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精选7篇)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1
化解信访矛盾 落实稳控措施 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局面
——xxx镇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情况汇报
xxx镇地处xx和xx市东北角,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70个村,4.3万人口。为迎接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根据中央、省、xx市和xx市各级领导要求,我镇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原则,提前组织开展信访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对上级交办和自排的重点案件,分别制定稳控方案和应急方案,逐案落实“四个到位”、“五个一”和“十包一”措施,确保不使一人失控漏管,现将具体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构建“一岗双责”责任制。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余领导“一岗双责”的工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机制。党委书记每周开会部署信访维稳工作,亲自过问重点案件调处情况,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工作要求,结合工作进展情况,约谈当事人,对重点案件牵头协调、督促解决。镇长坚持3天组织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分管领导每天对信访案件进行调度,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编写工作通报,督促案件化解。二是层层落实维稳责任,明确管区书记和村庄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将维稳责任分解落实到管区和村庄。三是严格落实初信初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登记受理、调查核实、办结答复等程序,细化信访办理标准,将初信初访作为民心民意的“第一信号”、化解矛盾的“第一地点”,对群众合法的诉求及时解决到位,对部分合理的诉求相应解决,对合情不合法的诉求创造条件缓解矛盾,对无理的诉求进行教育疏导,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四是落实领导大接访制度,排定值日表,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到信访大厅公开接访,对上访群众,党政领导亲自接待,落实答复意见和具体责任人,确保群众上访有人接待,有人答复、有人处理,着力化解初信初访,从而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重信重访、缠诉缠访、过激上访。接访工作中坚持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将突出问题作为接待重点,从源头上探究问题形成本质原因,制定切合实际的调处方案,以有效化解矛盾。
二、加强教育培训,构建量化考核机制。
一是年初制定完善了《农村工作五项制度》和《机关工作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信访矛盾发生。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实行考核奖惩制度,量化考核指标,责任具体到个人。利用全镇机关干部会议、党支部书记会议及下乡走访调研等时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一些村庄和个别干部对初次信访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够及时、工作上不够配合的现象,由党政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解决信访于初次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增强镇村干部维稳工作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思想,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维稳工作“第一责任”的落实。
三、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构建走访预防机制。针对近年来土地纠纷、干群矛盾等问题多发,且重大活动期 间易集中发生的情况,我镇组织班子成员、管区干部、信访办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走访调研,采取地毯式排摸,平常每周组织一次信访矛盾纠纷排查,重大活动期间每天进行一次排查,逐一落实案件责任人和化解方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对已发现的苗子性问题及时析原因、找根源、拟对策,确保矛盾及时化解。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案件工作措施落实及矛盾化解调处情况进行调度,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制定下步相应工作措施。对长期上访的重点人员,我镇采取主动约访,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并根据实际采取“一对一”的化解和稳控措施;对煽动滋事和缠访闹访人员,进行24小时专人重点监控,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必要时对重点人员收容教育,开展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通过前期工作情况来看,被收容人员教育成效显著,发生明显思想转变。
四、加强维稳措施,构建信访维稳应急工作机制。一是对所有重点人员落实稳控措施,做到重大活动期间24小时有人监控,随时掌握重点人员动态。管区和村庄每天两次上报重点案件化解情况和重点人员稳控情况,信访办汇总后以短信形式通报党政主要负责人,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变化情况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二是为加强信访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我镇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防范处理群众越级及群体性上访的应急预案》,各村均成立了7-10人组成的应急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点人员脱管现象,能够在第一时间人员拉得出、用得上、稳得住,增强了信访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确保局面不失控。三是建立信访维稳信息联络制度,加强与xx火车站和xx动车站派出所的联系,向他们提供重点稳控人员名单和信息,及时进行交流 共同,确保重点人员一旦外出,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防止重点人员外流现象发生。
五、变“堵”为“疏”,清理化解信访“旧帐”
按照超前预防的原则,我镇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民事矛盾化解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镇村调解中心建设,落实综治工作各项具体措施,特别是针对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及缠访闹访,客观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化解积案,扭转工作被动局面。在认真分析全镇信访稳定工作形式的基础上,我镇把信访积案、老案清理化解作为信访维稳工作重点,以“案结事了”为信访工作核心,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逐案成立了化解小组,对市、镇、村三级排查出来的重点信访案件逐一分析,落实“三定五包责任制”,一起案件一套班子,一套具体的工作方案,依据政策和法律法规限时结案,对暂时不能解决或不合理要求的案件,给予信访人明确答复并将信访人稳控在当地。对重点案件,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靠上去做工作,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原来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多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信访老案、积案得到全面化解。两年来,共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1起。
