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2024-07-19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共12篇)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1

管子曰:“仓廪食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他认为粮食充实, 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 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 经济发展了, 道德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今中国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 人均GDP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阶段, 按道理国民素质理应相应提升。可纵观近期发生的事件:“颐和园数十游客随地小便”、“埃及卢克索神庙涂鸦”、“花展过后市民抢花”等, 这些新闻字眼不断地刺痛国人敏感的神经, 引起国人对于道德的拷问: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能让人们知荣辱、懂礼节吗?

一经济发展是道德水平提高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 没有物质作前提, 人的精神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基础。当一个社会的整体资源不足, 就很难再去苛求人们表现出足够的文明与礼让。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物质的高度富足, 同时伴随着高度发达而成熟的文明, 可以说明经济发展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

众所周知的黑奴三角贸易主要发起者是英国, 他们以这种“外贸”方式作为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 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沦丧了所谓的道德。但鲜有人知的是, 从19世纪起, 英国迈出了废除黑奴贸易的步伐, 开始立法禁止黑奴贸易, 同时禁止其他国家进行黑奴贸易:1787年, 在英国成立了“废除非洲奴隶贸易协会”;1806年, 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 禁止英国人进行黑奴贩卖, 还禁止了从英国的港口发出外国的奴隶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 议会两院又分别通过了一项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从1807年1月1日起, 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在黑奴贸易中获益最大的英国到了后来反而成了最积极的反对者, 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 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当时的英国人只想自己能吃饱, “仓廪食、衣食足”才是追求, 哪会考虑人与人之间涉及的道德问题。而在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迅速崛起成会世界第一强国, 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当时的英国人已不再需要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来积累资本, 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人的需求层面, 物质层面肯定排在精神层面之前, 有了物质基础, 才会有精神层面的觉悟。所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 英国人才有了人性道德的觉悟。往近了说, 看看现在的北京, 虽说民众的道德素质水平比以前有很大提升, 但是挤公交不相让、乱吐痰、插队现象还是经常出现。再看看经济水平远高于北京的香港, 人民能自觉排队上公交车, 自觉为弱势群体让座, 自觉遵守市民基本的行为规范……由此看出, 公民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民不再将目光放在经济上, 而更多地着眼于精神层面, 那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经济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的高低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吃饱了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前提, 但却不是精神富足的理由。”苏格拉底看到了经济发展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这一道理, 与此同时他认为经济虽是基础, 却不能决定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两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经济属于物质层面, 道德属于精神层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物质上的富足催生了精神层面的思考。然而,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 有自己的思想, 会思考世间的各种现象。这种思考是自由的、无拘束的, 一旦出现, 便不再受到物质的绝对牵绊和制约。虽说经济上的发展催生了道德文明的进步, 但道德并不会被经济水平绝对地左右。

知礼节是一个道德问题, 是一个人的品质体现。经济只是作为遵从道德约束的一个条件, 只能说是推动道德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不是决定因素。“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 以适其利。”这句话很好地辩驳了认为经济与道德同步的观点。同是富裕的条件下, 有人高尚地“行其德”, 有人却卑鄙地“适其利”。当今, 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按理说应是国泰民安, 天下太平, 更不会有什么道德低下的事情发生。然而不断发生的各种枪击案, 恐怖分子威胁, 无疑让绝大部分人重新去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的关系。道德水平代表的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决定道德水平, 更无法代替道德。社会发展了, 道德教育更不能缺失。道德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是正确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根源。

三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保证, 也是生活的基础, 是我们的目标, 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 高道德水平恰恰是我们的追求。试想在一个道德水平极高的社会里, 人们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 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在这样一种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的氛围里, 经济水平能不提高吗?我们应意识到, 较高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个道德水平低的国家是很难在世界竞争潮流中立足的。

合理地看待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然的态度。道德提升、文化回归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在依法合理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要获得精神境界的升华。有道德水平的经济发展才是规范的、稳定的、长久的, 所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 道德建设更不能被忽视。我们期待一个腾飞的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了, 全民道德素养全面提升了, “中国梦”必将实现。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2

经济与道德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思想的认识及其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依据,从其思想包括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社会道德、经济制度与经济水平对道德的决定性作用有所区别、道德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道德的特征之一、不同社会的道德与经济因素的联系存在差异、经济制度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与经济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道德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正负两种情况等方面加以认识.

作 者:曾广乐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1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经济   道德   关系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篇3

关键词:道德幸福道德品质修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道德作为人的属性和精神,是幸福的主干。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但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幸福本身离不开德性,德性对幸福而言,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彼此相互关联,互为统一。也就是说,幸福是依存于道德的附庸,而道德是幸福的主宰。

一、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在人的意识中伴随一生。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幼年、青年、成年、老年。在儿童阶段,人对道德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他律阶段”,时间大约在5岁—8岁。此时在成人的引导下,严格准守规则,负责任,服从权威。二是“自律阶段”,从八九岁以后。人在该阶段,已经认识到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对权威已不再盲目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亦认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规范,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不再是简单地遵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因此,人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当人在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决定了他们如何构建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其中也包括了对道德的进一步理解。

二、幸福是灵魂的愉悦

道德的范畴内容中,幸福在道德体系中只是一个方面,除此还包括有人们的义务、良心、荣誉、节操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道德的基础乃是人对幸福的追求。”费尔巴哈强调指出,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亞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在道德领域中人生的外在之物体现在社会生活传统习惯,世俗演绎财富之中,而幸福来自人的内心,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态是幸福的温度计。幸福的大与小、多与少,取决于人的心态。人的一切美好的经历只有转化为内心的体验,与心灵的碰撞之后,才能称其为幸福。当人们体验幸福的同时,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幸福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人们得到财富、地位、荣誉后会引发幸福的感受,但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并不全都是幸福的。外在的东西只是条件,只有转化为内在的体验和心情上升到精神形态层面,才能称其为幸福。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生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幸福。幸福也从不偏爱任何人。

三、道德的完美亦应包含着幸福

“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张载集》),德为幸福的前提,道德不能排斥幸福。道德的完美,亦相应地包含着幸福。幸福作为“好”或“善”是以人自身的完善为目的。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人的幸福的实现。人们一般把有道德的行为称作善,而把不道德的行为叫做恶。人行善避恶,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人群的和谐。“善”有两层意思。一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社会秩序的规范。“善”的个人是好人,“善”的社会是好社会。作为“善”的个人,要养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对于善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对于恶的行为,能够有道德上的批判,只有对善和恶、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有明显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才能净化社会环境,张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具有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如果没有理想,道德理念缺失,个人便是堕落的个人,社会便会是腐败的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幸福。俗话说“德与福相倚重”。只有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幸福的范畴才能不断发展,臻于完善。每一个人都在谋求幸福,但是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离的。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集体幸福的体现;没有集体幸福,就不会有个人幸福。只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活基础,也才能彰显出道德的完美。

