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2024-07-25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通用8篇)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1

考研专业:艺术硕士专业

设置方案

一、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国家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s,英文缩写为MFA.

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包括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创作领域。

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五、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有艺术创作实践经历。

六、入学考试采用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初试实行全国联考,复试由招生单位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七、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创作特点,以专业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艺术理论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技能技巧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八、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根据创作领域,学生要进行作品展映或舞台表演,通过专业考核。

九、学位论文写作必须与艺术创作实践紧密相联,根据创作领域,结合作品展映或舞台表演创作实践,在对作品进行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完成。

十、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专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十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院校

全日制攻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非全日制攻读

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10%.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2

1 考研背景下,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中出现的新要求

湖北理工学院地处湖北省黄石市, 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 社会声誉较高。近年来, 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毕业生呈现出考研与就业两旺的发展态势。考研热和高的考研率, 一方面反应出我校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和培养质量较好, 但同时给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同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一样,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通常安排在第7学期和第8学期, 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安排在每年的12月下旬。可见, 对于考研的学生而言, 第7学期既是毕业生的黄金备考时间, 又是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的关键时期。部分考研同学, 第7学期集中精力考研备考, 把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压缩到第8学期, 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的特点, 要求学生用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深化所学知识的同时, 突出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较长的准备和实践过程。显然, 仅靠第8学期是不够的。因此, 如何协调好毕业考研备考和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 对教师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 提出了新的要求, 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2 考研背景下提高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主要措施

针对考研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与考研备考的新情况, 笔者在具体实践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

2.1 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环节

如前所述, 按照常规的安排, 毕业设计 (论文) 安排在第7和第8学期, 对考研备考的同学而言, 存在时间的冲突。那么, 是否可以在不调整培养方案的情况下, 将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的安排提前呢?通过分析我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 至第4学期期末, 学生除修完专业通识课程的学分外, 学生还完成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和环境毒理学、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土壤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方向课程典定了基础, 也使学生具备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因此, 笔者偿试将有意考研学生的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 提前至第4学期期末的暑假或第5学期期初进行, 使学生能够在第5、第6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的主体部分, 以便第7学期集中精力备考。考研结束后 (第8学期) , 继续完善毕业设计 (论文) 。实践证明, 这种调整能够较好地协调部分考研学生存在的备考与毕业设计 (论文) 之间的矛盾。

2.2 从选题上把好考研备考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关

为了使考研备考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落到实处, 笔者根据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立足点, 结合现有条件和工作实际, 从三个方面做好选题工作:一是紧密结合专业特色选题。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 (论文) 作为一次综合素质的集中训练, 其选题要具体体现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二是结合个人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笔者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这几年相继承担了一些省、厅级科研项目,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爱好, 给学生设计了一些小课题, 让学生自己选择。这些课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铜矿区耐铜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富集机理探讨、矿区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调查等。实验所需耗材、差旅费从笔者课题费列支。三是指导学生申报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年学校都要使出专项资金, 用于资助在校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 帮助学生有计划、独立地开展研究和分析问题, 训练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项目资金较少, 但项目支持面广, 对立志创新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多年的实施实践证明,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效果很好。笔者以为, 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 换句话说, 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延伸到毕业设计 (论文) 中, 既是一种机制创新, 也是解决考研学生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 的有效途径。

2.3 正确协调处理好毕业设计 (论文) 与持续课程学生的关系

将毕业设计 (论文) 提前至第5学期, 较好地解决了考研备考与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冲突, 但如何保证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后续课程, 是指导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5、第6学期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方向课程和环境工程学、环境监察、ISO14000、环境保护科学进展等专业选修课程, 并且一些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在这个阶段, 是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时间, 学生不可能离开课堂专门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对此, 笔者通过与学生协商, 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加以协调解决:一是合理安排时间, 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节假日进行毕业设计, 保证不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二是合理安排实验项目, 对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项目, 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实验则安排在周末、节假日进行。三是分工协作, 对于实验时间相同、内容相近的课题, 学生间相互配合, 集中力量进行, 提高效率。

2.4 从指导过程和论文撰写上提高考研备考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

从客观上来讲, 对于考研备考的学生而言, 第5学期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是有压力的。因此, 指导教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从一些基础的东西进行指导和疏导。以笔者的经验, 选题确定后, 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文献查阅指导, 主要包括:数据库的选择、文献的阅读与理解、外文文献的学习、资料卡的建立等;实验方案的讨论与确定, 主要包括怎样起草实验方案、预期目标, 实验条件等;实验的操作与结果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等。另外, 虽然学生在第8学期还要继续完成毕业设计, 但在论文写作上也要对学生及早提供一些指导, 主要包括提纲拟定、初稿写作与修改等, 以便后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时更加主动。

3 结语

实践表明, 在不改变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 通过采取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从选题上把好考研备考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关、正确协调处理好毕业设计 (论文) 与持续课程学生的关系和加强指导过程与论文撰写等措施, 能够有效地解决新建本科学校部分考研学生备考与毕业设计上的矛盾。并且, 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笔者指导的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毕业生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并且获得2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获得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篇。目前, 这种模式已经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形成, 深受部分考研学生的青睐。

摘要: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的部分毕业生考研备考与毕业设计 (论文) 之间的矛盾, 结合自己的指导实践, 从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论文) 、把好选题质量关、正确处理毕业设计 (论文) 与后续课程学习关系及加强过程指导与论文拟定辅导等方面, 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模式, 为同类高校正确处理毕业生考研备考与保障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考研备考,毕业设计 (论文) ,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世刚, 姜淑凤, 周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6 (下旬) :31-48.

