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冷漠

2024-09-20

人性冷漠(精选3篇)

人性冷漠 篇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一股影片创作浪潮, 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在这次浪潮中, 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电影导演, 德·西卡就是其中之一。透过德·西卡在不同时期导演的《偷自行车的人》和《温别尔托·D》两部作品, 可以窥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兴起和衰败的原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成功摆脱了意大利“白色电话片”只表现纸醉金迷的资产阶级生活的怪异现象, 开始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表现普通人的心理情感。新现实主义为巴赞纪实美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支撑。

该运动具有明确的指定性, 编剧柴伐梯尼为这次电影运动定下了九条创作规范, 这九条规则为影片的拍摄定下了一个基本的计调。但是并没有哪一种电影的纲领性文件会得到绝对的贯彻执行, 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新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完全遵守柴伐梯尼的九条原则。纲领性的文件, 往往只是奋斗目标和美学期待, 很难直接达成。但这不妨碍在九条原则下所创作的影片大多成为经典之作, 包括《偷自行车的人》和《温别尔托·D》。

《偷自行车的人》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在电影史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这部由德·西卡导演, 柴伐梯尼编剧的影片, 讲述了失业的男主人翁里奇得到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可是他用于工作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了。里奇带着儿子布鲁诺寻遍了罗马的大街小巷, 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 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 里奇决定去盗窃一辆自行车, 可是一出手就被抓到, 最终带着儿子走进了罗马的人海之中。

影片《温别尔托·D》讲述的是故事发生在50年代初的意大利, 没有子女的D退休了。但是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系生活, 他去参加情愿运动却被军警驱散。由于无法支付房租, 整天遭到房东的冷嘲热讽。只有房东家的小女佣对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间尚有温暖。然而现实总是无情的, 身无分文的D决定放弃他唯一的陪伴一只小狗, 然后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D因为狗对他的依赖而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可是在两部影片问世之后, 《温别尔托·D》的评价却远不如《偷自行车的人》, 票房方面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直到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撰文高度赞誉该片, 该片才得到了较为公正的对待。“这部影片无论在意大利电影中, 还是在近两年来的欧洲电影, 都是最革命和最有胆略的电影之一, 是一部纯粹的杰作, 电影史必将把它奉为楷模。” (1) 两部影片都将目光放在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上, 这一点对之后世界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包括台湾的新电影运动, 大陆第六代电影导演的崛起, 都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或多或少的启发。

然而作为同一个导演的两部作品, 在评论界却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 值得深思。通过分析两部影片的异同, 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笔者将影片的相同点总结为4个方面:现实主义属性, 社会价值, 拍摄方式, 影片主人翁处境。不论是影片中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底层生活者的同情和关系、还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上的拍摄方式, 这些都遵守了柴伐梯尼的创作指导原则的结果。两部影片最大的不同同时也是导致《温别尔托·D》失败的原因在于:叙事性被淡化, 日常生活性增强, 呈现出生活流的气息。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围绕着一个工人展开, 整个事件有开端, 高潮和结局。而影片《温别尔托·D》并不具备这一点, 整部影片就像是截取自生活中的一个段落。导演将老人每天的生活展现在银幕之上, 不论是参加游行还是被房东催逼房费, 都是如此平常的生活的一部分。唯一具有较强烈的戏剧冲突的段落是老人的自杀, 但是这种冲突来自老人的内心, 在影片中展现出来并没有强烈的二元对立, 这一点大大削弱了影片的可看性, 这正是该片并未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比《偷自行车的人》中神学院的学生, 虚伪的教廷布施, 都充满了对宗教虚伪面目的讽刺, 而在《温别尔托·D》将这种对待宗教的讽刺淡化了, 教堂成为救助患病者的地方。可以看出德·西卡的影片从一把直刺资本主义虚伪本质的尖刀转而成为对生活不如意者的温暖拥抱, 人道主义的关怀明显加强, 导演自己也从一个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公的战士转化为一个更加关心人物自身命运和痛苦的传教士。《温别尔托·D》一片“实际上已逐渐挣脱新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羁绊, 步入更为广阔的现实主义之路。” (2) 《偷自行车的人》对亲情的表现定义为温情中的绝望, 主人翁起码是一个有妻子有孩子的人, 即使是在丢失自行车而带来的失业痛苦中, 仍然有家人的陪伴, 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就如影片结尾, 主人翁里奇走入茫茫人海中。生活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但这时他不是孤单的, 儿子陪伴着他。最起码还有一个家等待着他, 他就像一条有港湾可以停靠的船, 就算风浪再大, 也有平息的时候, 这足以让观众聊以自慰了。《温别尔托·D》在亲情的表现上突显了深深的绝望, 老人一辈子孤苦一人, 无依无靠, 垂垂暮年之时, 更是被房东赶出了房子, 他就像一条没有码头可以停靠的破船, 只有在风浪中等待着倾覆, 始终陪伴着他的只有一条狗。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德·西卡在《温别尔托·D》的创作时表现出的人类孤独感近乎残酷, 影片将人生的绝望上升到了一种更加强烈的境地, 观众观影时带来的不适感也被加强了, 恰恰这部影片由于其生活化的描述方式减弱了可看性, 这恐怕是《温别尔托·D》票房失败、评论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客观公正的来看, 《温别尔托·D》所取得的美学造诣远超过了《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影片对后世的电影创作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如中国影片《卡拉是条狗》就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与爱犬的生活, 以展现小人物在生活中的痛苦与无助, 这显然是受到了《温别尔托·D》的影响。通过对这两部电影进行的分析, 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对这两部影片的分析, 让我们发现一部影片若想取得成功, 必须在阐述自己的理念时, 充分照顾广大观众的接受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优秀的票房成绩和较高的艺术评价两者缺一不可, 毕竟叫座不叫好和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都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法国], 电影是什么?[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第338页。

