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精选8篇)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关系的实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复社会整体,即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状。通过两对矛盾的三个层次(生产力、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可以掌握全部社会结构。
2、这两对矛制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是社会运动区别于其它运动形式的尤其矛盾和尤其本质,决定了社会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3、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知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决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2
一认识社会规律要区别于认识自然规律
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 二者都有共同性, 即客观性, 也就是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只能加以认识和利用, 而不能人为地创造和消灭它, 但是, 它们有共同性的同时也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 (1) 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 自然规律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 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发挥作用。 (2) 它们作用的范围、大小、程度不同, 自然规律只存在客观制约主观, 只要具备相同客观条件, 就可反复出现, 而社会规律却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更为不同的是, 它是历史的, 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就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规律要比认识自然规律复杂得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作为社会规律, 也必然具有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社会规律时, 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它作为规律的客观性, 还要深刻把握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 既要考虑到它的客观必然性, 又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它的历史性;既要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有如此, 才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运行的复杂性。
二认识一般规律要区别于认识特殊规律
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是在一切社会形态或一类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它们是从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最一般性的东西, 是对事物本质最一般和抽象的概括。特殊规律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或在某一个别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具体环境下的抽象应用。社会发展规律源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有一般的条件, 也有特殊的条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就是同一般的和特殊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一般条件相联系, 存在着在一切社会中都普遍发生作用的一般规律,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等等。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是一般规律, 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 但是这种适用是一般性的, 当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发展阶段, 则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矛盾规律时, 既要看到一般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又要看到特殊规律的具体指导性, 不能脱离了特殊规律, 而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不是简单的、机械的, 不是静态的、孤立的, 而是复杂的、动态的以及相互联系的。它在人类社会运行中是作为一般性存在的,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 是抽象的指导。用抽象的一般性指导具体的现实实践很容易出偏差。再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十分复杂,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 但并不能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要把握整体和部分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分成整体和部分, 整体是由它的各个部分构成的, 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一个环节, 离开整体的要素只是特定的另一事物而不成其为部分, 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当然整体和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 某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包含着部分, 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
事物的整体及其各个部分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并且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事物的部分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体, 乃至破坏原来的整体, 构成新的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各个部分, 排除某些部分或吸引新的环节成为其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整体和部分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没有脱离部分的整体, 也没有离开整体的部分。正如人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手、脚等, 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单个研究, 但是实践上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和其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只脱离了人体的手, 虽然还可以称之为手, 但是已经不能发挥手的作用了。与此同时, 没有部分的整体, 也不会存在。苏格拉底曾指出, 脸把自己的部分——额、嘴、鼻、眼、耳、下颌、颈连成统一的整体。不管脸的这些部分在形成和功能方面多么不同, 也不管它们多么相似, 它们自身不会组成脸。脸是某种统一的整体, 它把部分联结起来, 包括进来, 组成独一无二的整体, 它具有新的、整体的属性。在两性的生物物种里, 无论哪一个单独的个体, 没有另一个性别的个体参加, 都不能繁衍子孙后代, 这不是过去分散属性的简单总和, 而是它们整体联合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讨论这个规律时, 既不能脱离前者谈后者, 也不能脱离后者谈前者, 而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谈, 不然就会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区分长期和短期, 从长期看, 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进程来看,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那种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上的情况不可能持久, 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势必会使二者在长期内达到一个基本适应的状态, 当然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容纳先进生产力的现象也同样不会持久发生。但是如果从短期看, 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来看, 比如在一定条件下,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 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 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了”。
总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一般的抽象概括, 是从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要比自然规律复杂得多。要想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规律, 首先要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充分考虑社会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其次要深刻领会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作用范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如果无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差别, 生搬硬套地指导实践, 最终只会误入歧途, 导致失败。最后, 还要深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3
“过去是短缺经济时代,我们只讲种植不重流通,那时的观念就是只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没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而现在颠倒过来了,是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对《中外管理》说。这说明,目前中国农产品已进入流通阶段。
2009年以前的“一号文件”所关注的“三农问题”,从未提及流通问题。就在当年,张玉玺将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写成一篇长篇报告,上报给了国务院。或许不见得是这份报告起了主导作用,但2010年的两会报告,开始将农业流通正式提升到台面上。
“不关注流通的农业,不是完整的农业。”
张玉玺在新发地这26年的成长与滚动式发展中,切身感受到这一命题的至关重要。
如今,作为一个堪称全国农产品价格风向标的大型流通企业,新发地也走到了转型的关口,并且正在开启新一轮的自我变革。那么,张玉玺对这一流通变革有哪些独到的管理思考?
