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共8篇)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1
第十三讲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第1题】1997年中国共产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1.0分)
答: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五届三中全会D:十八大
标准答案A
【第2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法律()余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1.0分)答:A:100B:200C:300D:400
标准答案B
【第3题】法制宣传主要面向(),目的是让民众知法、懂法,进而守法。(1.0分)
答:A:社会团体B:机关工作人员C:在校学生D:社会公众
标准答案D
【第4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1.0分)
答:A:纠纷化解制度B:和谐社会C:法治社会D:法律制度
标准答案A
【第5题】目前,由我国()化解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1.0分)
答:A:行政机关B:社会团体C:民间组织D:社区委员会
标准答案A
【第6题】当前,我国的社会纠纷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0分)
答:A:纠纷发生率高B:综合性纠纷多C:纠纷发生后难解决D:群体性纠纷多
标准答案ABD
【第7题】行政机关化解纠纷的制度主要有:()。(1.0分)
答:A:行政复议B:行政调解C:行政仲裁D:行政裁决和信访
标准答案ABCD
【第8题】在当下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纠纷辅助化解制度:()。(1.0分)
答:A:公证制度B:律师制度C:司法鉴定制度D: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制度
标准答案ABCD
【第9题】为了确保纠纷化解制度能够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纠纷,所有的纠纷化解制度都必须满足哪几项基本要求?()(1.0分)
答:A:公正性B:普遍性C:法律性D:司法最终性
标准答案ABCD
【第10题】与法院相比,行政机关在化解纠纷方面至少具有以下优势:()。(1.0分)
答: A:专业性B:高效性C:灵活性D:低成本
标准答案ABCD
【第11题】和谐社会应当致力于在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产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制度来公正、及时、妥善地解决所有纠纷。(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12题】我国当前的纠纷预防和化解制度大致包括纠纷预防制度、纠纷化解制度和纠纷辅助化解制度三个组成部分。(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13题】行政复议是经行政相对人申请,由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一项制度。(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14题】行政调解既是一项独立的纠纷化解制度,可以单独化解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又是一项附随的纠纷解决制度,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诉讼等程序中先使用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再作出复议决定或裁决。(3.0分)
标准答案错
【第15题】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下设的专门机构以中立者身份,依法裁断与合同有关的民事纠纷的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机关逐步减少了对市场活动的宏观干预。(2.0分)
标准答案错
【第16题】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化解行政纠纷或者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的一项制度。由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在我国比较常见,诸如专利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土地草原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裁决、城市房屋拆迁裁决和国有资产产权裁决等。由行政机关裁决行政纠纷在我国主要是指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17题】信访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信访工作机构提出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一项纠纷化解制度。(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18题】我国于1994年开始将仲裁委员会定性为社会组织,确立了仲裁委员会的中立地位,并且充分保障仲裁程序中当事人的自主性。(1.0分)
标准答案对
练习题有
【第一题】下列关于最终化解纠纷的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院是最终化解纠纷的主体
B要让法院成为最终化解纠纷的主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涉,使法院能够独豆地受理案件、亩理案件和作出判决
C去院一直都是化解法律纠纷的不可昔代的场所,而且法治国家都尽可能地将社会纠纷通过豆法机关豆法或法院的判例转化为法律纠纷,纳入到法院的管辖范围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否定、撤销或改变法院的判决,包括法院自身 答案:D
【第二题】仲裁委员会在化解纠纷方面不具有的优势是()。
A仲裁委员会聘请的仲裁员都是资深的专家和学者,完全可以凭借其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和信任
B在仲裁中,当事人的白主性强,有权选择化解纠纷的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甚至还可以选择化解纠纷的具体程序
C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能够确保纠纷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D仲裁裁定可以不用经程序即可撤消
答案:D
【第三题】下列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组织等社会组织就是在基层化解社会纠纷的地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组织等社会组织是司法前置程序
B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组织等社会组织就是在基层化解社会纠纷的重要力量C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组织其实就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组织,当发生纠纷后,人民群众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这些社会组织来化解纠纷
D:当纠纷发生后,首先让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组织出面化解纠纷,能够让双方当事人迅速冷静下来尽可能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避免纠纷进一步升
答案:A
【第四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化解纠纷的社会组织?()
A人民调解委员会
B仲裁委员会
C行业协会
D:政府组织
答案:D
【第11题】我国法制宣传主要面向公务员,目的是让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答:。错
[第12题】行政机关化解纠纷的制度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裁决和信访等。
答:。对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2
关键词:社区心理矫正,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心理矫正在当前的社会管理活动中还是一项新兴事物, 要使这项工作能有长足的发展, 还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基层组织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对于运用社区心理矫正,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矫正效果。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是对在社区内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心理学矫正的专门方式, 矫正服刑人员的意识, 促使其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 诱导其自发的改过, 能够适应社会, 并预防被矫正者重新犯罪的专业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一般存在三类心理问题:一是一般心理问题, 表现为忧郁、暴躁、冷漠或自卑;二是严重心理问题, 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心理疾病, 如被诊断患有情感性抑郁症等。心理矫正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一、在社区矫正中, 心理矫正的模式和一般方法
(一) 心理矫正的模式
1. 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办:政府建立工作室, 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工作;政府规划, 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
2. 由行政机构主导社会力量参与:
有心理咨询资质的社区矫正工作者自主开展的心理矫正工作;社会机构组织志愿团队, 心理咨询师业余参与心理矫正工作。
(二)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包括:心理状态的基础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矫治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跟进措施;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预测性评估;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对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评判和设计
