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2024-07-30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精选7篇)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1

考研心理学专业复习规划(基础部分)

随着考研的大幕落下,20的考研战役已经打响了。文都考研高端辅导中心的老师希望同学们早做准备,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一步。文都考研高端辅导中心除了彩虹卡的高端辅导之外,还有各种统考及非统考的专业课辅导,今天,文都高端的老师就为同学们规划一下心理学专业的复习计划。

一、使用教材:

科目方向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等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习内容

依据考试大纲讲解考研心理学的“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内容贴近教材,难度略高于教材,略低于真题。

三、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学考研的.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2、了解各部分内容的难度和重要程度,以便在下阶段学习中有针对性复习;

3、能够看出课后习题的所考查的知识点。

四、学习方法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五、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207月之前)

本阶段主要用于考生学习基础参考书,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心理学本科水平。

2、强化复习阶段(年7月-2013年9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考生学习在指定参考书之外可以涉猎一下推荐参考书目,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3、冲刺提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4、模考点睛阶段(2013年12月-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查漏补缺,回归教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2

关键词:优势教育,积极理念,父母专业化

一、家庭教育现状及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提起教育改革, 人们往往谈到现行教育体制或高考制度, 而教育的首要责任者也被指为学校、教师,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对他们的教育都涉及行为习惯、情商、性格培养、品德、健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我国国情是学校教育采用同样的教材, 坐在同样的课堂, 用同样的试题, 老师和学校都知道学生兴趣、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培养很重要, 但这种一个老师面对百余甚至更多名学生的教育资源下, 这些目标很难实现, 这种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就决定了孩子更多方面的个体能力和素质必须依靠家庭教育来培养。

家长往往以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 家长只是配合者。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 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应该从身边做起, 给孩子办个好学校。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 他们要经历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关键期, 不仅是第一任老师, 实际上也是孩子终身最长久的老师, 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是“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思想道德、学习成绩、能力培养的分水岭”;是“一道坎儿”。一部分适应环境脱颖而出, 一部分不适应, 处于有诸多麻烦的状态。这时需要家长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完美, 坚持着把理解沟通、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最重要的家庭文化, 让自己的孩子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 更坚强、更自信, 有更美好的人生。

90后、00后孩子内心的逻辑, 和家长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 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 需要我们去面对、开发、指导。教育无小事。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家长应该充分权衡利弊, 以利于孩子和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导和传递。

因此,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指导, 使爸爸妈妈努力在学校以外做孩子最好最及时的心理医生, 父母在积极不断地学习以及改变中实现父母专业化, 实现家庭教育系统化非常必要。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由马丁·塞利格曼正式提出来的。主要研究三个方向: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 如满足感、乐观主义、快乐等;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 创造积极的心理状态, 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的技巧、宽容等;将个人体验、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包括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集体等。

积极心理学使得心理学的研究由“只关注补救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到同时建立积极美好的事”。心理学家们发现即使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 有些孩子还是取得了成功, “是什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积极心理学将目光转移到这些积极的问题上。

结果发现, 这些成功的孩子具有以下特质:

1.他们是乐观主义者, 能看到困难挫折背后积极的一面。2.他们具有意义感, 对生活有信心, 能够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为之努力。3.有明显的利社会行为, 乐于助人。4.他们能主动为自己设立目标, 关注自己的未来。5.他们有自己心中的榜样, 榜样给了他们力量和方向感。6.他们会适时寻找有效的社会支持。7.他们的眼光更多集中在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缺点上, 但又不忽视自己的缺点, 懂得扬长避短。

总结起来就是这些孩子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积极心理学教人们从正面提出问题, 培养人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 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身心模式, 它认为, 即使我们剔除了不好的成分, 成功也不会自动出现。它处于正面和负面之间, 教人们如何正确地面对, 既关注缺点更关注优点, 倡导人们培养能力, 增强自身长处, 帮助人们找到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激发热情和方向感……而且在这样做的同时自然而然愉快地克服掉消极因素。

三、研究所得

(一) 首先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四省市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显示, 很多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学习成绩等现实性因素, 对兴趣爱好、性格养成等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作业写完了吗”“考了第几名啊”这些话折射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目标的跑偏, 其实对父母来说,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家庭对孩子的隐性学业支持因素更值得关注。