“卖”比“种”更重要
《中外管理》:您说“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现在,中国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哪些瓶颈亟待突破?
张玉玺: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导致生产与流通信息不对称,生与流通遭遇尴尬,农产品价格起伏不定。
我认为,农产品“卖”比“种”还重要。“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让农民增收,让农民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换回真金白银,它离不开市场。只有把流通渠道上比如信息、运输、交易等问题解决了,才能使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顺利地销出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新发地计划在两三年内,通过改造现有市场、配套设备建设、发展电子交易市场等方式,实现“内涵式”升级,多层次打造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
决策从行情规律中来
《中外管理》:农产品具有特殊性,市场波动较大,始终处于前瞻五六个月的供求平衡状态,身处这个特殊行业,您是怎么观察和决策的?
张玉玺:过去10年,我在走访全国农业大县的过程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农产品价格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因为,除却杂七杂八的种植成本,如果不进行规模化种植,农民搞种植基本赚不上几个钱,甚至有时候还会因突如其来的天灾而亏钱。
其实农产品的价格很简单,农产品的数量多了就便宜,少了就贵,原则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并不神秘。
2014年,海南蔬菜遭遇台风海燕“袭击”,大面积受损,正好把我们春节供应的蔬菜全毁了,留下的并不多,但凡留下产品的农民全发财了。可今年种植的面积可能减少了。所以,2015年4-10月份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成为必然。
海南农民为此还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受灾,一旦受灾了,他干活少了,可总收入并没有减少。这说明农产品不是种得越多越好,但农民目前得不到更有针对性的市场信息和种植指导。这是比较令人痛心的。
这是个来自市场上固有的常态问题,矛盾不容易解决。
《中外管理》:新发地现在是全国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在这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玉玺:现在,新发地不光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更快捷地卖出去,还会研究农产品历年价格的波动规律,定期总结农产品产销的分析报告,给他们更加合理地种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央视7套节目每天播放新发地的行情,有参考指数,如果从这些价格指数上去研究它,就可以摸索出门道来。去年什么行情,今年该种什么、种多少量,总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规则创造财富
《中外管理》:听说您欣赏美国管理大师韦尔奇的一句话:规则创造财富。新发地走过26年来,有哪些让商户信奉的规则?今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玉玺:新发地市场成立最初,主要考虑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到了1990年代初,我们开始向商户收管理费,为的是使市场管理更加规范。因为市场要发展,必须掌握一套有效的规则和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新发地提出“让客户发财,求市场发展”。什么叫市场?商贾云集才叫市场。买方卖方都到你这儿来了,这才叫市场。农产品要流通,离不开市场。但他们为什么到你这儿来?一定要有凝聚力和吸引力。后来,我总结出来一句话:请不来叫不来赚钱准来,叫不走轰不走赔钱准走。这成为新发地的市场经。
市场的竞争就是客户的竞争。新发地有一条纪律,就是不放走赔钱客户。市场要想发展,必须有回头顾客,把自己的客户当作上帝。所以我跟员工说,你们的工资不是我发的,是客户给你们发的,如果客户不到新发地做交易,新发地就没有市场了。
如今,在新发地市场,过去蹬三轮车的商户许多赚了大钱,现在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年交易额19亿元的大商户也大有人在。一方面是他们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是新发地的平台给予支持,将他们扶大扶强。
新发地将来的发展要靠这些大商户。我们最早的时候商户有1万多家,后来逐步缩减,现在有注册商标的商户达4000多家,未来可能只需要一两千家就够了。虽说市场离不开商户的存在,但以后不是“千军万马”了,留下的都是“精兵强将”。这也是转型升级的一种需要。
适应未来5-10年动荡期
《中外管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产品流通未来将呈现哪些新的趋势和变化?新发地怎样适应它?
