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共12篇)
道德 篇1
我们的社会褒“利他”, 而贬“利己”, 往往视两者为对立的两面。殊不知, 在特定条件下, 两者是统一的。墨子:“义者, 利也!”就是这个道理。亚当·斯密:“个人的功利计算在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这个道理。
自私的道德
道德是自私的。什么意思?是说道德是自私的产物, 在根本上, 道德源于自私。
道德和自私是一个铜钱的两面。因为自私, 他是要讲道德、讲信誉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小区的商店买东西, 遭遇假货和挨宰的机会就小得多;在火车站附近买东西, 遭遇假货和挨宰的机会就大得多了。这不是说火车站附近的商人天性就坑蒙拐骗, 天性就不讲信誉、缺少道德。你把小区的商人放到火车站附近, 他们一定也要那样行事的。讲信誉、不宰人者, 利益使然;不讲信誉、宰人者, 也是利益使然。小区的商人不卖假货, 不宰人, 是因为他知道他的顾客多是附近的居民;他期望他们成为回头客, 明天还赚他们的钱。火车站附近的商人呢, 他知道他的顾客买了东西就天各一方;给定能宰, 为什么不宰呢?
我是很讲义气的。因为我知道, 我讲义气的话, 有困难需要帮助, 朋友就会伸出手来帮助我, 讲义气的好处超过了不讲义气的好处。朋友们也这样想, 朋友的朋友们也都这样想。于是, 社会上就有了义气盛行的风尚。今天, 我们的社会以守时为美德。这美德是怎样形成的呢?也是因为每个人都预期别人不愿意自己不守时。我们不守时, 别人就不会对我们守时, 甚至不再跟我们打交道了。守时, 乃是自身利益之所在。今天, 我们的社会以不讲假话为美德。这美德也是因为归根结底不讲假话对自己有利。这就是“狼来了, 狼来咬我的羊来了”的故事。今天你讲假话, 明天就没有人再信任你, 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爱迪生的自私, 世间少有。他从不捐钱, 对工人苛刻之极。他对自己认为无利可图的发明, 一概不理;但认为有商业价值的, 就大量投资, 日夜催促下属工作。他对发明专利的重视, 也是少有的。每次觉得外人可能偷用了他的发明, 他就诉诸于法。爱迪生的发明虽然有些是价值连城的, 但他死时并不富有;主要原因是官司打得太多。有人作过估计, 爱迪生的律师费超过了他发明专利所得的收入。”爱迪生伟大不假, 但我们很难想象, 没有私利的激励, 爱迪生是否还会成为爱迪生呢?
今天我在师大做老师, 你们要我不好好讲课, 我是不会听的。因为我写了几篇文章, 学校就给了我正教授的待遇。我于是相信, 要是我把课讲好, 学校还会给我其他待遇的。反过来, 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 甚至干好待遇还不如干不好, 那么你们要我好好讲课, 我也不会听的。你们说我好好讲课是因为道德情操高尚呢, 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Axelord设计过一个实验, 他用多台计算机各自执行一些程序, 通过多次博弈选择出最优程序。结果, 以欺诈为主的程序逐渐被淘汰, 最终出现的是以不欺骗、受到欺骗后要报复、报复以后要宽恕对方为原则的程序。这程序已经非常接近现实社会的道德信条了。
“个人的功利计算在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商人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或关心社会的慈善事业, 不是因为利他的缘故, 而是因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之中, 这样的行为对于最大化他们的利润是必须的。斯密正是从人们的利己本能推导出了道德情操。有人说斯密在《国富论》里强调了自私促进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面, 但又感到仅强调这一面是不够的, 于是就写了《道德情操》。这被称为“斯密悖论”。如此解读, 斯密地下有知, 不知当作何感慨。
道德的自私
不仅道德是自私的, 自私也是道德的。不妨用数学的反证法来验证。假如人人都是利他的, 社会将会是怎样的呢?假如人人都是利他的, 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吗?
就像《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买货的说:“老兄如此高货, 却讨恁般低价, 叫小弟买去, 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 方好遵教。”卖货的答:“既承照顾, 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 已觉厚颜, 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 岂不叫小弟惭愧?……小弟实难尊命。”
这谈判是达不成均衡的, 这交易是一定做不成的。
今天我们知道, 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之所以极大丰富, 完全得益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没有交易, 一定不会有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没有交易的社会是很难存在下去的, 所以, 今天我们就找不到君子国。假如人人都是利他的, 人类早已不复存在!
人人利己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为己而谈判, 则可以达成均衡。你要7元, 我给5元, 我们可以向中间谈:6元成交。于是谈判达于均衡, 交易可以做成。交易做成, 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进行, 人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就得以丰富起来。
如果人人都这样想, 她那般漂亮, 我是不能娶的, 让别人娶了去吧, 那么结果只有一个, 就是我们人类一定奇丑无比。但我们人类不是奇丑无比。能够“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的人确实不多见, 但街上算得上美女的何止是大有人在。美女们的存在证明了人类自私的天性, 也证明了这自私的天性不是什么坏事情。
不因为自私, 不是为了赚钱发财,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地劳作、忘我地发明创造和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呢?不因为自私, 不是为了出人头地, 各位为什么要在这里埋头苦读呢?朋友, “十年寒窗苦”呀。
“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到处鼓吹“大公无私”的年代。“狠斗私字一闪念”, 一闪念都是不可以的。可结果怎样了呢?人们吃不饱饭, 穿不暖衣;货物单一、短缺和凭票购买、排队购买成为短缺经济中的日常风景。小时候, 我家是要养鸡的。但我没有吃过鸡蛋。鸡蛋是要拿去换钱买盐、火柴等日用品的。我吃的是鸟蛋。想吃蛋了, 就上房去、上树抓鸟蛋吃。“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后果何止是民不聊生, 连鸟儿都要跟着遭殃。
人类能够延续至今, 实在得益于人类自私的天性。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之所以极大丰富, 也实在得益于人类自私的天性。我们实在不应该一边搂着美人、坐着波音飞机往来于世界各地, 赏尽世间美景, 吃遍人间美食, 一边又痛说人类的自私, 历数自私的罪恶。
自然的和谐绝不意味着要依赖于利他主义。茫茫人海, 大家为私利终日忙碌奔波。制造商采用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以获得最高利润, 工人选择为最有效率的生产者工作以获得最高工资, 消费者从最有效率的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以便支付最低的价格。每个人在谋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不知不觉, 做了那些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斯密是第一个系统论述自私可以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容的人:“我们之所以有面包吃, 不是因为面包师的仁慈, 而是因为他想赚钱发财。……在他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促进了社会利益, 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来得为大为好的多。”他的洞见仍然让我们今人佩服不已!