二是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我镇把村庄稳定作为支部书记第一责任,通过召开机关干部和支部书记会议及组织谈话,对镇村干部进行思想动员、教育培训并严格兑现奖惩政策,充分调动起镇村干部抓稳定、谋发展的工作热情。为实现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我们将责任落实到管区和村庄,要求 管区和镇村干部将工作开展到基层一线,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为群众服务思想,深入到家中、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宣讲上级有关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起镇村两级综治信访防控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从干部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作风。为强化质量和效率意识,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对机关每项工作都做到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要求机关干部立足本职,尽心尽责,真抓实干。在落实各项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五办”:对基层、企业反映的问题,要高效快捷“立即办”;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迎难而上“主动办”;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深入实际“上门办”;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要创新思维“变通办”;对一些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要不遮不掩“公开办”,党政领导干部亲自参与重点和疑难案件调处化解,组织带领包案干部定期深入基层下访,多方听取意见,摸清具体情况。对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一次性给予答复办结;对一时办不到或不合理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对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对所有信访案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提高初信初访的处结率,有效减少了重复访,控制了越级访,降低了信访总量,进而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014
年3月5日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2
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来的成绩
自2004年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来至今, 经李德海同志受理各类纠纷案件1560余件, 涉及人员9356人, 接待来访人员15807人次, 解决资金4125.64万余元, 获得企业及当事人赠送的锦旗48面, 感谢信6封, 所有解决的纠纷案件全部归档立卷, 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防止群体性械斗12起, 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连续10多年无越级上访案件。在处置多起群体性纠纷案件中总是身先士卒, 所有调处签订协议后的案件无一例反悔和上诉情况发生, 调解率达到100%, 并多次制止了涉及治安和恶性案件发生。
对人民调解工作采取的相应措施及方法
李德海同志针对辖区重点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民间矛盾多的“四多”所带来的压力, 秉承“凡是都要有章可循”的原则,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增进人民调解工作互通、互融、共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提升了辖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在人民调解中他坚持做到“四化”。一是调解工作制度化, 二是法律法规通俗化, 三是调解程序规范化, 四是回访制度经常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 不断创新工作招法, 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受到市、区相关领导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2011年, 为适应开发区调解法制化建设的需要, 经过李德海同志多次协调, 争取建设资金13万多元建立了开发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人民调解庭, 同时, 辖区企业在他的的指导下也相继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工会调解组织, 使开发区人民调解工作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李德海同志不仅在工作中创新, 在服务中提高, 更是一个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好干部。平时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 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关于信访稳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增强做好矛盾调处的能力和技巧, 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基础。
案例一:2012年11月7日, 李德海同志接到了天津某特种漆包线公司求助电话, 称公司二期厂房建设, 由于总包单位未能支付分包单位款项造成30余名农民工将企业大门围堵, 公司运输车辆无法出入企业已经面临停产状态。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开车赶往出事地点。经过耐心劝解和耐心细致的协调, 围堵企业农民工撤离现场, 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最终被拖欠的农民工兄弟拿到了应得的25万元工资。农民工为了表示感谢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案例二:2013年3月23日晚上, 李德海接到开发区派出所负责人电话, 称某小区一期项目, 售出楼房墙体出现裂痕, 造成170余户400余居民, 将开发商售楼处和物业公司围堵要求开发商赔偿或退房, 得到消息后, 李德海同志迅速到达现场, 进行劝解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耐心劝解和协调, 居民们在晚上23点时分逐渐散去。第二天, 李德海同志组织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协调会议, 确定由总包单位负责入户维修, 此方案公布后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同和满意, 此案得以圆满解决。
辛勤的努力获得的不凡业绩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3