[2]樊新, 陆绍荣, 张发爱等.抓好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甘肃科技, 2014, 30 (1) :80-82, 54.

[3]彭成松, 熊宏龙.构建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 2014, 136 (2) :99-102.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1 概述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不断提升,作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而言,就业也不断受到挑战,形势也不是很乐观。在就业压力和升学中就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升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这样既能调解个体需求和社会所提供资源之间的矛盾,也能以更高的专业素质创造更完美的生活品质。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考研专业课不再由高校自主命题,改为统一命题,由四门基础课组成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计算机专业考研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与研究。

2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在教学中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薄弱

大部分院校都是在学生只学习了一门专业课之后就要开设各门考研课程,而有的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抽象,而学生所学先行课的基础不扎实,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解特别困难。这同时也导致学生一看到这门课就头痛,学习兴趣急剧下降,畏难情绪油然而生。

2.2 教学内容方面

当前计算机考研四门专业课仍然以课程为单位,教学内容大都围绕本课程进行,而忽略了和其它考研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整合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而且不利于学生连贯地学习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师队伍方面

计算机课程科目繁多,而且大多数课程要求紧跟业界发展动态,教学内容更新换代速度快,这就对计算机考研专业课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部分独立学院大都聘请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停留在本科层次的讲师,缺乏理论知识扎实雄厚、学术科研水平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缺乏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的优秀教师。

2.4 教学方式方面

目前,计算机考研专业课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多,很少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试卷为主,考试试卷一般由任课教师出题,考前给学生画出考试重点,结果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

3 对策的探讨与研究

3.1 扎实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研专业基础课包含很多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引导,逐步学会解决考研试题中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讲解了大量的例题,而忽视了教学环节的作用,结果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扎实基础重视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构建良好学习资源和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建设合理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与学这一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由于考研的改革,它所需要的老师也是新型的能把各门考研课程融会贯通的复合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系的各个专业,分别成立四门考研课程组,每组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选择那些责任心强、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师进入课程组,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课程组经常与考研学生沟通,教师间定期进行教学讨论。

3.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个案研究法等,实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最大程度吸引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4 采用多校聯合的策略

与其它院校计算机专业横向交流,开创学生和教师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新考研升学方案。可以联合市内几所高校,通过共享题库,联合出题方式产生专业基础课考试试卷,做到教考分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以后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考研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学到新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技能,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娟.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10(23).

[2]王海瑞,王建鹰,李亚,袁梅宇.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梁宁.试论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质量[J].神州,2012.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4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818试题名称:设计基础(共 1页)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说明:

一、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共4张8开绘图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二、考生任选一题完成。

三、效果图绘画工具自带、种类不限。

================= 题目背景:午睡常被称作是一种“健康充电”方式,具有消除疲劳、补充睡眠的作用。但办公室嘈杂的声音、过亮的光线、狭小的空间等诸多干扰因素常使人无法入眠,部分用户更因顾虑自身的睡姿形象而放弃午睡。商家们已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但相关产品市场呈现零散化特点,尚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一、试题一:办公空间午休产品设计

考试内容:

1、根据题目背景,针对目标用户、使用环境、现有产品等进行分析,明确设计定位,以文字形式表达,字数400字左右。(30分)

2、初步方案设计:围绕上述分析,以草图形式表达4款不同方向产品的初步构想。(50分)

3、从上述5款草图方案中精选出一款,进行深入与细节设计,以手绘效果图形式详细表达产品的形态与结构细节、色彩、材质等,并绘制使用状态示意图。(50分)

4、设计说明(150-200字左右)。(20分)

二、试题二:午休产品品牌形象设计

考试内容:

1、根据题目背景,针对午休产品特点、潜在用户需求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品牌定位,要求以文字形式表达,字数400字左右。(30分)

2、根据品牌已经确定的英文名称Goodnoon,构思品牌中文名称,并予以简要说明。(20 分)

3、为品牌构思一句宣传口号(要求15字以内)。(20分)

4、品牌标志设计:(1)要求4款草方案;(2)从上述方案中选择一款深入设计(要求彩稿),最终方案须予以简要说明。(40分)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5

南理工机械设计原理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复试结束十多天了,终于可以坐下来谈谈我的考研经历了,希望能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一、先说数学吧。

我数学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而且我是农业类院校的,上课教的比较简单,好多都没怎么学。后来自己又买的同济的教材,当时把同济的教材看了一遍,觉得看完根本没有感觉(这一遍是必须要看的,而且要用本做笔记)。后来我自己在网上下了一套高数基础班的视频,这套视频使我受益匪浅,很多都是在博广南理工考研网找的。再就是线代,线代的话把全书搞明白就足够了,这部分也没什么说的。

概率论呢,说实话大学时学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其实这部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给大家推荐博广南理工考研网的基础班,讲的还是不错的。

还有给大家推荐博广南理工的考研冲刺宝典(是习题课哦),这些听完对于数学的提高都是相当大的。

三、政治

我也报的是博广南理工的,老师讲的课还是不错的,但当时是奔着蒋中挺押题去的,他2012年押中了几道,2013就……政治的话还是建议大家报个班,因为自己看基本不知道什么是重点。

但他配套的习题我感觉里面有些题有些过时,因为政治会考当下的热点,像江主席那个时代的应该是不会考的。但这套书既然很多人都推荐,说明一定是有道理的。大家可以看看吧。每年最后这套书的编写团队也会有预测题的,一般可以从网上搞到的。如果买书的的话,他也会送给你的。

