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关系

2024-06-20

道德关系(精选12篇)

道德关系 篇1

摘要:法律与道德关系探讨贯穿于法哲学全局, 也是法学界诸多专家学者一直探讨的重要命题。法律与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本文试从法律与道德的概念、区别、联系来探讨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法律,道德,辩证关系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此窥出道德的内容由经济条件决定或者说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内德外法, 德法并举”是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耶林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好望角”。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研究的永恒命题。对于二者关系问题, 西方法学史上出现两个对立学派:以富勒为代表的自然法学家认为道德和法律不可分开, 道德原则是法律的灵魂, 法律与道德相一致;而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则认为法律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指出“法理学科关注的乃是实在法, 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恶法”也因为具备法律特征而成为法律。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两个不同范畴, 法律属于制度范畴, 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虽然二者相互独立, 有着本质区别, 但是在社会调整系统中, 二者却又是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法律最初是源自于道德习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法律逐渐发展成与道德并举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只是法律是对人进行行为约束, 而道德是对人进行思想约束。道德是法律内容的重要渊源, 法律是对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确定和法定化的过程, 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的是一致的, 都以维护公平、公正为社会目标, 为良好的社会秩序而服务。法律和道德关系之区别与联系略述如下:

一、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第一、法律和道德产生的历史阶段不同。法律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道德是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早于法律而以习俗、惯例等形式约束人们的行为生活。

第二、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法律主要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 使之具有合法性, 而道德则着重于约束人们的内心, 督促人们要自我净化内心世界。法律调整的范围相比于道德来说较小, 一般是需要用国家权力来干预的社会关系, 而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就涵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诸如友情关系这类法律不能调整的关系则由道德进行调整。

二、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

博登海默说:“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 其控制范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尽管法律和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二者有着一致性。

第一、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法起源于或者应该说起源于民德, 民德渐渐演化为法律。民德和民俗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而逐渐变化, 立法必须在原有的民德中寻找立足点, 立法为了自强, 必须与民德想一致。”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 是判断法律的一条标准, 在法律制定、修改或者废除的过程中, 道德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如一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损害大众利益的“恶法”, 是无法获得社会的尊重与遵守的。

第二、良好的道德氛围是法律实行的社会基础。道德是法律运行的社会基础, 道德能发挥评价、激励等功能, 造成社会舆论, 树立道德观念, 形成社会风尚, 塑造和培养人们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当社会处于法律严明、较高的道德水准时, 法律的施行会顺利进行;而道德沦丧的社会则是风气败坏, 法律则会被轻视, 甚至形同虚设。

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 论及此处, 笔者需谈到法律和道德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法律局限性体现在:首先, 法律固然是社会理性和社会正义的象征, 但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 法律在个别情况下仍然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 这和法律的目的有所偏失。其次, 社会生活复杂, 囿于立法者认知能力有限, 不可能超越现实而预知未来, 因此法律不能涵盖整个社会现实生活成为必然, 诸如生命伦理领域里的堕胎, 法律对此关注有限。第三、社会生活时刻发生变化, 而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 不可能朝令夕改, 因此社会的变化发展与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始终存在矛盾。此外, 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 如果没有监督法律正确实施的监督环境, 法律没有被正确运用, 则会出现权力驾驭法律的腐败局面。

总之, 法律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道德力量的制约与调整, 法律与道德要并重发展。

道德的局限性体现在:首先, 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硬度, 因此相对于法律的“硬约束”, 道德的约束又被称为“软约束”。道德主要是从规劝、倡导的角度去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需要主体从内心真诚接受后, 化为调整行为关系的具体实践, 不具有任何权威强制性。其次, 在不同的社会时期, 不同的社会阶段,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社会人群, 对道德有不同的观念与要求, 如同文化多元化, 道德也呈现多元化, 因此, 难以用统一的道德准则衡量所有主体。

法律与道德存在局限性, 因此二者具有互补性,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一方面需要法律道德化, 同时也需要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是把法律规范内化为道德观念上的行为准则, 是社会主体遵守甚至信仰法律的过程, 是法律内化为道德上的权力与义务的过程, 应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必然选择。道德法律化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或者道德原则借助立法程序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使之法律化, 让道德从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制度层面, 增强道德强制约束力。比如《宪法》规定, 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等等, 将社会重要道德法律化, 增强了道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这也体现出, 道德是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础, 缺乏道德支持的法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3]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刘翰.法学与法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道德关系 篇2

熟人关系的道德审视

我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以熟人为主的社会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与生产力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家族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具有明显的双重道德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促使我国传统熟人关系向生人关系转变,必然要求人们养成平等待人、宽容博爱、理性自觉、公私分明的道德观念和相应的道德行为模式.

作 者:申群喜 SHEN qunxi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刊 名:伦理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ETHICS 年,卷(期): “”(5) 分类号:B82-051 关键词:熟人关系   生人关系   道德观念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初探 篇3

关键词:实证主义法学;现代自然法;拉德布鲁赫公式

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界争论

实证主义法学的兴起,使得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其中实证主义法学主张法律与道德不存在必然联系,现代自然法主张描述法律普遍需要某种道德评价。两种理论之争,突出表现在哈特与富勒之论战。

哈特在《实证主义与法和道德的分离》一文中阐述了实证主义立场的五种观念,其中第二项“法律与道德之间或者法律实际是什么与法律应当是什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被视为实证主义法学的根本特征,也被称为实证主义的“分离命题”。[1]哈特就是在论述“分离命题”的基础上确立了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明确了法律与道德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他认为,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法律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法律与道德并不存在逻辑上的依附关系,法律效力不以是否符合道德为存在依据。但他也并不绝对反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他从重要性,非有意改变,道德罪过的故意性和道德强制的形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2]

富勒作为现代自然法的代表,坚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认为法律本身的存在也必须以一系列法制原则为前提,这些原则就是法律的“内在道德”,即“程序自然法”。这种“内在道德”包含八项原则:法律的一般性,颁布,溯及既往型法律,法律的清晰性,法律中的矛盾,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法律在时间之流中的连续性,官方行动与公布规则之间的一致性。[3]在他看来,法律就是使人类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这项事业是有目的性的,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人类服从于一般性规则指导,这就是法律“内在道德”的追求。富勒的论证摒弃了传统自然法寻求外在依据的思路,从法律自身出发,以法律存在“内在道德”的论点,论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

实证主义法学与现代自然法学的这次交锋,可以说双方都有其合理性的论断,也辨明了许多问题,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仍难得出确定性答案。

二、实践中法律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实践中法律与道德多有重合的情形,比如关于杀人放火的规范。在尚无法律时,杀人放火是通过道德规范的。直到道德对此种现象无力调整,需要法律这种强有力的规范,于是就有两种规范共同调整杀人放火这类行为。可见有些法律的内容直接源于道德規范。

再看计划生育政策,一国因人口、社会环境等因素,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相关法律。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形成了一种以少生、优生为内容的道德意识。此时若有人不顾法律超生,不仅受到法律惩罚,还会受到社会道德谴责。可见法律同样对道德有重要影响,一种道德风气的形成,或许就是当时的法律促成的。

因此,现实中法律与道德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法律会借鉴道德,道德意识的形成也可能受法律影响。