丢掉激情, 找回理性
道德说教苍白无力。之所以苍白无力, 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
人的自私既有增加交易费用和减少社会福利的一面, 也有促进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面。这是铜钱的两面, 你不能只要正面, 不要反面。就像我们谈恋爱, 不能亲热的时候要求她双手修长细嫩才好, 居家过日子的时候又要求她做饭、洗衣服、擦地样样能干。
人的自私既能导致损他的行为, 也能导致利他的行为;既有危害社会的一面, 也有为利社会的一面。问题是, 在怎样的约束条件下个人会有损他的行为, 在怎样的约束条件下自私的个人又会有利他的行为;在怎样的约束条件下为利社会的一面大于危害社会的一面, 在怎样的约束条件下又小于危害社会的一面。这样看, 就把重心置于制度建设上了, 也就抓住问题之根本了。
斯密强调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 人的自私具有促进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面, 但他没有考察“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条件之一, 就是私有产权。
人是自私的, 于是就不能没有私有产权, 就不能不很好地界定和保护私有产权。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那是公有产权, 人们吃不饱饭, 穿不暖衣。包产到户, 短短几年,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便告解决。包产到户, 那是近于私产的制度安排了。
我们都承认爱迪生对人类社会贡献巨大。然而,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 那么爱迪生的发明创造就不会那么多, 对社会的贡献就不会那么大。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 那么今天物质和精神产品是一定不会如此丰富的。
以儒道为正统的中国历史, 从来就不缺乏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最终却备受争议的人物。王莽便是其中令人悲悯的一位。王莽上台之前, 他固然是一个道德的典范, 孝母、瞻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散尽家产, 过着极其简朴和拮据的生活;因儿子虐杀了家奴, 还逼死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以后, 他仍然是一个道德的典范, 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王莽上台之后, 推行“王田”、“赊贷”制。田地收归国有, 私人不得买卖。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 可向政府丞贷款, 借政府钱不收利息。这可是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要大要公的多了。
可是, 王莽王朝并没有因为他的道德典范、他对道德和公产的宣扬和推行而长存下去, 人民也没有因为他的道德典范、他对道德和公产的宣扬和推行而过上一天幸福的日子。相反, 他当了皇帝, 天下大乱, 民不聊生。只当了8年的皇帝, 王莽就被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大潮淹没了。自己挣得天下, 又自己丢了天下, 历史上这是不多见的。
有小偷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们没有防止小偷的积极性。在君子国, 最是有利于小人的成长了。即使真有君子国, 最终也会演变成为小人国。
空洞的道德说教最是无益, 要么就是因为无知, 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道德 篇2
《道德经》道德论
老子的<道德经>是汉民族第一部研究伦理道德的专著,<道经>主要揭示天道自然观,<德经>则专指社会人生观.道与德合而观之,则如今天所说之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 者:李安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E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3(6)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老子 道德 世界观 人生观道德日记本与学生道德 篇3
此举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
道德存储日记本的教学模式是从一些地方开办的“道德银行”演化而来的,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也不失为教学方式上的一个创举。
首先,道德的教育培养需要从小开始,更需要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而转化成内心自觉。道德存储日记本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是通过日记方式,记录他们的思想行为规范,从而达到内心的自律、自省。道德存储日记本可以通过对善良的存储和积累,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这就是一种自我肯定和激励的过程。而学生对自己的打分评价,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此而言,道德存储日记本其实是一本“雷锋日记”,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语境下,这位老师敢于突破唯分是举的思维,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培养放到成绩前面,可谓对教育根本有着深刻的理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学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是失败的。
通过道德存储日记本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教育学生做人,这不仅仅是创举,更是给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个提醒和思考。
打通“写”“做”关卡是关键
长期来,受应试教育使然,许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严重,使得培育出来的学生严重缺钙。在此语境下,“道德储蓄日记本”的创设就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探索德育模式的好变革。但是,“道德储蓄日记本”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要在促使孩子们把日记本上的“道德文章”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践行上进一步大做文章,防止学生出现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短期与长期的不一等不良问题。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孩子的德育具有不稳定性,是一个曲线发展的过程,有时还会出现道德滑坡和道德反弹现象。而且,学生在自己的道德储蓄日记里,孩子自说“大话”“谎话”并不难,有时孩子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好人好事真伪鉴定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劳动过程,如果教师把关不严反而有害于道德教育。
知情统一原则就是说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知,感情的投入,意愿的认可等都最后转化为行动的正确执行上,如果能够统一一致,那么这样的德育就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操作细节,没有很多的“教、学、批、辅、考”性投入,没有打通从“写”到“做”的“最后一公里”,那么“道德储蓄日记”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成为显示教育政绩的应景之作。
要考虑自身道德性问题
首先要承认,黄老师创新的“道德储蓄日记本”教学模式,其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好心办坏事”的可能,也许会与“道德储蓄日记”相伴而生。
首先,道德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小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个人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造假之本身,却是一种非道德行为。
其次,道德行为难以通过量化来衡量。“道德储蓄日记”中的评价体系,是以做好事的多寡来加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性,并无可比性;行为是否道德,是以人类形成的价值观作参照物,而非以做好事的多少来评定。如此评价标准并不科学,甚至是有害的。
再者,对道德行为记录并打分的评价方式,还会让孩子误认为:道德行为是一种可回报和有收益的行为。事实上,道德行为通常并不求回报,孩子们如果形成回报才去遵守道德思想,那就会走入误区。
还有,“道德储蓄日记”还要求孩子们记下自己不文明、非道德的行为,这更不可取。任何人都无权要求他人记录并公开自己的不文明、非道德行为,这不是一种强迫他人自我揭发的行为,它有违人性,也会产生不良的现实后果。
所以,如果不能解决“道德储蓄日记”自身的“道德性”问题,则此评价体系所建立的根基,就难以合理存在,更难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浅议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 篇4
首先, 从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赖以存在和反映的经济基础来看, 中国传统道德是与其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合的。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出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而公民道德则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近代以降, 随着西方力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大量的商品如潮水般倾销中国,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随之逐步遭到破坏并瓦解, 伴之而生的就是商品经济的茁壮成长。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 中国的传统道德也不断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挑战。中国现代的公民道德就是在这种对抗和冲突中逐步发展的。直到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 这种对抗和冲突依然在某些方面依然很强烈。但发达的商品经济必然要求一套与之相适合的道德体系存在, 这就是公民道德!
其次, 从道德孕育的社会环境和影响范围来看,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体系通过家族组织结构起来的社会。在这个家族里, 以血缘亲疏来确定尊卑关系, 以五伦关系来确定人际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所谓五伦就是君臣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伦关系就是传统道德效力所及的范围, 其实质就是熟人社会。国家不过是放大版的家族, 君主就是这个家族的“父”, 天下人就是这个家族的“子”。整个社会就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体系, 也可以称之为臣民社会。这种臣民社会是以宗法血亲为基础, 以三纲五常为经纬, 构筑的一套完整严密的封建等级特权的政治体系。中国传统道德与中国封建等级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共同演绎了中华民族奇特的千年历史文化场景。[1]而公民道德的孕育和涵养则需要公民社会的成型。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 公民社会则是一个以法律为纽带, 以权利义务为衡量人们行为尺度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联系起来。无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还是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判断是非对错, 利益得失, 大家都遵从统一的法律。即便是国家, 传统社会的特权组织, 也被法律严格限定, 以权力义务结构规范国家的行为或政府权力的边界。[2]毫无疑问,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以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广泛而复杂的陌生人的社会。传统社会孕育出的忠孝廉耻对现代的陌生人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效力了。而公民社会孕育出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则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 不仅适用于陌生人之间, 也浸入到熟人社会, 与传统道德不断进行着冲突、调和、分化、融合过程, 最终形成符合公民社会的公民道德。
再次, 从道德的类型、特征与核心价值追求来看, 中国传统道德本质上是属于私德, 而现代公民道德则更靠近公德。根据道德发生的领域不同, 道德划分为私德和公德两种类型。所谓私德是指个体内心所重视和恪守的价值和规范, 其主要适用于私人领域, 熟人社会。如上所述, 中国传统道德就是建立在以血亲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3]所以, 私德在传统中国社会发展极盛, 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文化。其特点如社会关系的等级性, 利益分配的群带性, 人际交往的人情性, 个体意识的依附性等等。这些特点至今还存在, 并影响着中国公民道德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就是“忠”“孝”。对国家君王要“忠”, 对父母长辈要“孝”。“孝”就是“忠”的基础和源泉, “忠”就是对“孝”的延伸和扩大。不“忠”就是不“孝”, 不“孝”也不可能“忠”。前述传统道德的特点在这个核心价值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等级性, 尽管“忠”“孝”是一体的, 可是当“忠”“孝”矛盾的时候, 还是要先“忠”后“孝”的。因为君主是国家这个大家族中最高的长辈, 我们当然要首先孝敬这个长辈才行。所以, “忠”“孝”本身就体现了等级性。
而现代的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有很大不同。如前所述, 公民道德更靠近公德。所谓公德就是公共道德,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的道德要求, 其主要适用于公共生活领域, 陌生人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之维系主要靠法律, 以权利义务的来结构社会成员的关系, 以契约来约束陌生人的行为, 进而, 孕育了公民社会所独有的公共道德伦理。其特点具有社会关系的平权性, 利益分配的规则性, 人际交往的契约性, 个体意识的独立性。公民道德的平权性是与传统道德的等级性相对立的。它所强调的核心价值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在现代公民社会中, 法律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公民权利就是法律精神的基本体现。[4]这种权利意识恰恰也是与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精神相一致的。所以公民权利意识, 不仅是公民社会的法治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要求。
以上论述是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的区别, 然而, 差异并不代表公民道德建设就该否定和忽视传统道德。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任何社会的道德现象都是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相伴而生的,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当原有的道德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发生变化后, 客观上会催生出一种新的道德要求。但这种新的道德的形成并非自然生成, 与原有的道德毫无关系。新生的道德是从原有的道德的胎胞中孕育而出的, 它必然被地打上了原有道德的烙印。这就是道德的继承性。我们现在谈公民道德建设并不是从天而降或另起炉灶, 而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和扬弃的过程。妄图切断历史或照单全收都是不可行的, 而且是有害的。这也就充分说明了上述我们对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区别的必要性。区别是最好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彼此, 我们才能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抛弃应该抛弃的, 发扬应该发扬的。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道德向现代公民道德转型的过程。这场转型已经经历了上百年, 期间或因战争或因革命而曾数度中止, 时至今日, 这个过程依然在继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 道德领域暴露出许多令人忧虑、担心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崩溃论、滑坡论、代价论等等悲观情绪弥漫于整个社会。这对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阻碍的作用, 对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也构成了负面的影响。所以, 国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然而, 理清公民道德则与传统道德的关系无疑会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发展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公民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比较研究中, 揭示出中国公民道德和传统道德的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 从而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传统道德
参考文献
[1]萧鸿江.传统道德的偏执性及现代公民伦理的缺失性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1) .