教育不是为了每个孩子都考名牌大学, 也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完美无瑕, 教育也容不得面子工程、攀比风, 更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孩子不成熟的做法, 一时要走弯路或者犯下了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 教育者真正的定位应该是孩子优势的发现者, 困难挫折面前的陪伴者, 健康心灵的滋养者。教育者应该引导帮助而不是给孩子灌输, 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辨能力, 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有积极的行为改进。而家长在施予关爱的同时, 运用耐心和智慧读懂他们世界的故事,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各种可能性, 在此过程中, 甚至可以坦言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无知向孩子学习, 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并表示歉意, 以有感情有态度有立场但并不一定完美的形象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往, 把孩子代入没有压力的和家长共同学习, 共同成长的状态, 给孩子适合的教育, 而不是以社会主流所谓的价值标准、成功标准, 用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权威者的姿态处处要求孩子。

家长要探讨的也不应仅仅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 而是助孩子无论任何事情、任何情况下都乐观面对,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充分利用各种支持资源, 有目标有方向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美德,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二) 家长专业化, 家庭教育系统化, 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今家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核心在于, 不论是年老的祖父母还是许多年轻父母, 其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或是凭经验、赶时髦的摇摆状态, 大多数人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父母们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支撑孩子一生的积极理念, 基本上都是在眼前事的方法技巧和亡羊补牢上作文章, 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迫在眉睫。家庭教育要有系统思维, 家长要有意识地做“学习型家长”, 要全方位把握教育之“道”, 而不单纯是“术”。

通过近一年半对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的探索和实践, 初步总结了成功案例的以下几个共性的模块:

1.家庭氛围和关系是良好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

只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创造出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才能和孩子之间架设一条平等、舒适的沟通桥梁, 从而及时收到来自孩子内心的声音, 才能让孩子主动自愿地接收家长传递的信息, 而所有的教育都是基于这种关系顺利进行的, 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对孩子一生习惯的形成、人格发展的影响都很重要, 让整个家处在学习、民主、温暖、宽容、快乐的氛围中, 家长在这里首先要以身作则, 欲教子则先正己身, 征询孩子的意见, 定期反思改掉陋习, 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标准, 时刻不忘在自己身边有一个以己为榜样的孩子。夫妻关系融洽坦诚沟通, 彼此关爱彼此赞美, 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的立场和意见要有商有量保持一致;家长正直善良, 有责任心, 尊重孩子的感受, 不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人际交往, 家里的事情必要的会和孩子商量, 自己有缺点也勇于向孩子承认并坚决改正, 同时有诺必兑, 耐心倾听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 保持轻松幽默的沟通方式;爸爸有事业心也愿意空出时间与一家三口快乐相处, 妈妈体贴温柔, 孩子觉得父母和家是自己的港湾, 有心事首先想到与爸爸妈妈倾诉, 更主要的是爸爸妈妈都善于站在积极的发展的角度, 结合孩子青春期的身心特点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以赏识为主, 批评为辅, 赏识赞美发自内心、及时、具体、有原则, 即使孩子偶尔犯下错误也会采取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给孩子自己反省并解决问题的空间, 信任孩子可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并由此得到成长, 而不会过度反应, 训斥打压强制, 相信宽容理解更有利于事情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清楚孩子不是生活在家庭这个无菌的真空里, 孩子与老师, 同伴关系的处理也不能忽视, 要求得家庭和学校及时有效地配合。

2.从微小改变开始科学的塑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成功的开始。通过对家长和孩子谈话的汇总发现, 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不懂及时问老师、是否不玩游戏等与学习成绩有关的习惯问题较多被家长提及。而大部分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问题上采用的是强迫或命令 (常用必须这个词) 、讨好或妥协 (允许过一会儿, 过几天、以后再怎么样或者给什么好处) 、欺骗吓唬 (扬言暴力或者使用过分的做法) 、最多的则是日复一日的唠叨等方法, 事实证明这些做法不仅无效甚或起到了反作用。

