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2024-08-05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精选11篇)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1

摘要: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曾上升趋势十分迅猛, 其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诚信危机”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诚信的信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 我们需要思索“诚信”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

关键词:诚信,经济,关系

引言: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市场经济发展滞后, 本文重点阐述诚信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必要性, 以此让大家意识到诚信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一、诚信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首先, 无论在日常生产还是生活中, 构建一个诚信的市场环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也是市场经济的价值与尊严的具体体现。如果在培育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缺乏了诚信做为其坚强后盾的话, 那么在建设市场经济时肯定会出现发展混乱与毫无次序的情况, 也会对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市场结构调整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上升到社会文明的高度来讲, 就是对人类的发展文明和国家市场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的背离, 最终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无法和谐稳定的发展。另外, 在各种商业活动中, 诚信的社会环境则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对指导建立了科学、合理、规范的市场经济次序具有积极作用。在目前国外发达的市场环境中, 诚实有信的商业活动已经成为新经济生活中在经济利益、企业绩效等方面的主要价值观。如果说, 市场经济的组织个体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地遵守诚信原则的话, 就无法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必备的诚信资源, 这将成为构建诚信的市场经济规范的最大障碍, 最终无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地发展保驾护航。

二、诚信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诚信是塑造伟大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缺失信用和道德的人, 是取法取得进步和发展的。只有具备良好的诚信度, 才能有效维持市场的经济秩序和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个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 如果在市场活动中, 不遵守诚信原则, 置经济法规和社会道德于不顾, 仅仅以个体的一己之利为行为目标。那么, 必然会影响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 结合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存在的不良现状, 重中之重是抓紧培养和传承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从人们的意识中根除经济活动中的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并在全民守信的社会环境之上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信用制度。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潘序伦先生的格言是:“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 潘序伦先生提倡诚信应成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道德, 恰恰证明了诚信在市场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 要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工作, 使市场活动的行为主体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 增强爱护个人信誉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就是说, 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道德观念和优良品质, 并且促进社会主体主动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悖、阻碍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不诚信行为做斗争。由国外健康的市场经济发现, 只有把经济建设与诚信经营有机地结合, 才能促使市场经济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建立诚信社会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 从微观角度来讲, 应增强市场主体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建立严格的市场信用评价体系。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 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换句话说, 诚实守信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中用来处理或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行为关系, 如经济关系、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诚信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它既是一种个人的优秀品质, 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加强培养行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能够为形成人人诚信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市场秩序, 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 提高市场行为主体的诚信品德, 有利于促进建设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市场经济体系, 也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健康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信用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契约型社会。自由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诚实守信是商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法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公平竞争市场原则的基础。一个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可以有效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为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信誉度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消费者的亲睐, 在市场竞争中长足发展;而信誉度较低的企业则会措施发展良机, 在竞争过程中遭到淘汰。我国现在正处于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 为构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 更应认真学习国外市场经济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 加快建立信用体系。

其次, 从宏观角度来讲, 我们应该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并且贯彻落实, 建立有效的市场秩序保障制度, 首先要加强市场诚信意识的教育活动。使社会行为主体充分认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培养以诚信经营为荣、以不诚实守信为耻的经营理念, 对与诚实守信的企业进行正面宣传, 树立社会典型, 逐渐树立人人讲信用的社会环境, 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应该通过立法约束, 建立切实有效的惩罚机制。并通过建立企业诚信经营档案, 监督其依法纳税、守法经营行为。鼓励社会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诚实守信的人和事进行宣传, 而对于不诚实守信的经营行为, 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 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再次, 要建立健全诚信经营的政策规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树立共讲诚信的优良风气。诚信作为人类文明最基础的成果, 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共同遵守。而政策规范形式, 便是约束经济活动各种不守信行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只有以政策形式规范社会道德, 政府才不会失信于民, 政令才能得到贯彻实施, 才能形成市场经济活动讲诚信的风气。

结束语:孟子曾说:“诚, 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与性善论基础上的, 天道本身就是诚”, 他的现实意义表明诚信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义务。它需要每个人发自内心, 而非用利益交换,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诚信。现实表明, 只有将诚信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才能让市场经济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发展。才能更好的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 、《以德治国纵横谈》范英、刘小敏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炼完美人格》 (美) 奥格•诺狄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经营人生法宝信用人际关系》王雪梅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4] 、《保护诚信资源建立诚信社会体系》刊登于互联网上《经济参考日报》2003年4月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2

3.1 诚信的特征、功能和作用

3.1.1 诚信的特征

1.非强制性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我国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是企业从事各种活动的准则。而诚信又包括了“诚”和“信”,“诚”即诚实、诚恳;“信”则指的是信任、信用。诚信要求企业在一切的经营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任他人、以信取人。它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一种由人们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与法律是不同的,两者虽然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中行为规范,但是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是强制性的,而道德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是依靠人们在生活中自觉的遵守而来的,约束力比法律弱很多,要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

2.内在性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它是依靠人们自身的内心信念、社会的舆论还有传统的习惯来维系的,它调整了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有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力,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约束,也是人们自身的一种约束,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个人是否诚信在于自身。

3.广泛性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接触了很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比如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等等;也有很多千百年的古话,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在生活中,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流传也十分广泛,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从小就知道做人要诚实,每个人都很积极的继承和发展这个美好的传统。

3.1.2 诚信的功能

1.约束员工的影响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工作、人生,诚信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每个员工都能自律诚信,那么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在挫折面前总结教训,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成败,不断进步。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在工作上做到诚信,那么企业也会更具有竞争力。现代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情况之下,诚信显的尤为重要。企业大力宣扬诚信,对约束员工的行为,约束企业的行为,有很重大的意义。

2.激励的精神

诚信对我们也有激励的作用,在激励下,诚信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当前社会行用缺失严重,商业诈欺、制假造假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时提出诚信并且构建信用机制非常重要。有部分企业还建立了诚信监督激励机制,维护了广大企业的利益,也促进了诚信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只有对诚信的企业以及员工重视、激励,才能是人们重视诚信,体现诚信的重要性。

