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共9篇)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1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总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各国榜首,但遗憾的是社会道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如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等等),甚至可能还不如从前。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视若无睹的话,不仅可能葬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而且,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方针,依靠积极的政府行为和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2
一经济发展是道德水平提高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 没有物质作前提, 人的精神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基础。当一个社会的整体资源不足, 就很难再去苛求人们表现出足够的文明与礼让。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物质的高度富足, 同时伴随着高度发达而成熟的文明, 可以说明经济发展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
众所周知的黑奴三角贸易主要发起者是英国, 他们以这种“外贸”方式作为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 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沦丧了所谓的道德。但鲜有人知的是, 从19世纪起, 英国迈出了废除黑奴贸易的步伐, 开始立法禁止黑奴贸易, 同时禁止其他国家进行黑奴贸易:1787年, 在英国成立了“废除非洲奴隶贸易协会”;1806年, 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 禁止英国人进行黑奴贩卖, 还禁止了从英国的港口发出外国的奴隶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 议会两院又分别通过了一项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从1807年1月1日起, 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在黑奴贸易中获益最大的英国到了后来反而成了最积极的反对者, 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 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当时的英国人只想自己能吃饱, “仓廪食、衣食足”才是追求, 哪会考虑人与人之间涉及的道德问题。而在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迅速崛起成会世界第一强国, 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当时的英国人已不再需要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来积累资本, 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人的需求层面, 物质层面肯定排在精神层面之前, 有了物质基础, 才会有精神层面的觉悟。所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 英国人才有了人性道德的觉悟。往近了说, 看看现在的北京, 虽说民众的道德素质水平比以前有很大提升, 但是挤公交不相让、乱吐痰、插队现象还是经常出现。再看看经济水平远高于北京的香港, 人民能自觉排队上公交车, 自觉为弱势群体让座, 自觉遵守市民基本的行为规范……由此看出, 公民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民不再将目光放在经济上, 而更多地着眼于精神层面, 那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经济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的高低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吃饱了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前提, 但却不是精神富足的理由。”苏格拉底看到了经济发展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这一道理, 与此同时他认为经济虽是基础, 却不能决定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两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经济属于物质层面, 道德属于精神层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物质上的富足催生了精神层面的思考。然而,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 有自己的思想, 会思考世间的各种现象。这种思考是自由的、无拘束的, 一旦出现, 便不再受到物质的绝对牵绊和制约。虽说经济上的发展催生了道德文明的进步, 但道德并不会被经济水平绝对地左右。
知礼节是一个道德问题, 是一个人的品质体现。经济只是作为遵从道德约束的一个条件, 只能说是推动道德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不是决定因素。“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 以适其利。”这句话很好地辩驳了认为经济与道德同步的观点。同是富裕的条件下, 有人高尚地“行其德”, 有人却卑鄙地“适其利”。当今, 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按理说应是国泰民安, 天下太平, 更不会有什么道德低下的事情发生。然而不断发生的各种枪击案, 恐怖分子威胁, 无疑让绝大部分人重新去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关系。道德水平代表的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 更无法代替道德。社会发展了, 道德教育更不能缺失。道德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是正确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根源。
三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保证, 也是生活的基础, 是我们的目标, 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 高道德水平恰恰是我们的追求。试想在一个道德水平极高的社会里, 人们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 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在这样一种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的氛围里, 经济水平能不提高吗?我们应意识到, 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个道德水平低的国家是很难在世界竞争潮流中立足的。
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經济结构关系密切,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和发展。其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的。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道德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趋于进步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道德体系以新的内容,并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例如商品竞争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经济普及全球,这说明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逾越的经济阶段。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原则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将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与社会存在不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阻碍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能对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然而,一旦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或单纯由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它不仅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使整个社会环境恶化,出现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盛行的现象。表面上经济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实际上整个经济已经开始衰败,等问题已经在表面呈现出来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已经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了。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GDP保持高速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是推动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又有经济和道德的矛盾,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具体来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在市场的调解下,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最终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此以后,人们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追求利益,致使出现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的弊端。在很多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不讲道德的譬如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经常获得大量的非法利益,但诚实守信往往成为被欺诈、受损失、被骗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引发了对公平正义的问题的争论。