张玉玺:一方面,农产品电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传统批发市场不可忽略它。但也并不是新发地的竞争对手。只是交易方式改变了,谁都可以卖新发地的农产品。最关键的一点,把线下搞好了,电商才能快速发展;下端服务如果搞不好,电商也不容易做起来。
另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市场经过发展阶段以后,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现在,全国有46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蛋糕基本被均衡分食,农产品供应也基本平衡了。但是,一个明显的产业波动会出现,由于煤老板搞煤不挣钱了,搞钢铁的也不赚钱了,卖房子的也挣钱少了,可恰恰这些大亨手里有的是钱,他们开始转向农业领域,特别是做农产品电商,这必然会打破比较稳定的产业格局,今后农产品流通会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期,预计将持续5-10年。
市场竞争其实是好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余,整个市场也会形成一种新的格局:有的市场走向灭亡,但也会重新出现新的市场。
我认为,小成功靠人才,大成功靠对手,动荡过后才能诞生巨头企业。所以,新发地市场更着眼于未来怎么发展,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内升外扩”。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首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而邓小平同志则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竭力主张和推动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作为一般社会形态均具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矛盾学说、我国的主要矛盾理论、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邓小平同志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把握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指明了改革的对象和任务。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在1956年便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据此,我们坚定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一,它实质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居支配地位的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但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当代经济
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还存在着前一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或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因素以及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际反映了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图片资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状况)
中国社会现状与矛盾 篇6
一个世纪以来 中华大地上经历着相比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更为复杂的社会变革,帝国坍塌、不同文化的冲击、政治制度更迭、甚至帝国时代末期积压的屈辱,使得当今的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极其难以描述的动态载体。在通往真正民主社会的道路上不断爆发出激烈的矛盾与全新的挑战
帝国主义社会被西方文明中断
自秦始皇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个君主专制政体制的集多民族、多文化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化的中华帝国主义社会制度起,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华社会始终经历着漫长的于中华帝国主义社会制度。
帝国主义社会中期,国内空前强盛(盛唐时期)期间,君主开明、商贸繁荣、文明兴盛,辉煌东方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心,留给了当今世界宝贵的财富。
盛唐时期后,国内社会不断受到外族侵袭,也暴露出重农轻商社会潜在的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人口告诉激增,同时因末代外族高压统治而加剧社会秩序混乱,民间曾涌现出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与西方社会制度更迭不同,外族统治并未使帝国主义根深蒂固的社会根基遭到破坏。帝国主义满清政府前页,国民经济始终处于全球经济总量首位,这种情况在几次规模巨大的军事战争失败后有所抑制,但农民起义目的出于狭义的民族主义,谋求推翻外族统治。或许由于外族高压统治,一定程度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形成。内部看来拥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帝国远未因此走向衰落,社会内部并未出现自然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
与西方国家战争的接连失败,打破了东方文明的神话。中华帝国社会不断受到来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严峻挑战。晚清政府逐渐尝试引入西方思想与国家治理模式,试图通过学习、利用西方社会变革与治理方式寻求战胜西方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自此导致西方思潮不断的涌进国内,但它们反而形成了足以摧毁中华帝国的致命力量,并给中华大地带来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反帝与民主文化。门类众多的西方社会理论中,西方国家(西欧国家)广泛孕育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与作为叛逆资本主义的、利用号召广泛工人阶级革命并由前苏联布尔什维克政党完成政治变革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两大核心力量,并在20世界前半程进行着激烈的角逐。
满清政府倒台后,中华帝制社会瓦解的如此彻底。并非社会内部孕育出的全新制度的自然更迭,而是由西方文化侵入而强行中断。对旧制度的惯性不满、对新文化的愤然欣喜,推动着并不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变革。沉积两千余年的帝国社会并未彻底走向衰落,因此帝国社会积累的文明同样并非暴力推翻帝制即可消除。实现民主、民治与帝国时代传统的人治、人政所包含的巨大差异形成了日后社会制度真正变革的根本阻力。客观看来,20世纪前半程征服这片广阔土地的并非是制度的优劣,而是拥护制度的军事实力(国际社会同样如此)。