(一) 心理矫正对整体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撑意义
为解决社区被矫正者回归社会, 给社区被矫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社会化过度服务, 提醒社区矫正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婚姻、家庭、法律等事物, 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辅助被矫正人员改掉原有的恶习, 从新做人, 正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 能自力更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矫正中, 心理矫正担当的是, 一是行动的监督人:收集整理被矫正人各种心理状况的资料。二是行为危险性的评判人:用心理干预手段检测被矫正人, 对可能危险性进行监督。三是分类心理矫正的实施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被矫正人, 注重其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心理矫正。
(二) 心理矫正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1. 让被矫正人员了解自身情况和特长。
通过对心理矫治, 让被矫正人反思自己从前所犯的错误, 了解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消除被矫正人心理抵触情绪, 诚恳地接受社区矫正。
2. 调动被矫正人积极进取精神, 唤醒重新生活的勇气。
对有悲观绝望心理的被矫正人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被矫正人消除悲观、绝望、忧郁、茫然等思想问题, 保持平常心, 学会控制情绪调节心情, 保持心态平和。
3. 改掉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气, 树立积极健康的奋斗目标。
对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 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地帮助其戒除恶习, 纠正社会行为, 使其周围的社会成员接纳矫正对象。
4. 完善矫正对象的自控能力。
对被矫正人员的冲动型犯罪人员, 采取心理情绪训练方法增强自控力, 培养被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行为方式, 教会被矫正人员克服在社会生活中, 可能因外界刺激而产生冲动和过激行为的方式。
5. 树立守法意识。
使被矫正人员养成奉公守法心态, 明白守法与违法的利弊衡量, 确立起用合法手段谋生, 满足生活需要的观念。
(三)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与监禁矫正形成对应关系的司法工作系统
在市区县及街道乡镇等各层级的社区矫正机构, 设立专门部门, 专职岗位, 负责心理矫正工作。同时, 组织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活动。
社会工作团体在心理矫正方面, 应突出服务型组织的助人理念, 更好地展示出专业特性和服务功能, 特别是突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者。培养和训练社工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展社区心理矫正, 依靠心理学博大精深的知识,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被矫正人员发生心理问题, 体现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的独特作用。
三、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心理治疗与辅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心理矫正队伍, 优化心理矫正资源是社区心理矫正向前发展的正确道路。社区心理矫治活动最终对被矫正人员有多大效果, 很大程度是由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以黑龙江省为例, 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 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 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来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社区矫正试点的各项工作。在黑龙江省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主要困难可以归纳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制约了社区心理矫正的顺利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专职、兼职心理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确认上有待明确;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矫正工作要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经费保障不足, 使社区心理矫正工作开展缓慢;社会公众对社区心理矫正的认知度不高, 能参与其中的更是凤毛鳞角。因此, 提高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素质, 保证心理矫治活动的专业化运作, 还应当以社会资源的整合为主。逐步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同时保持与社会其他心理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是解决人才匮乏的好办法。
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分工来看, 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中起着组织协调和辅助性作用, 而他们一般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参与社区心理矫治的实际经验, 因此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方面的相关知识尤为必要。通过各种“心理矫正学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相关知识, 强化职能意识, 可以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开展各项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社区心理矫正的人员一般只负责对被矫正人员进行心理矫正, 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不能更全面地掌握被矫正人员的全部情况, 所以社工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应当鼓励社工通过短期培训、函授、自学等途径系统掌握与心理矫正相关的理论知识, 培育一支具备心理矫正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社工队伍。还可以通过以师带徒、同事间个案讨论等形式, 不断提高社工实际工作能力。
在打造社区心理矫正专业化队伍的同时, 还应注重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挖掘。社区心理矫正的特点, 决定了社区心理矫正立足社区、依赖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对被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矫正的工作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 组织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的心理专家参与心理矫正活动, 来解决社区心理矫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也是解决社区心理矫正人才不足的好办法。
(二) 克服经费不足的矛盾
各级财政历年来对社区心理矫正的经费投入都是不足的, 社区心理矫正每一项工作, 都需要财力的支持和投入, 但由于社区心理矫正的开展还属初级阶段, 资金不足在所难免。但开展社区心理矫正不能坐等物质保障完善后才开展, 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条件做好心理矫正也是有可能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工作原则是解决经费和场所实际问题的最好方法, 把现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利用起来, 把在职、聘用的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培训交流, 都是解决经费不足的好办法。
(三) 确定心理矫正的内容和项目
针对被矫正人员的个体差异,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一是在心理矫正人员与被矫正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熟悉被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 对被矫正人员保持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二是全面的心理测试, 将其与心理评估结合起来, 在专业心理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被矫正人员的不同心理和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正, 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通过取得成功的心理测试成果, 根据被矫正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 选择性的引导被矫正人员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让他们了解自身特点、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为制定最恰当的矫正计划做好准备。三是在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 将被矫正人员一个阶段的矫正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为下一阶段的心理矫正做准备。