四、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

(一) 人的社会化是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当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时候,经过社会化过程,变成具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的社会人,构成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在人格发展中,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在文化发展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并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通过代际传承和积累用于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使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使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增进社会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传递社会知识和规范,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人在生命周期内,在与环境的结合中,是其人格发展的过程。一是经历传统的按阶段发展。人在进入社会时,最初从儿童时期开始。在生命的早期,在孩提阶段,主要接受语言和认知本领。青年时期,进行大量的学习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预期准备。成年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角色的要求进行学习。二是经历在社会互动中双向发展。接受历史传统,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长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接受晚辈知识的传递。三是在社会变革中重新定位角色转化。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角色的转换中,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的变化。

(三)人在生命历程中人格的提升

一个人一生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每个人的生命事件按一系列顺序排列,构成个人的生命历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道德品质,即“人格”,行为原则和规范一方面受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影响,另一方面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善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互动逐渐形成的。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可变性。人的可变性也称可塑性,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的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使人的向善向恶的能力得到改善,善的可以更善,或者可以变恶,恶的也可以改恶从善,或者变得更恶。在个人人格提升中,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行为模式。其次,同辈群体中,以青少年阶段的相互影响最为明显。第三,学校、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人格的提升过程是每个人都应接受的现实。因为个人既是构成社会的一分子又是社会风尚的制造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改造而且能够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完美的、神圣的、不可改造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

品德的修养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品德的修养才能得到升华。首先,在人们相处的社会关系中,不断的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提升自身的素质,规范个人的行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道德教育、品德的修养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与非道德的行为决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第三,品德贯穿个人的一生。对品德的修养,必须从认识到实践,往复循环,不断提高。通过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刻苦地锻炼和不断的自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要不断的学习,要从一个自认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重塑个人价值体系,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规范个人自身行为,以此影响社会风尚的根本向好。最后,要做好传承延续,把社会知识和规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通过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成员,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超.幸福生活的伦理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1.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4

一、道德反映着社会经济关系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们的思想观念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马克思在阐述道德和经济的关系时, 反复强调:第一, 道德的根本基础和道德观念的最终源泉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状况;第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 道德总的来说是进步的, 这种进步性归根到底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道德的进步就像其他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发展一样, 并不是机械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只是从归根结蒂的意义上决定着道德的变化。经济是基础, 道德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是反映经济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 道德并不是孤立于社会经济之外的一种纯粹的理念, 而是受着社会经济基础所制约, 又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社会因素。

二、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更新和发展;道德规范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首先, 社会道德规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一个社会经济有效和协调发展的因素尽管是多方面的, 但法制调节和道德调节是两个主要的方面。社会经济要健康运行, 没有法制的规范不行;同样, 若缺乏道德规范的有效调节, 法制的规范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 道德规范作为一个社会中“软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不可低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必将为各个经济活动主体提供市场竞争的必要环境, 创造良好的条件。但要参与市场竞争, 必然要有一套竞争的规范, 这套规范并非只是法制规范, 还应包括道德规范在内。只有把法制规范的“硬调节”和道德规范的“软调节”结合起来, 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起到推动作用,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其次,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道德规范的发展变化, 社会经济的基本性质决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性。如果脱离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道德规范就显得缺乏基础, 人们也难以接受这种规范。这说明, 道德规范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 尤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必然要求社会的道德规范适应这种变化。长期以来, 人们在道德观念上所形成的各种教条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也必然会随之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正在不断形成中。

从本质上看, 经济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就总体而言,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携手并进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是对立统一的

1. 应当看到和承认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与道德各自的出发点和所遵循的原则有些不同。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利, 为了个体的利益, 可能引发一些阴暗的、丑恶的社会现象。而道德的核心是义, 讲道德是为了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 达到群体的和谐。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 市场经济与道德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人类道德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它的发展也是曲折起伏的。商品生产上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 不同企业、个人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对立。这一方面必然推动技术和分工的极大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能诱发一些道德问题, 形成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矛盾, 如经济落后与道德进步的矛盾、经济发展与道德落后的矛盾等。

市场经济和道德, 一为他律, 一为自律, 二者必然表现为互斥甚至冲突, 从而构成二律背反关系。这大概正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消极道德现象的原因之所在。前段时间, 社会上出现的某些见利忘义、明哲保身的现象, 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内的蔓延, 恐怕与市场经济的崛起不无关系。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互斥只是表明市场经济的非道德性质, 不能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堕落。记得一位外国历史学家在分析战争原因时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每次交通事故, 说到底, 都是由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人们想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愿望引起的。但是, 警察和法院总是要为每次交通事故寻找一个特定的具体原因———驾车人方面的错误:超速, 酒后开车, 刹车失灵, 路面不好。”与此相类似, 假若市场经济不存在, 那么以它为前提而派生的现象包括拜金主义等等也不可能出现。但问题在于, 市场经济毕竟只是它们赖以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主要条件。就此而言, 市场经济的存在与消极道德现象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必然的, 而是两可的。关键是如何找到一种合理的操作机制, 来有效地调控这种关系。准确地说, 消极道德现象的出现, 只是与市场经济的自发发展有关。

2. 从总趋势上看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市场经济与道德又是统一的, 二者在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中共同向前发展。从道德的角度分析, 道德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其基本属性还是其特殊属性, 都是有利于道德进步的。从基本属性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获取利益为归宿的属性, 这有利于人们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目标;具有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 有利于人们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格;具有以交换为媒介的属性, 有利于结成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从特殊属性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盈利道德, 要求把个人盈利与为全体人民利益服务统一起来;它的特殊竞争道德, 要求把积极竞争与互助协作统一起来;它的特殊利益道德, 要求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我们可以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将极大地推动道德的进步。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类道德的进步奠定历史基础。《管子》中说的“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一个真理。唯物史观则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对道德的历史制约性。不能否认, 少数先进人物可以抑制基本生存需要而追求一种道德上的自我实现, 但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 即在类的层面上, 则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离开坚实历史基础的道德, 潜在着沦为一种伪善的危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由于“左”的错误的干扰, 我们也曾陷入脱离物质基础的道德“乌托邦”, 这一教训是值得我们永远汲取的。