[2]吕路军.传统教育理念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8) .
[3]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道德 篇5
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体流质是道德顺从教育,原因有:伦理本位的`思想传统;群体本位的教育倾向和道德教育的政治统治功能强化.当代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的变迁即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当代道德教育人本倾向和生活世界的实践回归,标示着道德选择教育成为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指向.
作 者:郗春梅 葛桦 Xi Chunmei Ge Hua 作者单位:郗春梅,Xi Chunmei(曲阜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山东,曲阜,276826)葛桦,Ge Hua(青岛科技大学,政法部,山东,青岛,206061)
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ZI JOURNAL 年,卷(期):2006 “”(1) 分类号:B26 关键词:道德顺从 道德选择 道德教育 指向★ 成人高考作文大全范文
★ 成人短信
★ 成人脑筋急转弯
★ 成人谜语
★ 成人读后感
道德 篇6
世界上一切能构成体系、法则的道德,基本的立足点是什么?要想弄明白这一点,不如先听听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的话:“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恩格斯首先认为人性是恶的,必须批评。为什么他又基于爱人类而对世界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原因之一是他把对人类的爱体现为对人类很负责的批评,而没有喊些中国古代道德启蒙读物中“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美言。
中国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在写了很多抗敌、救国的诗之余,也写过四句专门谈论人性的诗:“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高山流水泻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意思是世上的人从恶如流者多,严格自修者少。他这样叹息人性之恶,而他本人却是大善之人。善从何来?其一便是从努力弃恶中来。
崇善是道德,弃恶更是道德,而且是首要的道德。这一点,中国懂得太少。
古今中国的道德体系,大都将主要气力用在宣讲少数大德人物的非常之举上,甚而将那样的人和事标榜为“中国是道德大国”的证明。古今中国的道德法则也如此,虚悬了很多道德旌旗,对人身上的恶性往往不愿去看,更少指斥。殊不知严肃的道德体系首先是对非道德、反道德的批评,其次才是对真正有道德的人和事进行表彰。随后,道德由真实而日趋伪化,就要对那样的现象进行再批评。假如伪道德越来越学会用“文明手段”来镀金,来作秀,来造假,就要再一次进行批评。批评,再批评,再三再四、再N次地批评,才能使之成为道德体系。道德法则也一样,任何正确的道德法则,也首先是对违背道德原理、道德准则的批评,以及对原理、准则日趋伪化或浊化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体系,就是不断弃恶扬善的体系。道德的法则,就是不断弃恶扬善的法则。中国的道德体系主要是崇善的体系,中国的道德法则也主要是崇善的法则,弃恶的比重很小。如此本末倒置,貌似崇尚道德,实际上只能导致道德的失序化和任意化,也很难使道德法则成为国民的通用法则。
中国从古代到现代,曾经建立过真正的道德体系么?没有。古代在对道德的注解上,官方有官方的注解,认为等级具有无比的神圣性和天赐的合理性;民间的注解就有差异,在大多时候也承认等级压迫是正常的现象,理应服从、听命,而在另外的时候也崇拜叛逆性的绿林好汉、侠义英雄、无法匪盗。另如武力集团有武力集团的注解,以能杀、能打、能斗、不怕死为道德;文人群体有文人群体的注解,认为敢于直谏、死谏或乐于去当骚客就是道德。总之,始终没有能力从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和人事行为中提炼出某种道德共性,因之很难建立或形成实实在在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法则。到了以“革命”为帅旗的年代,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每人都是多种阶级相互对抗中的一员,连是非、善恶、美丑都因阶级属性的不同而异,这就更难形成国民共认的道德了。
不能建立起坚实的道德体系,就更难形成国民共尊的通用法则。中国古代有“成仁”、“取义”之说,两者都必须以殉身(即死去)为代价。这样的标准太高也太奢,一百个人之中有九十九个做不到,因此不能成为通用的道德法则。当年也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口号,但无论是“毫不”还是“完全彻底”,都有绝对化的意味,真正达到这种高标准的人也不是大多数,因此也不能成为通用的道德法则。无论是古代名垂青史的清官,还是今天的见义勇为者,在国民总体的比例中都是少数(否则也不会特意地表彰),因此也不能成为通用的道德法则。当然,中国古今的奸佞、贪官、恶徒、小人总量也不少,更不能、也不会使之成为流行的道德法则,否则中国的文明史也不会形成。(待续)
道德 篇7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 揭示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人作为道德主体在网络创造性行为中的缺失, 可能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大缺失。因此, 探讨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创造的关系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道德领域可能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最重要的领域, 道德创造力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 高道德能带来高创造性。这也许意味着个体道德水平越高, 社会道德氛围越好, 个体或社会的创造性表现也越好。
从认知层面上看, 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 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 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从行为表现上看, 道德创造力是道德领域的创造力, 是做出或者发现新的有道德价值的产品 (见解、方法和结果) 的能力。从发展水平上看, 道德创造的过程中道德主体以求善为最终目的, 将整合并超越原有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 新颖、独特地解决道德问题, 是道德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多角度对道德创造进行解读, 可以发现要完成道德创造, 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求善的道德体验、创造性道德人格、创造性道德思维等心理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由于道德主体在网络道德意识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要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 需要寻找一种针对提高道德主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2 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 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所被灌输的道德概念与行为规范, 难以让教育对象产生共鸣, 更谈不上内化为信仰。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 道德主体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理念的主流, 即“承认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模式”。网络道德主体性, 即在网络道德领域中, 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道德意识表现为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觉察到事件涉及道德标准, 或意识到网络活动存在道德标准的敏感性。而其构成的先决条件, 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选择, 这些选择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道德意识构成。由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基于主体性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结构, 如何提高和培养道德主体在这三方面的能力, 是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关键。
3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途径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 要以提高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为目标, 注重培养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 学会理性的评估情绪, 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并实现道德自我的养成。
3.1 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
根据Fiske和Taylor’s的社会认知理论, 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 但是, 由于传入的信息的某些方面较为突出, 生动和具有易得性, 因此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注意。不难看出, 处在何种网络环境中就容易构建出相应的道德图示。但是, 在道德图示最终构建前存在一个先验条件, 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 也就意味着在意识水平上, 即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体验决定了道德图示的构建结果。
虚拟暴力和模拟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截然不同体验后效, 充分说明了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图示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 它可以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参照、模拟等交互性效应而逐渐形成。
道德问题的特性能够随着突出性和生动性而变化, 由此增加了个体注意该道德问题的这些特性, 并且将问题界定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个体选择进入怎样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空间内辨别道德事件的刺激程度, 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主体决定的。因此, 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来说, 要培养辨别道德事件的敏感性, 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3.2 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
道德情绪和直觉就像狗尾巴一样驱动道德判断, 道德情绪在意识水平下对道德行为的发生产生着影响。在认知和情绪双加工机制中, 认识和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决定作用至今未有定论, 但不能否认的是, 认知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影响对情绪体验的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 是人的德行的外显, 是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之本质力量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在道德层面上的作用, 更多的要放置在事件背景中被考虑。从事件的目的和影响上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 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 道德主体在体验到情绪时, 如果能结合道德事件的特征与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 对道德情绪进行评估, 可以避免情绪在意识下水平引发道德问题的状况发生。