事实上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很多不好的习惯都已经在学前期或小学形成了, 要改掉这些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要难得多, 拖得越久, 负面影响越大, 也更难改变。研究发现在消退过程中无意间强化一次或者家长态度的不一致、不坚决都会强化行为的发生, 而操之过急则会导致前功尽弃或者叛逆。还有研究发现靠意志力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效果不佳, 自我控制行为会耗费孩子大量的心理资源, 不仅效率变得越来越低, 做事的目的也变得不纯粹, 孩子不再因为责任和兴趣学习, 逐渐失去耐心, 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好习惯养成的最佳途径是形成孩子自身的需求, 让孩子觉得这对他的帮助会很大, 改变一个坏习惯要从孩子对好习惯的良好认知开始, 自觉自动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常常低估微小变化的影响力, 心理学上的蝴蝶效应告诉我们, 改变就是要从立即开始小的行动开始, 比如调整适应新的作息时间表, 家长首先给孩子讲清周密的时间管理不仅会使学习效率提高, 还会给他带来更多娱乐休闲和发展兴趣的时间, 同时鼓励孩子要从现在开始而不是明天或更远, 并且为了坚定他的信念, 积极取得孩子学校老师和同伴的配合, 家长则从自我做起第一天就开始每天记录改变给他的学习或生活带来的好处加以强化, 时常预见积极的效果增加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耐心陪伴孩子经过20-60天的时间, 并且容许这一过程中的反复, 让孩子在宽松支持的环境里使这一作息时间从被动到主动到自动形成习惯为止。

3.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助孩子获得奋斗的动力和自制力

很多家长的焦虑显示孩子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生活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 导致缺乏行动的方向感和奋斗的动力, 这时家长需要及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 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明确孩子想要的具体的目标, 既定的合理的目标可以使孩子的活动更专注, 他会充分调动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提高效率, 不再焦虑或无所适从, 不再拖延, 而是去关注真正要完成的事, 并且克制欲望和诱惑。

当孩子选择好目标后, 鼓励孩子写下目标放在每天随时能看到的地方, 同孩子一起制定实现目标的预期时间或日程表, 约定对目标的进程进行监督和督促。还需要和孩子讨论为实现目标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或者努力, 需要争取哪些支持性资源等等。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不留退路, 立下“军令状”, 还可以向周围的人宣布求得监督。在这里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 是否达成目标却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看达成目标的过程孩子获得的多方面的成长, 这才是目标的意义所在。

4.引领孩子乐观面对挫折和困难, 逆流而上收获自信

现在家庭的孩子, 家长庇护有余而经历风浪不足, 很多孩子输不起, 一旦经历大的诸如考试失败、失恋、家庭变故等挫折或困难时, 心里反弹能力很弱,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挫折是人生的常态, 要有意识地创造或利用机会引导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和一时的失败, 看到过程积极乐观的一面, 并引领孩子在挫折中看到希望, 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悲观失望和怨天尤人上, 而是调动各种资源善于转败为胜, 或者及时灵活地调整目标, 使孩子通过迂回前行的过程, 体验经过艰难险阻最终达成目标的喜悦, 成为乐观坚强的人。班杜拉说过: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空谈, 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我们要想变得更自信, 就需要去应对, 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上, 因为努力和面对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 有助于增加我们的信念和自信, 而这些反过来会激励我们更努力。

因此, 家长不要害怕孩子经受挫折和失败, 反而要鼓励孩子在目标的召唤下不断地行动, 不怕失败不怕走弯路, 用身边的故事告诉孩子只有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历, 才能认识到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 反而能在奋斗过程中积累经验, 为以后的行动增加自信。

上面几个大的方面具体都可以展开进行细致的研究和阐述, 留待后续跟进。总体来说为人父母不要期待孩子的教育能够一劳永逸, 社会的飞速进步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 家长要以身作则, 以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为前提, 以真诚的爱做辅料, 不断学习, 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以孩子乐观积极生活、幸福快乐地成长为目标, 把教育孩子当做终生必修的专业, 与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3