3.融洽的意义

家庭需要诚信,企业也需要诚信,社会更加需要诚信。我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从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在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中就有“诚信友爱”,要求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家人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人民信任统治者,国家必然能长久。企业员工与企业互相信任,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只有讲诚信,才能使家庭、企业、国家持久的发展。

3.1.3 诚信的作用

1.吸引人才

人才是现代竞争的焦点,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国家,人才都很重要。对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是留不住人才的。一个不能知人善用,不能尊重人才的企业也无法吸引人才。诚信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意识到自身对社会的责任,也就能够意识到人才对企业是多么重要,那么一定能知人善用。只有这样,人才才会竞相附之。留住了人才,企业发展也有了有力的前景,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创造顾客和利润

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现在的消费者更加的成熟,也更加的理性;而且每个家庭的收入也不断的增加,现代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选择守信用、讲信誉的经营者及产品肯定会成为之后的趋势。只有

使每一位顾客感受到企业的诚信,顾客才会对企业产生信赖感。而企业一旦吸引了一部分顾客,这部分顾客就会间接成为企业的推销员,可以提升产品的美誉度以及产品的口碑,进而提高产品的销量,企业也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企业对产品夸大宣传,会使顾客形成错误的期望。当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企业无法兑现他们宣传时的承诺时,顾客会对企业失去信任。很多事实证明,企业的诚信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会给企业带来更对的利润。

3.社会和谐

“经济生活”与诚信教育 篇3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处处离不开“诚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读书做人,成就再大的事业也必须从学习做人开始。对于学生来说讲“诚信”,就是要求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处世立身品格;对待他人信守承诺。保持诚信的立场,老老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与他人真诚相待。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着重讲解诚信的有三处:企业要诚信经营;公民要诚信纳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讲解“企业要诚信经营”时,我首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教材的探究材料,让学生知道这家生产婴幼奶粉的著名企业是怎么破产的,然后让学生观看某集团砸冰箱树立企业诚信形象的视频。学生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理解一个企业要成功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很重要的因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接着我向学生介绍《刑法》第三章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要罪名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感受,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讲诚信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税收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说说我国税收为什么利国利民,使学生理解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然后让学生观看违反税法的视频资料,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反税法的现象。最后给学生介绍了《刑法》第三章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主要罪名有:偷税罪,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使学生理解自觉诚信纳税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法律问题。

在讲解“市场秩序”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教材“专家点评”:个人信用制度。使学生知道个人信用状况是自己的“第二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增强诚信意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接着让学生看教材探究,说说参与市场交易的风险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经济衰退。因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最后给学生介绍了《刑法》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主要罪名有:虚假广告罪,合同诈骗罪,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

在诚信教育的熏陶影响下,学生们纷纷成为诚信的宣传者和倡导者。

浅析诚信与海事执法的互动关系 篇4

一、诚信体现了海事执法的以人为本思想

万事民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 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海事机构代表政府履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以人为本思想是海事执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开展诚信海事建设是在海事执法中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表现。

要在海事执法中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实现诚信服务、诚信执法, 确保海事执法诚信度的提高, 必须全面开展诚信海事建设, 一是要建立诚信海事建设责任体系, 层层签订诚信执法服务责任书, 把诚信服务工作责任明确到每位执法人员;二是要广泛征求意见, 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辖区服务对象、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对诚信海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文明诚信海事建设活动, 在海事执法过程中, 做到诚实守信、热情周到、用语文明, 微笑多一点、话语轻一点。

二、诚信是衡量海事执法客观公正的准绳

客观公正是海事执法的价值追求之一, 但是多年来, 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枉法的现象却一直存在, 这些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执法者的法制观念淡薄, 人治思想凌驾于法治思想之上。诚信是实现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 诚信执法, 就是按照海事法律、法规的实质精神去执法, 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有效杜绝“情绪案”、“人情案”、“关系案”的产生, 从而减少执法工作的偏差, 保证了海事执法的客观公正。

要发挥诚信衡量海事执法客观公正的准绳作用, 必须实行海事诚信执法, 这就所有执法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 牢牢把握法的基本精神, 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加快“阳光海事”建设步伐, 增加执法的透明度, 全面推行海事行政执法公示制, 对外承诺公布服务时限, 自觉接收监督;其次, 转变管理方式, 变事后执法为事前服务, 尽可能避免事后查处行为的发生;再次, 牢固树立和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想船员所想, 急船员所急, 为船员办理业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诚信与海事执法是辩证统一的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5

信息时代的诚信更加重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高度接触的信息时代,就那企业来说,企业诚信和信誉传播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而是在无限的空间里广泛传播。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企业信誉的监督人,每个企业的诚信时时都在大众的监督之下。那些企图见利忘义、攫取短期利益的企业,可能一时会得到些蝇头小利,但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现实意义,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一个和谐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的社会。如果说 ,和谐社会是用道与法来维系的 ,其中道德的核心便是诚信。所以说 ,诚信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一、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

自古以来,我们就崇尚“和为贵”;然而“和”以“诚”为要,“诚”是“和”之首、“信”是“和”之根。从诚实守信方面来说,诚信贵在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情、实在、实意;而其前提,则是一个“心”字――真心、诚心、善心、良心、慈心;人如若没有“心”――没有真心、没有诚心、没有良心、没有慈心、没有善心,则根本不可能讲真话,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因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本,是做事之基、立业之基;甚至于“一言既出、四马难追”,言行一致、取信于民,是立党之要、执政之基、威信之本和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乃至于生命力之源。

因此,诚信是和谐的核心,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关键,诚实守信的目的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社会不和谐的焦点就是风不正、气不顺,大话、套话、空话、假话、废话充斥官场、商场和社会,因此而导致风气的不正、思想的困惑、人心的离散。因此,社会和谐就成为现今中国人民的最大企昐,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使命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原则、实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的最重要任务。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加强诚信建设,确立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的社会风尚。我们坚持诚实守信以弘扬正气、凝聚民心、营造温馨的环境,就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

正是因于此,诚信建设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务,加强诚信建设也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建设是的根本目标和重要途径。