重视心理档案在心理矫正工作的实际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是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法积累起来的有关被矫正人员个性特点、缺陷、矫正过程及其效果等方面心理资料的系统记载, 反映了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轨迹, 对综合分析及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倾向, 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既可以动态跟踪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 保证心理矫正的效果, 也可以为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提供参考依据, 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 因此建立社区被矫正人员的心理档案非常必要。各社区还应加强信息交流, 摸索心理矫正的新模式、新办法。建立社区心理矫正网站或交流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报告, 组织开展心理矫正科学知识讲座, 及时发布国内外心理矫正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 交流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典型, 促进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 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构成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心理矫正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矫正的有效途径, 是我们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琤.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现状与思考[J].犯罪研究, 2007
[2]金碧华, 潘菲.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3
关键词:法治思维;预防;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DF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72-01
一、典型事件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一)“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是“枫桥经验”的形象概括。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调解和教育并重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枫桥镇在各居委会、村、甚至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成功率97.2%,其中80%在村一级得到解決。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民主法治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法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法律,基层民主法治是推动和提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設的关键环节。枫桥镇在加强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建設方面,推动村民自治,保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二)“瓮安事件”和“乌坎事件”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瓮安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瓮安事件做了客观公正的通报,安定了民心,终止了谣言。同样,乌坎事件的解决同样离不开信息公开工作,广东省委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公开,并且将阶段性的处理结果、乌坎村民的诉求、最终制定的解决方案,也一并向大众公开,重新树立了政府的法治形象和诚信形象,从而推动了整个事态的平息。
2.调查事件原因,依法解决矛盾纠纷。
社会矛盾发生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调查事件的起因,并依照法定程序对社会矛盾发生的争议、纠纷、问题进行调节和沟通,同时注意调解的方式和方法。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是指按照法治思维、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规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大闹大解决的那一类群众超出法律规定范围以外的解决方案,否则不仅不在群众中威信扫地,更会造成更多闹访缠访的现象。瓮安事件和乌坎事件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都得益于政府拿出了可靠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化解了矛盾纠纷。
3.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瓮安事件从一起少女溺亡案件,最终发展成为众多无关人员参与的打砸抢事件,已经属于骚乱事件,在将近七个小时的时间里,三百多人直接参与打砸抢事件,造成三座大楼、交通工具以及办公设施的严重损毁,一百五十多人受伤。对瓮安事件中带头打砸抢的人员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乌坎事件性质不同,参与其中的基本都是本村村民,个别情绪激动的,属于表达意见过程中的激烈举动,不认定为犯罪活动、流氓活动,不追究法律责任。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会矛盾发生后要依法妥善处理,但是更重要的在于预防,防患于未然找到引发社会矛盾的原因和根源,之后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原因和根源,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一)依法行政,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成绩举世瞩目,但是问题依旧很多,比如经济发展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等等,百姓与企业甚至政府的对抗也表现在很多层面,比如在农村土地流转、村民搬迁、生态保护、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收等层面。通过瓮安时间和乌坎事件,也可以看出,社会矛盾的爆发并非短时间累积而成的,这跟地方政府的法治水平,管理水平和地方秩序有很大的关联。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核心就在于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一些地方政府,在重大项目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给百姓应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机制保障措施方面更是缺乏。因此,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决策,首先应当贯彻公正公开的程序,科学分配利益平衡事宜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关键之关键。另外,政府依法行政尤为重要,只有建立起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建成一个法治的社会,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变刚性维稳为制度维稳,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习总书记在2012年12月4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也就是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首先要做的转变维稳思路,从刚性维稳向制度维稳转变,从压制打击向沟通调解转变,通过多重方法从信访不信法向信法转变,积极推动社会矛盾在法治途径内解决。
(三)依法善用慎用警力,维护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
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示威、游行、静坐、抗议等群众有组织的行动,公安干警人员往往都冲在第一线,因此,善用慎用警力,维护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有权利也有义务动用警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不适当地、频繁地动用警力,甚至违法使用警力,都会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极大的伤害。善用慎用警力与不用警力不能一日而语,需要区分清楚。
(四)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警和监测机制。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4
【摘 要】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对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法律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预防 创新 法律 研究 【正 文】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根本目标。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各类矛盾突发的特殊历史阶段,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触点多、燃点低、对抗强、化解难等特点,这要求必须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在适时地回应与解决社会矛盾中理应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对现有的危机管理制度和法治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探讨和创新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律机制成为法治秩序构建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一)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表现
1、内容复杂化。近年来各地因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基层选举、企业改制等纠纷激化所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诱因复杂,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方式交织在一起,经济利益诉求与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给处置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2、规模群体化。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中,由于矛盾纠纷的起因往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共同的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因而参与人员众多,牵涉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在改制企业中,因职工下岗、企业内部集资引起的纠纷,众多下岗职工和有关方面的人员成了纠纷当事人;在城镇房屋拆迁等方面,许多有共同利益的群众成为了纠纷当事人。