如今,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促使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考研,物理学作为传统专业,毕业生考研的愿望更为强烈。通过调查走访得知,学生考研对物理学专业教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以安顺学院为例,针对学生考研对物理学专业教学的影响,做一些讨论分析。

一 正面影响

1 学生考研可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1]。之前,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存在随意性,致使部分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一些不良的教风,不仅制约和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在较大程度上纵容了不良学风的滋长漫延,致使学校教育教学受到影响。而考研学生对考研课程(比如力学、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等课程)的学习需求,可促进教师课程授课水准的提高,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在对学生考研所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更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使得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投入,不敢懈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敬业精神、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2]。因此,学生考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2 学生考研可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

针对学校存在的一些不良学风,可在新生入校时,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个人成才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持续开展考研动员及经验交流,鼓励学生考研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是其提升个人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虽然这些是针对考研学生所做的工作,但是对非考研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起着潜移转默化的作用,部分学生考研,可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整个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特别是针对个别因违纪行为而不能拿到学位证的学生,可告知他们,考研是其取得学位证最好的途径之一。考研学生的榜样性作用可以给低年级学生很好的示范,可成为低年级学生的一个目标,对不愿意考研又或者痴于网络、醉于恋爱的同学也是一种压力,为了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和前途着想,就会跟着投入到学习的大军之中。考研学生的学习可促进非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好转,可以减少逃课、玩游戏、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出现,有助于促进学风的好转。

学生选择考研,是一种追求上进的表现,同时必然会提高他们学习考研所需相关专业课程的认真程度。教师们敬业的教学行为,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研学生的勤奋努力,在带动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以教风带动学风,以学风促进教风,二者可相互促进。

二 负面影响

考研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考研与日常教学间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们不可忽视研究生招生及考研本身的积极意义,但也应该看到考研对高校本科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1 对本科教学体系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一些学生将考研作为自己的目标,会从大二或大三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甚至将整个大学阶段用于考研的复习备考,这样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必然暴露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等缺点[3]。本科阶段的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最重要阶段,部分大学生为了考研而淡化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勉强应付。

由于片面地进行复习考研课程,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安顺学院物理学专业是师范性质的专业,因此教学计划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特别是教育实习环节更是师范专业必不可少的。由于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这也正是学生考研的关键时期,因此,部分考研学生就放弃了由学校组织的正规的集中实习,选择了分散实习,在分散实习过程中则易流于形式,得不到教育实习的锻炼。这对学生自身来讲是一个缺憾,对学校教学来讲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对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对于考研的学生根本不可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非考研的课程上,在这样的氛围下,对部分承担非考研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了挫伤。在非考研课程(比如电工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等课程)的课堂上,考研学生在做自己的事,几乎不听课,勉强应付,这样会带动部分不考研的同学也不听课或者是干其他的事,即所谓的上课不专心,身在曹营心在汉。且不说教师们会对教学失去耐心,但绝对会对教师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4]。这势必影响本科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对策及思考

在高校中,尤其是在新建的本科院校(如安顺学院)中形成了一股考研热潮,这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积极做好考研工作,克服考研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有力地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5]。针对考研的继续升温,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思考,面对它的一些积极的正面的东西,要客观地保留并加以改进,对那些负面的影响,需积极地去寻求相应的对策。

1 积极提升学生考研带来的正面影响

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我们必须在物理学专业推崇教师的教学责任感,鼓励和奖赏有责任感的教师。充分发挥物理学专业教学的各方面教学软件的优势,设法保持并提升良好的学风建设。面对物理本科教学考研影响的一些积极的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我们要客观地保留和加以改进。要在整个物理学专业做好宣传,鼓励学生考研,提升整体学习风气,推行有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考研机制,以促进物理学专业教学的进一步规范。

2 做好学生考研的引导

要有终身教育的思想。物理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应从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着力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不要把教学与学生考研这两件事作为对立关系看待,物理本科教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本科教学更是关系到能否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关键,毕竟本科生是学习知识文化的主力军,而考研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更高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二者不是对立的而应有机结合的[6]。目前,许多单位招收毕业生,都要经过理论考试和面试两道门槛。因此,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要过这两关是不现实的[7]。