西方文明不符合自然法则的中断中华社会自身变革规律,形成社会传统与变革的激烈冲击,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迷茫、混乱与分裂。帝国主义社会体系非自然崩溃后如何组织适合中华文明的全新社会形态同样成为困扰变革力量的首要因素。随着社会民主自由化改革深入,被中断的社会规律将爆发出更多的实质性问题。
后帝国时代与改革开放
后帝国主义社会在国家形态上变革频繁,自北洋政府至如今改革开放时代,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制度、道德形态不断变化。更迭频繁的国家政治策略深刻的响着社会频繁、极端、激烈的变革,同时也给这片充满古老文明的国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与不朽的遗迹。
与20世纪后半程国际社会冷战格局相同,国内两种社会制度同样形成了完全不可兼容的强烈对冲。不同时期,引导社会变革方向由不同领袖主导的军事力量决定,各地区因政治制度、治理方式、甚至战争环境形成了难以兼容的鲜明的社会群体。
如南京政府时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商人与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平均主义的攻击对象,毛泽东时代特别是文革时代的青年人曾被鼓励反对、攻击甚至侮辱他们的家长、教师与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人,却发现改革开放后他们因荒废学业而并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职业技能。文革年代备受屈辱的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人与知识分子,却重新成为了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隶属于各个时期各个代际的优秀群体,却不断沦为下一时期被打击、边缘化的对象。在帝国主义制度覆灭的一个世纪里,各时代领袖以自身强大的个人意识形态与号召力,建立并维系着社会发展方式与道德体系。他们以叛逆帝国主义作为治国纲领,却又无不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社会的影响。总体看来帝国主义崩溃的一个世纪中,中国始终经历着缺乏法制的神话领导人个人意志的高度政治垄断社会。各代际、各群体难以相互信任,存在巨大的隔阂。这种情况至改革开放才有所转变。
20世纪80年代起,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惊人的政治成就。其迅速将文革时代遗留的社会矛盾、混乱与丧失领袖核心意识形态处于危机边缘的国内社会引导向经济市场化、思想开明的现代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的力量不断变更着70年代以前使中国贫穷与政治危机的政治体系,并着手建立赋予地方更大权力的政治体制。在此期间,中央权力逐步开放。领导人权力任命、移交制度不断完善打破了毛泽东时代遗留的农村公社制度,在吸纳因农村制度改革而造成的大量农民向城市流动问题上大力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社会秩序空前稳定,再也未发生过20世纪60-70年代多次出现的社会混乱。
改革开放打破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贫穷的公有制社会体制,人们因此提高了生活水平,并逐步敞开思想的枷锁。彻底打破了原本思想封闭、高度神话领导人的意识形态。人们逐步富裕起来,并迅速将人们引导向坚定的务实主义。因此人们生活态度、道德与价值准则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如何获取最大的财富与利益成为人们最切实的追求。
当今,城市巨大的吸纳就业压力下(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述 每年约1千万农民工流入城市),国内对高速经济发展需求空前提高。经济高速增长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央政治决策、改革方向均将经济持续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同样给予社会中弥漫的务实主义以隐性的推力,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地方权力的开放,很容易孕育出地方官僚势力与贪腐行为的扩张。因此必然形成小部分社会矛盾,甚至引发出公共卫生、环境治理等敏感问题。但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这些问题与国家治理的总体战略相比,似乎将暂时成为一种战略性忽略。并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消退。
儒学社会
漫长的中华帝国主义时期,儒家文化始终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
儒学——包含了战国时期创始人孔子独立的价值观、政治观与社会观经后世学者不断发扬。至帝国主义时代末期,外族实施高压统治,外族君主推崇儒学,并试图将儒学用作固化国内民众思想,建立社会道
德的工具。因此当今社会所传承的儒学文化一定程度是一种相对曲解的文化,但其亦对现今社会形成了深刻影响。
儒学文化认定社会和谐条件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了解他们对于社会关系特定的相互责任,讲求提倡社会尊卑有序。认定公众政治立场并不平等。帝国主义社会内部统治者则先天具有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利,对社会不同群体享有最终裁决权并负一切责任。儒学社会几定认可统治者个人意愿制约着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内子女对父母、臣民对于君主、学生对于师长必然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与谦恭。不同社会群体应讲求礼法,言行有度,举止有礼。这种现象直至今日社会仍然广泛沿袭。资历辈分长的一方很难接受较小一方的任何建议与完全信任,诸事循规蹈矩。极大了压制了青年人对于事物评判的主动性与言论权力。因此失去了对生产、创新动力的年轻人表现的墨守成规。严重的抑制了当今社会产业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另一方面,尊卑有序的表象下,不同群体需了解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并做出“得体”行为,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群体间相互的责任。这严重的阻碍了更高层面的阶级群体与民族群体的产生。社会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张错落有序的关系网络:族氏、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朋友被赋予了社会责任、利益划分、甚至相互交流自上而下,递进式的关系排列。这张庞大的关系网络漠视社会责任,甚至对网络以外的群体很难表露出真实想法。
这种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极大的加剧了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内部的不公平竞争,生产与分配制度扭曲,使人们因此更倾向于通过攀附更高阶层建立关系网络而获取回报(如腐败、通婚等方式)而并不选择通过改进生产力。在此所形成的利益集团、政治群体、严重的腐蚀着现代社会的根基。