3.3 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 现实世界中的概念与价值观不适用于网络空间, 这个观点需要仔细评估的。个体在接入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带有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 但在新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发展出与虚拟世界相适应的新概念, 不能一味排除现实世界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在网络道德上的争论基本上落脚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的网络空间活动法则和靠个人自我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责任感。由于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冗杂化、网络交流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网络世界里的个人责任感容易弱化, 甚至出现“旁观者效应”。网络世界对道德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有些甚至放弃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导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 要注重强化现实世界的固有责任感认知, 在和虚拟世界统合的基础上, 杜绝“旁观者”心态的出现, 通过培养高度的个体责任感, 对于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4 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此内化为道德意志, 关乎道德意识的最终形成, 这个内化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化发展的影响。网络中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内, 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 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去个性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身份的隐匿, 第二个是责任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 可以勘察个体的自我意识强烈度。特别在论坛中, 通过头像、签名等是否凸显个人身份的描述线索, 对个体角色、意识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重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身份隐匿性和责任模糊化的特点,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 在网络空间里要树立明确的身份意识, 更要注重自我概念的固化, 避免去个性化的发生。
4 结语
将道德主体教育引入网络道德领域之中, 既有利于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进而发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能力;又有利于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的现实问题, 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也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互联网时代为道德创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受网络环境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 也使网络道德受到了新的挑战。网络道德意识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发展起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统一体。道德主体在构建网络道德意识中的主导作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 如何有效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 除了关注道德主体所处的外在环境, 更在于培养道德主体的内在环境。通过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以及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有助于引发道德主体形成关于道德的思考, 内化道德涵义, 促进积极的网络道德意识的形成, 从而培养和发展道德创造能力。
浅析个体道德对企业道德的影响 篇8
一、个人道德与企业道德概述
1、道德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个有道德的人通常要具备以下条件: (1) 不给社会添麻烦, 不诽谤他人; (2) 积极采取对社会和其他人有益的行动; (3) 其人格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尊敬。以上三个条件是相通的, 因为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方面消除了第 (1) 项的消极因素, 具备了第 (2) 项的积极因素, 结果当然就会有第 (3) 项的德高望重, 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欢迎。一般来说, 有道德的人都会积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 因而具有人格上的魅力, 受到人们的敬爱。
2、中国个体道德思想的理论溯源
中国的道德源自中国圣人的仁爱精神。它是一种来自对天地 (父母) 给予生命的感恩, 一种响应生命过程之中充满人类后天文化的爱。真正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到制止人们作恶作用的便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的孝悌忠恕的仁爱的精神道德。
除非人们具有这种道德, 否则人将不成其为人, 人将不具备基本的区别于动物野兽的人性。儒学以天作为道德的行上依据, 有其超越性, 但这种天不是人格神, 不可能真正赋予人以良心本心, 也不可能真的给人以奖赏或处罚, 这种意义的天只是对于先前天论传统的借用, 只是人的一种境界, 而不是客观的实在。真正的道德主体是人, 是人的那个内在的道德之心, 而不是天。
3、企业道德的概念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企业道德是指企业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 不给社会造成负担, 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动, 尊重人权, 其行为受到人和社会两方面的欢迎。
企业贡献分为企业的社会贡献和企业人的社会贡献。前者以“社会贡献活动”和“文化支援活动”为中心, 后者以所谓志愿者活动为中心。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活动是促进社会性原则的行为, 是有道德的行为, 国家可以将社会贡献度高的企业作为一个融资标准。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出:现代工厂的问题是清楚的, 即如何在二十世纪的摩天大楼和地下铁道、烟尘和蒸汽的世界中, 使之可能再现农业的有道德、农业的忠诚以及农业的社会感。这表明了其对企业道德的担心, 工业社会企业道德会存在吗?如果存在, 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什么?这种准则是适用于一门产业、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呢?它是以什么宗教为基础?是以“情景”或其他什么为依据呢?即使存在它会自觉地坚持下去吗?根据调查, 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 在存在着一种伦理准则的情况下, 如果一些实业家认为违反这种准则不至于被发觉的话, 这些实业家就会违反这个准则, 而这种现象对于问题的探讨就体现了道德在现代企业应用的复杂性。
二、企业个体影响企业道德管理
1、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区别影响道德评价
企业是现代才出现的, 而我国的道德渊源古代, 不可能要求古代的圣贤预见到现代生活出现的种种困惑, 并提出完美的解答。显然企业需要仁爱精神, 但需要怎样的仁爱精神?这就需要我们现实取舍这些影响具体道德的评价。
中国道德孝悌忠恕的仁爱主要源于天地 (父母) 给予生命的感恩, 当这种感恩应用到企业中时, 就缺乏相似点。个人与父母有血缘关系, 父母养育自己, 应该报恩。企业与员工是契约关系, 企业员工离开时赔偿企业培养成本, 没有人责怪其行为不道德。但如果某人将父母养育自己的成本赔偿给父母, 脱离亲子关系, 人们就会马上感觉其行为不道德。
2、企业相关方具体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模糊, 影响道德的客观性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主体, 其相关方复杂, 包括股东、消费者、交易伙伴、政府、媒介、雇员等。由于信息不对称, 相关方不可能了解所有信息。在动作行为过程中, 谁受益、谁受损失, 具体的数据大小难以具体估计, 如果知道得越具体, 越容易作出符合企业道德的决策。
受功利主义支配的人首先考虑可供选择的行动会对受到影响的人的潜在后果, 然后选择大多数人受益的行动方案。功利主义者接受这样的事实, 即此方案可能会伤害他人, 但是只要潜在的积极后果超过潜在的消极后果, 他会认为此决定既有好处, 又符合道德。
有时现实是如此复杂, 难以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难以用道德的准绳来判断行为, 不是不重视企业道德, 而是当准备用道德进行衡量时, 其复杂性让人们止步, 在犹豫的过程中容易滑入功利主义旋涡。
3、确定个体和企业权利的界限模糊, 影响企业道德
古人云“士可杀, 不可辱”, 表明了人们对名誉的重视程度。除名誉之外,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身体、姓名、肖像、隐私等与人身相关的利益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企业有自己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没有通行的企业道德进行约束, 企业的道德最终由企业中的个体实现。当个人的权利与企业道德矛盾时, 比如企业认为拥有雇员个人的信息是为了工作方便, 但雇员认为企业不道德, 违反了个人隐私权等, 该如何鼓励个人坚持企业道德?这种权利界限的模糊, 严重影响了企业道德的发展。
三、坚持企业道德管理
社会总是变化发展的, 封建社会的仁义道德也许对封建社会有积极作用, 但到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以一种人类的博爱精神对待企业, 寻求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道德。
1、高层管理者个体在培养道德行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企业高层经理的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个人最终成败的关键, 只有在道德上被人认可, 才能通向权力之巅、才能行使有效领导。
企业创导的道德行为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企业的运行实际上涉及多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不管是否懂得博弈论, 其实每个人都在博弈中生存着。在生存的博弈中, 大智若愚、以德服人便是高妙境界。这些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 能处理好长期与短期利益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企业道德需要管理者长期建设。“道可道, 非常道”, 在追求道的过程中, 儒家修炼以炼心为主旨, 着重于道德的净化与陶冶, 把修身当作用世、治世的基础, 强调在用世、治世的实践中修身。
2、组织中的个体提出道德原则的政策或建议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 其运行过程中哪些行为与道德原则违背、哪些没有, 当事人最为清楚, 应该鼓励当事人发表看法, 完善本企业道德。例如企业如何对待告密者, 假如企业在尊重知识产权方面缺乏诚信, 剽窃技术维持产品的竞争力、蒙骗客户、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而雇员将企业本身的不道德行为曝光, 这种行为是否符合企业道德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培养支持道德的企业文化观
建立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例如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 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 海尔人真诚到永远。这和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传统的孝悌忠恕的仁爱的精神道德有一定联系。
重视企业道德建设。通过企业公关作好形象宣传, 重视最基本的危机公关意识和对紧急事件的妥善处理能力, 提高企业道德形象, 加强对违反企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如安捷伦公司对企业员工贿赂、报销虚假发票的行为, 不管什么理由, 一旦发觉就立即开除。
有效的组织文化应该鼓励道德行为, 制止不道德行为。应该承认, 公司和个人可能会因为坚持企业道德而付出一点“代价”, 但从长远来看, 如果一个组织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不一致的话, 这个组织就无法长久地运作。促进道德行为的组织文化不仅与流行文化更加兼容, 而且从商业角度考虑也是明智的选择。
4、坚持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符合社会道德的, 而企业道德却不一定符合,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 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 是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企业道德出现了断层, 仅仅有职业道德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提高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提升企业人文气质、增进合作、创建和谐向上的企业精神, 最终提高工作效能。但企业道德是多个个体的合力作用, 单个优不代表全部优, 如何进行管理使整个企业道德提升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探索和发展企业道德。作为在社会运行存在的经济实体, 企业应该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一个社会的法律固然重要, 诚如病人需要医生和药物, 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更重要, 如同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践行美德伦理, 自觉自愿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个体道德与企业道德的内在联系, 学习从伦理思维的高度分析问题、培养人文精神、习惯道德关怀, 并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问题展开正确分析与决策, 阐述如何在企业中坚持道德管理、提高企业道德水平。
关键词:道德,企业道德,伦理管理,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黎明:道德的沦陷[M].中国社会出版社.