3 规范考研学生的学习行为

要严格要求,特别是管理一定要到位,如在管理措施中增加一些考研生管理的附加条例,同时也可开展考研学生专题教育,在考研生的内心深处打下学习行为准则的烙印。要切实解决考研学生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改善一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避免考研学生的考研复习过程与正常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发生冲突,如晚自习的延时安排、考研生与非考研生宿舍的调整、图书馆资源的增加等。要为学生考研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学校和系部应该做出明确规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减少考研学生对物理学专业教学的影响。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学生考研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向。本文结合安顺学院学生考研的实际情况, 探讨了学生考研对物理学专业教学的影响。学生考研使学校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部分教师的责任感也有所提升。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考研学生对非考研课程不重视,部分教师对非考研课程的教学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吸取学生考研对我们有利的因素,而对教学不利的影响应当改进,特别是对物理学专业教育实习的不利影响,更应该去尽力消除。

参考文献

[1]邓建生.关于考研热的冷思考[J].青年研究,2001(7).

[2]肖传强.我院学生“考研热” 现象浅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3]徐金荣、黄红娟.探讨考研热对本科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对应用物理专业考研现状的调查[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2).

[4]陈辉,黄宇.关于考研利弊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0(12).

[5]朱石生.大学生考研热透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版),2004(4).

[6]曹承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1996(2).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4

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首先应当确定考研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以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在确定考研方向后,考研复习就正式进入全心备考状态。专业课一直是考研程中容易让考生眼高手低的部分,大家往往认为大学四年掌握最牢固的就是专业课,但其实考研复试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知识与大学中学习的专业课知识却相差甚远。那2014考研专业课到底应该怎么复习呢?

说起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很多同学都主张先复习公共课,最后在复习专业课的知识。我们专业课教研室张老师认为关于专业课何时复习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和报考院校专业课的难度。如果你报考本校的本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专业课当然可以晚一点复习;如果你报考985,211学校的专业或者是跨专业考研,那么你的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早一点进行,否则,就算你的公共课复习的再好,专业课不过关,也不会有学校要你的。如此一来,专业课复习自然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建议考生可以采用了“三遍式”的复习模式:第一遍看课本,重在理解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第二遍整理课本,找出所有知识点,并动手整理在本子上;第三遍认真分大类 归纳整理各大部分重点内容。

首先要准备好报考学校的考试用书,最好找到考试科目的笔记和真题,对他们本校老师出的教材,一定要多加注意。基础阶段复习时间大致为开始复习到7月份,本阶段主要用于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专业课考研辅导老师们建议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 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合上书列出一个提纲,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或许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这里提醒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

由于考研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繁多,而且许多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张老师建议2014考生尽量采用理解记忆法,而不是像记政治那样死记硬背。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 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的很全面。

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另外,由于专业课的考试内容,热点众多,信息量大,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章,可以把握住当前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焦点,而专业课的考核内容往往藏匿于此。文科性考试的同学可以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理工科学生要重视实战性训练,加强考前强化 练习。现阶段还处在考研复习的基础期,虽然对于专业课的复习还言之尚早,但是大家一定要在复习之初就对专业课有个整体上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 复习过程中,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颇。所以,大家在准备专业课的复习时,一定要有方向性和针对性,而且对于复习时间一定要反复斟酌。专业课不一定非要在中后 期才开始准备,利用前期的空余时间先为自己打个基础,也无可厚非。

同时提醒考生要学会利用往年真题,反复研究真题,尽可能抓住真题出题范围及重点内容。对于真题第一遍真题按考试要求认真做,分析出错的原因,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知识还不足;第二遍熟练掌握往年真题,做到每题必会。第三遍找出各部分内容得重点,及整个试卷的重点出题范围,要对每一章节分值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有侧重点地复习各章节。掌握近几年的出题重点后,学会通过换位思考,以一个出题者的角度分析哪个部分可能又出一道大题的规模和机会。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5

2011年06月21日 13:38来源:万学海文

对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广大考生而言,除了政治、英语、数学三门公共课之外,对最终成绩举足轻重的专业课的复习同样是“先下手为强”。基础阶段复习,顾名思义,以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为重。这一阶段的复习,专业课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们需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阶段复习目标