3、类型多样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愈来愈多,造成各类纠纷复杂多样。社会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婚姻、家庭、宅基、赡养、抚养、借贷等纠纷,而且还表现为土地流转、农民负担、企业改制、职工工资、行政不当、司法不公、生产安全事故、企业侵权和房屋拆迁等方面的众多社会矛盾纠纷,这些矛盾纠纷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4、方式激烈化。矛盾纠纷的受害方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基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希望能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由于调处不及时、不得当,一些纠纷导致矛盾激化,并引发上访或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或冲击党政机关,或阻塞交通、影响生产等,有的酿成刑事案件,有的甚至赴省进京上访,酿造严重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5、矛盾易激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类矛盾纠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造成矛盾纠纷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一是快速激化。有些纠纷激化过程短,在行进中、工作中、用餐中一触即发,几分钟、几秒钟内激化,酿成刑事案件。二是小事激化。有些纠纷并非利害冲突,只是为一点小事、一句话大动干戈,发生恶性事件。三 是潜伏激化。有的纠纷潜伏期较长,表露不明显,经过矛盾集聚,突然激化成大案要案。
(二)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成因
1、社会原因。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社会矛盾多发;二是,因各种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剧增;三是,社会管理机制运转不畅引发社会矛盾;四是,意识形态滑坡、思想观念落后。
2、法律制度原因
①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社会转型必然伴随利益升降,所有社会成员在受益于改革的同时也会受损于改革的利益调整。每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都需要一整套科学论证和周密的策划安排,权衡利弊,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得失。“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在制订法律法规、公共政策时,对基层群众考虑不周,利益结构失调,对群众的权益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人们可能更需要的是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的服务类公共品。”
②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是指广大群众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把自己的态度、情绪、想法和意见向社会、政府表达出来,以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权利和利益的政治机制。” 法律的实施是执法者与守法者互动的产物。执法不能与执法侵权是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民众的法律执行观在压制型、命令式执法理念导引下出现误区:在民意表达方式上,不是通过温和而合理的方式,而是采取威胁或暴力抗法的极端方式来引起关注、给执法者施压,最终导致执法者与相对方关系的恶性循环。
③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使社会矛盾凸显,纠纷增多,但当前矛盾与纠纷化解的机制却十分缺乏,虽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出台关于调解优先、检调对接、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的各项机制,但这些规定没有形成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各项措施之间存在制度漏洞和间隙。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法律建设
“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较高的社会必然是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较高的社会”。针对当前的社会矛盾的特征及成因,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
1、健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制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凸显了党对新时期收入分配失衡所带来的矛盾隐患问题的充分认识,着力健全群众权利保障机制建设的正确决策。要切实从法律层面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把改善民生、关注民生的主题贯穿于所有法律法规之中,把公平正义的理念体现在所有的执法活动中。除了要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增加保护群众权益的条文之外,出台一部专门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从全方位的角度规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的机制,从程序到实体,做到维权有法可以、侵权追究有据、诉权渠道畅通。
2、从法律上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各利益群体之间出现利益矛盾、呈现利益冲突时,有的地方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演变成了剧烈的群体性事件,而有的地方政府却能把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缓和在‘秩序’的范围内,原因就在于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从法律上构建公正的社会规则,明确公共利益的法律内涵界定,此外,设立一个排除条款,明确排除哪些事项不属于“公共利益”的范围。
3、建立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法律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在项目上马前通常能够出具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但该报告侧重于立项依据、市场需求、应用前景、投资效益等旨在证明项目可行的内容,而忽略甚至回避项目的不可行性因素尤其是社会风险分析。这是导致集体土地征用、重大环境污染等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风险评估法律机制的建构应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风险评估机制必须法定化。二是法定化的风险评估机制需要高效率的执行与实施机构作为执法主体。三是社会风险评估是一道必经的法定程序而非选择性事项。
4、构建全方位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人是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人的情感、尊严要求应受到基本的尊重。改革社会管理弊端的实质是政府转型,要求各级政府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社会管理中更多的运用服务型的手段,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教育群众遵纪守法,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有利于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公民。构建重构听证,强化协商,民主谈判,间性克服等系统性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利益表达机会,扩大和加强群众的政治和民主参与,畅通信访、诉讼途径,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和其他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使群众的意愿反映和纳入到政府的公共决策中去,确保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渠道畅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才是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的治本之策。
5、实现信访、复议、诉讼的相互配合、协调机制。信访机构主要任务是处理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范围或超过时效的案件。信访工作人员对于属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能解决的问题,要求信访人员提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对拒绝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信访机构一般不再接待。改变现有的诉讼类 信访案件按行政化信访处理的模式,将其纳入正常的审判监督程序之中并加以必要的限制,剥离公民权利救济功能。将属于司法管辖范围内的信访事项转入司法领域,形成信访呈情与行政、司法救济有机对接,使其逐步纳入到国家法治体系中。确定司法救济的权威性,使老百姓信“访”,也要信“法”。
6、构建社会、行政、司法等多方参与协调的大调解格局,加强大调解中的释法说理工作机制。“要化解社会矛盾,仅仅强调司法调解还远远不够,要构建‘大调解’的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整合调解资源,扩大调处矛盾类型的范围,是矛盾纠纷得到有效的调节。“要用群众的语言、情理、方法去沟通协商,用法律的、政策的、道德的以及乡规民约等多种手段综合调处,从而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释法说理机制最终的结果是使当事人知晓公共权力行为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其结论形成的逻辑理路,如果不告知受影响的当事方并向社会公开,便无法获得当事方的认同,也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更不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充分发挥司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司法救助能力,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打官司难、申诉难、执行难等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司法救助而寻求上访的问题。
