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立场(共3篇)
民间立场 篇1
网络新闻是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发布的新闻, 它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开放性等特征。但因新闻发布者良莠不齐, 因此网络新闻中所体现出来的参差的质量亦备受批评, 如认为其“成了色情散播的土壤”、“网络新闻中涉及色情和暴力的内容泛滥”等。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不难看到网络新闻的质量问题并非其与生俱来的性质, 而是后天形成的, 可通过诸如加强行政监管及引导、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等方法来加以解决。作为其本身固有的性质, 不容忽视的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客观存在也必然决定其具有鲜明的民间立场。民间立场, 绝不是对世俗生活的浅薄赞美, 而是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意蕴的。具体说来, 网络新闻的民间立场体现于:
网络新闻中的底层形象
与报刊、电视等媒介不同, 网络使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撰写者。事实亦是如此:对网络新闻中的底层形象进行塑造的往往是来自民间的老百姓。在他们的视野中, 最为重要的也许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的“公平”, 以及在“平凡”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毋庸置疑, 随着当下社会贫富不均距离的逐步拉大,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都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底层民众, 在挣扎奋斗的同时, 自然热切地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而传统新闻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则多因作者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而未必能恰如其分地捕捉民众内心的需求, 也就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网络在此却有着相当的自由:民众可以在任何一段平凡生活中任意选择、塑造自己的形象代言人。“捐肝救子的母亲”、“犀利哥”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一跃而成为网络红人的。在对其进行推介、传播, 并引起众多网民关注的同时, 我们不难看到在这些底层形象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
首先, 可以看到民众对亲情的重视。母亲积极锻炼身体, 而后捐肝救子, 这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之事却足以体现出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犀利哥”一路得到好心人的救助, 直至其终于重返故土, 与亲人团聚, 这位被称为长得“很帅”、“很酷”的流浪汉背后, 却也隐藏着一个个凄惨的故事。可以看到, 当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起这些平凡而又感人的人物之时, 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多的共鸣,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大众的趣味往往是不佳的, 似乎迎合大众趣味就是低级粗俗。然而, 人间的真情往往便体现于最质朴的日常生活中。当网络新闻将以往英雄式的人物还原为充满人情味的凡人时, 它其实正在走着一条“去伪存真”的道路。大众有大众的审美力与鉴别力, 又怎能用一个粗俗来涵盖全部?
其次, 可以看到民众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网络新闻所塑造的另一类底层形象, 是因惊人言行而迅速走红的平民明星, 如“芙蓉姐姐”、“凤姐”等, 她们出格的言行更多地让人们看到了个人对自我的肯定。无论你是否同意她们对自己的评价, 至少在对自我的描述上, 她们勇敢的程度已经大大地突破了中国人的底线。即便是被很多人视为异类, 她们的存在也让很多中国的网民逐渐懂得了人的多样性, 学会了宽容地对待他人。心态的调整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也同样不可用粗俗来概括。
网络新闻中这两大类底层形象无疑也揭示出人生极大的趣味性:说不定在哪一天, 那个能走入公众视野的人, 就出现在你身边, 甚至就是你自己;另外, 你可以对芸芸众生随意点评, 你也有可能受到别人对你的品评。平凡的人生因此而充满不可预料的机遇。这便是网络新闻所带给受众的不可抗拒的诱惑, 也正是其巨大的魅力之所在。
网络新闻中的百姓话语权
与传统的媒介不同, 网络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面向所有的网民,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布新闻, 或有可能就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网民在虚拟的世界中传播新闻、发表评论时, 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区别的, 也就是达到了虚拟的平等。这不能不使网络新闻的写作及其评论更能表现出人人拥有平等话语权的特色来。这种平等, 尤其突出地表现于大众对生命等价的重视。正因为人生来平等, 那么, 社会中的种种不公, 如特权阶层的存在、执法中的黑幕、特殊利益群体的欺诈等在网络中引起民众一次又一次的关注与热议。网络新闻的写作, 由此也更多地脱离了官腔而逐渐凸显其关心民生、传达民声的优势来。