一、更新信访理念,确立检察机关信访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检察机关控申部门主要受理公民的控告、举报,案件当事人刑事、民事申诉、刑事赔償要求。控告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其主要包括控告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及其他刑事犯罪以及控告一般违法、检察干警违法。举报主要包括举报贪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申诉是指案件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和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民事判决和裁定不服的申诉。检察机关在受理属于本院管辖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时,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报案、控告,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也应当接受。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外宣传的窗口,是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希望所在,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获取腐败线索的重要途径。因此,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及检察机关的形象,能否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与政府部门的信访工作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作为政府部门,面对所有部门和社会的信访问题,而检察机关则主要针对犯罪,因此只有更新信访理念,使每一个控申科干警都认识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同志的信访工作使命感,在干警中形成“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共识,为检察机关信访工作提升奠定思想基础,明确目标和思路。
二、如何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开展好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机制
检察信访工作与民生司法问题密切相关,群众上访反映的司法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到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问题,关系到密切党和人民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形成信访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不满造成的,这其中虽包括当事人对执法行为的不理解和误解,但确实包括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违法行政、枉法裁判的现象,因此,在信访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好利益分配、利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就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强化责任,提高效率,落实问题。一方面,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逐步减少社会矛盾,减少群众上访,立足本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畅通诉访,建立矛盾调处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宜疏不宜堵,加强控申工作,认真接待申诉和信访,为群众提供一个交流感受,诉说委屈,发泄情绪,提出建议的司法诉求途径。妥善处理好信访案件。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院领导再次强调在处理上访问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一定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院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皆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并且要求对上访案件实行一案一方案,定时定人,领导包案、专题研究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在接待方式上,为方便群众上访,我院曾公开向社会推出“检察长首问约见制”,受到群众的好评和肯定,今后,我院仍将继续执行该制度,力求满足上访群众的需要。同时提出“贴近群众,耐心倾听,文明接待,热情服务”的工作要求,杜绝出现“冷、硬、横、推”等简单、粗暴的接待方式。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目前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防止出现冤、假、错案,我院制定多项内部监督机制,相互制约,同时纪检部门还专门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应从疏通信访渠道开始,信访工作的“窗口”建设固然重要,但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窗口”的点和面上,而是要结合检察机关的信访分布情况,主动收集信访信息,对老上访户、有可能酝酿成的集体上访不是压制,而是主动访上门,尽力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
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结合检察机关控申工作特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检察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纡民之所困,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密切关注群众需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同群众的关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重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主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让人民群众从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个诉求、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公信力。
公诉工作如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篇4
追求的目标,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核心工作,更应该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出发,充分发挥公诉职能,打击犯罪,教育和感化人们,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氛围。
一、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依法打击犯罪,促进社会和谐。检察机关依法行使公诉权的过程其实就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犯罪活动是社会矛盾激烈化的一种表现,是破坏社会和谐最主要的一种形式。犯罪活动极大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不协调的状态。公诉部门通过对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指控犯罪,将一切罪犯绳之以法,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犯罪行为继续对社会和谐的破坏,化解了犯罪行为引起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快速恢复原有的正常秩序。
