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

2024-05-31

道德冷漠(共5篇)

道德冷漠 篇1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道德冷漠的人缺乏对善的领悟、发现和把握,是道德情感中善的缺失。道德冷漠并非是非道德的恶行,但也不属于道德的中立现象,而是一种“平庸的恶”,是一种用消极的态度否定自己和他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力和责任,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否定。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道德冷漠现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发展到现在的随处可见,说明道德冷漠现象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使人与人之间只能做到互不伤害,而无法要求互相帮助。沉默的大多数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冷眼旁观着一个又一个悲剧,而在心底却没有产生一丝的内疚感,犹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一系列道德冷漠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道德的期望值越来越低。所以,当我们面对道德冷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是社会究竟怎么了,而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接受良心上的道德审判。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1.人们的道义感逐渐消失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道德意识是支配我们社会活动的主要精神依托,我们对于周边身处困境的人,基于内心深处的道德文化素养所产生的同情感,本能地对救助对象施以道德关怀,并体现在现实的道德救助行动上。但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面对身处困境者,内心激起的道德同情感已经大大降低,更难以产生良心上的震颤。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蔑视心态和怀疑感也在不断提升,表现在道德情感上也越来越冷漠和麻木,救助者常常被看成异类,甚至有人担心道德关助行为背后是否藏有深不见底的陷阱,导致道德受助者对施助者的行为往往不是感激和赞扬,而是对施助者动机的怀疑和行为的困惑与警惕。不仅如此,受助者有时也在大众怀疑的目光下,不断地被审视和质疑。

2.人们道德受助感的消退

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客观心理和客观意识都渴望得到道德关怀和援助,但在主观意识中,人们却用所谓的理智情感,来拒绝和摆脱外来的道德力量。随着消极道德情感的不断积累和负面的社会生活阅历的增加,美好的事物变得虚幻和不切实际,人们潜意识中所渴望享受的道德力量已经被深度弱化,即使客观上需要,也会理智地予以克制,施以漠视,还会感叹“现在社会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好人!”这不仅给道德受助者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渐渐地把人们推向了道德受助期望冷漠的边缘。

3.人们的冷漠感和麻木感的加重

道德义务的履行原本是极为崇高和神圣的行为,不仅唤起了人们的道德热情,也发扬了人们的奉献精神。但目前,现实生活中行善反被诬陷,从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屡屡发生,逐渐给履行道德义务的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甚至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面对道德心理阴暗者的嘲讽和以德谋利者的误解,人们履行道德义务的热情和神圣感,逐渐地被冷漠感和麻木感所取代,从而导致个体和大众道德实践逐步丧失。在面对道德义务的时候,人们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只是在人群中扮演一位冷漠的看客,甚至过客,致使非道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滋生和助长。当他人和社会需要自己表现出道德行为和履行道德义务时,道德义务的冷漠导致了道德行为责任感的丧失。

(二)社会道德冷漠的危害

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公民道德素质包含道德观念和道德义务两个部分,是认知与实践两者关系的有机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并不缺乏道德观念,当道德事件发生时,社会道德行为的禁止和应该不断地被放到公众视野,对当事人造成了道德绑架,助长了道德冷漠现象的滋生和发展。然而也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没有做过违反道德禁令的事,就是道德素质高尚的体现,具有这种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人,虽未做过社会禁止的事,却也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元,其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若一个社会多数人道德素质不高,则这个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偏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人在世界公民心中的形象。因此,道德不仅影响公民个体道德素养的建立和提升,甚至还影响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不利于公民幸福感的增强

幸福是一种通过人的能动和受动,在与人相关联着的对象、环境或过程中,对人的内在尺度结构的符合状态。[2]幸福感即人们在这个能动和受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是个体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感。道德作为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民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依条件而一致或相冲突的关系,并且这种一致或冲突的关系又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道德冷漠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渐下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这样的社会不仅不可能为公众提供实质的幸福感,甚至将严重阻碍公民幸福感的获得。道德冷漠隔离了人获得积极感受的渠道,让我们变得陌生,变得不信任,极大地降低了公民的幸福感。