(二)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

实践中法律与道德的规定相冲突是个难题。当有权威的法律与正当性道德标准冲突时,实证主义法学仍坚持法律有效,“恶法亦法”;而自然法学认为该法因违背道德标准无效,“恶法非法”。较好解决该问题的是拉德布鲁赫,他提出如下公式:①法的安定性原则上优于合正义性。这是因为实在法的存在本身即有一种价值:有法总好于无法,它至少产生了法的安定性。所以通常情况下,安定性处于优先地位。②当法律违反正义的程度已经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时,这个法律就不再是法,而只是权力的运作。如果具有安定性的实在法与合目的性和正义之间存在严重的对立关系时,那么实在法就应当让位于正义。③为补充原则二,可提出另外一项判断标准:立法者在立法时如果有意地不承认正义的核心原则——平等原则时,这个制定法就会丧失法的资格。因为凡正义根本不被追求的地方,凡构成正义之核心的平等在实在法的制定过程中有意地不被承认的地方,法律不仅仅是“非正确法”,它甚至根本上就缺乏法的性质。[4]

拉德布鲁赫公式的提出,调和了实证主义法学和自然法学在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情形时的对立态度。“恶法”究竟是不是法,仅依实证主义法学或者自然法学的思路来判断是不够的。因为“恶法”的“恶”是性质问题还是程度问题,是主观性问题还是客观性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拉德布鲁赫的解决方案应当肯定,他在论证中对法律各种价值的考量,对立法者主观意志的分析,全面地把握了这种冲突中的各类要素,为其解决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由此我们得出在最极端情形下法律应当服从于道德的结论,但这并不推导出法律与道德就存在逻辑上必然联系的结论。

三、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初步结论

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在逻辑上,如“分离命题”描述的那样,法律与道德不存在法必须始终反映道德基本要求的关系,法律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作为两种相互独立的体系,各有其自身的规则结构、实施方式和影响后果。而现实中,法律与道德有多种密切联系。在其重合的部分,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法律可能直接源于道德,法律的具体内容变化受到道德影响,相反某类法律规定也可能促从某种道德规范的形成。在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不是一概否认法律权威,也不是否认道德效力,而是具体分析冲突内容,全面考量冲突的性质和程度等方面,最终获得较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徐显明主编:《法理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2](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4页.

[3](美)富勒著:《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页.

[4]徐显明主编:《法理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作者简介:

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篇4

一、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法理探析

(一) 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体系, 它是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社会关系和会秩序。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荣誉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完成。道德主要是从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上来反映和调整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

虽然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法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征, 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征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同样, 道德上的差异也并不妨碍它们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征: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由于二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律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 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带有自觉性的特点;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自发养成的, 一般无须专门机构和人员来颁布制定。

2、法律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 而且这种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 它要追究人们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善良,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4、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所调整的是关系着根本的、重要的利益并且需要用国家权力干预、保证的社会关系;道德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泛得多。

5、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法律的实施要求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而道德的实施主要凭借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觉悟, 依靠社会团体, 还要依靠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

(三) 法与道德的联系

对法与道德的联系问题, 主要有两派观点: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的主权者的命令, 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法学认为, 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的法律。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 有自己的特殊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我们知道, 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而法律也是有阶级性的, 二者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 不同之处不过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2、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 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 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 《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如在汉朝之前, 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等并没有上升为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 而只有在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需要这样的道德。

4、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法律即使规定的再详细, 也总会又顾不到的地方, 如秦朝的法律体系繁琐, 条目繁冗, “或盗采人桑叶, 臧 (赃) 不盈一钱”。

二、中国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历史探析

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来看, 法律并非天生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 它只是在人类社会的矛盾 (主要是阶级矛盾) 激烈冲突以致纯粹依靠习惯和道德的力量无法解决时, 而采取的强硬措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硬实力”, 注重的是他律, 而道德则是“软实力”, 注重的是自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现象只是历史现象, 终将随着历史进程而被消灭。如果阶级消灭, 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其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以此为契机, 社会秩序的维持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 古代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演进

在古代中国, 法又被归结为“刑”, 如“灋, 刑也, 平之如水;灋,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平之如水”, 有公平、正义之义。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时期被归结为一套完整的“礼”, 它无所不在又包罗万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被确定为“德主刑辅”。因此, 两者长时期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表现出了中国法律发展历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现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 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 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 道德法律化发端于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礼”, 确定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并使之趋于法律化, 达到“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与刑在性质上是相通的, 在适用上是互补的, 违礼即是违法, 出礼入刑。

周礼随着西周的灭亡而失去在国家中的统治地位, 真正对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关系奠定理论基石的是汉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思想, 以阴阳五行相辅相成之理, 来论证德主刑辅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这是古代中国道德法律化历程的重要环节, 其后两千年的封建时代均采取这一原则, 其影响不但对中国和东亚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巨大。

其后唐朝继续并发展了汉魏晋以来的德主刑辅的潮流, 并根据统治需要, 制定引法入礼的指导思想, 最终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历史任务, 以至“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主要评价。在这之后的一千余年里, 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王朝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规则来延续自己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实行, 直至中国近代的来临之后, 才被迫于清朝末年全面修订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 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 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 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是由他力约束转向自我约束, 由法律约束转向道德约束。

毫无疑问, 在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之前, 中国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领先的。仅仅单纯依靠法律来规范社会生活和交往, 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 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更何况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呢?而将法律道德化, 则可以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 将法律的作用面扩展到最大的范围, 而且一旦法律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保存下来, 其影响维持的时间长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如中国就维持了两千年。综合两方面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的道德化不单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 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选择的最佳途径。

三、以史为鉴, 促进法律道德和谐发展

古人云:“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对二者关系的法理分析, 针对前面的问题可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一) 、情法冲突

这种情况不可否认是在现实世界中客观的、大量的存在着的, 而法治社会 (不论是古代秦朝的专制统治前提下的“法制社会”, 还是我们今天正在努力建设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 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 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 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 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一元法体制的弊端之所在, 即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 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 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 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 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 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 如果以情理断案, 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也极容易造成将法律法规高置起来, 仅凭世俗的习惯来审理案件, 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春秋决狱”、“缘心定罪”的深渊里了。因此, 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 找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避免法与情的尴尬。

(二) 、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 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 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 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 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种道德价值, 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深刻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为恶法, 恶法之治与法治精神是根本背离的。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法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一种结合模式, 即把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 纳入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道德缺位、法律的尴尬, 是否可以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核, 灵活适用法律, 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

(三) 、德法并重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 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 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 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 耳目一新, 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 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 西方的法治, 尽管并不排斥道德, 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 这其中尤以分析法学派的主张最为突出。奥斯丁主张:“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 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 然而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 法是德的附庸, 贬抑了法的作用, 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 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 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 进行结构重组, 建立全新的德法结合的体制。

从历史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演变历程来看, 正确处理好德法关系, 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正是古代中国繁荣兴旺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之一, 而当下理顺道德和法律的矛盾, 从中发掘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则是复兴伟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篇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 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或损公肥私。

社会功能互补。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行为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尽管两者手段不一,但其功能却相互补充。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诱导,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因而道德在社会职业和家庭生活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但道德也有

局限性,它对严重危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而法律则不然,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既有引导、推动作用,更有惩戒、防范作用。但法律并非万能,其设定的“中人”(即一般人)标准不同于道德倡导的“圣人”标准,因此对虽“缺德”而不犯法的行为往往无能为力。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效果。