(二)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最热切期盼的事情。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不但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度不满,也大大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公诉部门强化法律监督,及时纠正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通过对侦查活动的监督,纠正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漏罪漏犯、刑讯逼供、违法办案、徇私舞弊等侵犯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对审判活动的监督,纠正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不判的行为,维护审判活动的合法有效;同过对其他执法活动的监督,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三)以案说法,追求社会效果。法律除了具有惩罚功能,还具有教育功能。公诉部门在适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的同时,也在发挥法律的教育功能,教育、感化和挽救偶然失足者。唯物论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能将和谐社会理解为没有矛盾,而是通过建立良性机制,正确认识矛盾,科学化解矛盾,在化解矛盾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公诉部门正是一方面通过打击犯罪,快速平息引起社会矛盾的活跃事件,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和精神,促进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社会形成自我消除、化解矛盾的良性体制。
二、规范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刑事和解制度能使司法机关、被害人、加害人三方共赢。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者的和解,是指犯罪人、受害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自愿参与由中立协调人主导的对话和交流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共同解决纠纷冲突。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刑事和解是一种更具有人性化、更积极的纠纷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加害人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补偿受害人因其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使加害人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积极“弃恶从善”;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降低刑事司法成本。
(二)刑事和解制度应该规范适用。通过刑事和解结案,使被害人和加害人都心悦诚服,从而减少社会上访事件,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的功效。但是刑事和解制度不能滥用,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条件的适用,所以对案件的选择、和解的模式、和解后的跟踪监督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适用和解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三、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前社会形势和任务的理性把握,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我国犯罪发展态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份指导刑事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性文件。标志着党和国家对犯罪的治理对策更加成熟全面,对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对于检察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更新执法措施,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宽”与“严”的尺度。宽严相济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和谐,但如何真正做到“相济”,这需要执法者全面把握,正确理解。“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一是该轻则轻。即对于那些较为轻微的犯罪,处以较轻刑罚。二是该重可轻。虽然所犯罪行较重,但行为人具有坦白、自首或立功等法定或酌定情节的,法律上予以宽
恕,在本应判处较重之刑的情况下判处较轻之刑。三是非犯罪化。即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对一些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以犯罪行为论处。四是非刑罚化。即宣判行为人有罪,但不限制其自由,而是将其置于一定机构的监控之中。“严”,首先是要在刑事立法上做到法网严密,以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其次是在罪刑相适应原则指导下对重大犯罪分子在法定刑限
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二)公诉工作要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又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指导思想。公诉部门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使一些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其它非刑罚化方式得到改造,减少犯罪嫌疑人因轻微犯罪遭受短期自由刑而产生仇视和对抗社会的扭曲心态。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增加和谐因素。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以及杀人、爆炸、抢劫、抢夺、盗窃、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贪污贿赂犯罪,要坚持“严打”的方针,坚决“从重从快”打击严重犯罪。
四、积极推行“阳光公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法律上有句格言:“正义不仅应当被实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只有通过“看得见”的方式,将正义的实现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杜绝暗箱操作,公开让人们监督,正义的实现才有保障,实现了的正义才有公信力。“全面落实阳光检务,让人民群众的监督贯彻于公诉办案的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公诉部门推行阳光检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这是郑红检察长在全省检察机关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一)“阳光公诉”在我国尤为必要。随着“检务公开”制度在全国普遍展开,“阳光检务”、“阳光公诉”亦成为必要。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发展起步较慢,发展过程历经波折,导致民众对检察机关始终保持一种神秘感,多数民众不完全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普通民众表达合法诉求,同时亦不利于检察机关自身的发展。“阳光公诉”制度的建立,将公诉工作置于老百姓的视线之下,为老百姓了解公诉职能、公诉运行机制敞开了一扇大门,从而逐渐消除老百姓对公诉工作的神秘感,促使老百姓通过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阳光公诉”应制度化。推行“阳光公诉”的目的,是要增加公诉工作的透明度,促进老百姓对公诉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同时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从而促进公诉工作科学发展,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公诉工作涉及到保密问题,不是所有的公诉工作都能公开,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在不泄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广开渠道接受老百姓的监督。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不断促进公诉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良性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5
