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拷问

2024-09-24

人性拷问(精选6篇)

人性拷问 篇1

阿瑟·米勒是一位关注现实的剧作家, 他的作品着重描写人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在《萨勒姆的女巫》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萨勒姆的女巫》是阿瑟·米勒根据1692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的一桩“逐巫案”而创作的伟大剧作。这部借古讽今的社会问题剧, 影射了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麦卡锡主义, 折射出阿瑟·米勒的价值观念。

阿瑟·米勒是将自己对于麦卡锡主义的不满寄托于话剧《萨勒姆的女巫》。通过对普罗克托和翠贝卡不屈形象的着重叙写, 作者歌颂了坚守正义的革命义士。阿瑟·米勒借着这部戏剧力图唤醒人们对邪恶的敏感, 激发人们反抗恐怖现实的斗志。真实历史与真实的自我情感使话剧上映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萨勒姆的女巫》的戏剧魅力主要表现在作家对现实黑暗生活和一切邪恶势力的无情鞭挞, 以及深刻剖析了人物的心灵。剧情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谎言与诬陷并不只存在于社会政治方面, 同样甚至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 是我们人性之中的一些弱点将本不值一提的谎言搬上了舞台并将它愈演愈烈, 以至于不可自拔。因此, 整部话剧强调的还有人性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阿瑟·米勒将作品的主题从历史反思和政治隐喻的层面上升到了人性的揭示和拷问。

谎言、报复、虚伪、陷阱, 当这些人性中的弱点都聚在一起的时候, 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震撼和恐惧。话剧《萨勒姆的女巫》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聚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看似闹剧的一幕幕剧情拷问人性、剖析人性。在处理这一重大主题时, 作者不是用大篇幅的议论或说教直接“讲述”出来, “而是将人物的灵魂、形而下的动机高度具象化、细节化和故事化”, 直指人性中恶的一面。在“女巫”事件以后, 萨勒姆的人们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生怕有谁看自己不顺眼而诬陷自己为魔鬼的使者, 而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发制人, 因此当蒂图巴为了自保而承认自己是魔鬼指派的后, 所有人都开始为了自保而胡乱攀咬, 导致事情越闹越大, 几乎所有的人都牵扯了进来, 整个萨勒姆镇一片混乱。这就是人性在危机来临时做出的“本能反应”。

“设想一下, 在萨勒姆镇, 如果没有那么多自私、卑鄙小人的挑唆和鼓噪, 姑娘们的违禁欢娱就不会演发成一场使好人受难、坏人作威的‘逐巫’运动。” (1) 随着情节一步步推进, 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被一步步践踏。看着舞台上为了圆一个谎言而不惜放弃信仰而在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中放任、沉沦的人们;看着那一个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其他善良无辜者利益的人;看着那一个个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让错误越陷越深、越闹越大的人, 让人感觉到一种从心底生出来的寒意。尤其是当丹佛斯这个神权政治的代表将政治置于道德伦理之上, 无耻地逼迫无辜的百姓承认跟“魔鬼”合谋过时, 当艾比盖尔潜逃后“女巫”被证明子虚乌有时, 当他高调地唱着“即使有一万人胆敢起来反抗这条法律, 我也要把他们统统绞死, 汪洋大海的辛酸眼泪也溶化不了这条法规的决定”时, 这个世界被颠覆了。

在剧中阿瑟·米勒同时还讴歌了一些誓死捍卫人格自尊、坚守做人原则的人物, 如普罗克托夫妇、翠贝卡、黑尔牧师。然而当这种人性光辉的一面一闪现, 就马上会被压制。艾比盖尔原先诱惑普洛克托是出于对他的一片真情, 但当谣传女巫的声势越来越大时, 她看到这是除掉伊丽莎白的良机。普罗克托带着玛丽来到法庭替伊丽莎白申诉时, 玛丽坚称是艾比盖尔做出了这一切, 为伊丽莎白的清白而据理力争。然而在法官的威逼以及艾比盖尔为首的一群少女的强大压力下, 玛丽为了自保最终屈服了, 甚至将罪责推向了普罗克托。而黑尔牧师为了营救被诬陷的人们积极奔走, 也是无补于事, 最终只能悲叹:“我的手触到哪里, 哪里就有死亡;我虔诚的目光转向哪里, 哪里就鲜血横流。”这也映射出:在危机面前, 仅凭一两个人是无力回天的。

正如人性只有在最严厉的拷问下, 才能显示出它的罪恶一样, 人性最光辉的一面也只有在最严厉的拷问下才能显示出来。而生死的抉择, 就是最严厉的拷问。在生命与良心面前, 很多人都是选择了生命而违背了自己的良心, 而以普罗克托和翠贝卡为代表的人们却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世界的正义而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面对死亡的威胁, 他们没有屈服, 而是更坚强地站了起来。普罗克托当众撕毁了所谓的认罪书, 高声朗诵着《圣经》, 慷慨赴死。在这里, 普罗克托等人的人性经受住了考验, 走向了永恒。这群人向世界宣告“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是戏剧最后的胜利者, 人的尊严是不可侮辱和战胜的。

“在《萨勒姆的女巫》这部悲剧里, 我们感受到了人的卑鄙、堕落, 也感受到了崇高、坚贞。” (2) 阿瑟·米勒在剧中对普罗克托、翠贝卡以及黑尔牧师的肯定, 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而对以艾比盖尔为首的少女及法官们的批判, 则是对人性黑暗与龌龊一面的尖锐讽刺。该剧为我们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人性可能是光辉的, 也可能是灰暗的, 关键就在于面对考验时你如何选择;而所谓的诬陷既可以使人性沦陷, 同时也能使人性得到升华。

话剧《萨勒姆的女巫》既是对于政治的隐喻与批判, 也是对于人性的一种剖析与拷问。而透过话剧, 审视历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女巫, 只是人们的心理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 我们又能够审视人性, 辨认出光辉与黑暗。

参考文献

①汤卫根:《论阿瑟·米勒<萨勒姆的女巫>的创作》, 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②刘明厚:《西方悲剧导读》,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第241页。