“和为贵”之“和”,以“诚为重”;“诚”是“和”之心、“信”是“和”之本。从社会和谐方面来说,和谐之“和”,首先在于心之和,在于心平气和,在于人之真心,而和之基在于诚与信;和谐之“谐”,关键在于关系协调,在于法制法治,在于程序秩序,而谐之基也在于诚与信。因而,和谐的根本在于社会的主体即人的心地善良、心平气和,在于真心实意、真诚待人,在于家人相亲、互敬互爱,在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在于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在于社会经济、运行有序,在于安定安祥、安居乐业,在于团队精神、万众一心,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社会的主体即人的心善、良心,即真心、真诚、诚心、诚实,即诚实守信。今天体制改革、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发展市场中利益的诱惑、风气的不良、人性的堕落所导致并加剧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最根本的就是丢掉了诚信、不讲诚实守信。因此,诚信是人之所以作为人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和象征,更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核心要素和基本保证。一方面,社会和谐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和条件来构建;另方面,诚实守信的目标和追求就是构建直至实现社会和谐。因而我们致力于加强诚信建设,致力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机制,建立诚实守信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良好风气氛围,致力于强化管理、整顿经济秩序、维护健康的经济发展秩序和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就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并最终实现诚实守信、真诚互信、坦诚相见的美好社会。

正是因于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务就是诚信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倡导和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一是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标志和社会主义社会正气的集中导向。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正气的集中导向,倡导和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鲜明标志和社会主义社会正气的集中导向。二是倡导形成新三明精神以呼应新世纪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和强烈呼唤。诚实守信品德既是人类精神的本质要求,更是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因而倡导和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风尚是新世纪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和强烈呼唤,倡导和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就是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今天,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就生动而鲜明地具体表现在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和“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之中。而且,每一次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在潘清江精神、张仁和精神、郑忠华精神、林先雄精神、大田县建设法庭精神、三元区白沙派出所精神等等精神之上的时代精神、三明精神的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三明改革开放的一次次进步、三明建设发展的一次次胜利。尤其是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和关键时期,一旦诚实守信的三明人的精神的号角响彻三明的城市、乡村,我们三明就会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和谐三明、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诚实守信品德是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诚实守信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诚信公民,并且造就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在现实纷繁复杂的时代里,虽然曾经是八闽明珠、但却是地处闽中腹地深山区的三明人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三明人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社会主义诚信观修身养性、进德修业,这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当此之际,建设、发展三明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发展以诚信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诚实守信的三明人。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立诚实守信体制。

就其本质而言,诚信是一种社会正气、道德风尚、思想要求;然而,在法治社会里,诚信更是、也必然是一种法制理念、法治力量、强制约束。这是因为:作为约束、协调、调节、维系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诚实守信,本身是一种软性、柔性的约束、协调、调节、维系的力量,必须有法制和法治的刚性、强力的约束、协调、调节、维系的力量相辅相成,共同进行和共同完成约束、协调、调节、维系我们这个社会里各种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际、亲情、血缘、工作等社会关系。因此,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立诚信体制,是我们加强诚

信建设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根本任务、重要内容、主要途径,也是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和法治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必然之举。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制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制体系;而构建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制体系。因此,形成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支撑、社会主义产权为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主义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更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制体系的根本之举。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探究 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所谓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的持有和运动,既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传统金融资产又包括由金融创新所派生和组合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

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们可以看到,在实体经济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经济主体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正是为了规避实体经济活动风险的需要,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所以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实体经济状况良好,则虚拟经济的运行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实体经济出了问题,虚拟经济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一定的实体经济活动规模决定了虚拟经济规模不可能无限膨胀。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资本价值量的可变性以及资本追加和撤回的便利性与随意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它具有降低风险、增加流动性等功能。

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3.1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基本工具。虚拟经济通过有效的信息揭示及相应的金融创新,可以处理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激励问题;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信息功能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投资业绩的优劣,使虚拟资本可以迅速从效益低的领域流向效益高的领域,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重组,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

3.2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储蓄的不断上升会限制生产投资的增长,使许多生产过程因缺乏投资被困在没有经济效益的规模上。虚拟经济则可以其流动性和高获利性吸引大量暂时闲置和零散的资本投入到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上,全社会的沉淀资本就由此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的资金需要。

3.3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

各项投资经营活动常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当经济发展中间接融资比例过高时,这不仅使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企业的利息支出使成本开支上升。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则为风险转换为现实收益提供了转换机制,成为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套期保值和转移风险。如果没有多种多样的保值方式和避险手段,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主体就只能自己承担风险,从而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抑制。

3.4有利于产权重组深化企业改革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实物资产商品化、证券化,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实物资产转让的困难,更可以打破所有制、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通过产权的分割、转让、组合和控制等手段加速资本流动,促进企业完善组织制度。

3.5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虚拟性更强,自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是和投机活动相关的;风险性更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使较小资本控制几百倍的资金,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从而加剧风险;稳定性更差,同实体经济比较而言,影响虚拟经济变动的因素更多,其稳定性更差。如果虚拟资本在现代经济中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6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

虚拟经济若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使得虚拟资本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成倍增加,在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心理影响下易造成投机猖獗,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会使微观经济主体陷入流动性困境,带来经济动荡甚至是陷入经济危机。

3.7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

由于虚拟经济的价格形成更多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如果出现对虚拟资本过高的预期,使其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基础,从而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也脱离其价值上涨,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人们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将使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破产频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坏帐。

3.8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还会掩盖经济过热

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着双重价格机制,在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会从商品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其间股价一路攀升,通货膨胀通过股票转移到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掩蔽式的通货膨胀,由此掩盖了经济过热。

4.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4.1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资产投资和交易的回报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国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不合理、资本严重固化、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以及国家所有制进行调整,努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资本活起来,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应通过政策性扶持、鼓励民间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4.2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比较小,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规模小、品种少、运作不够规范;金融创新也是刚刚开始。因此应当借鉴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经验,积极探索虚拟资本的新形式以及虚拟资本交易的新技术,促进实体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发展。在增强防范和消除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把开发具有避险和保值功能的各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

4.3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

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我们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要重视研究虚拟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03(2).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7