四、机械原理

专业课的话,机械原理,我是在淘宝上买的,很不错,是北交大的学长开的,他们还把答案做出来了,没有答案的试卷做起来是很不爽的。复习时间我是在9月中旬开始的,大家不要太晚,要不然会感觉时间很匆忙地,书一定要好好过一遍,再来是真题,从前年开始北交的老师就出一些新题了,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我今年考试的时候就自己一道,是联轴器那部分的,不过不难,连杆那一道我没有做出来。所以大家什么知识点都不要漏哦。

五、复试

再说复试,其他的我不敢评论,但是机设组的面试还是很公平的,今年面试没有自我介绍,但各位这个还是要准备的,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啊,我面试的时候老师用英语问我,让我介绍家乡,我自我介绍里正好有这段,回答的不错,以后的专业问题就悲剧了,很多都不会回答,水上滑板运动和机械设计里的哪个原理相似,我当时就懵了,就没听过,(现在知道了,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当时面试的时候有个14年要考北交的学弟去看我们面试了,我面试后回去问他,结果他会。所以反思一下,老师问的问题还是不难的,是我机械设计看的不细心,当时只粗略看了一遍,把2000-2005年的复试真题做了。对机械设计里的东西基本不熟悉。各位学弟学妹准备复试的时候要仔细看书啊。很重要哦。

转自:博广南理工考研网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6

招生人数、考研科目、01中国美术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1中国美术史

⑤951专业论文(中国美术史)

02外国美术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2外国美术史

⑤952专业论文(外国美术史)

03中国画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3中国画论

⑤953专业论文(中国画论)

04书画美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4美学

⑤954专业论文(书画美学)05美术批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6美术批评

⑤902专业论文(美术批评)

06书法(篆刻)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40书法(篆刻)理论

⑤904专业论文(书法(篆刻)理论)

07中国古代美术思想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1艺术概论 ④810中国美学史

⑤900专业论文(中国古代美术思想史)

参考书目、01中国美术史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3.《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02外国美术史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剑桥艺术史》,[英]苏珊、武德福特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中国画论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3.《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04书画美学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中国书画美学史纲》,樊波著,吉林美术出版社;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5.《新编西方美学史》,章启群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

6.《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05美术批评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0世纪中国艺术史》,吕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美术批评方法论》,王林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西方美术理论教程》,顾丞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世纪末的艺术反思》,段炼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中国美术批评家个人文集(任选5人),如李小山著《我们面对什么》、栗宪庭著《重要的不是艺术》、彭德著《中国式批评》等。

06书法(篆刻)理论

1.《艺术概论》部级教材,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中国书法史》,黄惇等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3.《书法篆刻》,黄惇、李昌集、庄熙祖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4.《中国书法通论》,徐利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5.《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07中国古代美术思想史

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4.《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张文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

5.《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专业指导:

我属于跨地区跨院校跨专业三跨考生,而且在毕业工作之后再次辞职考研,压力还是蛮大的,不过为了自己的梦想吧,不想再在一个自己做的没劲的岗位上一直耗尽青春和人生,最后嫁人沦为人妇围着家庭团团转。那么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兴趣性专业性技能性,跳出中国应试教育的迷茫怪圈,对于我这个专业进校深造也许 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研究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很大,而且有相应的环境和人脉资源。考研经验

英语:我成绩不高,不到60,所以以下建议仅供参考。单词最好一开始早点记,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没有阅读背景很难记住单词,于是先是做真题,不过到最后又把单词急急的过了三遍,效果肯定没有一开始慢慢背好,这一点算是失误,不好。真题用铅笔做,我当时用的是旧版的05-12年的真题解析,8套卷,实际做了后6套07-12的,13和14的就在网上简单看了一下。第一遍做是熟悉真题,判断自己的水平,虽然我大学过了六级,但是真题做起来还是错误百出,很多 都是蒙的,但不要着急,做完之后对照真题解析就是张剑的黄皮书,看下错在哪里,把错的题目对照的原文意义搞明白了,这个阶段用了20天吧。

然后开始做第二遍,第二遍做之前把答案擦了,这回对的概率就很大了,这样自己继续学习的信心就有了,做完之后把真题的翻译对照着原文仔细阅读下,把不会的单词用铅笔在原文中标出,把长难句不懂的结构要分析清楚了,最好找个笔记本,把认为比较生的不会的知识点如单词短语,句子,还有专业性名词等等都写到本子 上,方便以后翻看加强记忆,这个阶段用了1个月。

第三遍做的时候就更轻松了,同样做之前把做过 的铅笔印擦了重做,基本答案已经有很深的印象了。这个阶段我做完了,就把每篇文章一句一句的边抄边背一遍,会发现还有一些句子有点生疏,不知道什么意思,再加强分析一下,同时在笔记本上补充一下,这个阶段用了1个月。最后就是选几篇自己喜欢的短文,背下来,这个阶段就一个星期吧;这样下来,你会觉得英语真题就在心中了,觉得都没有什么长难句了,记得每天早晨都复习一下自己做的笔记,标上页数,一天翻几页,几天就能过一轮,很有用。

我是最后复习作文的,离考试估计就还有两个星期了,有点拖得晚了,没有太多时间去练习,就是把历年真题的范文背了下来,应用文背了7篇,大作文背了6 篇,今年考试算是幸运,正好考的推荐信,推荐一本新书,和07年的推荐信推荐一部电影比较相似,于是模板就用上了,大作文是关于现在当下手机控现象的,与 09年“网络近与远”有点相似,还是能套一点,也可以根据实际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不过建议大家还是早些准备背的广泛一点比较好。考试的时候题目我觉得不难,和做过的真题一个水平,细细分析就好,也就有一篇文章读不太懂。我当时状态不好,前一天晚上突击政治比较晚,所以第二天大脑很疲劳,可能是影响成绩的 一个因素。