二、社会规范调控体系中的法律与道德

社会规范调控体系或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国家、地区、领域内存在的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规范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系统整体性理论告诉我们,处于某一系统的单一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系统之中,而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整体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各个要素的协调运行和发展。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重要的调整手段,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机制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治国安邦,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既抓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又抓道德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我们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及系统论的方法,反对片面夸大或缩小任何一方作用的论调,反对将两者割裂对立或混为一谈的观点,对法制建设、道德建设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作出科学的思考。

法制建设与“法律万能论”。历史和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保持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最根本、最靠得住的措施是实行法治。这是因为,法律最具稳定性、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不会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法律最具统一性和唯一性,规范明确,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最具权威性,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依法治国的这些特性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实现国家职能、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法制的主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强调依法治国,并非将其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态度。法制建设需要接纳道德的要求,寻求道德的支持,依靠道德的辅佐。我们强调法律至上,但并非主张法律万能,忽视道德建设。应该看到,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整个社会调控体系对法律过分强调,导致道德等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削弱,出现了过度依赖法律的“社会法律化”现象和道德冷漠的“吉诺维斯“综合症”,从而造成西方国家一边是高度的法律化,另一边却是道德沦丧的结局。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道德建设与“泛道德主义”。如同法制在治国方式中的地位一样,道德对于精神文明有着同等的重要意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思想道德,这就是说,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范畴无法取代的。从“国治”的意义上看,法治是治国的根本方式,但德治也是治国的一个条件。所谓为政

不得不用道德,不以德即乱,道德教化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就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法律离开道德就可能变成恶法,法治离开道德就可能失去必要的社会条件。但是,在强调道德上述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正确把握法治实践中的道德定位。在立法中,应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和道德标准,以适当方式使某些道德规范法律化。法律对道德规范的确认和转化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切不可将其泛化,滑向立法伦理主义,将一切道德规范法律化,从而导致法律对良心、思想的恐怖统治;在司法判决中,由于立法已对道德予以充分考虑、筛选和吸纳,就应当避免道德标准对司法判决的介入,不能用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或是兼采双重标准。司法活动中的泛道德主义,将对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处理法律纠纷带来负面影响。

“德治”、“法治”之争与法律、道德协调发展。作为治国方略的法律与道德,究竟是“以德去刑”,抑或是“不务德而务法”,或者是“法德轮换”以至“法德合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引起长期的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偏重“德治”,强调“德主刑辅”。孔子认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希望通过“德治”、“礼教”去掉刑杀”,达到“无讼”的境地。法家倚重“法治”,主张“以法为本”。韩非子认为,“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韩非子•显学))。他认为,只有实行严刑峻法才能止奸,才能防止违法犯罪。儒家重视“德治”,法家重视“法治”,各有其合理的积极因素,可供我们借鉴;但儒家的轻法思想和法家的轻德思想,则是应该批判舍弃的。我们应该走出传统,不能拘泥于历史上的“德治”、“法治”之争,而应赋予法律与道德以新的时代意义,坚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发展。强调两者协调发展,在现阶段并不是意味着法律与道德等量齐观,同步发展。其理由是:第一,解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和腐败问题,主要凭借两种手段,一个是思想道德教育,一个是法律。但法律具有主导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第二,法制变革与道德观念更新,在由计划经济向甲杨经济转轨时期,表现为两种不同速率的发展过程。前者可以由国家运用政权力量和社会资源,根据规划加快速度予以推进;而后者虽可设定目标但教化过程是渐进的,使新的道德思想成为社会的普遍观念和人们的共同认识,有待于更长时期的努力。由于他律与自律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能齐头并进而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协调发展应是指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与相互推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即是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三、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

系统理论表明,各个孤立要素性能和功能的总和并不能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能,换言之,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只存在于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根据这一要求,组成社会规范系统的要素即法律与道德,不仅应考虑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而且要着眼相互间的关联与配合。法律道德化在哲学意义上即表

达了社会规范的最佳结构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状态。依法治国是依照既定法制治理国家与社会,使国家成为法治国家,使社会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状态,从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来说,道德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基础。一句话,道德是法制建设的精神支柱。这即是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意义所在。

立法活动的道德指引。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必须是反映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 法,是合乎理性、正义、公平观念的法。要制定这样的法,从参加人员、制定过程到内容都必须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并将某一部分道德规范变成法律规范。具体说来,道德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是立法内容的重要渊源。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和道德标准,以适当形式将道德的根本原则、主导内容法律化。现实的法律与道德在调控范围上多有交叉,就是因为立法认同或吸收了许多道德规范。可以认为,法中有德,法律作为国家制定的行为规则,不能不反映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取向,并将一些道德原则具体化,从而使得法律具有相应的道德意蕴。第二,道德是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任何法律规范都包括有立法者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价值判断,反映立法者允许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的价值取向。立法决不能违背正义观念、公共利益和其他道德基本原则,否则即是恶法、坏法。这种法律不仅难以实施,而且会使立法者失信于民,使法律权威受到破坏。可见,不道德的法律己失去其存在的本来价值。

执法主体的道德能力保证。执法活动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法律的正确贯彻和公平的 实现,不但要求法律规范实现“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主体的道德能力,即执法者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执法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认为,执法主体具体适用法律规范的行为,代表了正义、公平、秩序的道德观。执法者在其执法活动中道德水平低下,其后果较之执法者法律水平不高要严重得多,它直接影响执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因此,执法主体需要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具有可行的道德能力保证,才能够在履行法律职务过程中忠于职守、唯法是从,刚直不阿、廉洁公正;才能不惧以权压法、以言代法,避免徇私枉法、贪赃弄法。必须看到,这种道德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并不是法律职业本身所赋予的,而是依靠执法主体对职业道德要求发自内心的体验和认识,形成强烈的正义感、责任心和气节来维系的。

守法心态的道德制约。依法治国的直接目的是法的实现。法的实现是法律规范在人们行 为中的具体落实。法律所具有的一体遵行的效力,表现为权利被行使、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责任被承担。法律要实现这种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目标,必须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法律的自觉信仰与普遍遵从。一般而言,社会成员道德水准越高,守法意识就越强;法律的效益就越见明显。守法是一种道德义务,大

多数社会成员并不仅仅是因为法律的强制力而守法,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他们的道德习惯而守法。健康的守法心态,是社会道德要求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和积淀,其实质内容主要是对法律遵守的义务感和对违反法律的羞耻心。质言之,法律可以利用其威慑力量迫使人们就范或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但无法保证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守法者,只有道德上的知耻才是守法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法律“治标不治本、治端不治始”,需要通过道德弥补其不足。可见,守法的自律心态,是法律他律性目标实现的基础。

四、道德教化的法律保障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社会规范系统要求法律与道德诸要素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合理结构,其中包括它们相互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道德法律化即是通过这种结构的合理化,以实现规范系统的功能优化。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道德建设应做到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强化道德行为的训练,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是适当引入硬约束机制,重建现代道德文明和伦理精神,这是在当前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教育扭曲变形、道德生活不甚理想的状况下,强化道德风气、树立道德精神的疗救之途。所谓硬约束机制,即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和社会资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通过法律的手段提高社会机构和社会成员行为的道德水准。概言之,法律是道德建设的权力支柱。这也是道德法律化的真正含意。

