广博的学养,方可入上乘禅。”王冬龄说:“他(潘天寿)的重视,更将骨力气韵的追求上升到一种非技巧式的表现,而是达到一种精神境界的高度”。这里所说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对学书者来说,人文精神的建立才是第一位的。潘天寿论书画特重人品。据周昌谷回忆:“在潘天寿心目中人品是极重要的,在晚明书法家中,潘老还常提到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等人品让人称道书家。”正如罗丹所说:“做一个艺术家,须先做一堂堂正正之人。”或如柳诚悬所说:“心正则笔正!”品格也好,心正也好,堂堂正正,皆是“骨法”。

人文精神中的这个“骨法”,包括人的修养、文章、道德,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殉道的精神。总之,在当今书法发展形势大好的时候,重温《潘天寿谈艺录》,正确剖析领会“骨法用笔”,对指导我们正确领会书法学习的本质,净化人们心灵,注重人格,提高学养,积累技巧功力并奔向成功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人文精神中的这个“骨法”包括人的修养、文章、道德,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殉道的精神。潘天寿言:“品格不高,落墨无法。”真正的艺术是内在精神的光辉,是几千年文明陶冶之下的高尚人格的表现。

上一篇:高校计算机的变迁下一篇:化工企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