3.不利于社会道德秩序的构建

道德秩序是一个社会公认的,相对统一的道德行为标准和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首要问题便是建立一个合法的、达成共识的道德秩序。道德秩序的确立对整个道德体系、道德机制的完善具有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公众对危害社会的事情采取麻木和冷眼旁观的态度,那么道德规范会失去控制和约束,严重危害社会道德秩序,使其陷入失序的泥潭。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道德秩序,那么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就会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导致更多的社会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冷漠不利于道德秩序的构建。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道德冷漠事件却接二连三的上演,为什么会形成道德冷漠,如何应对道德冷漠,成为了当前急需探析的问题。道德冷漠不仅是一个涉及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道德认知的起点和产生的前提。道德冷漠者的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行为与道德人格的分离,是社会转型时期过渡性的道德危机在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反映形式。道德冷漠现象折射出了经济文化强盛背后的瑕疵,在这个背景下,只有积极引导理想与现实脱节的人格走上正轨,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摆脱道德匮乏的窘境,去唤醒休眠的人性。

(一)社会转型期带来道德价值标准泛化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种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对于普通大众的思维模式、生活和消费习惯以及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充斥着大众,使得人们在新旧道德观念中无法选择,无法适应。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呈现区域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想毫无保留的冲进我国,大众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没有充分的抵制能力。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使以往被定位的社会标准和秩序规范发生了改变,引发社会心理和交往的矛盾冲突。道德冷漠现象正是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矛盾对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从而引起道德情感的失常和行为方式的偏颇。

(二)公民道德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弱化了道德信仰

道德教育应该具备两个功能,一是社会功能,一是个性工程。社会性的功能让公民主动积极的维护自己所处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会随便滋生事端。个性化功能让公民从良好的教育中努力发展自身。[3]在战争年代,为了革命和战争的需要,强调绝对服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仰,成为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单一的道德说教难以激起人们的心理认同,无法形成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道德信仰。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强行灌输的方式缺乏落地的实际教育意义,忽略了道德知识内涵的发展变化。道德信仰的弱化不仅纵容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也是道德冷漠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道德回报机制的不健全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尽到道德责任后,应该得到的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回馈。[4]道德回报分为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回报。物质上的回报是以金钱和实物等方式的回报,而精神上的回报是以表扬和赞誉等方式的回报。道德回报以利益机制为杠杆,通过利益回馈给予道德行为以奖赏,给予不道德行为以惩罚。近年来,由于道德回报机制的不健全,致使有些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道德回报,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社会风气和社会正气必然被邪气所压倒,见义勇为的人也将越来越少,势必助长道德冷漠现象。

三、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

目前,一部分人认同依靠道德和法律等相关措施来解决道德冷漠问题,强化道德和制度在人们心中的效力,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些方式都只能治标不能去本,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我认为,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应社会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道德力量的发挥不但要依靠公民的自觉意识,而且要通过建立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才能为消除道德冷漠现象提供制度保障。综上所述,我认为从这三个方面来矫治道德冷漠现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为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般来讲,道德冷漠是人们思想水平与社会要求矛盾的产物,其存在的依据正是人们实际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性信念指导人们的行为,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过程的确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的矫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而道德冷漠现象的改善,正是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的不断巩固,防止外在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带来的动摇和改变。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缺失和实效性的不足,对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实现生活中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为提高公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有效预防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形成和完善道德品质的过程,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从而内化为心中的道德观念,能够对事物进行理性和科学的道德判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和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因此,深入的系统的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为道德冷漠现象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完善道德奖惩制度

鉴于道德回报机制的缺失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首先丰富道德回报手段,建立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使其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其次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制度和法律,加强道德立法,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法律和制度的支持。第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综上所述,“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和个人原因。对“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客观地分析道德冷漠现象,只有在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我们才能提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实现道德冷漠者的转变,从而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弃绝冷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温暖氛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目前,道德冷漠已不再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近年才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危害与表现,矫治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

[3]汤海艳.成人之道:中国传统礼仪及其道德教育功能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4]孙忠利.道德回报探析[J].东岳论丛,2011.3.