法律的规范一强化作用。通过立法手段可以选择和推动一定道德规范的普及,即以法律 规范形式确认和吸收某些道德标准,使之成为法律标准,从而推进法律目标的实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民商法确认交易活动中诚实信用的道德原则,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青少年权益保障法)中得以反映,若干职业道德准则、市民行为规范被赋予行规、民规的法律意义,等等,无一不是道德规范法律化的具体表现。作为法律化的道德,既包括实体性内容,即对社会倡导的主体道德行为、现阶段容许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罚的非道德行为作了分层次规定;也包括程序性内容,即对非规范行为设定了惩罚性措施及实施机关。这样,通过法律对其倡导或禁止某些行为的宣示,有助于产生社会共识,形成新的道德标准。

法律的监督一保障作用。道德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法律既能扬善,又、能惩恶,即通过监督保障机制保护文明道德行为,禁止直至惩罚不文明道德行为。首先,法律辈以国家的名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它不仅反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价值取向,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识别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标准。更重要的是,法律激励人们履行法律义务、担负胎责任,是他们同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和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其次,法律酗国家强制力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使违法犯罪分子在认罪服法时进行思想改造,洗心覆面,重新做人;使道德不稳定分子在法律强制时受到教育和震慑,悬崖勒马,弃旧图新。这对牙净化社会风气,维护道德环境无疑是有力的保障。

法律的识别一批判作用。法律对道德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新道德的强化与保障,而月谅表现为对旧道德的抵制与批判。中国是一个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出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一套庞大而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这种伦理精神中,不乏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价值的合理内核,存在着体现东方人文性格的传统美德。但勿庸置疑,以往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消极的影响:宗法家庭伦理的倾斜导致对个人权利自由的压制,人伦道德精神的偏差导致人们民主、法制观念的淡漠,道德规范的固有弹性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效率低下。加强法制建设,既是对道德文明固有缺憾的弥补,又是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手段。这即是说,法律能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明确的辨别,尤其对那些腐朽的、落后的、反动的成份予以剔除。法律所具有的内在批判能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机制,总是一头连着特定社会的历史传统,一头连着未来的理想王国。可以说,法律在道德建设中表现了继承批判传统与促进文明发展的统一。

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經济结构关系密切,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和发展。其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的。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道德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趋于进步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道德体系以新的内容,并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例如商品竞争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经济普及全球,这说明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逾越的经济阶段。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原则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将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与社会存在不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阻碍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能对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然而,一旦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或单纯由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它不仅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使整个社会环境恶化,出现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盛行的现象。表面上经济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实际上整个经济已经开始衰败,等问题已经在表面呈现出来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已经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了。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GDP保持高速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是推动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又有经济和道德的矛盾,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具体来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在市场的调解下,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最终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此以后,人们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追求利益,致使出现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的弊端。在很多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不讲道德的譬如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经常获得大量的非法利益,但诚实守信往往成为被欺诈、受损失、被骗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引发了对公平正义的问题的争论。

二、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失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缺失。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是人们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但市场本身的缺陷性又导致了市场本身无法克制的弊端,导致了种种道德全方位的缺失,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秩序中各种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分析。微观领域中,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而严重。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减少市场风险,追求更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使用低劣的生产原料减少生产环节,用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增加收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工人的身体和人格遭到践踏。在交换的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的安全,大搞特搞虚假宣传,采取欺诈性合同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高额的经济利益。在宏观领域中,商人和企业与主管行政部门搞权钱交易,双方获得非法利益,再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豆腐渣工程连连出现,使得政府企业形象遭到严重滑坡。

三、经济伦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伦理与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伦理因素,伦理活动中有市场因素。其一,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经济主体在实现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为了自身利益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改革和调解行为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等使之符合伦理化的要求。最后,人们选择的经济行为的伦理意义。依靠伦理道德关系力量调解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把矛盾化为最小,通过多种方式把对社会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由个体的道德实践,上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二)经济伦理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导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组织、个人来协调,但是核心离不开经济和道德的相互制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加强相应的经济伦理的必要性。其一,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如何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经济规则中实现的,以价值规范为核心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伦理道德秩序。其二,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信念支持,解决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理想信念问题,人们应有条件的追求利益,这种条件就是道德责任,是建立和优化经济秩序所必须的。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中,道德与经济统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投入资金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加大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教育国民学习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时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主动学习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价值观。凭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民意识中力量,纠正市场经济中的不良之风,为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道德,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合作规模来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人们的精神取向、人个个素质和工作态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 卷[ M] . 人民出版社,1962: 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章海山. 经济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法与道德关系的当代价值 篇7

(一) 道德的含义

道德同法律一样, 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也是随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道德存有阶级性并为其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阶级道德观。所谓道德, 是人们关于善与恶、荣誉和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以及根据这些观念、原则而形成的人们相互行为的某种准则和规范。总的来说, 它就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并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保证实现的。

(二) 法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说文解字》记载, “法”的繁体字是“”。,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从这可以看出, 法与刑两字是通用的, 都表示着判断某人是否有罪的含义。马克思对法的定义:“法是指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 反映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与道德的内在关联

(一) 法与道德的联系

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实为一体, 后两者分离。法与道德虽然归属于不同的范畴、调整着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 但它们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基础、本质、目的, 都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在发生学上, 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 且在发生发展中有相互转化。在形式归属上, 都属社会规范, 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 (程度上存在差别) 。在内容上, 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在功能上, 都是社会调控手段, 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5.在发展水平上, 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

(二) 法与道德的区别

1. 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条件, 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出来并加以修改、补充、废止。道德则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

2. 法与道德归属的范畴不同。

法属于上层建筑中的制度范畴, 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则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从观念上规范人们的精神和行为。

3. 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

法是调整人们某些行为的规范,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加以调整, 所调整的范围也广泛的多, 且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 其内容主要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履行的义务, 承担责任, 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4. 法律与道德的规范结构不同。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5. 法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

法主要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则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的驱使、社会舆论的褒贬作用、教育的力量及传统、习俗的影响, 以精神的影响保证实施。

6. 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以国家政权意志表现出来, 是明确、肯定、普遍的行为规范, 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或者是特殊判例。道德不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表现出来, 一般较笼统、概括和抽象, 没有确定的成文形式, 大多存在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中。

7. 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

阶级意义上的法随着阶级的消灭最终不复存在, 道德在阶级消灭后仍存在并进一步发展。

(三) 法与道德的相互转化

法律与道德之间是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动互补机制。即存在道德向法律转化, 称之为道德法律化。亦存在法律向道德转化, 称之为法律道德化。这种互动互补机制的建立, 会使社会成本消耗减少, 效益增大, 从而成为调控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效杠杆。这是因为法律和道德各有优长, 也各有局限。保护方面强化了道德的法律化, 以及若干职业道德、市民行为规范被赋予行规、民规的法律意义等等, 无一不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

法律与道德互补机制的另一方面法律的道德化。这是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国家除了用法律外, 还有经济、政治、道德等。二是“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三是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多变性的矛盾。法的稳定性就使其产生了滞后性, 跟不上现实生活中人们灵活的行为变化。即使是再有才智的立法者, 人的认识能力也在有限的, 因此法律就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四是法律所在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这就需要道德的补充, 无论立法、执法全过程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所以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在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 我们要克服“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的观点, 不仅要想到只有法律调整, 没有道德调整的专制社会;还要想到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又决定着道德的实现程度。因此,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利用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三、法与道德互补关系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的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互相衔接, 相互协调,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三个代表”思想在治国理念上的贯彻和落实