大众通过网络新闻, 更有可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吐露自己的心声, 从而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正在迅速转变为“老百姓自己讲述的故事”。人们抛开在传统新闻中“被言说”的困境之后, 终于在网络新闻中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而且, 也正因为大众在网络新闻中所凝聚的力量足够强大, 因此它甚至能在许多关键的时刻非常深刻地对社会现实起到某种规范与警示的作用。如最近几年在网络上被热传的新闻“邓玉娇事件”、“抽天价香烟、戴名表的局长下台事件”、“杭州飙车案”等, 因其恰好切中了某些社会不公的现象, 从一开始就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一时间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无数网民非常自觉地成为维护正义的卫士, 当某些不当处理出现的时候, 这股强大的民间力量则迅速地形成了强大的问责声音, 敦促政府做出公平、公正的处理。不少百姓还亲自介入事件的处理, 表现出其公民意识、社会正义感、道德感的不断加强。事实证明, 在网络新闻中, 公民获得了较多的话语权。通过网络, 民声得以上传, 而政府也有了更为直接地了解民意的渠道。这其实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网络新闻中的大众审美趣味
传统新闻的写作因为多由记者、编辑等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完成, 因此在其文字、思想意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较为成熟, 且合乎主流文化要求的成品。如果说这意味着传统新闻具有高雅特征的话, 那么网络新闻则相对显得通俗化、大众化了。当然, 在网络新闻的作者中, 有相当一部分依然是“身兼两职”的:既是传统新闻的撰写者, 也同时是网络新闻的创作者。但是无可非议的是, 同一个人在为不同媒介撰写新闻的时候, 必然会考虑到不同媒介的性质与特点。如网络新闻往往要在标题上首先吸引读者, 在内容上更要突出事实最吸引大众的部分。而正如前文所述, 网络新闻拥有强大的大众阅读群体, 这就决定着其新闻内容要带有较多的世俗性、新鲜感。加之网络新闻的另一个巨大的撰写群体乃各方匆匆的“游客”, 大家携带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街谈巷议进入这一新闻发布的阵地, 在大量的信息散播中希望自己的独家报道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这一写作群体的参差不齐也就决定了网络新闻不可能向着高雅一路而去, 它常常更注重刺激、新奇与宣泄, 而忽略了深度、规范与客观。于是, 一些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的网络新闻便引来了许多非议。在一些论者看来, 俗的东西通常无法将人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反, 它还多导致人的道德败坏甚至人性的沉沦。
然而, 通俗并不等于低俗。不可否认, 有些网络新闻热衷于传播暴力与黄色的信息, 偏离了社会道德的准则, 对于这一类新闻, 有关主管部门的确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但也应当承认, 对于相当多的网络新闻来说, 通俗性仅仅体现于其看问题的民间视角以及叙事方式、文字的通俗性上, 对于这一类新闻, 似不应一概而论, 施以过多的道德指责。要提高全民族判断及思考的能力, 其关键不在于打压新闻的通俗性, 而在于让所有人都能在正义与罪恶的强烈对比中, 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网络新闻依然应该发挥其开放性、多角度、通俗的特点, 让所有人在巨大的信息量及多维、易懂的批评角度中, 学会怎样看待、评价这些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 而不是只会从自我得失的角度很片面、肤浅地宣泄自己的不满。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 一些人认为网络新闻过多地迎合了大众猎奇的不良心理, 这是必须得到修正的, 这种看法, 其实有失偏颇。何为新闻?有人曾形象地打比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既然新闻如此强调其内容的新奇与新鲜, 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反对其猎奇的本质。其实, 喜欢猎奇乃人之常情, 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 也必须符合新奇的特点。在这个具有分歧的问题上, 关键还是提高网络新闻写手的素质, 让大家明白, 不是所有新奇的事物都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所谓的过分, 则在于将包含有暴力、色情等因素的新奇事物也强加于新闻的范畴之内, 而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 很重要的一点, 还在于树立社会的正面形象及价值观等。此外, 网络新闻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不能仅仅罗列事实, 还应表露出必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引导受众如何去阅读、评价。总之, 网络新闻虽然具有鲜明的通俗色彩, 但其作者却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及反思能力。也就是说, 作者在任何时候, 都应该站在比受众更高的位置上, 他除了陈述新奇的事物之外, 还需要一定的评述、一定的引导, 而不至于使人单纯地满足于“知道”某件新奇的事, 还要进一步地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判断。