芙蓉镇》:疯狂时代的人性拷问 篇2

一、 黑白颠倒的社会环境

影片《芙蓉镇》记录了1963年到1976年的中国,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混乱。在影片开始便奠定了阶级斗争的基调,以秦书田为代表的五类分子是全镇歧视的对象,村主任定期给他们开会,开会的主题不过是要求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秦书田外号秦癫子,他见人低头哈腰,看起来唯唯诺诺。但实际上他是镇里最有才华的人,他会写诗作画,还能编排歌舞剧。可是所创作的反封建歌舞剧,被当成是反社会主义,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社会的运动轻而易举地改变了秦书田这个小人物的命运,一个才子就这样沦为地位低下、劳动改造的命运。胡玉音是一个靠卖米豆腐为生的小贩,因为人长得漂亮被镇上人成为豆腐西施。她和丈夫勤勤恳恳,诚实守信地做生意,镇上的人都喜欢吃她家的米豆腐。但是当这对勤劳的夫妻,刚刚凭自己的劳动盖起了新房,李国香的工作组来到了芙蓉镇。曾经是国营饭店经理且一直单身的李国香,嫉妒胡玉音的美貌、生意的兴隆。她借着运动的机会,给胡玉音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胡玉音的新房被没收,丈夫被处死,她自己被打成富农,进行劳动改造。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党支部书记黎满庚本是她的初恋情人,但最后却举报了胡玉音,他自己也受到了牵连。粮站主任谷燕山被剥夺了职务,还受到李国香人格上的侮辱。反而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王秋赦因为对李国香的巴结,当上了党支部书记,一跃成为芙蓉镇的红人。他对李国香下跪,称自己就是李国香的一条狗,他既是李国香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李国香的秘密情人。两人肆无忌惮地在芙蓉镇施展着淫威。而李国香满口的政治、经济、国家发展,仿佛代表着党和人民。但实际上,她只是在用高大响亮的口号迷惑大众,通过权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影片播放的2小时36分钟里,始终蒙着这么一层淡淡的灰色,灰色的下雨的天空、长长的石板路,满街清一色儿的灰衣服还有人们脸上挥之不去的阴云。灰色是无彩色,介于黑白之间,暗示这当时的世界,毫无生机,黑白不分,混沌一片。观众在观影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影片想表现出的压抑、沉痛和悲凉。

二、 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

影片中的人物,无论是胡玉音、秦书田还是李国香、王秋赦,他们的命运都经历过非常突然并且剧烈的变化。小人物的命运属于自己也属于整个时代,时代的变革会轻易改变芙蓉镇上人的命运。轰轰烈烈的运动,一瞬间毁掉了胡玉音辛辛苦苦经营的幸福。运动结束后,镇上的领导归还了她的房屋和金钱。但是听到这一切的时候,胡玉音不是欣喜若狂,反而是哭喊着要他们还自己的男人。胡玉音是中国小老百姓的代表,她勤劳能干、美丽善良,她没有李国香那样的野心,她只是希望能和丈夫孩子过简单的日子。可是运动如同一场浩劫,她的丈夫桂桂被处死,秦书田被关进监狱。运动结束了,可她收到的伤害不是靠赔钱就能弥补的。当领导决定将她的财物归还,她再也不需要被批斗,她十多年来的恐惧、委屈、绝望在那一瞬间爆发,是对自身命运的悲悯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秦书田原本是公认的才子,因为一个歌舞剧被打成右派,受尽凌辱,之后更是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等“文革”结束,他再次回到芙蓉镇,孩子都已经很大了。这几年间,他错过了太多和爱人孩子相处的时光。因此有领导邀请他担任县文化馆的馆长,他拒绝了,他只愿意陪在家人身边弥补那些逝去的时光。

在这个荒唐的时代里没有绝对的荣辱,李国香本来是工作组组长,在四清运动的时候她控制了全镇的经济政治,但造化弄人,一向代表党和政府的她,在文革初期也因政治属性不清被红卫兵打成右派。影片中多次用叠影的手段,将大字报和标语表现出来,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在这一时期,李国香的名字也被挂在大字报上,给她的名号不是右派和富农而是“破鞋”,这不仅完全推翻了李国香曾经的权力更是对其生活作风的批判。电影中对这一情节的刻画极其生动,红卫兵押着李国香游街,天下着雨。红卫兵和众多乡亲们都去避雨,李国香被残酷地拦在门外,理由是:“牛鬼蛇神也想避雨?”面对李国香的反抗和解释,曾经靠她上位的王秋赦亲手给她挂上了破布鞋。曾经叱咤风云的李国香也被批斗了,乡亲们看在眼里虽然惊诧但没有同情。秦书田和胡玉音同样被剥夺了避雨的权利,三个人站在了一起。李国香也被要求劳动改造,可是当秦书田热心地将自己的扫把借给她时,她不但没有谢意还恶狠狠的骂他反动右派。李国香的没落可见当时社会的动荡,人们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行为而是自己的属性,一旦属性错了,整个人也就都错了。但是运动的形式变化得很快,李国香的政治问题解决了,她又成为公社革委会主任。她依旧在芙蓉镇抓革命,可是没落的经历并没有改变她的本性,她对芙蓉镇进行了变本加厉的统治。

在李国香没落期间,有一个人对其进行了严重的侮辱,那个人不是被她迫害的乡亲们而是她一手提拔上来的王秋赦。王秋赦在芙蓉镇没有固定的工作,他好吃懒做,通过占别人便宜混饭吃。在李国香来之前,他的生活一贫如洗,可正因为贫穷他的性质地位极高是土改根子还是雇农。可是他最擅长敲锣、批斗、喊口号,运动开始了他成为最积极的分子。李国香刚到芙蓉镇时,安排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等李国香失势,他便落井下石。当李国香的问题解决重新掌管芙蓉镇时,他立马为自己曾经批斗过她的事反悔,找出诸多理由,并甘愿做李国香的走狗。他的确是无产阶级,但却是典型的农村流氓。王秋赦是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他靠运动过日子,靠运动骗吃骗喝。当运动结束了,他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人再尊称他王书记、没有人再让他白吃白喝、没有人再让他批斗,而李国香最终也无情地抛弃了他。他依旧敲着他破了的锣,用嘶哑的嗓音喊着:“运动啦,运动啦!”他的喊声恰是这个荒唐时代的尾音,依然悸动着芙蓉镇人民的心,人们害怕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会不会卷土重来。