德治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三个代表”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而且是推进我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根本指导方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文明价值关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则是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根本价值追求。总之,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执政治国经验的最新总结。

(二) 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现需要民主程序的完善和公民的自由权为前提条件

民主和自由是德治与法治结合的政治基础。自由、民主、法治是现代文明的追求, 而这皆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德治的提出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发展为目的, 人的自由不仅仅表现在不受外部压迫, 更表现为人的内在价值的自由全面的展现。而法治与民主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亲缘或伴生关系。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既以民主自由为目的, 又离不开民主自由的扶助,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只有通过民主程序, 才能真正实现。德法结合与民主自由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在我国, 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的, 人民群众既是“治”的客体又是“治”的主体。因此,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所依据的“依”和“以”的法与德, 应当在充分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确定, 进而取得“治”的有效性。

总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 对于开创让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关系 篇8

一经济发展是道德水平提高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 没有物质作前提, 人的精神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基础。当一个社会的整体资源不足, 就很难再去苛求人们表现出足够的文明与礼让。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物质的高度富足, 同时伴随着高度发达而成熟的文明, 可以说明经济发展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

众所周知的黑奴三角贸易主要发起者是英国, 他们以这种“外贸”方式作为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 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沦丧了所谓的道德。但鲜有人知的是, 从19世纪起, 英国迈出了废除黑奴贸易的步伐, 开始立法禁止黑奴贸易, 同时禁止其他国家进行黑奴贸易:1787年, 在英国成立了“废除非洲奴隶贸易协会”;1806年, 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 禁止英国人进行黑奴贩卖, 还禁止了从英国的港口发出外国的奴隶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 议会两院又分别通过了一项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从1807年1月1日起, 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在黑奴贸易中获益最大的英国到了后来反而成了最积极的反对者, 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 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当时的英国人只想自己能吃饱, “仓廪食、衣食足”才是追求, 哪会考虑人与人之间涉及的道德问题。而在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迅速崛起成会世界第一强国, 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当时的英国人已不再需要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来积累资本, 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人的需求层面, 物质层面肯定排在精神层面之前, 有了物质基础, 才会有精神层面的觉悟。所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 英国人才有了人性道德的觉悟。往近了说, 看看现在的北京, 虽说民众的道德素质水平比以前有很大提升, 但是挤公交不相让、乱吐痰、插队现象还是经常出现。再看看经济水平远高于北京的香港, 人民能自觉排队上公交车, 自觉为弱势群体让座, 自觉遵守市民基本的行为规范……由此看出, 公民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民不再将目光放在经济上, 而更多地着眼于精神层面, 那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经济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的高低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吃饱了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前提, 但却不是精神富足的理由。”苏格拉底看到了经济发展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这一道理, 与此同时他认为经济虽是基础, 却不能决定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两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经济属于物质层面, 道德属于精神层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物质上的富足催生了精神层面的思考。然而,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 有自己的思想, 会思考世间的各种现象。这种思考是自由的、无拘束的, 一旦出现, 便不再受到物质的绝对牵绊和制约。虽说经济上的发展催生了道德文明的进步, 但道德并不会被经济水平绝对地左右。

知礼节是一个道德问题, 是一个人的品质体现。经济只是作为遵从道德约束的一个条件, 只能说是推动道德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不是决定因素。“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 以适其利。”这句话很好地辩驳了认为经济与道德同步的观点。同是富裕的条件下, 有人高尚地“行其德”, 有人却卑鄙地“适其利”。当今, 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按理说应是国泰民安, 天下太平, 更不会有什么道德低下的事情发生。然而不断发生的各种枪击案, 恐怖分子威胁, 无疑让绝大部分人重新去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关系。道德水平代表的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 更无法代替道德。社会发展了, 道德教育更不能缺失。道德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是正确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根源。

三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保证, 也是生活的基础, 是我们的目标, 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 高道德水平恰恰是我们的追求。试想在一个道德水平极高的社会里, 人们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 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在这样一种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的氛围里, 经济水平能不提高吗?我们应意识到, 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个道德水平低的国家是很难在世界竞争潮流中立足的。

企业顾客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探究 篇9

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络营销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4C策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图4-1简要叙述4C策略的运用。消费者与汽车企业是两个不同的营销主体, 要实现两个营销主体信息、产品以及资金的双向流动, 必须使用合适的媒介和载体。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愿意付出的成本、购物的便利性等因素, 企业在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同时, 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从而实现整个网络营销活动。4C策略还是要融合在4P策略之中, 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在传统营销领域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 等到时机成熟, 4C策略才会发挥自己巨大的作用。

五、结论

综之, 我国汽车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网络营销的优势, 结合实际具体应用这几种网络营销策略的组合。当然, 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颖、独特、环保的特性, 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远不止这些。在实践中会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更有利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 以其营销工作做得更好, 更有利于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阳平陈新跃: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成长的影响[J].商业研究, 2004.12:164-167.

[2]高述涛:谈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的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路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李自琼: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2006.3:25-27

[5]齐敏: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

[6]李纲张天俊吴恒:网络营销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

their acceptance of online shopp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程定平宋子慧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 课题名为《企业关系营销的道德研究》, 编号为08C498;湖南省社省情决策课题, 课题名为《湖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编号

0910BZZ95

传统市场营销的服务对象是顾客, 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 追求的是单项交易的利润最大化, 而关系营销是将服务对象扩大到顾客及与其相关的社会层面, 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消费, 追求与顾客互利关系的最佳化。因此,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企业从长期的战略角度考虑的, 这其间就涉及道德问题。

一、企业同顾客的利益关系

1. 良好的顾客关系产生直接利益

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顾客的接受和欢迎, 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市场上实现, 而顾客就是市场, 有了顾客才有市场。虽然与顾客的关系营销并不等同于传统市场营销中的简单销售关系、直接的买卖关系, 但良好的顾客关系的确有利于企业的市场销售关系的建立, 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调查显示:企业10%的利润由一般顾客带来, 30%的利润由满意顾客带来, 而60%的利润是由忠实顾客带来的。100个满意的顾客会带来25个新顾客, 而获得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满意顾客的成本的5倍。从关系营销的观点看, 保持顾客比赢得新顾客更关键。

2. 良好的顾客关系体现企业正确的经营观念和行为

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经济活动去赢得利润, 而关系营销的经营信条是:建立良好关系, 有利可图的交易会随之即来, 利润不应该是企业贪婪的追求, 而应该是顾客接受、赞赏和欢迎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所投的信任票。因此, 企业的一切政策和行为都必须以顾客的利益和需求为导向, 在经营观念和行为上自觉地为消费者所有、所治、所想。而这种经营观念和行为必然表现为企业良好的顾客关系, 即企业在市场公众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可以说, 顾客是与企业利益关系最为直接的外部公众, 是关系营销中的立足之本。企业要想长久地立足于市场就必须重视顾客关系营销, 在顾客关系营销过程中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顾客关系中常见的道德问题