基础阶段复习一般情况下时间安排在从开始复习到暑假7月份左右,此阶段的主要复习目标可以概括为:了解目标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信息,专业课的指定参考书目以及考查范围及要求,对考试情况有初步认识;系统梳理教材当中的考查知识点,对专业课进行深入理解,对各章节的知识体系产生较为清晰、条理分明的认知。

二、复习教材

1.院校指定参考书目:在院校专业课考试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基础阶段的学习完全针对参考书目进行。专业课考查一本参考书目的,按照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即可;专业课考查两本以及两本以上参考书目的,时间分配是关键,建议2012年的考研(微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务必在基础阶段完成指定参考书目的学习。

2.院校未指定参考书目:在院校未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学生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去进行参考书目的选择及学习。第一种途径:学生可以和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师兄师姐联系,咨询相关专业课参考书目的问题,在前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第二种途径: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课的指定参考书目以及不同方向的经典参考书目分析,确定学习用书,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三、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四、基础复习注意要点

1.时间的安排

学生在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中首先面临的就是时间分配问题,专业课几本参考书目之间的时间分配、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时间分配。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可能在复习过程中没有经验,按照自己的喜好及想法进行学习,到7月份才发现自己的复习目标没有实现,心里会产生焦急的心理,从而影响后面的复习,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分配时间呢?其实对于时间的分配在网上有众多考研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建议2012年的考生要在借鉴前辈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复习。并且要时时检验自己的计划,以便随时调整。

2.知识的学习

从知识掌握的微观角度而言,基础阶段复习当全面、细致,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复习时可结合自身学习掌握的情况,对书中做重点要求以及自己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内容上多下工夫,以求将重点、难点一网打尽。要注意在基础阶段力求将参考书目复习一遍,无论重点非重点,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6

4.新祥旭贸大德语考研应试宝典(重点)5.自己在网上搜集和总结的翻译 6.时事德语通

7.语法书《德语语法讲座与测试》以及《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周抗美 王兆渠

8.德福考前写作必备

9.全国名校二外英语考研真题

10.全国英语专四2001-2017年真题及其它专四资料

二外英语+基德+专德考研复习规划:

1、练习翻译。结合有价值的翻译材料开始练习,同时研究贸大真题翻译中的特点,发现有些真题来自一些网站,觉得翻译时效性很强,所以要跟紧时事,每天浏览下网站进行必要的积累,同时搭配时事德语通练习。

2、第二轮复习。《研究》这本书开始看中文,一句一句翻译成德语,不会的继续做笔记。《经济德语基础教程》看笔记,重做翻译。《语言学》看笔记,把书中每单元后面的一些文段进行德汉互译。

新祥旭考研http://www.xxxedu.net/

3、做真题,练作文。真题一周一套,掐好时间,做完仔细总结。作文按照德福作文来练,看德福考前必备写作。贸大以往的作文和德福作文很相似,而且紧贴时事。同时定期浏览网站,关注发生的大事件和热点话题并积累。

4、二外英语主要是以做题为主,一般两天一套名校真题,和一些专四总结练习就差不多了。贸大的英语题比较简单,题型很常规,大家一定要练好作文。

5、名校二外英语已经做完,其他专四真题也差不多,主要是开始记笔记,定时训练并且着重练习作文,大概一周一篇。

6、专业课每天还是占据绝大部分时间。在第二轮复习快收尾的时候,我每天学习是按照考试内容来安排的,上午考基础德语,就练习基础德语考的内容,比如介词动词作文;下午考专业德语,就练翻译和看语言学。晚上看新闻,做积累。

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指导 心理学 篇7

1 资料

近几年, 有3个版本的护理学基础教材面向普通中专护理及助产专业 (见表1) 。

2 对比分析

2.1 章节分布与授课学时数对比 (见表2)

由表2可知, 2002年版教材共23章, 其中概论部分8章, 技能部分15章;2005年版教材共27章, 其中概论部分11章、技能部分16章;2008年版教材共21章, 其中概论部分6章、技能部分15章。在授课学时数中, 概论部分:学时数与章节数成正比, 3个版本基本一致;技能部分:2008年版教材达到了实践课与理论课学时数比为1∶1的程度。