[2]沈义贞,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一版, 第33页。

人性冷漠 篇2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融入,我国新出现了大量的冷漠新闻报道。本文将冷漠作为切入点,提出冷漠化新闻的概念,结合事实分析造成冷漠化的主要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加强人文关怀,自律与他律结合两方面对策。

关键词:冷漠化 市场驱动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自律与他律

2004年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人质事件一度成为全国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官方电视台CCTV4对此事件的报道一向说是比较及时和全面的。但是在2004年9月7日晚上却播出了一条有奖问答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该消息的主要内容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 B:338人 C:322人 D:302人。“有奖回答”这四个字刺破了每个新闻人的眼,所有人都提出了质疑.这带有娱乐性质的消息显然脱轨于一个主流媒介的职业道德底线,违背了媒体人道主义,更是违背了我们国家千百年以来的文明传统,其实质就是一些新闻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更让人可悲的是诸如此类的冷漠新闻并不少见。比如某报消息“昨天上午9时15分,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 再如“记者在现场看到,死者全身被高压线烧得黑乎乎的,像烧焦的烤鸭”。今天的新闻记者能够将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烤鸭”,如此冷漠如斯,引发的决不单单是震惊或愤怒。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难道就没有想到那条致人死命的“高压线”,是否合乎架设规范?是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面对频繁的电击伤人死人的事故,架设和管理高压线者,是否思考过究竟怎样才能治本,才能避免不测、保护人命?冷漠新闻何以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冷漠新闻的泛滥?应该如何界定冷漠新闻?对冷漠新闻又是否能得到遏制,其对策是什么?

何谓“冷漠化”?借用福柯(Foucault)的说法,语言的天真无邪只是表面现象,它实际上是一种作为权力的手段。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添油加醋、“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而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却是将语言魅力发挥极至.我们可以轻易找到醒目刺眼的新闻标题,充斥着与新闻事实相悖,或者是以披露隐私满足人类偷窥欲的文字内容。”冷漠化”新闻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记者毫无社会良知和人性地对普通群众(尤其是受害者)进行有关涉及人的生命、名誉的报道。它直接反映的是在如今激烈的媒体大战的背后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有了较为明晰的冷漠新闻界定之后,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分析几类极易产生冷漠化的新闻报道。

1、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的媒体在选取报道角度时都放在如何帮助这位老人上展开,而这家电视台报道时却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以一首摇滚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使惹人悲怜的情节变成滑稽可笑的木偶剧。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媒体却以冷漠的姿势出现。除此之外,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同样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目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零星的、琐碎的,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很多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

2、对隐私问题的报道

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一直收到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以及对著名演员付彪病情报道都是典型的例子。媒体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及他人的痛苦,对其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从根本上说这是对人格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但是与此相关的做法并不在少数。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必须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

3、对女性问题的报道

新闻媒体对女性的冷漠报道并不比以上两种少,甚至更多也更严重。概括地说可以从一下几点来体现: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据统计表明《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