[2]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版社.
[3]水谷雅一:经营伦理理论与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
[4]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唐.荷尔瑞格:组织行为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道德 篇9
一、创设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思维认识决定行为, 学生的道德认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知识获取到道德品质确立再到道德评价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道德认识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我们通过创设不同的冲突情境,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如针对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的特点, 笔者引入了一系列的冲突情境:你学习小组的同学答应费大力气帮助小组完成某项任务, 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 小组成员不断地埋怨他, 你同情他吗?你作文水平不错, 你的好朋友在作文竞赛初赛阶段想请你代写, 你怎么办?你打算在15岁生日那天跟父母一起过, 可是有好几个同学打算跟你一起庆祝, 你怎么办?
以上这些情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冲突情境进行判断, 以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 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使道德知识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道德行为信赖情境
信赖是一种积极的、具有鼓励性的情感, 一个被教师和同学信赖的学生, 往往自信、有朝气、干劲十足、主动积极;相反, 一个遭到教师和同学厌弃的学生则往往自暴自弃, 消极无力, 不思上进。这说明, 信赖情境是爱的力量, 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信赖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事实上, 也只有信任和尊重才能唤醒“自我”, 引起学生的自觉性, 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控制的潜能。
三、创设道德行为受挫情境
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愿望, 但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 有的学生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 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
如笔者在教授《笑对生活》时, 针对中学生意志力不强的现象, 引入了以下情境:在考试中, 你的好朋友把一张写有答案的纸团丢到了你的桌面上, 你怎么办?你今天患了轻微的感冒, 面对新的作业任务, 你怎么处理?在生活中, 老师安排没有经验的你组织一次班级活动, 你怎么办?
以上是学生受挫后的道德意志锻炼, 目的是要使他们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习惯, 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 以内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训练学生道德意志时可以提供道德意志榜样, 特别是同龄人的事迹, 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欲望。
四、创设道德行为实践情境
道德行为, 即人们在道德认识和情感态度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人的道德品行, 通过其言行来表现, 受制于人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时, 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 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实践锻炼方式。
五、强化学生道德行为还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道德行为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发挥自我激励的作用, 使教育的影响变为自我教育的力量, 并使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2.道德行为的培养必须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是有差别的,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必须要注意他们的个性特点, 做到有的放矢, 长善救失。
3.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注意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多样。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和成长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 现在的学生与前几年的学生不一样,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不一样, 还有性别的差异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很大。作为一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 不同的教育环境, 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并不断进行变化和创新, 以完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是学生追求的标杆, 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教师, 带出的学生的道德素质才会高。
道德 篇10
一、道德认知领域一般性的理论受到挑战
(一) 挑战一:情感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日趋明显, 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道德心理学中长期存在理性主义传统, 非常强调认知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中的作用,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认为道德判断以认知作为一般的基础。科尔伯格强调推理和高级认知在道道判断中的作用, 指出道德判断是由高级认知加上若干混入其中的情感因素做出的。情感因素仅仅作为参与认知加工的一个偶然因素而发挥作用, 在道德情境测试中也会被当做是无关变量而加以控制。然而有不少实验证明,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测量中处于较高认知阶段的个体, 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并未做出更道德的行动。近来的一些研究者开始重视在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因素, 如Pizarro (2000) [1]提出了情绪性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 认为情绪尤其是移情在道德判断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Fataneh (2000) [2]根据情绪对认知加工影响的有关研究, 利用DIT (确定问题测验) 考察了录像诱发的情绪状态对个体道德推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心境、道德推理任务的性质都是影响道德推理的重要因素。情绪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并与个体的道德发展紧密相连。李建华[3]书中提出“从道德理性到道德情感”的命题, 认为道德情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选择、评价、预测与教育上。
从理论上看, 道德情境理论及道德判断冲突处理理论都假设在人类的大脑中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做出贡献的系统, 一个是情感系统, 另一个是认知系统。并都对道德知识的确定性提出了质疑, 采用两难故事法和对偶故事情境都把道德问题看做确定性问题, 而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复杂的模糊情境, 这些情境是非结构性的、不确定的, 如道德判断冲突理论将道德困境区分为“个人的”和“非个人的”道德困境[4], 这些测试材料情境就不具备这样的复杂性和现实感。
(二) 挑战二:道德判断具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由特定脑区控制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我们对人脑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在不断地积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传统伦理学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进行研究, 对道德判断机制和引发行为的动机给出直接的经验证据。Greene及其同事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考察情感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他们对被试者进行f M-RI扫描[5], 数据显示当要求人们对道德困境做出道德判断时, 与情感和认知相关的脑区呈现不同的活跃状态, 并且不同的道德困境对与情感和认知相关的脑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他们分别考察了 (1) 脑损伤病人 (2) 精神病患者 (3) 正常个体中的道德判断的神经基础, 得出结论说道德判断有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由促进情感和认知过程的脑区所形成的复杂的网络构成。
而且道德判断的脑区活动还会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在Greene的道德情境实验中, “个人”道德情境下和情感相关的脑区———额中回、后扣带回和双侧颞上沟中的活动比思考“非个人”如电车之类的困境时要活跃得多。而“非个人”道德情境则更多和工作记忆有关的区域———右侧额中回以及双侧顶叶的活动相联系。亓奎言[6]进一步提出道德思想的形式高度依赖于人类大脑的结构, 人类道德思想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的大脑碰巧是怎样演化的所塑造, 我们的道德判断受到了我们大脑内部认知设计巧合的影响。
由此看来, 道德形成过程并非仅仅是外界环境和刺激的结果, 还受到一定的先天生物基础的约束和相互作用, 在对不同的道德情境判断和做出行为倾向时, 大脑的激活状态是不一致的。并且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根据测试任务的变化, 脑区激活也具有不同的变化。那么道德发展的领域特殊是否如Greene假设的一样, 对应于个人与非个人、困难与容易、功利与非功利的特定领域, 还是存在其他尚未发现的领域模式?其次以个体为中心的道德发展缺乏内在协调性, 尤其表现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 有的儿童可以在道德认知上发展得很好, 但为何具体行为倾向和行为表现上却水平很低。再次品德测评中的故事材料性质由于缺乏不确定性受到批评,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境可能比测验故事更加容易让儿童理解, 因此传统的道德测量可能低估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尤其是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水平。这些问题的展开, 使我们更加深入了对道德领域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二、道德领域理论的研究概况
(一) 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假设
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 “领域特殊性”由于Adriaan De Groot (1965) 和William Chase、Herber Simon (1973) 对特殊性知识在棋类游戏中的论证而兴起[7]。随后Caramazza和Shelton (1998) [8]提出领域特殊性知识假说, 即不同语义领域的知识由解剖上不同的皮层模块来实现。这种模块在进化压力下发展而来, 个体出生时就有。卡密洛夫—史密斯从儿童心理的观点提出领域是支撑某一特定范围知识的表征之集合。领域特殊性的研究在儿童生物理论、物理理论和心理理论等方面的认知都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的证实, 但在道德领域的认知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领域理论对道德认知的思考, 主要是考察儿童的社会道德知识是如何加以组织进入可划分的领域之中。它是对用来理解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社会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描述, 关注更多的是领域差异而不是个体差异, 目标是建立一个有说服力的标准化的心理结构模型[9]。与早期关于道德认知的发展模型不同的是, 强调人们对道德领域事件的思考不同于对其他领域社会事件的思考, 具有领域特殊性。假设存在三类重要的社会领域知识:与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公平或正义有关的行为视为道德领域事件, 被描述为内在的、会对他人造成消极结果的;常规领域时间则关乎一致性或规则, 服务于社会和谐的功能;与冲突性伤害或公平和权利无关、不能由社会常规调控、属于个人权限之内的行为就是个人领域事件。这些领域事件的判断是不同的, 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 常规是一些建构的共同行为, 其意义由所在的建构系统决定, 常规的情境性可能因为社会建构意义的不同而变化。而道德不是由存在的社会构成来建构或定义的, 是无条件必须遵守的、普遍适用的以及非个人化的。