二、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失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缺失。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是人们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但市场本身的缺陷性又导致了市场本身无法克制的弊端,导致了种种道德全方位的缺失,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秩序中各种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分析。微观领域中,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而严重。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减少市场风险,追求更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使用低劣的生产原料减少生产环节,用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增加收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工人的身体和人格遭到践踏。在交换的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的安全,大搞特搞虚假宣传,采取欺诈性合同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高额的经济利益。在宏观领域中,商人和企业与主管行政部门搞权钱交易,双方获得非法利益,再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豆腐渣工程连连出现,使得政府企业形象遭到严重滑坡。
三、经济伦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伦理与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伦理因素,伦理活动中有市场因素。其一,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经济主体在实现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为了自身利益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改革和调解行为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等使之符合伦理化的要求。最后,人们选择的经济行为的伦理意义。依靠伦理道德关系力量调解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把矛盾化为最小,通过多种方式把对社会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由个体的道德实践,上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二)经济伦理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导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组织、个人来协调,但是核心离不开经济和道德的相互制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加强相应的经济伦理的必要性。其一,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如何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经济规则中实现的,以价值规范为核心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伦理道德秩序。其二,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信念支持,解决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理想信念问题,人们应有条件的追求利益,这种条件就是道德责任,是建立和优化经济秩序所必须的。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中,道德与经济统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投入资金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加大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教育国民学习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时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主动学习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价值观。凭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民意识中力量,纠正市场经济中的不良之风,为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道德,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合作规模来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人们的精神取向、人个个素质和工作态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3 卷[ M] . 人民出版社,1962: 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章海山. 经济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篇4
建国初,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也在无产阶级和其它旧道德体系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得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自然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阶段。
这种转型首先在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更有利于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转型方向,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必将对促进我国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
摘 要 对经济法的价值问题,我国的经济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若干不同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说、整体程序公平说、社会公平说、整体效益说、经济自由说等。
总结这些观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法的价值体系由秩序、自由、公平、效率等单个价值组成,但这些单个的价值目标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这时经济法的正义性是决定谁主谁次、谁先谁后的惟一标准,因为正义是人类恒久的价值追求,是法最崇高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 经济法 和谐社会
正义作为一种更崇高、更理性化的价值,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公平就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词。
正义亘古不变的实质就是关于利益的分配。
正如乌尔比安所言:“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的意志。”?利益分配的第一法则,毫无疑问是公平。
所以,就经济法当前担负的社会来说,公平正义应该是其最高价值。
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上,经济法与和谐社会找到了契合点,以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的经济法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一、经济法保证经济公平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基础和前提
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均衡和协调的社会。
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要使这种差异和矛盾不会导致社会冲突,就需要从资源占有和分配机制上加以调整,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具体地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不论是基于人类完全理性假设而主张国家对经济施行全面干预的传统经济法,还是基于人类有限理性假设而对主张国家经济实施适度干预的现代经济法。