7、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建设。出台《法律监督法》,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社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是各类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无论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还是社会管理创新,都必须有法规范作支撑、制度作保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和服务,依良法善治,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我们的监督体系不容乐观,“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的状况导致法律执行出现偏差和任意的现象。出台《法律监督法》可以使法律监督工作有了遵循的规范和程序,可以使监督机关排除干 扰、顶住压力,严肃查处违法乱纪和职务犯罪案件,有效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法律监督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建设,把行政执法纳入法律监督视野,形成“只要有执法就有监督,只要有侵权就有救济”的法治化路径。从源头上建成完善的法律对权益的保障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权威,构建和谐社会。
(二)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非公权力机制
创新科学、系统、完整的非公权力化机制,是提高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水平,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大力发扬民间调解机制。民间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过去乡村中出现家庭、邻里或宗族成员矛盾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纠纷,一般都由尊长里老、绅士族长、亲朋好友等出面调和解决,很少诉诸公堂。这是一种民间自治,虽然没有组织机构,也没有明文的规章程式,但是解决纠纷的社会效果比较好,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传承中华“和为贵”的精神文化,维护社会和谐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这方面的作用被忽略、萎缩了。新时期,面对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我国的社会治理力量和方式尤其是公权力手段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方面,大力发扬民间调解这种带有强烈本土化色彩的社会治理方式,既有现实需求,又有历史经验,对完善我国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大力宣传、积极培育、加强引导、适度规范民间调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民间调解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与民间调解不同,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规劝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依照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一种群众性自治纠纷解决方式。我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街道办事处大都设立了这种调解组织,有效地缓解和消除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民间纠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人民调解的法律保障、工作范围、队伍素质、组织形式、调解程序、工作方法等,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当通过完善人民调解立法和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自身改革,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覆盖面,壮大人民调解组织,加大经费、培训等保障力度,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等,从而促进人民调解事业再上新台阶。
3、发展行业调解。我国有许多行业协会,在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在解决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外部各种经济纠纷方面却存在盲区,缺乏应有的认识、制度、职能和手段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之间,在合资、合作、产品买卖、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纠纷,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具有明显的特点,即彼此之间一般都有协作关系和利益依赖关系,往往都是一系列的合同链条,一个环节发生纠纷,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业协会处理这些纠纷具有独特优势,他们熟悉本行业的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知识技术、行规惯例、交易规则和会员情况等,可利用其在本行业的权威地位,对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外部的各种纠纷通过行业调解的方式解决。我们可以尝试从法律上的认可,使其在调解方面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调处社会纠纷、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
4、创立律师独立调解制度。众所周知,律师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许多律师主要的业务是帮助当事人“打官司”,作为“在野法曹”,其独特的优势和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应尽快研究建立律师独立调解制度,即除了代理当事人诉讼或仲裁以外,律师在当事人提起诉裁前,独立地直接主持调解各类纠纷。律师具备专业法律素养,熟知法律和政策,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能对纠纷产生原因、问题焦点、是非曲直等作出基本判断和预测,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律师身份特殊,地位超然,更容易发现客观事实,掌握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而且律师调解程序简单、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避免诉讼程序的一审、二审、再审等,既节省当事人费用,又节省司法资源,解决纠纷的社会成本较低。充分发挥律师独立调解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首先应从立法上赋予律师调解相应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解除后顾之忧;其次应从制度上调动律师主动调解的积极性,如规定律师独立调解的收费标准可以高于诉讼或仲裁代理的收费标准;再次可以考虑在律师队伍中逐渐分离出专事调解的律师和专门出庭的律师,以确保调解律师的力量。
5、构建专家解决纠纷制度。社会纠纷存在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而不同领域和行业又有各种各样的专家,如法律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经济贸易专家、自然科学专家等,如何发挥专家力量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也是我国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专家具有深厚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对特定领域发生的纠纷起因、问题实质、解决方案等具有权威的认知,由专家参与解决纠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法官、律师技术知识与经验的欠缺,可信度高,说服力强,容易被当事人接受。尤其涉及复杂的专业性强的案件,专家参与解决纠纷就更显优势。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特定领域的专家长期固定组成或者临时组成独立的调解组织,由当事人聘请专家或者专家主动主持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也可由专家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专家证人、人民陪审员等。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5