政治:

政治大部分是突击的,马原是涉及到哲学的,看着很有意思多看了2遍,毛概思想和时政都是突击,前一天深夜抢背,差点影响了考试,还好分数还说得过 去,60+。考前两个月考试复习看政治红宝书,除了马原剩下的就看了一遍之后就看不进去了。还有40多天的时候我考试做风中劲草的题目,总共加起来做了两 遍不到。临考还有5天我才做肖秀荣四套题,基本都是边做边看答案,最后三天把后面大题背了一遍,临进考场还在背。不过背还是很有用的,在考前三天还看了肖秀荣试卷中给的点题视频,大概记了几个热门专题的可能出题点,最后一道大题全部押中,而且前面的一些毛概当代政治题目也有几问可以用上之前背的,第一道马 原的题比较灵活,多想想就能写点,今年的政治选择题很灵活,需要转个弯,似乎不是直接考的原文。想考高分的孩子乖乖跟着辅导班走,新祥旭还不错,辅导班把政治这种公共课抓的还是很全面的。

专业课

最后大块专业课,一门是中外美术史,一门是艺术学理论,都是新东西,是我最下功夫的两门。不过喜欢这块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也不见得跨专业的就比原专业的学起来困难。

在去年工作之余,我就想着要考研,6月份开始去图书馆接了中外美术史的一些书籍浏览地看一些,决定考上大还是九月份左右的事,九月份之后才开始置办考研用的专业书,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和潘耀昌欧阳英的外国美术史,还有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以及金丹元的比较文化。

专业课真题很重要,不过上大艺理的专业真题很难找很难找,网上几乎没有免费的(我没有找到),虽然真题很重要,但也只能告诉你题型难度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复习还是一定要全面。南艺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三四二二八六。根据考的情况,中外美术史是填空和主观题两种,最后的大题是要写一千字的论文哒,所以一定要好好准备,中国美术史和欧洲美术史是重点,基本日本和美洲和非洲的都没考过;艺术学概论要看考试大纲,很重要,要考的就是每一章节中的大点,比如说造型艺术是什么啊,表演艺术的特征啊,文化系统中艺术和其他如科学,宗教的关系等等,不过这些仅仅是看这两年的考题的个人总结,不排除以后范围有变啊。

之前没有艺术学的基础,只是从小对视觉艺术比较感兴趣,所有专业的东西算是从头学起。一开始担心自己记不住,因为一直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但是还是硬着头皮背了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找方法。

具体的复习情况呢,先说艺术学理论,主要以彭吉象的那本书为主吧,金丹元的那本没有怎么看(网上没有原版,只有淘宝旧书店的复印版有卖)。第一,先把 书看三遍,第一遍浏览,半个月吧,大概知道轮廓了;第二遍就细细读,1个月,其实看起来挺有趣的,上面有对很多艺术例子的分析,涨姿势啊,自己边看可以边在网上找找作品欣赏一下,比如说新大陆交响曲,《罗生门》等等,也可以自己找些例子如电影,绘画作品什么的标在相应的知识点上,这样会有一个动脑子的过 程,更好记住知识点。

看完之后列了思维导图或者框架图,思路就更清晰了,不过一定要自己去做,用别人做过的没有自己制作的那种思维过程的熟悉感,不容易变成自己脑子里的东西,笔记也是一样,自己整理的以后用起来回忆会更快,而且做完了绝对有种成就感。第三遍要结合大纲和真题了,把重要的点用记号笔划下来,不到1个月;第四遍就是背了,考前3个星期吧,这是个相对头疼的过程,我的方法是对着窗户把它 背出声来,不过前三遍做得好的话,第四遍不会很难熬。艺术学理论是相对简单的,试卷答完后感觉也是如此,所以一定要有信心。对了,网上有彭吉象讲艺术学概论的视频,可以搜索看下,应该是有帮助的,我临考一个星期的时候才发现,草草的看了一遍算是最后过一遍书了,没有充分利用。

中外美术史

中外美术史挺难的,一本一本说,在读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之前,我翻看其他的中国美术史类的书籍,是那种一条一条的史料列的很细的书,看过之后觉得洪再新的没条理,看起来很费劲,第一遍读的囫囵吞枣,9月份读的,到10月份读第二遍开始细一些了,慢慢搞清楚作者的逻辑,发现其实这位大学者有对中国美术史的思考在里面,层次是在我看过的美术史类书籍之上的,慢慢有些滋味了,在读的过程中把其中涉及到的重点人物和画作都标记了出来,之后又读了一遍,算是 把他的逻辑以及重要的一些点重点记忆了一下,共用了1个月的时间;11月份在知道真题之后,又结合之前学姐的经验分享,开始整理课后习题答案,没买学姐的笔记,自己整理,各种在网上和图书馆找答案,真心不容易,到了十二月初了才大致整理完。之后就是背了,先看一个章节的书,再背笔记,这个过程会有新的思 考,就加到笔记里,花了20天吧,最后算是记下来了,对考试最后主观题的论述有很大帮助的。

欧阳英潘耀昌的《外国美术史》比较薄,入门型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读,基本方法和复习中国美术史差不多,先大致看第一遍,9月份中旬开始看的,9月底 就读完了;10月读第二遍,把重点流派,人物,画作都做好标记,做些纸片,每个纸片对应一个流派,上面写上人物和画作,把人物和画作的特征概括成几个关键词,标在纸片上,有助于记忆;11月份就是整理课后习题了,也是有些书上有,有些书上没有,各种找,这个过程中看了很多资料,在网上和图书馆里搜了很多作者的彩色原画及作品分析看,收获很大的,同样忙到了12月份上旬。最后也是背了,先看一个章节的书,再背笔记。