三、 对人性的反思与歌颂

芙蓉镇是湘西的边陲小镇,这里的人民不懂政治,只想凭着自己的劳动愉快地生活。但是当李国香带着无比高尚的理由在镇内开展运动时,灾难降临到这个小镇。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曾经勤劳致富的人被打成右派,曾经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成为党支部书记。小镇上的人总被聚集起来开会,他们不明白秦书田为什么被称为敌人,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恨一个从未伤害过自己的人。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只是自动疏远他们。当李国香戴着权力的帽子开展运动时,他们不由自主地服从了。镇上的人是当时环境下广大本分老实的群众代表,他们不敢去质疑权威,更不敢去挑战权威。就算运动已经毁了小镇和谐安逸的日子,他们也只是选择逃避。黎满庚夫妻算是群众的代表,当胡玉音被批斗,黎满庚的妻子强烈要求丈夫和胡玉音撇清关系。黎满庚虽然是胡玉音的初恋,可是面对强权的压力和内心的恐惧还是背叛了胡玉音,将她辛苦赚的1500元钱交给李国香。这些人了解胡玉音的善良和勤劳,不理解胡玉音为什么被批斗,可是李国香带着正义的面具剥夺了胡玉音的一切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当社会的规则违背内心的道义时,我们选择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有这样一个情节生动表现出了人们内心的挣扎,当谷燕山喝醉了酒,走在铺满雪的路上。他绝望地喊着“完了”但随即有执拗的喊着“没完”。这个老革命苍凉的声音回响在整个芙蓉镇,听似醉话,但却是他心中信念最真实的表达。秦书田在听到谷燕山的喊声时,说了句“人心不死”。人心是改变这个荒唐社会的最大力量,人心不死就有希望。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那个混沌的社会里,总有坚守自己内心的人,这也是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秦书田就是这样一个清醒的人,他是最早被批斗为反动右派的人。镇上的人称他为秦癫子,他站在台上被批斗,他被惩罚扫街,可是这一切惩罚他都不以为意。他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即使被安排扫街,他也像跳华尔兹一样。虽然他表面上对所谓的上级点头哈腰,但在他内心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人值得尊重什么人应该唾弃。当他发现王秋赦和李国香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他在王秋赦每天通过的窗户下,放了一坨稀泥,王秋赦因此摔到了腿。当他发现善良美丽的胡玉音陷入绝望时,他无私地帮助她,给她希望。胡玉音和秦书田每天一起扫街,爱情就在这艰难的生活中发生了、灿烂着。在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当两人的生活被运动击得粉碎,当他们一无所有,当他们相信的道德被全部推翻,他们依然怀有心中的爱。他们没有压抑着自己的爱情,勇敢地拥抱了它。在人人自保的年代里,爱情成了一种奢求,地位最低下的人拥有这世界上最珍贵的爱。之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他们决定结婚,他们想告诉整个社会即使身份是最底下的人也有爱的权利。可惜这段与世隔绝的爱恋再次成为李国香的眼中钉。一句蔑视“无产阶级专政”,将两人判了刑。又是一个下雨天,两人被无情地批斗,秦书田被判十年,胡玉音三年,因怀有身孕狱外执行。胡玉音再次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她抚摸他的脸庞,睁大眼睛看着他,眼中是慌乱、恐惧、悲凉。这时秦书田坚定的声音响起:“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是他给胡玉音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他坚定的声音不断地在胡玉音耳边回响,像巨雷一次次敲击着胡玉音的内心。瞬间胡玉音的眼中多了一丝隐忍和坚定。即使秦书田面对着世界上最大的不公,他也没有放弃内心的希望,他相信运动终将结束,他会回到胡玉音的身边。

结语

人性拷问 篇3

一、影片的故事结构

编剧的精妙处理来源于剧本故事的精巧结构,采用圆形叙事的循环结构,故事是一个轮回,而且这种闭合式的结构导致了情节环环相扣,连续紧密,到结尾的再一次轮回让人惊叹不已,产生回味无穷的效果。影片一开始,伯灵(Birling)一家正在进行女儿和女婿的订婚晚宴,饭后闲谈时分,侦探古尔(自称Goole,发音与Ghoul相同)的突然来访打破了这一切,侦探开始逐个调查逐个询问,而询问的顺序也决定了叙事的顺序,因为伊娃曾经是父亲伯灵工厂的女工,于是便从父亲伯灵开始,逐一排查,一开始除了未解谜团的悬疑性吸引观众注意外,其实讲述与回忆还是难免走向浮躁乏味的偏向。但是观影者若耐心看下去,这种故事叙述主体的转移和故事走向的转变十分微妙有趣,都是通过人物的细微表情和细微动作来呈现的。

第一个戏剧冲突,讲述因为父亲伯灵为了维持自己的资本家地位,阻止伊娃带领女工罢工,诱骗不行转而强行把伊娃从工厂开除,也许这就是一切事故的始作俑者,本来失去一份工作并不会导致一个人走上自杀的绝路,如常理所推进的那样,到后来伊娃找到了新工作,在米尔沃德一家名牌服装店做店员,而且待遇还不错,巧合就在于伯灵的女儿和母亲去这家服装店挑选衣服。故事叙述中心转向女儿希拉的切入点是当侦探提到可怜的伊娃新的工作被人勒令离开是因为有顾客投诉她,而希拉恰好就是米尔沃德的常客。原来女儿希拉和母亲在对衣服的选择上产生分歧,希拉不敢违抗母亲,自己满心的怨气无处发泄,而间接因为母亲把伊娃使唤到跟前比划希拉所喜欢的那件衣服,希拉的愤怒积累到了极端,在镜子面前,伊娃无意间的一个细微表情被希拉当成是嘲笑自己的借口,于是就刚好成为出气筒让希拉好好发泄了一番,并投诉了经理,用自己的顾客权利驱逐了一个女售货员,断了她的生计后路,这对伊娃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而心有愧疚的希拉关切地问到伊娃后来的处境时,侦探提到伊娃为了让自己能够有办法找到新工作,更改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个名字黛茜伦顿——引起了女婿杰拉德细微的表情变化,这个变化暴露了杰拉德也与伊娃的相识,进一步转到杰拉德的叙述视角讲述伊娃后来的生命轨迹。原来被伊娃美貌吸引的杰拉德把她从图谋不轨的老男人手下救了出来,改名后的伊娃在杰拉德面前自称黛茜伦顿。接受了杰拉德的救助后她无可奈何地成为了杰拉德的情妇,而这二人的故事开始让小儿子埃里克惴惴不安,埃里克开始冒冷汗,跑到外面抽烟,小儿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也与伊娃有交集,他回忆与自己接触过的女人不觉胆战心惊,而与此同时,侦探古尔也把伊娃的照片给了伯灵夫人看,佯装高贵的伯灵夫人再也按捺不住,因为希拉知道自己的母亲——妇女福利院的主席伯灵夫人曾做过的事,那就是曾经拒绝帮助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正是伊娃。叙事中心转到母亲伯灵夫人的同时,我们得知伊娃怀孕了,而且境遇非常糟糕,没有人愿意帮助她,没有人知道她的苦衷,就连妇女福利院都冷酷无情地怀疑她而拒绝给她任何帮助。此后小儿子埃里克回来要求再看一眼照片,故事继续推进,这个照片让埃里克惊魂未定,母亲却对侦探咄咄逼人,却不知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强暴伊娃并且让她怀孕,她才坚信那个女人也就是母亲拒绝帮助的改名为爱丽丝格雷的伊娃。严格的家教,父母的控制,让刚满法定结婚年龄的埃里克迫切需要安慰,他的孤独也只能在伊娃的怀抱中实现,伊娃是善良的,她给了埃里克温暖,却不料这是她生命前的最后一刻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埃里克得知伊娃怀孕后为了养活伊娃,私自从父亲的公司偷钱,父亲恍然大悟,这个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其实一触即发。