一、领导诚信特征

1. 诚信领导内涵

诚信领导研究中对诚信的定义是“忠实于自己”(Harter,2006)。现有研究中对于诚信领导概念的理解有不同说法,其中部分学者将其等同于“真实领导”。“真实领导”即指领导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来影响员工,侧重表现出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然而学者Triiling(1972)特别指出,“诚信领导”不同于“真实领导”。他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对自我状态的一种清晰认识和真实表达,它不需要其他人来证实。当一个人被确认为是诚信时,他不会因为自己所处的角色和状况不同而改变。当然在他理解的诚信领导也就是指领导者对自我的清晰认识和真实表达,他不会因为员工或者他人的影响而变化。

对于诚信领导的定义不同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Burns(1978)认为诚信领导是一个整合过程。它集合了领导者和下属关于动机、目标的冲突以及一致性。Luthans,Avolio在研究中指出诚信领导者是那些对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有着深刻认知,对自身的价值、知识、道德观和长处有客观了解的人。他们了解领导中的情境,自信、充满希望、乐观、有韧性,并且具有高度的道德品质。此类领导者既可以是指导性的,也可以是参与性的,甚至可以是独裁的。我们不可以从领导者的行为风格来区分诚信领导者和非诚信领导者。

2. 领导诚信特征概念的提出

领导诚信特征是本文基于诚信领导概念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说法。现今对于诚信领导的研究对象较多是定位于具有所有诚信特征的领导者(管理者),然而实际中同时具备所有诚信特征的研究对象毕竟是少数,同时研究之前研究对象也难以确认。因为至少在现有研究中对于具体达到什么要求的领导能称之为诚信领导的标准还尚不明确,所以为了加强诚信领导研究的普适性,本文提出了领导诚信特征这一概念,即基于诚信领导的研究维度,将其研究对象扩展为所有的领导者(管理者),从诚信领导的各维度来研究领导的诚信特征对员工工作的影响及程度,为企业在未来领导的筛选和培养中提出必要的评判标准。

二、领导诚信特征与心理授权

1. 心理授权

对于授权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较多。但是因为研究者们对于授权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不同,对授权的定义也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的来说,研究者们对授权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取向。

宏观角度的研究者认为:授权是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和员工分享权力的管理措施,例如,组织加强员工决策参与度、增加员工工作自主性、增加基层员工对组织信息和资源的获取力度和获取方式等。Kanter(1977,1993)提出组织员工被授权的程度决定于组织的信息支持程度、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可获得程度、组织机动性、持续的发展机会等因素。这种宏观取向也被称为结构授权(StructuralEmpowerment)或自上而下的授权。

微观角度的研究者认为:授权是一种员工的内在激励,其比较关注个体对工作及自身在组织中的角色的感知和态度。不同于自上而下的结构授权,研究者们认为授权措施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授权者的心理感受。员工在授权影响下的行为改变首先要通过其实际的心理感知进而才会影响其工作行为态度。因为如果对于上级的授权,下属没能真切的感知,其授权也是无力的。只有当下属感受到自己“被授权”,他们才有可能产生态度及行为上的改变。

然而,这两种研究取向绝非完全对立的,实际上结构授权和心理授权是相互联系的。结构授权关注的是组织是否存在从组织政策和组织结构上来授权的行为实践。心理授权则是指员工对这些组织授权实践在心理上的感知或产生的情绪改变。所以,可以看出结构授权是心理授权的必要条件。很多研究均显示组织结构、政策及实践对于提高员工的心理授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反之,也有研究表明心理授权水平较高的员工对自身的工作及工作环境也同样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感知。本文也是基于授权微观学派的观点,从授权行为在员工的不同感知下研究对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影响。

2. 领导诚信特征与心理授权的关系

诚信领导者能够通过自我的行为来展现对员工的信任,加强员工的自信,并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情感或认知上的帮助,以便员工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诚信领导者能够通过对下属的决策支持,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等方式来增强员工的自我决策力;诚信领导能够通过和员工真诚沟通的方式来加强员工对其工作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影响力的理解,同时将积极的工作情绪传递给员工,进而增强其对工作意义的感知;诚信领导能够通过个人和社会身份认同来增强员工的工作影响。

三、领导诚信特征与工作绩效

诚信的领导者能够通过提升个人和社会身份认同来正面影响希望以及积极情绪,领导的积极态度和情绪也会显著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意义以及工作敬业度等,进而对员工工作奉献精神、离职倾向以及工作绩效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从信任和情感两个方面来挖掘诚信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Ilies(2005)研究中指出诚信领导影响着员工工作幸福感。在其研究框架中,积极的组织氛围会在诚信领导者的积极情绪影响下不断生成,员工在这种积极的组织氛围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了其对组织的认同感。诚信领导者支持员工的决定,为下属的技能提升提供机会;诚信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和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员工的行为符合诚信特征;诚信领导者通过组织认同来提高员工的信心以及信任,同时还为下属提供认知帮助和情感帮助,有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有助于个人绩效的提升。

四、领导诚信特征、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关系

经过对现有文献成果的研究发现,学者们较多将心理授权作为中介变量来研究变革型领导与下属工作态度关系。Brown在他的成果中指出:变革型领导基本涵盖了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变革型领导包含诚信领导的“领导者自我意识”、“关系透明”、“内化道德观”、“平衡处理”四部分内容。以下表是Brown对诚信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内容结构的对比。

注:■=核心部分;□=次要部分

从分析中我们得知由变革型领导的成果来对诚信领导的一些理论推断是存在其合理性的。李超平(2006)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Spreitzer的心理授权量表进行了检验,同时验证分析得出了心理授权是变革型领导和下属工作态度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其中,愿景激励通过工作意义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进而会影响其工作绩效。陈永霞和贾良定等人(2006)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国境内企业972位管理人员进行研究,验证了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承诺两者间的完全中介作用。吴敏等人(2009)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产生中介影响作用。

对领导者诚信特征、员工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为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中增强员工心理授权,激发员工的自主工作意识,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较多的启示。

五、研究结论

1. 诚信领导与心理授权的关系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领导诚信特征与员工心理授权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领导诚信特征与心理授权的相关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各维度都在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说明领导诚信特征各维度与员工工作影响、自我效能感、工作意义、自主性的相关性都很强。通过对领导诚信特征的五个维度与心理授权四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领导诚信特征的领导特质、下属导向、自我认知、诚实不欺、正直无私维度和心理授权的工作影响、自我效能感、工作意义、自主性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当员工感知到领导正直诚信并且坚持自我价值的个人魅力,以及在工作中以下属为导向的领导风格,能使员工感知到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并且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整个组织有影响,自己也有能力在组织中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