1.产品中的道德问题

(1) 假冒伪劣问题

假冒伪劣产品是一种明显的欺诈行为, 消费者轻则蒙受经济损失, 重则危害身心健康。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还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 用卑劣手段剽窃别的企业的成果, 损害守法经营企业的利益。这是一种违背“诚实”这一基本道德准则的行为。随着消费者成熟程度的提高, 政府立法、执法力度的加大, 假冒伪劣是过街老鼠, 理智的企业会认识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是难以立足的,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认识清楚和加以避免的问题。但企业仅仅做到不提供假冒伪劣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2) 产品的安全性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达到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质量要求后是否充分考虑到安全性?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充分可靠?企业有没有向顾客充分说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有没有对产品的质量作夸大之辞?产品对环境、生态有无不利影响?这些问题都涉及产品的安全性。不安全的产品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巨大的伤害, 也许99%的安全性对企业来说已经足够好, 但那1%的不安全隐患对购买者来说则是100%的伤害。因此, 企业在生产销售以及售后中向顾客担保产品的安全性不仅是企业应具备的道德行为, 更是自身长远发展之计。

2.定价中的道德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企业为产品或服务制定合适的价格是为了获得满意的回报。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 一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应当与它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利益或好处相当。如果企业通过一些定价上的欺诈行为获取不该得的“非法利润”或“暴利”, 消费者一旦发现, 是会对这样的企业非常反感的, 该企业为其这一不道德行为承担的后果是: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最终失去市场, 甚至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定价中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为价格欺诈。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 欺骗购买者并使其经济利益受损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妨碍了交易的公平公正性。在超市、百货公司、家具店等销售场所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促销价”、“优惠价”、“清仓价”等字眼, 但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促销价”、“优惠价”、“清仓价”, 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不清楚的。销售商惯用的做法是开始时将产品定一个很高的价格, 这个价格只维持很短的时间, 然后销售商在其后的大部分时间内进行打折销售。不知情的消费者在将现售价格和所谓的“原价”比较后, 认为获得了优惠, 从而购买该产品。这种定价会让消费者错误地以虚高的原价作为参照并做出购买决定。这种不道德定价是常见的。从长远来看, 这种价格欺诈带来的利润是有限的, 而可能带来的信誉损失是无限的。任何期望与消费者长期相处的企业是不应该触及这一道德雷区的。

3. 促销中的道德问题

现代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开发优质产品, 给购买者以有吸引力的定价, 使它易于为目标顾客所接受, 企业还必须与顾客进行沟通, 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担负着信息传播者和促销者的角色。

(1) 广告中的道德问题

广告可以帮助企业树立组织形象, 也可以帮助建立特定品牌形象, 传播有关销售、服务或活动的信息, 公布某项专门性推销以及提倡某项事业, 但不少广告中存在道德问题。

(1) 吹捧性广告。明喻、暗喻和夸张都是语言中可以接受的修辞手法, 大部分正常人能通过语言中的上下文、措辞、语调以及其他一些细微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完全真实的, 哪些是运用了比喻、夸张的。如果这类广告的实质内容或者关键内容是真实的, 并且采用的这些吹捧手法不会对受众造成误导, 那么它在道德上就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这种吹捧超过了合理的限度, 对受众造成误导, 那么它在道德上就是不能接受的。

(2) 虚假广告。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广告商知识的局限性或疏忽大意, 广告做了错误的陈述。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媒体应当对广告的真实性共同负责, 并采取稳健性原则对广告的内容进行审核, 以杜绝可能的虚假内容, 由于违背了稳健性原则而导致广告内容的虚假, 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

(3) 半真实性广告。这类广告内容是真实的, 但没有揭示那些将会密切影响产品消费的效用或安全的其他关键信息。有时, 广告未提及的方面与它提到过的方面一样重要, 在宣传和销售某种具有危险性的产品时, 如果不向购买者提示产品的危险性, 该广告就是不道德的。

(2) 人员推销中的道德问题

推销人员是任何业务拓展的最前沿, 他们与顾客进行直接的、单独的接触。他们的行为可能使消费者的态度完全改变, 他们若有失职或欺骗也是消费者最不能容忍的行为之一。而在销售活动中, 推销人员的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

(1) 高压劝说。当推销人员与顾客接触时, 推销人员的一个惯用伎俩就是“限量销售”, 通过这种方法, 推销人员制造了一个产品紧俏的情景, 也即顾客只有有限的机会可以购买, 他们有时宣称产品即将出现短缺, 有时宣称价格即将提升。如果事实的确如此, 推销人员传递给顾客这样的信息就没有问题, 但往往这种方法仅仅是为了给顾客施加压力。

(2) 误导宣传。推销人员有意夸大产品或服务, 或者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正确的陈述或做出错误的承诺, 这都属于误导宣传行为。一旦顾客发现受欺诈, 很可能会诉诸法律并对企业失去信任。

(3) 顾客歧视。推销人员有时给某位顾客提供比其他顾客更殷勤的服务:一些顾客可以获得更快捷的送货;一些顾客可以获得低价格, 或是高折扣。而其他顾客可能没有这些优待。这种不公平态度也属于不道德行为。

三、如何避免顾客关系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

企业在进行顾客关系营销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种种不道德行为, 有的在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损失, 甚至还能给企业带来短期赢利, 但那只是暂时的, 如果被发现, 带来的损失会远远超过短期的赢利。因此, 从企业的信誉和长远竞争力来看, 这些不道德行为是企业绝不容忽视的。

而避免这些不道德行为绝不是企业空空地喊着一些口号就可以做到, 企业应从自身的文化体系的构建上下功夫, 加强企业的精神建设, 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认识到道德行为在关系营销中的重要性, 从而在与顾客接触时, 都能以正确的道德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这样, 一个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顾客关系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

摘要:顾客是企业利益关系中最为直接的外部关系, 现如今, 企业进行顾客关系营销中常出现若干种不道德行为, 本文试图就这些行为进行研究和阐述, 并提出要从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杜绝这些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顾客,关系,营销,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陈炳富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 梅汝和等译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

道德关系 篇10

一、公共行政伦理概念界定

公共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学中一个研究的重点, 然而时至今日, 还没有人能够明确的叙述公共行政伦理的具体所指。本文所说的公共行政伦理, 是指在公共行政活动过程中, 以公共行政的价值实现为目标, 调节公共行政主体、客体之间特定关系的伦理规范。其一, 公共行政活动过程是公共行政主体落实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包括公共行政的目标设置、事务确立、事务执行、工作成效以及反馈。其二, 公共行政价值是行政管理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 (正义、安全、稳定、幸福、自由、效率、公平、和谐等) 。公共行政价值不等同于公共行政伦理, 但也有研究者往往将二者混淆。公共行政伦理是实现公共行政价值的手段, 而公共行政价值是实施公共行政伦理的目标, 公共行政主体与客体遵循公共行政伦理的程度越高, 公共行政伦理就越能确保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其三, 公共行政主体是指公共行政活动中权力的实施者, 公共行政客体是指公共行政活动中权力的接受者。权力实施者可以是具体的公职人员, 也可以是执行公共权力的法人或组织, 公职人员是作为个体的“权力人”, 而法人或组织是作为法人的“权力人”。两者之间既有所区别又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是权力的主体, 也都可以成为公共行政伦理的主体与承担者。与公共行政主体相似, 公共行政客体可以是公民、公职人员等个人, 也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其他公共行政组织等组织的法人。其四, 特定公共行政关系是行政主客体在特定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并不只扮演一个角色,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有着不同的公共行政伦理要求。