预测风险 化解矛盾
实现全县和谐发展持续稳定
——临洮县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情况介绍
临洮县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324个行政村,237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78万人。2009年,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主动维稳”的要求,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有效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了从“保稳定、保发展”到“创稳定、促发展”的转变。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先行试点、逐步完善、总结推广、全面实施”的思路,确定了一些重点乡镇和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论证,在形成共识、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县委办印发了《临洮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县维稳领导小组印发了《临洮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18个乡镇制定了《重大事 1
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有重大项目实施和经济园区建设任务的洮阳、新添、中铺、玉井等乡镇还制定了《园区(项目)建设维稳工作预案》。县、乡镇两级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全县全面启动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来看,我县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机制在规避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前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因重大项目实施、征地拆迁等引发的赴京上访和群体性上访时有发生。县政府石琳县长曾先后两次在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表态发言,信访工作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县在国家重大项目征地、经济园区项目实施、城市改造和小城镇拆迁方面,试点启动了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机制。县、镇两级政府多次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对可能带来的稳定风险和化解措施展开讨论,制定了实施预案,提前开展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不但保证了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没有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行政诉讼。同时今年的新建项目全面实现了“零上访”。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规避了重大项目征地带来的风险。我县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建设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总投资3.7亿元的重点项目,亚高原训练基地建成后,将对提升临洮城市品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
用。但在项目实施前,首先要征地,征地涉及洮阳镇3个村488户群众的939亩耕地和2000多亩河滩地。城川区人多地少、土地极贵,如果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为了准确评估化解可能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在征地前期,洮阳镇党委、镇政府通过召开镇领导班子会议,村、社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会议统一思想认识。重点走访群众代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准确把握群众反应和心理动态。对容易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科学、客观、全面准确进行分析论证和预测,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镇干部和征地工作组共同深入群众,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化解:一是做好全面的宣传工作。镇政府和工作组印制宣传通告和大型展板,深入项目所在地的村、社,向广大村民公开透明进行宣传,让所有村民了解掌握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二是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对于个别有想法的村民,征地工作人员重点深入其家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开群众思想上的疙瘩,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严格按征地标准征地。不搞政策倾斜,让全体村民完全信服。同时,洮阳镇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对征地价格、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问题反复讨论并上门入户做工作,解决了群众耕地被征后的后顾之忧和生活保障问题,提前化解了潜在的不稳定风险。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939亩耕地征收到位,没有引起群众上访和不稳定事件发生。洮河林业局今年在临洮实施的金林嘉园生活基地征地项目共涉及洮阳镇北关村121户农户,耕地126亩。按照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的要求,洮阳镇党委、镇政府坚持预防在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和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原则,在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收集社情民意,全面掌握情况,认真进行分析预测,把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作出评估预测,有针对性的做好群众工作,严防影响社会稳定重大事件的发生。该项目从6月15日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征耕地100亩,仅余的14户农户主要是由于耕地内的苗木补偿有争议还在协商之中。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细致,问题考虑全面、充分,没有引发不稳定事件。
(二)规避了经济开发区项目实施带来的风险。中铺经济开发区建设是定西市的重点项目。为了使项目如期到位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按照省市上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实现“三通一平”,并把园区规划范围内的15000亩土地全部征用到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中铺镇对园区项目实施启动了风险预测评估化解机制,仅用1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道路、水、电等“三通”工作和1000户、3200亩耕的征地任务,期间无一户强征、无一户上访。具体工作中,首先开展了前期调查,摸清了前期工程所涉及的矿山、土地、征地村民总户数,分清水浇地和沙地亩数、货币补偿的意向比例以及村民对征地的真实意愿。其次,根据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对涉稳风险进行了三方面评估预测:一是水浇地农民要求高额补偿问题;二是沙地补偿问题;三是失地后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以上风险属共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稳定风险,中铺镇详细研究制定工作预案,落实化解措施。对群众的诉求及时答