浅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如何考研 篇7

据笔者近几年调研发现, 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考研、怎样考研等问题懵懂不清。对我院2010级541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考研相关问题调研结果显示, 507名学生要考研 (93.72%) , 原因有: (1) 随波逐流; (2) 家长要求; (3) 考编, 事业编制观念根深蒂固; (4) 逃避就业; (5) 高校奖学金力度大; (6) 急功近利等。

近些年笔者所在院系考研率、升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考研做一剖析, 希望能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供帮助, 使其明白备考、轻松复试、快乐考研。

1 报名

1.1 学位类型选择

目前, 我国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2]。医学科学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 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在校学习基础课程1年, 有两年时间进行临床医疗培训及学位论文工作, 毕业时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医学专业学位以职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侧重于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只需半年, 有两年半时间进行临床医疗培训及学位论文工作, 毕业时授予临床医学学位。

二者如何选择?笔者建议选择时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 硕士毕业后立即工作的学生可选择医学专业学位, 毕业后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选择医学科学学位。

1.2 学校、专业选择

在学校和专业方面, 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 其特殊性在于服务对象是人, 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动手能力是必要条件。所以, 除了名牌院校 (如北医、协和) 外, 一般是专业起主导作用, 不仅仅体现在就业方面。此外, 考研也要结合自己未来发展方向, 不能以兴趣为第一考虑, 应注重就业需求, 因为所报考的专业将是今后从事的工作领域。如果打算毕业后留在某个城市工作, 报考当地医学院校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1.3 导师选择

很多学校不会提前告知学生导师情况, 学生比较茫然, 基本情况是复试后导师挑选学生, 甚至有学校学生入学一个月后才知道导师是谁。其实, 研究生报名时所选择的研究方向对应的教师就是导师, 因为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是比较固定的。

2 备考、初试

及早做好考研准备, 备考时间视自身学习情况而定, 最迟不晚于大四下学期前 (此时所有考研西综科目已全部学完) , 也不能太早, 战线太长容易疲乏, 后期没有冲劲。笔者建议大四上学期开始准备, 养成每天看书学习的习惯, 争取在报名前将教材复习2~3遍, 牢牢掌握知识点。从近几年西综试题来看, 知识点考查非常细致, 若掌握不牢, 考场上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会做的题也可能没有时间做了。

备考最后一个月是攻坚阶段, 也是最难熬的阶段。学生不仅要坚持, 更要高效复习和采用正确备考策略。

2.1 模拟测试

对于西综考试, 有针对性地做3~4套模拟题或近几年执业医师考试试卷是非常必要的。模拟测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 合适的时间

考前两周适宜进行模拟测试, 过早达不到效果, 过晚则拾遗补缺时间不够。

2.1.2 正确的选择

市面上模拟试卷种类繁多, 考生以为大同小异, 随便选哪种都一样。实际上模拟试卷是显示某品牌图书的“试金石”, 面市越早越可能是上年试卷的翻版, 不能反映最新命题趋势, 反而会将考生引入歧途。检验模拟试卷质量高低的最好办法是对照近两年真题, 若考点接近、命题风格类似、难度相同, 则为高质量模拟试卷。

2.1.3 在临考状态下测试

有的考生将4个单元试题在一天之内做完, 这样测下来的分数不能反映其真实水平。如果正确率达不到60%, 带来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 应在应试状态下进行, 给自己限定时间, 强迫自己提高速度, 而且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紧张状态下做题的准确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包括涂答题卡都应一丝不苟, 建议答完一部分题目或50道左右题目时涂一次答题卡。

2.1.4 学会标记

测试过程中, 遇到不会做和模棱两可的考题时一定要留下记录。如无从下手的考题划上“×”, 模棱两可的划上“?”, 以便后续学习和使用。考试时也要这样做, 方便检查

2.1.5考后自我评卷

评卷并非简单的打分, 而是对自我水平的评价。具体为: (1) 得分与上年及格线的差距; (2) 错题主要涵盖哪些学科; (3) 多少道题是“蒙”对的。通过这3条评价, 薄弱环节一目了然。另外, 统计得分时, 凡“蒙”对的只按其分值的1/3记入总分。如果西综得分在250以上, 正式考试时把握就较大。若测试结果不满意, 不必气馁, 继续努力。

2.1.6 试题答案有争议属正常现象

模拟题甚至历年真题的答案有时会有争议, 这是正常现象。其原因为: (1) 随着医学发展, 几年前的观点在现在不一定是最佳或唯一答案, 甚至过时; (2) 临床实践与现行教材脱节, 答案本身已超出教材, 或考题不够严密; (3) 题干没有问题, 但从事不同临床学科的学者有不同观点, 争议难免。不要“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因为1~2道题目而耽误时间, 毕竟出现类似考题的可能性很小。

2.2 考前心理调整

临考前很多人都有这种现象:记忆力下降, 越想记住的东西越记不住, 越着急越记不住;茶饭不思, 晚上睡不着或饱受噩梦困扰;老想上厕所, 手脚冰凉甚至两眼发黑……这就是“考前综合征”, 属于正常现象。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2.2.1 正确对待考试

从战略上轻视考试, 从战术上重视考试。科学显示, 适度的应激可帮助我们增加竞技能力[3]。适当的紧张能刺激大脑, 使思维保持活跃状态, 这对考试是有利的, 应正视自己的这种心理体验。每个人在重大考试前都会紧张, 而且考试结果与个人切身利益关系越紧密, 这种体验就越明显。平静接受现实, 顺其自然, 就会突破产生该体验的“恶性循环”, 使其自然消失。