经济法在本质上乃是以公法介入私法;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果。
当中国经济法而从传统经济法向现代化经济法嬗变的时刻,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相对平衡无疑是其主旨与精髓。
这种相对平衡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是竞争公平。
竞争是效益之源,竞争是效益之母。
正是由于竞争机制的良好运行,市场经济才能得以有序运行,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社会效益目标得以实现,要保证竞争机制的运行,就必须保证竞争公平,要解决好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应着重解决两个公平。
其一机会公平,大家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样才能调动竞争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利益驱动机制得以运行。
其二规则公平,保证所有的运动员都遵守同样比赛规则。
其次是合理差别待遇。
竞争机会的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公平,这就需要伸出国家之手,施行合理的差别待遇制度,对失衡的利益予以矫正,从而恢复不同主体间特别是个体与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协调。
在经济法领域,实行差别待遇原则,又分为宏观调整与微观调整。
在宏观方面,又分为不同经济成份之间利益平衡与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平衡。
在微观方面,国家应制订相关法律和程序,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为社会福利的实现筹集资金。
最后是分配公平。
它是指对资源成果的分享公平,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分配给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问题。”分配公平的法律制度与措施应遵循经济法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三者彼此联系,不可分离,责是基础,利是目标,权责相当,责利相谐,不能畸轻畸重,只有遵循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才能保障分配公平目标的实现。
关于分配标准的选择,应根据我国现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将按劳分配作为最主要的分配标准,以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作为补充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分配公平内涵的实现。
二、经济法追求社会利益本位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价值支撑
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存在和被尊重。
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无可厚非,但如果片面强调这一点,漠视社会整体利益,那么不仅对社会整体,即使是对个人而言也是极其有害的。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法,这是经济法各种理论的共识。
“社会本位”可以理解为社会整体利益至上。
这一利益本位立场是生产社会化和法思想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必然结果。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主要依赖价值规律这只“无形之手”,市场主体遵循价值规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保护平等市场主体的权利和利益,促使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作用。
与此相适应,法思想也遵循个人本位。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垄断的形成,大量无序竞争扭曲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到经济的整体运行经济不时出现大起大落,形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市场调节所固有的缺陷日益显露。
人们呼吁国家伸出“有形之手”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稳定发展。
同时,民法的契约自由、私权绝对原则导致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激烈冲突这就促使法思想开始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在这种背景下孕育和诞生的经济法“为了填补市民法所剩留的空白状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国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社会利益本位立场。”它把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评价视角从自身延展到整个社会,“它的任务是既要对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的自由竞争状态进行调控,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又要对具有扩张性、官僚性的政府经济行为进行控制防止因权力过度膨胀或权力至上而损害市场主体的利益,妨害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立场可以在各部门经济法中得到验证。
首先是竞争法。
竞争必然引发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这是由竞争的消极功能决定的。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竞争的副作用难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民法能充分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
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因其破坏公平竞争秩序、阻碍科技进步、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越来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
竞争法便应运而生。
称为“经济宪法”的竞争法试图通过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规制,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所以,竞争法追求的是维护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个竞争秩序,而不是单个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
其次是宏观调控法。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被动性、滞后性的特点,是一种事后调节。
这种事后调节导致信息不畅、供求失调、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为维护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和良性发展,克服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国家便开始运用一定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这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规制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宏观调控法也只能是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
最后是国家投资经营法。
由于市场主体的唯利性,在任何时候市场经济中总存在着一些一般市场主体不愿或不能进入的领域,如公共设施的营建、社会公益事业和涉及国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等,是法律予以禁止或限制随意进入的领域,而这些领域于社会公共利益而言又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便直接以投资者身份参与这些领域的经营活动。
国家投资经营,其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了调节社会经济总体结构、维护社会公益。
因此,国家投资经营法也只能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
三、经济法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权力(利)边界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制度保证
“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离开国家的经济职能和调节经济的法律,社会经济就会立即陷于崩溃”,这是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因为,如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权力(利)边界没有合理划分,不仅市场的效率会遭受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权力介入市场经济运行会直接导致社会不公平出现,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导致社会不和谐。
实际上,政府对经济活动介入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利益所驱动。
而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权力(利)边界问题,传统的强调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私人自治的民商法无能为力。