二、公共道德概述

公共道德即公德、善良风俗。我国最早提出公共道德概念的人是梁启超, 他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 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梁漱溟也就公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人类为参与团体生活所必需的品质。虽然上述定义在今天看来不够严谨, 但仍能从其中看出公德的两个重要特质:第一, 公德活动的主体是“人”, 不是狭义的某些“特殊人”, 而是广义的社会中存在的“自然人”;公德的活动地域是公共场所, 只有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才能称之为公德。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偏重私德而不重公德, 偏重于小家而不重大家。直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 丧权辱国之后, 以“五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体系与当时迫切的救亡图存形势格格不入, 一大批仁人志士才开始反思, 也才意识到“公德缺失, 智慧不开”, 并开始思索“群重己轻, 舍私为公”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 在国家号召之下, 国民素质不断提升, 民众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向公平观念发展, 道德素质、公德思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丰富, 公德的内涵更加的成熟。公共道德超越了熟人社会, 是一类面向陌生人的行为互动, 公德不同于私德, 不局限于熟人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 而是扩展到与陌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 以及个人与团体之间的责任、利益关系。公共性是公共道德的基本特征, 这也就决定了公共道德所涉及的对象具有普遍性, 公共道德发生的场域具备公开性、透明性。公共道德具有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的特性, 即“有所为”与“有所守”的行为区分。同时, 公共道德具有自主性, 例如, 在传统模式下, 中国社会的“公”是自上而下的, 而新时代背景之下, “公”的范围、空间被扩大,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

三、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

行政伦理在整个的行政系统中属于一种精神性要素, 它是行政实践的价值指导性因素, 是公共行政的灵魂所在。行政伦理源于行政权力的运用与实施。行政伦理的目的是要运用伦理道德来限制和规范行政权力行为, 社会赋予行政管理者以必要的行政权力来行使公共服务的职能。行政管理者如若缺失公共道德, 在公共权力实施过程中极易将公权转为私权, 权力滥用、权力异化、腐败现象等多种行政问题, 损害了公共利益与政府形象, 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在行政活动中, 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共行政伦理维护公共道德

公共道德与公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仅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要求, 更是每一个公民需要严格遵守的义务。如果公民违反了公共道德, 轻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重者则可能被有关部门处罚, 众多行政、治安处罚条例制定的依据来源于对公共道德的维护。私德能体现出人的修养与品格, 对于私德良好的人社会会予以赞赏, 但对于私德不高的人, 社会也无权谴责, 社会对私德的要求是可做可不做的。履行公共道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做到的要求, 如果公民不履行公共道德, 不仅会破坏行为底线, 扰乱社会秩序, 更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公共道德的形成需要教育机构、社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通力协作, 公共行政伦理是影响公共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 公共行政伦理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私人决策与政府公共决策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责任角度分析, 前者所导致的不良的后果由私人独立承担, 但后者涉及的面更为广阔, 往往需要社会大众共同承担;从财产处理角度分析, 前者的财产的处置体现的是私德, 可以完全受个人喜恶支配, 而后者进行财政预算则不能掺杂个人情感, 必须以公共意志为指导, 充分的展示社会公德;从行为约束角度分析, 私人决策不受或是少受国家法律约束, 而政府决策以国家法律为纲领落实, 并以法治手段防止公职人员出现行政问题, 也使得公共机构与行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刻板、冷漠的表现。赋予公职履行者权力, 在公职履行中拥有强制性方法与手段, 在一定层面上保证了公共权力有效实施, 但也存在公权威胁私权的问题。不可能对公权行使的每一个步骤都做详尽的制度要求, 公职活动包含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行使空间, 公职人员可能利用这些空间做出不当行为。公务行为即能维护社会利益, 也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可能, 因而必须将公共道德作为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 才能使政府行为回归到社会本位上, 提升公务活动的层次, 摆脱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观与部门利益观。

由于传统伦理学理论具备多面性, 不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看法, 这也就使得公共行政伦理实施不可避免的出现分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第一, 立法论者主张设立伦理法典, 约束、限制、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的公职行为。从理论上讲这一办法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但是日常伦理决策过程繁杂特殊, 法典的设立也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第二, 美德论者强调个人品质, 他们认为主体性可以弱化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冲突。然而美德论的落实也同样遭遇了困境, 因为难有量化美德的指标, 美德量化成本难以预计;第三, 道义论者认为只有符合了人道的行为才能具有价值。故而需要从人道行为以及价值两个方面出发分析。然而。价值论关系着行为效果, 体现在国家、政府方面则表现为政绩, 而这无疑会导致部分公职人员为了取得突出的政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与公务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绩观需要经过道德辨思, 利用公共道德对政绩进行价值引导, 公共行政伦理需要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指导公务活动。

(三) 公共道德与公共行政伦理相辅相成

伦理问题的实质是价值问题, 任何形态的伦理都需要提供与之相应的价值原则。因此, 行政活动只有具备了行政伦理价值, 才能被社会、大众认同, 也才能够有效、合理、快速的落实。现阶段, 许多公职人员在衡量公共行政活动的时候, 不能重点把握, 甚至是忽视了伦理价值目标、社会道德风尚、公众道德等参数, 而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与物质财富增长, 庸俗的唯物论倾向, 使得公共行政伦理价值在行政过程中被丢弃, 个人落实独立道德判断缺乏空间, 道德判断自由未被尊重, 组织方面亦不重视, 继而导致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存在道德屏蔽现象, 部分公职人员以社会人角色规避个体道德功效, 以行政者的角色规避社会道德监督。因而需要加快行政伦理目标的现实化进程, 提高公职人员道德判断能力、水平, 确保行政行为能够被法律以及道德约束。

四、结束语

公共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活动过程中, 以公共行政的价值实现为目标调节公共行政主体与公共行政客体之间特定公共行政关系的伦理规范。公共行政伦理维护公共道德、公共行政伦理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之上, 公共道德与公共行政伦理相辅相成。在行政活动中, 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都应养成正确的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公共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学中一个研究重点, 公共道德是善良风俗的别称。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析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行政伦理概念出发讨论, 概述了公共道德, 分析了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共行政伦理,公共道德,公职人员

参考文献

[1]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2]余玉华, 杨芳.公共行政伦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论政治管理与道德的关系 篇11

道德则是一种软性约束,是调节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综合,道德受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其评判标准是善与恶。道德通过教育、舆论以及人们的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是维系人们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关键词:政治管理的硬约束;道德;道德的硬约束

1 政治管理的历史发展

政治管理作为与国家政权并生共存的一种政治行为,其历史发展过程始终是与国家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同步的,即依次经历了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管理、封建制国家的政治管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管理。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政治管理活动一般被包容于政治统治行为之中。管理权高度集中的个人家长式的政治管理形式,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普遍采用的典型管理形式。奴隶主和地主是天然的政治统治者和管理者,掌握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切方面的最高管理权力,广大奴隶、农民则依附于他们。在这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表现为赤裸裸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

到了近代社会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管理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不仅政治管理的强度不断提高,而且政治管理的范围也日益扩展。这一时期的政治管理,一方面借鉴了工商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又广泛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从而加深了人们对政治管理规律的认识,推动了政治管理实践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管理活动对于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管理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治管理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同志式的平等关系,政治管理活动只是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必要的特别的劳动分工,担负着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科学组织和正确协调的责任。各类各级政治管理者都来源于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管理权力。所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管理活动同以往任何剥削阶级国家政治管理活动的本质区别。