古尔侦探离开后,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就是破了一个案件,明白了这个家所有的人都对伊娃这个女人的死有影响而且要负一定责任的话,故事便毫无新意,然而到了这里,剧情来了个大反转和升华,这个家的所有人开始怀疑古尔侦探这个人,于是来了一个反推理,世界上有那么多同名同姓的人,怎么就确定他们每个人口中所说的是同一个人?可笑的是,他们在发现了彼此的罪恶之后还要为自己的罪行辩驳,寻找借口和契机,就如他们看了照片之后还在怀疑是否照片中的人就是同一个女人,人性缺点此刻暴露无遗。伯灵通过电话向警察局查证得知了他们想要的结果,的确没有古尔侦探这个人,也没有姑娘在医院自杀死去,所有的一切只不过虚惊一场,这个家庭立马恢复了欢愉。

而另一边古尔侦探跟随者伊娃的足迹,一步步去寻找她,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伊娃还是留下日记和照片,服消毒水自杀,而路人把她送进医院的那一刻,洗胃拯救无效,古尔就在那里满怀悲悯却又无能为力地看着她,直到她停止呼吸。此时恢复欢愉的一家接到电话,得知有一个女孩自杀,会有一个侦探到访调查,影片结束。

二、侦探的角色隐喻

古尔,Goold,也就是god,上帝的隐喻,剧情反转的时候,警察局告知没有古尔这个侦探,而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侦探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他就像一个神秘的存在,穿梭在人性之间。他或许是真实的,又或许是虚假的,谁在意呢?可是他毕竟出现过也存在过,存在了对每一个灵魂的问责里。正如他离开伯灵一家前留下的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世界上有无数个像伊娃的人,带着她们的希望,恐惧,带着她与别人相关的悲欢离合,带着我们的看法、言辞、所作所为,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不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着,我们需要相互负责,要是一个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当他受到火、鲜血和伤痛的洗礼,他迟早会明白的。

这段话不就如圣境一般洗礼着这些人的良知吗?他除了是上帝还能是谁?

有几个镜头说明了古尔是不存在的,第一古尔离开伯灵家后来到一个巷道,抬头望向伊娃居住的地方的窗口,然而伊娃写完日记,站起身,拿着日记走向窗口往下看,巷道上没有人。第二伊娃死前的那一刻,她看到了护士背后的古尔侦探,她离开人世的之后,躺在床上,古尔侦探拿起她的手,按在了自己的手心,虔诚哀悼,而护士出门跟向伊娃送进医院的路人交代伊娃已死的事实后,再次回头看病房里的伊娃,她的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另外从穿着上来看两人其实也有一定的镜像关系,伊娃穿的是白色内衬衣,黑色长外套和一顶黑色礼帽,同样的,古尔侦探的基本着装和伊娃一样,这里的隐喻其实古尔侦探就是伊娃内心的上帝。电影开篇旁白就说,你相信上帝吗,我相信,你怎么相信这个。我信不过常人,所以我必须信一样东西,不然我无所寄托,坠入深渊,永不停歇地一直向下。这是伊娃内心的念白,也是她信仰的呼唤,她相信上帝,所以她相信一定会有人为她出面,而罪恶的那些人也一定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古尔侦探的调查就是暗示人性应该具有的自我内心的拷问,古尔带着伊娃的信念,来到伯灵家,也是对伯灵一家的谴责和质问,他们应该忏悔,应该自我意识到罪恶。如果不是心虚,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侦探到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对他提出质疑,也没有人要求他出示证件,而是事后才想到这点?

三、关于群体的人性拷问

所谓的罪恶之家,其实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罪恶,而是整体社会人性的罪恶,这个家庭只不过是揭示整体罪恶的一个缩影。家庭里每个人的身份都代表了一定的但是不完全的阶层,一个工厂雇主资本家,一个政府工作人员,一个高社会地位阶层的掌上明珠,一个工作上的佼佼者绅士,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被家庭控制的小男生。他们每个人对待社会,为人处世的方式一定会不一样,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只为自己一个人而活,没有群体,只有个人,他们都是人性的暴戾面。父亲的虚伪做作,母亲的冷漠多疑无情,女儿的嫉妒狭隘,儿子的自私懦弱,女婿的欲望贪婪。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人性罪恶的代表性一面,因为虚伪做作,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挚的交往,因为冷漠多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出现隔阂,因为嫉妒狭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因为自私懦弱,没有人能主动改变现状。这些人都躲在狭小的个人空间里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呢?

这是1912年,资本主义矛盾的爆发潜流暗涌,人的眼睛里只有物质,物欲横流,遍地孤魂。资本家的贪婪自私,人与人之间只讲利益原则,没有真诚,没有爱,没有亲密,只有相互猜疑,相互利用,相互隔阂,这是时代的弊病。社会是一场混战,人性深处的罪恶无处不在,资本主义来临的时候不可避免,人性走向黑暗也在所难免。

影片一开头,一幅看似温馨和谐的家庭,油画般的画面,洋溢着轻松和快乐的氛围,而房子的外面,则是黑暗阴森,高大枯瘦的树木把爪牙般的树枝伸向房子的边缘。这样的对比反衬,用画面表达的故事就是这一家人非比寻常,他们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后面调查讲述的阶段,采用闪回来再现回忆片段,只要有伊娃出现的片段都会偏向于冷色调,而现实家庭里面都是暖色调,一冷一暖的对比,其实也是正反的反讽暗示,伊娃所处的时间与空间都是冰冷,犹如这个世界的人都在对她冷眼旁观一样,可悲可怜,而宫廷油画般的现实伯灵一家的色调,他们温暖快乐实则危机四伏,不也让人可笑吗?什么是整体?什么是人?人性与群体又有何关系?这也许就是原剧作者要抛给我们的问题,我们不禁思考群体的人性到底是怎样的?在父亲伯灵口中的人性冠冕堂皇,所谓的人人应该意识到相互关心,大家聚集在一起,像一个蜂巢里的蜜蜂。这里面是利益集聚的关系;而在伊娃口中的群体,她们一起阻止罢工,一起为维护大家的权利而努力,因为我们是群体的一部分,就该对群体负责,这就是伊娃坚信的群体。