如何控制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就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法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已经在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制度性关系上取得了成效。
经济法可以详细而具体地规定政府部门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的权力(利),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所要承担的责任,还可以规定政府要从职能型政府向提供生产信息、提供有公信力的认证、提供培训等服务型政府转换,这些都显示了经济法在“干预政府”方面的有益探索。
即如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其根本的一个源头即是权力可以轻易地进入市场,可以随便地对市场进行干预。
对于现象,除了体制内外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之外,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能够“制度化”地界定和划分,才能大大减少权力在市场上的“寻租”行为,减少,从而保障社会真正的和谐。
经济法产生于纠正市场和政府失灵,这决定了经济法在其产生过程中,不仅有国家(政府)的作用,而且存在各种利益团体的参与,存在着在程序和机制上的社会性倾向。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部经济法的产生,不仅要遵循传统的立法机制,而且要充分地吸收社会各方面意见,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经过程序上充分的调研和公开的听证,以使包括政府各部门在内的利益能够充分表达和充分整合、协调。
经济法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其运行及宗旨实现过程中,不仅有国家的政策号召,有政府部门的组织实现机制,而且需要广大的社会中介机构,乃至社会团体的参与。
例如高校、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等参与其中。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5
经济交往道德:经济交往与道德的内在契合
时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交往道德理论系统尚未建立,原有的道德律令在新的经济交往行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道德目光“无孔不入”的特性又“迫使”人们对新的经济交往行为及其结果进行道德评判。这样,观念的陈旧、标准的紊乱、结论的`矛盾、思想的困惑就在所难免。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一方面政策鼓励人们“谋……
作 者:朱有志 陈宏滨 作者单位:朱有志(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陈宏滨(常德师范学院经济哲学研究所,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湖湘论坛 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 年,卷(期):2002 15(4) 分类号:B82 关键词: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的关系浅探 篇6
――如何看待教师的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邵东一中数学特级教师李桂初
何为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各异。如果在“幸福”两字前冠以“教师”,则与师德密切相关。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两者关系如何?本文根据培训感悟与教学实践,对此作些肤浅探讨,一为作业必须,二供同行参考。
一、德性与幸福是统一的整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福一致”,并给出了两个著名论断:“幸福即是某种德性”,“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我国也有着“德福一致”的思想传统,有言道“德者,得也”,意即有德之人必有所得,有德之人才是有福之人。
儒家宣扬“仁义”,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德福一致”如出一辙。无德或缺德之人则由于缺乏创造和享用幸福的德性基础,丧失了幸福承载能力,因而没有幸福可言,必“恶有恶报”。历代帝王“有淫乱之行,天夺其命”,就是例证。
二、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德性基石。
教师幸福是以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自由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德性能力。若以 “木桶理论”来描述两者关系,那么教师幸福可看作桶帮,而桶底则是“德性修养”。桶底不结实,桶帮再高也无法承载幸福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德性基石。
教师道德既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必要素养,也是教师追求教育幸福的基石。教师道德不是对教师的强制规约,而是促进教师提高教育生活质量、感受教育幸福的有效手段。教师德性的拥有,意味着教师幸福感的提升。而教师要获得教育生活的幸福,就必须在理解教师道德的基础上,在专业活动中长期践行师德规范。只有当教师道德渗透在教育的每一项活动中,道德行为成为教学活动的习惯时,才能产生教师幸福。
三、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保证。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深入理解教育专业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活动,在一种个人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教师对师德形成过程的探究、体验、修炼的过程就是教师获得幸福的过程。
教师道德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伴随的道德品性,既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使教师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更深地领悟教育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增进对教育与生命的理解,感受教育幸福。
四、教师道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育的成功是教师幸福的重要源泉。而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道德也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
一个师德素养低下的教师,既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智能成长,在事务的层次上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到敬业履职;也
难以创造性地提升自己教育生活的品位。因此,缺乏师德的教育,毫无幸福可言。
教师是社会特定职业,偏离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离开了道德的轨迹,所有的幸福都只是空中楼阁。教师道德为教师幸福的获得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它通过协调人际关系,避免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来实现目标。因此,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教师幸福与教师道德具有共生关系。
人生意义的领悟、价值情感的体验、生命境界的拓展和生命过程的润泽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本质内涵。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必须有教师德性的引导和支撑。在化解职业压力、发掘教育之美、超越“教育工匠”境遇、拓展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师德成了教师不可或缺的德性基础和内在力量。实践表明,丰厚的报酬、精湛的教学技艺,不一定能让教师感到幸福。相反,职业倦怠、寻思跳槽的现象恰恰发生在不少薪水高、业务强的教师身上。可见,教师幸福是一种与教师德性紧密相关的主体能力,德性能力的缺席成了制约教师幸福能力发展的瓶颈。师德修养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根本动力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师德修养和教师德性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幸福能力提升的过程,即教师幸福与教师道德具有共生关系。
六、教师幸福是教师道德建设的精神动力。
康德认为,道德是“如何使我们配享幸福的学说”。教师幸福与教师道德具有共生关系,教师幸福是教师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精神动力。
没有幸福的教师,他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不可能做到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教师只有摆脱了“教学谋生”的束缚,步入“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境界,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七、教师幸福是教师道德建设的目标追求。