(二) 道德领域特殊性的实证研究
领域理论的实证研究中[10,11], 关于儿童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社会道德事件进行解释和分类, 要求儿童对社会道德事件中的行为做各种各样的判断, 行为发生的条件不断变化, 并对这些判断的合理性进行解释。早期实证研究的一个方向就是检验儿童如何对道德、常规和个人事件进行判断。通常研究会向儿童呈现一系列社会行为或者根据领域区别划分的侵犯行为, 要求儿童判断不同情况下行为的合理性。研究考察了两个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关于领域内思考的认同标准 (即领域标准判断) , 一个关于个体对行为过程的推理 (即领域推理原由) 。在第一个方面, 即便是儿童和青少年也认为道德判断与一般的社会事件判断不同, 来自东西方文化的60多项研究检验并证实了这种领域不同理论的有效性。从儿童早期开始, 道德、常规和个人的概念就有所不同, 2岁儿童不能区分领域, 3岁期间儿童对侵犯行为的道德判断通常是错误的, 3岁末儿童能够独立进行道德判断, 4~5岁对于道德侵犯和常规侵犯的区别逐渐趋于一致, 6~7岁的儿童能对熟悉事情进行领域区分, 到了9~10岁领域区分也能应用于不熟悉的事情。
在领域推理方面的研究发现, 个体的社会判断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混合, 包括公正、公平和真理为基础的对错理解, 也根据对社会价值的接受, 还有根据相对性和情境特殊性对社会规则与和谐的常规理解。研究者对人们如何将来自多种领域的元素进行综合推理的关注不断增加, 并且对于领域整合推理模式, Turiel和Smetana[12]提出领域从属、缺乏领域决策和领域协调。例如有一名儿童正在排队准备喝水, 而另一个明显很热很渴的儿童插到队伍前面去了, 因为他必须尽快返回到足球比赛当中去。如果儿童认为排队儿童正在插队, 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必须给予制止, 这个事件被简化为一个简单、易分的道德事件, 是一种领域从属模式;如果儿童注意到排队按顺序喝水与插队者非常口渴、需尽快返回比赛之间存在矛盾, 但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整合, 那么这就是缺乏领域决策模式;如果儿童清楚这个事件中的矛盾, 并且能够进行一个顾全整体的反应, 即偶尔一次插队是可以的, 但大多数的插队都是不对的, 因为会导致饮水处的暴力行为, 这样的模式就是领域协调。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正常儿童的研究, 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少之又少。国内冯天荃、叶浩生[13]等对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耳聋学生对道德规则、非道德规则的认识进行考察, 发现聋生对由权威制定的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能够很好地接受, 但需要个人决定的安全规则的接受性就差得多。结果支持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论, 聋生对各种规则的认识不平衡, 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 而对道德规则、习俗规则和个人时间的接受性都很接近并且较高, 并且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以违反的, 与正常儿童很好区分三者的特点有别。
三、启示和展望
道德领域理论对道德发展中的两大系统进行了整合, 并非绝对的理性主义也非情感主义, 而是认为认知和情感都是道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们的作用机制取决于具体的领域事件的判断。同时道德领域特殊性的认知突破了传统“数理逻辑结构”的唯一性, 儿童道德发展的固定阶段, 更强调了个体对于社会道德事件的建构意义和情境性。突出了社会领域事件的特殊性, 它的知识结构、获得和作用机制都是具有领域特殊的, 为今后道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但是这一理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如不同领域事件的神经生理机制还没有得到确定, 儿童道德领域特殊的发展水平是否仅仅限定在领域从属、缺乏领域决策和领域协调的几种水平?那么这些水平是否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
(一) 深化研究学龄前儿童的道德认知的特殊性
目前已有研究大多是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 而且仍然限于使用故事测查的方法, 没有进一步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进行研究, 国内对儿童道德领域特殊的研究几乎没有, 仅有叶浩生等人对中学生的领域事件的研究。
(二) 对测试材料的情境性要结合个体生活实际
运用道德领域理论更好地理解个体在日常环境下道德行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发展阶段, 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变动的关键时期。幼年获得的一些道德知识在这一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改变, 应侧重从情感上去引导和给予反馈, 而不再是幼年时的灌输教育为主。
(三)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从《道德经》谈人类的道德信仰 篇11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危机却日渐显现。欲从老子的《道德经》谈起,论述老子的道与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因而《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信仰。这些道德就是源自于自然的真善美。
关键词:老子;道德;信仰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76-02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构成世界的本体,是创造宇宙的原动力,它是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本文的论述就起始于这个道。
一、道的至高无上性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社会得以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人们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天创造了世界,天生下百姓,帝王就是上天的儿子,代表上天的意志来管理天下苍生。但老子不以为然,他以更广阔的视野,穷追其源,天地又是何以而来?他提出了道的概念,这个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完全就是一种虚无,但正是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万物的总根源,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候,道没有实物,没有形象,这种情形称之为无,即虚空。万物皆由虚空而来,虚空就是道的本体。这个虚无的空何以能够生化出有呢?那是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恍恍惚惚虚无的道,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而是实实在在含有某种精微之气,而且它所蕴含的能量无穷无尽,唯其如此,它才可以生化出万物来。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虚无的道,它就是个聚宝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它“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天下人都只是看重有,却忽视了这个无。天下万物均来自于道,道也就无疑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超越性。然而道是混而为一的整体,而万物却是各具特色。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在说花有花道,茶有茶道,就连盗亦有道。道生万物,那么道生就的万物又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变化的呢?所以在《道德经》中,道的含义除了作为宇宙的本源以外,道也具有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层含义,既然是规律,它也就具有了人类行为准则的含义。但其无论是哪一层含义,道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超越性。
二、德为得之于道者
通读《道德经》,我们发现老子的道和德是分开来讲的,二者分别有着独立的含义。后来的儒家,把老子的“道”和“德”合二为一,笼统为“道德”,来单指人们的思想、行为规范,即为“伦理道德”[1]。在老子哲学中,道是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自我运行的规律。那么老子的德又是指什么呢?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庄子说,万物得之于道者称之为德。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叫作德,它是万物从道那里获得的支持。万物能够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呢?玫瑰花获得的就是使得玫瑰花成为玫瑰花而不是牡丹花的那个最真实、最根本、最核心的本性。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本性、禀赋。而使万物成其为自己的那个力量就是道。德就是事物从道而获得的自己的本性,禀赋[2]。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说是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即就有这方面的含义。由此可见,老子认为,从道而言,是道生万物;对于万物而言,则是从道那里获得了自己的本性和禀赋。既然是自己的本性、禀赋,那就会把它展现出来,这样就是依道而行,依照自己本来如此的规律而运行。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且重视德的,道和德的尊贵,这不是谁下命令而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
三、人类心灵品质的层次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类当然也是如此。人类由道而来,道所赋予人类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最真实、最本质、最根本的禀性,这便是人类的道与德。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这里老子说,正因为德是你的本性和禀赋,所以你不必时刻挂念着要积德行善,心里没有我要行德的念头,而是让自己的德行自然而然地展现,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而如果你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德行,还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在积善行德而刻意表现,这样反而就是无德了。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仁、义、礼、法,老子把人类的心灵品质分为这几个层次,以此来调节、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道与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完全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发的自觉行为,是人们本性的自然展现。比如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标榜的,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本来如此的行为,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而如果赡养老人是因为考虑到这样做是一种仁爱,是符合礼义的行为,否则将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那么这样而来的孝敬,当然无法比之于道德。老子认为法是这个心灵品质的最低层,如果是担心不赡养老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而实现老有所养,这当然是最下层了,所以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条文越多,越是繁文缛节,那越是表明有新的犯罪领域的不断出现,越是表明人们的心灵品质愈低。佛祖释迦牟尼在最初带领众弟子弘法时,也根本没有后来的200多条清规戒律,只是讲一个原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而且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的监督,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在出发来把握这个原则。