结尾处伊娃死后,伴随着她闭上的眼睛,画面切换到一个小女孩冲向海边的镜头,我们不难想到导演在模仿塔可夫斯基1962《伊万的童年》的桥段,实际上在海边奔跑的原创更早应该追溯到特吕弗1959年的《四百击》。不过那只是雏形,到了塔可夫斯基这样的诗人导演手中,这样的海边奔跑显得那样纯净,因为水就是源头,跑向海边是回归心灵的水源,奔向自由的天堂。带有一点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处理,使得整部电影进入更深一层的思考,而不简单地属于悬疑和侦探类了。伊娃的灵魂是纯净的,她没有罪恶,她为着群体拥护群体,当她被孤立,独自一人时,她也在坚守内心的信仰,在上帝的窥视下,伊娃是圣洁的,而那些罪恶的群体,对一个人的悲惨命运火上浇油的人性弊端,将会在上帝的窥视下惶恐不安,接受心灵的拷问。

摘要:《侦探到访》改编自英国著名戏剧,延续了戏剧剧本的精巧结构。暗夜中进行一场看似温馨的订婚家宴,侦探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乱了这场看似喜庆的晚宴。电影表现出的压抑气氛与戏剧形成绝佳的互文。晚宴人物之间利益千丝万缕,浮华表面的背后,各种丑陋的人性铺展开来,有贪婪、嫉妒、恶毒、傲慢等。一切都表现出上帝都对人类的贪婪和丑恶失望,影片借助伊娃纯洁的灵魂向人性的丑恶发出种种拷问。

关键词:《侦探到访》,角色隐喻,人性拷问

参考文献

[1]《罪恶之家》远不是迷你版“唐顿庄园”[N].文汇报,2015-12-04(11).

人性拷问 篇4

贪欲膨胀隐瞒实情

今年33岁的肖云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学毕业后到威海市一家物流公司工作,后被派到广州的分公司当业务员。由于他头脑聪明,踏实肯干,很快就被提拔为分公司经理。2009年,肖云生与小他一岁的女孩安静恋爱,两人把婚礼定在2010年12月29日。

广州人结婚有个习俗,就是宾客随喜钱之后,新郎新娘要回送宾客一些喜糖或者礼饼之类的礼物。入乡随俗,肖云生觉得用喜糖或礼饼做回礼太俗气,便决定用彩票做回礼。于是,他委托朋友阿杰帮他买彩票,号码全部机选。

2010年12月29日,肖云生和安静在广州的一家大酒店举办结婚喜宴。威海总公司经理李振和部门经理陆筱莹特意赶来参加肖云生的婚宴,同时又告诉肖云生,威海那边有7人没能亲自来参加婚宴,但他们委托他俩捎来了礼金和祝福。

喜宴结束后,肖云生交给李振和陆筱莹9个红包作为回礼,其中7个红包是委托他们捎给聂晶、杨帆、贾永昌等7人的,每个红包中各有5注不记名双色球福利彩票。至于哪一个红包归谁,肖云生没有明确标记。

第二天,李振从广州去浙江出差,陆筱莹则继续留在广州。晚上,肖云生约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陆筱莹也参加了。这时,当期的双色球福利彩票已经开奖。陆筱莹打开自己的那张彩票查看,发现没有中奖,便将彩票丢了。

12月31日上午,肖云生突然接到帮忙买彩票的阿杰的电话。阿杰语气激动地对他说:“昨晚福利彩票开奖,根据我们买彩票的时间段和流水号看,你当做回礼送出的彩票里面很可能有一注中了533万元大奖,你快查查看。”肖云生心跳立刻加速,激动地说:“真的?我马上打电话问问。”

肖云生开始给曾参加他婚礼并拿走回礼的宾客逐个打电话,询问人家手里的彩票有没有中奖。结果问了一圈都说没中奖。广州这边的宾客没人中奖,那么威海那边的几张彩票呢?肖云生想着,便给已经回到威海的陆筱莹打电话:“陆姐,我回礼给你们的彩票可能有中奖的,你捎回去给他们7人的彩票打开看了没有?”陆筱莹说:“他们7人的彩票我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呢。”肖云生说:“你打开看一下有没有中奖。”陆筱莹连忙把7个红包一一打开,逐张、逐注查看,并把彩票号码念给肖云生听。当念完其中一注彩票的号码时,陆筱莹话音刚落,肖云生便兴奋地说:“陆姐,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大奖啊!”陆筱莹也激动万分,声音有些发颤:“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喜事嘛,真的假的?”为了确认彩票真的中奖了,陆筱莹用手机将那张彩票拍下来,发到了肖云生的手机上。随后,肖云生回复她:“彩票中奖千真万确!”

看着中奖彩票的照片,肖云生的血直往脑门上涌,心里五味杂陈:他真后悔当初把这张彩票作为回礼送出去。如果就这么把533万元大奖拱手让出去,他不甘心。可是现在彩票不在自己手里,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肖云生觉得还得跟陆筱莹沟通。

肖云生再次拨通了陆筱莹的电话,提出封锁中奖消息的要求。陆筱莹问肖云生:“李振问的时候说不说?”肖云生对她说:“先不要说,等想好了怎么分配奖金再说。”之后,肖云生几次打电话与陆筱莹协商,想要两人平均分掉奖金,但陆筱莹没有明确回复。

几天后,肖云生再次与陆筱莹通电话时,陆筱莹却告诉他,她已将中奖的事情对李振说了。肖云生暗自叫苦:多一个人知道中奖的消息就会多分一杯羹出去,可李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而且也来广州参加了婚礼,他知道中奖的消息也在情理之中。眼下,肖云生最关心的是李振是否将回礼彩票中奖的消息告诉威海的另外几个人。陆筱莹让他放心,李振叮嘱过她,越多人知道中奖的消息越不利。于是,肖云生与陆筱莹、李振达成共识,对其他没去广州参加婚礼的人隐瞒中奖的消息。

2011年1月20日,陆筱莹飞赴广州,领取了扣税后的彩票奖金426。66万元。

良心发现自我救赎

接下来就涉及奖金的分配问题了。肖云生制订了一个奖金分配方案:陆筱莹分226万元,因为中奖彩票是她带回威海的,又负责分发彩票,如果她把这些彩票发出去,中奖的就不知道是谁了,所以她拿大头;彩票是肖云生作为回礼送出去的,中奖的机会是他给的,他拿中头,分得150万元;剩下的50万元分给李振,因为李振是老板,不在乎这点小钱。然而,陆筱莹和李振并没有对肖云生这个方案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李振在电话里对肖云生说:“按规定,彩票在谁手里就是谁的,不用去争,等等看吧。”既然上司这么说了,肖云生只有耐心等待。