2.2.2 休息

保证正常休息, 劳逸结合。适度的午休是必要的。考前完全放松不可取, 但熬夜亦不必要, 要保证正常休息。

2.2.3 心态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 “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保持良好心态, 不断锤炼心智, 临场才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

2.3 临考准备和初试注意事项

(1) 备齐物品。每年都有忘带身份证进不去考场、考场上找监考教师要文具、不会填答题卡而乱画一气的考生, 自找麻烦不说, 关键是影响考场发挥。

(2) 提前看好考场。居住旅馆不要离考场太远。同学好友相聚, 叙叙情谊是不错的放松办法, 但千万不可开怀畅饮。

(3) 考完不要对答案。考完一科后尽快调整心态, 为下场考试做好准备。

(4) 午休至少1小时。早上11:30结束考试到14:00开考期间, 至少休息1小时, 养精蓄锐。

(5) 注意不要生病, 否则对实力的发挥是致命影响。

2.4 考场答题技巧

考场如战场, 既要有战略上的全局安排, 也要有战术上的灵活机动。在考试中有一些策略和技巧需要掌握, 而这对于考试成绩有很大影响。

(1) 自信沉稳。发卷后5分钟内不要答题, 考生应先检查页码顺序有无错误, 卷面是否清晰、完整, 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教师提出的要求及更正试题错误之处。接着将试题浏览一遍, 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值, 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 应暗示自己, 这里可以得分, 树立信心, 切忌把注意力放在不会做的试题上。

(2) 全神贯注。开始答题后全神贯注, 不要东张西望, 分散注意力。不要害怕题量大, 因担心做不完而分秒必争, 做完一道题马上做下一道题, 这种方法不妥当。因为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问题, 必须让头脑冷静, 以新思路去回答下一道题。可以暂停5秒钟, 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 再答下一道题。改变思路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 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尤其是西综涉及6个学科, 适当地改变思路可节省时间。

(3) 先易后难。有把握的题先做, 为后面答题树立信心。不会的试题留下记号, 回头重新做, 可节省审题时间。

(4) 不怕挫折。考试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 可是突然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时千万不要慌乱, 回想一下曾经用什么方法记忆该知识点, 或者转做其他题目, 也许很快会茅塞顿开。

(5) 敢于放弃。有不会的题是正常的, 绝对答不出的不如干脆放弃, 在会做的题上确保得分才是考试获胜的战术。

(6) 大胆猜测。若临近考试结束, 尚有不会做的题目, 一定要猜题选择, 毕竟有20%的猜中几率。

3 复试

复试是通过面对面形式考查考生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综合能力。考生除了充分准备复试内容外, 还要注意礼仪、着装等细节。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直接影响考生的最终得分。笔者建议, 复试当天考生着装应“朴素、大方、干净”, 尽量穿适合自己形象和身份的衣服。此外, 要准备个人履历, 而且在正式复试前必须让导师审阅;要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 如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以及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状况和前景, 最好有自己的看法, 否则在导师询问时不明所以, 会严重影响导师的第一印象。

若有认识的学长学姐, 一定利用好这层关系, 了解往年复试程序及注意事项、复试题目。

4 调剂

4.1 调剂注意事项

(1) 人要勤快, 要学会做事。

(2) 及时联系, 因为有很多竞争对手, 联系晚了, 考分再高也没用。

(3) 及时见面, 最好去学校或科室与导师面对面沟通, 成功几率更大。

(4) 与招生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及时完成网上确认。

(5) 关注中国考研网调剂基本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

4.2 调剂的可能性

(1) 校内调剂机会更大, 相当于第一志愿院校内部对报考本校学生的一种照顾。

(2) 名牌大学往一般学校调相对更容易。

(3) A类地区考生向B类地区调剂相对更容易, 主要是B类地区分数线低, 生源少。

(4) 往自己所在院校调剂相对更容易。一方面是照顾自己院校的学生, 变相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学校比较熟悉, 没有适应期。

(5) 同专业或同专业不同方向调剂相对更容易, 相关专业调剂有希望, 但也有难度。

5 录取

被录取后, 不要以为万事大吉, 只等开学报名了, 其实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注意, 如: (1) 学费多少, 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交齐; (2) 拟录取专业、学位类型是否有调整; (3) 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什么时间寄发、开学日期; (4) 人事档案、组织关系、户口等相关事宜有何要求等。这里有必要提醒考生要与所报考单位研招办保持密切联系, 有不明事宜及时咨询。

6 结语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考研, 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信念, 报考时要理性, 不被就业压力、一纸文凭牵着鼻子走, 做足功课再做决定。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才有希望金榜题名。

参考文献

[1]李乐平.“考研热”影响下的医学生临床技能严重滑坡现象分析[J].现代医院, 2013 (8) :131-132.

[2]张皑频, 吴忠均, 罗天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 2013 (10) :993-995.