一般说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道德状况受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贫穷是滋生各种病态的土壤, 当它与其他一些因素结合时, 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现象。一旦这种畸形现象正常化, 就会产生道德危机。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不公平, 对人们道德观的摧毁是相当厉害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 当他们看着别人锦衣玉食、开名车住豪宅, 自己却吃萝卜咸菜时, 就会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他们的边缘化地位, 会使得一些人容易产生选择不道德行为来改变命运的冲动。因此越是在贫困、不发达地区, 越是容易发生群体性的道德越轨行为, 例如一些地方出现的“假烟村”、“走私村”、“偷渡村”、“六合彩村”, 以及贩毒、拐卖儿童等特殊的道德沦丧行为。

总之, 只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经济, 才能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们才能更好地坚守自己的道德涵养, 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和侵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 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和从总体上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整体道德水平仍然是不断提高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社会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舒金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

[2]郭广银.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篇5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从各个方面探究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同样,从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依赖性出发,也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道德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和基础。

因此,在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对道德体系的决定作用时,应着重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社会经济结构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核心,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核心。

这两种类型的社会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历史形态。

与此相适应,社会道德体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类型。

首先,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以家庭、胞族、氏族、部落等公共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的关系十分简单和狭隘。

与原始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道德,便是同风俗习惯混为一体的淳朴道德。

其次,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形成了不同阶级的道德。

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社会不再存在统一的道德体系,而是形成了各自不同阶级的阶级道德。

而且,随着私有制的历史形式的改变,阶级道德也不断更换着它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

例如:与奴隶主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道德。

同封建地主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地主阶级的道德和农民阶级的道德。

同以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相适应,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道德。

最后,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将最终形成作为全人类道德的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基础上,是由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的新型道德。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建立时间较短,经济结构中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及旧道德体系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了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1]这种作为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对于各种社会或阶级的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都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首先,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都是从一定社会利益或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或者说都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是区别各种道德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可表现为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在于追求整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从属于整体利益呢?还是追逐个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从属于个人利益?各种社会或阶级的道德体系,都是根据这样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确定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原始社会里,氏族、部落在调整内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德基本原则,都是自发地追求氏族、部落的整体利益,将个人利益溶于氏族、部落的整体利益之中。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道德虽然也会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但实际奉行的道德原则,总是追逐个人或者阶级的狭隘私利,公开或隐蔽地使社会整体利益屈从于他们的狭隘私利。

公有制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各个发展阶段上,都要求人们自觉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

其次,利益决定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适用范围。

各种阶级或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原则和规范,究竟能不能真正成为社会统一的道德行为准则,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它是不是真正反映社会的整体利益,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内部由于有着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即个人利益和氏族部落的整体利益完全一致,所以才有了氏族部落统一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在各个阶级社会中,从根本上不存在共同的社会利益,因此,各种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各自阶级的利益中引申出来。

所以,除了某些人类公共生活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以外,任何一个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都不能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统一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和严格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经济关系在成熟度上不同的两个阶段,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同样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

总的来看,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是由作为经济关系表现出的利益和利益关系所决定的。

如果社会不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有全社会成员共同的道德原则和主要规范。

3.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道德领域的对立和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不同道德体系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

这种对立和斗争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关系内的矛盾和冲突所决定的。

首先,道德领域内的对立和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展开的。

在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系中,由于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由此决定了人们获取社会财富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特殊利益。

社会各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为了争得自己的应有利益,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也形成了自己相应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至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体系。

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表明,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源于各自的经济利益,这也决定了一切阶级社会不同的道德体系,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其次,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也决定了它们道德体系的社会地位。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道德体系,有的居于支配地位,有的则居于被压抑的地位。

从历史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体系,总是先后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奴隶、农民和无产者等劳动者阶级的道德体系,则总是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剥削阶级的道德体系,之所以能够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多么“高尚”,而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当时的生产关系中居于统治的地位,占有物质生产资料。

因此,被剥削阶级只有改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了道德的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切道德体系的兴衰和起落,进步与消长,归根到底,也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状况的。

首先,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迟早要引发社会或阶级的道德体系的新旧更替。

历史的进程反复表明,随着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日益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新的社会经济关系逐渐产生之时,相应的旧的道德体系,便日益走向衰落,新型道德体系的某些因素,便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新旧道德体系之间便有了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和斗争。

当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被新的经济结构所取代,那么,新的道德体系则会迟早取代旧的道德体系。

人类道德的这种新旧更替,一方面继承了前辈的某些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人们生活于新经济结构中的利益和要求。

因此,从总体上看,新道德总是具有根本不同于旧道德体系的性质,也必然程度不同地显现出人类道德的历史进步。

其次,同一经济结构内部的某些重大变化,也会引起相应道德体系的变化。

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法律 道德 关系

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范。自从法律产生的那时起,道德和法律之间就有了千丝万屡的联系,中国古代的周礼就是以礼为法,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也是把道德规则法律化的典型表现。法律与道德联系密切,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活动中相互配合。法律督促我们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而道德教导我们积极向善正直为人。法律服从权利义务的机制安排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则宣扬责任和友爱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法律关注主体的行为本身,道德则直视人的内在心灵;法律是刚硬的规则,道德是柔和的原则,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呼应,在现代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法律与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问题上的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从本质上讲,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并集中体现他们的意志。

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第一,法律与道德的经济基础相同。法律与道德都是同一經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现象,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二者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共同为其服务。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同时道德还是法律的基础。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定这样的道德因素,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的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有生命力都是疑问。

第三,法律与道德在实施中相互扶持,功能上互补。法律必须也必然体现大部分的道德要求,否则法律很难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所以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往往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使之具有了法的属性。法律与道德在价值取向和追求上存在共性,他们都渴望实现平等、公正、自由、和谐与正义。由于法体现了道德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所以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律实施活动,可以促使道德实现。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产生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道德的观念。而法律则是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的产物。随着国家的消亡,法律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道德的作用将日益扩大和加深,并由阶级的道德逐渐形成为人类共同的道德。

第二,调整的范围不同。法律调整的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基本关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领域,而道德还管理一些法律不愿或者不能管理的社会关系,比如思想信仰、个人生活和感情等。对于某些行为,法律暂时不便调整地可以留给道德或者其他社会规范来调整。暂时未被法律明文禁止的公民个人行为,可以先纳入到道德调控的视野之内。

第三,内容结构不同。法律以权利为本位,道德以义务为本位。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立,没有无义务的法律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法律义务。而在道德中,道德义务是绝对的,不与谋求个人的权利相联系。