可是彩票兑奖都快一个月了,陆筱莹和李振却一直没提奖金的分配问题。回想起李振的话,肖云生隐约感觉李振是不想分钱给他。他决定不再等了,要主动出击。2011年1月底,肖云生给陆筱莹打电话说:“陆姐,眼看就要过年了,我要还房贷,还要回老家,用钱的地方挺多的,你看能不能先从彩票奖金里帮我解决点?”陆筱莹不置可否。

第二天,肖云生接到了李振的电话,说已经将25万元钱打到他账户上了。肖云生有些意外,自己明明是跟陆筱莹提分钱的事情,怎么是李振打钱给自己呢?肖云生突然明白了:这25万元钱就是李振分给他的彩票奖金。李振和陆筱莹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只给了他25万元,剩下的400多万元他俩想全部占有,这太不合理了。肖云生越想越气,在电话里和李振吵了起来。

一番争吵之后,肖云生和李振、陆筱莹闹翻了,这也改变了肖云生的生活。新婚本来是幸福甜蜜的,可是由于惦记奖金分配的事情,肖云生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做梦都在和李振等人吵架。而且,他心里一直纠结着一个问题:中奖彩票本来就是自己回礼给威海9个人的,既然不记名又没有具体分配到哪一个人手里,那么中奖的奖金就应该大家平分。如果他们三个人分掉了,对威海的另外7人是不公平的,自己也会受到良心谴责。可是,如果将奖金跟大家平分,个人利益就会受损……肖云生在道德与私欲之间彷徨、挣扎。

转眼到了2011年春节,肖云生带着妻子回哈尔滨过年。安静对婆婆说了肖云生为彩票中奖伤神的事情。吃年夜饭时,肖云生的母亲端起酒杯,笑着说:“儿子,媳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你们能回来,就是送给我和你爸最好的礼物。钱这东西,说好也好,说坏也坏,到啥时候也不能让钱把做人的底线破坏了,人不能当钱的奴隶,那样活着就太累了。”母亲的话令肖云生如醍醐灌顶:如果自己把中奖的事情继续向另外7人隐瞒下去,那自己就会永远愧对他们,一辈子都会被这件事情压得抬不起头。想到这儿,肖云生对母亲和妻子说:“妈,媳妇,你们给了我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大年初二,肖云生便买了机票,从哈尔滨飞到了威海。抵达威海后,肖云生给陆筱莹打电话,说要把聂晶、杨帆、贾永昌等7人聚到一起,把中奖的事情告诉大家。陆筱莹没有立刻表态,过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着办吧,我也不想掺和这件事了。”肖云生请陆筱莹来酒店,一起和另外7人说这件事。陆筱莹答应了。

可是,陆筱莹一直没来酒店。傍晚时分,李振却来了,一进屋就数落肖云生犯傻。肖云生向他解释说:“将中奖的消息向另外7人公开是为了良心安宁,而且这笔钱不能因为是你和陆筱莹捎回了彩票就归你们所有。”李振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坚持认为彩票在谁手里奖金就归谁。为此,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最后,李振气愤地说:“既然你坚持要把中奖的事公开,那把我之前给你的25万元还给我!”肖云生也生气了:“我现在没有现金给你,先给你写个欠条。”说着,他拿起笔给李振写了一张欠条。收好欠条,李振气呼呼地走了。

肖云生平静了一下心情,然后给聂晶、杨帆、贾永昌等7人逐一打电话,约他们到酒店,说有重要事情商量。随后,聂晶、杨帆、贾永昌等7人陆续来到酒店。肖云生向大家公布了回礼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先是一愣,继而对肖云生、李振、陆筱莹隐瞒中奖消息表示气愤。几个人当即要去找李振和陆筱莹理论。肖云生说:“大家别激动,隐瞒中奖消息的主要责任在我,大家还是别伤了和气。”几个人商量后认为,既然肖云生能主动公开中奖事实,大家还是应该谅解他,至于李振和陆筱莹,要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再做打算。

随后,大家决定找李振和陆筱莹商谈奖金分配问题。很快,李振、陆筱莹来到酒店。经过协商,大家终于达成一致,算上肖云生,一共10人平分税后426。66万元奖金,每人分得42。66万元。本来肖云生没资格分这笔钱,但大家觉得,是他给大家派发的彩票,大家才有如此好运,奖金应该分给他一份。之后,李振和陆筱莹还拟了一份书面协议:领取42。66万元奖金后,领款人需立即给李振写一份收款收据,并保证放弃与本协议奖金有关的任何主张和权利,以及就此事追究任何人任何责任的权利。在没去参加婚礼的7人中,有5人同意了该协议,并签字确认。

对簿公堂拷问人性

彩票大奖分配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肖云生长舒了一口气。春节长假结束后,他回到了广州。想到因为彩票的事情跟总公司经理李振闹翻了,再在公司干下去会有诸多不便,肖云生回到广州后就辞了职。

然而,让肖云生没有想到的是,在威海,彩票风波并没有平息。原来,签协议的7个人中,只有贾永昌等5人从李振那里领到了钱。而没有拿到钱的聂晶和杨帆自然不肯罢休,两人多次找李振交涉,要求他给钱。但李振却以种种理由推托,甚至避而不见。

李振为什么给了其他5人钱,却唯独不给聂晶和杨帆呢?原来,聂晶和杨帆、贾永昌等7人刚开始知道彩票中大奖后,聂晶和杨帆认为,李振和陆筱莹的彩票在开奖的第二天就已经知道没有中奖,因此没有理由参与奖金分配,中奖的彩票是他们7人中的一张,奖金应该由他们7人分配。这便引起了李振的不满。大家分析,李振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才不分给聂晶和杨帆奖金的。

2011年4月,聂晶和杨帆一纸诉状将另外7人告到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主张这笔奖金只有没去广州参加婚礼的7人有份,至于李振和陆筱莹以及新郎肖云生无权分享奖金,请求法院判令按7人分配奖金。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聂晶拿出一份根据录音整理的书面证据。她认为,在开奖的当天,李振和陆筱莹就发现自己手中的2张彩票没有中奖,中奖的这张彩票在捎回来准备送给他们的7张彩票之中。

法院开庭之前,肖云生从广州来到威海。法庭审理时,肖云生证实,婚礼的第二天,即彩票开奖当日,他和朋友包括陆筱莹一起吃晚饭,在饭桌上陆筱莹说过,李振的彩票中了5元钱,就把彩票给他侄子了,而陆筱莹自己的彩票没有中奖。