如2009年网络上对“杭州飙车案”的新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而大多数的报道者是站在受害者一方的, 对事件处理中某些细节的过分宣扬或缺乏事实根据的编造, 使民众的愤怒情绪在一夜之间迅速爆发, 事件的性质也很快由一桩交通事故转化为贫富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 有论者尖锐地指出, “以偏赅全”、“以讹传讹”、“夸大其词”、“媒体审判”等偏激片面的问题相继浮现, “这也使飙车案产生‘焦点飘移’现象, 没有把社会舆论引向对产生飙车悲剧的深层次原因的及时全面剖析与探究, 而是引到对‘有钱有权者受袒护’的猜测上”;一些报道“更在内容上脱离了基本的新闻事实”, 如“称‘当天晚上, 杭城近万人自发站在事发现场街道两侧开始了无声的烛光悼念’, 另外一些媒体则称‘上千人参与’。‘近万’与‘上千’, 数字相差之大, 着实令人目瞪口呆”。可见, 网络新闻虽然着眼于大众的审美趣味,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需停留在目前大众欣赏的层次上, 而是有责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规范, 只有这样, 才能起到前瞻性、指引性的作用, 也才能使大众的审美趣味得到不断的提升。
综上所述, 正因为网络新闻所具备的鲜明的民间立场, 因此, 常会出现民间与庙堂之间的对立, 有时矛盾甚至非常突出。如“广州垃圾焚烧场选址事件”曾表现为政府压倒一切的权威意见, 即在某地建垃圾焚烧场是不容置疑的决定。但随着网络新闻贴近民意的表达, 民声的不断上传, 政府开始反省自身的做法, 逐渐展开了与百姓代表的磋商, 并最终以对选址问题重新加以论证的做法表现出对民意极大的尊重;而百姓也在与政府的对话中体会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开始认真地执行垃圾分类处理政策, 表现出对政府工作极大的支持。在这一事件的处理过程中, 与事态发展同步进行的网络新闻传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的确, 在两种立场处于矛盾的时候, 彼此之间必然需要磋商, 摆证据, 讲道理, 把谈判的场所从网络搬到现实世界中, 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 最终使不同的意见得以调整, 并最大限度地适应彼此的需要。这无疑也是一个消除异见, 臻于协调的过程, 是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
显然, 网络新闻的民间立场是值得肯定的。它并不意味着粗鄙低下, 而更多的是带来了社会的公平, 以及大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与思考能力的提高。因此, 网络新闻理应有更美好的前途。但提高其作者的法律水平、道德水平、思辨能力等各种素质, 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韩婧:《对网络传播低俗化的思考》, 《新闻传播》, 2009 (7) 。
[2].陈亮:《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宿州学院学报》, 2009 (5) 。
[3].一冰:《从“杭州飙车案”报道看网络条件下的舆论监督》, http://www.wowa.cn/Article/83313.html
《生死疲劳》中的民间写作立场 篇2
关键词:民间资源,民间立场,叙事视角及技巧
一、《生死疲劳》中的民间资源
莫言的小说多以家乡山东高密为背景, 笔下融合乡野传奇、家族演义、情色想象于一炉, 磅礴瑰丽, 引人入胜, 因此, 高密东北乡也成了20世纪末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原乡之一。在《生死疲劳》中, 莫言继续沿袭他熟悉的乡村题材, 将故事设置在自己熟悉的农村, 但视野更为奇特, 通过动物的眼光来观察这个社会世事沉浮, 人情冷暖。故事发生在1950年的土地改革中, 一个叫西门闹的地主被枪毙。他一世转生为驴, 二世转生为牛三世转生猪, 四世转生狗, 五世转生为猴, 六世转世为人, “世纪婴儿”。在半个世纪里, 西门闹不断以动物的身份回到他的村庄和土地, 透过动物的眼睛向读者描述了50年间这片土地上惊天动地的历史变迁, 还见证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变迁和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浮沉。故事发生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 地主西门闹至死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自己在人世间三十年, 勤俭持家、修桥补路, 乐善好施, 靠劳动致富, 用智慧发家, 到底错在了哪一点。或许仅仅是因为他的阶级地位, 他是地主, 他的土地让众多愚昧的相亲早已觊觎很久。所以他的乐善好施可以直接被忽略, 他可以在不被审判的情况下直接枪毙, 粗鲁残忍又蛮横, 看起来不像是新社会应该发生的事情, 却确实真切的发生了, 而且肯定也不止西门闹这一个冤魂。农村的人民是勤劳的淳朴的, 却避免不了身上残留的麻木和愚昧, 善恶界限混淆, 一味的感情用事并时刻关注自己的一点点私利, 以至于没有自己的立场, 无形中做了帮凶, 这种鲁迅所谓的“国民劣根性”依旧积重难返。