2.2 内容增减对比

2.2.1 概论部分由表2可知, 3版教材中内容一致的章节是: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 甚至2002年和2008年2版教材在排序上也是一样的。这体现了各版教材概论部分的理论基调在大的方向上一致, 基础章节和重点章节基本相同。2005年版教材章节数最多, 内容涵盖面最广, 其中“第六章:护患关系与沟通”“第九章:健康与疾病”“第十章:卫生服务体系”都是其他2版教材中没有的, 并且“第一章第三节:护理工作的展望”“第七章第四节: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是新增内容。其中“第六章:护患关系与沟通”“第七章:护理与法”“第九章:健康与疾病”属于知识拓展内容。2008年版教材缩减了很多内容, 仅6章内容且变动较大, 与2002年版相比, 删减内容有:“第二章第三节:护士行为规范”“第三章第三节:整体护理”“第四章:自理模式和适应模式”“第七章:护理与法”“第八章:护理伦理”“第十一章:病区护理管理”;更改内容为:“护理学的性质、范畴”由第三章提到第一章第二节, “护理病案”由概论部分第五章放到技能部分最后一章 (第二十一章) ;增加内容为:“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2.2.2 技能部分由表2可知:

(1) 在章节总数上, 3版教材技能部分大致相同, 2005年版教材比2008年版多的一章内容为“第十一章:过敏实验技术”, 实际上是“第十五章:药物疗法”内容之一。 (2) 在章节排序上, 2002年版教材与2005年版教材保持一致, 而2008年版教材有了一定变动, 如“冷热疗技术”由“饮食护理技术”之后放到了“静脉输液与输血法”之后。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这一位置的变更使整个教学更为连贯、流畅。况且“饮食护理”与“排泄护理”这2章内容都是消化系统护理及操作知识, 2章位置安排符合生活常规。 (3) 在章节标题描述上, 2005年版教材与2002年版教材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把标题中的“病人”改成了“患者”, 在第四章和第六章均加入了“技术”2字。而2008年版教材把标题中的“患者”又重新换成了“病人”, 这一变化笔者认为没有太大推敲价值, 因为“患者”与“病人”只是称呼上的不同, 如果从专业角度推敲, “患者”更为恰当。但要注意的是称呼应保持一致。同样, 教材中的第二个变化体现在“技术”2字上, 编者把能删除的“技术”都删除了, 体现了编者的细致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护理”与“×××护理技术”在概念上属于包涵与被包涵关系, 并且“技术”范围较窄。鉴于此, 笔者建议把“冷热疗技术”改为“冷热疗护理”。 (4) 在目录表述上, 2008年版教材更为详细, 以三级标题展示, 便于翻阅和查找, 而其他2版教材只以二级标题呈现, 略显简单。 (5) 在知识拓展上, 2008年版教材在“第十五章:药物疗法”中新增了“第六节:局部给药法”, 这节内容说明给药途径不仅有各种注射法, 还有其他方法, 并且这些方法在临床中较常用, 尤其是在妇科和五官科。“第十九章: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中新增了心肺复苏术, 其作为一项现场急救技术正越来越普及。 (6) 在小节排序上, 2008年版教材存在不足之处, “病人清洁的护理”一章中, 把“卧有人床更换床单法”放在了“第四节:晨晚间护理”一节里, 这样的排序易让学生造成“卧有人床更换床单法”属于晨晚间护理内容的错误认识, 而实际上只要病人需要, 这个操作随时可以做。因此, 笔者认为前2版教材对这一内容的章节位置安排较合理。

2.3 各版教材特点分析

2.3.1 2002年版教材2002年版教材编写优点:

教材指导思想旨在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强化护理理论知识基础, 内容涵盖面广, 体现了护理学科多元化融合的特点, 贯彻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 不适宜护生自学或自我反馈。教材中既没有学习目标和要求, 也没有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更没有课后思考练习题或配套的复习指导。 (2) 图、表较少, 纯文字性的内容较枯燥, 不便护生识记。 (3) 重复内容较多。 (4) 缺少学时分配建议, 致使教师在制订学期授课计划时缺少参考依据。