第四,实施方式和强制力不同。法律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保障,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起作用。道德调整主要借助评价、教育、感化和舆论褒贬来培养人们的道德义务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法律调整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普遍约束力来评价人们的行为。它是国家权力的外在表现,并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按照明确的程序与形式来进行,因此其作用的机制是外在的,有形的。

第五,体系和结构不同。法律是统一的国家意志的表现,它是一个由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效力位阶有机组成的逻辑严谨的体系,道德则不具有这种特征。

三、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支持相互支援的。但是,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也有可能出现尖锐的矛盾与冲突。究其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首先,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标准的差异。道德是由社会公德、理想人格等高低层次之分的,其追求的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境界;而法律设立的标准是一种多数普通人能接受的标准,其核心为权利与义务的紧密结合。道德的高标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法律所推崇的利己与利他兼顾的思想却能与多数人的境界一致。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大力提倡较高的道德,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多数人的思想状况。

其次,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的明确性程度不同。作为法律必须具备可预测性、评价标准明确性、单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但道德评价标准往往是多层次、不稳定的。例如,投机在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中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正当的合法的投机则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是符合市场规范的。

最后,道德的义务本位与法律的权利本位的对立。道德和法律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义务优先和权利优先的对立。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始终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因而法律体系缺少权利性规范。而现代法律的特点是权利本位,法律以权利为核心。道德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总是以义务为核心,因此,道德的标准极高,缺乏为社会大多数人遵循的世俗的道德准则。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纯粹的道德标准因缺乏权利关怀而往往被多数人敬而远之,使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转换思维,汲取民法精神,义利兼顾,摆脱传统泛道德主义的影响。

四、道德建设与法治实践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7

1.法律与道德的本质共同点。(1)两者都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系统的概念,道德起源于最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群体生活习惯,没有明确的准则,一切出发点均为习惯。同时,也依靠大多数成员的习惯进行着调整。(2)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了社会的比较具体的规范准则,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相生,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3)法律和道德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统一的目标和意愿,同时也是社会的思想和文明发展程度的准绳。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法律与道德的产生方式不同。(2)法律与道德的存在方式不同。(3)法律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4)法律与道德的调整方式不同。(5)法律与道德的存在形态不同。

二、法律和道德具有相互的补充性

法律和道德都代表着社会整体意志者的意志,也包含了社会的整体思想意志,都是为了社会群体某阶段的目的而服务,两者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意志的广泛约束和影响而存在,都是通过对整体社会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围调整和指导而服务,两者共同具备了实现社会群体意志者的目的特性,从而能够和谐地相依并存。但是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的,带有较浓厚的惩治色彩,以约束和限制社会成员而存在。而道德则是以思想或者语言的褒扬和鼓励来实现的。于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真空,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个别成员的某些行为可能越过了道德的范围,但是又不足以通过法律来惩治或者约束,就是存在于上述的真空区域。而当代的社会群体,都在追寻两者并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制,同时通过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标准,来减少法律与道德真空的空间。

三、法律和道德不平衡的弊端

遍阅从古至今的社会群体,都不能够单独通过法治或者德治而维系。过激地单纯依靠法律来约束成员,则会使得成员产生逆反心理。没有了自身思想中的道德意识来约束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而失去了自身的思考以及行为准则。而过激地单独依靠道德来约束社会成员,完全舍弃了法律的强制惩罚措施,则必使某些成员无所顾忌,凌驾于道德底线之上,从而影响了群体的发展意志实现。

二者都能够从外界强制改变成员的思想意识,只是因为以上所述的区别,而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法律可以通过外部强制惩罚的方式来改变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多通过由成员内心的思想改变,进而改变成员的内部意识形态和外部的行为方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得成员真正遵循社会整体的意志。社会也才能在社会成员思想以及行为统一的基础上,平稳存在和发展进步。

四、现代的各个社会群体需要两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各个社会群体为了快速实现自己的同一目标,都在创新或者学习引进新的机制。每当一个新的机制的创新或者引进,都会迅速有一个法律机制同时出现,对涉及的成员进行约束和控制,以此来维护机制的顺利运转,同时也开始培养新的道德准则,从思想上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以此来维护新制度的平稳发展。

现今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众多,人人穿插于几个或者多个群体中的复杂群体。法律的健全与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势必会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为统一,再完善的机制都会很快被打乱乃至湮没。同样,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就没有了强大的强制惩治约束力,同样不能够长久地实现和谐发展。社会群体整体的意志和目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小群体和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共同实现法律和道德所寻求的义务,保证现有以及新制订的计划顺利有序有效实施,才能实现整体社会的意志。

法与道德关系的当代价值 篇8

(一) 道德的含义

道德同法律一样, 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也是随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道德存有阶级性并为其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阶级道德观。所谓道德, 是人们关于善与恶、荣誉和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以及根据这些观念、原则而形成的人们相互行为的某种准则和规范。总的来说, 它就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并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保证实现的。

(二) 法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说文解字》记载, “法”的繁体字是“”。,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从这可以看出, 法与刑两字是通用的, 都表示着判断某人是否有罪的含义。马克思对法的定义:“法是指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 反映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与道德的内在关联

(一) 法与道德的联系

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实为一体, 后两者分离。法与道德虽然归属于不同的范畴、调整着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 但它们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基础、本质、目的, 都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在发生学上, 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 且在发生发展中有相互转化。在形式归属上, 都属社会规范, 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 (程度上存在差别) 。在内容上, 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在功能上, 都是社会调控手段, 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5.在发展水平上, 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

(二) 法与道德的区别

1. 法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条件, 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出来并加以修改、补充、废止。道德则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

2. 法与道德归属的范畴不同。

法属于上层建筑中的制度范畴, 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则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从观念上规范人们的精神和行为。

3. 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

法是调整人们某些行为的规范,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加以调整, 所调整的范围也广泛的多, 且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 其内容主要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履行的义务, 承担责任, 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 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4. 法律与道德的规范结构不同。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5. 法与道德的实施方式不同。

法主要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则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的驱使、社会舆论的褒贬作用、教育的力量及传统、习俗的影响, 以精神的影响保证实施。

6. 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法以国家政权意志表现出来, 是明确、肯定、普遍的行为规范, 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等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或者是特殊判例。道德不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表现出来, 一般较笼统、概括和抽象, 没有确定的成文形式, 大多存在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中。