二、莫言的民间写作立场
“民间”写作一直是莫言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民间”的概念最早由陈思和提出。陈思和先生所描述的民间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自由自在, 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在当今社会没有完全的原型, 因此, 民间社会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民间社会里相对存在自由自在, 相对存在少受约束, 与官方意识分道扬镳的。在《生死疲劳》中最明显的“自由”例子就是单干户蓝脸, 他吃住睡在牛棚里, 用钢盔当做铁锅煮饭, 要借着月光劳作, 同镢头刨地, 用肩挑着箩筐搬运东西, 不能踏进人民公社的土地里, 众叛亲离之后依然固执的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 捯饬自己的那点土地, 没有跟着时代的潮流“进步”, 俨然一个扎眼的“墨点”, 但当一切政治风暴都平息后才发现, 似乎只有他是看的最透最长远正确的人, 讽刺意味跃然纸上。而关于莫言的民间立场, 莫言首先将民间写作归结为一个作家的创作心态问题, 并以自己独到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和“为老百姓写作”两种写作方式的区分和界定。“为老百姓写作”不能算作“民间写作”, 而是一种“准庙堂的写作”。这种心态下, 作家根体验不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 只有把自己视为老百姓, 才能感同身受, 真切地触摸到他们的脉搏, 写出他们的灵魂。真正的民间写作要求丢掉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 “用老百姓的思维来思维”, 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其间并没有丝毫的精神指导性和道德优越感。在《生死疲劳》中, 看似是一个个动物的故事, 仔细体会一下却发现都是“人”的行为, 只是把人给动物化了, 作者把自己体会到的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世事沉浮通过动物的转换和遭际体现出来罢了。莫言的平民文学观实在是对传统文学中具有民间性的平民精神食的创造性继承, 而与由政治文化精英所主导的平民文学观念有着本质区别, 莫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写作, 他与农民的关系始终保持在不即不离之中, 并未能脱下身上“农民”的土气, 也正是这份所谓的接地气, 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别样鲜活的生命力。
三、叙事的视角及技巧
《生死疲劳》中有三个叙述者:大头儿蓝千岁、蓝解放、还有作家莫言。大头儿是近乎纯粹的精神, 是巫一般全知的说书者, 通天彻地。蓝解放是常人, 是日常经验水平上的限制视角。小说中的莫言是个知识分子, 没他什么事, 但总是瞎起劲, 到处为故事提供似是而非的阐释, 又像一个插科打诨的小丑。这三位叙述者构成了复杂的张力关系。大头儿、蓝解放、莫言这三者构成三重对话关系, 再现了乡村50年变化的历程。在《生死疲劳》中的民间化则首先体现在小说的佛教思想与民间伦理道德标准的并置。《生死疲劳》的书名的由来是莫言在东北参观寺庙的时候看到的佛语:“生死疲劳, 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从中得到灵感而命名的。可见, 作者借鉴了佛教思想进行创作, 体现在小说中则是贯穿整部小说叙事的一条线索—西门闹的“六道轮回”, 这一观念本也是佛家思想。佛家认为万事皆有因果, 善恶终有报。只有行善才能得到好报, 也才能再转世为人, 这种思想与中国本土的传统的伦理道德相一致, 所以很快为中国百姓所接受, 成为中国民间传统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无法真正的身心自在, 而只能是“生死疲劳”, 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是他们执著于此无法放弃的。西门闹执著于伸冤;蓝脸执着于土地、蓝解放执着于爱情、西门金龙执着于名利;洪泰岳执着于旧制度赋予他的权力……这也就是说:这部小说就如同高高在上的佛祖旁观世间众生为一些“俗事”牵累, 无法摆脱, 不愿放弃, 只能苦苦挣扎, 生死疲劳的生存状态。作者把佛教思想和民间伦理道德观作为作品叙述的一个内在逻辑, 使作品真正从民间出发, 成为一部深具“中国味”的小说。小说叙事并未侧重在深沉的宗教启示上, 重点还是在“文学味”上, 让文本充分体现文学性, 这也是此书的成功之处。
四、结语
莫言的小说里有乡土叙事, 也有他想塑造的民族形式, 有魔幻的色彩但是更深层的还是反映现实, 莫言一向擅长于将大历史还诸民间, 借着说书人的口吻, 莫言告诉我们理解乡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田园乌托邦, 也可以是凡夫俗妇存身的大千世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所以逼真, 是因为从魔幻想象汲取了养分, 而民族形式的活力根本就是新旧杂陈的积累和生生不息的创造, 折冲在共和国当代文学的可能与不可能之间, 莫言所面临的困境和他所寻找的出路应该持续吸引着我们。
参考文献
[1]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J].当代作家评论, 2002 (1) .