__市共辖_个乡镇、_个街道,下辖_个村、_个社区、_个乡镇居委,总面积_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59万,其中女性_万,至2005年底外来人口_万,其中女性_万。改革开放以来,__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05年位居20),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财政收入40.37亿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61元)。__市委、市政府历年来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问题,把妇女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建“平安__”、“和谐__”的重要力量,通过法律引导、政策扶助、维权保障等措施,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为妇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市妇女在就业与保障、参政议政、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的调整及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性别文化影响,妇女作为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弱势群体,其权益还会经常受到侵害,妇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妇女群众的矛盾和纠纷不断显现。据__市信访局信访统计:2005年全市受理群众各类信访共26297批次(来信4498批次,来访1896批次,来电19903批次),30277人次,涉及妇女群众参与的信访件占40左右。去年,市妇联接待的信访件共335件,从信访接待来看,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妇女权益受侵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主要类型:一是劳动权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女性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原因,总体素质和相对竞争能力较弱,从城镇失业情况看,失业妇女总量较多,单从2006年第一季度情况来看,城镇登记失业总人数363人,女性227人,占63,受文化。年龄、技能、观念等影响,再就业十分困难,尤其是农村大龄女性外出就业难;信访局统计信访件中,劳动权益案件有2958件,占妇女利益信访件的25。二是在婚姻家庭领域,女性权益受到侵害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家庭暴力,现在不仅是农村,在城市,家庭暴力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离婚妇女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非法同居女性在身心、财产方面受到侵害等等;三是农村出嫁女征地补偿权受侵害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是根据我们当前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新情况,对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提出的明确要求。妇联组织作为代表妇女的群众团体,站在最广大妇女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代表维护最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的职责。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变“个唱”为“合唱”,通过促进自身发展、健全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等多种措施,努力开辟预防和有效化解妇女群众利益的矛盾的工作新方法、新途径,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二、实践与做法。
1、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为妇女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立足服务,围绕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为妇女群众服务理念,竭妇联之力,尽妇联所能。发挥妇联优势,实施三大工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妇女群众的矛盾。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篇6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能力,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打架斗殴事件。
(一)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
观,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加强学生个性修养教育,培养豁达大度、克己忍让、热情真诚的优良品质,由“看不惯”转变为“互为欣赏”,改善“心理不相容”;
(二)加强法制教育。可充分利用法律课、班会、法制讲座、橱窗,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打架斗殴极易触犯法律,导致犯罪,后果严重;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法懂法守法;
(三)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探病、家长会、开放日等。通过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
(四)各班成立安全小组,发现学生有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及时化解,发现本班学生间或者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有冲突及时制止、立即报告班主任;
(五)班主任要通过班干部对班里的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摸底排查,要做好重点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还要进行追踪观察;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报告年级组、政教处,建立重点关注档案;
(六)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咨询师及“师讲团”的作用,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和校正。
(七)加强年级组、政教处、学校领导值日巡逻工作,确保相关值日人员按时到岗,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或者制止。
(八)发挥学校门岗保卫人员的作用,坚决制止未来人员进校滋事,及时制止在校门口发生的突发事件。
(九)用好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做到在事件多发地段有电子监控,薄弱时间段有专人监控,并让各班班主任告诉学生整个校园都处于全天候监控之中,对个别学生进行震慑。
(十)主动和学校附近巡逻的交警、片区民警联系,建立互通信息机制,齐抓共管,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纠纷,快速制止打架斗殴行为。
(十一)学校所在地派出所相关人员要对各个学校学生间的纠纷和矛盾进行调查,及时协调相关学校的政教管理人员化解这些学生的矛盾,对有些重点学生要通知其家长和其所在学校的政教管理人员多做思想工作,并时刻关注其动向。
依托检察职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篇7
一、提升办案质量, 化解社会矛盾
(一) 规范办案制度, 严格审查把关。
健全的办案制度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有力保障。严格落实“承办人负责、部门负责人审查、分管检察长把关、重大疑难案件提交检委会讨论”的工作制度, 不捕、不诉案件必须经部门讨论、同时邀请纪检部门参加, 确保办案的透明、公正。要定期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进行复查、分析, 严格执行“谁办案谁负责”的案件质量追究责任制, 一旦发现错案实行责任倒查, 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强化办案人员的案件质量意识, 确保案件质量。
(二) 严格证据标准, 准确认定犯罪。
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从检察办案实践看, 问题案件的根源大都出现在证据瑕疵上。着力从证据的单个审查和综合审查两个层面下功夫, 以审查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为抓手, “采信”与“排除”并重、“程序”与“实体”并重, 确保审查批捕、起诉建立在适格的证据基础之上。做好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的讯问工作, 在全面阅卷的基础上,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讯问, 正确审查、核实、判断证据, 严格把握批捕、起诉环节的证据标准。
(三) 突出重点, 狠抓薄弱环节。
强化程序意识, 克服办案过程中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 切实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 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慎重审查法律规定不明、政策界限不清等边缘性案件, 积极与公安、法院及本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相关问题, 同时要严格把好犯罪年龄关、犯罪情节关和犯罪数额关等关键环节, 提高办案质量。
(四)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增强办案效果。
在坚持依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 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政策, 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注重教育和挽救, 主动司法、能动司法, 避免执法机械性。结合实际, 充分考虑案件特定的背景及当时的综合社会因素, 全面、准确地适用法律、化解矛盾, 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拓展检察职能, 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一) 关口前移, 引导公安机关有效化解矛盾。
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司法机关形象都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 正成为社会矛盾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原因, 造成了当前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信息渠道不畅、监督范围狭窄、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 严重削弱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无法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更有力的作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当前存在的不当立案以及有案不立的原因固然有个别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等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安机关对于案件事实以及法律定性的把握不清晰、不准确, 因而不愿作为、不敢作为, 导致打击犯罪不力。针对这一问题, 我院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与公安机关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 要求其定期通报刑事发案、报案、立案、破案等情况, 重大案件随时通报, 确保信息透明、沟通渠道通畅;二是与公安机关定期召开法律实务研讨会, 分析、整理典型案例, 对于典型犯罪类型的法律定性、证据收集、固定、证明标准进行探讨、论证, 统一执法标准, 对于法律界限模糊、定性不准的案件及时沟通, 引导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准确、及时、有效;三是明确监督重点, 把工作重点放在危害群众利益, 群众投诉无门, 有可能引发上访的案件上, 始终关注案件进展和矛盾的化解。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 特别是初犯、偶犯、未成年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 尽可能地做好化解矛盾工作, 慎重启动立案监督程序, 防止监督立案不当而引发矛盾。此外, 检察机关应依托检察职能大力拓宽立案监督渠道, 将案件质量监控的重心向侦查阶段前移, 变被动监控为主动监控, 变静态监督控为动态监督,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动态监督体系, 从而及时把握案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将其解决在呈捕之前。大力推进侦查监督工作延伸:一是将侦查监督延伸到受理提请批捕案件之前的发案、立案阶段, 及时了解发案、立案动态, 通过强化刑事立案监督, 从源头上严把案件质量关;二是适时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 引导其及时全面地收集、固定证据, 确保案件侦查质量。