7. 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

阶级意义上的法随着阶级的消灭最终不复存在, 道德在阶级消灭后仍存在并进一步发展。

(三) 法与道德的相互转化

法律与道德之间是互为条件、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互动互补机制。即存在道德向法律转化, 称之为道德法律化。亦存在法律向道德转化, 称之为法律道德化。这种互动互补机制的建立, 会使社会成本消耗减少, 效益增大, 从而成为调控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效杠杆。这是因为法律和道德各有优长, 也各有局限。保护方面强化了道德的法律化, 以及若干职业道德、市民行为规范被赋予行规、民规的法律意义等等, 无一不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

法律与道德互补机制的另一方面法律的道德化。这是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国家除了用法律外, 还有经济、政治、道德等。二是“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三是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多变性的矛盾。法的稳定性就使其产生了滞后性, 跟不上现实生活中人们灵活的行为变化。即使是再有才智的立法者, 人的认识能力也在有限的, 因此法律就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四是法律所在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这就需要道德的补充, 无论立法、执法全过程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所以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在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 我们要克服“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的观点, 不仅要想到只有法律调整, 没有道德调整的专制社会;还要想到法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又决定着道德的实现程度。因此,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利用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三、法与道德互补关系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的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互相衔接, 相互协调,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三个代表”思想在治国理念上的贯彻和落实

德治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三个代表”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而且是推进我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根本指导方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文明价值关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则是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根本价值追求。总之,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执政治国经验的最新总结。

(二) 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现需要民主程序的完善和公民的自由权为前提条件

民主和自由是德治与法治结合的政治基础。自由、民主、法治是现代文明的追求, 而这皆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德治的提出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发展为目的, 人的自由不仅仅表现在不受外部压迫, 更表现为人的内在价值的自由全面的展现。而法治与民主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亲缘或伴生关系。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既以民主自由为目的, 又离不开民主自由的扶助,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只有通过民主程序, 才能真正实现。德法结合与民主自由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在我国, 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的, 人民群众既是“治”的客体又是“治”的主体。因此,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所依据的“依”和“以”的法与德, 应当在充分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确定, 进而取得“治”的有效性。

总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 对于开创让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企业文化与职工道德之间的关系 篇9

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和快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因此, 社会对我国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企业加强其硬实力建设, 同时更重注企业提高其内部的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在当今社会严峻竞争力的情势下, 各个企业只有同时提高企业的财力、人力、物力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建设, 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才更加有利于企业和谐和稳定的发展。社会中不同学者对企业文化和职工道德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见解, 有些学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职工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者是密切相关的, 高尚道德素养的职工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职工道德素养, 二者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还有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行为标准和文化理念, 代表着企业的利益, 而职工道德是企业职工群众的文化理念, 因此企业文化和职工道德之间是对立的关系, 这种观点将企业文化和职工道德相分割, 不利于企业中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的沟通, 同时不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 也不利于职工道德的培养, 而且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抑制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培养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所有的职工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文化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标准。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 以发展为核心, 建立的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 需要企业中所有的职工共同遵守, 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影响着企业经济和地位的发展, 而且影响着企业职工的行为、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全面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道德修养是调节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企业职工的道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活动, 在当今社会对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同等重视的趋势下, 企业的发展要将经济发展与道德培养并重, 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企业职工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只有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职工才有利于企业建设精神文化。高尚的道德素养还可以提高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企业职工的创造力、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能力。

(一) 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只要内容之一, 相对于经济、政治等建设, 文化的建设更加具有凝聚力, 更有利于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要让企业长期有效的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并且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 同时企业自身得到更好发展, 企业就要从产品、制度、企业特色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灵魂, 因此,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的形象, 加强企业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营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 实现企业科学的管理, 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中, 引导企业职工形成相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在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下, 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 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管理, 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办公、经营的各个环节中, 建立企业职工行为约束机制, 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 实现企业层次化管理, 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职工有的放矢, 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 更有利于职工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显著提高。由此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科学的管理, 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养。

(三) 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

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 企业职工树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职工高尚道德素养的形成。相反,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高尚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职工, 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核心。在优秀的企业文化背景下, 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熏陶职工的思想理念, 促进职工高尚道德素质的形成。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制约下, 在加强企业职工技术能力的同时, 加强对职工道德素质的培养, 提高企业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 建立高技能、高道德素养的职工队伍。

(四) 企业职工道德培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高尚的职工道德可以向公众展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 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企业的整体形象。身为企业职工的一员, 言谈举止不仅仅代表的是个人的形象, 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所以首先企业职工要提高自身的形象, 才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形象和影响力度。企业职员形象的提升不仅仅在于自身外在形象, 而且还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内在形象, 这样职工的自身形象得以提升, 象征着企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五) 企业职工道德培养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

道德是企业生产力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越高尚道德素养的职工, 具有越强的生产力。然而, 一些企业错误认为企业的发展仅仅与职工的专业技能息息相关, 只要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能力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所以只注重企业的效益, 忽视了对职工道德素质的培养, 结果却没有达到计划的效果。道德会制约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具有高尚道德的职工会在遵守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和自身获取利益, 这样的职工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 职工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齐心协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 企业职工道德培养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秉承以人为核心的思想, 无论优秀与否的企业文化都离不开企业职工的建设和遵守, 要想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首先要培养企业职工的道德素养, 只有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职工队伍才能更有利于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职工认为个人的发展是为了促进企业更长远、稳定的发展, 久而久之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反之, 企业职工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 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反而还会抑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破坏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可见, 加强对企业职工道德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企业文化与职工道德之间的关系

虽然企业文化和职工道德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但是企业文化与职工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者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也代表着企业职工的利益, 职工道德的培养不仅提高了职工个人素养, 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企业影响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道德素养, 相反, 高尚的道德素养可以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一) 职工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工道德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包括, 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目标和企业愿景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标志以及企业的硬件建设等;企业的行为文化包括企业的形象、企业职工的行为和素养以及企业的宣传等;企业的管理文化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的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具有高尚道德职工的参与。因此, 职工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工道德还是企业文化实施的有效形式。

(二) 企业文化是职工道德培养的指南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 无论是企业的发展、经营还是企业职工的行为都要依据企业文化来落实开展。新的职工进入到企业后首先要学习企业文化, 让职工自身思想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这样职工在共同的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文化影响着职工的自我定位和目标的确定。因此企业文化是职工道德培养的指南, 是职工高尚道德素养形成的精神支持, 优秀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大大的调动了职工的能动性, 指引着职工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使职工的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培养具有相同的思想和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培养都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职工的配合, 企业文化在形成后需要职工落实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象征着企业的利益, 而且也维护着企业职工的权利和利益, 企业职工道德的培养一方面提高职工自身的素养, 另一方面提升企业的形象, 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使得企业可以长期有效的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 只有同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道德培养,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目标, 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东.试论企业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 (04) :52-55.