复处理,防止矛盾激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采取四项措施实施化解:一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出台了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惠农惠民的《征地补偿办法》;二是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中铺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保30户;三是做好群众工作。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宣传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这次《征地补偿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惠民性。同时组成的3个工作组深入涉及征地的村社,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向村民承诺不会让群众受一点损失,让群众心里有底;四是发挥干部和党员的带动示范作用。在这次征地范围之内的3名中铺镇干部和 4个村的党员带头签订了征地协议,带动村民陆续签订了征地协议,从而圆满完成了征地任务。事后,县委政法委组成专题调研组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征地前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起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
(三)规避了城市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拆迁的风险。随着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我县城市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拆迁任务相当艰巨,仅今年,城区改造工程大量进行拆迁,需拆有证房屋607户,拆迁总面积达到72840平方米。为了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并保持稳定,县行政执法局和县城建局对城区居民房屋拆迁工作进行了风险预测评估,主要存在房屋评估及拆迁补偿款的发放、独处房屋补偿以及拆迁执行标准等风险。风险预测评估结束后,责任主体部门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工作报告,并制定了风险化解工作方案报送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由
责任主体部门负责逐项落实维稳措施,积极化解涉稳风险,专门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调度指挥,两天一调度,重点看化解方案是否可行,化解方法是否有效。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拆迁266户、31920平方米,所有涉稳风险均得以有效化解,保证了城市居民拆迁稳妥进行。玉井镇小城镇建设及玉兰大道改造工程,涉及拆迁52户、7100多平方米,由于启动了重大事项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目前已完成全部拆迁任务,发放拆迁补偿费46.2万元,并按新农村建设要求,规划住宅小区一处,妥善安置了18户全拆户,实现了“零上访”。
据统计,自去年下半年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实施以来,我县的信访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信访、重复访、群体访总量递减。今年1-8月份,全县共受理来信来访192件,同比下降5%。其中,来信89件,同比下降10%,来访103件,同比下降24%。群体访总量减少3批(次)、14人(次),分别同比下降12.5%和10%。特别是5月份以来,赴省进京上访得到有效遏制。仅有的3批赴京上访还是五年前的旧案。
二、运行机制和评估步骤
首先保证“三确定”。一是确定评估范围。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在作出重大决策和组织实施决策前,都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体范围包括关系到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重大决策,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民生问题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改,关系到产权转让、职工身份转换、用工安置等重大利益格局调整的
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重大改革或改制,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城乡发展等重点工程建设,涉及诸多利益群体或较大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司法和社会治安问题,县委、县政府、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认为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事项等可能存在信访隐患的事项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确定评估内容。决策或行为的合法性;决策或行为的合理性、可行性;决策或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和可控性。三是确定评估化解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民主法治的原则,坚持预防在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
其次是实施“六步骤”。一是预测社会稳定风险。在实施具体决策前,责任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走访群众、问卷调查、民意测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评估对象的相关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实事求是地预测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以及在哪些方面可能引发风险,并形成稳定风险形势预测报告。二是评估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责任单位根据预测结果,科学、客观地对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参加,召开稳定风险评估会或按行政程序召开听证会,准确评估该决策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评估过程和结论形成报告。三是科学界定责任主体部门。按照“属地管理”
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缜密界定各责任主体部门。凡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有关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起草部门、项目的报件部门、项目实施的乡镇党委、政府,均为负责组织实施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四是制定预案化解风险。这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最根本的环节,必须做细做实。责任单位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社会稳定风险,研究制定预防和化解风险工作预案,协调各方积极落实各项化解措施,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五是撰写评估化解综合报告。责任单位根据前期预测评估工作结果,撰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该决策或行为的实施涉及到的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实施情况、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预案、化解风险矛盾的结果等。六是评估化解结果审定备案。社会稳定评估化解综合报告形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主管领导,视情况再由县政府主管领导决定是否上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时责任单位实施风险评估化解的预测评估报告、化解报告综合分析报告以及最后审定意见、决策纪要等材料,应由责任单位或牵头部门及时报送县维稳办公室建档、备案。对于尚存争议较大的重大事项暂缓实施。