(二) 工作后延, 有效开展综合治理。
完善社会帮教制度。对于不起诉或者刑事和解的人员, 为了避免由于无法重新融入社会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应建立系统的帮教制度:一是建立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信息档案。对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个人及家庭信息全面了解, 针对每位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帮教方案, 通过信息档案记录全面直观地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变化, 及时改变帮教方法, 使其早日融入社会;二是建立了信息沟通长效机制, 与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所在街道社区、工厂学校及时互通信息, 及时掌握和反馈他们的社会表现、内心动态, 使刑事和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积极发现其变化, 对变化后的刑事和解人员重新认识, 不疏远、不歧视, 积极提供帮助, 同时检察院根据社会反馈及时准确改进每位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回访帮教计划, 使之早日进行正常社会生活。重视法制宣传和预防犯罪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充分利用办理的典型案例, 以案释理, 以案释法, 开展送法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活动, 定期派人到工厂、学校、社区进行法制讲座, 提高公民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素养, 努力减少犯罪, 化解社会矛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等措施, 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 堵塞漏洞, 防止犯罪。如我院在办理案件时发现, 某药品销售公司由于薪酬制度不合理以及管理漏洞等问题导致该公司接连发生数起销售人员职务侵占案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切实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我们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引导该公司健全财务和人事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此外, 对于“民转型”案件, 检察机关如果只关注进入刑法视野的犯罪环节, 而无视引发犯罪的民事纠纷, 简单机械的办案, 则不能起到有效化解矛盾的效果。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 原则是除了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适用刑法外, 还对引发犯罪的民事纠纷进行高度关注, 尽量帮助解决。如对于劳资纠纷引发的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 除了依法惩治犯罪外, 还通过协调工会、劳动部门以及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等途径帮助解决劳资纠纷, 以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促进机制创新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一) 创新办案模式, 以刑事和解为载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刑事和解是对受害人进行恢复性治疗和对施害人进行复归性治疗的新型办案模式, 强调对当事人的双向保护, 鼓励当事人之间通过协调和解的方式进行社会关系的自我修复。在办案过程中应突出重点, 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一是突出刑事和解的考察环节, 刑事和解有着严格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必须在能够对当事人双方实现双向保护、施害人真心悔过、有帮教条件且确实有利于矛盾化解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适用刑事和解前坚持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 对犯罪背后的矛盾成因、特点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整体素质、德行品质、平时表现、帮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确保刑事和解适用的公正、有效。二是突出沟通环节, 在主持和解过程中注重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 明确要求施害人必须向被害人赔礼道歉, 让当事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使施害人切实了解犯罪行为的危害、对自己的行为真诚悔过, 使受害人得以释放自己的情绪、走出心灵的阴影, 最终使双方从根本上消除怨恨、化解双方矛盾, 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三是突出刑事和解办案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加强操作性, 将评价标准量化为几个指标, 围绕当事人满意度、现实表现、再犯率、赔偿率等几项内容形成书面的表格, 对刑事和解的办案效果进行刚性的评价, 定期进行归纳、总结, 及时发现隐患、排查矛盾。
(二) 完善办案制度, 释法说理提高执法公信力。
开展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案件的释法说理工作, 是有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的重要措施。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案件, 在相关的法律文书中要阐明做出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对于案件当事人不理解、不接受处理决定的案件, 更要加强释法说理工作, 通过与当事人的交流找准矛盾的根源, 对其合理诉求要支持满足, 对于因不满而缠访缠诉的要从法、理、情三方面说明作出决定的理由、依据以及提起诉求的正当途径, 解开其心结, 增进理解互信, 防止矛盾激化和新矛盾的产生。同时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释法说理的过程中, 使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职能, 办案程序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文明办案、热情接待树立良好形象, 提升检察机关执法的公信力。
(三) 建立办案风险评估机制, 消除不稳定因素。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 是指以办案为基础,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 评定风险等级, 制定息诉维稳预案, 化解矛盾, 消除不稳定因素的一项长效机制。检察机关要着眼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结合办案实际, 以化解社会矛盾为目标,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办法》, 明确了防范办案风险的责任人员的范围和责任内容, 列举了存在办案风险的重点案件类型, 取的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 利益分配格局深刻变动, 社会结构不断调整, 社会矛盾呈现新特征, 大量纠纷以刑事诉求的形式进入检察工作视野, 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在司法实践中, 除了犯罪引发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外, 大量派生矛盾是由司法机关执法不规范、不到位引起的,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 检察机关应紧紧扭住批捕、起诉这两个对当事人权益有直接影响的关键环节, 狠抓办案质量, 拓展工作内涵, 建立一套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 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 篇8
当前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作为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在人民群众中形象的“窗口”工作。它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特殊渠道,是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改善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将对于新时期调处社会矛盾纠纷,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探索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模式,对促进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对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畅通信访渠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既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检察机关作为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专门司法机关,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其各项职能与促进社会和谐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力量、建设力量和促进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化解处理好社会矛盾,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化解社会矛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信访工作放到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去思考、去理解,畅通信访渠道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在和谐理念下,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信访接待的“和谐”,即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接待工作,积极为来访群众创造良好的候访条件;又要按照《信访条例》的新要求改进和完善信访接待工作,让候访群众真正感受到接待的温馨。