道德冷漠 篇2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

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总结

道德冷漠 篇3

关键词:道德冷漠;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99-2

0 引言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诸多以老人为主的“碰瓷”现象,使人们对倒地者产生了恐惧心理,而可能产生的两个悲剧性后果则是倒地者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瘫痪、身亡,或是倒地者受到帮助之后反而 “倒打一耙”,好人被判成肇事者。此类事件往往迅速引来媒体报道并引发舆论探讨,人们在感叹道德滑坡的同时又显得无可奈何,以道德的名义去帮助他人要付出的代价实在过大,因此“明哲保身”似乎是更正确的选择。

此类事件只是现存社会道德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无德行为和缺德事件在社会许多领域屡屡发生”[1],道德冷漠现象成为当今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难题。由此,首先对道德冷漠要有所认识。

1 道德冷漠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冷漠,它属于道德心理学范畴,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2] 道德冷漠不受限于道德知识的匮乏,存在此种心理的个体对于道德观念并不是一无所知,但面对无助的他人时,显然无法做出施以援手的道德判断,由此体现为行为上的无动于衷。

道德冷漠作为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无助个体对受助行为持冷漠或怀疑态度。个体在遭遇困境时,往往内心中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但由于道德失范现象的负面影响,其外在的表现则截然不同,个体对于他人的帮助冷眼相待,甚至怀疑施助者是否有不良企图,时刻保持警惕,或直接予以拒绝。另一方面,个体对道德关怀对象及道德义务表现麻木不仁。随着社会分化愈加严重,等价交换原则被曲解并泛化,个体在面对现实境况时,完全意识不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失去关怀、帮助他人的热情,失去履行道德义务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人由此成了难题。

这两种表现形式指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道德冷漠不仅不利于人们在差异中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从而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3]因此道德冷漠的问题亟待解决。

2 网络成为新时期下道德冷漠的新阵地

道德冷漠现象并不只出现于现代社会,在传统社会,此类现象也同样存在。由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宗主血缘观念根深蒂固,人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域之中,道德伦理的服务对象很少涉及陌生人。而“到了现代,道德冷漠有了更坚实的社会基础,有了一套体系完备的生产机制。”[4]由于精细分工、现代组织、电子媒介、城市化等机制的共同作用,以血缘关系及地域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支离破碎,个体面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陌生个体,道德伦理意识逐渐淡化,因而造就了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的道德冷漠。

网络自出现以来到如今蓬勃发展,只经历短短数十年。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他们需要花费相当程度的时间使用网络。网络创造了一种新的存在空间,即我们所称为的虚拟世界,在这样的世界内并没有实体的交往,也摆脱了身体的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大程度上摆脱了距离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随性进行沟通,但由此道德也就更无法得到保障,个体自身的道德责任感更加衰微。而另一方面,“就普通的网络使用者而言,由于网络的生活重要性增加,在这一空间中形成的行为恶习同样有迁移到现实生活的可能。”[5]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对人的影响是相互的,个体既有可能把从现实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带到网络之中,同时也可以将网络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带到现实生活之中。在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分化、腐败及不公平现象频发,人们的消极情绪充斥于现实与网络之中,默默蚕食着内心中的道德责任感,网络也同样沦为道德冷漠现象频发的主要阵地。

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有利于解决道德冷漠问题

面对上文中的问题,切不可坐以待毙,虽然网络中的行为恶习有迁移到现实生活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样也能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主体,是未来几十年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势必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网络作为倡导道德的立足点,鼓励并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社会普遍道德冷漠的现状。

“利他”首先由社会学家孔德提出,来表现一个人的无私与助人。利他行为经由社会学家及社会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被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不难推断,网络利他行为借助网络作为载体,其本质与现实生活中的利他行为一样,不以自身所得为目的,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是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愿行为。

但网络利他行为仍然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集中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相比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可以概括为:第一,免费提供信息、资源及技术支持。大学生相对其他网络用户,可以更为快速、多渠道地获取并分享实用的网络信息及资源,例如学习材料、方法技巧等,使网民更为便捷地使用网络。第二,分辨虚假信息,帮助进行社会辟谣。目前,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给社会民众带来恐慌,大学生作为较早接触各方信息的受众,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分辨虚实并普及真相,以减轻谣言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三,宣传社会正面形象,塑造榜样力量。大学生群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的知识和素质教育,群体发声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大学生积极传播正能量,能够营造更为和谐的网络风气。第四,发动社会救助,提供道义支持。面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大学生可以发动自己的家人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予以支持,使其对自己对社会仍抱有美好希望。