教师幸福往往来自教学中的成就,当看到自己以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用知识和德性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校、家长、社会对自己的教育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时,教师履行职责的行为也将会获得强化,并能促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蕴和教师的价值,进一步增强教育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理想。与此同时,教师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教师越能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就越能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领悟和感受幸福,并在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并坚定道德信念的同时获得幸福。
法与道德关系的当代价值 篇7
(一) 道德的含义
道德同法律一样, 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也是随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道德存有阶级性并为其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阶级道德观。所谓道德, 是人们关于善与恶、荣誉和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以及根据这些观念、原则而形成的人们相互行为的某种准则和规范。总的来说, 它就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并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保证实现的。
(二) 法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说文解字》记载, “法”的繁体字是“”。,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从这可以看出, 法与刑两字是通用的, 都表示着判断某人是否有罪的含义。马克思对法的定义:“法是指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 反映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与道德的内在关联
(一) 法与道德的联系
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实为一体, 后两者分离。法与道德虽然归属于不同的范畴、调整着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 但它们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基础、本质、目的, 都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在发生学上, 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 且在发生发展中有相互转化。在形式归属上, 都属社会规范, 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 (程度上存在差别) 。在内容上, 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在功能上, 都是社会调控手段, 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5.在发展水平上, 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
(二) 法与道德的区别
1. 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条件, 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出来并加以修改、补充、废止。道德则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
2. 法与道德归属的范畴不同。
法属于上层建筑中的制度范畴, 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则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从观念上规范人们的精神和行为。
3. 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
法是调整人们某些行为的规范,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加以调整, 所调整的范围也广泛的多, 且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 其内容主要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履行的义务, 承担责任, 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4. 法律与道德的规范结构不同。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5. 法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
法主要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则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的驱使、社会舆论的褒贬作用、教育的力量及传统、习俗的影响, 以精神的影响保证实施。
6. 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以国家政权意志表现出来, 是明确、肯定、普遍的行为规范, 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或者是特殊判例。道德不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表现出来, 一般较笼统、概括和抽象, 没有确定的成文形式, 大多存在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中。
7. 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
阶级意义上的法随着阶级的消灭最终不复存在, 道德在阶级消灭后仍存在并进一步发展。
(三) 法与道德的相互转化
法律与道德之间是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动互补机制。即存在道德向法律转化, 称之为道德法律化。亦存在法律向道德转化, 称之为法律道德化。这种互动互补机制的建立, 会使社会成本消耗减少, 效益增大, 从而成为调控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效杠杆。这是因为法律和道德各有优长, 也各有局限。保护方面强化了道德的法律化, 以及若干职业道德、市民行为规范被赋予行规、民规的法律意义等等, 无一不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
法律与道德互补机制的另一方面法律的道德化。这是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国家除了用法律外, 还有经济、政治、道德等。二是“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三是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多变性的矛盾。法的稳定性就使其产生了滞后性, 跟不上现实生活中人们灵活的行为变化。即使是再有才智的立法者, 人的认识能力也在有限的, 因此法律就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四是法律所在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这就需要道德的补充, 无论立法、执法全过程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所以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在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 我们要克服“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的观点, 不仅要想到只有法律调整, 没有道德调整的专制社会;还要想到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又决定着道德的实现程度。因此,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利用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三、法与道德互补关系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的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互相衔接, 相互协调,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三个代表”思想在治国理念上的贯彻和落实
德治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三个代表”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而且是推进我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根本指导方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文明价值关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则是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根本价值追求。总之,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执政治国经验的最新总结。
(二) 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现需要民主程序的完善和公民的自由权为前提条件