但李振和陆筱莹却称,婚礼上,肖云生给了他们9张彩票作为回礼,李振拿走了6张,陆筱莹拿走了3张,这3张彩票分别是陆筱莹、贾永昌和孙景友的,而恰恰是这3张彩票中的一张中的奖。原告聂晶和杨帆的彩票在李振手里,所以没有中奖。

那么在婚礼上彩票是怎么给出的呢?婚礼录像显示,婚礼司仪给了陆筱莹7张彩票,这7张彩票都是给威海没有来现场的那7个人的。而且肖云生说,这7张彩票肯定是由陆筱莹带回的,从陆筱莹和他的通话录音中可以得到印证。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振和陆筱莹关于陆筱莹带回的3张彩票中有一张中奖的说法,只是其个人陈诉,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法院不予认定。虽然聂晶提供了电话录音,但几个人先后多次沟通协商,而且沟通内容及意见反复变化,所以不能单纯以几份录音资料便确定陆筱莹和李振无权参与分配奖金。9张彩票均为不记名彩票,依据目前的证据,无法确定中奖彩票归属何人。在诉讼之前,10人自愿形成了一份确定的平均分配的口头协议,该协议是各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合法有效,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

2012年3月6日,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在5人已经领取彩票奖金后,现剩余的彩票奖金均由陆筱莹保存,陆筱莹应按照原来协议付给聂晶、杨帆两人各42。66万元,并支付诉讼期间的利息。法院判决后,聂晶表示不服,坚持要7人均分,并已经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上诉至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肖云生、李振、陆筱莹、聂晶等10人原本是关系和睦的同事和朋友,可是经过这场官司,10人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形同陌路。尤其是新婚的肖云生,原本应该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却因为突然而至的大奖,在贪欲和良心之间纠结,日子过得非常闹心。庆幸的是,他最终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因为他知道,在生活中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寻梦中拷问人性的迷失与救赎 篇5

作家田冲很会讲故事,《迷局》中秦风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生在农村城市创业,虽然给人以忠厚老实且很有抱负的感觉,但他很现实,很功利,也很自信,敷衍中与各种人打交道,但骨子里始终坚持着一个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成为上层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认为,田冲以敏锐的目光体察当下,以犀利的笔触解剖社会,以深刻的思考揭示人性,形成了他有棱有角、激情饱满且圆润丰盈的长篇小说《迷局》。小说没有停留在对社会现象的简单罗列上,而是从更深的层面对诸多问题进行拷问,文字之中闪烁着思想的火花。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迷局》中的迷路者秦风走不出迷局,还有更多的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青年也迷失了自我。主人公秦风因自强进取而赢得事业,由卑微到成功,事业上是成功的。生活中的秦风,依然有魅力,经不住外界诱惑,不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就是藕断丝连。很显然,作者不是有意去设悬念,而是让叙事者活跃于情节之中,秦风在个人情感上彷徨,种种情节与细节,正是人性的迷失,秦风以后人生的路如何?这个答案永远处于未知状态,需要读者去揣摩。

田冲笔墨下的秦风,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不同的人。”秦风虽然事业有成,对感情不专一,对爱情不负责,没有了担当与坚守,迷茫和迷失中在走连自己也看不清楚的路。读《迷局》不仅仅是去听小故事,更多的是凸显了人与人、与社会种种矛盾和利益上的冲突,在超越中逼近生活核心,表达作者内心想反映的困惑和呐喊,也是每个置身生存在城市的青年寻梦的社会状态,寄放作者拷问人性的迷失与救赎,让青年人抵达每一颗微微颤抖的灵魂,也许会有更豁达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洞悉。

《迷局》之所以能让笔者“一口气读完”,再读且还有感悟,是因为小说除了倾听秦风故事之外,还有小说本身传递的社会价值。笔者拙见,与其说《迷局》是一部小说,不如说《迷局》是“我的中国梦”所延伸的思考,田冲的小说,触点关注从农村到城市青年的追梦历程,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年人在追梦中应该是奇峰突起,峰回路转,重新去检索生活价值和努力方向,发挥潜意识中的正能量,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书名:《迷局》

作者:田冲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定价:29.80元

人性拷问 篇6

关键词:《水在时间之下》,人性,尖锐

在《水在时间之下》的后记当中, 方方这样写:“这是一本有关尖锐的书。我在写作之前, 曾经先写下这样一句话。小说写完之后, 我觉得不仅如此。人世有多么复杂, 人生有多么曲折, 人心有多么幽微, 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尖锐”是作品的基调, “尖锐”可以概括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在这一部小说当中, 人性总是被放在极端的环境下拷问。在这个过程当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人性被敲打, 不同的人所表现出的人性之恶, 但是细细分析之后, 我们所发现的却是来自人性本质的善。苦难的净化使人性得到升华。小说对人物的普遍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其在认识到自身的罪恶, 承认并接受这些的时候, 出自于人性深处的善也被激发出来。小说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展示所谓的人世的复杂, 人生的曲折, 人心的幽微。

一.轮回与宿命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并没有过多的创新, 天降灾星, 老仆保孤, 天涯飘零, 路遇贵人, 王子复仇, 等等, 似乎都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母题。但是, 小说真正值得称道的地方倒并不在于他的情节结构, 反而在平凡的戏剧结构当中包含着激烈的戏剧冲突。

小说在叙事和情节上都展现出一种圆形结构。情节上, 小说围绕水家展开, 以水家为中心, 写到了“水上灯”从被弃到成长复仇, 到最后归隐巷陌的故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这个故事是由壮烈最终归于平静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始, 作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精彩的开局, 老仆救孤。然后展开了水滴和水家天然的仇恨。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 这仇恨也就越来越大, 将戏剧推向最高峰。然而在故事的最后“水上灯”的死, 写得尤其让人回味, 她并非自然的死亡, 而是在水家最后的血脉, 也就是她的哥哥水武死了之后,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与水家的天然联系似乎来自神祗与命运。

小说在叙事结构上也展现出一种轮回结构。从小说叙事的角度看, 小说存在着一个叙事视角的转换, 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作者都用到的是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的叙事, 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是现实的故事, 而在主干情节部分, 作者所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前后照应的叙事方式, 从现实到故事, 再由故事到现实的转换, 展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圆, 这样的一种叙事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得以消解, 并最终归于沉寂。从现实到故事, 再由故事到现实的转换, 其本身也就是一个轮回。