[2]童爱农.浅谈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层文化和职工文化[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1) :36-39.

[3]黄河涛, 简洁.论工会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 (01) :112-113.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人性论,先秦人性理论,道德基础

建于3000多年前的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有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 这说明从远古的时代起人们就开始思考: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自古及今, 哲学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论述纷繁复杂、多如繁星, 其中最多最基本的就是有关人性的论述。人性是解开“人是什么”之谜的钥匙, 探讨人性实际是探讨道德事实之如何的问题, 是研究人性中道德的可能性, 探讨人性重在认识人自身, 旨在发展人自身。

1 先秦人性理论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人性论是伦理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孔子说:“性相近,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隐含着性无善恶的意思, 包含着人们天生的本性不存在根本差异、人性的区别乃后天的产物的思想, 意味着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但没有作进一步的论述, 这一思想确定了中国传统道德对人和人性的基本看法。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人性理论, 他提出“同类意识说”, 他认为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 是因为人有同类意识, 这种同类意识是善的最终根据, 正因为人有同类意识, 才可以推己及人, 因此, 所谓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规定———人有“四端”或“四心”, 即“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恭敬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四心”是人的真正本性, 人先天皆有四心, 他们是人们不学而能, 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 也就是说人具有先天向善的心理和为善的能力, 基于此, 他提出“性善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他也不否认, 人性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保持、扩充自己的善性, 沿“人性本善”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人就成为君子;二是还有一些人因为认识不到仁义理智根植于心, 不注意发掘、培养, 任其食色之欲膨胀, 成为小人。他认为:人之本性必然会把人的行为思想导向善, 因而修身不需外求, 人自身就具有成为君子、圣人的“善”的本能。

荀子在《性恶》篇中专门论述了人性, 指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他把人性规定为人的自然本质, 认为人先天“好利、疾恶, 耳目之欲, 好声色”, 认为人性无善, 但却有认识善的端倪, 因而只有通过圣人才能制定礼仪法度来教化人们的本性, 使其趋向善。

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人性的问题, 可以看出无论主张性善或性恶, 都是先天固有的, 但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 (荀子是他律的教化;孟子是靠自己的道德自觉性) 而改变, 实现人的完善。

从总体上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 其主要倾向是以“性善论”为主体的德性主义, 善之根于人性之中,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性主要表现为道德的自觉性, 表现为人的能动精神, 承认人的可教化性, 坚持人性是先天固有, 后天可以塑造的。可见以德性主义为主流, 是先秦人性论的明显特点。先秦人性理论科学合理与否, 这里不必多说, 但是有一点是必须重视的:虽然人性本善本恶, 可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 (他律、自律) 加以塑造、都是可以教化的。人性论的这一认识过程, 启示我们对人性进行再认识。

2 对人性的再认识

人性是在人类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由需要而引起, 并随实践活动的深化而发展的人类的特性。

追溯人类数百万年的慢慢历程, 视野定格于人猿揖别的那一段漫长的岁月, 我们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萌芽状态劳动, 促进了自身生理器官的发展———手脚分工、直立行走、语言产生, 尤其是高度发达而完善的大脑, 奠定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提到人就应该是社会的人, 社会关系的人, 因为古猿向人的转化和猿群向人类社会的转化是同一过程。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物质生产当然只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 在人类进行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 作为主体的人, 客观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 人的生存需要乃是人生命活动的本性, 亦即人的本性。人性隐藏在人的生命活动之中, 同时也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是因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人性, 从其最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 人性是多重属性的总和, 诸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作为主体的人不仅有自然、生理上的需要, 也有社会、心理上的需要, 并且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就是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具有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 他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个人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 群体在群体意识的支配下, 不仅利用而且会创造和创造性的利用对象, 可以说自然属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创造的强大的内趋力, 他在可能性上是无限的;所谓社会属性就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 在满足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的过程中, 产生了相互依赖性, 人际关系中产生了相互交往性, 人生伦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性, 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交往、合作、冲突等。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根本不同, 人在满足自身需求时是受意识支配并有创造性的改造对象以达到为我所用, 而并非如动物是完全自发本能而被动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需求的满足, 也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所进行的。

总之, 人性并非某些先哲们所言的先天所固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质, 并非与生俱来的善端或恶端, 人性就其本质来看, 应该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 从具体的人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规定性。具体地说就是:在长期的萌芽状态的劳动中促使生理基质———大脑的形成, 使意识成为可能;群体在争取生存和发展中产生了群体意识, 随着创造历史活动的实践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促使了个体意识的产生, 作为主体的人在满足个人自然和社会的需求活动中, 所产生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社交、自我实现等, 其中表现出的利己、利他、害己、害他的倾向或行为, 人性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变与不变的统一。马克思说:“追求利益是最大的人性。”

3 人性论与道德基础

人性是道德的出发点和主体性前提, 人性是道德的目的和归宿, 道德是人性的显现和完善的表征。

这里的道德基础是特指在伦理学范围内讨论道德的可能性的问题。“人性是指人的伦理行为所固有的事实如何之本性。”

一方面, 道德之所以可能, 是因为人性的可塑性, 如前所述, 人性是在人类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 由需要而引起, 并随实践活动的深化而发展的人的特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前者的满足和实现是在后者的制约和引导下进行的;而后者的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前者的实现程度,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表现为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 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利己、利他、害己、害他等行为倾向, 为道德规范提供了可能性, 道德规范是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 是通过道德目的而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 优良的道德规范是通过衡量人性、人的伦理行为本质善恶而确立起来的。所以人性便是道德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来的基础和源泉。可见人性是道德的基础和主体性前提, 一切道德规范的确定都要依据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

另一方面, 道德的目的和归宿是人性的提升和实现, 是人性的完善。道德是人的道德, 而非道德自身, 重新考察道德的起源, 可以明显的看到道德之所以必要, 源于人的需要, 源于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非为道德而道德;从道德目的和归宿来看, 道德规范之所以必要, 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这种动物在满足自己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 需要调节己与他、己与群等诸关系, 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得以延续, 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 个人各种需求才能逐渐得以满足, 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 (当然不排除其它的调节方式, 如法律、规范等, 但是不能否认道德调节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其它调节方式难以达到的) 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科学实验活动才得以有效进行, 人的认识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总之, 关于人性的认识和论述渊源流长, 灿若星辰, 各有侧重, 透过历史清晰可见的是人性不是远离人的活动的纯粹的抽象物, 而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人性是在人类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由需要而引起, 并随实践活动的深化而变化发展的人类的特性, 是具体与抽象、变与不变的统一。因此, 道德才成为必要, 人性是道德的主体性基础和出发点, 人性是道德的目的和归宿;道德是人性的显现和完善的表征。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白话四书【M】.长沙:岳麓书社, 1989.