利他行为作为最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是符合高道德水准要求的行为,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强有力回击。换句话说,网络利他行为本质上就是反对道德冷漠的。因此,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道德冷漠现象。

4 促进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路径

大学生在网络中表现中的利他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要从根本上改善道德冷漠现象,就需要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进一步系统化、自觉化,因此探索出促进大学生进行网络利他行为的路径也尤为必要。具体可以归为以下内容。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互助网络氛围。网络文化是网络运行的灵魂所在,良好的网络文化能够带动利他行为的产生,网络管理者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有导向性地融入利他理念,肯定网络互助的方式,并设立利他性质的互助社区及平台。

第二,宣传发扬榜样力量,鼓励倡导利他行为。网络中不乏大学生助人利他的事迹,这些事迹宣传得当将会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学习效仿,对大学生适时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道德水平提高。

第三,设立道德监督岗位,坚决杜绝不良行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大学生深受不良信息的荼毒而迷失自我;另外在网络中也有不法分子制造事端,污染网络环境。因此,需要有人进行规范,弘扬正义,有效推动网络利他行为。

综上所述,改善道德冷漠现象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更要积极努力地推进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参 考 文 献

[1] 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

[2] 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3] 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

[4] 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5(3).

道德冷漠 篇4

关键词:道德,冷漠,解决路径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和思想道德却止步不前,出现了道德冷漠的现象。“小悦悦事件”以及该不该扶老人的问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危机,刺痛着我们的良知神经。对于道德冷漠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解决呢?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探讨与思考这一影响我们中国未来的严重问题。

一、“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形式

旁观者对受害者被害以及其发出的求助漠不关心,不采取积极手段给予帮助,这表现出了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受助者对他人给予的救助不予以言语或行动上的感谢,这表现出了受助者的道德冷漠;还有一种根源性的道德冷漠是来自于实施者,他们偏离了道德,无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对其实施伤害,这是一种严重的道德冷漠。为此,本文对这三种道德冷漠类型进行以下分析。

(一)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中国有个成语叫“冷眼旁观”,但也有句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显示了旁观者的特征。有些旁观者冷眼漠视所见到的人与事,而有些旁观者却能将事情看清。道德冷漠属于“冷眼旁观”,旁观者道德冷漠的出现源于旁观者自身的心理以及受周围其他围观者的影响。

从旁观者自身心理角度来分析,旁观者将伤害他人的实施者与受害者视为陌生的“他者”,认为自己没有牵扯到这件事中并且置之度外是最为安全的,只需静观其变。

从受其他围观者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旁观者自身会观察周围围观人的反应,他们会因为其他人不行动而不主动帮助求助者,认为自己没必要出手帮助。

(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社会道德冷漠并不只是旁观者造成的,受助者也加剧了社会道德冷漠。如今的受助者越来越不懂得感恩,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忘却了中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例如,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的冷漠表现让资助者心寒。

帮助贫困者是资助者发自内心的完全出于道德的超义务行为,所以也需要受助者的感恩。而受助者如果将受助视为权利的话,那他们应向公共机构诉求,而不是向个人资助者提出需要被资助,这种错误认知将会抹杀个人资助者的善德。

(三)实施者的道德冷漠

实施者对受害者实施伤害,漠视了受害者的一切,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实施者的道德冷漠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比如交通事故逃避责任的肇事者,因个人利益出售有害食品的商家等。如果没有这些实施者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就不会有旁观者和受害者,就不会出现道德冷漠现象。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

1. 社会经济的变化。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冲突。人们开始过分追求物质水平,而忽略了道德与精神层面的提高。因此,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表现为过分追求金钱与利益,逐渐迷失自我,出现精神缺陷,最严重的是做出不利社会的事,例如食品安全问题。

2. 竞争激烈的市场。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有关。社会经济的变化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使得各种市场法则泛滥,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当这一思想成为一种习惯时,人们就会对待任何事物都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

(二)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观念

1. 不太完善的社会道德制度。

道德制度用来约束和调节不同的个性行为,使人们认同和遵守公共规则,培养人们的集体行为与心理,构建和谐道德社会。但是,我国社会的道德制度却不是很完善,从而让道德冷漠现象有机可乘。