轮回之中最值得人探讨的就是宿命意识, 在方方的众多小说中都充斥着宿命意识, 《水在时间之下》则更是将这种宿命论推演到了极致。小说“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 在主人公和命运的激烈抗争的过程中, 表现了人的宿命难以超越的悲凉意境”, 在小说中作者妥当安排了三个女性人物近乎类同的人物命运。即出身贫寒, 高攀权贵, 不得善终。小说情节跌宕, 故事曲折, 但是回归本质, 无非是将人物推到环境的极端, 在极端之下对其灵魂的拷问则更能体现其罪恶, 但同时在剥离了罪恶后人物所处的环境反而展现出的是一种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只有深切的了解了自己内心的黑暗才能够真诚的理解他人的罪。天堂与地狱也只是一步之遥。”在这一点上, 小说的处理应该是非常到位的。它不仅仅是鞭挞, 同样是在弘扬。

二.尖锐美学

“尖锐”是作者自己为这部作品贴上的标签, 并且一直为评论家所使用, 作品所极力推演的就是“尖锐”, 在方方的作品当中她总是把人物推到无路可退的极端,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激烈的冲突将人物放在极端环境之下进行拷问, 于是人性之恶, 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掩藏于其下的最本真的善也展现得充分。

水上灯在小说之中的位置非常地巧妙, 她在作品中被作者描绘为全知全能, 于是她在作品里也考验着身边人的人性, 同时她也同一般的人物一样接受命运的拷问。罪恶并不从她开始, 但罪恶确实伴随她的一生, 她爱憎分明。她的出生就是为了复仇, 她敏锐地洞察一切的罪孽, 并深刻地审视着物欲世界里的罪恶, 她甚至是以审判者的角色, 无情的宣判周围人的罪恶。她是试金石, 但是她自己本身也难逃人性被拷问的命运。她说:“如果这世界是污秽的, 我这滴水就是最干净的;如果这世界是洁净的, 我这滴水就是最肮脏的。总而言之我不能跟这个世界同流。”小说开头以第一人物的限知视角告诉了读者, 小说中的水滴是反抗的水滴。她反抗现实生活的贫困, 而承受非凡的生活历练;她反抗被侮辱被伤害的生活处境, 而陷入仇恨的漩涡中, 她反抗情感的孤独, 而放弃自己戏剧生涯的辉煌, 而急流勇退、隐姓埋名, 反抗至死完全足够概括这个人物的一生, 而作为小说中的主角, 杨水滴的人性可以说是被反复敲打, 拷问最多的一个。在这个人物身上, 我们不仅能够凭借她, 判断是非, 裁决正义。而且可以在她身上看到最为本真的善念。她伴随着仇恨与罪恶出生, 同时以自己的全部意志反抗着身边的罪恶。她又并非是绝对的真理, 她和自己的小姨玫瑰红一样, 攀附权贵, 不得善终。小说一次次地将她推到绝望的边缘, 在小说的最后, 她只能凭着自己智障的哥哥生活了下来, 这唯一的亲人成为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来看, 李翠和玫瑰红、玫瑰红和水上灯, 在命运之中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水上灯总是将自己与玫瑰红相比, 甚至她们所抵达的是同一个彼岸, 但本质上她们却不一样, 玫瑰红是屈服的, 水上灯是反抗的。为了权贵玫瑰红可以屈服一切, 但是为了自己人性中最为真实的部分, 水上灯可以反抗一切。作者为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安排了雷同的命运, 无非是要将她们放在两个极端来推演故事, 玫瑰红是迎合的极端, 水上灯是反抗的极端。玫瑰红集中了小说中所有的“恶”, 这个与水上灯完全对立的人物, 成为一个反面的“箭垛式”人物。有趣的是, 作者为两个价值观念完全相反的人安排了相同的命运, 在这个有着强烈宿命论的小说当中虽然两者命运充分相似, 甚至到达的是同一个彼岸。然而小说本身是有取向的, 就比如对玫瑰红命运的处理就体现出一种价值取向。玫瑰红最终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 实则是走向堕落的深渊, 再也无法得到救赎, 她深刻认识自己的罪, 并且渴望得到水上灯的原谅与理解, 她的死也因此带上了些许的悲凉。文本当中水上灯最终是没有原谅她的, 但实际上小说也传达出对命运弄人的无奈之感。在小说当中作者急不可耐的跳出叙述本身, 突破小说原有的话语权要提醒读者注意“欲望本身救不了人类的灵魂, 歌舞纵欲最终会导致我们的灵魂滑向不可知的深渊”。

三.人性之善

《水在时间之下》鞭挞罪恶, 痛斥人性中的虚伪, 然而令人吊诡的是, 我们所看到的剥除所有罪恶之后的人, 他们所承载的不再是人性的恶, 而是成了剥离表象最为本质的善。

水上灯生来就是为了复仇, 她的一生都在挣扎反抗, 就像故事的开头所告诉我们的:“水滴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到这世上来就是与它作对。对于水滴, 这世界四处潜伏着阴谋。就像暗夜阴森的大街, 每一条墙缝都有魔鬼出没。水滴就在他们起起伏伏的呼吸中行走。这气息, 穿过水滴的皮肤, 渗进她的血液和骨髓。水滴知道自己在魔鬼的包围圈里, 知道她就是他们养育的, 那些魔鬼的唾液就是她成长的营养。而她就是它们在人间的替身。”复仇和反抗被描述为这个人物与生俱来的生命意志, 并且在小说中她是全知全能的人, 她洞察一切的罪, 主持所有的罚。她的反抗和复仇, 将人物推到极端。玫瑰红的死, 她甚至担当了思想启蒙者的角色, 玫瑰红承认自己的罪, 她也并没有请求宽宥, 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她清楚地洞悉这一切。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李翠, 在她得知一切的真相之后, 不但没有原谅她, 反而裁决了她所犯下的罪, 最终李翠的身影也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外。

水上灯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 并且同时以裁决者的姿态, 审判着人世的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人只有深切地了解了自己内心的黑暗才能够真诚的理解他人的罪恶。在故事的最后, 水家覆败。水上灯收留智障的水武和她一起生活了下来, 水武成为她生活下去的目的, 在水武死了以后, 水上灯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时候, 我们所看到的已经不再是那个反抗着一切的水滴。在无所反抗的时候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放下了一切的矫饰之后的水滴, 再不为强烈复仇欲望与罪恶感缠绕。其位于人性之中最本真的善也就被显现出来。

最后小说以时间消解一切, 所有的爱与恨, 情与仇都归于空无, 繁华和寂寥一起消散, 热闹和冷清一同归零, 所以在小说的末尾才有一声来自创作者的叹息“其实这世上, 最是时间残酷无情”。或许, 这才是小说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用时间的无尽来消解故事的“尖锐”, 以一声叹息来表达命运的无常。

参考文献

[1]黄道友.论方方小说的宿命意识[J].作家与作品, 2012, 21 (1) :9-11.

[2]杨芳.仰望天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历史观[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42.

[3]方方.水在时间之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1.

上一篇:显示监控系统下一篇:新闻职业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