四、道德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道而来,所以也要依道而行,不可偏离人道;德就是道在我们自身的表现,是人从道获得的人之为人的禀性。天地之间,作为一个人,再也没有比道和德更加重要的了。台湾学者曾仕强曾讲道,“几千年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从来都不是什么宗教,而是道德。”道德就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那么,来自于道德经的道德又是什么呢?“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道德经》,内含着人类纯朴的道德品质。这个道德是自然而然向来如此的,它是人类最真实的、最根本的禀赋,是人间的真善美。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果人类失去了这个根本,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只有不丢失这个根本,人类才会长久。老子的思想,完全来自于天地自然,大自然不会说话,没有语言文字,但它会真实地把自己的本相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无言的真理。虚伪的善不能称之善,只有真实的、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善才是真正的善,这样的善,也就是人间的大美。整篇道德经,老子都在给我们讲述着人间的真善美。这样的真善美完全是来自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人类美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迷茫、困惑导致人们道德缺失,信仰危机。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要有价值理想和精神信仰。这种精神支撑,主要就是道德信仰。而《道德经》的道德信仰,就是对真善美的信仰。更为可贵的是,《道德经》的道与德,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不在于具体道德规范的不同,而是在于道德的至高无上性,这个道德完全就是来自于天地自然的真善美,同样的道德规范,经过老子的论说,却会让人感到自然而然,本应如此。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贵德。尊什么道,贵什么德,也就是信仰什么样的道德。在《道德经》中,老子不厌其烦,多次直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已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道所展现出来的德,无私无我的大爱、仁爱、博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他认为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恶的地方,水所展现出的特征几乎很接近于道。水对于人类的重要不言而喻,人体内的百分之七十即为水分,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就是一个失水的过程,孩童时期,我们皮肤润泽,蹿上跳下,动作灵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皮肤干燥,皱纹显现,胳膊腿日渐生硬;到老年更是骨瘦如柴,形如枯槁。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要多向水学习,身心柔软,委曲求全,不要那么争强好胜。因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里,老子短短几句话,却震撼人心,即刻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崇柔抑强。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爱之心,俭约之心,这样的美德,我们古已有之,可是有多少人是发自内心,真正是从信仰的高度来展现这些德行。道生万物,万物皆来源于道。一朵花,一片叶,都可以让你感受到道的力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类在道的面前并不显得有多么尊贵,大道对于万物没有任何的偏爱之心。人类如果能意识到这一层意思,那天下万物如一花一叶都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如此慈爱之心、俭约之心也会油然而生。更何况“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虽然对于万物一往平等,但却还是会眷顾那些有道德的人。《道德经》所展现出来的道德,都是来自于自然的真善美,这些真善美因为有着老子道与德的哲学基础,因而,它往往深入灵魂,直指人心,于润物无声之中铸就人们的道德信仰。
《道德经》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宝库,它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致虚守静,汲取营养,重新拾回中华民族的道德信仰!
参考文献:
[1]姚文俊.论孔子对老子道德观的篡改和修正[EB/OL].新浪博客,2006-12-22.
[2]傅佩荣.我读老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8.
道德 篇12
一、道德对话的涵义
内尔·诺丁斯认为“对话”不仅仅是双方在一起随意聊天, 也不是一方长篇大论, 另一方洗耳恭听, 而是双方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 在平等的基础上, 共同追求理解、同情的一种开放性的过程。
由内尔·诺丁斯对对话的理解, 引申出来的道德对话的定义是指主体之间就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平等沟通、真诚交流、追求理解最后达成道德共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平等、关心、理性和真诚。究其实质, 道德对话就是要改变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师生之间只是道德规范的授受关系, 改变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 被控制的处境, 承认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平等充满关心的道德对话, 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让学生学会关心, 缓解道德冷漠, 提高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从而升华道德智慧。
最早通过对话进行道德教育的典范也许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价值和人生的真理是一个远比自然真理或宇宙意义复杂而深奥的课题, 他需要反复不断乃至无穷的推理, 对话才能接近, 一如难产的婴儿需要助产婆的助产才能顺利生产一样,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他的“精神助产术”就是通过平等的道德对话而展开的道德教育, 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 而是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苏格拉底总是通过不断地提问别人, 思索关于道德方面的问题, 尽管这些问题最后都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 但都促使人们不断地去追问关于一些重要的纠结的价值问题和道德问题。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正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对话。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道德对话, 如孔子的《论语》很大部分内容就是他与弟子关于行为规范、价值观等道德方面的讨论和对话。
道德对话, 不只是言语的应答, 而且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充满人文关怀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的活动。道德对话是主体间共同生成和创造意义的过程。
二、道德对话的主体
道德对话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 因此道德对话的主体也就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任何教育都是一定教育主题开展的活动, 离开了一定的教育主题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教育活动。因此, 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主体是深入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 主客体关系体现为一种尊严的等级关系, 主体出于等级结构的顶端, 客体出于等级关系的底部, 主体对于客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客体出于依赖和服从的地位, 这种等级关系在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
至今, 关于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仍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看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教育者主体说。即道德教育者为主体, 受教育者为客体。道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灌输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实生活中所进行的道德行为的矛盾。因此,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在接受道德教育影响的范畴内和方向上发挥作用, 双方之间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作用。受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教育者的客体。 (2) 受教育主体说。受教育主体说与教育主体说恰恰相反, 认为受教育者才是主体, 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服务的, 不是主体。 (3) 相对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存在的, 他们之间的界定既是确定的, 又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道德教育关系中才嫩划清主体与客体。
道德对话是主体间的对话, 这里的主体不同于传统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主体间的平等、自由的对话。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 教育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 师生双方互为主客体。从实施过程方面看, 教育者是施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方面看, 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 教育者是接受的客体。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道德教育的主体, 双方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平等的。在道德对话中, 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不断得到提升、进化和发展, 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 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对话中。因此,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揭示的“教学相长”的原理在道德对话的双主体性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诠释和印证。
三、道德对话的条件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也曾提出过对话伦理学, 哈贝马斯把对话分为两种:“交流性行为”和“交谈”。“交流性行为”的前提条件是, 人们只要天真地认为对话可以进行就行了。而“交谈”的前提条件是对四个有效性的要求:第一, 语法正确:辞句能够让人理解;第二, 真实:内容不是以谎言或者杜撰为真实;第三, 可靠性:人的思想立场和人所表达的倾向应当一致, 也就是表达的意思能够真实的反应自身的心理感受;第四, 交谈应当能够在道德的意义上符合对于“正当性”的要求。因此, 在道德对话中, 有三个基本条件不可或缺:理想的对话语言:真实而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理想的对话语境:平等和可靠的语境;“交互主体上的视觉融合”即双方在相互接纳的基础上达成的道德共识。为了实现道德对话的有效性, 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 理想的对话语言
1. 充满关心的对话语言。
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师生间的对话, 往往是命令式的,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导学生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有这样做才是好的。即使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 经常的做法也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作出评价。这种对话中的对话语言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教师作为道德对话中的引导者, 她的感情色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反应, 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对话。
因此, 理想的道德对话的语言应是充满关心的语言。只有教师在对话中对学生充满关心, 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对话是真正的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不是想要一味的批判和改变他们已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世界, 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愿意接受和想要继续对话的情绪和反映。因此, 充满关心的对话语言是对话得以进行的突破口和前提。
2. 富有话语霸权的对话语言。
我们进行道德对话的目的是在平等开放的过程中寻求一种道德共识, 这种道德共识的实质就是一种普遍化的观念。一般而言, 一种观念的普遍化与其传播和表达方式的普遍化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是表达和传播的基本形式。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说, 大凡能够获得普遍化的观念都有赖于他们取得一种话语霸权, 这里的话语霸权不是指某种借助于政治表达或作为意识形态话语而获得的语言权威, 而仅仅指某种话语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表达权威。语言学意义上的话语霸权指话语表达的普遍有效性, 而话语是否有效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话语言谈的权力, 由话语语言的结构、语词的意义和语言的表达共同构成。语句结构越严谨合理, 语词的意义越丰富充沛, 语言的信息含量越高, 语言的表达越是富有逻辑和情感的力量, 则话语言谈的力量就越强烈;二是话语言谈的可接受性, 由话语所产生的实践效果来说检验, 可听性越强, 接受者越多, 效果越强烈, 其可接受性就越高。