2. 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根据心理授权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各维度都在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表示员工对心理授权感知与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三个维度的相关性都很显著,这一研究结论也是对前面学者关于理授权与工作绩效存在相关性的再次验证。经过对心理授权和工作绩效两个变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心理授权的工作意义、自主性、自我效能维度和工作影响与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以上结论反映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增强员工对被授权的感知。一方面组织应当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并且能够生成独立自主展开工作的自信,另一方面,组织应当让员工感知自身对部门的工作是有影响的,树立其工作信心,从而提高工作绩效,进而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3. 领导诚信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领导的诚信特征与员工工作绩效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领导诚信特征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各维度都在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领导诚信特征与员工工作绩效的相关性都很强。可见领导者正直诚信并且坚持自我价值的个人魅力,以及在工作中以下属为导向的领导风格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完成工作任务,从而不断创造出持续的、超出期望的绩效成绩。同时,当下属感受到自己在一个正直公平的领导环境下工作,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透明,相处更加融洽,有利于良好的人际环境形成。

六、企业管理实践建议

1. 企业要加强对领导诚信特征内容结构的学习。

对领导诚信特征的内容结构的进一步明确一方面便于组织对领导者诚信特征方面的考量,同时还利于企业在未来对领导人的招聘和选拔。领导者个人也可以通过对领导诚信特征内容的学习来审视自我,明确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了解什么样的行为特征能够影响员工绩效的提高,从而改进自我,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 领导者应当增强诚信特征的培养和表达。

领导诚信特征的五个维度对员工的心理授权和工作绩效水平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企业日常的管理实践中,需要加强领导诚信特征的表现:(1)领导者在本身要具备较高标准的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其本身的言行要与其道德标准一致。(2)领导者要适时表现出一些区别于其他普通员工的领导特质,如高度的自我意识、敢于创新的精神等等。(3)领导者要树立下属导向意识,将下属的利益提高到一定高度,尊重下属,积极听取下属的有利意见。(4)领导者要公平公正的对人对事,不弄虚作假,诚实不欺。

3. 适时增加企业对员工的授权行为,增进员工的对心理授权感知

在组织的日常管理实践中,要关注员工心理授权水平,加强其对心理授权的感知。在日常工作的设置和分配上,管理者应当注重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当的挑战性,增强员工的自主性,从而使员工更能够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同时,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比如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制定等活动中,增强员工对工作影响力的感知,有助于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特别是提升其工作主人翁意识,从而有助于其人际关系的改良和工作奉献精神的形成。

摘要:组织中的领导者理念是企业经营的灵魂,领导者特征能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本文回顾了领导诚信特征、心理授权、工作绩效的概念和内涵,同时对三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领导诚信特征,心理授权,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2,17:6-9.

[2]韩翼.杨百寅.真实型领导:理论.测量与最新研究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170-175.

[3]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55-156.

[4]刘琳.领导风格、心理契约和员工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5]Bass B.M.Theory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reduce[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1995,6(4):463-478.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8

我们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都是不可以缺乏“诚信”的。缺乏了“诚信”这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就不可能很高, 一个国家的发展缺乏了“诚信”这个国家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一个人如果缺乏了“诚信”那么他就不可能自信地在他人面前立足。作为烟草行业这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行业它的发展时时刻刻离不开“诚信”这个基本原则。那么作为一个烟草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核心, 就是逐步围绕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诚信为目标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体系。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必须时时刻刻围绕“行业诚信”建设的这个中心。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时时刻刻牢牢把握住“诚信”这个基本元素, 不断地调整企业战略管理的工作重心努力使“行业诚信”原则的建立和实施逐步落到实处。

当然, 我们还应该看到上述措施的实施在现实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烟草经营的运作过程中是有着一定的阻力的。烟草企业的市场行为往往涉及巨大的商业利益, 那么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商业利益的获得往往比较诱人的。这就足以促使少数“见利忘义”之徒置诚信的基本商业运作原则于不顾, 于国家烟草法律法规于罔闻, 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逐步抛弃了商业运作的基本诚信原则, 把谋取金钱的黑手慢慢伸向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这些现象应该非常值得我们这些企业领导者注意, 非常值得企业领导思考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烟草行业内的诚信建设与烟草企业战略管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还应该看到, 所谓企业战略管理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 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决策问题。这当中逐步涉及到了企业组织和经营的方方面面。要想在烟草行业的内部建设中逐步构建诚信的信任体系, 那么烟草企业就必须把“诚信”这个要素, 逐步贯穿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运行环节。只要是相关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应该尽可能地保证“诚信”这个理念的完全实施。

从另一角度说, 烟草行业的诚信建设必须和烟草企业的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上文已经提到,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管理。这种管理我们说是具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和预期性的, 对未来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起到很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的。任何有眼光的企业家都不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制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熟视无睹, 任何一个明智的企业家都不可能忽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那么要想在烟草行业的经营行为中逐步贯彻商业经营行为当中“诚信”这个重要的原则, 我们就必须逐步把诚信这个重要的经营理念一步步贯彻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当中。只有从根本上将“诚信”这种重要的经营理念完全贯彻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行为当中, 才能从根本上树立烟草企业在行业经营行为中的“诚信”的自我形象。

烟草行业发展的“诚信”原则的坚持是世界贸易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世界贸易逐步广泛开展的前提。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的烟草也逐步树立了自身国际化的行业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步认识到了行业发展当中、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管理中诚信这个元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中国烟草行业必须加快行业间的诚信评估体系的建立的步伐, 促进国家逐步加大对于烟草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逐步规范烟草企业的国内和国际商业竞争的法则, 逐步强调诚信原则在增强中国烟草企业在国际烟草市场竞争的“软实力”当中所起到的种种作用, 逐步树立中国烟草行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诚实守信的重要形象。把中国烟草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利润诉求逐步推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重要的态势。