2.3.2 2005年版教材这版教材在板书设计、章节选择和分布上与2002年版教材有很大不同。

其优点如下: (1) 涵盖面广, 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 (2) 图表量大, 全书有大量图表进行补充说明, 便于护生理解与识记; (3) 举例多, 一些章节加入了大量病例或案例并进行分析, 既丰富了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 , 又提高了该教材的临床实用性, 便于护生理解与记忆; (4) 每章节后提出了学习目的、要求及课后思考题, 便于护生自学或自我反馈; (5) 有学时分配建议, 教师制订授课计划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6) 教材“第七章:护理与法”中新加入的“医疗事故的处理”内容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体现了力求与临床“零距离”的教学宗旨。当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1) 知识涵盖面广, 导致章节过于冗长, 且忽略了与其他相关教材的衔接和互补, 出现多处重复, 如概论部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内容与该教材技能部分第一章内容有较多重复, 使教材欠缺连续性; (2) “第九章:健康与疾病”是新增章节, 其理论性过强并与“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部分内容重复, 笔者建议删除。

2002年版与2005年版这2版教材都贯彻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 但忽略了该教材与其他相关教材 (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文秘、护理伦理、社区护理、护理心理学等) 的联系, 相关教材与该教材应同步学习, 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教材部分章节重复, 如“护士素质、角色功能和行为规范”章节与《护理礼仪》教材内容重复;“护患关系与沟通”章节部分内容与教材《护理人际沟通与技巧》内容重复;“卫生服务体系”与“病区护理管理”章节内容与《护理文秘》教材内容重复。这种重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 浪费课时并导致技能部分课时紧张; (2) 重复学习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排斥感; (3) 受课时及教师教学能力局限, 导致某些内容只是“点拨”而达不到“精讲”程度; (4) 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使教师备课难度增加。

2.3.3 2008年版教材 (1) 该教材总结并继承了前2个版本教材的优点, 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了编写特点。

该教材定位于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以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教育目标, 强调“宽口径、重实用”教育思想,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原则。 (2) 该版教材将《护理概论》和《护理技术》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 整合为《护理学基础》, 更能体现出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特点, 在内容上循序渐进, 更符合中职生层面的知识需求。 (3) 教材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要求, 依据“必需、够用”原则, 力求内容精练实用、详略得当, 教学目的明确, 使护生易于学习和掌握。尤其是概论部分更具实用性, 章数的减少使理论课学时数减少, 以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重点培养护生动手能力, 要求实践课与理论课学时数之比大于或等于1∶1。 (4) 该教材重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技能部分在技术操作内容上以表格形式呈现, 将内容分层次、分步骤叙述, 有利于护生记忆和掌握。 (5) 该教材中链接了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方法, 丰富了学习内容, 拓宽了护生视野, 同时也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6) 该教材共有插图184幅、操作流程表76个、表格39个, 较前2个版本更充实。 (7) 教材后还设置了实践指导和教学大纲。 (8) 该教材采用双色套印, 将标题、学习重点和难点、重要知识点及操作程序、表格、知识拓展部分印刷成柔和而醒目的粉色, 更为人性化, 既吸引了护生注意力, 又便于护生识记和掌握,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 (9) 该教材配有电子课件及辅助教材《护理学基础学习及实习指导》, 有助于教师教学和护生学习。并且这些对应式习题顺应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要求, 以选择题为主, 题量之大、题目涵盖面之广超过了以往的配套习题册[2]。新版教材在大纲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新大纲、新要求的编写理念。在内容上也尽可能改善临床实践与教学严重脱节这一状况, 因此, 新设备、新理念、新的用物以及新操作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见表3) 。

3 总结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 每个版本的教材虽然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也都有其显著的优势。教材编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 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加适合教学实际, 满足社会需求。就目前来看, 2008年版《护理学基础》作为中等护理专业基本教材比较适合, 至于它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补充, 也可以在再版时修改。

参考文献

[1]金中杰, 黄刚.新计划新教纲[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7) :7~12.

上一篇:塔城地委委员名单下一篇:党委中心组成员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