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进一步误导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勿庸置疑媒体的需要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新闻职业作为一种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社会活动,记者以采集和传播信息的身份出现。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利维说:“作为传媒信息的把关人,新闻采编者的手中并没有枪杆子,但他们却权高位重,因为他们控制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拥有营造和维持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这种控制力,乃是传媒机构驾驭社会的坚兵利器。有鉴于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始终对大众传媒及其新闻采编者投以格外的关注与期望。”马克思曾指出,新闻业不能等同于一般行业,而是有着自身“高贵天性”的特殊行业,它的高贵天性也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权力与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力大意味着责任大,新闻职业拥有信息选择权和发布权,舆论代表权和监督权,决定了它较之于其它职业具有更大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媒体日益市场化,新闻从业人员违反职业精神、裹读职业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因而受到严重挑战。是什么为冷漠新闻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什么导致冷漠新闻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媒体的经济利益和记者道德的缺失是两大主要方面。

(一)市场驱动:媒体的经济利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束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新闻媒介也从阶级斗争工具重新定位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指导思想上、功能上、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产业,也被新闻纳入市场经济运作的轨道,日益依靠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客户成为各媒体竞争的焦点。施拉姆曾说:“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众传播是一所学校,但是,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是一家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如果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另一方面又要尽经理之职,便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处境,这两种职务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面临两难困境,媒体如果一味突出商业属性而不顾肩负的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造成的社会后果,道德滑坡、公信力下降就在所难免。而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法律法规也尚待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名利诱惑,又缺乏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志薄弱者就会舍弃职业道德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二)记者道德的缺失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基本标志之一。不同的职业及其专业活动构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完整谐和的人类社会,而不同职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促成了这一完整和谐的达成。新闻道德在新闻活动中产生,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职业出现以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记者一旦忽视了作为一个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便会导致冷漠新闻的出现。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导航者。成功的媒体应该客观地报道一切,并正确地执行舆论导向的功能。而对于一名记者,他身上承担的不仅是报道任务,他还要给予社会更多的社会关怀,这体现在他的报道素材上和进行报道的态度。一个有责任感的记者,他应该对作为生活主体的人给予强烈关注,关注普通百姓,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不幸的受害者,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曾对新闻记者的品德修养提出要求,他认为记者之要素以品行为第一,即人格、操守、侠义、诚实、勇敢、勤勉、忍耐及种种应守之道德。

1、人文关怀

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也不深刻,不少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记者在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媒体缺乏对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美国新闻摄影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媒体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

而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例如有新闻:广州今夏有30多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戏称为“广州酷毙30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种笑话般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因此,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自律与他律结合2005年3月2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申了以前的许多“不许”,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 新闻报道实行实名制;驻站记者实行8年轮换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的惩罚措施.可见,从法律角度,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但是,单纯依靠法律师是不够的.事实上法律自身不能从正面、而只能从反面表明道德的立场。比如诽谤侮辱行为,可以立法加以禁止,但对于尊重公民的表达权、知情权,主要还需要通过树立言论自由的道义上的优势来加以倡导和发扬。此外,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规范,只能调整人们某些特定的行为,即触犯法律的行为,而道德是依赖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的力量,依赖人的良知、习俗和惯例来维持的规范,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更为深广的层面。因此,媒体除了外在力量的规范外,更加需要自律,需要从内部对媒体产生约束力.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媒体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习惯,从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入行之初就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这在我国新闻界应属当务之急。

此外, 在加强和改善新闻职业道德方面,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中国记协、地方记协以及专业记协担负着特殊责任,应该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做工作,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新闻行业自律和新闻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要营造激励正面、惩罚反面、扶正祛邪的环境和机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参考书目:

1张宝新.隐私权的法律保护【Z】.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

2张菊样.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3.5

3李希光、孙静帷.商业化阴影下的中国下一代记者【J】.新闻记者,2004.11 4王利明.新闻侵权法律词典【Z】.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5马守敏.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J】.新闻记者2000.6

人性冷漠 篇3

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追求的是对民族灵魂进行的剖析、改造,使中国人得到合理正常的发展。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笔下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也是众多封建社会妇女形象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描写她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地本质。通过社会底层妇女的悲剧命运来使中国人民觉醒。

关键词:祥林嫂

悲剧

封建

前言: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人公,她是不幸的化身,她虽然勤劳、善良、质朴,但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作为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封建社会所扼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灵魂的戕害,使人性的扭曲冷漠,变态。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一、苦人儿命运悲惨

祥林嫂生活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和旧中国许许多多的农村一样,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处于绝对的地位,旧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在人们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她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一批无爱、麻木、冷漠的灵魂,而整个社会毫无任何人情冷暖可言。没有人会去可怜一个命运悲剧,无助的妇女,相反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用冷漠去杀死这个灵魂,让她无路可走,自绝于人世而无容身之地。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祝福》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等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