2. 存在冲突的法律观念。

如今的社会道德与法律发生了一些冲突。道德问题使得法律观念逐渐变为空白,人们将无法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来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利益。因此在权衡自身与他人利益时,人们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加剧了道德冷漠。

(三)道德教育

1.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指学校教育,父母只需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提供金钱与生活支持,却疏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极大限制了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采用一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家长坚持“棍棒下出孝子”,严厉体罚孩子,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则溺爱孩子,造成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中心。再者,有些家长忽视了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道德素质和人格养成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道德行为不端正,嗜赌成性,封建迷信,甚至触犯法律,影响孩子的成长。

2. 学校教育。

谈及学校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高于人格及心理道德的教育。虽然在《中学德育大纲》中有提到德育,但我国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的德育形式是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关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发自内心地以道德品质培养为目标的道德活动,使得学生视道德为束缚,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其次,学校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学校里宣扬真善美,却没有告诉学生现实生活的丑恶与社会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认识社会,无法识别并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再者,有些学校只视道德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这使得道德教育很难实施。同时,有些学校也有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教师施以不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道德教育。

3. 社会教育。

进入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谋生技能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的东西。而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缺乏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诱惑与冲突,人们过多地以金钱以及利益为主线,忽视了社会道德教育,使得自身道德意识薄弱,导致了道德冷漠现象。如果人们拥有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就不会出现各种道德冷漠问题。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路径

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危机,有个成语叫祸起萧墙,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解决路径的探究,笔者选择从之前的原因分析着手,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一)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我国的道德风尚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有些传统道德文化不适合如今的社会,比如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而有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仍然适应社会发展,比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精忠报国等。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减少道德冷漠现象。

(二)加大道德赏罚力度,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道德行为是出于个人的意志而做出的,不需要强制实行,它只会受到道德行为准则的约束。所以,有些人因违背道德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使其道德意志渐渐薄弱,比如旁观者;而有些人因做出道德行为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渐渐漠视道德。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道德保障机制,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加大道德赏罚力度,给予见义勇为的行为一定的奖赏和鼓励,对见死不救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批评或处罚。

(三)加强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是纠正错误的道德思想并输入正确的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我国道德教育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此需加强道德教育。家长应接受一些与教育孩子相关的知识,关心孩子成长,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并聘用高素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应重视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比如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并付诸行动

道德问题从个体逐渐扩大为社会问题,所以建立道德机制,开启道德教育模式,应从社会个体抓起。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大学生更要重视道德问题,并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发自内心地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认真对待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道德素养。步入社会后也要重视道德教育,做一个“四有”公民。不做有违道德与法律的事,不做伤害别人的实施者;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冷眼旁观;受到别人帮助时,给予感谢,并要遵守承诺;在利益冲突面前,不要只想到自身利益,顾虑一下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有道德、守法的中国人,就像问题由小变大一样,道德力量也可以由小变大,道德冷漠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姚蕴蕴.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王鑫,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象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李海艳.道德冷漠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道德冷漠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矛盾。首当其冲的是公民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冷漠,“老人倒地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报道屡见不鲜,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道德冷漠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1 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分析道德冷漠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不作为’的道德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对善的缺失,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首先,大众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理应肩负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传播真、善、美。但是,现在很多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化、虚假化、过度商业化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负面信息接收多了,势必会导致群众对事物的认知偏差。其次,社会榜样示范的缺失。上个世纪全社会都号召学习雷锋好榜样。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已经淡化了对雷锋的认识,甚至出现了很多对雷锋同志的另类解读,雷锋榜样形象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现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的榜样都是一些明星或者商界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容易被他们光鲜的外表所吸引。

但在道德领域,这些所谓的榜样却经常曝出负面新闻,如吸毒、暴力等。由于传统道德榜样的逐渐退场,人们无法从这些所谓的榜样身上汲取强有力的道德力量。长期以往,便会造成群体道德冷漠,遇事旁观而不作为的悲哀现象。

1.2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每个社会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其观念成熟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道德出现问题,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 。首先,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成长就是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学校应当承担起教育孩子一切的重任。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身利益,对他人漠视甚至无视的人格。其次,一些家长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会给子女留下深刻印象。家长或者其他长辈的道德素质如果不高,就会给孩子树立错误的道德典范。再次,特殊家庭问题造就的道德冷漠,在社会中也越来越突出。