【2】战国荀子.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8.

【3】马克思, 恩格斯.马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浅谈法与道德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法;法律;道德

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彭宇案中,法官似乎想通过判决推行某些利他主义精神,结果在全国舆论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在社会中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以致后来的许云鹤案、小悦悦案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法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一、法与道德的释义

(一)法

在现实生活中,法通常也被视为法律。在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中,将法定义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以权力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1]朱景文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 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 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舒国滢主编《法理学阶梯》一书认为: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这种规范体系反映了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层或人民的意志,其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层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3]。 简而言之,法是由一定主体,通常是一国的统治阶级,为实现一定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按照特定程序制定的,由外部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从生活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社会规范。

(二)道德

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干预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3)它的反作用的方式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由此可见,道德也是社会中用于规范人、人们间的关系、和人的行为的规则或者说是规范。只是道德直接源于人们的生活习俗,且是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看不见的契约,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只有人人都遵从这样的契约,才能够融入社会,并且保持社会的和谐;否则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发生矛盾或冲突,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相比較而言,法律是在正式组织通过正式场合的正式行为确立的,本身更加具有权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它通过外部强制力对受众施加影响,因而对受众的规范效力更加具有强制性和不容置疑性,它要求受众百分之百的遵守和执行。

道德主要以社会传统和风俗习惯为依据,对受众的规范效力主要在引导和劝导上,没有强制性或者其强制性不如法律,主要实施情况和效力发挥据受众的不同而不同,人们可以完全遵照执行,也可以部分执行甚至不执行;道德对社会的规范效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环境得以保障,脱离了一定环境则会使效力大减或发挥不了效力。

(二)联系

法与道德都属于调整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受众都较为广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和遵照执行,并且都对相对受众具有一定的规范效力。

法律和道德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不符合新时代道德的法律,会在时代的不断前进中逐步被修改或废除;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道德可能会进入立法程序,最终进入法制建设的轨道,成为法律而继续发挥社会规范作用。在社会法中进程中,道德也会同样发展,一些于法不合、与时代不合的道德也将会在法制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被淘汰和废止。

三、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西方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学说

以富勒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主张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因此,法律一旦失去其固有的道德性,就“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4]。这种学派主张将法与道德结合起来看待,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离。以哈特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法学家主张则和自然法学派刚好相反,他们将法与道德相分离,认为“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5]。

除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之外,西方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原生与衍生说、霍布斯的互相包容说、康德的内在与外在说或普遍与特殊说、耶利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富勒的道德性说、狄骥的根源之一说、庞德的时分时离或动态关系说、凯尔逊的不相关说、哈特的部分同一说、川岛武宜的共同分母或共同根源说这十种较为著名的说法。[6]这十种说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即法与道德不相干、法与道德有交叉部分、法与道德一方包含另一方。

(二)法治与德治

法治,即“法的统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7]德治,是指充分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治国方式。在我国古代,有儒家学者提出“为政以德”劝告统治者实行德治,也有法家建议君主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也有法治与德治二者兼用的。而当今社会中,我国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也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并抓,促进法治和道德的双重发展与进步

法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二者可以相互影响,但不能过多介入。法主要规范社会公德方面的事物和各种关系,只是维持道德的底线;道德主要处理私德领域的事情和关系,但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高、比法律多;在公德与私德交叉的部分,则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裁决。在交叉领域,法与道德的比重处理则是一项微妙的艺术。

nlc202309041019

如果用法律手段强行道德,就意味着提高和增加了法律的要求,也就是用强制力来提高道德的底线,要求人们的行为具有更严格的道德水准。这就可能使得法律变得太理想,在社会中很可能行不通。比如,在舍己救人的问题上,因为面临生死的抉择,如果法律强制人们服从道德规范,实际上是把利他主义作为法律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这样的法律的落实质量和程度存在疑问;另一方面,此种法律的实施结果恐将与设计之初背道而驰。

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善,但是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如果连比较底的道德底线尚且被突破,连最基本的法律规定都得不到有效执行,却要求把更好的道德标准作为法律来规定,这就更显得不可思议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法治的建设还是在法律的运用和执行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道德发生联系。无论是彭宇案,还是许云鹤案,都涉及审判中法官对法与道德的衡量;小悦悦案则引起人们对于是否应该将某些归于道德范畴的规范法律化……这些案件都扯着法律和道德两条绳索,在决断时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法律脱离道德会出现恶法,而道德过分干预法律则会影响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运行。法律的制定应该是将生活中属于公德的范围的、需要外部强制力保证其规范的某些行为纳入其范畴,道德则是应该将法律不便于介入且不需要过多外部强制力介入的事项和行为纳入其范畴内。

总的来说,对于法与道德的关系,各方学派均有其道理和可质疑之处。但,法律不等同与道德,它们各有特点和功能,共同维护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有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应该同时并举,不可偏废一方。同时,法与道德既二者不能割裂开,也不能过分介入对方,这不仅是立法者索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司法者和执法者在决断时需要不断斟酌和衡量的一个艺术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張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5-37.

[2]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0.

[3]舒国滢.法理学阶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4.

[4]赵路.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困境与成因分析[J].南方论刊,2009,03:32-33+18 .

[5]严森.试论法与道德的冲突[J].法制与社会,2013,35:1-2.

[6]严存生.法与道德关系模式的历史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05:36-46.

[7]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0-333

[8]张煜.论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J].大众科技,2010,12:196-197.