2 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以后,出现了阶级、国家、民族,产生了多种行业及行业人员,人和人之问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与此相适应,道德调节的范围和内容也就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它不仅要调整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问、行业与行业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还要调节个人与这些整体,调节君臣、主仆、父子、夫妇、兄弟姐妹、朋友、师生等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为了调整这种复杂化、多样化的关系,道德本身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之后,道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道德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道德与政治、宗教有了更多的联系,变得更加规范,更具有理论性。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成为资产阶级道德鲜明特点,这与资产阶级社会提倡的个人主义精神有一定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资产阶级道德鲜明的特点曾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看重个人,认为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与社会和集体处于了绝对的矛盾之中。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政治管理和道德同时存在,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是相互渗透、互动互进的。

社会在实施政治管理的时候需要政治制度作为施行的保证,社会制度的设计需要将道德理念作为考虑对象,社会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相应的道德作为其得以合理化的基础,同时,道德服务于政治制度,某时期社会道德的确立和当时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不无关系。

但是政治管理存在于社会关系中,道德则存在于个人、家庭等各种社会群体关系中,因此政治管理和道德存在于不同的领域,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相同。由于政治管理和道德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中,所以说二者调节的对象与方法各不相同。

从人类社会存在的那天道德就出现了,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会有道德的存在。而政治管理则在国家出现后才出现,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假如有一天国家消亡了,政治管理必将随之消亡。

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态度、言论活动等属于政治管理调节的基本范围,还包含一些宏观与微观的社会因素。

政治管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它拥有强有力的施行保障,国家通过特定的权力机关对社会成员的公共政治生活进行调节。

茶文化和思想道德关系略论 篇12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道德,价值理念

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茶文化的内涵来看,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息息相关,茶文化体现出我国儒家、道家、佛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茶文化还具有显著的道德功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茶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 茶文化的定位

茶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来说,茶文化是茶人在茶叶生产(包括育种、栽培、制作、销售)和品饮过程中体现的一种精神力量;狭义来说,是人们在品茶中所传播或交流的一种信息。但目前的茶文化都是狭义理解地较多,中国的茶文化是文人墨客、禅者、道者借茶的清心功能产生的对茶的赞咏。《茶文化学》中对茶文化的定义是:“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成的总称。”

1.1 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茶文化是最表层的,主要表现出茶的实用价值,与茶相关的文化传承价值。人们根据茶的种植、采摘、烘焙、分类等一系列过程,以及烹茶、品茶、茶具选择等方法积累了大量的文化书籍,是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的体现,物质层面的茶文化是较为稳定的基础性文化特征。

1.2 行为层面

饮茶方式、泡制茶的方法、饮茶习俗及与茶相关的民俗等都是茶文化的行为表现,是茶文化较深层次内涵的表现。行为层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在从事与茶相关事务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例如茶艺、茶礼、茶风、茶俗等,行为层面的茶文化不仅具有稳定性,也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1.3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们从事茶叶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例如古代社会的茶政,现代社会称为茶叶行政管理等,都是茶文化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与古代社会制度相比,现代社会对于茶文化制度方面的制约减少,古代茶与官制是相关联的,例如“榷茶”、“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这表明制度层面的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 茶文化体现的思想道德

2.1 儒家思想

茶文化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中庸、礼”。从古至今,有识之士提倡勤俭、节约,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而历代文人雅士的饮茶也具有神了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品茶之士的清廉高洁、仁义,古代对君子之风的崇尚与饮茶融合在一起,茶文化中体现的优秀传统美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环境,这也正是儒家思想真实的理想,茶在民间习俗中真正起到促进人际关系的作用。儒家思想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茶事活动正体现出高逸的中庸美学境界,茶事中的礼数与儒家重视的言行举止相一致。

2.2 佛家文化

佛学对茶业推广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佛学的传播也将茶文化传播出去,并引进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茶文化和禅文化之间有着奇妙的关联,二者的境界具有相似性。禅文化中的“苦、静、凡、放”在茶文化中有所体现。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正是佛家思想中的“品味人生,参破苦谛”。有人曾说,“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这正是茶道中“凡”的体现,而茶文化中倡导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释放天性,这与禅文化中的“放”寓意相通。

2.3 道家文化

茶文化体现出道家思想中的“长生久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道家文化中崇尚生命、热爱生命,这与茶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相一致,茶也是道教徒炼丹服药的首选之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应顺应自然,不能将物质与精神分离,强调物我情景的结合。茶道中需要茶人具有烹茶的技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身与茶的精神相交流,注重内心的平和,在品茶中体会人与自然的交流。“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重要方法,文人雅士追求淡薄、自然、淳朴的精神境界,这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相一致。

3 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3.1 实践茶道,提高思想道德

从古至今,爱好养生的人不仅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视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内心素养,也就是“心灵养生”,通过形成心理平衡的状态,促进身体健康。如果人人都具有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促进内分泌在体内正常发展,有利于形成平和的心境,增强抵抗力和生命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茶道精神、茶德的实践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培养心智,实现修心养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茶文化和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这也是茶道的魅力所在。“以茶载道”是茶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在茗饮中感受茶文化和茶道的精神内涵。可以说,提高思想道德是茶道的重要作用[3,4]。我国的茶道是饮茶艺术和修身养性的统一,是茶事与文化、修养与教化的统一。

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茶道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茶文化的真、善、美内涵是相互渗透的,启示人们面对社会中的诱惑始终保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茶道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发扬真善美,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端正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3.2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快餐文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也逐渐侵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例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肯老等不良价值取向,滋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使人们逐渐变得浮躁,思想道德素质降低。茶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与当前社会的快餐文化截然不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体现出的质朴和平和的精神实质对社会浮躁的人们具有重要现实作用。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形成积极的审美,面对信息时代的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和繁杂化,茶文化指导人们避免受到消极审美的影响,并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标杆,引导人们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茶文化提倡健康、雅静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茶道精神中的“和”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从而提升人们的整体思想道德。

3.3 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

在修身养性方面,我国茶道形成“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思想主张,喜爱品茶的人通过各项茶艺活动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有利于陶冶情操。将茶的功能性上升至精神高度,超出茶的物质范畴,成为高尚情操的象征[5]。自古以来,品茶之人感受到茶文化中清净之气、恬淡之感,能够抚慰心灵、怡情养性,同时文人墨客将自身情感、理想寄托在对茶文化的理解中。我国茶学大师将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茶德自古以来是我国提倡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正确价值取向,茶德就是人德,对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茶德能够涤荡人们的心灵、规范行为举止,有利于人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我国古代文人,尤其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在品茶、颂茶、作诗赏画中寄托自己的高尚道德追求。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这表明品茶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茶文化能够启示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4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从古至今,我国茶道形成“和”、“敬”、“融”、“理”、“伦”的人际关系主张,宣扬人与人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真诚地对待他人,诚心诚意地解决矛盾,在为人处世上将和谐作为核心,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团结发展,是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的表现[6]。从茶的品性老来看,具有醇厚温和、悠然闲适的特点,与自然和谐融合在一起。茶文化深刻体现出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茶道中的和谐精神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人与人之间形成和平共处、团结融洽的关系,并学会敬爱他人。通过举办品茶会、茶文化讲座、茶艺术作品欣赏等相关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茶文化教育氛围,促进良好精神境界的形成,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美好。

4 结语

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茶文化的传承受到儒家、佛家、道家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同时茶文化也不断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中优秀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在实现修身养性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瑞华.解读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之关联[J].福建茶叶,2016(2):245-246.

[2]王旭烽.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浙江绿茶的和平之饮[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75-77.

上一篇:购置办公房下一篇:长期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