民主和自由是德治与法治结合的政治基础。自由、民主、法治是现代文明的追求, 而这皆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德治的提出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发展为目的, 人的自由不仅仅表现在不受外部压迫, 更表现为人的内在价值的自由全面的展现。而法治与民主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亲缘或伴生关系。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既以民主自由为目的, 又离不开民主自由的扶助,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只有通过民主程序, 才能真正实现。德法结合与民主自由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在我国, 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的, 人民群众既是“治”的客体又是“治”的主体。因此,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所依据的“依”和“以”的法与德, 应当在充分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确定, 进而取得“治”的有效性。
总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 对于开创让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探析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篇8
关键词:艺术;道德;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01-02
艺术既不是道德的统领者,也不是道德的仆人。艺术和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艺术活动,传递思想、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使社会成员的感情能够相互沟通,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艺术也是具有社会性质的艺术,不能违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艺术影响道德。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必然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关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渗透着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艺术活动也不例外。诚然,一些艺术作品不能直接的反映道德,但是通过创作者的审美观念,也往往可以体现某种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
艺术影响道德还表现在,由于艺术的生动、形象和能给予人以深刻印象等特征,使得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托尔斯泰认为,把艺术等同于美是浅薄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人生中的作用”。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道德目的之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道德善的一面,人们可以从中吸取道德的善的训诫。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以礼乐正天下”,尽管他重视礼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他看到了“乐”在培养人们道德情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借鉴的。一部能够给予观者深刻印象的艺术作品,能给人提供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人们在欣赏这幅美妙图画的时候,会产生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深刻反思,由此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人们在这种共鸣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感悟。
另一方面,道德也影响着艺术。在文学作品、建筑、书法、实用工艺之类的艺术形式中这方面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虽然建筑是一门偏重于实用和表现的艺术,但是同其它各门艺术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它也能体现出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因此道德影响艺术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在现代社会,道德感情中往往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的“碎片”,这使得某些艺术创作者为道德而艺术,为政治而艺术,为私利而艺术,从而扼杀了其成果的艺术。
在艺术与道德并行发展的今天,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可以跨越道德而发展。以行为艺术为例,2001年,中国成都,一个名为《复活节快乐》的行为艺术在上演着:某头不幸的公猪被抬上手术台,而后被剖开胸膛,露出尚在跳动的心脏,然后在痛苦的嚎叫声中死去,血腥的场面让观众吓得脸色苍白。据说该行为艺术本来想展示猪的受难与复活,猪的死纯属于意外事件。但是整件作品中呈示出虐待与血淋淋的场面已背离了正常的审美观,实际上是美学的恐怖主义。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让垂死的金鱼在地上进行“死之舞蹈”、从被剖开胸膛的牛尸体中钻出、用人的尸体制成表达某种离奇理念的物品,甚至是吃死婴等极端的表现方式,使得审美离人们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工作者明知“知人论画”的道理,但却抵挡不住实际利益的诱惑,对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进行涂脂抹粉,全然忘记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学术立场。
如果试图描写残暴的行为,就去大力渲染断臂残腿,或拉肢酷刑、血腥拷打,或残忍火刑等血淋淋的场面,都是于艺术无补的。再就艺术的惯例而言,艺术家们总是为我们展现出现实中动人的侧面,制约着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对恐怖、愤怒等行为的反应。尤其是使我们经历那种视他人的创伤为自己切肤之痛的强烈的同情心得以减轻。如果照搬惨不忍睹的场面,只会迫使观众远远地避开。艺术家的生存不应是故作先锋的孤立,不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反道德而是力争获得超越性境界。因为艺术来源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真正反道德的艺术家往往脱离公众,然而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今天已经不是庸众,他们每个人正在成为日常艺术家,并以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艺术家。艺术品的专业界限和独特身份正在被改写,一味地反道德是没有前途的。
探析今天的一些艺术行为之所以走到了反人性、反道德伦常的极端,实质上在于一些人对艺术的误读,对美与善的曲解。美是艺术的本源,而善则是道德的标准。马克思的艺术美育观点告诉我们:艺术的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塑造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构建一种高尚的现代人的精神,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然而,在一些艺术家的眼中,美与善却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所谓艺术行为就是标新立异,以怪诞的、背离社会伦常的行为达到令人咋舌的效果。剥去这些怪诞行为艺术的外衣,其实留下的是内容的贫乏、对生命的亵渎以及对人的发展的阻碍。
艺术是从美的角度反映社会文化生活,而道德是从善的角度反映这一点,应该把艺术和道德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的工具。
总之,艺术创作者应把美和善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艺术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的生活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到的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才能使艺术真正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萨特.萨特论艺术[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Huo Lei
Abstract:Art and ethic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separable. Art is a social art, not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impact of the arts and moral and ethical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the arts. By today and there are a number of acts of art criticism and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ti-moral of the arts has no future, is not recognized by society and are destined to have been exclusive. The reason why I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of the anti-moral of the family and even the art of extreme behavior in the final analysis, some of the artist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misinterpreted the true meaning of good. Artists should be on the righ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 art form.