综上所述, 烟草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烟草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这二者之间是存在着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辩证关系的。我们可以把烟草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看成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理论基础, 而我们也可以把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当成是烟草行业诚信经营理念和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企业理念的外化。缺失任何一个要素企业发展都不可能被视为一种正常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行为。作为一个有着清醒头脑的企业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白津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J].产权导刊2005年1期

浅谈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9

那么什么是信用呢?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 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受到一个条件的约束, 即:受信方在其应允的时间期限内为所获得资金、物资、服务而付款, 这个时间期限必须得到提供资金、物资、服务的授信方的认可。

那又将怎么去管理呢?信用管理, 简单讲, 就是授信者对信用交易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信用风险的专门技术。根据授信对象不同, 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五个方面:征信管理 (信用档案管理) 、授信管理、账户控制管理、商帐追收管理、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或推销信用支持工具。

我们又有什么可借鉴的去处呢?到底有没有已经成型的理论或实践呢?在一个现代国家的经济生活中, 信用制度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信用实践已经走过了100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和运作经验对我国信用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外, 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征信数据及评估, 法律和法规的确立和健全, 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教育和研究。世界各国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局的建立自1990年以来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

然而无论何时, 只要我们在搜索引擎中敲入“诚信”二字, 就会有数不清的企业失信事件扑面而来, 开始我们或许会震惊, 会愤怒, 会拍案而起, 而后, 却只能因无奈而麻木, 转而冷静地思索。面对众多企业因失信而忽喇喇大厦倾的事实, 现代中国企业终于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有人说, 企业应建立信用评级, 有人说, 企业文化应以诚信为价值核心。那么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拯救企业诚信?

诚信, 不光能只靠信用评级。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解决诚信最佳途径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似乎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已迫在眉睫。营造诚信环境的核心是建设优秀的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诚信经济, 对企业来说, 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 没有诚信的企业就如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 看似强盛, 实则短命。而对市场来说, 没有诚信的市场, 就没有发展, 没有前景。

价值与诚信都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特殊的资本, 是现代化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新的资本形态, 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标志着一个企业、一个人的品位和品格, 因而诚信又是一个团队、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为取信于人心, 要有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原则, 靠诚信打造自己的品牌, 以真心、诚心取信于社会, 树立起诚信的行为的良好形象, 以自身的价值在良好的社会环境里真正体现, 让所有与其打交道的朋友、客户中赢得口碑, 同时也给自己的发展创造较佳的外部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利益是人类生产的动力, 任何社会关系都表现为利益关系。人们在追求各自利益实现的过程中, 不可能不与他人、与社会发生一定的矛盾, 从而表现为对立性。但在人类社会中, 每个利益主体自身利益的实现又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合作, 这又使得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具有统一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之一的“诚信”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它对于加强人们彼此间的合作与信任, 对于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诚信不但首先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始终为人们所尊崇和倡导, 而且作为法的概念、原则或规则, 其发展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在西方, 早在古罗马法中就有关于诚实、信用的法律规定。在中国, 自秦汉以后, 就有涉及诚信内容的法律规定的记载, 如历代法律几乎都规定诬告反坐, 对故意捏造事实向司法机关控告他人的人, 处以诬告罪的惩罚。这是对不诚实、不讲信义的人的最典型、最严厉的法律制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们对诚信的要求愈加普遍和强烈, 各国的法律也都更多地表达出这种要求, 特别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 在第157条规定:“契约的解释, 应遵守诚实和信用的原则, 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第242条规定:“债务人应依诚实和信用, 并参照交易上的习惯, 履行给付。”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信用权的规定。1911年的《瑞士民法典》在第2条规定:“ (一) 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从而把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原则。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要求, 如《民法通则》规定, “诚实信用”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这一原则不但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且在完善立法机制, 承认司法活动的能动性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 我国的担保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劳动法、诉讼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刑法等重要法律, 也都从不同领域和角度提出了关于经济信用、行政信用和司法信用等法律要求。

以上情况说明, 诚信不但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作为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并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从道德层面上弘扬诚信的同时, 更应该从法律层面上加强诚信建设。如从法的制定方面更加完善诚实守信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并修改、统一法律法规, 尽快调整现有各项法律法规中关于弄虚作假行为的界定和处罚规定, 使之保持一致。从法的实施方面进一步通过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来彰显和实现政府信用和司法信用,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执法部门统一执法的合力, 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从而为发展和完善各种诚信制度, 特别是经济信用制度, 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司法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 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仅从法制角度加强诚信建设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该从法治理念的高度重视探讨和研究诚信在整个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作为法的规则、原则乃至某些制度的诚信, 还只是体现出其“硬件”方面的意义。而作为法治理念的诚信, 它更重要的是还具有“软件”方面的价值。它的这种价值, 从立法、执法、守法、司法、法律监督的不同环节;从经济信用、行政信用、司法信用的不同领域;从宪法到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不同法律部门, 归言之, 从整个法律大厦的各个角度、各个方位都应充分地体现出来。诚信理念的这种意义和价值是现阶段法治国家、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在法的意识上的反映。从最终意义上说,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法的意识上的反映。因此, 如何使诚信能够作为法治理念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 如何使诚信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信仰, 乃是我们建立诚信社会更为重要更为艰巨的任务。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 两者密不可分没有好的诚信制度就没有好的市场经济前景, 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没有好的诚实守信!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成熟, 经济飞速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社会信用变的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仅从诚信与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辨证关系入手, 谈谈我国的诚信现状, 以及诚信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10

诚实信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 在商业经济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诚实信用作为一项道德准则更是得到全人类的推崇和认可, 诚信除了具有这种道德上的价值引导功能以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 已经成为维持社会公序良俗、公平交易的价值规范。社会对诚信的道德要求, 从形而上的道德范畴发展为直接作用于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诚信, 从其最浅显的含义上来讲, 它应该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种良知, 这种良知直接与欺诈、欺骗相对应, 体现出对真实、公正的追求。在我们将诚信的含义纳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范畴时, 诚信在保持其基本价值含义的基础上就有了新的、更加具体的内容。对于参与市场经济的不同主体来说, 不同的角色定位意味着他们所处的角度对于诚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诚信的价值被人们重新重视, 这种重视的原因在于在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道德缺失已经成为每个民族都曾经或者现在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迫于生产, 对利益的追求甚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 在这种环境下, 多种手段对利益的获取成为企业的常规选择, 也就是在这一过度追求利润的过程中, 诚信的基本原则常常被企业所忽视。企业这种诚信原则的弱化, 必然导致整个经济体系中另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这种双方利益出现冲突的情形下,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就必定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通过法律的肢解, 将诚实信用原则通过不同的具体权利义务细分开来, 以法律的形式将市场经济中诚信原则确立下来。这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对于诚信问题的现实抉择。