1.3 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的缺少也是产生道德冷漠现象的主因之一。

首先,学校德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并且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道德良知,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对道德教育课程进行考试,用量化的方式对学生品德进行评定,以此作为评奖和升学的依据。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实的生活是道德施行的场所,也是产生道德的源泉,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也就无所谓道德了。

其次,功利主义的教育心理。目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大有蔓延之势,中高考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也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德育便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点缀。受这种评价标准的驱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完全围绕在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的主题之下。学校、家长、学生完全被当前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所羁绊,失去了对学习的正确理解,并丧失了对真善美的独立判断能力,这必然使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4 自身素质的因素人对道德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让我们对道德认识达到了分清善恶、是非,但我们未必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人类虽然在生活条件、生活状态等方面脱离了动物界,但是本质上,人类仍然无法摆脱动物性。任何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人类也不例外。因此,在遇到可能给自身带来伤害或者损害的情况时,受本能驱使,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其次,心理挫折的影响。这是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由于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尊重,积极性得不到保护导致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道德冷漠。再次,从众心理导致了“看客”行为,造成道德冷漠。

2 解决道德冷漠的对策面对日益普遍的道德冷漠现象,我们要加以重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合力来重构社会道德体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行为主体更容易感受到崇高德行的正能量,这样的环境氛围的构建对纠正道德冷漠显然十分重要。

首先,政府应把握舆论导向,重视媒体道德舆论建设。媒体对于路人街头摔倒无人敢扶,救人反被讹等事件的报道,固然符合新闻价值的选择原则,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媒体宣扬社会主义正义的现实作用。事实上,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众媒体应该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良好道德行为的宣传报道,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中高尚德行的正能量。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宣扬美好的现象而隐瞒忽略丑陋的失德行为。因此,政府应把握舆论导向,尤其要引导影视、广播、报刊等舆论传播媒体,使之充分发挥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从而为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其次,要树立道德榜样,使其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社会应鼓励表扬道德模范,宣扬榜样的力量,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为他人服务的队伍中来,进而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j1 。再次,国家要建立健全社会奖惩和保障机制,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强道德监督、健全道德规范和制度是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想对人们的善恶标准进行重新构建,就必须对善恶进行区分与奖惩 J。为此,政府机构必须对见义勇为、救死扶伤者给予奖励和保障,避免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畸形社会现象。同时,还要对社会当中发生的类似见义不为或者见义勇为者遭诬陷这样的道德冷漠行为进行惩罚。政府还应该广泛听取民众对于整治社会当中的道德沦丧行为的处理办法,从而逐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2.2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场所,转变道德冷漠现象,家庭德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一些父母在“重智轻德”思想的指导下,认为只要子女学好了专业技术,就掌握了生存的本领,于是非常重视子女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德育,则认为是子女成长中的小事,忽视对子女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只会培养出自私自利、道德冷漠的人。家长要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认识到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教育、全面规范,才能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身为家长,在子女面前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全面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再次,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长辈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本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家庭矛盾不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反而会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子女道德情感的养成,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3 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学校是集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对于扭转道德冷漠现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完善教学内容,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生活是伦理道德的源泉,也是道德得以存在的支柱,失去了生活,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教师除了在课堂讲授之外,还要多组织课外活动特别是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并提高道德责任感。开展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道德原则内化为道德信念,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促使他们在社会环境中迅速成长。其次,摆脱功利性教育思想,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氛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者要逐渐转变观念,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听取民众对于整治社会当中的道德沦丧行为的处理办法,从而逐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2.4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整个社会,而社会道德的沦丧也是由无数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个体集合在一起共同造成的。所以,注重个体道德的培养对于改善整个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培养道德自律意识,努力创造自我。我们每一个个体要克己修德。这就要求人们在道德培养过程中努力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要有正确的理念、顽强的意志、持久的耐力。良好的道德行为就是要求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守德、倡德,努力成为道德典范,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因为受到别人的质疑与嘲笑,就丧失积极性,也不要因为他人的自私冷漠,就盲目从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严以律己,倡导德行,那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升。其次,增强个人道德责任意识。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构建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我们应当自觉践行的社会准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点滴做起,努力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敢于同不良道德现象作斗争,成为文明的践行者。

上一篇:锅炉运行效率下一篇:术前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