[9]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01:2-16.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支撑关系探要 篇12

一、源头上的互补性和相通性

法律与道德不是同一时间产生的。法律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但道德却不是这样的,人类社会诞生后就出现了道德。可以说,道德是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物质世界作用于主观意识世界而逐渐自发形成的,它被人们自觉意识、接受、服从并执行。根据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因为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人;法律起源于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才产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才形成。通过上述时间线,明显可以看出,道德先于法律产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第一个基本历史类型,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部落、氏族内部统一的道德。原始社会道德萌芽于人类脱离动物状态之初,并随着早期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由于原始社会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从感情、感觉和生活惯例上把握现实的道德关系,在实践中道德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或争执中,每个部落、氏族成员诚实勇敢、平等团结、协同劳动、互相帮助,把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最高利益。原始社会的道德在那个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商品的出现,国家形成,封建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封建统治者们为了巩固统治,管理百姓,制定刑法,法律才产生。早在夏朝,中国就有了奴隶制法,“天刑”、“天法”观念得到广泛传播。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思想空前繁荣,法家学派主张实行严刑峻法防止百姓违法犯罪,“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除了重视法治,封建统治者们也很注重德治,“德,国家之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虽然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时间不同,但是二者产生的原因却是相似的。道德之所以伴随人类出现便产生,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为防止社会成员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择手段,甚至危害集体利益,必须有一样东西能够起到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国家产生后,封建统治集团发现仅凭道德,不能完全起到限制百姓行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于是便制定了“法”。希望通过法,通过具有威慑力和惩罚性的法律,维护自身统治的长治久安。简单来说,法律和道德产生的原因都是为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说二者产生的原因是一样的。道德和法律的产生时间一前一后,但产生的原因却是一样的。因此,从产生的角度来说,法律与道德相互支撑关系的第一条便是:产生时间互补,产生原因相通,二者在源头上具有互补性和相通性。

二、实施中的互补性和相通性

古人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它告诉人们,道德只能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而法律则可以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由此,可以推断出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手段和方式是不同的。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它是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强制性规范。法律规定着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是一个过程,为了配合法律的实施,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包括监狱应运而生,它们都是法律实施的手段。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后,付诸实施之前,只是书本上的法律条文,是一种意识形态;法律的实施,就是使法律凭借其独有的国家强制力使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理论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意识形态到具体实践。然而道德却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有力的后盾——国家强制力,它是社会成员同意或认可的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带有自觉自愿的特点。道德的实施,即指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调节作用。道德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实现的。道德的实施,是一种软实施,它周期长、见效慢。

虽然法律与道德在实施过程中的方式和手段完全不同,但是二者实施的内容却是相通的,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地方。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不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层面上,上述法律规定的内容一样存在,只是表述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法律都体现了道德的要求,法律不允许的行为往往也是被道德所唾弃的;法律所支持的也正是道德所赞扬的。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法律与道德实施的方式和手段一硬一软,但二者实施的内容却相互呼应。因此,从实施的角度来说,法律与道德相互支撑的关系之二就是:实施手段互补,实施内容相通,二者在实施中具有互补性和相通性。

三、功能上的互补性和相通性

既然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权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所以法律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条文上的规定依法而行。哪些行为,哪些内容,哪些活动是法律所明文规定的,法律就在其中发挥作用。一旦社会成员的实际行动超越了法律划定的红线,就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法律的作用也随即得到发挥。但是,由于社会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法律的制定无法全面涵盖所有方面,因此,法律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简言之,法律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然而,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行为虽然没有违法,但却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对于这些行为,就只能发挥道德的作用来解决。

道德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要比法律更广。法律所调整的仅限于法律条文所规定的范围,调整人的行为;但道德却能调整人的思想。对于不属于法律所调整但又会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道德就会将之纳入其调整范围内。可以说,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在“道德法庭”的面前,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评判和裁量。

虽然法律和道德作用的范围有小有大,但是二者的目标却是相通的。法律,有很多常见的词汇与它紧密相连,如:法治、法制、依法治国;道德,也有很多熟悉的词汇与它密切联结,例如:德治、德育、以德治国。法律,通过外在强制性手段限制、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管理社会秩序;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仰等感化教育民众,提高社会成员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其实,不论是法律的外在约束力还是道德的内在自律,仔细剖析,都是为了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规范人们的品行操守,二是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体的全部行为,既要受到法律的外部监督约束,也要受到道德的内在监督制约,法律和道德,他律和自律,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推进社会成员行为规范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法律的作用范围要远小于道德的作用范围,但是二者通过他律和自律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说,虽然法律与道德的作用范围不同,但是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具有相通性、互补性。因此,从作用发挥的角度来说,法律与道德相互支撑的关系的第三点就是:作用范围互补,作用目标相通,二者在功能上存在互补性和相通性。

四、现实情况中法律与道德往往同时出现,难以分离

上文中已经说过,法律产生的时间晚于道德,法律实施的手段迥异于道德,法律发生作用的范围远小于道德的作用范围。但即便理论上是这样,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却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事件中,法理情相互交融,人们很难完全搞清楚到底是法的力量还是德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究竟是用法律的天平还是道德的审判对该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本文将以小悦悦事件为例阐述之。

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车辆三次碾压,但在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内经过女童身边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最后,是一位拾荒的阿婆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最终伤重不治,离开人世。事件一经曝光,便引起了舆论的广泛讨论,有人谴责十八名路人的冷漠无情;有人倡言学习外国立法经验,将“见死不救”入刑;有人则表示路人是否救助是道德问题,不能用法律解决;也有人将此事件追溯到南京“彭宇案”的判决,呼吁人大立法以保护施救者的利益……回到案件,如果大家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不相关的路人是否救助伤者是属于道德的范畴,不应由法律尤其是刑法进行调整和规范,我们可以根据民事法律中的规定给予救助者一定的金钱补偿,但不能对于没有施救的人予以刑罚处罚。十八名冷漠的路人不道德的,他们应受良心的谴责,但不能因为不道德而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评价。坚持见死不救入刑的学者会拿出许多国家的刑法规定,告诉我们某些国家都规定了“见死不救罪”,但这样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能因为其他国家有这样的规定就理所应当地移植过来,毕竟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可以完全的适用于另一个国家。小悦悦事件中法律和道德相互交织,既拷问洗礼了人们的道德良心,也促进了我国关于见义勇为方面的立法工作。其实,小悦悦事件仅是众多社会事件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法律与道德相依相存,密不可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的相互支撑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生时间的互补性和产生原因的相通性;二是实施手段的互补性和实施内容的相通性;三是作用范围的互补性和作用目标的相通性;四是二者在实际事件中的紧密相连性。正是由于这些互补性和相通性的存在,几千年来,法律与道德不断相互借鉴,相互完善,相互支撑,共同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谁能想象没有法律只有道德或是只有道德没有法律的国家和社会将是怎样的?

摘要: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社会规范。从产生的角度来看,二者产生的时间互补,但产生原因相通;从实施的角度来看,二者实施手段不同,但实施内容相通;从作用的角度来看,二者作用范围不同,但作用目标相通;此外,在实际生活中,法律与道德往往同时出现,紧密相连。

上一篇: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下一篇:口腔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