改革开放逐步使人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政治自由,政治治理同样不再依赖帝国社会严酷的惩治措施。因此在向民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历史遗留下来的儒家社会弊端必然将被不断放大。帝国主义末期的屈辱,并不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变革,都将支撑儒家社会文化深刻广泛的影响着当今社会群体、国家、社会、政治秩序严重扭曲、分裂。儒家社会遗留下的等级森严又错落有致的社会关系网络,将不同群体、不同代际的社会群体切割的支离破碎,以至于社会难以向更广阔的阶级群体与民族群体发展。儒学社会给人们遗留下的宿命、消极、悲观,已成为当前改革开放 通往民主社会过程中的巨大阻力与潜在危机。综合看来
当今社会正在逐步度过非自然打破帝国主义而强行催动孕育民主政治的修复时期。并在度过西方社会变革,各路思潮进行实践的混乱时期后 逐渐恢复生机。在寻求真正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也因此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矛盾与挑战。
社会现状也呈现出一种难以集中于一点的,复杂的动态社会。极大的两极差别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均为世界侧目。改革开放实现了飞速的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如上海、广州、深圳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现代化大城市。而西北部地区却仍然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中,甚至个别地区至今仍延续着极其原始的农业生产形式。
当今社会,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同样充斥着极其显著的差别。老人因积弱、战乱的时代背景,至今仍然对改革开放充满质疑,甚至仍然排斥“外国人”与城市。
中年人因政治斗争而失去了掌握现代化生产专业技能的机会,因此反感全球逐步一体化的市场经济秩序,并且由于激烈的政治纷争给他们留下的心灵创伤,使他们并不轻易的表露出真实想法。
年轻人生长于稳定的社会秩序环境,却因儒学社会遗留因素而变得墨守成规。因改革所释放出来的务实主义而极度追逐物质,他们获得了几代人中最好的教育,但对政治也最为冷漠。
家庭各代际之间相互的排斥与不信任,是当今社会内部激烈矛盾的真实写照。由此产生的政治阻力使得无论政府做出何种政治决策都难以完全覆盖不同群体的利益。在不同群体的相互博弈过程中,社会并不存在能够在繁杂的各个群体间完全消除一切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或许不同群体间能够真正确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特别是消除对过去因战争、政治斗争而饱受折磨与心理创伤的特殊群体所自然反应出的危机感后。中华社会才能真正形成高层次的凝聚力,以便由此重塑曾经绚丽夺目的东方文明。
注:碍于学识,笔者诸多认知仍需从更多理论基础中寻求答案,本文逻辑失当之处请多见谅。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7
铁道机车车辆传统职业教育的特点
铁道机车车辆是铁路运输的核心设备,机车、车辆的结构维护和检修至关重要,是机车、车辆安全、性能的根本保证。因此,在铁道机车车辆人才培养中,应努力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机车车辆结构维护与检修技术。
传统实践教学方法高职教育的重心就是实践,所以要依靠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一线生产现场。对于铁路运输生产部门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学生的现场教学势必影响其安全生产,这就产生了铁路机车车辆专业教学与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矛盾。近年来,铁道部在全国铁路推行单司机操作;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来,大量高速动车组开行,绝不允许任何安全隐患存在。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又要求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因此,专业教学与生产安全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实践教学成本过高要解决专业教学与生产安全这一矛盾,传统的方法是把工厂“搬进”学校,添置硬件教学设备。据调查,一台主型机车价格为1500~2000万元人民币,一辆铁路客车售价60~100万元人民币,一列CRH动车组约2亿元人民币;与此相应的实训场地建设,检修工装设备配套和维护,检修人员配备等将带来学校办学成本的大幅跃升。
传统专业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各类机车车辆结构及检修技术,一直是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由于机车车辆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大、型号多、成本高等特点,实物教学需要极大的经费投入。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多采用文字和图片方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实验设备更新速度也滞后于技术更新速度。如果按照技术更新速度同步进行实验设备更新,投入将非常巨大,造成的浪费也非常严重。
高职教育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同时,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的特点和条件,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发达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波音公司将虚拟现实技术与CATIA三维仿真软件结合,通过建立飞机的虚拟结构模型,达到虚拟组装及实验目的,之后直接进行实际生产。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在迅猛发展。对中国铁路行业来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无论是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的高等院校,还是进行设计制造的研究所与制造企业,都在逐步利用相关的虚拟现实技术。例如,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利用SIMPACK等动力学仿真软件模拟机车车辆在有关线路上的运行;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利用CATIA、PRO/E等三维软件对机车车辆结构部件进行虚拟制造、装配分析、图纸打印等。