试析法与道德关系的现代价值 篇9
论文摘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具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今时代的呼唤。法治和德治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本文首先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共同性与区别,然后围绕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法治与德治的差别,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法治与德治的协调性灯几方面加以论述,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期待对二者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法 道德 法治 德治
一、法与道德的共同性与区别
(一)法与道德的共同性
第一,法与道德都是生活习惯和社会习惯逐渐演变的具体结果,随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彼此的互相转化。第二,法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二者都具备了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第三,法与道德的存在都是一定社会价值的有机体现,并且在上海价值层面上,二者经常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第四,法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并以此为自身的职责使命。第五,法与道德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1.生产方式上存在不同
法往往通过国家的某种组织加以制定或充分认可,然后赋予法某种权威和地位,这就是法具备构建性的体现。道德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演进而出现并逐渐得以相对固定的,他不由某些组织代表国家来加以制定或认可,因此,其不存在构建性。
2.行为标准上存在不同
法的形成需要借助国家公权力,基于国家公权力的权威,法不能被任何人做仁义的更改或解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道德的表现形式较为宽泛,其效力往往体现在公众对某些事件或热点问题的看法、想法、周遭的风俗习惯之中,相应的,其对主体行为的要求较为宽松,判断标准具有模糊特点,只要求符合大众心理,为大众所能接受。
3.存在形态上存在不同
法在代表国家发挥作用,因此,其存在状态较为固定,具备浓烈的一元性,这也是国家公权力与法权威性的自然结果,得以使法公众普遍适用。道德是信念和良心在内心发挥作用的结果,而道德的弹性空间决定其具备较高的自由,因此,凭借道德所得出的结论是多元的,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调整方式上存在不同
法多数情况下关注外在行为,而不去过分关注动机,其主要针对外在行为作出缜密的设置。道德首先关注内在动机,要求通过内心信念来影响外在行为,并针对动机作出正面评价或反面谴责。
5.运作机制上存在不同
法在形成方式使需要借助一定的程序,同理,法的实体内容在被运用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程序来做保障。道德的重心在于义务和责任的承担。主体履行义务不以享有权利为前提条件,亦不需要程序提供交涉方式方法。
6.强制方式上存在不同
主体发生违法行为后,法会对其可以处罚和责难,最终往往体现为一定的物质后果,因此,法具备了外在强制力。道德的影响力体现在主体的内心世界,强调主体凭借良知和良好信念作用的发挥,其也具备强制力,但是更多时候要求在内心自觉发挥作用。
7.解决方式上存在不同
法在对违法主体进行责难时,往往利用已有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通过诉讼机制加以落实。道德涉及主体个人的内心,不需要国家组织运用强制力来实现,因此,道德不具有可诉性,而依靠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
二、法律与道德具备互补性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二者都有各自的调整范围,奠定了各自在治理社会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功能作用,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理所当然的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与经济道德政策等因素发生各种密切的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进行充分认识,并结合中国国情所作出的科学战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共同的经济、思想、政治基础,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着各自的力量。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舞步体现了道德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约束作用,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鼓励作用,并且在这种作用下,教会人们该如何行为,使法律和道德充分发挥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功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的基本是道德层面的,及遵纪守法,而法律是道德的升华,具备崇高的道德价值。
法律只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因此,法律具备自身的局限性。社会成员如果无视道德的存在,往往其行为会突破道德防线,但是这种突破道德的行为往往又无法触及法律,但也容易影响甚至阻碍社会的有序发展。法律推动道德的良性发展,道德推动法律的有效制定,并弥补法律的有限性。
三、法治与德治的差别
法治和德治具有其共同性,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手段,二者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不能相互混淆。它们的区别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也能够明了的看出。只有看出二者的差别,才能更好的实现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作用,治理好社会和国家。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推荐阅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07-19
道德与经济的一些思考09-13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07-2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研究07-19
经济道德10-17
市场经济营销道德06-20
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10-22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09-02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07-03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