因此, 在道德对话中, 我们的对话语言要避免逻辑上的混乱和内容上的空洞, 我们的对话语言要做到语句结构严谨合理、语词的意义丰富充沛、语言的表达富有逻辑和情感。只有具备了话语霸权的对话语言, 才能使对话更清晰, 让我们的语言更有信服力, 让双方更能清楚的理解彼此的观点。
道德对话中我们的对话语言越是充满着关心和令人信服的力度, 双方在交流中越是通畅, 越容易达成一种道德共识。
(二) 理想的对话语境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 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 被控制的处境中, 缺乏主体性,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间不平等的状况。道德对话首先要求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不平等的道德对话, 就意味着一种主体性对另一种主体性的压抑, 最终这两种主体性都丧失了合理性。因此, 在对话中, 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关系, 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不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教育过程中双方也是处于平等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双方才可能自由地思索、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校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对话要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开放、宽松和自由的对话语境。允许各种思想在对话中平等、自由的交流碰撞。也只有双方在平等、开放、自由的语境中, 道德对话才能得以真正进行。
(三) 交互主体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 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主客体间的认识与被认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而非“交互主体性”的民主交往关系。
交互主体性也叫主体间性, 是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和超越个体主体性的客服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所运用的一个概念, 它主要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交互主体性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作为主体是否能够认识另一个主体, 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对我成为有效事实”;另一个是“为什么对我有效而不对大家有效的东西被认为是主观的?相反, 对我有效同时也对大家有效地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因而每个人不可能逃脱社会而孤立的存在, 而现实社会又是多级主体共存的生活世界, 如果人与人之间之间不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那么每个人面对的就是主客体二分的类似于人与物相对立的世界, 那么我们的生活世界就难以维持和继续。交互主体性的存在是交往、生活得以可能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已包含了深刻的交互主体性的思想, 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高校教育中, 注重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建设。学生存在于学校之中, 不可能逃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孤立的存在。在道德教育中, 要想减少双方在道德对话中的阻力, 就要挖掘人与人的交互主体性, 在交互主体上达到视觉融合。让每个人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他人的存在, 并在通过对话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最终达成道德共识。
四、道德对话的价值
(一) 道德对话对升华道德智慧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教育最大的困境是, 以规范现代人类道德行为和社会伦理行为为宗旨在现实中却无法规范人和社会的不正当行为, 反而成了无规范效力的道德说教。这种道德说教不仅不能说服学生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这其中的原因颇多, 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道德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 这其中不仅包括知识的完善还应包括品行的完善。当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时候, 道德还只是一种关于善与恶的知识, 是一种学理化的道德, 需要对其进行思索和转化。这一思索与转化的过程已不是原来的道德, 而是演变成了与道德有关的智慧, 即道德智慧。
道德智慧表现在主体面对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能够作出合理的选择, 并将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 以指导自身的行为。我们之所以说道德是一种智慧, 就是因为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只有内化为个体的主体自我意识, 才能真正成为个体认识世界并指导个体行为的观念平台。人们在不同的道德选择面前也才有可能充分表现出道德智慧。马克思认为伦理道德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方式, 康德把道德看成一种“实践理性”。其实都是试图表明伦理道德是一种在理性基础上的自觉, 而这种理性基础上的自觉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道德智慧的表现。这种道德智慧不是人生来就具备的, 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因此, 在道德教育中需要道德对话进行有效的引导, 引导学生对所遇到的价值观混乱问题和道德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针对价值观混乱或道德难题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冷静、理性对话,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解决道德困惑, 从而升华道德智慧。
(二) 道德对话对缓解道德冷漠的作用
万俊人先生曾给道德冷漠下过这样一个定义: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 “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 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他进一步指出, 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 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道德冷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道德规范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 在人们的实际需要和道德要求中间出现了分离, 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 在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 人们往往选择维护个人需要, 道德教育要走出低谷, 必须要实现理念的转变, 真正走向人与人的沟通与理解。道德交往中的沟通, 要借助对话来实现。因此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首要的就是通过沟通, 通过道德对话式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双方沟通和倾听中, 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纳对方, 同时把自己投入其中, 获得理解和沟通。达成普遍有效的道德共识。
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 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 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由此可见, 道德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而教育者要转变传统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 通过道德对话, 激发学生道德思考, 从而缓解学生道德冷漠状况。
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他们绝大部分并不缺乏这些道德之心, 然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把这些道德之心积压在内心的最深处,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他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宁愿选择冷漠。道德对话的目的就是通过主体间充满人文关怀的平等真诚的沟通, 唤醒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 让个体的伦理世界清晰起来, 让个体在对话中发现“自我”, 反思“自我”, 从而达到缓解道德冷漠的目的。
(三) 道德对话对促进道德行为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 凭借“实践智慧”才能进一步理解到个体生存的社会特性和行为的相应职责。通过道德对话在社会的整体秩序中认识自己, 完成自我的实际角色, 最终完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人生。道德对话作为实践方式的一种, 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和混沌的道德世界, 对他们作出合理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明确合理的道德观念和普遍有效的道德共识, 才能作出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并非由抽象的知识直接转化而来, 而主要来自他们每天充满丰富细节的生活, 然而人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生存于世界之中, 人总是以与他人“共在”的方式生存着,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在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中, 道德对话至关重要, 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 为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 然而要把个体引向与他人生命的共在, 引向个体生命与周围世界的真实关联, 就必须要充分发挥道德对话的作用。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完善他们的道德世界促进道德行为。
五、结语
我们今天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力度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开展道德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但正如人们所感受到的那样, 收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 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说与我们缺乏有效的道德对话和必要的道德智慧有关。在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中, “思想”比道德知识更重要。而这种“思想”不是通过灌输就能形成的, 必须通过道德对话, 双方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发展、相互启迪、相互关爱的道德对话中达成共识, 在对话过程中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 升华道德智慧, 缓解道德冷漠从而促进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4].胡军良.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7].张维扬.道德对话——高校有效德育的新路径[J].中国西部科技, 2007 (10)
【道德】推荐阅读:
道德建设与道德追求10-17
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09-27
道德道德品质与公民09-07
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08-08
文明道德演讲稿:道德一论05-15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06-25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加强道德实践05-25
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小养成道德好习惯05-31
【道德智慧教育真谛】山林子自然道德智慧诗06-10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