(一)、丽春之时 祥林夭折

“她是春天没有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那么一个寡妇的处境更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由于丈夫“比她小十岁”,没有留下后代,“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再说婆婆也不会把她这个克星留在家里,无子守寡,此路不通,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的她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象商品一样被卖掉。

总之,春天是不属于祥林嫂的,春天也不会带给她温馨与柔情,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将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二)、孟春之时 被卖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她依然选择了“名誉”权,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牲畜一样,生擒死拖,把她抢了回去,从卫婆子口里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尽管当时她一路的嚎哭、叫骂,“喉咙哭哑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得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总之,春天,对于祥林嫂简直就是灾难,春天,带给她的是疯狂的人格侮辱,春天,是她心身备受摧残的时节。

(三)、暮春之时 痛失爱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的做了母亲,便取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寒上”,第二次丧夫又给她精神上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这唯一的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仅存的一丝春光。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的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儿子死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四)、迎春之时 凄惨死去

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和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祥林嫂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

二、悲惨命运中的点滴曙光

祥林嫂虽然命运悲惨,晚景凄凉,但是在她的生命中依然出现了几道曙光照耀着温暖着她的内心,让她对生活又一次次的燃起了希望。尽管处于这个凄凉的人间,仍然能找到心灵的慰藉,灵魂的寄托,曾经有了精神的支柱,可以让她勇敢的生活下去。

(一)第一道曙光——在鲁四爷家安身

祥林嫂新寡逃出婆家,投奔同乡卫婆子希望能给她推荐一份差事,被卫婆子领到了鲁四爷家里做工,因她“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也因为有了好差事、好主顾,祥林嫂忽觉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二)第二道曙光——阿毛的出生 祥林嫂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墺的贺老六,“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阿毛是祥林嫂的孩子,他听话,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帮助母亲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祥林嫂的丈夫贺老六年轻体壮,能做活,有力气。对于祥林嫂这样的中国传统妇女而言,这也算是比较好的归宿了,丈夫能挣钱养家,儿子聪明懂事,自己也有了归属感和心理慰藉,人生本又一次燃起希望。

(二)第三道曙光——捐了门槛

祥林嫂再度回到了鲁镇的鲁四爷家里,因为自己的二嫁而丈夫又早亡加上儿子阿毛的死,受到鲁镇的居民的嘲讽,在捐了门槛以为可以洗脱身上的一切罪孽,而重获新生:“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似乎又重获新生,灵魂得到救赎。

三、无爱的社会,冷漠的灵魂

鲁镇是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势必会孕育祥林嫂的时代悲剧。当时社会笼罩在封建礼教的阴影之下,生活的鲁镇上人们更是如此,同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而他们具备了被封建礼教、封建文化毒害的所有品质。他们麻木,守旧,他们没有同情怜悯之心,更没有给予任何人性的温暖与关怀。有的竟是“鄙薄”、“嘲笑”、“烦厌和唾弃”,将祥林嫂视作异类,是将她戕害致死刽子手,彼此残害杀戮,而这种残害的方式竟是无声的却触及灵魂,使祥林嫂无路可走,最终自绝人世而不愿苟活。

祥林嫂失望于愚昧冷漠的人群中,她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人们的同情,但变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都是畸形的,她的遭遇不会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她们只是觉得社会就是如此,她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就麻木了。在人们的眼中,死了丈夫祥林,她是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她仍是祥林嫂——一辈子都是“祥林”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寡而再嫁是整个社会所不能容纳的,“不守节”就是女人的奇耻大辱,她们都会用另类的眼光来看她。阿毛的故事,起初曾赢得些许同情,日子一久,时间便腐蚀了这份浅薄的同情,不久竟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话题,后又居然成了嘲笑、挖苦祥林嫂的材料,甚至额角的伤痕,也成了人们奚落的内容。拿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谈笑的资本,封建社会的畸形是可想而知的。

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初到鲁镇:鲁四老爷“皱了皱眉,”后又有“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祥林嫂的婆婆

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有心计的女人,也是封建社会中自私自利典型。她拿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把祥林嫂当成工具,并且不顾祥林嫂的反对,不考虑她的意愿,就把她嫁到偏僻的村庄来获取高额的彩礼钱。“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她也从容能干,面对鲁四爷的时候从容应对

柳妈

上一篇:矢量电子地图下一篇:创造优秀的教育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