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确保信访接待工作的质量 ,强化“窗口”职能
信访接待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窗口”,有直接面对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的优势,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工作。通过收集、掌握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情况的反映、意见、建议以及重大社情民意动态,为领导和领导机关决策当好参谋,通过对来访群众热情接待、耐心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解释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将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作为衡量检察机关执法水平与公正形象的重要标准,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工作中,首先要严格遵循信访工作制度开展工作,确保群众来信来访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全面贯彻落实首办责任制,就地消化社会矛盾纠纷。在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中,要严格按照首办责任制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首办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接访人身上,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案件中。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问题上,哪一级出了问题,就由哪一级负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在哪个环节查找原因。三是通过制定岗位设置表,层层量化从检察长、分管领导、控申部门干警的岗位责任,实行定案件、定时间、定人员、包质量、包回访、包落实的工作制度。四是处理问题要优质化,也就是提高接待工作质量,所以我认为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力争一封信、一次访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息访息诉和防止上访问题的发生;五是对共性的问题重点抓,慎重解决,对涉及面广的问题,要注重调查研究,采取审慎的态度,避免草率,也易促使群众息诉罢访;六是及时妥善地解决好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赖,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接待员的形象,群众有心里话,有不懂问题,愿意通过我们解决,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也是解决好问题,赢得息诉工作主动权的有效方法。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努力开展工作创新,狠抓贯彻落实
(一)狠抓制度落实,健全完善五项制度,形成处理涉检信访长效机制
1.来访群众点访制。将院领导和各业务部门骨干的照片、姓名、职务、业务专长等资料公开上墙,来访人根据其案件性质,自主选择检察官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今年以来,内黄县院党组成员带头接访,接待上访群众60多人次,并制作了点名接访卡,分发到全县17个乡镇群众手中,群众便可向检察机关反映问题。如内黄刘某上访案中,刘某点名由内黄县检察长接访。田万祥检察长在详细了解案情后,针对刘某反映的问题,多次进行接访,耐心解释有关政策,并帮助解决刘某的家庭困难,刘某深受感动,表示不再上访。
2.举报控告约见制。针对部分群众缺乏相关法律政策知识,举报控告抓不住重点,反映问题不全面的实际,视情约见实名举报信访人,全面详细了解案件线索,提高案件的初查率和成案率。
3.信访案件预警制。根据信访案件性质和风险程度等指标,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进行预警管理,分别确定不同等级的责任领导、办案时限、预警措施和善后处理工作,切实提高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内黄县院加强对信访案件的动态管理,如果信访人息诉罢访的,在管理上即相应降低预警等级;如果信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信访风险增大的,即相应提高预警等级。殷都区院对办理的信访案件全部实行了预警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4.回复群众实行答询制。对署名信访,实行书面或当面答复信访人;对一些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实行公开接访、公开答询,做好息诉罢访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5.案件责任追究倒查制。凡涉检信访案件均在内部纪检部门备案,纳入监督体系,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督。对在处理涉检信访案件过程中,由于工作过失,致使发生重大、恶性涉检信访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全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严格追责。
nlc202309022112
(二)切实关注民生,用工作效果树立检察形象
1.开通视频接访系统,进一步改进与创新接待工作方法,在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内黄县院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视频接访系统,信访群众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可以在当地与市院接访人员面对面反映问题,实现基层院接访人员与市院领导异地共同接访,使当事人不用来回奔波,就可通过视频向上一级检察院领导申诉求助,以促进信访问题快速有效解决。
2.开通运行民生检察热线,拓宽司法诉求渠道。今年伊始,内黄县院仍把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作为本年一项重点、亮点工作来抓。在原来的信访窗口接访、网上信访、12309电话信访、来信信访的基础上,开通运行了2212309民生检察服务热线, 24小时无缝隙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求助,从而确保了信访渠道24小时畅通。民生热线开通以来,县院共受理群众来电96次,帮助群众解决司法诉求3件,协调解决生活困难2件,提供法律咨询91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做法是:
(1)搭建一个平台,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内黄县院通过搭建“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平台,融便民、亲民、爱民于一体,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称赞。自2011年3月份以来,内黄县院做到不推托、不延误、不应付,群众热线诉求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解决和答复,以扎实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检察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线”。
(2)做好三个延伸,狠抓服务群众实效。一是热线职能向主动服务延伸。改变过去“被动执法、坐等受案”的传统执法模式,采取“下访巡访,上门服务”等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当中,深入推进检察工作触角向前、向下拓展延伸,突出执法爱民良好社会形象。二是热线重点向惠及民生延伸。内黄县院从化解矛盾入手,将热线重点向民生民利的惠及延伸,以点带面,由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延伸至广大群众民生民利,突出执法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三是办理方式向群众参与延伸。吸纳群众主动加入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行列,由已息诉群众去做新上访群众的工作,将“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标准向“群众满意,主动参与”延伸,真正实现人民检察为人民。
总之,控申检察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探求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真正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荐阅读:
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工作进展情况08-19
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08-26
预防与化解措施07-15
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09-29
社会贫富矛盾化解机制07-17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0-25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06-13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08-29
三闸中心学校关于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活动实施方案10-06
矛盾化解途径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