[2]李敬泽.莫言访谈《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J].新京报, 2005 (12) .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
民间立场 篇3
20世纪80年代起即以解构姿态写作的伊沙, 诗歌语言一大特征是以富有当代精神的口语去解构日益八股化的所谓经典、书面的母语, 伊沙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开发与提炼, 促成了其诗歌贴近生活又不失深度的特质, 他对诗歌甚至诗人的反崇高化、平民化色彩推崇之至, 从他的评论文章《杨黎:口感好极了》 (3) 中显而易见。而对于诗歌的存在意义, 伊沙在《无题 (217) 》诗中曾有这样回答:“会心一笑/我的诗抑或诗/不过就是生活/重压下的会心一笑”。
正如伊沙本人屡次直陈, 其诗歌风格的形成最受美国诗人布考斯基的影响。伊沙《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 (4) 这篇文章说, 1995年收到朋友从美国寄来的一篇介绍查尔斯·布考斯基的文章, “这篇文章却叫我没法不激动:因为文中所引的他的诗的片断, 也因为他极富传奇色彩的生平和他的人生态度, 甚至包括他在美国文化中的际遇和地位。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位注定要和我有点关系的诗人。”随后, 伊沙对布氏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 文中伊沙说“在我眼里, 布考斯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极为欣赏布氏“日常的、边缘的、个体的”诗歌风格。出于对国内文学评论界衡量作品标准单一化的不满, 以及“一种欲望般的巨大冲动:作为诗人, 我要自己去看另一位诗人”, 伊沙和妻子老G当年合力翻译了24首布氏诗作, 其中大多数陆续发表于国内刊物, 由此布考斯基的诗歌通过伊沙首次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翻译的同时, 布考斯基的诗歌风格也在深刻影响着伊沙艺术观念的转变和成型。伊沙对布氏的接受与学习, 既有着欣赏喜爱的主观因素, 也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这篇文章中交代, “我在1993—1994年的作品……外在的完美充分暴露了一个内在的危机:我诗歌的空间与身体的扩张相比已经显得太小了, 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必须有一个重新开始———也正在这时我读到了布考斯基的英文原作, 他诗歌中所携带的无比自由的空间感和来自平民生活底层的粗砺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宝贵的启示。……事实确系如此:是布氏的作品帮我开启了我诗歌写作的第二阶段。”伊沙外在地具备接收布考斯基风格影响的条件, 内在地具有学习模仿布考斯基诗歌风格的需求, 译介的同时, 伊沙也在扬弃布氏艺术精华、形成其个性化的诗歌风格。
伊沙作品中, 我们也比较明显地可见布氏影响的痕迹。1995年与妻子合作首译的布氏诗歌中, 伊沙本人最欣赏《蓝月亮, 噢, 风吹月……亮, 我是多么崇拜你!》和《一点儿原子弹》这两首 (5) , 以前者为例, 我们可以在伊沙同年创作的《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中较为明显地看出布考斯基诗歌的影子。
布考斯基的《蓝月亮, 噢, 风吹月……亮, 我是多么崇拜你!》:
我惦着你, 亲爱的, 我爱你
我操L惟一的理由是因为你操了
Z, 然后我操R, 你操N
由于你操了N, 我不得不操
Y, 可我总是不停地想你, 我感觉你
像个胎儿似的在我腹中, 我称之为爱情
不管发生什么事, 我都称之为爱情, 于是
你操了C, 接着, 在我行动之前
你又操了W, 所以我不得不操D, 可是
我要你知道我爱你, 我不停地
想你, 我爱你胜过爱任何人
唯喏唯喏喏
唯喏唯喏喏
伊沙的《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
一个女人满城找你
这是多么好的事
却令你恐慌
四处躲藏
表现极度反常
可怜的哥们儿
我终于理解了
你的拒绝
那是后来
当我在大街上
看到你被追逐
狼奔豕突
追你的女人
敞着怀要给你哺乳