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课 篇8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音乐学专业硕士考研

招生介绍

音乐学专业(1302Z1)

一、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主要研究作曲技术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经典音乐作品,以及实践练习进一步深入掌握各种作曲技法。侧重学习作曲者,在全面掌握所学技法的同时还需熟练地运用各种曲式和体裁进行实际的音乐作品创作;侧重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者,应深入系统地掌握各类型音乐分析方法,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侧重视唱练耳学习者,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还需要具备编创专业实例教材的能力。

导师赵方教授(作曲方向),1960年出生于湖北,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工会副主席。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王玫副教授(视唱练耳方向)。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密西根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以及国内的多所院校进行访问、讲座。曾先后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讲授视唱练耳课程,多次出席担任各种音乐赛事评委,指导学生获得奖项。主要成果有:我国第一部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一体化软件教材“考生听力冲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法国雷卡视唱系列教程(上海出版社,2011)等;主持参与多项包括“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应用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其中《V字图标节奏同步速记法》经过几十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上较有成效地解决了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速记问题,获得奖项有:广播电视部电教节目二等奖(电视讲座:儿童五线谱入门,1989),全国首届奥林匹克音乐能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1992),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乐理课件和听力课件)优秀奖(2007),全国艺术高校视唱改编&创作&演唱大赛优秀奖(2008)等。

导师刘洁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方向)。自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先后在本院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任音乐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课程为: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科研成果:2012年,书著《贝里奥音乐戏剧<迷宫Ⅱ>及其相关音乐分析研究》(16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13年,论文《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论文《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艺术歌曲《渔家傲》发表于《音乐创作》。2009年,论文《肖斯塔科维奇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发表于《音乐创作》。2007年,评论文章《十载心系民生 一曲怀颂神州》发表于《人民音乐》。2006年,评论文章《民风造绝响 自然成天籁》发表于《人民音乐》。2004年,艺术歌曲《祖国正是春天》发表于《音乐创作》。2003年,评论文章《曲中品“戏”》发表于《人民音乐》。2002年,评论文章《夏日里的南风》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阳光下的祖国》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巾帼不让须眉》发表于《人民音乐》。

导师张放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方向),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和演奏家证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多次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近年来在核心期刊、核心报刊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论文《微中见著 恒中求变——约翰·科瑞利亚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诺幻想练习曲中的音高素材与结构关系》发表于《人民音乐》、《20世纪上半叶西乐东渐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新音乐文化现象》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论文《威廉•博尔科姆现代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量化与对比研究》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伽达默尔现代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表演》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立德树人,文艺沉潜的力量——以当前音乐艺术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为例》发表于《光明日报》、《从音符中寻找审美教育之利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受上海音乐出版社之邀,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

二、音乐表演:主要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器乐方面主要研究中西方不同时期和风格的经典曲目及理论文献,进行规范教学的理论建设,在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做出探索与研究。目前所招收乐器方向包括:钢琴、弦乐、管乐。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1)钢琴演奏艺术:主要研究钢琴表演的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优势学科,在研究钢琴演奏艺术的基础上,根据多元音乐教学法理论,分析研究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音乐教学体系。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训练技能、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具备演奏能力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实践和研究双钢琴演奏、钢琴与其他乐器、声乐合作的室内乐形式,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张放副教授,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并成为极少数被该校授予“备受尊重”的演奏家证书的演奏家,曾担任该校钢琴系助教工作两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获第12届美国南密苏里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项;第2届美国VIARDO国际钢琴比赛奖项及拉赫马尼诺夫协会特别奖;美国JESSE KNIESEL艺术歌曲比赛艺术指导首奖。张放先生曾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音乐节中演出,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曾作为特邀表演艺术家身份,受邀于纽约音乐节、纽约国际钢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琴音乐节、保加利亚阿尔贝·罗素国际钢琴音乐节,美国伊斯曼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德国拜罗伊特国际艺术节等国际艺术盛会。首张个人演奏专辑收录于《钢琴艺术》唱片评价栏目(2013年1月刊)。2016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演奏专辑《变奏曲与协奏曲》。2008年起作为创始人之一先后组建北京室内乐团和洛克三重奏,演出足迹遍及中国、美国、以色列、德国、爱尔兰、比利时、芬兰、保加利亚等著名音乐厅及高等学府。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如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等,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先后在《人民音乐》、《黄钟》、《交响》、《郑州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应上海音乐出版社邀约,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2)弦乐演奏艺术:小提琴方向:主要研究小提琴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中提琴方向:主要研究中提琴经典文献,对主要作品的诠释与艺术表达进行演奏与学术探索,注重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养学生各种程度的教学法与相关教育理论,分析中提琴的不同流派风格与历代大师的艺术特点和专业发展趋势。室内乐方向: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程亚威副教授(小提琴方向),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小提琴教授.三岁开始随父学琴,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小,中学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林耀基教授,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师从郑石生教授。曾两次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优秀表演奖。1996年加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多次赴欧美国家举行重奏及室内乐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曾与小提琴家梅纽因、穆特、沙哈姆,指挥家小泽征尔,钢琴大师付聪、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王健有愉快成功的演出。2007年2月,应宁波音乐厅邀请,成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

导师齐悦副教授(中提琴方向),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艺术学院音乐系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中提琴学会理事,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作为演奏家,齐悦的足迹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活跃于国内外的表演舞台。他曾在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美国斯多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室内乐系列音乐会、北京音乐厅国际室内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乐音乐季、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音乐节、青岛交响乐团音乐季等著名音乐节,以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在内的多所世界著名音乐学府举办专场音乐会或讲座。他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家小泽征尔等世界一流音乐家同台演出。他曾受美国驻华大使的邀请,在美国大使馆为30多位在华各国大使举行专场室内乐音乐会。他的个人独奏跨界音乐会《音乐的天堂》,获得媒体高度关注。齐悦在教学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学生曾考入中央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杭州爱乐乐团等国内一流职业乐团工作,曾考入美国印第安纳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顶级学府学习。先后在《艺术评论》、《当代电影》、《交响》、《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齐悦还参与了文化与旅游部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了《表演艺术团体知识产权指南》以及《中国音乐产业报告》等。齐悦曾多次担任全国各类艺术比赛评委。2010年被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中国外交学会共同推选为“美中杰出青年领袖”。2017年获得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颁发的“名师奖”。