2 诚信问题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具体表现

诚信问题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始终。在营销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营销的诚信问题。这些诚信问题, 无论对消费者的利益, 企业自身的利益还是对社会整体利益均造成损害, 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2.1 产品策略中的诚信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是假冒伪劣商品充当优质商品出售给消费者, 存心欺骗消费者。 (2) 是操纵消费者的需求, 过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造成社会成本的增加。 (3) 是产品的包装及标签不能提供完整真实的商品信息。企业有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愿披露与产品操作、使用有关的危险。 (4) 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给员工带来身心的伤害, 给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居民的正常生活。 (5) 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危害以及产品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2.2 价格策略中的诚信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是存在欺诈性定价。如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无知, 故意抬高标价, 获得高额利润, 以不实的“出厂价”“批发价”和“成本价”大做广告。然后声称酬宾大减价或给无货的商品故意定低价, 以造成廉价的错觉行高价之实。 (2) 是制定掠夺性价格。即把产品的销售价格定的远远高于生产成本。 (3) 是实行垄断价格。有些共同产品的生产商或销售商为了阻止产品价格的下降而结成价格同盟要求此类产品必须按协议价格销售。

2.3 促销策略中的诚信问题

促销使企业从营销手段的多样性获益匪浅, 但是也使部分企业得以瞒天过海, 移花接木, 造成许多严重的营销诚信问题。 (1) 是消费者知情权不能履行, 售后服务承诺不兑现, 搭配销售, 强制交易。 (2) 是促销期间制订不公正的免责条款, 消费者即使知道消费者权益受损也不可能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是在欺骗性广告掩护下损害消费着利益, 欺骗顾客。如以次充好, 短斤缺两, 以假乱真等。 (4) 是促销其间刻意破坏市场价格秩序, 恶意破坏竞争对手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 (5) 是在人员促销中诱惑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产品或不想买的产品, 或推销伪劣产品和滞销产品或在交易中贿赂送礼。

2.4 市场竞争中的诚信问题

企业的市场营销, 除了产品、价格、促销活动这些内部环节以外, 还必须参与开放性的市场竞争活动, 也就是外部市场竞争。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而言, 同行同业竞争已经成为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 在同行竞争中, 越来越多的诚信问题不断暴露。 (1) 商业秘密侵权。对于企业而言, 商业秘密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发展最核心、最优价值的部分, 商业秘密侵权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部侵权的重要现象, 商业间谍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在内部员工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2) 知识产权侵权。我国在加入WTO以后, 企业的产权意识逐渐加强, 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可以是企业的注册商标、企业的专利、外观设计等相关内容。当前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在我国并不在少数, 利用他人已经较为成功的商业品牌进行自我推销成为知识产权侵害的常规手法。

3 加强企业市场营销诚信问题建设

我们在过多重视和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对于诚信的忽视导致了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对于企业来说, 诚信建设应该贯穿于企业发展与运作的每一个方面, 在这不同的环节中诚信建设的对策也是不同的。对于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诚信建设,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 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建立诚实信用的企业文化, 能够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进行。诚信, 既是一个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根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同样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只有诚信的企业文化, 才能帮助企业打造高素质的具有诚信品质的员工, 才能在对外合作中赢得良好的口碑, 有更多的优秀的合作伙伴, 这是企业发展壮大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的特征虽然体现为激烈的竞争, 但是在竞争中合作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能够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吸引更多的合作者, 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条件。

第二, 加强企业营销过程的诚信管理。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是一个系统流程的简称。要在企业的营销工作中做好诚信建设, 就必须在这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诚信工作的控制管理。强化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诚信管理,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首先, 将诚信标准分布到不同的工作环节, 工作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诚信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将市场营销工作细分成不同的环节, 在每一个环节内部确立明确的诚信标准, 制定严格的规章准则, 从细节出发, 才能保证整体工作的诚信有效。其次, 加强诚信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是当前企业对员工, 特别是销售型员工普遍采取的激励措施, 对于营销人员而言, 将诚信建设与员工激励结合起来, 能够让他们快速有效的接受这一标准, 并且能够更好的实施。鼓励员工的诚信服务, 对于诚信工作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 对于损害企业诚信形象的员工予以严厉的惩罚, 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将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出来。

第三, 加强客户投诉服务机制构建。诚信不是一种单方面素质的需求, 对于企业的诚信建设, 除了需要企业内部的各种投入和努力以外, 还必须得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对象, 也就是客户的认可和支持。企业诚信机制的建设, 需要客户力量的参与。这种参与从形式上来看是加重企业的职责, 鼓励客户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从长远来看, 这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特别是在客户投诉、提出问题以后, 企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让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种通过矛盾的出现在彼此双方之间建立的沟通关系能够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客户消费信心, 帮助企业维护一批具有忠诚度的消费者。加强客户投诉服务机制的建设, 既是体现企业的诚信态度, 又能够通过努力将这些意见客户、问题客户转化为企业的忠实客户。

4 企业法律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诚信对于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企业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组织社会责任承担的具体体现。企业在重视自身担负的诚信责任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自身利益的保护。特别是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中, 除了对消费者利益有明确的法律保护以外, 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样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充分把握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法律权益,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各项营销活动。

企业法律权益的保护是多方面的, 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讲, 最重要的是应当重视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我国加入WTO以前,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都还比较陌生, 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入世”的大背景下以一种外源性推动的姿态在我国的法律中开始大规模出现。这种外源性力量推动下的法律建设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 这种意识淡薄对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首先, 从国际贸易来看,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阻碍我国众多企业发展外贸经济的首要因素, 这种壁垒的存在大大局限了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其次, 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极易造成企业的侵权和被侵权。企业对于知识产权问题的不了解, 会导致多方面的问题, 加大了企业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 对于自己的侵权行为没有预见和正确的认识, 除此以外, 也为同行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留下了漏洞和可能, 知识产权的侵权带来的损害往往是巨大的。这就使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可能会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利益, 这样企业面临的损害赔偿将是巨额的,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可能会遭遇的是生存危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企业在维护自身法律权益问题上首先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诚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尊崇的一种美德,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而言, 诚信同样是企业开展各项营销互动的准则。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学上的诚信问题进行释义和分析, 了解诚信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并且对当前的现状进行阐述。同时对企业当前面临的法律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诚信,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向军.论科技企业领导者诚信建设[J].科技与管理, 2006.