布氏此诗用一贯的俚语写作, “我”以反复追赶、差异化模仿的方式向“你”致敬, 向“你”表达“我”的爱;“你”可以做多重角色的解读, 可看作“我”爱、致敬的对象, 也可看作“爱”本身。伊沙诗中“追—被追”角色反转, “你”给予“我”的爱过于浓烈, 让“我”经受不起而不得不选择痛苦地逃避, “你”和“我”的关系也可以做多重解读, 这“是一首写给两个人的诗歌:是写给两个男人———男人和男孩的诗歌, 也是写给两个女人———母亲和‘女人’的诗歌, 而最终, 肯定也是写给这样两个人———情爱关系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诗歌” (6) , 可看作对布氏创造性、超越性的学习模仿。
伊沙写于1996年的《感恩的酒鬼》中对“呕吐”的呈现和予意方式, 也可看出对布考斯基关于妓女写作中“呕吐”动作刻画的借鉴与延伸。伊沙作于2002《婊子, 这路, 我熟》与布氏诗作《一名杀手》也颇有神似之处 (本文略) 。
伊沙《感恩的酒鬼》:
一个酒鬼
在呕吐 在城市
傍晚的霞光中呕吐
在护城河的一座桥上
大吐不止 那模样
像是在放声歌唱
他吐出了他吃下的
还吐出了他的胆汁
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驻足 目击了这一幕
忽然非常感动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
对生活的感恩方式
布考斯基则这样写过:
关于妓女:
突然, 我靠着树边呕吐,
“看那个老头儿, ”
可爱的棕色眼睛的小鸟,
对着可爱的绿眼小鸟说,
“他真是被操坏了。”
这是最后的真话。
布氏长期生活在洛杉矶下层社会, 一度沦落到用粗俗语言为下流杂志撰文谋生, 淫秽和酗酒的主题, 邋遢、破旧的形象, 对两性赤裸裸的描写, 布氏诗歌以酒鬼硬汉态度和粗粝而富有生活质感的语言吸引大众。自然, 其所代表的是学院派的对立面, 是一种解构的、民间化的立场。布考斯基解构的创作理念可从其诗歌《艺术》中得见一斑:《艺术》即是/精神/消亡/的/形式/表现。伊沙诗歌也有与其相似的呼应:《面壁而坐》有多少真情的诗篇/得自于生活的欺骗//让它们兀自精彩吧/我的悲哀是种宿命。布考斯基宣称“艺术”是“精神消亡”的显现形式, 伊沙则认为“真情的诗”得自于“欺骗”, 这种“悲哀是种宿命”, 《<等待戈多>》 (伊沙, 1995年, 文本略) 则可看作对这种艺术观的一番呈现, “真情的诗”、“公子”含有可贵、高尚等积极的正面的意味, 而可贵的真情却来自卑劣的欺骗, 高贵的公子是个傻子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干出丢人现眼的傻事, 用这种反讽的方式展现高尚精神的消亡。
《性与诗》女人/你不能这样要求我/在达到高潮之后/再挑剔过程中的我/如何不懂温柔//女人或读者/我是另一种/窗外走过一群/女权主义者/她们喊出的口号/颇对我的胃口//“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对诗的/正当要求/亦当如是。 (伊沙1997年) 《性与诗》同样以直露的方式表达了伊沙对民间姿态写作的思考, 既对主流诗歌评价标准下接受者自相矛盾的期待视野感到好笑, 同时又对民间立场写作的处境有些酸楚的无奈。中国诗歌史上, 南北朝民歌曾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繁盛。当代汉语诗坛虽未尽如人意, 但从未停止不懈求索的努力, 这其中民间立场写作的诗人们功不可没。
注释
1《许子东:得诺奖像中六合彩乡土文学最符国际期待》, 腾讯文化网2013-05-13, http://cul.qq.com/a/20130513/012216_4.htm.
2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1998中国新诗年鉴》代序, 花城出版社1999年。
3伊沙《杨黎:口感好极了》, 人民网2001-03-03, http://www.people.com.cn/GB/wenyu/66/134/20010303/407855.html.
4伊沙:《我和妻子老G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的中文首译者》, 伊沙 (YISHA) 的BLOG, 2010-08-01, http://blog.sina.com.c n/s/blog_489db0970100l7ju.html.
5伊沙本人在交流中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