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以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方式为结合点,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平台,用专业的三维软件实现对机车车辆结构部件的虚拟仿真,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机车车辆结构部件的虚拟仿真,达到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手段既让学生清楚地学习相关的机车车辆结构,又让学生参与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过程,为今后适应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1)弥补现场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在铁道机车车辆实践教学中,往往由于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使本应该开设的实践教学无法进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生在专业教室中就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铁道机车车辆进行各种各样的结构和故障分析,获得与现场实践教学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避免实践教学或操作所带来的危险。传统的铁道机车车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进入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一线生产现场进行教学。由于生产现场对学生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取代现场实践教学。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在虚拟实践环境中,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实践,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教学与生产安全这一矛盾。例如,虚拟的轮对电机拆装配合试验,可以避免现场实践中轮对电机各部件所带来的危险。(3)减少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困难。传统的铁道机车车辆实践教学,每一次进入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一线生产现场,都必须提前与相关单位联系,办理相关手续。这导致了专业教师在现场实践教学前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同时还容易对一线生产单位生产过程造成诸多影响。而现场实践教学是每年都必须进行的职业教育环节,会对一线生产单位造成重复的安全事故隐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可以大大减少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困难。
虚拟现实技术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的影响
教学观念的变化虚拟现实教学能有效地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和环境中自我探究得以真正实现。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教学后,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将特别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来构建知识结构,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观念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高度集成,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它既包括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采用二维实景虚拟现实过程,铁道机车车辆不可视的变化、无法触摸的部件,以及危险的场所,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凭借视觉、听觉、触觉信息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教学手段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可以促使教学手段向科学化、高效益方向发展,其变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互动式教学。虚拟现实有助于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2)发现式教学。虚拟现实教学不但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还允许学生出错时,自行了解错误的根源和后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式的学习风格和策略,以及高层次的思维技能。(3)协同工作式教学。虚拟现实教学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可让师生共处于一个虚拟空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意识,使学生具备适应大系统工作的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与现实的区别虚拟现实技术虽能对铁道机车车辆所需的结构部件进行虚拟仿真,但鉴于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虚拟教学系统不太适合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践。虚拟化的结构部件不能对真实结构做到完全模拟,因此,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现场实践教学,它只是专业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
虚拟教学系统对危险操作的忽视如果学生在虚拟学习系统中进行了多次的实训后,他们可能会产生两种不良习惯:一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注意技能技术操作的各种不良后果;二是沉迷于虚拟教学环境中,对现实工作中的技能操作不感兴趣。所以,在设计虚拟学习系统时,需要加入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提示,或者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不良操作的后果。在教学组织上,需要尽可能采用“熟练的虚拟训练+实际的动手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和生产安全一直是职业教育中的一大矛盾。在铁道机车车辆教育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需要与实物教学投资成本大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专业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可以进行有效地变革。但也应注意,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场实践教学,而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开创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彩根.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
[2]徐鑫,刘巍.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的理论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2007,28(1).