三、基本经验和几点体会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顺利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机制的重要保障。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县委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县维稳领导小组关于此项工作的汇报,并在常委会上精心算了一笔“稳定成本帐”,常委们一致认识到“发展是
硬任务,稳定是硬责任”,县委常委会上通过了《临洮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评估化解办法》,并以中共临洮县委办公室、临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全县各乡镇、单位贯彻落实。县委书记郭维团同志对全县维稳工作高度重视,来到临洮工作伊始就首先听取全县维稳工作汇报,对各部门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亲自调度。全县各责任部门和项目实施主体部门认真落实《临洮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和《临洮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严格按照《办法》中规定的环节和步骤实施预测评估化解。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主体部门责任清晰是顺利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机制的关键。在风险评估化解责任具体界定问题上,我们的做法是: 重大政策制定由县委办或政府办负责,重大项目实施由发改局和中小企业局负责,城区改造由建设局负责,其他大型拆迁由行政执法局负责,涉农问题由农业局负责,信访问题由事涉单位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负责。各责任主体凡是出台实施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活动等事项,都要严格按照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进行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职尽责,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稳定风险评估配套办法,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出现问题后,部门间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严格监督考评是顺利实施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工作机制的有效措施。为严格奖惩,我们将重大事项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全县综治和维稳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对责任乡镇、责任部门特别是乡镇、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晋职晋级挂钩。同时建立实施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实施重大事项不预测不评估不化解或预测评估化解不彻底就开工、导致发生不稳定事件的责任部门,坚决实施一票否决,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6
按照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安排,县委政法委、县信访局抽调工作人员从月日开始,利用两周时间,深入镇对全县信访联席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矛盾纠纷排查情况、信访积案化解情况等三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过程中,主要采取采取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议反馈等形式,全面掌握各乡镇部门工作启动和进展情况。现将督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安排部署到位。全县信访联席会议召开之后,大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都能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迅速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印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实施方案》,工作启动迅速。其中XX镇、XX乡、XX乡、人社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单位工作启动快,进展顺利。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建设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对综治、信访工作都实行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了措施,明确了责任,建立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包案制度。其中XX乡、XX乡、民政局、水务局、农牧局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班子,确保了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工作措施具体,问题排查到位。各乡镇部门都组织专门
力量对近年来赴县以上集体访、重访和越级访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了台账,制订了化解措施和方案,排查工作效果明显。XX乡矛盾纠纷排查抓的实,抓的细,共排查信访案件75件,已化解66件,化解率达84.4%;XX乡矛盾纠纷排查措施实、办法多,效果显著,其中排查6件,结案6件;XX镇对涉及城镇建设、煤矿土地征用、750线路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排查,对XXX、XX等历史遗留问题,采取镇、村干部包案责任制,对老上访户在思想上进行疏导,在生活上尽最大限度给予照顾,确保老上访户不出现重访越级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至5月,司法局各级组织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894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调处化解到位。各乡镇、各单位都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事件和越级访、集体访的发生。民政局共排查化解积案18件,涉及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复转军人安置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人社局办理县委县政府领导批转、县门户网站及人社局网站信访件38件,对交办的10件积案都进行了结案上报,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各乡镇充分发挥司法、综治、信访等组织的作用,以矛盾纠纷排查为基础,结合开展了普法宣传、纠纷调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篇7
一、强化领导, 健全机制, 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组织程度
我们成立了“南通市城镇房屋拆迁专项工作小组”, 主要负责协调处理拆迁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 成员主要由房管、土地、规划、物价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建立了五项制度:
一是重要敏感时期定期“碰头”制。重要敏感时期工作小组成员做到定期“碰头”, 对拆迁情况、突出问题、突发事件等及时沟通, 发现苗头, 及时处理。二是重要敏感时期信息日报制。我们建立了由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的负责人组成的信息网络, 对拆迁现场的群众意见、要求、异常情况等实行全天候的动态联络、每日一报, 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信息, 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处理拆迁问题的协调责任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 对县 (市) 拆迁信访问题, 我们积极配合, 主动服务,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市区范围的上访问题, 及时认真地作出处理, 做到“五不”:即发现集访、越级上访苗头不放过;群众反映问题处理不过夜;一般问题不上交;职能范围内事情不推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升级。四是拆迁专项督查制。对拆迁来访的突出问题及上级交办的工作, 根据案由和责任主体, 实行个案及专项工作责任制, 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 及时向市联席会议报告;对不依法拆迁、违规操作、侵害群众利益, 引发矛盾纠纷的, 坚决依法查处。五是重要敏感时期实行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在重要敏感时期, 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 并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二、明确重点, 细化措施, 努力将拆迁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1. 严格依法行政,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严格坚持“五个不准”:即无论是什么项目, 用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没有办全的, 不予受理, 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没有按照规定通过被拆迁人选择评估机构或经过公证机关确定评估机构的, 不予启动拆迁, 在程序上确保被拆迁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拆迁补偿资金没有到位的, 不予发放拆迁许可证, 确保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落到实处;商品房开发项目, 拆迁安置方案中可供被拆迁人选购的房源等措施不落实的, 不予实施拆迁, 确保被拆迁群众对安置房的选购不留后患;被征用的农村集体土地对农民的补偿没有到位, 过渡用房没有落实不准裁决, 确保在不影响被拆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依法行政。为使“五个不准”落到实处, 我们明确已启动拆迁和矛盾比较突出的拆迁工程, 所在工程的拆迁实施单位及评估机构的负责人必须亲临拆迁现场, 落实项目责任人, 努力做到拆迁政策的释疑解难在现场, 拆迁纠纷的处理在现场, 一般的上访接待在现场。凡未落实到位的, 在考核上实行一票否决, 暂缓准入市场从事拆迁业务。
2. 超前做好预案, 强化项目管理
对每一个拆迁项目、裁决对象、集访人员、上访原因等进行全面的梳理, 对集访的组织串联者做到心中有数;对已经发生的上访案件研究好处置办法, 对可能出现的信访案件做好预案;同时, 对借拆迁上访之名蓄意组织闹事、冲击国家机关或制造不良社会影响的少数为首分子, 及时通报公安部门进行法制教育。如本市某饭店扩建工程, 作为市重点项目工程之一, 在拆迁许可前, 当地住户因不同意异地安置等原因先后3次, 120多人次到市拆迁办上访, 我们耐心接待并与拆迁业主单位反复协调沟通, 并要求拆迁业主单位、拆迁实施单位、评估机构先进场进行调查摸底, 在认真了解群众对补偿安置的要求的同时, 掌握被拆迁群体的成份结构, 分析梳理矛盾隐患, 进一步完善了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有关同志先后4次到现场协调纠纷指导工作。由于信息及时准备, 预案针对性强, 经过反复耐心工作后, 及时化解了矛盾, 平息了集访, 有效防止了事态的升级扩大, 实现了拆迁实施过程中无上访、无裁决、无诉讼的“三无”目标。拆迁户由起初的闹访到搬迁后给主管部门送锦旗, 拆迁工期提前了3个月结束。同时, 还降低了拆迁成本, 市重大项目办给予了充分肯定。
3. 加强工作沟通, 化解遗留问题
我们与信访局建立了经常的联系沟通机制, 对那些经常越级上访或无理缠访的对象, 进行专题会商, 派专人主动与他们接触沟通, 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对要求合理又能够给予解决的, 给予妥善解决。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近期能解决的, 力争解决。今年以来, 我们先后多次与市信访部门专题研究拆迁信访遗留问题, 共议相关方案措施。同时与街办、居委会等联系, 努力使上访人员正常的要求, 通过正当的途径, 在可以解决的范围内解决。如拆迁户程某因司法执行后房屋落实问题上访达4年之久, 为妥善处置这一疑难问题, 我们先后10多次召集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等方面进行协调, 在市区不同区域落实了3处房源供其选择, 最终在政策框架内落实了其安置问题, 使其息访。
三、完善机制, 长效管理, 实现“平安拆迁”与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
1. 坚持拆迁规模宏观调控机制
科学合理地确定拆迁规模, 使拆迁总量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是缓解当前拆迁矛盾的有效措施。为逐步建立起拆迁规模的宏观调控机制, 我们对市区的土地出让、市政建设、各工业园区及社会开发工程等拆迁项目实行了年度计划备案制, 凡临时动议的项目原则上不予追加, 努力做到全年拆迁总量与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及社会能够吸纳安置的容量相适应。在切实加强对全年拆迁总体规模宏观规划和调控的同时, 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及时跟进, 及早介入, 对需要的安置房源进行科学预测, 防止拆迁安置影响拆迁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全面推行“十公示一监督”制度, 推进“平安拆迁”
阳光拆迁、公平拆迁是依法和谐拆迁、防止矛盾纠纷的保障。2007年起, 我们推行了拆迁补偿安置“十公示一监督”制度 (即公示项目批文、拆迁期限、拆迁程序、政策依据和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式、奖励措施、实施单位和评估机构、上岗人员、估价初评结果以及政策补助情况) , 将拆迁工作各个环节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在拆迁过程中实行了“三个结合”, 即把推行“十公示一监督”制度与“平安拆迁”考核体系相结合, 与构筑惩防体系的要求相结合, 与行业规范化管理相结合。通过行业“目标管理考核”的方式, 督促拆迁实施单位、评估机构在拆迁现场对拆迁的政策依据、补偿标准、拆迁主体、实施单位及上岗人员等进行公示, 做到阳光拆迁。今年, 我局根据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要求, 与市监察局联合下了《关于深化2009年城市房屋拆迁“十公示一监督”制度的工作意见》, 对“十公示一监督”制度的落实作了进一步深化,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对群众切身利益和补偿安置的重点环节进行监督, 突出了对拆迁安置房面积等审批环节和结果的规范与公示, 改变了以往边拆迁边审批的状况, 使“阳光拆迁”、“规范拆迁”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3. 发挥三大优势, 建立推进依法和谐拆迁的三项机制
【镇化解信访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推荐阅读:
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09-29
信访基层矛盾化解07-16
化解信访突出问题01-10
矛盾化解促和谐05-25
纪委化解信访案件方案12-30
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报告12-30
学校信访维稳化解方案07-28
突出三个环节,有效化解信访积案08-19
思山岭街道信访案件化解工作经验介绍05-12
县信访局关于“积案化解年”工作汇报10-28