(3)管乐演奏艺术:单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双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大管:从不同时期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室内乐:主要在合奏技巧、重奏配合、个性塑造等方面有建设性研究,注重对学生协作演奏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交响乐团应试方面所涉及到的乐队片段谱例解析与演奏策划。

导师王深(双簧管方向)博士。现任艺术学院音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祝盾教授。1996以全奖考入洛杉矶爱德华艺术学院。2000年,以全奖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师从Joseph Robinson(纽约爱乐双簧管首席),并获得纽约爱乐乐团基金会颁发的卓越人才奖。2004年至2009年,受聘于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助教,并在佛罗里达“新世纪”艺术学院任双簧管教师。在此期间,于2006年在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12月取得博士学位,是中国首位美系双簧管演奏博士。并著论文《双簧管在乐团应试的理论指导及典型曲目分析》。2000至2009年期间,在美国印地安那、洛杉矶、迈阿密、田纳西、纽约等地成功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并两次应邀约担任IDRS(国际双簧木管联谊会)Gated Serenade曲和Gated Ballad曲的首演独奏演出。先后被聘为迈阿密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大歌剧院双簧管副首席、迈阿密都市芭蕾舞团双簧管首席、好莱坞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迈阿密巴赫Society双簧管首席、Greater Palm Beach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Boca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Naples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首席、美国新世纪交响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纽约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陈光曦副教授/博士(大管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务秘书、团委书记、硕士生导师,院聘副教授,中国巴松协会常任理事。2010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巴松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0岁开始学习巴松,在德期间,担任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巴松首席,并多次担任德国青年交响乐团巴松首席,随团在欧洲多个国家进行演出。2009年10月,受韩国著名长笛演奏家金冶亨先生邀请,参加了韩国举办的首尔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此外,他的足迹遍布科隆、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各大城市,并在哈尔滨、大连、厦门等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个人独奏及重奏音乐会,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成果,如《木管室内乐演奏的综合艺术特征》、《探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立体声录音技术分析及辅助音乐教学研究》等学术文章均发表在南大及北大核心期刊。还出版了国内首本巴松教学重奏教材《巴松经典重奏曲集》。此外,陈光曦积极活跃在国内重大巴松比赛及活动中,曾受邀担任第一届“岚松杯”全国巴松比赛评委、海淀区青少年木管比赛评委,深圳国际木管夏令营大师班巴松主讲教师等等。2013年7月,应国际双簧协会邀请,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双簧艺术节。2013年8月,作为艺术总监成功组织策划了首届“天淇知美——国际低音谱号艺术节”。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院校基层优秀团干部、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房博然(单簧管方向)博士。自幼学习钢琴, 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教育家金光日教授。2001年考入柏林Hanns Eisler高等音乐大学,先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演奏大师Karl leister教授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教育家Diethelm Kühn教授。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考入德国魏玛“Franz Liszt”高等音乐大学,继续攻读独奏家学位(相当于博士学位),师从于单簧管演奏大师 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于2009年以“Bravo”的最高成绩毕业。在德期间,曾被众多音乐家邀请参与许多新音乐作品的演出并录制cd,2008年受到邀请与魏玛音乐学院院长Rolf-Dieter Arens合作在德国“Hundisburg”音乐节中举办独奏音乐会。赴德留学期间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在德国已成功举行了上百场音乐会。于2006年起担任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的助教.2008年起于德国柏林国立“Joseph-Schmidt”音乐学校担任讲师。2008年及2009年先后两次破格以法式单簧管考入德国耶拿爱乐乐团及德国鲁多施塔特歌剧院,成为两个乐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法式单簧管演奏家,也是第一位进入德国职业乐团的华人单簧管演奏家。2009年他的音乐会由德国广播电台进行了直播。随后于中国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讲座及音乐会。德国Pasewalk日报对他的演奏评论道:“梦幻般富有魔力的音乐表现力”,“无以伦比的技巧和声音表现力”,“他用他的单簧管使一切变得可能!”2010年归国,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成为全球最大的乐器厂商法国布菲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及德国知名哨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笛头厂商AW公司的中国形象代言人。现任中国音协单簧管学会副秘书长,亚洲管乐联合会中国部副主席兼秘书长。

(4)声乐演唱艺术: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导师刘维维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经文化部选拔派往巴西参加里约热内卢第12届国际声乐比赛,荣获娜依拉•雅伯金质奖。1987年获第五届戏剧表演梅花奖(中国最高级别戏剧表演奖)。在1988年政府津贴的评选中获得政府津贴,成为首批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获得者。

三、音乐学:主要研究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方向的源流与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中外音乐思潮和美学观念变化的研究。

导师齐柏平教授,博士。1963年生于湖北。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1994年7月获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于中央音乐学院攻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主要课程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史》、《民族音乐》、《中外音乐鉴赏》等。曾于2000年6月6日至6月20日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全国旋律学会议。主要论文有《“拿来主义”、“危机论”与“超越派”——对当前音乐界中西之争的思考》、《中国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鄂西土家族与荆楚汉族民歌旋律的比较研究》、《唐代古琴概述》、《竹枝研究》、《中国民歌的美学功能刍议》等20多篇。著作有《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与作曲技法理论文献综述》、《中国土家族民歌文化专题研究》等。

导师赵方教授,1960年出生于湖北。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上一篇:电商产业园运营核心下一篇:组织观看《山海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