[3]梅婷,李海宗.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工科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
[4]叶华乔,习海旭,黄纯国.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篇8
【关键词】训练 教学 矛盾 教练 教师 学生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84-01
体校顾名思义就是选拔、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专门学校,根据办学宗旨和要求也应是以专业体育项目训练、培养优秀体育苗子为主。但体校针对的主体却是学生,所以体校又同时必须承担文化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而且就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培养优秀运动员这一发展趋势,如果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掌握和运用高科技知识能力不强,就不能够有效理解高科技所要求的训练要领、达不到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体育项目训练中所必备的专业素质。所以,训练与教学是体校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须过硬的重要工作,轻视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将是得不偿失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训练与教学工作的任务性质、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而针对的又都是同一主体——学生,久而久之又形成了教练、教师、学生三者间的矛盾,而矛盾的解决将取决于如何协调各方关系。
一、教练、教师、学生三者矛盾关系的具体表现
1.教练与教师的矛盾表现
业余体校开办的主要目的是为上级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训练与教学是体校一切中心工作的重要两翼,教练与教师又互为体校中心工作的两支中间力量。两者间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最为一致的是两者的客体都是学生,训练与教学的目的、过程也有相关性。但由于任务性质的区别导致两者间长期处于矛盾状态。教练以专项训练为主,强调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而教师则以学业为重,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掌握。训练和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同,方法手段不同,思维理念不同,目标要求不同等,加上学生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得矛盾焦点愈发突出,工作关系缺乏和谐。由此往往导致体校领导在工作布置,人员安排,作息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面临两难境地,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造成你推我卸,互相扯皮,各不负责的局面。
2.教师与学生的矛盾表现
由于学校的招生来源绝大多数是教练员根据各项目选材的要求、特点选招进来的,而非通过正规严格的文化考试,学习成绩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录取的。所以,在把持进人关这个问题上教练是主角,有绝对的权力;而反观教师,面对这样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致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吵好动、“不服”管教、拖欠作业、学习任务完不成等等的学生,他无权选择,只能是被动接受。而反观学生,进体校的目的单纯而又直接。到体校的初衷就是参加体育训练,逃避伤脑筋的文化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训练好就能出人头地。因此,他们在训练场上的表现完全是另一个人,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在他们眼中,教练直接表现出来的能力,技能使他们钦佩、崇拜。他们服从教练指挥,认真听取教练的技术指导,很快能领会教练的教学意图,训练刻苦,勇猛顽强,不怕流血流汗,比赛起来像小老虎!深得教练的喜爱,每当进步时,取胜时都能听到教练的称赞,他们身心的体会是良好的。而一旦走进教室,严肃的教师,封闭的环境,枯燥的课本,繁杂的作业,揪心的考试,差强的成绩都令他们心情沉重,压力徒增。然而课堂教学有它的严谨性和特定的环境要求,作为不同对象的文化课老师,有不同的要求和教授特点,他们也许能听好一堂课,也许只能听到到半堂课时,一系列的毛病就来了:做个小动作、哼小调、扮鬼脸……于是课堂哗然,任课老师是不会允许的,一定会严肃的批评。学生会觉得很没面子;或者那一天运动量大了,打不起精神啊,课堂上睡着了!教科书敲在脑袋上是很难免的,伴随着的是更严厉的批评,又是你!运动员心里犯嘀咕了,老师你太不给面子了,老是找我的麻烦啊!今天是我,明天是他,后天是你,谁都有“不认真”的时候啊!于是麻烦出来了:低情绪,上课烦,常会出现与课任教师发生冲突。文化老师呢?狂呼!冤!我严格要求错了吗?我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错了吗?我要你背书做作业错了吗?……好吧!你们去闹吧!你们去睡吧!你们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吧……45分钟你快点过吧!当然这些例子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二、对理顺三者间关系的一些思考
1.统一思想认识,抓好“两个转变”
体校教与训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材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必须学训并重。如果文化教师只注重教学,教练员只注重训练,互不关心,往往在时间分配、安排上出现各不相让的矛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因此,作为体校领导此时要旗帜鲜明,明辨事理,要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团结,强化协同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2.提高选才认识,注重文化功底
教练在选才时应注意提高选才认识。要从培养优秀苗子的
观点出发,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当今的竞技体育已不单纯是体能的竞争,文化水平的高低已是竞争比拚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文化水平越高,接受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越强;文化素质越高,其对运动原理、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越清楚,运用能力越强。就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和领会教练指导的意图,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与教练的沟通交流也会越发通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选才时注重文化功底,学习成绩,智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融洽三者关系,立足长远发展
在客观分析教练、教师和学生三者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剖析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荐阅读:
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11-09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研究05-31
社会经济矛盾07-23
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08-26
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09-29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0-25
社会贫富矛盾化解机制07-17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论文10-12
创新社会矛盾多元治理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