[2]王大力.市场经济企业诚信现状与解决方案[J].大众科技, 2006 (8) .

[3]吴永新.论企业诚信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企业文化, 2006 (4) .

[4]许以洪.企业诚信缺失:博奔分析与治理对策[J].企业研究, 2006 (2) .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 篇11

近年来, 我国诚信问题在各行各业层出不穷, 整个社会的诚信都出现了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 注册会计师失信行为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 有整个社会诚信逐渐丧失的大环境, 政府监管部门不到位, 自身管理不足等种种原因。所以该行业的诚信市场急需建立, 只有建立诚信市场才能使该行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方面出现的所属政府各部门同时对该行业争相监管、行业自身管理不合理等问题, 结合国际跟我国国情认为, 对于当前该行业的监管模式存在的不良情况, 国家应采取政府分属部门明确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统一。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 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注册会计师管理方面, 现阶段,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 政府主要是从上而下建立一整套法律、法规来对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进行管理的。高效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只有将健全的法制、有效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和规范的管理部门结合起来, 才能有保障。自从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已经陆陆续续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 大致形成了一个以会计、审计跟证券的法制框架雏形, 构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 《注册会计师法》等一些法律、法规、规章等作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行业管理体系。虽然这一体系从整体来看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但是, 在某些方面尚不完善还有待改善, 并且有些规定同时有多个部门制定, 多头监管, 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矛盾较多。这些都不利于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对于这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修改跟完善。同时严格规定各个部门的权限, 坚持管理权力原则, 同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确定管理机构的管理和处罚程度。明确各部门监管权限, 相互制约的规定。

(二) 政府监管效率低

政府监管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 不能很好的协调, 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直处于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现状, 监管效率较低。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 隶属国务院财政部, 审计署等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有行政管理权。然而这些部门在职责上不免存在重叠与交叉。各部门由于在权力上的界限不清, 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后果是不协调, 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台各种矛盾的文件, 随意更改, 使得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大量存在。这些致使会计实务界始终处于疲于应付、无所适从、各行其是的局面。

(三) 行业自律体制薄弱, 缺乏独立性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协会一直在财政部领导之下, 但协会部门成员又是来自政府部门, 这导致在有些情况下难以做到独立。另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经费来自会计师事务所, 所以协会不能做到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严管理。尽管协会在名义上市是自律性组织, 但从实际来看由于缺乏独立性, 做到行业自律真的很难。

(四) 信息不对称

政府监管无法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虽然依靠政府的权威可以获取任何一种信息, 由于我国政府权力的自上而下的体制, 自然信息的传递就是自下而上的逐级汇报,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会因为各级政府为了好大喜功, 得到上级表扬, 奖励等原因而在传输信息过程中出现故意隐瞒, 故意拖延甚至是假报等情况。这些都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三、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 加大法律及规范的建设力度

加大法律及规范的建设力度, 只有将健全的法制、有效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和规范的管理部门结合起来, 才能更有效的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管。现如今, 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立法还不够完善, 需加大立法力度, 尽快健全该行业的法律法规, 同时要协调好已有的相关法律, 并保证它们的宗旨一致, 努力形成一个全面的行业监管法律体系, 有关“刽子手”部门要做到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二) 明确政府监管职责、确定监管主体, 增加财政监管力度

1、明确规定政府及其下属相关部门的行政权力范围, 严格规定只有财政部门才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督, 且只有证监会可部分监管注册会计师和有包含证券期货业务的事务所和。

2、注册会计师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知识水平较高的行业, 作为其监管人员就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跟培训。监管人员除了要懂相关的政策, 其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也要过硬, 这些都需要重视对监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同时在挑选的人员, 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 正直的品行。

3、建立针对监管主体的责任机制, 责任分配明确, 明确到个人, 当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后仍出现重大违法问题, 这时应当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 并加以严惩。 (4)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 要重分利用媒介的传播速度, 以批判的态度利用这类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并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各类信息的曝光力度, 逐渐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机制和意见反馈机制, 对在审计业务中回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改进, 逐渐形成一个监督链, 即经济受监督于审计, 审计受监督于社会, 使得监督体系日益完善,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越正常合理。

4、行业内的自我管理是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服务行业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 然而想要实现行业自律的这一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建立一个制度比较健全的行业机构,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因此, 如果行业自律管理能够比较成熟完善, 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做出贡献。

5、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 借鉴各国会计师行业的经验与教训, 我国只有将政府跟市场这两双有形跟无形的手有效的结合起来, 同时将自我管制与政府监管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行业自律与政府外部管理并不相互排斥而应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有机结合。在这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时期,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加强自律, 同时顺应市场经济这只“无形手”的对资源的配置调节。另一方面, 更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度, 利用这只“有形”手来弥补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和狭隘性等不足。所以就目前我国这种行业现状, 政府监管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性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四、结论

关于注册会计师诚信逐渐缺乏这个问题, 不是一触而就的, 是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我国的问题也存在于全球注册会计师行业。我国现阶段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 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程度不高、核心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以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背景, 审计缺乏独立性,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有关。为了解决会计人员缺乏诚信的问题, 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教育力度,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及更好的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起点低, 起步晚, 不但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局势, 并且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很多不足, 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模式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 政府监管部门不协调, 行业自律组织缺乏独立性等弊端。鉴于这些弊端, 应完善法律建设, 明确监管主体加强行业自律。总而言之, 只有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现阶段最好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晓亮.注册会计师失信问题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3 (2)

上一篇:医药分开下一篇:立足数学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